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同修會很誇張喔

 
kyo111111 2011-2-7 21:32:58 發表於 人物訐譙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2 9823
kyo111111 發表於 2011-2-8 16:57
本帖最後由 kyo111111 於 2011-2-8 16:58 編輯
那就奇怪了

請問是妖魔鬼怪神通大還是佛的神通大
請問是妖魔鬼怪強還是佛強

佛神通大
佛強

這樣的話. ...
861 發表於 2011-2-8 16:42



    只能說跟沒基礎 什麼都不懂的人對談很累 還需要一一解釋 就算解釋了 你也是處處刁難找麻煩 原因就在你根本就沒宗教信仰

    你就像佛陀時代的城東老者一樣 佛陀為了要讓他信佛教 不斷放佛光照他 他每躲到一處佛就放光跟著照他無處躲 他最後還是不信,原因就再於他根本不信佛教
    所以就算佛再降臨在人間  不信的人一樣有他的理由.

    所謂佛也有3不能 不能滅定業 不能渡無緣之人(就像你這種處處刁然但是別人在給你答案後你還是會繼續找問題找理由的人)另外就是 不能盡生界

    另外佛也有三不渡 【無緣者不渡】【不信者不渡】【無愿者不渡】
861 發表於 2011-2-8 17:07
本帖最後由 861 於 2011-2-8 17:20 編輯
只能說跟沒基礎 什麼都不懂的人對談很累 還需要一一解釋 就算解釋了 你也是處處刁難找麻煩 原因就在 ...
kyo111111 發表於 2011-2-8 16:57


並非刁難.而是提出疑問

了解佛的教義就應該能說出答案為世人解答.而不是用牛頭不對馬嘴的答案來敷言

真理就不怕被人質疑.就不怕被人提出問題

我有信仰阿.我相信自己.我認為我與神與佛沒有什麼兩樣.都是生命的一種

因為我靠自己養活自己.神與佛給我什麼實際的幫助呢?

就像考試.2個人去考試.甲努力讀書學習而將考試的內容都學起來.乙不讀書天天拜拜求神拜佛讓他考試通過
請問甲&乙.誰可以考過?

要我信你.麻煩請讓我先了解你是真還是假
貨比三家.沒有提出疑問.怎麼知道好壞

大膽的假設.合理的懷疑.小心的求證..乃是人類進步的三大法則.也是人類成為神的方法

對於神或佛.我不知道有沒有存在
有存在.要我信你.麻煩請拿出好處.麻煩請說出信你的好處
沒有存在.對我也不影響到

更不用說科技越進步.人類越能成為神
jyx2 發表於 2011-2-8 17:22
本帖最後由 jyx2 於 2011-2-8 17:32 編輯

回覆 32# 861

有個觀念需釐清

科學 論證驗證後 才說是與否
驗證的環境是針對疑問 而成的實驗環境與可獲得結果
當不可獲得結果時 即無法驗證
沒有結果 無法說是與否

所以宗教 誰能驗證?
請世界上身處於科學領域前端的科學家來 也不敢對一個無法驗證結果而斷定結果
疑問 質疑必有 但斷定結果有?
這點很多人 觀念都錯誤
無法驗證 沒有結果 怎說是否?
科學這定義 國小貌似就有 國中生物課本應該寫很清楚

說個聽到的事實
有一人從美國某知名大學 攻讀理工兩門碩士學位回台後
出家
861 發表於 2011-2-8 17:36
本帖最後由 861 於 2011-2-8 17:39 編輯
回覆  861

有個觀念需釐清

科學 論證驗證後 才說是與否
驗證的環境是針對疑問 而成的實驗環境與可獲得 ...
jyx2 發表於 2011-2-8 17:22


若是如此.科學也不會進步

科學進步的基礎就是在於大膽的假設.之後的求證不見得這個時代能驗證出來.很多假設有待世人來證明
因為現在無法證明的東西表示科學還不夠進步

當初牛頓提出運動三大定律後.也不是被百年後的愛因斯坦證明其中有錯
難道從牛頓到愛因斯坦這段期間.因為無法證明運動三大定律完全正確而使科學無法進步嗎?
大膽的假設白話的說法就是科學是用來打破的

無法驗證是因為現在科學還不夠進步

哥白尼提出天體運行論.當時也無法驗證其真假.當時還認為是荒妙不實的言論而被宗教打壓
那請問現在呢?

以前數學提出十大數學難題.當時的數學家無法證明其假設是否為對的.那請問數學發展就終止了嗎?

無法驗證不代表未來就無法驗證
提出假設現在無法求證.也不表示科學就會因此滯止

說出家當和尚.那你要不要說還俗的例子呢?

況且以現在的科技發展用古代人的眼光來看.現在的人都會被古代人當作神崇拜
因為可以做到古代人做不到的事
jyx2 發表於 2011-2-8 17:40
本帖最後由 jyx2 於 2011-2-9 14:41 編輯
若是如此.科學也不會進步

科學進步的基礎就是在於大膽的假設.之後的求證不見得這個時代能驗證出來.很多 ...
861 發表於 2011-2-8 17:36


既然了解無法驗證是因某些原因
那對宗教斷定結果 更稱科學 不感到奇怪?
進步在於質疑 這些有下結論?
861 發表於 2011-2-8 17:44
本帖最後由 861 於 2011-2-8 17:48 編輯
既然了解無法驗證是因某些原因
那對宗教斷定結果 更稱科學 不感到奇怪?
進步在於質疑 這些有下結論? 下 ...
jyx2 發表於 2011-2-8 17:40


這也沒差阿

提出疑問什麼時候都可以.要世人接受就要解世人心中的疑惑

就像你去買東西.你跟店家問問題.店家說只准買.不準提出問題質疑.請問你會買嗎?
很多宣傳宗教人士的心態就跟上面店家一樣.只准信教.不準懷疑

只要心中有疑或都可提出來.而不是說質疑教義的就要有報應..用這類的理由讓人不準發問

況且學越多疑問越多.因為越學習懷疑就會越多.越懷疑科學就會越進步
jyx2 發表於 2011-2-8 18:22
本帖最後由 jyx2 於 2011-2-8 18:26 編輯

回覆 37# 861

信仰宗教的人士 不論哪個教派
真能完全做到該教所規範或了解該教理念?
所以 有些人信仰宗教 某種角度是取 某種精神層面的需求
如果用 信仰者的行為需要完全做到能夠代表該教 這是否有所困難?
同樣 學術學者 每位學術學者 都需要達到這「學術學者」稱謂的程度 這是否有所困難?
對某些事物用最高標準來看待 進而評論好壞 這是正確?

在下不是替宗教人士這類開脫什麼
只想說 不經驗證而下結論且是相當極端的結論 有益?

政治紛爭 某種原因就是用最高標準去看待
什麼事 都是政府的事 政府要扛  什麼責任 都是政府的責任 政府要擔
有益?
follow3368 發表於 2011-2-8 18:42
本帖最後由 follow3368 於 2011-2-8 18:51 編輯

請問外星人在那,蟲洞如何產生,為什麼佛長得像人,不像外星人,人類如何進化,宇宙如何產生及運作的,這一切的一切,還不是要靠科學來發現,老和尚能解釋的清楚嗎。宗教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只能相信,不能懷疑的。
861 發表於 2011-2-8 18:56
本帖最後由 861 於 2011-2-8 18:57 編輯

回覆 38# jyx2


要傳教.要宣傳.本來就要對教義有了解才對

若是一問三不知.民眾敢信教嗎?

就像買車.你問賣車業務說這台車有沒有安全氣囊?.這台車耗油多少?.這台車保固多久?
民眾提出疑問.賣車業務一問三不知.請問你敢買此台車嗎?

就像老師教育學生.學生提出疑問.老師不解釋卻說不準有任何問題.只准學生死記.不準學生思考也不準學生發問
請問你敢讓你的小孩接受這樣的教育嗎?

這是很基本的觀念.你要先理解才能說服別人

我也沒說什麼最高標準.而是從以前問到現在.問到最後.那些人不是說不得對神有懷疑.或是說這種言論有報應.就是說無緣
請問你若是我.你能心服嗎.你敢相信嗎?

以這種不準信徒有任何質疑的心態傳教.這不就跟邪教一樣做法嗎
只想聽拍馬屁的話而不準有人忠言逆耳.這不就擺明只希望信徒拍馬屁

最基本的接受雅量都沒有.這樣的神或是佛有什麼好尊敬的?
世界大同 發表於 2011-2-8 20:55
本帖最後由 世界大同 於 2011-2-8 21:10 編輯

嘻嘻~
各位同修大家好啊
我是雲甫

引用:
在下才學淺疏
只是將知道的說出

國中生學理化 被問了一個科學問題
國中生回答不出來 這時提問者就否定科學的可信性(可靠性)
誰知 這問題需大學程度才可解釋

哈哈哈哈哈哈......
還真的引出才疏學淺  見識淺薄的有緣同修了耶
雲甫就巧妙的將"真理"提供給有緣同修參考囉

參考資料:

佳暄:

新的一年

祝您事事如意  天天開心

非常感謝您的分享

我也有東西想與您共享  請笑納~

[小弟的東西沒有智慧財產權,歡迎您也分享給值得分享的好朋友喔  嘻嘻~ ]

大多數宗教的『真理』都建立有一個造物主——神,的主宰為真理。唯有佛教它不建立主宰者,佛陀 所說的『真理』是世間萬法皆有種種的因與緣所和合的,它不是神主宰的。您看佛說的是這麼正理呢?
再者,佛教(佛陀所教導的真理)的根本是,眾生若造惡因,此惡因的業力若因緣成熟時就會受自己所造惡的果報,就如我們在社會上若犯了國法,就心須接受法律治裁的道理一樣的,反之造善業亦是如此,並不是神的主宰。
再者,佛教講的『真理』更偉大了,如佛陀所講——我們眾生(有靈性者)常期來因執著煩惱不明真理所以心不得解脫生死輪。但一切眾生皆可同我一樣成為彿陀(心解脫的大覺者,沒有煩腦者)。所以佛教是人人平等地,佛、眾生,都是有顆明亮的心,只是因迷、悟時有差別,若悟了, 一切皆平等無差別。這樣的至理是別的宗教所無法作到地。
若尚有疑問

歡迎來信討論,祝福您一切如意

國父說過:信仰宗教要先明瞭真理,不明真理而信仰宗教,就是迷信。[是國父說的喔  與小弟無關]

信仰宗教的目的是善終[如何安心的走完人生這一趟]

大多數宗教的『真理』都建立有一個造物主——神,的主宰為真理。

唯有佛教它不建立主宰者,佛陀 所說的『真理』是世間萬法皆有種種的因與緣所和合的,它不是神主宰的。您看佛說的是這麼正理呢?

是的,佛說的是正理。沒錯

[凡人求佛不求心  聖人求心不求佛]

[功是自己去做的善事  德是接受別人的善意]

只要有心,功每個人都會做。而德卻是讓人遲遲無法釋疑的一個癥結。

舉個例來說:當別人拿東西給您的時候。我只會問對方,您自己有沒有留,若對方還有多餘的東西留給自己,我就會欣然接受他的餽贈。因為別人可是看的起您,才會送您東西耶!為何不大方的接受他的善意呢?

但是在自己的心中,要明確的告訴自己。將來自己有多餘的東西時,也要想到這個好朋友,如此才會功德圓滿啊

修道格言:有功無德變成魔;有德無功道難成

[要做出多少功? 在於自己 能得到多少德? 在於別人]

所以德是無法預知的。  當別人能夠感受到您給的功的時候,會回饋給您應有的德。但是它不是絕對的。原因不是對方不懂的回報,通常是我們給的太少。

[] 這個字一邊是人一邊是弗;[]的意思是[不是]

佛心為何?
佛心就是要適時懂得將心比心。  佛心它不是[一個]人的心;它是指兩個人的心。是哪兩個?第一顆心是自己的  自己要做到問心無愧。第二顆心是別人的  要做到讓別人對您由衷敬佩。

所以,佛心就是我們所稱的慧根。只要能夠適時懂得將心比心,就算是擁有佛心。

佛家所稱的緣,依個人之微薄淺見。

第一是時間。[今天我想去朋友家拜訪朋友續緣,可是在這個時間點,他沒有在家,就是無緣;若朋友在家,就是有緣]

第二是對方的心。[若朋友在家,他並不一定願意與我續緣,要看當時對方的心,是否願意續緣啊,不是嗎?]
再者,佛教(佛陀所教導的真理)的根本是,眾生若造惡因,此惡因的業力若因緣成熟時就會受自己所造惡的果報,就如我們在社會上若犯了國法,就心須接受法律治裁的道理一樣的,反之造善業亦是如此,並不是神的主宰。

就是所謂的 [自己做功]有善報[別人回德] [自己做惡]有惡報[別人回惡] 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緣尚未成熟---第一是時間點不對;第二是對方的心已經忘記或是原諒啦]
再者,佛教講的『真理』更偉大了,如佛陀所講——我們眾生(有靈性者)常期來因執著煩惱不明真理所以心不得解脫生死輪。但一切眾生皆可同我一樣成為佛陀(心解脫的大覺者,沒有煩惱者)。

呵呵呵 佛陀沒煩惱?
它的煩惱可大著呢,凡人每天只煩惱錢賺的夠不夠多?而佛陀煩惱的可是眾生疾苦耶。套具現代話來講,就是憂國憂民囉!

因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但是,在挺身而出之前,是否該先想到如何全身而退呢?做人是否應該懂得受過與讓功啊
?

所以佛教是人人平等地,佛、眾生,都是有顆明亮的心,只是因迷、悟時有差別,若悟了, 一切皆平等無差別。這樣的至理是別的宗教所無法作到地。
若尚有疑問歡迎來信討論
[
小弟沒有任何疑問,也不想與您爭辯任何什麼東西。真理無法越辯越明,在爭辯的同時,很有可能會造成更多的紛爭,何苦呢?]
歡迎來信討論,祝福一切如意

[就是因為這個您字,小弟欣賞您的真心與誠意。所以,我願意提供一些微薄淺見給您參考,只是參考喔,願不願意去做,那是您的自由,我可管不著喔]

愛的真諦[這一篇文章在聖經的前幾張]

愛的真諦
作詞:保羅 作曲:簡銘耀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凡事要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愛的真諦取自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三章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這句話是重點喔

想要知道真理是啥的話,是否該先悟出啥是不義?

自古有云:有正必有邪

有了正義,何謂邪義?小弟願聞其詳,還請您不吝賜教

不義=邪義=無情有義[例如:殺白曉燕的陳進興]

愛=正義=有情有義

情=適時的將心比心

義=適時的說到做到

為何要適時呢?

因為這個世間不是只存在著好人

先懂是非  方能進退




愛..看完你會有很深的感觸...

他是一位退休教授,跟老妻過著優游的生活,早上一起爬上小山崗舒展筋骨,下午他料理陽台的花草,又或看看雜誌,妻子則和朋友到咖啡室聊天。他們惟一的女兒,在美國定居。月前的一個晚上,朦朧間他感到床墊濕了,是老妻尿床。他推推她,發覺她已沒有反應。「節哀順變。」不少親戚朋友說。「謝謝關心,我會的。」他極有禮貌地回答,沒失方寸,一派學者風範。暗地裡,他部署一切。花草贈給鄰居,向人借的書籍郵寄送還,然後,走上律師樓立遺囑。全部準備好了。在月圓的晚上,銀光薄薄的灑滿一室,他亮起微黃的檯燈,寫下最後的說話。面前,是一瓶藥丸。瓶子上,他看見老妻微笑。就在他打開瓶蓋的時刻,電話響起。他拿起電話筒,一把熟悉的聲音傳來:「爸爸,我在啟德機場,我好想陪陪你。」他猛然醒覺。老教授向我說完他的故事,喝一口香片,緩緩道:「最有效防止自殺的東西,不是學術修養,不是心理醫生,不是豐厚財富,原來是一種簡簡單單的被愛 感 覺 。」



你若覺得重要 再傳一次
1.這個社會病態報導多,鼓勵人心的少。
2.我們其實也是他人豐厚財富的一部分,值得多存一些。

和氣 禮讓 福善 平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