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何形容中國用語「內卷」?高手一句話突破盲點

rickgiveup 2024-5-7 16:09:22 發表於 新奇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 8032
cl3r9aj09005p11lz6qh4fxl8.jpeg

中國用語因抖音盛行滲透到台灣,如何正確使用台灣用語已是不可忽視的課題,網友在論壇PTT以「『內卷』不用支語怎麼講?」為題發問,討論這個漸漸在台流行的中國用語該如何表達,不少人認為在台灣用語裡,並沒有可以直接對應的詞,但可以用「非理性的過度競爭」或是偏學術形容「邊際效益遞減的過度競爭」。

「內卷」一詞其實來自社會學的內捲化(involution),原指文化模式發展到一定水準後,無法突破自身,只能在內部繼續發展、複雜化的過程,內捲化在1985年被中國學者黃宗智引入中國農村研究,之後被引申到不同領域,2020年開始在網路廣泛使用,意義也演變成付出大量努力,卻因遞減定律而得不到等價回報,有惡性競爭、逐底競爭等負面含意。

PTT網友則多次討論,什麼詞語可以代替「內卷」這個詞,並提到這個中國用語不只代表高度競爭,還有競爭之下導致固定資源被稀釋的現象,好奇轉換成台灣用語該如何表達,多數網友提出「惡性競爭」、「內鬥」等,也有人以「蛋塔效應」、「紅皇后效應」來解釋這個社會現象,或是形容為「沒有實質意義的競爭,過程中沒有人受益」,都能取代「內卷」這個看起來有些抽象的名詞;還有高手直接突破盲點「中國用語本身就已經沒有定義了,你還想定義它」。

根據百度網站資料,「內卷」一詞在2020年因幾張清華大學學生用功讀書的照片而引發討論。照片裡學生們騎著自行車,竟然同時抱著筆記型電腦寫論文、看書或吃麵,顯示中國高等教育競爭激烈情況;另外有學生舉例,論文作業的字數要求原本是5千字,但多數人都寫到8千甚至1萬字,希望拿到更高分數,但最後拿高分的學生比例也沒有改變。

已有(1)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b0p6crt 發表於 2024-5-7 20:55
這個詞最近很常聽到欸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rickgiveup

LV:1 旅人

追蹤
  • 688

    主題

  • 692

    回文

  • 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