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三千元一台燒錄機的環境中,你平均一個月製造多少「飛盤」呢?
廢棄光碟片除可拿來當汽、機車的後反光鏡、彩繪紀念物外;如果還可以回收,相信可卸下民眾心中一塊大石。
據目前從事環保顧問的晶淨科技表示,廢棄光碟片二大來源為一般家用、製造廠。前者目前並沒有正式統計過數量,而後者根據其統計,台灣一個月即可產生數目約六億左右的廢片。光碟上的PC塑膠(聚碳酸酯塑膠)回收後,可再製、並用於電腦產業製造。
目前民間業者只有中部一家惠嘉電實業公司(www.fgd.com.tw)因去年與工研院計畫合作,已開始針對一般民眾產生之廢棄光碟進行回收,但據其表示,來自民眾方面的廢光碟回收,成效不彰。
但中部某所以科技人才聞名於光電、資訊產業的大學相關單位卻十分驚訝,表示從未聽聞有廠商進行回收廢棄光碟,其進一步表示,若有業者願意回收,他們願意大力宣傳配合;據校內保守估計,一學期可收到超過六千片以上廢棄光碟。而逢甲大學則於去年已率先在校園各建物門口設有廢棄光碟回收桶,鼓勵學生回收廢棄光碟。
CD原本只是Philips與SONY兩家公司於民國六十九年所共同發表的新型音樂儲存媒體;在CD-R問世後,因其價格便宜、儲存量大,開始成為資訊界寵兒儲存設備。
發展至今,根據統計資料,台灣製光碟片目前供應全球用量八成以上(五十億片左右),內銷部分估計為八億多片。台灣之光碟片平均一片約台幣七塊半,在超商亦有販售十片裝CD-R,取得十分容易。
CD-R之主要結構為PC塑膠透明層、金屬反射層、油墨保護層,其中以PC塑膠為主要回收物,附加價值也較高;經溶蝕處理後,鍍於金屬反射層上的金、銀等貴金屬皆可剝離下來,再行估賣。
關於DVD(Digital Video Disk)回收,曾任職工研院環安中心、現任教於苗栗親民工商之蔡尚林教授表示,12公分DVD單面儲存量約4.7GB,是CD-R七倍。DVD主要結構為兩層PC塑膠中間塗佈金屬反射層,估計DVD應可在未來取代CD-R龍頭地位。蔡尚林並指出,目前國內、外DVD回收技術未臻成熟,目前回收成本為CD-R的一倍半,相關技術刻正研發中。
D-R 回收處理技術
乾式處理
特點:自動化程度高、處理單純但耗損率大
自動進料系統→研磨→風乾→PC料
濕式處理
特點:處理量高、回收金屬容易、設備成本便宜但污染性較高
分類→粉碎→入料→KCN(氰化鉀)→水洗→乙醇
乙醇→水洗→風乾→PC料
[ 本帖最後由 Kellie 於 2006-2-9 03:56 PM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