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史上最奇葩BBC蛋炒飯教程把我氣笑了,但是……

微信新奇 2020-8-13 15:35:51 發表於 新奇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 2343

前幾天,BBC的一個蛋炒飯教程上了熱搜。評論裡各網友痛心疾首,無論平時下不下廚,這時候都忍不住說上一句“太可怕了!”
一個平平無奇的蛋炒飯,究竟要做得多麼驚悚才能獲此“殊榮”?這不免讓人感到好奇。
打開這段火遍全網的BBC蛋炒飯教學影片,才體會到了什麼叫“步步驚心”。影片開頭,主持人赫莎就對著鏡頭說了一句莫名其妙卻頗有預兆性的話,“Don't be afraid(不要怕)!”

???
此時觀看影片的人都是如上表情:做個蛋炒飯有什麼可怕的?這不是最簡單的快手料理嗎!
接下來赫莎還補充了一句,“這個做起來非常簡單,又好吃又便宜!像外賣一樣,但是你卻不用花8英鎊去買它。”
與這段影片一起走紅的還有另一段影片,華裔Youtuber羅傑叔叔模仿廣式英語對這個教學展開了一系列吐槽,簡直道出了廣大亞洲網友的心聲。

要知道,蛋炒飯一般都是用隔夜飯,隔夜的飯會稍硬一些,更適合炒飯,也容易炒出粒粒分明的感覺。

但赫莎不僅沒用隔夜飯,還沒有洗米直接把米倒進了鍋裡,並用杯子接了一杯水用來煮米,還順便教大家:每一杯米要接兩杯水煮。

看到這裡羅傑叔叔則直接講出了全亞洲統一的煮米飯標準——手指的第一個關節才是測量米水比例的正確打開方式,而不是英式大不列顛茶杯。
在等待赫莎煮米的時間裡,羅傑叔叔還順便吐槽了電磁爐。對於亞洲料理來說,明火烹飪是做出美食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少了明火換成電磁爐,很多菜品的味道也會大打折
扣。

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則更是能把亞洲人活活氣死,順便把發明米飯的人再氣活過來:赫莎把煮好的米飯(粥)倒入濾網,此舉是居然是為了把水瀝乾??

把米飯瀝乾,這也真的是活久見了!
這還沒完,瀝乾後,赫莎又把煮好的米過了下冷水??
難道是突然想起來自己沒洗米就開煮?這先煮飯再洗米的操作也是可以入選今年十大迷惑行為排行榜了。
羅傑叔叔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這個教學,作為亞洲人,這個影片則直接把他給整自閉了……
經過調味,蛋炒飯終於完成了,但赫莎在把飯從平底鍋盛到盤子裡時用了鐵勺,影片中能清晰地聽到一下鐵勺刮蹭平底鍋的聲音,這又把羅傑叔叔逼上了絕路,“不粘鍋不能用金屬去刮!”
接著他講出了讓亞洲人最扎心的兩件事,一件是飯漏出來,另一件就是用金屬勺刮平底鍋,“如果我用鐵勺刮不粘鍋,我媽早就不要我了!”
繼蛋炒飯影片火遍全網後,這段吐槽影片也隨之走紅,甚至紅到始作俑者BBC都對他進行了報導,邀請教學影片中的赫莎和羅傑叔叔兩人遠端連線,由主持人對他們進行了影片訪談。

訪談中主持人講道,這已經不再是一個蛋炒飯教程那麼簡單了,而是演變成了文化差異問題。赫莎也承認這是文化問題,她解釋自己只是照著食譜去做而已,她平時並不是這樣做米飯的,直接把鍋甩回給了BBC,因為食譜正是BBC提供給她的。
聽到這裡,主持人只好則硬著頭皮尷尬地說,“我們會負責的。”
事實上,在羅傑叔叔的影片走紅後,赫莎主動聯繫了他,還給他發了訊息說“你很有才,影片也很有趣”,並與他見面聊了聊,兩人“一笑泯恩仇”,還約定好之後會合作影片,也算是奉上了一個大團圓結局。
外國人做的中式黑暗料理

實際上,由於文化差異,東西方對美食的原材料、調味和烹飪方式等都存在很大的認知偏差。
比如這個加拿大一家做春捲的教程。

在中國,關於春捲到底是甜是鹹、是豆沙餡還是豬肉餡的討論勢必會引起一場大戰。但這家人顯然沒有這樣的顧慮,因為他們準備的春捲餡料是棉花糖、奧利奧、小熊軟糖、五彩糖豆、扭扭糖以及巧克力醬、花生醬、果醬等各種西式麵包伴侶醬料。
春捲的餅皮倒是跟我們平時吃的如出一轍,但是看到捲著巧克力醬和棉花糖的春捲,大家還是覺得有種暗黑的味道在裡面。

彈幕裡,廣東人就表示“第一次覺得這是不能吃的東西”。另一個廣東人則說,“前面的廣州人等一等,我寧願吃福建人也不吃這個東西”。
不過看最後做出的成品,家裡的兩個小朋友吃著好像覺得味道還不錯的樣子。
如果你覺得棉花糖軟糖春捲還不夠暗黑,油管上的另一段影片則是讓人光看題目就已經開始瑟瑟發抖了——一本正經地教外國人做中式黑暗料理,酸菜炒湯圓+老乾媽炒火龍果。

酸菜炒湯圓的做法是先把湯圓煮熟,再過油炸,然後以乾辣椒和蒜末爆香,加入酸菜和湯圓翻炒,同時還要加入靈魂調料“老乾媽”辣三丁油辣椒。

老乾媽炒火龍果則更是簡單粗暴,直接倒油,放老乾媽,再放火龍果翻炒,這味道想想就……實在不敢想。
但是評論區裡有小夥伴說,的確有酸菜炒湯圓這道菜。
再一看相關影片推薦,還真有不少人上傳了酸菜炒湯圓的影片教程,其中還有來自新東方烹飪學校的大廚。

好吧,是我孤陋寡聞了。
為什麼外國人很難做好中國料理?
很多外國人做起中式料理都有一個共同的疑惑:為什麼明明是按照菜譜做的,但做出來卻完全不一樣,變成了黑暗料理?
先不說外國人,其實中國人都不一定能做好中國料理。
南北的文化差異不僅塑造了不同的風土人情,也造就了不同的美食文化,連有名的大菜系就有八個,這還不算地方特色的小吃。
而調起味來則是酸甜鹹辣應有盡有,甚至還誕生了以“臭”而聞名的小吃螺螄粉,調味的比例是做好一道菜的製勝關鍵。火候更是頗有講究,而把調味和火候控制得恰到好處才能呈上一道美味的菜餚。

少許、微微出油、自己喜歡,這些模糊的用量詞彙只會進一步逼瘋外國人。
其次就是廚具的應用。西式料理大多隻用平底鍋就能完成,電磁爐被廣泛應用。而在中國,鐵鍋則是人們的最愛,沒有燃氣灶也幾乎沒法進行日常烹飪。
前段時間在家隔離時,很多黑暗料理廚師嘗試下廚而炸掉的那些廚房,就知道中式料理確實不那麼容易做,也難怪外國人做成了黑暗料理。
這時候再一想BBC的蛋炒飯教程,是不是覺得有那麼一點情有可原了呢?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E2MDI0OTk2MQ==&mid=2650896754&idx=1&sn=91d22e436cb173eafdd66a943d4eeb73

已有(1)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leumas10 發表於 2020-8-14 17:09
雖然看起來不符合一般的做法
但是這樣的差異說不定會創造新滋味阿
emoji_u1f642.png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微信新奇

LV:15 駐站作家

追蹤
  • 297

    主題

  • 297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