賄賂、鬧場、利益交換!這群10歲小學生選班長比美國選總統還精彩…

愛看電影的人 2020-11-9 18:25:36 發表於 電影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 16229


美國大選,絕對是最近最熱門的話題。反轉、吵架、各種騷操作,簡直就是場超大型真人秀,讓我們這些看戲的玩得不亦樂乎。

雖然拜登獲得了284票確定成為最新的美國總統,但川皇哪是乖乖認輸的人,後面肯定有更多精彩劇情等著我們。

就看著最近選舉的話題炒得那麼熱,今天就來分享一部選舉的紀錄片,但不是什麼總統大選,或是民意代表選舉,而是更貼近我們生活的,小學的班長選舉。

你現在一定在想,一群10歲左右的小屁孩選班長,能玩出什麼花樣?嘿嘿,這部紀錄片保證讓你大開眼界,就讓給各為聊聊這部《請為我投票》

這部已經是13年前的電影,作為一部中國的紀錄片,台灣的觀眾一定都很陌生。

但導演陳為軍可以說是當代中國紀錄片領域的指標人物,他選的題材敏銳、深刻、大膽,涉獵教育、醫療、民生領域最尖銳的話題。是位很厲害的中國導演。

今天介紹的這部《請為我投票》更是曾入圍2007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名單,IMDb上也有著7.9的高分。

憑什麼在一個沒選舉的國家,跟選舉有關的紀錄片卻能有如此的成績?

因為它講述的故事實在太精彩了,三個小學生競選班長,他們不懂什麼是民主,也不懂什麼是選票。只為了班長頭銜而爭,經歷了一場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的「選舉鬧劇」。每個人看完,想必都五味雜陳。

新學期第一天,武漢常青第一小學三年一班宣佈了一件事:「班長將不再由老師指派,改為同學投票選舉。」老師想用這種方式教育大家,什麼是民主(這老師也真有心,在中國教民主)。

有三位同學主動報名參加,他們分別是:羅雷,現任班長。處理問題,直來直往,不懂圓滑。同學不聽話就言語威脅,甚至動手,出了名的鐵手腕。長期以來,班裡有不少反對他的聲音。

成成,普通學生。性格活潑、腦袋靈光,懂得舉一反三。知道怎麼在集體中,運用別人的力量,實現自己的目標。

許曉菲,普通學生。乖乖女,性格老實,標準的好學生。出生在單親家庭中的她,容易害羞,不會表達,一發言就臉紅。

一開始,我以為這個年齡的小孩,競選班長的目的,可能都差不多,不外乎就想多一些社會歷練罷了。誰知道事實大相徑庭。三個候選人裡,只有許曉菲是有這樣單純的想法。其他人,都別有用心。

比如,成成競選班長,是因為覬覦權力「我就想當班長,班長就有權力,讓他坐著他就坐著,讓他站著他就站著。」在他看來,當班長,可以耍威風、搞專制、出風頭。

成成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受了現任班長羅雷的「耳濡目染」。羅雷常常打人,對於那些不服他的同學,他也沒有半點退讓反省:「像你這種人,必須要這麼管教,不信你試試。」活像個大獨裁者,靠拳頭和言語威脅解決問題。

他參加班長競選,就是為了維護他那老大般的威嚴。

我其實沒想到,就這個年紀的小孩,就會對權力這種事那麼著迷,心裡的小心思那麼多…

正式進入競選流程後,我再一次傻眼。這些孩子,根本就和稚嫩、單純無關。他們花樣百出的競選招數,能讓很多大人都自愧不如。

競選第一天,老師安排候選人做自我介紹、才藝展示。

成成在上臺之前,安排了這麼一件事。他沒有急著練歌,也沒有背發言稿。而是把好朋友叫過來,吩咐:「等許曉菲發言完畢,你起點哄,就說許曉菲表現的不好。」

結果許曉菲還沒張嘴,臺下就開始起鬨:「曉菲曉菲,最愛噘嘴!曉菲曉菲,打倒曉菲!」

臉皮薄的曉菲,沒見過這種場面。當場掩面痛哭。接下來的才藝展示,也受到影響,根本不能正常發揮。

不得不說,這是一次有策略的精準打擊。擊潰對手的自信之後,下一步要怎麼做呢?成成開始構思,怎麼給自己的表演環節「增添華彩」。

他拉來兩個關繫好的同學,安排了一個互相擁抱的環節,展示自己的親和力。趁著這波攻勢,他就趁機追問:「唱得好不好?都投我一票好不好?」「那些不支持我的同學,如果你們支持我,我就給你們表演一個更好的節目!」

話都讓他給說完了,臺下同學都被唬得一愣一愣。同樣是才藝表演,一個跟同學擁抱示好,一個在臺上泣不成聲。誰能拉到更多的票數,可想而知。

相同的招數,在羅雷登臺表演的時候,再度出現。他剛唱完,成成就在臺下帶頭起鬨:「羅雷羅雷,唱歌跑調!羅雷羅雷,威脅打人!」唱歌跑調這一點,沒什麼攻擊性。所以成成的下一句,就把炮口轉向羅雷的鐵腕作風。

真是個邏輯鬼才!

當了兩年班長的羅雷,從未如此沮喪過。這件事直接讓他心生退意,不想競選了。這可正中成成下懷。他馬上進行下一輪「民間拉票」,這一次,用上了利益交換。

「聽說羅雷已經要退出了,這樣,你投我一票,我將來讓你當學習委員。」

「投我一票,我讓你當副班長。」

通過起鬨打壓、設計溫馨情景、再用利益拉攏人心。成成搖身一變,成為了人氣王。對於班長之爭,他胸有成竹。

從成成搞小動作開始。這場所謂的「民主選舉」,就已經變了味。羅雷曾親口指責成成:「你就是沒有實力,才搞這些。」可是,當同學紛紛為成成買單的時候。羅雷又還能怎麼逆風翻盤呢?

他的父母用了一招,資本介入,扳回一局。羅雷一家掏錢,請全班同學坐了一趟坐火車,大家結伴出遊。

同學們對羅雷好感倍增。

一邊的成成,自然是警鈴大作,他試圖通過管控紀律的方式,給自己找存在感。結果並沒有人聽他的。之前收買的人心,就這樣被羅雷搶走了。

電影中有一幕,非常有趣。

輕軌出遊的第二天,向來威風的成成,不開心地跟老師說:「胸口難受,想退出競選,羅雷已經把票都拉走了。」我覺得這是他的真實想法。因為羅雷的這波操作,完全超乎他的意料,他無力應對。

可能有人要問了,成成之前不是花招百出嗎?怎麼這時候,就認輸了?電影後半部分,交代了原因。不管是成成演講,還是羅雷請同學坐火車,都跟他們的父母有關。

其實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哪有這麼多雜七雜八的想法。表面看,是學生競選班長,實際上,早就變成家長之間的比賽。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電影中的經典場景,一對一辯論賽。

這是競選的關鍵環節,三位候選人分別在臺上,說出對方的缺點,看對方如何應變作答。

為了這場辯論賽,候選人的家長,可謂是費盡心機。先來看成成。成成的母親,是電視臺製片人,辯論非常有一套。

她告訴兒子,明天就抓住一點:「你就說,我和羅雷絕對不同,我要當班級的管理者。」成成母親知道,羅雷的弱點就是強勢統治。所以她告誡兒子,在辯論賽上直接問同學:「誰被羅雷打過」如果有人舉手,那就斬釘截鐵地告訴他:「如果選我當班長,我絕對不做統治者,我會是一個跟同學和平相處的管理者。」

如果沒人舉手,那就自己舉手,把這番話說出來。為了表現完美,成成和母親在家反複排練。

再看看羅雷的家長是怎麼做的。羅雷的父親,是一位警察,說話做事氣場強大。他知道,羅雷可能說不過成成。

那就換一個想法,轉移話題。「你問他,票投給誰?」「如果他投給別人,就說你對自己都沒有信心,怎麼當班長?」「如果他投給自己,就說你是個騙子。」

目前來看,成成一家與羅雷一家,詭辯能力不分上下。但羅雷一家,還是多留了一手。

如果辯論賽輸了,就再次動用金錢攻勢。羅雷父母給全班同學都準備了一張賀卡。叮囑他,在投票之前,現場發放,說是給同學們提前慶祝中秋節。

結果不出意料。羅雷,在一對一辯論賽上敗給了成成。

於是他使出了絕招「發賀卡」,成功逆風翻盤,為自己拉回票數,連任班長。

臺下什麼反應都有。支持者,歡欣雀躍。

反對者,一臉喪氣。

惜敗者,眼淚成河。

我想各位可能都有發現?電影對許曉菲著墨不多。

這是因為,她從始至終,都是競選的清流。就算到緊要關頭,母親也叮囑她一定要以理服人,不能動歪腦筋。但諷刺的是,最純粹的許曉菲,卻最先成為了炮灰。

反觀羅雷和成成。大多數時候,他們都在執行父母的思想。

拿成成的辯論發言來說,他根本不懂什麼是「獨裁者」,什麼是「統治者」。話說到一半忘詞了,只能照著發言稿,一字一字地念出來。

他只知道,當了班長,就有權力,就能對同學頤指氣使。這種邏輯從哪來的?

當然就是羅雷,羅雷當了兩年的班長,就是這麼管理同學的。他不明白,強權蠻橫的手段有什麼不對。因為,他的父親就是這麼對他的。同樣,也是這麼教育他,要鐵血管教。

因此,在班導宣佈羅雷連任後,很多同學的臉上,都出現了難以言說的表情。支持成成的,希望分一杯羹,結果一無所獲;反對羅雷的,希望推翻強權,結果輸得灰頭土臉。

此情此景,竟然和我們熟悉的台灣選舉差不了多少。候選人相互攻擊、收買拉攏選民、金錢攻勢。各種花式操作的背後,是一個個處心積慮的競選團隊。

下到班長競選,上到縣市長、總統競選,都異曲同工。小小一個班級,成了整個「民主選舉」體制的縮影。

看完《請為我投票》到現在,想到電影中出現的種種「競選」橋段,我還是很震撼,不僅僅是這部紀錄片竟然是在中國這個沒有民主選舉的地方出產,更多的還是被他們在選舉時所做的一切行為。

只能說選舉,真的太恐怖了...

來源

已有(1)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lighte 發表於 2020-11-14 16:06
歸根究柢就在於「利益」。
即使是清流,當了官,有了權力也會因利益開始腐化;而他的支持者僅記得一開始的空泛願景大餅,不遺餘力的無腦支持,對諸多荒腔走板視而不見。
我還沒見過真的始終如一的從政者。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