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境外移入的個案中,出現稱為「大角星」的新型Omicron變異株,未來可能在台灣大流行。(圖/記者張志浩攝)
隨著台灣各項防疫逐步解除、國門重新開放,與新冠疫情共存已是國人回歸正常生活的日常,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近期境外移入的個案中,出現稱為「大角星」的新型Omicron變異株XBB.1.16。對此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及,新冠病毒隨時都有捲土重來的可能,在防疫鬆綁的情況下,大角星確實有可能在台灣爆發,威力不可忽視,最好的防範方式還是充分補足疫苗,有慢性病、心肺疾病的患者和長者,更要注意自身健康狀況。
黃立民表示,以目前國內的防疫標準,要完全防堵疫情或變異株是不可能的事,「大角星」在美國、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掀起新一波確診潮,預期台灣未來多少也會受到「大角星」的影響,提醒有慢性病和心肺疾病的患者平時一定要特別小心,若擔憂確診或再次感染,其實目前國內的疫苗在施打後,對變異株仍有一訂保護力,「只能說不必過度擔憂,但也不能完全忽視。」
▲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大角星」傳播力較強,仍有增加趨勢。(圖/指揮中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則認為,許多人下意識認為疫情已經結束了,但其實「我們只是對疫情妥協」,面對全新的變異株還是要警慎對待,雖然對「大角星」的詳細資料還有待觀察,但一般來說,變異株就是科學家發現它的突變點比較多,導致身體就算打疫苗也會出現抵抗力不夠的情形,通常確診造成的情況就是重症率增加、重複感染人數變多、長新冠的症狀更嚴重。
蘇一峰提及,如果新的變異株已經在國外有大流行的趨勢,那台灣確診的人數肯定會變多,國人能做的就是打滿雙價、二價等疫苗,並保持戴口罩的習慣,就能杜絕大多數的威脅,尤其慢性病患者和長者,平時應多多關注疫情狀況。
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則表示,據WHO資料,雖然「大角星」在全球占4%,但由於其傳播力較強,仍有增加趨勢,不過羅一鈞也強調,儘管傳播力較原先流行的病毒株強一些,但目前並無觀察到重症率、住院率有明顯增加,所以只列於觀察病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