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很長一段時間,依靠青棒、少棒、青少棒三級棒球的小球員,得以在美國勞德岱堡、蓋瑞城與威廉波特曝光,即便揚威美國國土,但是他們身上的球衣寫著遠東區代表「Far Eastern」,這批球員到了成棒階段,有長達八年的時間,被擋在國際賽門外,國際上不承認「中華隊」的正確性,因為他們根本不認為ROC是個國家,我們頂多邀請國外的社會或大學球隊來台灣進行邀請賽,想要在正式的國際棒球殿堂露臉,何其困難。
1982年在漢城球場舉辦的世界杯,中華成棒隊以「Chinese Taipei」為名重新踏上國際舞台,三級棒球時代成長過來的菁英,奮力扛回一塊銅牌,世界棒壇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台灣除了小孩子之外,大人也很會打棒球。
1983年,攸關奧運代表權的亞洲盃在韓國開打,9月10日,滂沱大雨中,一壘手趙士強漏接,再見失誤,中華隊敗給日本。
敗戰之後,全隊將士用命,擊潰澳洲,與日、韓三隊戰績相同,並列冠軍,主辦國於是決議,中華隊必須在9月13日先與韓國戰一場,贏球之後才能和日本爭奪奧運代表權。
中韓之戰,郭泰源接替先發投手上場,球隊在延長賽先是追平、再以逆轉獲勝,休息半小時之後的中日大戰,再登上投手丘的,竟然是剛剛苦撐八局的郭泰源,他瘦長的身影站立在內野壟起的土丘上,既不單薄也不孱弱,仍舊堅韌銳利,一球一球、一局一局耐心解決打者,沒有任何一個人從他手上得到分數,雙方0:0僵持不下,直到九局下半,趙士強瞄準日本投手池田的第一球,一棒將球撈出反方向的全壘打牆外,負責轉播的中視不斷重播趙士強奔回本壘接受隊友英雄式歡呼的畫面,「微笑喬治」的笑容,讓整個台灣沸騰起來,從南到北放肆奔流狂喜的淚水,而郭泰源一日兩戰苦撐17局的靈魂能量,成為經典。
三歲就跟父親到台北球場看球的棒球作家蔡鵑如,自詡為「認真的運動瘋子」,對那次亞洲盃有很深情的文字記錄,她說「中視停掉了新聞時段,停掉了當年特有的全國聯播,停掉連續劇,記得那時馬路上好安靜,所有人都在看棒球……」
參與那次亞洲盃光榮戰役的選手,包括游擊手吳復連、左外野李志俊、中外野林易增、右外野蔡生豐、一壘手趙士強、二壘手葉志仙、三壘手林華韋、捕手曾智偵、DH宋榮泰、代打謝良貴,以及後來在日本羅德隊闖出名號、在中韓戰役還曾經上場代跑、跑回追平分的另一位王牌投手莊勝雄。
而郭泰源在結束中韓之戰八局投球,短暫休息之後再度登板,以103球解決30個打者,五次三振,一次四死球,只被對方擊出兩支安打,投出一場完投完封的完美戰役。
1984年,這批棒球悍將前進洛杉磯奧運殿堂,李居明鎮守右外野,涂忠男蹲捕,楊清瓏把守一壘大關,趙士強扛下第四棒DH,而前一年在亞洲杯創下一天17局投球奇蹟的郭泰源,自然成為日本與美國職棒球團鎖定搶奪的焦點。7月31日,中美對壘,美國隊中,包括後來成為全壘打王的麥奎爾(Mark McGwire),在超過五萬觀眾的道奇球場,郭泰源在五局下半,先以153km速球,三振第一名打者,再以「世界第三快,亞洲第一快」的158km快速直球,讓第二名打者揮空,遭到三振。
從此之後,「Oriental Express」成為郭泰源的代名詞,國外球評稱郭泰源的快速球是「人間極品」,一流的球速球質,簡直讓打者眼花撩亂,連日本《產經新聞》都以斗大的標題來報導郭泰源這顆創下亞洲紀錄的158km速球,日職巨人隊更開出史上最高簽約金一億五千萬日幣的天價,希望網羅郭泰源加入,較之巨人簽下「原辰德」的一億日幣,以及1981年郭源治加入中日隊的簽約金一千萬日幣,郭泰源的身價可想而知。而美國職棒球團亦透過外交管道向台灣政府施壓,希望郭泰源可以直接向大聯盟挑戰,可是「重然諾」的郭泰源將這些甜美的天價擋在門外,仍舊選擇加入西武,這之中,飽含著情感與義氣,與他在1978年2月份的一場青棒賽事,很有關係。
[ 本帖最後由 0916279173 於 2006-6-14 08:16 AM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