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券或消費券?能「點燃欲望之火」才是好券

fainted 2020-6-4 22:26:32 發表於 新聞評論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 2123

我相信三倍券一定能振興經濟!
對一個熱愛消費的國家,沒有了消費,沒有了爆買,生活還會有樂趣嗎?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100554


圖片來源:劉國泰
【洪財隆專欄】新冠肺炎疫情緩解,「報復性消費」才正要開始。到底該發放振興券、消費券或現金才能提振買氣,至今仍眾說紛紜。事實上,要達到經濟點火功能,有一樣事情很重要:時機。為什麼?
朋友和晚輩問起振興券(現稱三倍券),對研習經濟學多年的人來說,似乎也不能沒有看法。
尤其是目前台灣的GDP(國內生産毛額)已將近20兆台幣,政府所規劃的500億,金額並不算大,發放到個人身上,更是只有區區幾千塊錢。其設計方案與效用究竟如何?似乎很難從傳統的消費理論得到教人滿意的答案,倒是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出發,也許可以幫忙找到些評判與思考線索。
首先必須指出,防疫成功讓消費者敢出門消費,本身就是一項相當優異的經濟振興作為。當歐美和不少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討論的是如何「解除封城」或「脫逃策略」(exit strategy),台灣尚有餘裕爭辯「現金、消費券或振興券」的利弊得失和政策細節,堪稱是一種幸福。
和2009年政府因應全球金融危機所發放的消費券(每人無償取得3600元)一樣,此時推出振興券(民眾先花1000元購買或換回3000元)的主要目的在於經濟刺激(stimulus) ,而不在於疫情方酣階段,針對特定産業、個人(家庭)或勞工的紓困(relief)。
發放這些券、那些券,乃屬於總體經濟學(特別是凱因斯學派)增加「有效需求」的概念,所以不需要刻意排富。當然,振興經濟的舉措也會發揮間接紓困的功能,兩者難以截然二分,只是政策目標側重不同。
發放現金最直接,但對產業緩不濟急
同樣一筆錢,就政策效能來說,現金、消費券或振興券各有千秋。發放現金最迅速有效且直接了當,所需要的行政成本的確較少,一般認為是最便捷的「紓困」手段,但未必是妥當的「振興」措施。主要理由在於,流動性百分百的現金沒有使用期限,一旦放在口袋裡很容易被忽略掉,對比較有錢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此時此刻,時機(timing)很重要,現金方式對目前亟需集氣、振興的諸多產業來說,反而緩不濟急。振興或消費券則有限定使用期限的優點,因此短期內比較會有帶動消費的「點火」效果。根據11年前消費券的實施經驗,第一個月的使用率即超過8成。
樂觀、活絡,甚至陶醉的經濟氛圍會自我實現,相反亦然。特別是未來幾個月內,如能配合蜂湧而出的「報復性消費」(取決於收入減少、政府支持與移轉所得,以及對未來的經濟復甦信心等因素),仍會產生可觀的預期效應。
至於振興或消費券孰優孰劣,目前的眾說紛紜,大概也只能靠事後的實證資料加以解決,雖然我是比較看好振興券的政策創意。
但理由並不是傳統的消費理論講法,特別是透過「邊際消費傾向」(可支配所得用在消費的比例),誘發出倍數的消費支出「乘數」(額外投入一塊錢的消費可產生多少GDP)這類比較。
事實上,2000元也好、3000元也罷,金額實在不高,所以民眾不管有錢沒錢,無論拿到的是振興券或消費券,多半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消費替代。
倒是有一種情況可以產生極大的政策誘發效果,亦即消費限定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不消費即構成個人損失),例如一週以內。但如此一來,卻必然招來民怨,而且匆忙消費的品質恐也堪憂。
振興券引發行為經濟學的「心理框架」效應?
前面提到,相對於免費得到的消費券,就同樣的政府支出,我是比較看好「買1000送2000」,希望民眾一起響應參與的設計方案。
等於是你拿出1000元去換(買)一張3000元的消費券;或者,你去買了3000元的東西但打了33折,因為其中政府幫忙出了2000元。
如此設計頗得行為經濟學講的「心理帳戶」之「交易效用」(除了使用效用之外)神髓,亦即可藉以產生買賣划算之樂趣。也可以說是從微不足道的「所得增加」(區區2000元),移轉成相對顯著的「價格補貼」(打了33折)框架。相同的政府支出,卻可能會產生不一樣的認知感受。
然而,振興券另會額外耗損行政成本和交易成本,包括設計、手續費用和兌換及交易時間不等,比較利弊得失仍需要考慮這些因素,才算完整。這對做政策研究的學者來說,無疑是天大的福音,對行政部門而言,創意政策獲得更多資訊和政策回饋之後,更可以做為往後施政依據。
就現有訊息來做初步判斷,即使受限於發放規模,並取決於實際執行績效,以致振興券能不能是一場疫後及時雨,仍有待觀察,但其政策創意恐怕不宜完全抹殺。
話說回來,刺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針對社會所需的基礎建設做公共投資,例如大規模都更。至於如何回應後疫情時代的來臨,長期經濟轉型策略才是關鍵。
關於作者 洪財隆
現為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奧地利茵斯布魯克(Innsbruck)大學經濟學博士,德國曼海姆(Mannheim)大學國際經濟關係研究所畢業、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現台北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APEC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政策委員會副執行長、清華大學人社所「中國研究學程」兼任助理教授等職。著有《邊緣戰略:台灣和區域經濟整合的虛與實》一書。


已有(3)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timinghere 發表於 2020-6-5 12:15
呵呵一笑!保證跟之前的消費卷一樣,人們只會買比振興卷面額多一點點的東西啦!
aa7018659 發表於 2020-6-5 14:29
大家憑良心  不要辜負政府的好意  多一點"利他 也是利己" 的思考
台北狼啦 發表於 2020-6-5 19:13
應該是會多出面值一點,本來就不用期望什麼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