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什麼最重要?這個問題一問再問。年輕的時候覺得未來最重要;有工作了覺得事業最重要;到了結婚年齡覺得家庭最重要;窮的時候覺得錢最重要;有錢的時候覺得機會最重要……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重要,可其內在卻是一樣的,我們求的都是“身外之物”,它們真的最重要?
當我們在人世中摸爬滾打半輩子的時候才發現,我們忽略了本質,沒有健康,什麼都不重要。正如那個生動的說法,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只有一在,那些零才有意義。
可什麼是健康呢?哪都不疼就是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健康所下的正式定義/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項標準: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變化;
5. 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 體重適當,體態均勻,身體各部位比例協調;
7. 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潔白,無缺損,無疼痛感,牙齦正常,無蛀牙;
9.頭發光潔,無頭屑;
10.肌膚有光澤,有彈性,走路輕鬆,有活力。
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全良好狀態。也就是說健康的人要有強壯的體魄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並能與其所處的社會及自然環境保持協調的關係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這樣的標準和我們理解的健康似乎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以為的健康不是真的健康,在思考什麼最重要之餘,對照一下,我們是否真的健康。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的健康只是良好的身體的狀態,其實健康中包含著心理健康部分。現在對心理健康的衡量標準有很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被公認是“最經典的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瞭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
10、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為什麼把心理健康標準單獨列出來呢?因為我們很多的身體的不良感受來自於心理,某種情緒長時間壓抑,不能找到出口,最後會產生軀體化,在身體的某個部位產生不適,而單純的對身體進行治療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認為是身體問題的失眠也多參雜著心理因素。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無法找到明確的分界線,所以關注健康就不能忽視心理健康。
人的一生中健康為很多事情提供了最基本的完成條件,無論如何都無法忽略健康對人的重要性,也只有身體健康才有革命的本錢,也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感知快樂,還有比這更重要的嗎?愛自己,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也要愛護那顆柔軟的心,這是對生命最起碼的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