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蓋下去!持續進化且獨具特色的東南亞建築-馬來西亞與越南篇

idSHOW好宅秀 發表於 2020-3-10 17:00:24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2119
撰文 id SHOW編輯部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過,台灣民眾習慣將注意力放在歐美日的建築上,對於東南亞的關注是有限的,而在這為數不多的觀察中,多數的焦點又集中在泰國與新加坡等國家,相形之下馬來西亞與越南在建築方面確實討論聲量較小,因此今天小編介紹兩位分別來自越南與馬來西亞的設計師及其規劃的建築,希望讓大家對這兩個國家的建築發展有一些些了解囉!

越南-武仲義

武仲義( Vo Trong Nghia ),CNN曾讚美他為「改變越南天際線的男人」、「建築界的下一個大人物」,1976年出生於越南中部廣平省的小村莊, 這裡處處可見竹林,所以武仲義從小就與大人一起用竹子與泥土混和來蓋房子,竹子對他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材料。

長大後,武仲義前往名古屋工業大學實習,然後再進入東京大學攻讀研究所,師從日本建築師內藤廣,求學過程中他深入體會日本文化中善於利用天然資源融入建築與日常生活的價值觀,於是他也將精力投注於如何打造出以天然材料為主而製成的建築。2006年,武仲義回到越南,以自然環保為核心,巧妙運用在日本所學到的專業知識,結合越南傳統的竹籐編織技藝,在越南與許多國家間掀起了自然建築的新風潮。但是他並不是只用竹子來蓋房子,與其說武仲義執著於竹子,不如說他執著於建造儘可能長久使用的建築。

有趣的是,武仲義堪稱佛系建築師,他本身是一位禪修者,堅持每天只花5-10分鐘來溝通處理工作,其餘時間都用來進行冥想與睡覺,因此他的建築事務所雖然設置在越南,但他與家人卻住在緬甸,每天都過著及其簡單的禪修生活。武仲義曾表示:「我每天工作僅5-10分鐘,最多不超過半小時,因為透過冥想讓我學會了高度專注。」他甚至說自己不是建築師了,而是一位冥想者。那麼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位修行建築師的作品吧!

1. Sen Village社區活動中心

此中心直徑22公尺,可容納250人,整個建築是以28根大型竹結構所撐起來的,有人可能會擔心竹子的韌性是否足夠?其實不用擔心,武仲義與他的團隊研究出一套獨特卻不複雜的處理方式,將竹材浸泡在水中3至6個月,然後以煙燻的辦法予以處理,藉此在竹子表面形成保護層,杜絕的生蟲的可能。再透過綑綁與竹釘,強化了竹子與竹子之間的連接性與強度,最後以竹籤將竹子串起,透過稻草編織,撐起巨型屋頂,活動中心外觀看起來像是越南民眾常戴的斗笠,相當具有本土風情。







2. Binh House

武仲義將這棟私人住宅切割成幾個不同的小塊狀,在牆面上擦出許多孔洞,讓光與風能夠在室內外自由的流動,進而讓冷熱空氣的對流更有效率,搭配大量的綠意植栽,即使位在炎熱地區,屋主依舊能享有舒適涼爽的溫度體感,是台灣難以看到的建築類型。





馬來西亞-吳錫山

吳錫山是馬來西亞一位知名度相當高的建築師,他在當地規劃了許多新建案,說他是一位商業導向的建築師也不為過,但有趣的是,吳錫山在商業上的成功並不妨礙他成為一位社會運動家。吳錫山非常關心時事與政策,特別是對於老舊建築的保存相當不遺餘力,他曾經在呼籲保存當地幾棟英國殖民時期的老屋未果之後,找來認識的企業直接將建物買下,再予以維護改造成文創空間。

他的人生價值觀相當簡單:「只要認為是對的事情,就直接去做,不要在乎別人或社會的看法。」因此他有些設計作品其實是遊走在法律邊緣,但最終都獲得了民眾廣泛的歡迎,而他在馬來西亞霹靂州首府怡保市所設計的光興民宿,無疑是個人意志的清楚表現。

光興民宿

本體是一所昔日戲班居住的老建物,吳錫山將隔壁的老房一起買下來,整合在一起進行改造。民宿外牆爬滿了藤蔓與老樹樹根,有點台南安平樹屋的印象,室內的老木地板被保留下來,另外規劃了玻璃箱房、露天泳池等設備。1樓為家庭房,2樓為2間玻璃箱房與交誼廳。整間旅宿充滿著自然風情,附近更有許多咖啡廳、餐廳、畫廊等文創空間進駐,讓民宿在歷經歲月洗禮後,繼續有著新故事可講。









圖片來源
pinterest

標籤 : 馬來西亞越南武仲義吳錫山建築竹子社會運動設計美學
想看更多居家品味好文→iDSHOW好宅秀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idSHOW好宅秀

LV:15 駐站作家

追蹤
  • 876

    主題

  • 876

    回文

  • 3

    粉絲

"id SHOW",一個理想生活設計的匯集地。 不管是空間、人物、品牌、美學,可以在這被發覺、被感受、被體會,我們不只是一個媒體平台,更是創意價值的具體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