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哥德式的血腥

barry0911 發表於 2006-3-27 00:53:15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 3179
在建築方面有個叫哥德式的建築
我有個問題~在電影"養鬼吃人"裡面的血腥畫面有人說是哥德式的血腥
但是哥德不是一種建築方式的稱呼嗎 跟血腥有啥關聯啊
假使說能這樣用的話~那也有所謂的"羅馬是血腥"囉?或之類的:unhappy:
這個問題跟建築有關聯 所以就po在這啦~:smile::shutup2::heart:

[ 本帖最後由 cupidlee 於 2006-3-27 01:55 AM 編輯 ]

已有(3)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cupidlee 發表於 2006-3-27 02:02
你所謂的電影簡介~我想應該是你所謂的"養鬼吃人"電影中離奇詭的夢幻色彩,畫面浮游在現實、意識、與夢境間徘徊擺蕩,或是超寫實的身體支解畫面八....

[ 本帖最後由 cupidlee 於 2006-3-27 02:07 AM 編輯 ]
Eiman 發表於 2006-3-27 02:46
~"~a 哥德式的血腥,恩~這翻譯具有很強烈的歷史文化暗示,這不只是要配合電影而已!!!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用血腥來形容,哥德式建築在當時文藝復興的前期時代存在著某一定程度的衝突,理性和哲學間的磨和時期,而哥德式建築的有種特色是為了表現其線條的生命延續性,在建物的終點不是終點而是另外一種開始,具有線條和意義上的延續性


以下參考文章~
書摘書名:藝術與思想(Art and Idea)
作    者:約翰‧弗萊明

在這緊要的關頭,理性的哲學被用於對付這些分裂的勢力,將哥德式理解為 一種衝突著的不和諧的風格是最恰當的。它使對立的因素暫存於不平衡的狀態中 。在以後的一個世紀中,哥德式的綜合體瓦解了,基本的對立──即二元論── 已不在可能得到調和了,於是出現政治社會上的武裝衝突、教會內部的分裂,並 導致哲學和藝術上的分歧。

  哥德式二元論如下:教會(教皇)VS國家(神聖羅馬帝國),基督教權威VS 北歐王國(尤其法國英國),教會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國際主義VS南北爭霸連續日 後數世紀衝突的民族主義,封建莊園修道院VS城市大教堂,貴族VS城市團體,教 士VS俗人,今生清貧VS來世天福,現世痛苦VS天國的寧靜和平。

  哥德式建築無論在內部外部,都存在著實心與空隙,推力與反推力,吸引與 排斥等的對立,這些對立因素使靜止的重量富有活力。

  雕塑中人像表現人類中的個性與共性之間的對立,這一對立明顯表現於非人 格化的預言家和聖徒的肖像學中。

  在文學中,拉丁語和本地語言對立,在音樂中,出現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對 立。在調性藝術中,出現對假設的音樂本質無結果的學術討論,與日趨重要的教 堂詩班的實際樂音;大學裡理論性聲學的抽象研究,與音樂創作的實用藝術。

  音樂裡也有內在衝突:單調合唱與複調小合唱、噪音與器樂對比,水平進行 的旋律和同時發出的垂直旋律,和音和不協和音的對立,複調聖歌中各聲部之間 的節奏上的對比,行與行、固定旋律與不定旋律的相對。 簡言之,哥德音樂顯示出所有建立在原則上的內在的對立。 b.學術的綜合——經院哲學、數學、音樂、建築

  二元論導致需要某種「共存」,它就是經院哲學。 大教堂學校設立的科目就是「七學科」,包括三學科的語法、修辭、邏輯, 四學科的算數、幾何、天文、音樂。 從聖母門到夏爾特爾大教堂,七個文科的化身使他們知道信念需要理性與知 識的啟迪,建築必須是一種符合邏輯的磚石結構,雕塑和彩色玻璃必須是百科全 書,音樂必須是一種聲音的數學形式,一切體驗要理性而非情感的表達。對經院 哲學家而言,以理性為基礎創造世界的上帝是通過合乎邏輯的的思維才可被理解 ,因此認識宇宙的關鍵在運用理性,哲學上的真理和藝術價值取決於思想與富有 邏輯的秩序體系。

  阿比拉德(Abelard) 的肯定與否定是哥德式思想的早期表現,他的繼承人 繼續對終極真理是透過信念還是理智來發現、對神性的權威是盲目接受還是作理 智的思考、對普遍還是個別、因還是果、命題還是對語、宿命還是自由意志等問 題進行辯論,最後阿逵納在辯證法中找到答案,他在他的《神學總論》中試圖以 合理的體系全面綜合有關基督進信念的全部文章。肯定否定、對立觀點被調和了 。

  如此的總結性論文,一如哥德式教堂的結構一樣,主題必須包羅萬象,有系 統的分成命題和副命題,並有根據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的結論。每一個邏輯命題 恰到好處的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如哥德式教堂拱頂的每一磚一瓦,只要有一個前 提被證明不成立,整個結構就會傾倒,就像無拱頂石的拱門。

  從阿逵納經院哲學,產生了「美」的經院主義的定義,根據阿逵納,美是以 完整、比例、和諧和明晰為標準的,因為思想需要秩序,整一高於一切,社學的 計算和象徵主義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對「三」的重視──以每三句押韻的末日 經、三行押韻詩、三段式聖歌、三重節奏。八度、五度、四度音程的出現,數學 的影響力遠大過感官上感受到的和諧。

  哥德式音樂存在於和其他哥德是藝術風格緊密相關的統一體中,如果將它從 統一體中分離出來就很難為人理解了。 新讚美詩的主題往往是奉獻給聖母。

  聽眾可根據他們的審美情趣和性情來決定是要聽拉丁語歌詞的莊重傳統旋律 ,還是口語文體的法國歌詞,允許音樂情趣的多樣化,是寺院中同質的修道院生 活轉向異質的城市生活的發展趨勢中的組成部分,大教堂正是這一潮流的表現。 新的旋律、節奏和文字上的多樣化隱含會眾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人組成的,此狀況 與體現在雕塑和彩色玻璃中的多樣化想像力是相同的。

  由於聲部是逐級升高的,從而體現了與建築相似的垂直概念,和眼睛一樣, 耳需要固定的點符來計量上生和下降,底線的音程可以固定住旋律逆向變移的點 。除了這種線性的直起直落,各種類型的多聲部音樂還借用于計量其他更迅速的 聲部變移的點符來獲得節奏上的行進感。由於哥德式音樂有幾個相對的旋律、不 諧和的音程、同時唱出的不同樂譜以及幾個獨立的節奏,因而形成上升的緊張感 。所有這些特徵綜合起來使哥德式音樂具有獨樹一幟的風格。

  哥德式拱頂和扶臂結構上的整一性,實際上是哥德式建造者對羅馬式經驗主 義者所做的回答,單體教堂中的肖像學和因城鎮城市而異的大教堂,表明當時允 許城市存在豐富的多樣性。無論是內部或外部,人的視線沿著無數向上的垂直線 到達塔尖和小塔尖,最後移向天空。在內部,人的視覺體驗與此相似,垂直線移 至天窗,然後穿過玻璃到達窗外的空間。和排除外部世界為原則的的羅馬式寺院 相反,哥德式大教堂追求建築的內部和外部的統一,因為外部和內部的線條在玻 璃幕牆上重疊,內部拱頂的推力和反推力在外部扶壁和飛拱的作用下達到平衡。

  哥德式風格需被看做是一個活性的發展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果,與此相反 ,希臘神話甚至羅馬式寺院都是一個已完成的整體,觀者的目光最終在兩者的某 個部位上停留下來,哥德式風格引人入勝之處是在使人產生未完成的不靜止的觀 念上,觀者的視線即刻就被吸引過去,並隨之漂浮想繼續看下去。

  除了哲學辯證沒有更有效的方法來調和這種不一致性,所以通過理性爭論得 出非理性、一如通過物質表現獲得非物質,理解那不可理解的,思考那不可思考 的,分隔那不可分隔的,哥德式藝術在物質與精神、實體與空無、自然與超自然 、吸入和排出、有限和無限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來。
 

  
 
barry0911 發表於 2006-3-27 22:49
你所謂的電影簡介~我想應該是你所謂的"養鬼吃人"電影中離奇詭的夢幻色彩....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不太懂為何要這樣用
樓上的大大講的太專業~看不太懂:unhappy:
我知道生命的延續~但是在電影裡找不到@@
難不成是死後人後被帶到地獄去?

[ 本帖最後由 cupidlee 於 2006-3-28 08:47 PM 編輯 ]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rry0911

LV:4 遊俠

追蹤
  • 11

    主題

  • 107

    回文

  • 2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