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岌岌可危
這數天的時間,荊州所發生的事情還真的有點多。‧
讓荊襄地區的百姓相當的惶惑。
劉表、劉備先後身亡,荊州易主,新主的屁股都還沒有坐熱,便向曹操投降,新漢軍已經正式出兵猛攻荊州重要防城郟下縣等等。這些消息還沒有來得及消化,便再傳出劉備的兩個結義兄弟關羽、張飛率軍投效新漢朝劉易的消息來。
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荊州文武,他們頓感有一種天要蹋了的緊張驚惶感。
要知道,不久前,整個荊州文武,他們還將希望放在關羽、張飛這樣的絕世猛將的身上,以為有著這兩員大將為他們鎮守住前線防線,新漢軍多少都會有所顧忌,不敢輕易攻來。甚至,就算新漢軍攻來,有這兩員大將在,應該亦可敵得住新漢軍的攻擊。
尤其是,在宛城城下,關羽、張飛分別與新漢軍的大將交過手,甚至與那劉易都戰過了,並不落下風。所以,儘管關羽、張飛只是請來之將,但是,在關羽、張飛名義上為荊州軍大統帥的這一段時間當中所展現出來的威武實力,的確可以讓荊州軍的士氣大震。起碼,有關羽、張飛兩員大將在,就不至於讓新漢軍肆無忌憚的搦戰,不至於隨便一員新漢軍的大將出來叫陣,數十萬的荊州軍都沒有一將敢迎戰。
武將搦戰,關乎到一個軍人的顏面問題,關乎到整個軍隊的士氣膽魄的問題。
記得。後世某抗日電視劇當中,獨立團李雲龍所說的那一翻話,放在這個古時代當中就是最為恰當不過了。
他說。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麼強大,就算對方是天下第一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即使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猶榮!這便是亮劍,這是關乎到一支軍隊的軍魂氣魄的問題。
如今,新漢軍與荊州軍狹路相逢,可是,荊州軍敢亮出他們自己的寶劍麼?
如果沒有了能與真正的大將相匹敵的大將,就憑他們那些小兵小蝦,敢出來送死麼?
將為軍之魂。所謂的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也就是這樣的道理。
新漢軍陣前搦戰。荊州軍沒一人敢出戰。這叫荊州軍如何能提升軍士的戰意士氣?人人都當縮頭烏龜,人人面對新漢軍的叫陣喝罵,被新漢軍問侯了他們全家女性,他們又能如何?不服。出去單挑啊?再不服。咱們群p啊?
不敢!荊州軍根本就不敢正面與新漢軍一戰,他們,看到新漢軍的陣容,心裡就驚怯,看到新漢軍的戰旗,他們的膽氣就為之一喪。
他們有關羽、張飛兩員大將在,便等於有了軍魂,有了鎮軍支柱。好比天塌了下來。都還有這些高個的頂著。看到這些真正的大將帶著他們衝鋒陷阱,他們便熱血沸騰。便敢得跟著往前衝,就敢得與敵人決一死戰。
所以,儘管關羽、張飛並非他們名副其實的統帥,就算關羽、張飛未必能直接調動得了他們。可是,有關羽、張飛這兩員威震天下的大將在,他們便心安,士氣便能受到鼓舞,他們就敢與新漢軍一戰。
可此刻,他們心裡默認的軍魂,他們不自覺的就視為精神支柱的關羽、張飛,此刻卻掉轉了槍頭,幫著他們的敵人一起對付他們,向他們搦戰,這叫這些荊州軍如何適應?又如何能不驚恐?
現在,荊州軍當中,他們最為擔心的,就是關羽、張飛會跟新漢軍一起,向他們發起攻擊。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這叫他們如何抵抗?
實際上,不少荊州軍將,以及曹操派來的一些軍將,如王威、韓玄、李典等等,一眾軍將對於張遼放關羽、張飛及其軍馬通過安眾縣到宛城歸順新漢朝劉易的事感到非常不滿。尤其是夏侯惇與徐晃,如果不是張遼一意孤行,恐怕他們兩將便要率軍將關羽、張飛攔在安眾縣,起碼要將關羽、張飛兩將所率的這兩、三萬軍馬留下。
但張遼搬出了曹操來,並告訴夏侯惇、徐晃等將,假若曹丞相將來追究下來,要追究放關羽、張飛投靠劉易的事,他自己願意一力承擔責任,與夏侯惇、徐晃、李典等大將沒有任何關係。這樣,夏侯惇與徐晃才沒話可說,只能眼看著關羽、張飛率軍從安眾縣城通過。
現在的荊州軍,勉強算是讓張遼穩住了一點軍心,暫時來說,亦只有張遼方可以調動得了荊州軍。夏侯惇、徐晃兩將,論統軍治軍才能,自然是不及張遼的,他們又剛從襄陽趕到安眾縣的荊州軍大營,他們都還沒有正式開始統領荊州軍,所以,就算他們不願意放關羽、張飛離去,他們也沒有辦法,沒有張遼的首肯,他們也調動不了荊州軍圍殺關羽、張飛。
何況,關羽、張飛雖然在荊州軍當中的時日並不久,但是,他們已經隱然的在荊州軍的將士心目中樹立了威武的形象,有了一定的威信威望,現在叫荊州軍攻擊關羽、張飛,恐怕就算是張遼下令,也未必可以調動得了荊州軍來攻擊關羽、張飛。
很多時候,誰都知道人海戰術一定可以打擊更強大的敵人,哪怕是當初的戰神呂布,甚至是劉易,利用人海戰術,也一定可以將他們擊殺。但是,誰都知道,戰場上想擊殺像關羽、張飛這樣的大將,那得要付出多少生命的代價?誰都清楚,只要他們不要命的圍著關羽、張飛攻擊,總會將關羽、張飛殺死。可問題是,誰上前去攻擊?在誰先上誰死的情況之下,荊州軍有這樣的膽氣上前去送死麼?而又要死多少人才能殺得了關羽、張飛?
現在的荊州軍,豈能與後現代的解放軍相比?沒膽氣。沒士氣的荊州軍,畏怯畏懼,注定是沒有出路的。
關羽、張飛率軍投往了宛城。頓時讓荊州軍的軍心大亂,剛剛利用武力鎮壓住荊州軍軍將的張遼,對此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荊州軍當中,逃兵開始出現,一些被張遼鎮壓住的荊州軍將,此刻亦人心浮動,隨時都有可能率軍逃離。
荊州的安眾、郟下防線。岌岌可危。
實際上,安眾、郟下的防線並非是岌岌可危那麼簡單,而是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以育水河為界。安眾縣離育水河岸不遠,而郟下縣,則是在荊州北部的西北部,與安眾縣並排。形成了一條防線。
這條防線。其實並不算長,僅就只有兩百來裡左右,再往西面,便是連綿起伏的秦嶺山脈的南面山林地帶。那些大山當中,荒無人煙,陡峭難行,可以說根本就沒有路通行。因此,荊州防線。就只是依據郟下縣與安眾縣城,再利用這一片地區的一些起伏的山林地帶。建成了一條防線。這裡,說是山林,其實都是一些比較平緩的丘陵地帶。
當初,劉易帶流落到洛陽的十數二十萬流民遷徙去洞庭湖新洲的時候,就是依靠黃敘率兩百騎兵在這一帶吸引了袁紹派來的由張合率領的追兵,並與其周旋,讓他們疲於奔命。
當然,當初雙方的兵力都不多,一方才兩百騎,另一邊,也不過是數千人馬罷了。這麼一點人馬,投入到這一帶數百里到處都是樹林的地方,的確是連浪花都濺不起一朵來。可現在卻不同了,雙方的軍馬,都是以十萬來計,因此,這片地區,小部隊作戰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
關羽、張飛通過了安眾縣,投到宛城,歸順了劉易的事,很快就傳到了相隔只有百來裡的郟下縣,一下子使得郟下縣城的荊州軍差點崩潰,幾乎就讓秦頡奪了下來。
還幸,黃祖及時趕到,穩定了一下軍心。
黃祖與秦頡,其實早就認識,或者說,黃祖認識秦頡,但秦頡卻不會記得黃祖。說起來,黃祖還是秦頡的老部下,只不過,那時候的黃祖,還聲名不顯,還沒有展露出其能力,所以,並不受當時是江夏都尉的秦頡重視,他僅只是秦頡手下的一個士兵。
秦頡從江夏起兵,殺到宛城,大敗黃巾軍之後,便一直留在宛城為太守,並沒再回到江夏去了。黃祖是劉表出任荊州牧之後,治理荊州各地之時,被劉表看中黃祖的才幹,才會重用黃祖。
新漢軍日夜不停的利用投石機轟擊郟下縣的縣城,終日不停的轟隆聲響,震得雙方士兵的耳朵都在發鳴。
郟下縣城的城牆,早已經被投石機的石彈轟得坑坑窪窪,如同長滿了一個個疙瘩在城牆上面。
一輪數十架的投石機投彈過去,總會有那麼三幾顆石彈落在城牆上面,每被擊中,數里長的城牆,似乎都被震得搖搖欲墜。
終日被新漢軍如此轟擊著,使得被荊州軍將強令留守在城頭上的荊州軍士全都寒了心,人人臉色慘白,不停的祈禱著新漢軍的投石機石彈莫要砸在他們的頭上。
窩囊,真的很窩囊!
荊州軍亦打過不少仗,哪怕都是敗仗居多,可是,卻還真的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攻城方式。不出動軍馬來攻城,僅只是利用投石機不停的轟擊,在城牆前一里開外的地方就向他們不停的投發石彈,讓他們也鞭長莫及,自己的守城軍,沒有哪一種攻擊方式可以給予反擊的。就只是一味的在挨轟,這樣被動的戰鬥,叫誰都感到無奈心寒啊。
守城方亦有投石機,只是不多,可城牆上的投石機,最大的投擲距離,卻要比新漢軍的投石機投擲射程近了一百多兩百步,相差幾乎就是等於半個弓箭射程的距離了。所以,城頭上的投石機,卻威脅不到新漢軍的投石機軍陣之間,就使得守城方只能眼看著新漢軍的投石機發威,他們只能有苦往自己的肚裡咽。
沒有辦法,誰叫新漢軍的投石機要比他們的投石機射程遠了呢?落後,就是挨打。這個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久久不時,會有一塊石彈直接砸在城頭上,砸得那些勉強堅守在城頭上的荊州軍士血肉橫飛。直接打擊得他們士氣直線下降,基本失去了與新漢軍對持交戰的戰意信心。
郟下縣縣城城頭上的荊州兵,他們看著一顆顆呼嘯而來的石彈,要不是落在城牆上,就是越過城牆,重重的砸進城內去,看到飛過來的威力無匹的石彈。看到隨時都有一顆可能會落到他們的頭上來。他們哪裡還敢再堅守城頭?
要不是黃祖及時趕到,他們恐怕全都撤下城頭。
如果當真的是這樣的話,新漢軍便可以悄悄的登上城頭。放下吊橋,打開城門,放新漢軍的大軍入城,如此。郟下縣便宣告失守。
當然。秦頡現在,不管郟下縣城的情況如何,他就只需要做好準備,擺出隨時可以攻城的姿態,然後,投石機不停的轟擊,等著劉易下達正式進攻的命令。
一眾新漢軍的將領,他們戰意滿滿。恨不能馬上向郟下縣城發起進攻。
但是,礙於軍令。他們還不能擅自發起進攻。
此刻,太陽已經落山了,天邊還有點微光。
他們聚於秦頡的軍帳,擺上酒食,一邊吃喝著一邊議事,當然,更多的是,想向秦頡請命,希望可以趁荊州軍被打擊得已經毫無戰意鬥志的時候,向郟下縣進攻。
秦頡軍,他們在宛城鎮守了十來年之久,戰刀早已經磨得鋒利,他們渴戰之心久矣。如果再不戰,他們那求戰之心恐怕就會受到挫折。
說起來,宛城之軍,自從當初牛刀小試之後,就幾乎沒有過什麼的作戰命令,哪怕偶有調動,也只是調去洛陽鎮守,根本就沒能機會真正的上戰場。
如果是一般的軍隊,又或者是新漢軍成軍早期,軍中的將士,會有一部份人只是想著當兵吃糧的心態,會有一部份人的確會有避戰的心態。畢竟,有飯吃,還有糧餉拿,在宛城鎮守,又自由自在,只要完全每天的訓練,以及完全上面佈置下來的任務,他們便可以自由了。
這十來年來,這支宛城守軍,其實並非全都是在軍營裡渡過的。在沒有戰事,沒有戰爭時期,他們是可以離開營地自由活動的,甚至,在本地的士兵,他們可以返家去。
十來年了,人家是養兵千日,而這支宛城守軍,卻是數千日了。
當年成軍之時,四十來歲的士兵,現在已經退役了,十來歲參軍的小子,如今大多都是幾個孩子的爹了。
可以說,這支宛城守軍,他們平時,除了固定的訓練要艱苦一些之外,平時差不多都是在享福。
要知道,新漢軍征伐大漠,又遠征倭國,所俘獲的大量女人,其中一部份,就是讓那些軍中的王老五挑去做妻妾的。
新漢朝的政府,給予那些沒有了家人的士兵,重新安置一個家,然後讓那些士兵安置他們的女人,讓他們能感受得到家的溫馨。這些福利,可以說,放眼整個大漢,又或是之前的朝代,怕也是沒有的。
而此時大漢的百姓,成了軍人的百姓青壯,一般,他們都懂得感恩,他們成了新漢軍之後,所獲得的,遠比他們想像中的要得到得多。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新漢朝需要用到他們之時,他們就更加有動力,更加迫切的想報答朝廷。
沒有朝廷,就沒有他們現在的一切。只要稍為有點良心的人,他們都會想著報答,為新漢朝效命。
何況,新漢軍徵兵,是採取自願的方式的,朝廷從來都沒有強迫百姓參軍(俘虜除外),哪怕已經是新漢軍士兵,如果他們害怕打仗,只要明言他就是怕死,不想上戰場,寧願回家種田,那麼,軍方亦不會強迫他們一定要上戰場。這樣的例子,新漢軍中是有的,並且還不算少,哪怕是那些精英部隊當中,那些強悍的將士,歷經過一些九死一生的戰鬥之後,產生了後怕之心,亦可以申請退伍。這一點,新漢軍從來都不會強迫他們參軍,為新漢朝拚命。
當然,另一方面,新漢朝及軍中的宣傳,亦是很到位的,特別是對於新漢朝的基本國法,幾乎每一個新漢軍的士兵都要熟讀的,哪怕是一般的百姓,他們亦要熟知。如此一來,新漢朝的百姓,幾乎人人都有著一顆保家衛國的心態,每一個新漢朝的百姓,他們都清楚明白,他們之所以有今天的好日子,完全是靠著新漢軍的強大,為他們打出來的天下。所以,當新漢朝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自覺的參軍,自覺的為新漢朝服務。
歌都有唱,你不當兵我不當兵,那誰來保護自己家國?
不少因為怕打仗,怕死,申請退伍回家,亦會讓其家人引與為恥,不少百姓子弟,返家之後,也會被家人逼著返回軍隊。
反正,新漢軍當中,普遍是一種良性的狀態。
這支宛城守軍,這些將士,他們現在,就是懷著一顆忠心報國,建功立業的心態,所以,他們更希望可以打仗立功。(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