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加上溼氣重 中醫提醒避免溼疹爆發內外除溼不可少

pupuy 發表於 2020-12-30 11:19:21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4539
------------------------------------------------------------------------------------------
皮膚問題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皆有關聯性,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氣受阻,就會發生皮膚癢、起疹子的症狀。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2020-12-28

近日天氣多變、早晚溫差大,皮膚病症往往在此時更容易發作,中醫理論中的六邪,「風寒暑溼燥火」都是引起生病的原因之一,以溼疹來說,去除暑氣之外,風寒溼燥火皆為引發的因素,針對溼疹容易上身、發作特性,歸納原因包括居住環境、個人體質和飲食習慣有關。

倘若居住環境鄰近山區、河流等溼氣較重的位置,或個人體質因素而爆發溼疹,中醫常說五臟六腑不調和,就是功能失調造成氣血不合引起的結果,體內溼氣及有毒的物質,正常路徑應由尿液或糞便排出,而非經由皮膚代謝。中醫師鄭愛蓮表示,正常皮膚代謝是排掉汗水或油脂,若排出的是有毒物質,皮膚就會非常癢,甚至形成小水泡,必須藉由中醫內外雙重調理,才能讓五臟六腑逐漸回復正常運作,慢慢改善變好。

皮膚問題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皆有關聯性,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氣受阻,就會發生皮膚癢、起疹子的症狀;再者,體內溼氣主要靠脾胃代謝,若代謝不佳,脾胃轉動效果不好,就容易引發皮膚病灶。此外,與肝腎系統也有關係,肝腎系統虛弱相對排毒能力也會變弱,腎氣不足、元氣不佳,代謝功能就差。中醫治療多數採用荊防敗毒散、防風通聖散等,倘若體內溼氣較重會以三仁湯加強排溼,一般會建議患者在飲食中多攝取薏仁有助於健脾利溼,薏仁飯或四神湯皆可,透過長期食用能達到明顯的食療效果。

臨床上常遇到病人在飲食方面都能夠配合,但回診時皮膚病灶又出水、發紅疹、小水泡且發癢難耐,進一步詢問後發現幾乎都是作息不規律造成的。鄭愛蓮曾收治1名30多歲任職於外商公司的女性,每個月當中會有幾天需要與國外總公司開線上視訊會議,治療初期常會反覆發作,直到逐漸進入穩定階段時,發作的狀況才減少。所以若遇到學生或上班族習慣熬夜晚睡,治療期間也應調整作息,才有助治療過程順利、加速病況好轉。

溼疹好發部位多半在手肘內側、膝蓋後面或前胸、耳朵後面,少數出現在後背,但鄭愛蓮近期遇到的幾個女性病例,皆冒發在嘴唇周圍,不僅紅腫、出水且發癢,還影響外貌,雖然防疫期間能戴上口罩遮掩,但長時間下來卻又導致病灶悶熱發癢,還需要忍耐溼與毒排出的過渡期。倘若發癢症狀較嚴重,建議中西合併治療,並在睡前塗抹少量類固醇緩解,以免夜晚輾轉難眠,反而讓免疫力降低,延緩病症復原。

生活環境中可藉由空調達到除溼效果,治療溼疹期間也必須搭配飲食忌口,排除體內溼氣與有毒物質,鄭愛蓮提醒,酒、海鮮和牛羊肉應禁食,才不致因為貪嘴導致發癢抓破傷口,還有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疑慮,此外,生冷食物如生菜沙拉、涼拌菜,以及小番茄、西瓜、芒果等,皆屬涼性食材也應避免食用。雖然橘子也屬涼性,但在橘子蒂頭處畫一小圓圈,將蓋子掀開撒一點鹽巴再蓋回,經過烤箱或微波加熱後,都能改變水果屬性,其他像是木瓜、香蕉,加點蜂蜜一起烤,抑或將水果切片佐以紅茶煮成水果茶,就能變得較適合皮膚病患食用。
------------------------------------------------------------------------------------------
引用來源:https://healthmedia.com.tw/blog/personal_news_detail.php?id=3036

本帖最後由 pupuy 於 2020-12-30 11:23 編輯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pupuy

LV:5 騎士

追蹤
  • 505

    主題

  • 522

    回文

  • 2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