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榮總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懷哲呼籲,健保應放寬精準放射治療給付條件,減少社會成本支出,同時也滿足癌症病患與家屬維持生活心願。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
1名80多歲老奶奶,10年前確診乳癌,病情一直都控制的不錯,然而在今(2020)年2月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腦部,不得已接受全腦放射治療,11月檢查下確認腫瘤大幅縮小,但原本能夠自我行動的生活,變得只能坐在輪椅上活動,認知功能也明顯變差,若能用腦部精準放射手術,狀況可能非常不同。
肺癌乳癌易轉移腦部 傳統全腦放射治療副作用極強
台北榮總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懷哲表示,末期癌症病患在精準治療發展下,例如標靶藥物,逐漸可以與癌細胞共存,延長健康生命。而在臨床治療中,肺癌、乳癌、大腸癌等,癌細胞容易轉移腦部,專業判斷不適合開刀時,就會使用放射治療,讓腦部腫瘤縮小,不過卻也可能賠上嚴重副作用和傷害大腦的正常細胞。
楊懷哲解釋,全腦放射治療的照射範圍是整個腦部,對腦部做全面性的照射,不僅癌細胞受到破壞,大腦正常細胞也會同時受傷,還可能加速大腦老化。接受放療的年長者容易加快認知功能退化,智力明顯下降,且因為神經受損的緣故,控制肢體能力變差,行動力也會漸漸不如以往,即便是年輕患者接受全腦放射治療,也會造成反應力下降與記憶力減退。
精準放射手術大幅降低放射副作用 打擊腫瘤腦細胞傷害小
楊懷哲指出,醫學界想要降低全腦放射副作用,開發出了精準放射手術,例如加馬刀(Gamma Knife),利用放射線直線行進原理,在環狀機器上設置192個放射設施,治療當下在不同角度同時放出加馬射線,每條射線對大腦細胞都是安全劑量不容易受傷,只有射線交會點才會有破壞效果,以此精準打擊癌細胞,不讓其他正常細胞受到傷害。
楊懷哲提到1名接受精準放射手術案例,30多歲年輕爸爸剛喜獲不滿周歲的雙胞胎寶貝,卻得知自己罹患軟骨肉瘤,並且轉移到大腦,治療時對著自己說:「孩子還小,希望能夠陪伴孩子一同成長。」在接受精準放射手術後,腦部腫瘤明顯改善,大腦幾乎可以說沒有受損,能夠持續工作為家人孩子打拼,現已恢復原本正常生活,看不出原本被評估只剩下不到1年的生命跡象。
精準放射手術給付條件嚴格 未符合資格只能選擇全腦放射治療
國內健保未完全開放精準放射手術,例如加馬刀治療,腫瘤3度空間直徑不大於3.5立方公分,或容積20立方公分,並且腫瘤顆數不得超過3顆,再加上符合其他4項條件下,才給付手術治療費用,但如前述老奶奶個案,因不符合健保給付,接受全腦放射治療,治療結果雖然腫瘤受控制,生活卻再也脫離不了家人照顧。
楊懷哲強調,隨著癌症治療進步,許多病患都能與癌細胞共存,與常人一般幾乎沒有差異,但癌細胞如果轉移到腦部,若不符合健保資格,就難以做精準放射手術,改用傳統腦部放射治療,反而讓患者漸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最後造成患者可能要辭去工作,或長時間仰賴家人照顧起居,使得社會資源也必須大量投入。
醫師呼籲放寬健保給付 可減少整體社會成本
楊懷哲呼籲,健保可參照美、日、韓先進國家的治療條件來放寬給付標準,精準放射手術雖然治療費較高,卻能大幅減少未來的社會成本,例如前述老奶奶如果使用精準放射手術,也許生活行動就不會有太大改變,家人照顧負擔不會那麼沉重。類似案例下,病患家屬或許不用辭去工作,政府的長照與社福資源也能不過度投入,總體而言,對社會整體反而是好事。
-----------------------------------------------------------------------------------
引用來源:30多歲男子轉移性腦瘤 接受精準放射治療背後有洋蔥
https://healthmedia.com.tw/main_detail.php?id=478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