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悶壞了嗎?與Luxgen U6 GT220一起來場宜蘭輕旅行透透氣吧!

車勢文化 發表於 2020-5-14 23:02:04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1280


自去年底發表後,顯然各界重心全給擺在URX身上,對於前明星U6來說難免有些悽愴,Luxgen大概也深有同感,因此日前大力狂推U6 GT車系,部分車款最高甚至折到15萬元(5月買Luxgen最划算, U6 GT/S5 GT/M7最高可折15萬元!),不過既然決定要借U6,當然還是一次攻頂U6 GT220最過癮,畢竟兩年多前日本Autopolis賽道的回憶深刻,回到台灣也未曾再度與之相處,於是乎,這輛擁有亮眼紅塗裝的U6 GT220才會這麼的出現眼前。



選日不如撞日,選車不如選Luxgen U6 GT220啦!

有了車當然還得有地點,感覺上,自武漢肺炎狂抽猛送後,好久沒得看見大山大海的開闊,所以花東當然是這趟春末旅行的首選,不過翻開行事曆算了算手邊工作,不管怎麼湊也只能擠出兩整天的連續假期,好吧退一步想,同屬東海岸的宜蘭似乎也不錯...



自從武漢病毒疫情肆虐,好久不見這種碧海藍天的遼闊好心情!

不過剛剛也說了,悶了很久的心情,還是想見見山高海深波瀾壯闊,自雪隧開通後,大部份西岸人早習慣了這條不到一小時即可抵達宜蘭的捷徑,頂多就是玩車族群偶爾跑跑北宜山路而已,但大多數人都忘記了,其實走東北角濱海公路也同樣能夠抵達蘭陽平原,而且沿途風景可一點不輸蘇花公路,雖沒有懸崖峭壁的險峻,卻多了幾分悠遊觀浪的浪漫,於是我們理所當然自國道轉往62號快速道路向東走到底,就由東北角海岸線開啟這段兩天一夜的旅程。



之所以選擇走東北角濱海公路,為的不就是得以看見這般波瀾壯闊風光?

其實光是東北角,能玩的就已然夠寫一篇遊記了,不信你看從起點深澳、鼻頭角、龍洞到貢寮,哪裏都有滿滿的浮潛/潛水客著裝嬉鬧,出發這天溫度頗高,看得我都好想跟著跳進久違的水下世界,不行!這趟旅程目標是宜蘭,怎能為了旅途中的花草蜂蝶輕易轉移焦點,繼續前行,當然也只得忍痛割捨水湳洞、金瓜石一帶諸如十三層遺址或黃金瀑布老街啥的美景,直衝澳底吃頓海鮮,便繼續展開邊看邊開走馬看花的東北角旅程。



台灣東海岸就是漂亮,一個公車亭,也有如此絕美風景。

不得不說U6 GT220還真適合濱海公路的大開大闔,眾所週知這段蜿蜒路程在非假日其實車流還算合理,頂多就是碩大無朋且速度不慢的貨櫃車與砂石車環伺,再加上零星遭遇的上下坡起伏,要想開好這段路,擁有一輛性能良好的車至關緊要,而U6 GT220雖為家庭SUV代表號,但怎麼說都身擁222hp/33.6kg-m豐沛動力,再加上當時水野桑精心調校的倍適登懸吊、RAYS鋁圈、普利司通跑胎以及升級版煞車,跑起這段路不只輕鬆愉快,更輕易展現休旅車難得一見的狂放魅力,沒車時刻縱情奔馳,遇到大車逮著機會在超車路段全油門衝刺,讓整段旅途不僅風景精彩,就連駕馭過程也備感愉快。



身擁222hp/33.6kg-m豐沛動力,U6 GT220還具備倍適登懸吊、RAYS鋁圈、普利司通跑胎以及升級版煞車,縱情駕馭當然令人開心。



濱海公路唯一壞處就是大車頗多,不時還有測速照相機伺候。

感覺才開沒多久,宜蘭頭城竟已在前方不遠處,我知道大溪漁港或北關公園也有風光,但宜蘭可玩的實在不少,眼看時間分秒流逝,還是直衝烏石港舊址的蘭陽博物館比較踏實,這座以單面山做為設計發想的場館遙遙與龜山島相對,以低彩度的設計試圖融入濕地、港灣與山巒的地景之中,並由上而下以「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與「兒童探索區」分層設定打造蘭陽平原最豐富多元的展館量體,無論入館感受在地人文情懷還是場外欣賞濕地建築風光,都是浪費一午時光的好理由。當然頭城可不只有蘭陽博物館,烏石港內往龜山島出發的賞鯨船也是令人心曠神怡的行程,或往市區探訪頭城老街,老屋、彩虹玻璃隧道還有彩繪牆輝映「開蘭第一街」美名順便來杯芋仔冰,也是開心滿滿的選項,向山上走還有可鳥瞰龜山島與太平洋的伯朗咖啡館,凡此種種不消我多說,任何人都知道是不容錯過的打卡最熱點。



蘭陽博物館主體建物以單面山做為設計發想,一旁則有靜謐的濕地風光伴隨。



蘭陽博物館由上而下分別以「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與「兒童探索區」分層設定,打造蘭陽平原最豐富多元的展館量體。

繼續朝南挺進,我們來到拍照聖地壯圍沙丘旅遊園區,這個以沙為名的景點頗為獨特,說是旅遊園區場館硬體卻雄偉美型,說是大型場館又不見豐富館藏或大量資訊,倒是由名導蔡明亮一手策劃的展廳全以沙做主題,不管是看了很難懂的視覺藝術還是摸了很舒服的沙粒,都能為身心靈帶來不同層次的洗滌,就連場館屋頂上也設有可遠挑灘岸的空中花園,連同周遭融入地景的漂流木裝置藝術品,絕對是能讓大人小孩玩上好一會兒的觀光新亮點。



壯圍沙丘旅遊園區堪稱車媒拍照聖地,場館硬體雄偉現代且美型。



由名導蔡明亮一手策劃的展廳以沙做為主題,為身心靈帶來不同層次的洗滌。

既然選擇走海邊,循台2線繼續向下行,名聞遐邇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即在眼前,這座為保存傳統藝術與民俗有關文物而來的文創園區,主體街區以湖口、三峽、鹿港、臺北大稻埕乃至淡水、九分等各地閩南式傳統街屋為師,具體呈現臺灣傳統聚落懷舊氛圍,連同由宜蘭市區搬遷而來的黃舉人宅與廣孝堂等古蹟,不僅保留傳統戲曲之美,更深度刻畫過往常民生活的點滴。離傳藝中心不遠處,寬敞舒適的冬山河親水公園近在咫尺,或許因為天色已晚或仍未到戲水熱季,印象中本該人山人海的園區竟然門可羅雀,這樣好,喜歡避開人潮如我輩便得以享受難得的一方幽靜,看著茵綠的草地、碧藍的河流與逐漸昏黃的天色,想像中蘭陽平原的一天就該這樣,在靜謐與蟲鳴鳥叫中舒服結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主體街區以湖口、三峽、鹿港、臺北大稻埕乃至淡水、九分等各地閩南式傳統街屋為師,具體呈現臺灣傳統聚落懷舊氛圍。



由宜蘭市區搬遷而來的黃舉人宅,深度刻畫過往常民生活點滴。



寬敞舒適的冬山河親水公園就在傳藝中心不遠處,少人的黃昏時刻更添幾許幽靜。

晚上的礁溪鬧區或羅東夜市早是眾所週知的去處,選擇早早回飯店,當然為的就是好好泡個湯享受裡頭的設施。第二天為了與前一天做出區隔,我們決定改走市區閒晃路線,以新月廣場為中心,點開地圖周遭多的是可信步漫遊的地標,像是往東走沒幾步便是宜蘭設治紀念館與宜蘭文學館,這個本為當地歷任行政首長官邸的聚落群,目前以宜蘭設治的文物介紹為主軸,但充滿和洋風格的建築亦有可看之處,再過去則有宜蘭酒廠與甲子蘭酒文物館,走路去可以享受微醺滋味,若開車就別碰酒以免自找麻煩了。



宜蘭設治紀念館與宜蘭文學館就在市中心,充滿和洋風格的建築頗有可看之處。



文學館內可以點杯咖啡沏壺茶,悠然享受午後片刻沈靜。

至於從新月廣場向東朝宜蘭車站方向逛更是別具趣致,先抵達甫開幕沒太久的宜蘭人故事館,用看的用聽的都能明瞭更多宜蘭在地故事,往下走則來到大名鼎鼎的幾米公園,坦白說對此景點儘管久仰,到此一遊還真前所未有,原來幾米公園裡儘管有幾米創作,但其實沿途範圍內處處得以見著相關主題,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至此來場別具趣味的城市尋寶。



要想知道宜蘭人的動人故事?來趟宜蘭人故事館便能知曉。



幾米創作可不僅只幾米公園有,就連公車站牌設計也別有一番趣致。



這就是幾米公園最負盛名的「向左走,向右走」場景,簡直童話般浪漫,雖然大叔我好像過了這年紀。

而沿著幾米公園朝車站走,隸屬舊站庫房的有機市集、旅遊服務中心乃至公車站庭也都各自精彩,頂著艷陽終於走到宜蘭火車站,原本古意盎然的紅磚建築已配合對面的丟丟噹森林和一旁的幾米公園也化身故事繪本,上頭還有巨大長頸鹿探長脖子看著,內心深處的童趣也因而被挖掘翻出。過了車站,一旁還有同以舊倉庫改建而來的宜蘭行口等你尋寶,裡頭的二手屋什麼舊書、舊燈、舊椅、舊傢俱應有盡有,一頭栽進去好比穿越數十年的美妙時光。



宜蘭火車站現在也有人叫它幾米車站,因為上頭那麼大一隻長頸鹿就這麼盯著你看!



火車站旁還有各種精緻有趣的創作與展品。



車站一旁是以舊倉庫改建而來的宜蘭行口,同樣以思古幽情引人入勝。



二手屋什麼舊書、舊燈、舊椅、舊傢俱應有盡有,一頭栽進去好比穿越數十年的美妙時光。

趁著天色猶未晚,這趟宜蘭旅程的最終站,我們驅車來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這個過往存放台灣最大太平山林場所砍伐木料的所在,自林業轉型後轉以文化觀光場域方式呈現,裡頭不僅有舊倉庫與宿舍建物做為環境教育場所與林業史料展示之用,同時更保留了竹林車站、運材鐵路軌道、蒸汽式火車頭、載客車廂、卸木平台與貯木池等歷史見證,繞著寬廣的池子散步一圈,聞著檜木與樹林獨有的香氛氣味,旅行,不就該是如此愜意?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過往存放台灣最大太平山林場所砍伐的木料,自林業轉型後轉以文化觀光場域方式呈現。



舊倉庫與宿舍建物現做為環境教育場所與林業史料展示之用,並處處散發思古之幽情。



卸木平台與貯木池等歷史設施,恰為台灣林業興衰做了最完美的見證。

更別說全程陪伴著我們的,還是那動靜皆從容、敏捷而暢快的Luxgen U6 GT220!



Luxgen向以豐富的影像輔助系統引人入勝,在窄小擁擠的宜蘭街道停車變得再容易也不過。



Luxgen首創的開門防撞系統,可有效防止停車不看後方來車的三寶肆虐其他無辜用路人,一定要給它個讚!



旅行就是這樣,偶然間一個回頭,也許就是一幅不覺莞爾的美麗風景。





文章來源:CARTURE車勢文化
車勢文化 FB粉絲團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車勢文化

LV:15 駐站作家

追蹤
  • 5270

    主題

  • 5270

    回文

  • 7

    粉絲

幾個愛車的人,幾顆對於汽車文化熱情的心,再附上加總幾十載浸淫汽車產業的根基,網站命名為CARTURE車勢文化,希望的則是台灣車壇終能有專屬於自己的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