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與人類到底有哪些相互的傳染病?

harold0616 發表於 2006-3-6 19:49:40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3823
病毒性

狂犬病 Rabies (病毒名:Lyssavirus)

   症狀:宿主範圍包括整體溫體動物。動物感染時會呈現狂躁期及痲痺期,人類亦似。臨床症狀主要出現行為異常,咽喉逐漸痲痺,吠叫聲改變,下巴下垂,流涎,最後行動失調、痲痺、抽筋而死亡。潛伏期平均3-8週(視咬傷之部位,因為病毒的體內傳染方法是依賴神經的傳導,其最終的感染部位為腦部,所以傷口離頭部愈近,潛伏期就愈短),發病後5-7天死亡。人類之臨床症狀:發病時會有焦慮、頭痛、發燒、咬傷部位有異樣感,然後會出現痲痺及患者飲水時有吞嚥困難現象,見到水即誘發喉部肌肉之痙攣,即所謂恐水現象,故俗稱恐水症,且併有精神錯亂及抽搐之情形,最後因呼吸痲痺而導致死亡。

預防:咬傷,吸入空氣中病毒顆粒,或經由黏膜進入均可感染。如何避免感染狂犬病:A.從事狂犬病相關高危險群的工作人員(獸醫、研究人員、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捕狗人員)應事先接受預防注射,並每年確定抗體力價,以確保本身安全。B.赴狂犬病疫區洽商及旅遊應避免被溫血動物咬傷或舔舐傷口。C.預防寵物感染狂犬病即是保障自己的健康,故應為寵物定期注設動物用狂犬病疫苗,切勿隨意棄養寵物,另進口的動物需經檢疫,故切勿飼養走私動物。

處理:疫區及非疫區發生應採撲殺為原則,故畜主應每年確實做好犬貓預防注射。本病主要經由動物咬傷傳染,遭動物咬傷時應視咬傷情況送醫治療,依據醫師診斷,施予預防破傷風及其他細菌感染的防護措施。如果被貓、狗咬傷,依現行法令,可要求畜主將該動物送合法之動物醫院繫留關察十天,取得證明,如果動物未發病,人就不會感染狂犬病毒。台灣是非狂犬病疫區,原則上不必施打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疫苗。如果被狂犬病動物咬傷,應先以消毒水洗清患部,再在患部注設免疫球蛋白,同時進行不活化疫苗注射。

  
壁虱性腦炎 Tick-borne encephalitis

症狀:本病毒屬黃病毒科,由壁虱媒介,但喝入感染羊之生奶也會經口傳染。人感染會引起雙峰性發燒及腦炎。

預防:在本病流行地區會由犬、貓與壁虱形成一個感染環。自然宿主為小哺乳類動物及鳥。懷疑時應進行家畜及野生動物血清學調查,早期發現感染源。

處理:在流行疫區泛開墾使野生小動物之密度降低,減少病媒吸血源,同時進行撲滅壁虱的工作。

  

Q型熱 Q Fever

 症狀:Q型熱是由立克次體病原Coxiella burnetii所引起。C. burnetii 分布遍及全世界永存於兩個交叉循環感染--在家畜及野生動物和 壁蝨。感染在家畜內廣泛的循環,包括綿羊,山羊,和牛。貓,狗,和家禽也會感染(Fox and others 1984)。在全美國綿羊感染的盛行率是相當高的,且綿羊是實驗動物設施中發生這種疾病最主要的動物(Bernard and others 1982)。然而,Q型熱發生在人類一人死亡的案例是病患暴露在臨盆母貓及其小貓環境中,而暴露在兔子之病例指出在實驗室環境中不應忽視其他動物是感染此疾病可能的來源。人類病患在病程及嚴重性等差異非常大,甚至可能發生無症狀感染。此病通常有突發性發燒,寒冷,後腦頭痛,虛弱,身體不適,和盜汗。在一些病例,發生乾咳肺炎,胸部疼痛,和其它少見症狀。同時也有急性心囊炎和急性或慢性肉芽腫性肝炎的報告。先天性心瓣膜缺損或者心瓣膜缺損修補會發生心內膜炎,且病情常延伸超過一個月甚至數年,最後造成重發性系統性感染。大多數Q型熱的病情會在兩週內痊癒。有心瓣膜疾病的人員不應從事具有C . burnetii之工作。

   

預防:人類通常經由呼吸道吸入具傳染原之空氣飛沫而得到感染, 雖然經由口腔食入傳染也有記錄記載(Benenson 1995b)。此病原存於尿液,糞便,乳汁,和特別是有蹄類家畜的胎衣,一般而言為無症狀感染。此病原耐乾燥且可長期殘存在環境中,藉由空氣飛佈散播此感染病原。此病為高風險性感染。

處理:可以血清學的方法偵測疾病急性和恢復期之間檢體內之特定 抗體包括微凝集反應(microagglutination),免疫螢光反應(immunofluorescent),補體結合法(CF),和酵素結合免疫吸附測定(ELISA)測試。可由血液或其他組織分離到病原。   

貓抓熱 Cat-Scratch Fever

 症狀:巴東體(Bartonella henselae)是新近描述之立克次體,直接與貓 抓熱與血管瘤桿菌(bacillary angiomatosis)有關,在不相關的情形下通常於患者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時,因免疫力下降使此病原增生發育 (Koehler and others 1994)。此革蘭氏陰性,多形性病原有在細胞內生長的偏好以及顯現產生慢性,無徵狀的菌毒血症,特別是在較年幼的貓持續至少2.5個月且有可能達17個月之久。曾在叮咬感染貓之跳蚤體內分離到此病原,且顯示跳蚤能夠傳播此病原給貓。此發現說明跳蚤可擔任動物疾病傳染的媒介(Chomel and others1996)。一個最近的盛行率調查的結果指出約40%的寵物和收容的流浪貓之血液培養檢查出有病原陽性的反應以及13家飼養貓之6家中至少有一隻陽性反應的貓(Koehler and others1994)。雖然貓抓熱通常與幼貓抓傷或咬傷有關,但仍牽連其他動物,包括狗,猴子與刺蝟豪豬等。(Goldstein 1990b)。此疾病在人類確實之發生率 仍未知;估計每年每100,000人有2.5病例(Groves and others1993)。 此疾病病原由四肢皮膚入侵,通常是由單隻手或者前臂開始。數天後小紅斑出現在入侵部位,接著形成水泡及結痂。患部在幾天至一個星期內會痊癒消失。數星期過後,出現局部淋巴腺病變,經常發生於個別的淋巴結且會持續數月。有時候會發生淋巴結的化膿。同時也出現發燒,身體不適,食慾喪失,頭痛,和脾臟腫大。其他,較不常出現的併發症包括結膜炎伴隨眼周圍眼臉的淋巴腺病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骨質溶解病變,肉芽腫性肝炎,和肺炎等。貓抓熱會發展成嚴重系統性或者再發性感染使宿主免疫力下降而威脅到宿主生命。此種嚴重的病例讓人聯想起,發生在HIV感染病患血管瘤桿菌病(bacillary angiomatosis)的症狀情形。

  

預防:罹患此病的病患,有75%病歷報告是被貓咬傷或抓傷,且超 過90%病歷報告顯示與暴露在飼養貓的環境之下有關係。此疾病大多數的病例出現在每年九月和二月以及疾病發生高峰期的十二月份( Fox and others 1984 )。使用適當的技術處理貓以及穿著保護的衣服將可降低工作人員暴露到貓抓熱病原的可能性。

 

處理:需要從血液、受傷皮膚或活體生檢檢體等分離致病病原,來 作為貓抓熱決定性的診斷。大部份的醫生經由臨床症狀,是否有接觸貓之病歷,由感染組織無法分離到其他細菌,與利用淋巴結生檢之組織病理檢查等作為診斷依據( Groves and others 1993 )。發現許多病患之血清學測試之R. henselae間接螢光抗體試驗為陽性反應。臨床試驗已指出抗生素的治療能用於消除貓的帶原性(Koehler and others1994),但現今偵測帶原者狀態確實有困難,因此徹底預防此病似乎仍不可能。同時也應落實控制跳蚤措施(防蟲計畫)。   

沙氏桿菌症 Salmonellosis

症狀:本病藉污染畜產品而經口傳染。可感染各種溫血及冷血動 物。動物以發熱及下痢為主。人為發燒、嘔吐、水樣下痢,重者可見黏液血便。沙門桿菌屬之腸炎性感染分布遍及全世界之人類和動物之中。在實驗動物種類中,許多來源之囓齒類是為無沙門桿菌屬感染,那是因為成功應用隔離操作剖腹技術以及加上嚴厲的管理來消除並防止動物再度受病原污染。飼料的滅菌有助於實驗動物之沙門氏菌的控制。然而,儘管努力排除實驗動物族群之沙門氏菌,經由污染之飼料,其他環境污染來源,使得沙門桿菌屬帶原者繼續傳播病原以及成為其他動和動物飼養管理人員之感染源。近來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隨機動物來源的採樣,狗和貓感染盛行率剩下大約 10%(Fox and Lipman 1991)。沙氏桿菌在進口的靈長類的感染則繼續時常有記錄(Tribe and Fleming 1983)。 沙門氏菌感染幾乎到處存在爬蟲類之中;於1970年代,烏龜(甲魚)感染沙氏桿菌是一個主要公共衛生的考量問題,最後是經由限制買 賣活烏龜(甲魚)卵或殼長10.2公分活的烏龜(甲魚)限用於研究機構科學或教育用途使用等措施控制了沙門氏菌之蔓延。鳥類來源常是人類食因性沙門氏菌症的原因且鳥類應被視為實驗動物設施中人畜共通傳染病可能傳播的來源。沙門桿菌屬感染產生急性發燒熱病腸炎(enterocolitis);敗血病和局 部感染產生繼發性併發症( Benenson 1995b ; Hook 1990 )。局部感染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組織中,因此本病會顯現不同症狀。許多宿主因子與本病的惡化有關,包含幼兒,老年,愛滋病,組織新生(neoplasia),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ve)療法或其他衰弱狀況,胃 酸缺乏,胃腸外科手術,或先前或目前廣效性抗生素治療等因子皆會使得沙門氏菌症狀惡化。

預防:原則以消除帶菌者, 杜絕本菌污染食品、阻斷食用肉蛋的 污染途徑。工作人員應依賴保護性衣物的使用以及個人衛生,與衛生措施等來防止本病的傳染。

處理:找出並消除病源。徹底處理畜牧糞尿廢水。提高畜舍的衛生 管理。經常以標準微生物技術分離病原來進行感染的診斷。相同病原的共同分離是以適當的分子生物學和分子傳染病學來決定,以用來確認可疑動物是否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傳播來源。若可能的話,於實驗動物設施中使用已確認非沙門氏菌保毒動物,和個別動物進 行微生物篩選或對動物族群進行沙門氏菌的檢體抽樣,以及分離病原和消除帶原動物等有助於從實驗動物設施中排除病原。使用抗生素治療沙門氏桿菌感染動物作為實驗動物設施中控制病原之手段可能不是很有效益的;因為抗生素治療會延長傳染週期(Benenson 1995b3)。

  

巴氏桿菌症 Pasteurelosis

症狀:本病菌 (Pasteurella multocida) 感染人類主要透過犬、 貓咬抓之 創傷造成。 若人類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時,亦會由吸入感染。犬、貓本身為不顯性感染 。家畜以肺炎為主。人類以局部化膿,呼吸道感染,骨髓炎為主。

預防:保定及檢查時應注意。動物目前有疫苗可用。

處理:找出感染源加以治療。

  

皮膚真菌症(皮膚絲菌症)

症狀: 皮膚真菌症的症狀會因真菌種類不同而有所不同。真菌在人與動物身上相互感染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犬小胞子菌。(2)念珠菌。(3)Artermaria屬:蟲呈環狀爬行擴散的病變,為其特徵。(4)猩紅白癬蟲:對於人類的感染力頗高,是造成香港腳的原因。(5)毛瘡白癬菌。(6)石膏狀小胞子菌。(7)隱球菌症。犬感染真菌症狀為一般皮膚病所有的症狀,小貓會出現不規則的脫毛症狀,迅速擴散。人則在手臂、足、頸部、頭部等較容易因直接接觸感染皮膚真菌症的犬貓而受到感染,會出現類似動物的真菌特有的環狀隆起之皮膚症狀。

預防: 飼養動物時,要隨時保持動物身體的清潔,如發現有皮膚異常或劇烈搔癢等狀況,應及早接受獸醫的診斷與治療。尤其在濕氣較多的梅雨期,更要注意。

   

寄生蟲性人畜共通傳染病

原蟲

弓蟲症 Toxoplasmosis

症狀:弓蟲(Toxoplasma gondii)是一種球蟲寄生蟲廣泛分布在全世界溫血動物之中。野貓與家貓是唯一決定性的宿主:他們經由中間宿主一隻傳染過另一隻。中間宿主,包含人類,能夠從只在感染貓的糞便中出現的oocysts或者經由食入感染的bradyzoites或者另一染動物包在組織中的囊狀cystozoites獲得感染。各種動物均可感染, 經口、胎盤、輸血傳染為主。 引起發熱、 肺炎、心肌炎、腦炎、脈絡膜網膜炎流產。弓蟲病一般會產生無徵狀或溫和感染,發病症狀為發燒,肌肉疼痛,關節疼痛,淋巴腺病變,與肝炎(Benenson 1995b)。弓蟲感染會嚴重影響孕婦以及免疫失調的患者。孕婦感染弓蟲,迅速分裂之活動體(tachyzoites)能會在血液循環中流竄,並穿過胎盤感染胎兒。在妊娠初期,胎兒的感染會造成死胎或視網膜炎,腦部受損,發燒,黃疸,發疹,肝脾腫脹,和生產或產後全身痙攣。懷孕後期胎兒遭感染會造成溫和或次臨床症狀遲延顯現性疾病,如再發性或慢性視網膜炎(chorioretinitis)。免疫抑制患者感染弓蟲之症狀特徵為斑丘疹,肺炎,骨骼肌肉病變,心肌炎,腦部症狀以及死亡。

預防:造成感染是由於吃入遭貓糞便所污染且含有感染的卵囊體(oocysts)之食物,水,或其他來源。未烹調或未煮熟的肉品,特別是豬肉和牛肉,是人類感染重要的來源。屠宰肉品嚴格檢查,勿生食肉類,食肉必須完全冷凍,徹底加熱。注意處理貓糞卵囊的排出。對孕婦有直接之威脅,應對家貓實施篩檢工作。

處理:找出感染源加以治療或摘除。

  

隱胞子蟲病 Cryptosporidiosis

症狀: 隱胞子蟲(Cryptesporidium spp.)分布世界各地且可在許多動物種類包括哺乳動物,鳥類,爬蟲類,與魚類等發現本病原(Fayer和Ungar1986)。交叉感染試驗研究顯示許多隱胞子蟲病原缺少宿主專一性(Tzipori 1988)。在實驗動物中,羔羊,仔牛,豬,兔子,天竹鼠,小鼠,狗,貓,和靈長類等皆能感染隱胞子蟲。隱胞子蟲病常見於年輕的動物,特別是反芻獸和仔豬。隱胞子蟲(Cryptesporidium spp.)分布世界各地且可在許多動物種類包括哺乳動物,鳥類,爬蟲類,與魚類等發現本病原(Fayer和Ungar1986)。交叉感染試驗研究顯示許多隱胞子蟲病原缺少宿主專一性(Tzipori 1988)。在實驗動物中,羔羊,仔牛,豬,兔子,天竹鼠,小鼠,狗,貓,和靈長類等皆能感染隱胞子蟲。隱胞子蟲病常見於年輕的動物,特別是反芻獸和仔豬。

預防:隱胞子蟲病是由排泄物口腔路徑所傳染,其可污染包括水,飼料,和空氣(Soave and Weikel 1990)。很多人類的病例包括人與人間傳染或次臨床感染的再度活化作用感染。一些本病的發生是與表面水污染有關;Milwaukee威斯康辛州一個最近的水衍生性流形病,感染人口相信超過370,000人(Dresezen 1993)。本病對處理動物人員的人畜共通傳染文獻有記載,包括一個最近隱胞子蟲病的報告指出其感染者為處理靈長類幼畜之工作人員;此說明這個人畜共通傳染病在實驗動物飼養環境之重要性(Anderson 1982; Miller and others 1990; Reese and others 1982)。

處理:隱胞子蟲病是由糞便以免疫螢光或特殊染色技術檢驗隱胞子蟲來診斷( Seave and Weikel 1990 )。因為此蟲有間歇性隱藏,因此需要許多檢體提供檢驗。落實個人衛生可有效預防本病之傳染。尚無有效的藥物治療本病的感染。

  

梨形蟲病 Giardiasis  

 

症狀:許多野生動物和實驗動物是梨形蟲(Giardia spp.)之保毒者,然人類來源的囊蟲會比動物來源的還具感染性(Benenson 1995c)。狗,貓,和靈長類實驗動物大概是最容易感染此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國內曾在開業獸醫師家中之菲傭檢出感染Giardiasis。人類和動物有類似型式的感染。感染有可能是無徵狀的,但常見有食慾減退喪失,噁心,腹部抽筋,脹氣,和慢性,間歇性腹瀉下痢。雖然本病原罕見發病,嚴重的感染會在膽道膽管及胰管產生發炎以及十二指腸和空腸黏膜受損,造成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不良。

  

預防:梨形蟲病的傳染主要從是感染患者或動物排出之囊蟲經由排泄物口腔路徑所傳染。此病原駐留在上胃腸消化道,在上胃腸消化道裡活動體(trophozoites或tachyzoites)被吃入然後發育成具感染性的囊蟲。實驗動物宿主梨形蟲病的鑑定和治療應配合有效的個人衛生措施,則會減低試驗動物設施中此人畜共通傳染病之潛在傳染的機會。

  

處理:梨形蟲病可由人類或動物糞便檢體或十二指腸抽取物發現囊蟲來診斷。

  

中華肝吸蟲症 Clonorchis Sinensis Infection  

症狀:第二中間宿主為淡水魚, 具有感染性的囊狀幼蟲。 經口感染動物及人類。造成腹痛、下痢、膽管炎、膽囊炎、肝肥大硬化。

預防:本省有多起食淡水生魚片感染病例。勿生食淡水魚,。犬、貓、鼠為自然飼主,注意其管理。

處理: 阻斷其生活史,如撲滅螺絲,勿將人及動物排泄物引入養魚池。

[ 本帖最後由 nccucc 於 2006-3-8 02:22 AM 編輯 ]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