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新明史 作者:閃爍(已完成)

 關閉
52蘿蔔頭 2012-9-8 10:37:1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97 187676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8 14:08

第三卷 帝國奠基 第七節 皇權


雖然朱祁鈺對政治結構的瞭解並不多,但是在讀大學的時候,他已經瞭解了三權分立學說。這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民主政治結構,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開,相互監督制約,這樣就能防止任何一個人危害到政治制度,乃至國家本身。當朱祁鈺提出將行政與司法權分開的時候,于謙已經驚訝不已了!上千年來,從沒有哪個人想到這一點!

在于謙看來,行政權與司法權本身就是合二為一的,皇帝為了加強對地方官員的監督,最多也就是設立一個單獨的監督機構,比如太祖皇帝設立的監察院,由皇帝直接控制,以監督官員的行為!而現在,朱祁鈺則直接把原本應該屬於地方行政官員的司法權給剝奪了出來,成立單獨的,並行的司法機構。當然,于謙也看出了這一好處,這將能夠更有效的監督官員的行為,並且讓官員受到法律本身的約束,而不是立身於法律之外。只不過,于謙很是擔心這套制度能否成功,畢竟削弱地方官員的權力,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官員不滿,到時候,要再來場叛亂的話……

「于謙,你是在擔心地方官員不滿,因此而引發叛亂吧?」朱祁鈺笑了一下,「那麼,就找個機會,讓他們沒有辦法叛亂!」

「陛下,你的意思是?」于謙皺起了眉毛。

「下個月,就應該是太祖皇帝的誕辰了吧?讓十三省的官員都進京一趟吧,既然他們有造反的可能,我們就不能大意,是不是?」

「這……」于謙一愣,朱祁鈺顯然是要下重手了。只要十三省的幾位主要官員被控制了起來,即使那些州府官員要造反,小魚也攪不起大風浪!

「怎麼,你還有什麼擔心的嗎?」

「陛下,除了地方官員之外,各地番王的問題恐怕不好處理吧?」

「番王?」朱祁鈺皺了下眉毛,「這確實是個問題,不過,我還真不想再見到這些番王了。讓他們也都進京,另外,讓陳懋率十五軍隊駐守紫荊關,讓羅國棟率十萬軍隊駐守河間,衛平率五萬軍隊駐守山海關。這次,我就擺好架勢,我到想看看,哪個番王敢造反!」

于謙又是一驚,這朱祁鈺也太毒了一點,擺明了請番王進京,就是為了削番。到時候,哪個番王敢不來的話,第二日,削番大軍就將開到王府大門外。而以朱祁鈺建立起來的軍功,以及現在朝廷的兵力,再加上各地政府駐守軍隊,就算所有番王都聯合起來,也絕不是朱祁鈺的對手!可以說,朱祁鈺是把刀架到番王的脖子上,然後開始削番!

「不過,當初太祖皇帝立下了規矩……」

「于謙,我們什麼時候遵守過太祖皇帝的規矩?如果我們把太祖皇帝的規矩看得比什麼都重的話,那麼就不用去改戶籍制了!而且,也就不會有王振出現,更不會有土木堡之變了!太祖皇帝的規矩只是拿出來嚇人的,你我拿出去擺擺場面,實際上,有什麼意義?」

于謙苦笑著點了點頭,這朱祁鈺把所有的舊規矩都拋到了一邊去,太祖皇帝立下的那些規矩對他還有什麼影響力呢?

「如果能夠成功的削番,並且控制住地方封疆大吏的話,那麼要讓行政與司法權分開,這也不算難事!」于謙迅速的做出了決定,他必須要支持朱祁鈺,這是振興大明的唯一辦法,他沉思了一陣,又說道,「為了防止番王叛亂,或者說不給番王造反的借口,陛下應該召告天下,表示無意違反祖制,不會削弱番王的權利!」

「如果這麼做的話,那還削番幹嘛?」朱祁鈺皺了下眉毛。

于謙笑了起來,說道:「陛下,這並不是保留番王的權利,只要番王進京,將他們都留下來,專門設置一處安置地。名義上,番王的屬地仍然在他們的控制之中,實際上,番王已經沒有任何權力了!」

「這就是逼他們造反了!」

「這……」于謙皺了下眉毛,「其實,削番本身就不僅僅番王,而是對付與番王利益相關的所有人。如果能夠穩妥安置這些人,那麼削番的問題就不大!」

「于謙,你有什麼辦法?」

「這個就要看陛下的決定了,如果朝廷改制的話,那麼必然缺乏眾多官員。如果將番王的那些官員都調進京城,給他們安排新的職務,或者分配到其他地方做地方官,這樣,造反的基礎也就沒有了!」

「好辦法,就這麼做,先把他們調進京來,如果能夠說服一部分,讓他們中心跟隨我的話,那就給他們活幹,將他們利用起來,如果不肯,那就別怪我無情!」朱祁鈺長出了口氣,微微的笑了一下,「于謙,現在,你應該認識到我們這套政治體制中的問題了吧?」

「問題?不知陛下所說的是什麼問題?」

「說來說去,問題其實是在朝廷,官府本身,那麼,為什麼朝廷裡的這麼多痼疾無法根除呢?于謙,你想過原因嗎?」

「這……」于謙頭痛了。上千年來,這都是每一個朝代所要面臨的問題,而且,最終幾乎都是前朝滅亡的直接原因,而現在,朱祁鈺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自然也就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問題本身就是當官的人沒有人監督,後者說,國家大權全都掌握在當官的人手裡,我也是當官的,我是最大的官而已!」朱祁鈺坐正了身體,「自古以來,官為重,民為輕是事實,雖然唐太宗說過,民為重,君為輕。可是,又有幾個朝代的皇帝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呢?從來,都是官欺民,官壓民,什麼時候有過百姓騎到當官頭上的事情發生?」

「陛下,如果百姓指揮當官的,那天下不大亂了嗎?」

「對,這是一方面,不過,另外一方面,當官的口口聲聲為我大明,那什麼才是為我大明?大明是什麼?以前,我跟你談過,大明其實不是我代表的,而是百姓代表的,如果沒有百姓,皇帝是什麼?真正的孤家寡人了!而當官要為大明,那就應該為大明的百姓做實事!可是,朝廷這麼多官員,真正有幾個在做實事?」

「這……」于謙苦笑了起來。

「問題的根本不是當官的不想為民,或者說,絕大部分人在當官之前的志向都是為民,可真正當上了官之後,又有幾個將以前的志向當作了自己奮鬥的目標?如果個個當官的都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于謙,你也就不會鶴立雞群,顯得那麼的獨特了吧?」

「陛下,你的意思是,當官的沒有人監管?」

「對,皇帝的監管不算是監管,畢竟皇帝本身就是天下最大的官,而且是世襲的官,沒有人能比皇帝這個官更大!由皇帝制定的監管制度,其實都是由上至下的監管制度,而高層官員哪一個不是從低層官員提拔起來的?下面的低層官員哪個在上面沒有關係?換句話說,如果由你于謙的老師,兄長,父母來監管你,這樣的監管體制有效嗎?顯然,這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這反而讓官員相互串聯,相互勾結,結黨營私,最終禍害的還是國家,遭殃的還是百姓!」

「陛下,你是說,監管體制應該由下至上?」

「對,由下至上,由百姓來監督當官的!」

「可天下百姓要都來監管的話,恐怕把朝廷有再多的官員,也無法處理完所有的奏章吧!」

「對,這就需要一套制度來完善這套監管機制!」朱祁鈺笑了起來,「我還想到了一點,正好可以由此來讓番王甘心撤番!」

「陛下的意思是?」

「于謙,如果我們從百姓之中選出一批人來,專門負責監管官員,並且為帝國立法,你說,還有官員敢把百姓的事不當做回事,敢魚肉百姓嗎?」

「這……」于謙的思維完全混亂了。

「當然,這些人都要為百姓辦事,所以他們都是由百姓選出來的,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們代表百姓說話,而不是代表政府,代表官員說話!」朱祁鈺笑了一下,知道于謙暫時不可能接受這種全新的思想。「而我再另外設立一個機構,由貴族組成,專門負責向皇帝提供意見,為政府提供意見,這樣一來,相信番王見到可以參與朝政,自然甘心撤番了吧?」

「陛下,這個機構是什麼機構呢?」

「議會,專門議論國家大事的專門會議,常設性機構。當然,我們只能一步一步的來!現在,先成立上議院,從番王,貴族中挑選代表,參與朝政,這也算是對官員的監督吧!不過,這並不完全,而且上議院代表的也是官員的利益,而不是百姓的利益。所以,我還要成立一個下議院,議員由百姓推選。暫時,按照十三省的人口,資源多少來分配比例,議院設置一百九十九人。這些人,全部從百姓中選出,由各省,各府單獨選舉。而今後,朝廷,也就是政府的每一項法律,都必須要得到下議院的批准才能生效。另外,下議院有權力向司法機構檢舉官員,有權力直接向我舉報官員。這樣一來,就可以由百姓來監督官員了!當然,暫時,這套制度只在中央實施,至於有沒有必要在地方推廣,看以後的情況再做決定!」

于謙畢竟是個政治家,很快他就明白了朱祁鈺的意圖。如果按照朱祁鈺的這套辦法來改組朝政的話,那今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就完全分開了,而且三個巨大的權力之間相互牽制,相互約束,也許,這正是一種解決那些痼疾的有效辦法!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8 14:08

第三卷 帝國奠基 第八節 太祖誕辰


朱祁鈺勉強的說服了于謙,同時朝著也沒有大臣敢於反對他,那些新政的唯一阻力就來自朝廷之外,也就是那些外番官員,以及各地番王!這些人絕不想看到朱祁鈺將朝政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即使朱祁鈺已經建立起了不世戰功,他們也絕不願看到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而這就是新政對他們的威脅!

朱祁鈺要改組朝政,目的就是全面推廣新政,而新政的矛頭正對準了各地的官員,以及那些番王。如果朱祁鈺這一套政治制度改了下來,那他們手裡的權力將大為削弱,最終他們就只能甘心做朱祁鈺的奴才!對這些官員來說,做不做奴才其實沒有什麼,畢竟他們都是皇帝的奴才。可是,他們手上的權力被削弱之後,他們的利益也就受到了威脅,再不能在地方作威作福,他們還怎麼去獲得利益?

顯然,朱祁鈺的新政已經威脅到了地方官員的利益,這次,朱祁鈺大刀闊斧的要改組朝政,他們肯甘心嗎?而朱祁鈺也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京城叛亂,已經給大明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如果各地官員,番王都起兵造反的話,那大明江山還能穩固嗎?為此,朱祁鈺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通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誕辰,把這些人都「請」到京城來,讓他們好生體會一下皇帝的威儀!

土木堡慘敗之後三年,朱祁鈺平定京城叛亂之後兩個半月,朱元璋的誕辰到了。祭祀先祖,這一直是大明最為重要的活動。出了土木堡慘敗之後的那一年,其餘每年,各地主要官員,以及番王都要進京祭奠。朱祁鈺看中的就是這個機會,既然能夠將地方官員與番王都集中起來,那問題就好辦了!

為了表示對朱元璋的敬重,也為了表示朱祁鈺體諒天下百姓。在朱元璋的誕辰前十天,朱祁鈺頒布了一道穩定民心,甚至可以說讓天下百姓歡喜的詔書:裁減明年十分之三的農賦,山東,河南,浙江,福建,廣東,江西,山西,陝西等省受災地區減免所有農賦,且撥朝廷官銀一千二百萬兩,派專人前往各地賑災!

朱祁鈺這一手很及時,當這道聖旨傳遍天下之後,各地百姓歡呼鼓舞,這已經是朱祁鈺當皇帝兩年多來,第二次減免賦稅了!而對大明百姓來說,朝廷減免賦稅,就是增加了他們的收入,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平!自然,朱祁鈺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便得更為高大了!

除了獲得百姓的愛戴與支持之外,朱祁鈺還順帶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勞軍!朱祁鈺是靠軍功起家的,軍隊對他的愛戴是無以復加的。不過,朱祁鈺很是清楚,要想鎮住各地官員與番王,掌握軍權為重中之重!而要控制好軍隊,光豎立威信是不夠的,還必須要讓軍人得到實惠,看到希望!

自消除戶籍制,讓普通士卒有機會成為軍官,甚至成為大將之後,朱祁鈺這次給每個大明帝國的軍人都送去了一份大禮——實施職業軍人制!以往,大明軍隊的普通士卒當兵是義務的,沒有任何的薪餉,只能夠混一口飯吃。如在平日,軍人還要耕種,為自己準備口糧。可以說,當兵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打仗的時候要衝鋒在前,而平時還要訓練,耕種,幾乎沒有一點剩餘時間!雖然後來朱祁鈺設立了軍醫院,專門負責照顧傷殘士卒,另外給陣亡傷殘士卒的親人也送去了撫恤金。不過,這並不足以解決軍人的問題。

這次,朱祁鈺做得很徹底,每個當兵的都是在為朝廷服務,那麼就應該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薪餉!雖然,這筆錢並不是很多,當時大明中央朝廷常備軍也就八十萬左右,不過,這筆軍費是不小的!除去軍隊必要的開支,再加上這筆薪餉,每年至少要花近千萬兩銀子!而當時,朝廷歲入不過數百萬兩而已!不過,朱祁鈺並不為錢發愁,他手裡的錢足夠用上幾年,而幾年之後,朝廷的歲收就將是另外一個數字了!

朱祁鈺做完了這兩件事情之後,也給各地官員,番王傳達了一個信號。現在,他們造反的話,不但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就連軍隊都不會支持他們!而沒有這兩樣基礎,造反就只是嘴上的一句話而已!

當然,這個信號是明確的,各地官員,番王,心裡也非常的清楚,皇帝為了推行新政,是不會在乎使用什麼手段的!當年,太祖皇帝建立大明,為了建立一個清廉的朝廷,一口氣殺了幾萬官員。而現在這個皇帝的野心,手腕,能力都不在太祖皇帝之下,誰要擋在他的前面,那不是自尋死路嗎?而朱祁鈺借太祖皇帝誕辰來拉開新政革命,不也正是要表達他效仿太祖皇帝,建開天闢地之功的意思嗎?

聰明點的官員都立即轉向了,一接到皇帝送來的詔書,紛紛做好了上京的準備,一些心裡有鬼的,甚至還先給自己做好了後事安排,免得這一去不返,有什麼事情沒有跟家人交代好,以後再想說,就來不及了!當然,更多的官員看到的是希望,新的朝政必然需要更多的官員,需要提拔很多的新人。而皇帝現在缺乏的就是可以信任的官員,如果能夠得到皇帝的信任,那今後的榮華富貴還有什麼好愁的嗎?

也有一部分官員心裡不太服氣,甚至有人開始準備造反了。可不久,這些人都發現,造反是沒有一點希望的。因為,此時,陳懋,羅國棟,衛平已經率領三路大軍,守在了京城三個主要的方向上,且都做好了打仗的準備!這三人都是出了名的大將,且他們率領的全是朝廷的精銳部隊,真要打起來,哪個地方官員,番王是他們的對手?

這番準備下來,朱祁鈺心裡也有數了,雖然不滿的官員,番王很多,不過在軍事威脅,民心穩定,軍心都朝著朱祁鈺的條件下,造反的條件是不成熟的。朱祁鈺也就在這種氛圍之中,將祭祀太祖皇帝的活動搞了起來。

太祖朱元璋誕辰前三日,各地的官員,番王紛紛到了京城,幾個沒有來的,要麼是老得走不動了,要麼就是聲稱有病。不過,朱祁鈺都沒有忘記他們,一方面派了使臣前去探望,另外一方面,還著重頂住了陳懋,羅國棟,衛平三人,讓他們也帶人前去看一下,如果有人要存心造反的話,那就由他們在陣前處置,不用事先徵求皇帝的意見!

陳懋等三人心裡也很清楚,京城叛亂,朱祁鈺就沒有放過一個賊首,而他們的親人都死在了叛黨手裡,自然恨透了反叛國家的人。朱祁鈺命令一下,幾個距離京城比較近的地方官員,番王都立即見到了前來「探望」他們的朝廷大軍。而這陳懋膽子也真是不小,他對付的是山西南面的一個王爺,當他率軍衝入王府的時候,這個聲稱病重的王爺卻健壯得很,身邊還有好幾個年輕女子呢!

陳懋一不作,二不休,就把這個番王抓了起來。而那些要前來救架的奴僕全都被陳懋的手下給當場殺了!僅審了一晚,這個番王就把準備造反的事情給招了。而陳懋的人還真在王府的地下室裡搜出了龍袍,玉璽等等造反的證據。隨後,陳懋手起刀落,親手殺了這個番王,然後連同人頭,龍袍,玉璽一併派人送了回去!

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很模糊,至於趙王有沒有想過要造反,或者是有沒有準備造反,都說得很模糊,只是說大將陳懋斬殺造反的趙王這一句話而已!實際上,趙王真的有沒有要造反,這一直是史學家爭論的焦點。也許,這僅僅是朱祁鈺殺雞給猴看,玩的一下狠招吧!

當各地官員,番王進京之後,祭祀那日,朱祁鈺出場大肆吹捧了朱元璋一番之後,祭祀的事情就交給了專門的官員去安排了,而他則分別召見了官員與番王!

這是一次很尷尬的會面。為了表示對新政的重視,或者說,為了表示對地方官員的重視,朱祁鈺首先接見的是各省的三位主要官員。分別是承宣佈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揮使司三司的主官。明初,朱元璋為防止地方官員權力過大,造成地方割據勢力的出現,在廢除了中書省之後,也就廢除了地方官員集權的現象,把地方的政,法,軍三權分到了三位主官的手裡!不過,經歷了這麼多年之後,這種制度的弊端也顯現了出來,如果三司主官勾結營私,那後果更為嚴重!

十三省的四十餘名官員到齊之後,朱祁鈺才從內庭走了出來,當然,一番禮貌之後,分賓主,尊卑坐了下來。

「各位,你們能前來祭奠太祖,我代表大明列代先祖在此謝過各位大人了!」

「陛下厚禮了,小的沒承受不起!」

「好,好,坐吧,都坐下說話!」朱祁鈺笑了一下,一招手,「金英,還不快給各位大臣上茶!」

朱祁鈺越是客氣,這些官員心裡越虛,畢竟,皇帝要做什麼,他們心裡都有數,而他們也都紛紛在猜測著結果,或者說,衡量著自己到底能夠從這場變革中撈到什麼好處!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8 14:08

第三卷 帝國奠基 第九節 削番


一番客套話之後,雙方的話題終於到了關鍵處。

朱祁鈺掃了一眼這些地方大員。可以說,他們都是地方勢力的代表,如果不是身在京城的話,他們都是一省的土皇帝!而現在,在朱祁鈺面前,他們也都一個個的抬不起頭來。仁宣時期,兩帝為了休養生息,讓百姓安生,行政都有點被動,或者說是不思進取。而這到便宜了不少的地方官員!英宗初期,王振專權,朱祁鈺雖然滅了王振全族,連同王振的黨羽也一併剪除了。不過,朱祁鈺並沒有把打擊範圍擴大,很多地方官員都與王振有私結,朱祁鈺也放過了他們!顯然,朱祁鈺不是仁宣二宗那樣的太平皇帝,更不是英宗那樣的昏庸皇帝!這次,朱祁鈺召集各省主官進京,就是要徹底的剷除地方勢力!

「各位,太祖皇帝建大明以來,已經歷經數十載。這數十年裡,大明先後經理太祖,建文,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六朝,到我這一代,已經是第七朝了!這幾十年來,大明百姓安居,國家興旺,可外敵一直沒有消除。不久前,蒙古人又在開平入寇,大明還並沒有能夠進入太平盛世!這次京城叛亂,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作為大明皇帝,我一直在想,有什麼辦法能夠徹底消除外患,有什麼辦法能夠使我大明強盛呢?」

「陛下聖明,能有陛下這等憂患意識,實乃大明甚幸,百姓甚幸啊!」

朱祁鈺看了一眼那個四川官員,笑了起來:「那麼,各位,你們認為有什麼辦法才能使我大明強盛,今後只有我大明出兵攻打他人,再無他人犯我大明的一日到來呢?」

官員們都低下了頭,顯然,朱祁鈺要為自己的新政造勢!

「其實,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要建立我大明萬世基業,並非這麼容易的事情。所以,這幾天,我將擴大朝議。所以,還請各位大人多留幾天,到時候與我們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

地方官員們都是一愣,接著才紛紛表示支持。這是沒辦法的事,錦衣衛已經把他們都盯死了,皇帝不放他們走,他們還能走嗎?

見到各地官員都無心反抗,朱祁鈺也放心了,又閒聊了一會,朱祁鈺才起身告辭,留下了一群驚訝不已的官員!

接下來,朱祁鈺就去見了早已經聚集在一起的各地番王。這些人都是皇族,其中大部分是太祖皇帝的傳人,另外還有一些是其他先皇的後人。其中不少,甚至是朱祁鈺爺爺輩的長輩了。對這些,番王,光是客氣是壓不住他們的,朱祁鈺在走進大門之前,就已經收到了消息,陳懋給他送來了一份禮物!

「陛下,臣等聽聞,陛下要準備削番,可有此事?」剛進門,一個五十多歲的番王就站了起來。

朱祁鈺一愣,故做驚訝的說道:「堂叔,此話怎講?就算我要削番,也不會走漏消息吧?而且,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我已經召告天下,不會削番,難道各位叔父,兄長,都懷疑我嗎?」

「陛下,臣等並非此意,只是有傳聞,這次陛下招各王進京,除了祭奠太祖之外,還有意削番,我等也是心裡不安,所以才冒犯陛下,還望陛下見諒!」

「哪裡,哪裡,我怎麼會生各位的氣呢?怎麼說,我等都為太祖傳人,大明江山即是我的江山,也是各位王爺的江山,是不是?」朱祁鈺坐了下來,「怎麼,好像還有幾位叔父,堂兄沒有來吧?趙王呢,誰看見趙王了?」

眾王一驚,這才發現,以往跳得最厲害的趙王此時卻不在場。

「陛下,趙王派人來說,他身體不適,所以沒有辦法進京祭奠太祖!」

「身體不適?趙王他不很年輕嗎,聽說,不久之前還生裂獅虎,怎麼現在就病倒了?」朱祁鈺睜大了眼睛,突然一陣冷笑,「不過,我也聽到一些傳聞。趙王廣積糧草,招兵買馬,聽說才暗中從蒙古那邊買了兩萬匹上等戰馬,還暗中派人打造了一批兵器,不知道各位知道此事嗎?」

「這……」一眾王爺全都緊張了起來,趙王暗中做了這些事情,名義上是抵禦蒙古入侵,實際上則是密謀造反!

「看來,趙王此次未來,並非是因為身體不好吧!」朱祁鈺臉色一變,朝金英微微點了點頭,立即一幫侍衛帶著一批包裹好了的物品走了進來,其中一人將一個小點的包裹放到了中間的桌子上。

當包裹打開,露出了裡面的龍袍,玉璽,還有代表皇帝的旌旗之後,眾王都驚得倒吸了一口氣,接著,當侍衛把中間桌上的那個包裹解開之後,露出了趙王的頭顱,幾個膽子小點的王爺更是嚇得當場昏了過去。

朱祁鈺微微皺了下眉毛,讓侍衛把那幾個昏了過去的王爺弄醒了過來之後,這才繼續說道:「眾王叔,王兄,現在你們都看到了吧?趙王並非生病不能進京,而是密謀造反。只不過,我比他先下手一步。大將陳懋已經鎮壓了趙王叛亂,現在證據俱在,我讓陳懋先斬後奏,各位王爺也不會反對吧?」

「陛下聖明!」幾個無意造反的王爺立即站了出來,「趙王謀反,罪當該死,陛下能當機立斷,平息霍亂,乃我大明百姓洪福!」

朱祁鈺滿意的點了點頭,目光立即落到了那些還沒有表態的王爺身上。「也許,在座的各位王爺中,還有不少人同情趙王吧!」

「陛下饒命,臣等絕無二心!」幾個王爺嚇得立即跪了下來,接著,一五一十的把他們與趙王之間的關係講了出來!

這幾人都很是膽小,他們與趙王有過交往,雖然並沒有參加趙王叛亂的計劃,不過現在朱祁鈺明顯要追查此事,他們能不擔心嗎?

「很好,很好,你們也都是老實人,我不會為難你們的,快請入座吧!」朱祁鈺又看向了其他幾個態度仍然堅決,神色不那麼好看的王爺,「我一直在想,趙王雖然勢大,不過僅以一王之力,還無法與朝廷抗衡。如非得到外界支持,趙王他敢謀反嗎?」

幾個王爺仍然沒有表態,顯然,他們都是趙王的死硬黨。

「既然無人肯老實交代,那就別怪我手下無情了,來人!」朱祁鈺大喝一聲,金英就帶著一隊侍衛立即衝了進來,「把趙王交代的東西給我念出來!」

當金英把趙王招出來的供文全都念出來之後,幾個王爺的臉色立即就變了。趙王也是個年輕人,雖然平時膽子滿大的,不過在陳懋的審問下,他還是把整個謀反計劃都說了出來!

「現在,你們還有何話可說?」如果目光可以殺人的話,此時朱祁鈺的目光足以把那幾個番王殺死了好幾遍了。

「陛下,現在人已經死了,就憑這麼一紙空文,就能斷定我們參加了謀反嗎?」一個中年王爺站了出來,顯然,他才是謀反的主使。

「看來,不到黃河,你們是不死心了。把人給我帶上來!」

當幾名被五花大綁的人被帶上來之後,那幾個開始還很囂張的王爺也傻眼了。這幾人正是趙王派去與他們聯繫的手下。

「想必,你們都認識這幾人吧,現在人證,物證俱在,你們還有何話好講!」

「陛下,你隨便找幾個人前來頂罪,我等不服!」

「不服是嗎?那我今天就要讓你服!」朱祁鈺一招手,金英端了一個盤子上來,上面是幾封書信。「這是你們寫給趙王的書信,這趙王雖然愚蠢,可並不笨。他沒有按照你們的要求毀掉這些信件,而是保存了起來!上面全是你等字跡,還有你們的印璽,現在,你等還有何狡辯的?」

幾個番王一驚,這才知道,朱祁鈺是有備而來的,削番已經是必然,而且他們的反叛之罪已經成立,朱祁鈺要滅了他們全族,也是舉手之勞而已!

見到幾個開始還氣勢洶洶的番王都軟了下去,朱祁鈺冷笑一下:「不過,你們幾位都只是嘴上說說,心裡想想而已,並沒有採取實際行動。我不會因此治你們的罪。不過,各位屬地偏遠,如若想進京祭祀先皇,也路途遙遠,多有不便。所以,我也考慮好了,準備在京城東面,專門修建一處寓所,請各位王爺前去居住。當然,我已經下令,將你們的妻兒老小都接了過來,你們也不會有相思之苦了。今後,各位就在京城住下來吧。朝廷雖然開銷多多,不過,要養你們這些王爺,還不算什麼負擔!」

「陛下……」幾個密謀造反的番王都跪了下來,朱祁鈺不殺他們,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還有其他王爺,你們也都請留下來吧。不日就可以與妻兒團聚,到時候,我要想見見哪位王叔,王兄,也不用讓各位受舟車勞頓之苦了!」說完,朱祁鈺大手一甩,就走了出去,留下了這一大幫子王爺。

而此時,一些王爺才醒悟了過來。朱祁鈺雖然沒有撤消他們的封號,甚至沒有表示要撤消他們的屬地,不過,他們今後都得留在京城,再也別想回到自己的屬地去了。而在這種情況下,就算這些王爺有通天本領,要想謀反,也沒有任何可能了!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8 14:09

第三卷 帝國奠基 第十節 朝廷改制


制服了各番王之後,事情並沒有到此瞭解。朱祁鈺安排了上千侍衛專門負責「照顧」這些王爺,隨後,就開始動手做第二件事情,派陳懋,羅國棟,衛平分頭出發,將江北所有番王的軍隊收歸朝廷。而當時,大部分又實力的番王都在江北。隨後,又明南方各省總兵,收歸其他番王的軍隊!

完成了這一步之後,朱祁鈺才稍微安心了一點,這時候,他才開始為自己的新政府忙碌了起來!而朱祁鈺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組建新朝廷,也不是改組司法機構,而是建立議會,而他首先建立的就是象徵性的,或者說具有過渡性質的上議院。

上議院是貴族議院,幾百年來,除了部分戰亂時期之外,都沒有變過,而這也是當時朱祁鈺立下的規矩!第一界上議院額定議員人數為一百零一人,其中皇族,也就是各地番王五十人,另外,再從公卿列侯中選出五十一人組成。說白了,這是朱祁鈺給那些被削去了權利的番王,以及準備要對付的列侯的一份禮物,也算是穩住他們的一種辦法吧!

當時,上議院的職權還是很大的,這相當於以往的內閣(當然,不是新組建的內閣)。上議院有權要求核查政府預算,支出。並且有權調查官員,提出對官員進行彈劾,如果得到大多數議員的支持,那麼就能彈劾政府官員。且,上院只要有五位議員聯名提出奏章,就能提交皇帝親自過目,向皇帝提出治國,修政,以及行政等方面的意見與建議!另外,每年,上議院將組織一次對地方政府的審查,如果發現問題,可以直接轉交司法機構審查,中央政府無權過問!如有國家大事,上議院議員帶表(由此產生了後來的議長)有權參與政府決策。

這些權力讓那些失去了大權的王爺,以及貴族得到了滿足。當然,實際上,他們最主要的還是監督權,並無實際行政權,且要想彈劾官員,還必須要得到皇帝的批准!說白了,在朱祁鈺這個鐵腕皇帝手裡,上議院的權力只是好看不好用的東西而已。不過,朱祁鈺也需要上議院,有了上議院的監督,也更能夠約束官員的行為!

成立上議院的決議很快就得到了通過,畢竟番王,貴族的影響是不小的,而且當時朝中的很多大臣,以及軍隊裡的大部分高級將領都是貴族,皇帝給了貴族新的權力,他們自然很是高興了!

組建上議院花的力氣不大,可接下來,朱祁鈺要做的事情,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甚至連一些原本支持朱祁鈺推行新政的大臣都在懷疑,朱祁鈺這麼做,就是在削弱官員的統治權,如果官員手上的權力不夠大,還怎麼治理天下?這就是成立單獨的行政機構,將官員行政大權與司法大權完全分離!

其實,當初朱元璋設立監察院,並且在地方設立提刑司的目的,也就是要將行政權與司法權分離。不過,朱元璋做得並不徹底。在他的政府裡,行政權遠遠高於司法權。比如,在取消了中書省之後,吏部成為了最重要的衙門,而吏部的職責是管理天下文官的任免,陞遷等等事務。說白了,吏部的官員就是管理天下百官的,因此吏部官員也有「天官」之稱!這樣一來,行政與司法兩權仍然沒有分離,因為司法官員也都由吏部任免,這怎麼分離?在這種情況下,各部官員,乃至監察院,大理寺等以司法為主的部門的官員也都相互勾結,結黨營私,朱元璋當年苦心建立的政治制度,幾十年不到,就失效了。這也正是他沒有將行政與司法權完全分開造成的!

這次,朱祁鈺做得很徹底。要完全將行政與司法權分開,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辦法就是提高司法部門的地位。以往,監察院的最高官員也就是四品,而大理寺卿也是四品,比起各部尚書,侍郎都差得很遠。讓四品官員去調查二品官員,這本身就不現實!另外,司法機構中,執法,檢察,審查三權並沒有分開,因此司法程序並不完善。最重要的是,執法大權掌握在政府官員手裡,也就是行政官員手裡,就算是審查與檢察這兩關能夠做好,執法不到位,那也是白搭!

朱祁鈺將監察院改為了檢察院,並且將檢察院主檢察長提升為正二品官員,由權調查政府一切官員。另外,將大理寺改組為最高法院,主掌審查權,任何重大案件都必須經大理寺審核,才能最終定案。而大理寺卿也被提升為正二品,極大的提高了司法機構的權威!

最重要的是,朱祁鈺將執法權從地方行政官員手裡奪了下來,單獨成立執法部門,即警察總局!最初的警察人選其實就是從錦衣衛裡挑出來的。另外還在政府中專門設立了警察部(後改名公安部)。這就讓執法這一層成為了司法與行政兩大機構中的一個過渡部門,執法官員既是行政官員,也是司法官員,其雙重身份,決定了其重要性!

成立了最高法院(下直屬各省,府,縣地方法院),最高檢察院(下直屬各省,府,縣地方檢察院),警察部之後,朱祁鈺就已經將行政與司法完全分開了。而這對當時的朝廷官員(也就是後來的行政官員)來說,絕不見得是件好事。畢竟,多年以來,司法權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是他們用來對付百姓的武器。現在,這把武器被朱祁鈺奪走了,反而將矛頭對準了他們,這些官員能安心嗎?

可以說,改組行政部門是麻煩最大的事情。在朱祁鈺之前,大明的行政權主要集中在了以吏部為首的中央六部手裡,其中,戶部總管天下戶籍,田土,資源等。禮部總管禮儀,祭祀,以及外交。兵部總管軍隊事務。工部總管軍器製造,防洪防汛,道路建設等。刑部總管司法等。

現在將司法大權分了出去,且皇帝一手掌握了兵權,而商人也獲得了更大的權利。因此,兵部,公佈,刑部這三部已經名存實亡了!另外,吏部作為總管官員人事安排的部門,在朱祁鈺的新政府中是沒有任何地位的(這也是為了防止像王直這樣的人出現),禮部更是沒有任何的價值。中央六部的職權其實已經被削弱了很多!正是在這一基礎上,朱祁鈺再次分化各部門的權力,解散了六部,成立了十五個新的部門!

這十五部是,內務部,外交部,經濟部,國防部,工業部,農牧部,商貿部,戶籍部,水利橋樑部,警察部,帝國安全部(秘密警察部門),教育文化部,科技部,醫療衛生部,以及稅務部。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十五個部門還不完善,其中很多部門負責了多方面的事務。後來不到一百年,中央政府的部門就已經擴大到了二十二個部!不過,在當時看來,朱祁鈺這麼明確的細分中央政府的權力,這絕對是破天荒的事情!

當然,讓很多人感到驚訝的事情還有。在設立了這十五部之後,朱祁鈺還再次打破了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從新設立丞相,只不過,這時候已經不叫丞相了,而改稱為內閣總理大臣!而這內閣總理大臣一般只兼任某一部的部長,很多時候甚至是單獨的職務,不過,其權力遠超過了以往的丞相。內閣總理大臣只向皇帝本人負責(後來形式上只向皇帝負責,實際上則是向下議院負責),且各部正副部長都由其選拔,然後提交皇帝審查,如無反對,則直接任免!

而朱祁鈺選擇的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就是于謙!在當時看來,于謙自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了。不過,朱祁鈺另外還給于謙設置了一道障礙。這就是內閣,既然有內閣總理大臣,那就得有新的內閣吧!

新的內閣就是由十五部正副共三十名部長,外加內閣總理大臣組成。這三十一人(有的時候不足三十一人)都可以向皇帝提交行政意見,制定國家政策,並且向朱祁鈺負責!可以說,內閣本身就是一個小朝廷,規模比以往的朝廷小了很多,將各部其他官員排除在了朝廷之外,且只行使行政權,而不涉足立法與司法權!

朱祁鈺確定了這套政治制度之後,皇權並沒有被削弱,反而被加強了許多!不過,只也只是對朱祁鈺一人而言,對那些沒有朱祁鈺這種鐵腕手段的皇帝而言,是沒有辦法控制住這台政治機器的!現在,朱祁鈺完全掌握了行政大權,各部大臣都是他的心腹手下。而立法方面,雖然組建下議院的計劃被推遲了(主要是選舉辦法無法確定),大上議院因為超過半數的都是朱祁鈺封的公侯,自然也在朱祁鈺的控制之中。司法方面,朱祁鈺在新的檢察院,大理寺都安置了忠於自己的部下,且這兩個部門的官員地位都提高了很多,他們都直接向朱祁鈺負責。也就是說,司法權其實也落到了朱祁鈺的手裡!

就算比起明太祖朱元璋來說,朱祁鈺此時掌握的權力也大大超過了他!當初,朱元璋還要受到丞相李善長,胡惟庸的制肘,且那些他設置的言官對他也很是不客氣。而現在,朱祁鈺已經完全掌握了大明的所有權力,沒有人再能跟他作對!恐怕,朱元璋在九天之上,見到朱祁鈺將他建立的大明搞成這個樣子,不知道是笑,還是哭!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8 14:10

第三卷 帝國奠基 第十一節 新政風潮


朱祁鈺花了足足半年的時間,才終於完成了這次龐大的政治體制改革。這其中遇到的麻煩,受到的阻礙,以及朱祁鈺,于謙等人付出的心血汗水,自是不用多說。當然,在朱祁鈺緊握兵權,且迅速的降服了各地官員,番王之後,這架新的政治機器也終於建造完畢,並且開始運行了起來!

任命于謙為內閣總理大臣之後,朱祁鈺就將改組地方政府的事情交給了于謙去處理。大體上,出了立法這一個環節之外,地方政府的行政體系與司法體系基本上與中央政府一致,只有一點例外,即地方政府再無兵權!大明所有軍隊的指揮大權都統一歸國防部掌握(于謙兼任國防大臣),並且統一調配。各地軍隊也是輪番調動(邊防地區軍隊除外)。地方官員手中沒有了兵權之後,要造反,那就更不可能了!

這些事情,基本上是于謙按照朱祁鈺的意思,並且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推廣下去的。以于謙的政治能力,他足以完善朱祁鈺定下的這套政治制度。可以說,于謙在這場政治變革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這證明了他不僅僅是領軍打仗的能手,是一名軍事家。同時,他還是一名治國能手,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家!朱祁鈺只是為新的政治體制打下了基礎,搭起了骨架,而于謙的作用就是為這具骨架敷上肌肉,皮膚,增添內臟,最終,讓這個新的政治制度活了起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于謙的作用公不可沒。可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只有于謙有能力做到這些。朱祁鈺在政治上唯一完全信任的人就只有于謙,這就如同他在軍事上只完全信任陳懋一樣。而且,于謙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魄力來繼續朱祁鈺的政治改革!

這僅僅是改革的開始,這也僅僅是為新政的推廣打下了基礎!朱祁鈺不是笨蛋,他做了這麼多,其實只是基礎工作,他的目的是要推廣新政,是要讓大明快速的發展起來,以他不可想像的速度發展起來!那麼,在改組了政府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更多的,能夠幫助大明迅速發展的新政推廣開來!

這裡,不得不提到朱祁鈺任免的十二名重要官員。這十二人正是當初朱祁鈺從第一界帝國公立大學學生中選拔出來的最優秀的十二人。在新的政府中,他們都擔任了重要的職務,其中五人是部長,七人是副部長。而他們的作用就是為朱祁鈺制定有利於發展的新政,並且將這些政策推廣開來!

朱祁鈺在完成政府改組之後,推行的第一條新政就是人才選拔制度。以往,政府官員都是通過考試來任免的,只要通過三試,成績好的,就都能當上官!而以往考試的那些四書五經,也只是檢查了這些預備官員的文才,其寫文章的能力,而真正能夠讀好四書五經,又具備治國能力的人,那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像于謙這樣的人才,更是少得可遇而不可求!想必,大部分能夠通過三道考試關卡,最終還能在殿試中贏得皇帝歡心的人,也都快成為書獃子了吧!讓這些思想僵化,且務虛不務實的人來治理國家,他們能做什麼好事嗎?

這次,朱祁鈺制定的人才選拔制度,完全將這種一步登天的辦法給拋棄了。在取消了吏部之後,各部門單獨選拔人才,且大部分進入政府機構的人員,都必須從低層做起,通過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的提升!而要進入政府部門,只需要一道很簡單的考試,即能力考試!這是對幾種能力的統一考試,在通過考試之後,就能進入政府,充當最低級的行政人員(不是官員),在試用一段時間之後,如果能力出眾,再提交上級主管審核,通過之後,就將得到提拔了。而每一級官員,都直接對其所選拔的人才負責。

當然,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仍然有弊端,在朱祁鈺之後,這些弊端就已經嚴重的暴露了出來。不過,在朱祁鈺的這個時代,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先進的人才選拔機制。很多不喜歡四書五經,又有治理天下抱負的人才正是通過這種辦法進入了政府,後來成為了大明歷史上有名的大臣。

其實,朱祁鈺這一套人才選拔機制本身的左右就是在大明帝國這座巨大的金字塔型建築中,打開了一條連接頂層與基層的,更為寬廣的通道,讓處於社會金字塔最低層的人員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上升到社會的頂層。這也就給了更多普通百姓希望,讓他們能夠參與到國家建設,國家發展中來。說白了,也就是將百姓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結合了起來!

相比之下,當初漢武帝採用儒家學說,其本質也是這樣的。只不過,儒家學說所打開的這一通道本身並不寬廣,且層層受到阻礙,對人才的限制也極為嚴格,一切目的不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而是為了協助皇帝管理國家!朱祁鈺這套辦法則更為徹底,他完全將皇帝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等同了起來,然後通過這套制度,讓百姓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也劃上了等號。同時,讓百姓都為國家服務,最終,也就是在為皇帝服務了!

確定了新的人才選拔制度之後,朱祁鈺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在新成立的十五個部門中,好幾個部門都是以前根本就不存在的,甚至可以說,那幾個部門所管轄的範圍,在以前根本就沒有!比如,教育文化部,科技部,醫療衛生部。這三個部門所管轄的事情,以前的六部幾乎沒有涉及到!為了強化這幾個部門的職權,或者是擴大其影響力,以擴大新政的影響力,朱祁鈺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推出一系列的新政,以達到這一目的!

成立帝國皇家科學工程院,其目的是要強化科技的地位,讓所有人都知道,皇帝不讀四書五經,皇帝讀的是科學!當然,對大部分大明百姓來說,「科學」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詞語,不過,沒過幾年,當各種給百姓生活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新發明問世之後,這個詞語也就不再陌生了,甚至成為了百姓嘴裡說得最多的一個新詞彙!

成立醫療事務管理總局(部下設局),目的是要強化對醫療的管理。在此基礎上,朱祁鈺取消了以前的太醫院,正式成立了軍醫院,全權負責在戰場上救死扶傷,並且培養戰地醫療人員的事情!這對朱祁鈺後來的發動的戰爭非常重要,同時也推動了醫學的快速發展,為後來的眾多醫學發明打下了基礎!

擴大帝國公立大學的招生數量,以及招生範圍。這是朱祁鈺要培養更多人才,以充實新政府,迅速推進新政,新技術的重要舉措!第一界帝國公立大學只招收了三百六十人。因為叛亂,三年之後,朱祁鈺親自主持了第二界帝國公立大學的招生工作。這次,朱祁鈺從第一界畢業生中挑選出了一百二十人作為老師,其中不少還是兼職教師,而招收的學生也擴大到了一千五百人!

設立帝國皇家文學院。這是朱祁鈺為了推廣白話,以及一些新的文字符號(最重要的,莫非引入了標點符號,以及阿拉伯數字),廢除以往那種晦澀難懂的古文,讓百姓都有能力學到文化知識,提高大明百姓的文化水平所做的一件意義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說,在朱祁鈺皇朝後期,能夠湧現出那麼多的年輕人才,正是朱祁鈺全面推廣白話文,讓更多的百姓能夠讀書識字,掌握知識的結果!同樣的,朱祁鈺這一舉動,也引起了眾多人的反對,甚至連于謙都有點不太願意支持他!

原因很簡單,自古以來,哪朝皇帝採用的不是愚民政策?在皇帝看來,百姓越愚蠢,也就越好統治,如果百姓都有了文化,還會在乎皇權嗎?另外,百姓有了文化,那當官的算什麼?今後是個人都有資格當官,那不是削弱了政府的統治力量嗎?朱祁鈺當然不這麼想,大明要想強大,就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人才來自於百姓,只有百姓掌握了知識文化,才知道新政的好處,也才會堅定的站在朱祁鈺這一邊!

這些,都只是朱祁鈺定下的大政策,而在小事方面,朱祁鈺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他創辦了第一份報紙,讓百姓第一次有機會瞭解到帝國的重大決策,並且讓百姓有了議論國策的機會,從而讓更多的人對帝國的新政更為瞭解,也更為支持。

他開辦了帝國郵局,第一次讓百姓能夠方便的與遠方的親人取得聯繫(最初,主要是讓軍人與後方的親人聯繫)。這給了百姓極大的好感,在他們看來,皇帝做的這件「小事」非常有價值。

他開設了帝國中央銀行,第一次以政府之外的力量來管理社會經濟,並且通過貸款,向有志創建實業的年輕人提供了機會,也幫助不少貧民獲得了新生的機會!

朱祁鈺在這個時期做的事情太多了,不過,無一例外的,這些幾乎都是千古首創,以前都是聞所未聞的!不可否認,在新政全面推廣的初期,朱祁鈺遇到了難以想像的阻力,百姓的不理解,官員的疑惑,還有身邊親信的不解,這些都讓朱祁鈺傷透了腦筋。不過,當新政的效力顯現出來,當數百年之後再來看朱祁鈺當時的所作所為時,恐怕沒有人不佩服這個偉大的皇帝吧!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8 14:10

第三卷 帝國奠基 第十二節 經濟大臣


新政府中,朱祁鈺只留用了于謙等幾個開明,且能夠支持新政,維護新政的舊臣,其他的大臣都是新面孔,特別是在幾個職權比較重要的位置上,要麼直接安排自己的人,要麼,就是用一個舊臣擔任政治,而實權則落到了副職,也就是朱祁鈺自己挑的人員身上!這其中,經濟大臣就是丁用!

經濟部本身的職責是比較模糊的,在朱祁鈺的新政府中,是一個起到中樞作用的部門,主管經濟發展,與其他好幾個部門都有著密切關係。顯然,這是專門為丁用設置的一個部門。作為朱祁鈺在經濟上最得力的助手,丁用在這個位置上可以說是如魚得水。也算是為了報答朱祁鈺知遇之恩,丁用使出渾身數解,在半年時間之內,用行動來證明了他的能力!

「陛下,今年政府可支配收入大概在五百五十萬兩左右!」

「也就是說,比去年還多了一百萬兩?」朱祁鈺笑了起來,不過馬上就問道,「今年減免了這麼多的農賦,怎麼收入還增加了?」

「陛下,你有所不知。在放開了商人經營範圍之後,商稅增加了很多,其中,廣東,福建,浙江三省的商稅是去年的三倍,另外,山西,四川,雲南三省的商稅也達到了去年同期兩倍多,其他各省都有所增加。增加的商稅,遠比鹼面的農業稅多多了!」

「不錯,不錯,看來那些商人沒有辜負我的希望!」朱祁鈺站了起來,「不過,這仍然還不夠,朝廷一年就幾百萬兩的收入,光是養軍隊就要花這麼多。現在,我們手上有一筆存款,暫時可以抵用,不過這也堅持不了幾年!」

「陛下,如果要想辦法再提高政府收入,那就只有發展工業,通過工業來帶動商業,而且現在工業稅的比重仍然很低!」丁用跟了上來。

「對,發展工業,我也發現,已現在的情況,僅僅依靠推動商業是不足以帶動經濟發展的!」朱祁鈺皺了下眉毛,立即轉過身來,「對了,還有一個辦法。丁用,你與首相大臣談過發展水師的事情了嗎?」

「這……」丁用當然明白朱祁鈺的意思,如果能夠拓展海外市場,利用出口貿易增加政府稅收,這也是個好辦法,不過,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陛下,建造水師的耗費非常巨大。上次,我與於大人談過了,僅初期投入就至少在一千五百萬兩左右,而現在我們手裡還沒有這麼多錢。另外,臣認為,對外貿易重點是在工業,而不是商業!」

「工業?」朱祁鈺皺了下眉毛,他對這個還真是不太瞭解。

「對,確實是工業!如果沒有出口產品,僅僅依靠現在我們手裡的這幾個洋玩意,是無法打開海外市場的。要想通過海外貿易來增加稅收,唯一的辦法就是形成大規模的工業生產,用我們跟便宜的物品去衝擊海外市場!」

「丁用,如果我們的貨物賣得太便宜的話,那還怎麼賺錢呢?」

「陛下,這只是個相對的概念。所謂的便宜,是與外國的那些貨物的價格相比,而對我們來說,這仍然能夠帶來豐厚的利益。比如說,我們製造一把火槍的成本價就在十兩銀子左右,而拿到南洋的國家去販賣,至少能賣到一百五十兩,而且還供不應求!如果,我們將火槍價格提高到一千兩,雖然賣一把能夠賺很多的錢,不過卻賣不了多少,畢竟能以這個價格購買火槍的國家是少之又少!相反,如果我們將火槍的價格降低到一百兩,雖然每把少賣了五十兩,可我們卻能至少擴大一倍的銷售,這樣一來,我們反而多賺了很多!」

「對,這就叫薄利多銷,我明白這個道理!」朱祁鈺點了點頭。

「問題也就在這裡。以現在的火槍產量,除去供我們自己軍隊需要的一部分之外,剩餘的並不能滿足市場需要,這才導致火槍價格居高不下。如果我們能夠擴大火槍的產量,也就是達到陛下所說的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話,那麼我們就能夠賺更多的錢了!」

朱祁鈺思考了一陣,說道:「丁用,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工業是本,商業是輔,雖然這兩者缺一不可,不過只有打好了工業的基礎,才能更好的利用商業優勢,是不是?」

「陛下英明!」

朱祁鈺尷尬的笑了一下,在丁用的生意經面前,他還是略微顯得遲鈍了一點,或者說是欠缺這方面的經驗。「作為經濟部大臣,丁用,你有什麼辦法可以提高工業產量?」

「其實,臣這幾天就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丁用皺起了眉毛,「長久以來,帝國主要依靠手工作坊,而且是家族式的方式發展工業。比如說,松江的紡織業就集中在好幾個大家族的手裡,其他人根本無法插手。且,這些手工作坊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卻生產不出太多的東西!」

「這就是生產效率,低下的生產效率滿足不了需要!」

「對,臣也是陛下這個意思。那麼,改變這種現狀的唯一辦法就是將分散的手工作坊集中起來,通過集中使用提供生產力!」

「還有,技術的作用!」朱祁鈺坐了下來,「這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技術發明是可遇不可求的,沒有新技術的支持,生產力就難以提高!」

「陛下,臣認為,通過帝國公立大學培養技術人才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可以在短期內收到效果!」

「什麼辦法?」朱祁鈺的目光立即轉到了丁用的身上。

「陛下,如果允許商人投資辦廠,並且以政府法規給商人提供保護與幫助,讓商人之間展開競爭的話,這就能在短期內收到良好效果!」

朱祁鈺皺了下眉毛,這是個辦法,不過他立即發現了問題。「丁用,我們的技術限制了生產效率,不管是誰,也總有個極限吧。而商人逐利的本性是無法改變的,結果,商人只能壓低工人工資來提高收入,這不是擴大了剝削嗎?對大明百姓來說,這並無任何好處!」

「陛下,那就只有制定相關的法規,通過法律的形式來規定工人的工資標準,限定商人的操作範圍!」

「對,就這麼辦。你去與工業部長,商貿部長,還有首相大臣商量一下這事!」

「陛下,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朱祁鈺覺得頭都大了,他不是那種治理國家的能手,現在什麼問題都擺到他面前來,要他做出決定,讓他感到壓力非常大!

「工業生產需要的是原料,而我們現在缺乏原料!」

「笑話,我大明地大物博,難道沒有足夠的礦產,沒有足夠的水源,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嗎?」

「陛下,這個問題不能這麼看的!」丁用與朱祁鈺長期接觸,也掌握了很多新的經濟知識,特別是新的經濟詞彙。「所謂原料,指兩個方面,一是人力,二是物資。工業生產離不開這兩點。而現在,朝廷仍然以實物方式納稅,農民必須要耕種田地才能交上賦稅,這就限制了農民的耕種範圍。比如說,松江地區的紡織業雖然已經比較發達了,可是棉花,蠶繭的產量一直跟不上需要。另外,大量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無法投入到工業生產上來,也就缺乏勞動力,這也是導致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朱祁鈺一驚,立即明白了丁用的意思。原料匱乏,勞動力匱乏,結果導致原料成本增加,勞動力成本增加,那麼產品的價格就要增加!就以紡織業來說,松江出產的棉布,綢緞雖然質量很好,名滿天下,可是價格卻貴得離譜,結果反而大量農民請願自己織布,以滿足生活需要,而不是通過購買來滿足需要。結果,松江生產的綢緞,棉布僅僅只能供給高層消費,而無法普及到每個人的身上去!

「丁用,你有什麼辦法嗎?」

「陛下,現在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賦稅體制,將實物稅該為貨幣稅,農民只要交納一定的貨幣,就可以完成規定的賦稅。這樣,農民多出來的田地就可以由其根據需要自由耕種了!」

朱祁鈺點了點頭,卻沒有立即答應下來。「丁用,如果農民全都改種棉花,桑樹,那今後我們的糧食從哪裡來?」

「陛下,我們可以先在一些地區試行這一辦法,看看效果與影響再決定是否在全國推廣。而且,只要能夠大規模的提高糧食產量,那今後就可以用更少的土地種出更多的糧食來,多出來的土地就可以用來種植棉花等經濟類作物了!」

朱祁鈺長出了口氣,沉思了一陣,說道:「你去與其他幾個部長商量一下,明年先在浙江試點,如果效果好的話,那就逐步推廣。不過,我還得找農牧大臣商量一下,帝國的糧食生產是不能拖下來的,不然我們連吃都吃不飽,哪些錦緞綢衣還有意義嗎?」

「陛下聖明!」

朱祁鈺苦笑了一下,聊了一陣就把丁用送走了。看來,要管理好一個國家,遠比平定一次叛亂難多了!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8 14:10

第三卷 帝國奠基 第十三節 糧食問題


作為一個有著初級經濟學知識的皇帝來講,朱祁鈺最關心的還是糧食問題。可以說,在當時,糧食問題高於其他一切問題。大明百姓需要糧食,對外征戰需要糧食。如果,無法解決好糧食問題,或者說,無法保證糧食產量的話,那麼其他一切都是空談!

這次,朱祁鈺任命的農牧部部長是前戶部主管農業的一名司員,其官銜也是連升數級,從從五品小官,一下就升為了正二品大員!不過,農牧部真正掌握大權的還是副部長,帝國公立大學的一期畢業生,朱祁鈺的學生詹哲士。

當年,詹哲士考入帝國公立大學的時候,已經是三十多歲的人了,年紀比朱祁鈺大了十多歲,是第一期學員中年紀比較大的一個。也正因為詹哲士年紀比較大,所以在學員中顯得比較成熟,而他的畢業論文是一篇與提高農業產量有關係的作品。朱祁鈺雖然對農業幾乎是一竅不通,不過,他也看重了詹哲士的穩重,再加上他的畢業論文,最終,詹哲士被安排到了農牧部副部長的位置上來。

「陛下,你還記得當初我們中間有一個南方同學嗎?」

「南方人?」朱祁鈺皺了下眉毛。

「陛下當時一眼就看中了他,前段時間,你讓他回家鄉去了!」

「你說的是袁野?」

「對,就是袁野!」

朱祁鈺笑了起來。這袁野是廣西人,家裡時代務農。而這小子天生聰慧,發現一些野生水稻能夠抵抗蟲害,且在乾旱季節裡也能產出稻米來。相反,耕種用的水稻產量雖然要大得多,但是其耐旱,抗蟲能力卻低了很多。所以,他突發奇想,如果能夠將野生水稻與良種水稻雜交的話,那就有可能產生一種產量大,且抗旱抗蟲能力都很好的優質水稻!

當初,朱祁鈺也正是看中了他這一點,將他破格提拔。袁野也就成了十二名精英中的一員。這次,朱祁鈺在讓眾多學生去施展自己才華的時候,也沒有忘記袁野,就讓他回去搞那個所謂的「雜交水稻」。而袁野也就因此回了廣西。

「前段時間,袁野派人給我送了封信來,說他已經有所發現了。不過,要培養陛下所說的那種產量更大的水稻卻並不容易!」詹哲士尷尬的笑了一下,「陛下,水稻是自授粉植物,這一點決定了水稻的雜交過程很麻煩。不過,袁野說他已經有一些發現了,不久之後就能出成果,到時候,他再親自向陛下匯報!」

「你是說,他已經培育出雜交水稻了?」

「具體情況我也不大瞭解,袁野只是說,等到今年秋收之後,他再回京。他要用實際的成果向陛下提交最後的答卷!」

「好,好,很好!」朱祁鈺笑了起來,幸虧他還記得一些雜交水稻的知識,並且告訴了袁野,不然袁野不可能這麼快就搞出了雜交水稻來。「如果袁野能搞出雜交水稻,我一定重賞他!今後,只要這種水稻一推廣,我大明還怕沒有糧食嗎?」

「陛下,出了稻種問題之外,其實要提高糧食產量,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詹哲士是個比較務實的人,「前段時間,我與幾個同學商量了。陛下曾經跟我們提起過化肥,不過我們暫時還不知道這東西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化肥!」朱祁鈺心裡一驚,這些學生的拓展思維能力也太強了一點吧。

「對,如果用現在的耕種方式,採用以往的施肥方法,即使有優良稻種,也無法提高產量。所以,我們都想到陛下說的化肥,不過,這化肥到底是什麼東西?」

「這……」朱祁鈺也為難了,化肥是化學工業的產物,而現在連基礎的化學實驗室都還沒有呢,怎麼搞化肥。「等有時間了,我再給你們講一些基礎的知識,不過,眼前最重要的是把雜交水稻搞出來,至於化肥這東西,以後肯定會有的!」

「陛下,除了水稻之外,我還找了幾個農業方面的同學,他們分別在研究另外的高產作物。不過,陛下說過的玉米,蕃薯這些,我們還真不知道是什麼!」

「這……」朱祁鈺一愣,心裡暗自苦笑了起來,現在這些作物還在大洋的另外一端呢。「這個……這個今後也會有的,不過,眼前主要還是水稻,小麥這兩種作物。對了,詹哲士,可不可以通過改進耕種方式,來提高產量呢?」

「陛下,其實這主要還是水利問題!」

「對,水利!」朱祁鈺暗歎一聲,其實任何一個問題都不是單一存在的,都有好多個相互關聯的問題,而只有等到總體技術水平提高了之後,這些問題才能夠解決。如果想通過某一兩種先進技術來提高生產力,那只是急功近利的做法,效果不會很好,而且也不會長久!

兩人都沉默了下來,水利是另外一個部門的事情了。幸好,協調各部門的工作是由于謙負責的,如果正讓朱祁鈺來管的話,他這個皇帝也會被累死!

又聊了一陣,著重叮囑詹哲士幫助袁野盡快拿出成果來之後,朱祁鈺也只有心不甘情不願的回去了。顯然,短時間之內,農業產量問題是無法得到根本改善的,這讓他感到很失望。難道,一定要通過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痛苦階段嗎?圈地運動雖然能夠讓更多的農民從土地上解脫出來,能生產出更多的經濟作物來。不過,這卻意味著大量的農民破產,意味著大量的百姓遭殃!在英國,也許這個辦法行得通,畢竟工業革命時期,英國才數百萬人口而且,他還可以通過向其他國家進口糧食來解決問題!但是,這個辦法在大明行得通嗎?大明有上億人口,而且就算把周圍其他國家的所有糧食都搶回來,也無法滿足國內的糧食需要啊!更麻煩的是,朱祁鈺的政權是建立在百姓支持的基礎上的,如果百姓不支持他這個改革派皇帝的話,他還能推進改革嗎?

想到這些,朱祁鈺就覺得頭大無比。完全放開政府對市場的控制是不可能的,完全採用別的國家的經驗是不可能的。那麼,怎麼才能夠在增加經濟作物的同時,又不影響糧食產量呢?難道,就沒有一個可以讓大明更快,更平穩的步入工業化時代的辦法嗎?

回到中南海,朱祁鈺還在不斷的想這個問題。他幾乎將自己所知道的與這方面有關的知識都重新梳理了一遍,結果讓他很失望。在他所掌握的知識中,沒有一種能夠達到這個目的!而朱祁鈺也有點氣餒了,如果無法解決糧食問題,那大明的發展步伐就快不起來!

「陛下,這是丁用大人派人送來的!」

「放下吧,金英,幫我泡壺茶來!」平時朱祁鈺是不愛喝茶的,他愛喝可樂,可這個時代沒有可樂。

等金英出去之後,朱祁鈺翻開了丁用送來的文件。這是一份該實物稅為貨幣稅的初步草案,上面已經有于謙的簽名了。顯然,于謙是同意這麼做的。本來實物稅就有很多的弊端。比如,江南出產的糧食,要送入京城,就需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這也是大運河為什麼這麼重要的原因!一路上,還有很多的損耗。結果,在江南地區收到的一石糧食,運進京城之後,除去各種消耗,損耗,能剩下八成就已經相當不錯了!而改實物稅為貨幣稅之後,損耗是幾乎不存在的,另外還減少了人力消耗!

之前,朱元璋也曾經考慮過才用這種稅收方式,不過最終放棄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貨幣稅無法避免下層官員貪污!不過,現在對朱祁鈺來說,這個問題是不嚴重的。在改組了政府之後,下層官員受到了更大的約束,而且百姓可以直接向檢察院,法院檢舉,起訴官員,更近一步的約束了官員的行為,杜絕了貪污!當然,貪污的問題是無法根除的,朱祁鈺也只能盡量將其縮小而已!

「陛下,茶來了,另外,段靈姑娘說有要事找你,讓你去後院!」

「找我?」朱祁鈺摸了下額頭,「好吧,我馬上就去。另外,等下如果有人來在好我的話,就讓他們先等一會!」

來到後院時,朱祁鈺也大吃一驚,院子中間擺放著一台巨大的機器,顯然,這就是段靈的作品!雖然,朱祁鈺怎麼看都覺得這不可能是蒸汽機,不過,看段靈興奮的樣子,也許,她還真的搞出了蒸汽機!

「陛下,這是我的畢業設計!」

「這……」

「我先演示一下!」段靈說著,就讓守在機器旁的幾個侍衛開始操作機器。這幾個侍衛是朱祁鈺專門安排給段靈調配使用的,見他們的樣子,這幾個月來,恐怕吃的苦不算少吧!

隨著面面灶台裡的火越少越大,機器上還真冒出了白色的水蒸氣,接著,機器左側的搖柄開始動了起來,速度也越來越快。正在朱祁鈺驚訝不已的時候,突然聽到機器裡一聲悶響,那轉動的搖柄彷彿沒有了力氣一樣,逐漸慢了下來,而機器也抖動了幾下,最後完全沒有了動靜。

「哎!」段靈生氣的把手上的鎯頭砸在了地上,「不爭氣的東西,該壞的時候不壞,不該壞的時候就來給我惹麻煩!」

見到段靈生氣時那小姑娘的樣子,朱祁鈺一下就笑了起來,把開始的煩惱也拋到了腦後。「段靈,這已經很不錯了。雖然出了點小問題,但是問題不大,相信你一定能夠馴服它的!」

「陛下,再給我幾天時間,我一定讓它乖乖轉起來!」

「行,行,只是不要把我的家給炸了就成!」

段靈苦笑了一下,讓幾個侍衛把機器抬走了,當她走到朱祁鈺身邊的時候,也注意到朱祁鈺眉宇之間有著一股煩惱。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8 14:11

第三卷 帝國奠基 第十四節 鄭夢秋的發明


過了半天,發現段靈蹲在一旁盯著自己,朱祁鈺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他立即找了個話題,把段靈的目光引到了一邊去。「段靈,你家是地主吧?」

「陛下,你怎麼知道的?」

朱祁鈺笑了一下。「如果你家是普通百姓,你哪有機會讀書識字呢?」

「陛下,你真是聰明,我家可是江西的大地主呢,家裡有幾千畝良田。我爹很疼我的,所以就讓我跟幾個哥哥一起進了私塾,不然,我也不可能成為陛下的學生了!」

「幾千畝良田?段靈,你家有多少人?」

「算上傭人的話,大概有一百多人吧!」

朱祁鈺皺起了眉毛。「那麼說,你家這一百多人就算全部下地耕種,也照顧不了這麼多的田地吧!」

「陛下,地主需要自己下地勞動嗎?」

「這……」朱祁鈺一驚,心裡想到了一個辦法。「對,這個我還真是忘記了,就像我要吃飯,不需要自己去廚房勞作一樣。那麼,每到農忙季節,你們家要請很多人吧?」

「這個問題我到不是很清楚,其實,我們家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出租的,每年按時收取租金就好了。前段時間,大哥進京來看我,說這兩年,陛下減免了農賦,地租都好收得多了,還說要來感謝陛下呢!」

「這……」朱祁鈺苦笑了,原來他減的農賦,全都落到了地主的腰包裡去了。

「陛下,你放心,我把他趕走了,他不會來麻煩你的!」

「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我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朱祁鈺的目光在短另身上打量了一番,突然問道,「段靈,如果我出錢購買你們家的土地,你們會賣嗎?」

「這……」段靈皺起了眉毛,突然,她笑了起來,「陛下,你貴為天子,天下都是你的,你要幾塊地,用得著到江西那麼遠的地方去嗎?」

「這個……」朱祁鈺苦笑了起來,這段靈看來還真是聰明,「我只是打個比喻,如果我要出錢,把所有地主手裡多餘的土地都買下來的話,你說,地主會幹嗎?」

「這個……」段靈眼珠子一轉,說道,「陛下,你要那麼多的土地做什麼?你又不會下地耕作,要那麼多土地,不是準備學蒙古人養馬吧?」

「當然不是,我怎麼會做這麼蠢的事情呢!」朱祁鈺知道沒辦法跟這個小丫頭談這類國家大事,也就不說了。

又聊了一會關於蒸汽機的事情之後,金英走了過來,說是有重要客人到了,朱祁鈺這才讓段靈自己去忙活,跟著金英離開了後院。

來的人也讓朱祁鈺大吃一驚,這正是半年多前被朱祁鈺「下放」到地方考察的鄭夢秋。而見鄭夢秋現在這副樣子,這半年來,他肯定沒有閒著,雖然說不上走遍了大明各地,他至少去了很多地方,而且對當地進行了一番詳細的考察,整個人都黑了很多!

「陛下!」

「不要多禮了,吃飯了沒?我也餓了,金英,快去準備點吃的,我們等下邊吃邊談!」

鄭夢秋也就不再多禮,先跟朱祁鈺聊了一些地方風俗的事情,讓朱祁鈺的興致高了很多,不一時,金英就進來通報可以開飯了。

來到飯桌上,鄭夢秋也有點驚訝,在常人的眼裡,皇帝一日三餐肯定都是很豐富的,什麼大魚大肉是上不得檯面的。不過,朱祁鈺這桌晚飯還真是簡單,兩個葷菜,兩個小菜,外加一個小菜湯。如果這就是皇帝的生活標準的話,恐怕大明的很多百姓都夠得上皇帝的標準了!

「別見怪,我平時不太在乎飲食的,下次有機會,我再請你去『金麟樓』搓一頓!」朱祁鈺尷尬的笑了一下,「鄭夢秋,這半年來,你也走了不少地方,選好了建廠的地址了嗎?」

「陛下,我這半年主要在江南,特別是浙江,廣西,福建一帶考察,選了好幾個建廠地點。」鄭夢秋將一份小號地圖拿了出來,地圖上已經標明了幾個地方,「這幾個地點都有充分的水力資源,而且附近都挨著大城市,人力資源也比較豐富!」

朱祁鈺看了一番,最後說道:「除了考慮水力,人力資源之外,建廠地點還要考慮到交通,物產這兩個問題!」

「對,所以,我認為,常州府,蘇州府,松江府,還有杭州府這四個地方最適合建廠!」

「那麼,你對當地的情況有多瞭解?」

「松江府也產絲綢,棉布聞名,而這三地都挨著江浙平原,物產豐富,如果能夠大量種植棉花的話,我們在這裡建廠,就能解決原料問題。而這幾地都有建造深水港口的地點。聽說,陛下準備改漕運為海運。如果,我們在這幾地設廠,今後利用海運與長江內河航道,運輸問題也解決了。當然,今後如果能夠出口海外,從這幾地出發,也不比在廣東一帶設廠遠多少!」

朱祁鈺點了點頭,本來長江出海口就是大明最主要的港口集中區,當初,三寶太監就是從泉州劉家港率船隊出發的。

「陛下,這是我做的建廠方案匯報!」

朱祁鈺一驚,立即放下筷子,接過了鄭夢秋的這個規劃方案。這小子確實是個人才,不但能夠有所發明,而且對經濟,管理也都有一定的掌握。

「不錯,這是個很好的計劃。不過,聽說松江一帶的大商人都不願意有外人插足,如果你去辦廠的話,他們會接受你嗎?」

「陛下,我已經先與丁大人商量了一下,如果我們按照『金麟樓』的方式,讓其他大商人入股,建立聯合企業。另外,加上陛下的影響力,這個問題就好解決得多了!」

朱祁鈺苦笑了一下,他現在簡直成了金字招牌了,誰都想用他的影響力。

「當然,如果陛下不同意的話,我們再另外想辦法!」

「這個不是問題,如果有需要,我還可以通過頒布行政令的方式來讓他們讓步!好了,鄭夢秋,此事你多與丁用商量,不過,你要自己做主,丁用現在是經濟部部長,是政府官員,不可能太多的涉足商界。所以,你要自己頂起這項重任來,明白嗎?」

「陛下,我知道,放心吧。過幾天我與丁大人商量好之後,幾馬上回去,籌備建廠的事情!」

「行,需要的錢,找丁用要,我以皇家投資股份公司的名義入伙,然後,你再去找地方商人,可以按照入股的多少,或者實力大小入伙。先把廠辦起來。明年,我就要看到效益,到時候大軍遠征,需要很多軍裝,這就要靠你了!」

「陛下,這些都沒有問題,我定會盡力而為的!」鄭夢秋也有點興奮,朱祁鈺能夠採納他的意見,這已經證明他得到皇帝賞識了。「陛下,你又要準備遠征蒙古了?」

朱祁鈺點了點頭。「這幾個月來,邊關一直不平靜啊。前幾天才收到消息,蒙古騎兵繞到了宣府南面,至少殺了我們五千多人。幾個邊關大將都已經派兵去尋找蒙古人了。這個問題,一日不解決,帝國一日不得安寧。所以,我準備等明年開春之後,就率軍北伐!」

「陛下放心,在陛下出征之日,我定以二十萬套軍裝作為資助陛下的禮物送過來!」

「對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鄭夢秋,你會設計軍服嗎?」

「這……我並不熟悉這方面的事情,不過我可以找人來幫忙!」

「好,那我就先把新軍裝的樣式告訴你,你去找人設計一下,然後送來給我看看!」朱祁鈺說幹就幹,叫金英拿來紙筆後,就把一套新軍裝的樣式畫了出來,然後再添上了標注。這完全就是現代化軍隊的野戰服,與當時明朝大軍使用的軍裝有著很大的區別!

鄭夢秋也很是驚訝,這種衣服與他以往所認識的軍裝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看上去很怪異,不過他也很快發現了裡面的玄機,這種新軍裝更利於隱蔽,比以往那種色彩單一,而且笨重的軍裝要好多了!

「還了,我再設計幾套衣服,你看看能不能製造出來!」朱祁鈺一時興起,想起自己以往最喜歡的牛仔服,就立即照樣子畫了一套出來,「這個,要用最厚的棉布,也就是帆船上用來做帆的那種棉布製造,顏色我都已經標好了,能製造出來嗎?」

「這個……我先找人問一下!」

「行,先搞定軍裝的事情,其他的嘛,慢慢來,我不急!」

「陛下放心,我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答覆的!」

朱祁鈺笑了起來,吃完飯後,鄭夢秋就告辭了。朱祁鈺想到自己設計的那套不倫不類的牛仔服,心裡就覺得好笑,同時也有點興奮!如果哪天皇帝穿著這麼一套衣服上街的話,恐怕大明的服飾習慣都得隨之而改變了,到時候,如果能夠把這種衣服拿出來賣,還有,擁有專利……對,專利!朱祁鈺立即就想到了這一點。他以前一直忘記了專利的重要性,這必須要立即定下來,這可是今後發財的重要渠道呢!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8 14:11

第三卷 帝國奠基 第十五節 國家收購


半夜被叫到中南海來,于謙與丁用兩人都有點精神不振的樣子。這段時間他們也都累得夠嗆的,現在還被朱祁鈺給叫過來,也不會有很好的精神。聽完朱祁鈺講的事情,兩人都沉默了下來,顯然,對這個皇帝標新立異的想法,他們已經見怪不怪了。不過,每次朱祁鈺提出一個新的想法來,他們都得慎重考慮!

「陛下,你考慮過這麼做的後果嗎?」

朱祁鈺微微的笑了一下,卻閉口沒有講話,任于謙說下去。

「所謂的地主,其實陛下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另外,朝廷內外,有功之臣,還有那麼多的番王公侯,哪個不是地主?這次,陛下要收購地主的土地,他們會答應嗎?」

「于謙,你的意思是,現在我們的政權正是建立在地主階級上的?」

「雖然陛下一心為民,要為大明百姓謀福利,可是,如果沒有地主的支持,我們什麼都不是!另外,大商人也都是地主,這次陛下將矛頭對準了地主,恐怕……」于謙苦笑著直搖頭,這次朱祁鈺算是玩大了,竟然將槍口對準了那些支持他的人!

「陛下,還有一點。如果按照你的計劃,要收購天下土地的話,那我們的錢夠嗎?」

這次,輪到朱祁鈺苦惱了,政府財政緊張是個現實問題,就連官員的薪水都快要發不出來了,他哪裡還有錢去搞收購?

「我們都知道陛下的意思,前幾天,丁大人找我談過了這件事情。現在要大規模發展工業,所遇到的問題還有很多。不過,以臣看來,近期我們只能以誘導為主,而不能強迫其他人立即接受新的思想。所謂欲速則不達,正是這個道理。如果我們操之過急的話,反而會引起反彈,到時候,出現更大的問題,就不好解決了!」

朱祁鈺點了點頭,突然從于謙這番話裡想到了一個辦法。「于謙,丁用,我剛想到個辦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兩人相互看了一眼,知道皇帝又要搞什麼名堂了。

「于謙,你開始說了,我們應該以誘導為主。那麼,現在何處的地主最為開明?」

「這……」丁用猶豫了一下,說道,「還是江浙,廣東一帶的地主最為開明,畢竟這兩地的手工業最為發達,大部分地主都已經是手工業主了,他們僱傭大量農民,在土地上種植棉花與桑樹,為自己的手工作坊提供原料,並且僱傭一部分失去了土地的農民,充當工人。而其他地區的地主還都以傳統的方式在利用土地!」

「這就對了,那我們何不先在這兩處地方試點呢?」朱祁鈺笑了起來,「丁用,鄭夢秋找你談過了吧?我們為什麼不把這兩個問題和在一起來解決呢?」

于謙皺了下眉毛,看了丁用一眼,他並不知道鄭夢秋做的是什麼事情。丁用先把鄭夢秋準備建廠的事情告訴了于謙,才說道:「陛下,你是說,準備先在江浙一帶搞工業化生產,讓當地的地主入股?」

「對,我就是這個意思。既然當地很多地主都是手工業主,而且他們都還有商人的身份。那我們就以聯合辦廠的名義,讓這些地主以土地作為入股資本,只要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利益一出現,他們必然會認識到這一好處。之後,我們再慢慢擴大影響範圍,這不僅能夠一舉解決進入松江手工業市場的問題,還能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而且受到的阻力也比較小。丁用,你認為這個辦法怎麼樣?」

「陛下……」丁用看了于謙一眼,然後沉思了起來。

于謙也迅速的思考著,他最先反應了過來。「陛下,如果當地地主不反對,而且踴躍參加的話,我看可以先在江浙一帶試驗一下。這也正好讓我們總結這方面的經驗,如果有推廣價值的話,今後再利用江浙一帶的影響力,向其他地區推廣!」

「如果可以的話,將廣東作為第二個推廣地區!」

「別急,一步步的來!」朱祁鈺這下輕鬆的笑了,「先讓鄭夢秋到江浙一帶辦廠。只要這第一家廠辦了起來,那全天下的商人,地主都能夠認識到,新的土地利用方法將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利益,那麼他們反對的力量也就小了很多!」

「那麼,怎麼實施這套計劃呢?」

「于謙,你先搜集這方面的資料。我的初步想法是,讓地主以土地作為入股資本,然後我以很低的價格將土地出售給政府,由政府將土地分發到農民手裡。而江浙一帶也率先採用貨幣稅,農民直接向政府交納金銀。當然,要做好事先安排,比如,確定收購棉花的最低價格,以及收購糧食的最低價格,以此作為市場導向!」

「陛下,那我馬上就去辦!」

「還有,記住相關方面的立法,最近上議院沒有什麼問題吧?」

「陛下放心,上議院現在在我們的控制之中,最近,又有幾個番王站到了我們這邊來,政府提交的法案基本上都沒有受到阻撓!」

「這就好,先立法,然後依法辦事!」朱祁鈺站了起來,「這次,我們必須要在江浙一帶搞出點名堂來,打響這第一炮,為今後推廣工業打下基礎!」

顯然,朱祁鈺提出的也只是一個大體方案,或者說,是為于謙,丁用這些具體操作的行政人員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而已。當于謙,丁用等人按照朱祁鈺的辦法去做的時候,還增添了許多的細節,比如制定了保護農民的法律,規定地主最高收取的地租等等!當然,具體的行政操作非常的繁雜,朱祁鈺本人是應付不了的,這也就是于謙等人在新政中的重要作用,沒有他們的輔助,朱祁鈺的新政也就最多只是拿來說說而已!

過了幾日,朱祁鈺審核了于謙提交的新的行政法令,隨後就開始在江浙地區推行這套新的辦法。而鄭夢秋那邊動作也不慢,他回到蘇州府之後,立即拿著丁用的介紹信找到了知府的官員,獲得了建廠用的土地,然後就開始積極的籌備建廠的事務了。

沒過幾次,朱祁鈺迎來了一個重要的客人,即從廣東返回的柴匯,而柴匯給朱祁鈺帶來了一份厚禮!

「陛下,這是我們之前商量好的,小的在海外賺的錢,將拿出一半來捐獻給國庫!這是五百三十萬兩!」

「這麼多?」朱祁鈺一驚,這也太離譜了一點把,半年多而已,柴匯就賺了上千萬兩銀子!

「陛下,其實這還只是個開始而已!」柴匯得意的笑了起來,「陛下有所不知,以前,宣宗禁海,對外貿易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結果,南洋各國都極為缺乏大明的物資。所以,在南洋各地,是物貴銀賤。這次,我帶了幾十條船出海,雖然遇到了一些小麻煩,不過也算順利的到了南洋,並且與幾個國家做了生意!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南洋各國對我大明火器非常重視,僅渤泥一國,就購買了兩千支火槍!」

「你每把槍買多少?」朱祁鈺皺了下眉毛,兩千支也不算多啊。

「不多,八百兩而已!」

「八百兩!」朱祁鈺差點跳了起來,這柴匯還真是黑心商人啊,而且這些南洋小國的錢也太好賺了。

「這還只是開始的價格,後來供不應求,價格漲到了一千五百兩,都是有價無貨呢。這次,我讓屬下又運了兩萬把火槍過去,肯定能夠買個好價錢,等他們回來之後,我再把下一筆錢送過來!」

「不急,不急,現在政府還不是很缺錢!」朱祁鈺大笑了起來,「柴老闆,你前面說遇到了一點小麻煩,那是什麼麻煩?」

「海盜,不過,這次我早就有所準備,也多虧於大人幫助,給了我五十門火炮,再加上我們手裡的火槍,讓海盜吃了大虧,想必以後,海盜見到我大明船隊,都要躲得遠遠的吧!」

「看來,建立水師,勢在必行啊!」朱祁鈺在桌上敲了幾下,「我看,這筆錢就暫時不用納入國庫了,正好用來做為建造水師的啟動費用!」

「如果陛下要建造大明水師的話,我柴某願意再出五百萬兩,就算這趟生意白跑了!」

「這怎麼好意思呢!」

「陛下,只要我大明水師能平定南洋,消滅海盜,那我們今後做生意,不是更方便,更安全了嗎?」

「這……」朱祁鈺笑了起來,「行,就這麼辦吧。你去找於大人商量,聽說他這幾天正在為籌建水師的事情發愁呢,看看你能不能幫上什麼忙!」

「能為陛下效勞,這是我柴某的榮幸!」

「柴老闆,做生意,我不會干涉你的,不過,你必須要記住規矩。火槍可以賣,不過火藥的配方,還有火槍的製造方法,這些都不能傳出去,明白嗎?」

「陛下放心,這可是我大明的技術,如果讓那些南洋人掌握了,今後我們還怎麼賺錢?」

兩人都大笑了起來,完全一副奸商模樣。這時候,金英走了進來,通報有客來訪,朱祁鈺一聽到來的人,頭都大了起來,反而柴匯笑了起來!
52蘿蔔頭 發表於 2012-9-8 14:12

第三卷 帝國奠基 第十六節 柴美嬌的不滿


「爸,你怎麼來了?」

「呵呵,美嬌,你變黑了,不過黑一點,看起來健康一些!」柴匯忍不住看了朱祁鈺一眼,「爸這次是來給陛下送禮的,怎麼,你不好好在天津經營港口,跑到京城來做什麼?」

「爸,我也是來給陛下匯報工作的!」柴美嬌看了朱祁鈺一眼,向前走了兩步,「陛下,按照你的要求,大沽港已經完工了,另外,我的畢業作品也已經建造好了,不知道陛下什麼時候去檢查?」

「這……」朱祁鈺覺得頭很痛,他都有點怕見到柴美嬌了。這大家小姐,根本就沒有一點扭捏做作,而且這一年多來,柴美嬌也給朱祁鈺添了不少的麻煩,在朱祁鈺看來,柴美嬌完全就是一個沒有懂事的孩子。

「陛下,我們開始不是說準備建造水師嗎?如果陛下有空,我們一起過去看看,也為未來的大明水師奠定基礎!」

「這……那我先跟於大人商量一下,下午就去天津!」談到水師的事情,朱祁鈺也有點興奮。他非常清楚,大明的未來不在陸地上,而是在海洋上。英國能夠成為日不落帝國,統治世界兩百多年,就是依靠其強大的海軍,而不是陸軍!

當天上午,朱祁鈺就帶著柴匯,柴美嬌到了總理大臣衙門,跟于謙討論了建造水師的事情,既然柴匯這邊拿了一千萬兩銀子出來,建造水師的資金問題也就不嚴重了。而當朱祁鈺提出要去天津看看之後,于謙也來了興趣。兩人立即將陳懋叫了過來,讓陳懋看好京城,另外由丁用負責政府事務之後,就一起啟程去了天津。

從京城到天津,一路都是官道,在幾千侍衛與近衛軍的陪同下,傍晚時,一行人已經到了天津衛。當地官員一聽說皇帝架到,紛紛前來迎接。不過,因為朱祁鈺沒有事先通知,所以招待得也不算太好,搞得幾個地方官員汗水直流,生怕得罪了朱祁鈺!

朱祁鈺自然不是這種小氣的人,讓地方官安排了住宿之後,就把他們都支走了。當時,天津衛還這是個小鎮,主要的作用是抵禦倭寇,算不上是重鎮,也比較落後。朱祁鈺一行人只能住進地方官員的家裡,把那些地方官員趕到外面去住了。

「陛下,你一直說,我大明的未來是在海上,不過讓臣想不通的是,現在大明受到的主要威脅來自北方的蒙古,雖然倭寇也造成了一定損失,可並不足以傷到我大明根本,我們有必要為了保護商業利益,而建造水師嗎?」于謙可以說是一個徹底的陸地派,在他眼裡,水師是勞民傷財的東西,看不到太大的好處。

朱祁鈺笑了起來,不僅僅于謙這麼想,恐怕所有將軍都是這麼想的,陳懋就多次表達了不滿,認為發展水師沒有什麼好處。

「于謙,我可以告訴你一點,現在看起來,水師並不重要,不過在不久的將來,我大明鐵騎要想征服全世界,就必須要依靠水師!」朱祁鈺思考了一下,問道,「于謙,騎兵一日可以行進多遠?按照我們常規的方式,又可以持續多久時間?」

于謙一愣,回答道:「按照最正常的情況,騎兵一日可以行進五百里,持續五日,也就是兩千五百里!」

「也就是說,在不帶任何輜重的情況下,騎兵可以對一千餘里外的目標發動攻擊。彪騎將軍霍去病當年也不過就深入大漠兩千餘里罷了。可以說,這是騎兵在無中途補給情況的極限作戰距離吧!雖然,在針對蒙古的戰爭中,騎兵的突擊距離已經基本上夠用了,最多也就只需要建立一兩個補給點,就如同當年成祖皇帝的戰術一樣。可是,如果我們的敵人在萬里之外,甚至更遠的地方的話,那騎兵還有用嗎?我們不是蒙古人,不可能不帶任何輜重就發動進攻,如果按照兩千里一個補給站,那麼就進攻萬里之外的目標,就需要四個補給站。如果我率領五十萬人出征,最終能投入戰鬥的,也不過十萬人而已!這還沒有算上中途消耗的物資,以及從後方運送物資到前線所需要的時間。于謙,你認為,僅僅依靠陸地上的運送能力,我們能征服遠方的敵人嗎?」

于謙苦笑了一下,朱祁鈺的這番話是很有道理的。當年,唐朝大將高仙芝雖然打到了中亞去,不過他最終能夠用於作戰的兵力也就兩萬餘人而已!而真正要征服一個強大的敵人,兩萬兵力是起不到作用的!

「相反,艦隊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帆船一日可航行數百里,且晝夜不停。當年,三寶太監的船隊能夠持續在大海上航行數月,航程數萬里。同時,船隊所消耗的物資,遠比騎兵少,另外,在大海上建立補給點的難度也要低得多,且受到的威脅更小。如果我們能夠將水師建立起來,那今後,還需要騎兵長途奔襲嗎?當然,對付蒙古這類敵人,水師是沒有用的!」朱祁鈺笑看著于謙,「而且,水師最重要的職能就是保護海上貿易。于謙,海上貿易的重要性已經顯現出來了,如果沒有柴老闆這次下南洋,我們有這一千萬兩的資金嗎?而這還只是個開始,今後貿易發展起來了,南洋各國皆為我大明所用,到時候,我們的主要收入就將從貿易中獲得,水師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不過……陛下,現在我們的重點仍然是在北面,有必要急著發展水師嗎?」

朱祁鈺笑了起來,他看了眼臉色有點尷尬的柴匯與柴美嬌,說道:「于謙,這事我們還是等明天到了港口之後,再現場探討吧。今日天色已經不早了,大家都累了一天,早點休息,明天我們也好早點去港口!」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眾人匆匆吃了造反,就朝港口而去。大沽原本是一座小漁港,在宣宗禁海之後,基本上就被荒廢了。數月前,柴匯到此考察,發現這裡具備建造深水良港的天然條件,因此就向朱祁鈺提出在此建立港口,用於海運。在柴匯南下廣州,組織對南洋貿易的時候,這件事情就交給了柴美嬌打理。半年多時間,這裡已經由以前的一座荒廢的小漁港變成了一座龐大的港口!而天津衛的地方官員知道這是皇帝特批建造的港口之後,還特意在附近安排了五千被倭軍,以防禦倭寇襲擊!

「不錯,柴美嬌,你這份畢業答卷很好!」朱祁鈺也沒有想到,柴美嬌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完成港口的建造。雖然,還有很多設施在建造之中,不過看得出來,大沽港至少能夠容納數百艘大型船隻,這為今後的海運打下了基礎,同時也為大明水師打下了基礎!

「陛下,這還僅僅是港口設施,另外,如果能夠疏通衛河,到時候,船隻就可以直接進入三角澱,南方的物資就可以直接運到京城附近,還可以避免遭到倭寇襲擊!」

「好,于謙,記下這一點,回去之後立即安排。另外,漕運改海運的事情也要安排妥當,漕兵都不用辭退,將他們組織起來進行航海訓練,明年開始,南方的物資都通過海運進京!」

于謙立即記下了這一點,他當然清楚海運的優勢。以往漕運,都要看運河的情況,而每年投入到大運河上的維護費用,就有數百萬兩。另外,漕運不但費時,而且耗費的人力非常大。蒙元時期,元朝曾廢棄過漕運,改為海運,後來,太祖皇帝也想走海運,不過,當時船隻不能經大風浪,而且還有倭寇威脅,也就放棄了海運,繼續沿用漕運。現在朱祁鈺已經決定改漕運為海運,雖然前期投入巨大,不過從長遠來看,這絕對是正確的!

「對了,于謙,昨日我們不是談起為什麼現在就要抓水師建設的事情嗎?」朱祁鈺看了柴美嬌一眼,「我想,在這裡最有發言權的自屬柴老闆,不過,柴大小姐也算是這方面的專家了,我們就讓柴大小姐來為於大人解釋一下吧!」

柴美嬌一愣,說道:「於大人,水師與騎兵,步兵這些都不一樣。大明軍隊,往往都是徵召普通百姓,再經過月餘訓練,就可成軍。可水師不同,一個好的水手,十歲就要船學習航海經驗,能在十八歲之前成為航海好手,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特別是在操控與架設風帆方面,真正優秀的水手都有十年以上的航海經歷,他們才能完全掌握在海上航行,生活,戰鬥的技巧!另外,建造艦船也要比製造火器,飼養戰馬困難多了!雖然,可以在數月時間內就建造好一艘戰艦,不過,這種戰艦最多使用三到五年,就不能再用了。而要有一艘好的戰艦,最好選用南方的優質橡木,將其切割成板材,再晾曬三年時間,直到板材裡的水分都蒸發掉之後,才能用於建造戰艦。而用這種辦法建造出來的戰艦,只要維護得好,至少可以用三十年,甚至可以用上五十年!所以,要建造一支無敵水師,至少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如果陛下要在五到十年之後出征南洋的話,那我們現在就必須要著手水師的工作了!」

于謙一驚,以往他還真不知道這方面的事情,現在他才明白,為什麼朱祁鈺要急著建造水師了。

「于謙,現在你應該明白,為什麼建造水師的事情刻不容緩了吧?」朱祁鈺笑了一下,「我有信心,在三到五年之內就打敗蒙古,北方的威脅解除之後,我大明水師就將遠征南洋,為我大明子民開闢新的生存空間!」

于謙暗自心驚,看來朱祁鈺的野心確實不小,現在就已經想到了遠征南洋的事情,于謙也不得不重新衡量一下這個皇帝的胃口了!

「對了,柴大小姐,你這艘船用了多久的時間建造呢?」

柴美嬌一愣,立即低下了頭。

「我看就幾個月吧,你這份畢業作品可不讓我滿意啊!」

「陛下,你……」柴美嬌急了起來。

「我不是在奚落你,不過,這艘船確實有點樣子了。于謙,我看這樣吧,就聘用柴美嬌為我水師的總設計師,由她來為我們設計水師戰艦,怎麼樣?」

于謙連連點頭,畢竟柴美嬌在這方面是專家,要比他厲害得多了。當然,于謙也看了出來,朱祁鈺對這個柴美嬌雖然有點敬而遠之,不過卻格外照顧,不知是看在柴匯的面子上,還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52蘿蔔頭

LV:7 大臣

追蹤
  • 23

    主題

  • 11850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