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孕吐又稱為害喜,是指懷孕初期的孕婦所產生的噁心、嘔吐等現象。在國外來說,一般孕吐在英文來說是Morning sickness代表一早產生的不舒適感,而醫學上專業的學術名稱還分為妊娠劇吐症(Hyperemesis gravidarum),意指因懷孕造成大量的嘔吐不舒服症狀,在臨床上患有妊娠劇吐症的孕婦都需要醫師做出介入治療,以適時改善嚴重症狀。透過醫學研究報告提到,在每位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發生孕吐的比例大約為50%~80%,但其輕重程度不一,有可能只產生噁心、腹脹、食慾不振而非嘔吐。這種情形通常會持續到孕期第十六周,過了第十六周之後,症狀通常就會慢慢緩解。只有少部分的準媽媽會一直持續到妊娠七、八個月。
2. 由於女性在懷孕後,受體內的荷爾蒙變化以及新陳代謝改變導致,因此容易引起噁心、嘔吐的發生;而在懷孕期間,孕婦體內會分泌大量的黃體素來穩定子宮,減少子宮平滑肌的收縮,故同時也會影響腸胃道平滑肌的蠕動,造成消化不良,出現反胃、嘔酸水等現象。
3. 除了生理狀況改變之外,心理因素也會造成害喜的現象。有些婦女在懷孕之後,由於還不能適應孕期的生理變化,或是過度擔心胎兒的生長發展,導致精神狀況不佳、情緒不穩定,因而從心理壓力轉換為身體上的症狀表現,造成噁心、嘔吐的現象。
但一般來說,並不是所有的孕婦都會害喜,會根據各人體質、精神狀況的不同,害喜程度也會有所不同,通常體質較差、較容易緊張的孕婦,其害喜症狀也會比較嚴重。
*造成孕吐原因:
(1)甲狀腺機能亢進、多胞胎或葡萄胎等。
(2)前胎有孕吐病史。
(3)心理與情緒因素。
(4)年齡較輕、生產過及肥胖的孕婦。
(5)有些與懷孕無關而本身會導致嘔吐情形的疾病,如胃腸肝膽部分或是生殖泌尿系統以及其他相關疾病等問題。
*若要減緩孕吐,必須由生活及飲食習慣作改變:
(1)少量多餐。減少腸胃一次消化過多食物的負擔;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2)避免空腹。若食慾不高,仍應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持續幫助自己補充營養。
(3)清淡飲食。高油脂的食物不好消化,會在腸胃裡待更久,自然容易導致胃脹或想吐。
(4)多喝水。每天至少約1,500C.C.。喝水對預防脫水非常重要,但不要一口氣猛灌、把胃漲滿,這樣就會更想吐,胃裡也會裝不下其他食物。如果吐得很頻繁,可以嘗試含有葡萄糖、鹽、鉀的運動飲料,能夠幫助補充流失的電解質。
(5)平時多走動。可促進腸胃道蠕動,若腸胃道蠕動不佳,易造成想吐或便祕。
(6)多攝取維他命B群。可服用膠囊維他命B或攝取天然穀類、綠色蔬菜、水果皆可。
(7)心情放輕鬆。讓自己的情緒不要過於緊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