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煉植物油恐致癌「棕櫚油最危險」,食藥署:未來比照歐盟訂限量。(圖/pixabay)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執行科技部委託,針對食品中二單氯丙二醇酯、三單氯丙二醇酯,以及縮水甘油酯含量,以及民眾飲食暴露量進行研究,發現國人曝露量比歐美高,更點出關鍵在「棕櫚油」。對此,食藥署表示,目前僅歐盟訂定限量標準,其他國家都在觀望中,台灣會持續掌握國際脈動,未來也不排除比照歐盟訂限量。
棕櫚油價格便宜,且全球未有使用限制,因此被大量使用在各種零食中。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主任李俊璋表示,單氯丙二醇酯與縮水甘油酯吃下肚後,會水解成毒性較高的單氯丙二醇與縮水甘油,除了可能致癌,還對腎臟、睪丸、平滑肌和心臟有害。
食藥署科長廖家鼎表示,當棕櫚油在200度高溫精練下,就會產生大量新興污染物質,」二單氯丙二醇酯、三單氯丙二醇酯,以及縮水甘油酯,但均為天然成分,並非業者蓄意添加。
廖家鼎提到,為了避免民眾遭到新興物質侵害,食藥署在7月1日起已比照歐盟,針對嬰幼兒奶粉訂定縮水甘油酯限量,但尚未對植物油或棕櫚油中的溶出物質訂出限制,台灣在兼顧食品安全的同時,也需要兼顧產業面,「大方向是一定會訂」,只是時間點很難說。
廖解釋,棕櫚油都是由馬來西亞進口,根據近兩年監測,該國政府已有輔導業者降低精煉溫度,降低有害物質溶出,約一兩年後預計就可產出符合歐盟標準的棕櫚油。台灣近年也會針對新興有害物質訂定使用限制,一定會給業者緩衝期分批上路。
最後,廖家鼎表示,雖然研究發現食用棕櫚油製成的食品如洋芋片、高油脂麵包中,有害物質含量會爆表,但只要多吃蔬菜水果並維持均衡飲食,短時間內不會造成太大危害。食藥署也會持續監測國際法規動態,定期更新法規為國人食安把關。
個人觀點:基本上棕櫚油要到超高量才會影響健康,只要多吃蔬菜水果並維持均衡飲食,還有適當的運動,對健康的影響不大,但政府仍要協助把關,讓國人更加健康。
新聞來源:ETtoday
新聞連結: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1240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