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父母恩咒全文,念報父母恩咒怎麼回向?
報父母恩咒語:南無密栗多,哆婆曳,莎诃。(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
報父母恩咒的經典出處一般認為出自《佛說盂蘭盆經》,然而報父母恩咒實則出自北宋遇榮《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則是佛教報父母恩咒。佛教報父母恩咒乃每逢農歷七月中每日念誦報恩咒四十九遍,現存父母延壽,去世父母超拔。報父母恩咒如一日未誦,次日可補誦。持誦報父母恩咒,心要誠、意要真,無時無刻持誦都可報父母恩重。
父母的十大恩情:
第一恩:懷胎守護恩 第二恩:臨產受苦恩
第三恩:生子忘憂恩 第四恩:咽苦吐甘恩
第五恩:迴乾就濕恩 第六恩:哺乳養育恩
第七恩:洗濯不淨恩 第八恩:遠行憶念恩
第九恩:身加體恤恩 第十恩:究竟憐憫恩
因為父母有上述十大恩情,所以要念《報父母恩咒》。
第一恩 懷胎守護恩 頌曰
累劫因緣重,今來托母胎,月逾生五髒,七七六精開。
體重如山岳,動止劫風災,羅衣都不掛,裝鏡惹塵埃。
第二恩 臨產受苦恩 頌曰
懷經十個月,難產將欲臨,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
難將惶怖述,愁淚滿胸襟,含悲告親族,惟懼死來侵。
第三恩 生子忘憂恩 頌曰
慈母生兒日,五髒總張開,身心俱悶絕,血流似屠羊。
生已聞兒健,歡喜倍加常,喜定悲還至,痛苦徹心腸。
第四恩 咽苦吐甘恩 頌曰
父母恩深重,顧憐沒失時,吐甘無稍息,咽苦不颦眉。
愛重情難忍,恩深復倍悲,但令孩兒飽,慈母不辭饑。
第五恩 回干就濕恩 頌曰
母願身投濕,將兒移就干,兩乳充饑渴,羅袖掩風寒。
恩連恆廢枕,寵弄才能歡,但令孩兒穩,慈母不求安。
第六、哺乳養育恩 頌曰
慈母像大地,嚴父配於天,覆載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憎無怒目,不嫌手足攣,誕腹親生子,終日惜兼憐。
第七恩 洗滌不淨恩 頌曰
本是芙蓉質,精神健且豐,眉分新柳碧,臉色奪蓮紅。
恩深摧玉貌,洗濯損盤龍,只為憐男女,慈母改顏容。
第八恩 遠行憶念恩 頌曰
死別誠難忍,生離實亦傷,子出關山外,母憶在他鄉。
日夜心相隨,流淚數千行,如猿泣愛子,寸寸斷肝腸。
第九恩 深加體恤恩 頌曰
父母恩情重,恩深報實難,子苦願代受,兒勞母不安。
聞道遠行去,憐兒夜臥寒,男女暫辛苦,長使母心酸。
第十恩 究竟憐愍恩 頌曰
父母恩深重,恩憐無歇時,起坐心相逐,近遙意與隨。
母年一百歲,長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
念報父母恩咒怎麼回向?
(在世父母回向文參考)願以此功德回向給父母,願他倆罪障消除,宿業悉滅,病痛離身,元神光采,冤親遠離,吉祥安康,福壽延長,善緣早現,惡緣遠離,早遇貴人,早結佛緣。 若預知時至(即將離世時),能放下萬緣,心不執著,乘佛慈力,早生極樂(善處),早結佛緣,福慧俱足。
(離世父母回向文參考)願以此功德回向給先父(或母),願他罪障消除,宿業悉滅,靈體康復,元神光采,捨下萬緣,心不執著,乘佛慈力,早生極樂(善處),早結佛緣,福慧俱足。
注:不管咒文唸幾遍(最少49遍),回向文一定要唸3遍
父母恩情:
1、依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心地觀經)
2、母之悲恩,我一劫之間住世而說,亦說難盡。……悲母之念子,無物可比也。自入胎十個月間,行住坐臥,受諸苦惱,口不能宣之。所欲飲食衣服,雖得亦不喜之,憂心無時休息,但思惟將生產好兒。若產難時,如百千刀,競來割之;若安產時,與諸眷屬共喜樂,如貧人得如意珠,十月苦痛,以生兒一聲忘之矣。如聽音樂之樂,子寢於母之胸臆,以左右膝,為游履處,由母之胸臆,出甘露泉而長養,其恩德,聳天山岳亦不及,大海亦猶淺。若隨順慈母之教而無違者,諸天護念之,福德無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欲報母恩,一劫之間,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亦未能報一日之恩。(心地觀經)
3、父母視子有五事:一令去惡就善,二教以書疏,三令持經戒,四使娶婦,五家中所有給與。(六方禮經)
4、佛問諸沙門,親之生子,懷之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既生之後,推干臥濕,精誠之至,血化為乳,摩飾澡浴,衣食教诏,禮賂師友,重貢君長,子顏和悅,親亦欣豫,子設慘戚,親心焦枯。出門愛念,入則存之。心懷惕惕,懼其不善。親恩如此,當何以報。(孝子經)
5、父母生養,劬勞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長養教誨,艱憂備盡,冀其成立,才藝過人;又望出家,度脫生死,以是恩念,昊天難報。(最勝佛頂尊勝陀羅尼淨除業障經)
6、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末羅王經)
7、佛問彌勒:閻浮提兒生墮地,乃至三歲,母之懷抱,為飲幾乳?彌勒答曰:飲乳一百八十斛,除母腹中所食血分。(中陰經)
8、佛言:唯有道德,可以久保。吾前世時,亦更為人償債,奴婢男子父母,不可稱數,皆有一時之緣,難可脫免,至今得道。現我父母,皆先世道德之緣,不由償債,父母世世放捨,使我學道,累功精進,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亦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一墮失人種,累劫不復。(分別經)
佛說報恩孝親經句集要:
1、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中阿含經)
2、知恩者,雖在生死,善根不壞;不知恩者,善根斷滅,是故,諸佛稱贊知恩報德者。(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3、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梵網經)
4、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忍辱經)
5、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集經)
6、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上之神也。(四十二章經)
7、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事壽量而不暫捨,供給衣食醫藥,種種所需,猶未能報父母之深恩。(本事經)
8、善男子,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心地觀經)
9、有福人,請百人淨婆羅門,百人仙人,百人朋友,於七寶堂內,供養百千種上妙珍膳,垂璎珞,以百寶莊嚴床臥具,以百藥治療病,滿百千劫,亦莫若一念孝順心,以微少物,供養悲母,隨從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心地觀經)
10、奇哉!我母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身;既生之後,推干去濕,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我當報恩,色養侍衛,隨順供養。(南大般涅盤經)
11、夫為人子者,當以五事,敬順父母,雲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所為,正業不斷。(長阿含經)
12、子事父母,當有五事:一當念治生,二早起令奴婢於時作飯時,三不增父母憂,四當念父母恩,五父母有疾病,當恐懼求醫治之。(六方禮經)
13、子視父母有五事:一念家事,二修負債,三解誡,四為供養,五令父母歡。(善生子經)
14、飲食及寶,未足能報父母恩,引導令向正法,便為報二親。(不思議光經)
15、若父母無信,令起信心;若無戒,令住禁戒;若性悭,使行惠施;若無智慧,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方得曰報恩。(毗那耶律)
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更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悭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安隱處。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如來聖眾甚清淨,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悲。(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17、烏答摩納至佛問訊,而作是言:昙雲,若眾生如法乞財,供養父母,又以正理使得樂處,正理供給,當得福不?佛言:如是供養,實得大福。佛言:摩納,不限汝也。一切如法乞財,又以正理供養父母,正理使樂,正理供給,獲無量福。(雜阿含經)
18、親恩若此,當何以報?諸沙門對曰:唯當盡禮,慈心供養,以賽親恩耳。世尊又曰:子之養親,甘露百味,以恣其口;天樂眾音,以娛其耳;名衣上服,光耀其體;兩肩荷負,周流四海,訖子年命,以賽恩養,可謂孝乎?諸沙門曰:唯孝之大,莫高乎茲。世尊告曰:未為孝矣。若親頑闇,不奉三尊,凶虐殘戾濫竊非物,情染外色偽辭非道,耽醉荒亂,違背正真,凶檗若斯,子當極谏以啟悟之。若猶蓇蓇未悟,即為開化,牽譬引類,示王者之牢獄,諸囚之刑戮。曰:斯為不軌,身被眾毒,自招殒命。命終神去,系於太山,湯火萬毒,獨喚無救。由彼履惡,遭此重殃。若復未移,悲泣啼號,絕不飲食,親雖不明,必以恩愛之痛,懼子死矣,由當強忍伏,心崇正道。若親遷志,奉佛五戒:仁恻不殺,清讓不盜、貞潔不淫、守信不欺、孝順不醉。宗門之內,即親慈子孝,夫正婦貞,九族和睦,僕使恭順,潤澤遠被,含血受恩。十方諸佛,天龍鬼神,有道之君,忠平之臣,黎庶萬姓,無不愛敬,祐而安之。雖有顛倒之政,佞臣之輔,凶兒妖婦,千邪萬怪,無如己何。於是二親處世常安,壽終魂靈升生天上,諸佛共會,得聞法言,獲道度世,長與苦別。佛言:諸沙門,睹世無孝,惟斯為孝耳,能令二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三自歸,朝奉而暮終者,恩重於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不孝矣。(孝子經)
19、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雲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飲食,床座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屎尿,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增壹阿含經)
20、受優婆塞戒,先學世書。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應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余一分,藏積俟用。(優婆塞戒經)
21、若優婆塞受持戒訖,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優婆塞戒經)
22、佛言:若人於父母所,作少供養,獲福無量,少作不順,罪亦無量。(雜寶藏經)
23、佛告諸比丘言:有八種人,應決定施,不復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雜寶藏經)
24、菩薩為供養佛法僧及父母兄弟,得畜財物。為起寺捨造像,為布施,若有此因緣,得受金銀財物,無有罪過。(文殊師利問經)
25、有四種恩,甚為難報。何等為四?一者父,二者母,三者如來,四者說法法師。若有供養此四種人,得無量福。現在為人之所贊歎,於未來世能得菩提。(正法念處經)
26、飯諸賢聖,不如孝事其親。孝者,盡直心,無外私。佛告諸比丘:吾世世奉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六度集經)
27、文殊師利白佛言:雲何如來說父母恩大,不可不報;又言師僧之恩,不可稱量。其誰為最?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於膝下,莫以報生邀與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從師學,開發知見,次恩大也。夫出家者,捨於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師之力也。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次之耳。(捨利弗問經)
28、天聞地神雲乎:我負大地,一切所有,及須彌山之重亦不厭。然我於三種人恆有厭心:一者懷叛逆心,欲謀害人王者,二者棄親恩,不孝父母者,三者撥無因果,破法輪僧,障修善者也。如是人,一念間亦不欲任持之。(華嚴經)
29、佛告阿難:若有眾生殺父害母,罵辱六親,作是罪者,命終之時,揮霍之間,譬如壯士屈伸臂頃,直落阿鼻大地獄中。化閻羅王大聲告敕: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無道。汝今生處,名阿鼻地獄。作是語已,即滅不現。爾時,獄卒復驅罪人,從於下鬲,乃至上鬲,經歷八萬四千鬲中,捸身而過,至鐵網際,一日一夜,爾乃周遍。阿鼻地獄一日一夜,此閻浮提日月歲數,六十小劫。如是壽命,盡一大劫。具五逆者,其人受罪,足滿五劫。(觀佛三昧海經)
30、佛告阿難:若有父母妻子不放此人至於道場者,此人應向父母等前,燒種種香,長跪合掌。應作是言:我今欲至道場,哀愍聽許。亦應種種谏曉,隨宜說法。亦應三請,若不聽者,此人應於捨宅,默自思惟,誦持經典。(大方等陀羅尼經)
31、世間父母極親愛,眾生慢心不尊重;欲今摧伏我慢幢,是故出家為救護。(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32、菩薩世世喜然燈於佛寺,及師父母前。菩薩世世隨時熟果及好香華,持上佛比丘僧師父母。菩薩世世事師父母,若見臥睡,不數驚覺,若欲使覺,當持音樂。若持好語,誦經往覺之。菩薩世世有奇異美飯食,終不獨食。若師父母有飯食,不滅損而食之。菩薩世世持善意視佛,見怨家,見父母,心正等無異。(佛說菩薩行五十緣經)
33、佛告諸比丘: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閻羅王五使經)
34、爾時,信相菩薩為諸眾生而作發起,白佛言:世尊,今有受罪眾生,為諸獄卒判磪斬身,從頭至足,乃至其頂。斬之已訖,巧風吹活,而復斬之,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不信三尊,不孝父母,屠兒魁脍,斬截眾生,而獲斯罪。(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
35、復有眾生身體頑痺,眉須墮落,舉身洪爛,鳥棲鹿宿,人跡永絕,點污親族,人不喜見,名之癞病。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破壞塔寺,剝脫道人,斫射賢聖,傷害師長,常無返復,背恩忘義,常巧苟且,淫匿尊卑,無所忌諱,故獲斯罪。(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
36、復有眾生身體長大,聾騃無足,宛轉腹行,唯食泥土以自活命,為諸小蟲之所唼食。常受此苦,不可堪處。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坐為人自用,不信好言善語,不孝父母,反戾時君。若為帝王大臣,四鎮方伯,州郡令長,官禁督護,恃其威勢,侵奪民物,無有道理,使民苦悴,呼嗟而行,故獲斯罪。(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
37、復有眾生,其形甚丑,身黑如漆,面目復青,頭頰俱堆,疱面平鼻,兩眼黃赤,牙齒疏缺,口氣腥臭,矬短臃腫凸髋,腳復缭戾,偻脊眶肪,費衣健食,惡瘡膿血,水腫干痟,疥癞癰疽,種種諸惡,集在其身。雖親附人,人不在意。若他作罪,橫罹其殃。永不見佛永不聞法,永不識僧。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坐為人子不孝父母,為臣不忠其君,為君不敬其下,朋友不賞其信,鄉黨不以其齒,朝廷不以其爵。妄為趨作,心意顛倒,無有其度。不信三尊,殺君害師,伐國掠民,攻城破塢,偷寨過盜,惡業非一,美己惡人,侵凌孤老,誣謗賢聖,輕慢尊長,欺诳下賤。一切罪惡,悉具犯之,眾惡集報,故獲斯罪。(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
38、佛告辯意:復有五事行,死入地岳億劫乃出。何謂為五?一者:不信有佛法眾而行誹謗,輕毀聖道。二者:破壞佛寺尊廟。三者:四輩轉相毀謗,不信殃罪,無敬順意。四者:反逆,無有上下,君臣父子不相順從。五者:當來有欲為道者,已得為道,便不受師教而自貢高,輕慢誹師。(佛說辯意長者子所問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