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歷史 ]請叫我威廉三世 作者︰天空之承 (已完成)

 關閉
kelvin12354 2012-2-25 22:42:14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09 227432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4-15 22:47
屠美 第九十七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


    看著中隊長帶領的那幾架笨鷗在空中極力扭動著身體,施瑙費爾心中有種難以言寓的擔心。他深吸一口氣,將座機的襟翼放到巡航位置,調整好升降舵和方向舵,鬆開減速板,緊接著機頭一沉,湛藍的大海和目標——那艘南達科它級戰列艦一道出現在他視線的正前方。

    風與黑色的硝煙撲面而來,那些防空砲彈爆炸的地方不再遙遠,砰砰的爆炸聲彷彿就在耳邊響起,飛機因為氣流而震動著,這種氣流的變化一小部分來自於大自然,剩下的則是美國人的砲彈所造成。在施瑙費爾的眼睛裡,那艘美國戰列艦的輪廓愈發的清晰起來,200多米長、30多米寬的艦體猶如一座在海中漂浮的鋼鐵小島,四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砲塔是那樣的威武雄壯,其火力在與德國最好的戰列艦交手時也毫不遜色。因為是一級使用全燃油鍋爐的戰列艦,即便是在全速航行的時候,粗大煙囪中冒出的黑煙也遠遠沒有燃煤鍋爐那樣濃密,但是此時施瑙費爾面前這艘卻有大股大股的濃煙升起,那是此前整整一個中隊的俯衝轟炸機的戰果,代價是6架容克斯JU-dd和上面12個優秀的飛行員。 7枚150公斤的半穿甲炸彈擊中了戰列艦的右舷和中後部,但是這艘龐大的戰列艦仍在以23節的最高航速不斷在海面上轉向,黑煙中不斷閃著點點火光清晰可見,那是艦上多達120門的各式高射砲和防空機槍在拼命的向空中開火。

    穿過由高射砲彈爆炸後形成的煙幕之後,施瑙費爾眼前頓時多了一串串的閃光點,那不是螢火蟲或者天使,而​​是添加了曳光劑的機關砲彈和機槍子彈,許多俯衝轟炸機就是在進行俯衝的時候被這些看似美麗的亮點給擊落的。施瑙費爾不斷用眼角余光瞟著儀表板上地讀數,他的座機正以70度的俯衝角和超過500公里的速度向下俯衝,他雙手緊緊握著操縱桿,升降舵此時已經變得極為沈重。他必須花費很大力氣來調整自己的瞄準點。

    噹噹

    兩發機槍子彈不偏不倚的擊中了JU-dd的發動機裝甲外殼,那轉瞬即逝但是非常刺眼的火星令施瑙費爾心中一驚,他祈求著自己地發動機千萬不要出什麼問題,如果此刻發動機停轉,那麼他將毫不猶豫的選擇一頭撞向敵艦,但願身後的後射機槍手對此不會有異議。

    從裝甲上彈開的子彈擦著施瑙費爾的座艙而去,幸運的是螺旋槳和發動機本身都沒有出現問題,施瑙費爾的眼角余光又一次瞟過高度計的時候。那正好顯示著非常合適的投彈高度,但他心理想著“再等等,再等等,一定要確保擊中,為了死去的戰友,也為了活著地人!”於是,手指仍舊緊緊貼著投彈按扭不動。

    那艘戰艦左舷一座四聯裝7.62毫米機槍旁邊,戴著鋼盔地軍官指著那幾架正在急速俯衝的德國飛機大聲叫嚷著,坐在砲位上的水兵迅速轉動著水平旋轉手柄,整個身體以每秒10次地頻率震動著。而每一秒都有40個黃澄澄的子彈殼從機槍拋殼口拋出。甲板上已經堆積了厚厚一堆彈殼,兩旁的水兵們手裡都搬著用鐵皮盒子裝好的子彈,只待槍聲一停就迅速替這作四聯裝機槍換上新的子彈盒。

    好歹將最前面那架德國飛機套入機槍瞄準器的時候。負責射擊的美國水兵卻“啊”的驚叫一聲,只見3顆黑乎乎的炸彈已經離開了那架飛機,轉瞬間已經到了頭頂的正上方。

    在忍受飛機脫離俯衝狀態時所帶來地巨大離心力時,施瑙費爾終於舒了一口氣,也就在掠過那艘美國戰艦上空的一瞬間,他分明看到了桅杆上的那面司令旗!

    “是旗艦!那艘是美國人的旗艦!”施瑙費爾興奮的大叫起來。

    轟

    巨響中,整架飛機一陣劇烈震動,那發動機仍舊在轟鳴,那螺旋槳依舊在高速轉動,可是原本正在逐漸爬升的飛機像是瞬間失去了動力一樣變得輕飄飄的。憑藉慣性向前飛行了幾十米之後。沉重的機頭終於無可挽回的開始下墜,而施瑙費爾也從自己地後視鏡裡看到了被炸爛的機尾,也看到了後座位置上的血。

    他坦然的拉開艙蓋,外面的空氣雖然很涼快,卻各種各樣的氣味湊在一起卻給人一種很難形容的感覺。飛機開始下墜,在這不到200度,在這彈雨紛飛的海面上,跳傘或者不跳似乎沒有太大的區別。施瑙費爾不慌不忙的解開安全帶,甚至還有一點兒時間來整理衣裝。他想起了出發前聽到的那句話:

    “即便我們戰死,德意志仍將存在!”

    半分鐘之後,施瑙費爾仰面朝天的浮在水面上,上帝的使者並沒有將他帶走,在這喧鬧的海面,他靜靜享受著那份屬於他的輕鬆。在他身旁數百米的地方,美國太平洋艦隊旗艦“南達科它”號上濃煙滾滾。

    沒有了施瑙費爾的中隊變得殘缺不全,中隊編隊返航的時候,飛行員們驚訝的發現來時的25衝轟炸機竟然只剩下20這意味著在攻擊那艘美國戰列艦的時候總共損失了5架轟炸機,這還僅僅是他們中隊的損失。看著附近那些返航的編隊,沒有一個是完整的,最不幸的一個編隊只有14架航。

    “伙計們!幹得好!”通訊器裡好久沒有聲音傳出了,不知道為什麼,這時中隊長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沙啞。

    半個小時之後,施瑙費爾被一艘美國驅逐艦救起,這位德國海軍少尉得以在一艘美國軍艦上觀看自己同僚們的精彩表演。在俯衝轟炸機的攻擊結束之後,美國人終於稍稍緩了一口氣,這時美國太平洋艦隊僅有的兩艘航空母艦已經全部戰沉,主力戰列艦也有,艘沉沒、皺遭到重創。艦隊司令官羅伯特孔茨將軍這時所能做的,就是冒險派出戰列巡洋艦“列剋星敦”號、“星座”號、“薩拉託加”號、“漫遊者”號和5艘高速巡洋艦北上尋找並攻擊德國的航空母艦,但它們才剛剛動身,6個中隊的德國魚雷轟炸機便浩浩蕩蕩的從北面飛來。

    這一次,德國的魚雷機下掛載地可不是用於攻擊輕型艦隻的E型魚雷,而是貨真價實的1923式a型533毫米魚雷。戰鬥部裝有足足230公斤的混合炸藥,這種混合炸藥採用45的TNT、5六硝基二苯臉、30的硝酸鋁和20的鋁,其爆炸威力較100的TNT裝藥要強1/ 3以上,加上8千碼地射程和40節的航速,它們必然成為那些移動相對緩慢的巨艦的夢魘。

    那支脫離大編隊北上的戰列巡洋艦分隊首當其衝的成為這種德國重型魚雷的犧牲品,儘管在掛載了一枚舊噸的魚雷之後,德國的梭魚式魚雷轟炸機的航速比俯衝轟炸機還要緩慢,但是它們地殺手鐧就是聯合起來從較遠地地方投擲魚雷。只要魚雷的數量夠多、分配合理,單憑戰艦本身是很難逃脫的。

    看到超過150架德國魚雷機圍著自己轉,指揮戰巡分隊地美國指揮官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了,在戰後吸納了大批前英國船舶設計師,美國建造的這種列剋星頓級戰列巡洋艦很大程度上秉承了英國戰艦的風格火力猛、航速快、防禦弱,該級戰艦全長砧米,是目前各國海軍中最長的一艘,就連噸位比它大、火力比它強的日本天城級戰巡也只有252米。另一方面,標準排水量3.5萬噸的列剋星頓級水線裝甲僅有177毫米厚,而日本天城級戰巡在防護方面做得要比美國列剋星頓級好很多。其水線裝甲達到了250毫米。德國的戰巡就更不用說,連7、8年前服役的德弗林格級也有300毫米的水線裝甲帶。

    沿用英繫船舶設計師們的設計注定是要受到懲罰地,“列剋星敦”號的沉沒只花費了德國人21枚魚雷和3架魚雷機。 “星座”號是33枚魚雷和2架魚雷機,“薩拉託加”號和“漫遊者”號非常不幸,它們儘管先後擊落了4架德國魚雷機,卻在對方的第一次魚雷攻擊中就挨了一擊,二十多條造價還不到1萬馬克的魚雷就將這兩艘成本上千萬美元的戰巡送下海底,除此之外美國政府還必須為一大群死傷艦員支付高額撫卹金。

    在收拾了企圖北上的美國戰巡分隊之後,一部分投完魚雷的梭魚返航了,但更多像是意猶未盡的惡狼般朝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飛來,這裡的防空火力更猛,但是獵物也更有價值。

    看著漫天飛舞地灰鷹和成群結隊的魚雷。羅伯特孔茨沉默了,還有什麼場面比這更令他感到心灰意冷?

    在海的那一端,由愛德華埃伯利將軍指揮的美國大西洋艦隊距離舍爾的戰列艦隊仍有十幾個小時的航程,而這個時候兩支戰列艦隊都收到了關於加勒比海激戰的最新情況。

    “德國人的戰列艦隊真的在古巴北部海域活動嗎?”愛德華,埃伯利將軍對於這個情報持謹慎的懷疑態度,他始終不敢相信德國人僅以主力航母對付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通過對英德帕斯卡弗洛海戰和南美勞拉海戰的深入研究,埃伯利得出的結論是僅憑航空母艦和艦載機是無法消滅一支艦隊的,通過大量艦載機奪取制空權和擾亂對方部署之後,戰列艦才是最後的終結者。

    究竟是德國人放出的煙幕還是事實。埃伯利將軍苦苦思索著,從華盛頓發來電文對加勒比海的戰事僅有隻言片語,更不能確定德國戰列艦隊的真正去向,到了8月30日中午,埃伯利將軍終於做了一個令全美國痛心疾首的決定:全速南下!

    在古巴以北百余海裡的海面上,萊茵哈特舍爾元帥以驚人的耐心靜靜等待著。從古巴起飛的遠程偵察機一次次飛過艦隊上空,而這位老將不時用深邃的目光掃視著海面上這一艘艘身姿雄壯的戰艦,這或許不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巨艦大砲的對抗,但恐怕其激烈和血腥程度恐怕不亞於任何一場海戰,也許再過一天的時間,這支艦隊中的某些艦隻就會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元帥,這是從'恩斯特'號發來的密電!”通訊官神情嚴肅的將一紙電文遞給舍爾,敬禮之後轉身離開。

    “擊沉'列剋星敦'、'星座'、'薩拉託加'、'漫遊者'和'紐約'、'亞利桑納'、'密西西比'、'西弗吉尼亞',重創'南達科它'、'蒙大拿'、'得克薩斯'、'愛達荷'!我方艦載機總體損失率為11,完全能夠保持目前的攻擊強度,敵艦隊正在向墨西哥灣方向逃竄!”

    舍爾輕聲讀出電文內容,到目光掃過最尾的“逃竄”二字時,他嘴角掠過一絲嘲諷。

    此時在德國重型航空母艦“恩斯特”號上不僅有大批忙碌的德國軍官,還有六位身份特殊的客人。在日本作為同盟國對美宣戰後,應日本政府的強烈要求,德國海軍允許日本海軍派出一批特別觀察員在德國戰艦上觀戰,這些觀察員大都選擇了呆在舍爾元帥的旗艦“格拉夫”號上,只有六名軍官選擇在海因里希親王的座艦“恩斯特”號上觀戰。

    在這六名軍官裡,有一位身高僅,曰米的海軍上校顯得格外沉默,此人外表文質彬彬,參加過對馬海戰並在那場海戰中失去了左手食指和中指,後來又在美國和德國考察學習過一段時間,回國後擔任一支海軍航,空部隊的指揮官,由於嚴於律己、指揮有方而深受部下擁戴。在德美戰爭爆發之後,日本雖對美宣戰並進占菲律賓與夏威夷,但在太平洋區域並無實際戰事,因此,這位名叫山本五十六的海軍上校主動申請隨團前來觀戰,並親眼目睹了德國航空部隊在加勒比海之戰中的巨大勝利。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4-15 22:47
屠美 第九十九章 最後的對決


    夏日的酷熱對於奮斗在戰列艦主砲塔內的砲手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儘管光著膀子,儘管開著排風扇,但是合力移動半噸多重的砲彈和一百多公斤的發射藥就已讓人大汗淋漓,何況是砲彈發射後殘留在砲膛內的高溫。

    隨著兩支戰列艦隊的距離拉近到火砲射程之內,雙方406毫米、380毫米、356毫米的巨砲開始轟鳴,在它們面前,前一次大戰時流行的305毫米艦炮不論射程還是威力都顯得有些過時了,所以別看德國戰列艦的數量多達艘,可是國王級和愷2艘級上還都是50倍徑的305毫米炮,而美國人本著什麼都要大的原則從紐約級開始就用上了14英寸即356毫米炮了,新墨西哥級、田納西級、科羅拉多級和南達科他級裝備的則是威力更大的406貼毫米炮,作為美國海軍唯一一級戰列巡洋艦,列剋星頓級上安裝的竟然也是這種45倍徑的406毫米炮,德國艦隊方面能夠在口徑上與之抗衡的只有裝備380毫米炮的4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3艘馬肯森級戰巡以及裝備406毫米炮的5艘格拉夫級。

    如果說雙方戰列艦主砲口徑上的差距可以用數量來平衡的話,那麼要對付美國戰列艦那厚實的裝甲,德國水兵們就不得不拿出炮術精準這個看家本領了!美國的艦船設計師們似乎天生就喜歡作出一些比較極端的舉動,他們的戰巡擁有高航速、強火力,防禦卻可以爛得不堪入目,他們的戰列艦可以行動緩慢,但是火力和防禦卻十分了得。自內華達級之後,美國各級戰列艦的水線裝甲最大厚度都達到13.5英寸即343毫米,砲塔正面裝甲更是達到驚人的18英寸即458毫米,連司令塔的裝甲也有英寸!相比之下,即便是德國最好的格拉夫級。這三個重要部位的裝甲也只有,14.5英寸、15英寸和15英寸,拋開雙方地裝甲質量上的微小差距不說,僅從這些數據來看,德國艦隊這次的敵人是前所未有的強大。

    在美國人的心目中,德國人在空中的優勢是自己無法比擬的,雙方艦隊的大砲還沒取得什麼戰績,從古巴起飛地德國陸基戰鬥機經過一番苦戰之後如期奪得戰場製空權,隨後飛來的德國俯衝轟炸機、魚雷機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之下開始奮力攻擊美國人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戰鬥局面似乎又一次回到了南美勞拉大海戰的時候。

    當自不量力的美國轟炸機和魚雷機被守候在艦隊上空的亨克爾dd型艦載戰鬥機一一擊落之後,舍爾和他的艦隊不負眾望的進行著炮術表演,隨著校射機傳回一個個射擊數據,德國艦隊的砲彈開始命中目標,而美國人地重磅砲彈卻還在奢侈地轟擊著寬闊而空蕩的海面。

    “單發命中敵特拉華級戰列艦一艘,對方前甲板中彈起火!”

    “單發再次命中敵特拉華級戰列艦一艘,對方航速正在下降!”

    接連兩個好消息讓神經緊繃的軍官們稍稍舒了一口氣,唯有捨爾將軍還眉頭緊鎖,特拉華級是那支美國大西洋艦隊中最老舊地戰列艦,建造年代還要追溯到1910年。如果不是21節的航速使得它們能夠跟上主力艦隊的話。美國指揮官或許會選擇將這種排水量2.2萬噸、裝備305毫米艦炮的古董戰列艦留在港內。

    舍爾所擔心的,是己方的穿甲彈能否順利擊穿美國那幾艘最新戰列艦的厚實裝甲。

    “單發命中敵田納西級戰列艦一艘,對方中部發生爆炸。損傷狀況暫時不明,航速未見降低!”

    “兩發命中敵科羅拉多級戰列艦一艘,對方前甲板中彈爆炸,未見火勢!”

    “單發命中敵南達科它級戰列艦一艘,對方中部發生爆炸,艦體起火,航速未見降低!”

    隨著一次次命中的報告傳來,舍爾心中的糟糕預感不幸成為了現實,在他冥思苦想對策的時候,負責校射地飛行員突然用興奮的聲音喊道:

    “敵田納西級戰列艦一艘發生劇烈爆炸。艦體正在傾斜!”

    指揮室裡剛剛一陣竊喜,卻聽那飛行員補充了一句:“該艦是被本方魚雷機發射的魚雷擊中!”

    包括舍爾在內的許多軍官心中一涼,難道屬於戰列艦的時代就此過去了?

    “單發命中敵…”

    舍爾已經不願多聽下去了,他走到指揮室的一個角落裡默默望著舷窗外的大海,美國人的大口徑砲彈正不斷激起數十米高的水柱,頂點甚至超過了一些戰艦地桅杆,海面因此而變得波濤洶湧,水柱落下形成的浪濤不斷撲向附近的戰艦,瞬間又被堅實的鋼鐵擊得粉碎。

    “艦隊全體左10度。航速增至20節!”

    舍爾冷漠的下達了命令。

    這時,指揮室內的好些軍官參謀們都用不解的眼神看著這位元帥,在目前的距離上,德國艦隊的砲彈擁有不錯的命中率,左轉便意味著與對方拉近距離,一旦雙方都處於彼此目視測距儀器的效用距離之內,德國戰艦的命中率會上升,但美國人沒有校射機將不再是他們的致命傷。

    “元帥,駐古巴空軍指揮官馮哈特曼上校發來電報,後續魚雷機和俯衝轟炸機已經起飛!”參謀長雷德爾提醒到。

    “知道了,執行命令吧!”舍爾輕輕閉上雙眼。

    “是!”

    見到舍爾如此決絕的表情,雷德爾不敢遲疑,他揣思著元帥的用意很可能是通過拉近距離來增加穿甲彈的威力,但是那樣的話也意味著己方面臨的風險大大提高了。將命令傳達下去之後,雷德爾回過頭,舍爾依舊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

    舍爾的真正意圖,這個艦隊中或許只有一個人能懂,當舍爾的旗艦發出轉向信號之後,在戰列巡洋艦“馬肯森”號上,一位與舍爾同齡的老將正摩拳擦掌的對手下軍官說:

    小伙子們,馬上就該我們露一手了,讓下面準備全速前進! ”

    “遵命。希佩爾上將!”

    在另一個世界的日德蘭大海戰中,希佩爾與舍爾就是一對搭檔,當時希佩爾率領戰巡分隊進行了一次挽救整個艦隊地“死亡衝擊”,德國公海艦隊才有機會擺脫英國大艦隊的堵截,希佩爾的出眾之處不僅在於勇敢,他曾在多格沙洲之戰、日德蘭海戰初始階段兩次與貝蒂交手並勝出,戰鬥過程足見他的機智與指揮能力。

    這個世界,在辰天影響到德國海軍之前。舍爾和希佩爾就已共事多年,沒有了日德蘭海戰的輝煌與無奈,他們卻仍是德國海軍無可爭議的艦隊指揮官。率領增援艦隊與舍爾的大西洋艦隊會合之後,希佩爾幹起了老本行——從擔任軍艦艦長一級的職務開始,他就一直和裝甲巡洋艦/戰列巡洋艦有著不解之緣,到1912年已經成為由戰巡為主力地德國公海艦隊偵察分艦隊指揮官,在擔任德國地中海艦隊之前一直作為副手與舍爾並肩作戰。

    艦隊完成轉向後僅僅兩分鐘,舍爾的旗艦“格拉夫”號果然發出信號:戰巡分隊全速向美艦隊右翼出擊!

    根據空中偵察的報告,美國艦隊最右翼是兩艘戰巡,而三艘主力航母則在右翼靠後20多海裡的地方。

    “勇敢的輕騎兵們。出擊!”

    希佩爾總是喜歡這樣稱呼自己的戰列巡洋艦。和美國人的戰巡相比,德國各級戰巡的防禦力要高處許多,以至於不少美國將領習慣將德國戰巡也列入戰列艦一級——像馬肯森級350毫米的主裝甲帶甚至要比英國女王級戰列艦還要厚。一些人開玩笑的說戰列巡洋艦隻是德國人趕時髦叫著玩地,而主裝甲帶203毫米厚地日本金剛級也好,177毫米的美國列剋星頓級也好,在火力、航速與馬肯森級相當的情況下,一對一砲戰地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何況德國人在裝甲和射擊精度上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作為德國艦隊的快速輕騎兵,“馬肯森”號、“斯佩伯爵”號、“菲特烈親王”號、“德弗林格”號、“呂佐”號、“興登堡”號在希佩爾的指揮下很快加速到26.5節——擁有28節最高航速的馬肯森級必須照顧一下26.5節的德弗林格級,而在對面的美國艦隊中,只有兩艘列剋星頓級的32節航速能夠超過這些德國戰巡,可是它們的406毫米艦炮與馬肯森級地380毫米對轟是佔不到任何便宜的。而德弗林格級那50倍徑的305毫米炮也能輕易穿透列殼星頓的薄弱裝甲。

    在6艘戰列巡洋艦離開之後,舍爾稍稍調整了一下他的戰列艦隊形,以20節的航速行駛的艘德國戰列艦依照火力、噸位由北向南排列,30度的夾角使得雙方艦隊都能夠對自己左舷目標進行齊射。

    “2萬1千碼!”

    “2萬碼!”

    “千碼!”

    “1萬7千碼!”

    隨著測距兵報出的數字一個個減小,“格拉夫”號指揮室內地氣氛變得凝重起來,當美國艦隊的身影在望遠鏡中逐漸變清晰的時候,落在德國艦隊附近的砲彈也越來越有威脅。

    11時07分,在轟然一聲巨響中,德國戰列艦“奧古斯特”號成為第一艘被美國戰列艦炮火擊中的德國戰列艦。一枚406毫米的穿甲彈以接近10度的水平夾角擊中了這艘服役才1年的新戰艦,這樣的砲彈不論速度、質量還是威力都是巨大的,“奧古斯特”號艦尾一沉,一座副砲砲塔飛上了天。

    緊接著,又一枚砲彈擊中了“薩克森”號,這艘戰艦2號砲塔的正面裝甲雖然沒有被1萬5千碼之外飛來的406毫米穿甲彈直接貫穿,但猛烈的爆炸讓2門380毫米火砲頓時啞了火。

    看到己方艦隊的損失在逐漸增加,“格拉夫”號上的捨爾元帥卻依然面不改色的望著遠處的美國艦隊。敵人的艦砲口徑佔優,但自己這邊的國王級、愷2艘級毫不示弱的用更高的射速和精準度以305毫米艦炮進行還擊,美國艦隊那邊不時升起的火團和陣陣黑煙意味著對方也在承受相同的壓力。

    “單發命中敵科羅拉多級戰列艦一艘,對方2號砲塔中彈爆炸,喔,砲塔飛上了天!”

    聽到這條校射報告的時候,軍官們好歹是稍稍鬆了一口氣,指揮官的決定是正確的,只要距離足夠近,美國戰艦並不真的那樣無懈可擊的。

    “我方轟炸機群加入戰鬥!”

    聽到這條報告,舍爾的視線並沒有移到美國艦隊上空,而是將望遠鏡轉向美國艦隊尾部,兩艘列剋星頓級上主砲射擊的火光閃閃,時不時有一排砲彈落在它們附近,這個場景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異常。

    舍爾沒有放棄,繼續盯著那個方向觀察著。突然間,一聲巨響從很近的地方傳來,整艘戰艦都在顫抖,軍官們立刻明白過來,自己的戰艦被擊中了!

    雷德爾抓起電話就是來了一句:“損管,報告受損情況!”

    舍爾剛剛也幾乎摔倒了,他不慌不忙的轉過身看看舷窗外,爆炸的硝煙來自戰艦中後部,大口徑穿甲彈的威力雖然很足,只要不擊中彈藥庫,僅僅一發對於“格拉夫”號這種排水量接近4萬噸的重型戰列艦來說算不了什麼,如果真的擊中彈藥庫,那也只有自認倒霉了。

    事實上,一枚406毫米的穿甲彈從“格拉夫”號副指揮塔和2號煙囪之間的非主裝甲帶區域貫穿而入,在猛烈的爆炸中,這個位置上的煙道、餐具室、軍官臥室、廁所、水兵艙室、浴室、器材倉庫均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4號鍋爐艙上部也被炸出了一個大口子,整艘戰艦性命無憂,可是在鰓毫米露天防空砲和雙聯裝20毫米機關砲位上卻遍地鮮血。

    損管的報告讓人們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德國主力艦的損管系統和它們的結構一樣先進,這也是德國海軍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

    舍爾仍在眺望著美國艦隊尾部,終於,一團團燦爛的火花在那兩艘列剋星頓級上面綻放,不遠處的海面上,希佩爾的戰巡分隊包抄到位了,這個時候,舍爾的表情終於有了一絲放鬆,雖然兩位優秀將領之間的配合顯得天衣無縫,但他們還是要感謝航空部隊,正是飛行員們英勇的攻擊干擾了美國指揮官的注意力。

    “給我狠狠打!”希佩爾興奮的握緊雙拳,兩艘列剋星頓級正籠罩在密集的砲火下,只要將美國人的這一翼打殘,在用戰巡沖向美國航母,海戰已無多少懸念。

    同樣的想法也出現在舍爾的大腦中,戰爭看來很快就要結束了。勝利者,德意志!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4-15 22:47
屠美 第一百章 別了,美利堅



    辰天的預言又一次成為現實。

    古巴海域的那場激烈海戰雖然在中午就已分出勝負,但是戰鬥直到傍晚時分才宣告結束,在德軍海空夾擊下,美國海軍最終選擇了放棄,遭到重創的主力艦“俄克拉荷馬”號、“華盛頓”號、“加利福尼亞”號桅杆上升起了白旗,艦隊司令愛德華埃伯利將軍也在戰鬥中殉職,全艦隊僅有一支輕巡分隊得以逃脫。這時正是柏林的午夜。上至皇室政府,下至軍官百姓,無數人在睡夢中被叫醒,雖然失去了一個好夢,但他們卻發現勝利已經降臨了。

    雖然此後一夜未眠,辰天的心情卻十分好,因為他知道,這樣的結果足以讓戰爭在非常有利的情況下結束,德國未來二十年最大的潛在敵人終於失去了換手之力。

    次日,辰天以德國三軍最高統帥的身份向全國發布了古巴海戰勝利的消息,鼓勵軍民在日爾曼的旗幟下團結一心努力奮鬥,爭取盡快將頑抗之敵徹底擊敗。

    9月5日,在德墨聯軍的強大攻勢下,古巴武裝警察部隊和他們的美國軍官終於放下武器舉手投降,至此古巴全境陷落。

    在與海因里希親王率領的航母編隊會合之後,舍爾顧不上多做休整,只將受損較為嚴重的艘戰列艦、兩艘戰巡和一些輕型艦隻留在古巴,隨即率領德國大西洋艦隊主力北上。 9月9日,艦​​隊抵達切薩皮克灣外海。

    110年前,英國艦隊就是從這裡駛入然後在距離華盛頓不遠的馬里蘭州登陸,並且上演了一出火燒華盛頓的好戲。此時德國艦隊的實力遠遠強於當年英美戰爭中前來美洲的英國艦隊,只可惜此時切薩皮克灣遍布的德美兩國水雷阻塞了德國艦隊繼續前進的道路,但德國艦隊還是在隨後一周內不斷對美國諾福克軍港及周邊目標進行砲擊和大規模空襲,在200公里外的華盛頓也能深深體會到德國艦隊的強大威力。

    到了這個時候,華盛頓儘管很不情願,但還是通過中立地葡萄牙政府向柏林轉達了通過和談結束戰爭的意願。

    德國政府對此不置可否。

    在接下來的一周之內。德國裝甲部隊的鐵蹄席捲美國東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巴吞魯日等重鎮陷落,這時美國東南部的石油工業區已全部落入德墨聯軍之手。

    9月14日,德墨聯軍在德、日、墨三國聯合艦隊的配合下發動了舊金山戰役,兩天之後,這座美國西海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被聯軍攻占,整個加利福尼亞州也在三天后全部淪陷。

    至此,1925年美墨戰爭中美國迫使墨西哥割讓地上加利福尼亞、得克薩斯、新墨西哥州已經重新回到墨西哥人的控制之下。墨西哥政府旋即宣布上述三州回歸墨西哥版圖,美國政府拒絕承認墨西哥人的這一決定,但美國陸軍隨後發動的反擊再一次被德墨聯軍粉碎。

    9月17,在德國海軍的護送下,2000多名德國陸軍士兵在巴哈馬群島的拿騷登陸,這個在英國戰敗之後由美國代管的群島很快成為德國的新殖民地,這個群島雖說有3000多個島礁,但能夠住人的僅有30個,以海洋資源和農作物為主,當地人口不足30萬。僅有拿騷一處大港。距離美國的佛羅里達半島僅有不到200公里。

    隨後,古德里安裝甲師從陸上逼近佛羅里達半島,海軍及海軍陸戰隊也在積極準備從海上進攻這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地半島。另一方面。

    德國派駐在美墨邊境區域、古巴、紐芬蘭和瓜德羅普地戰略轟炸機已經達到5個聯隊共2100多架,日復一日的轟炸使得預備役飛行員和新手們迅速成長起來,在德國本土,適齡青年踴躍報名參加轟炸機飛行員培訓​​,4個新的道尼爾dd型遠程轟炸機聯隊正在組建之中,國內各主要飛機工廠也在開足馬力生產這種空中巨人,月產量已經超過1000架!

    儘管美軍加強了對主要工業區和城市地防空力量,但是在9月的前半個月,每天落在美國本土的炸彈是八月的將近一倍,每個星期都有2萬多噸高爆炸彈、燃燒彈甚至是化學炸彈。美國人物質和士氣上的損失正在與日俱增。

    華盛頓終於沉不住氣了,他們直接派人向德國政府提出正式的停戰談判要求。

    見和談的時機已經到來,德國政府接受了美國人的停戰談判要求。 9月22日,交戰雙方宣布停戰三天,並在兩軍相交的亞特蘭大與美國代表開始了本世紀最重要的一次談判。

    失去了陸、海、空主動權地美國政府在談判桌上顯得極為被動,但他們仍希望以“體面的方式”退出戰爭,否則美國將“戰至最後一人”。

    在談判的條件上,德、墨之間也產生了一些分歧,墨西哥人除了土地要求之外。還希望將美國解體,以徹底消除美國的軍事威脅,德國則不希望看到任何一個國家獨霸北美,不管是英屬加拿大、美國還是墨西哥,因此只打算讓墨西哥得到美國南部的一些土地,德國將以租借的名義獲得美國東北部五州和西北部的華盛頓州、蒙大拿州作為進攻加拿大的基地,而巴拿馬運河則成為自由運河,既不受任何國家的約束和管轄,也不允許任何國家派駐一兵一卒。

    作為參戰國之一,日本政府在這個時候又一次活躍起來,他們不僅厚顏無恥地派出代表坐到談判桌旁,更向美國政府提出所要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和租用西海岸諸港的無理要求,這在很大程度影響到了美國政府和代表的心態,發展下去甚至有可能迫使美國人決心死戰。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政府授命談判代表團與美國人進行私下會談,而美國人對於德美兩國之間私下協商停戰的提議也非常感興趣。經過兩國全權代表一整夜的秘密會談之後,雙方就停戰條件基本達成一致,即美國承認加利福尼亞、得克薩斯、新墨西哥重新劃歸墨西哥;由德國占領古巴、巴哈馬群島;與加拿大接壤的緬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爾州、紐約州、華盛頓州、蒙大拿州和東北部沿海的麻薩諸塞州、康涅狄州以租借的方式交由德國占領,這些地方將作為德國進攻英屬加拿大的踏板,不論戰爭是否進行,10年租借期滿之後立即歸還美國;美國放棄《國防法》和《選徵兵法》。陸軍規模保持在20萬人以下,國民警衛隊不超過30萬人,海軍不得擁有3萬噸以上的戰列艦、不得建造航空母艦和1000噸以上地潛艇。

    在得到德皇的批准之後,德國代表團於9月25日和美國政府秘密達成了口頭停​​戰協議。

    由於三天期限將至但談判分歧仍然較大,徵得墨西哥、日本同意之後,德國宣布將停戰期延知天,美國表示贊同。

    有了德國人的私下承諾,美國代表在談判桌上的口氣強硬了許多。墨西哥提出美國南部六州歸墨西哥所有、其餘各州自治的決定自然遭到拒絕,日本人在索要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問題上也碰了釘子。從美國一方態度的轉變和德國代表的沉默,加上此前地一些傳聞,墨西哥和日本代表也看出了一些端倪。

    沒有德國的支持,墨西哥自知無力獨自作戰,而日本人這一次本來幹的就是投機倒把的營生,碰到這種情況更是無可奈何。結果到了9月29日也就是停戰期限的最後一天,墨西哥政府終於撤回了讓美國處於分裂狀態的要求,但是增加了一條由美國政府支付50億美元戰爭賠償金的要求,經過討價還價。美國同意支付32億美元。而日本在獲准租用美國西海岸數座港口之後也見好就收,雙方迅速達成一致,並在下午簽署了《亞特蘭大條約》。

    交戰雙方簽署的《亞特蘭大條約》宣告了歷時75天的戰爭就此結束。在損失了百分之九十的海軍與航空部隊、百分之四十地陸軍之後,美國因為這個條約而再次失去了接近一半地海岸線和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休斯頓、​​波士頓這幾個最重要的港口,剩下的大港——新奧爾良、奧蘭多、紐約也在德軍地轟炸和進攻中接近於廢墟狀態,八大港口中僅有五大湖區的蘇必利爾港還能正常使用。

    軍事和版圖上的損失對於美國的影響還不是最大的,75天的戰爭和德國空軍的持續轟炸使得美國經濟陷入混亂狀態,南部工業區已經不復存在,東北部工業區損失了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廠房和設備,僅有五大湖工業區還能為這個國家提供必要的工業品。失去港口對於美國這樣一個曾經的貿易強國有著不可估量地影響,華盛頓依舊完整無缺,但是戰爭的失利使得國民對政府的信心滑落到了歷時的最低點。從前超然於世的良好商業環境蕩然無存,政府號召人民積極重建家園,但投資者們現在更願意將資金投到局勢穩定的歐洲或是資源豐富的非洲去。

    十年的租借期使得美國東北部和西北部迅速德國化,大量的德國商品、資金從這裡進入美國腹地。在德國政府地鼓勵和參與下,德資逐漸控制了許多美國工廠、船廠,但凡親德的德裔美國人或是純粹的美國政治家都能得到德國的大筆資助,這對於美國的政局有著不言而喻的影響,美國已經不再是美國人的美國。

    沃倫哈丁黯然辭職後很快在鬱鬱中離開人世,新總統的競爭在前副總統卡爾柯立芝和前商業部長赫伯特克拉克胡佛之間展開。但不論是誰接手白宮都無力改變戰後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和持續的大蕭條,美國在世界經濟和貿易中的地位已經完全被德國所取代。

    在南部,德國仍然與墨西哥保持著良好的經濟與軍事合作關係,儘管德國軍隊陸續從墨西哥撤離,但是德國教官、武器、技術甚至是戰術思想對於墨西哥軍隊的影響是深遠的,在戰爭結束之後的三年之內​​,德國陸續將愷2艘級、國王級戰列艦和一些護航航母低價轉讓給墨西哥,並為墨西哥量身定造了一支實力不容小視的空軍,使得兵強馬壯的墨西哥能夠時刻威脅到美國南部諸州。

    失去了強大的經濟和工業做支柱,美利堅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美利堅,儘管它還擁有8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多的人口,卻連單單一個墨西哥都已無法擊敗了!

    1924年10月,第一批遠征北美的德國士兵榮歸故里,他們獲得了國家和民族英雄級別的歡迎,海軍獲得了最高的讚譽,但勳章卻更多的授予了那些空中鬥士們,正是他們的英勇改變了歷史,一場被認為至少要打上一年的戰爭在短短兩個半月的時間內結束,他們居功至偉。

    隨著戰爭的結束,1000多名因座機被擊落而遭到美軍俘虜的飛行員也得以重返德國,他們並沒有被當成失敗者,反而受到了德皇和最高統帥部的褒獎,並繼續留在空軍的一線部隊效力。

    德國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的使命並沒有隨著德美戰爭的結束而終止,駐紮在紐芬蘭的道尼爾dd型轟炸機很快開始了對加拿大的轟炸,而在美國東北部和西北部諸州,德國占領軍迅速建立了一系列空軍基地,從那裡起飛的轟炸機可以直接飛往加拿大腹地進行轟炸。

    10月15日,德國遠征軍指揮官奧利,卡恩上將特意飛回德國參加了德皇親自為他舉行的授勳儀式,陸軍元帥的軍銜使得奧利成為德意志帝國歷時上非貴族出生的最年輕元帥,在這之後,他將繼續率領德國皇家集團軍和非洲殖民軍準備對英國流亡政府和加拿大作戰。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4-15 22:48
滅日目錄




第一章 經濟危機與戰爭


第二章 格魯吉亞屠夫的入夥


第三章 我們絕非軟柿子


第四章 願買願賣




第五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


第六章 百年慶典


第七章 邊境摩擦


第八章 厲害角色




第九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


第十章 築路行動


第十一章 獵熊


第十二章 鷹之怒




第十三章 直擊要害


第十四章 俄國人的虛偽勝利


第十五章 使壞


第十六章 裝甲穿插作戰




第十七章 圓滿的大餃子


第十八章 黑海霸主


第十九章 陸戰精英


第二十章 死神曲




第二十一章 狂飚急進


第二十二章 夜遇敵寇


第二十三章 坦克與反坦克


第二十四章 猛火




第二十五章 戰在遠東


第二十六章 走向抗戰


第二十七章 旅行


第二十八章 斬首行動




第二十九章 帝俄崩潰


第三十章 磨刀


第三十一章 先禮後兵


第三十二章 以彼之道




第三十三章 烽煙起


第三十四章 第一記耳光


第三十五章 舊事重提


第三十六章 鬼子們的頭頂




第三十七章 長城熱血


第三十八章 黑色藍天


第三十九章 這一天


第四十章 血染長空




第四十一章 死亡反撲


第四十二章 關東軍的戰場


第四十三章 飛機墳場


第四十四章 沉沒的航母




第四十五章 回敬


第四十六章 毒氣


第四十七章 黑色聖誕


第四十八章 怨怨相報




第四十九章 專家的寶貴意見


第五十章 再會,海參威


第五十一章 淡路


第五十二章 殺敵一千




第五十三章 小成本大製作


第五十四章 緊箍咒


第五十五章 “元首”出場


第五十六章 兵臨夏威夷




第五十七章 強擊珍珠港


第五十八章 空中管風琴


第五十九章 冷血動物


第六十章 玄機




第六十一章 岡瑟.呂特宴斯


第六十二章 鷹旗飄揚夏威夷


第六十三章 美麗大洋


第六十四章 解放




第六十五章 光復日


第六十六章 相會


第六十七章 流冰消逝


第六十八章 大戰在即




第六十九章 意外的焦點


第七十章 決定性因素


第七十一章 轉折


第七十二章 天皇的蒲公英




第七十三章 孤獨的傘兵


第七十四章 拒絕仁川


第七十五章 千機大轟炸


第七十六章 霧漫水之都




第七十七章 選婿


第七十八章 老牛與嫩草的婚姻


第七十九章 雙喜臨門


第八十章 血火南海




第八十一章 龍德施泰德


第八十二章 生死局


第八十三章 愚人愚見


第八十四章 灰色森林




第八十五章 最後的武士


第八十六章 皇家賭場


第八十七章 英雄無敵


第八十八章 花瓶




第八十九章 國軍.整備


第九十章 時不我待


第九十一章 玫瑰.鮮血


第九十二章 新角色




第九十三章 一批巡洋艦


第九十四章 聚焦朝鮮半島


第九十五章 群山


第九十六章 海嘯




第九十七章 東西.抉擇


第九十八章 支點


第九十九章 飛行


第一百章 判斷




第一百零一章 發現


第一百零二章 抵抗


第一百零三章 轟炸


第一百零四章 訪問南京




第一百零五章 偉人墓


第一百零六章 語不驚人


第一百零七章 登山


第一百零八章 釜山港外




第一百零九章 炮壘


第一百一十章 慣例


第一百一十一章“國寶”駕臨(上)


第一百一十二章“國寶”駕臨(下)




第一百一十三章 飛彈計劃


第一百一十四章 沖繩.旗幟(上)


第一百一十五章 沖繩.旗幟(中)


第一百一十六章 沖繩.旗幟(下)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傷


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化危機?


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亡之地


第一百二十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人塚


第一百二十三章 瘋狂的民兵(上)


第一百二十三章 瘋狂的民兵(中)


第一百二十四章 瘋狂的民兵(下)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路向北(上)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北(中)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路向北(下)


第一百二十八章 談判?戰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利矛與堅盾(上)


第一百三十章 利矛與堅盾(中)


第一百三十一章 利矛與堅盾(下)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元首的碰面(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元首的碰面(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元首的碰面(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造英雄(上)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造英雄(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造英雄(下)


第一百三十八章時代的分界線(上)


第一百三十九章時代的分界線(中)


第一百四十章 時代的分界線(下)




第一百四十一章刀鋒上的較量(上)


第一百四十二章刀鋒上的較量(中)


第一百四十三章刀鋒上的較量(下)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夏威夷之夜




第一百四十五章 借人道主義之名


第一百四十六章濃縮就是精華(上)


第一百四十七章濃縮就是精華(中)


第一百四十八章濃縮就是精華(下)




第一百四十九章 萬花叢中(上)


第一百五十章 萬花叢中(中)


第一百五十一章 萬花叢中(下)


第一百五十二章 做客




第一百五十三章 春雪


第一百五十四章 民俄的新武器


第一百五十五章 帝國力量


第一百五十六章 森林之王(上)




第一百五十七章 森林之王(中)


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林之王(下)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成功的大電影


第一百六十章 X聯隊(上)




第一百六十一章 X聯隊(中)


第一百六十二章 X聯隊(下)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4-16 13:46
本帖最後由 kelvin12354 於 2012-4-16 13:47 編輯

滅日 第一章 經濟危機與戰爭

    1926年12月25日凌晨1時45分,久臥病榻的大正天皇駕崩,這位據聞患有嚴重腦病的天皇在位15年政績明顯不如他的前任明治天皇,加上在位期間歷經關東大地震等天災**,人們總以“不幸”相稱,這一刻,“不幸的大正時代”終於宣告結束了。

    雖然被冠以種種“不幸”的名頭,但大正時代其實是日本近代一段短暫而相對穩定的時期,自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後,日本壟斷資本迅速發展,並成長為亞洲惟一的帝國主義國家。大正天皇在位初期,經過明治維新,德英、德美戰爭使得不少甘願冒險的外國商人前來日本投資,造成新日本的一片繁華景象,而且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不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中間階層即中產階級。這一階層在政治上反對當時的軍閥官僚**,要求實現政黨政治、實施普選,民主自由的氣息十分濃厚。

    大正時代還有一件事影響政局深遠的是,居然有人敢刺殺總理大臣。原敬就是史家所說第一個平民首相,但他也是第一個被刺殺的現任總理大臣,而且在以後的虎之門事件1更有人敢刺殺攝政裕仁親王,這些都令激進派想到以更激烈的手段去達到目的。

    只可惜大正時代未及展開便匆匆消逝,短命的大正文化亦隨之落下帷幕。

    大正天皇去世後大約兩個小時,25歲的皇太子裕仁正式繼位為第124代天皇,以尚書中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

    在這位身體健康、富有活力的天皇繼位之後,整個日本從上到下都對即將到來的新時代充滿希望。客觀環境讓昭和時代擁有一個非常理想的起步點,兩年前美國在與德墨的戰爭中遭遇戰敗,一個《亞特蘭大條約》將經濟、工業一流的美國變成了一個經濟受制於人、工業頹廢的國家,亞太地區日美爭鋒地貿易局面隨之成為日本一家獨大,日貨開始充斥太平洋和東南亞區域。北至千葉群島、南臨印度洋、西抵中國沿海、東達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亞群島。放眼望去,無比遼闊的區域均已成為這個帝國的勢力範圍。

    擔任攝政多年的昭和天皇實際上早已執政多年,登基不過是改換一種身份繼續統治這個國家罷了。雄心勃勃的裕仁為日本定下了經濟上加緊侵略美國和東亞各國,軍事上力圖早日奪取澳大利亞,在這之後,日本周邊就只剩下一個國土廣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但是國力孱弱、任人宰割的國家,那便是昭和年代前20年的終極目標。

    對於新天皇的這份雄心壯志,不論政府內閣要員還是軍隊高層將領都紛紛表示願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並以畢生精力輔佐天皇完成這個偉大的理想。

    可是裕仁的這份雄心還未來得及實施便造當頭一棒——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爆發了!

    經濟危機的策源地並不是新近戰敗的美國或是經濟落後的俄國,更不是東亞的爆發大戶日本,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由生產過剩引發地危機以無可阻擋之勢席捲歐洲,尤其是剛剛經歷了一個十年黃金發展期地德國,大量非洲勞工的湧入為各經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地勞動力,但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例如雇主寧願僱傭廉價的非洲勞力、本土公民失業率增加;另一方面,各行各業的卡特爾聚斂了社會的大量財富和生產資料,工業增長和社會財富的再分配變得不像從前那樣均衡。工業增長集中到了一些利潤較高的部門。本土礦產開採、皮革行業都開工不足,行業兼併之風盛行;法國、波蘭和非洲的廉價農作物德國本土農業收入降低,固守土地的大容克地主們不得不面臨因農作物價格下降而帶來的不利局面。許多農民選擇前往非洲淘金,農村呈現出一種不景氣狀況,農村購買力逐年下降。

    為了應對這次來勢洶洶地經濟危機,德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首先是提高從非洲進口各種商品的關稅稅率,並規定本土農作物最低收購價格,凡低於此價格部分一律由政府補貼,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容克地主和小農們的權益;在金融體系裡,銀行資本仍然高度集中於少數寡頭,為了解決工業發展不均的問題。德國政府採取半強制的措施聯合銀行巨頭們建立一個擁有雄厚資金的“工業輔助基金”,對利潤相對較低的行業提供低息或免息貸款,並降低這些行業的稅率,以達到均衡利潤的目地。

    對於德國公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德國政府宣布了新的帶薪預備兵制度,並以政府出資30、企業出資70的方式建立了一系列女工作坊,著但凡身體合格、有預備兵資格的失業者均可領取相當於普通軍人213的薪金,帶薪預備兵每週必須前往附近的兵營訓練五天,訓練內容和強度與正規軍相同。週末可自由返家或選擇留在兵營,食宿完全由政府提供,具有德國公民身份、身體健康的失業女性則可報名進入女工作坊,薪金以政府規定最低的小時工資計算,專門生產帶薪預備兵所需要的一切物資——軍服、武器、彈藥、食物等等,形成了一個以帶薪預備兵這種準職業軍人為主的產業體系,德**隊為此增加了320萬隨時可以動用的兵員和600多萬女工,雖然政府的財政壓力有所增加,但大大緩解了本土的就業情況,失業率也從經濟危機爆發時的百分之十九降低到了百分之五以下,儘管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但對於穩定民心還是起到了不錯的作用。

    在大半個歐洲忙於對付經濟危機之時,日本人的竊喜也沒有持續多久,獲得東南亞的大片殖民地之後,日本經濟發展的畸形情況遠比歐洲嚴重——農民在日本原本就不受重視,落後的農業在日俄戰爭後不久便已呈現出不適應經濟發展和對外擴展的需要,而泰國、越南、印度等地大米的湧入加劇了日本農民階層地動盪,米價的持續低迷讓農民們根本不敢奢望那些昂貴的鹽、油、布料,貧窮的農民們常常是衣不蔽體;重工業和造船亞從明治時代起就是政府大力扶植的對象。從東南亞搜刮的大量資源也支持著這些產業繼續發展,但日本勢力範圍中的東南亞各國並不需要大量購買日本的重工業產品,在美洲和大洋州,日本地重工業產品在德國人面前基本沒有競爭力,造船業也是同樣的情況,因此日本的重工業與造船業基本上是依靠本國尤其是本國海軍才有目前的“繁榮”;日本經濟近年來持續發展,但是發展的速度遠遠比不上軍費增長,“八.八艦隊案”原本就已讓本不富裕的財政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派出考察團實地考察德美海戰之後,海軍部的高級將領們意識到自己的戰列艦、戰巡在戰術上已經落後於德國的海空立體戰術,因而迫切需要建造一批足以保證日本海軍強國地位地新式航母和艦載機,並且是越快越好,在得知德國海軍準備建造一批所謂地“航空戰列艦”之後,日本海軍認為這一次不僅要“跟進”,而且十分有必要搶在德國人前頭,因此又從政府那裡軟磨硬泡了一大筆追加預算。結果從1924年到1926年,戰爭的遠去並沒有降低日本的軍費支出,日本政府糟糕地財政狀況在經濟危機浪潮面前根本沒有像德國政府那樣的應急能力……

    登位伊始就碰到這樣的經濟危機。裕仁當然不希望在繼承皇位的同時也繼承大正天皇那“不幸”的頭銜。而眾所周知,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與戰爭幾乎是聯體嬰,經濟危機的大潮還未退去。通過戰爭轉移民眾視線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於是受經濟危機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開始蠢蠢欲動了。

    無可否認,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卻又處於軍閥割據狀態的國家對於任何一個鄰近地、具有實力與野心的國家都是誘惑力巨大的,何況是自以為至高無上的大和民族。早在德美戰爭打得正酣的時候,日本就通過增兵將自己在中國的駐軍擴大到了8萬人(包括在台灣、旅順大連地區和東北),這已經接近德日俄19年簽訂的《歐亞同盟條約》附屬條款中關於三國在中國駐軍總人數的限定,而且日本常駐朝鮮的兩個師團也將相當一部分軍隊調遣到了鄰近中朝邊境地地區。

    1926年,中國國民革命軍發動了討伐北洋政府的北伐戰爭,以此為契機,日本在“保護僑民”的口號下再度向中國增兵一個師團。使得日本關東軍總兵力達到4個師團7萬餘人,並配備有坦克、重砲和各式作戰飛機,第2艦隊第1戰隊的主力艦則在中國沿海虎視眈眈,因為擔心自己的利益受損,日軍曾數次以武力干涉國民革命軍的北伐行動。

    不過這一次,日本並沒有將戰爭的矛頭轉向中國。自從1924年德國將美國干掉之後,日本在太平洋和東亞也可以安枕無憂了,目睹了德國海陸空三軍的強悍,日本開始將德國作為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但這個時候決不可能卻招惹同樣受到經濟危機波及的德國,於是他們的目光投向了英國覆滅之後的“孤兒”——澳大利亞,這個資源豐富、早已被日本政府內定為頭號獵物也是各個目標中軍事實力最弱的一個。

    將兩國實力與目標進行比較之後,人們絕對會認為這次日本人是勢在必得,而德國人的勞師遠征則有些令人擔憂。懷著這樣的心情,日本人於1927年3月底在橫濱港目送強大的日本艦隊和運兵船離開,戰列艦雖然在航母面前黯然失色,但在日本人看來,對付澳大利亞這樣一個小角色卻正好能夠發揮一下餘熱,殊不知澳大利亞已經從不列顛王國秘密購入了一批作戰潛艇和大量的武器但要——如果問澳大利亞人是願意被日本人統治還是作為不列顛的邦國存在,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當日本聯合艦隊和5萬陸軍士兵出征的時候,德國人還在忙於修改和完善他們的“巴巴羅薩”計劃。自從1924年攜屠美之餘威橫掃加拿大之後,德國看似已經沒有了敵人,但他們與東方農奴主之間的恩怨卻始終還沒有一個了結,在南、西、北三面均無可戰之敵的時候,德國人終於又一次磨快了他們的刀。

    將領們認為戰爭應該從夏天開始、在秋天結束,那樣就能避免俄國的嚴寒對軍隊行進和作戰的影響,而在投入的兵力上,將領們認為以目前的一百萬常備軍、兩百萬非洲殖民軍和三百萬帶薪預備兵就能解決俄國人,海、空軍的規模也無需進行擴充,而對於俄國革命武裝的援助力度可以適當的增強,好讓他們從背後捅沙俄政府一小匕首。

    在“巴巴羅薩”計劃上,辰天頭一次顯得比將領們還要謹慎,巨人們的前車之鑑讓他明白,即便俄國是狗熊還是貓熊,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瞧了它。

    因此,他認為兵員應在後勤能夠保障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多,並且需要做好在俄國過冬的準備,空軍、海軍需要在目前基礎在適當增加一些,另外土耳其人一定要參加到這場戰爭中來,如果日本人能夠從東面牽制俄國人的一部分力量那就最好了。

    此外,辰天還覺得不能小瞧俄**隊的作戰能力,畢竟那位厲害的女皇登上皇位已有10年,對於軍隊指揮層的幾次“血洗”彰顯其改造軍隊的鐵腕和決心,經濟與工業雖然還是發展緩慢,但只要合理分配仍能締造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

    在這種情況下,詳細摸清俄國人的底細就顯得尤為重要。

    另一方面,在革命形勢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以斯大林為首的俄國革命黨仍在偏僻地區苦苦支撐著,游擊戰為他們重新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作戰指揮官,而且這些人的意志更為堅定、作戰方式更為靈活,這些人也是整個俄國唯一敢於武裝對抗女皇鐵血統治的力量。
大正天皇.jpg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4-16 21:13
滅日 第二章 格魯吉亞屠夫的入夥


    土耳其,梯弗里斯省。

    在1914年之前,這裡還是沙俄帝國的領土,大戰爆發之後,土耳其人在9月份加入到同盟國一方,德土聯軍隨後在高加索地區發動攻勢,並奪取了由原格魯吉亞各公國組成的俄國梯弗里斯省和庫塔伊西省,此後儘管俄國發生一系列內部動盪並且加入了同盟國,這兩個行省仍由土耳其占領著。

    1926年的時候,梯弗里斯省的出名並不是因為這裡的礦藏資源,也不是因為某位在這裡出生的大人物,由於德國和土耳其對於俄國革命黨的特殊政策,在俄國受到嚴厲打擊的俄國革命黨在這裡卻能夠受到土耳其軍方和警察的保護,德、土提供的資金和武器援助也大都在這裡交給革命黨,因此這個省和鄰近的庫塔伊西省早已成為俄國嘎革命黨的海外活動基地之一。

    4月初的時候,高加索地區的氣溫逐步回升,位於庫拉河畔的哥裡迎來了春暖花開的季節,1920年大地震所造成的破壞依然能夠在一些角落看到,但這座由格魯吉亞最偉大的國王之一——大衛四世建立的城市基本已經恢復了從前的面貌,擁有5萬人的工業小城稱不上繁華,原住​​民和土耳其移民之間倒也相處到還算融洽。

    俄國革命黨之所以將他們在土耳其的活動總部設置在這裡,便捷的交通、安全的位置是其中一方面,就個人原因而言,這裡也是革命黨現任領導人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的家鄉。

    這一天,在庫拉河畔的一座小木屋裡聚集了好些重要人物,方圓百米之內更有數十名怀揣手槍的武裝份子警惕的戒備著,更遠一些的地方,騎著高頭大馬的土耳其軍警毫不客氣的將附近的路人驅趕走。

    小木屋裡面地裝飾顯然不是富麗堂皇的那種,但地板打掃得近乎一塵不染,長方形的木桌兩旁整齊的放著好些木頭椅子。陽光從靠東的窗戶直接灑進來,使得整個屋子不留一個陰暗的角落。

    坐在長桌子一頭的是個四十好幾的中年男子,濃眉大眼、體格健壯,目光威嚴之中帶著敏銳,濃密地頭髮朝後梳理著,其間夾雜著少許白絲,上唇留著兩撇俄式的鬍鬚,他就是俄國革命黨和革命武裝的總領導人斯大林。自從列寧死後,整個俄國革命就以他為核心了。只不過在俄國女皇的鐵腕政策下,俄國近年來的革命形勢仍舊不容樂觀,在與女皇親信將領指揮的所謂“女皇近衛軍”的歷次作戰中,革命武裝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就連他們最擅長的游擊戰也失去了以往的威力——據說女皇聚集了一批軍官組成專門的反游擊戰研究組,為沙俄軍隊培養了不少反游擊戰方面地專門人才。

    坐在斯大林右手邊地是他的主要助手謝爾蓋.米羅諾維奇.基洛夫,忠實的革命份子和優秀地軍事指揮官,左手邊則是黨內的政治理論家和經濟專家尼古拉.布哈林,長期替斯大林掌管黨內財政。另外一些人則各自擔任著黨內或是地方的重要職務。當然,並不是革命黨內的強人都匯聚於此,因為革命轉入地下活動。列寧時代倖存下來的委員們都分散在各個地方,例如季諾維也夫在烏克蘭領導當地的革命武裝,托洛茨基在俄國東北部,還有加米涅夫、李可夫等人,此時的革命雖處低潮,但革命黨在中流砥柱的領導下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坐在斯大林正對面的,是一位來自德國地特殊使者,旁邊兩個則是土耳其方面的接頭負責人。

    “我只想知道如果我們積極配合德國的進攻,最終我們能夠得到什麼,又將會失去什麼?”

    斯大林語氣略有些冷淡。眼前這位德國人帶來的是德國準備進攻女皇統治下的沙俄的消息,在場的大多數莘命黨員都認為這將是俄國莘命力量重新崛起的大好機會,可是斯大林這句話所蘊涵的意思很耐人尋味:德國地最終目的是擊敗女皇還是佔領俄國?革命黨的角色是國家的叛徒還是拯救者?這些都與德國的策略有極大的關係。

    “在狄安娜一世的恐怖統治下,俄國人民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作為文明國家,我們德國不能坐視21世紀還有這樣的野蠻存在! ”

    德國特使話剛落音,斯大林就毫不客氣的說:

    “既然我們誠心坐在這裡商談如此重要的事情,就請特使先生免去這些冠冕堂皇的話語吧!”

    特使笑了,笑得有些尷尬。

    “那好,既然斯大林先生想要聽些更加實際的東西。那麼我就以德皇全權特使的身份告訴您,德國想要消除來自東面的威脅,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情報,從19年到1926年的十年間,狄安娜一世通過精明的外交手腕總共從美、日那裡獲取了超過​​10億美元的貸款和物資,尤其是從東南亞和日本來的糧食大大緩解了俄國的飢荒,她的鐵血統治在儘管俄國引起了一些恐慌,但只要有糧食,絕大多數俄國人還是選擇了接受和效忠這位女皇,工業、農業、經濟貿易的發展雖然並不明顯,但俄國的局勢趨於平穩是不爭的事實,而女皇軍隊卻比此前任何一個時期的俄國軍隊還要強大!為此,我們德國不得不長期在俄德邊境區域駐紮大量的軍隊,這嚴重影響到了我國人民的日常生活!”

    “女皇的強大對於俄國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情!”斯大林的這句話令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驚訝,只見他面不改色的繼續說道:“但人民得到的並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而且對於貴國的革命來說也是巨大的阻礙,不是嗎?”特使同情而又惋惜的說。

    斯大林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敵人越強大,我們就必須更加強大,但這需要時間和機遇!”

    特使道:“德皇陛下說了,我們德國的最終目標就是迫使女皇退位,然後由一個柔和的、親德的政權統治俄國,之後我們不會在俄國駐紮一兵一卒!”

    “德皇陛下還真是無欲無求啊!”斯大林半半笑著說道,“連烏克蘭糧倉和巴庫油田都看不上眼嗎?”

    特使愣了一下。

    轉而笑著說:“斯大林先生果然是聰明人!如果將烏克蘭和巴庫歸於德國統治,那麼德皇陛下十分樂意看到斯大林先生的政權領導俄國!​​”

    “領導俄國?”斯大林的語氣變得有些詭異,“這裡沒有人願意在傀儡政府裡面供職!”

    革命黨地委員們一個個嘴角​​掛著鄙夷。

    “斯大林先生可能誤會了,我們絕無建立一個傀儡政權的意思,這點德皇陛下願意用他的人格作擔保!”特使連忙解釋到。

    “人格?噢,人格!人格就是將我軟禁在德國長婦年零4個月的時間嗎?”斯大林的不善言語讓小木屋裡面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1914年底的時候,他作為列寧的特使前往東普魯士拜會當時身為東普魯士親王和德國第8集團軍指揮官地吉安魯吉.威廉親王,當時新沙皇阿格列尼背信棄義的突然發動全面進攻。原本已經佔據半壁江山的俄國革命黨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節節敗退最終丟掉了大好的勝利果實,而斯大林也被德國人以“保護”的名義扣押在德國,直到1917年初才被放回俄國。每每想起這段經歷,斯大林就一肚子怒火,雖說德國人並沒有虐待他,但也讓他錯過了那場極其重要的革命保衛戰,他始終覺得如果自己在俄國,革命武裝未必會輸得那麼快那麼徹底。

    “斯大林先生,您……”特使一臉怒氣的站起來,作為一個德國人。作為德皇的使臣。

    他無法接受任何對於德皇的人生攻擊,即便對方說地是事實。

    “非常抱歉,我剛才並沒有詆毀德皇陛下地意思!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反正我們現在也合作得很好,不是嗎?”斯大林臉上浮現出一種更加讓人捉摸不透的表情,自從回到俄國之後,他沉寂了好長一段時間,但是怀揣德國人地馬克,他重新回到革命黨領袖的位置只花了短短幾個月之間,而黨內對他的懷疑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降低直至消失,頑固的反對者不是被暗殺就是被沙俄政府逮捕。

    見斯大林已經表態,為了擺脫這種尷尬的氣氛,尼古拉,布哈林說話了:

    “德皇陛下還真是財大氣粗啊!1500萬歐洲馬克。可以造一艘格拉夫級戰列艦了吧!”

    布哈林雖然只有38歲,卻是俄國革命黨目前資歷最老的委員之一,在列寧時代就是革命黨中央的重要成員,在另一個世界極力反對列寧與德國簽訂割讓大量土地的《布列特斯和約》,先後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委員,1938年在斯大林發動的大清洗中被秘密槍決。然而在這個世界裡,革命地低潮使得絕大多數革命黨人緊緊團結在了一起,儘管在一些策略和政見上意見不一,但布洛林和47歲的​​斯大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特使心知對方的意思。 ”讓各位見笑了!德國政府最近正在重新協調國內經濟,因此資金上暫時無法給予更多的幫助,不過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在德國還是非常充足的,只要貴黨同意配合德國軍隊作戰,槍砲、彈藥將很快從德國運來!”

    布洛林接下來沒有說什麼,隨後發問的基洛夫,斯大林最忠實的親信和助手,另一個世界1934年被暗殺,他的死也成為斯大林發動大清洗地直接導火索。

    “想必土耳其政府也會從這個方向出兵俄國吧!”

    特使禮貌的告訴他,“抱歉,這個問題暫我無權說話,目前土耳其政府尚未作出宣布!”

    緊接著,小木屋裡沉寂了將近兩分鐘,一直作沉思狀的斯大林非常嚴肅的說話了:

    “這樣的話,特使先生,我們需要一份條約,一份由德皇陛下親自簽署的條約,上面要寫明德國將在戰爭結束後完全從俄國撤離,並且永不與俄國革命黨建立的政權為敵,作為交換,德國可以合法佔據烏克蘭、芬蘭和巴庫省、伊麗​​莎白波爾省,另外,我們需要十億馬克的經濟援助,貴國可以在20年內分批支付!如果德皇陛下接受我們的這些要求,我們將召開中央委員會討論表決,只要表決通過,我們就將配合貴國與女皇的軍隊作戰!”

    特使想了一會兒,“我必須先取得德皇陛下的意見,這恐怕需要花上幾天時間!”

    “沒關係,我們不著急!”斯大林很坦然的說到。

    特使隨即起身告辭,接著馬不停蹄的趕往第比利斯,搭乘土耳其的軍用飛機經數次加油之後抵達伊斯坦布爾,在那裡的機場上停著德國航程最遠的客機——哥達GV式座客機,這種單翼雙發的大鳥能夠從土耳其西部一口氣飛到柏林!

    三天后,特使重返梯弗里斯的哥里市,這一次他帶來了德皇的肯定答復和親筆信函,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雙方就一些細節問題進行討論並很快達成一致,特使隨即帶著草擬出來的《哥裡條約》再次飛回柏林,而斯大林領導下革命黨則在哥裡召開全國中央委員會,由於斯大林為首的三人小組已經首肯了這份條約,接下來的表決顯得沒有太大懸念。

    1927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德國特使帶著有德皇簽署的《哥裡條約》正副本抵達哥里市,隨後斯大林代表俄國革命黨在這份條約上簽字。對於革命黨來說,儘管雙方只是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下走到一起,但是面對又一個共同的敵人,這是對雙方在1914年合作失敗的一次​​彌補機會;對於斯大林本人來說,他被軟禁在德國那段時間領悟到了許多東西,包括敵友、利益以及諾言之間的種種微妙關係,這讓他在與德國人合作時多了一分心眼,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雙方會因為利益的衝突而在戰場上對決,但至少在目前,他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為俄國革命爭取發展空間。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4-17 18:34
滅日 第三章 我們絕非軟柿子


    1925年3月3日,隨著最後一面藍底米字旗在加拿大緩緩降下,聯合王國終於成為了歷史,愛德華八世宣布退位,曾經盛極一時的日不落帝國無可挽回的走向了分崩離析,不列顛王國、愛爾蘭共和國、尊德皇為新元首的加拿大、宣布完全獨立的澳大利亞聯邦和新西蘭……

    大洋州,澳大利亞。

    這裡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窪地及西部高原均為氣候乾燥的沙漠,能作為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裡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個沿海地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個國家。澳大利亞內陸貧瘠乾旱地帶卻蘊藏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鐵礦儲量佔世界第二位。

    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 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是英國的屬土。

    開始的時候,英國人只是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

    1788年1月18日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園林灣,當中包括736名囚犯。八天之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亞。初期的殖民地僅賴以農業生存,其後便利用天然條件發展畜牧業。至1819年。澳大利亞地畜牧業已有了較大發展。當時的麥卡瑟船長與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亞最早的螺角羊。他們牧場的羊群總數達6000頭。殖民地生產的羊毛不僅自給,而且向英國出口,為澳大利亞換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亞的牧羊業已很發達,羊隻存欄總數達1800萬頭,當時英國進口羊毛總量的一半以上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已取代德國漢堡,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發現金礦。大批來自歐洲、美洲和中國地淘金者蜂擁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萬人。其後許多重要的金礦被一一發現。同期還發現大量礦藏,這些發現,讓澳大利亞迅速致富和發展。

    1961年1月1日,澳大利亞的六個殖民區通過全民公決統一成為聯邦,澳大利亞聯邦成立。

    1925年3月3日,澳大利亞宣布脫離英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聯邦制國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第一任聯邦總統由德高望重的威廉.莫里斯.休斯擔任,這位1864年生於倫敦、1884年移民澳大利亞的威爾士人曾經當過碎石工、牧場巡界員、海員、飯廳管理員、牛販子、剪羊毛工、演員、貨物核對員、管家和雜貨店老闆,擔任過全澳碼頭工人聯合會主席、立法會議議員、澳大利亞聯邦國會議員、英國王室法律顧問。

    並在1915年到1923年期間擔任澳大利亞聯邦總理。作為工黨領袖和總理深受人民擁戴。

    在取得獨立之時,澳大利亞人口約650萬,經濟水平較為發達。國民收入總值達到歐洲中等國家水平,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和支柱,全國擁有羊1.1億隻、牛1千多萬頭,年產羊毛近40萬噸,牛肉、牛油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農作物播種面積逐年增加,年小麥產量達200多萬噸,採礦業則是澳大利亞的另一支柱產業,其中採金業占到礦業總產值地一半以上,年產黃金超過100噸。此外還有大量地銀、鉛、銅、鋅、鐵、煤礦石開采和出口。

    這樣一個物產豐富的國家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卻並不發達,到1926年全國鋼鐵產量僅2.5萬噸,且鋼鐵大都用於修建鐵路而非軍工和造船業,聯邦陸、海、空軍在戰爭時期曾向英國輸送兵員總計達51萬人,這些人大都在與同盟國的作戰中喪生,戰後回到澳大利亞地僅有不足五分之一且多為傷兵,這使得澳大利亞在戰後陷入長期的兵員枯竭狀態,目前三軍總人數僅有不足10萬人,其中陸軍編有4個師7萬多人。裝備英制武器但缺乏重砲和裝甲車輛,海軍在1914年鼎盛時期擁有1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3艘潛艇和2萬餘名海軍作戰人員,是大洋州有史以來的第一支海軍,但是這些海軍力量大都毀於支援英國的作戰中,以至於到1925年英帝國滅亡時整個澳大利亞只有2艘舊式巡洋艦1艘驅逐艦和9艘砲艇,1.5萬名海軍官兵多歸屬於海防守備部隊;空軍僅有一個大隊60多架作戰飛機和一百多名飛行員,加上後勤人員也才1千餘人。

    在1925年到1927年間,雖然獨立後的澳大利亞在國防上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總體上仍是一個皮薄肉多的香饃饃,到了1927年3月,餓狼終於來了!

    2月3日,日本政府正式向澳大利亞遞交外交通牒,要求澳大利亞政府奉日本天皇為元首,並接受大日本帝國皇軍的“保護”,條件是每年向天皇“進貢”500萬頭羊、25萬噸羊毛、10萬噸黃油、10萬噸奶酪、50噸黃金、200萬噸鐵礦石、500萬噸煤礦石、1萬噸各種魚類。

    同一天收到日本政府外交通牒的還有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方的新西蘭,這個面積僅有27萬平方公里地前英聯邦國家被要求每年“上貢”100萬頭羊、5萬噸黃油、5萬噸奶酪、5噸黃金、1萬噸魚和鐵、煤礦石各50萬噸。 ——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政府隨即拒絕了這橫蠻無理的通牒。

    2月11日,日本政府向兩國遞交了最後通牒,企圖以戰爭脅迫兩個大洋州小國就範。

    在緊急召集議員和軍隊將領開會之後,澳大利亞總統休斯決定拒絕接受日本最後通牒的要求,而在一天后。新西蘭也作出同樣的決定——日本人所謂的進貢幾乎就是變相統治,交出每年大部分收入意味著貧窮、落後和災難。

    3月13日,日本對澳大利亞、新西蘭宣戰。

    在用宣戰回應日本帝國之後,澳大利亞、新西蘭先後宣布全國總動員,但凡能夠上戰場地都應拿起武器保衛祖國,兩國還宣布結成軍事聯盟,共同對抗日本帝國的侵略。

    從3月中旬,從新加坡和塔希提海軍基地出發的日本艦隊襲擊和封鎖澳、新兩國的海上運輸線。並對兩國部分沿海目標進行了砲擊和空襲。

    日本政府此次侵略雖是擺脫經濟危機地無奈之舉,但是謀取澳、新可謂是蓄謀已久,在日本宣戰後的第2天,駐紮在新加坡第21師團的鬆平旅團和中井騎兵聯隊即做好了登船出發的準備,他們作為首批進攻澳大利亞地日本軍隊於3月17日登船完畢,隨後在日本第3艦隊一部的護送下啟程前往澳大利亞。

    日本軍部雖然看不起由移民組成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但畢竟兩國尤其是澳大利亞地域廣闊,於是在鬆平旅團和中井騎兵聯隊出發之後,又抽調了熊本第6師團、札幌第7師團和部分海軍陸戰隊組成大洋州方面軍,這批部隊於3月底在海軍艦隻的護送下從本土出發。

    由於德日《新加坡密約》仍舊有效。德國於15日宣布與澳大利亞、新西蘭斷絕一切外交關係並凍結兩國在本國的資產。但沒有扣留兩國滯留在歐洲的商船,而智利、墨西哥未對兩國採取任何敵對措施,兩國商船仍能在美洲進行正常貿易活動。

    在德國的授意下。不列顛王國主動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伸出援助之手,國王羅伯特一世的特使告知兩國元首,不列顛王國願意無償提供武器、彈藥和教官協助他們抗擊侵略者,考慮到澳大利亞、新西蘭曾長期作為英系邦國,本國公民與不列顛公民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兩國很快接受了不列顛王國的援助。

    從3月底開始,不列顛王國開始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徵召支援前往澳、新作戰地“志願軍”,一周之內共徵募了萬名曾在英帝**中服役地不列顛公民,其中約有7千人為海軍作戰人員,另有63人取得過英帝國空軍的飛行員資格。這些士兵很快在愛丁堡和利物浦集結。武器由德國的蘇格蘭傭兵公司提供,中高級軍官由不列顛皇家衛隊提供。

    此外,一批從德國海軍中退役地輕型艦隻和潛艇經由不列顛王國轉手賣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但在這些武器交付到澳、新軍隊手中時,兩**隊必須首先頂住日本人的第一波攻勢。

    澳大利亞漫長的海岸線沙灘遍布,適合登陸作戰的地點較多,而守衛這條海岸線的海軍守備部隊在人數和裝備上都嚴重不足。 3月20日,當1200名日本士兵在戰列艦“陸奧”號、重巡“古鷹”號的掩護下從澳大利亞溫德姆東面的一處海灘登陸時,防守此處的一個澳軍連隊被日本戰艦的砲火所擊潰。在接下來的一天時間裡,鬆平旅團剩餘地7200名士兵和中井騎兵聯隊的500餘名騎兵也順利完成登陸。

    當晚,登陸的日軍開始向溫德姆城進發,守衛那裡的僅有不到200名澳大利亞民兵,他們手裡只有92支李.恩菲爾德步槍、36把左輪手槍和40幾把獵槍,沒有機槍、大砲,彈藥也十分缺乏,但這些澳大利亞人擁有一顆勇敢之心。

    儘管對手沒有對付騎兵的機槍和手榴彈,可日軍第21師團直屬騎兵聯隊的進攻卻碰到的釘子,100多名騎兵打算趁黑摸進市區,卻被澳大利亞人用來驅趕野狗的霰彈獵槍打得暈頭轉向,8名奄奄一息的日本兵被留在通往城鎮中心地街道上,倉皇撤離的那些騎兵身上也或多或少的留著一些小小的鐵丸。

    緊接著,鬆平旅團的指揮官鬆平春治派出兩個步兵大隊企圖以人數優勢來摧毀澳大利亞人的抵抗意志,只見1000多名日本兵端著刺刀、貓著腰一路小跑著向前推進,澳大利亞民兵們依舊沒有和日本人正面對抗,而是隱藏在鎮內各個角落打冷槍,接受過嚴格戰術訓練的日本兵們被這樣的城鎮游擊戰弄得狼狽不堪。

    只可惜這座小城規模太小日本兵人數太多,折騰了大半晚之後,溫德姆的槍聲終究還是平息下來,此前澳大利亞人取得了斃傷敵軍61人的戰果,但也惹惱了自以為不可戰勝的日本軍隊。天亮的時候,全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被日本士兵趕到一座教堂前的空地上,在這個神聖的地方,日本人的機槍響了……

    2月22日,澳大利亞各地的廣播中傳出了總統休斯那蒼老而堅定的聲音:

    “澳大利亞聯邦的公民們,我不得不懷著悲憤的心情告訴你們一個壞消息,就在前天,數千名日本軍人在我們西南部的溫德姆海灘登陸,並在當晚攻占了溫德姆鎮!作為一場戰爭,這樣的結果我們可以接受,然而令人髮指的是,日本兵居然在短短十分鐘之內屠殺了1241名手無寸鐵的老人、婦女、兒童和放下武器的民兵,每一個死者都是澳大利亞公民,每一個死者在臨死之前都舉起了雙手!如此殘酷的事實讓我們看清了我們的對手,他們是冷血的魔鬼!我們別無選擇,只有戰鬥!戰鬥到底!澳大利亞萬歲!自由萬歲!”

    短短數天之內,大批澳大利亞軍隊、民兵和拿著各種武器的平民迅速向西南部海灘集結,火車上坐滿了群情激奮的青年人、中年人甚至是白髮蒼蒼的老者,附近的牧場主騎著馬帶著獵槍和獵犬奔赴戰場,農民、礦工們也自發起來組成保家衛國團。到3月29日溫德姆戰役發起時,聚集到日軍登陸地點的澳大利亞軍民超過15萬,這支軍隊的士氣無比高漲!

    戰鬥持續了三天三夜,在此期間不斷有新的力量加入進攻者一方,儘管日本人擁有先進的武器和戰艦的支援,但在被激怒的澳大利亞人面前,在視死如歸的澳大利亞人面前,他們終於退卻了。

    4月2日,登陸的日本兵全部撤回登陸船隊,澳大利亞人用巨大的犧牲取得了開戰以來的第一場胜利,無數人用鮮血和生命向世界吶喊:我們不是弱者,別想把我們當軟柿子捏!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4-17 19:00
滅日 第四章 願買願賣



    作為德國通往北海的西南大門,黑爾戈蘭島因其戰略位置的重要而聞名,在1914年的世界大戰爆發之初,英國曾在這裡取得過黑爾戈蘭海戰的勝利,但也因此惹惱了德國海軍,經過帕斯卡弗洛一役,戰局急轉而下,英國人很快丟掉了製海權以及英倫三島,愛德華八世政權在加拿大苦熬了十年終究還是滅亡了。

    現如今,不列顛王國與愛爾蘭都已成為德國的盟友,鄰近的荷蘭、丹麥也無法對德國構成威脅,北海成了德國勢力的“內海”,黑爾戈蘭島也從警戒前哨變成了純粹的海軍兵器試驗廠。

    進入3月以後,歐洲的經濟危機風潮已經漸漸平息,但各行各業還是處於一種氣氛低落的蕭條期,世界各國的目光大都被大洋州的戰火所吸引,硝煙背後總是存在著客觀的利潤,於是軍火商們開始蠢蠢欲動了。

    2月初的一天,位於基爾的皇家造船廠在黑爾戈蘭島海域進行出口艦隻的展示推介會,這次展示會規模雖然普通,卻有些意外的吸引了眾多國家駐德武官、政府採購專員前來,身份尊貴的德皇威廉三世、不列顛國王羅伯特一世、荷蘭威廉敏娜女王、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更是屈尊駕覽為了招待這些貴賓們,辰天這次動用了自己的私人遊艇“皇家禮儀”號作為觀閱船,這艘遊艇長98米,造價120萬歐洲馬克,遠稱不上世上最豪華的遊艇,但上面佈置精美、設計獨特,貴賓區、普通區、餐廳、客房一應俱全,特別是有最頂級的通訊設備並配有一架小型水上飛機,讓德皇在休假的時候也能遙控指揮國內事務。

    就辰天所知道的情況,這批貴賓此次到來沒有一個是準備觀光旅行的,他的好兄弟、不列顛國王羅伯特一世不用多說。不列顛正在大量採購裝備武裝援澳的“志願軍”,尤其是中小型水面艦隻和潛艇;荷蘭雖然處於德國的“同盟保護圈”之下,但是在日本海軍地逼迫下無奈將東印度群島歸於德國的保護讓他們深感本國海軍實力的孱弱,而海上馬車夫的海外貿易仍需要護航艦隻,所以這一次也打算採購幾艘航程遠、具備一定防空和反潛能力的驅逐艦;西班牙在進入20年代之後革命大潮風起雲湧,阿方索十三世不得不依靠軍隊和德國人來維持自己的地位,而在德國支持下建立起來的新式海軍更是他最能信賴的部隊,這次他和他地海軍將領也是來看看有沒有物美價廉的大型艦隻可以購買。

    除了這些身​​份尊貴的賓客之外。參加展示會的還有不少大買家,智利人、墨西哥人都打算擴充自己的海軍實力,受到關注的還有由日本駐德大使廣田宏毅、駐德海軍武官小澤治三朗為首的日本“參觀團”,日本國內雖然遭受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但在對澳、新宣戰之後,他們通過外交手段從德國獲取了一筆價值2千萬歐洲馬克專項軍事貸款,對於德國政府來說,這筆貸款終將是用於採購本國的軍火物資,通過刺激軍火工業來抵消經濟危機的一部分損失也是一件好事。根據雙方簽訂地協議,這2千萬歐洲馬克中將有1000萬用於採購海軍艦隻。剩餘地1000萬一半用於陸軍一半用於空軍。

    別看“甲級戰犯”和“失意的誘餌”手裡有1千萬歐洲馬克的採購預算。可辰天並不打算讓他們將實用地東西帶回日本,在他的授意下,船廠也為這些日本人準備了一些很特別的“商品”。

    一大早。辰天就在“皇家禮儀”上為眾多賓客準備了豐盛的早餐,按理說只有歐洲皇室貴族們才能夠坐在一起用餐,餐桌旁原本只有五個位置,分別為辰天和三位君主之外還有皇家造船廠的首席船舶設計師馮.,施泰因梅茨伯爵準備。在徵得羅伯特一世、威廉敏娜女王和阿方索十三世的同意之後,辰天讓侍從增加了兩張椅子,然後邀請“甲級戰犯”和“失意的誘餌”同桌進餐,對此兩個日本人自然是又驚又喜。

    “蒙德皇陛下以及諸位厚愛,本造船廠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在下謹代表全體船舶設計師、造船工人表示對大家的感謝!作為德國的皇家造船廠,我們將用更多更好地艦船來努力回報大家。

    也祝愿大家這次行程愉快! ”

    施泰因梅茨伯爵首先以東道主的身份對眾貴賓表示歡迎,而這時遊艇也從威廉港起錨駛向黑爾戈蘭島,為這艘皇家遊艇護航的是德國北海艦隊4艘嶄新的勳章級驅逐艦,這種驅逐艦在刺刀級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反潛和防空能力,排水量24000噸,已經接近最輕型的巡洋艦,在近海具備很強的獨立行動能力,因而自從它們出現之後,荷蘭人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它們身上。

    辰天心裡笑了。荷蘭人欲加強自己的海軍實力,好重新獲取至少一部分荷屬東印度地防務,這對於德國的戰略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因此,他這次打算低價將一些舊式巡洋艦、驅逐艦賣給荷蘭政府,不過看樣子荷蘭人的眼光還不低,那種勳章級驅逐艦可是在德美戰爭即將結束時才開始建造的。

    餐畢,從德皇那裡得到肯定的眼神之後,這位伯爵開始介紹本次展示會的大致情況了:

    “諸位,今天大家所要見到的就是今年最新完成的四個級別出口型艦隻。其一,排水量14500噸的拳手級快速戰鬥巡洋艦,採用8台最新式梅克斯燃油鍋爐和4組西門子公司的蒸汽輪機,最大輸出功率1350000馬力,最高航速35節,15節航速下的續航力為9500海裡;12門203毫米艦炮分別佈置在前2後2的三聯裝砲塔內,這些艦炮均採用克虜伯的50倍徑專用艦炮,發射120公斤重的高爆彈和穿甲彈,另有兩座四聯裝304毫米魚雷發射器和10門88毫米高平兩用砲、6座雙聯裝37毫米高炮和18座四聯裝127毫米大口徑防空機槍;艦上採用時下最有效的全艦統一射擊指揮系統,裝備先進的-III型探測聲納,水下探測距離可達到5至8海裡! ”

    辰天注意到伯爵提到-III型探測聲納的時候,此前一直毫無表示的廣田和小澤交頭接耳了幾句,通過購買別國設備進行仿照、研究開發是日本人歷來擅長地事情。雖然常常模仿出一些奇怪的四不像,但不可否認他們通過這種途徑“偷師”了許多重要技術。

    不出意外的話,僅僅一個所謂的-III型探測聲納就能夠誘使日本人買下這樣一艘造價120萬歐洲馬克、賣價300萬歐洲馬克的微縮版戰列巡洋艦,實際上這種戰鬥巡洋艦的優點和缺點一樣突出,火力、航速的提高犧牲了其防禦力,威懾弱國、與低級別戰艦對抗的時候可以大放異彩,但參加大規模、高級別海戰通常只有充當炮灰地份兒,那台-III型探測聲納的探測距離的確很遠。但是整機又龐大又笨重,根本不適合裝配在驅逐艦一類的反潛艦隻上使用,而用這種戰鬥巡洋艦來執行反潛任務無疑是非常愚蠢的,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巡洋艦根本沒有搭載偵察機的設計,如果硬要在煙囪之間或是後甲板安裝彈射器,那勢必減少艦上的防空火力。

    不一會兒,廣田和小澤似乎已經談好了,他們靜下來繼續聽伯爵對於其他艦隻的介紹。

    “本船廠此次推出的出口艦種其二是排水量7800噸​​地長弓級護航航空母艦,值得一提地是。這是本國的第一種出口型航空母艦!噢。大家現在已經能夠通過我們的右舷窗戶看到長弓級地第一艘長弓號了!它的島式艦橋和煙囪位於右舷,甲板全長155米,寬33米。可以搭載20到25架戰鬥機,艦上有兩台升降機,全部戰機可在十分鐘之內起飛;作為防空火力,艦上一共裝備88毫米炮4座、雙聯裝37毫米炮6座以及四聯裝的1.27毫米大口徑機槍12座,並設有水線防魚雷隔艙、甲板薄裝甲這些德國海軍航空母艦標準的防禦措施,可以說,只要集結3-4艘長弓級,其戰鬥力不亞於一艘重型航母!”

    伯爵的這番介紹顯然引起了不列顛國王、荷蘭女王和西班牙國王的興趣,花上350萬歐洲就能擁有一艘在海戰中呼風喚雨的航空母艦,這的確是許多小國不敢奢望的夢想。只不過相比於阿方索十三世向國民炫耀武力的“精神需求”,這種航母對於羅伯特一世和威廉敏娜女王地國家更有實際意義。

    廣田和小澤再次竊竊私語,日本顯然從一開始就不希望任何一個國家以任何方式支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但是不僅是不列顛的武器援助,在溫德姆慘案發生之後,許多國家都在聲援澳大利亞和譴責日本政府,在座四位君主中就有兩位對日本軍隊的暴行表示了遺憾,還有一位表示了憤慨,令人有些意外的是。

    持憤慨態度的竟然是威廉敏娜女王。

    “諸位如果有興趣,一會兒可以親自登上我們的長弓號參觀,這種護航航母不僅是出口艦種,連我們的德國海軍也準備定購一些!”伯爵說著恭敬的向辰天微微欠身。

    “是的,這種護航航母地確稱得上物美價廉,德國海軍準備在未來定購一批,以取代在各主要海外航線上的舊式護航航母!”說罷,辰天特意瞟了一眼日本人,他們現在想必對這種德國海軍也要裝備的武器非常感興趣了。

    “大家可以在長弓號前方看到一艘身形修長的軍艦,那就是我們今天的第三種出口艦——標準排水量1800噸、最高航速36節的魚級驅逐艦,它的特點是航速快、航程遠、防空能力強,所以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高速防空護衛艦,它裝備的3​​座152毫米炮、2座88毫米炮、4座雙聯裝57毫米炮、10座20毫米機關炮均可用作防空,並形成遠、中、近的防空體系,一般的戰鬥機是根本無法近身的,下午的時候我們將為大家進行使用拖曳靶機的實彈演示!”

    “在長弓號的後面,是我們今天最後一種出口艦——VII-級潛艇,確切的說,這並不是一種新研製的潛艇,而是對德國海軍因經費、兵員原因而裁減下來的一批潛艇進行了大規模改裝,雖然艦齡基本上都有8到12年,但優點是價格低廉、批量存貨、現買現取,而且各方面性能拿到各國海軍現役潛艇中也是十分優秀的!”接著伯爵還補充了一句,“它們均已安裝了專門的潛艇用探測聲納,並將隨艇附增24枚德國海軍現役的T石觸發魚雷和即將裝備的533毫米T9磁性魚雷! ”

    出於各自國家的需要,在上午和下午的艦艇性能演示時,遊艇上的每個人都瞪大了雙眼,在登艦參觀時,各國採購團也紛紛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不出所料的,日本人對於自己在技術落後的探測聲納、磁性魚雷極為關注。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交易一單單拍板成交,財大氣粗的荷蘭人定購了2艘長弓級護航航母、4艘魚級驅逐艦和21艘VII-級潛艇,為這次軍火交易會開了一個好頭;西班牙人掂量著自己的經濟實力買了一艘拳手級戰鬥巡洋艦,而且要的是現貨;不列顛顯然是有備而來,羅伯特一世簽出3艘拳手級、5艘長弓級、 12艘魚級和28艘VII-級時眼皮眨都不眨,當人們意外於不列顛的財力如此雄厚的時候,殊不知這些武器最後還是由澳大利亞人買單。

    在考慮良久並且頻繁與國內聯絡之後,廣田和小澤代表日本政府下了拳手、長弓、魚、VII-各一艘的訂單,連同彈藥、艦載機和額外設備總共花去了他們750萬歐洲馬克,但他們還沒來得及用剩下的250萬馬克購買一些更加實用的東西,就听到不列顛王國準備替澳大利亞向德國購買一艘剛退役的愷撒級戰列艦的消息,他們趕緊搶先買下那艘性能已經跟不上時代主流的愷撒級,這一筆又是250萬!

    在日本人排隊等候取貨的時候,編組成軍的不列顛“志願軍”陸續抵達澳大利亞,由不列顛人組成的陸海軍將與澳、新軍民一道讓日本人嚐到英系軍隊的厲害。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4-17 19:01
滅日 第五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



    德國柏林,帝國三軍最高統帥部。

    日本、澳新之間相互宣戰,德國想要扮演的顯然是個看起來置身事外而暗地裡搞點小動作的角色,不管是將領還是政客,大家都希望日、澳打得越久越好,這樣德國既可以大買軍火,也可以讓自己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在大洋州多耗費一些精力。

    為此,最高統帥部新設立了一間大洋州局勢觀察室,這無外乎是聚集一些高級參謀和情報人員,再以沙盤的​​形式將那裡的戰局標註出來,並實時更新最新進展,好為決策者們提供參考。這裡的人氣雖然很旺,卻遠遠比不上隔壁的東歐局勢觀察室,名為觀察室,但這時誰都知道德國馬上要有東進的大動作了,而這個大房間也將成為“巴巴羅薩”的決策之地。

    當小安德雷斯去了皇家陸軍學院、小莎莎開始遊歷歐洲的時候,皇宮對於辰天顯然已經沒有太多的吸引力,於是這天剛用過早餐,他就來到了位於柏林施普雷河畔的最高統帥部。若是在平時,陸海空軍大臣通常每兩天或者三天來這裡一次,總參謀長們基本上會天天來,最近一段時間,這個規律似乎已經失去了效力,不管是陸軍、海軍還是空軍的統,帥們,只要不外出視察部隊、指導演習,每天都會在這里呆上一段時間。

    目前德國海軍的領導層仍以“四大元帥”為首,海軍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發展進步,可是功勳們卻一天天老去,66歲的胡戈.馮.波爾、64歲的萊茵哈特.舍爾、64歲的希佩爾,還有65歲的普魯士親王和海軍元帥阿爾貝特.威廉.海因里希,德皇的父親。

    這些人基本上已經接近退役的年齡,同樣的,一個屬於崛起和奇蹟地海軍年代也即將結束,充滿活力的新時代將是令人期待的。

    至於陸軍部。在北美戰事結束之後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人事調整,1850年以前出生的將領們主動申請退居二線,包括前陸軍大臣卡爾馮.比洛、前陸軍總參謀長保羅,馮.興登堡、前波蘭集群統帥兼波蘭總督奧古斯特馮.馬肯森、陸軍元帥亞歷山大.海因里希.魯道夫.克盧克,德皇的嫡係將領、率軍在美國和加拿大獲得一系列輝煌勝利的奧利.卡恩上將成為新的陸軍大臣,總參謀長由1865年出生地埃里希魯登道夫擔任,小他四歲的馬克斯.霍夫曼出任第一軍需總監,接近退休年紀的弗朗索瓦元帥擔任法國駐軍統帥兼法國總督。而在各下級作戰部隊,1870年後甚至是1880年後出生的優秀軍官也開始擔當大任。在戰爭中表現突出的古德里安升任德國裝甲集群指揮官,隆美爾接替其皇家戰鬥集團軍裝甲軍一職,在加拿大戰場有卓越表現的曼施坦因擔任德國裝甲兵技術總監,此前在總參謀部供職的馮.龍德斯泰德前往第3集團軍擔任指揮官,受到重點關注的還有46歲的陸軍上校馮.克萊斯特、馮.勒布等一批能力出眾的中層指揮官。

    空軍方面,經過德美戰爭和加拿大之戰地錘煉,指揮層已經出現了一批像凱瑟林、施佩勒這樣40出頭地優秀聯隊長,也有馬克斯.伊梅爾曼、馮.里奇特霍芬、奧斯瓦爾德、恩斯特.烏德特之類的超級王牌飛行員和一大批王牌飛行員,61歲的澤克特仍擔任空軍大臣一職,空軍總參謀長則由他地副手瓦爾特威弗爾準將出任。組織才能出眾的埃哈德.米爾希上校擔任空軍部第一軍需總監。

    春天的晴朗天氣總是能夠給人一個好心情。辰天剛剛下車,就在統帥部門口看到海軍元帥們正神采飛揚的熱烈交談著,後面還站著好些分艦隊司令官和參謀長。看這架勢海軍部今天似乎有什麼重要回憶。辰天在腦海裡回憶著,卻想不起來海軍部報告過這幾天會有什麼大動作,帶著這個不大不小的疑問,辰天走上去和元帥們一一握手。

    “我很想知道今天究竟是什麼好日子,我的元帥們一大早就興致勃勃的聚集在這裡?”

    “噢,陛下,我們就猜準了您今天會來!這不,我們大家都在這裡等著您呢!”波爾元帥滿臉悅色的說道,“您看,從普魯士建立海軍到現在都快100年了。我們準備搞一個盛大的百年慶典!”

    “噢,原來如此!”辰天這才恍然大悟,普魯士王國一開始是沒有海軍的,直到19世紀初才開始籌劃建立海軍並於1833年在北海建立軍港,當初地普魯士海軍只是一支影響力較小的近海力量,在整個世界只算得上二流,直到德意志帝國成立尤其是威廉二世決定將自己的海軍建成一支大洋艦隊的時候,德國海軍才真正開始崛起。

    “雖然真正意義上的百年慶典應該在1933年舉行,但我們覺得可以提前來一次慶典式的大演習。並名正言順的將海軍主力重新調配,也好為接下來的行動做準備!陛下覺得如何? ”

    “嗯,我們進去再詳談吧!”

    在走進統帥部之前,辰天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了一番,果然看到了雷德爾中將和鄧尼茨中將,他們現在一個是德國海軍參謀部地副總參謀長,一個是德國潛艇部隊的最高指揮官,只是看到雷德爾的白髮,辰天有種歲月不饒人的感覺,36歲的鄧尼茨還稱得上年輕,可1876年出生的雷德爾去年剛剛度過了自己的50歲生日!

    在另一個世界,兩人雖是德國海軍的主力干將,但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卻沒有扮演什麼重要角色,或者說當時德國海軍的實力限制了他們在波羅的海和芬蘭灣有所作為。這一次,時代不同,實力也不同,德國海軍將讓波羅的海編成自己純粹的內海,除了波羅的海之外,德國海軍同樣有能力在黑海、巴倫支海、太平洋和白令海作戰,以達到從海上全面封鎖俄國的目的。

    為此,這次就連常駐遠東的海軍上將馬克西米立安.馮.施佩上將和他地太平洋艦隊也將被召回,待重返遠東的時候。這支艦隊將會從頭到腳煥然一新,準備替換舊艦隻的新式戰艦現在大都已進入最後的裝配和試航階段。

    “陛下,諸位元帥、將軍,我認為演習最好在9月或者10月舉行,這樣各艦隊既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並返回本土,又能在明年春天之前返回各自的駐地!”

    率先發言的仍是海軍大臣馮.波爾元帥,他準備在這次巴巴羅薩結束之後退役,因此這將是他軍事生涯的最後一次表演。在這之後。海軍大臣地位置將讓給年富力強的將領們,而作出在巴巴羅薩之後退役決定的還有近來身體欠佳的捨爾元帥和海因里希親王。

    辰天想了幾秒,“各艦隊主力艦進行大修和改裝的時間可不大相同哦,這一點是要考慮到的!”

    “陛下所言極是!”波爾點點頭,“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施佩上將指揮的太平洋艦隊主要艦隻的艦齡最老,按照海軍目前的標準,一半需要更換新艦,另一半進行技術大改裝!這預計需要耗費4到6個月地時間,而且他們航程又是最遠地!”

    “可以提前讓他們回到本土。從7月或是8月開始更換新艦和大改裝。這樣到明年3月的時候,一支全新的艦隊就可以出發前往遠東了!”海因里希親王語速緩慢地提出自己的建議,65歲在海軍將領裡不上高齡。 78歲的提爾皮茨還能經常出來串門,但這位普魯士親王的健康狀況似乎卻出了一些問題,自從德美海戰結束以來,他就一直咳嗽得厲害,最近更是準備將聯合航母編隊的指揮權轉交給海軍副總參謀長雷德爾。

    “親王殿下說的對,地中海艦隊、大西洋艦隊可以稍晚一些回國,畢竟他們的都是新艦!不過我有一點比較擔心,那就是我們的太平洋艦隊進行更換新艦和改裝之後,戰鬥力勢必大大提高,這恐怕會引起日本的警惕和敵視。”說話的是萊茵哈特.舍爾元帥。現任各海軍艦隊地總指揮官,病榻上的常客之一,很有可能提前退役。

    “這種警惕和敵視是由來已久的,就像他們進攻澳大利亞而我們在暗地裡出資、出武器幫助澳大利亞人,我們進攻俄國的時候他們肯定也會給我們製造點麻煩。只要大洋洲的戰事能夠維持到年底,他們肯定無暇顧及我們的這次行動!”

    在這一點上,波爾倒是看得很透徹。

    “說得很不錯,我只有一點要補充!”辰天一本正經的說道,“演習之後正好是我45歲生日!”

    眾人先是一愣。接著紛紛樂了。

    會議結束之後,辰天單獨留下鄧尼茨中將。

    “這次巴巴羅薩海軍以水面行動為主,你抽調潛艇部隊裡最好的戰鬥潛艇組,大概要300組,秋天的時候前往哥尼斯堡、格拉斯格、突尼斯、普拉和墨西哥接收新式潛艇。另外,明年施佩艦隊返回遠東地時候,這300組中的一半要與他們同行,並將新的潛艇基地安在膠州灣,明白嗎?”

    鄧尼茨揣摩了一會兒,“陛下的意思,是將我們的潛艇力量部署在遠東和太平洋區域?”

    “沒錯!一個資源缺乏的島國最害怕的就是被孤立,你的潛艇部隊到了那里之後,盡量在航空部隊的配合下熟悉整個區域的環境,一旦情況有變,你們將是割斷敵人動脈的鋒利匕首!”

    辰天和鄧尼茨都知道,就算有德國的支持,澳大利亞也很難長期抵擋日本的進攻,當日本人將家門口收拾乾淨的時候,爭霸世界的野心不久便會付諸行動,日德對峙甚至是戰爭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不管是對峙期還是戰爭時期,部署在遠東的德國潛艇都會是日本人內心底害怕的力量。

    “加上布雷潛艇部隊,膠州灣的海軍基地最多將容納200多艘潛艇,說實話,我有些擔心日本人會不惜一切代價從空中、陸地、海上圍困和摧毀我們的基地!”鄧尼茨坦直的說出了自己的擔憂,畢竟日本是目前當仁不讓的世界一流軍事強國,海軍總噸位與德國海軍之比是3比4,而且地理因素將基本抵消這小小的差距。

    “這點我也考慮到了,但是在阿留申群島、菲律賓群島、夏威夷群島被日軍強占之後,除了青島,我們只有盡可能從俄國人那裡取得前線基地了!這就是我們要先進行巴巴羅薩行動的一個主要原因了!”辰天認真的說道,“我們的巴巴羅薩!”

    海軍在緊鑼密鼓進行籌備的時候,德國陸、空軍也在積極完善自己的準備。從1927年5月起,105個非洲殖民師開始在德國整I1,其中8個師將成為德國殖民軍中首批標準配備的裝甲師,17個師從戰鬥步兵轉職成為專門的工程部隊負責架橋修路,30個師將專門訓練如何保衛後勤運輸線,到了冬天的時候,這一百餘萬非洲士兵還將在阿爾卑斯山進行特別的寒冷訓練。

    空軍方面,德美戰爭中大顯身手的道尼爾II型遠程轟炸機得到認可,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的道尼爾III已經研製成功並開始裝備一線轟炸機部隊,加上由帶薪預備兵組成的二線轟炸機部隊,德國到1930年之前將擁有3500架道尼爾II、1500架道尼爾III以及大量的預備飛行員。

    此外,隸屬於空軍的第1空降軍、第2空降軍分別在1927年夏天和秋天建立,並陸續在法國和德國西部進行了幾次大規模演習。

    德國的一系列軍事準備很快讓俄國人感到不安,他們一方面派出全權特使前往日本試圖締結攻守同盟,另一方面仍在做著與德國和解的努力。當德國百年海軍慶典開幕的時候,女皇狄安娜一世更是親自前往德國參加慶典。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4-17 19:01
滅日 第六章 百年慶典


1927年9月7日,來自世界各國的百餘艘戰艦雲集北海,參加為慶祝德意志帝國海軍前身——普魯士王國海軍誕生百年而舉行的盛大慶典,一時間海面上戰艦如林、旌旗蔽日,作為德國最大的海軍基地,1853年建港的威廉港也充滿濃妝重彩的節日氣氛,來訪各國元首將在這裡與德皇一道檢閱龐大的世界艦隊。

    為了這次慶典,德國大西洋艦隊、太平洋艦隊、地中海艦隊、北海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的主力艦全部駛回本土,德國現役的15艘戰列艦、8艘戰列巡洋艦、5艘重型航母、8艘中型航母齊齊出現在世人面前,這讓各國政要、將領和軍事愛好者有了一飽眼福的機會。

    作為德國的忠實盟友,土耳其派出了本國最好的3艘戰列艦,不列顛王國是1艘戰列艦加5艘重巡洋艦,愛爾蘭海軍、西班牙海軍、意大利海軍不約而同的各自派遣了1艘戰列艦和1艘重巡洋艦前來,此外還有墨西哥的1艘戰列巡洋艦、智利的2艘戰列艦加1艘航母、美國的1艘輕巡洋艦、巴西的1艘重巡洋艦、阿根廷的一艘輕巡洋艦作為參閱艦來到德國。

    到這時為止,日本雖然動用了1/3的海軍、7個陸軍師團和大批戰機擊敗了澳新聯軍主力,但是大洋州的戰事並未結束,澳、新政府和軍民的抵抗決心在不列顛等國的支持下異乎尋常的強大,沒有製空權、制海權,他們在澳大利亞廣闊的山區和日軍打起了游擊戰,儘管日本軍隊I練有素、裝備精良,可澳大利亞768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和複雜地形讓他們傷透了腦筋,目前日本軍部還在考慮繼續向澳大利亞增兵,但是為了炫耀本國海軍實力,他們這一次還是派出以第1艦隊的2艘戰列艦、1艘戰巡、1艘航母和22艘護衛艦組成實力雄厚的訪問艦隊,德國祇是這支艦隊在歐洲訪問的第一站。接下來他們還要到不列顛、愛爾蘭、意大利、土耳其、埃及去,最終從東南亞轉道前往澳大利亞前線。

    在各國來訪艦隻中,最尾令人關注的或許要算從聖彼得堡駛來地俄國戰列艦“尼古拉一世”號,這是俄國女皇狄安娜一世登基之後俄國海軍新建的第一艘戰列艦,舊的“尼古拉一世”號是一艘排水量不足萬噸的裝甲戰列艦,日俄海戰中遭重創後被俘,新艦的排水量2.8萬噸,雖不及德日戰列艦。但已經是俄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艘戰列艦,裝備3座3聯裝343毫米艦炮,背負式的2號砲塔砲口朝後,這種佈局也是俄國海軍所獨有的。

    作為俄國女皇地座艦,作為波羅的海僅有的幾艘俄國戰列艦之一,“尼古拉一世”號吸引的不止是目光,一隊專門的“攝影師”從各個角度對這艘戰艦進行拍攝,這些照片未來將成為轟炸機飛行員們從空中辨認它的有力依據。

    在1927年秋天的時候,“巴巴羅薩”還只是德國軍隊高層的秘密,但是種種跡像已經顯示了德國人在進行針對俄國的戰爭準備。在兩國外交惡化之前。現在還有一些時間留給俄國政府。帶著這樣一種目的,此次出行地狄安娜一世顯得格外活躍,讓人感覺到有一種得體地親和力。

    時隔十一年之後。辰天再一次見到了這位世人褒貶不一的俄國鐵血女皇,或許這個女人承載了他太多太多的感情,辰天只覺得悲哀與憤恨一股腦湧上心頭,冬春之後,就是該作出了結地時候了,而現在,他還不能將這一切明顯的寫在臉上。

    “陛下,許久不見,您愈發的英武了!噢,我彷彿看到了年輕時候的約瑟夫弗朗茨皇帝陛下。你們有許多神似之處,都充滿力量、智慧與雄心!”

    辰天仔細打量著眼前這位說著一口流利德語的貴婦人,42歲的琳達眼角有了幾許歲月的痕跡,但細緻的皮膚和小巧的臉形仍富有青春的活力,身上地香味十分誘人,卻已經不是當年那種自然清新的體香了!今天的她穿著一席米黃色長裙,乳白色的披肩上點綴著圓潤的珍珠,頭上一頂同樣精緻而華貴的女士禮帽,整體裝飾彰顯大方得體之氣。

    “喔。陛下過獎了,多年未見,陛下的容顏依舊和當年一樣美麗,彷彿歲月根本不曾流逝,這真是令人羨慕不已!”

    對於辰天完全客套的恭維話,琳達淺淺一笑,“陛下的誇獎真是令人心醉!記得陛下地誕辰將近,特准備了一份小小的禮物,還望陛下不要因其簡單而嫌棄! ”

    旁邊穿著古典俄式侍從服裝的侍從捧著一個不大的木漆盒子走到兩人旁邊,從外觀上看,這個盒子的確毫無特殊之處,即便是上面雕著精美的文飾和鑲金扣環,其價格大概也不超過10歐洲馬克,想必裡面的東西才是重點。

    “懇請陛下回去之後打開!”琳達媚笑著說。

    “哦?那好!”辰天接過盒子,隨手將它轉交給自己的侍從官。

    兩人正不知道要說些什麼的時候,代表日本皇室和政府前來祝賀的伏見宮博恭親王和首相兼外交大臣田中義一來了,伏見宮自南美戰爭以來曾多次出使德國,和辰天算是混了個臉熟,說話也稍為放得開一點了,他見辰天與琳達面對面站著,於是眉飛色舞的說了一通日語,翻譯隨後將其本意轉達:

    “兩位陛下站在一起,一位堪比亞歷山大大帝,一位堪比葉卡捷琳娜大帝,怎麼看怎麼覺得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啊!”

    聽了伏見宮這亂七八糟的比喻,辰天有些忍俊不禁,但是想想這句話背後的意思,他進一步體會到俄日正在勾結的事實——不出意外的話,伏見宮這次是當“托兒”來了。

    媾和?聯姻?辰天在心裡嘲笑著面前這兩人低俗的想像力,如果說媾和還能理解成為俄國人甘願臣服的話,可聯姻是要讓兩者共同強大,而不是強大的一方被孱弱的一方拖了後腿,以俄國目前的狀況,既不甘心媾和。又不具備聯姻地條件,說出來只會成為別人的笑談。唯一可以令人遐想之處,是辰天與琳達一個喪妻未娶、一個喪夫未嫁,但是沒有人會懷疑兩人的臥室中另有親密之人存在,宮廷的秘密總是讓人嚮往卻又難有所得。

    “久違了,伏見宮親王殿下!”辰天與對方行了握手禮,笑著說道:“親王殿下這次帶著如此強大的艦隊而來,莫不是想喧賓奪主?”

    聽完譯者的翻譯之後。伏見宮連連欠身,“陛下千萬不要誤會,本宮是奉天皇意旨宣揚本國保衛和平之決心而來,絕非炫耀武力!在太平洋和美洲,本國艦隊也與各國居民一道友好聯歡,這一點決然不敢造假!”

    “噢,笑談而已,親王殿下不必如此介懷!這位,就是貴國政府新內閣首領吧!”辰天說著將目光投向伏見宮後面那位,在若概內閣因為經濟危機和財政問題而總辭職之後。田中義一在政界元老西園寺公望的支持下以在野黨的身份組閣。雖說是在野黨,但田中義一長州藩閥領袖地身份卻不容小視。

    “是的,這位就是本國當前的內閣首先兼外務大臣田中義一!”

    在伏見宮正式引見之後。田中一臉恭敬的說道:“田中義一的名字竟然能夠為陛下所知,鄙人真是誠惶誠恐!”

    辰天在心裡冷哼一聲,對於德國人來說,這位田中義一併不是什麼有名的人物,但是作為辰天這樣一個後來人,田中的大名便意味著日本走上全面侵華路線——田中在內政上沒有什麼令人稱讚之處,但是在外交上卻讓日本政府從協調外交走上強硬外交,這位首相4月上台,那時大洋州戰事剛剛爆發,此後田中不僅支持軍隊一再向澳大利亞增兵。更積極謀劃吞併中國東三省的行動。

    “久聞大名!”

    心裡有諸多不爽,辰天臉上卻還是那副帝王的平淡冷漠,接著高傲的與田中握手。日本地野心顯然不是單單一個田中就能左右地,就算把田中乾掉,將來也會有第二個田中來主導那場罪惡的侵略戰爭,萬惡的源頭,在於人們那永無止境地**。

    自己的“巴巴羅薩”對於俄國人來說不也是一場罪惡的侵略戰爭麼?辰天在心裡苦笑著。

    待所有艦隻齊集威廉港外的海面上時,盛大的閱艦式於9月15日早晨開始,東道主那威武雄壯的戰列艦隊用震耳欲聾的砲聲宣告了德意志海軍的慶典。這支海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一步步走來,途中經歷了無數大小海戰,許多直到百年後仍被奉為經典,這支海軍一度面臨生死考驗,往左便是沉淪,往右便是輝煌,勇氣、智慧與鮮血讓它走到了自己的鼎盛時期,並將在自己的頂峰綻放一朵又一朵燦爛地禮花。

    接下來,辰天在自己的座艦“威廉大帝”號上檢閱了來訪的各國軍艦,每一艘軍艦駛過時都鳴響了代表崇高敬意的禮炮,一艘接著一艘,一隊接著一隊,從早上一直持續到傍晚,大英帝國鼎盛時期才能享受的榮譽終於成為另一國家海軍強盛的證明。在這片海面上,辰天看到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主力艦隻,尤其是那些不久便將退出歷史舞台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這也稱得上是大艦巨砲時代的最後聚會。

    當一艘孤零零地、身軀瘦小但是粉刷一新的軍艦從前方駛過的時候,辰天認出了那桅杆上那面五色旗——從上至下依次為紅黃藍白黑,在1927年的時候,北洋軍閥是世界各國所認可的中國合法政府,張作霖的奉系軍閥正控制著​​北京的政局。

    那是中國東北海軍的“海琛”號巡洋艦!

    就在這個夏天,奉系的東北海軍剛剛吞併渤海艦隊並且成為全中國實力最強大的海軍,作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他們派出巡洋艦“海琛”號前來參加這次德國海軍百年慶典。閱艦式之前,在辰天的安排下,德國軍方非但沒有將它安排在最陰暗的角落裡,還免費對這艘本國上世紀出售的軍艦進行了一番維修和重新塗裝,當它從德皇座艦前駛過的時候,整艘軍艦已是修葺一新。

    在場的人們似乎並沒有將這艘小小的巡洋艦放在眼裡,它的排水量只有2950噸,裝備3門150毫米艦炮和1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而且還是上個世紀中國清朝時期從德國購進的輕巡洋艦,可說是來訪各國軍艦中最陳舊的一艘。艦上百多名水兵穿戴整齊的列於前後甲板和兩舷,禮炮響起的時候,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吉安魯吉威廉三世向它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在德皇的感召下,對面軍艦上的中國們也將胸膛挺得筆直。這時所有的德國海軍將領都在向他們敬禮,若干年後將面對日寇鐵蹄而被迫將戰艦鑿沉來阻塞航道的中國漢子在這遙遠的歐洲受到了應有的禮遇。

    這一次閱艦式各國艦隻的出場秩序是按照國名來安排的,因此日本(J)被安排在了中國(C)的後面,所以日本來訪艦隊儘管強大,卻是在中國海軍之後接受德皇的檢閱,而此時日本與中國奉系軍閥尚處蜜月期,因此也沒有提出異議。當日本艦隊為首的“尾張”號戰列艦出現在人們視線中的時候,無人不被這艘去年剛剛竣工的戰艦龐大的身軀而震撼——這艘長艏樓型的戰列艦全長250米、水線長度234米、最大舷寬308米、最大吃水97米,標準排水量4.3萬噸,簡直就是這個時代的大和!

    相比之下,辰天這艘去年竣工的“威廉大帝”號是德國海軍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艦,標準排水量42萬噸,大小與日本目前的“紀伊”號、“尾張”號大小相近,但火力上只有4座雙聯裝406毫米艦炮,較日本紀伊級的5座雙聯裝410毫米艦炮略遜一籌,但是“威廉大帝”號不僅防禦很強,現代化程度也非常高,艦上配備的鷹眼I型雷達是德國第一種非試驗雷達,可以探測出10公里外的艦船和40公里外的飛機,當然,這種技術對外是絕對保密的!

    值得一提的是,德美加勒比海戰讓世界各國海軍尤其是日本海軍看到了一種全新戰術的巨大威力,因此日本海軍僅將當時建造程度較高的“紀伊”、“尾張”兩艦續建完成,該級戰列艦的後兩艘被改建成為重型航空母艦,“淡路”號、“伊豫”號也成為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航母之一。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kelvin12354

LV:9 元老

追蹤
  • 967

    主題

  • 16729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