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新集談無慾退隱臨行時吟誦霹靂取材蘇曼殊以下介紹原註資料交流 唉真不捨月才子啊
蘇曼殊(1884~1918)
蘇曼殊,原名子戩,小名三郎,學名玄英,香山(廣東中山)人,光緒十年(1884)年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五歲時蘇曼殊隨父親回廣東,二母親仍在日本。
蘇曼殊十二歲時便在廣州長壽寺由贊初和尚剃度出家,然後受具足戒,並嗣受禪宗曹洞宗衣缽,由此可見蘇曼殊在青年時代即學識淵博,靈慧敏捷,否則他小小年級是無法弄通深奧的曹洞宗經義的,而且曹洞宗選中蘇曼殊為傳人,也恰好證明蘇曼殊在佛學方面的精深造詣。
此後,蘇曼殊到東京早稻田大學學習,並利用假期到泰國,斯里蘭卡等國遊歷,學成後回國,在日本其間,參加國中國留學生的愛國組織,傾向於民主革命。
蘇曼殊不但是一位佛學淵博的僧人,他還是為多才多藝的才子,他能詩文,善繪畫,通英,法,日,梵多種文字,和陳獨秀,柳亞子等文學泰斗交往甚密,在佛學上他著有《梵文典》,《漢英辭典》,現存的著作有《文學因緣》,《焚劍集》等。
蘇曼殊英年早逝,於1918年病逝於上海,年僅34歲。
曼殊多情,但不隨便發泄感情,他的抒情全是有情而抒,且有一定的對象。一九零三年秋,曼殊在日本東京參加中國留學生反抗俄國侵略我國東北的愛國運動,作詩繪畫告別師友湯覺頓,藉以表明決心反帝,勇赴國難的心蹟。湯覺頓名眷,號荷庵,廣東番禺人。一八九七年奉派赴日木橫濱任大同學校漢文教員。是曼殊的老師,後來曼殊在該校兼任繪畫工作,兩人情逾師生。曼殊之表兄林紫垣發現曼殊參加中國留學生的抗俄愛國運動,斷了對曼殊的經濟供給,曼殊不得不棄學回國,准備投身正在興起的民族民主革命高潮。臨行作詩繪畫贈別湯覺頓,此即發表在《國民日報》上的《以詩並畫留別湯國頓(覺)二首》。
(一)蹈海魯連不帝秦,茫茫湮水著浮身。
國民孤憤英雄淚,洒上鮫綃贈故人。
談無慾 (二)海天龍戰血玄黃,披髮長歌覽大荒。
易水蕭蕭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