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級煙槍王(連載中)

 
uuuuuuuuuu 2012-12-27 09:43: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126 1725020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01:18
第一百六十五章 困陣

    細雨淅淅瀝瀝,平野上,被新漢軍床弩強箭分割開來的曹軍士兵,此刻戰戰兢兢,看著前後左右激射而來化成了水箭的弩箭,他們的眼裡只有恐懼。本輕小說由

    看不見敵人,只有催命的強弩,怎到他們不驚懼?

    曹軍的戰鬥力,的確能與新漢軍一較高下,起碼,他們如新漢軍一樣,敢拚敢幹,不怕犧牲。還有,他們早被曹操訓練得人人悍勇。

    但再勇又能怎麼樣?新漢軍的床弩,在遠在兩里開外的地方架設好,遠遠的放箭過來,他們就只能避開弩箭激射而來的軌道,不敢涉身於弩箭射來的區域。

    弩箭激射而來的破空之聲,讓所有曹兵都心驚膽顫,整個人都為之崩潰。

    當然,曹軍當中,屬於二、三流武將實力的統軍將領的確有許多,當中,不少軍將亦極具戰術眼光,反應也相當快。在曹軍中段地帶,被弩箭強行隔開的曹軍行軍隊伍,當被弩箭困在弩箭陣當中的曹兵,看著與他們相隔並不算太遠的夏侯惇、夏侯淵、徐晃等曹軍主將居然下令率軍掉頭走了,一般的曹兵,情不自禁的陷入了一個無比恐懼的心緒當中。個別士兵,因為驚懼,有點失控,見到自己的大軍居然掉頭走了,他們控制不住心裡的恐懼,想強行衝過弩箭不停激飛而來的區域,想強行通過死亡地帶。但可惜,他們一沖進那死亡區域,但直接被連續不停射來的弩箭給分解了其肢體。

    那種血雨飆飛的場面,讓人心驚膽顫。

    只見一個曹兵,他剛一沖進那弩箭激射而來的區域。他馬上就被突如其來一支弩箭一下子洞穿了他的身體,弩箭前種的勁力,將他的整個人都帶著向前飛起。這個,就似是看電影當中的特效時刻一般,很突然的。一下子被帶起身體,跟著,他又被從道路上另一側射來的一支弩箭射中,兩支勁箭,一左一右的射中他的身體,在這剎那。讓他的身體呈現出一種被強力擠壓之下的古怪扭曲。碰的一聲,再一支弩箭,將他那痛苦仰起來的頭顱擊中,啪啦一聲微響,整個頭顱化成了一片紅白碎沫。就似這個曹兵。平空一下子失去了頭顱似的,情形非常的詭異。

    其餘的,一些同樣是衝進了床弩強箭飛射而來的軌道上的曹兵,亦是一個個似突被強風颳起一般,慘叫著被弩箭無情絞殺。

    這個時候,那些被這些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的曹軍軍將,他們此刻亦反應了過來。雖然,他們被分隔在弩箭陣當中。受到弩箭的聲響及軍士慘叫的影響一時也有點人心惶惶,但是他們的眼睛卻可以看得見。

    他們看到了在他們遭受到了的床弩戰陣之外,有了無數的騎軍正向他們大軍的後面行軍隊伍衝殺過去。在這個時候。夏侯兄弟及徐晃、張繡等將率軍退後撤走,這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後面的那些曹軍,如果不撤走,恐怕還真的會在新漢軍的騎軍衝鋒之下全軍盡墨。他們這樣被新漢軍的弩箭陣分割開的隊伍,一時半刻怕是休想撤離這片區域了。

    反擊!

    這些軍將這刻第一時間就是想到了反擊。儘管他們對於弩箭的威力感到驚懼。但是,他們還算還沒有完全被打擊得沒有一點勇氣。

    他們同時也發現了。他們被床弩戰陣分隔開來的情況,他們發現。只是他們站在一些不平整的區域,那些弩箭就傷害不了他們。並且,他們更發現了,在遭受到新漢軍的弩箭攻擊之後,似乎還沒有新漢軍的軍馬殺進床弩戰陣當中。嗯,床弩可不會分得清誰是曹軍或者是新漢軍,只要在那些床弩射程當中的人畜,都會一律收割性命。因此,在床弩打擊之下,新漢軍自然不會急著攻擊。

    新漢軍此刻,就只需要將進入伏擊圈的曹軍分隔開來,將他們分成一段段,然後困住他們,只須新漢軍的騎軍殺敗了曹軍後面的十來萬人馬,再掉頭來慢慢收拾這些被困在伏擊陣地當中的曹兵。

    如此一來,卻給了曹兵機會。

    因為,他們只要不置身於弩箭的軌道,他們就不會有危險,任那弩箭狂風暴雨一般施放,也只是落在空處。這個,亦是床弩的短板,床弩只能固定方位,只能在平整的平地上,才能發揮出最有效的殺傷力。

    曹軍當中,許多統軍的將領,他們都注意到了這樣的情況。

    很快,在將領的命令之下,那些被殺得有點心驚膽顫的曹兵,被他們集結起來,雖然不能一下子將所有被困在床弩大陣當中的曹兵都集結起來,但是一批批的曹兵,分成了無數隊,被集中了起來。

    被集中起來的曹兵,在軍將的帶領之下,他們沖上了道路兩邊那些床弩箭矢射不到的小山丘,如此,就可以將戰場上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了。

    他們發現,新漢軍的床弩,其實就只是架設在道路兩旁的兩里左右的地方,而且大多都是佈置在那些波浪起伏的地形的底部,面向著平整的道路。有些地方,會擺放了十數架床弩,有些則僅只擺放了一兩架。如果他們沿著那些波浪形的小山丘地勢攻殺上去,就可以直接殺到新漢軍的床弩陣地,就有可能對正在控制床弩,不停發射弩箭的那些新漢軍士兵進行攻擊。

    被困在內的曹兵,他們都知道,只要他們奪取了新漢軍的床弩陣地,他們就可以突破新漢軍的圍困,就可以衝殺出去。

    當然,他們所看到的,並非只是新漢軍的床弩,自然也看到了分佈在床弩陣地之間的那些新漢軍士兵。這刻,那些新漢軍的士兵,並沒有就向他們衝殺過來,而是與他們現在一般,站在那些小山坡的高點上。擺好了陣勢,是弓箭大陣。

    「刀盾兵在前,給我殺!」

    曹軍的軍將下令,讓將士從床弩的射擊死角向新漢軍發起了衝鋒。

    哪怕看到的是新漢軍的弓箭大陣,但是他們現在也沒有太多的選擇。想逃離這個戰場,就必須要殺過去。

    曹軍士兵,此刻就似是絕處逢生,在絕境當中看到了一線生機,居然讓他們暫時忘了方才是如何的恐懼,人人迸發出一股戰意。吶喊著沿山坡棱線衝殺過去。

    不過,注定這些垂死掙扎的曹兵是徒勞無功的。

    因為,早在布下這個伏擊戰陣的時候,劉易就知道,想利用床弩直接消滅進入伏擊圈內的曹兵是不可能的。也不現實的。因此,劉易只是要利用床弩給予曹軍威壓,利用床弩將曹軍的行軍隊伍分割開來。讓他們難以形成大兵團的反攻。此外,床弩能夠直接射殺多少曹兵就算多少,劉易並不希望也沒有想過一輪床弩強矢射過去,就能將曹軍的那些進入了做擊陣地的曹兵射殺始盡。

    床弩殺傷分割,威壓。

    現在看來,的確是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然後。真正困住曹操這十多萬人馬的,卻是那些小玩物,那些小小的四角釘鐵蒺藜。還有就是新漢軍的弓箭兵。及餘下的步軍,這些,才是真正困住曹軍這十來萬人馬的力量。

    波浪起伏的無數小山坡之上,無數的曹兵蜂湧的衝殺上去,眼看就要殺到新漢軍的士兵面前。

    可是,就在離新漢軍還有兩百多步的距離當中。那些衝殺上前的曹兵,他們衝著衝著。在新漢軍的弓箭兵還沒有施放弓箭之前,他們就慘叫著倒地。或者哭叫著在跳腳。

    原本還算是隊列整齊,人人頂著盾牌沖上前,準備用來擋住新漢軍射過來的弓矢的刀盾兵,他們那原本還算是整齊密集的人群,此刻卻一下子就亂了套,一下子就散亂了開來。

    不,不是散亂,而是混亂。

    「啊……我的腳……」

    「這是什麼東西?天啊,注意腳下!」

    「啊嗚……我的屁股……」

    「是、是四角釘……」

    好不容易才心神稍安下來的曹兵,好不容易才迸發出來的一點點戰意,在這一刻卻一下子崩潰散失。

    他們衝鋒上前,卻一時都沒有注意到腳下,他們一窩蜂似的,便衝進了撒滿了一地都是的秩蒺藜大陣當中。

    嗯,在這些草坡上面,在新漢軍弓箭大陣以及床弩所在的前方兩百多步的範圍當中,幾乎都撒滿了鐵蒺藜。這些鐵打的小物件,就似不要錢的,扔得到處都是。

    有著草絲的遮蔽,只顧向前衝鋒的曹兵,居然全都不察,只有爬上了鐵蒺藜的尖釘吃痛,他們方才留意腳下,才看到了在草叢當中隱隱露出無數星星點點的黑色寒光。

    直接踩上鐵蒺藜的尖釘,並不會讓曹兵一下子喪命,劉易也沒有陰險到拿這些鐵蒺藜淬毒。但是,一個士兵在戰場上,被那些尖釘紮了一下腳,有些曹兵甚至還因為踏得太重,尖釘都完全刺穿了他們腳掌,這對於他們來說卻是致命的,因為他們廢了一腳的話,又怎麼能再戰鬥?

    當然,還有一些更倒霉的曹兵,他們被鐵蒺藜刺了腳之後,站立不穩摔倒在地,然後地面上的鐵蒺藜,便在他們的身上刺開了無數血洞。這些士兵,怕是難以再救回來了。

    「放箭!」

    曹兵混亂,列好了陣勢的新漢軍弓箭兵,馬上開始的箭雨覆蓋。

    呼嘯而來的箭雨,無差別的射到了曹兵人群當中,立馬,就將原本在呼痛慘嚎的曹兵一下子釘殺在地,一片慘叫哀嚎。

    幾乎所有想沿著山坡棱線向新漢軍發起衝鋒,想突圍而去的曹兵,都遭受到了同樣的結局,先是被前方撒滿了一地,密密麻麻的鐵蒺藜所阻,跟著,就是新漢軍的弓矢攻擊。很快,眼看前路無望的曹兵,不得不紛紛退下,退出新漢軍的弓箭射程之外。

    這個時候,曹兵當中,也有不少弓箭兵,他們亦能集結起一個個弓箭陣,可是。他們的弓箭,射程卻要比新漢軍那精良的強弓射程要短了數十步的距離,恰好,新漢軍所布下來的鐵蒺藜大陣,就剛好是他們曹軍弓箭最遠射程之外。他們想要與新漢軍的弓箭兵對射。就必須要闖進鐵蒺藜大陣當中。但就是這數十步的距離,就等於是一道他們越不過去的鴻溝,進入這個範圍,就等於是送上來送死。

    戰爭是殘酷的,不管是曹兵或是新漢軍的士兵,他們早已經練得心如鐵石。不管是誰,只要有機會,都想將對方置於死地。因此,現在的新漢軍,儘管更似是一面倒的壓著曹兵收割性命。但是卻沒有一人心軟。

    戰場上,不是你死便是我活。

    曹軍退得很快,因為他們真的沒有把握可以冒著新漢軍的弓箭衝過那一地鐵蒺藜的距離。哪怕是用人命去填,他們也沒有信心可以突破新漢軍的這種防線。

    當然,如果是在平時,那些鐵蒺藜並不可能阻擋得了曹兵,困為這些小物件,可以隨手檢走。完全可以掃清一條道路殺進新漢軍的軍陣當中。但是,現在卻是不太可能的。

    新漢軍的弓箭集群,的確是太過精準了。指揮的軍將,揚著令旗,還真的是指哪裡就射到那裡。哪裡有曹兵要衝過來,哪裡就會有如雨的箭雨,直到將他們全都射殺在地才會再轉移到下一讓集結曹兵較多的範圍。

    片刻的功夫,從曹兵集結。到沖上平緩的山坡,其實也就是一會兒的時間。但就只是這一會的功夫,山坡上就留下了無數曹兵的屍體。

    曹軍行軍大陣的前方。李典的戰馬也中招,他率人想攻殺過去,殺進新漢軍的弓箭兵軍陣,再繞過去滅掉控制床弩的那些新漢軍士兵。可惜,他的戰馬衝進到了鐵蒺藜大陣,然後被鐵蒺藜直接弄傷了馬蹄,使得李典不得不退了回來。

    「李將軍!這樣下去不行啊,我們的軍士被分隔開來,就算我們能突圍出去了又如何?餘下的兄弟又怎麼辦?」

    一個李典的副將,臉色有點蒼白,神態有點驚慌的道。

    李典的武力雖然不算很強,在曹操的帳下,他甚至還排不上號,離一流武將的實力,恐怕還有一點距離。

    但是,他卻也算是曹操的一個愛將之一,因為他善於率軍衝鋒陷陣,作戰起來,較為勇猛。往往,曹操都喜歡讓李典作為先鋒將領。

    但是此刻,李典就算是再勇猛也毫無辦法,因為眼前的情況,新漢軍根本就不用跟他們正面撕殺,就如此困住了他們,讓他們有力都沒有地方出。

    李典明白,他們曹軍這一次,算是裁到家了,跟著曹操這麼多年,還真的沒有碰到像如此作戰的戰爭。

    現在,看上去,只要避開那些床弩的殺傷範圍,在一些緩坡的高處,就暫時可以喘一口氣,可是,如果衝不出新漢軍的伏擊陣地,那麼只要等新漢軍的弓箭大陣向他們陣中擠壓過來,他們最後可能就只會被新漢軍弓箭活活射死的下場。

    現在要如何是好?難道還真的要全軍覆滅在這裡?

    李典放眼戰場,亦看到了許多被分割開來,一隊隊的曹兵想衝出圍困,卻被打退了回來的情況。

    這一刻,李典的心在滴血。

    沒有辦法,真的沒有辦法。沒有辦法讓這些曹兵衝出新漢軍的圍困。這是一次有預謀的伏擊,要比上次伏擊他們的準備更加的充分。李典自覺自己無力回天。

    後面傳來了隆隆的馬蹄聲及喊殺聲,能夠穿透床弩發射聲響的聲幕傳來的聲音,這就代表著後面正在發生著更加激烈的大戰。不用親眼看到,李典亦能想像得到,自己這支二十五萬的大軍,其大軍的後部人馬,此刻應該正在被新漢軍的騎軍衝擊著。現在寄望夏侯兄弟、徐晃等大將來救出他及這些曹兵,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李典呆呆的望著坡下面的平地上,一道道強勁的弩箭依然不停的放射著,將一些原本就已經死了,卻因為疊在一起的曹兵屍體再蹂躪了一遍。

    李典此刻卻眼睛一亮,因為他察看到了,新漢軍的弩箭雖然強勁有力,可是,似乎每一支射來的弩箭,他的飛行;軌跡都是一定的,貼著地面一定的高度飛速的射過,那些被射死的戰馬,因為其軀體要比人的軀體更大,所以,就算是倒地,亦逃不過再被射來的弩箭射中的結果,但是,那些緊貼著地面的屍體,卻不會再被那些弩箭射中。

    「有辦法了!」李典有點激動的道:「你們看,新漢軍的這些弩箭,儘管是凌厲無匹,可是,他們每一支弩箭射來的軌道都是固定的,並且,看似貼著地面,但是卻並非是真的貼著地面射來。如果我們全都爬伏在平地的低點,爬伏著前進,便可以躲過這些弩箭。」

    「咦?似乎真的是這樣。只要我們貼著地面,就不用擔心會被那些床弩射中。」

    「李將軍,還有,這些弩箭,每發射一輪之後,都會有一個短暫的間隔,並非是連貫的射來。嗯……弩箭發射,所間隔的時間,估計是二、三十個呼吸之間。」

    ……(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01:18
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縮陣地

    在李典的觀察,及一眾親兵副將等人你一言我一語之下,他們倒還真的將床弩的眾多不足之處都給說了出來。本輕小說由

    實際上,他們所說的,的確也是床弩的弱點。

    床弩所射出來的弩箭,威力強勁,勢無可擋,可是,每一支放射出來的弩箭,其飛行的軌跡幾乎都是固定的,哪怕有所偏差,亦不會相差太多。

    弩箭,自然是不可能當真的貼著地面射過來,一般,都會是地面半人高的高度射過來,這個,是在設置床弩的時候,就已經固定好了的。

    當床弩架設好,再想改變其發射弩箭的方向或者改變角度,那就有點困難了。數千斤重的一個整體,想搬動還真的有點困難。除非,能讓典韋、許諸等數員大將一起合力搬動,要不然,一般的士兵怕還真的有點難以搬動。不是說人力不夠,而是不算是太大,卻很深重的床弩,插不入太多的人手來一起搬動。

    所以,如果是對床弩有著比較瞭解的人,當聽到弩箭機括嘣響,聽到弩箭破空之聲傳來的時候,第一時間伏下身去,貼著地面,那麼就任那弩箭的威力再大,也傷害不到伏貼在地面的人。

    床弩的這個弱點,其實也不算是什麼的秘密,只要對弩箭有一定瞭解的人,都清楚這一點。

    弩箭起到的最大作用,還是面對集群的騎兵,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殺傷力。因為戰馬是不可能在遭到襲擊的時候伏下去的。當然,突然打擊敵軍,亦能起到大量殺傷的作用。

    另外一個,別看現在的伏擊陣地當中。弩箭不停的飛舞著,刺耳的破空之聲連綿不斷,但實際上,弩箭每發射一輪之後,都會有一個短暫的間隔時間。因為,弩箭發射出去之後,便要馬上上箭,這個上箭,需要幾個呼吸的時間,然後拉動弩箭的機括。這需要二、三十個士兵或者利用畜力來拉動,如此,中間便需要二、三十個呼吸的時間才可以再發射一輪弩箭。

    嚴格來說,床弩在被世人廣泛認識之後,他的威力及作用。就會被慢慢的減弱,到最後,就算有更大的威力,可能都會完全發揮不出作用。

    比如,若是新漢軍的步軍遭受到敵軍弩箭的攻擊,便完全可以做到以極少的傷亡代價,反攻到他們的床弩陣地,將他們的弩箭摧毀。

    因為新漢軍訓練過伏地爬行。沿著弩箭施放過來的方向爬進,不用多久便可以突進到敵軍的床弩陣地。當然,如果敵軍若一樣如新漢軍這般。在陣前的前方撒滿了鐵蒺藜,這又是另外一會事,在他們床中有弓箭兵護著,也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李將軍,那現在還等什麼?我們可以爬著向新漢軍的床弩陣地摸去啊,只要摸到近處去。他們的弩箭又對我們造不成殺傷了,何不殺出去?只要殺出去之後。再攻擊餘下的那些床弩陣地,豈不是可以將我們的軍士救出來?」

    「是啊。李將軍,事不宜遲,不若,我們便直接向前衝殺吧,現在,新漢軍在這裡佈置伏擊我們的陣地,後面似乎也正在激戰,我們前方,似乎只有不多的新漢軍攔著,我們只要殺過去,就可以突破了他們的伏擊陣地。」

    「沒錯……」

    似乎是找到了新漢軍的弱點所在,一眾軍將不禁有點激動,似乎看到了突圍的希望。

    不過,李典卻搖搖頭道:「沒有用的,我們能看到新漢軍床弩的這些,人家自己豈會不知道?方才我們避開床弩的攻擊角度,卻依然沒能突圍出去,我估計,新漢軍的床弩陣地之前,肯定也會撒滿了一地的鐵蒺藜,並且,肯定也會有新漢軍的人馬在護衛著,我們殺過去?呵呵,有沒有想過,我們的頭上,有他們的弩箭攻擊,我們只能爬伏在地上,那個時候,若被他們的弓箭兵攻擊,我們還想再活著回來?」

    眾將聞言,不禁一靜。

    「還有,我們前方,估計殺過去,殺散阻擋我們去路的那些新漢軍,我們就真的能夠突出圍困。可是,你們有把握可以冒著新漢軍的箭雨,衝得過那一片鐵蒺藜陣地?我李典可沒有把握。」李典坦然的道:「何況,你們誰敢肯定,我們就算突破過去,我們是否又會遭受到新漢軍的另一波攻襲?」

    「那、那李將軍,我們現在怎麼辦?」

    「唉,這一次,我軍可能要損失慘重了,包括李某在內,是否能逃過這一劫,還得看各人的命。」李典回頭,大步的往著來路走去道:「趁現在新漢軍還沒有向我們擠壓攻來的時刻,我們還有一點點的機會,馬上傳令下去,著我們的軍士,利用爬行的方式,前往通知被新漢軍的床弩分割開來的將士,告訴他們如何避過弩箭的殺傷。著他們馬上往官道集結,全體向後退。希望,我們的後軍能敵住新漢軍的攻襲。如此,有夏侯將軍他們的接應,我們方有可能逃得出生天。」

    「若不然……待新漢軍正式殺進來之後,我們誰能活命,就看各人的命了。」

    「李典將軍……」

    一眾軍將聽李典說得如此低落,全都一陣默然。

    「算了,順便告訴將士,若新漢軍圍攻過來,將士們逃無可逃,就著他們……著他們投降吧……嗯,新漢軍雖然是我們的敵人,但是,如果投降了,他們應該不會再加害了。」

    「李將軍……」

    「行了,就這樣傳令下去吧。所有騎兵,把戰馬都集中在坡上,不要讓這些戰馬亂跑誤闖進弩箭陣枉死,畢竟,這些戰馬,追隨我們征戰多年了,留著,算是便宜了劉易吧。」

    李典說完,神色有點悲愴的遠遠望了一眼他本人的坐騎。那匹傷了馬蹄,站不起來的戰馬。

    李典首先走到了弩箭射過來的箭陣當中,直接爬下去,一路推開地上無數冰冷的曹軍將士的殘肢,爬在泥漿血水當中。一點一點的慢慢爬過去。

    李典的命令,也隨著下面傳令兵的轉達,讓被困在一段段路上的曹兵似有了主心骨,開始按李典的命令行動。

    不會多久,原本被分割開的曹兵,居然越聚越多。聚到了官道上。

    曹軍的後半部份,他們的軍馬,由後部變前部,馬上往後撤退。來不及撤退的曹軍,則在夏侯兄弟及徐晃的率領之下。臨時結陣,迎戰新漢軍衝殺過去的騎兵。

    能夠在此極為不利的情況之下,曹軍依然還能奮起抗擊,讓其大部的軍馬退走,這就足見曹軍的確與一般諸侯的軍馬有所不同。

    當然,那些退走的曹軍,他們也並非如一窩蜂的敗逃,他們保持著陣列退走。一直退到一個背山的地方,大軍便不退了,而是背山結陣。

    這些軍馬。是打算在此穩住陣腳,接應那些還沒有撤回來的軍馬。

    夏侯兄弟與徐晃三大將,率著小部軍馬敵住了新漢軍騎軍的衝鋒,與新漢軍的典韋、許諸、秦頡捉對撕殺一陣。

    不過,他們並沒有敵住多久,便在新漢軍的騎軍衝殺之下敗退。

    然後新漢軍的騎軍掩殺。一路追擊下去。

    一直追殺到曹軍後部軍馬的陣地之前。

    追殺上去的,都是新漢軍騎軍。典韋、許諸本想直接衝擊曹軍的軍陣,但被秦頡攔住了。

    曹操的這個軍陣。人數還有七、八萬人馬,其軍陣,長槍如林,弓箭兵也做好了反擊的準備。他們騎軍衝殺過去的話,必定會遭受到巨大的損失。

    在那伏擊陣地上,困住了曹軍十數萬人馬,方才一路追擊,追殺了數十里,又斬殺了曹軍不少軍馬。所以,現在,曹軍的這後部軍馬,應該就只有七、八萬人馬。但就算是七八萬人馬都好,都要比他們現在的騎兵多了近半人馬。在他們列好陣勢,自己的騎軍還要撞上去,那就是不智的行為了。

    餘下的七、八萬軍馬,已經對新漢軍形不成什麼的威脅了,憑著這七、八萬的曹軍,秦頡就是讓他們來襲擊宛城,相信他們都不敢再來。因此,秦頡認為,此刻不是要衝擊這支曹軍的時候,而是要返回伏擊陣地,配合劉易解決那被困的十數萬的曹軍。只要解決了那部曹軍,那麼這次攻略荊州,就真正的不用考慮曹操下絆子的事了。

    不得不說,說到大局觀,典韋及許諸都不及秦頡的,秦頡亦不愧為漢未名將。

    而在伏擊陣地上。曹軍的一舉一動,都落在劉易的眼中。

    被分隔開來的曹軍,他們集結在一起,一起往後面突圍。

    嗯,進入伏擊陣地的曹軍,人數約在十二、三萬人馬。在床弩的突然攻擊之下,這十數萬的曹軍,傷亡是比較大的,估計直接被弩箭射殺的曹兵,會有三、四萬人馬。

    那個,新漢軍佈置床弩陣地的時候,就是專門對準那些相對較為開闊的地帶,利於那些曹軍集中在一起的地段。所以,當發起攻襲的時候,就能對曹軍起到最大殺傷的作用。

    三、四萬條生命,在眨眼之間就被收割掉,這說起來,還真的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可以說,在突然遭到弩箭攻擊的時候,走到官道上密密麻麻的曹兵,的確是整片整片的曹兵被擊殺的,一架床弩,放射出十枝或十二枝弩箭,每一枝弩箭,起碼要帶走一條曹兵將士的生命,而這一次,幾乎所在有宛城的床弩都搬來了,一共有數百架之多。之所以會有這麼多,還是因為有一批打算送到洛陽去的床弩,滯留在宛城,所以,剛好派上用場。

    新漢軍的弩箭,在還沒有開挖宜城鐵礦之前,一直都是在洞庭湖新洲製造出來的,現在,有了宜城鐵礦,劉易又把許多的匠人都從洞庭湖新洲調回到洛陽來,現在以洛陽為中心大力發展,將重心放在洛陽,因此,以後不必再要從洞庭湖運送床弩到洛陽來了。這一批床弩。是從洞庭湖運到洛陽來的最後一批,本是打算送到西北的邊關去,對還沒有向新漢朝臣服的烏桓人提防。不過,現在似乎不需要了,在奪得了幽州之後。估計烏桓人要擔心新漢軍是否會直接向北塞發起戰爭,主動的尋他們這些異族人的晦氣。所以,現在他們還哪裡敢來招惹新漢朝?要知道,有著數百萬人口的匈奴一族,新漢朝說滅就滅了,他們烏桓人哪裡還敢來招惹大漢?

    年前。烏桓大王蹋頓,還派來了使者,想與新漢朝建立外交關係,但是劉易不想理會他,還特別著負責外關的賈詡。暫不與蹋頓建交。對於劉易來說,烏桓人,一就是被新漢朝所滅,二就是永遠臣服於漢人的統治。

    而且,這一次對於烏桓人的統治,不用再如先漢那樣,對他們有著那麼多的優渥了,不可能再由他們自治。對於養不熟的白眼狼。劉易打算是直接滅了他們的,現在,只是暫時還沒有騰出手來罷了。

    如果這一次。劉易可以順利收服荊州,趙雲、太史慈、公孫瓚三將,又能收復冀州。加上馬超又可以平定涼州,那麼,劉易就可以騰得出手來對烏桓人動手了。

    對於一個完整的大漢,一個真正強大的華夏來說。北方,也就是後世的東北三省地區。永遠都是華夏的後花園,永遠永世都要掌握在華夏人的手裡。包括後世。被俄國奪去的土地,還有獨立於華夏之外的蒙古國,這些,都永遠是華夏人的國土疆域。劉易打算,待統一大漢之後,會制定一個明文,清楚的劃定大漢華夏的本土疆域。如此,哪怕後世再發生戰爭,也會有一個明確的華夏疆土,讓別人再也奪不走,再無爭議。

    現在,劉易看到曹軍結集在一起,準備從伏擊陣後突圍。

    但劉易又豈會再讓俎上之肉從自己的手上溜掉?

    看到曹軍的動靜,劉易就知道,自己的這個伏擊陣地,已經將曹軍威懾住,讓他們再也不敢隨便突圍,相信他們亦知道,要衝破鐵蒺藜大陣,突破重圍是不太可能的,唯有就是從後面突圍。

    所以,劉易馬上調動弓箭兵,著弓箭兵在伏擊陣地的後面集結,同時,讓伏擊陣地當中的床弩停止攻擊,讓四周的軍士,向始收縮,縮小陣地。

    新漢軍在佈置鐵蒺藜大陣的時候,就為自己軍向裡面進攻預留了一些通道,曹軍通不過,新漢軍卻可以快速穿過鐵蒺藜大陣。當然,就算沒有預留通道,也可以快速掃清一條通道進入陣內的。沒有對方敵軍的對抗,新漢軍可以從容的佈置。

    李典是最先回到陣後來的。

    但是,回到陣後,他的心直接沉到了谷底。

    事實,他還沒有回到陣後的時候,便有人向他通報了,說後軍已經被新漢軍的騎兵殺敗,逃退了,他再也沒有曹軍接應他們。

    但李典心裡還有著一點希望,但是,當他回到新漢軍的伏擊大陣後面,看到的,只是嚴陣以待的新漢軍士兵,他知道,這一次還真的是在劫難逃。

    床弩停止了攻擊,大陣四周,到處都是新漢軍的喊殺之聲,一些來不及集結到一起來的曹兵,他們已經遭受到攻殺進軍陣來的新漢軍的攻擊。嗚嗚的弓箭聲響,一聲聲淒厲的慘叫,每一聲都刺激著曹兵的神經。

    還有不到十萬的曹兵了。他們,在床弩停止了攻擊之後,在李典的命令之下,結成了一個大軍陣,擺在伏擊陣的後段位置。

    曹兵有點絕望,隨著四周的喊殺聲越來越近,有些曹兵已經失控了。

    「娘的!兄弟們,這些新漢軍總會用陰謀詭計來謀害我們,算不上英雄,左右是死,我們跟他們拼了,殺啊……」

    一些性情暴烈,又情緒有些失控的曹軍將士,看到了陣後的新漢軍弓箭兵大陣。他們居然叫嚷著衝過去。

    情緒低落的李典也沒有來得及命令軍士不可輕舉妄動,但是一個發狂的衝過去,就帶動了一大批人,再讓整支曹軍軍陣,都有點湧動。

    「嗚……」

    叫喊著衝殺過去的曹兵,在一聲弓箭嗚鳴,一片如黑雲壓來的箭雨覆蓋之下。

    一片一片的曹兵慘叫倒地,他們,根本就沖不近新漢軍的弓箭大陣。

    連騎軍的集群衝鋒,都難以殺進新漢軍的軍陣,何況是這些步軍?

    現在,伏擊大陣後面的新漢軍,現在都還沒有向他們推進延伸攻擊,就只是射殺那些衝過去的曹兵。

    但就是如此,曹兵的傷亡,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得起的。

    李典看到自己的軍士,有如送死一般的沖上去,一個個被新漢軍的弓箭兵射成了刺蝟,他的心無比的痛苦。

    「停!停!不要再衝了!」

    李典反應過來,高呼著,阻止那些發狂向前衝鋒的士兵。

    再不阻止的話,他不用再談什麼的突圍,就有如像添油戰術,自己的將士,沖上去多少就死多少。

    李典可不想看到自己的軍士,全都死在衝鋒的路上,連新漢軍的影子都沒有摸到,就全都死光光。(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01:18
第一百六十七章 李典率軍投降

    曹軍當中,還被困在新漢軍的伏擊大陣當中的軍將,就只有李典是最高統將了。精彩輕小說閱讀,就上

    並且,李典在曹操的軍中,亦算是一員猛將。嗯,是指他作戰勇猛的猛,不是指他的實際戰力的事。

    所以,李典在曹操的軍中,亦具有一定的威信的。

    當李典大聲阻止曹兵向新漢軍的箭陣發起衝擊時,馬上就有許多曹軍的軍將明白到李典這樣做的目的。他們也看到了如果再任由自己的軍士胡亂的衝過去,那麼不用多久,他們的軍士就要全都死在無窮無盡的新漢軍的弓箭之下。

    所以,許多軍將,他們都馬上阻止了自己部下繼續衝鋒。

    「李典將軍,現在怎麼辦?新漢軍開始收縮這個伏擊大陣了,恐怕不用多久我們就會被新漢軍完全擠壓到一起,到時候,被他們的弓箭兵圍住,我們軍陣這麼密集,怕……」

    「李將軍,現在還是快點想辦法,看看我們要如何突圍吧。我們都聽你的,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李典將軍……」

    一眾軍將,圍著李典,神色有點惶惑的道。

    李典壓了壓手,左右掃了一眼,然後沉聲道:「突圍?現在看來,我們已經逃無可逃了,呵呵,劉易果然不愧是劉易,還真是大手筆,居然能讓我等十萬大軍被困住,就似是待宰的羔羊,讓我們反抗無從。想他們新漢軍,還真的是打慣了大仗啊,哪一次不是驚天地泣鬼神?以前,我等只是在旁邊看熱鬧。總覺得他們新漢軍能做到的,我們曹軍也依然可以做得到。還總覺得,以前若不是主公與劉易有君子之約,誰先進洛陽,洛陽便是誰的話。那麼現在的洛陽便是我們的。那麼,與匈奴人戰爭,滅掉董卓的戰爭,就應該是我們去打,是我們去製造奇蹟。但現在看來,劉易的勝利。來得絕非偶然啊,這一次,我李典還真是服了。」

    「啊?李將軍,這個時候,似乎不是長他們志氣滅自己的威風的時候吧?我們還有十來萬軍馬。還是有機會與新漢軍一戰的。現在,他們就是憑著他們的弓箭精良罷了,憑著他們的床弩威力大而已。」

    「哈哈,非也非也。弓箭精良?難道我們的弓箭就不利?我們的弓箭就射不死人?難道我們就製造不出床弩來?還有那些能阻擋我們大軍衝鋒的鐵蒺藜,難道我們就沒有?可是,我們為何卻沒有想過要如此佈陣攻擊敵人?為何我們從來都沒有試過,利用大量的鐵蒺藜來佈陣困住敵人?說真的,如果我們早可以像新漢軍這樣戰鬥。我們又何懼新漢軍?」

    「呃,李典將軍,別說這些了。還是想想,我們現在怎麼辦?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啊。」

    「好了,我已經有了讓我們躲過這一劫的辦法了。各位不用慌。」李典卻猛然揮手道。

    「啊?有了辦法?那快下令吧,如何突圍,我等全聽李典將軍你的。」

    一眾軍將有點驚喜的紛紛表態道。

    「來人!給我傳話過去,就說我李典要見劉易。」

    李典大聲喝道。

    「啊?李將軍你想到的辦法。就是要見劉易?這是什麼意思?莫非……」

    「不用猜了,沒錯。現在,我們就只能向新漢軍投降了。不過。得要跟劉易談一些條件。」李典打斷那將的猜測道。

    「什麼?向新漢軍投降?李典將軍,不可以!我等寧願戰死,也絕不會向新漢軍投降的。」

    「對啊,李典將軍,這萬萬不可。我等深受丞相恩重,絕不能向新漢軍投降!」

    「住口!該如何做,李某自有決斷。爾等只需聽命便可,難道你們方才所說的,都聽我李典的話都是在放屁?」

    「可是……」

    「沒有可是,現在的情況,我們還能逃得出去?難道,你們都想看著我們這十萬兄弟被新漢軍全殺死在這裡?」李典決言道:「你們都在這等著,待我前去與劉易一會。」

    李典揮手,著親兵牽來了一匹戰馬。在新漢軍的床弩停止了攻擊之後,他們多少都帶了少量戰馬來到了這伏擊大陣後。

    李典,字曼成。山陽郡鉅野人。

    別看李典,作戰勇猛就以為他只是那些有勇無謀的山野匹夫。

    實際上,李典能深受曹操的看重,並不僅僅只是這些。歷史上的李典,他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為曹操征戰,立功無數,卻從不與人爭功。他崇尚學習,以及本身就有一股儒雅的氣質。嗯,別看李典是一個堂堂的大漢,但他的身上,卻真的有一種氣質,平時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一個學士而非將軍。在曹軍軍中,如果李典僅僅只是只有勇猛,他是不可能獲得曹操的看重的。他本人,亦非常尊重博學之士,在軍中,被許多將士視為長者。

    當然,李典的出身其實也不凡。雖然很難追究李典真正的家世如何,但是,卻可以從一些側面的記述當中,可以推測得出李典的出身是如何不凡。

    這個,李典有一個伯父,名叫李乾。

    其伯父本來就是一個人物,在黃巾暴亂其間,李家便有食客數千,那個時候,李乾就投了曹操。由此可見,李典的這個李家,可不一般,要是一般人的人家,能有食客數千?要知道,若放在戰國時期,家有食客數千,那都是可以和戰國四大公子齊名的名人存在了。

    或者說,曹操掘起,在初期,應該是受到了李典李家的大力鼎助。再加上李典本人亦有才幹,如此,曹操才會如此看重李典。

    劉易在收到曹軍當中的將領李典要跟自己談話,不禁在腦中惡補了一下李典這個曹將。發現這個李典,居然還真的有點不簡單。

    想了想,劉易便催馬出陣。到陣前來與李典見面。

    劉易沒有帶親衛,李典亦沒有帶,兩人在兩軍陣中會面。

    「李典,字曼成,兗州山陽鉅野人。嗯。聽聞,你們李家,還是當地豪族,不知是否是如此?」劉易面帶微笑,率先向李典拱了拱手道。

    「哦?」李典神色一呆,有點驚異的拱手回禮道:「敗將李典拜見太傅。太傅是如何得知李某的事?不會是專門派人調查過李某,或者太傅早已經將曹丞相帳下的所有的都調查過了一遍?」

    「哈哈。我新漢朝是大漢朝廷,而你們曹丞相,亦稱是大漢朝廷。互相刺探,亦是當然的。」劉易哈哈一笑道:「嗯。聽說過李典將軍雖為戰將,實際卻是一個儒雅之士,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倒讓我劉易想與李將軍結交一翻。」

    「太傅莫要折煞李某了,李某隻是一介匹夫,談何儒雅,只是李某心裡羨慕像太傅這樣有著驚世之才的名士。只是一直沒有機會與太傅見面罷了。呵呵。其實……」李典說著,臉色一苦,苦笑著道:「其實。李典心底裡,只是仰慕太傅的文才,但真心不想見識太傅的武勇,尤其是不想與太傅在戰場上對陣。這讓李典深感挫折啊。」

    李典把話引到了眼前的戰爭來。

    劉易臉上談談一笑,擺了擺手道:「好了,李典將軍。有些事,不是你我可以決定得了的。現在,大家亦只是各為其主。說吧。你現在見在下,有什麼的建議?」

    「太傅,李典欲率此曹軍十萬,投降太傅。不過……」

    「哦?那說說看,你有什麼的條件?」劉易打斷李典的話問。

    戰敗一方投降,這自然是常事。每一次戰爭,除了一些特別慘烈的戰爭,一些特殊情況下的戰爭。真正在戰場上被斬殺的將士,估計不會太多,相比較而言,投降及逃走的士兵,會更多一些。

    劉易也不會當真的就坑殺了這麼多曹兵,除非真的是沒有辦法,如果可以招降他們的話,那自然就招降。

    何況,曹操的這些士兵,戰鬥力不俗,如果能招降他們的話,就等於新漢軍就多了十萬精兵。

    當然,就算招降了這些曹軍,劉易也不敢輕易相信他們的,因為劉易不會懷疑這些曹兵對曹操的忠誠,特別是那些曹將,像李典,他說要投降自己,劉易是不會相信的。如果李典當真的說要投降自己,那他肯定就是詐降。

    這樣的話,劉易就要考慮考慮是否要接受,又或者要好好考慮一下要如何處置這些曹操的軍將及下面的將士了。

    不過,李典此時似考慮了一會,有點難以啟齒的樣子對劉易道:「太傅,李某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我李典個人不會投降新漢朝,不會歸順於太傅你。」

    「哦?」劉易有點意外的望李典,這個,劉易還真的沒有碰到過跟自己談投降,談條件,但他個人都首先要言明不會歸順於自己的事。

    「第二條件……」李典望了劉易一眼,見劉易只是驚咦一聲,沒有出聲發問,便繼續說道:「曹軍當中,有一小部份對曹丞相特別忠誠,他們寧死也不願降的,對於這部份曹兵,李某想請太傅網開一面,可以將他們禁起來,又或者……放他們離開……」

    「還有第三麼?」

    「……有……」李典猶豫了一下道:「第三,李某想請太傅善待這些曹兵,他們,盡皆精兵,最起碼,李某希望太傅莫要將他們作為苦力奴隸一樣處置。呃,就這三個條件了。」

    「嗯……」劉易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側頭望著李典問:「李典將軍,其實,你所言及的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和第二個條件可以合在一起來談。因為,曹軍的將士,當中不願意歸順我劉易,也包括了你李典在內。你何不多加一個條件,比如說,你自己個人又想要如何?」

    「我個人?……」李典扭頭,望著後面依然還有喊殺慘叫聲傳來的地方,然後神色有點痛苦的道:「太傅,李典現在,根本就無意考慮個人的問題。這一次。是我們太大意,不,是連續兩次,都是在這同樣的地段,是我們犯了錯。害我們這麼多兄弟都慘死在這裡。李某心裡非常明白我們曹軍將士的心,他們是寧死也不願降的。但是,李某卻不想再看到他們作無謂的犧牲,在你們新漢軍的弓箭大陣的攻擊之下,我們就算有再多的人馬,恐怕都逃不過被屠戮的命運。現在。李某隻想他們活著。」

    「我問你個人意欲如何?」劉易聽李典說這些,皺了皺眉問。

    站在劉易的立場上,與曹操是對立的,自己不殺曹操的軍馬,就會被曹操反過來屠殺。因此,在這方面上,劉易是沒有話可說的。劉易哪怕心裡不願意殺太多人,可是,有時候不殺還真的不行。

    「我……我……」李典吞吐著道:「是我李某著這些曹軍投降,也就等於我李某亦背叛了曹丞相,愧對了丞相,無顏再見丞相。因此。待太傅答應了李某,受降了這些曹軍之後,李某就唯有一死。以謝天下。因此,第一和第一個條件,得要分開來說。」

    劉易有點訝然的看著李典,似是沒有想到李典居然是抱著一個必死之心。

    劉易想了想對他道:「李典將軍,這你可是有點另人所難了。不用你說,劉某亦知道。這一支曹軍,是曹操的精銳之師。要不然。我劉易亦不會花費這麼多功夫,連續在此伏擊你們曹軍。這支曹軍當中,有多少你們曹軍的將士不願投降的?如果是大半都不願降呢?那些不願降的,難道我將他們放了,待來日再來攻擊我劉易?這世上哪裡會有這麼好的事?我劉易雖然大度,可是也沒有大度到這個地步。」

    「那、那依太傅的意思……」李典也自知自己的條件有點讓人所難,他本來就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並不認為劉易就真的會完全依了他之願。畢竟,現在雙方都是敵人,不可能因為說幾句奉承的話就能讓他如願。

    「我的意思?第一,你們現在要無條件投降;第二,如你所願,投降的曹軍,我不會虧待他們,起碼,不會將他們當作苦力奴隸。第三,我可以答應放你們一部份的人離開,但是,卻是有限制的,最多,就只能放了你們五百人。這當中,包括了你李典在內。嗯,我劉易亦是一個愛才之人,你李典身上,有值得我劉易看重的東西。所以,我可以答應放你李典離開。但是,我還得附加一個條件。你回去見到曹操,就轉告他,荊州,他不能再插手,不得再增兵襄城。當然,這僅限於襄城,限於荊州,別的,如冀州,他曹操若想揮軍北上,與我新漢軍在冀州一戰,那就隨便。我新漢軍大軍會在冀州等著他。」劉易沉著臉,凝神望著李典,不容置疑的道。

    「可、可是曹丞相可不是我李典可以左右得了……」

    劉易一擺手,道:「我這只是讓你轉告,並不是讓李典將軍你代曹操決定。假若,曹操堅持要插手荊州的事,要增兵襄城,想從中混水摸魚,想打我新漢朝的主意,那麼也是曹操的事,到時候,就別怪我劉易揮軍攻伐你們兗州、許昌了。」

    這個時候,李典知道他已經別無選擇,他可以不在意自己的性命,抱著必死的心態,但是他卻在意自己將士的性命。所謂好死不如賴活著。

    他咬了咬牙,點頭道:「好!那我這便回去率軍投降。還請太傅可遵方才所言。」

    「哈哈,我劉易豈是那種言而無信的人?」劉易見李典同答應了自己的條件,不禁心裡一喜,笑道:「嗯,你回去,讓曹兵放下武器投降,然後,我會隨你挑出五百人離開。」

    「一言為定!」李典知道現在多說無益,能保住自己曹軍大多兄弟的性命才是最為主要的。

    拱拱手,李典勒馬回頭返陣。

    回到曹軍當中,李典如實的向一眾曹軍軍將說了他與劉易所達成的條件。

    一下子,還真的炸了窩。

    當下便有不少曹軍軍將,不願意投降,還想著要與新漢軍戰到底。

    不過,李典極力苦勸,讓那些鼓噪的將士安靜了下來。

    的確,他們當中,不少曹軍將士寧死不願降。可是,卻不代表所有的曹軍將士。

    當中,許多將士,有妻兒父老,他們若戰死沙場,家裡的妻兒又將如何?

    這可不是少數,而是差不多十萬的曹軍啊。他們如果當真的寧死不降,要與新漢軍決戰到底,那麼他們就只有死在這裡的下場。

    那些曹軍的將軍,他們也不得不考慮一下這些將士全死了的後果。

    活著,才會有希望。

    特別是,李典也提到,他們現在投降,只是暫時的,新漢軍不會折磨他們,最多就是將他們關押起來。假若有一天,曹丞相率大軍擊敗了劉易,那時候,就一定可以將他們都救回來,到時候,再一起追隨曹丞相。

    許多曹操軍將一想,覺得李典所說的也是在理。以他們現在的情況,當真還想與新漢軍一戰的話,那就真的是等於送死,沒有半點戰勝新漢軍的機會。

    如此,曹軍達成了一致意見,萬分不願的放下兵器,隨李典向新漢軍投降。(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01:18
第一百六十八章 曹操氣憤難當

    曹軍遭到新漢軍伏擊幾乎全軍覆滅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各路諸侯的耳中。本輕小說由

    曹操,在李典還沒有回到許昌之前,他便收到了自己軍遭到新漢軍伏擊的消息,這是夏侯兄弟與徐晃等將,派快馬向曹操稟報的,這些曹操的大將,面對這樣的戰局,面對如此慘重的損失,他們自覺難辭其究,所以不敢向曹操隱瞞軍情,只能如實的將實際情況向曹操如實的匯報。收到眾將的匯報,曹操不禁暴跳如雷,連續兩次在同一個地方遭到新漢軍的襲擊,讓他損兵折將,怎到曹操不怒?

    當然,曹操並非是對於自己的軍馬作戰不力而憤怒,而是對於劉易居然連續兩次在同一個地方伏襲他的軍馬而憤怒。這一次對宛城的進攻,曹操可謂煞費苦心。從一開始,曹操就認為劉易肯定是處於一個非常被動的局面。可是,卻讓劉易化被動為主動,視他曹軍如無物,似乎根本就不將他曹操放在眼內,說要伏襲便伏襲。這讓曹操真的無比的氣憤。

    宛城這個新漢朝的南大門,僅只有十來萬的軍馬進駐防守,在劉表的三十來萬荊州軍的進攻之下,曹操先入為主的認為,劉易肯定是只能處於守勢。從一開始,曹操就沒有想過宛城的新漢軍還能如何。

    特別是當襄城的二十萬軍萬準備挺進到宛城,參與對宛城的攻擊的過程當中,大軍在行軍前往宛城的路途上遭到了新漢軍的襲擊。對於那次的意外,曹操亦認為那僅只是一次例外,曹操亦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劉易還會再次對他的大軍進行伏擊。

    也正因為有了第一次。曹操的心裡,下意識的認為:好吧,算你劉易厲害,在宛城前有三十萬的軍馬牽制著的時候,你劉易都敢孤注一擲。敢於不顧宛城的安危,膽敢傾盡宛城的軍馬,率軍前來襲擊他的軍馬。那麼,我再次增兵,並且軍馬要比上次更多了數萬人馬。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就不相信。你劉易還憑什麼來攻襲自己的二十多萬的大軍?

    嗯,在曹操的心裡,的確是認為劉易不可能再次襲擊他的大軍。

    在這種心態之下,卻再次遭受到劉易的新漢軍襲擊,曹操真的非常的氣憤。

    曹操氣憤當余。亦非常的無奈,欲哭無淚。丫的,你劉易怎麼能這樣子?你還讓不讓人活了?第一次襲擊自己的軍馬也就算了,但是第二次還來?你這樣到底是什麼的意思?你真的要穩穩的吃住自己麼?

    不過,曹操氣憤歸氣憤,無奈歸無奈,他亦知道,事情已經發生了。他的軍馬的確是第二次再遭受到新漢軍的襲擊,已經損失了十多萬軍馬,兩次遭到襲擊。前後損失了二十餘萬的軍馬,這個損失,還真的是曹操不能承受之重。

    這在之前,曹操當真的是萬萬想不到的。

    曹操現在的軍馬,總兵力大約是在八十萬人馬左右,這一連兩次遭受到了新漢軍攻襲。讓他直接損失了四分之一的軍馬。

    曹操並沒有責怪自己的軍將,因為他並不認為是自己的軍將作戰不力的問題。而是劉易太過狡猾了,總是讓人出乎意料。

    曹操現在。只是不甘心,他不甘心自己處處受制於劉易,受制於新漢軍。特別是如今一下子折損了二十來萬的軍馬,讓曹操感受到了一種緊迫感,讓曹操心裡非常擔心接著下來,他還要如何與新漢朝周旋?難道他就如此被新漢朝,被劉易克制?讓他徹底失去了問鼎大漢江山的機會?曹操知道,如果這一次,在荊州劉表不願歸順新漢朝,難得的下定決心要與新漢朝一戰的情況之下,他還不能把握機會,從中挫敗新漢軍的話,等劉易從容解決了荊州劉表,奪得荊州這塊地盤之後,那麼他曹操怕是再難有機會跟劉易叫板了。

    因此,曹操不禁發了恨。覺得你劉易敢孤注一擲,敢一連兩次不顧荊州那三十萬軍馬的牽制,敢於對自己的大軍伏襲,那麼自己又為何不孤注一擲一次?我就不相信,你劉易還真的能三翻四次的對自己的大軍進行伏襲。我就不相信,我曹操的大軍就不能當真的殺到你宛城之下。

    曹操在第一時間,他不肯認輸,他決心一定要在宛城打開局面,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再抽調軍馬,並親自率軍進駐襄城,再次向宛城發起進攻。

    對於曹操來說,這的確是難得的一個可以挫敗劉易的機會,如果錯失了,他還真的不知道何時才會再有這樣的好機會,可以直接向新漢朝發起進攻了。

    不過,當他氣憤難當,決心要向襄城再次增兵,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向宛城發起進攻的時候,荀攸及程昱卻從夏侯兄弟及徐晃這幾將的聯合報告當中看出了一些不妥,是關於這幾將對於張飛猜測性的匯報,讓他們這些謀臣有一種覺得宛城就是一個坑的感覺。

    因此,在曹操召集眾人,準備向他們宣佈自己的決定時候,一眾謀士趕緊向曹操說出他們心裡的疑惑。

    實際上,對於夏侯兄弟等將的匯報,曹操自然是仔細的看到了,只是,因為心內的氣憤,讓曹操沒有多想而已。

    荀攸趕緊阻止曹操道:「主公,現在我軍新敗,請主公萬萬不可衝動,萬事還是等我們商議過後,再作決定。」

    「主公,公達的意思,亦是程某的意思。何況,我等都認為,夏侯將軍他們對於荊州軍的張飛、關羽等將的推測,我等認為,不可不關注。」程昱亦趕緊勸阻曹操道。

    「哦?諸位,難道,我等就因為一些猜測,便放棄這次難得的機會,不再對宛城用兵?就讓我們白白損失了二十來萬的軍馬?此消彼漲的情況之下,如果我們這次不利用這個機會對新漢朝形成威脅的話,將來,我們朝廷恐怕就完全處於被動的局面,任由新漢朝宰割了。」曹操不假思索的道。

    「不是的,主公,夏侯將軍他們匯報的情況當中,有一些狀況,我們不能忽略,一定要慎重對待。」

    程昱等人擔心曹操一意孤行,趕緊迂迴的勸說。(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01:19
第一百六十九章 謀殺二劉

    「哦?公達、伸德,你們說元讓他們匯報的情況有問題?有不盡不實之處?」曹操聽到一眾謀士都勸他要慎重考慮,他只好按下心頭的怒火,向他們帶點質疑的道。輕小說

    「非也,主公,你先冷靜冷靜,這個時候,可不能意氣用事啊,程某所言的,是指夏侯將軍他們對張飛是否與劉易聯手來引他們進入新漢軍的伏擊陣地的事。」程昱搖頭道:「主公,程某認為,那未必是夏侯將軍他們的推測,依他們的性格,如果沒有那樣的事,他們也不太可能會如此亂說。」

    「張飛、關羽,都是忠義無雙,情深義重的人,他們行事堂堂正正,是真正的君子作派。這一點,我曹操自問是看得很準確的。現在,劉備就在襄陽,張飛、關羽兩將,則率荊州軍在宛城與新漢軍對持攻戰。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們認為,張飛、關羽他們率軍與劉易交戰的時候,還會與劉易聯手,謀算我曹操的軍馬?這個……似乎不太可能吧?依他們的性格,他們必然會忠於劉備的,而與劉易交戰,打敗劉易新漢軍。這不僅僅對劉表及我曹操有好處,對於劉備亦有極大的好處。因為,很明顯的,一旦劉表被劉易擊敗,荊州被新漢軍奪得。那麼他們的結義大哥劉備,亦等於是沒有了立足之地。憑他劉備現在的實力,失去了劉表這個依靠,那麼他劉備又將何去何從?他是絕對沒有實力與新漢軍對抗的,到時候,劉備還不是要被劉易所滅?所以,曹某認為。關羽、張飛,是不太可能與劉易聯手謀害我軍的。」曹操有點理所當然的道。

    「主公,若是正常的情況之下,主公所言的確有道理,並且。我們亦相信主公對於張飛、關羽的性格的判斷。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啊。」

    輪到荀攸道:「主公,你應該知道,荀某荀家有人在新漢朝為劉易效力,平時,荀某與他們亦常有書信往來。畢竟,都是荀家的人,是兄弟叔侄,我們就算儘可能的不談國事,不談牽涉到我們朝廷與新漢朝的事。可是,荀某亦可以從一些側面瞭解到一點新漢朝的情況。比如,關羽、張飛與劉易的關係等等,許多世人不知道的事,荀某亦能略知一二。」

    「哦?說來聽聽……嗯,劉易本來便是劉備手下的一個小義兵,與關羽、張飛早便認識,這些事。曹某是知道的。可是,他們還有什麼的關係?總不可能,關羽、張飛與劉易的關係。深得過與劉備的關係吧?關羽、張飛他們,總不可能因為這些關係而置劉備不顧吧?」曹操還真的有點不解。

    「呵呵,主公對於劉備、關羽、張飛以及和劉易的關係,自然是知道的,關且,主公對他們的性格。亦洞察分毫,並沒有看錯。但是。有一點,主公你可能忽略了。那就是當初劉備、關羽、張飛他們。是為何走到了一起?又因為何事而結義為兄弟的?」荀攸笑著問。

    「啊?這個……不就是為了響應朝廷的號召,起兵攻伐黃巾軍麼?」曹操下意識的道。

    「哈哈,主公,你還真的身在局中,卻是當局者迷。」荀攸道:「他們當初,為了響應朝廷號召,集結義兵攻伐黃巾軍是沒有錯,但是,他們卻是在那時候就立下了宏志,要為匡扶漢室、振興大漢而戰。這個,才是他們的大前提。」

    「額,對對,你們不說,我還差點忘了這個,嗯,忘了劉備是一個極具野心的人物。沒錯,劉備的確不是一個甘於人下的人,這一點,我曹操不會看錯的。」曹操點頭道。

    「這便對了。關羽、張飛,是忠義之士,是堂堂正正的君子。但是劉備呢?因為他的野心,有了野心,就會有所追求,當他的追求難以達到的時候,其人所行之事,可能便有所有失德。或者,不會這麼嚴重,但卻一定會與當初三人一起結義之時所說的,他們在一起結義,就是為了匡扶漢室、振興大漢的誓言有所違背。如此一來,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一起看起來是患難與共,兄弟情深,可實際上呢?那關羽、張飛,都是眼裡揉不進沙子的人,假若劉備的一些事,有違關羽、張飛的本心,那麼他們還會一如既往的支持劉備麼?又或者說,關羽、張飛能夠違背自己的內心,去為劉備做事麼?這個,我看未必!」荀攸言之有物的道:「像關羽、張飛兩員勇冠三軍的大將,他們只會是那種沒有自己思想,任那劉備說東便是東,說西便是西的人嗎?從他們之間所發生的一些事當中,可以看得出來,實際上,關羽、張飛亦是有著自己主見的人,如果劉備所做的事,有違背他們的本心,我看,他們就未必會去做。」

    「哦?那這些又如何說?」曹操越聽,便覺得這一眾謀士所說的非常有道理。

    「劉備,他論謀略武功,都不算頂尖,他有何德何能收服得了關羽、張飛?他憑藉的,無非就是他是漢室宗親的身份,如果他沒有這個身份,那麼當初劉關張三人一同起兵,恐怕就輪不到他來做主,要知道,當時劉備起兵,所有的開支用度,幾乎都是張飛所捐。他利用了這個身份的便利,再利用所謂的仁義、忠誠牽絆住關羽、張飛。當然,也不可否認,劉備此人,的確亦是一個人物,特別是當初與關羽、張飛結識的時候,滿嘴仁義道德,一副大丈夫作派,所以,自然便能讓關羽、張飛兩將相隨。但是,荀某相信,關張兩將當初相隨劉備,肯定不會就打算一生生死相隨的,他們亦是英雄豪傑,心底裡肯定不想屈居別人之下。只是,劉備落實了他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身份上,就自然的高出關、張兩人一等。這才讓關張兩人,接受了劉備在他們這三兄弟當中的地位。但許多時候,關羽、張飛兩人,亦常常表現出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主見,有著他們獨立特行的一面。好比當初在安喜縣。張飛便有違了劉備的本意,毒打督郵,要棄劉備而去,要不是劉備知道,他不能沒有了張飛的輔助,趕緊亦棄官與張飛一起離去。否則他們三兄弟早便各奔東西了。他們在一起這麼久,我想,肯定會有一些我們知道或者我們不知道的事情發生在他們的身上……」

    「這個我曹操相信,關羽也好,張飛也好。他們自然會有自己的主見及意見,可是這能說明得了什麼?憑這些,總不可能就能夠說明關羽、張飛會背叛劉備,轉而與劉易一起來謀害我們的軍馬吧?」曹操打斷了荀攸的說話道。

    「不不,主公請不要急,且聽荀某說。」荀攸揮揮手道:「以上所說的,只是一些小問題,現在跟主公說的。才是真正的關鍵。主公你自己都說了,關羽也好,張飛也好。都是忠義之士,但是主公你有沒有想過,關羽、張飛的忠義,他們是對誰忠對誰義?」

    荀攸說到這,重重的道:「關羽、張飛,他們的忠。應該是指忠於漢室朝廷的忠,而非是對於劉備的忠。而義呢?我想。應該是民族大義的義。而非僅僅是對劉備的那一點兄弟的情義。」

    「嗯,公達你所說的倒沒錯。我知道關羽的忠義,的確是大忠大義。那劉備……哼!只是假仁假義!」曹操對荀攸的話深表認同。

    「是啊,劉備的確讓人感覺到有些假仁假義,但不可否認,他在關羽、張飛的心目中,應該是一個仁義好大哥。不過,這世事無絕對。亦是所謂的日久見人心。劉關張三人在一起的時間長了,誰的真情性,互相肯定有所瞭解,慢慢的便會有更深刻的認識。那劉備,他掩藏得很好,不管是何時何地,總是以一副老好人的模樣出現,特別是在關羽、張飛的面前,他行事從來都無可挑剔,非常的小心謹慎。這就使得關羽、張飛兩將,他們就算是看到了某些的對不勁,但也只能礙於情面,他們不得不追隨在劉備左右。劉備在關羽、張飛的面前,從來都不會犯什麼錯,尤其是那些有違關羽、張飛本心的事,劉備在兩個義弟的面前,一定不會做。」

    荀攸接著說道:「可是百密一疏,一個人,掩藏得再深,也會有浮出水面的那一天。荀某相信,現在的關羽、張飛,他們兩將與劉備的理念,應該是發生了極大的衝突。這怎麼說呢?」

    荀攸似是自言自語的道:「首先,關羽、張飛,他們是忠於大漢朝廷的。而如今大漢,哪個還關羽、張飛心目中的大漢朝廷呢?我們許都朝廷,當初劉備、關羽、張飛都到過這裡了。可是,並沒有讓他們歸心,或者說不能讓劉備歸心,帶著關羽、張飛逃走了。那麼,就只剩下劉易的新漢朝這個朝廷,恰恰,又是劉易佔據了洛陽,這是大漢舊朝之都。而又恰恰,劉備自此至終都沒有投到新漢朝去。主公,諸位大人,你們說,若你們是關羽、張飛,若你們又如關羽、張飛一般忠於大漢朝廷,你們的心裡,是否會想著要到新漢朝去看看?起碼去看看,看看是否值得你們報效吧?」

    「不管出於什麼的原因,劉備連新漢朝都沒有去過,並且,打心裡就沒有想過要投效新漢朝。他不想投效,那就是自己不甘於人下,想要自己獨立。如果沒有劉易,沒有新漢朝,僅只有我們這個朝廷……呃,主公,荀某隻是假設……劉備不願報效我們這個朝廷,這或是情有可願的。關羽、張飛或者會真心助劉備自立,以漢室宗親之名,成為一方諸侯,甚至會助劉備如當初的光武帝劉秀一般,光復漢室,甚至情願讓劉備取代漢室。但是,現在有了新漢朝,劉備卻不相投,那麼,這就使得關羽、張飛與劉備在意念上有著很大的分岐。」

    荀攸說著,小心的看了一眼曹操,小心的說著。

    嗯,他所說的這些話當中,帶有他們現在的朝廷,亦並不能代表漢室正統的意思。有些話。他亦是不可能擺明了說出來的。不會說出,現在許都的這個朝廷,是曹操的朝廷,並非是漢室劉家所掌握權力的朝廷。

    在場的人,心裡都明白。曹操自己的心裡也更加明白。

    曹操擺擺手。對荀攸示意他不會計較這些,想了想道:「公達,那依你所說的,這關羽、張飛還真的有可能與劉易聯手謀害我們曹軍?」

    「他們是否聯手,這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是,劉易與關羽、張飛。的確亦有著不少交情。據蔡瑁的情報,著關羽、張飛統率荊州大軍與新漢軍交戰,這只是因為荊州無大將,是劉表、劉備合謀逼著關羽、張飛統領荊州軍的。從這個情報上來看,我們最少可以看得出。關羽、張飛不想與劉易交戰,不想與新漢朝為敵。他們是迫於無奈,才答應統率荊州大軍,進軍到宛城之前。」程昱接話道:「這樣一來,對於關羽、張飛來說,能否打下宛城,能否打敗新漢軍,他們肯定是無所謂的。在這個時候。劉易若派出軍馬來襲擊我們向宛城挺進的大軍,哪怕不用與關羽、張飛通聲氣,關羽、張飛亦會一隻眼開一隻眼閉。兩不相幫。甚至,依張飛的性子,可能還會順水推舟,助劉易一臂之力。」

    「說得極是,估計,張飛那傢伙。他就是出於這樣的心理,配合了新漢軍。借接應夏侯元讓他們的軍馬,使得他們在剛剛經受了一次襲擊之後。認為有了張飛這個盟友接應,他的軍馬行軍,當應不會再有危險,正因為這樣的心態,才會導致我們損兵折將。唉……劉易好算計,這裡面,亦有我曹操之錯,不應該與劉表那軟弱無能的傢伙結盟啊。」曹操頓足道。

    「主公不必如此。」程昱勸慰道:「依程某估計,他們荊州軍,應該不算是完全由關羽、張飛統率的,起碼,明面上是關羽、張飛為統師,但實際上,他們就只有一個統師的名頭,真正打起來,關羽、張飛未必可以指揮得動荊州軍。而荊州軍,他們本來就不敢與新漢軍交戰,哪怕有了關羽、張飛坐鎮軍中,他們亦是攻擊無力。我想,劉表可能亦是打著一個想讓我軍前去攻擊宛城,他們荊州軍坐壁上觀的打算。但是,荊州軍的情況,身在局中的關羽豈能不知道?因此,他亦更樂於見到新漢軍敗退我軍,然後,他們荊州軍也就不可能獨立與新漢軍交戰,因而達到了關羽不用與新漢軍交戰的目的?看著吧,現在我軍一連襲到了新漢軍的襲擊,損兵折將,荊州軍看到我軍都敗於新漢軍,他們豈敢再在宛城挑戰新漢軍?我想,荊州軍恐馬上就會從宛城撤走。如此一來,主公你現在還想率大軍親征,還有何意義?有荊州軍牽制,哪怕是假牽制也好,我們都難以奪取宛城,現在,主公親征,就等於是我們曹軍獨力攻戰新漢軍。主公認為,我們有幾成把握可奪下宛城?」

    「這個……」

    曹操當即便如被潑了一盤冷水,讓他從頭冷到腳,方才的滿腔怒火,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可惡!可恨!難道,我曹操便如此白白損失了二十多萬軍馬?」曹操不甘心的恨聲道。

    「主公……」程昱亦似無可奈何的攤攤手道:「主公,我們現在一下子損失了這麼多兵力,似乎更不適宜向新漢朝發起攻戰了。何況……若荊州軍退兵,我軍前去攻擊的話,這就等於是拉開了我們與新漢朝爭戰的序幕。一旦將劉易惹急了,我們恐怕就會四面受敵,會遭受到新漢軍的大舉進攻啊。」

    這個道理,曹操心裡是明白的。

    他之所以要與劉表結盟,是因為看到劉表同樣有數十萬軍馬,他不希望劉表的荊州軍能挫敗新漢軍,但能為他牽制住新漢軍也好。起碼,有荊州軍在宛城牽制,劉易就不能輕易獲得荊州之地,也不太可能直接從宛城向他的豫州發起攻擊,因為新漢朝也要提防劉表的荊州軍啊。這樣一來,曹操就只需要屯兵陳留及黃河南岸一帶,他就基本可以確保自己的勢力地盤的安全。甚至,他還可以從中抽調出一支大軍,尋機與新漢軍一戰,或者,可以揮軍北上,趁新漢軍與袁紹在冀州大戰之機,他亦從中戰得一些便宜。比如,奪取冀州東南部的地盤,以及冀州西南部的河內郡。

    「主公,依程某看,我們現在,應當加強徵兵,盡快恢復我們的兵力,增加黃河南岸的防守強度,提防新漢軍在滅了袁紹之後,會順勢渡過黃河進攻我們兗州。另外,程某想去一趟泰山與藏霸見見面。因為,萬一新漢軍要渡過黃河南來,泰山便是我們東部的主要屏障,是阻止新漢軍經青州北海向徐州進攻的主要屏障。所以,這個時候,泰山不容有失,必須要掌握在我們手裡。」

    「嗯,那宛城呢?就這樣算了?」曹操道。

    「當然不能這樣就算了,不過,我們可不能直接派出軍馬去攻擊宛城了,我們只能派兵到襄城坐鎮,提防劉易會向我們攻來。然後,給予劉表一定的援助,不求劉表可以擊敗新漢軍,只求劉表的荊州不要過快落在劉易的手裡。我想,憑劉表那數十萬的大軍,只是防守,應該可以敵住新漢軍,拖住新漢軍擴張的步伐,只需他們堅持一兩年的時間,我們就能快速的壯大起來。」

    「不行啊,我擔心劉表拖不住新漢軍那麼久。」曹操擔心的道。

    「主公,不用擔心,要不然可以這樣,我們先劉易一步,奪取荊州……」

    「哦?公達你們有何良策?」

    「強攻肯定是不行的。」荀攸悠悠的道:「我想,我們可以啟動我們布在荊州的棋子了。」

    「你是說蔡瑁?」曹操有點意動的道。

    「正是!」

    「他一個見利忘義的傢伙,能起得到什麼的作用?」曹操打心底裡就有點看不起蔡瑁。

    荀攸道:「現在荊州的情況很微妙。總的來說,劉表也好,劉備也好,他們都需要如關羽、張飛這樣的大將為他們敵住新漢軍的進攻。但是,現在劉表在裝病,名義上是由劉備在主持荊州軍政事務,實際卻是劉表在暗中主持。主公想想,假如,那劉表是真病呢?假如劉表真的病死了呢?同時,那劉備也死了呢?」

    「咦?」曹操聽得眼睛一亮,若有所思的道:「若劉表、劉備都死了,那麼荊州便會大亂,不過,前線卻是關羽、張飛率軍敵住新漢軍……不不,關羽、張飛又怎麼會當真的與新漢軍交戰呢?不對啊,公達、仲德,如果劉表、劉備同時死了,那麼,關羽、張飛豈不是順勢投了劉易?然後引新漢軍順便掌控了荊州?」

    「哈哈,主公,這得要看劉表、劉備是怎麼樣死的了。」荀攸哈哈一笑道:「何況,在此之前,我們得要先做好一切的準備。比如說,文遠與關羽不是交好麼?我們現在,不能再派兵直接參與攻擊宛城了,那荊州軍肯定會回撤防守,到時候,我們可以說,派出一些大將助劉表抵敵劉易。不派兵,就派將,嗯,他不是缺大將麼?我們可以派出大將。」

    「然後呢?」曹操一邊聽,一邊思索著道。

    「然後?我們可在襄陽製造一些事端,比如說讓劉表殺了劉備,又或者殺了劉備嫁禍於劉表。只要事情做得巧妙一點,讓關羽、張飛在事前得到一點風聲,讓關羽、張飛相信是劉表要害劉備,那麼他們肯定要趕回襄陽營救劉備。這樣,這兩將一離開前線回襄陽,我們的將領,便可以順勢接掌荊州軍權。」

    「這樣啊?但是要做到又談何容易啊?」曹操有點不太看好這個計畫道。(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01:19
第一百七十章 劉表的疑心病

    「正常來說,計畫只是計畫,要想成功真的不容易。精彩輕小說閱讀,就上但是,我卻認為,此計可行。」

    荀攸胸有成竹的道:「因為,我們有蔡瑁從中安排動手。」

    「主公請想,據蔡瑁的詳細情報,現在,劉備其實是在劉表的暗暗掌握當中,沒有了關羽、張飛在劉備身邊,劉備的小命,就等於是捏在劉表的手裡。並且,那劉備身處險境卻還不自知,現在,他還當真的以為劉表當真的病重,滿心想著要如何真正的取代劉表代之。他並不知道,他在襄陽的一切活動,都逃不開劉表的耳目。」荀攸細細的分析道:「我們可以這樣,想辦法,讓劉表相信,劉備正在行動,準備策反劉表身邊的文武,正式想要取代劉表。這個,我想,蔡瑁一定會做得到,並且會做得很好。」

    「可是,就算是這樣,那劉表知道劉備野心勃勃,想要真正奪權,那劉表也未必敢當真的殺了劉備啊,他最多就是將劉備正式軟禁起來。他在這個關鍵的時候,豈敢再因為殺了劉備而激怒關羽、張飛呢?」曹操疑惑的道。

    「呵呵,劉表自然是不敢殺。」荀攸道:「但是,據蔡瑁的密報,那劉備現在在襄陽的動作,其實足夠劉表殺他一百遍了。我們現在,只需要將劉備在襄陽的那些動作,讓蔡瑁偷偷的向關羽、張飛作一個匯報。透露出一點意思,就只要透露出劉表已經對劉備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便好。然後,再過一些天,蔡瑁再緊急的向關羽、張飛透露,說劉備已經準備好要取代劉表。但恐劉表已經知道劉備的動作,有可能會先下手為強……嘿嘿,這樣一來,關羽、張飛必定會擔心劉備,會從前線趕去襄陽。就在關羽、張飛離開前線。我們就將劉備、劉表先後……」

    荀攸少有的露出有點陰險的神情,做了一個手起刀落的動作。

    「那、那蔡瑁敢?或者說他可以做得到?」曹操最為擔心的還是這一點。

    「這可不到蔡瑁不敢了。現在,能夠做得到這事的,也非蔡瑁莫屬。」荀攸道:「蔡家在荊州根深蒂固,手握兵權,與劉表原來的一眾部屬關係密切。並且。蔡瑁亦並非庸才,才能還是有一點的。劉備一死,嫁禍於劉表,劉表再亡,荊州就唯有蔡瑁可以代統。而在劉備被劉表所害的過程當中。蔡瑁一直做出已經投了劉備的姿態,多次向關羽、張飛送信示警。如此,蔡瑁在接掌了荊州之後,關羽、張飛未必會為難蔡瑁。這個時候,關羽、張飛在劉備死後,已經是無主之將,主公可今張遼張文遠招之。哪怕是招不到,也沒有關係。因為荊州軍政大權已經落在蔡瑁的手上,加上又有我們的大將協助,相信沒兵沒權的關羽、張飛。也無可奈何。然後,可推出劉表之子為荊州牧,發表聲明,向我們朝廷歸順,我們的軍馬,便可以開進荊州。先劉易一步,奪取荊州。」

    曹操聽完之後。沉思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李典卻帶著劉易放其回來的五百軍將返回到許都。求見曹操。

    曹操早從夏侯惇等將的匯報當中,知道李典已經陷於新漢軍的伏擊大陣,還不知道其生死。他聽到李典回來了,喜出望外,親自到丞相府門外迎接李典回來。

    不得不說,有時候,曹操對於禮賢下士做得還是比較到家的。尤其是對於他特別鍾愛的將領,他是比較大度的。他並沒有因為一眾大將打了敗將而責惱他們。因為他知道,就算換了是他曹操率軍,恐怕亦要著了劉易的道兒。

    對於他來說,只要他的這些大將能夠活著回來就好。

    「曼成!你沒受傷吧?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來來,跟咱進去,先喝些酒,給你壓壓驚。」曹操不待李典跪下謝罪,他就上前,將李典拉了進去。

    李典一臉愧色,神色不自然的任由曹操拉進了議事大廳。

    一眾軍將謀臣,亦上前來安慰李典幾句。

    不過,李典還是向曹操請罪,他坦承自己率十來萬曹軍向劉易投降了的事。並將劉易的話向曹操作了轉達。

    眾人聽後,荀攸卻向曹操道:「主公,可喜可賀啊,如今李典將軍安然回來了,這是一喜,另一喜,我們奪取荊州有望!」

    「哦?這又如何說?」曹操不解的望向荀攸。

    「主公,如今的時候,我們的確不宜再向宛城增兵,而劉易如今,恐怕就是想專心奪取荊州,對我們言出威脅,當然,如果主公當真的親自率軍去宛城,那麼還真的有可能演變成我們朝廷與新漢朝的大戰。這對於我們來說,亦不是太有利的事。因此,主公何不順勢答應了劉易?如此一來,劉易肯定會認為,我們經過此一兩次的挫折,我們已經怕了他。主公可回覆劉易,表明不會再興兵攻伐新漢朝。如此一來,劉易必然不會再重視我們。起碼會對我們有些輕心。這樣,對於我們要實行方才所謀之策,卻要方便了許多。」荀攸道。

    「好像也是這個理……」曹操聞言,覺得方才之計,還是有可能成功的。

    只要劉備、劉表一死,荊州大權就落到了蔡瑁的手上,只要自己暗結兵力,待所謀之事成功,他的軍馬亦可以快速直接進入荊州。

    最關鍵的,是推出劉表之子,向自己歸順,這樣,自己就名正言順的堂堂正正的接掌荊州。讓天下人都無話可說,尤其是,自己以朝廷的名義接掌了荊州,劉易若要再來攻擊,那麼劉易就是出師無名,在道義上也站不住腳。

    「好!那就依公達之言,馬上秘密執行這個計畫。這一次,我們只能成功,不許失敗!」曹操考慮良久。才決定按計畫行動。

    曹操又著張遼,再次前往荊州軍大營見關羽,讓張遼不要回來了,做好隨時奪取荊州軍的統率權。還有李典,曹操亦派他陪同張遼一起去荊州軍大營。再命。在襄城,就留下夏侯淵一將鎮守,夏侯惇、徐晃亦帶一支精幹人馬秘密前往襄陽,與蔡瑁會面,必要的時候,可以在蔡瑁的安排之下。強行擊殺劉備、劉表。

    另,還有張合,曹操命他即刻秘密從各地抽調軍馬,秘密前往汝南集合,隨時進入荊州。接撐荊州。

    一切佈置下去之後,就看蔡瑁了。

    嗯,且說荊州方面。

    劉表這段時間,可謂又驚又氣。

    驚的是,曹操的二十萬軍馬遭受到了新漢軍的襲擊,居然沒有開到宛城就被打退了回去。他當時,還真的無比心驚,因為。連曹操的大軍在新漢軍的面前都這麼不堪一擊,那麼他劉表還有什麼的希望?

    自己的軍馬,在關羽、張飛這樣的絕世猛將的率領之下。依然沒能奈何得了宛城,向宛城的進攻,遲遲沒有進展。劉表真的非常擔心,如果曹操的軍馬不來參戰的話,他就真的只能收縮兵力,對新漢軍進行嚴防死守。至於能夠守得住多久,他的心裡也沒底。

    劉表真的很擔心。自己的軍馬在宛城前會遭受到什麼不測,如果不是曹操的反應快。馬上又再派來了軍馬,劉表真的就要將自己的大軍撤回來了。

    可是,沒過幾天,現在又傳來了曹操的大軍,居然在同一個地方再次遭受到新漢軍的伏擊,這一次的損失,要比第一次遭到攻襲更大。

    這一下子,劉表還真的害怕了。他再也不敢相信曹操了,馬上就暗中命令,讓他的軍馬從宛城之前撤回去。

    而氣呢?則是被他推到了檯面,為了能請出關羽、張飛助自己敵住新漢軍,不得不請來劉備掛名主持荊州大局。可是,這個劉備,當真的讓劉表感到可惡可惱。

    這丫的,還真的以為自己病重了,在襄陽活躍得不得了。

    嗯,儘管劉備的一舉一動都在劉表的監視之下,但是,劉表並沒有限制劉備的人身自由。畢竟,如果當真的將劉備完全軟禁起來,將劉備關押起來,一旦讓關羽、張飛知道了的話,又豈會真正為他劉表出力敵住新漢軍的進攻?

    所以,劉表就乾脆由劉備在襄陽似當真的取代了他成了荊州之主一般。但是,這劉備,當真的不知好歹,他還真的以為,像蒯家兄弟蒯越、蒯良投了他,靠向了他,屬意他劉備來取代他劉表成為荊州之主。

    嗯,劉備現在,可能還真的有點著了魔,又或者他對自己太過自信。以為憑著自己的名聲,憑著自己在大漢當中的仁義名聲,就可以讓許多名人名士折服,甘心輔助於他。

    就有如,當初在徐州的糜家兄弟一般。

    這蒯家兄弟,在劉備的眼中,還真的有點似在徐州的糜竺、糜芳兄弟。同樣是當地的名士,家境不凡,是地方豪門。劉備也知道,蒯家兄弟在荊襄地區的名望,只要他有了這蒯家兄弟的支持,那麼,他取代劉表不再是夢想。

    何況,劉備認為自己還有馬家兄弟的相助?

    所以,初初,劉備幾乎每天都是登蒯家的府門,天天與蒯家兄弟聯絡「感情」。他高談闊論,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天下少有,仁義無雙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大英雄豪傑,是一個天下少有的明君聖主。說得就似只要由他劉備真正做了荊州之主,他就可以統一大漢一般,就可以帶著追隨他的人,建立不世基業,名留青史……

    幾乎,整個襄陽名士,都被劉備一一去拜訪過了,難怕明知道一些是劉表的近臣,劉備都試探過,看看可否拉攏過來。

    劉備在襄陽的舉動,真的讓劉表又氣又覺可笑。

    丫的,你劉備難道就不知道,蒯家兄弟與我劉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某與蒯家兄弟,從一開始就是設計好了一個坑讓你來入局的?可笑你還以為真的已經收服了蒯家兄弟,已經獲得了蒯家兄弟的支持。居然還與蒯家兄弟密謀,計畫著要如何來謀奪咱的荊州?殊不知,你跟蒯家兄弟所謀之事。人家蒯家兄弟轉身就來向自己作了匯報。

    反正,劉表現在,就似是看著一個小丑,在襄陽城內竄上竄下,還自以為得計。

    說真的。明天收到下面的密報,劉備這丫的,滿嘴仁義道德的去忽攸人,真的讓劉表感到有點噁心。如果不是看在他招惹不起關羽、張飛這兩員大將,眼下亦要依重關羽、張飛的事上,劉表恐怕馬上就會從「病床」上「詐屍」。一下子好轉,親自回到檯面主持荊州大局,用不著劉備在上竄下跳了。

    現在可好,劉表一連受驚,再受氣。竟然還真的病了,這些天,他每天都精神不好,臉色蒼白,居然不用再化裝,看上去都是一副病重的樣子。

    現在弄得,劉表的心裡有點慌慌的,因為。他知道,劉備所謂的已經收服了蒯家兄弟,以及自己不少的近臣。這些都是假的,是自己之前與一眾臣子早早就安排好了,以安劉備的心,讓劉備在襄陽,以此來要挾關羽、張飛,或者說用來牽制關羽、張飛的。但是。劉表當真的病了之後,他自己都不禁有點疑神疑鬼起來。有時候,偶爾作惡夢。居然還夢到自己的那些巨屬,當真的被劉備說服背叛了他。

    往往,劉表都會半夜驚醒。

    不知道從何時起,劉表居然也有了一種居安思危的感受,對身邊的這些近臣,多少有了一點不太放心。

    萬一,當真的是萬一發生了那樣的事,那麼可笑的可能就是他劉表自己,自己搬起了石頭來砸自己的腳。

    有了這樣的心態,劉表忍不住,下意識的想試探試探一下自己那些近臣對他的忠心。所以,他真病了的事,他有意隱瞞了下來,居然連蒯家兄弟都沒有告之。

    就在再次收到曹軍再敗,沒能開赴到宛城之前的消息,一驚之下的劉表,趕緊召來一眾近臣。

    臨時,劉表忍不住試探一下這些近臣,說現在不能指望曹操了,不如他親自出來主持大局。將劉備派到前線去,讓劉備三兄弟為其鎮守郟下、安眾等地。他認為,現在劉備必不會願看到荊州被劉易所奪,一定會盡心盡力對抗新漢軍的。

    可是,卻遭到了他的近臣的一致反對,他們都認為,這個時候放劉備離開襄陽,讓劉備脫離了控制,事情可能會變得更糟。萬一劉備與關羽、張飛一走了之呢?那時候,誰可以敵住新漢軍?

    一眾劉表近臣的擔心並非是沒有道理,可是,聽到劉表的耳中,卻有點變了味,讓劉表認為,這些近臣,似乎不想讓他再出來主持荊州大權。

    要知道,劉表的主權,亦要通過這些近臣來輔助掌握,如果連這些近臣都不聽他的話了,那麼他劉表還算是荊州之主?還算是依然掌握著荊州大權?

    因此,劉表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為此,他想了想,覺得身邊還是要有一個自己能夠相信得過的大將才讓他安心一些。

    如此,他明面上,著宛城前的大軍,撤回郟下、安眾等地防線。暗中,他偷偷的命親信,將蔡瑁及黃祖給調了回來。

    劉表現在,最為親信的,自然就是黃祖、蔡瑁、王威等將了。身邊有這些親信的大將,劉表才能安心一點。

    而蔡瑁,他在收到劉表的密信,著他率一部軍馬返回襄陽的同時,他亦收到了來自曹操的密信。

    本來,他身在前線領軍,曹操所交待的事,他還真的有點無從下手,可是,現在劉表又令他率一部軍馬返回襄陽,這卻正好讓蔡瑁有了名義返回襄陽,不用引起別人的猜測懷疑。

    另外,曹操交待讓他向關羽、張飛送報的事,原本他突然向關羽、張飛送報,無端端的也會很突然,會讓人感到怪異。但是,或者還真的是天助蔡瑁。

    因為之前,蔡瑁與關羽便有了一些來往。這主要是出於蔡瑁曾經作為一個商人的直覺。嗯,是一種奇貨可居的直覺。

    他看到張遼來到荊州軍大營見關羽,他暗暗探知,張遼是來為曹操作說客的,想為曹操招降關羽、張飛。探到這個消息,蔡瑁下意識的認為,不管曹操是否能夠招降到關羽,但是他已經是曹操方面的人了。現在曹操既然要拉攏招降關羽,為此還派了一員大將作說客,那麼他與關羽打好一點關係準沒錯。特別是,如果能夠在張遼遊說關羽歸順曹操的事上,他能夠幫得一點忙的話,也一定可以讓曹操更為看重。

    出於這個原因,蔡瑁這些天,就刻意的巴結關羽。雖然,說不上已經巴結好了關羽,但是,多少都可以和關羽說得上幾句話,甚至,他送給關羽、張飛的一些酒食,他們是能夠接受了。

    這些,都似乎給蔡瑁打下了一個執行曹操計畫的基礎,讓他覺得,若按曹操的計畫行事,未必不能成功。

    如此,蔡瑁便決定,按曹操的計畫行事,在返回襄陽之前,他還特意的去向關羽辭行,向關羽示足了好。(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01:19
第一百七十一章 襄陽風雲(一)

    有些事,可能還真的是天意。本輕小說由

    因為如果是按正常的情況之下,關羽與蔡瑁根本就不可能會有什麼的交集。甚至乎,關羽對於蔡瑁此人的觀感並不是太好,關羽總覺得蔡瑁的身上帶有一種商人的狡詐,並非是那種可以與人交心的正直的人。

    但是,這一次,關羽直接成了蔡瑁名義上的頂頭統帥,如此,與蔡瑁自然有了一定程度的交涉。加上,蔡瑁似是刻意的接觸關羽,對關羽似是相當的尊重,並且一切都以關羽為尊的樣子,這使得關羽多少都對蔡瑁有點改觀,起碼,在現在他還是荊州軍的名義上的統帥之時,關羽並不會刻意的疏遠或者帶著提防甚至仇視的心態看待蔡瑁。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是關羽與張飛隨劉備在新野也已經有了一段不短的時間了。平時,閒來與張飛在新野城內的酒肆上飲酒,偶爾也聽到了不少的八卦新聞,聽到一些閒言碎語。

    要知道,張飛這傢伙,哪兒有熱鬧就喜歡往那裡鑽的。所以,關羽亦聽到了一些沒有經過證實的傳言。實際上,這些雖然是傳言,但是聽在關羽的耳中,卻覺得有些傳言並非是空穴來風的,應該是有一些根據才會有那些的八卦流言。

    嗯,到底是什麼的八卦流言呢?這些,主要還是民間的百姓對於劉易的那點風流事兒的流言。

    對於一般的百姓來說,他們最喜歡談及的,將一些事兒當作是酒後閒談的話頭,自然是某某家的媳婦兒如何如何。或者是某某大人物有點什麼的新鮮事兒。而劉易的風流事蹟,正是一般的百姓在酒中茶時津津樂道的事兒。這當中,就有說到劉表的夫人蔡氏的事,經過一傳十,十傳百。再經過百姓的腦補,已經將劉表夫人蔡氏直接說成了劉易是如何橫刀奪愛,如何情挑劉表夫人蔡氏這個悍婦,如何收服這匹烈馬的事說得繪聲繪色,就真的似,他們親眼見到了如何如何的樣子。

    反正。讓他們經過藝術加工之後,許多本來就是無中生有的事,都讓他們說得是事實一樣。

    對於這類的酒後閒語,關羽自然是聽過便算,並不會去打探什麼。但是。這些事聽到了關羽的耳中,關羽的心裡亦會笑笑,認為,當中的過程,恐怕未必如大家所說的那樣,但是,劉表那夫人蔡氏,恐怕還真的與劉易有那麼一點不清不楚的關係。

    對於劉易這個兄弟的風流。關羽自然是不會懷疑的,因為,當初在徐州的時候。他與張飛差點誤殺了劉易的時候,劉易這傢伙正在偷香竊玉回來。

    另外,關羽亦清楚,劉易這個傢伙,為了女人,連孤身闖曹營的事都做過了。當初在白門樓,關羽事後細想。才有點明白,劉易為何會現身救下呂布。那應該並不是就只衝著呂布去的,如果不是呂布的女兒現身,那劉易恐怕未必現身,不得不現身,估計是呂布的女兒出現要救父親呂布,劉易才現身出來的。

    反正,劉易這個兄弟,關羽覺得什麼都好,但是就是對於女人方面太過花心了。對於百姓傳言劉易與劉表夫人蔡氏的事兒,關羽亦是那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

    正因為關羽聽過劉表夫人蔡氏與劉易之間的那一點風流韻事,所以,在對待蔡瑁這個人的時候,關羽還是不自覺的對其有所關注,甚至,如果蔡瑁有什麼事,需要關羽出手的話,關羽可能亦會出手。

    沒有辦法,誰叫蔡瑁是蔡氏的弟弟呢?有了這一層關係,又在蔡瑁刻意的巴結關羽的情況之下,關羽對蔡瑁哪怕有著不太好的觀感,但是,卻也不會拒絕他的奉承巴結。

    這般一來二去,蔡瑁雖然不算已經獲得了關羽的信任,但是卻亦能如一般的泛泛之交一樣,能與關羽說得上幾句話。

    這對於蔡瑁來說,已經足夠了。

    他在向關羽請辭的時候,他還特意私下對關羽說了,劉備遭到了劉表的挾持的事,他不知道,亦沒有參與其中。

    他這樣,是打算將自己與劉表的關係撇清,又或者向關羽表明一下,他與劉表的關係並非是外界所看所想的那麼親密。反正,只要在關羽留下這樣的一個印象,甚至是一個念頭,那麼就已經足夠了。他日,蔡瑁要向關羽透露什麼的消息,關羽起碼都會半信半疑,不致於完全不相信。

    這個,亦是蔡瑁知道其姐蔡氏與劉易的真正關係,他才敢如此與關羽接觸。有些事,蔡瑁相信,劉易恐怕是不會將自己與女人的事向別人透露的,何況關羽雖然與劉易有些關係,但畢竟不是劉易的部下,所以,他並不認為關羽能夠清楚其姐與劉易的事。

    蔡瑁率本部軍馬,匆匆返回到了襄陽。同時,自然亦有黃祖亦一起率其本部軍馬返回襄陽。

    荊州軍雖然調走了兩將,以及調走了一些軍馬回襄陽,但是在郟下、安眾等縣的防禦力度並沒有減弱。如何向新漢軍防守的事,並不需要關羽、張飛去下令,荊州的軍馬一回到郟下、安眾這一帶防禦地帶,他們就自主的返歸他們之前的防禦陣地,並不需要關羽再作安排。

    荊州大軍從宛城之前撤回來,這就等於真正的架空了關羽的這個統軍主將,荊州大軍分別進入他們原本駐守的防禦陣地之後,就並不需要關羽、張飛這樣的大將去指揮他們如何了。需要關羽、張飛在陣地上,只是要通過此兩將的威望,震懾軍馬,激勵軍隊的士氣罷了。

    不說關羽、張飛,他們現在還不知道一個謀害劉備的陰謀正在展開,他們此刻,在聽了劉易當初給他們的分析之後,他們只能不再提馬上歸順新漢朝的事。關羽為免因為他與張飛的異動而給劉備引去殺身之禍,他們也只能聽從了劉表的調令,將大軍撤回郟下、安眾縣一帶。

    且說蔡瑁,他返回到了襄陽,第一時間就前去見劉表。

    因為劉表的疑心病。他調回蔡瑁及黃祖,並沒有和蒯越兄弟等一眾留在荊州的文武商議,這使得蔡瑁、黃祖率軍回來顯得有點突兀。不過,劉表給出的解釋,是說洞庭活新洲方面,新漢軍的水軍對江陵虎視眈眈。他調蔡瑁與黃祖回來,是因為此兩將都是精通於水戰的大將,打算將他們調去江陵,或留一將鎮守襄陽。對於這個解釋,倒也中規中矩。並沒有讓人產生懷疑。

    不過,劉表第一時間,亦只是召見了蔡瑁與黃祖兩將密談。

    蔡瑁、黃祖拜見劉表的時候,就只有他們三人。

    「德珪(蔡瑁字)、太華(黃祖字)。你們回來了,一路辛苦了。」

    劉表躺在床榻上,朝兩人招招手,不過,卻顯得有氣無力的樣子。

    「姐夫。現在只有我們與太華三人,不用再裝了,起來走動走動吧。」蔡瑁一時卻還沒有意識到劉表是真的病了。他偶爾,會在劉表的親信心腹大將的面前,直呼劉表為姐夫,如此,一來,可以顯得他與劉表的關係親近、親切。二來,亦可以讓劉表身邊的那些親信明白。你們就算是再深得劉表的信任,但也親不過咱是劉表的妻弟的事實。所以,你們在劉表的面前,聽劉表的,但是平時,得要給咱蔡瑁面子。

    這個,是一些交際藝術,只有像蔡瑁這般,深明經商之道的傢伙,才能將這些似是不經意的事運用得不著痕跡。

    「不不……咳咳……」劉表想用力揮揮手,可是卻太過用力,忍不住猛烈的咳了起來:「咳咳……唉,病來如山倒,別提了……」

    黃祖見狀,卻猛然的大吃了一驚,疑惑的道:「主公,你這是……」

    「咳咳……我、我不是在裝,而是真的病了。」劉表沒有對兩將忍瞞,直言道:「不久前病的,我自己也沒有想到,偶染風寒,居然讓我起不了床。」

    「啊?那、那看了大夫沒?怎麼說?」黃祖急急的道。

    「我偷偷讓大夫看了,大夫說我這段時間太過優慮了,又偶染風疾,需要休息一段時間才有可能好轉。」

    「偷偷讓大夫看的?姐夫你這是?」

    「唉,別說了。」劉表又默嘆了一口氣道:「你們不知道,現在我們荊州的局面,恐怕還真的風起雲湧。我擔心局勢會有變化,因此,才急急暗中調你們回來。」

    「啊?發生了什麼事?」蔡瑁與黃祖都不太瞭解劉表所說的局勢會起什麼的變化。

    「嗯……德珪,你覺得姐夫待你如何?」劉表此時卻望向了蔡瑁問。

    「姐夫,這個時候你說這些干嘛?如果有事你就說事得了,姐夫待我蔡瑁,如同親兄弟,如果沒有姐夫你,便沒有我蔡家現在的一切,起碼,達不到現在成為荊襄地區第一家族的興盛。」蔡瑁對於這點,實話實說的道。

    「呵呵,別說這些了,說實在的,我劉表來到荊州出任荊州牧,若不是你蔡瑁蔡家的鼎力支持,我劉表恐怕亦難以在荊州站住腳。可惜了……你姐太過任性,要不然……」

    「姐夫,不用擔心,也不用聽外間的閒言閒語,那些都是空穴來風的事。我姐姐雖然為人任性了一點,有時候,可能是貪錢了一點,但是絕對是一個謹守婦道的女人。還有,她對於我們蔡家,亦是非常在乎的,對於姐夫你,平時可能妒忌心是重了一點,但絕對忠誠於姐夫你的。」蔡瑁現在可不敢說出自己姐姐已經早成了劉易女人的事,反正,只要一天劉表自己沒有證實自己的姐姐已經背叛了他,蔡瑁自己是絕對要為自己的姐姐說明是清白的。

    「呵呵……」劉表卻不置可否的搖搖頭道:「好了,我自己的夫人,她是怎麼樣的人我還能不清楚?放心好了,我並沒有懷疑她什麼,可能是我劉表背著他納妾的事,真的惹她傷心了,假若我再去接她回來。她估計是不會不回來的。只是,現在我們與新漢朝的關係,我實在是不好離開荊州到洛陽去。」

    「太華你呢?」劉表又將目光放在黃祖的身上問。

    黃祖卻不能如蔡瑁那麼的隨意,趕緊跪下應話道:「主公,黃某世代居於江夏。但卻一直受到當地士紳的打壓,是能夠得到主公的賞識,黃某方可以有一展才能之日,何況,主公是名正言順的荊州之主,黃某亦能會為主公效力。萬死不辭!」

    「好!」劉表欣然道:「太華,說實在的,你可是我劉表最為欣賞的大將之一。這一次召你們回來,是有些事想讓你們去做的。」

    「主公,但有吩咐。我等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蔡瑁與黃祖一同跪於劉表的床榻前道。

    「好好,有你們在,我便放心了。起來說話。」劉表揚揚手道。

    兩將起立,站於一旁,等待劉表的吩咐。

    「嗯……」劉表沉吟了一下,似是理清頭緒,緩緩的道:「兩位,你們也早知道。我們是如何使得關羽、張飛為我們荊州與新漢軍為敵的事。還有那劉備,我劉表之所以要裝病,讓其出面代某主持荊州大局的事。其實這只是為了穩住劉備,好讓關羽、張飛在前線有所顧慮,不敢不聽我們的號令。但是……如今我卻覺得,我們這麼做,恐怕是引狼入室了。」

    「哦?主公,為何有如此說法?現在。事情一切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啊?」黃祖不解的問。

    「哼!」劉表冷哼了一聲道:「你們有所不知,據我的觀察及其試探。這事兒。恐怕已經有了一些假戲真做之像。也不知道劉備是給蒯氏兄弟灌了什麼的迷湯,我們原本是讓蒯氏兄弟監控著劉備的。沒想,現在,他們居然似真的與劉備同穿了一條褲子,居然處處為劉備說話,連我的話都不聽了。嗯,也不妨告訴你們,我劉表現在病了的事,某亦不敢透露給他們知道啊。這亦是我為何要偷偷召你們回來,請大夫來看病亦要偷偷請來的原因。」

    「什麼?不會吧?有這等事?蒯家兄弟,他們對主公應該是忠誠的吧?」

    「呵……這個可難說,他們蒯家,原來在襄陽,就是名門望族,其聲望地位,還在蔡家之上,可是現在呢?被蔡家壓了一頭,他們心裡有所妒恨是在所難免的。有時候,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如果他們認為是因為我劉表偏心於蔡家,他們因為利益而對我劉表產生不滿,亦不足為奇。」

    「這個……」

    黃祖看了蔡瑁一眼,便不作聲了。

    而蔡瑁,神色亦有一點尷尬,因為,暗裡他的確與蒯家兄弟不太融洽,常常會因為一些利益的事而爭執。

    對於這些,黃祖亦是清楚的,如果從這方面引伸開來,要說蒯家背叛劉表,倒也不是說沒有一點可能的。

    「那、那姐夫你準備要怎麼做?要不,咱與黃祖將軍出兵將他們都抓起來?」蔡瑁似是小心翼翼的道。

    「不不……」劉表連忙說道:「這個時候,萬萬不可以對我們荊州之臣動手,特別是蒯家,其家根深蒂固,論名望論人脈,都不會比我們差。現在動了他們,荊州則危矣,我們怕亦將不保。因此,他們是萬萬動不得的。」

    「那動不了他們,我們又待如何?」

    「嗯,這個我這些天已經想過了。一切的源頭,應該就是在劉備的身上。這也是我剛剛所說的,引狼入室。我承認,我們都小看了劉備,想這劉備,他當初在徐州,他就能在徐州翻雲覆雨,現在,讓他到了我們荊州,他豈會甘心?因此,我覺得,那劉備,當真的留不得。如果再放任劉備這樣下去,待他收賣了襄陽的文武,獲得了我們襄陽的士族豪門的支持之後,他就真的有可能會取代我劉表,成為真正的荊州之主。」

    「什麼?主公你的意思……是打算要我們殺了劉備?這……那關羽、張飛若知道了我們殺了劉備,他要來為劉備報仇的話,我們又將要如何抵敵?」

    「不用擔心,劉備是要殺,但是卻不能讓我們自己來殺。」劉表能成為荊州之主,自然不是等閒之輩,儘管他在世人的眼中,有點草包,可是,腦中還是有謀略的。

    「如何?」兩將都有點急著想聽聽劉表的計畫。

    「嗯……」劉表看了看兩將,然後道:「兩位,我們當初其實就有了辦法,只是暫時還沒有實行吧了。那就是我們現在要先弄臭劉備的名聲,他劉備不是一直都以仁義著稱麼?那好,我們現在,就為劉備大肆宣傳,就說,劉備在代我劉表治理荊州、主持荊州大局的期間,由於其出色的表現,深得荊州百姓民心。現在,劉備已經有了真正取代劉表,成為荊州之主的跡象。並且,對外宣傳,現在,劉備已經向我劉表發出通碟,讓我劉表擇日將荊州之主傳讓給他。」(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01:19
第一百七十二章 襄陽風雲(二)

    蔡瑁與黃祖聽劉表說完之後,心裡都不禁一寒,因為他們都能夠理解劉表所說的這個計畫的厲害之處。..

    劉表這個明褒實貶和行動,利用荊各界人士的嘴,便可以讓劉備裡外不是人。

    嗯,明面上,大放肆宣揚劉備在代替劉表主持荊州大局做出了多少多少的成績,但是卻說劉備現在有謀奪劉表的荊州之主之心,還要言詞確鑿的說劉備已經在彈劾劉表,要迫劉表讓位。

    劉表這麼一弄,劉備在荊州的名聲就真的臭了。

    嗯,你劉備不是以仁義著稱麼?你很有才能,處處都以仁義自居,那麼,你逃難來到荊州,人家劉表收容了你。那麼,你劉備總要對劉表有點感恩之心吧?現在劉表有難,劉備來幫助劉表鎮守荊州,這是應該的,在道義上,劉備亦是要義不容辭,要幫劉表。

    好了,你現在算是幫了,人家劉表亦非常信任你啊,將整個荊州的軍政大權都交由你劉備主持了,你劉備還想怎麼樣?那個,你才代劉表治理荊州有幾天了?又哪裡讓人看出你劉備有什麼的才能將荊州治理好了?你劉備為荊襄的百姓又做了一點什麼?牛皮吹上了天,說劉備代劉表治理荊州的時候,將荊州治理得是如何如何的好,可是,這是事實麼?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越是贊劉備如何如何的好,就等於將劉備架得高高來烤,然後。再言詞確鑿的說,劉備有意篡奪劉表的荊州,這個流言一出。就等於是再一棒打死了劉備。讓劉備欲辯無從。

    到時候,不管劉備要怎麼分辯,他亦是百口莫辯。這種流言,特別是現在荊襄的喉舌還掌握在劉表的手中的情況之下。劉備還能怎麼樣?

    可以預見,一,就是劉備急流勇退,他馬上找劉表解釋清楚。證明他對劉表並無二心,然後,馬上將荊州大權公開交還劉表。這還不夠。他還要公開宣佈,他永遠都只能是劉表之臣,他現在只是幫助劉表抵抗新漢朝。這樣一來,劉備就等於是自己要求劉表將他自己軟禁起來。因為他亦不能在此時離開荊州的。一旦離開荊州。那麼又如何讓劉表以挾制他劉備來讓關羽、張飛為他們抵敵新漢軍呢?除非劉備當真的另投他處,遠離荊州,那麼,他現在就只能待在襄陽,哪裡都不可以去。

    第二,那就是劉備真的有篡奪劉表荊州之主之心,他一方面,向劉表稍作解釋。然後,再加緊準備。準備完全架空劉表。當然,如果劉備選擇這一條路,那麼,等待劉備的,極有可能就是一條不歸路。

    因為,現在劉備認為已經投向他的那些荊州文武,其實只是在演戲,當中,真心投向劉表的,當真的就沒有幾個。

    哪怕在歷史上,早早就投效了劉備的伊藉,這一世,他根本就沒有與劉備有什麼的交集,因為伊藉早便心屬新漢朝了,現在,荊州方面的許多情報,亦是他向劉易告密的。

    還有,馬良的那馬家,現在根本就沒看好劉備,人家一直都只是在誑他劉備罷了。現在,還是一個小子的馬良,恐怕連劉備是誰都不認識。

    可以說,劉備現在,最好的選擇,便是馬上逃離荊州,趁劉表現在還沒有正式限制他的自由的時候,他可以在自己的軍馬護衛之下,闖出襄陽,遠到前線去與關羽、張飛匯合。然後,有多遠就逃多遠,再也不要待在荊州。但是,離開了荊州,劉備又能落足何處?

    蔡瑁與黃祖兩將,自然是同意了劉表的計畫,特別是蔡瑁,他本來就接受了曹操的命令,要回到襄陽來搗局,要弄死劉備及劉表。現在嘛,劉表居然亦有了要弄死劉備的心思及計畫。這正中蔡瑁的下懷,亦是他求之不得的。

    這件事,蔡瑁認為,現在只需要他順水推舟,便可以將劉備置於死地。

    另外,劉表還另外有所布置,因為劉表知道,黃祖雖然對他忠心,但是為人卻比較剛正,許多上不得檯面的事,讓黃祖去做怕他做不出來,也做不好。因此,劉表便任命黃祖,馬上取代原來的襄陽守將,讓黃祖率軍鎮守襄陽,同時,對襄陽進行封鎖,要將襄陽城絕對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然後,如何對付劉備的事,就交由蔡瑁,由蔡瑁全權處理。

    這種事兒,並不需要怎麼樣。

    畢竟,在襄陽,是蔡瑁的地頭,要讓人散佈一些流言,還真的有如吃飯喝水一般的隨便容易。

    就在三人密謀之後第二天,襄陽城內,一下子就流言四起,當然,暫時的流言,是對劉備有好處的,要棒殺劉備,這個計畫亦要分多步走,不能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所以,第一天,幾乎襄陽全城的人,都要給劉備喝讚歌。

    街坊酒肆,士族百姓,幾乎人人都在說劉備的好話,甚至,還被人編了一些順口溜來稱讚劉備劉皇叔是如何的仁義,如何的英雄,又是如何如何的有才華。

    襄陽城內,在蔡瑁與黃祖兩將返回襄陽之後,城內馬上就有了這麼多稱讚劉備的聲音,這實在是讓人感到奇怪。

    但是,作為當事人,又或者,作為被稱讚者的劉備,他可能是當局者迷的關係,又或者,他現在實在是太急於可以得到一個像荊州這樣富裕之地作為自己的發展地盤了。他近段時間,就是滿腦子的想著要如何才能順利的從劉表手裡正式得到荊州。

    說真的,劉備最希望見到的,就是劉表能夠識時務,能夠主動將荊州讓給他,然後,他假意推辭一翻,再在荊州的文武堅持之下,自己才勉為其難的從劉表手裡接過荊州。

    嗯,劉表這樣想,亦是這樣做的。

    他在聽到了襄陽城內,滿城都是對他的讚歌,他打心裡感到高興。

    第一時間,劉備還以為是這段時間,已經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的荊州文武,開始在為他造勢了呢。

    聽到了外間對劉備諸多稱頌,劉備還有點竊喜,自言自語的想:莫不是蒯家兄弟已經開始行動,想給自己一個驚喜?現在先為自己造勢,待自己在襄陽聲望日隆之後,他們便為自己去勸說劉表將荊州讓給自己……

    ……(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01:20
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陽風雲(三)

    劉備現在滿心歡喜,畢竟全城的人都在為他歌功頌德,這是好事。輕小說

    劉備自覺,自己一直堅持以仁義的形象示人,現在總算是到了收穫的季節,荊襄的百姓,亦總算是認識到,他劉備為荊州之主,可以給荊襄百姓帶來美好,帶來和平安定,只有自己才有能力,起碼要比劉表更有能力,更具有人格魅力。

    劉備認為,只要自己獲得荊襄文武的支持,再有百姓的擁戴,那麼彈劾劉表是肯定能成功的事。劉表成為荊州之主以來,雖然帶給了荊州一定的穩定繁榮,相比起別的勢力地盤當中,少了許多戰爭,讓荊襄的百姓勉強能夠渡日。但是,劉表軟弱的性格,讓劉表真的不適合為亂世之主,在豪強林立的亂世當中,劉表早晚會被別的勢力所滅。就算他不被新漢軍所滅,亦會被曹操所滅,甚至,一些小諸侯勢力,都敢與劉表叫板。就似,劉表原來的勢力地盤,江夏以南的地區,與江東的劉繇勢力相接壤,可是,劉表卻一直都沒能向江東發展,被人家攔住,他硬是沒有辦法打敗劉繇。

    總的來說,劉備認為,是自己的機會到了,他第一時間,便召來以為已經投向他的荊州文武,想跟他們商議一下,要如何勸諫劉表退位,將荊州拱手讓給他。

    或許,在別人看來,劉備現在的心態有點可笑,有點不切實際,因為,這天下就沒有哪一個一方諸侯會願意將自己自己的身份地位拱手讓人。

    可是,若站在劉備的立場上來看。卻也不算是太過可笑。

    畢竟,現在的荊州形勢已經擺在這裡了。

    相信,許多人亦早已經看得出來,荊州,絕對是別人眼中的一塊肥肉。你不取我來取。早晚都會有那一天。尤其是荊襄的文武群臣,他們的確是過得有點戰戰兢兢。沒有辦法,他們荊州軍懦弱,處處受制於人。自從劉表成為荊州牧的時候,人家劉易就已經在洞庭湖新洲立穩了足,人家新漢朝的水軍。要比荊州水軍強大得多,自從失去了長江水域的控制權之後,劉表以及其下的群臣,就沒有幾個是過得安心的。

    然後,加上多次遭受到新漢朝劉易的勒索。嗯,說是勒索的確是說得過去的。以借為名,以索賠為名,白白送了多少錢糧給新漢朝?而這些事上,劉表卻不敢有半點違抗,乖乖的將劉易所勒要的東西奉上。這些,雖然,亦是荊州群臣也不敢與新漢朝對著來幹的原因。但是,作為荊州之主,劉表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現在就造成,荊州的軍隊也好,群臣也好,百姓也好,對劉表真的缺乏一種穩重感,每當荊州有事。受到了威脅的時候,大家所想到的。並非是要與威脅作鬥爭,而是想著要如何息事寧人。

    有些東西。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該來的總會來。

    這不?劉表不甘心就此臣服於人,想抓住最後一根稻草,想借人家曹操的力量與新漢朝周旋。可惜,事與願違,曹操一連損兵折將,未必再會率大軍來攻擊宛城,他也不敢再將希望放在曹操的身上,唯有就是將自己的大軍撤回來,想死守住襄陽,讓他還可以安享現在的一切。

    久守必失,人家新漢朝當真的要全力攻擊他劉表的話,除了宛城的十數萬新漢軍之外,人家在洞庭湖新洲的水軍,亦可以出動二、三十萬人。這樣一來,他劉表還能憑什麼與新漢軍周旋?

    而在這關鍵的時刻,在新漢軍大軍馬上就要攻伐他荊州的時刻,劉表這個作為荊州之主的主要人物,定心針,居然病了,一病不起,病得連荊州的政事都不能處理,還要請他劉備來主持。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表在荊州百姓當中,在荊州的文武群臣當中的威望,絕對是直線下降。

    一個,讓眾人失去希望的荊州之主,一個,卻是可以給荊州百姓帶來希望的代荊州之主,如果他在代治荊州期間,獲得了荊州文武群臣的支持,百姓的呼聲支持,那麼,劉備認為自己取代劉表,成為荊州之主,是理所當然的。

    最為主要的,那就是整個荊州,卻沒有人能夠像關羽、張飛這樣,能夠鎮得住全軍的大將。所以,不管是劉表為荊州之主也好,還是劉備為荊州之主也好,都必須需要關羽、張飛兩將在荊州坐鎮。劉備卻是關羽、張飛的大哥,於情於理,關羽、張飛亦只會聽劉備的。如此一來,劉備就自以為自己已經掌握到了荊州的命脈,憑這個,就可以遊說一些荊州舊臣支持自己。因為,這也是為了他們自己好,他們如果不想終日都人心惶惶,整天都要擔心他們會遭到別的勢力的攻擊的話,最好,還是換一個更加強勢的荊州之主,換成是他劉備,到時候,等他整合荊州大軍,那便不是遭到別的勢力諸侯來威脅攻擊那麼的簡單了,劉備相信,憑著關羽、張飛兩員大將,他一定可以雄據一方,建功立業。

    襄陽城內,突然流言四起,到處有人宣傳劉備的好名聲,這事兒,一大早,許多被蒙在鼓內的荊州文武群臣亦知道了。

    對於那些似乎已經投向了劉備的荊州文武來說,他們亦給這樣的情況給嚇了一跳。因為,當初與劉表一起商議請劉備來襄陽之時,就已經提到過,如果劉備在襄陽,能夠安份守己,能夠真正的忠誠於劉表的話,那麼就由劉備,可是,若劉備懷著狼子野心前來,那麼,就可以採取一定的手段,讓劉備竹籃打水一場空,通過一些手段,讓劉備身敗名裂,然後使得劉備與關羽、張飛兄弟離心,從而讓劉表可得到這兩員大將相投效力。

    當然,當時雖然有這樣的計畫,但是。對於許多荊州文武來說,讓劉備身敗名裂,是可以的,但是想通過讓劉備身敗名裂來得到關羽、張飛的投效,卻覺得有非常大的困難。

    因此。許多荊州文武,他們更喜歡看到的是如果關羽、張飛可以率荊州軍敵住新漢軍的進攻,那麼就不要輕舉妄動,免得使荊州的局勢一發不可收拾。一切都是想要穩定為主,不易弄得襄陽人心惶惶。

    所以,就算是劉備這段時間並不安份。但是,像蒯越、蒯良等劉表的重要謀臣,亦沒有提出讓劉表如何對付劉備。

    但現在,襄陽突然出現了這樣的事,讓他們都大吃一驚。

    總的來說。讓他們都有一種感覺大事就要發生的跡象,對於他們來說,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這件事,有兩個可能,不管是那一個可能,他們怕都不太好過。

    第一個可能,就是劉表讓人宣揚劉備,準備弄壞劉備的名聲。這樣。雖然是他們早就知道有這個可能,但是,現在劉表卻要瞞著他們來進行這件事。這裡面就說明了什麼?為何劉表要瞞住他們來推行此事?特別是,劉表最為心腹的兩員大將蔡瑁、黃祖一回到襄陽,馬上就發生了這樣的事。這是什麼原因?這莫非是劉表不信任他們,要調回在前線的蔡瑁與黃祖兩將來推行此事?

    嗯,萬一當真的是劉表不信任他們,這可就大大的不妙了。不管怎麼說。劉表現在還是荊州之主,荊州的軍馬。依然還是只聽劉表的調遣。劉表不信任他們,那麼他們將來的日子可能就不太好過了。

    另外。第二種可能,那就是劉備自己讓人發佈的流言。如果當真的是劉備以為他的時機已經成熟,開始為自己謀奪劉表的荊州造勢的話,那就等於會直接激怒劉表,劉表是絕對不會將荊州之權真正的拱手相讓給劉備的。這樣一來,劉備危矣,他們這些,近期假裝投向了劉備的荊州之臣,恐怕亦要馬上與劉備劃清界線,免得會遭受到牽連。可以預見,一旦劉備自以為得計,一旦真的想逼迫劉表將荊州讓給他,那這只是一個笑話,他們可不敢當真的與劉備合謀,那就真真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怎麼死了都不知道啊。要知道,現在看來,若是劉表策劃的事,這裡面就已經有了不信任他們的可能存在了。

    許多荊州文武,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想進宮去見劉表,向劉表詢問一下這事是不是劉表讓人做的。但是,他們卻又不敢去向劉表求證。因為萬一真的是劉表策劃的事,他們急急去求證,豈不是顯得有點做賊心虛麼?嗯,他們並沒有做賊,但是,伴君如伴虎,假如劉表就認定他們在做賊,他們又如何分辯呢?

    又或者,劉表當真的懷疑他們與劉備假戲真做,這事兒,還真的百口莫辯。當然,如果劉表信任他們也一切好說,但現在,事情擺明了,若是劉表讓人做的事,那就擺明是對他們還不夠信任。這麼大的事,居然沒有與他們好好計畫,就已經實行了。

    沒有辦法去向劉表求證,剛好又收到了劉備的傳召,他們就只得先見了劉備再說。

    他們一眾人趕往劉備落腳的行館,一到就看到了紅光滿面的劉備,一時間,他們難以從劉備的神色當中看得出什麼的端倪來,只好看看劉備怎麼說。

    劉備命人備了酒席,請眾人落座。

    嗯,如果不知道的,還真的以為劉備才是荊州之主,因為,除了極個別幾個沒有得到劉表授意可以與劉備走動的近臣之外,荊州的文武群臣,居然來了有六成。另外,還有一些襄陽的士族代表。

    滿廳居然有了數十人,這些,在荊州都算是鼎鼎大名的人。

    還不得不說,在劉備的忽悠之下,一些原本難以獲得劉表看重賞識,以及當初商議請來劉備的時候,並沒有資格參與議論的人,不少是真的被劉備忽悠來的。他們,是真心想投靠劉備,真心期望劉備可以取代劉表成為荊州之主,好讓他們有機會出頭,振興他們的家族。

    蒯良、蒯越也來了,他們是最大的臥底了。但是劉備居然還真的會相信這蒯家兄弟的話。這還真的是怪事。

    但蒯良、蒯越兄弟,他們此刻都有點憂心仲仲,興致並不是太高。來到劉備的府邸,他們便靜坐劉備案席之下,一直都沒有出言。

    倒是那些投向了劉備的人。他們頻頻向劉備拍馬屁道:「皇叔,這真是人心所向啊,現在,幾乎襄陽城裡的人都要稱讚劉皇叔仁義,這真是可喜可賀。」

    「呵呵,各位。這有何喜何賀之有?我劉備來到了襄陽,只是盡自己的本份罷了,兄長劉景升所托,備可不敢憊懶,務求儘可能的做到最好。讓荊襄百姓都感到滿意。各位,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劉備臉帶笑容,卻似謙虛的道。

    「皇叔所言極是,哎呀,現在大漢啊,還真的難以找到像劉皇叔這樣,全心全意為百姓著想考慮的人了。如果天下諸侯都像劉皇叔這樣仁義的話,那麼我們又何愁大漢不興?又豈會有如此多戰爭?使得民不聊生?」

    一個頭髮花白的老者搖頭晃腦的道。

    「老生生。仁義之名,我劉備可不敢當啊,只是我劉備覺得。立身於世,要將大漢社稷放在第一位,然後再能言及其他的,我劉備赤誠待人,只是本性,並不想刻意的要搏取仁義之名。」劉備依然有點謙的道。

    「主公。我看,我們不如就順勢而起。相信集我們眾人之言,當可以讓劉景升退位讓賢。讓主公真正的坐鎮荊州,民心所向的情況之下,只有主公你正式成為荊州之主,方可以讓荊州百姓安心。如此,對於我們調動荊州的力量與新漢軍周旋,保住我們荊州有著諸多好處!」

    這個時候,一中年文士站起來,對劉備道。

    劉備一看,心裡暗喜,他就需要有人提出這個問題,然後,再可以順勢推行下一步。

    嗯,這個,卻也算是荊襄地區有名的名士了,劉備最近,倒也不算是沒有一點收穫,起碼,被他忽悠了一些歷史名士投效了他。

    此人卻是零陵郡蒸陽縣人,姓劉名巴。字子初。

    歷史上,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經濟學家,自少便具有才名,劉表亦知其人,屢次推舉他出仕,但他卻推辭,一直都是閒雲野鶴一個。如果是歷史上,在曹操奪取荊州之後,他就歸順了曹操,並受到曹操的重用,但不久,曹操赤壁兵敗,荊州南四郡亦被劉備所得,劉巴逃入蜀地,一直到劉備入西川之後,經諸葛亮的推薦,他才投效劉備,並受到劉備的重用。

    但是這一世,歷史盡數改變了,曹操現在並沒奪得荊州,但是,其荊州南四郡,已經不再是屬於劉表的勢力地盤,雖然,暫時新漢軍還沒有完全攻取荊州南四郡,衡陽、長沙、零陵、桂陽,這四郡,新漢軍只是奪得了長沙及兵逼零陵。劉巴正是看到零陵將要陷落於新漢軍之手,他有感於劉表當年數次推舉他出仕,覺得欠了劉表一個人情,所以,他便趕到荊州襄陽來,準備向劉表進計,看看可否助劉表奪回零陵、長沙等地。但是,劉表卻早早就放棄了荊州四郡,在失去了水上的力量之後,劉表現在就只想確保他在荊州西部的安全。並不採納劉巴的建議。因此,劉巴才會滯留在襄陽,剛好,被劉備碰到,一翻忽悠之後,一直不想出仕的劉巴,便投了劉備。

    但此時的劉巴,才初涉仕途,他並不知道當中的凶險,他看到劉表坐鎮荊州,毫無進取之心,如今被新漢軍逼得他只能龜縮在襄陽,連原荊州道府江陵都有放棄的跡象,這就使得劉巴認為,劉表的確不宜再為荊州之主,此刻若換了劉備,或者還可以給荊襄地區帶來一點安寧。

    因此,他是極力希望劉備可以成為荊州之主的。

    「子初!你在說什麼呢?我劉備僅只是前來助兄長劉景升主持荊州大局,並非要謀奪兄長的基業,因此,這樣的話,萬萬不可再說了。能得到諸位的愛戴,以及荊襄地區百姓的擁戴,我劉備都已經無比榮幸了,豈可再有他想?不可說,不可說……」劉備卻搖著手,似語帶責備的看了一眼劉巴道。

    「主公,荊州是有德者居之,劉表現在臥病在床,不能主持荊州事務,如果長此以往,我們荊州軍及荊州百姓就會心生不安,產生動盪,使得我們人心浮動,這樣的話,我軍又豈能敵住新漢軍?」劉巴這一點眼色還是有的,他極力的勸道。

    「沒錯!主公,董某亦贊同劉巴先生的意見,認為有必要讓主公你正式掌治荊州了。現在,主公義弟關羽、張飛兩員大將統領我們荊州軍,如果主公成為荊州之主,這對於我們全軍來說,亦是一種鼓舞。」

    另一個一臉精神的青年文士,亦站起來附和道。

    「董和先生,這事不妥啊。」劉備依然是欲言又止,不肯同意的樣子道。

    董和,亦是歷史上劉備手下的一個重臣,但卻亦是劉備進入西川之後才收服的臣子。這一世,居然讓劉備提前碰到了他們。

    董和本是荊州南郡枝江人,但祖籍在巴郡,他在荊州大亂之前舉家搬到了西川,受到劉璋的重用。現在嘛,他還沒有入蜀便與劉備相遇了。

    劉巴、董和,其實都是良臣,劉備現在與他們提前相遇,其實亦算是劉備的一種運氣。這應該是劉備這段時間的最大收穫了。

    但可惜,現在與他們相遇的時機明顯是不太對,或者說,劉備現在想謀奪荊州的時機不太對。因此,注定他們對劉備的幫助不會太大的。

    「主公,沒有什麼不妥的,只要主公你同意,我等便一起入見劉表,讓劉表退位讓賢。」

    一眾真心投靠了劉備的人勸道。

    「嗯……」劉備本想假意答應了下來,但是,卻注意到今天的蒯家兄弟太過安靜了,到了這裡之後,他們就沒有說過半句話,這使得劉備的心裡一突,趕緊轉而說道:「好了,這事無不急,荊州的事,恐怕就沒有什麼要比異度他們蒯家兄弟更清楚的了。我看,還是先看看他們的意見吧。」

    「蒯良、蒯越兩位先生,你們看,這些怎麼辦?有沒有成功的可能?」對於這蒯家兄弟,劉備知道他們都是聰明人,他這樣問,就等於直接是問他們,要謀奪劉表的荊州,成功機率有幾何?

    半點機會都沒有啊……

    但這句話,蒯家兄弟卻是不會說出來的。

    因為,如果一直下去,都是在說劉備的好話就沒關係,但是,一旦流言的口風一轉,轉而直指他劉備有著趁人之危,想要謀奪劉表的荊州的話,那麼就會使得在荊州百姓心目中形象正面的劉備,一下子一落千丈,就會讓劉備裡面不是人,更讓劉備欲辯無從。

    「這個……」蒯良神色猶豫了一下,沒敢說破這有可能是劉表的陰謀,當然,他也不可能對劉備說清楚的。他似是認真的思考了一會,然後搖搖頭道:「皇叔,暫時不宜操之過急,我看,有利於主公的流言這才剛剛傳揚開來,這得要過些日子看看,是否荊州百姓真的已經歸心於劉皇叔,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劉皇叔所謀之事,便有可能成功。」

    「哦?依你們的意思,就是讓我靜觀待變?」劉備問。

    「嗯,現在就只能這樣了。現在襄陽突然有了這樣的傳言,我們還沒有弄清楚狀況,想必,城內肯定會有不少劉表的耳目,我們現在,都不宜聚在一起啊,一旦……嗯,皇叔應該明白吧?」蒯良瞄了瞄劉備道。

    「哎呀!我一時高興過頭了,對對對,沒錯,我們現在,的確不易聚在一起太久,我看,大家還是散了吧,異度、子柔、子初還有董和先生,你們留一下。」

    劉備猛然醒起,此時此刻,的確不宜與眾人待在一起太久,免得引起劉表的注意。(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01:20
第一百七十四章 襄陽風雲(四)

    一眾人亦知道,現在荊州的真正主人還是劉表,他們現在的一舉一動,難免會讓劉表的耳目發覺,他們聚在一起密謀,一旦讓劉表提前知道的話,後果還真的不敢設想。本輕小說由

    因此,深知其中厲害的眾人,趕緊散了去。

    如此,在場的就只剩下數人了。

    蒯越、蒯良看了看在場的數人,覺得他們都不會將各人在此所說的事透露出去,他們才敢試探劉備,確認這一次突如其來的歌頌劉備的傳言,到達是劉表暗中派人所為,還是劉備自己所為。

    年長的蒯良,他試探的問:「劉皇叔,你不覺得這次突如其來的傳言有點古怪麼?」

    「哦?古怪?哪裡古怪了?」劉備看了看劉巴及董和,裝作糊塗的樣子道。

    劉備獲得劉巴及董和的投效不算太久,才不過是數天的時間罷了。在此兩人的面前,劉備的形象是非常正面的,所有的一切的陰謀詭計,似乎都與他劉備無關。

    如果劉巴與董和不在,劉備便會直接問出他心裡亦一樣有點疑惑的問題,想問問這一次突如其來的有利於他的傳言是否是他們這些投了他的荊州官員暗中讓人所為,如此好為了讓他劉備謀奪荊州之事造勢。

    「什麼?劉皇叔你不知道?」蒯良與蒯越小弟對望了一眼,他們兄弟的眼中,有說不出來的憂慮。

    「知道?知道什麼?」劉備繼續裝糊塗。

    「呃,是這樣子的,這些天,本來好端端的吧。為何早不有這樣的傳言傳出來,偏偏在這個時候傳起來?」蒯良道。

    「什麼?這事不是你們所為?」

    「我們?不不,不是的……」

    「啊?那……那這就奇怪了……」

    ……

    「主公,你們在打什麼的啞謎?」劉巴與董和卻聽得一頭霧水。

    劉備現在從蒯家兄弟的神色當中看到了一絲不對勁,頓時打了一個激靈。讓他滿心的歡喜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天劉備在聽到外面到處有人言及他劉備的好,劉備第一時間的反應,就誤會是那些投效了自己的人,刻意的傳揚自己仁義,讓自己獲得襄陽百姓的擁戴,為自己取代劉表的事造勢。他甚至是想著。是哪個傢伙為了討好自己而瞞著自己上演了這一齣好戲呢。

    可是,看蒯良、蒯越,他們兄弟明顯也不知道這事兒。那麼,在襄陽,誰還能如此傳頌他劉備的好處呢?

    同時。蒯良、蒯越亦留意著劉備的神色,看到劉備同樣疑惑的神色,他們就幾可肯定,這事兒,一定是劉表暗中讓人弄出來的。這可是要對付劉備的前奏啊,一時間,兩人都不禁有點慌了。

    「這事,似乎對於我劉備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傳言,不是我不是你做的,在襄陽。還有誰能為我劉備造勢呢?」劉備語帶疑惑的問。

    「這就不得而知了。」蒯良趕緊道。

    他可不是真正投效劉備的,哪怕他現在心裡幾可肯定是劉表弄出來的事兒,但是他也絕對不能說出來的,一旦說了出來,那就等於他真正背叛了劉表而投了劉備。這可是自尋死路的事啊。

    此時此刻,蒯良就只想著快點去見劉表。好讓劉表說明自己與劉備走得近,是奉了劉表他自己的命令。所以。此刻他得快些去向劉表表忠心。

    「劉皇叔,暫時看來。這樣的傳言,對你來說,的確是百利而無一害,我看,還是先靜待其變,我們兄弟,還有事,就先告退了,如果事情有變,我們馬上趕來見皇叔你。」

    「劉皇叔,告辭了!」

    蒯越亦道。

    兩人告辭,馬上就離開了劉備的府邸。

    「主公,跟我們說說看,剛才你們到底是在說些什麼?」劉巴此時問。

    「哦,這事……是這樣的……」劉備知道此刻也不需要瞞住此兩人了,將眼下襄陽城內傳言四起,齊齊歌頌他劉備的事,以及他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原來如此!」劉巴聽了後,一口說破了道:「還說呢,我等也有些奇怪,無端端的怎麼會突然有這樣的傳言?並且一下子鬧得滿城都沸沸揚揚的?原來這樣的傳言,是一個人為的結果。」

    「是啊,現在看來,應該的確是一個人為事件。原本,劉某還有些開心的。但是,現在確認不是這些投了我劉備的荊州之臣做的事,我劉備也更不可能派人去到處傳揚自己的德行,那麼這到底是誰做的呢?這當中會否有不利於我劉備的陰謀?」

    「不會吧?現在看來,於主公你有利無害啊。」劉巴摸摸下額的鬍子,想了想道。

    「剛才蒯家兄弟說的沒錯,這傳言才開開傳開,一時半刻,還不知道效果會怎麼樣,我相信,我們只要靜觀下去,便能知道在背後弄出這樣的一件事來的人到達有何目的了。」董和亦想了想,卻也毫無頭緒。

    在這個時候,除了那些不可能真正投靠了劉備的劉表近臣之外,大家都認為劉表真的病重了,不自然的都將劉表給忽略了,並沒有往劉表的身上猜。

    如果劉備現在能夠猜到劉表的身上,他或者還會從他的雄圖霸業的美夢當中驚醒,還有一點可能從當中抽身而退,躲過這一劫。

    就在劉備在看到襄陽滿城對他歌功頌德,在他又喜又有一點疑惑憂心之時。

    蔡瑁卻忙得不亦樂乎。

    蔡瑁首先向劉表匯報了情況,然後馬上再暗暗派人前往前線,去向關羽告密示好。

    當然,告密示好,亦是一件技術活。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都要好好的拿捏。

    他現在,要告訴關羽的消息。就僅只是告訴關羽,說其大哥劉備在襄陽,一直在致力於拉擾荊州之臣,現在已經拉攏了不少人。跟著,他又說了一點自己的見解及擔心。說劉表在荊州根深蒂固,想要板倒劉表不太容易,他擔心劉備的所有行為,都在劉表的監控當中,劉備,可能會有危險。如果可以的話。讓關羽勸勸劉備,讓劉備莫要輕舉妄動,免得深受其害。

    反正,蔡瑁就一副是為了關羽及劉備著想的樣子,做足了姿態。

    這樣一來。到時候劉備真的掛了,由他來掌控荊州,那麼他就有話可說了。看吧,當初我已經向關羽你告了密,告訴過你,劉備想謀奪荊州的機會並不大,你們不能及時躲開這一劫,卻與我蔡瑁無關了。特別是。蔡瑁現在就先將劉備危險的事說給關羽知道,這樣,他到時候就可以擺出一副劉備之死與我無關的姿態。

    與此同時。黃祖亦順利接掌了襄陽的守軍軍權,對於這樣的軍將調動,卻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並沒有引起各方人的注意。

    這事兒,在襄陽城內,傳揚得沸沸揚揚。看似動靜很大。

    但是,實際上。如果劉備以及劉表的人能夠深入到百姓當中去調查瞭解,那麼他們就會知道。甚至會吃驚,吃驚自己治下的百姓,對於這些傳言,以及對於新漢軍的來犯威脅,百姓卻顯得相當的淡定,甚至,有點不置可否。

    傳揚劉備的事,一開始,襄陽城的百姓,只是當作是一件八封新聞來傳談,或者僅僅只是當作是一個笑話來看看就算了。並非真的如他們所想像的那樣,百姓會隨風逐浪,會如他們一樣,為荊州的前景擔心。會關心劉表或劉備誰為荊州之主的事。

    事實上亦是如此,劉表也好,劉備也好,他們誰為荊州之主,其實都輪不到他們來說話的。百姓,其實只是擔心他們自己的生活問題。

    相對而言,在百姓的心目中,他們或者更加希望新漢軍殺到襄陽來,將荊州收歸新漢朝的統治。要不是荊州百姓當中的許多子弟現在就在荊州軍中,他們擔心打敗仗,會失去自己的親人子弟,他們還真的不太在乎誰來治理荊州。

    要知道,現在新漢朝已經聲名在處,尤其是洞庭湖新洲基地,那裡百姓的好,是荊州百姓都可以看得見的。那裡,對於一般人而言,其實是開放的,誰想要去看看都可以,離得又不是太遠。

    新洲基地的百姓,人們活得充實愉快,從來都不會不了生活而擔心。在官府的治理及帶動之下,百姓只要勤奮,就一定可以靠自己的雙手獲得足夠的財富,就能過上好日子。

    就拿新洲百姓與他們荊州百姓的生活相比,誰好誰差,一目瞭然。

    新洲的百姓,他們生活工作都非常有秩序,務農的,做手工的,經商的,等等,不一而足,人人接部就班,各忙各的事。他們一天到晚,想吃多少餐便吃多少餐,吃乾吃稀,喝酒吃肉,也隨他們自己的心意。一般,早上起來,有美味的點心或稀粥,吃飽喝足了去幹活,午時一般吃乾的,米飯管夠,有魚有肉。晚上亦然,甚至,有餘錢的百姓,晚上也可到酒肆酒店去吃上一個小酒,熱乎熱乎才回家去安睡。

    嗯,放眼整個大漢,哪裡的生活水平能及得上洞庭湖新洲的百姓?要說荊州的百姓不羨慕洞庭湖新洲的百姓就是假的。

    當初那些百姓,都是從洛陽遷來的流民,他們飢不裹腹,衣不蔽體。但這幾年之後,他們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怎麼叫人不羨慕?

    試想,如果他們荊州百姓,如果也一樣在新漢朝,在劉易的治理之下,他們還能不過上好日子?

    他們現在,又何用一天能有一頓干飽的飯吃都樂上半天?

    嗯,這些,都是一些比較直觀的對比。

    而有一些,看得比較透徹的百姓,他們就會看到,在新漢朝的治理之下,人家田租田稅的收取比例非常低,甚至還有一些是免稅的,諸如許許多多的人頭稅,年關稅,月稅什麼亂七八糟的稅收,新漢朝是沒有的。官府把關非常嚴格,沒有人敢頂風作案。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生活,還能過得不好嗎?

    如果是在新漢朝的治理之下生活,他們就不用交那麼怎麼上繳也交不完的賦稅,甚至。他們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田地耕作,多勞多得。這樣一對比,荊州的百姓能不嚮往新漢朝麼?

    正因為是這樣,當新漢軍起兵要攻伐荊州的時候,荊州緊張的,只是當權者與及地方望族。最多,還有一些有親人子弟在荊州軍當中當兵的百姓。一般的百姓,他們對於新漢軍來攻的事,是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的,在他們的心裡。甚至還隱隱的有點期待新漢軍能前來收復荊州。

    這一切,最根本的,其實就是劉易在洞庭湖新洲建了這個基地的結果,與及,新漢朝水軍強大的結果。有了強大的水軍,洞庭湖的商人,就可以沿著長江兩岸經商,成了新漢朝的傳話筒。將新漢朝的好處遠遠的傳揚到各地去,使得大漢各地的百姓,都對新漢朝有了一定的認識。使得大漢不再是因為交通不便而造成消息封閉不通的結果。

    宣傳,新漢朝做的是非常之多,無不把握著機會,宣傳新漢朝的利民政策。

    這個,對比起來,當初在西漢未年。那王莽所建立起來的那個短暫的新朝,其王莽所推行的政策。其實是與後現代的一些政策是非常相似的。而劉易現在,亦是等於搬來後世的政策。但為何現在新漢朝卻行得通。而王莽卻行不通呢?這個,主要就是宣傳的問題。

    王莽推行的政策,並沒能讓廣大百姓認識到當中的好處,他強行推行的新政,大大的損害了名望豪族的利益,因而遭受到了強力的反撲。劉易所推行的新政,卻是在特定的情況之下推行的,一舉成功,從此奠定了一個強大的基礎。有了強大的基礎,劉易也只是在自己能夠完全控制的勢力地盤當中推行,並沒有將之一下子推行到整個大漢各地,從而就沒有整個大漢的士族豪族一起來反撲劉易的事。

    實際上,為何新漢朝成立到現在,已經足足有了十年之久,卻還僅只是奪得了司隸州、並州、雍州這三數個完整的州郡(大漠及剛奪得的幽州不算)?

    那就是劉易知道,歷朝歷代,推開新政,推出變法,都會遭受到無比強大的抗力,每一次新政變法,都是血腥的,血淋淋的。新舊勢力,新舊觀念理念的衝突,是無比激烈的。

    如此,在特定的條件之下,劉易穩打穩紮,先在自己能力掌控的勢力地盤當中,樹立起了一個新朝新社會,做出一個例子,一個好榜樣,給天下人看看。這個天下人,是指天下百姓,讓天下百姓知道,什麼樣的朝廷,方可以帶給他們希望。只要天下百姓有了希望,那麼,新漢軍要統一大漢,就等於是順勢而成。哪怕每攻擊一城一地,與那些勢力諸侯苦戰,但當奪取下來之後,對於今後的治理,就能更容易推行新政了。

    這樣,也更快讓久遭戰火的地方能夠快速恢復元氣,然後,達到劉易振興大漢的最終目的。

    說真的,有時候,就算是連劉易自己都不敢相像,他帶著後世的先知先覺,以及太陽能手機當中的集合後世文明的精華的百科全書,這都要差不多花了劉易十年的時間,方可以正式出兵統一大漢。

    用了十年的時間來發展啊,要是一般的穿越小說,十年的時間,怕早已經統一了大漢、橫掃世界了。但劉易知道,他現在不是小說,許多事,不是想想說說就能做得到了,一切,還得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去完成、達到。

    現在,襄陽城內,像劉表、劉備等人都不知道,其實許多百姓,對於這突然傳出來的傳言,對劉備歌功頌德的傳言,許多百姓是不屑一顧的。

    一些開闊了眼界的百姓,他們不再是人云亦云的百姓,而是有了自己見地的百姓,他們認為,劉表也好,劉備也好,他們又有何德何能,帶給他們真正美好的生活?尤其是不久前才到了襄陽的劉備,他又真正為襄陽的百姓做了那一些實事?做了那一點於百姓有利的事?

    說起來,不久前,襄陽官府,還向城內的百姓徵收了一次戰爭稅,讓襄陽的百姓的褲帶又緊了一緊。現在是春季播種時節,很快就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被一次一次徵去了的存糧,到時候百姓都還不知道要如何過日呢。

    不過呢,百姓的真正反映如何,劉表也好,劉備也好,他們也並不會真正關心的。他們亦不會在乎,他們各自都是自欺欺人的認為,他們就可以代表得了百姓,有了聲音,那就是民意,就以為是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所以,他們依然在推行了各自的計畫。

    傳揚劉備的傳言,在襄陽傳足了兩三天。但是,第三天過後,這個口風一轉,雖然,看似一樣是在褒揚著劉備,但是,當中的意味卻有些不同了。

    傳言當中,直接點出劉備更適合做荊州之主,並且還無中生有的說劉備已經向劉表提出了順應民意,接掌荊州成為荊州之主的事。

    這一下,讓帶著點高興期待,又帶著一點疑惑的心態在

    靜觀其變的劉備,一下子臉色都變青了。(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uuuuuuuuuu

LV:9 元老

追蹤
  • 195

    主題

  • 91908

    回文

  • 25

    粉絲

就是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