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不開空調,這一家五口過得怎樣?


thumbnail_1280X720.jpg

2018 年,一条 Yit 拜訪了 Sherry 在上海的家。

她和先生、3 個孩子住在 80㎡ 的老房子裡,雖然已經住了十多年,但沒有對房子做過大的修補,也很少開空調,每個月的電費不到 100 元。

這個 7 月,上海接連一周高溫 40℃,我們再次去到 Sherry 的家。

酷熱中,這個曾經常年保持在 20℃ 上下的房子,室內感覺怎麼樣?

經歷了 2 年的疫情,他們還過著環保可持續的生活嗎?

Jul_18_2022_01_07_28_https___p6_toutiaoimg_com_origin_tos-cn-i-qvj2lq49k0_3b6d0e.gif
▲2018 年,「一条」拜訪 Sherry 的家

Jul_18_2022_01_07_30_https___p6_toutiaoimg_com_origin_tos-cn-i-qvj2lq49k0_b5193b.gif
▲7 月酷暑,Sherry 與二女兒、小兒子在家

自述:Sherry Poon

01、我們家的「骨頭」很好

Jul_18_2022_01_07_30_https___p6_toutiaoimg_com_origin_tos-cn-i-qvj2lq49k0_948fc3.gif

我和先生 Raefer 是加拿大人,來上海已經 21 年。自從 2007 年 12 月搬進這個 80㎡ 的老房子,它逐漸托起我們一家 5 口和一隻貓的生活。

住了 14 年的家,沒有經歷過大的修補,因為它的「骨頭」很好。我和 Raefer 都學建築,所以當初在改造時,在房子的材料和結構方面下了大功夫。

Jul_18_2022_01_07_31_https___p6_toutiaoimg_com_origin_tos-cn-i-qvj2lq49k0_0026db.gif
▲天窗

首先是窗戶。所有窗戶都更換成密封性更好的雙層玻璃窗。另外,在頂樓、淋浴間和二女兒 SaÏa 的臥室裡,共安裝了 5 個天窗,為整個家引入充足的自然光。

其次,在戶外牆壁中填充隔熱材料,能相對地隔絕高溫和濕冷。

這樣一來,老房子原本突出的通風、採光、隔熱、保溫問題都被解決了。往常,我們夏天極少開空調,冬天也無需暖氣,室內通常二十多度。

Jul_18_2022_01_07_31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2_a1000f1b31type_jpeg_size_.jpeg
▲2018年冬

Jul_18_2022_01_07_32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3_46b3c11742type_jpeg_size_.jpeg
▲2022年夏

但最近,上海 40℃ 左右的酷熱天氣已經持續了好幾天,我們白天在家時打開客廳的空調後,全家基本在這個區域活動;臨睡前關掉客廳的空調,再開頂樓臥室的。總之,只開一個空調。

屋頂的太陽能板、屋內的淨水設備又進一步降低了用電能耗。粗略計算,不開空調時的電費,每月一直保持在百元以下。

Jul_18_2022_01_07_32_https___p6_toutiaoimg_com_origin_tos-cn-i-qvj2lq49k0_514ceb.gif
▲為了好看、節省木頭用料,將客廳的部分儲物櫃門做成鏤空的,現在看來,低估了無處不在的灰塵

截圖 2022-07-18 下午5.09.17.png
▲用了十餘年的桌凳,凳子的皮質覆面更換過

室內的木地板、木傢具都由二手老木頭加工而成,一舉三得:購買價格低;美觀;全部可以經過拆卸後重復使用,很環保。

所以這麼多年以來,家裡雖然舊了一些,但沒有大的變化,只需小的維護,打磨一下木飾面、為傢具上木蠟油、更換使用了十年的冰箱和洗衣機。等上海的疫情進一步和緩,我們再修一修衛生間的馬桶和水龍頭。

Jul_18_2022_01_07_33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8_b32ddabffdtype_jpeg_size_.jpeg

截圖 2022-07-18 下午5.10.27.png
▲2018年拜訪時遇見的橘貓已經去世,這隻一歲多的小貓也是一家人領養來的

Jul_18_2022_01_07_34_https___p6_toutiaoimg_com_origin_tos-cn-i-qvj2lq49k0_2cc17c.gif
▲「敞開」的家

當然,我們也有想改變的地方。疫情封控的五十多天,五個人和一隻貓擠在 80㎡ 的房子裡,三個孩子上網課,Raefer 開電話會議,我也需要工作,真的有點吵。而且家裡是「敞開」的,只有 2 個臥室和洗手間有門,我幾次躲進洗手間,只為找一點清靜。

所以後來同 Raefer 說過,如果繼續長期住在這裡,得多加一些門,況且孩子們大了,他們都需要獨屬於自己的地方。

Jul_18_2022_01_07_34_https___p6_toutiaoimg_com_origin_tos-cn-i-qvj2lq49k0_23acd2.gif
▲弄堂裡

我們住在老弄堂裡,每天進出樓棟,需要穿過樓下三戶鄰居的公共廚房。當初正因為想瞭解中國文化、認識鄰居,才沒有找高層的現代住宅。平時經過公共廚房,我們也會和鄰居聊兩句,大家建立了好的關係。

如果要在上海換房子,預算範圍內,我們還是會找類似的社區,繼續使用環保自然的材料,裝太陽能熱水器等等。我先生也許會改進一些設備,2005 年裝修時,沒有新風系統或智能空氣監測設備。如果我們現在裝修,可能會添上更智能的系統。

02、疫情封控時,還能過環保生活嗎?

Raefer 在加拿大鄉村環境中長大的,土地開闊,沒有太密集的房子,望出去都是自然景觀。後來他做過一陣子綠色建築,現在幫助大企業做可循環的室內設計方案。其實我們倆,從工作到生活,都和環保、循環、可持續有關。

Jul_18_2022_01_07_35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0_6aa363f534type_jpeg_size_.jpeg
▲廚房的小黑板上寫著一行中文:你住在上海多長了?

Jul_18_2022_01_07_35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13_6d0c06144atype_jpeg_size.jpeg
▲Sherry 與二女兒

疫情封控後,我們和朋友聊過,還能保持相對環保的生活習慣嗎?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可能大家遇到的困難和壓力是相似的。比如買菜,我平時買東西時,自帶購物袋,挑選的也是無塑料包裝或者能做到「零廢棄」的食材。但封控後,早上 5 點開始刷買菜 app,關注團購,大家沒有辦法控制包裝。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為停滯的工作而焦慮,以及,家裡的三個孩子功課做得怎樣了、他們有沒有敏感害怕,也是必須關心的問題。

所以,從一方面講,我們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口罩、塑料袋等一次性的物品。特殊時期,維持身心健康才是頭等大事,有些環保的生活習慣,的確不太能保持。

Jul_18_2022_01_07_36_https___p6_toutiaoimg_com_origin_tos-cn-i-qvj2lq49k0_ec5ca3.gif
▲自制手工皂

Jul_18_2022_01_07_36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0_cee09588datype_jpeg_size_.jpeg
▲姐弟倆在玩問答遊戲

但從另外一方面講,我們還是可以自覺地保持一些主導權。比如我將團購時收到的包裝袋都存著,現在出門買東西時就帶一個,作為購物袋。

我們一家人的生活,遠遠沒有做到極致的環保,也許沒有一個人、一個家庭能在方方面面都「環保」。

好多人問:能給一些日常的可持續生活建議嗎?我總說,你要瞭解自己的生活方式,日常開銷是多少、習慣在哪裡買東西、有多少閒暇時間、興趣是什麼……如果每天都要忙著工作,那麼想要堆肥、自己改舊衣服,顯然很難,但把瓶裝沐浴露換成肥皂,做這麼一件小事,就能帶來好多看不到的變化。所以我們可以隨時切換重點,找到適合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方式。

截圖 2022-07-18 下午5.15.40.png
▲不少綠植出自小兒子 Aoran 的「無心插柳」

我曾經用大豆做酸奶,在家用蚯蚓堆肥,或者自制皂角洗液、有機香皂等親善地球的生活用品,也為孩子們做衣服。

但隨著生活節奏的轉變,近幾年,這些事情我幾乎很少做了,但我們仍舊吃得健康、避免外賣,購買有機、應季、當地的食材。

Jul_18_2022_01_07_37_https___p6_toutiaoimg_com_origin_tos-cn-i-qvj2lq49k0_37c371.gif
▲農場、湖泊、綠道

曾經我們很愛莫乾山,如今好久沒去,但還是選擇有森林、農場的地方散心,享受奔跑在自然裡的感覺。去年我們到過嵊泗島、千島湖、四川的高原地帶。

過去兩三年,我偶爾帶著兩個女兒去上海的有機農場做志願者,吃住在農場裡,醒了就去地裡或大棚幹活,學習做農夫。我覺得疫情後,尤其是長期待在家裡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去大自然,去感受土地和清新的空氣。

你問我,關於環保生活,還能說出新的內容嗎?好像沒有了。從生活的層面來說,自帶杯就是一種能達成「零廢棄」的行為,我們普通人的環保,就在於衣食住行。這些和我二十年前說的沒有什麼不同。但我們還是要不斷地彼此提醒。

Jul_18_2022_01_07_37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0_f5cd5737ectype_jpeg_size_.jpeg
Jul_18_2022_01_07_37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13_12ada8dc1etype_jpeg_size.png
▲左上角的牛仔布包是二女兒新做的

我們的行為,也能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一點種子。我曾經用有機棉為孩子做衣服,兩個女兒看到我剪剪裁裁,覺得自己也能做,所以 SaÏa 從小就喜歡用舊衣服給娃娃做裝扮,現在也做包包。Ruohan 曾經花 3 年的時間,做了一塊很大的拼布式被罩,一面所用的布料是我們在中國找到的老布和她的舊衣服,另一面用的是從加拿大的奶奶那裡找到的老布,每一塊布料都裁成差不多一樣大的布條,再彼此拼接。

03、二手的物品,一手的回憶

我們家很小,計算下來,人均面積只有十幾平米,所以儲物空間非常珍貴。書、玩具、衣服等等,一旦積攢起來,我們就得選擇性地處理掉一些舊物,捐給回收機構或送到二手物品交換市集。

Jul_18_2022_01_07_38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5_e3945df1b3type_jpeg_size_.jpeg
▲舊衣交換活動

Ruohan 愛讀書,她有時會去多抓魚這樣的二手商店買書,我也去買過衣服。但我的大部分衣服,還是來自於二手衣交換市集(swap)。你帶去一件乾淨整潔的完好衣物,就能現場免費挑選一件喜歡的帶回家。包包、鞋子、日用品等等,都可以交換,現在很少逛街買新衣服。

Jul_18_2022_01_07_38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11_71e3cd75f1type_jpeg_size.jpeg
▲二女兒 SaÏa 在 swap 活動上

2018 年時,我就開始自己辦 swap 活動了。最初,這個概念吸引的主要是外國人,很多中國人覺得有趣,但只是看看,還是很猶豫:我要不要穿別人的舊衣服呢?

但慢慢地,特別是去年,我們發現,來的基本上都是中國人,有年長的,也有年輕的。她們覺得這是很好的事情,好多衣服都是新的,如果扔掉,多浪費。我們也從交換衣服,發展為可以交換書、日用品等等。

Jul_18_2022_01_07_38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7_1ace3c0dbatype_jpeg_size_.jpeg
▲軟木做的果盤、椰子殼小碗和竹碗

這樣的轉變過程,和我辦生態設計市集的經歷很相似。早在十多年前,因為 Ruohan 皮膚敏感,我開始做一個小小的有機棉童裝品牌。與此同時,還辦了一個匯聚有機、環保用品的市集,每年辦 4 次,竟然堅持了十幾年。還記得我們剛到上海時,在市場上很難找到環保可持續的日用物件,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說環保,我做市集的緊迫感,也慢慢減小了。

Jul_18_2022_01_07_38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12_586367e0a2type_jpeg_size.png
▲Sherry 的朋友 John 做的牛皮紙包和筆袋

2020 年開始,Sherry 運營一個線上「市集」,那是包含 2000 多個群友的 7 個微信群,大家可以在群裡定期發佈環保產品,John 也在群裡

但在辦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我認識了不少朋友,他們大多在本職工作之外,做些和環保生活相關的事情,也研究出了自己的產品和品牌,我家就有不少他們送來的東西,包包、碗等等。

有個朋友 John,學過戲劇、設計,也很喜歡塗鴉,他是上海一所藝術類幼兒園的園長。後來,他用牛皮紙做環保包包、筆袋等等。他也來過我們的 swap 好多次,覺得一個月或者幾個月一次 swap 是不能滿足需求的,於是就在一個社區裡,找到固定的公共區域,做了可以長期交換二手物的空間 fashion exchange。這很像一個實驗。

他和我們一樣,非常喜歡環保生活方面的跨界合作。環保的事並非只能交給環保主義者來做,除了研究環境的科學家、學者,還有很多人想實實在在地過一種環保生活。所以我們的圈子裡,有做市場的、有 IT、有設計師,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圈子越來越大,大家都能有所貢獻,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很多在上海做環保事業的人知道我們,也許是因為我們作為外國人,真的在上海待了很久,也以非常老派的方式,做相關的事情,過環保的生活。

Jul_18_2022_01_07_39_https___p6_toutiaoimg_com_origin_tos-cn-i-qvj2lq49k0_2c2a2b.gif
▲照片牆與孩子們的畫

Jul_18_2022_01_07_40_https___p6_toutiaoimg_com_origin_tos-cn-i-qvj2lq49k0_691274.gif
▲歡樂的一家人

所以可以說,這個家見證了很多,陪我們經歷事業的轉變,見證孩子的成長。家裡的牆壁上,掛滿了孩子的照片與畫作,這是他們的成長印記。孩子們,也在這裡積累層層疊疊的回憶。

Jul_18_2022_01_07_40_https___web_popo8_com_202207_17_9_632e7b9704type_jpeg_size_.png
▲Ruohan 的作品

今年初,Ruohan 在 Kindle 上發佈了自己的繪本。大概八九年前的一天,Raefer 很晚才到家,兩個女兒問:爸爸為什麼回家這麼晚?Raefer 就隨口和她們講了一個故事。Ruohan 聽了很喜歡。她就以這個故事為雛形,自己畫插畫、排版,慢慢將它做成了一本書。我還幫她印刷了出來。

兩個小一些的孩子,很寶貝他們的舊衣服、玩具,還曾經和我說:將來也不要賣掉這個房子,因為這是他們的家,有許多回憶,他們以後也要帶著自己的孩子回來看看。


加拿大人Sherry的家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驚驚驚嘆號

LV:1 旅人

追蹤
  • 1537

    主題

  • 1537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