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從古至今,善良,被當做為人處世的底色。
只是,做人不要太善良,否則,真的會“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總是為他人著想,會損害自己的利益。
小君的父母老實巴交了一輩子,不管對誰,都禮讓三分,能幫就幫。他們時常教育小君:“與人為善,就是與自己為善,日後好相見”。
對此,小君從來都點頭稱是,表示認同。
可父母親一輩子善良樸實,一輩子與人為善,在小君看來,並未得到應有的對待。老家徵地拆遷,各家挑選地基,原本小君選好的是靠近馬路邊的,結果卻成為了挨著山腳下的。
幾番追問,爸爸媽媽才吐露實情,原來,是以前的鄰居王阿婆一直在念叨,自己的兒子四十歲了,還沒討老婆,分到路口的地基,也好在說媒的時候,讓人家歡喜。
爸爸媽媽想著,這麼多年的鄰居,也讓過土,讓過田,這回讓個位置好點的地基,也算是幫了人家一把,是件積德的事情,也就答應了下來。
很快,各家的房子建起來了。王阿婆家開了個小賣部,白天黑夜都熱鬧得很,還有了一筆不小的收入。而自己家,則遠離了大馬路,十分冷清。看得出來,爸爸媽媽對此也長吁短嘆,卻又不好再說什麼。
小君終於忍不住嘟囔。你們一輩子對別人好,也沒見別人對你們好過。
與人為善沒有錯,可也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否則,就會被當成“軟柿子”,誰都可以欺負。如果光想著他人少點虧,自己卻損失不少,這樣的善行還是不要再有了。
人生,誰都不容易,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情,也不要做利他損己的事情。
善良的人,也要學會“心狠”。
善良的人,常常犯一個粗淺的錯誤,就是一旦看到他人處於困境之中,不明就裡,就立即伸出援手。
就像《東郭先生與狼》中那位東郭先生,對於狼的惡,置之不理,只想著挽救一條生命,結果反被侵害,可以說自食惡果。
當你有能力幫助他人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眼前的人,是否值得救助,還要弄清楚,該如何救助。
麗慧是一名心理醫生,在一次志願活動中,與一位處於困境中的男孩小斌結為“母子”,按照活動要求,將進行兩年的陪伴,即每週上門看望一次孩子,輔導作業,給予生活上的幫助,過年過節送上禮物,一起參加親子活動等。
小斌已經上初一了,十分叛逆,誰的話也聽不進去。麗慧接觸了好幾次,才慢慢與他搭上話。原來,男孩的父親因為吸毒被勞教去了,媽媽已經改嫁他鄉,很久都沒有回來看他了。
爸爸很快就要回家了,小斌不但沒有歡喜,還十分煩躁。幾次溝通,麗慧才知道,小斌的爸爸因為個人原因,常常把不滿的情緒發洩在小斌的身上,非打即罵,甚至還威脅著不讓他去上學。
麗慧十分心疼,對這個孩子的關愛也不由地多了幾分。在她的陪伴下,小斌開始回歸到一個正常學生應有的模樣,按時上下學,認真上課,完成作業,跟同學也不再打架。大家都誇他變好了。
只是,這一切,很快就被小斌的爸爸給弄砸了。他依舊心存怨恨,對小斌暴力相向,看到小斌和沒有血緣關係的麗慧很親,氣得要將小斌趕出家門。
為防止父親傷害小斌,在徵得他的同意之後,麗慧和學校商量,讓開始住校;並要求他慢慢學著與爸爸溝通,不僅自己成長,也要幫助爸爸走出困境。
起初,小斌十分不願意,甚至還對麗慧發脾氣。可為著孩子的將來著想,麗慧還是狠心地讓小斌一個個去完成她希望小斌去完成的任務。
終於,在初三快畢業的時候,小斌的爸爸也有所轉變,表示要改變自己,重新撐起整個家。小斌也感謝麗慧曾經那樣狠心地讓自己“獨自”去面對生活的難題。
真正的善良,是讓他人樹立起對生活的自信,最終讓自己抽身而出,而不是給自己增添一個沉重的負擔,一直綁在身邊。
太過善良的人,總是很受傷。
多情總被無情傷,用情更深的人,往往更容易受傷。
一旦認定了某個人,便一味地付出,一味地相信他很忙,一味地等待,痴痴傻傻地把時間、金錢和陪伴都給了一個心不在焉的人。哪怕總是不斷有關於對方的不好的傳聞,也總是不願相信,那是真的。
小潔在離婚後,才恍然醒悟,其實,自己當初嫁給他的時候,就已經預見了最終的結局。都說找個男朋友,就有了依靠。可除了剛開始約會的時候,他來送過自己幾次上下班,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了。
就算是下著瓢潑大雨,兩人工作的地址相隔不過幾百米,也是他開著小車回家,而小潔只能披著雨衣騎電動車回家。譬如結婚後,吃個早餐,都是小潔付錢,不然,他就直接甩臉色走人。
只是,小潔曾天真地認為,就是石頭,也會被捂熱。只要自己一直對他好,總會有一天,他會對自己好。
可這種人,你越是對他好,他越是肆無忌憚。到後來,當著小潔的面,把外面的女人領回家,還要求小潔為他們做飯。小潔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摔門而去。
回頭想想,這段感情中,是自己的善良,成為他的利器。明明是他做得不對,是他辜負了小潔,可他卻從來都沒有內疚過。對待這樣的人,薄情一點反而會更好吧!
武俠小說中,常常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雖然很是刺耳,卻也不無道理。
不做惡人,也不做一個太過善良的人,如此,才能不卑不亢,活得瀟灑安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