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指出,鴻海(2317)發表的電動車外型時髦搶眼,像極了車界iPhone,預示著鴻海緩慢而深思熟慮地遠離那個其重度依賴的知名客戶蘋果(Apple Inc.)。他表示,如果把鴻海大膽跨足電動車的舉動,想成是為了確保能成為Apple Car的生產夥伴,那就錯了,鴻海此舉更多是為了降低對Apple的依賴。
高燦鳴指出,鴻海的崛起與iPhone的成功密不可分,鴻海去年從Apple獲得980億美元訂單,佔到其總營收的54%。鴻海高層對公司業務與單個客戶和單一關鍵產品密不可分並不眼盲,而Apple也希望分散供應商。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F)估計,到2025年電動乘用車銷量可望突破800萬輛,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數據則顯示,那對鴻海汽車事業來說相當於將近2000億美元的潛在市場,是其去年從Apple所賺得的2倍。
至關重要的是,鴻海已展現出其電動車計劃是可行的,即使Apple Car最終只是個泡影;Apple到現在沒有證實過Apple Car的存在。鴻海電動車的第1個客戶是擁有68年歷史、為日產汽車和自有品牌生產汽車的台灣裕隆。其他已簽署加入鴻海願景的客戶包括美國新創電動車商FISKER和LORDSTOWN。鴻海也已與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及歐洲巨頭STELLANTIS(飛雅特與PSA集團合併的實體)達成交易。
同樣重要的是,電動車提供鴻海一個良機,讓該公司有機會將業務從華南和華中的集中樞紐,轉移到一個更分散、有可能跨越全球的生態系統。
當然有這種可能,鴻海快速跨入電動車並早早證明其交車能力,為該公司佔到獲得又一來自Apple誘人訂單的有利位置。但高燦鳴認為,未來如果贏得Apple Car訂單不應看成是成功的徽章,而是失敗的跡象。(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個人觀點:期望鴻海與裕隆的帶動下,能讓台灣的電動車製造擠身國際,讓台灣科技更加厲害
新聞來源:蘋果新聞網
新聞連結: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1021/S3I5TP7LZ5DZ5FKSEVJBZQT72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