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先求自保」小林製藥拖2個月釀4死106病!

mondyyy 2024-3-29 14:23:03 發表於 國際新聞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6940
md-b23b7385a8502393b88a7d52e50bbe35.jpg
日本「小林製藥」所生產的紅麴保健食品已造成超過3000件不良反應通報,其中4人死亡,106人住院。(圖/達志/美聯社)

日本製藥大廠「小林製藥」所生產的紅麴保健食品,造成服用者出現腎臟疾病,目前已接獲超過3000件不良反應通報,甚至造成4人死亡,以及106人住院的嚴重事態。然而日本資深記者投書媒體,剖析這次事件與其說是企業「反應遲緩」,不如說是企業「求自保」陋習所造成。他並悲觀預言,即使經過了小林製藥的慘痛經驗,日本企業往後恐怕也會有多大的改變。

日本資深記者窪田順生投書媒體,表示隨著這次事件的延燒,日本社會開始出現檢討小林製藥「反應遲緩」的聲浪,然而事實上,小林製藥在2024年1月15日就接獲醫師通報,得知消費者疑似罹患腎臟疾病,且案例不斷增加的報告。社長小林章浩日前在記者會上曾表示,自己2月6日收到該份報告,並在當時做出「回收產品」的決定。

窪田指出,日本內閣府食品安全委員會在2014年就曾警告,紅麴有健康安全疑慮,因為在歐洲有過服用紅麴保健品而出現健康問題的案例。換句話說,民眾因服用紅麴保健品而入院,對於小林製藥來說,與其說「晴天霹靂」,不如說是「擔心10年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如果是這樣,那麼為什麼從小林章浩社長2月6日做出回收產品的決定,到小林製藥3月22日宣布主動回收產品之間,要花上大概一個半月的時間?

據小林製藥解釋,推遲主動回收產品的原因是「人手不足」。小林製藥信賴性保證本部長渡邊純曾在記者會上解釋說:「由於調查人員數量有限,我們無法確定這些症狀是由該產品引起的。」

從一般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相當令人惱火的解釋,一般大眾的看法是,既然住院病例已經被通報,為了阻止損害擴大,應該立刻公開事實並且主動回收產品。然而小林製藥卻花了一個半月多的時間進行「調查」而推遲發布公告,被評論家和專家批評是「致命的判斷錯誤」。

為什麼像小林製藥這麼大的公司會做出如此荒謬的決定呢?為什麼他們推遲了每個人都應該首先考慮的「防止損害蔓延」呢?

窪田從自己過去為發生類似事件的公司提供危機管理諮詢的經驗來看,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源自日本企業一種普遍的錯誤觀念,認為「危機管理就是確認事實、調查原因」。

確認事實並調查原因對於危機管理當然很重要。然而,日本企業卻過度執著於此,以至於除非能夠查清事實原因,否則他們就無法進行下一步動作。即使有企業內部有聲音要求盡快宣布,高階主管和部門負責人也不可能同意。

這種判斷的基本立場是,如果企業匆忙發布公告卻將無法解釋原因,會讓利益相關者以及一般民眾感到恐慌。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首先要確認事實,調查原因,收集到一定數量的資訊並且企業能夠提供解釋,才會將其公開。如此一來,企業不僅可以回應消費者和商業夥伴的擔憂,還可以應對地方政府和監管機構的追究。日本企業認為,這樣才是「控制危機的最佳方式」。

窪田一針見血的指出,乍看之下這些做法似乎是關心消費者、商業夥伴等「組織外的人」,但實際上他們優先考慮的,是要保護「組織內的人」的地位和面子。因為企業中每個人都只是平凡的上班族,出事了誰都不想負責,所以各部門與其先考慮消費者和社會,更先考慮「自我保護」,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免被誣陷為「戰犯」。

例如,開發部門說,「我們需要時間調查原因」,以免責怪他們。品管部門也表示,「我們需要時間來檢查為什麼這個問題被忽視了。」銷售部門也表示,「我們需要客觀的數據,以便與業務夥伴進行溝通並提供解釋。」

因次,小林製藥從1月15日收到第一份醫生報告,到3月22日主動召回,歷時兩個多月。人們批評它「反應遲緩」,但作為親眼目睹企業危機管理現實的人,窪田並不感到驚訝,只是想,「好吧,就是這麼一回事。」

窪田在投書中,還表示其中最可怕的是,即使像自己這樣的外部顧問再強烈地指出這個問題,日本企業的高層主管也不會改變,他們會想:「公司的做法就應該是這樣」。事實上,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小林章浩低頭道歉表示:「如果你(指媒體)說這個決定太晚了,那你是對的。」聽起來他們根本放棄了改進的想法,認為「不可能根據組織內部的邏輯做出快速決策」。

窪田最後表示,自己會站出來揭露真相,就是希望負責日本負責企業危機管理的人員能夠不要屈服於組織內的同儕壓力,不要顧著自我保護,能夠真正改進,迅速做出反應。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ondyyy

LV:1 旅人

追蹤
  • 2047

    主題

  • 2047

    回文

  • 10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