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紅龍,要注意些什麼事~

tai_go_jai 發表於 2005-10-27 13:43:52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 4474
紅龍的飼育空間布置及附加配置
紅龍的體態維持會隨著養育的空間及環境,而呈現出對等的效果。魚缸的尺寸在購入龍魚前,就必須預先為其日後成長所需的的空間做好規畫,對於一條亞成龍來說,在環境要求尺度上,寬度勿少於兩尺(60公分),長度要超過四尺(120公分),高度則至少要兩尺以上為宜,水位高低則依狀況調整,隨著魚隻的大小來決定成長空間並做出適當調整,可說是比較好的作法。換言之,如果在小龍的階段就以上述的環境空間來飼育時,便會飼育出一條體態較為完美的龍魚;但許多業者或是飼主並無法在剛開始的階段時就供與如此優渥的環境空間,大多是隨著魚齡及尺寸作適度的調整,當然在適度的機動性調整下並不代表無法養成一條好龍,反而較給予飼主一個較有珍惜空間或是充分利用空間的好處!過大的魚缸在飼養管理時有時卻會出現不良的反效果,如投餌及馴餌的難度增加(空間過大導致過度投餌)、用藥的過度浪費、濾材及水電的多餘開銷等等!
水流量與龍魚食量及活動量的搭配也需特別注意,水流的強緩,同樣能控制龍魚的體態,若餵食正常再配合上較強的水流,就能培養出後三鰭(背鰭、尾鰭、臀鰭)寬大的成效;相反的,餵食不正常且水流較強則會使魚身呈現出拉長的不良比例,且魚體也較難展現出極具霸氣的威武體態。若個體能均衡的吸收營養、搭配適當的水流量使其運動,再配合良好的水質,便能確實抑制疾病問題的發生,也唯有在此良好的環境之下,不論是辣椒紅龍或血紅龍才能呈現出最佳的體態。因此,環境空間內最好能搭配製造適當水流強度的沉水馬達,但切忌過強的水流,如此反而會出現反效果!

大多龍魚缸的內部擺設都是較為空曠的設計,通常主體的角色設定也單純地以龍魚為主角,並不增加造景及沈木等的仿自然生態缸,原因為掠食性的龍魚很容易因捕食的粗暴行為而與造景發生擦撞,損傷了體表,致使飼主心疼不已,並會使欣賞角度大大的減低!
而魚缸周圍環境的布置則以深色為宜,可在魚缸的三面貼上深色的背景,只留較大的正面觀賞空間,但要注意盡量避免小孩及貓狗在其下方走動,以免龍魚將注意力集中在下方,進而造成下視。在深色的環境之下,將有助於安定龍魚的情緒,使其處於穩定狀態之中持續成長,盡量讓龍魚表現出較深邃的保護色,也能夠更凸顯出其紅豔的色澤。

餌料的控制與營養
龍魚屬於雜食性魚類,其獵食時凶悍威猛的泳姿也常是飼育者平時賞龍的角度之一,乾燥餌料對於某些龍魚而言,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一般而言,龍魚還是偏好活餌,如:小魚、青蛙、昆蟲及甲殼類、蝦子等等都是龍魚的最愛。不過,由於不同的餌料中含有不同成份的營養價值,因此建議在平日的餵食中不定時的更換餌料,且投餌時能一口一口的餵食,使龍魚養成良好習慣,以避免日後龍魚養成偏食的不良習慣,進而有拒食、挑食、營養失衡或不良的情況發生。
此外,適度的投餵人工揚色餌料也有些許的幫助,尤其是先天較為不足的一號龍。而正確且適量的投餵對龍魚的體型也會有相當的幫助。
一般龍魚的消化器官在進食後24小時,便會隨著腸胃的蠕動進行新陳代謝,較好的方式可以2~3天餵食龍魚一次,且一次吃飽為原則;小龍則需每日餵食1~2次,每次只讓小龍索餌至五成或七成的飽食度為佳。需特別注意的是應盡量不要在缸中殘留活餌或是乾燥餌料,以免影響了水質及環境。而龍魚的餵食時間及營養均由飼主來控制也可達到預防下視的功效。
大量且不定時、不定量的餵食,會造成龍魚過胖、膽固醇升高、脂肪過多沈積等情況。常見的實例如凸眼等,都是因為過多且不正常的攝取食物所造成的。雖然這樣的說法並沒有十分明確的科學的依據,但卻是許多人平日實際飼育的經驗累積,建議魚迷們還是應做好全面性的預防動作及營養補給,紅龍在如此的細心照料之下,相信都能呈現出體態完美、色澤豔麗的模樣。

紅龍飼育注意事項
龍魚飼育環境,從魚隻自土池採集移至水族箱中,尚存有一些常見且待克服的問題;換句話說,人類從違反自然法則開始,自然生物經由人工飼育後所產生的環境排斥、餌料排斥及水質排斥中生存等情況,以及龍魚的習慣從自然界中食物鏈轉換成水族箱中的人工管理飼育,所會產生的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是人類想去征服的。

大家都知道土池裡(或野生)的龍魚並不是呈現出鮮豔明亮的色澤,為什麼?道理很簡單,自然生物為了保護掩飾自己而會有保護色。但將魚隻移至水族箱後,由於環境的改變,顏色會隨著缸中燈光進行光效應作用,魚體也開始產生變裝作用(魚隻的色系鮮明表現也會隨著品種的不同,有著深淺的表現,由黃金、橘黃、橘紅,紅度逐漸加深,每一品系的龍魚皆有特定的色澤表現)。


曾聽過一則傳說,透過強力打光的模式可改變或是改善龍魚的色澤表現,以燈管打光二十四小時的模式可增加龍魚的鱗框色澤濃度!筆者認為,一條紅龍以此模式〝製造〞顏色或許會有些誘色的效果,但卻不一定持久且這並不是正規的方法!一尾菜頭龍如果經由此法可加工出品,我想龍魚的品系也沒必要分的如此多而繁雜了,市價的落差也必將趨近平實,重歸大一統的清一色商品----紅龍!
筆者衷心的認為取得一條優質血統的龍魚,遠勝於後天的強力加工!!!但如何讓龍魚表現到達巔峰狀態一直是龍魚迷想要突破的,體態上、色澤上及眼睛的預防下視,在每個人的飼育過程中都有著各自的一套小訣竅,而訣竅真能克服所有的難題嗎?有些答案是Yes,有些是No,更有些是未知數,所以整體來說,我們盡可能的預防動作只能延遲這些行為的發生,並非能徹底的根除。

就龍魚的眼睛來說,下視算是常有的情形。如果一隻龍魚體態完美、色澤豔麗,但由於在龍魚評等中,眼睛的分數佔百分之五,就牠的眼睛下視而言,這隻龍魚就毫無價值嗎?(如果您覺得您的龍魚眼睛下視,雖色澤豔麗,就毫無觀賞價值,就請割愛給筆者吧!)其實龍魚的眼睛下視在成魚階段是常見的,尤其是四歲以上的個體下視的百分比更是居高不下,但這是屬於正常現象。此觀念雖然現在大家無法接受,但在國際上卻是早已受到所有人認同的事實。
少數的龍魚在魚缸飼養時或換缸移缸時會發生自殘的現象--如追咬自己的尾巴,這種原因多是緊迫所造成的,空間的不足或是過大,地域性的建立不足等都容易引發這種症狀,可考慮加放不同種的魚隻(非龍魚)參與協調,或是改變魚缸的水量也可以有些許的幫助。

常有困擾的飼育者詢問:養紅龍時要放欖仁樹葉嗎?雖然經儀器化驗後的欖仁葉富含腐質酸及俗稱紅素的元素等?但紅龍魚並不會因這些成份而變得較紅,或許有些業者及飼育者使用欖仁葉後發現龍魚有較早出色(鰓蓋)的現象,分析其原因是因為紅龍飼育於浸泡過欖仁葉的水中,因飼養環境變暗後,透過眼球的神經傳達致大腦,進而身體色素細胞相對變暗形成保護色,在較暗的體色及環境水色下,更襯托出後三鰭的深紅色,鰓蓋部位也較容易看出微金的色澤表現!換言之,加入橄仁葉後的龍魚,因視覺效果(大多是飼主的視覺影響)而感覺出〝紅龍出色了!〞的假象--筆者是這麼認為的!如果此時將已認為發色的紅龍移至清澈水域環境中,大多可發現龍魚又退色了!!!

談了那麼多,我相信龍魚是需要耐心飼育的魚種,牠的壽命記錄中可存活半個世紀,人的平均壽命也不過多牠們二十年左右,能算的上養龍的專家也要有個十幾二十年的飼育經驗,才能夠獲得正確的知識及觀念,相對的,龍魚的學問,需經由實際經驗並結合科學方面的解讀才具有公信力。這些動作許多產地繁殖者已在悄悄地進行中,我們也期待一些新品系的誕生及養殖技術的突破,讓所有的龍魚迷所飼育的紅龍都能完美無瑕。
感謝大大的資料分享..如為轉貼請注名出處喔

原文出自《水族寵物生態雜誌AquaPets》第十七期~!!~10/28 by nccucc

[ 本帖最後由 nccucc 於 2005-10-28 05:44 AM 編輯 ]

已有(2)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t0444897 發表於 2005-11-29 19:47
剛好看到這篇文章.紅龍
大大說的沒錯.缺一不可
可是我養血缸龍的養法跟文章有所不同.
我把過濾加高4層.換水一星期一次.到第三天加一些藥
飼料用璋螂或麵包蟲.獐螂.大大沒聽過吧
有養過紅龍的都知道用小魚.小蝦之類都容易會時水質芬濁不清
蟑螂紅龍的最愛可使身體慢慢變紅.
養了6.7年了吧快4尺了.全身通紅多高興
紅龍長的很慢.要有耐心啦?
isfinal009 發表於 2005-12-25 12:26
養宏龍真的要花很多心思ㄟ
我家也有養不過是我爸養的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