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小說】隨身種田 作者:壯鄉小仨(已完成)

   關閉
bpd 2011-7-4 21:41:49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9 635428
bpd 發表於 2011-10-3 20:40
【163章】 觀鳥天堂

  在小鏡湖周邊越冬的候鳥大多數都是涉禽,牠們在蘆葦蕩的深處築起了巢穴,然後在湖邊的淺灘上覓食。小鏡湖水源豐富,哪怕是在冬天,水位下降的程度也不明顯,在蘆葦蕩之中,依舊可見一汪汪的淺坑。

  在夏天豐水季節,這些淺坑就會連接在一起,變成小鏡湖的一部分,這裡也變成了小魚蝦和螃蟹、泥鰍、黃鱔等等生活的樂園。隨著水位的下降,這淺坑就變成了獨立的存在,困住了不少的魚蝦之類。現在,這些上天無門入地無路的小東西就變成了候鳥們的美餐,遭受肆意的捕殺。

  不過,這就是自然界的規律,優勝劣汰、弱肉強食!

  余善為主要研究的對象是水生動物,而韓正寶主攻的方向是陸生動物,但是涉禽正好處於這兩者之間,兩個人研究略有重疊,於是乎兩人攜手啟動了對候鳥的觀測和研究。

  蘆葦蕩之中豐富的食物和相對安全的環境給候鳥們營造出異常舒適氛圍,讓牠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只是短短的幾天,在鴨棚中觀測、拍攝候鳥的余善為等人就發現蘆葦蕩裡很快就被大批涉禽給佔據了。

  數量最多的是各種鷺鳥,白鷺、蒼鷺、黑鷺、牛背鷺,……,幾乎大部分的鷺鳥品種都在余善為的鏡頭前出現過。以前,鷺鳥作為中國常見的鳥類之大江南北幾乎都是隨處可見,一點都不稀奇。但是,隨著這些年以來,人類活動的影響、濫捕濫殺再加上環境污染,鷺鳥迅速成為了瀕危物種,開始被列入各種保護公約。

  現在,除了一些污染不太嚴重的水域、山林溪流之中還能看到鷺鳥的蹤跡,在別的地方已經很難看到大批鷺鳥的出現了。在一些公園和保護區之中,鷺鳥的存在與否已經成為了環境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

  現在,余善為在鏡頭前就看到了成百上千的各種鷺鳥每天早上準時從湖邊山上的樹林飛下小鏡湖的淺灘上覓食。鷺鳥們的飛行姿勢優雅,和鶴類一般,令人心生嚮往。鷺鳥的生物鐘很準時,每天的行程幾乎都是嚴格按照『時間表』進行,絲毫不會有混亂的情況。

  在小鏡湖邊上生活的鷺鳥,有一半是遠道遷徙而來的候鳥,還有一部分是本地的留鳥,但是牠們並沒有太多地域的區別,混雜在一起,無論是誰也無法分出來。

  和其他略顯從容的其它涉禽相比,鷺鳥中的留鳥就顯得有點行色匆匆,牠們每個半個小時就會返回巢穴哺育幼鳥。不斷起落的鷺鳥不時在淺灘上起落,激起陣陣漣漪,整個淺灘因為它們的存在而變得像是繁忙的國際機場。

  白色、黑色或是灰色的身影從平靜的湖面上悄無聲息地掠過,美麗的身影和周圍的景致融合在一起,然後在湖面上顯出倒影,令人迷醉。

  鷺鳥們繁忙而又從容的表現只是大批涉禽的一個縮影而已小鏡湖,候鳥們很快就適應了這樣的生活,活得有滋有味。

  除了鷺鳥,留鳥之中還有大量行動敏捷的鷸類,成語之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典故說的就是這種鳥兒。它們奔跑迅速,又善於飛翔,和那些行動優雅的大型涉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另外一種風格的體現。

  鷺鳥和鷸類是涉禽中數量最多的,但是余善為和韓正寶的注意力並沒有放在牠們的身上,而是放在了那些更為珍稀的候鳥身上。

  白鸛,又名東方白鸛,是涉禽中體型比較大的一種,最大者體長約有一米二,可謂是不折不扣地巨無霸。牠們體型修長,看上去就如同是一尊美麗的藝術品,令人心生美好之感。以前,在湖泊和河流經常能看見牠們的身影,但是白鸛比較遲緩的行動讓牠成為了不少人類獵殺的對象,數量急劇減少。

  現在余善為能夠在小鏡湖發現數十隻的東方白鸛,心頭要說不激動是假的,這也讓余善為更加堅定了在小鏡湖蹲點,耐心拍攝的信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拍攝的進行,余善為和韓正寶等人心中的驚訝就越來越多了,因為在自己視野之中出現的珍稀候鳥數量和種類是逐漸增加。

  白頭鷸鸛、黑頸鶴等等珍稀涉禽;大雁、天鵝、大天鵝等等大型候鳥的身影也是在小鏡湖的周圍隨處可見,牠們如今已經成為了小鏡湖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原先以為小鏡湖只是一個普通的越冬地點,頂多有點野鴨、大雁之類的常見候鳥在這裡越冬,但是事實證明,這裡是一個尚未被人發現的候鳥天堂。

  按照余善為的經驗估計,目前在小鏡湖區域生活的候鳥數量起碼超過了一萬隻以上,每天清晨和黃昏遮天蔽日的翅膀就是最好的證據。除了令人吃驚的數量之外,那些尋常不常見的珍稀鳥類更是給小鏡湖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小鏡湖周邊有山有水,還有延綿不斷的蘆葦蕩,給候鳥們造就了最佳的生活環境,讓牠們可以在這裡驅走旅途的疲勞,養精蓄銳,期待來年再一次返回北方。

  此外,梁村上下自古以來養成樸素的自然保護意識,卻是給候鳥們創造了安全的生存環境,讓它們不用擔心人類的覬覦。

  種種的因素結合到一起,余善為赫然發現,小鏡湖竟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鳥類天堂。各種鳥兒,不管是候鳥還是留鳥,都可以在這裡品嚐著最新鮮美味的食物,並且不用擔心人們的獵殺。

  余善為知道,國內像小鏡湖這樣的候鳥棲息地已經不多了,這裡沒有經受過工業污染,青山綠水給鳥兒們創造了最好的環境。此外,比較方便的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變成了小鏡湖的一個優勢,這裡有成為一個觀鳥聖地的潛質。

  要知道,不少候鳥棲息地大多都處於偏僻的荒山野嶺,觀鳥愛好者和科研工作者要想進行觀測,就必須克服大量的困難才有可能見到那些可愛的自然精靈。

  哪裡像現在這樣,住在舒適的鴨棚裡,就能在眼皮底下看到數量不少的珍稀鳥類,進行最清晰的觀測和拍攝。

  從這個角度來看,小鏡湖確實是觀鳥愛好者的觀鳥天堂!
bpd 發表於 2011-10-3 21:35
【164章】 酒坊生火

  就在余善為和韓正寶帶著幾個學生正在小鏡湖的周邊到處蹲點拍攝候鳥的時候,劉睿也是在不斷忙碌,緊鑼密鼓地準備新酒坊點火開張的事情。

  對於劉家來酒坊的擴建寄托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期盼,更多的是對於重現家族榮耀的憧憬。因此,在酒坊擴建的第一天開始,劉家上下都動員了起來,力求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做到盡善盡美,把新酒坊建成理想中的樣子。

  自從開挖地基之後,劉家宏就開始在青雲周圍尋找合適的青磚和瓦片,用來建造酒坊的主體工程。在劉家祖傳的一些釀酒秘方上記載,釀酒的時候最好是在老房子裡,這樣釀出來的米酒才不會有『生氣』,更加醇香可口。

  當然了,按照一般人的觀點,房子的新舊怎麼能夠影響米酒的品質呢?

  根據劉睿的推斷,新房子大概還殘留著各種建材比較強烈的刺激性氣味,難免會讓米酒的品質發生變化。若是換成老房子,就不會有這種困擾出現了。

  這樣的原理,在釀酒器械之中也是同樣存在,無論是鍋爐、冷凝器還是儲存酒糟的罈罈罐罐,都是舊的好。

  為了盡快釀造出原來品質的米酒,劉家上下可謂是費盡了心思,幾乎是動用了所有的關係和力量,這才堪堪把各種材料都準備好。

  劉家宏跑遍了青雲,甚至還到縣城去走了好幾趟,終於是在一些拆遷的人家那裡,收到了足夠修建酒坊的青磚。還好青雲使用這種水磨青磚的建築不少,再趕上最近幾年大興建設,這些看上去有些老舊的青磚已經逐漸地被淘汰出建築材料的市場。若是再遲上幾年,等到那些老建築都被拆光,這些青磚都被當成建築垃圾扔掉之後,劉家要想再找,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雖然收購水磨青磚和瓦片耗費了大量的資金,甚至達到了新建材的兩三倍,但是劉家宏和劉睿依舊是相當滿意。雖然費用支出了,但是對於將來酒坊的發展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

  劉睿手上有空間泉水這樣的作弊器,他倒是有信心在各種不利條件下釀造出香醇的佳釀,但是那樣做也太過明顯了。因此,劉睿就借由祖傳的一些釀酒秘訣,在修建酒坊的建材開始下手,力爭做到完美。這樣一來,哪怕將來新酒坊釀造出驚世佳釀,也可以都推到祖傳的秘訣上,盡量和自己撇清關係。

  畢竟,神農空間的存在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劉睿只能是盡量低調,避免在無意之中洩露秘密,導致自己變成小白鼠。

  為此,劉睿不僅僅在建材上下功夫,甚至還對新購買的鍋爐、蒸餾器和各種罈罈罐罐進行了相應的處理。

  每天舊酒坊釀酒之後,新鮮出爐的酒糟劉睿並沒有直接拿到山下餵豬,而是先拿來浸泡釀酒設備,讓這些酒糟把設備中的鐵銹氣、鋁合金的味道都吸附,只留下淡淡的酒香。經過反覆的處理之後,新買的蒸餾罐早已經聞不到刺鼻的金屬氣息,有點陳釀的味道了。

  此外,用來存儲發酵酒糟的容器,劉睿也選擇了價格更貴、更為笨重的陶罐,而不是現在大部分酒坊正在大量使用的塑料桶。

  隨著石油化工產業的不斷發展,市面上各種輕便、便宜的塑料製品也是層出不窮,開始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青雲的各個酒坊開始大規模地使用塑料桶作為儲存、發酵酒糟的容器。使用塑料桶不僅便宜,而且很輕便,減輕了釀酒的不少體力活,很受酒坊主人的歡迎。

  順應潮流,劉家酒坊也是跟著使用了塑料桶,卻是有不少的好處,不過卻有一點點的瑕疵。塑料桶作為發酵、儲存的容器之後,因為會有些有機物溶解於酒精,因此釀造出來的米酒會有一點點淡不可聞的塑膠味道,對於米酒的口感有點影響。

  當然了,這種影響對於米酒本身是微乎其微,不僅在鄉下散賣的米酒價格便宜,大家自然也就不會太過挑剔了。

  但是,對於立志把劉家酒坊發揚光大的劉睿來說,這樣的瑕疵自然是不可接受的。因此,這一次新酒坊擴建的同時,劉睿就從縣上的土產公司訂購了一批陶罐,準備在新酒坊使用。

  這批陶罐是土產公司數年前積壓的產品,堆放在庫房裡都已經是佈滿了蜘蛛網,劉睿出手購買很是讓土產公司的經理高興,很爽快地給了一個很大的折扣,讓劉睿幾乎是以白撿的價格拉回了這幾百個罈子。

  畢竟現在的群眾家庭已經很少使用這種笨重的陶罐,積壓在庫房裡也是雞肋一般的存在,如今劉睿願意拉走,土產公司自然是求之不得,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陶罐拉回劉家大院之後,劉睿把它們在院壩上一字擺開,洗刷乾淨之後,在裡面注入空間泉水和米酒的混合物。這樣做的原因也是為了盡快把這些陶罐『做舊』,讓它們在新酒坊投入運營之後,就可以立即派上用場。

  劉家宏和劉睿如此繁複地準備各種材料和器械,為的就是讓酒坊可以釀造出香醇可口的佳釀,佔領縣城的中檔白酒市場,實現酒坊的跨越式發展。

  在劉家宏的心裡,因為這段時間舊酒坊的成功,讓他覺得祖上流傳下來的各種秘方和釀酒訣竅都是有道理的,因此在新酒坊的建設過程之中他幾乎是每一個環節都是親力親為,一點馬虎都沒有。

  看到父親興致如此高地投入了新酒坊的建設之中,車禍受傷的陰影已經逐漸地遠離了父親,劉睿自然是深感欣慰。當然了,劉睿自然是不會告訴父親,家裡酒坊釀造的米酒之所以變得越來越好,不管是祖傳秘方在起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神秘莫測的空間泉水。

  酒坊主體建築修好之後,因為要保持原汁原味的建築風格,劉睿也沒有進行太多的裝修,只是進行了簡單的整理,就開始往裡面安裝釀酒設備了。

  走進新酒坊,寬敞的空間裡,看不到太多現代化的設備,唯一例外的就是放臉上懸掛的燈泡。地面是用水磨青磚鋪設,磚頭之間都是用糯米粉為主材料的粘合劑進行填充,牢不可破。整齊的青磚在地上猶如一個整體,看上去就好像是藝術品一樣。

  新酒坊裡面,磚頭和瓦片都是有些年頭的貨色,那些橫樑、檁條等等也都是劉家宏在各個拆遷工地上收購回來的老木頭。各種古舊的建築材料構築了一個古香古色的新酒坊,讓每一個第一次見到的人都是心生讚歎。

  雖然旁人都覺得這樣的房子用來當做釀酒的作坊有點浪費,但是劉家上下倒也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按照祖傳的釀酒秘訣建造了新酒坊之後,他們就已經有點迫不期待新酒坊的第一鍋米酒了。

  釀酒設備的安裝也很簡單,劉睿把幾個舅舅和王少軍等人請來搭手幫忙把設備搬運進入新酒坊之後,很快就安裝完畢了。

  根據青雲的傳統習俗,劉家新酒坊從挖地基、做地梁開始,到上梁、蓋瓦,都是嚴格按照鹿力大仙提供的日子時辰進行,一絲一毫差錯都沒有。就連最後釀酒設備的安裝、生火釀酒的時間都被規定得死死的,一點通融的餘地都沒有。

  作為接受了唯物主義教育十幾年的劉睿,若是換成了以前,他肯定是不會花錢去做這些有點神神道道的事情。但是,自從獲得了神農空間之後,劉睿原本有些堅定的唯物主義觀點不禁發生了動搖,他開始在懷疑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些說不清的事情。再加上家裡老人的堅持,劉睿現在已經是可以泰然自若地接受鹿力大仙的各種建議,並且很用心地去執行。

  或許,在旁人看來,劉睿這樣的變化多少有點被封建殘餘思想所腐蝕,不過,在劉睿心裡,這一切但求心安,讓家裡的老人放心罷了。

  就這樣,按照鹿力大仙的指點,劉家在他精心挑選的日子、在特定的時辰經過一番祭祀之後,開始點火,開始了新酒坊釀酒的歷程。

  參加這一次酒坊生火儀式的人都是劉家的至親,大家都是滿心歡喜地盯著正在熊熊燃燒的柴火,每個人臉上都顯露出開心的笑容。新酒坊的開業就預示著在以後的日子可以給養豬場提供大量的酒糟,可以讓養豬場可以卯足勁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酒坊和養豬場的共同發展,足以讓張劉兩家走上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成為梁村乃至整個青雲的致富帶頭人。

  在劉家人的心裡,想著重現酒坊的輝煌,把酒坊的米酒賣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的人品嚐到劉家佳釀的味道。在張家人的心裡,又何嘗不想著重現張家大宅的榮光,讓當年那一個十里八鄉都人盡皆知的張家又回到主流社會的行列。

  正在熊熊燃燒的爐火,映紅了圍觀的人群,它就代表了希望和未來!
bpd 發表於 2011-10-7 14:15
本帖最後由 bpd 於 2011-11-5 23:49 編輯

【165章】 設備處理

  劉家新酒坊點火開張之後,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出酒,舊的酒坊自然不會那麼快就廢棄,劉家還要靠舊酒坊的出產頂過最近一個月的銷售。

  最近一個月的時間,酒坊每天都要生火蒸米,攤涼之後伴上酒麴,裝入已經準備好的壇子裡,進行發酵。劉睿按照祖傳的一些秘方,準備把所有蒸好的大米都裝壇發酵一個月,之後再取出進行蒸餾。有了祖傳的秘方,又有了空間泉水這樣的作弊手段,劉睿自然是有信心釀造出香醇的佳釀。

  在劉睿準備擴建酒坊的同時,就有不少人家到劉家,詢問舊設備是否要折價出售?一時間,劉家門庭若市,往來的人是絡繹不絕。

  有些村民是為了打聽釀酒設備的處理,有些純粹就是為了開眼界,畢竟劉家新酒坊每次能處理好幾百斤大米的釀酒設備在很多村民的心裡,已經算是巨無霸的存在了。

  這兩年,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米酒銷售和生豬養殖的市場是持續生溫,不少農戶開始把致富的方向放在了釀酒養豬一體化上。特別是劉家擴建酒坊、張家興辦大型養豬場之後,給梁村村民帶來的刺激就更加大了。

  村民們都覺得釀酒養豬其實也算是一種不錯的發展方向,雖然不見得能夠有大發展,但是勝在穩定,細水長流,很符合農民們的判斷。放眼看過去,梁村和青雲鎮上釀酒的人家基本上都變成了殷實之家,倒也是讓不少人覺得有點眼熱。

  在梁村,並不是每家每戶都擁有大量的田地、果園,因為種種歷史原因,有些農戶手頭上也就幾畝薄田,勉強夠口糧罷了。這樣的家庭在梁村並不少,缺田少地的他們若非外出打工,在田裡刨食要想養家糊口確實有點困難。

  生活,都是被逼出來的!

  在劉睿的印象中,梁村這樣的家庭不在少數,但是他們往往成為了村裡面先富起來的那批人。沒有足夠的田地,他們就只能是挖空心思想著做點小生意、進行規模養殖等等,增加收入。

  村裡面的首富錢大彪其實也是這樣的家庭出身,因為家裡也沒有什麼田地山林,窮得叮噹響的錢大彪在十幾年前開始收購山貨,後來才逐漸有了現在的家當。

  這一次劉家擴建新酒坊,不少有志於釀酒養豬的農戶就以為劉家會放手舊的釀酒設備,紛紛是上門求購。畢竟,一套全新的釀酒設備連帶鍋爐,起碼得上萬塊錢,那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掏得起的。若是買上一套二手的,花上兩三千,起碼還能使用十年八年,這樣的經濟賬無論誰都能算得清楚的。

  不過劉睿面對不少的求購者,一時間還沒有下定決心,畢竟每個人都是鄉裡鄉親的,很多話不太好開口。

  這天中午,把幾位來訪者打發走之後,劉睿終於是能夠喘口氣,在院子裡的懶人椅上躺了一會。自從新酒坊開始點火蒸米之後,劉睿就變得像是一個正在旋轉的陀螺,一直忙著不停。

  每天他和劉家宏要先在舊酒坊釀造今天所需要的米酒,然後又進入新酒坊蒸上幾百斤的大米,其中辛勞也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當然了,這樣的日子是不會持續很久的,等到一個月之後,劉家就能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到新酒坊之中了。.

  劉睿躺在椅子上,看著桂花樹葉間隙中透射下來的金黃色陽光,感覺到一絲絲的溫暖。時間進入一月份之後,梁村的氣溫急劇下降,早晚已經只有十度左右的樣子,但是白天燦爛的陽光還是讓梁村的冬天並不寒冷。
.
  就在劉睿享受冬日暖陽的時候,又有客人來了。

  「華強叔,有什麼事情打個電話就行了,還用得著你親自上來呀?」劉睿給王華強和王少章各泡了一杯茶,笑著說道。

  自從上一次曾瑩等人到家裡之後,劉家倒也是養成了給重要客人泡茶的習慣,純天然的菊花茶被空間泉水泡過總是能散發出淡淡幽香,令人神清氣爽。哪怕像王華強這樣的老農,也是覺得劉家的菊花茶有點與眾不同。

  隔著裊裊升起的煙霧,王華強的表情也在不斷變化,他似乎在心裡斟酌遣詞用句。

  「小睿,家裡的舊鍋爐是不是要處理,要是這樣的話,乾脆處理給我吧。」王華強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劉睿倍感吃驚,他根本就沒有想到王華強有這樣的想法。

  「華強叔,家裡那麼多的田地、山林,你們現在怎麼想到要釀酒呢?」在劉睿的印象中,只有田土少的家庭才會把目標盯在釀酒,做小生意上。王華強家裡十幾畝的良田,山裡面還有上百畝的果林,難道他們還能有心思釀酒養豬?

  「這不,我們家老大已經成親,現在準備分家了,這不還得給你少章哥找點家當,做到一碗攤平。」王華強指了指坐在旁邊的王少章,說道。

  這個時候,劉睿這才猛然想起青雲的一些習俗。

  在青雲,一般家裡有兄弟的家庭,在結婚有小孩之後,就要分家,然後大家庭和小家庭就開始各過各的。分家對於莊戶人家來說,就是頭等大事,必須慎之又慎,一絲馬虎都不得。

  往往很多家庭矛盾、兄弟鬩牆的事情都發生在分家之時,這種例子在農村可以說是不勝枚舉。有鑒於此,王華強對於這一次給王少軍分家的事情也是無比上心,生怕出一絲紕漏。

  王少軍嫌棄家裡的山林護理起來實在是太過辛苦,並不是很願意接手家裡的山林,倒是想讓王華強出錢給他買一台柴油脫粒機。看到哥哥不願意進山幹活,王少章自然也覺得有點打退堂鼓,也提出了不進山幹活,想要在家裡找點別的營生。

  思來想去,王少章就看上了釀酒養豬這一行。

  首先,釀酒養豬在王少章的眼中並不算是陌生的行當,畢竟從小和劉睿一起長大,一起出入了好幾年,所見所聞足以讓王少章對釀酒的整個流程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其次,王家和劉家良好的關係可以保證劉家並不會吝嗇釀酒技術的傳授,確保接手之後可以釀造出適合村民口味的米酒。

  最後,也是目前的市場態勢所決定,讓王少章等人覺得釀酒養豬是大有可為的。

  種種原因結合到一起,就讓王華強今天帶著王少章到了劉家,提出購買釀酒器械的事情。

  「若是少章哥要釀酒的話,倒也是沒有問題,反正我這些器械都是要處理掉的。」劉睿點點頭,然後解釋道:「不過,你們還得等一個月之後才行,畢竟新設備還得一個月之後才有米酒產出,這段時間我們還得靠舊設備呢。」

  「這個是自然,反正到時候你們把設備留給我們就行了!」聽到這樣的答覆,王華強心頭鬆了一口氣。

  要想釀酒養豬,家裡就得修建酒坊和豬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再加上給王少軍購買柴油機脫粒機的錢,王華強有點捉襟見肘的感覺。要不然,他也不會把目標放在劉睿家的二手貨上,畢竟相比於新設備,舊設備起碼要便宜五六千呢。

  如今聽到劉睿答應,王華強心頭上的石頭自然是穩穩落地。

  「到時候,我會把釀酒的各種注意事項都和少章哥說清楚,並且把手頭上的一些客戶介紹給你們,讓你們能夠盡快走上正軌。」劉睿知道王少章要釀酒之後,很快就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王少章是自己的發小,王華強又是父親的好伙伴,他們一家子對於劉家幫助良多,於情於理,劉睿都要這麼做。再則,劉家酒坊接下來的主要市場目標都是縣城裡的大排檔、小飯館等等,現在手頭上一些村鎮的雜貨店自然就顯得有點散亂了。若是能讓王少章接手過去,倒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不會覺得可惜。

  最關鍵的是,劉睿傳授給王少章的只能是在鄉下大量飲用的低檔米酒的釀酒配方,和以後劉睿的主打產品並不會產生衝突。

  劉睿這樣的表態讓王家父子更加高興,這樣就意味著王少章可以很輕鬆地接受劉睿的設備、技術和客戶,幾乎等於是接手了一個會下金蛋的母雞。王華強暗自慶幸,若是再晚一點,劉睿把這套設備訂給別人,那自己也只能是乾瞪眼了。

  三言兩語搞定了設備轉讓的事情,大家也就放下了心事,心情愉悅地聊起天來。.

  對於劉睿來說,舊設備找到了一個最合適的下家,自己再也不用和那些上門求購的鄉親多費口舌。畢竟,從感情上來說,劉睿和王少章的關係很好,這樣的結果正是他所樂於見到的。

  對王家父子來說,找到了另外的致富之路,只要堅持下去,不說發大財,但是邁進小康總歸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此外,分家的事情基本上都有了著落,應該不會出問題了。

  溫暖的陽光從樹梢上傾瀉而下,每個人的心裡都是暖洋洋的!
bpd 發表於 2011-10-7 14:15
【166章】 原料採購

  新酒坊生火蒸米,但是需要的原材料和舊酒坊的大米不太一樣,為了補充庫房的存貨,為酒坊的轉型做好準備,劉睿不得不抽空到縣城一趟。

  以前,劉家酒坊釀酒每天需要的大米不過一百斤而已,有時候還不是天天釀造,因此一個月下來也不過是能消化一噸的大米。自從開闢了縣城的市場之後,基本上每天能消耗兩百斤的大米,每個月的量也只有三噸,數量並不大。

  因為以前劉家酒坊面對的市場都是鄉下,主要的產品都是低度的散裝米酒,因此為了節省成本,劉家基本上都是採用了陳化米作為釀酒原料。採用陳化米雖然出酒率有些低,但是極低的成本綜合起來還是頗為合算。

  以往的時候,只要一個電話,縣城出售陳化米的碾米廠就會派車把劉家一個月的份量送過來,簡單省事。不過這一次劉睿打算更改訂購的大米品種,只能是自己親自去縣城看看了。

  中午的陽光依舊燦爛,照耀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不過,騎著摩托車的劉睿,感受著迎面撲來的冷風,這才明瞭,冬天並沒有離開,還是在自己的身邊。

  呼呼的北風從頭盔的旁邊呼嘯掠過,發出嗚嗚的聲音,如刀的風勁在身邊纏繞,尋找可以肆虐的對象。還好劉睿有了先見之明,早早就戴上了封閉式的頭盔,穿上風衣,並且套上了手套。如此全副武裝之下,哪怕是風兒再大、再冷,劉睿依舊感覺不到太多的寒意。

  相比於其他季節,冬天的小鏡湖周邊的景致有一絲落寞的美感,雖然大部分的植被都還是青翠如一,但是偶然出現的一兩株落葉樹無一不在提醒劉睿,距離春天的到來還有一段時間。還好,湖邊紛飛的候鳥給小鏡湖平添了大量的生氣,或是優雅、或是絢麗的身影和周圍的湖光山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宛若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再一次進入城裡,劉睿感覺到縣城幾乎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到處都是在拆遷,建設、修路,原本安靜的小城如今已經變得喧鬧了許多。沒有在路上耽擱,也沒有看著正在逝去的寧靜小城傷春悲秋,劉睿騎著摩托車,很快就來到了城東大米加工廠集中的區域。

  青山雖說有很多山區、原始森林,但是得益於縱橫交集的河道,青山縣境內有著大量的河谷平原,擁有數量不少的良田。再加上青山縣每年日照充足,降水豐沛,青山縣成為了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每年從這裡生產的大米遠銷省內外,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特別是青山特產的香米,被命名為『青山香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產品供不應求。

  劉睿的摩托車剛剛靠近城東的大米加工廠相對集中的區域,就能聽到轟鳴的機器聲,這裡可以算得上是青山縣的發展核心之一。

  在以前,青山縣並沒有太多的工業基礎,唯一能夠創造大量收入的東西就是商品糧了。

  在糧食市場還沒有開放之前,對外供應商品糧的任務都落在了糧食局的身上,私人和其他集體自然是無法染指。

  在糧食市場開放之後,個體經營戶很快用靈活的經營手段和熱情的服務擊垮了糧食局,把青山縣的糧食市場牢牢控制住。個體經營戶、私人企業的興起也就造就了城東的這片區域,青山縣每年對外出售的糧食80%都是從這裡走出去,進入千家萬戶。

  這一次,劉睿並不打算和往常一樣訂購陳化米回去釀酒,畢竟陳化米的澱粉含量比較低,出酒率相對低一些。此外,陳化米釀造出來的米酒多少會有點霉味,影響口感。

  若是換成以前低檔的散裝米酒,這點口味的影響是微乎其微,但是劉睿以後的市場定位就決定了他必須在原料上就開始嚴格把關,盡量做到精益求精。

  在加工區轉悠了大半天,貨比三家之後,劉睿終於是再一次選定了自己的供貨商,下了每個月十噸商品糧大米的訂單。這些大米加工廠的競爭也是相當激烈,一聽說劉睿是拿回去釀酒,是長期的固定客戶,對方馬上提出可以先賒購,然後月結的條件。

  對於這樣的結果,劉睿自然是相當滿意,畢竟這樣就可以節省大量的資金,並且未來的貨品品質有了足夠的保證。畢竟,有了白字黑字的合約,再加上賒欠的貨款,供貨商也就不敢在後續的供貨中做手腳了。

  搞定了大米的供應之後,劉睿又在城裡的各個市場到處亂竄,購買了大量稀奇古怪的草藥、五穀雜糧等等,讓人都有點摸不著頭腦。

  只有劉睿心裡清楚,這些草根樹皮還有五穀雜糧,都是配置酒麴的原材料,只不過為了避免秘方的洩露,劉睿並不會在同一個地方一次性購買所有的材料,而是在不同的地方購買。

  以前,劉家酒坊釀酒的酒麴都是劉家人上山去採集草藥回來配置,相當的麻煩。不過隨著商品社會的發展,劉睿自然是要把目光盯在市場上,這樣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買回去的原料經過相應的處理、炮製之後,拌上五穀雜糧磨成的粉末,就能變成劉家賴以生存的秘方酒麴。這些酒麴的配置只有劉家人才能懂,少一樣材料、或是哪一樣材料的份量不對,就足以讓整份酒麴報廢!

  劉睿也是這幾個月在劉家宏的精心指點下,才開始掌握了酒麴的製作方法,這才逐漸接過了採購原料的任務。回到家裡之後,劉睿也要自己動手,把這些原材料都變成酒麴,這樣才能把那些蒸好的大米發酵,產生酒精,最後變成香醇的佳釀。

  這一次進城劉睿基本上也沒有怎麼耽擱,辦完事情之後就立即趕回來了,畢竟家裡的事情還很多,現在可不是玩的時候。至於那些訂購的大米,加工廠自然會派車送到劉家,不用劉睿操心的。
bpd 發表於 2011-10-7 14:18
【167章】 興衰起落

  青雲處於桐江邊上,是青州地區通往西南邊陲和中南半島的必經之路,獨特的地理位置讓青雲成為了茶馬古道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從桐江下游逆流而上的大批貨物在青雲碼頭被卸下,然後被裝上在碼頭邊上等待的馬幫,沿著千百年以來走出的羊腸小道進入莽莽叢林。或許,在宋朝的時候,茶馬古道就已經存在了,一直到了解放後,茶馬古道這才逐漸衰落下來。

  青雲、梁村作為茶馬古道的中轉站,自然留下了大量茶馬古道的痕跡,這些東西即便是隨著歲月的流逝,也沒有辦法被磨滅。青雲老街上那些古香古色的老建築,是茶馬古道留給青雲最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另外還有一些不常見的遺產仍舊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以前劉睿在進山的時候使用的驅蚊藥水、救治徐文昌所用的蛇藥都是茶馬古道興盛的時候,劉家祖上從那些走南闖北的馬幫手中獲得的。類似這樣的秘方,在青雲很多人家都擁有,在大部分的時候,人們遇上各種問題根本就不用去醫院。

  除了這些神奇的藥水之外,茶馬古道留給劉家還有一些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各種釀酒秘方。

  一開始,劉家的先祖並不是青雲本地人,出身北方的他跟隨商隊到處飄蕩,一直到摔斷了腿,這才開始在梁村定居了。腿傷好了之後,劉家先祖走起路來也有點一瘸一拐的,要做別的營生自然也是有點力有不逮。思來想去,劉家先祖就開始釀酒賣給過往的馬幫商隊,倒也是在梁村紮下根來。

  最初的時候,劉家先祖釀酒並沒有什麼秘方,都是一些大路貨的酒麴和工序,只要是個人就能釀造出來。不過,藉著在商隊良好的關係,劉睿的先祖還是逐漸地弄到了一些比較好的配方,劉家酒坊也是順理成章的在梁村發展了起來。

  靠著茶馬古道絡繹不絕的人潮,劉家酒坊算是找到了穩定的客戶,再加上劉家先祖也是一個聰明人,肯鑽研,很快就摸索出了不少釀酒的秘訣,使得劉家酒坊的出產是越來越好。經過百十年的實踐,劉家酒坊已經成為了茶馬古道開端最知名的酒坊之一,幾乎大部分從梁村經過的馬幫、商隊都會從劉家酒坊購買大量的米酒踏上征途。

  久而久之,劉家就變成了梁村數一數二的富戶,佇立在半山腰的這幾間寬敞明亮的青磚大瓦房和頗有規模的劉家大院就是明證。在茶馬古道最興盛的時候,劉家也是依附著這條物資通道,開創了一段輝煌的歲月。

  不過,隨著茶馬古道在解放後逐漸衰落,劉家酒坊的規模是日漸萎縮,只能是勉強維持罷了。最後,再歷經幾次瘋狂的運動之後,劉家酒坊也就和大多數的老字號一樣,陷入了停業的境地。

  若不是改革開放之後,又開始允許私人經營個體經濟,劉家酒坊就要消失在歷史長河裡了。

  不過,重新啟動之後的劉家酒坊因為劉家宏並沒有太多的釀酒經驗,並沒有輕易的嘗試釀造那些祖上秘傳的佳釀,而是從最基礎的低檔米酒開始的。這也是和當初整個社會的經濟環境大有關係,在改革開放之初,鄉下的人們生活水平都比較低,即便要喝酒也只會喝最低檔的『土茅台』。

  隨著時間的流逝,再加上劉家宏和張桂芝沒有讀過太多書,見識不廣,慢慢地他們也就滿足了當前的生活,沒有想過貿然改變。

  其實,很多時候,生活就是習慣,形成了習慣之後,要想改變,總是需要一定的魄力和勇氣。小農意識和謹小慎微的心態讓劉家宏不敢輕易地改變酒坊的經營態勢,再加上社會整體消費環境的限制,讓劉家酒坊只能在不慍不火之中慢慢成長。

  如今青山縣城迎來了大發展的時期,帶動了飲食市場的繁榮,也為劉家酒坊改變出產品種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此外,劉家自從劉睿掌權之後,經營思路一下子就開闊了起來,已經不再把目光緊盯在青雲和梁村這個小小的市場上。

  借助『俏江南』在自家訂購蔬菜的契機,劉睿認識了鄭大海,也順利地打開了縣城的市場,邁出了擴建酒坊的第一步。當然了,若是換成別人,即便能有一些好的釀酒秘訣和工序,也不太可能如此順利地佔領縣城的中檔米酒銷售市場。

  不過呢,劉睿手頭上有空間泉水這樣的作弊器,依靠著空間泉水的神奇,劉睿這幾個月釀造出來的米酒品質上升了不少。雖然還沒有採用那些最頂級的秘方,劉家酒坊的產品依舊是宛若洪水一般席捲了青山縣城的大排檔,供不應求。

  事情的順利有點出乎劉睿的意料之外,這也是促使他在很緊張的時間之內完成了新酒坊的擴建工程,購買更大型的設備,生火蒸米。在接下來的釀造過程之中,劉睿決定減少低檔米酒的釀造數量,逐漸把這些客戶交給王少章,劉家酒坊則是專攻中檔乃至高檔米酒的生產。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劉睿這才決定去縣城訂購質量更好的大米、玉米、高粱和小麥等等糧食,準備按照祖傳的秘方開始製造佳釀。與此同時,劉睿自然也購買了特殊酒麴所需要的各種草藥和配料,準備親自動手,試著第一次配置特殊的酒麴。

  劉家已經有三四十年沒有配置這些秘方上記載的特殊酒麴,別說劉睿,就是劉家宏也只是在祖傳的秘本上看到這些酒麴的配方,至於這些酒麴是什麼樣子?應該如何配置,他們都是一無所知。

  現酒坊已經開始生火蒸米了,要想在往後的日子裡取得更大的發展,新酒麴的配置一定不能出錯。雖然,有了空間泉水的幫助,劉睿還是能夠釀造出口感上佳的米酒,但是肯定不能達到更高的標準,要想朝著更偉大的目標前進,就變成了無根的浮萍。

  當然了,說一千道一萬,所有的事情最後都要歸結到特殊酒麴的配置上!當劉睿把所有的原材料都準備好之後,真正的考驗這才算是到來!
bpd 發表於 2011-10-7 21:36
【168章】 釀酒秘方

  在強烈蒸煮的白米之中,加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後保溫,米粒上隨即長出茂盛的菌絲,這就是酒麴。

  自從酒類出現在人類社會之中,就開始伴隨著酒麴的出現。

  一開始,人們發現,因為儲存不當而導致發芽腐爛的穀物會在各種條件下發酵,最後產生酒精,這就是白酒的來源。於是,發芽或者發霉的穀物就是最原始的酒麴,也就是發酵原料。

  一開始,發霉和發芽的穀物並沒有特別的區分,人們把它們混合在一起作為酒麴,用於發酵酒精,製造白酒。不過,隨著實踐的進行,酒麴也就開始被細分,人們開始採用各種辦法製造出更專業、穩定的酒麴,極大地促進了釀酒工業的發展。

  縱觀中國的釀酒歷史,其實也就是酒麴的發展歷史,這種在數千年之前就開始利用黴菌進行發酵,不能不說這是生物技術的一大成就。這種在古時候沒有人能夠明白其中原理的技術,不僅僅影響了中國的釀酒工藝和發展,也影響了亞洲各地的釀酒工業,意義深遠。

  酒麴的製作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早已經是不像當初那麼簡單了,根據所需要的米酒情況,酒麴早已經被細分成無數的種類。當然了,若是要把所有的種類都一一仔細說明,恐怕是得花上一本書來慢慢闡述。

  現在的酒麴,不僅僅成分複雜,而且製作工藝也是有了極大的改進,要想做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原料都買回家之後,劉睿和劉家宏先是把所有的草藥都放在院壩上晾曬,希望把草藥上的水分曬得更乾,此外,他們還得把草藥上一些不適合用來加入酒麴的部位給清除,這樣才能確保原料的純淨。

  數十種草藥院壩上擺放得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繚亂。因為是第一次配置特殊的酒麴,劉睿和劉家宏也都是沒有什麼經驗,也不知道每一種草藥究竟都有些什麼作用?為了穩妥起見,他們也只能是把秘方上所列出來的原料每一樣都準備好,力求能夠完美地複製這些特殊的酒麴。

  冬天的陽光暖洋洋的,這樣的陽光正好適合翻曬草藥,既不會因為太過強烈的日照讓草藥表皮烤乾而內部卻還是水分很多,又能緩慢地烘乾草藥,不會使得它們的藥效被揮發掉。

  草藥烘乾之後,還得放入石臼中搗碎,然後過竹篩,選出均勻細緻的小顆粒。這樣的工序可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因為都是純手工作,程序繁瑣而且效率也是很低的。

  當然了,現在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粉碎機,又有各種刀具,在效率上自然是比手工作要高出了許多。

  但是劉睿並沒有信賴機器,倒反是和劉家宏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手工研磨買回來的草藥,費時費力。究其原因,劉睿還是為了能夠保證製作出最純正的酒麴,不願意沾染一些金屬氣息。

  劉睿知道,若是使用了粉碎機,自然而然就會有一些金屬粉末掉入草藥之中,這樣的話多少會給酒麴造成一絲一毫的影響。當然了,在其他環節上,也會有一定的因素對釀造出來的米酒造成不良的影響,但是從劉睿的角度上考慮,這種影響自己若是能夠避免,就盡量避免,哪怕是多花點時間和精力。

  草藥準備好了之後,劉睿就開始根據秘方上的要求,把各種糧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勻,然後配置好的草藥粉攪拌均勻,然後製成曲胚。曲胚製成之後,就要放入特殊的房子之中進行一系列的處理,最後才有可能變成酒麴。

  酒麴的製作時間相當長,工序也是極度繁瑣,若不是因為往後酒坊的定位是中高檔的米酒市場,劉睿壓根就不想自己製作酒麴。畢竟市場上就有酒麴廠生產酒麴出售,這樣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

  不過,按照祖傳秘方上的說明,要想釀造出特殊口感的米酒,就必須採用中草藥配製的特殊酒麴,這樣才能實現品質上的飛躍。

  酒麴送入酒麴房子發酵之後,劉睿就陷入了漫長的等待,只有等這些酒麴製成之後,劉睿才有可能嘗試釀造新的品種。當然了,因為擔心酒麴的製作並不是很完美,在這期間,劉睿還得對各種釀造的米酒進行仔細的分析,最後得出最適宜的配方,然後確定下來。

  畢竟,祖傳的秘方上寫的那些比例,不見得就是很穩定的,劉睿還得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把製作酒麴和釀造米酒的各種工序都完美地結合起來。

  酒麴的製作進入正軌之後,劉睿和劉家宏倒也是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就看看製作出來的酒麴能不能把大米發酵起來,釀造出醇香可口的佳釀了。

  總算是忙完了一個階段的事情,劉睿這才有心情一大早爬起來院壩上欣賞清晨的美景。

  一月的鄉下,因為背靠著小青山和小鏡湖這樣的風水寶地,空氣比城市之中顯得要清冷了許多,隨處可見絲絲薄霧。這些薄霧就如同是輕紗一般,從小青山之中的山林緩緩飄過,掠過長空,然後降落在梁村的裡裡外外。

  清晨的山村無疑是清靜無比的世界,沉睡的山村還沒有醒過來,就是白天活躍的動物們也都還在享受著這難得的靜謐,讓清晨的鄉下陷入令人一種令人著迷的沉靜之中。

  薄紗一般的輕霧籠罩在梁村,就是憑著劉睿的眼力,也只能看到村子裡面影影綽綽的房子,還有那些早起人們點亮的混黃燈光。偶然傳來的一聲聲犬吠和雞鳴清晰無比地穿越了時空,在群山之間悠然回蕩,更加顯得山村清晨的靜謐。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上寶藍色的夜空開始發生了一絲絲的變化,變得通透了起來。夜空的顏色變化也使得早已經疲倦不堪的星星們得到了喘息的機會,慢慢地退隱江湖了。

  很快的,天上的星星都不見了蹤跡,只有一大塊寶藍色的寶石懸掛在人們的頭頂。間或飄過一朵朵潔白的雲彩,就好像是在一面畫板上開是動手作畫一樣。這或許就是雲霧初開的前兆,正在為即將升起來的太陽做鋪墊吧。

  和往常的日出一樣,東邊依舊是泛起了魚肚白,溫柔的白光在寶藍色天空的背景之下,顯得很耀眼。白光一出,整個天地之間那種昏暗的感覺就減弱了不少,劉睿也發現自己的視線好了許多。似乎感覺到太陽要升起來了,空氣之中流動的山風也是加快了不少,彷彿是在預示著人們什麼。

  山村的甦醒,往往是從農戶家裡的炊煙開始。

  裊裊的炊煙就如同是約好了一般,此起彼伏地在村子的各個角落之中緩緩升起,讓沉寂已久的山村開始活了過來。淡淡的青煙在空氣中飄蕩,但是卻沒有輕易地散開。它們和周圍薄紗一般的輕霧攪和了一起,再也不分彼此。

  有了青煙的加入,整個山村就顯得更加朦朧、迷幻了,活生生的就是一個迷離的仙境一般。

  炊煙的升起就表明了農戶的主婦開始給家裡勞力們準備早餐,開始要餵雞餵鴨、餵牛餵豬了。很快的,一盞盞燈光依次在屋子之中亮了起來,給這個迷幻的世界增添了許多的亮色。

  很快的,整個村子沸騰了起來,雞鳴犬吠的聲音響徹了起來,當然了,大人打小孩哭鼻子的聲音也是夾雜在其中。不過這就是生活,雜亂之中帶著點點的溫馨,讓人能感覺到生活的無比真實。

  很快的,時鐘的指針已經指向了早上八點,天上暖融融的紅日已經是把自己的熱量傳遞到了大地之上。草叢之中、樹葉上,那些晶瑩剔透的露珠也慢慢地在陽光的照耀之下,慢慢地蒸騰,消失不見。

  院壩是一片開闊地,放眼看過去就能看到附近那些低矮的丘陵,遠遠的還能看到純淨的藍天之下梁村的房舍。這裡的海拔雖然不高,但是劉睿還是能感受到一覽眾山小的那種味道。

  燦爛的紅日在碧藍的天空懸掛著,就好像是一個紅色的火球,讓人在山風的吹拂之下仍舊能感受到絲絲的溫暖。金色的陽光均勻地照耀在大地上,鍍上了一層迷人的色彩,讓這個世界變得生動了許多。

  遠近的山脈之上,那些山林之間的霧氣開始消散,變得稀薄了。和清晨遮天蔽日的濃霧不一樣的是,這些比輕紗還要薄上幾分的晨霧,卻是擁有另外一種勾人心弦的氣質。整個小青山正是因為這些薄霧,而變得有點宛若仙境,讓人不敢生出褻瀆之心。

  陣陣山風吹過,山上的松濤就如同是海浪一般,延綿起伏,緩緩地朝著遠方前進。那些輕霧也在山風的作用下,不斷地變換著形狀,讓人大感造物之神奇。

  山下的小鏡湖一如它的名字一樣,如同一面巨大的鏡子,反射著粼粼波光,猶如在裡面撒入了萬千金幣一樣。

  新酒坊的一切都進入了軌道,劉睿覺得眼前這些稀鬆平常的景致也變得異常美麗了!
bpd 發表於 2011-10-8 22:01
【169章】 釀酒技術

  酒麴的制作相對比較複雜一點,那怕是放入了發酵房之中,還得經過很繁瑣的各道工序之後才能變成成品。以往的時候,劉家酒坊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並沒有能夠自己制作酒麴,而是到縣城的酒麴廠購買普通的酒麴。現在劉睿開始把市場目標定位在中檔米酒市場,將來還有可能會發展瓶裝白酒的產業,自然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樣採用普通的酒麴了。

  不過呢,無論是劉睿還有劉家宏都沒有制作酒麴的經驗,屬於生手的他們自然是在摸索之中不斷地前進。從酒麴的制胚到發酵室的溫度、濕度調節,緊接著隨後各種工序的管理,劉睿和父親在實踐中不斷進步。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之內,劉睿和劉家宏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新舊兩個酒坊裡面,幾乎把其他的事情都拋諸腦後了。

  每天清晨,劉睿和劉家宏都會早早起來,在舊酒坊裡釀造客戶所需要的份額,繼續維持目前的市場銷售。現在劉家酒坊的米酒已經成功地打開了縣城的大排檔市場,哪怕舊酒坊每天加足馬力生產,都已經是有點供不應求了。

  最近,一些鄉下的客戶劉睿已經有點顧不上了,時常出現斷貨的狀況。

  這也是劉睿想要擴大酒坊生產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午的時候,劉睿和父親都要在新酒坊蒸米,晾涼之後裝壇發酵,也是忙得不亦樂乎。

  不過,最近幾天,劉家的酒坊之中出現了一個身影,跟著劉睿忙前忙後。

  自從和劉睿預訂了那套二手的釀酒設備之後,王少章自然也是萌生了到劉家學習釀酒技術的念頭。劉睿也樂得王少章現在就過來學習,免得以後還得另外抽時間去教他,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還耽誤王少章的生產。

  現在把王少章教會之後,等到劉家酒坊停止生產之後,設備轉移之後,掌握了技術的王少章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實現生產了。

  別看低檔米酒的釀造看上去有點簡單,但是要釀出好酒,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哪怕是王少章小時候和劉睿玩得很好,經常出入劉家,也是見慣了釀酒的工序,但是只有深入其中之後,王少章這才明白,凡事並不是那麼簡單。

  一大早,劉睿進入酒坊開始生產釀酒的一會之後,就聽到外面傳來了小黑的聲音,劉睿就知道是王少章來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黑已經從以前那個巴掌大的小可憐變成了現在長到人腰的大狗。不過小黑的性子依舊是那麼慵懶,每天都趴在院子的裡面晒太陽,越來越胖。哪怕是清晨,發現有人走進院子裡,胖黑也是無動於衷,頂多就是哼哼兩聲。

  和小黑的懶散相比,小花和黃喉貂倒是積極了許多,可以算得上是劉家的勞動模範。牠們幾乎是晝夜不停地巡視著劉家大院的周圍,硬生生把原本老鼠肆虐的劉家大院變成了老鼠的禁區。不僅僅如此,牠們甚至把自己的領地擴大到後山和附近的山塘、番茄地裡,使得劉睿省了不少心。

  以往村民們種冬菜的時候,鼠害可是其中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但是在劉睿這裡,一切問題在黃喉貂和野貓子的面前,都不是問題了。一開始種植小番茄的時候,偶爾還會看到有一兩株番茄苗會被老鼠啃噬掉,但願自從黃喉貂來到劉家大院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了。

  「少章哥,來了?」正在給大米加水的劉睿抬了眼看了看,點頭說道。

  進入新曆新年,梁村早晚的氣溫也是變得有點低,大概只有十度左右,變得有點冷。當然了,這樣的氣溫對於北方動輒零下十幾度的氣溫來說,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一點都不低。但是,配合著南方的高濕度,這點氣溫還是讓習慣了炎熱天氣的南方人覺得有點適應不了。這不,王少章身上穿著一件綿大衣,哈著寒氣走進了酒坊。

  「外面真是冷得夠嗆的!」王少章一進入酒坊,頓時感覺到一股暖流撲面而來,一邊把外套脫下掛上一邊點頭說道。

  在酒坊裡面,因為鍋爐爐火以及水蒸氣的蒸騰,溫度比外面高了許多,倒也是溫暖如春。

  「已經進入臘月了,冷一點也是正常的!」劉睿也沒有停下手中的活兒,一邊把蒸米的托盆搬入蒸汽室,一邊說道:「冬天的話,蒸米放水相對多一點,讓大米能夠更加熟透,有利於發酵出酒。」

  自從王少章來到劉睿家開始學習釀酒技術之後,劉睿開始在平時釀酒的過程之中給王少章解釋其中的一些技巧。劉睿是第一次給人講解釀酒技術,也沒有什麼經驗,也不太會對自己的釀酒技術進行系統的總結,講起來自然是有點凌亂,基本上是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

  釀酒本身需要經過的工序相當多,大抵上有蒸米、晾攤、拌酒麴、裝壇發酵,蒸餾酒糟出酒,最後再經過調和之後,這才算是可以進入人們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

  作為土法釀酒的代表,劉睿所掌握的釀酒技術根本就不太能用書面語言闡述,也不會有標準的量化指標來衡量,因此手把手的教授自然成為了首選。

  從蒸米開始,劉睿就要從每一個細節都教會王少章,讓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掌握釀酒技術,盡快地投入生產。

  蒸米,別看是最簡單的工序,但是其中需要講究的東西很多,也是釀酒成功與否的第一步。

  蒸米蒸得好,不僅僅米酒的味道香醇,而且酒精的溶出量也會很多,提高效益。一旦米飯蒸不好,基本上那鍋酒就算是報廢了。

  「冬天和夏天有什麼區別呢?」聽到劉睿提到冬天兩個字眼,王少章心裡就有點留意了。

  「冬天的氣溫相對比較低,因此需要讓米飯更加熟透,這樣才能更好地發酵;但是在夏天的時候,氣溫比較高,放水就要少一點,免得生成醋酸!」劉睿隨手把蒸汽室的門關嚴,對王少章說道。

  蒸米若是不熟,米飯中間還會殘留生澱粉,這樣的話,澱粉轉化成為酒精的比例就會很低,影響利潤。但是,在夏天的時候,若是米飯太多黏糊,含有太多的水分,就容易在發酵的時候,產生醋酸,形成口味很酸的米酒。

  這樣的酸酒非常地影響招牌,這也是劉家酒坊每一次釀酒極力避免的事情。一旦釀造出酸酒,劉家為了保持酒坊的信譽,寧可是把酸酒倒入水溝,也不願意讓任何一滴酸酒流入市場。

  基於這樣的情況,劉睿在給王少章講授釀酒技術的時候,第一個注意事項就是在蒸米的這個環節。

  把裝米的托盤都裝進了蒸汽室之後,劉睿開始和王少章從儲藏室中搬出裝滿酒糟的大壇子,開始把壇子裡的酒糟都舀起來,通過漏斗放入蒸餾罐裡面。這個時候,鍋爐裡的水已經準備開了,一會就可以把蒸汽通過管道,放入蒸汽室,蒸米。

  裝著酒糟的壇子剛剛打開,王少章就聞到一股濃郁的酒香撲面而來,和一般的米酒相比,這些酒糟的味道更加香醇,就好像是女兒的情懷在誘~惑著周圍的人兒。

  「小睿,為什麼這些酒糟的味道比米酒好聞呢?」王少章深深地吸了一口,有些陶醉地問道。平時王少章沒少和朋友們喝酒,但是卻不曾聞道這樣的味道,米酒本身似乎都有點刺鼻,不是很好聞。

  「呵呵,這些可都是最純粹的酒香,還不曾被破壞,自然是好聞的!」劉睿手上的動作不停,一邊笑著說道:「出售的米酒相當一部分都要加入井水或者蒸餾水稀釋,味道自然不那麼純正了。」

  劉睿知道,除了這樣一個原因之外,這些酒糟的香味之所以特別濃郁,是因為這些酒糟之中加入了空間泉水,使得酒香更加濃郁。

  在青山縣,因為地處熱帶,大多數的時候氣溫都相對比較高,炎熱的氣候讓這裡的人們喝酒更習慣於低度米酒,因此市面上出售的米酒,酒精濃度大多都是在20度左右。而酒坊中,米酒經過蒸餾之後,大多都是在40度左右,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也為了利潤,酒坊出產的米酒大多數都是要滲水的。

  「原來是這個原因呀,我還以為釀造出來的米酒就是市面上出售的那些呢,怪不得反差如此大!」王少章這才恍然大悟。

  往酒裡面滲水的事情,一直都只是酒坊之間默認的規則,酒坊經營者輕易是不會把這樣的商業秘密透露出去。哪怕王少章從小就出入劉家無數次,但是往酒裡加水的事情劉家上下也是有意無意地避開了他,這才把這樣的祕密保留到了今天。

  不過呢,現在王少章即將成為酒坊的新主人,這樣的秘密也就不必瞞著他了。

  「米飯攤涼之後拌上酒麴,裝壇放入儲藏室發酵,在開始有酒精溶出之後,還要往壇子裡加入井水,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把米粒中的酒精溶出!」劉睿一邊舀著如同稀飯一般的酒糟,一邊給王少章講解一些工序。

  王少章站在一旁,一邊觀察壇子裡酒糟的情況,一邊聽著劉睿的解釋。

  在酒麴的作用下,密封的壇子裡米粒中的澱粉開始轉化為酒精,它們就是米酒的源頭。

  但是,隨著壇子裡的酒精濃度越來越高,和米粒中的酒精形成濃度平衡之後,酒精就不會再溶出了。為了能夠提高產量,這個時候就必需往壇子裡加入井水,這樣才能利用濃度差的原理,把米粒中的酒精大部分溶解出來。

  以前,劉睿對這個細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發酵十天左右就要往壇子裡加入井水,至於為什麼這樣他就不清楚了。後來自己親自接手了酒坊,經過多次實踐之後,再結合高中化學課本中一些課外知識,劉睿總算是琢磨出其中的原理了。

  釀酒的時候,其實看著酒糟的情況就可以知道那鍋酒究竟是好是壞,八九不離十了。

  像今天這樣,酒糟如同稀飯一樣,米粒和淡黃色的酒液分得很清楚,湯湯水水的,就說明今天的米酒發酵得很成功,一會蒸餾之後不僅味道香醇,而且產量還很高。

  若是酒糟黏糊糊的,就如同是漿糊一樣,根本看不到多少酒液,那就說明蒸米的時候太過黏糊,影響酒液的生產。若是酒香不濃郁,每一粒米飯都還顯得硬邦邦的,就說明蒸米不熟,酒精的轉化率不高。

  以前劉睿並不明白其中的細節,但是現在他已經是其中的行家裡手,一眼就能明白其中的情況,給王少章講解自然是綽綽有餘。

  等到劉睿把酒糟都倒入了蒸餾罐之中,鍋爐裡的水就已經開了,灼熱的水蒸汽正通過管道,源源不斷地進入蒸汽室,把裡面的大米蒸熟。和以前相比,蒸汽蒸飯可是方便快捷了許多,而且還不會產生鍋巴,釀造出略帶燒焦味道的米酒。

  一般來說,通入蒸汽之後,米飯在三四十分鐘就可以熟透,可以取出來倒入涼席上攤涼了。

  當王少章幫著劉睿把蒸熟的米飯倒在涼席上的時候,整個酒坊完全被滾滾濃煙所籠罩,並且伴隨著香醇的大米香味。頭頂上的白熾燈在熱氣的繚繞下也顯得有些朦朧,影影綽綽的樣子,倒也是讓酒坊多了幾分迷幻的色彩。

  攤涼米飯,然後撒上酒麴,然後裝壇發酵!

  整個過程看起來是相當簡單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並不見得就很容易。

  「必須要把所有的米飯都打散,一粒粒地分開,這樣撒酒麴的時候才能均勻,充分讓米粒得到發酵。」劉睿拿著耙子,頂著蒸騰的熱氣,一邊把米飯打散,一邊給王少章解釋道:「若是還有米團留下,沾染不到酒麴的米粒就不會發酵,造成浪費,影響出酒率。」

  把米飯打散也是一項技術活,像劉睿這樣的熟手,手中的耙子輕若無物,上下前後翻動,輕而易舉地就把成盆的米飯打散,然後順勢就平攤在涼席上。劉睿這一手也是從小時候看著父親這樣幹,後來又靠著長期的實踐,總算是練出來了。

  不多時,劉睿就把所有的米飯都打散,平攤在涼席上,就如同是在酒坊的地面上鋪上了一層白色的地毯一樣。

  「小睿,酒麴是什麼時候放的呢?」幫著劉睿往鍋爐裡放入柴火之後,王少章回頭問道。

  「放酒麴的時機可是一門學問,你算是問中了要害!」劉睿伸手進入米飯層中,感受了米飯的溫度,笑著說道。

  酒麴就是利用其中的霉菌,促進米飯發酵產生酒精,因此了解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若是在米飯還很燙的時候撒入酒麴,有可能過高的溫度就會殺死酒麴中的霉菌,導致發酵效率的降低,這對於酒坊的利潤有了極大的影響。另外,若是在冬天的時候把米飯放得太涼,過低的溫度又不太容易讓米飯發酵,也不太好。因此,在攤涼米飯的時候,要緊密地結合當時的氣候溫度,隨時做出變化。當然了,對於劉家酒坊這樣的土法釀酒,也不會有什麼量化標準,劉睿只能是給出一些屬於自己的參照標準。

  「放酒麴的時候,你把手伸進米飯層之中,當你感受不到溫度,米飯和你的體溫先進的時候,就算是可以了!」劉睿一邊給王少章做示範,一邊解釋道:「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只要保持這樣的舒適度就算是可以了。」

  等到米飯到達適宜的溫度之後,劉睿開始取出酒麴,在米飯上均勻地撒上。

  「咦,小睿,你的酒麴裡面怎麼有玉米粉呢?」看著那些洋洋灑灑飄落的粉末,王少章有點驚訝。

  「呵呵,算你眼力好!這還真的是玉米粉!」劉睿一邊撒著酒麴,一邊笑著說道:「一百斤的大米需要的酒麴才一兩,若是拿著一兩的酒麴撒下來,恐怕是永遠不會均勻的!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我們用玉米粉以九比一的比例把酒麴稀釋,然後把稀釋後的玉米粉酒麴撒在米飯上,就可以避免攪拌不均勻的問題了!」

  王少章這才恍然大悟,明白這釀酒的工序之中,到處都是需要注意的細節!要想把米酒釀好,還真的是得用心去學習、思考和琢磨,這才會有進步!

  面對即將成為自己主要從事的事業,王少章報以極大的熱情,學得很認真。至於劉睿,看到兒時伙伴如此上心,自然是非常高興,也是沒有一點藏私的心理,教得盡心盡力!就這樣,劉睿和王少章一個教,一個學,兩個人倒也是配合默契。

  時間很快就在兩人有點忘我的狀態中悄然流逝!
bpd 發表於 2011-10-9 21:01
【170章】 候鳥資源

  時間就如同流水,悄然無聲地在人們的身邊溜走,讓人一絲感覺都沒有。在恍然之間,人們才發現,深冬竟然就這樣走入了自己的生活。

空氣的溫度越來越低,早晨和晚上人們都要穿上毛衣,才能抵擋住日漸清冷的天氣。那些漫山遍野開放的野菊花似乎也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開始變得更加嬌艷起來了。

  和別的花朵不一樣的是,越是清冷的天氣,這些野菊花倒反是煥發出更迷人的光芒。在一陣陣迷濛的霜霧之後,山上五顏六色的野菊花仍舊美麗地綻放著。當然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野菊花在經歷了最後的榮光之後,也會在短時間之內凋零,零落成泥碾作塵!

  這就是生命的真諦所在,枯榮都在自然之間,從容而又美麗!

  山上的其他植物也是對冬天清冷的空氣作出了最直接的反應,一些落葉樹種開始披上了黃色的冬裝。北風吹過,一片片落葉就如同紛飛的蝴蝶一般,在山野之中曼舞,倒是營造出一種浪漫的顏色。

  小青山之中再也沒有往昔那種以綠色作為主調的狀況,而是變成了多種色彩並存的絢麗油畫。綠色的松濤、黃色的落葉、耀眼的鮮花,還有幽幽的白雲和蔚藍的天空,一切都是如此令人心曠神怡。

  這個時候,整個夏天都在喧鬧的蟲豸們最是機靈,它們彷彿是在一夜之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就是那些往昔鼓噪的蛤蟆和山蛙,也都進入越冬的洞穴,不再露面。一到了晚上,劉家大院之中再也聽不到此起彼伏的鳴叫,整個大院的夜晚變得靜悄悄的。

  這個時候,人們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認為是噪音的聲音,在消失之後,才會覺得是那麼的美妙。

  天氣的變化就好像是鐵心分手的情侶一樣,再也不能回頭的。哪怕人們如何的傷感,深冬的腳步仍舊是逼近了人們的生活,把大家的情緒帶入了寒冷的情緒之中。

  往往在這種情緒之中,都是那些文人墨客傷春悲秋的好時節,總是會有很多充滿感傷的詩句會在這樣的季節誕生的。

  但是對於梁村的村民來說,深冬的到來只不過是變冷一點而已,他們的生活依舊在繼續,菜地裡依舊會有餐館的採購人員前來收購蔬菜。這段時間以來,梁村上下蔬菜的種植規模已經上去了,倒也是形成了比較好的群體優勢。哪怕有著桐江的阻隔,梁村的菜地依舊成為了不少菜販子和餐館訂購新鮮蔬菜的重要目的地。

  現在每天早上人們都能看到一輛輛三輪車或者小型貨車通過渡輪越過桐江,來到梁村,然後把菜地裡的蔬菜源源不斷地運往縣城。先行的村民嘗到了種菜賣菜的甜頭,幹勁是越發足了;那些沒有種菜的村民見狀之下,也是平添了許多的信心,加入了種菜的行列。

  梁村的深冬並不會像北方那樣蕭條,人們仍舊可以在這裡看到綠樹鮮花,還有溫暖的太陽。只不過是早晚的天氣變得更加涼快,太陽變得的更加溫柔罷了。地處熱帶的梁村哪怕是在冬天的時候,也最多和北方的秋天相似,這裡依舊氣候依舊溫暖,生命依舊在綻放!

  天氣的稍許變化並沒有給生活在梁村的人們帶來太多的變化,生活依舊如同往昔一般,安詳而寧靜的度過。

  當然了,候鳥的到來還是讓梁村多少發生了一些變化。

  候鳥拖家帶口,從遙遠的北方湖泊出發,在歷經了千辛萬苦之後,終於是來到了這片溫暖如春的山水之中。在這裡,牠們將會度過一個衣食無憂的冬天,養得膘肥體壯的,然後春天來臨的時候,才會飛往北方棲息繁衍。對於這些候鳥來說,這裡不僅僅有著溫暖的氣候、充足的食物,還有很多的老朋友。

  動物都是相當聰慧的,一些在梁村、在小鏡湖多次越冬的候鳥,都是一些年老成精的候鳥,牠們飽經滄桑,早已經是能夠分辨出人類對牠們是否懷有不良的心思。在小鏡湖越冬的時候,候鳥們不僅不會遭受瘋狂的盜獵,有時候甚至還能得到村民們的幫助。

  強烈的對比讓候鳥們對於小鏡湖、梁村有了更多的感情,這也是為什麼候鳥們已經逐漸地把小鏡湖當成了自己的故鄉的緣故。

  一進入十二月中旬,梁村的村民們猛然地發現,原本自己看起來毫不起眼的荒灘、蘆葦蕩,彷彿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候鳥的天堂。各種羽色、種類不一樣的候鳥嘰嘰喳喳地出現在水邊,開始築巢,牠們將會在這裡度過一個漫長的冬天。

  時間越是往春節靠近,天氣也是越來越冷,但是這樣的氣溫對於小鏡湖區域生活的候鳥來說,並不算什麼。在經歷了大規模的候鳥遷徙之後,再加上後來零零星星抵達小鏡湖的候鳥,現如今小鏡湖周邊起碼有超過兩萬隻大大小小的候鳥,成為了小鏡湖冬天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梁村的周圍,有兩條從小青山脈蜿蜒而來的小溪,再加上小桐江奔湧而出的流水,三條溪流在小鏡湖匯合,然後向東流去。三條溪流哪怕在枯水的冬季,也能夠帶來充沛的水量,讓梁村多出了幾分秀氣。

  蜿蜒的溪流、隨處可見的池塘,巨大的湖泊,構成了密集的水網,這就為遠道而來的候鳥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棲息環境。在這些水域的周圍,還生長著大量密集的蘆葦和水草,這更加讓性子膽小的候鳥更加心安理得地生活在這裡。

  每天清晨,生活在梁村的村民就能從聽到從湖邊傳來的清越鳥鳴,天氣好的時候,還能在金色的陽光底下看到候鳥們翩翩飛翔的曼妙身影。

  不過呢,梁村的村民因為見慣了這些候鳥的模樣,早已經是習以為常,見慣不怪了。

  不過對於余善為等人來小鏡湖邊上拍攝、觀測候鳥,給他們帶來的驚喜是越來越多!眼前這些候鳥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令人驚奇,在余善為的印象之中,在國內很少有這樣一個候鳥集中棲息地。

  小鏡湖並不是在那些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之中,雖說這裡有點偏僻,但是已經通了公路和電燈電話的梁村附近出現這樣大群的候鳥,實在是有點出乎余善為的意料之外。有了這樣的發現,這就越發堅定了余善為等人把小青山和小鏡湖區域申報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念頭。

  不說小青山深處那些珍稀的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光是每年冬天到小鏡湖上越冬棲息的這些候鳥,就構成了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元素。

  因為長期對野外生物進行考察研究,余善為也接觸了不少熱衷於野外探險、觀賞動植物的發燒友,知道小鏡湖對那些人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

  對於觀鳥愛好者來說,每年的觀鳥季節就好像是盛大的節日一樣,值得他們在休假的時候,不遠數百里甚至上千里驅車前往。或許對他們來說,平時工作生活早已經是讓他們的神經繃得緊緊的,若沒有合適的管道進行舒緩,總有一天會瀕臨崩潰的。

  因此,他們選擇了在青山綠水之間觀賞各種美麗的動植物,在平靜、和諧又富有魅力的大自然之中,他們的心靈得到了釋放。或許在這樣純淨的天空下,他們才能找到屬於自己內心的一片淨土。對於他們來說,每一次野外之旅都會是一次淨化心靈的過程,也許有了這樣的寄托,才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但是,要想近距離觀察候鳥,他們都需要到一些深山老林之中才有機會看到。畢竟,這些年以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工業污染的加劇,使得靠近城市的一些湖泊、森林早已經是不適合候鳥的棲息。

  發展和污染早已經是成為了人類社會一個尖銳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

  每一次觀鳥愛好者要想觀鳥,就得長途跋涉,進入那些人跡罕至的地區,才有可能看到大批候鳥的身影,不過現代人養尊處優慣了,要讓他們在荒無人煙的深山老林裡面呆上一段時間,還真的是有點難為他們。

  在山裡面,吃不是吃、睡不是睡,哪怕是他們對候鳥有著相當的熱情,時間一長也是有些受不了。因此,每一次進山觀鳥,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一次痛並快樂著的難忘經歷。

  若是能夠在一個有吃有喝,可以舒坦睡覺的地方觀察候鳥,對於這些觀鳥愛好者來說,簡直就是最頂級的享受!

  現在,余善為發現,緊靠著梁村的小鏡湖生活著數量龐大的候鳥,這樣的優勢條件若是能夠加以開發,就足以讓小鏡湖變成一個觀鳥勝地!

  在小鏡湖這裡有著數量可以說是龐大的候鳥群體,遊客們可以超近距離地對牠們進行觀察,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還要隔著望遠鏡遠遠地偷窺而已。在這裡,吃的、喝的、住的,都比在深山老林裡面要強出了許多,應該讓遊客們覺得觀鳥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件值得享受的旅程。

  種種因素結合下來,余善為覺得小鏡湖有成為一個旅遊勝地的潛質,不過呢,要想發展起來,還得各方進行通力的合作才有可能實現。

  如今的梁村,通了公路和各種現代化設施,已經是具備了接待客人的最基本條件。當然了,落後的梁村現在還沒有一家旅社、酒店等等服務企業,要想做到接待客人的地步,還有著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

  來到梁村進行科研考察之後,余善為很是被熱情淳樸的村民所感動,下意識地也開始會替梁村的村民著想。這幾個月的所見所聞,讓余善為很是瞭解,梁村上下熱切期盼脫貧致富的心理。哪怕是窮得有點叮噹響,但是在村子淳樸的環保傳統之中,村民們依舊沒有把屠刀舉向了在小鏡湖湖畔棲息的大量候鳥,這樣的堅持很是讓余善為等人感動不已。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這句古話說明,溫飽對於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余善為知道,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物質生活的需求也就會越來越高,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並沒有對錯之分。但若是梁村一直處於這樣的一個貧窮落後的狀態,余善為不敢保證,等村裡老人的力量減弱之後,年輕人們是否還能堅守淳樸的自然保護觀念?

  余善為擔心,再過幾年,金錢的大潮席捲而來的時候,梁村人再也經受不住金錢的誘惑,開始對小鏡湖和小青山的珍稀野生動物舉起屠刀!

  堵不如疏!

  與其讓梁村的村民在一種封閉落後的狀態,艱難地對這些候鳥和珍稀野生動物。

  也正是因為這樣,余善為就打算利用大批候鳥在小鏡湖棲息越冬的契機,把小鏡湖和梁村對外宣傳,吸引觀鳥愛好者前來觀鳥,帶動梁村的旅遊業發展。作為中科院的研究人員,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各個保護區,也曾經到過國外考察的余善為,雖然不是專業的旅遊經濟人士,但對於未來的發展也有著屬於自己的看法。

  梁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青雲老街上還有較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這裡完全有可能發展成為一個休閒度假、野外探險的度假勝地。這兩年,國內因為黃金周的緣故,再加上國家對旅遊產業的扶持,使得旅遊業呈現出一個蓬勃發展的態勢。藉著保護區成立的東風,順著旅遊開發的熱潮,梁村應該可以很快地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品牌,成為一個令人神往的美麗山村!

  不過,事關梁村未來的發展,余善為明白,哪怕自己有著非常好的出發點,也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攬過來,越俎代庖!余善為頂多就是把自己的建議提出來,根據國內外的一些發展情況做些介紹,但是具體的事情還是需要梁村人出面處理運作。

  思來想去,余善為還是覺得整個梁村除了王華國、王軍和劉睿之外,再也找不到可以商量的人了,或許有,但是余善為不瞭解吧。

  在梁村村委會找到王華國和王軍之後,原本余善為想要的打電話叫劉睿下山來商量事情的,但是王華國卻說好久沒有上劉家去看看了,趁這個機會去瞧瞧新酒坊和那塊備受矚目的番茄地。

  見到王華國都是這麼說,余善為和王軍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點頭同意了。

  現在是早上十點多,溫暖的冬日就好像是一個暖爐一樣懸掛在天際,金色的陽光照耀著大地萬物。一邊沐浴著溫煦的陽光,王華國一行三人一邊欣賞著冬日的風景,慢慢地朝著劉家大院而去。

  道路兩旁的稻田已經看不到以前那種稻穗金黃燦爛的模樣,被人們翻耕之後,這裡只留下了一塊塊土旮旯,一片片白霜覆蓋在上面,正在陽光的作用之下,快速地蒸發,眼看著就要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

  天邊不時能看見一群群的麻雀在飛舞,牠們一會出現在這片原野之中,緊接著又呼啦啦地飛走了。那是麻雀們在覓食,不會儲存糧食的鳥兒只能是辛勞地在冬天到處亂轉,希望能夠找到裹腹的東西。

  不過,還好南方的冬天即便如何,也不會有大雪封山的景象,這些麻雀只要勤勞一點,總不會餓死的。

  溫煦的冬陽透過樹梢,若有若無地照在人的身上,讓從湖面上刮來的山風並不顯得太涼。陣陣浪濤聲之中,夾雜著一聲聲清越高亢的鳥鳴聲,那是候鳥們在湖面上嬉戲覓食。

  那些『嘎嘎』叫的野鴨聲音最是難聽,但卻最引人注意;天鵝清越的聲音彷彿是能夠穿越時空,把人們的思緒帶到最美好的氛圍;鷺鳥們的聲音顯得有點尖銳而悠長,一如牠們慢條斯理的動作。

  從山上看下去,原本碧綠色的湖面上如今遍佈著白色、灰色、黑色的身影,牠們現如今變成了小鏡湖的主角。從苦寒的北方萬里迢迢地飛到梁村之後,溫暖的氣候、豐富的食物還有安全的環境,很快就讓這些天地間的精靈喜歡上了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

  站在劉家院壩上看到小鏡湖如此動人的景象,想到剛才余善為在言談中透露的信息和描繪的前景,王華國和王軍相對一眼,頓時大覺得確實很有道理。

  以往的時候,王華國等人都已經習慣了候鳥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卻從來不曾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瞭解,這些候鳥存在更大的價值!若不是余善為的提醒,恐怕他們還得再花上幾年的時間,才能發現這些候鳥將給梁村上下所帶來的變化。

  不過呢,現在的發現讓梁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準備,去迎接這些候鳥所帶來的各種變化!
bpd 發表於 2011-10-10 20:28
原本就沒有171章,不是缺章……

【172章】 四季如歌

  當在酒坊裡忙活的劉睿看到余善為和王華國等人聯袂而至,不由地有點詫異!

  自從上一次不太完美的野外考察之後,劉睿多少是有點意興闌珊,平時也不太去研究院的駐地,對於余善為最近的舉動並不是很瞭解。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自己每天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新酒坊的運作以及酒麴的製作上面,根本就無暇顧及別的事情。

  哪怕是劉睿寄予厚望的番茄地,他也只是在下午吃了飯之後,藉著散步的由頭,走過去瞧一瞧罷了。當然了,因為有空間泉水的滋潤,小番茄長勢良好,現如今它們已經是開花結果,已經有筷子頭大小的小番茄再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估計春節前就可以採摘上市了。

  如今,看到余善為三個人齊齊而至,劉睿不由地有點納悶,這樣的陣仗可不是劉睿能夠經常碰到的,因此劉睿倒是有點奇怪他們能有什麼事情呢?

  劉睿按捺住內心的好奇,給王華國等人泡上了自製的菊花茶,拉了個凳子坐下,倒是要看看他們究竟是想做什麼?如此大張旗鼓!

  劉睿從酒坊出來,劉家宏自然是要去接替他的工作,至於張桂芝,自從養豬場成立之後,每天她都是到養豬場去幫忙帶小張鵬,不到下午是不會回家的。

  喝過一杯茶之後,劉睿這才明白余善為的想法是利用梁村周邊的自然資源,發展觀光業和農家樂。

  這樣的念頭劉睿很久以前已經產生了,不過這只是他個人的想法,而且他已經是做好了等保護區開放之後就購買遊船的打算。此外,他還想和曾瑩、郭海蘭等人合作開發梁村、小鏡湖的旅遊資源,在外地資本還沒有發現這個風水寶地的時候佔得先機。

  因為投資旅遊業是一項投資大,回收成本時間比較長的項目,因此劉睿也沒有想法去說服別人也跟著參與。現在劉睿擴建新酒坊,不過就是為了能夠利用空間泉水和祖傳釀酒秘方,釀造出大量優質的米酒地掙到第一桶金,這樣才有底氣和曾瑩等人參與瓜分小鏡湖旅遊資源的盛宴。

  如今,余善為和王華國等人提出開發小鏡湖的想法,頓時讓劉睿在腦海之中回想起自己曾經對小鏡湖、小青山做出的一些設想、判斷。

  在劉睿看來,雖然梁村現在依舊破舊,小鏡湖和小青山的資源還沒有被人認識瞭解,但是這裡依舊有著令人迷醉的景色或者情緒!

  春天,萬物復甦的季節,遊客們就可以脫去厚重的冬裝,一家人在淺草之中漫步,欣賞漫山遍野開放的山花。在城市裡憋屈了一個冬天之後,春天的山村給他們帶來了新的生命氣息,讓他們有更多的精神去迎接新一年的挑戰。

  二月天,是草長鶯飛的季節,遊客們可以在梁村的曠野上放風箏,這裡有著藍天白雲,沒有城市上空密佈如蜘蛛網的電線,是放風箏的最佳地點。家長們可以帶上孩子們,放風箏,看蝌蚪,賞花,接觸美麗的大自然,好處多多。

  春天來了,梁村周圍的小青山上就變成了一個鮮花的海洋,奼紫千紅的山花無比地爛漫,令人目不暇接。映山紅是小青山最為常見的迎春花之一,一到了春天,這些花兒就如同是接到了命令一般,很快就佔領了整座山脈。從山下小青山外圍的丘陵上似乎每一座都變成了花的海洋,美不勝收。

  和市區裡那些人工雕琢痕跡非常明顯的花卉,梁村周邊的這些野花倒是能讓遊客們更為親近大自然,更加喜歡梁村這種純正的自然氣息。

  山花爛漫的時候,也是村民果園中果樹勝放的季節!盛放的桃花、李花還有各種果樹的花朵,就在和煦的春風之中變成甜美的果實,任人採摘。遊客們可以帶上籃子,自己體會在果園採摘果實的樂趣。這樣的活計對於農民來說,並不能讓他們的內心有任何的悸動,但是對那些從小在城裡長大的城裡人來說,採摘水果可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挑戰,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當然了,對於很多遊客來令他們嚮往的還是那些還在小鏡湖越冬,不曾離開的候鳥!

  可以進入春天,梁村就有著很多因素足以吸引遊客前來度假,體驗農家生活和欣賞純淨的自然風景。

  過了溫暖的春天,在酷熱難當的夏天來臨之後,遊客們的興趣就可以變成了來到山間避暑納涼。小青山山脈茂密的森林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天然空調,哪怕是在陽光直射的夏天,仍舊是讓人感受到沁人心脾的涼爽。

  在受夠了城市之中汽車尾氣以及空調人造環境的煎熬之後,都市人應該會特別喜歡來到鄉下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清涼。在這裡,人們不僅僅體會到山間野趣,呼吸最純淨的空氣,還能吃到各種鄉間美食。或許在城裡,能享受的東西更多,但是卻沒有在鄉下這般能令人心神愉悅。

  特別是酒足飯飽之後,躺在竹樓的陽台上,仰望著城市之中根本就看不到的星空,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會湧起一絲絲的感動。在鋼筋混凝土的森林之中,人們每天都是在拚命地努力,身上背負著種種的壓力,早已經是忘卻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星光璀璨這一回事。

  躺在涼席上,聽著耳邊傳來的蛙叫聲還有蟲豸鳴叫的聲音,就好像是一曲動人的催眠曲。鄉下的夜晚是寧靜而且能撫慰心靈的,而不像城裡的夜晚那樣燈紅酒綠,只能亂了人心。人一躺下,就什麼都不想去考慮太多,任憑思緒漫無目的地飛揚就好了。

  眼前不時地飛過一顆顆閃耀的星星,那是螢火蟲在夜晚展示屬於自己的魅力。這些在鄉下人看起來稀疏平常的景致,在城裡人的眼裡,都是稀罕得不行。或許,這樣的場景總是能讓城裡人找到小時候的感覺,溫馨而又甜蜜!

  夜晚的鄉村是寧靜而且充滿神秘的色彩,但是到了白天,一切就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烈日在天空之上拚命地朝下傾瀉著自己的熱力,空氣之中就好像是著了火一樣,充滿一股灼熱的氣息。不過,在河邊、在池塘邊的綠蔭地下,卻是另外一番情形。茂密的樹叢把炎熱的酷日阻擋在外,留下了一片片陰涼的空間。

  遊客們可以拿著釣竿在水邊垂釣,要不就挽起褲腳,到冰涼的水裡面抓魚摸蝦。這種充滿鄉間野趣的活動肯定最受到孩子們的歡迎,這可是他們在城裡永遠體驗不到的樂趣。

  若是梁村的旅遊業打出了名氣,每年的夏天放暑假之後,總會有不少的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到梁村體驗農村的生活。

  夏天的梁村,好吃的、好玩的,實在是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山上的野果熟了,果園裡面的果樹也是不遑多讓,還有在小河溝之中摸來的魚蝦螃蟹,都是讓城裡的孩子們感受到和城裡完全不一樣的樂趣。

  凡此種種,梁村的夏天肯定能迎來數量不少的遊客,他們可以在這一個世外桃源度過清涼的夏天。

  當太陽逐漸地朝著南迴歸線的防線移動之後,天氣就開始變得不是那麼熱了。灼熱的空氣之中開始有絲絲涼風吹送,早晨和晚上也開始出現了輕霧薄霜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之下,秋天的腳步正在慢慢地朝著人們靠近。那些惱人的夏蟬似乎也知道了自己命不久矣,越發拚命地在樹梢上鳴叫,簡直是要把整個小青山變成他們合唱的大劇院。不過,在經歷了最後的瘋狂之後,夏蟬們開始銷聲匿跡,只剩下了少數的殘餘,在悲唱秋天的歌謠。

  季節的變化讓田野之中開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原本碧綠色的禾苗開始抽穗,淡白色的稻花開始出現在遼闊的稻田,並且給空氣帶來一絲淡淡的稻花香。在蛙聲越來越稀疏變化之中,這些白色的稻穗很快就定型,變成了一粒粒飽滿的稻穀。

  或許是因為太陽的緣故,青白色的稻粒慢慢地變了顏色,變成了耀眼的金黃色。與此同時,碧綠色的稻葉也是逐漸開始了變化,開始變色。很快的,碧綠得猶如是一塊綠色地毯的原野上就開始變成了斑駁的景象,慢慢的,金黃色佔據了上風。

  最後,金色的光芒戰勝了碧綠的寶石,把整個原野都變成了一種豐收的圖畫。

  在這個季節,最吸引遊客的就是這幅即將豐收的美麗畫卷。在劉睿的設想中,梁村的遊客主體就換成了那些對生活有著一定感悟的中年人,他們總是拿著相機,想要在這片充滿豐收喜悅的土地上獲得更多的生活靈感。

  天空之中,蒼鷹的身影是若隱若現,牠們銳利地眼睛在不斷地逡巡,尋找那些在草叢或者田野之中露頭的野兔或者田鼠。經過一個夏天的好吃好喝,秋天的兔子是特別肥美,很是讓蒼鷹們垂涎三尺。

  至於那些田鼠,牠們也是要趁著現在田野上到處是糧食的時候,大肆地收刮一番,以備冬天的食用。就這樣,蒼鷹和田鼠這對天敵開展了鬥智鬥勇,各自為了自己的肚子而努力。

  對於蒼鷹來說,抓到田鼠,就可以飽餐一頓,然後回到巢穴之中好好地休息。對於田鼠來說,每一次外出收集糧食,都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歷程。那些可惡的蒼鷹眼光很敏銳、動作也迅捷,稍一不注意,就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金黃色的越野上,勤勞的農人在努力地工作,把他們一季以來的辛勞轉化成一粒粒金黃色的稻粒。這樣的收穫景象雖然是稀鬆平常的,但是對於城裡人來說,仍舊是異常新奇的。

  千百年以來形成的土地情節,讓所有人總是覺得,一年下來,只有田裡面的收成好了,這一年才算是豐收。對於很多老一輩的人來眼望不到邊的金黃色稻田更能給予他們信心,一種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憧憬。

  因此,劉睿覺得,這樣的豐收景象也應該能夠吸引不少年紀大一點的遊客前來遊玩,欣賞這些令人感動的豐收景象。

  當時間的指針指向冬季之後,原本周圍的景色也開始蕭瑟,也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果樹成熟,讓梁村的吸引力下降了不少。但是,就著這樣的一個季節,候鳥們的到來讓梁村又開始變得吸引力十足。

  數十年以來,小鏡湖湖畔定居越冬的候鳥種類和數量呈現一個增長態勢,但是卻從來沒有外界所瞭解。若是能夠做好宣傳,光是藉著候鳥,梁村就可以迎來數量不少的觀鳥愛好者,極大地促進梁村旅遊業的發展。

  候鳥的大規模定居將來或許能讓梁村有了一個『鳥村』的名號,雖說聽起來不怎麼樣,但是效果應該是相當明顯的。

  在劉睿的計劃之中。準備在觀鳥愛好者的圈子裡面,全力打造『鳥村』的名號,讓它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傳開。這樣的話,觀鳥愛好者在聽到朋友的介紹和邀請之後,就會紛紛來到這裡,想要親眼近距離地觀察這些難得一見的候鳥。

  如果是這樣,倒反是在即將進入冬天之際,梁村就會迎來了一年之中人流最多的季節。蜂擁而來的遊客和不斷攀升的收入讓村民們喜笑顏開,都在盤算著今年春節應該如何慶祝了?

  在這個季節,雖說沒有太多可以觀賞的景致,但是在暖洋洋的冬陽之下,梁村仍舊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小山村。

  滿山仍舊一片翠綠的森林自不待言,哪怕是到了冬天,他們仍舊是如此美麗。朵朵在風中搖曳的野菊花倒是顯得更加誘人,在經歷了風霜之後,它們綻放出了更耀眼的魅力。

  拿著相機到處跟著候鳥拍攝是觀鳥愛好者的舉動,他們總是在不停地追逐候鳥們的身影,記錄下牠們的美麗。或許在他們的眼中,這些是大自然的精靈,是最值得珍藏的對象。

  當然了,那些對候鳥們並不是那麼感興趣的人,也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拿上一根釣竿,一個小板凳,在暖暖的冬陽之下,悠閒地垂釣,應該是很多老年遊客每天中午的選擇。

  南方的天氣並不算冷,池塘和河流之中的魚兒仍舊是保持著相當活躍的行動,覓食也不見得減少太多。因此,冬天垂釣並不見得就不會有收穫。

  其實對於老年遊客來說,垂釣只是一個生活習慣,他們並不見得就一定要在垂釣之中收穫太多的魚兒。

  在這樣冬日暖暖的中午,吃飽喝足之後,拿著一個釣竿,靜靜地坐在水邊,享受冬日的安詳。暖暖的陽光照耀在身上,驅散了空氣之中蘊含的絲絲涼氣,讓人覺得舒服極了。

  至於釣魚,有收穫固然值得高興,哪怕是沒有半點收穫,誰又會在乎呢?

  在梁村居住的老人們誰又會在乎這點,他們只不過是在享受垂釣的心情,在享受梁村給他們帶來的舒服感受罷了。在這裡,辛勞了一輩子的他們可以輕鬆地享受以前圍成體驗的農村生活,放開身心迎接夕陽紅的到來。

  一年四季,梁村用不一樣的景致和樂趣在吸引著不同的遊客。在循環往復之中,周圍的環境被人們慢慢地改造,變得越來越美麗。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遊客們才會喜歡上粗陋的鄉間旅遊,成為梁村興起的動力。

  同樣的,大幅增加的收入讓村民們越發地清楚小青山和小鏡湖的山山水水對於村子的巨大作用,也就愈發珍惜自己眼前的這片青山綠水。每天,村民們的腦子裡面都會在想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讓梁村周圍的山山水水變得更加美麗。

  對於遊客來不同的季節來到這片山林,總會有著不一樣的體驗,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感動。這種感動於金錢無關,和物質的享受關係不大,那純粹就是一種心靈的感動。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之上,遊客們學會了如何和大自然交流,如何釋放在城市之中淤積的巨大壓力。在這片毫無心機的青山綠水之前,人們總是很容易就卸下臉上偽裝的面具,放開身心,接受心靈的洗滌。

  每一個人心底都會有一片小小的淨土,他們保留著人們最後一絲絲的純真願望。在蓮花山,很多遊客就能感覺到,自己心底的淨土在不斷地擴大。

  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們,總是會在不輕易之中,就被純淨的大自然感動,變成那一個充滿鬥志和激情的自己。

  在劉睿的設想之中,要想發展梁村的旅遊業,就必須充分地利用梁村四季變化所帶來的自然景色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要人云亦云,這樣才能走出屬於梁村特色的旅遊業,長盛不衰。

  梁村的每一個季節都是一首歌!
bpd 發表於 2011-10-10 22:15
本帖最後由 bib 於 2012-3-17 17:41 編輯

【173章】旅遊規劃

  梁村以及小鏡湖周邊的環境一如電影鏡頭一樣,在劉睿的腦海中緩緩流過,讓劉睿對梁村景致再一次浮現。

  對於劉睿來說,以前梁村和小鏡湖的景致只不過是日常生活的所見,並不會想到這些景致有一天也會擁有創造收入的可能。特別是梁村的村民,從來不曾想過,這些候鳥和梁村稀鬆平常的景色、物產都有可能吸引外地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產生收入。

  以前,劉睿也想過開發梁村周邊的旅遊資源,但是他更多地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期待能夠藉著保護區成立的東風找到適合的投資項目,變成劉家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因為想到和村裡一起開發旅遊業會涉及到太多的問題,劉睿雖然是有心幫忙,但也是不知從何下手,於是事情也就一天天地拖下來了。

  如今有餘善為的加入,提出讓梁村盡快地開發梁村的旅遊資源,倒是讓劉睿眼前一亮。余善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若是他看好梁村的旅遊業前進,那就說明這個項目大有可為。余善為有著較為廣博的見識和前瞻性,王華國和王軍對梁村的現狀非常瞭解,兩者結合倒也是非常好的搭配。至於劉睿,在不用自己親自出面處理各種繁瑣事情的前提下,他非常樂意為梁村的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屬於自己的力量。

  「余老師,你們是怎麼打算的?」從神遊物外的狀態回復過來之後,劉睿開口問道。

  劉睿知道,關於旅遊業對於梁村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問題的關鍵還是要落在余善為的身上。

  「現在村子裡的基礎設施可以說是還沒有起步,要想吸引遊客就必須充分地發揮出小鏡湖和小青山的特色!」端起桌子上的菊花茶抿了一口,余善為繼續說道:「首先要通過各種渠道,讓外界的人們瞭解到村子周圍的美麗景致和珍稀動植物基礎設施可以稍微滯後一點,但是知名度得先行一步!」

  余善為看問題看得很準確,一樣就看出了梁村現在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知名度不足,無人知曉的梁村如今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現在的梁村乃至整個青雲鎮以及青山縣,都不是那種財大氣粗的狀態,根本就拿不出大量的資金對梁村以及周邊的環境進行基礎建設。前不久通車的柏油路已經是的當地政府最大的投資項目,以後恐怕就再也很難有了。

  若是想等到當地政府擁有資金對梁村周圍的旅遊資源進行包裝之後往外推出,恐怕還要等上幾年,甚至還不見得能夠實現。對於梁村的村民來說,錯失保護區成立之後的前幾年時間,就等於在致富的道路上放慢的腳步。這樣的局面對於已經對梁村產生了很大好感的余善為心裡,自然是他希望極力避免的。

  因此,余善為就提出了一邊開發一邊建設的建議。

  「對外宣傳的事情,我們可都沒有什麼門路,還得余老師您多出力才行。」劉睿知道,這種事情還真的不是梁村能辦到的,還得余善為和研究院的人出馬才行。

  和研究院的人員打過相當多交道的劉睿知道,在外面,研究院擁有著令人咂舌的影響力,處理對外宣傳的事情應該是綽綽有餘。

  「這個沒有問題,既然我把事情提出來,那就已經是做好的準備。」余善為點點頭說道:「我們這幾天已經聯繫了一些相熟的新聞媒體,前來村子裡報導候鳥越冬的盛況。」

  一聽余善為的話,劉睿、王華國和王軍臉上都是一喜他們的心裡,媒體、報社等等單位都是相當神秘又高高在上的。若是梁村的名字能夠在報紙上出現,那種感覺應該是非常好的。

  「不過,若是開始有遊客到來之後,讓他們住哪裡呀?」

  開心過後,劉睿又開始被另外一個問題所困擾了。在以前所瞭解到的旅遊業知識中,劉睿知道每一個度假目的地都會有著相當完備的接待設施以及相應的服務,這樣的話才能給遊客們提供良好的食宿條件,留下美好的印象。

  按照梁村現在的狀況,大部分民居都是有些年頭的磚瓦房子,不要說住宿條件了,就是上廁所都是有些不太方便。

  一般的農家,茅房就是在自家的後院挖上一個坑,全家老小的屎尿都集中在裡面,留著肥田或者種菜。茅坑四周用蘆葦席圈起來,再在上面鋪上蘆葦席做屋頂,然後在深坑的上方搭上兩塊木板就算是大功告成了。這樣的簡易茅廁,晴天的時候倒還好,但是一到下雨天,雨水就從上空的蘆葦席之間滴落下來,讓下面如廁的人有點狼狽不堪。

  這樣開放式的茅廁,如廁的人不用仔細瞧,就能看到茅坑裡正在不斷浮沉的糞便,還有那些不斷蠕動的蛆蟲。鄉下人見慣之後,也就習以為常了,覺得這樣的茅廁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對它們的一切已經是熟視無睹了。

  但是,劉睿知道這樣的場景,對於那些從城裡來的客人恐怕就是一場地獄之旅。

  以前放假的時候,也曾經有城裡的同學和周毅到劉睿家裡做客,同學們的反應給劉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周毅這樣的男生倒還好,雖然是覺得有點噁心,但是強忍著也就挺過去了。但是對比較愛乾淨的女孩子來說,農村的茅廁就是最令人恐怖的所在。

  劉睿就不止一次地看到那些女同學吐得昏天暗地,小臉煞白,幾乎沒有吃什麼東西就落荒而逃。

  有時候,劉睿對於村裡面的這些落後的衛生習慣也是深惡痛絕,但是他也沒有什麼辦法去改變。劉睿也只能是對家裡的廁所進行改造,至少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舒適一點、乾淨一點。

  這一次,家裡修建了沼氣池,劉睿索性另外出錢修建起標準的浴室和一個水沖式的廁所,也算是在村子裡開創了一個的模式。這個舉動很是讓小丫頭高興,回家看到之後連呼萬歲!

  梁村現在除了小學那邊有一個普通的公共廁所之外,根本就沒有公共廁所,要想變成接待遊客的旅遊目的地,還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糧站那邊不是還有很多空房子嗎?那些房子稍微清理下就可以住人了,第一年的條件稍微艱苦一點,等來年春天之後再好好裝修,就可以滿足一般遊客的需求了。」余善為有點讚許地看了看劉睿,提議道。

  余善為知道,這一次來找劉睿商量開發梁村旅遊資源的舉動算是找對人了。一般人在聽說可以利用報社媒體對家鄉進行宣傳之後,大抵的反應就是興奮,或許還有一些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但是劉睿卻很冷靜,一下子就指出了梁村目前所面對的最大問題。

  研究院在入住梁村開始對小青山進行大規模的考察活動的同時,就已經在梁村靠近小鏡湖的地方找了一塊地興建未來的研究基地。雖然在保護區成立之後,大部分的研究人員都會返回北京或者到其他的地方進行另外的研究,在梁村留守的研究人員將會大大減少。

  但是,小青山之中生存了大量的珍稀動植物,這些資源擁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因此研究院的領導決定在梁村建立一個考察保護區成立之後繼續對小青山進行跟蹤式的研究。

  現在,研究院的考察站即將竣工,研究院住在糧站的所有人員即將搬遷新居,留下偌大的糧站倒是可以成為梁村接待遊客的第一選擇。

  住宿條件、衛生環境,這個是梁村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困難,若是不能解決的話,梁村的開發就無從談起了。

  「嗯,這個倒是一個好辦法,再在村子裡各處修建幾個公共廁所,多少也能解決點問題。」在得到余善為的提示之後劉睿的思路也打開了,興致勃勃地說道:「將來要是遊客數量增加的話,也可以讓條件好的村民把家裡的房間整理出來辦農家樂,也能解決一些問題。」

  劉睿和余善為的一問一答終於是讓王華國和王軍從一開始的興奮之中回過神來,加入了和劉睿兩人討論的行列。四個人在劉家的院子裡談了大半天,終於是找出了梁村如今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也慢慢地理清了梁村所佔據的優勢。

  一開始,王華國和王軍只是被所謂的媒體記者給鎮住了下而已,等他們回過神來,又恢復了平時精明的模樣。比起劉睿和余善為,王軍兩人對於村民們的心理狀態有了更多的認識,知道如何在不引起村民反感的情況下,推進對村子的改造。

  有了余善為的廣博見識、王華國和王軍的務實精明還有劉睿開放的思維,四個人總算是就梁村旅遊發展作出了一些規劃。梁村未來的發展在這樣一個冬日暖洋洋的上午,在兩株桂花樹的見證下定下了基調。

  劉睿根本就無法想到,就這樣一個很平常的早上,一個令人乍舌的旅遊奇跡就慢慢地拉開了序幕。

  一開始,就是余善為心裡也只是想著利用小鏡湖的候鳥吸引一些觀鳥愛好者前來觀賞,給梁村的村民增加一點收入。

  但是,他們都低估了小鏡湖和小青山的魅力,對城裡人熱愛大自然的心理狀態並不瞭解,根本就不知道梁村竟然會藉著這樣一個契機開始走上了一條令人咂舌的快速發展道路。當然了未來梁村輝煌的前景都已經是後話了。

  現如今,劉睿和王華國等人只是經過簡單的討論之後,得出了一些很簡陋的規劃方案。若是一些有著相關策劃經驗的旅遊區管理人員看到這樣的方案,恐怕就要笑掉大牙了。

  不過,現在這個簡單的方案確是梁村未來軌跡的起步,用一些惡俗的小說寫的,歷史的車輪開始滾動了。

  首先,從村裡的積蓄中取出一部分,在村子裡興建幾個公共廁所,逐漸地改變村民們的衛生習慣。在劉睿看來,改善村裡的衛生條件,甚至比興建再多的豪華客房都要重要得多。

  別看梁村野外有著令人窒息的自然美景,但是在村子裡有著情況確實是令人不敢恭維。

  晴天的時候,泥土路面的村落塵土飛揚,一些廢棄的塑料袋或者紙張隨風飛舞,一點美感都不復存在。這還算是好的若是碰上下雨天,村子裡污水橫流,牲畜的糞便在雨水的沖刷下,到處都是,令人根本就無從下腳。劉睿無法想想得到,若是城裡的遊客來到梁村,哪怕小鏡湖和小青山的無邊美景讓他們深感不虛此行,但是村子裡這種狀況,估計是個人的心情都不會再好了。

  因此,劉睿認為村子裡最大的問題就是衛生環境的問題,這個看法也是得到了余善為的認同。在梁村生活了好幾個月,余善為對此是深有感觸。若不是糧站裡條件不好,恐怕研究院不少女性工作人員根本就無法在梁村繼續工作下來。

  其次,村委會應該全力把糧站的房子進行相應的整理,維護,改造成為一個集住宿、餐飲為一體的農家旅社。當然了,究竟是村委會經營這個未來的農家旅社還是要承包給個人,還得將來進行詳細的論證之後才能決定。

  不過,在劉睿看來,凡是集體的企業多半不能辦好,最好能夠把糧站租賃給個人自負盈虧,村委會只要坐等著收租金或者分紅就好了。

  在劉睿的心裡,早已經是打起了小九九,若是村裡想把糧站租賃出來,自己則是要聯合曾瑩拿下糧站的承包權。只要糧站到手之後,劉睿的很多後續的發展才能有了一個更好的條件。

  此外,村委會還得通過王華泰等等關係,從縣上、市裡爭取到一定的扶持基金,加大對村子裡的基礎設施建設最短的時間之內滿足遊客的需求。雖說期盼上級撥款是有點虛無縹緲的感覺,但是能有一點就好一點,畢竟蚊子腿雖小,也是肉!

  ……

  經過激烈的討論和反覆的修改,劉睿四人定下了梁村依據周邊區域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珍稀動植物開展生態旅遊的發展方向。此外,富有農家樂趣的農家樂旅遊也會成為以後梁村重點發展的方向,在往後的發展過程中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

  當然了,劉睿知道,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現在只是四個人私下裡商量的結果,並不能代表梁村大部分村民的意願,將來要想實行也不見得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個發展的規劃還得通過村委會的討論補充之後,再對村民們公示,徵集村民們的建議後完善,才能變成正式的發展方向。

  不過,在劉睿看來,這些規劃並不會觸碰到村民們的核心利益,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村民反對的。劉睿一直認為,無論哪一級的政府、黨委,只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改善群眾基礎設施的工作上,盡量減少與民爭利的舉動,肯定能受到群眾的大力擁護。梁村村委會只要盡力改善村子裡的衛生條件,配合余善為等人做好對外宣傳的工作,並且引導村民們加大學習的力度,做好接待客人的各種準備,就算是功德圓滿了。

  至於一些具體的經營方式、營業項目,村委會若是能不插手那就盡量不要插手,讓村民們放手去做,肯定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村委會的最大作用,就是配合上級部門,優化梁村的各種環境,並且維護梁村周邊的生態,保持一個原生態的環境,吸引八方遊客。

  劉睿一直認為,鄉下的人們並不是就比城裡人笨蛋,而是他們沒有鍛煉的機會,就顯得不夠精明。

  若是梁村迎來了大量的遊客,村民們在旅遊收入的刺激下,肯定能夠調動起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快速地成長起來。梁村的周邊除了那些美輪美奐的自然景色以及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以外,大部分的村民家裡都擁有大量的山地,可以種植果園以及飼養山雞等等,是發展生態農業的最佳地點。

  上一次聽季小軍提過四川成都農民發展的農家樂之後,劉睿就很上心了,多次到縣城查詢資料,尋找相關的報道。經過大量的瞭解之後,劉睿再對比梁村的條件,除了梁村距離大城市有點遠,交通並不是那麼方便之外,發現梁村也很適合發展家樂這樣的旅遊形式。若是能夠在研究院的幫助下對梁村進行大量的宣傳,借助小鏡湖大量的候鳥吸引遊客前來觀光,劉睿倒是有信心慢慢地培育農家樂的市場,讓梁村的村民走上一條致富路。

  冬天的暖日爬上了半空中,透過桂花樹的樹葉縫隙,照耀在劉睿四人的身上,讓他們暖洋洋的,一如他們火熱的內心。一想到利用周邊的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所帶來的好處,即便是劉睿,也是有點激動。

  或許,旅遊業就是讓梁村擺脫貧窮落後狀態的最好方式!





【174】 合作方式

  劉睿四人在劉家大院商量之後,王華國和王軍就開始在村裡面行動了了起來,動作不可謂不神速。別看王軍平時不顯山露水,沉默寡言的,但是執行力倒是很強,王華國或者村委會有什麼決議之後,他都能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

  王華國現在最得意的事情就是自己聽從劉睿的建議,把王軍從廣東叫回來,作為自己的幫手。雖然王軍腦子不如劉睿靈活,但是他的風格更加務實,很是給王華國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王軍已經逐漸地適應了村裡各項繁雜的事務,配合著王華國把新建立起來的竹藝公司梳理得井井有條。看著王軍的飛速成長,王華國很是滿意,已經決定把王軍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

  一開始,王華國心目中最理想的接班人其實是劉睿,但是在劉睿獲得神農空間,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之後,劉睿就已經對這個不感興趣了。王華國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把王軍當成了頭號接班人進行培養。再說了,王軍出身王氏家族,在情感上更容易被王氏佔據大半的梁村村民所接受。

  從村裡瑣碎的事情到竹藝公司的各項業務,唸過書,打過工,性格沉穩的王軍應對得當又不失靈活性,已經逐漸地在村民的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印象。

  這一次,梁村的旅遊開發王華國就把糧站的各項事務都交給王軍處理,自己則是親自出馬,找到了張振光,商量如何說服兩個村子的村委、族老,讓他們同意把旅遊業當成梁村未來發展的支柱產業。

  經過余善為和劉睿的描述,王華國知道,未來的旅遊業發展不可限量,而梁村也又有著良好的條件,為什麼不試一試呢?再說了,小鏡湖和小青山的景色以及珍稀動植物就擺在那兒,宣傳,開發也不需要村委會投入太多的資金,哪怕失敗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至於余善為,在和王華國等人達成共識之後,就開始通知邱榮和孟楠等人開始邀請相熟的記者前來梁村,對小鏡湖上數以萬計的候鳥進行拍攝和報導。雖然,前段時間余善為和韓正寶帶著學生們在小鏡湖的邊上進行了長時間的蹲守,已經收穫了不少第一手的資料,但是這樣還不足以成為新聞素材。畢竟,科研活動拍攝的照片以及收集的資料更多地傾向於學術性,要想讓更多的普通人所認識,還得讓更專業的新聞記者來做。

  余善為一向都是認為,事情還是交給更專業的人去處理!

  就在王華國等人各忙各的時候,劉睿則是撥通了曾瑩的電話。

  「小睿,怎麼今天想到給我打電話,平時你不是忙得很嗎?」聽筒裡傳來的聲音似乎有點噪雜,但是曾瑩的聲音依舊悅耳。

  這也難怪曾瑩這樣打趣劉睿,自從開始擴建新酒坊以來,劉睿可以說是忙得腳不沾地,根本就沒有太多的閒暇時間。有時候去縣城也是行色匆匆,都沒有空到曾瑩的花店坐一坐,偶爾路過也都是打個招呼之後就開著摩托車呼嘯而過。至於以前劉家宏給『馨瑩花店』編織的景緻竹藝品,也是逐漸被梁村竹藝公司的產品所替代。

  「呵呵,曾瑩姐,我這不是忙嘛!」劉睿乾笑兩聲,接著說道:「現在有個情況,就是村裡已經準備啟動旅遊業的開發,我覺得有個項目挺有前途的,找你合作來了。」

  「真的?!」那邊的曾瑩聲音陡然拔高了一個八度,激動地說道:「那是什麼項目?具體情況是什麼樣子的?」

  自從前兩次來到梁村,領略了梁村的秀美風光以及令人稱奇的珍禽異獸之後,曾瑩就一直對梁村唸唸不忘。作為一個商人,曾瑩敏銳的商業敏感性讓她覺得梁村發展旅遊業大有可為,想要加入其中分享這個巨大蛋糕的盛宴之中,但是一直沒有適合的契機。

  首先,梁村村委會以及青雲鎮政府乃至青山縣政府都還沒有意識到梁村所擁有的豐富資源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他們的目光還沒有投向梁村,梁村目前的基礎設施依舊落後,並不適宜開發旅遊業。

  其次,曾瑩也有點頭痛不知道從哪個方面開始介入梁村的旅遊開發,因為她知道,這樣的一個項目需要巨大的巨大的投入以及大量的人員支持,這並不是曾瑩個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哪怕是她再拉上郭海蘭加入,也無力推動這個龐大的項目向前進。

  如今,聽到劉睿說梁村已經準備開始梁村的旅遊業,並且有著合適的項目,如何能不讓曾瑩興奮呢?

  「研究院方面已經開始答應配合村裡對外宣傳梁村的各項旅遊資源,村裡面也初步決定投入資金對村裡的環境衛生以及基礎設施進行一定的改造,打算在春節前開始迎接一些客人的到來。」劉睿在心裡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村裡的糧站各種條件都不錯,很適合進行改造之後變成一個集餐飲、住宿為一體的休閒農莊,我想和你們合作拿下這個項目!」

  「如果你看好了,問題就應該不大!」曾瑩倒是沒有懷疑劉睿的眼光,說道:「你等我和海蘭明天趕到梁村,咱們具體商量!」

  和劉睿接觸了大半年,見識過劉睿說話辦事風格的曾瑩,知道劉睿雖然性格開朗,但並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小毛躁。現在劉睿開口說看好糧站的項目,曾瑩自然是沒有太多懷疑,一直在等著尋找契機參與梁村旅遊業開發的曾瑩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

  更何況,根據從郭海蘭那邊得來的消息,小青山申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已經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了。按照進度,估計最遲春節過後申請就可以批下來。到時候,憑藉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名頭,作為距離保護區核心區域最近的村莊,梁村肯定會變成一個炙手可熱的投資熱點。

  若不是在保護區成立之前進軍梁村,搶先一步投資梁村的旅遊業,曾瑩可不敢保證憑藉自己的實力能夠搶取得最佳的投資項目。

  「行,我等你們!」把事情說清楚之後,劉睿也沒有太多囉嗦,畢竟明天才是重頭戲。

  之所以在第一時間給曾瑩打這個電話,劉睿是有著多方的考慮,並不是一時的衝動。

  就在曾瑩第一次來到梁村的時候,劉睿就已經是在心裡有邀請她們兩個來到梁村進行相應的投資,共同開發梁村的旅遊資源。不過以前是因為時機不成熟,劉睿只能是把這個心思放在心裡,一直等到現在才發出正式的邀請。

  整個糧站佔地面積至少有五萬平方米,除了擁有大量的巨大倉庫之外,幾排原先的平房宿舍經過改造之後也能派上大用場。前段時間研究院的人員住在糧站裡面,並沒有什麼不適應的情況,就證明了糧站只要經過好好改造之後肯定能夠成為一個目前情況下樑村最好的接待地點。

  要想對糧站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和增加相應的設施,那就需要海量的資金,這可不是窮得響叮噹的梁村村委會所能提供的。前景的不明朗,也不太可能發動村民集資,然後對糧站進行投資,因為那樣子肯定會引起村民們的不滿的。

  至於劉睿,雖然是看好糧站的改造,也對梁村旅遊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有巨大的信心,但是目前他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吃下糧站的項目,因此選擇合作者也就勢在必行了。

  思來想去,劉睿最後還是選擇了曾瑩和郭海蘭成為自己的合作夥伴。

  其實,這也是和劉睿社交面不太廣的緣故。縱觀劉睿所認識的人,周國棟和季小軍倒是很不錯的合作對象,只不過他們的資金實力未必足夠,劉睿可不想項目開發到一半之後出現資金鏈斷的情況。鄭大海倒是一個不錯的餐飲負責人,不過要想變成合作夥伴和主要投資人還差點火候。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讓劉睿選擇了郭海蘭成為合作對象。

  在以前的接觸中,劉睿知道郭海蘭的家族在省城就擁有一家四星級的酒店以及一個知名品牌的連鎖餐飲企業,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以及大量的管理人員。選擇了郭海蘭,不僅僅可以解決資金的問題,還能帶來先進的管理模式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可謂一舉數得。

  在劉睿看來,現代社會已經不是以往那種一家人可以包打天下的時代了,大型的項目引進合作對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要選擇好合作夥伴,並且做好事前協議,並且發揮各自的優勢所在,合作總是比單幹要好得多。

  至於劉睿在心裡打的如意算盤就是在合作之前盡力籌措資金,在未來的企業中佔據更大的股份,爭取以後每年都可以坐等大量的分紅。在劉睿看來,梁村借助著小青山以及小鏡湖的秀美風光,未來的紅火是可以期待的。現在投入資金在糧站的項目上,將來的收益是可以預見的。或許在進行改造之後,梁村迎來大量的遊客,糧站就會變成一個會下金蛋的母雞。

  不過,現在的劉睿有點頭疼自己現在去哪裡找足夠的資金加入這場盛宴之中?

  現在新酒坊的擴建才剛剛完成,要想產生效益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若是在晚上一兩年,劉睿就有屬於自己的第一桶金,不用煩惱了。這段時間賣菜和賣龍眼的收入都已經用在擴建酒坊以及改建山塘上了,劉家現在可以說得上是資金匱乏。

  至於種植在大院旁邊的小番茄,雖然現在已經開始結果,在春節前後就可以開始採摘,又開始變成劉家一項源源不斷的收入,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掛了電話的劉睿,想到有些撓頭的資金問題,搖搖頭把這些煩惱拋諸腦後,在余善為的出面解釋下,上下樑村兩個村委的村幹以及那些在村民中有著巨大威望的族老們也都同意了王華國的建議,授權王華國和張振光開始把兩個村子當成一個整體,共同開發周邊的環境,重點發展旅遊業。

  不過,對於糧站的發展,所有參與決議的村民卻產生了相當大的分歧,這也讓劉睿第一次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看法。

  年輕一點的村委自然是希望村子投入資金對糧站進行大規模的改造,並且自己經營改造之後的農莊,給村子增加收入。至於那些有點老成持重的族老們,雖然看好未來的發展,但是卻提出了更為穩妥的建議。

  他們認為與其花費大量的資金對糧站進行改造,然後還要花費精力和人力去管理農莊,到還不如把糧站租賃出去,每年村裡還能旱澇保收地一筆不小的收入。另外,只要投資農莊的老闆細心經營,農莊的生意好了也會帶動村民的收入,這也是一件好事。即便農莊的經營出現了問題,也不會對梁村造成太大的影響。族老們提出這樣的建議都是建立在兩個村委會都是苦哈哈,經不起任何失敗的投資,自然是要穩妥一點才行。

  就在雙方有點爭持不下的時候,劉睿提出了把糧站作為股份,對外尋找合作對象,這樣的話既可以避免村子對糧站的投入,還能有分紅。當然了,若是糧站改造之後並不能創造利潤,村子不過就是不能得到分紅罷了,不會有太多的損失。反正這個糧站自從三年前廢棄以來,一直都丟在那兒,並不能給梁村創造任何的收益。相反的,為了維護糧站的房舍以及其他設施,梁村每年還得僱用人看守,還得出資進行一些簡單的修理。

  若不是前段時間研究院的入住給村裡提供了一點租金,恐怕來年糧站維護的資金都沒有著落了。

  對於梁村上下來說,糧站已經變成了雞肋一般的存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今,劉睿提出了把糧站當作合作的條件對外招商,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小睿,會有人願意來村裡和我們合作嗎?」走出會場的王華國和張振光找到了劉睿,有點疑惑地問道。

  「這個肯定沒有問題,我已經聯繫了郭海蘭和曾瑩,她們對這個項目很有興趣!」劉睿點點頭說道:「再說了,我們還可以發動各種關係,多找點有興趣投資的客商,公開招標嘛。」

  「公開招標?」王華國和張振光都有點驚訝地看著劉睿,似乎都被劉睿的話給鎮住了。

  在兩個村支書的心裡,並不覺得梁村的條件可以吸引大量的客商前來投資,因此都有點不用太相信。

  「舅父你們就等著瞧吧!」劉睿呵呵一笑,很有信心地說道。

  雖然劉睿也想著用最小的代價把糧站的經營權弄到手,不過處於對生養自己的家鄉的感情,劉睿還是站在大多數村民的角度上去考慮。他希望能夠通過公開的招標,公開透明地為梁村爭取最大的利益。

  再則,劉睿對梁村旅遊業的未來是抱有極大的信心,擁有各種優勢條件的糧站在經過改造之後,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以後就可以創造巨大的利潤。劉睿並不希望看到,糧站將來變成了一個吸金怪物,但是梁村的村民只能獲得可憐的收入,這樣巨大的反差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個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糧站廢棄在那裡,沒有人去關注,因為它不能創造收入;一旦它變成了一個休閒農莊,並且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利益,難免村民們會有不太好的想法。思前想後,劉睿才決定說服村委會和族老們,用糧站的設施以及地皮作為股份,對外招商。

  這樣一來,糧站的一切就變成了和村民息息相關,無分彼此!

  在農村生活了十幾年的劉睿很清楚,外鄉人要想很快地溶入農村,擁有共同的利益自然是最快的方式。鄉下的農民都是一種領土意識很強烈的群體,他們在骨子裡面害怕改變,害怕外來的衝擊。若是外來的人員用一種很強勢的姿態進入農村,村裡人雖然不會很強烈地反對,但是在他們的潛意識之中,一點點的不爽就會逐漸地累積,最後會讓外鄉人覺得在這裡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只有在第一時間就把整個村子拉上利益的戰車,這樣村民們才會把這些合作者看成是自己人,讓外來者在村子裡面有如魚得水的感覺。

  不得不說,在梁村生活了十八年的劉睿,對於農村的觀察相當細緻,他本身也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不斷站在各方的角度上思考,才能得出比較全面的結論。

  作為土生土長的梁村人,劉睿自然希望自己的發展能夠和梁村捆綁起來,只有村子發展了,自己的致富才算是有意義的。若是自己發了大財,但是村子裡依舊是貧窮落後的模樣,恐怕劉睿也是有點心難安。

  再說了,劉家世代居住在梁村,歷來都是很注重名聲的,劉睿可不敢讓鄉親們戳脊樑骨。

  不過,至於將來公開招標的情況,就不是劉睿所能控制的,劉睿只能是盡力而為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pd

LV:16 版主

追蹤
  • 40

    主題

  • 81817

    回文

  • 1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