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說] 大宋兵器譜 作者:殷揚 (連載中)

ksa0406 2011-12-20 16:43:5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3 32335
ksa0406 發表於 2011-12-21 07:52
第十七章名刀問世

    戰刀,是每一個王朝必不可少的利器。一個強盛的王朝,必然會有一種名世戰刀。漢有環首刀,唐有橫刀,而大宋有斬虜刀!

    斬虜刀,是兵器大師吳驥繼承漢環首刀、唐橫刀而打造的一種利器,銳利無匹。

    大宋之軍,憑著斬虜刀,踏上了破契丹,滅西夏,席卷天下,橫掃萬邦的征程!

    鑄就了無比的輝煌!

    揚華夏聲威于異域萬里之外!

    ——《大宋兵器譜?陸游》

    歸信,吳氏軍工。

    喬大元、張大牛、段大鵬三人站在當地,很是緊張,打量著吳驥。瞧他們那緊張樣兒,跟當初流風盜襲城沒多大差別。

    由不得他們不緊張,因為今天他們要在吳驥的指點下,打造一種戰刀。這戰刀,是吳驥m 索了這些天的結果,據說,這種戰刀繼承了環首刀和橫刀的特點,而又有所發展。

    環首刀,或許因為年代太過久遠,三人不太明白,听了吳驥的解釋,他們方才知曉,那是強漢大軍的戰刀,強漢大軍正是憑著此刀,縱橫天下,擊破匈奴,打得萬國俯首。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豪言的後盾,就是環首刀!

    至于橫刀,他們就不陌生了,畢竟橫刀是前朝的戰刀,名氣很大,就是在宋朝,也有不少橫刀留傳下來。

    吳驥要打造的戰刀,繼承了這兩種戰刀的特點,那將會是何種高度?他們非常好奇,又很是幸運,更是緊張。

    能夠打造這種戰刀,那是莫大的幸運,八輩子修來的福氣。若是不能打造得好,那就是罪人,誰能不緊張呢?

    “東家,可以開始了麼?”喬大元終于忍不住了,率先問出來。

    “可以!”吳驥表面上平靜,心里也是j 動。

    要知道,環首刀和橫刀的名氣非常之大,吳驥雖然沒有親眼見到環首刀,卻是試用了很長時間的橫刀。橫刀,繼承了環首刀的優點,他要打造的戰刀,雖說是從橫刀而來,也是從環首刀而來。

    這不僅僅是繼承戰刀,還有戰刀所代表的精神,戰刀打造出來的輝煌!

    鑄就的漢唐雄風!

    若吳驥打造成功,這種戰刀就會被大量使用,是否會取得漢唐那樣的強大武功呢?若是能夠的話,吳驥就會成為名垂千古的良匠,這是莫大的榮耀,誰能不緊張?

    “升火!”張大牛吆喝一聲,把石炭放到爐子里,用柴禾引燃。

    石炭,就是現代的煤,在宋朝還沒有大量用于冶金,主要是用作燃料使用,供百姓取暖做飯。而且,煤在北方的使用更加普遍。

    宋朝的都城,汴京,就有不少專門做煤的作坊,把煤加工成各種形狀,便于使用。

    要想打造出最為理想的戰刀,最好是從鋼鐵著手,冶煉更優質的精鋼。吳驥為了報仇,研究了很多東西,煉鋼的技術也知曉一些。只是,眼下時間緊迫,來不及了,畢竟歸信軍的武器裝備太缺,得先裝備起來。冶煉鋼鐵一事,只能稍後進行。

    在沒有更優質的鋼鐵情形下,要打造出更加優質的戰刀,並非不可能。用煤取代柴禾加熱,就是吳驥采取的一個改進。

    煤比柴禾具有更大的熱值,加熱更加合適。

    燒煤這事,張大牛他們一點也不陌生,很快就升起了爐火,火光熊熊,發出呼呼的聲響,燃得極旺。

    “動手吧!”吳驥緊咬著嘴大聲下令。

    喬大元他們等的就是這話,段大鵬用鐵鉗夾住一塊千挑萬選的鋼鐵,放進爐子里。這爐子是吳驥專門為打造戰刀而設計,喬大元他們親手做的,用起來很是合適。

    段大鵬抓住風箱,使勁拉動,風聲呼呼,火苗直躥,尺許高的青藍火焰蘊含著高溫,一股熱浪撲面而來。

    “打了一輩子的鐵,卻不知石炭竟有如此妙用!”喬大元手握鐵錘,打量著跳躍的火焰,大是感慨。

    在當時,石炭只是少量應用于冶金煉鐵,打造刀具加熱用的是柴禾,比起煤的熱值遠遠不如。當初,吳驥說要用石炭加熱,三人還以為听錯了,很是驚奇。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他們看來非常普通的煤,竟然有此妙用,真的是不可思議。

    “東家那是一顆玲瓏心,他說有妙用,定是有妙用!”張大牛對吳驥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說話間,鐵塊燒紅了,張大牛用鐵鉗夾住,放在鐵砧上。火紅的鐵塊,在他們的鍛打下,鐵屑四濺,很是嚇人,吳驥和皇甫嵩不得不退出老遠。

    “呵呵!用石炭就是不一樣,比起用柴禾厲害多了!”張大牛一邊鍛打,一邊贊嘆。

    適才看著用煤來加熱,那是感覺不錯。此時,親手鍛打,以他老鐵匠的豐富經驗,自然知曉這兩者的差距,要他不歡喜都不行。

    一陣鍛打,鐵塊開始暗淡下去,需要重新加熱,張大牛把鐵塊放進爐子。

    “你拉,我來打!”段大鵬還沒有親身體驗過,不能錯過了這機會,把張大牛推到風箱前,握住鉗子,等著鐵塊燒紅。

    “你就知曉搶,跟流風盜似的!”張大牛不滿的嘀咕一聲,卻是握住手柄,開始拉動風箱,風聲呼呼。

    不大一會兒,鐵塊就燒紅了。段大鵬忙鉗住,放到鐵砧上,掄起鐵錘就鍛打起來。一邊打,一邊贊嘆︰“不錯!不錯!就是比柴禾燒的好打!”

    三人一齊努力,鍛打鐵塊。在他們的努力下,一個塊鐵塊給鍛打好了,再打成刀身。

    為了這次鍛打,吳驥是準備充分,要喬大元他們先練過手,鍛打過刀身。如今,正式打造,他們是輕車熟路,流暢的刀身逐漸成形。

    刀身成流線極是流暢,讓人看著就有一種美感。刃長六十厘米,厚七八毫米,寬四厘米。雖未成形,就知道,比起麻扎刀,要重差不多四五斤。

    四五斤的重量,一旦砍殺起來,其力道就要大得多,威力也就大得多。要知道,一力降十會,力量越大,砍殺起來越是有優勢。四五斤的重量,砍殺起來,就會放大成數十斤的力道,其優勢不用說了,很明顯。

    �I”

    清脆悅耳的鍛打聲響起,听在耳里,讓人很是振奮。看著一點一點成形的刀身,吳驥很是舒暢,又有些緊張。

    設計,需要實物驗證,吳驥的設計是不是好,需要打造出來才能知曉。

    “好了!”

    喬大元三人齊聲而言,眼楮睜大,目光炯炯,打量著戰刀。喬大元夾住戰刀,放到淬火液里,發出一陣嗤嗤聲,冒出縷縷白煙。

    這淬火,是吳驥的另一個改進。淬火,相當重要,要是淬火技術不過關,打造得再好,也是無用。

    皇甫嵩眼楮睜大,死盯著冒起的白煙,有些驚訝。他雖然不是鐵匠,卻是知道,宋朝沒有這種淬火方式。

    除了淬火的嗤嗤聲外,沒有人說話。時間在無聲中流逝,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喬大元興奮的鉗住戰刀,舉了起來,眼楮瞪得滾圓,打量起來︰“有些奇特!有些奇特!”

    吳驥這是把現代淬火技術進行改變,使之適合宋朝,喬大元他們沒有見過,要不驚訝都不行。

    三人的經驗非常豐富,打量一陣,大是歡喜︰“果是好寶貝!果是好寶貝!”

    吳驥接在手里,略一掂量,比起麻扎刀要重些,戰場上砍殺起來,其威力就要大些,很是滿意。使勁一劈,感覺還不錯。

    皇甫嵩早就把眼楮瞪圓了,一見吳驥耍過,忙不迭接過來,劈砍幾下後,道︰“不錯!不錯!裝上刀柄,開鋒之後,試試其鋒利!會很鋒利麼?”

    對這個問題,吳驥也是不清楚,需要驗證︰“試試就知曉了!”
ksa0406 發表於 2011-12-21 07:52
第十八章斬虜刀

    在當時的情形下,要想擺脫冷兵器,那是不可能的。盡管有霹靂彈,冷兵器所佔的比重仍是很大,一把合適的戰刀,對于宋朝來說,至關重要。

    其重要不下于霹靂彈,甚至還有超越。

    擁有一把好的戰刀,在戰場上就會有明顯的優勢,這點,已為古今中外的戰史所證明。漢朝為了打敗匈奴,不途遺力的研究戰刀,最後設計出了環首刀,取代了漢劍。

    唐朝在環首刀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了著名的橫刀。

    環首刀鑄就了強漢雄風,橫刀打造出了盛唐氣象,讓後人景仰!

    若這戰刀好用,鋒利,適合戰場,那麼,宋軍就是站在一個新的、更高的起點之上,擁有不錯的優勢。

    若真如此,此生何憾?

    “好 !”喬大元三人齊聲應道︰“裝刀柄!開鋒!”

    三人也是很想知曉,這刀好不好用。若這刀好用,是他們親手打造出來,那是無上榮光,是一段佳話,作為鐵匠,能有此成就,不虛此生!

    三人特別振奮,七手八腳的裝刀柄。刀柄早就準備好的,此時只需要裝上去便成。作為老鐵匠,此等之事,不知道干過多少回了,熟之極矣,很快就裝好刀柄。

    刀柄一裝好,吳驥忙著取在手里,使勁一握,一股舒適感襲來,其舒適程度在橫刀之上。橫刀,是中國古代戰刀的一個巔峰之作,舒適、適用于戰場,這是其最大的優點。

    而吳驥根據現代美學、兵學原理,對刀柄進行了一些改進,雖然幅度不大。正是這種小小的改進,使得刀柄更方便握持,更便于砍殺。

    手腕一振,耍了幾個刀hu ,劈砍一陣,感覺很不錯,吳驥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一把好的戰刀,不僅僅在于鋒利,還要在于其符合兵學原理,便于使用,具有一定的舒適度。這刀,能滿足這要求。至于其鋒利程度,反而是吳驥最不擔心的地方了,要是應用現代技術的戰刀,還不能鋒利的話,那就是笑話了。

    皇甫嵩忙不迭取在手里,手腕一振,一個漂亮的刀hu 出現,不由得大聲叫好︰很舒適!很舒適!”

    “呼!”

    用力一劈,風聲乍起,很是駭人,要是開了鋒的話,那一定是雪亮的刀光。

    劈砍一陣,皇甫嵩笑道︰“這是我用過最好用的戰刀了。至于其鋒利,應該不是問題了。只是,會鋒利到何種程度呢?”

    對這問題,吳驥也想知曉,只有開鋒之後才能知曉。

    喬大元忙接過,準備開鋒。

    開鋒,對于鐵匠來說,那是家常便飯,三人是熟得不能再熟,閉著眼楮也能搞定的事兒。三人聯手,沒多久就開鋒完成。

    接下來,就是磨刀了。磨刀,對于他們來說,也不是問題。他們一生打造的刀具,不知道有多少,磨過的刀,比一般人走的路還要多。

    “霍霍!”

    一陣磨刀身響起,清脆悅耳,而又富有節奏感。

    隨著磨礪的進行,刀身越來越明亮,宛如夜晚的繁星,發出耀眼的光芒。

    “好刀!好刀!”

    喬大元三人、皇甫嵩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忙不迭贊嘆起來。

    “應該不錯!”吳驥徹底放心了。

    磨刀是一門技術活兒,三人盡管是老鐵匠,一生磨過很多刀,此時也不敢掉以輕心,小心翼翼的。盡管是大冬天,三人的鼻翼上仍是滲出了汗珠,緊張的。

    這是戰刀,關系重大。他們能不能磨得好,關系到戰刀的前途,要他們不緊張都不行。

    磨刀這事,吳驥只磨過菜刀,是門外漢,此時方才親眼領略了磨刀這門技術,卻是有不少道道。

    費時老長,三人這才長吁一口氣︰“好了!東家,你瞅瞅,可好?”

    喬大元把刀遞給吳驥,很是緊張的打量著吳驥。吳驥接在手里,一打量間,那感覺就象握住的不是戰刀,而是一顆璀璨的星辰,刀光閃爍,有刺眼的感覺。

    不說別的,當是看著就是一種享受,吳驥的心中不乏成就感,大是歡喜,一通打量,笑道︰“嗯,很不錯!很不錯!”

    “吳指揮,快試試鋒利!鋒利一定要試!”皇甫嵩急不可耐了,不住搓手,道︰“在戰場上,鋒利太重要了。若敵人手里的武器不如你的鋒利,就只有任你宰割的份!”

    這話絕對是經驗之談,從一定程度來說,鋒利在戰場上具有壓倒x ng的優勢。

    皇甫嵩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腰間的麻扎刀拔出來,平舉在刃口朝上,一臉希冀的道︰“吳指揮,劈!快劈!快呀!”

    一連串的催促聲響起,他比誰都急切。

    “東家,快!”喬大元三人也是催促起來。

    一把好的戰刀,鋒利佔有極其重要的比例,這把戰刀,其他方面都不錯,就差鋒利程度。若是很鋒利,那必將成為一把不可多得的利器,誰能不緊張?

    “好!”吳驥雙手握刀,大喝一聲︰“看刀!”

    手中刀高高舉起,狠狠劈下。一道匹練似的刀光閃現,好象夜晚的繁星,璀璨奪目,吳驥的眼楮不由得一眯。

    “嗆啷!”

    一聲清脆的金屬撞擊聲響起,吳驥只覺手中刀微微一頓,緊接著劈下,直接劈進地面,入土半尺。

    把眼前情景打量清楚,吳驥、皇甫嵩、喬大元、張大牛、段大鵬他們個個張口結舌,半天沒有說出話來,唯有睜大眼楮死盯著的份。

    一把麻扎刀,竟然給劈斷了,其鋒利程度遠遠超過了吳驥的想象。

    麻扎刀,是宋軍的制式裝備,盡管由于管理上的問題,質量不一,好壞參雜。可是,皇甫嵩的佩刀,那是經過挑選的,是麻扎刀里的佼佼者,就是這樣的刀,卻給毫不費力的劈成了兩截。

    這還不算,吳驥收手不住,整把刀入土半尺。要知道,這地面是很堅硬的,經過平整的,這是何等的驚人鋒利了。

    “好!”

    一聲驚天的喝采響起,雖然人數不多,卻是蘊含著無盡的喜悅。

    “呵呵!”吳驥反應過來,發出一陣開心的笑聲,用力拔刀,這才發現以他的力氣竟然拔不出來。

    “吳指揮,讓我來!”皇甫嵩上前一步,右手搭在刀柄上,微一用力,就拔了出來。

    把他那副一點也不費力的樣兒看在眼里,吳驥不由得一嘆,身子骨太差勁了。雖有皇甫嵩的幫助,仍是差得太遠,得抓緊時間訓練。

    皇甫嵩目光炯炯,把刀一陣打量,呵呵長笑道︰“竟然沒有絲毫損傷,了得!了得!要是大宋之軍都裝備這樣的戰刀,與遼狗砍殺起來,那是太美妙了!吳指揮,你說,到時遼狗發現他們的彎刀是個擺設,毫不費力的給劈斷,遼狗會是甚麼樣的精采表情?哈哈!”

    越說越歡喜,竟然忍不住仰首向天,哈哈大笑起來。瞧他那歡喜樣兒,仿佛已經與遼軍對上了,還把遼軍的彎刀劈斷無數,殺死無數的遼軍似的。

    “那遼狗,肯定是一死一大片!”喬大元笑呵呵的道︰“遼狗死得越多越好!”

    “東家,莫要光顧著歡喜,快給取個名字!這麼好的刀,要是沒有名字,豈不可惜?”張大牛撫著額頭,呵呵一笑,出了起主意。

    “是呀!是呀!”皇甫嵩馬上就附和︰“要是沒有名稱,真是對不起如此好刀!”

    “契丹是蠻夷,又叫胡虜,就叫斬虜刀吧!”吳驥微一思索,取了刀名。
ksa0406 發表於 2011-12-21 07:53
第十九章傳承的是雄風

    斬虜刀,一個響亮的名字,就此誕生!

    好名字!”皇甫嵩大聲贊好,擊掌贊嘆︰“有氣魄!有豪氣!比環首刀、橫刀更加響亮!”

    自古以來,中國把蠻夷都稱為胡虜,一個虜字,代表著一切與中華為敵的敵人。一個斬字,更是豪氣干雲,氣魄宏大,的確是一個響亮的名字。

    喬大元三人雖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也是給皇甫嵩的擊節贊賞感染,忍不住呵呵直樂︰“斬虜刀,好響亮的名字!是我們打造的呢!”

    能親手打造如此利器,那是人生的榮幸,此生無憾!

    “喲,何事如此欣喜?”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吳驥不用想也知道,是鄭太來了。轉過身,只見鄭太一身便服,大步而來,一臉的笑容,很是親切︰“吳指揮,你不在軍營,而是窩在家里,是否有好東西?有的話,莫要藏著掖著,拿出來,給我瞅瞅!”

    “鄭大人,你可是來得真是時候,我們剛剛把斬虜刀打造出來,你就來了,你這時辰掐得也太準了!”皇甫嵩不由得一陣贊嘆。

    這點掐得真是太準了,鄭太呵呵一笑道︰“有道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你們來得再早,還不如我來得巧。哦,斬虜刀?那是何種刀?名字倒是t ng響亮。”

    “不僅名字響亮了得!鄭大人,瞧好了。”皇甫嵩把手中的斬虜刀遞給鄭太,笑呵呵的道︰“鄭大人,可曾見過如此好刀?”

    鄭太接在手里,雙眼不由得一眯,一臉的驚訝,贊道︰“好刀!好刀!軍器監打造的寶刀,我也見過,相差不遠吧。”

    “鄭大人,你瞧瞧地上就知曉了。”皇甫嵩獻寶似的,手指朝地上一指。

    鄭太朝地上一瞅,只見半截麻扎刀,還有道刀縫,眼楮一亮,有些驚奇的猜測起來︰“不會是……”

    “鄭大人好才思,一下就想到了。正是斬虜刀所為!”皇甫嵩得眼楮眯成一條縫了。

    “這麼鋒利?”鄭太有些不太相信︰“來把麻扎刀來試試。要好些的!”

    他也知曉,宋朝的麻扎刀質量參差不齊,好壞相參。

    吳驥抽出自己的麻扎刀,皇甫嵩一把奪在手里,道︰“鄭大人,這是吳指揮的佩刀,鋒利不在話下,就用此刀一試。”

    說話間,右手持刀,平舉在刃口朝上︰“鄭大人,劈吧!”

    鄭太把他手里的麻扎刀一打量,只見刀光雪亮,的確是質量不錯,是麻扎刀中的佼佼者,微一點頭道︰“劈啦!”雙手緊握刀柄,狠狠劈下。

    只見一道雪亮的刀光閃過,就象劃過天際的流星,格外耀眼,讓人眼楮不由得一眯。

    “嗆啷!”

    清脆的金屬撞擊聲中,半截麻扎刀掉在地上,蹦了幾下,不再有動靜。

    鄭太見識了地上的刀痕,收刀及時,沒有象吳驥那般,劈在地面上。仔細打量麻扎刀的斷面,只見斷裂處光滑如鏡,沒有半天毛糙之感。再瞧手里的斬虜刀,完好無損。

    “好!好刀!”鄭太打量著斬虜刀,愛不釋手︰“不僅刀好,名字也響亮。斬虜,斬虜,凡為胡虜,皆可斬之!豪氣干雲,響亮無匹!”

    皇甫嵩笑呵呵的解釋道︰“鄭大人,這是吳指揮從前朝橫刀改進而來的。前幾日,吳指揮說本朝的麻扎刀太輕了,用在戰場上,威力不足……”

    “是極!是極!”

    鄭太點頭,道︰“我听王韶王將軍說過此事。他也以為,麻扎刀太輕,對上馬軍,很難有勝算。他一直想做一種能對付馬軍的戰刀,卻是沒有成功。這事,官家責成軍器監處置,到眼下,也沒有成功。吳指揮,你這一把刀,非同小可呀。從此以後,對付馬軍,會輕松些。”

    馬軍就是騎兵,用來打步兵,具有天然的優勢。而宋朝,恰恰多步兵,少騎兵,遇到西夏、遼國的騎兵,宋軍只有挨打的份。

    斬虜刀雖好,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卻能讓宋軍的不利有所減少,這是好事。

    “吳指揮研究了前朝的橫刀,方有斬虜刀!”皇甫嵩很是歡喜,聲調都高了好幾個分貝。

    “要不是皇甫大人幫忙,也不會有此刀。此刀之問世,皇甫大人功不可沒。”吳驥笑言。

    “呵呵!不敢當,不敢當!我只是收藏了一把橫刀罷了!”皇甫嵩心中著實歡喜,如此了得的戰刀問世,有他的功勞,這是誰都很歡喜的事兒。

    “嗯!”鄭太點頭,點評道︰“前朝橫刀,來自于漢代環首刀,而斬虜刀來自橫刀好!因環首刀,而有強漢雄風,前朝有橫刀,方有盛唐氣象,本朝有斬虜刀,一定會有大宋雄風!”

    言中之意,就是說,這是一個傳承。漢朝開創了強漢雄風,唐朝繼承了漢朝雄風而有盛唐氣象,吳驥設計出了斬虜刀,這是一種繼承,不僅僅繼承了橫刀的鋒利與適用,更在于,繼承了盛唐氣象!

    給他們這麼一說,吳驥、皇甫嵩、喬大元他們不由得熱血沸騰。

    要知道,漢與唐,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兩個王朝,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都達到了一個讓人仰視的高度。在漢唐之時,中國皇帝打個噴�A很多國家就會感冒。

    在那時,中國皇帝的號令,誰敢不遵?誰敢不從?

    要是敢不遵從,必然招致大軍征討。

    而宋朝,恰恰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積弱的王朝,就是稍後的元朝,還有剛剛過去的清朝,都比宋朝強大得多。

    由極盛的唐朝到積弱的宋朝,這才多少時間?無數人都在懷念大唐氣象,無數人在奮斗,想恢復大唐時期的強盛。

    宋人這種懷念是最為強烈的,一提起唐朝,難免就會為積弱的現實而感慨萬端。

    “一定會有!”

    吳驥狠狠點頭,改變宋王朝的國運,讓宋朝變得強大,在這一刻,無比的j 烈,充塞在吳驥心間!

    “一定會有!”

    皇甫嵩、鄭太、喬大元他們無比振奮。

    邊關之上的百姓,對宋朝強大的期盼是最為強烈的。若是宋朝強大了,就不會有契丹人的滋擾,邊關百姓就不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每當契丹人犯境之時,邊關百姓就懷念大唐的強盛,就會說,在唐朝時小小的契丹焉能橫行?只有夾著尾巴的份。

    “可是,一把名刀,必須要經過熱血的洗禮,要一場一場的血戰拼殺,方能檢驗其是否真的好用,才能經過一次一次的改進,臻于完善。”鄭太的眼光非常獨到,打量著斬虜刀,笑道︰“此刀初一問世,就如此了得,雖未臻完善之境,可以裝備軍隊了。”

    他說得很有道理,無論是漢朝的環首刀,還是唐朝的橫刀,都是打出來的。在剛問世之時,並不完善,只有在經過一場一場的血戰拼殺之後,才能找到其需要改進之處。

    只有經過無數場血戰之後,才能成為名世之刀!

    “鄭大人所言,極是有理。”吳驥並沒有狂妄到認為眼下的斬虜刀完美無缺的程度,其中,肯定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這需要在實戰中進行檢驗︰“我準備,先做一批出來,把軍隊裝備起來。”

    “吳指揮,有一句話,我得提醒你。”鄭太打量著吳驥,道︰“歲幣交接之期不遠了,每當歲幣交接之際,契丹人都會鬧些動靜。以前,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打起來。越是這樣,越是讓人不放心,興許,就在這年,會有一場大仗。是以,這斬虜刀非常重要,若能大量制造,讓邊關的軍隊能大量裝備,那麼,契丹犯境,必將遭到迎頭痛擊!”

    吳驥如今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營指揮,于歲幣之事還不太清楚,听他如此一說,不由得眼楮一亮,道︰“我一定會盡力,盡可能多造些斬虜刀。”

    “東家,真要如此的話,這鐵匠就不夠了。光憑我們歸信的鐵匠,遠遠不夠。”喬大元了解鐵匠行情,忙提醒吳驥。

    “嗯,那我過幾天就去雄州請些鐵匠回來。”吳驥略一思索,立時有了主意。
ksa0406 發表於 2011-12-21 07:53
大宋兵器譜 第二卷 揚威邊關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汴京,集英殿。

    宋神宗凝神看著奏章,手握一支筆,時不時沾著朱砂,在奏章上寫著。

    “見過官家。”

    就在這時,太監邵九快步進來,手里捧著一把刀,身後一個xiao太監,捧著一把弓。

    “邵九,何事?”宋神宗頭也沒有抬,看著手里的奏章,雙眉緊擰。

    “稟官家,吳驥的消息。”邵九追隨宋神宗多年,知道宋神宗是個勤奮的皇帝,勤于政事,從不lang費時間,只得直奔主題。

    “吳驥?”宋神宗的頭顱終于抬了起來,雙目中閃過一抹明亮,有些好奇的問道︰“吳驥又有何消息了?他又鬧出甚動靜了?”

    “稟官家,吳驥這次鬧出的動靜說大不大也不邵九微一凝思,道︰“他如今做了兩樣東西,還請官家過目。”

    說著,把手里的刀放在宋神宗面前,再從xiao太監手里接過弓,擺在御案上。

    “這就是他鬧的動靜?”宋神宗眼中jing光一閃,在刀和弓上掃過,目光凝在弓上,伸手拿了起來︰“這弓倒也特別,有些意思。”

    宋神宗奮發有為,想把宋朝變得強大,對武事中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弓箭,極有研究,一眼就看出,吳驥所做之弓與現在使用的弓很不相同,不由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試著一拉,眉頭一掀︰“很特別!很特別!”

    一連試了幾下,臉上閃過一抹異s ︰“似乎更省力,she程更遠準應該不會差。哦,這是用的何種膠呢?不是驢膠、不是鹿膠,更不是馬膠。”

    以宋神宗對弓箭的了解,制弓不外驢膠、鹿膠、馬膠這些動物膠,至于魚膠,根本就沒有听說過,要他不好奇都不行。

    宋神宗打量了一陣,放下弓,拿起刀打量起來。刀在鞘中,看不出個名堂,宋神宗拔刀出鞘,刀才出鞘不過寸許,一片光華閃現,好象一顆明亮的星辰一般,奪人目楮。

    “咦!”

    宋神宗大是驚奇,猛的站了起來,一雙眼睜大,雙眼中jing光暴she,好似利劍一般,凝視在刀身上。

    “好刀啊!”

    雖然還沒有拔刀出鞘,以宋神宗的眼力勁也是知曉,這是一把很不錯的刀,不由得大是贊嘆。

    再一用力,拔刀出鞘,只听一聲清脆的“嗆啷”聲響起,斬虜刀給拔了出來。整個刀身好象一塊明亮的水晶,閃閃發光,明亮奪目。

    好!”

    宋神宗大聲叫好,一臉的驚奇,更是歡喜上臉,一雙眼楮瞪得滾圓,把刀身仔仔細細打量一陣,手腕一振,一個漂亮的刀hu 閃現。

    “拿麻扎刀來!”

    宋神宗握著斬虜刀,走了出來,大是振奮,道︰“朕要試試!”

    邵九忙應一聲跑著去拿麻扎刀。宋神宗緊握刀柄,狠狠一刀劈了下去,一道耀眼的匹練出現,宛若夜晚的繁星般璀璨,眼楮不由得一眯。

    “好!這刀用起來特別舒適!劈砍起來很順手!”宋神宗不由得jing神一振。

    劈砍了幾下,宋神宗jing神更增數分︰“朕用過的刀不少,就沒有一把能如此刀這般順手。若是鋒利的話,那就是寶刀了!”

    就在這時,邵九回轉,拿了幾把麻扎刀。他知道宋神宗要試斬虜刀是否鋒利,特的挑了幾把上好的麻扎刀,把把鋒利。

    “持著!”宋神雙眉一挑,大聲下令。

    不需要他吩咐,邵九也知道該怎麼做。拔出一把麻扎刀,緊握在手里,刃口朝上,一臉的凝重,緊盯著宋神宗手里的斬虜刀。

    “殺!”

    宋神宗嘴里爆發出一聲冷喝,宛如驚雷一般,震人耳膜,手里的斬虜刀狠狠劈下。

    “嗆啷!”

    清脆的金屬撞擊聲中,毫無懸念的,麻扎刀斷成兩截,掉在地上。

    宋神宗神態沒有任何變化,接過半截麻扎刀,打量起來,斷面光滑如鏡,沒有一點mao糙的感覺。再打量手里的斬虜刀,絲毫無損。

    “好刀!好刀!真是好刀!”

    宋神宗的臉上終于泛起了喜悅,拿起隨之而來的奏章一瞧,不由得仰首向天,開懷大笑起來︰“哈哈!哈哈!”

    笑聲極是舒暢,快活之極!

    邵九追隨他多年,很少見到宋神宗如此歡喜之事,不由得大是驚奇,問道︰“官家,何事如此歡喜?”

    “邵九,這刀夠鋒利吧?鋒利,只需要朕下旨,能工巧匠們還是能做出一些來。朕歡喜的是,這刀可以大量制作,可以給每個長行配備這種刀。”宋神宗越說越興奮,聲調越來越高︰“邵九,你想想,要是軍隊大量使用這種刀,與遼狗打起來,那會是甚麼結果?遼狗的彎刀肯定禁受不住,會給劈斷,就手無寸鐵了。到那時,就該遼狗倒霉了,倒大霉了!”

    “能大量制造?”邵九很是驚訝。

    “那是!”宋神宗頭一昂,很是振奮︰“刀再好,不能大量制造,也是沒用。象這樣的刀,每個長行一把,沖殺起來,遼狗一定會吃大虧的拿些遼狗的彎刀來,讓朕好好砍砍!”

    宋朝稱兵士為長行。

    邵九知道,宋神宗難得如此歡喜一回,要湊他的趣,吩咐xiao太監去拿遼軍的彎刀,要多拿點。

    宋遼兩國打了上百年,雖然宋朝處于劣勢,給遼國壓著打,卻是有不少遼軍彎刀。不一會兒太監拿了好幾把回來。

    “拿來!”宋神宗拿起一把彎刀,拔刀出鞘,打量一眼,很是滿意,丟給邵九。

    宋神宗親自檢驗,挑了六把他滿意的彎刀,把把鋒利異常,一瞧就知道,很是不凡。

    “拿好了!”宋神宗吩咐一聲,邵九忙握住彎刀,刃口朝上,凝神專注。

    “遼狗!”

    陡然間,宋神宗大吼一聲,好象那不是遼軍的彎刀,而是面對著遼國千軍萬馬一般,氣勢威猛,懾人心魄,手中的斬虜刀高高舉起,狠狠劈下,一道耀眼的匹練閃現。

    隨著金屬撞擊聲響起,半截彎刀掉在地上。

    “再來!”宋神宗瞧都沒瞧一眼地上的彎刀,手握斬虜刀,大聲吩咐。

    邵九拋掉手中的彎刀,再拿起一把彎刀,平舉刃口朝上。

    “遼狗!遼狗!”

    宋神宗一字一頓,話語中蘊含有無窮恨意︰“遼狗欺壓大宋上百年,也有今日!”

    手中的斬虜刀狠狠劈下,一抹快意出現在臉上,仿佛那不是劈在彎刀上,而是劈在遼軍身上,是劈在遼國皇帝身上。

    宋遼戰爭上百年,契丹壓著宋朝打,而宋朝無還手之力,宋朝吃盡了苦頭,受夠了羞辱,積累的恨與怨,不知道有多少。隨著這一刀的劈下,全部渲泄而出,宋神宗只覺口一暢,無比快活,臉上綻放出了笑容。

    只是,宋神宗沒有停下來,而是不停的叫邵九換刀。當劈第六把刀時,宋神宗手中的斬虜刀高高舉起,卻並沒有馬上劈下,而是死盯著彎刀,臉上恨意無窮,一字一頓的罵起來︰“耶律洪基,你這竊賊,你除了偷jim 狗以外,還能有點出息麼?你竟敢竊朕最大的秘密!”

    “耶律洪基,朕要殺了你這狗賊!”

    宋神宗發出驚天一聲咆哮,手中的斬虜刀,狠狠劈下,彎刀斷成兩截。

    直視著一地的斷刀,宋神宗緊握著斬虜刀,太過用力,手背有些發青,卻是一動不動口急劇起伏,臉上神s 變幻不定。

    邵九似乎知道些什麼,並沒有說話,而是檢視地上的斷刀,每檢查一截,臉上的吃驚就濃一份。當他檢視完,臉上已經是震驚了︰“官家請息怒,彎刀斷裂得很整齊。”

    “斬虜刀沒有損壞!絲毫無損!”宋神宗的怒氣發泄得差不多了,恨意散去,打量著斬虜刀,贊嘆不已︰“這個吳驥真是奇才!奇才呀!”
ksa0406 發表於 2011-12-21 07:54
第二十一章王韶

    宋神宗的贊賞真誠,發自內心,沒有絲毫作偽,這讓邵九大是驚訝。

    在他的記憶中,宋神宗如此真誠贊揚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王安石,一個是王韶。王安石提出變法,君臣二人暢談,談到欣慰之際,宋神宗拍著桌子,大聲贊好,快活無已。

    王韶獻《平戎策》,說得宋神宗歡喜,連連贊好。

    可是,宋神宗卻未用“奇才”二字,這評價也太高了吧?

    “官家,一個的營指揮使,能當得奇才二字麼?”邵九試探著問道。他實在是好奇,這個吳驥不過是個秀才,沒有好的出身,更沒有什麼硬後台,卻是得到宋神宗最高評價。

    “完全當得!”

    宋神宗拈著胡須,笑呵呵的道︰“你想啊,吳驥會制霹靂彈,會制弓箭,會做斬虜刀,他還會練兵。這些事,任何一樣,就很不得了啦,他卻全會,這能不是奇才麼?”

    略一停頓,笑道︰“尤其是這斬虜刀,更是了得。王韶一直在說,想做一把好刀,朕責成軍器監去研究,到如今都沒有成功,這吳驥卻是做出來了。此刀一出,非同大宋之軍都能裝備這種戰刀了,一定會殺得遼狗落hu 流水!”

    一把好的戰刀,其重要x ng是不言自明的,對于這話,邵九無法反駁︰的追隨官家多年,只見官家盛贊過王丞相和王將軍,沒成想,一個的營指揮使,也能得到皇上如此贊賞!要不是xiao的親耳听見,還真不敢相信。”

    “哎!”宋神宗卻是長嘆一口氣。

    宋神宗難得如此快活一次,邵九這話有些討喜的意思,卻是未成想,宋神竟然喟然長嘆了,邵九一臉的驚奇。

    “這三人只是你听見的,其實,朕還夸過兩位奇才,你沒有听見罷了。那兩人之才不亞于諸葛……算了,不提了。去把王韶叫來吧!”宋神宗似乎想起了什麼,話說到一半,又改了主意。

    “兩位奇才?”邵九的下巴差點掉在地上,宋神宗是皇帝,眼界極高之人,一般人根本入不了他們眼。別的不說,司馬光那麼高的名望,宋神宗卻是對他沒什麼高的評價,能給宋神宗贊為奇才的人,絕非等閑之輩。

    邵九有心要問,卻不敢問,只得悶在心里,應一聲,快步去傳王韶。

    “你們又在哪里呢?”宋神宗雙眼失神,喃喃自語一句,收回心神,拿起弓了幾次,大是歡喜,贊不絕口。

    果如他所料一般,這弓使起來省力,she程更遠也不錯,他很是滿意。

    “見過官家!”

    一個洪鐘似的聲音響起,只見一個鐵塔似的男子快步上前,沖宋神宗見禮。

    此人虎背熊腰,極是威猛,刀削般的面孔極是冷峻,一雙銅鈴似的眼楮嵌在臉上,平增幾分威勢,眼珠轉動間,好似利劍。站在那里,就象一座山,讓人生出不可撼動之感。

    “哦!王韶,你來了!免了,免了!”此人正是宋神宗最為信任的大將,王韶。一見其面,宋神宗臉上泛起了開心的笑容,沖王韶不住招手,笑道︰“王韶,朕找你來,是有一件大事要與你商議。每當歲幣jiao接之際,契丹都會有所動作,或虛張聲勢,或遣使,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朕象重熙增幣一樣增加歲幣,那是休想!”

    重熙增幣是宋朝的侮辱,一提起這事,宋神宗的臉s 就變得很難看了,聲調也提高了不少︰“朕絕不增歲幣!”

    “官家,都是臣等無能,不能破滅契丹。”王韶忙請罪。

    “契丹橫行,由來已,非你之罪。”宋神宗一擺手,道︰“這些年來,契丹雖是動作不斷,卻是沒有打起來。越是如此,朕越是不放心。眼看著,歲幣jiao接之時又要到了,契丹的動作又會跟著來。朕擔心的是,這次契丹不再是光打雷,不見下雨,而是真刀真槍的打起來。”

    這些年來,契丹鬧得很凶,卻是沒怎麼打。越是這樣,一旦打起來,那就很凶猛了,宋神宗的眉頭一擰,甚是憂慮。

    “官家,臣願赴邊,抵擋契丹。”王韶請令。

    “你去,朕自然是放心。可是,眼下汴京離不開你。”宋神宗打量著王韶,笑道︰“熙河之役,你打得很不錯。此戰之後,西夏在西邊就不能有所動作了,只能在東面,在橫山附近打來打去,等于是斬斷了西夏一條手臂。嗯,至于今歲的歲幣之爭,朕倒是給契丹準備了一份厚禮。”

    “皇上,契丹無異于豺狼,越是喂,越是喂不飽,唯有迎頭痛擊,千萬不能給契丹送禮!”王韶一听這話,不由得一驚,忙大聲勸諫。

    “不愧是朕的愛將!”宋神宗很是欣慰,說著,把斬虜刀拋給王韶道︰“這就是朕給契丹人準備的厚禮!”

    王韶接在手里,略一打量,大為驚喜︰“恭喜皇上,賀喜皇上,軍器監終于做出來了!”

    手腕一振,一個漂亮的刀hu 出現,風聲呼呼,顯示其不凡的身手。

    “王韶啊,你料算軍機如有神助,卻于此事所料不對。此刀,名為斬虜刀!斬虜,斬虜,凡為胡虜,皆可斬之!哈哈!”宋神宗細細品味起來,這名稱很有氣魄,豪氣干雲,不由得心氣陡高,大笑起來。

    “官家,不是軍器監所造,難不成是民間能工巧匠所制?”王韶眉頭一挑,有些驚疑起來了。

    “民間?算不得。”宋神宗笑笑,道︰“此人叫吳驥,歸信軍的營指揮使……”

    “官家,是那個誅滅流風盜的秀才?”王韶有些驚訝,那可是他親筆畫劃的。

    “沒錯!就是他。”宋神宗點頭,道︰“此刀剛剛送來,朕試用了,斬斷了一把麻扎刀,六把遼狗的彎刀,卻是絲毫無損。更重要的是,此刀可以大量制造……”

    “大量制造?”王韶經歷過戰場拼殺的人,在血水里洗過澡,在死人堆里打過滾,可以說,心態已經到了泰山崩于前而s 不變的境界,听了宋神宗這話,也是不由得驚呼出聲。

    他是名將,當然知道如此利器若能大量制造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宋軍將擁有巨大的優勢。這是任何一個將領做夢都想擁有的東西。

    “嗆啷!”

    王韶拔出自己的佩劍,宛如一條閃閃發光的yu帶,發出奪人目楮的光芒,對著斬虜刀就劈了下去。

    清脆的金屬撞擊聲中,斬虜刀並沒有如他想象中那般斷掉,王韶不由得眉頭一挑,很是驚訝︰“有些

    “如何?”宋神宗也是驚訝,忙湊上來一瞧,只見斬虜刀崩了一個口子。再瞧王韶的佩劍,完好無損。

    “差了一點點!”王韶略帶惋惜。

    “呵呵!”

    宋神宗卻是發出一連串的暢笑聲,道︰“王韶,你還不知足?你這佩劍,可是用鑌鐵,由軍器監的良工巧匠費時三月打造而成。劍雖好,卻不能多造,朕是賞你熙河之功!這斬虜刀,卻能大量制造,每個長行都能有一把,能打造到如此鋒利,很不錯了!很不錯了!”

    “官家所言極是,臣有些苛求了”王韶是個聰明人,知曉宋神宗叫他來的原委了︰“官家請放心,臣這就給周威行文,要他大量購買斬虜刀。”

    “嗯!”王韶之所以能成為宋神宗的愛將,那就是因為他能為宋神宗解決問題,這話正是宋神宗所想︰“此刀才打造不久,要想把邊軍大量裝備起來,不太可能。不過,先把雄州軍裝備起來,應該不是大問題。只要雄州在,契丹鬧得再厲害,也是無能為力!”
ksa0406 發表於 2011-12-21 07:55
第二十二章千古悲歌

    歸信。

    吳驥身著便服,正與楊秀秀、皇甫嵩、鄭太等人告別。

    “吳郎,路上要xiao心些。”楊秀秀自從嫁入吳家,很少與吳驥分別。雖然吳驥這次去雄州,是為了請鐵匠,擔誤不了幾日,可是,對于她來說,卻是兩人最長一次分別,俏媚眼中含著淚水,極是不舍。

    “秀秀,莫要擔心,我不會有事的。”吳驥笑著,伸手把楊秀秀才淚水擦干︰“傻瓜,又不是不回來了。”

    “嫂嫂,你莫要擔心,有我和星子在,一定不會出事。”吳星笑著上前,拍著嫂嫂,你又不是不知曉,我們有斬虜刀呢!”

    斬虜刀非常鋒利,很是好用,吳驥首先裝備的是自己的親兵。吳星他們,人手一把。對于斬虜刀,吳星他們喜愛得緊。

    “嗯!”楊秀秀微一點頭。

    “皇甫大人,鄭大人,我這就告辭了。”吳驥抱拳,沖鄭太和皇甫嵩行禮。

    “吳指揮,早去早回!”皇甫嵩對吳驥是越來越佩服了。

    吳驥不僅會珠算之道,會練兵,更是難得的能工巧匠,為人更是不用說,與宋朝現有的將領比起來,吳驥完全稱得上聖賢了。

    “吳指揮,雄州是歲幣jiao接之地,契丹人在這里設有納貢館接受歲幣。”鄭太說到納貢館三字,聲調有些高,一臉的恨意。

    一個納字,丟盡宋朝的臉面,契丹人還在雄州設立納貢館,存心要惡心宋朝,誰能忍受?

    “在雄州有不少契丹人,仗勢欺人,若是遇上了,莫要客氣,狠狠的教訓便是!”鄭太提醒吳驥︰“契丹人很囂張,說不定就會遇上。”

    “要是遇上的話,一定不會客氣!”吳驥來到宋朝這麼久,听說了不少有關契丹的事,對契丹人也是氣憤,若是給他機會的話,一定不會手軟。

    告別眾人,吳驥跳上馬車,吳星跳到車轅上,趕著馬車,朝雄州進發。

    吳驥乘坐的馬車後面,還有幾車馬車,供親兵乘坐。另有一輛馬車,上面裝著斬虜刀,弓箭、霹靂彈,此去雄州,順便推銷一下軍火,也是吳驥的一個重要任務。

    幽州,就是現在共和國的首都,北京。在宋遼之際,是契丹在南方的最重要城池。一是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控制了幽州,就擁有了燕雲十六州,擁有燕雲十六州,就擁有了進攻中原的跳板,遼軍就可以從這里出發,對中原發起進攻。

    燕雲十六州就是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平原,其經濟實力相當雄厚,這里經濟貿易相當發達,還有數量眾多的漢人,契丹人稱為漢兒。這是其二。

    正是因為幽州在戰略上,在經濟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契丹對幽州特別重視,作為遼國的南京,都元帥府就設在這里。

    都元帥府,是幽州城里一座佔地極大的院落,有上百間房屋兵把守,戒備森嚴,進進出出的遼國官員很多。

    現在的都元帥叫蕭律,是一個身長七尺,身材魁梧的壯漢,眼如銅鈴,闊口巨嘴,好似吞人噬骨一般。

    此時的蕭律,正站在一幅巨型軍事地圖前,一雙明亮的眼楮不住在地圖上打量,時面皺眉,時而沉思。

    他身後站著五六個心腹將領,好象木樁一般杵在當地,沒有人有說話。

    過了許久,蕭律轉過身,雙眼中jing光閃爍,在眾將身上一掃,問道︰“你們可知,耶律明為何要向我稟明?”

    滋擾宋朝,撈取好處,這是契丹人的心願,不需要說的,有機會干就是。耶律明完全可以直接出兵,不必向蕭律請命。這著實是一個大疑問,眾將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都元帥,我等不明白,還請都元帥明示。”一個將領開口相詢。

    “烏奚若,你打仗是一把好手,騰沖萬軍之中,少有敵手。只是,有些事,需要動腦子去想。”蕭律打量一眼這個將領,很是欣賞︰“耶律明之所以向我稟明,那是因為他的心很野,他要干一回大的。”

    “啊!”眾將有些驚訝,忙問道︰“能有多大?”

    “要是可能的話,他想把雄州拿下來!”蕭律眼中jing光一閃。

    “雄州?天啊,他想拿下雄州?”

    “雄州城高垣厚,不是那麼容易拿下來的!”

    眾將既是驚訝,又有些向往。

    雄州是宋朝在宋遼邊境上最為重要的城池,正是因為雄州的存在,方才阻住了契丹人的進攻。若是能把雄州拿下來,南進的道路就完全打通了,契丹的鐵騎就會縱橫在中原大地上。

    “區區雄州,很大麼?”蕭律眼中jing光暴she︰“你們也太不知皇上的雄心了。皇上要的不是區區雄州,也不是區區歲幣,而是整個中原,整個宋境!”

    “呵呵!”眾將一听這話,很是歡喜,大是振奮︰“皇上那不是要重光太宗皇上的榮光了?”

    “正是!”

    蕭律重重點頭,道︰“你們都知曉,大遼是如何建立的,太宗皇上是在哪里登基的,那就是在宋皇的都城,汴京!可是,自從太宗皇上之後,大遼再未重新兵臨汴京,這是契丹男兒的無能!皇上雄材大略,自登基之日起,就在謀劃重光太宗皇上的偉業,重新兵臨汴京!”

    他嘴里說出的是一段千古悲歌。

    契丹正式建國,並不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而是遼太宗耶律德光。耶律德光是耶律阿保機的次子,因其有勇有謀格酷似耶律阿保機而倍受耶律阿保機的贊賞,最後繼承了耶律阿保機的地位。

    耶律阿保機一直有個夢想,就是佔領黃河以北的中原土地,兵臨中原。在當時,契丹人兵利弓勁,也是打不進來,因為後唐的鴉軍非常厲害,即使契丹人也佔不了便宜。

    讓契丹人夢想成真的是石敬瑭這個他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得到燕雲十六州後,使得契丹人的戰略跳板大大的向前邁進了一步,直接bi近中原了。

    遼太宗仍是不滿足,打著石敬瑭後人石重貴忘恩負義的旗幟,率軍南下。杜重威降遼,二十萬抵擋遼國的後晉軍隊瞬間瓦解,遼軍如入無人之境,直入汴京,滅了後晉。

    遼太宗就坐在石重貴的皇帝寶座上,接受後晉君臣的朝賀,當起了皇帝,改國號為大遼,建立了遼國。

    遼軍進入中原,那是一場浩劫,被遼軍擄去的人口、財物不計其數,中原自此殘破,十室九空,再無實力與契丹人對抗。直到周世宗當上皇帝,在他的治理之下,中原才生機漸復。

    這次遼軍兵臨中原,影響非常惡劣,是五胡luan華後,異族第一次進入中原。也是n古入侵中原的前奏。

    自此以後,遼國皇帝一直在做一個夢,那就是象遼太宗那樣,再次兵臨中原。為此,遼國與宋朝打了上百年,卻是沒有成功。

    “好!”

    “這次,大遼兵臨中原,不會再退走了!”

    眾將一聞是言,大是歡喜,振奮異常。據祖輩言,遼太宗進入中原,擄掠了不計其數的驅口,契丹獲得了不計其數的財富。

    那時節,中原內五代更迭,實力已經大為下降,富饒有所遜s 。如今,中原經過一百多年的休養生息,其富饒程度遠遠超過了五代之際,若是遼國再次兵臨中原,那麼,遼國得到的財富將是難以想象。

    眾將想著美好的前途,眼里冒出了星星。

    “要想進入中原,就得拿下雄州。耶律明有心大鬧一場,我就助他一臂之力!”蕭律眼楮一翻,眼中jing光暴she,宛如九天之上的驕陽,格外眩目︰“這次,一定要讓宋皇心膽俱裂!”
ksa0406 發表於 2011-12-21 07:55
大宋兵器譜 第二卷 揚威邊關 第二十三章 囂張的契丹人



    在歸信去雄州的官道上,數輛馬車正在前進,不疾不徐,正是吳驥一行人。

    “驥哥,你說雄州有多大?”吳星一邊趕車,一邊問道,一臉的興奮之s ︰“我听說雄州很大呢,比歸信大。”

    作為鄉下人,對于城市有著天生的好奇心。吳星見過最大的城池,便是歸信了。一听說要去雄州,就忍不住好奇,多方打听,听說雄州比歸信大得多,想想就很興奮,更別說還是去雄州見識了。

    “是呀,驥哥,你是讀書人,見多識廣,快給我們說說雄州的事兒。”吳健也是好奇,坐在身邊,不住打量吳驥,眼里閃著崇拜的光芒。

    吳驥是吳家莊的唯一秀才,大人物,本就很得吳家莊人的尊敬。更別說,自從吳驥離開吳家莊後,干得風生水起,在吳家莊人心目中的地位直線飆升,達到讓人仰視的地步。

    “這個……”吳驥也打听過雄州的事,對雄州有些了解。可是,那是听人說的,他也沒有去過,也不知曉雄州究竟有多大︰“我也沒去過,說不清,還是去親眼見識吧。吳星,趕快點,早點到雄州,早點見識。”

    “好 !”吳驥興奮的歡呼一聲一鞭,馬車驟然加快。

    歸信離雄州不太遠,一路行來,沒有任何意外。吳驥掀起車簾,欣賞官道兩邊的景s 。

    宋朝雖然沒有建立起象樣的武功,在基礎建設方面,卻是讓吳驥很是驚訝。官道修得很是結實牢固,路面平整,馬車行駛在上面,不會有多大的顛簸。

    路面中間高,兩側低,便于排水。更有排水溝,很符合建築要求。

    更難得的是,官道兩旁種植了不少樹木柳,無不應有盡有。眼下是冬季,樹木光禿禿的,沒甚景致。若是在chun夏之際,行走在官道上,一定是林蔭之道,讓人贊嘆。

    到傍晚時分,吳驥一行,終于趕到雄州了。遠遠就看見一座雄偉的城池,高達數丈,雄踞當地,宛若一頭遠古凶獸,極是不凡。

    “哇!好大的城池!”

    吳星和吳健驚訝的尖叫出聲,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表情,很是夸張。

    不僅他二人驚訝不置,一眾吳家莊出身的親兵,誰個不是一臉的難以置信?

    這是他們第一次親眼見識如此大的城池,既是驚訝,又是興奮,眼里閃爍著熾熱的光芒。

    吳驥見慣了現代大都市,原本不會有什麼驚訝之情,可是,當他親眼見識了雄州,仍是不由得心頭一跳,暗中贊嘆,好一座城池!

    “好多的人!”

    吳星接著驚呼出聲,指著進進出出的行人,一臉的夸張表情。

    不要說他們驚訝,就是吳驥也是不乏震驚口進進出出的人多不勝數,川流不息,馬車是一輛接一輛,不知道有多少極是寬闊,足夠六七輛馬車並排行駛,可是,給行人、馬車堵得水泄不通。

    其熱鬧程度,絲毫不比現代大都市遜s 。在宋朝,就有如此繁華的城池,還是在宋遼邊境上,要吳驥不驚訝都不行。

    “哦!這是宋遼兩國最重要的關市所在。”隨即,吳驥明白了原委。

    雄州由于地處宋遼兩國邊境,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是由遼國進入宋境的必經之地。正是這種重要的戰略地位,使得其經濟價值很大。宋遼兩國的邊境貿易,在這里如火如荼,非常紅火,每天都有多不勝數的宋朝貨物,諸如瓷器、茶葉、絲綢、香料,從這里運往幽州,再從幽州銷往遼國各地。

    相應的,不計其數的遼國貨物,諸如馬匹、牛羊、人參、貂皮,從這里運往中原,銷往宋朝各處。

    吳驥一眼望去,只見來來往往的人流、車馬,組成一條永不停歇的長龍,根本就望不到盡頭。

    “繁華啊!太繁華了!”

    吳驥忍不住感慨一句。

    吳星、吳健、一眾親兵看呆了,張大了嘴巴,話都說不出來了。

    “進城吧!”吳驥催促一句,他們這才驚醒過來︰“雄州太大了!”

    吳星一拉馬韁,趕著馬車來到城下。只見一隊宋軍手執武器,腰懸麻扎刀,頂盔貫甲,守在城站在那里,就象木樁一樣,不可撼動。

    “好!”

    吳驥訓練歸信軍有段時間了,眼光不凡,一眼就看出,雄州軍很是不凡,遠非他接手的難民似的歸信軍所能比︰“這個周威,不凡!”

    流風盜之事,周威就作出迅速反應,派出馬軍馳援,吳驥就見識了雄州軍的不凡之處。如今,來到雄州,再次親眼目睹,更是贊嘆。

    不愧是上過戰場的人,帶出的兵就是不同,有一股子虎氣!

    “我把歸信軍訓練好了,最好是打上一仗!遼軍不犯境,就把他們拉到遼境去打!”吳驥深知,只有經歷了戰場搏殺的軍隊,才是真正的

    城men口進出的人流車馬雖多,卻並不秩序井然,吳驥很快就進了城。

    剛進城,一輛馬車趕來,車里是一個四十余歲的男子,正掀開窗簾打量,看見吳驥,略一點頭,打招呼道︰“敢問兄台,來自哪里?”

    “歸信。你呢?”吳驥禮節x ng的回答。

    “我呀,來自幽州。我這是回娘家的!”這個男子喟然一嘆︰“我們燕趙男兒是棄兒,大宋不要我們了,只能在契丹的鐵蹄下屈生!”

    言來多有不憤,眼中光芒閃爍,極是不甘。

    燕雲十六州,是正宗的燕趙之地,被石敬瑭割讓給契丹。宋朝建立後,並非不想收回燕雲十六州,只是並沒有成功。到如今,燕雲十六州已經與中原分離一百多年了。

    “燕趙男兒?”一個熱血的名字,吳驥乍聞之下,心頭一跳,不由得熱血老哥生為漢兒,能記住燕趙男兒四字,在下欽佩!”

    “燕趙男兒!”這個男子喟然一嘆︰“枉為燕趙男兒,卻不能熱血逐遼,枉為燕趙男兒啊。”

    宋朝沒有收回燕雲十六州,原因很復雜。其中有一條是不會錯的,那就是宋朝無能。對此事,吳驥也是感慨良多。

    “想那宋皇,並非不願收回燕雲之地,只是無能罷了。”這個男子的話匣子打開了,很是輕蔑的道︰“宋太宗趁著遼狗國喪,五路出兵,卻給蕭燕燕孤兒寡母打得大敗而歸。宋境如此之遼闊,口眾如此之多,卻是打不過區區遼狗,可嘆!可嘆!”

    為了收回燕雲十六州,宋太宗多次出兵,曾經一度打到幽州外圍去了,差一點收復。卻給遼國打得大敗而逃,宋太宗本人是落荒而遁。

    最著名的一次,趁著遼國國喪,五路出兵,準備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卻遇到蕭太後這個nv中豪杰,把宋軍殺得慘敗,楊業撞死李陵碑,就發生在這次大戰中。

    “還是柴榮是個好皇帝,敢于出兵,收復瓦橋關,才有眼下的雄州!若不是柴榮收復瓦橋關,契丹人說不定再次打進中原了!”這個男子萬分惋惜,長嘆一聲︰“可惜,天妒英才,在成功之際,柴榮病死了!要說我們燕趙男兒,最佩服誰?舍柴榮,不會有第二人!”

    對出兵收復燕雲之地,吳驥了解得不多,本想趁此機會,好好聊聊,卻給一陣張狂的笑聲攪

    “哈哈!漢狗,滾開!”

    “漢狗,你作死!”

    “漢狗就是狗,竟敢擋本爺的路!”

    吳驥定楮一瞧,只見一隊契丹兵士,騎著高頭大馬,在大街上橫沖直闖,所到之處,人仰馬翻,ji飛狗跳,百姓紛紛閃避。

    一個閃避不及,就給馬蹄踐踏。而這隊契丹兵士,卻是趾高氣揚,得意萬分,一臉的輕蔑,根本就瞧不起百姓。

    “哼!”

    吳驥冷哼一聲,眼里殺機迸現!
ksa0406 發表於 2011-12-21 07:55
大宋兵器譜 第二卷 揚威邊關 第二十四章 痛打遼狗



    太囂張了,太囂張了!

    這是在宋朝的城池里,契丹人竟然如此目中無人,縱馬踩人,大打出手,比起在契丹的後hu 園還要囂張,是可忍,孰不可忍?

    “遼狗,這是在大宋的城池!”

    “這是雄州,不是幽州!”

    “遼狗太可恨了!”

    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頭,卻是敢怒不敢言,只能罵罵,不敢動手。

    “哈哈!雄州又如何?還不是任由大遼勇士橫著走!”

    “有種的,你來打呀!來呀!”

    “討嘴上便宜,是漢狗的特長,就是宋皇也只能討討嘴上便宜!”

    “那些宋使到了大遼,嚇得屁滾大氣都不敢出!”

    “大遼的勇士們,打!狠狠的打!”

    百姓的怒斥反倒是助長了遼兵的囂張氣焰,個個趾高氣揚,昂著頭顱膛,神氣活現,不可一世。

    手中的馬鞭劈頭蓋腦的打將下來,百姓紛紛閃避,一個閃得慢了,就是頭破血流,皮開

    “太可恨了!”

    吳驥右手一握拳,眼中殺機迸現。他在離開歸信時,就得到鄭太提醒,說是遼兵在雄州很囂張,還以為他張大其詞,沒想到,親眼見到時,卻是遠勝鄭太所言十倍、百倍。

    “驥哥,我們去收拾這些遼狗!”

    “一定要收拾遼狗!”

    吳健、吳星他們是邊民,祖祖輩輩受遼狗的欺壓,對遼狗最是氣憤,處此之情,哪里忍受得了,看在眼里,氣在心頭,臉上變s ,不由自主的握緊了刀柄,只要吳驥一聲令下,就會撲將上去。

    吳驥正有此意,可是,還沒容吳驥找遼兵的麻煩,遼兵就自動找上men來了。

    一個遼兵眼尖,看見吳驥一行人帶著兵器,好象見到天下間最為好笑之事一樣,扯著嗓子,仰首大笑不已︰“哈哈!這些漢狗帶著刀呢!你們會用刀麼?要不要本爺教教你們?”

    他一嘲笑,立時起來別的遼兵注意,看清了吳驥他們的行裝,跟著起哄︰“可笑的漢狗,竟然還帶著刀!漢狗只會嚼舌頭,說那些狗屁不通的聖人之道,夫子之言,有屁的用!有種的,和我們打!”

    “來呀!來呀!莫要不會舞刀,把腳給砍了!”

    一眾遼兵盡情的嘲笑吳驥他們,一副巨人打量嬰兒的姿態,仿佛吳驥他們是童稚般。

    上百年的宋遼戰爭,遼國一直佔了上風,壓著宋朝打,遼國一向瞧不起宋朝。更別說,舞刀是契丹人的強項,契丹人的彎刀,不知道殺過多少宋人,吳驥他們帶刀,那是魯班men前耍斧頭,要遼兵不嘲笑都不行。

    這是挑釁!這是嘲這是侮辱!

    吳驥哪里還能忍受,大喝一聲︰“上!給我狠狠的打!”

    “打遼狗嘍!”

    吳星他們歡呼一聲,紛紛撲了上去。

    “哈哈!這幾個漢狗真是不自量力!”

    “竟敢找大遼勇士的麻煩,找死呢!”

    “弟兄們,打!狠狠的打漢狗!”

    這些遼兵一見,一下子興奮起來了,就象跳到房梁上打鳴的公ji般,驅馬沖了過來,手里的馬鞭對著吳星他們就是一通狠劈猛

    “殺!”

    吳星他們拔出斬虜刀,對著遼兵就劈了過去,刀光耀眼,好象一道道匹練,極是駭人。

    可是,如此了得的刀光,看在遼兵眼里,直接給無視了︰“漢狗果是無用,糟蹋了如此好刀啊!”

    “把刀奪過來!”

    遼兵慣用彎刀,對刀有一種特別的喜愛,眼光獨到,一見便知吳星他們手中的斬虜刀了得,不由得眼楮瞪圓,放出光芒,恨不得立時奪過來。

    遼兵就象餓狼見到羊羔似的,興奮莫銘,大吼大叫著,手中的馬鞭,對著吳星他們狠

    不得不說,遼兵對馬鞭的使用很是了得,馬鞭在他們手里,就象毒蛇一般,上下翻飛,一個不就會chou得皮開

    馬鞭長,而斬虜刀短,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吳星他們處于下風,不時吃中馬鞭,啪啪的著rou聲響個不停,有幾個親兵給chou得皮開

    “不錯!”

    吳驥雖是氣憤,卻沒有抹煞遼兵的優勢,不由得暗中點頭,大是贊賞。

    “砍馬tu !”

    吳驥審時度勢,大聲下令。

    吳星他們立即改變戰術,不再與馬鞭纏斗,而是揮刀照著馬tu 砍去。

    “聿聿!”

    一陣陣戰馬的悲鳴聲響起,不時有戰馬給砍中馬蹄,摔倒在街上。

    “  !  !”

    遼兵一個接一個的摔在地上,跌得鼻青臉腫,摔得不輕。

    “打遼狗嘍!”

    一見遼兵摔下馬來,圍觀的百姓只覺揚眉吐氣,快活異常,不由得心氣陡高。也不知道是哪個百姓吼上一嗓子,立時得到百姓的響應,齊聲歡呼︰“遼狗可恨!打遼狗!”

    “狠狠的打!狠狠的打!”

    百姓掄著拳頭,cao起木棍這些他們能找到的簡陋武器,好象打鳴的公ji一般,興奮的尖叫著,餓狼似的撲了上去。

    砰!”

    密如炒豆似的著rou聲響起,百姓是越打越歡,不時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這麼多年了,遼狗橫行,在雄州橫沖直撞,就沒人敢惹。今兒個,遼狗,你終于知曉厲害了!”

    遼兵在雄州橫行,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而是數十年了。可是,宋朝不敢惹,宋朝官員雖然痛恨,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象今天這般,對遼兵大打出手的事情,還是頭一遭。

    百姓憋了數十年的怨氣,全撒出來了,這些遼兵就有得受了。只一會兒功夫,就給打得鼻青臉腫,皮開不人形。

    “大宋的爺爺,饒命!饒命!”

    “好漢爺爺,饒命!饒命!”

    遼兵終于吃受不住了,低聲下氣的討饒了。

    他們不討饒還好,這一討饒,無異于火星濺在火yao桶上,立時引發了大風暴,百姓更加興奮,更加歡喜,打得更狠了,吼得也更響了︰“听見沒?遼狗也有怕的時候!哈哈!打呀!”

    這幾個遼兵,身手不錯,吳星他們這些親兵從軍時候甚短,雖有斬虜刀在手,仍是難以討得上風。好在,吳驥把皇甫嵩的吐納術傳給他們,讓他們受益匪淺,即使如此,要想戰勝遼兵,仍是很困難。

    好在,百姓這一加入,給了吳驥他們莫大的幫助,雙拳難敵四手,遼兵再厲害,也是架不住成百上千的百姓,沒多大一會兒,這些遼兵就給打得象死狗,唯有蜷在地上喘氣的份了。

    “我們打了遼狗!”

    “我們打了遼狗!”

    百姓打量著蜷作一團的遼兵,身心俱爽,忍不住歡呼起來,比起大過年還要歡喜。

    看著象死狗一樣的遼兵,再看看歡呼的百姓,吳驥既是歡喜,又是感慨︰“百姓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是宋朝沒有用好!要是用好了,不要說遼狗,就是泰山也會給征服!”

    “這位好漢,敢問高姓大名?”

    百姓呼啦一下,把吳驥圍在中間,一臉的歡喜,親切之極,仿佛見到老祖宗似的。

    “呵呵!”吳驥發出一陣暢笑聲︰“一個過客,不必留名。”

    這不過是一件沒必要張揚,吳驥一招手,吳星他們過來,把遼兵的衣衫拔了,把遼狗身上的銀錢jiao給那些受傷、攤子給砸了百姓,作為補償。

    如此一來,百姓更加歡喜了,對吳驥是贊不絕口。

    吳驥應付一陣,這才帶著吳星他們離去。

    那些橫沖直撞的遼兵,蜷作一團,給凍得瑟瑟發抖。如今,已經進入了冬季,北方的冬天特別冷,這些遼兵給凍得身上發紫,偏偏百姓不放過他們,還給潑冷水,沒多久,身上就是厚厚一層冰,就象個冰人。
ksa0406 發表於 2011-12-21 07:56
第二十五章千古憾事

    吳驥一行人離開後,卻是喜慰無已,吳健、吳星一眾親兵裂著張嘴,大呼痛快!

    “驥哥,我們今兒打了遼狗啊!”

    “我們打的是遼狗啊!”

    “遼狗打了我們大宋上百年,在雄州橫行了數十年,就沒有這般給人揍過,揍得好快活!”

    一眾親兵,你一言,我一語的訴說著好心情。雖然只是打架,而不是戰場殺敵,他們仍是覺得快活無比。

    邊民,對契丹人最是痛恨,哪怕是的佔點便宜,對他們來說,都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更雖說還是親手揍了遼兵,還是揍得如此之爽。

    “要不是時機不對,我會殺了他們!”吳驥也覺得揚眉吐氣懷舒暢,說話都高幾度。

    一行人,說笑了一陣,這才興奮之情漸去,吳健問道︰“驥哥,我們接下來做甚麼?”

    “先找個客棧住下來,然後在城里到處逛逛。”吳驥听說過雄州繁華,今日一見,其繁華遠遠超過他的想象,好奇心起,一定要好好見識一番。

    “好吶!”吳健他們一听此言,無不是大喜,歡欣鼓舞。

    他們是xiao山村里的農夫,要不是吳驥,他們一輩子也不見得能走出吳家莊。如今,來到宋朝在北方最重要的城池,那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個個喜悅無已,興奮無比。

    正行間,前面有家“君悅客棧”,位置還不錯,房間不少,住在這里,去城里逛的話,很方便。吳驥決定住下來,吳健上前,要了房間。

    一見吳驥他們人多,個個不凡,掌櫃心知他們不是一般客人,忙著上前招呼,親自把吳驥帶到上房。

    吳驥一邊與掌櫃上樓,一邊問道︰“掌櫃的,我初次來到雄州,對雄州不熟,不知有什麼好玩、熱鬧的地兒?”

    “客官,你有所不知,雄州可是好地方呢!”

    掌櫃忙賠著笑臉,為吳驥介紹起來︰“要說吃,敝店雖有些美味佳肴,卻抵不上樊樓。這可是汴京樊樓的分號,無論佳肴,還是美酒,都是奇珍。要說買東西,可去西市,那里有遼東的貂皮、高麗的人參、西域的昆山之yu、大食的珍珠、b 斯的玳瑁、海外的香料,無不應有盡有。要說玩,還是東城,那里的勾欄瓦舍,多不勝數,漂亮的f 人、好听的傳奇、說書……”

    掌櫃對雄州極熟,一打開話匣子就收不住了,滔滔不絕︰“客官,若你要f 人,樊樓也有不少呢,不必去勾欄瓦舍。”

    “勾欄瓦舍,我自是要去的,想去听听說書。”唐傳奇,宋說書,是現代評書的前身。來到雄州,要是不去見識一番說書,還真是遺憾。

    “說書!說書!”掌櫃還以為吳驥是臉皮兒薄,明明是要找nv人,卻用此來遮掩,忙附和道︰“要說說書,說話人才是最重要,好的說話人能把不讓人注意的故事兒說得驚心動魄瓦子的霍三問,是雄州最出名的說話人,客官要是想听說書,可以去那里。”

    說評書的,在宋朝稱為說話人。

    “謝掌櫃的,我記住了。”吳驥微一點頭。

    進了屋,吳驥一瞧,被褥齊全,很是潔淨,干燥、通風好,很是滿意。把東西放下,略一歇息,帶著一眾親兵出了客棧,去逛大街了。

    大街上人流如川流不息,吆喝叫賣聲響成一片,其繁華程度,讓吳驥這個見慣了現代大都市的人都感到驚訝。

    “天吶,好熱鬧!”

    “比我們吳家莊熱鬧得太多了!”

    一眾親兵個個張大了嘴巴,好象劉姥姥進大觀園,驚奇得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好熱鬧哦!驥哥,我們去哪里?”吳健跟在吳驥身邊,不住打量,一臉的驚奇。

    “你們是想听說書,還是買東西?”吳驥把這些親兵的吃驚樣兒看在眼里,很是理解他們的心情。

    “說書?說書好!”

    吳健還沒有回答,就有親兵忙著發表意見︰“有一年,一個賣雜耍的江湖藝人,來到吳家莊,給我們說了一段三國,听得我連飯都不想吃了。”

    “是呀!是呀!”

    幾個親兵忙著附和,打量著吳驥,一臉的期盼。

    是先買東西,還是听說書,都一樣,反正要把事情辦完的,吳驥理解他們的心情,道︰“先听說書。去東市瓦子。”

    “好 !”

    親兵們興奮不已,滿面紅光。對于他們這些農人出身的人來說,說書很新鮮,有很大的吸引力,個個加快了步伐。

    在吳驥的帶領下,一眾人很快就趕到了東市。一到東市,吳驥有些傻眼,這里的勾欄瓦舍很多,一排排的,一眼望去,比起現代大都市的娛樂場所一點也不遜s ,田瓦子、北瓦子、西瓦子、肖瓦子……各種各樣的名目,多不勝數。

    “天啊!”

    吳健他們很是震驚,打量起來,只見這里的人流比起大街上更多,更加熱鬧。在這里,是人摩人,肩踫肩,一個不就會走丟了。

    吳驥那感覺,就象置身在現代大型集市似的。

    “白牡丹獻藝!”

    “紅孔雀說唱!”

    “公孫劍舞!”

    一聲接一聲的吆喝聲傳來,只見不少嗓men粗的漢子,正在瓦舍前大吼大叫拉客。

    吳驥有一種感覺,若是在現代社會,一定是高分貝的喇叭響個不住。

    吳驥他們費了好大功夫,擠出一身細汗,方才來到北long瓦子。一到北long瓦子,吳驥的心不由得狠狠一跳,東城的人本來就多,而最多的地方就是北long瓦子,人擠人,連轉個身都很困難,比起南京路步行街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天啊!”

    吳健他們發出一聲驚呼,直勾勾的看著把men的兩個大漢,好象鐵塔一般,孔武有力,虯結的肌rou,一看就知不是好惹的主。

    正是這兩個大漢攔住了人群,要不然,早就沖進去了。

    “霍三問說三國,即將開始,還有沒有人?”瓦子里出來一個中年人,約莫三十余歲,沖人群里吼道。

    “有!”

    一片吼聲響起,震耳y 聾,宛若焦雷轟鳴于耳際,吳驥給震得耳鼓嗡嗡直響。

    “這也太瘋狂了!”吳驥盡管見多了現代粉絲的瘋狂,仍是不免的驚訝了一把。

    “今兒人多,提價了,一錢銀子一個人。”這個中年子很會做買賣,很有ji n商本s ,不失時機的敲詐。

    “一錢銀子一個?你咋不去搶?”立時有人氣憤的吼叫起來。

    “我就是搶,咋啦?你愛听不听!你不听,有的是人听。”這個中年男子頭一昂坦率的承認他是在搶。

    “我有二十個人。”吳驥掏出一錠銀子,拋了過去。

    中年男子在手里把銀子拋拋,很是滿意,換上一副親切的笑容︰“這位客官,快請!快快有請!”身子弓成九十度,身段放得極低,一副討好樣兒。

    有錢能使鬼推磨,吳驥感慨一聲道︰“給我找點好些的位子,沏上好茶,好生sh 候著。”

    “那是,那是!”這個中年子忙在頭里帶路︰“客官,您請!您請!”

    “好貴!”吳健他們還沒有擺脫農人的心態,見吳驥如此hu 銀子,實在是太大手大腳了些,一臉的又是興奮,忙跟在後面。

    “客官,我們北long瓦子,不僅書說得好,還有不少漂亮的f 人。”這個中年男子忙抓住機會推銷起來︰“客官要在勾欄里**也成,要帶出去行,就是客官要給姑娘們贖身也行。”

    勾欄瓦舍這個詞雖是連在一起的,卻是有不同的含義。瓦舍大,而勾欄每個瓦舍,有很多勾欄,相當于現代的分區,諸如听曲的勾欄、說書的勾欄,的確是有很多見不得人的勾當,卻並不盡然。

    “算了!”吳驥知道勾欄瓦舍中,有類似娼寮妓館的作用,也不以為忤。

    “人不風流枉少年,客官yu樹臨風,俊面yu顏,正是風流年歲,此時不風流,臨到老了,風流不起來了,豈不後悔?客官,要不找倆姑娘,唱唱品品酒?”這個中年人不失時機的勸說。

    吳驥擺擺手,定楮一瞧,這說書的勾欄不足以容納數百人,座無虛席。

    中年人把吳驥他們領到雅間,叫人送上茶水,搖搖頭,如此闊綽一個客人,卻沒有榨出油水,委實可惜了,告罪之後,退了出去。

    吳驥坐下,聞著茶香,這茶很不錯,吃著茶,听說書,還真是讓人心曠神怡之事。

    “來了!”

    就在這時,只听一片歡呼聲響起,那些听客忙坐直身子,一臉的興奮。

    只見一個約莫三十余歲的男子,面相清矍,一雙眼楮炯炯有神,一襲尋常麻布衣衫在身,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更有數分儒雅之氣。

    這男子是北long瓦子的有名說書人,霍三問。

    他快步走上前面的台子,略一掃視,手中的木塊在桌子上一拍,發出“啪”的一聲脆響,大聲道︰“話說,桃園三結義……”

    一段為後人所熟知的桃園三結義就給他說了出來,抑揚頓挫,有聲有s ,比起現代的說書人一點也不遜s 。

    桃園三結義,吳驥耳熟能詳,再次听來,仍是多了一些新鮮感。吳健他們卻是听得如痴如醉,個個豎起了耳朵,睜大眼楮,生怕漏掉一個字。直到霍三問說完,他們這才清醒過來,一臉的興奮,如醉醇酒。

    “霍爺,再來一段!”

    听客們意猶未盡,齊聲吼叫起來。

    霍三問沒有說話,而是打量著听客。

    “霍爺,三國之後,來段傳奇,這可是您的規矩。”立時有听客還以為他不願說,忙著提醒。

    “我就說一段千古憾事!”

    霍三問端起茶杯,淺淺的呷了一口,終于同意了。

    “可惡的遼狗!”

    “無能的官家!”

    霍三問的話音一落,場面上並未出現吳驥想象中的歡呼,反倒是一片咒罵聲響起,听客們極是氣憤,仿佛刨了他們祖墳似的,吳驥不由得大奇︰“什麼千古憾事?”
ksa0406 發表於 2011-12-21 08:46
第二十六章周世宗

    吳驥看出來了,這些听客是真的氣憤,不是作偽。說書,雖有調動人情緒的作用,能讓人隨著故事的情節而心情起伏不定,听到興奮處,大聲叫好,听到氣憤處,大聲痛罵,這都是常事兒。

    可是,霍三問還沒有說,他們就憤怒起來了,那應該是他們早就听過了。再好的評書,听的次數多了,都會出現疲勞,讓人的情緒b 動減弱。

    這些听客如此氣憤,那麼,究竟是什麼千古憾事呢?

    就在吳驥疑hu 之際,霍三問的心情也j 動起來了口起伏不定,不再是適才那副古井不b 的樣兒,眼中she出仇恨的光芒。

    “呼!”吸口氣,霍三問平抑一下心神,抓起木塊,重重拍在桌面上。

    “啪!”

    一聲脆響響起,震得桌面一顫,他很是用力。

    連這個說書先生都如此氣憤,把一口怨氣出在桌子上,這得什麼樣的千古憾事?吳驥更加好奇了,豎起了耳朵,凝神準備。

    “我說一段周世宗伐遼,收三關!”霍三問右手緊握木塊,太過用力,手背都有些發青了︰“周世宗,本名柴榮,是後周郭威的佷子,因郭威無兒無nv,就認他為子,傳他帝位……”

    他的話才開了個頭,就給一片喧嘩聲打斷。

    “柴榮是個大英雄!”

    “他兵不血刃而收三關!”

    “那時節,遼狗嚇得魂飛魄散,蕭思溫都撤離了幽州,逃到北面去了,只要柴榮大軍一到,就可以收回燕雲十六州。”

    “可惜的是,天不假年,柴榮在功成之際,卻突然病死了。”

    “要是柴榮還活著,官家豈能得天下?”

    “官家太無能了,沒有收回燕雲十六州,我們燕趙男兒每每思之,無不嗤之以鼻,還是欽佩柴榮!”

    一眾听客,七嘴八舌,說個不住,說的盡是周世宗柴榮的好處。言辭之中,對周世宗極為推崇。

    “原來是說周世宗。”吳驥恍然。對于周世宗,吳驥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的江山最後為趙匡胤所得。

    “哼!”

    就在這時,一個讀書人,約莫二十四五歲,一身儒服,頭戴進賢冠,手握一把扇子,冷哼一聲,站起身來,一雙眼楮怒突,掃視听客,氣憤憤的道︰“周世宗一個早夭之君,窮兵黷武,不思黎民之苦,你們竟敢贊美他?官家上順天意,下得民心,遂有天下,勝過周世宗百倍千倍。”

    他的聲調很高,聲音很是刺耳,可見其氣憤程度了。

    “哈哈!”

    書生的話音一落,一片嘲笑聲響起,一眾听客打量著他,就象打量跳圈的猴子似的,一臉的不屑,不住裂嘴角。

    “說官家好的,必是你這等無用的讀書人!”一個听客扯扯嘴角,聲調很高︰“你們這些讀書人,張口聖人之道,夫子之言,說了這麼多年,在官家眼里紅得發紫,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是,你們的聖人之道,夫子之言,就把遼狗說趴下了?遼狗就給你們教化了?燕雲十六州至今還在遼狗手里呢。”

    “大宋官家好啊,好給這些無用的讀書人貪污**的機會,你們強搶民nv,給你們說成風流韻事,你們貪污錢財,給你們就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又一個听客大聲譏嘲起來︰“要是柴榮在,你們這些只會說空話的讀書人,早就給他攆走了。書呆子,和遼狗較量,靠的是這個,拳頭!”

    “柴榮能夠嚇退蕭思溫,幽州成空城一座,那是他打出來的威名!”又一個听客站起身,為周世宗說好話︰“周世宗滅佛,沒人敢打,他親手打掉,那是何等的豪氣?高平之戰,全軍潰退,而周世宗沉著冷靜,絲毫不退,j 鼓軍心,最後打了個大勝仗。他破南唐,敗北漢,那是何等的了得!他起兵伐遼,兵不血刃而收三關。他能如此威風,那是打出來的!”

    “要不是周世宗,我們腳下的雄州還在遼狗手里!”一個身材高大的听客站起來,右腳在地上一跺,大聲質問道︰“書呆子,你可知曉,雄州原本叫甚麼?瓦橋關!是瓦橋關!是周世宗駕崩前從遼狗手里奪回的瓦橋關!”

    “我們這些邊民,不愛听狗屁不通的聖人之道,夫子之言,只知道一件事,官家和遼狗打了上百年,就沒打幾個象樣的勝仗!”一個身材稍矮的听客,異常j 動︰“打了上百年,苦的是我們這些邊民,遼狗打來了,殺我們的祖輩,擄掠我們的姐妹,燒我們的家園。遼狗走了,你們這些不要臉的讀書人來了,比起遼狗還要狠,變著法兒搜刮,苛捐雜稅,比牛身上的牛mao還要多!”

    “說得好!”

    吳健這些吳家莊出身的親兵大聲贊好。他們是農夫出身,祖祖輩輩都受這種窩囊氣,不論是遼狗,還是宋軍,都是如狼似虎,變著法子讓他們吃苦頭。

    “我是幽州人,遼狗嘴里的漢兒,遼狗狠吶,不把我們漢兒漢人看,打呀罵呀,是尋常事兒。”又一個男子站起身,以無比悲憤的語氣,道︰“要是哪家有個好看的f 人,指不定哪天就會家破人亡,給遼狗強拖了去,受盡侮辱不說,還要遭罪。老子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很好看,老子也喜歡她,就是不敢娶她,怕遭罪!娘的,你們這些狗屁不通的讀書人,只知曉luan嚼舌頭,為官家大吹法螺,你可知曉那是甚麼樣的罪?”

    “在我們燕趙男兒眼里,官家不過是頭豬,又笨又蠢還沒膽量!”又一個听客站起身,數落起來︰“趙光義在高梁河之戰,不是駕了一輛驢車而逃嗎?他若有膽,象周世宗那般,j 鼓軍心,與遼狗血戰到底!燕趙男兒不把官家放在眼里,就服周世宗!”

    “你們,你們……”那個讀書人差點給听客的口水淹死,要想指責,卻是找不到話說,唯有自顧自生悶氣的份。

    他越是氣,這些人越是歡喜,指點著,大是譏嘲。

    “周世宗真是了得,死了一百多年了,燕趙男兒還如此欽佩他,竟敢在雄州,謾罵宋朝皇帝,了得!了得!”吳驥對周世宗的事了解得不多,把听客的話語听在耳里,不由得很是感慨︰一個皇帝,能做到這份上,很不錯了。

    “這里是燕趙之地,不論是宋朝的百姓,還是燕雲十六州的漢兒,都不把宋朝皇帝放在眼里。也就是說,宋朝皇帝並沒有得到這里的民心。若是有人得到燕趙之地,就算脫離宋朝,另立一個王朝也未必不可能!”驀然間,吳驥想到一種可能。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