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內的性能跨界小休旅,除了Kona N-Line別無分號!

車勢文化 發表於 2021-7-14 08:03:00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 1392


遙想2018年南陽實業為全新車款Hyundai Kona舉辦媒體試駕活動的情景,當時抱著又是一輛跨界小休旅要來搶奪這塊新興大餅的想法前往,沒想到心態的轉變就在上車啟動引擎的那一刻起改變,怎麼會有車廠在這個級距中放入一顆具備177匹馬力的渦輪引擎,而且還是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配置,這擺明就是一部小鋼炮才會擁有的條件,放眼市場多以輕鬆駕馭為訴求的CUV用如此設定可謂跳躍框架,刁鑽的身手與豐沛的動力在山路中暢遊的感受至今想起來仍意猶未盡。

過了多年也到了這款新物種小改款的時程,眼看著國外一家家媒體陸續開箱甚至性能款Kona N在賽道奔馳的畫面,就一心期待國內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見到小改款的現身,Hyundai Taiwan終於在原廠發表的10個月後選在永安卡丁車場為小改款Kona N-Line舉辦了一場賽道發表活動,小試身手後那股熟悉的感覺依舊卻也多了不少新亮點。



回想首次見到Kona時,當時採非主流分離式頭燈設計的外型頗為吸睛,但裡子才是令人著迷之處



正因Kona為同級少見的性能跨界休旅,原廠選在賽道為小改款舉辦了一場發表活動

Kona N-Line對Hyundai Taiwan來說算是首度引進N Performance系列的車型,雖然大家一直敲碗的正統N在短期內尚無引進規劃,不過Kona N-Line算是評估這類型性能車款水溫的先遣部隊,若口碑不錯才有後續的引進計畫,不過拉回正題,在外觀上小改款Kona已針對許多細節做了不少調整,這次試駕的N-Line更是裝配有許多獨家的外觀套件,車頭部分在引擎蓋上比起標準車型多了三道通風口,水箱護罩也採用了黑色網格狀造型,一旁還有驗明身分的N Line徽飾,往下走在前保桿兩側還有類似定風翼導流鰭片,搭配造型複雜的18吋鑽石切削運動鋁圈以及車尾的單側雙出排氣尾管,在視覺呈現上已具備相當程度的狂妄扮樣,而原本採黑色塑料的輪拱鈑件這次也與車身同色調,搭配Two-Tone黑色懸浮車頂設計亦能讓Kona N-Line在路上的回頭率大幅提升。



小改款Kona在外觀針對細節做了不少調整,這次試駕的N-Line更是裝配有許多獨家外觀套件



水箱護罩採用了黑色網格狀造型,一旁還有驗明身分的N Line徽飾



前葉子板上同樣有N Line徽飾,搭配造型複雜的18吋鑽石切削運動鋁圈更顯跑格感受



Two-Tone黑色懸浮車頂能降低視覺沉重感,亦讓Kona N-Line在路上的回頭率大幅提升



車尾的單側雙出排氣尾管搭配類擴散器的保桿造型具備相當程度的狂妄扮樣

內裝部分大致上仍以小改款前的格局再加以微調,首先在駕駛側最顯眼的莫過於那組全數位顯示的10.25吋儀表板,對比先前雙環類比式設計不僅科技度有所提升,在行車資訊上亦帶來更為清晰的辨識度,另外在切換駕駛模式時儀表也會呈現風格迥異的顯示面板,不失為增添行車時的小樂趣;中控部分除了螢幕邊框造型有所更動,再來就是原本採紅色的冷氣出風口邊框現在僅點綴在風量調整旋鈕上;排檔座造型基本上未變動,不過原本的座椅通風/加熱以及方向盤加熱功能已被取消,預計是為了讓Kona N-Line能將售價壓低在百萬元內而不得不的抉擇,另外駕駛模式旋鈕這次也整合了循跡模式,透過按壓的方式可在兩種功能間自由切換。



內裝部分大致上仍以小改款前的格局再加以微調



全數位顯示的10.25吋儀表板不僅科技度大幅提升,行車資訊上亦帶來更為清晰的辨識度



原本採紅色的冷氣出風口邊框現在僅點綴在風量調整旋鈕上



中控部分僅在螢幕邊框造型有所調整,不是期待的那組10.25吋觸控款式



排檔座造型基本上未變動,不過原本的座椅通風/加熱以及方向盤加熱功能已被取消



駕駛模式旋鈕也整合了循跡模式,透過按壓的方式可在兩種功能間自由切換

另外我最喜歡的配備是導入了無線充電座及無線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功能,這兩項功能可說是提升行車便利性的絕配方案,只要初次設定好之後上車把手機丟到無線充電座便可輕鬆充電並與主機連線,不必再透過傳輸線也省去一道麻煩步驟,另外後座也有一組USB充電口供後方乘客使用,駕駛座則具備有10向電動調整功能,加上N-Line車型在排檔桿及座椅皆有專屬標誌,方向盤後方還有換檔撥片隨時聽候差遣,最後輔以紅色車縫線營造出熱血的車艙氛圍,小改款後不僅便利度有顯著提升,科技感與視覺感受上也比過往來的更為精緻。



小改款Kona導入了無線充電座及無線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功能



設定好後把手機丟到無線充電座便可輕鬆充電並與主機連線,不必再透過傳輸線也省去一道麻煩步驟



雖然無後座空調出風口,不過有一組USB充電口供後方乘客使用



N-Line車型在排檔桿、方向盤及座椅皆有專屬標誌



座椅包覆性及支撐性不錯,並以紅色縫線營造出熱血氛圍

動力輸出應該是Kona N-Line最受媒體與車迷關注的重點項目,在原本1.6升SmartStream渦輪引擎基礎下將馬力再放大至198匹,搭配7速DCT變速箱使得0-100 km/h只要7.7秒,兼顧性能的同時還能保有17.9 km/L的油耗表現,放眼望去同級對手根本無人能出其右,改款前177匹馬力已屬同級之最,現在近200匹的動力若非三兩三也不敢隨意挑釁,即便上次Kona公辦試駕已是3年前,不過那股令人興奮的加速感受再度湧現,撇除小排量引擎在起步時的動力輸出會有些許段差,一旦到達高轉速讓渦輪達到最佳作動效率時相信開過的人都會忍不住露出一抹微笑,尤其在爬坡路段或超車時那股隨心所欲真的好不暢快,不過前提是要將駕駛模式設定在Sport狀態,在Eco或Normal模式為了追求更好的油耗在油門與變速箱反應會顯得相對保守。



原本1.6升SmartStream渦輪引擎基礎下將馬力再放大至198匹,搭配7速DCT變速箱使得0-100 km/h只要7.7秒



駕駛模式設定在Sport狀態下,油門與變速箱反應變得更為激進



一旦到達高轉速讓渦輪達到最佳作動效率時相信開過的人都會忍不住露出一抹微笑

這次很遺憾的並沒有延續改款前高階車型配置多連桿後懸吊的傳統,這次N-Line版配置的是扭力樑結構,我知道很多人聽到”扭力樑”一詞就對其投以不屑眼神,但如果你曾是法系車主就了解,只要體質好再輔以高超的調教功力,就算扭力梁也能讓你開的飛天遁地,尤其Kona車體結構有51.8%採用AHSS高剛性鋼材打造,在動態的抗扭曲性與操駕穩定性有著極大助益,就算入彎速度過快出現推頭現象,僅須鬆開油門修正方向盤便能輕鬆抓回路線,易於掌控的底盤調性真的會越開越上癮,用文字真的難以形容Kona底盤到底有多大魅力,最接近的形容詞大概就是一部帶有歐系血統的韓系鋼砲吧!



小改款沒有延續之前高階車型配置多連桿後懸吊的傳統,這次後軸配置的是扭力樑結構



Kona底盤到底有多大魅力? 最接近的形容詞大概就是一部帶有歐系血統的韓系鋼砲吧!

光是以上特色就足以說服像我這種不愛休旅車款的熱血駕駛嘗試看看,更何況還搭載了符合Level 2等級的駕駛輔助科技,以Kona配備的這套SmartSense全智能安全科技包含有0-180 km/h內作動的SCC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系統及LFA全速域車道維持輔助系統,實際使用起來車輛會盡可能的維持在車道中線,方向盤也不會有過多的拉扯感,作動表現算是相當柔順的類型,搭配其他輔助系統如RCCA後方交通防撞輔助系統、BCA 盲區碰撞避免輔助系統、FCA 前方主動煞停輔助系統、DAW 駕駛疲勞警示系統、FCW前方撞擊警示系統、LDW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KA車道偏移輔助系統、HBA智慧型遠近光燈調節系統、BCW盲區偵測警示系統、RCCW後方交通防撞警示系統、LCA車道變換警示系統、LVDA前車駛離警示系統、ROA 後座成員未下車警示系統以及SEW安全下車警示輔助等,幾乎市場主流的安全配備都已配置,七月底前購車只要多1萬元還可從94.9萬的勁化型升級為N-Line,光是配備上的差異就值回票價,更別說百萬元內要買到一部具備外型、動力、操控、配備、安全的全方位跨界小休旅,我想Kona應該是你的唯一解!



方向盤右側為SCC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及LFA全速域車道維持輔助的操作按鍵



實際使用起來會盡可能的維持在車道中線,方向盤不會有過多的拉扯感,作動表現算是相當柔順的類型



同時在HUD抬頭顯示器上也會有目前設定的車速及車距等相關圖示



百萬元內要買到一部具備外型、動力、操控、配備、安全的全方位跨界小休旅,我想Kona應該是你的唯一解!

HyundaiKonaN-Line 規格表
長寬高(mm)4,215/1,800/1,570
軸距(mm)2,600
車重(kg)1,388
引擎型式1.6L四缸渦輪增壓
排氣量(c.c.)1,598
最大馬力(hp)198/6,000
最大扭力(kgm/rpm)27/1,600-4,500
變速系統7速自手排
傳動型式前輪驅動
前懸吊麥花臣
後懸吊扭力樑
前輪尺寸235/45R18
後輪尺寸235/45R18
平均油耗(km/l)17.9
售價(萬元)99.9




文章來源:CARTURE車勢文化
車勢文化 FB粉絲團

已有(1)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binman 發表於 2021-7-14 08:17
奇形怪狀~醜
跟納智捷沒兩樣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車勢文化

LV:15 駐站作家

追蹤
  • 5270

    主題

  • 5270

    回文

  • 7

    粉絲

幾個愛車的人,幾顆對於汽車文化熱情的心,再附上加總幾十載浸淫汽車產業的根基,網站命名為CARTURE車勢文化,希望的則是台灣車壇終能有專屬於自己的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