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廣陵王璽金印

22195545 發表於 2020-10-20 06:04:06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21809
1980年南京博物院對江蘇省揚州市甘泉二號漢墓進行考古發掘,這座古代即被盜的古墓內堆滿了碎磚、雜土和陶瓦片,被清理出來後就堆在考古工地四周。1981年2月當地組織社員修路,甘泉公社老山大隊新莊生產隊社員陶秀華在「二號墓」附近的農田裡工作時,忽然發現一個亮閃閃的東西,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是一枚帶把子的「圖章」。沾上印泥一蓋,印出來的字清清楚楚地顯現出「廣陵王璽」幾個字,富有責任心的他隨即上交了「王璽」。玉璽的出土證明了「二號墓」的墓主人確為劉荊無疑。此前,漢代諸侯王的璽印只發現有漢朝中央政府賜予邊疆民族的「滇王金印」和「匈奴王印」。而漢朝王族劉姓的璽印迄今只發現廣陵王璽一枚。現藏南京博物院。

Uu1Z-fyihrit0866839.jpg

甘泉二號漢墓

12q00010n07pq6631s4q.jpg

廣陵王璽金印

unnamed.jpg

廣陵王璽金印印文

東漢「廣陵王璽」金印由高純度黃金製成,重122.87公克。龜鈕,通高2.121公分,台高0.945公分。其龜鈕精緻,紋飾精美,印文陰刻篆書 “ 廣陵王璽 ”,佈局疏密有致,行筆直中有曲,流暢和諧,堅挺飽滿。全印設計精妙,製作工整。從藝術價值來說,漢代是中國印章制度的鼎盛時期,而廣陵王璽是漢印精品中的精品。同時,廣陵王璽金印還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漢代諸侯王的印章在尺寸、重量和形制上都有嚴格規定,廣陵王璽金印的發現印證了典籍的記載,可被視作文物斷代的標準器物。此前,漢代諸侯王的璽印只發現有漢朝中央政府賜予邊疆民族的「滇王金印」和「匈奴王印」。而漢朝王族劉姓的璽印迄今只發現「廣陵王璽」唯一枚。
璽印制度在漢代便已形成了統一規範,漢王朝會給分封的劉姓諸侯王和臣服國的君王頒發金璽或金印。關於《後漢書·輿服志》徐廣注云「太子及諸侯王金印、龜紐,公式朱綬」的漢代印章制度,「徙山陽王荊為廣陵王」的關於漢代諸侯國的記載,以及關於漢代諸侯王璽別稱「方寸之印」的說法,隨著「廣陵王璽」的出土都一一得到了印證。而關於漢代諸侯王璽多為鎏金,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以前稱為璽、之後皆稱印等說法,也隨著「廣陵王璽」的出土被推翻。漢代分封的諸侯王都用金印,印鈕大有講究。從考古發現來看,分封周邊國家時,在南方的諸王用蛇鈕,北方的用羊鈕,西北的用駝鈕,均與當地物產有關,而漢朝內部分封劉姓諸王用龜鈕。龜鈕金印什麼樣?後人千百年來一直無緣得見,直到“廣陵王璽”被發現才大白於天下。雖然漢王朝分封了不少諸侯王,但迄今傳世或出土的諸侯王璽卻十分罕見。而「廣陵王璽」是我國可見的唯一出自地下的漢代諸侯王金璽,其價值珍貴可想而知。

cdfc89c74964462685d6231ca39e4695.jpeg

「漢委奴國王」金印

kinin-as.jpg

「漢委奴國王」金印

HanKingStamp.jpg

「漢委奴國王」金印印文

東漢「廣陵王璽」的發現,在日本引起極大的震動,它是中日兩國交往的最早實物證據,也是解開日本 “ 漢委奴國王 ” 金印歷史謎案。1784年,日本福岡縣誌賀島曾經出土「漢委奴國王」金印一枚,轟動全日本。金印為蛇鈕,印面方形,邊長2.3公分,陰刻「漢委奴國王」5個篆體漢字。日本有學者認為,《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光武帝賜予印綬,這顆金印很可能就是這一記載中所賜之物。但日本很多學者對此持異議,其中最主要的是私印說,即金印不是漢朝所賜,而是委奴國王鑄造的 “ 私印 ”,甚至可能是江戶時代的偽作。從發現之日起,關於該印真實性的懷疑便從未停止過。根據《後漢書》的相關記載,這枚金印是東漢漢光武帝所賜,但是在發現後百餘年間,並沒有其他考古學上的證據可以證明該金印是東漢漢光武帝所賜。直到1981年「廣陵王璽」金印的發現,在印面尺寸、印面紋飾、篆體風格等諸多相同因素的印證下,終於使中日兩國人們完全相信兩千多年前「漢委奴國王」金印為代表的信物, 是中日兩國之間交流實證。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