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雄鷹翱翔、PC組裝更輕鬆 | 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 ft. Intel Core Ultra 5 245K

在2024年的第三季又是CPU的兵家必爭之時,Intel與AMD都同時在相近的時間各自推出了自家新系列的CPU與相關平台,而對於Intel來說是一場硬仗,主要原因莫過於消費端的第13、14代處理器在今年不斷的發生災情,而主因就是預設給太高的電壓,讓CPU長期在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下導致縮肛,變的運行不穩定;
經過了今年上半年的風風雨雨,Intel還是如期地推出了全新一代的消費端PC處理器與Z890晶片組,處理器在名稱上也與過往的Intel Core有所不同,究竟Intel能不能透過新一代的處理器重拾玩家對Intel的信心呢?這次要來開箱的是來自技嘉面向主流定位的Z890主機板,型號為: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另外這次也會搭配Intel Core Ultra 5 245K進行簡單的性能測試。
1.jpg

===== 開箱 =====

先來簡單開箱一下主機板,正面印上了大大的EAGLE字樣,下方有完整的主機板型號字樣,以及支援LGA 1851腳位、PCIe 5.0與DDR5,右下角則有保固延長申請的資訊,可掃描QR-Code進行登錄。
2.jpg

背面則放上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的主要4項主打特色,包含了增大的MOSFET散熱鰭片與M.2散熱片、14+1+2項的數位供電、更加便利友善的DIY組裝設計以及支援WiFi;下方還有放上部分簡易的規格表(詳細的後面會提供),還有主機板後方I/O埠的線條圖。
3.jpg

配件部分就相對簡單,包含一組支援技嘉EZ-Plug的WiFi天線、兩條SATA線、一本組裝說明書以及一份Z890系列主機板的安全規章書。
4.jpg

===== 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 =====

在開始前一樣放上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的相關規格:
尺寸:ATX(30.5 x 24.4 cm)
CPU:Intel Core Ultra Processors
Chipset:Intel Z890
Memory:4 x DIMM slots, max 256GB(單一插槽支援64 GB)
Graphics:1 x DisplayPort 1.4(4K@144Hz)、1 x USB4® USB Type-C(4K@144Hz)、皆支援DisplayPort 2.1
Expansion Slots:1 x PCIe 5.0 x16 slot、2 x PCIe 4.0 x16 slot (supports x4 mode)
Storage:4 x M.2 slots and 4 x SATA 6Gb/s ports,M.2_1 slot (M Key), type 2242 / 2260 / 2280 / 22110 / 25110 (PCIe 5.0 x4)、M.2_2 slot (M Key), type 2280 / 22110 (PCIe 4.0 x4 mode)、M.2_3 slot (M Key), type 2280 / 22110 (PCIe 4.0 x4 mode)、M.2_4 slot (M Key), type 2280 / 22110 (PCIe 4.0 x4)
Ethernet:1 x Realtek 2.5Gb Ethernet
Wireless & Bluetooth :MediaTek Wi-Fi 7 MT7925、Bluetooth v5.4
5.jpg

CPU插槽部分也從原先的LGA 1700更新成LGA 1851腳位,不過在整個尺寸大小上維持一樣,因此有支援LGA 1700腳位扣具的水冷可以沿用。
6.jpg

主機板左上角有兩塊採用灰色搭配表面磨砂處理的VRM散熱鰭片,側邊則有用點陣圖設計的EAGLE字樣以及塑膠材質遮蓋。
7.jpg

接著將VRM的散熱鰭片拆下來,主要分成4個部分,分別是頂部VRM散熱片、側邊VRM散熱片、EAGLE字樣遮蓋以及後方I/O擋板,兩塊散熱鰭片為分離式,沒有額外用一根金屬熱導管連接起來,另外針對會跟供電模組接觸到的地方都有貼上整條的散熱片輔助導熱。
8.jpg

CPU供電部分為雙8-PIN插槽,並且側面有金屬邊框強化,可提高CPU供電的穩定度以及插槽的插拔耐用度。
9.jpg

供電方面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採用數位並聯式14+1+2項供電,每項為60A的DrMOS。
10.jpg

單項採用NCP 302155供電晶片,規格為60A。
11.jpg

記憶體插槽總共有4條DDR5 DIMM 記憶體插槽,最大容量支持到256G(64G *4),並且支援Intel XMP以及技嘉自家的D5 Bionic Corsa技術,最高可超頻到9200 MT/s。
12.jpg

接著來看後方I/O埠的部分,分別有4 * USB 2.0、3 * USB 3.2 Gen 1、2 * USB 3.2 Gen 2 Type-A、1 * DisplayPort、1 * USB4 Type-C(DP)、1 * RJ-45網路孔、1 * Wi-Fi module WIFI(EZ-Plug)以及3個音源孔。
13.jpg

WiFi插槽採用組裝更加方便快速的EZ-Plug設計,不需要像以前一樣兩個接口要旋轉很久,久了還會鬆脫的設計,對於需要WiFi的玩家是一大福音。
14.jpg

WiFi晶片為聯發科的MT7925B22M晶片,可支援到WiFi 7,與WiFi 6相比有更大的資料傳輸量與頻寬,能擁有更快速的傳輸速度。
15.jpg

接下來是PCIe插槽部分(圖片藍框處),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總共給了3條完整x16長度的插槽,由上至下的頻寬分別是PCIe 5.0 x16以及2個PCIe 4.0 x16(x4 mode)。
16.jpg

另外第一條PCIe插槽採用鋅合金搭配內襯橡膠條,可為高頻訊號提供有效的EMI屏蔽以及保固顯卡的金手指插槽,在橡膠條上方也有印上ULTRA DURABLE PCIE AMMOR的字樣。
17.jpg

另外第一條PCIe插槽也有支援顯卡快拆技術:PCIe EZ-Latch Plus,只要按下記憶體插槽下方的按鈕,第一條插槽的卡扣就會解開,就可以將顯卡輕鬆拔起來,不再需要用螺絲起子去戳最右邊的卡扣。
18.jpg

接著是M.2插槽的部分,第一條插槽的散熱片一樣也有採用技嘉自家設計的M.2 EZ-Latch Click,無須螺絲起子,只需要將尾端的機關旋轉一個角度,即可將散熱片拔起來。
19.jpg

最前端則是有一小塊定位片,安裝好SSD後,散熱片前端要對準好插槽上方的凹槽,才能順利將散熱片裝上去。
20.jpg

下方總共有3條M.2的插槽,散熱片部分則是整合成一大片的設計,並且一樣採用M.2 EZ-Latch Click的設計,搭配右側的兩個定位柱進行固定與安裝。
21.jpg

兩塊M.2的散熱片內側皆有附上散熱片,確保SSD的溫度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22.jpg

規格部分,如上面所說,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總共有提供4條M.2插槽(圖片藍框處),最上面的兩條為直連CPU,下方兩條則是走晶片組,由上到下分別是M.2_1 slot (M Key), type 2242 / 2260 / 2280 / 22110 / 25110 (PCIe 5.0 x4)、M.2_2 slot (M Key), type 2280 / 22110 (PCIe 4.0 x4 mode)、M.2_3 slot (M Key), type 2280 / 22110 (PCIe 4.0 x4 mode)、M.2_4 slot (M Key), type 2280 / 22110 (PCIe 4.0 x4)。
23.jpg

並且每條M.2插槽的鎖扣一樣也有採用M.2 EZ-Latch Plus設計,一樣不需要螺絲,只需要旋轉卡扣即可將SSD固定住,提供更方便的安裝方式,也可加速安裝時間。
24.jpg

儲存方面除了4條M.2插槽以外,在右下角還有提供4個SATA接口可以使用,對於一般家用主機來講非常夠用了。
25.jpg

接著來到晶片組,一樣有一塊長方形的散熱片覆蓋著,上方有GIGABYTE的字樣,下方有簡單的線條和原點作點綴。
26.jpg

將散熱片拆下來後會看到主要與晶片接觸的部分有黏上一片導熱片,協助晶片進行散熱。
27.jpg

將散熱片拆下來之後就可以看到Z890晶片組本人了。
28.jpg

另外晶片組散熱片的頂部也有一部分遮住PCIe EZ-Latch Plus的結構,拆開後就可以發現右側的按鈕與卡扣之間有一條線的連接,主要就是透過這條線來進行卡扣的控制。
29.jpg

接著來看主機板其他接口與相關按鍵,在右上角有CPU_OPT和CPU_FAN的插槽,右側有一個5V 3-PIN的ARGB插槽。
30.jpg

右邊一點則有開機和重開機的按鍵與Q-FLASH PLUS Button,如果機殼的開機鍵壞掉,可以當作暫時的替代方案,對於我們經常在開放平台的人來說也會方便許多,不需要花時間插底部的開機PIN腳。
31.jpg

在Q-FLASH PLUS Button的右下角則有設置EZ Debug LEDs,如果有問題可以初步判斷是哪個零組件有發生問題。
32.jpg

在主機板24-PIN供電插槽旁邊有一個USB 3.2 Gen2x2 Type-C插槽,如果機殼前置I/O有提供Type-C插孔可以使用。
33.jpg

USB 3.2 Gen 1插槽則設計在SATA接口的旁邊,並且是平躺在主機板的角度,在接線外觀上會比一般常見的直立式再美觀一些。
34.jpg

其餘大部分的風扇插座則都集中在主機板右下角F-PANEL插槽的旁邊,另外FAN4則預設是提供給水冷的PUMP做使用。
35.jpg

USB 9-PIN插槽一樣是提供兩個,總共可以提供4個需要USB插座的設備。
36.jpg

除了右上角有一個ARGB插座以外,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底部還有提供2個ARGB以及一個12V 4-PIN的RGB插座可以做使用。
37.jpg

左下角則是音效卡區域,這張主機板使用的是瑞昱的ALC897晶片組,支援High Definition Audio與2/4/5.1/7.1聲道。
38.jpg

===== 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 BIOS =====

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GIGABYTE的BIOS,進入BIOS後預設會先進入EASY MODE,這邊可以查看基本的硬體資訊、記憶體一鍵超頻、Smart Fan 6、硬碟啟動順序…等功能。
39.PNG

在Smart Fan 6裡面可以快速設定各風扇插槽的轉速設定,右側也能選擇技嘉提供的幾項預設轉速配置,或是要自動手拉都可以,右下角可以立即儲存設定。
40.PNG

接著進入ADVANCED MODE進階模式,就有更完整的設定功能,技嘉也有提供一個最愛的選項介面,裡面會預先存取幾項他們認為玩家會最先調整的相關參數選項。
41.PNG

接著在Tweaker選項裡則有更完整的設定功能,包含:CPU電壓、CPU頻率、RAM電壓、RAM頻率…等細節參數。
42.PNG

在System Info.區域可以查看主機板型號、BIOS版本、CPU…等資訊。
43.PNG

===== GIGABYTE Control Center =====

接下來介紹一下GIGABYTE自家的整合控制系統軟體:GIGABYTE Control Center(簡稱:GCC),第一頁會先檢測出有支援技嘉自家燈效的零組件,這次除了主機板之外,搭配組裝的芝奇記憶體也有支援,因此也有成功顯示出來。
44.png

第二個設定區包含了RGB、風扇轉速以及性能調整3個設定;第一個RGB部分技嘉有提供7種燈效可以選擇,另外左下角也能選擇要不要讓所有設備同步燈效,如果想要每個都單獨設定,點選SYNC OFF就會取消同步了。
45.png

第三個是風扇轉速的設定,預設提供靜音、正常與全速,玩家也能選擇手動來拉自己喜歡的曲線,另外也可以選擇監測的零組件是CPU或顯卡,右側能夠進行每個圓點進行拉動來調整轉速。
46.png

最後在點選性能的時候,GCC會先跳出一個警告訊息,告訴玩家如果調整頻率或電壓會導致系統運作不穩定,要確保資料都保存好再進行操作。
47.png

性能設定的第一個系統資訊可以查看基本的CPU、記憶體容量、頻率、電壓、核心以及主機板的型號與BIOS版本。
48.png

接下來CPU的部分可以看到目前CPU的P Core和E Core的頻率分別設定多少,下方則有多項的電壓參數可以調整。
49.png

DDR則是針對DRAM的部分進行設定,由於我BIOS直接開啟XMP,因此這邊顯示的資訊就相對較少。
50.png

最後的系統警告區包含其他的電壓範圍調整、各主要零組件的最高溫度以及各風扇的轉速都可以在這邊進行調整。
51.png

接著是如果是剛灌好新系統,GCC也會提供其他相關驅動或是支援的軟體...等進行更新和安裝,只要將想要更新的軟體勾選起來,點選下方的安裝,系統就會自動下載當前版本並進行安裝,非常方便快速。
52.png

===== 性能測試 =====

接下來就簡單的跑個幾項跑分測試以及手邊比較吃性能的遊戲進行測試,提供一些數據給大家參考,另外顯卡部分搭配4070 SUPER,這樣的配置會更接近一般玩家能夠入手的級距內,下面放上完整的零組件清單表給大家參考:
CPU:Intel Core Ultra 5 245K
MB: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
RAM:G.SKILL Trident Z5 RGB DDR5 16Gx2 6400MHz WHITE
AIO:CORSAIR H150i ELITE CAPELLIX XT WHITE
GPU:NVIDIA RTX 4070 SUPER FE
SSD:Micron Crucial T700 SSD 1TB
電源供應器:FSP Hydro PTM X PRO 1200W WHITE + Bear Mod小熊傘兵繩模組線
機殼:Thermaltake 曜越 Core P3 TG PRO WHITE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3H2
BIOS VERSION:F10c
53.jpg

首先一樣先附上CPU-Z的截圖驗明正身,CPU、主機板以及記憶體皆辨識正確。
54.jpg

先跑CPU-Z內鍵的跑分測試,Intel Core Ultra 5 245K單核獲得822.7分,多核則是10569.2分,在測試過程中,Ultra 5 245K最高功耗測到129 w,最高溫度則到69度。
55.png

接著是CINEBENCH R23測試,單核與多核分別是1858分以及23889分,平均功耗為137.4 w,平均溫度則為70度。
56.jpeg

再來是CINEBENCH 2024,這次只單純針對CPU部分進行測試,單核與多核結果分別為111分以及1425分,平均功耗一樣是137 w,溫度則為69度,基本上與2023相同。
57.jpeg

CrossMark的部分分別有生產力、創造力、反應以及總分,其分數分別為生產力1921分,創造力2288分,反應2002分以及總分2083分。
58.png

接著是GeekBench 6,本次測試的版本為6.3.0 for Windows AVX2,最後得分為單核2735分以及多核17738分。
59.png

接著進行3D Mark的多項測試,首先是CPU Profile測試,最後最大核心獲得11909分,單核則是1241分,最高功耗測到115.1 w,溫度部分為62度。
60.png

Steel Nomad測試在DX12環境下獲得總分4643分,給出的遊戲推薦是在2K解析度下開啟Ultra畫質遊玩Battlefield V可以獲得180+的FPS,這個測試過程中Ultra 5 245K最高功耗到93.8 w,溫度僅有55度。
61.png

接著同樣是Steel Nomad測試,但相對較輕度的Steel Nomad Light測試中獲得21483的總分。
62.png

接下來是老傳統的Time Spy Extreme測試,CPU獲得8428分,功耗部分最高測到116.2 w,溫度最高則是61度。
63.png

以及Fire Strike Ultra測試,Ultra 5 245K加上4070 SUPER獲得12343的總分,功耗部分最高到115.4 w,溫度則是62度。
64.png

接著是PCMARK 10的測試,他會針對多項工作領域進行綜合性的評估,本次測試獲得總分8335分,其中最主要的Essentials獲得9987分、生產力10133分與數位內容創作內容 15529分。
65.png

另外我也簡單測試了一下記憶體的讀寫性能,因為看了前面幾位科技大老的開箱,大家都有提到因為這次Intel Core Ultra系列特殊的多晶片組裝,因此在延遲上會偏高,而測試結果也是如此,同樣的記憶體在之前的Intel Core i7-12700K + Z790主機板的延遲為69.7 ns,而這次同樣是6400MHz的情況下,不僅讀寫降低,延遲也增加到92.9 ns,讓人不禁冒冷汗…. 只能祈禱接下來Intel能靠更新來解決這個問題了。
66.png

這次Z890主機板平台在通道分配上多給了4條給PCIe 5.0,因此主機板也能單獨提供給SSD使用,不用像以前的Z790會跟第一條PCIe插槽共用頻寬,讀寫部分也能夠跑到接近美光T700的理論數據,不過因為散熱片不夠厚,外加這張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的Gen 5插槽並沒有額外提供背面的散熱片,因此溫度也會飆高到75度,如果有玩家打算入手Gen5的SSD來組裝,這點需要稍微注意。
67.png

最後是簡單的遊戲測試,解析度部分全部都是1080P;首先是Froza Horizon 5,遊戲內鍵的性能測試結果在大部分設定都開極端的情況下,能跑出72 FPS。
68.png

套用這組設定再重新進入遊戲一次,並且在高速公路上進行急速的飆車,確實是跑出72左右的FPS,令人驚奇的是Ultra 5 245K的最高功耗僅有65.3 w,與過往Intel一直拉高功耗的策略完全是相反之路。
69.jpeg

接著是Cyberpunk 2077,在光線追蹤開到最高以及開啟DLSS的設定,其餘遊戲內的設定我也都嘗試質皆全部開到最高,先放上設定的截圖。
70.jpeg
71.jpeg

在遊戲內,幀數則大概落在125左右,基本上能夠很流暢地遊玩,而在遊玩過程中,測到最高功耗為128.5 w,溫度則為67度。
72.jpeg

再來是PUBG,一樣是將所有設定都調成最高,DirectX版本則是DX11 Enhanced。
73.jpeg

在一般樹林裏面奔跑,幀數則大概在200多左右,基本上現在的硬體對於PUBG來說已經不算是一個很吃效能的遊戲了….對吧(? 至於功耗和溫度部分也都低的驚人,最高功耗僅有98.3 w,溫度僅有61度。
74.jpeg

最後則是微軟的模擬飛行,本次測試的不是最新上市的2024版本,裡面的畫質設定我基本上沒有額外調整,就按照遊戲內的建議進行測試。
75.jpeg
76.jpeg

在飛行途中的幀數大概在130上下,而CPU的功耗部分則測到最高僅有117.5 w,溫度則是69度。
77.jpeg

===== 總結 =====

78.jpg
以上就是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的開箱與測試拉~~
首先是針對最新的Intel Core Ultra 200系列處理器的心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13、14代給了太高的電壓,造成今年狀況連連,導致Intel對於這次的Ultra 200系列處理器提供非常保守的設定,甚至保守到性能測試出來是出現倒退的現象,對於一般玩家來說當然相對無法接受,另外一個最傷的就是因為這次晶片組主要的核心部分是委託台積電進行代工處理,其餘則是Intel自家製程,這樣多晶片進行拼裝起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各晶片組之間的傳輸延遲會有很大的影響,進而導致遊戲性能表現不好,就看Intel接下來12月有沒有辦法靠BIOS更新之類的將遊戲效能拉回來了~~
不過對我來說,我個人認為這次Intel Core Ultra 200系列處理器還是有值得讓人讚賞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功耗,大家都知道Intel過往的做法就是想盡辦法將CPU電壓提高,拉高頻率,利用更多的功耗換取更多的遊戲性能,而這次得益於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僅用100 w左右甚至更低的功耗能夠跑到跟14代相近的遊戲表現;而更低的功耗也意味著CPU不會出現高溫的狀況,對於有預算限制的玩家也可以將散熱器的預算拿更多到其他零組件上,換取更好的規格,獲得更好的遊戲表現;
接下來是本次的主角: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主機板,目前EAGLE系列主機板技嘉是將其定位在主流級別,外觀本身是走低調的風格,硬體規格上擁有足夠的供電能力、完整的PCIe通道分配以及4條M.2插槽,基本上對於一般玩家來說非常夠用;另外就是還有支援多項技嘉針對PC DIY更方便的設計(WiFi:EZ-Plug、PCIe EZ-Latch Plus、M.2 EZ-Latch Plus、M.2 EZ-Latch Plus),讓新手玩家也能更輕鬆快速地組裝電腦;
至於甚麼樣的人適合入手這次的Ultra 200系列處理器以及Z890平台呢?如果你本身是多媒體的工作者,除了遊戲還有多公的需求的話,那麼還是比較適合入手Intel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Intel的內顯非常強大,支援多種編碼,另外許多軟體對於Intel平台的優話也比A家來的好;另外主機板的部分,如果是預算有限但又想要體驗Z890帶來豐富的連接埠,或是不想要有太高調的RGB燈效,那麼這次開箱的GIGABYTE Z890 EAGLE WIFI7是不錯的選擇之一。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