台灣學者主導 倫敦大學學院找出癌症追蹤新契機

jei5858 發表於 2020-3-10 12:29:13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 1322
20200310002068.jpg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台灣學者吳岸叡主導的倫敦大學學院(UCL)科學團隊最新研究結果指出,透過血液中循環游離DNA的分析,能找到攝護腺早期的基因變化和特性,可應用在偵測早期癌症復發。

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臨床醫學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研究成果有很高的臨床實用性,主要可以應用在偵測早期癌症復發,並幫助醫師即時了解病患治療的反應和藥物選擇。

研究第一作者吳岸叡畢業於台大醫學系,後赴英國取得博士,目前在倫敦大學癌症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以及兼任腫瘤科醫師。

他表示,倫敦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團隊透過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術,在周邊血液中發現攝護腺癌的分子特徵。這樣的研究技術被稱為「液態活檢」(Liquid Biopsy)。

過去大部分癌症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分析組織檢體,但在病人身上取得檢體必須透過侵入性的穿刺。研究團隊指出,如果可以成功透過血液樣本檢測癌症特徵,臨床價值將會非常高。這樣的技術主要可以用於找出較為惡性或早期轉移的癌症,以及即時追蹤病患每次治療的成效。

吳岸叡表示,傳統上,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是攝護腺癌篩檢和追蹤的黃金指標。未來研究團隊會著重於液態活檢和傳統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標的整合,將更精準的治療判斷依據提供給臨床醫師。

他指出,這篇指標性的研究利用次世代定序的技術,檢測循環游離去氧核醣核酸(circulating cell-free DNA, cfDNA)中全基因的甲基化變異。甲基化是一個很常見的基因修飾,在人體內不同組織甲基化的訊號都不相同。這項研究的獨到之處在於通過交叉分析全基因甲基化訊號和攝護腺癌的基因變異,找出血液中的腫瘤「指紋」。

他表示,cfDNA的量十分稀少,因此過去要分析cfDNA的全基因甲基化訊號相當困難。這篇研究成功地找到了超過1000個攝護腺特異的甲基化變異,這些甲基化的位點將可以用來更精準地偵測腫瘤變化。

吳岸叡表示,攝護腺癌的臨床變異很大,在轉移的攝護腺癌上,也就是攝護腺癌的末期,他們觀察到不同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和臨床進程有相當大的差異。現在臨床上相當迫切的問題是如何利用生物標記指引臨床治療的選擇。

他指出,攝護腺癌經常轉移的部位包含脊椎或大腦,要取得轉移後癌症的檢體相當困難。如果可以透過非侵入性且無痛的血液檢測,即時追蹤癌症的變化,對患者和醫師都是一大福音。

研究的通訊作者阿塔德(Gerhardt Attard)指出,正在進一步探討攝護腺癌在血液中的腫瘤「指紋」和傳統攝護腺抗原檢測的比較,期待兩者能夠互補所長,在攝護腺癌的精準治療上有更多突破。他們相信cfDNA甲基化的分析具有相當高的敏感度和特異性,能夠很大程度上改變攝護腺癌病人的治療成果。

倫敦大學醫學院院長、著名泌尿外科醫師、教授艾柏頓(Mark Emberton)表示,液態活檢具有很高的潛力和臨床實用價值,可以幫助臨床醫生更精準地診斷和治療病人。這項血液檢驗可以很準確地告訴醫師腫瘤的轉移變化,特別是在影像檢測無法判斷的早期轉移上十分有幫助。

這項研究計畫經費由攝護腺癌基金會(Prostate Cancer Foundation)、英國癌症基金會(Cancer Research UK),以及約翰布萊克基金會(John Black Charitable Foundation)支持。

已有(2)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lococo0210 發表於 2020-3-10 15:10
如果真能找出癌症的追蹤方式,真的是人類的福音啊!
SJKen 發表於 2020-3-10 16:08
希望能儘快突破,透過血液中循環游離DNA的分析,能找到攝護腺早期的基因變化和特性,可應用在偵測早期癌症復發,就是癌症病患的新希望!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jei5858

LV:7 大臣

追蹤
  • 1894

    主題

  • 4419

    回文

  • 2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