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義建築,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流行於歐洲一些國家。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歐洲各國始終存在著對古代文化的鍾愛,到18世紀中葉,羅馬古城一個個被發掘,人們發現學院派的古典主義教條與真正的古典作品大不相同。稍晚一些時候對古希臘遺跡的研究發現,古希臘建築同古羅馬建築也存在巨大差異。這個時期的建築理論突破了教條主義一百年的統治,把真正科學的理性精神帶進了建築領域。這理性已不是古典主義者所標榜的先驗的幾何學的比例及清晰性、明確性等,而是公能真實與自然,建築物的一切都要表明它存在的理由。古典主義與理性主義發生了聯繫,於是產生了各種新古典主義,即古典復興建築風格。
採用古典復興建築風格的主要是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築和一些紀念性建築。法國是古典復興建築活動的中心,主要代表作品有萬神廟(1755-1792)、雄師凱旋門(1808-1836)、馬德蘭教堂(1806-1842)等,都是羅馬復興的作品。英國在18世紀下半葉興起了羅馬復興的潮流,代表作品有英格蘭銀行(1788-1835);19世紀又興起了希臘復興建築,代表作品有倫敦的不列顛博物館(1823-1829)、愛丁堡大學校舍(1825-1829)等。德國主要是希臘復興式,代表作品有柏林宮廷劇院(1818-1821)和阿尓塔斯博物館(1824-1828)。美國獨立後,古典復興建築盛極一時,美國國會大廈(1793-1867)仿巴黎萬神廟,為羅馬復興風格;而林肯紀念堂(1911-1922) 則是希臘復興建築的實例。
圖1 雄師凱旋門(1808-1836)
圖2 不列顛博物館(1823-1829)
圖3 林肯紀念堂(1911-1922)
解構主義是在1980年代末期興起於建築設計界 的派別。藝評家們以:
1。作品上侵略性的〞形〞的重疊;
2。在幾合圖形場上運用高彩度的色塊,
這兩個特點來鑑別解構主義。解構主義的作品 零星的散見於以下的建築師作品中,如:蓋瑞 (Gehry,F )、愛斯門(Eisenman,P)、漢迪 迪(Hadid,Z )。強生(Johnson,P )於1988 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所舉辦的一場展覽會創用了(設計上的)解構主義這一名詞,該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是只有圖面或模型(不是實作作品),而且 多半是在空想階段的作品,並不具有可行性。
解構主義在形體上的特徵:
1.呈現狀似『解構』姿態,整體看來散亂破碎,拆散建築元素之間的系統關係,製造建材間的矛盾性與衝突性。在形狀、色彩、比例、尺度等部分極度自由,脫離傳統的軸線與秩序。
2.動態形體,傾倒、扭轉、弧形波浪、衍生等手法造成的動勢與不安定效果,再一般穩重嚴肅的建築形體中自成一格
解構應用在建築上,是一種建築思想,建築不應該只提供住所、闢護所的功能,認為要質疑建築的傳統標準,並且將建築自功能性、美學性與居住性的霸權統治中解放。解構主義已設計可以不對歷史軌跡作出反映的共時性觀點,強調理性和隨機性的對立和統一。它也不只是建築師的活動,或是建築的外表功夫,而是觀看建築以及在建築空間內活動的人,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體驗空間的行為。
解構主義尤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從形式上可以看出與中國草書藝術相通之處,兩者同為視覺藝術,同樣,解構主義要做好也要有功力、有章法、有素養,並非隨便『解構』即成。
維特拉家具博物館/蓋瑞(Frank O.Gehry)
偉克斯那藝術中心埃森曼2
[ 本帖最後由 k122058 於 2007-1-14 00:45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