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 透過淘大花園事件解析住宅問題(內地)

cupidlee 發表於 2006-8-14 22:55:00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2369
透過淘大花園事件解析住宅問題                      文/開  彥   

(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健康住宅專家委員會主任)

作者簡介:開  彥,男,教授級高級建築師,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健康住宅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人居委員會專家組組長。中國建築設計院原副總建築師。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原總建築師。北京梁開建築設計事務所合夥人。

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病毒使人們陷入到恐懼之中,香港淘大花園非典型肺炎傳染的案例,使人們在恐懼之餘,開始反省我們的住宅與居住環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淘大花園案例剖析

淘大花園E座爆發大規模“非典”傳播的原因:
1.建築體形凹口多,樓間距小,在風動效應的作用下樓與樓之間形成“風閘效應”。
淘大花園是一個超高層住宅群樓,平均高度為33層,每層8戶,人口多,密度大,間距小。樓座間形成的半開敞天井最窄的距離只有1.5米,根據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約1個月的研究認為: 高樓群間每秒3至5米的快速氣流的,很容易形成一個“風閘效應”(擋風牆),排放至天井中含有病毒的微細水珠,隨空氣滯留緩慢上升,極容易串入附近樓層,造成大樓交叉感染。     

2.淘大花園破裂的下水道,乾涸的地漏、U形存水彎,也可能為病素毒提供了傳播途徑
研究報告同時指出,香港淘大花園非典事件中管道設計暴露出來的問題,又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外置管道的破裂洩露造成空氣污染源;室內地漏和U型存水彎因使用不當造成乾涸,成為滋養細菌,外泄毒氣的通道。“淘大”事件是一個很湊巧的情況,水渠出現損壞、下水管線及天井中形成“有害空氣倒灌”,帶毒空氣漫溢,使之發生大規模感染事件。
針對樓宇規劃及建築設計上的原因,除了淘大花園之外,香港還有不少建築物的天井設計與此相類同。為此,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出改善方法,即在天井出口附近的適當位置安裝“定風板”,從而改變天井出口處的壓力分佈,以便把部分風力引進大廈天井內,消除“風閘效應”,改善天井內的通風狀況。
專家指出,以淘大花園為例,只要排汙管有正常維修,改進“U"型存水彎,再在樓宇間各層安裝“定風板”,便能夠改善目前的情況。

目前我國現有城市住宅及居住區潛在的一些問題

我國80年代和90年代初建造的一批住宅及住宅社區,由於經濟能力有限,造價控制嚴格,大多住宅功能品質簡陋,居住環境較差,不符合居民對居住健康的基本要求:比如因過分強調用地緊,房屋間距過窄;房屋進深過大;不少住宅套型陽光不足;廚衛安全衛生條件差,不利於住戶的身心健康。特別是這一階段建造的塔式高層住宅,一梯8戶-12戶,甚至16戶,單向通風,內置小天井,一般朝向不佳,有的還是純北戶。居住條件一般是不理想的,不利於增強體質抵禦病害的侵蝕。進入非典以來,病況在國內蔓延十分迅速,和我們建築行為的不健康性不無關係。淘大花園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概括起來大約有下列與規劃及建築設計相關的問題和隱患:
1、住區規劃和住宅設計
(1)居住容積率過高,樓群開發得過密,樓間距太小,影響了各居室的採光和日照,有的住戶冬至日連一個小時的陽光也見不到。
     (2)規劃設計不注重主導風向;樓房排列像倉庫的貨架,沒有開闊的地域,影響社區的自然通風。有的地方風疾吹而過,有的地方則終年成為空氣流通的死角。高層住宅集中的區域風動現象和熱島現象嚴重,小氣候受到破壞。
     (3)超高層的設計,使居民不得不加大了電梯、大堂、垃圾處理裝置、供水、排水設施等的使用強度,增加了疾病傳染的可能。
     (4)有的樓房沒有陽臺,使居民無法晾曬衣服、被褥,無法進行紫外線消毒。很多病毒,比如肺結核,只見幾個小時的陽光,就會自己死掉。所以當流行病來臨時,陽光的消毒作用顯得十分重要。
     (5)由於樓房設計過密,每層佈置的戶數太多,朝向不好的住戶可能會終日不見陽光。由於設計不重視,室內常出現通風死角。家有老人、病人或小孩的居民,會因多日不見陽光和通風不良而抵抗力下降,當傳染病來臨時自然更易染病。
     (6)不少開發商為多出面積,加大戶型的進深,使衛生間沒有窗戶,住戶洗浴、如廁之後的濕氣、臭氣全靠排風扇抽排,樓上樓下共用通風道,難免不會有細菌在通風道滋生、傳播。長久以來,住宅通風道的設計功能和技術指標不能達到要求,高層住宅的廚衛排風換氣始終是一個問題。
     (7)在城市中心地帶見縫插針地開發住宅樓和寫字樓,使城市中心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負擔加重。當傳染病來臨時,非常難於疏散。再加上綠地太少,空氣不流通,讓人面臨病毒,無摭無擋無處藏身。 有不少商場、圖書館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設置在地下,沒有足夠的通風孔道,當傳染疾病來臨時,只能關閉。

2、住宅設備配置及管道布排

⑴住宅中由於空調使用不當引發的“空調病”是常見的現象。最主要問題是空調補新風的指標達不到要求,特別是樓宇“集中空調系統”大多只有除塵、加濕的功能,而無消毒除害的作用,因而有可能成為傳遞有害氣體的通道。“家庭分體式空調”,也會因為補充新風的能力差,室內空氣得不到及時的更換,引發不利於健康的因素。
⑵上下水管道設計;地漏產品;屋頂水箱;污水沉澱池等等設計也都和健康因素直接有關。
目前我們管道設計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管道外露而且直接走在居室內,常年暴露銹蝕極易滋長細菌。穿樓板設U型管道和洩露造成污染是常事;室內地漏不光穿樓板造成地面滲漏,而且,由於存水乾枯造成臭味漫溢,漫溢細菌,很不利於健康。屋頂水箱;污水沉澱池處理不好都是二次污染的根源。   
⑶ 交通單元的設計不合理。樓梯和走道黑暗而通風不良。特別是電梯和電梯井的設計、垃圾道的設計成為傳遞細菌的通道。

3、環境配套設計
  ⑴ 公共配套設施不全。由於居住社區大多為封閉設計,配套數量不足;一方面會所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服務設施擁擠,使用條件太差,易於交叉感染。社區內缺少衛生保健設施配置,病疫和居民保健得不到及時關照和控制。
  社區內交通道路過分強調人車分流,可達性差,應急處理不方便。
  ⑵ 公用人均綠地不足,社區內不注意綠化功能,好看不讓用,居民缺少活動場地。缺乏必要的健身空間與設施。社區內種草不種樹,小氣候得不到改善。

目前住宅和居住社區的防非典緊急應對措施

⒈ 開展住宅與居住區檢查
對現有居住區和公共建築群進行安全衛生檢查與評估、開展室內外通風評估及改造,條件差的應即使安裝通風設備,對不符合規範要求的應及時改正。清除交通道上雜物,增設環境衛生設施,調整現有垃圾收集轉運站布點,避開人流集中的區域 。

2.關緊“天井”的窗戶
過去我們國家曾經蓋過許多帶有“天井”的住宅,這些“天井”一般位於塔樓的中部,用於廚衛空間的換氣,但實踐中人們反映,這種建築由於在結構上形成一個巨大的“拔風”,會造成“串味兒”。
  近年來,一些新建築仍有採用“天井”的,但大多數是空間較大的景觀“天井”,而且多用於低層建築當中,這種大“天井”減小了“拔風”的作用。為此建議,在非典流行之際,為了避免“串氣”和“天井”內不潔物質的蒸發,人們應該關緊“天井”的窗戶,開啟其他一些直接對外的窗戶,以保證戶內的良好通風。

  ⒊“堵”好所有的地漏
   集合式建築中的下水管線和地漏形成的“空氣倒流”是眼下人們最應該警惕的。現在的住宅由於面積增大、衛生間數量增加,地漏的個數也隨之增加。 另外,現在很多商品房設計了帶有地漏的洗衣間等。
建築物內地漏的“水封”深度應該達到3至5公分。現在老建築為了避免加厚樓板而提高成本,普遍採用3公分水封的地漏。這樣的水量在春天一般兩天就會蒸發掉,為有效防止串氣,必須每天注意及時加水。尤其老樓房採用的是已被淘汰的三通地漏,其水彎中的水量只有1至2公分。為了防止空氣倒流及細菌污染,有條件最好用消毒水作“水封”。
  近年來,許多商住兩用樓投向市場,由於不同功能需求,很多用戶將廚衛改造他用,有人把地漏做在了櫃子下面,而這種做法很難保證空氣的潔淨。
  
⒋ 電梯要通風,儘量不走“黑”樓道
  現在很多高層建築,特別是塔樓的消防通道(樓梯)從一層到樓頂都沒有對外的窗戶,成為“黑”樓道,通風非常不利。現在很多辦公樓或住宅樓還把消防通道用於放垃圾和雜物,應當及時清理。在預防非典的日子裏,人們應減少在封閉空間—樓梯和電梯裏停留。電梯轎廂內(含電梯按鈕)每隔兩小時要全面、有效消毒一次。無人乘梯時,應開啟電梯門以利通風。各單位可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在電梯轎廂上部開啟通風口(通風口的尺寸以可能開啟的最大尺寸為宜),以保障電梯內空氣流通。
  
⒌ 高位水箱防止二次污染
高位水箱應及時清理,紫外線消毒燈要全部開啟,不得擅自關閉。紫外線消毒燈要每三個月更換一次,以保證紫外線消毒的有效性。
     
⒍ 遠離樓頂平臺出風口
  集中住宅所有通風管道的出風口都在頂層。平臺上的通風管道高度應該達到1.8米至2米,出風口做得過低的平臺,在防非典的特殊時期,不宜上人。或儘量減少在出風口周圍活動。   

⒎ 不用迴圈式集中空調
  目前,採用集中式中央空調的建築越來越多。採用迴圈送風的中央空調由於無法對迴圈風進行消毒,在防非典的特殊情況下,為防止串氣應關閉空調或等待按新標準進行改造。現在雖然有一些新型的集中空調具有補新風功能,但有可能達到不污染的要求,需要慎用。   
    
⒏ 注意防止廚衛滲漏
   很多建築因下水管道穿透樓板的關係,在上下層樓板間常見有程度不同的滲漏。這種滲漏有可能造成傳播非典病毒。 應該首先弄清是滲漏還是冷凝水結露情況, 如果有滴漏的情況,應及時修補,如果只是浸潤式的滲漏,用戶則可採用噴藥消毒的辦法保證室內的清潔衛生。

⒐ 加強補新風和排風措施
對於通風能力差或通風死角的地方,應增加通風設備。在空調和採暖時期,因緊閉門窗,室內補充新風的能力差,室內空氣得不到及時的更換,引發不利於健康的因素。除積極研究補新風新設備外,應定時開窗,改善室內通風條件。

⒑ 加強物業管理
改善老式住宅樓道的環境通風條件,清除樓道內的堆積的廢棄物。對樓內早中晚三次消毒,每二小時對內部電梯消毒一次,每二十分鐘對樓梯扶手、電梯按鍵擦拭一遍。在地漏內倒入消毒劑,避免病菌通過地漏傳播。樓層垃圾定點擺放,電梯上轉運在時間上應避開人群。

建議的中長期措施
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近幾年從事健康住宅對人的健康影響研究,組織了環保、醫療、衛生、體育等領域專家進行聯合攻關。2001年,編寫了《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2001年試行版和2002年修改版),從居住空間、空氣環境品質、熱環境品質、聲環境品質、光環境品質、水環境品質等方面編寫了相關條文四個章節近200餘條,設計原則和指標體系並舉。

健康住宅定義從居住者出發,在滿足住宅建設基本要素的基礎上,提升健康要素,滿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多層次的需求,使居住者生活在舒適、安全、衛生、文明的住宅和居住社區.
這次非典的災害對人們的居住環境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而健康住宅從更廣更深的層面關注人居健康方面的研究,不但發現住宅中的不健康因素、提出對策,更重要的是給開發、設計、建設方提供科學的建設依據,開展健康住宅的研究工作目的就是從建設的源頭杜絕住宅中的不健康的隱患,防止類似“淘大花園” 事件的再次發生。

為此,圍繞健康住宅的研究和試點推廣,作如下建議意見:
⑴  作為建設健康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建設部有關領導及部門及時組織專家對健康住宅的研究和示範試點工作進行評估、指導。
⑵  修改並完善《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和《健康住宅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等檔。在此基礎上儘快制定相應對策,儘快在住宅建設中貫徹使用解決, 規範和指導房地產市場,將人類健康、舒適、安全放在住宅設計、建設的首位。
⑶  建立相關科研攻關和開展技術集成推廣試行工作。如:
A.        住宅熱環境改善技術研究。包括高舒適度、低能耗採暖空調技術研究;補新風技術和設備的開發和研究;外遮陽技術和產品等。
B.        室內空氣品質保證的研究。室內空氣濕度、溫度控制技術;防結露技術和產品;室內污染源控制和檢測技術標準等。
C.        住宅管道布管設計和新型管道集成化技術。住宅通風設計評估及排油煙道效應研究。
D.        住宅垃圾收集、轉運、銷毀技術、管理和裝備配置研究
E.        住宅植物生化技術和改善住區小氣候作用研究

⑷ 開展全國健康住宅試點和重點技術開發應用示範工作
由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牽頭,已由國家衛生部、環保局、國家體育總局等下屬九個研究單位組成的健康住宅專家委員會。與以往的試點示範的不同,健康住宅的推行採用“跟進機制”,重點放在建設的過程,協助開發專案落實各階段的技術關鍵措施,提高健康住宅程度,實現健康住宅目標。 目前已經初步建立7個試點項目,一批項目正在申辦中,工作開展順利。為進一步推進健康住宅試點工作做好了必要的準備工作。
這次非典的災害對人們的居住環境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而健康住宅從更廣更深的層面關注人居健康方面的研究,不但發現住宅中的不健康因素、提出對策,更重要的是給開發、設計、建設方提供科學的建設依據,開展健康住宅的研究工作目的就是從建設的源頭杜絕住宅中的不健康的隱患,防止類似“淘大花園” 事件的再次發生。

[ 本帖最後由 cupidlee 於 2006-8-14 10:57 PM 編輯 ]

科技支撐健康住宅的發展----《健康住宅技術要點》綜述.doc

45 KB, 下載次數: 22

相關內地文獻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cupidlee

LV:6 爵士

追蹤
  • 347

    主題

  • 705

    回文

  • 4

    粉絲

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