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能排毒,但喝錯水會積濕毒!掌握4個喝水技巧排體濕才管用

li60830 發表於 2020-5-14 16:04:25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 1434

早安健康/李宇銘(香港註冊中醫師)

喝水不當導致濕氣重

飲食養生之中最容易忽略的是「喝水」,喝水看似健康,可是不少人卻不太懂得喝水。不少人心目中的想法,覺得每天最少要喝八杯水,可是其實無論中醫和西醫,都沒有這樣的說法!想想看,每個人體型大小都不一樣,生活運動的狀態也不同,而且杯子的大小也不一樣,說多少杯是難以執行的。據說一天八杯水的說法,是來自早年賣瓶裝水的廣告,希望你多喝一點水,所以提倡這個說法。

從藥理學的基本觀念看,喝水太多也會中毒!就算水這樣平和的東西,喝太多也是會中毒身亡的,例如一次過喝二十公升水,恐怕大部分人都會死掉。喝水的觀念,最要緊的是「適量」喝水,叫人「多喝水」或者「少喝水」都會出問題,這就是中醫上「水能覆舟,亦能載舟」,喝水可以幫助身體健康,也可以導致生病。

中醫上脾胃的理論,胃是用作「腐熟水穀」,意思就是水也需要被「消化」才能吸收的,如果喝進去的水,沒有被胃火「煮熟」而化成「水氣」,經過這個「氣化」過程,那就沒有轉化為身體內可用之水和津液,胃火虛弱之人喝水太多,就容易形成「水濕痰飲」,換句話說,許多人覺得自己身體「濕氣重」,可跟喝水太多有關係!

怎樣喝水才算「太多」?這個問題要深究是不容易回答的,首先要懂得判斷脾胃的正氣狀況,胃火是否充足,胃火虛弱之人喝水就不能多,胃火充足者喝水多一點也能夠消化吸收或者排走,這都是相對而言的。要判斷喝水是否太多,更直接的方法,就是看自己身體究竟什麼時候才需要喝水?不需要喝就不用喝。參考以下的兩項喝水技巧:

上醫練習─喝水技巧
喝水有兩條原則:第一,口渴才喝水,口不渴則不用喝水。
第二,喝水宜一口一口的喝,像品茗那樣的淺嘗。當感覺口不渴的時候,就不用再喝下去。
更佳做法,喝水過程也稍微咀嚼或者將水在口中漱口,那樣更加解渴和容易消化。
就算沒有口渴,還可以觀察自己的大小便,如果出現小便深黃、便祕,那是熱氣的特徵,宜適當補充水分。

有人會問,如果我整天都不口渴,那是否都不用喝水?這首先要看自己有沒有從其他食物之中吸收水分?例如吃水果或喝湯,如果水分已經足夠了,不需要另外喝清水。但是如果沒有吃多水的食物,卻整天都不口渴,那通常代表身體內寒氣濕氣重,屬於病態,也代表這個人太少運動,少排汗小便,因此水濕就停留體內,這樣當然應當多點做運動了!

有些人在口不渴的時候,也習慣喝水,例如早上起床就喝一杯水幫助通便,或者放茶水在面前無意識地喝,這都未必是好習慣,胃火強實的人還可以,胃火虛弱者則容易產生寒濕。

為什麼喝水需要咀嚼漱口?這看上去好笨,直接喝下去不更快?因為自然界的水分不等於身體內的水,需要經過腸胃的消化吸收才能進入人體,因此喝水需要經過消化過程。而喝水本身不一定滋潤人體,真正滋潤的是經過消化,轉化成人體的「津液」,這個津液首先包括從口腔分泌的唾液,簡言之唾液才是滋潤口咽之水!

那麼喝水的時候一邊咀嚼漱口,除了對口腔衛生有幫助之外,更可以幫助唾液分泌,這樣喝下去更解渴。而且唾液之中含有消化酶,亦可幫助腸胃消化。

有時候身體內有濕熱,有濕氣會讓人不想喝水,可是有熱氣也會讓人感覺有局部乾燥或熱氣的感覺,這時候就會形成矛盾,喝水可以幫助排出熱氣,可是也會加重濕氣,那怎麼辦?當然還是跟隨以上喝水的兩條原則,同時需要找到自己濕熱的成因,從生活上改善問題,甚至找醫師診治。

除了上述兩項喝水原則,還有一個常見的喝水問題,就是一邊吃飯一邊喝水喝湯,那樣會沖淡消化液、胃酸,導致胃腸消化不好,那麼水就會積聚在胃腸之內,形成了水濕痰飲問題,在從中醫上看就是水太多把胃火澆滅了!胃腸變得虛寒、寒濕。

另一方面,胃腸本身也有智慧的,如果胃酸被沖淡了,可是因為人還是吃食物下去,依然需要被消化,因此胃會產生更多胃酸,就容易導致胃酸過多、胃酸倒流、火燒心、口中泛酸、口苦等毛病,從中醫看就是胃虛弱了,出現內生虛火。因此,一邊吃飯一邊喝水喝湯,會導致許多腸胃毛病,甚至百病叢生!那麼該怎麼做?建議容易患胃腸病之人,做「飯水分離法」。

上醫練習─飯水分離
飯水分離法是指吃飯跟喝水分開的方法,基本建議是吃飯跟喝水分開,亦即是「乾濕分離」,最少前後分隔兩個小時,即是喝了水之後隔開兩小時才吃飯,吃飯之後也隔開兩小時才喝水。
除了喝水之外,亦包括喝湯、各種飲料,也包括多水的水果,也應分開前後兩小時。
開始實踐的時候容易不舒服,感覺口乾舌燥,這其實是好現象,代表腸胃之中的寒濕氣逐步去除,胃火逐漸增加。如果不能做到分開兩小時,起碼也要一小時,或者儘量喝少一點,喝幾小口,甚至有些人只漱口,然後將水吐出。
生活實踐:通常在家容易實踐飯水分離,出外用餐不容易做,許多餐廳附送飲料或湯水。建議可帶備杯子,將飲料湯水打包外帶,兩小時後才喝,避免浪費。

過去我亦不太相信吃飯喝水要分開這個想法,覺得一邊吃飯一邊喝水喝湯很正常吧!這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吧?可是後來協助帶領了一次「二十一天飯水分離體驗」的課程活動,讓參加者嘗試實踐二十一天飯水分離,課程結束時聽參加者的經驗分享,許多參加者的病情都因此復原,不單是一般腸胃病,無論是胃脹腹脹、便祕、腹瀉、胃口不好、食慾過盛、口氣等諸種問題,抑或整體身體狀況,例如濕疹,失眠,疲倦,口瘡,口乾,痛證等,只要跟寒濕或者虛火相關的問題,都有幫助甚至根治,於是就重新思考這種方法的好處。

其實過去長輩教育孩子,也會叫孩子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喝湯,這才是真正傳統智慧!以上醫養生的觀念來看,飯水分離也是一種鍛鍊!鍛鍊腸胃的消化能力,包括腸胃耐受能力。想想看,陸地上的動物大多不會一邊喝水一邊吃食物,例如牛吃草都是乾著吃的,健康人身體如果濕氣不重,身體的津液流通,唾液分泌充足,只吃乾的食物也不會覺得口乾,可是如果體內有濕氣滯留,導致津液不流通,就反而會容易口乾了!即是體內有濕氣才是導致口乾的原因,只要濕氣化開,才根本解決乾燥的問題。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註冊會員

x
避免積壓太多負面的情緒。

已有(1)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magenda 發表於 2020-5-14 19:52
其實可以抱著開放的態度去面對
有實驗精神的也可以親自體會看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li60830

LV:15 VIP榮譽國民

追蹤
  • 6772

    主題

  • 242709

    回文

  • 71

    粉絲

沒什麼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