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 秦漢三國]悍戚 作者:庚新 (已完成)

     關閉
kelvin12354 2013-3-30 11:51:2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03 4515862
巴爾帕金 發表於 2014-5-2 00:21
【庚大原話】無更……

  又忙了一整天,才到家,整個人累得好像死狗一樣。

  回家,似乎變得更加忙碌,而且還遇到了很多不順心的事情。手機壞了……才買了一個月,就出現問題,明天一早還要拿去檢修。蘋果的售後,真心不知道該說什麽。只能說,東西賣出去了,商店就不管了,所有的問題都丟給了售後……

  今年壞了一台電腦,丟了一部手機,壞了一部手機。

  從開春之後,似乎所有不好的事情都紛至沓來,讓我更是心浮氣躁。

  今天沒有更新,實在是累得有些頂不住了。

  明日爭取三更保底,還請大家見諒……
巴爾帕金 發表於 2014-5-3 01:56
第404章 遷都(完)

  “陛下,救我!”

到這個時候,李貴妃怎可能看不清楚狀況?

只見她花容失色,突然撲倒在丹陛之上,朝著劉協大聲呼喊。可這種時候,劉協又能如何?在劉闖咄咄逼人的目光注視下,漢帝似想要起身,但最終還是沒有站起來。他張了張嘴,有意為李貴妃求情,不過到最後,也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姜冏衝上前,一把便抓住了李貴妃的頭髮,將她從丹陛上拖下來。

看著狼狽不堪的李貴妃,劉闖的眼中閃過一抹憐憫。說到底,這女人只是個替死鬼。

發生這樣的事情,劉協罪責難逃。

可劉闖心裡更加清楚,這時候他還奈何不得劉協。

不管怎樣,劉協是天子,是皇帝。哪怕他只是一個傀儡,但畢竟是大漢君王。至少在目前的情勢下,劉闖奈何不得劉協。只能先剷除他身邊的羽翼,而後將他淡化。等到天下人不再掛念劉協的時候,劉闖的機會也就到來。不過在那之前,劉闖必須要容忍劉協的存在。哪怕這個傢伙心懷叵測,他也必須要容忍下去。

“陛下,今貴妃失德,實不宜再居宮中,請陛下決斷。”

  劉闖上前一步,躬身行禮。

他要逼迫劉協,逼得劉協親口說出處決李貴妃的話語。要知道,劉協身邊已經沒什麼人了!此前處決金禕韋晃,使得他在士大夫之中幾乎失去了所有的支持。而今,能夠給予他幫助的,便是那些宗親外戚……一俟劉曄擔任宗正,宗室將無法繼續給予劉協支持。至於外戚……相信李貴妃的事情發生之後,再也不會有人為劉協賣命。

  劉協對此非常清楚。

他抬起頭看著眼前這個魁碩的男子,心中百感交集。

曾幾何時,他把劉闖視為漢室的救命稻草。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的配合也頗為默契。但是從什麼時候,他二人成為敵對雙方?也許會有人認為,是從曹操死後劉闖進駐許都開始。但劉協卻明白,當劉闖崛起北方之後,他二人便難以共存。

  劉闖,野心勃勃。

當時雄踞河北,坐擁四州,實力無人可以相比。

這種情況之下,劉闖又怎可能甘為人下?就算換做自己,恐怕也不會心甘情願的低​​頭。

  更不要說,劉闖手下有一批人。

只那些部曲,便不可能容忍劉協的存在。

這是兩個新舊利益集團而今劉闖所代表的新興利益集團要搶班奪權,那麼作為舊的利益集團,就必須要讓出位子。為帝王十餘載,劉協怎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猶豫良久,最終艱難開口道:“就依皇叔所願……”

  ++++++++++++++++++++ꩾ煤+耀ª+++++++++

  當日,李貴妃被賜死於宮中。

而在劉闖率部入宮逼迫漢帝的時候,執金吾對許都城中,李氏宗族的黨羽展開了血腥的屠殺。

  一連三日,許都全城戒堊嚴。

執金吾負責警戒,而黃閣槍士營和劍士營則首次公開露面緝拿李氏宗族黨羽。短短三天,約有千餘人受到牽累,被緝拿入大牢。而李家在潁川的老宅則被虎賁軍攻破,李氏滿門共八百餘人盡數被殺,未留下一個活口。

李家滅亡,也預示著漢帝最後的力量被根除。

朝中呼籲劉闖拜相的聲音越發高漲,漢帝在這種情況下,也只得下旨,拜劉闖為相同時重置丞相府,恢復西漢初期宰相當國的局面。十一月,漢帝最終抵不過群臣催促在劉闖的嚴密監視下,乘坐儀仗離開許都前往燕京進行督戰。

而在漢帝離開許都的當天,丞相府傳來消息:於三日後正式遷都洛陽。

遷都的消息一經傳開,許都震動。

反倒是漢帝的離去,沒有太多人去關心。當天清晨,劉闖率百官送天子儀仗自毓秀門而出,緩緩駛離許都。沒有舉城歡送,更沒有夾道歡呼。漢帝幾乎是悄無聲息的離去,在許都百姓當中也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就好像,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的確,到這一步,漢帝確變成了一個小人物。

李氏覆沒,也使得劉協的根基蕩然無存,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對於漢帝的結局,劉闖沒有再去關心。

負責護送漢帝前往燕京的,是奮武將軍魏延,相信魏延一定會給予漢帝妥善的關照。

事實上,當漢帝設計想要害死劉闖,炸毀章華寺的時候,劉闖就把這個人從心中抹消出去。那一天,他先抵達章華台大營,隨後便差遣趙雲和假扮成劉闖的董俷前往章華寺。

而賈詡,此前在章華寺中便挖好了一條地道。

當趙雲等人抵達章華寺之後,便立刻進入地道,並且順著地道離開……李家雖準備了大量天雷火,到頭來卻只炸毀了一座寺院。事後劉闖仔細思來,也不禁有些後怕。若不是賈詡及時發現了李家的動作,那麼當天他很有可能會毫無準備的進入章華寺。

不過,天雷火沒有炸死劉闖,劉協也就徹底完了!

劉闖只命人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往燕京的曹丕。

相信曹丕一定會明白他的意思,劉闖也相信,以曹丕的聰慧,一定會遵從他的吩咐。

建安十年十一月末,劉闖下令遷都。

古都洛陽,在歷經董卓之亂以後的第十五年,重又成為大漢中樞所在。

劉闖抵達許都之後,便立刻大封群臣。

可以說,隨著漢帝北上,劉闖進駐洛陽,攝政之局已經形成,任何人也無法改變。

這一次,劉闖不是奉天子以令諸侯,而是代天攝政。

對此,江東孫權、江夏劉備皆表示不肯承認,可大勢所趨之下,兩人即便反對,又能如何?

劉闖是皇叔,而天子北上,鎮守過門,他暫領朝政又有何妨?

在這種態勢之下,諸葛亮於關中突然起兵,兵進武都,虎視漢中。

漢中太守張魯大驚失色,急忙命他的弟弟張衛兵駐陽平關,試圖阻擋漢軍南下。

同時,張魯還派人前往西川,懇請劉璋出兵援助。

劉璋最初,是準備出兵救援……可是在謀士張鬆的勸說下,劉璋最終改變了主意。

  “主公萬不可妄動。”

張鬆生於益州蜀郡,身形短小,放蕩而不治節操。

按道理說,似他這樣的人,本不該被重用。只是張氏乃西川望族,張鬆的兄長又是劉璋的心腹。所以,張松雖長得醜陋,卻得以被劉璋所重,委任為益州別駕。

不過,此人相貌雖醜,卻有真才實學。

他勸說劉璋道:“今劉皇叔遷都洛陽,總攬朝堂,有中興漢室之意。

張魯此前曾出兵攻打劉皇叔,而今劉皇叔不過是順天而行,討伐不臣……若主公冒然出擊,必然會被冠以逆臣之名,與主公並無益處。況且,西川地形險要,又是天府之國。主公到時候只需守住劍閣,派一大將坐鎮葭萌關,便可自成諸侯。

這個時候,主公可以派人前往洛陽,向劉皇叔提請要求。

  主公不是一直想要做司空嗎?今劉皇叔為丞相,必不會吝嗇於一司空之職……到那時候,主公領司空之位坐鎮西川,進可攻,退可守,便劉皇叔也奈何不得與你。可若這個時候出兵相助張魯,只怕兇多吉少……還請主公,三思而後行。 ”

劉璋的性子有些軟弱,而且已經過了野心勃勃的年紀,早就沒有了當年奔走之士的銳氣。

能夠偏安一隅,做個逍遙諸侯似乎也不錯。

他思忖良久,便開口問道:“卻不知子喬以為,誰可坐鎮葭萌關?”

“我荐一人,可令葭萌關固若金湯。”

  “卻不知何人?”

“便是那江陵校尉,孟達孟子敬。”

  “孟達?”

  劉璋聽罷一怔,旋即輕輕點頭。

他倒是聽人說過孟達這個人,知道此人頗有才華。

而今張松既然舉薦此人,相信必有可取之處。

劉璋思忖良久,最終還是同意了張鬆的主張……不過,他除了命孟達為葭萌關守將之外,又派遣大將霍峻為副將,協助孟達守衛葭萌關。在安排妥當此事之後,劉璋又詢問張松,“子喬,我有一事想要辛苦你一遭,請你代我走一趟洛陽。”

張松聞聽,連忙躬身道:“主公若有差遣,松焉敢不從?”

不過,他停頓了一下之後又勸說道:“主公所欲者,為司空一職。

但僅憑鬆一人前去,恐怕難得劉皇叔所重。今二公子尚年幼,不得離開父母。主公何不命大公子為正使,松願為副使一同前往洛陽。相信如此,更容易的劉皇叔看重。 ”

劉璋膝下有兩個兒子,長子劉偱,次子劉闡。

劉偱尚武,且通曉兵法,卻不得劉璋所喜。更重要的是,劉偱的丈人龐羲,原本是洛陽人,最初輔佐劉焉,而後又跟隨劉璋,在西川頗有威望。

龐羲好權勢,為巴西太守,平日里招合部曲,令劉璋頗為忌憚……劉璋還沒有坐上大司空,還沒有當夠諸侯,更不願意早早把權柄交給劉偱。偏偏劉偱為人豪爽,喜歡結交名士。在龐羲的幫助下,劉偱如今屯兵雒城,聲望越來越高,被許多人稱讚。

自古以來,這父子因權力而反目成仇者多不勝數。

劉璋也是這樣,他對劉偱格外忌憚。

聽張松這麼一說,他心裡也不由得一動。

若是趁此機把劉偱送去洛陽,倒可以少了一個心腹之患……

於是,劉璋沉吟片刻後便點頭道:“子喬所言頗有道理,偱已長大成人,正當為西川百姓效力。”
cchjames 發表於 2014-5-4 02:11
第405章 子義歸天


一場綿綿細雨,迎來了建安十一年。

洛陽城被朦朦雨霧籠罩,恍若仙境之中。

劉闖站在高臺,憑欄而立,鳥瞰洛陽城。這座自董卓之亂後,便陷入困苦災難的都城,而今已煥發新顏。建安十年十一月,劉闖遷都抵達洛陽。隨後,他在正月初一,代漢帝行祭天大典,昭告天下,預示著漢室江山,由此而重新崛起。

如今,劉闖官拜丞相。

而他的丞相府,就是此前南宮所在。

洛陽是一座古都,早在周朝便已經確立。此後,西漢、新莽皆在洛陽建造宮室,道建武元年,也就是西元25年,漢光武帝定都雒陽,至董卓之亂歷經165年。

漢代洛陽,近於長方形,南北合九裡,東西合六裡,俗稱九六城。

城中的街道,也頗有意思。雒陽的主幹道共二十四段,每條街道寬約20-40米不等。分三道並行,公卿尚書走中道,而普通人則走左右道,顯得頗有章法。城中,分為南北兩宮,中間有複道相連。南宮始建于秦,為東漢時議政的所在。而北宮則始建於漢明帝,面頰大於南宮,是天子與嬪妃寢居之地……不過,在董卓西遷的時候,南北二宮化為廢墟。而今的宮城,則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重又建造。

劉闖還沒有抵達洛陽的時候,麋竺便建議劉闖,把丞相府設立于南宮。

原因嘛……倒也簡單。

唯有南宮,才能夠符合劉闖而今之地位。

哪怕漢帝沒有北上,也無法再主持朝政。如此一來,劉闖的丞相府,也就變成了議政之地。既然是議政,那就必須要展現出足夠的氣魄。既然如此,乾脆把南宮作為議政之地。

劉闖在詢問了眾人的意見之後,決意採納麋竺的主張。

不過,他下令將南宮的規模減小,只保留卻非、崇德和平朔三座宮殿。取消中德和千秋萬歲殿。中德,劉闖不喜歡這名字;而千秋萬歲殿,則略顯不妥。劉闖拆了這兩座宮殿之後,便宣佈將南宮更名為丞相府。同時,又下令加快北宮的修繕速度。

洛陽北宮,規模宏偉。

早在董卓之亂以前,僅一個德陽殿,就能夠容納萬人。

如此規模的宮城,絕不是短期之內可以修建起來。而且,劉闖對洛陽宮城的規模也不甚滿意。在抵達洛陽後。便下令在北宮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擴建。預計需耗時五載,方能夠完成……反正漢帝去了燕京,這輩子休想再返回中原。

“伯苗,陛下而今到了何處?”

“回稟主公。文長前日傳信,已過了邯鄲……按照他們的腳程,再不濟此時也該抵達中山……估計再過幾日,就會進入幽州。”

盧毓而今在尚書台做事,大部分時間不在劉闖身邊。

於是,鄧芝和羊衜便漸漸從盧毓手中接過了丞相府大部分的事情。重置丞相府,便預示著要重置十三曹。這將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機構,好在劉闖如今並不缺少人才。

於是,曹氏舊部開始進入丞相府。

如荀彧、荀攸、董昭等人。也逐漸開始擔當重任。

不過,劉闖並沒有忽視了那些老部下的期盼。十三曹中,劉闖舊部便佔據了七人之多。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劉闖的舊部,依舊擔當著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夏侯惇、夏侯淵等人也被紛紛委以重任。或許在短期之內,劉闖不會委以實缺,但至少給曹氏舊部了一個希望。新舊力量的平衡,劉闖必須要掌控得當……為此,他專門請教了荀彧賈詡等人,更命人前往燕京,向沮授等人請教。這其中的度,一旦不能把握好,很可能會引發兩部人馬的相互傾軋,從而影響到大局。

劉闖後世也看過不少歷史書,對於這其中的奧妙,倒也不算陌生。

聽鄧芝說罷,劉闖不由得冷笑。

“陛下,終究是柔弱了些……不過是去燕京督戰,何至於如此磨磨蹭蹭,忒不痛快。”

鄧芝笑道:“主公所言極是。”

“好了,不提這件事。”

劉闖擺了擺手,轉身便回到書桌後,“孔明那邊,進展如何?”

“回稟主公,自去年十一月,孔明兵發武都之後,曹朋夏侯蘭二人連戰連捷。

如今,張魯命其弟張衛死守陽平關,並派人向劉璋求援。”

“哦?”劉闖抬起頭,沉聲道:“劉季玉怎麼說?”

“聽說,劉璋本打算是出兵援救,卻被張松張子喬勸住。

這張松原本是蜀郡豪強張氏子弟,他兄長張肅乃蜀郡太守,甚得劉璋信賴。劉璋聽了他的勸說,也就罷了出兵的念頭。不過據細作傳來的消息說,劉璋手下一些人對此頗為不滿,黃權費詩等人反應激烈,主張劉璋應該出兵,但並未的劉璋贊成。”

張松?

劉闖敲擊桌案的手指輕輕一頓,眼中閃過一抹古怪笑意。

這傢伙,終於還是出現了!

歷史上,正是這個張松引劉備入川……卻不知道,這一次張松是否還會投奔劉備?

在劉闖的記憶裡,張松一直不滿劉璋。

但他最初是想要投效曹操,卻因為相貌醜陋,不為曹操所喜。

事實上,當時曹操雖然經歷赤壁之敗,可元氣未傷,更當上了丞相,志得意滿。他看不上張松,也在情理之中。沒辦法,誰讓當時張松的名氣並不響亮,曹操又怎可能看重他?結果,曹操趕走了張松,卻便宜了劉備,更使得劉備勢力大增。

這一次,劉闖是絕不會再犯下曹操當年的錯誤。

也不知道張松是否會出使洛陽?若他出使洛陽的話,說不得對劉闖是一個機會。

“伯苗,你在西川停留過,對張子喬這個人,可有瞭解?”

鄧芝一愣,想了想道:“張松此人,恃才傲物,行為放蕩。

但若言才學,倒是不俗……如果不是他長得有些醜陋。說不得名聲會更加響亮。”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古人雖然早有警醒,但同樣的錯誤,卻一再發生。

張松這個人很重要,是奪取西川的重要棋子,劉闖當然不會忽視於他。但若說才能……劉闖倒是不太贊同鄧芝的話。張松這個人,小聰明有,可大智慧嘛……他若是真有才華,也不會走漏了消息,使得劉備入川遭遇變故。更害死了龐統。

一個嘴巴不夠嚴的人。即便是才學再好。也難以重用!

劉闖也不知道,張松是否還會如歷史上那樣前來出使。所以他的目光,旋即轉到了另一個人的身上。鄧芝剛才說了好幾個人,但是讓劉闖印象最深的。確是黃權。

“伯苗,對黃公衡可有瞭解?”

鄧芝臉上頓時露出敬重之色,連忙道:“西川賢才眾多,黃公衡當為其中翹楚。”

“哦?”

“芝於西川時日雖不多,但是對黃權卻頗為瞭解。

此人年青時乃郡吏,後為劉璋徵召為主簿,智謀過人……”

黃權,黃公衡!

劉闖一邊聆聽鄧芝的介紹,腦海中卻閃現黃權生平。歷史上。張松引劉備入川,黃權是第一個反對。結果劉璋不聽,反而把黃權外放為廣漢長,使得劉備順利入川。

後來劉備奪取西川,西川各郡縣望風歸順。

唯有黃權堅守閉城。知道劉璋投降,他才歸順了劉備。

在史書裡,亦或者演義之中,黃權在劉備手下並不是特別出彩,為諸葛亮光彩掩蓋。可事實上,黃權在劉備手下建立無數功業,其中劉備奪取漢中,也有黃權功勞。

曹操死後,劉備稱帝,準備征伐東吳。

黃權自願為先鋒官,建議劉備坐鎮後方,但不為劉備接受,反而讓黃權去江北防備魏軍。結果彝陵之戰,劉備大敗,道路為東吳切斷,黃權無法歸還,最終只得投降曹魏。可就算是這樣,曹丕依舊對黃權格外看重。甚至被拜為益州刺史,遷進河南。

這是一個連司馬懿都讚不絕口的人物。

後來在司馬懿給諸葛亮的書信中曾提及黃權,對他也是頗為稱讚。

“伯苗與黃公衡可有聯繫?”

鄧芝被劉闖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鬧得有些迷糊。

他想了想,沉聲道:“芝往西川,本是仰慕龐羲高義,故而直接前往巴西,並未在蜀郡滯留。那黃公衡是巴郡認識,我在巴西的時候,曾認識一人,名叫狐篤,與黃公衡是同鄉。主公若對黃公衡有意,我可試讓他前去打探,或有希望。”

“狐篤?”

劉闖聞聽忍不住笑道:“好怪異的名字。”

鄧芝道:“主公莫笑,這狐忠本姓馬,乃巴郡望族馬氏子弟。

只因自幼被養在外家,故而才用了外家之姓。此人有大志,且弓馬純熟,智謀不俗……他此前被舉為孝廉,得龐羲所用。我在巴西的時候,與他交往頗多,情義深厚。主公若圖謀西川,可試與此人聯絡……若主公有意,某願書信一封。”

狐篤……

慢著,他本姓馬?

劉闖突然間醒悟過來,他為何會對這個名字感到奇怪。

狐篤,馬忠?

這是蜀漢後期的鎮南大將軍,同時也是三國後期蜀漢少有的一位名將。之所以劉闖會對狐篤這個名字有印象,說來還是因為黃權的緣故。彝陵之戰後,巴西太守閻芝派馬忠前去接應劉備,於是得了劉備看重。後來黃權歸順了曹魏,劉備曾感慨道:雖亡黃權,複得狐篤,此為世不泛賢也。

我雖然失去了黃權,但是卻得到了狐篤,這世上不泛賢良!

劉闖對劉備看人的陽光極為稱讚,他如此稱讚‘狐篤’,也引起了劉闖的興趣。

後來他再仔細查閱資料,才知道‘狐篤’就是馬忠。

而今,馬忠尚未複姓,所以鄧芝仍以狐篤而喚之。

劉闖想了想,輕聲道:“伯苗,你可以先嘗試與狐篤聯繫,待時機成熟之後再做商議。”

他可不希望打草驚蛇,而且以黃權的為人,斷不會因為狐篤和他是同鄉的關係,便投靠劉闖。若這時候冒然讓馬忠過去,弄個不好反而打草驚蛇。他站起身來,在屋中踱步。沉思良久之後,劉闖便開口道:“你立刻派人前往南陽,詢問孝直,與巴郡馬氏關係如何?若有可能,讓狐篤先歸宗認祖,相信這也是他最為期盼的事情。而後你與狐篤多做聯絡,試探一下他的口風,看他究竟是何想法。”

鄧芝立刻意識到,自己方才的表現,恐怕有些過於心急。

是啊,狐篤而今不過是一個孝廉,如何能夠影響到黃權?他連忙躬身道:“主公所言極是,是芝有些莽撞了。”

劉闖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寬慰了鄧芝幾句之後,讓鄧芝退下。

漢帝已經不再構成威脅,接下來他將要甩開膀子……不過,這飯要一口口的吃才成,若吃的太急,反而會被噎著。心裡面,也有了一個決斷:在短期之內,他不會和劉璋反目。

甚至,就算劉璋有什麼過分要求,劉闖也會答應。

他要穩住劉璋,而後才能騰出手來,收拾孫權和劉備……

對了,以劉備的性子,豈能不對西川窺覷?只是他現如今實力不足,無力染指。不過看他在荊南的動作,劉闖相信,劉備絕不會就此收手,他會耐著性子等待機會。

絕不能給他這樣的機會,否則的話……

“子路!”

“喏!”

隨著劉闖輕聲呼喚,羊衜邁步走進房間。

“你立刻派人把仲達找來,就說我有要事與他商議。”

羊衜躬身領命,正要離開,卻不想司馬懿竟然自己來了……只見他一臉慌張之色,步履匆匆,快步來到門外,用惶急的聲音道:“主公,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這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

劉闖本打算調笑兩句,可是看司馬懿的模樣,他心裡也不由得一沉。

“仲達,我正要找你……你神色如此慌張,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慢慢說,別急!”

司馬懿似乎也意識到自己此刻,有些失態。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靜了一下心情,而後躬身道:“主公,剛得到文遠送來的戰報。”

“怎麼?”

“三日前,周瑜突然出兵,跨江偷襲曆陽……子義將軍,不幸身亡!”
1月23 發表於 2014-5-4 18:55
卷六 千騎捲平岡 第406章 鏖戰江東(一)
                 
    建安十一年開春,劉闖在洛陽代行祭天大典,成為大漢丞相。

    這,代表著劉闖正式入主中樞,也是昔年劉闖舊部最為期盼的一件事情。劉闖入主中樞,也預示著似許褚太史慈徐盛這些最初跟隨劉闖的老人,將前程遠大。

    太史慈作為跟隨劉闖最久的部曲之一,自然很高興。

    正月十六,太史慈在歷陽大擺酒宴,慶祝劉闖成為大漢丞相,遷都洛陽。這原本是一件極令人高興的事情,素來謹慎的太史慈,也難免有所鬆懈。可就是這片刻的鬆懈,釀成了一場悲劇。他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他大擺酒宴的時候,周瑜突然跨江出擊,偷襲歷陽……為這次偷襲,周瑜可謂是費盡心思,絞盡了腦汁。

    江東局勢動盪,陸遜兵分兩路,率部自交州出擊,繞過台領山,攻佔南野,陳兵於豫章水南。而劉勇則領另一部兵馬,以士壹為監軍,配合周倉水軍偷襲江東後方,佔領東治。

    這東治,也就是後世的福建省福州市。

    此時,東治還不是後世的東南明珠,地處蠻荒,方圓百里不見人煙。

    可東治確是會稽門戶,劉勇佔領了東治之後,配合周倉的海軍,就可以不斷向會稽沿海地區發動進攻。兩路兵馬,直接威脅到了江東南部安危。可實際上,這並不是江東最大的威脅。

    自十一月,甘寧率部,自海上向杭州灣發動數次攻擊。

    若非會稽太守賀齊早有防備,加之江東海軍初具規模,說不定整個杭州灣都將納入甘寧的掌控。雙方在杭州灣一線數次鏖戰,甘寧略占上風,但是卻難以登陸。

    賀齊,作為孫策時期留下來的名將,或許名氣上不如周瑜響亮,可是在能力上,絲毫不遜色周瑜。甘寧仗著舟船之利雖占了便宜,但想要擊潰賀齊的江東海軍,卻非一樁易事……除此之外,最讓孫權感到驚恐的,還是屯駐在合肥的張遼。

    張遼是什麼人?

    呂布手下八健將,劉闖帳下十大將之一。

    雖然張遼屯兵合肥,並沒有什麼動作,可是不斷對江東的襲擾,已經打造出來的聲勢,已經令丹陽上下惶恐不安。此時的孫權,雖然已經渡過了孫策死後的混亂局面,但是對江東的統治,還遠遠達不到歷史上三國後期他對江東的掌控。

    張遼在合肥屯兵八萬,再加上甘寧、陸遜等人在東面和南面的威脅,整個江東都陷入惶恐之中。

    無奈之下,孫權只好找來周瑜商議對策。

    而周瑜的態度則非常明確:江東上下誰都可以投降,唯有你孫權孫仲謀不能投降。

    最終,孫權決定將大江防線,交給周瑜。

    說實話,周瑜也的確是很用心。

    最初,他想要派人與劉表聯絡,聯劉抗劉。可問題是,荊州如今歌舞昇平,劉闖根本沒有表露出對荊州用兵的意思,甚至還加封劉表為大司徒,領荊襄之地。

    劉闖對劉表,釋放出了足夠的善意。

    而荊州士族更不願意和劉闖為敵,大部分人都建議劉表按兵不動。

    這種情況下,周瑜有心和劉表聯合,卻無處下手。倒是江夏劉琦偷偷派人前來,與周瑜表示,願意助周瑜一臂之力。但是,劉琦又是什麼人?一個不得寵的公子哥而已。哪怕他很有能力,更執掌江夏,卻難以給予周瑜太大的幫助……

    不過,周瑜最終和劉琦達成了協議。

    畢竟和劉琦合作,能夠讓周瑜從江夏戰場上解脫出來,不再受荊州的掣肘。

    雙方決意罷兵,周瑜便率部秘密自彭蠡澤抵達廬江……他本就是廬江人,在廬江頗有威望。曲有誤,周郎顧的傳說,至今仍在廬江流傳。美周郎的名號,依舊有著非凡的影響力。周瑜秘密抵達居巢,而後就派人與孫靜進行聯繫。孫靜,是孫堅的弟弟,孫權的叔父,在江東威望無兩,同時還肩負丹陽太守的職務。

    周瑜來之前,一直是孫靜在主持戰局。

    哪怕周瑜是受了孫權的委任,可是在場面上,他依舊要對孫靜保持足夠的尊重。

    隨後,孫靜便對外稱病不起。

    太史慈之所以會有所鬆懈,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孫靜稱病不起,他的警惕也就減弱許多……可他卻沒想到,這只是孫靜和周瑜的一個計策。在太史慈放鬆警惕的時候,周瑜則於居巢調兵遣將,秘密派遣死士,混入歷陽城中。正月十六,太史慈大擺酒宴,周瑜便覺察到,時機已經成熟。

    趁滿城歡慶之時,周瑜派遣混入歷陽的死士突然奪取城門,放江東兵馬攻入歷陽。與此同時,孫靜所部更攻破牛渚,跨江而擊,與周瑜合兵一處,攻克歷陽。

    太史慈本有機會突圍,可是當他知道歷陽失守的時候,感到無比羞愧。

    所以,他留在城中死戰不退,卻最終因為江東兵多將廣,戰死於歷陽城中……

    +++++++++++++++++++++++++++++++

    劉闖雙眸緊閉,臉上流露出一抹悲慟。

    他認認真真聽完司馬懿的陳述,猛然一拍書案,“子義,何以如此固執?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活著,終有機會報仇雪恨,可你現在戰死,卻讓我肝腸寸斷。”

    與太史慈相識的一幕幕景象,在劉闖腦海中閃現。

    一晃十年過去,太史慈跟隨自己十年,眼見著自己大業將成,卻不想戰死於疆場。

    周瑜、孫權!

    劉闖咬牙切齒,半晌後抬頭問道:“子義屍首,可曾奪回?”

    司馬懿連忙道:“周公瑾倒是個講規矩的,佔領歷陽之後,便把子義屍首送回來。

    文遠已命人把子義屍首收斂,正在送來洛陽途中。”

    “元復,可已知曉?”

    “方才已經得到消息……他本要來向主公請戰,不過被我勸住。”

    “讓他立刻率飛熊衛本部前去迎接子義靈柩,再派人前往遼西通知子義妻子,請她前來操辦。仲達,子義隨我十載,在我最艱難的時候跟隨我與我,不離不棄。今他故去,我心實悲慟之……你代我把他的喪事操辦起來,便葬於洛水之畔。”

    “喏!”

    “我現在心思有些亂,你先下去吧。

    對了,記得通知文若和文和先生過來,我這邊有事情要與他們商議……”

    “明白。”

    司馬懿也知道,劉闖此刻心情不好。

    太史慈是最早跟隨劉闖的老人,雖後來在十大將排名中位列末端,但其地位,即便是趙雲張遼這些人都無法比擬。如今,太史慈戰死歷陽,對劉闖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個時候,劉闖需要安靜一下,也的確不太適合商討正事。這也是司馬懿不讓太史享來找劉闖的原因……因為他很清楚,太史享這時候來見劉闖,非但不會緩解劉闖的悲傷,反而會加劇劉闖的憤怒,甚至做出不合理的決斷。

    劉闖是司馬懿的表兄,而今更是所有人的期盼和寄託。

    司馬懿是絕不會讓劉闖做錯事情……諸葛亮而今不在劉闖身邊,司馬懿便擔當起劉闖的謀士。

    待司馬懿離開後,劉闖一個人靜靜坐在屋中。

    良久,他站起身來,走到欄杆後,看著外面濛濛細雨,心中的傷感卻越發強烈。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他地位的變化,當初跟隨自己的那些老人,越來越少……叔父,遠在東治;步騭,則去了交州。呂岱坐鎮中山,管亥則留守於幽州。

    細算起來,當年跟隨劉闖從朐縣征戰的一干老人,而今已所剩無幾。

    除了常勝和裴煒之外,便只有徐盛在劉闖身邊……至於當年隨劉闖從江東前往汝南的人裡面,似乎也只有蕭凌尚在。劉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心緒穩定下來。

    就在這時,身後腳步聲響起。

    劉闖回過身,就見麋繯和諸葛玲站在他身後,荀旦呂藍甄宓杜貞以及甘夫人,則在麋繯身後。

    “妳們怎麼來了?”

    看到麋繯等人,劉闖不禁一怔。

    麋繯輕聲道:“丞相,方聽得噩耗,子義將軍歸天。

    妾身擔心夫君心中難過,所以前來看望。”

    “我……沒事!”

    劉闖努力穩定了一下情緒,沉聲道:“子義的靈柩這幾日便要送來洛陽,我要為他大辦喪事。他的妻子還要過些時候才能抵達洛陽,這幾日妳們就代我多留意元復。

    子義故去,想來元復更加難過……”

    “妾身,明白!”

    和麋繯等人在屋中說了會兒話,劉闖的心情好轉許多。

    這時候,鄧艾進來稟報,說是荀彧和賈詡都到了。劉闖便站起身,麋繯等人則連忙告辭。他走出房間,驀地又停下腳步,喚住了麋繯道:“繯繯,待會兒你派人去告訴二兄,讓他在北宮修建一座高台,名為凌煙閣。”

    “嗯?”

    “他日,我要使子義、公美、公劉還有薛州他們,都可以位列凌煙閣中,名留青史。”

    麋繯愣了一下,連忙答應下來。

    而今負責皇城修建的,就是麋芳。

    建造凌煙閣,並非一件難事……但從劉闖的這一席話中,麋繯還是能聽出別樣的味道。

    ++++++++++++++++

    丞相府,卻非殿。

    荀彧賈詡已等候多時。

    他們也是接到消息後,匆匆趕來卻非殿。

    除了他二人之外,還有盧毓、司馬防以及徐庶都等候在卻非殿外,一個個面露憂慮之色。

    “諸公何必如此,不過是一場小敗,無礙於大局。”

    當劉闖來到卻非殿,看眾人面帶緊張之色,便開口笑道。

    見劉闖如此說,眾人也都鬆了口氣。荀彧等人都很害怕,劉闖會因為太史慈之死而失了本心。現在看來,劉闖依舊保持著冷靜,這也讓大家,都感到了莫名輕鬆。

    “今周瑜統兵三萬,兵進逍遙津。”

    劉闖在主位上坐下,示意大家都不必拘束,而後沉聲道:“子義故去,我如失手足。此仇不報,焉得令忠臣瞑目?我欲親領兵馬,前往合肥督戰,誓要誅殺周瑜,為子義報仇雪恨。”

    荀彧聞聽,連忙起身道:“丞相,大可不必親征。”

    “哦?”

    “我知丞相所想,是擔心歷陽之敗,會引發動盪。

    今天子北上,更需丞相坐鎮中樞,怎可以輕舉妄動?況且,我已打聽過,周公瑾雖屯兵逍遙津,卻已被文遠所阻。今文遠已經穩住合肥局勢,若丞相這個時候前往合肥,只怕會使文遠受到掣肘。我聽人說,丞相曾言:用人不疑。文遠才幹,主公非常清楚。有他坐鎮合肥,便是那周郎,也休想討得便宜……不過,周瑜屯兵廬江,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我薦一人,只要他前往合肥,必能助文遠擊敗周瑜。”

    “誰?”

    “便是那郭嘉,郭奉孝!”

    劉闖心裡一動,露出一抹沉思之色。

    郭嘉此前前往南陽主持大局,而今有法正在南陽坐鎮,郭嘉也就難免受到掣肘。

    與其讓他留在南陽,倒不如讓他前往廬江。

    劉闖瞇起眼睛,輕聲道:“文若,那周公瑾足智多謀,不可小覷。”

    “丞相放心,天底下若說最瞭解周公瑾的人,非奉孝莫屬。

    當年孫策在世的時候,曹公便使奉孝都督江東。他從建安三年便開始研究江東局勢,更多次與我言周瑜之厲害。他對周瑜,非常瞭解,相信那周公瑾絕非奉孝對手。”

    荀彧的話語裡,透出一個意思。

    曹操從很早就窺覷江東,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不過,他卻委任了郭嘉這個鬼才來謀劃江東的局勢,在此之前,郭嘉對江東已經瞭然於胸。

    想來……那孫伯符之死,怕就是出於郭嘉的手筆。

    劉闖輕輕點頭,“既然如此,著令奉孝立刻前往廬江,拜軍師中郎將,助文遠為子義報仇雪恨。另外,著令太史享隨同出征,再命人前往鄴城,徵調蕭凌蕭子升前往合肥。

    傳我命令,著甘寧加大在錢塘灣登陸之速度,務必要加快對江東的戰局進度……”

    “慢!”

    就在劉闖命令發出的時候,徐庶卻突然站出來。

    “元直,有何高見?”

    徐庶笑道:“今江東戰局,主公設下三路併進之計,實則是兩面夾擊。

    合肥戰局,庶並不擔心……以文遠公明之勇,輔以郭先生之謀,大局可定;然則興霸將軍的對手,並非等閒之輩。我聽說,那賀齊足智多謀,且在會稽威望甚高。此人絕不可掉以輕心,我擔心興霸非他對手。今興霸佔據舟船之利,也僅僅是略占上風。一旦登陸,江東水道縱橫,大船難以發揮威力,而興霸對江東又極為陌生,恐難有勝算。

    庶斗膽請命,前往助興霸一臂之力,望主公應允。”

    徐庶自涼州返回之後,一直表現的非常低調。

    他官拜越騎校尉,掌丞相府十三曹中的東曹,地位僅在執掌西曹的荀彧之下。

    劉闖聽徐庶開口,也有些意動。

    他向司馬防和荀彧看去,卻見二人點頭,表示贊成。

    “元直願意前往,興霸將軍定能旗開得勝。”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賈詡開口道:“不過我有一個建議,若元直前往江東,可帶領一人。

    有此人相助,定能不費一兵一卒佔領鉛塘灣。”

    徐庶先是一怔,旋即笑道:“文和先生不說,庶亦有意點將。

    只是不知庶與文和先生所言之人,是否一人?”

    賈詡道:“既然如此,你我何不在掌心寫下此人名字,看看你我所選之人,是否一樣?”

    這是要做什麼?

    劉闖看著眼前的一幕,有一種周瑜和諸葛亮定計火攻的感覺。

    不過,他也很感興趣,也不知道賈詡和徐庶所想的人,究竟是什麼人物!劉闖仔細思忖,也想不出賈詡和徐庶說得那個重要人物是誰。當下他命人取來筆墨,賈詡和徐庶各執一筆,在掌心書寫。荀彧、司馬防等人則笑呵呵看著二人,似乎等待他二人揭開最後的答案。

    不一會兒的功夫,賈詡和徐庶在掌心都寫好了名字。

    兩人相視一眼後,走上前,伸出手,攤開手掌。隨後,徐庶和賈詡哈哈大笑。

    “元直有此準備,相信定可以馬到功成。”

    劉闖則一頭霧水,詫異問道:“元直,賈先生,你們這是……”

    徐庶和賈詡相視一眼,走到劉闖面前,伸出手來,“丞相,若得此人,勝似十萬甲兵。

    不過,要使此人出馬,恐怕還要主公多費心思。”

    劉闖探頭看去,就見徐庶的掌心寫著兩個字:孫紹;而賈詡的掌心則寫著孫策之子。

    孫紹?

    若不是徐庶和賈詡提起,劉闖險些忘記了這個人。

    這小傢伙不就是當初和劉雉發生衝突,後來被童淵收為入室關門弟子的那個人嗎?

    說起來,自去年初,劉闖就沒有再留意這小傢伙。

    他只記得孫紹之前跟隨童淵一起來到了洛陽,但而今是什麼狀況,他一無所知。

    “孫紹?我記得他還不到十歲,又能當得什麼大事?”

    劉闖笑道:“這小傢伙就算有童淵傳授武藝,可畢竟年紀小,又如何是賀齊對手?”

    一旁荀彧站起來道:“帶他前去,並非是讓他征戰沙場,而是要讓他勸降賀齊賀公苗。” 本帖最後由 1月23 於 2014-5-4 19:09 編輯

巴爾帕金 發表於 2014-5-5 20:22
第407章 鏖戰江東(二)

  江東局勢,其實也是盤根錯節,極為複雜。

  自孫策被害,孫權執掌江東大權之後,也就越發明顯。本地士族、外來重臣、寒門士子本就糾纏不清。此外,孫堅死後留下程普黃蓋韓一幹舊部;孫策死後又有周瑜張昭等一幹舊部。而孫權此前,早就有自己的幕府,更形成了一股力量。

  總之,江東內部也是矛盾重重。

  賀齊是孫策一手提拔起來,更在孫策手下嶄露頭角。

  事實上,孫策為孫權留下了一手好牌。可問題是,孫權卻不願意過多依賴孫策的舊部,因為那樣一來,會産生更多的麻煩。若任用孫策舊部,日後孫策之子長大,又該如何安排?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孫權又怎敢在這方面掉以輕心?

  孫策死前,曾有‘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遺言。

  但在孫策死後,周瑜常年在柴桑,說是訓練水軍,可實際上卻是為了躲避孫權的猜忌。而張昭在孫策手下,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才能。但到了孫權手下之後,卻是暗淡無光。最明顯的例子,江東幾次遇到麻煩,張昭似乎都未曾出過大力氣。

  曆史上赤壁之戰,張昭主降,便是一個明證。

  孫權,自有他的班底。

  文有魯肅諸葛瑾,武有周泰丁奉,怎可能去重用張昭?

  後來他在赤壁之戰啓用周瑜,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周泰等人尚不足以統領大局,而張昭這些人又不肯為他盡心盡力。程普黃蓋德高望重,同樣難以對抗曹操。

  唯有周瑜,也只有周瑜……

  孫權在這種情況下,無奈啓用周瑜,不代表他和周瑜芥蒂解開,更多是一種無奈。

  賀齊的情況和周瑜極為相似,甚至比之周瑜的境況更差。

  周瑜可以躲到柴桑,對外面的事情不聞不問,可賀齊卻要留在會稽,繼續為孫權效力。但是,孫權又不可能真的相信他,所以他只能表現出輕狂之氣,出入車馬極為奢華,以此來向孫權表明,他並沒有什麽異志。可想而知,賀齊內心是何等煩悶。

  “賀公苗對孫策,始終存一分感激。

  當初孫紹一家在富春的時候,他明裏暗裏給予孫紹母子不少關照,也算是忠義之人。

  此人才幹,不遜周公瑾。

  可惜他卻沒有周公瑾的出身和名望,也只能在會稽苟延殘喘。而今孫權命他主持海軍,並讓他主持鉛塘灣戰局,實在是出于無奈之舉。我相信,賀齊也非常清楚這一點。這一戰他打得好了,會引起孫權猜忌;若打得不好,則會被孫權借口罷黜。”

  荀彧正顔解釋,劉闖在一旁聽得,卻是連連點頭。

  “如此說來,賀齊對孫策,還存有幾分忠義?”

  “正是!”

  “既然如此,那我便去遊說一二。”

  劉闖想了想,便點頭應下此事。

  而今大喬夫人和孫紹都住在諸葛亮家中,因為孫尚香就在那裏。

  喬夫人在劉闖這邊沒什麽熟悉的人,自然和孫尚香更親近一些……以前,劉闖不在,可以安排喬夫人在大將軍府居住。但現在到了洛陽,劉闖身為丞相,喬夫人繼續住在那裏,未免不太合適。劉闖答應了賈诩和徐庶之後,便留下了荀彧。

  “叔父,我有一件事情想要請教。”

  荀彧似乎已經猜到了劉闖想要詢問的問題,不等他開口,便點頭道:“那件事,與孫權的確有些關系。”

  “哦?”

  劉闖詫異看著荀彧,“叔父知道我要問什麽?”

  荀彧笑道:“丞相想要詢問的事情,我當然能夠猜到。

  事實上,這件事是奉孝一手謀劃,期間他遇到了一些事情,使得他的計劃得以順利進行。後來他推測,應該是和孫權有關。若不然,他的計劃也不可能如此成功。”

  劉闖倒吸一口涼氣,臉上露出駭然之色。

  “其實,丞相也不必奇怪。

  這件事……內裏頗為複雜。說起來,孫策和孫權雖然是一母同胞,但是孫堅對孫策尤為喜愛,難免使孫權心生芥蒂。加之孫策占居江東之後,對孫權也有些猜忌,甚至一度把他趕去豫章,令孫權更加不滿。孫仲謀此人,野心勃勃,更不甘棲息父兄之下,早有自立之意。他為奉義校尉時,身邊就有一批人才相助,更助長了他的野心。但孫伯符正當鼎盛之年,孫權很清楚孫策不死,他便無出頭之日。”

  自古以來兄弟反目的例子,多不勝數。

  孫策孫權兩兄弟之間的恩怨,倒是出乎劉闖意料之外。

  他聽完了荀彧的話,也不禁心生感歎。

  野心和欲望這玩意兒,有的時候勝過洪水猛獸……

  事實上,曆史上在孫權稱帝之後,也表現出了他和孫策之間的矛盾。孫權稱帝,分封家人。但他對孫策的追封顯得頗為古怪,追封長沙桓王,等于把孫策排斥于外。

  後世,便有孫策之死,與孫權有關的說法。

  只是劉闖此前並不相信。而今聽荀彧這麽一說,他也不禁感慨,感慨孫權心狠手辣。

  “叔父,我還有一事,想要求教。

  ”

  “丞相但說無妨。”

  “此次與江東開戰,我不想袖手旁觀。

  可我也知道,文遠在合肥,伯言在交州,再加上前去幫助興霸,勝算頗大。我不想插手其中,但也不願坐享其成。不知叔父有何妙策,可使我助江東戰局一臂之力?”

  劉闖是個閑不住的人,你讓他呆在洛陽,只怕會讓他非常難受。

  荀彧倒是明白劉闖的心思,當下微微一笑,輕聲道:“丞相欲助江東戰事又有何難?

  今荊襄穩固,不會有太大麻煩。

  法正法孝直坐鎮宛城,足以防備一切危險。

  丞相今奉天子遷都洛陽,漢室中興之像已經顯露。這個時候,丞相何不東狩,一方面可安撫天下百姓,另一方面,也可以對江東施加壓力,令其亂了陣腳。”

  東狩?

  劉闖心裏一動,便有了主張。

  是啊,如今他已經把都城遷回洛陽,正應該趁此時機,進一步穩定局面。

  劉闖雖然一統北方,可根基畢竟不太穩固。特別是河南之地,是他從曹操手中接過來。換句話說,這河南各地還算不得穩定,大小官員對于劉闖的到來,也心存疑惑……這個時候,劉闖應該代天巡狩,進一步加強漢室氣運,穩定人心。

  荀彧的這個建議讓劉闖頗為心動,在思忖片刻後,他欣然表示贊同。

  “到時候,我願隨丞相東狩。”

  按照劉闖的想法,是希望荀彧留在洛陽。

  可荀彧卻主動提出,要跟隨劉闖東狩……劉闖不禁有些疑惑,卻不知道該如何詢問。

  當晚,他把這件事告訴了麋缳諸葛玲等人,卻惹來諸葛玲一番笑話。

  “夫君也知道,河南人心不穩。

  若荀先生留在洛陽,以他和曹氏的關系,難免會為小人所乘。他之所以要跟隨夫君東狩,便是為避免這些麻煩。夫君希望荀先生留守洛陽,是想要他照顧大局。可事實上,若荀先生留下來的話,反而會另起波瀾,令洛陽變得混亂不堪。”

  劉闖聞聽,恍然大悟。

  的確,荀彧留守洛陽,是有些麻煩。

  “既然如此,就讓丈人立刻前來洛陽。

  左右冀州局勢已經穩定下來,丈人前來主持大局,倒也最為合適。有丈人和舅父坐鎮,相信洛陽也不會生出什麽亂子。”

  劉闖說的丈人,不是呂布,而是荀谌。

  如今荀谌拜冀州刺史,但若以能力和資曆而言,他坐鎮洛陽的話,才會更加安全。

  “至于孫紹這件事……”

  麋缳想了想道:“紹隨其母北上,也有三載。

  算算年紀,這孩子也差不多快十歲,也是時候定一門親事。夫君既然有意用孫紹安撫江東,何不與之關系更加親近?我看雉奴平日裏與孫紹很是親近,不如……”

  如果孫紹成為劉闖的女婿,劉闖平定江東,也就有了充足理由。

  只是,劉雉是諸葛玲的閨女……劉闖對麋缳的想法頗為心動,于是向諸葛玲看去。

  諸葛玲想了想,展顔笑道:“孫紹這孩子,性子有些暴躁,有時候會比較衝動。但這孩子的本性不錯,這兩年對雉奴也頗為關照。妾身倒是沒什麽意見……這樣吧,改日我找尚香打探一下口風,相信喬夫人也不會反對,夫君以為如何?”

  孫紹和劉雉,從最初的不愉快,而今倒是往來頗多。

  劉闖對孫紹這個小子倒還算滿意,不過……

  “這件事,讓我再考慮一下。”

  招孫紹為婿,好處頗多。

  可問題是,劉闖並不願意拿女兒的幸福來換取這種好處。

  他沒有立刻答應,而是把這件事壓下來。同時,他又讓諸葛玲去試探喬夫人的口風,看喬夫人是否願意,讓孫紹出來助劉闖一臂之力。

  出乎劉闖的意料,喬夫人對于幫助劉闖,並沒有表現的太過抗拒。

  而孫紹呢?

  似乎對孫權,對周瑜頗多恨意。

  聽聞能夠幫助劉闖對付孫權和周瑜,他二話不說,便答應這件事情。

  又過了幾日,太史慈的靈柩被送至洛陽。

  劉闖下令,為太史慈大辦喪事,隨後便命太史享前往汝南,與郭嘉彙合後,啓程趕赴合肥。

  太史慈便葬在洛水河畔,追谥信侯。

  把太史慈的喪事辦完,已經到了二月。

  劉闖旋即矯诏,昭告天下,兵發江東……

  此時,徐庶已帶著孫紹悄然離開了洛陽,前往徐州和甘甯彙合。

  而劉闖則下令征召兵馬,命夏侯淵為折衝將軍,兵進徐州。同時,劉闖也趁此機會,宣布東狩計劃。他此次東狩的路線,便定在了徐州。消息一經傳出,江東上下頓時嘩然。在所有人看來,劉闖所謂的東狩不過是一個幌子,其真正目的是要自徐州跨江而擊,攻打丹陽。

  證據?

  只看劉闖這次東狩所帶的兵馬,就能看出端倪。

  矢鋒騎、虎贲軍以及虎豹騎……三支精銳共計三萬兵馬,隨同劉闖出發。這三支精銳,可謂是劉闖手下戰力最強的兵馬。如今三路並進,江東又怎可能不亂?

  沛國,谯縣。

  一匹快馬在曹府祖宅大門外停下,馬上的騎士風塵仆仆,滾鞍下馬,便快步上前,抓起門環用力拍打。

  自曹操死後,卞夫人扶靈返回,曹府一直是大門緊閉。

  府中的家臣聽聞有人敲門,連忙打開小門,探出頭來。

  “大公子家信,請夫人和二公子接收。”

  家臣聞聽,連忙把騎士讓進來。

  他知道,騎士口中的大公子,便是燕京令曹丕;而他所說的二公子,自然就指的是曹彰。

  不一會兒的功夫,卞夫人和曹彰以及曹憲便來到了中堂。

  “子桓有何事,竟如此匆忙?”

  信使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快走幾步,雙手將書信呈上。

  曹彰上前把書信接過來,便遞給了卞夫人。而卞夫人則打開書信,看了兩眼,又把書信遞給了曹憲。

  曹丕信裏的內容很簡單。

  他先是告訴卞夫人,他已經抵達燕京,一切都很好。

  燕京的環境,並不似想像中的那麽艱苦,甚至比之許都,也不遜色。之後,曹丕便推心置腹,與卞夫人說明了情況。事實上,曹丕在接到漢帝北上的消息之後,就明白了劉闖的意圖。他在信中告訴卞夫人: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估計是沒有機會進入朝堂……可是我曹家要想光耀門楣,僅靠著曹憲和劉興,還遠遠不夠。

  雖然說曹操的那些舊部會給予曹家幫助,但是這人情用一次少一次。

  隨著劉闖根基日益穩固,那些曹氏老臣能給予曹家的幫助,會越來越少……曹家想要光耀門楣,外甥劉興便是關鍵。曹家如果不能給予劉興有力的支持,恐怕難以長久。我聽說,丞相有意東狩,子文務必隨行……子文現在可以戴孝隨行,以免離開中樞太久,到時候人情關系淡薄。而曹憲也應該盡快回到劉闖的身邊。只有跟隨在劉闖的身邊,才能夠確保劉闖對曹氏的關照,否則定會有麻煩。

  信的內容,大體上如此。

  卞夫人看罷之後,也頗為贊同。

  “子文,你兄長要你盡快回去,隨丞相東狩徐州,你怎麽看?”

  曹彰的心裏,也有些矛盾。

  曹操死後,他好像一下子成熟了許多。一方面,他想要留下來繼續為曹操守孝,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曹丕所言不差。若離開中樞太久,對曹家而言絕非好事。

  “二姐,你怎麽看?”

  曹憲想了想,便對卞夫人道:“子桓的心意,我已經明白。

  我明日便動身前往洛陽,到時候子文隨我同行……”

  卞夫人聽罷,忍不住松了口氣。

  曹操雖然過世了,可是曹家上下卻是前所未有的團結。

  接下來,曹氏將會把所有的資源,都放在曹彰的身上。曹丕的主動退出,也預示著曹彰能夠獲得更多資源。

  “如此,便如你所言。”

  卞夫人說到這裏,目光一轉,落在了一旁沈默不語的曹植身上。

  他猶豫一下,輕聲道:“子文,你這次去洛陽,順便把子建也帶過去。

  植已十五,正是求學的年紀。我聽說,丞相要重開太學,你這次帶子建去,便讓他入太學求學吧。”

  曹彰看了曹植一眼,點頭答應

  建安十一年三月,劉闖命荀谌司馬防留守洛陽,他則率矢鋒、虎贲和虎豹三萬大軍,浩浩蕩蕩離開洛陽。

  此次東狩,劉闖也帶上了家眷。

  麋缳、荀旦、諸葛玲、曹憲、甄宓、甘夫人、杜貞以及呂藍隨行,更有趙雲、許褚護衛左右。曹彰抵達洛陽之後,劉闖並未詢問太多,而是直接拜曹彰為射聲校尉,接掌虎豹騎。

  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出發,第一個目的地,便選在了朐縣。

  為此,劉闖專門派人把徐盛夫妻接過來,讓他們跟隨左右。昔年隨同劉闖殺出朐縣的三十六賊,如今已所剩無幾。管亥在幽州,而劉勇在交州,都不可能前來。算來算去,也只剩下劉闖的幹妹夫徐盛,這次故地重遊,劉闖自然要帶上他。

  只是,劉闖這一出行,也引得無數人感到恐慌。

  江東孫權得到消息之後,立刻派人把孫靜從丹陽調走,命他駐守丹徒。

  同時,他又下令,命蔣欽屯兵江乘,可以隨時支援孫靜,命潘璋屯兵句容,加強丹徒的守備。可以說,劉闖的東狩,也使得江東上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周瑜雖然認為劉闖不可能自徐州出兵,但是面對而今這種局勢,他也無法做出保證。

  就在孫權瘋狂調兵遣將的時候,江東局勢再次發生變化。

  劉勇自東治起兵,直逼永甯,也就是後世浙江省溫州所在;而陸遜則在南野大敗江東兵馬,攻克贛縣之後,順贛水北上,逼近廬陵。孫權無奈之下,命程普率部南下,屯兵石陽;隨後他又征召兵馬,以丁奉為主將,屯兵大末,意欲阻止漢軍北上。

  劉闖收到消息之後,不由得哈哈大笑。

  他對荀彧道:“看樣子這江東碧眼兒,如今方寸已亂。”

  荀彧笑而不語,只輕輕點頭。

  的確,孫權這時候是真的亂了方寸,接下來只看徐庶和張遼,會使出怎樣手段!
w23164598 發表於 2014-5-6 19:26
第408章 鏖戰江東(三)

三月,正是江東雨季。

梅雨靡靡,淅淅瀝瀝……錢唐古城,籠罩在蒙蒙細雨之中,顯出別樣的風情。

天色已晚,一輛馬車沿著長街行駛,來到錢唐府衙前。

此時的錢唐,是杭州灣海戰的指揮部。賀齊從山陰趕來,坐鎮錢唐,指揮江東海軍作戰。而這錢唐府衙,也就順理成章變成了賀齊的帥府。府衙門前守衛森嚴,軍士盔明甲亮,手持刀槍,一個個更顯得格外緊張。當馬車在府衙門口停下的時候,門丁立刻走上前,大聲的呵斥:“來者何人?這里是海軍都督府,還不馬上離開?”

車夫誠惶誠恐,忙下車上前,畢恭畢敬遞上一張名剌。

“我家主人乃賀都督故人,自富春而來,有要事求見賀都督。”

賀齊而今拜海軍都督,從品級而言,和周瑜持平。

不過,周瑜是水軍都督,地位遠遠高過賀齊。

那門丁聞聽一怔,結果名剌,上下打量了車夫一眼后,又看了一眼馬車,沉聲道:“在這里等著,待我通稟都督之后,若都督召見,你們再進去;若都督不見,你們立刻離開……而今時局緊張,隨時都可能發生大戰,莫要在這里東張西望。”

“多謝,多謝!”

車夫說著話,將一個錢袋子遞給門丁。

門丁的臉上總算是露出一絲笑容,點點頭,便轉身進入府衙。

賀齊,正站在一副地圖前面沉思。

入三月以來,漢軍攻勢越發猛烈……陸遜率部北上,在石陽和程普激戰不止。

而劉勇所部的速度雖然比不上陸遜,確是穩扎穩打。

漢軍海軍,沿東南沿海逼近在沿海島嶼設立基地,以便于補充糧草和兵員。同時,漢軍海軍配合劉勇步軍連番出擊永寧告破、章安告破,已經兵臨會稽城下。

丁奉雖屯兵大末,可是卻無法阻攔漢軍北上。

戰線太長特別是會稽南部地廣人稀,也使得江東兵馬根本無法有效的阻擊漢軍。無奈之下,賀齊只得分兵南下,命大將宋謙屯兵烏傷,協助丁奉阻擊漢軍。

這宋謙,也是一位老臣。

與韓當黃蓋齊名從孫策一統江東。

論資歷,宋謙遠勝賀齊,同時對賀齊一直不太服氣。

賀齊都督錢唐,宋謙就時常與他發生爭執。而今派宋謙屯兵烏傷,倒是讓賀齊少了許多掣肘。

入雨季后,漢軍攻勢稍緩。

可賀齊并不認為,漢軍已經技窮。

事實上,江東海軍與漢軍海軍相比,差距甚大。

不管是在技術上還是在戰術上……組建不過一年的江東海軍,如何能夠與甘寧那支在海上縱橫多年的海軍相提并論?只說戰術,江東海軍的戰術大都還是已江河水軍的戰術為主。或許在江河里江東水軍戰斗力驚人。但是到了大海上……

賀齊是一個極其驕傲的人,卻不代表他狂妄自大。

若非鉛塘灣地形復雜,大漢海軍無法展開有效攻擊,說不得甘寧現在已經登陸。

在經過這段時間的海戰之后相信甘寧已經熟悉了鉛塘灣的地形。

待雨季結束,他必然會發動總攻。到時候以江東海軍的力量,還能否抵擋住對方,賀齊并沒有把握。一旦海軍失利,便要展開陸戰。賀齊要提前做好準備,給甘寧以沉重打擊。

他的目光不斷在地圖上掃過,尋找適合與漢軍決戰的地點。

就在這時,有家臣來報,府外有富春故人求見!

富春故人?

賀齊聽罷一愣。

他可不是富春人,在富春更沒什么朋友,何來故人?

從家臣手中接過名剌,就著屋中的燈光看去,只見那名剌上只寫著‘富春孫’三個字。

賀齊心里一動,頓時汗毛乍開。

他似乎猜到了什么,連忙道:“請客人來書房說話。”

“喏!”

那家臣走后,賀齊又喚來了身邊心腹,讓他率親軍在書房周圍嚴密警戒,不得任何人靠近。

真的是他嗎?

賀齊心里七上八下,感到有些緊張。

不一會兒的功夫,從外面走來兩個人,一個個頭大約在七尺六寸左右,另一個則略顯矮小。

兩人皆一身黑衣,邁步走進了書房。

他們一進屋,賀齊的目光便落在那個頭矮小的人身上。

揮手示意家臣退出,賀齊顫聲道:“公子,可是你嗎?”

那矮小之人抬起頭,取下臉上的布巾。燈光下,一張姿容甚美,但略帶稚嫩的面龐展露在賀齊面前。賀齊只覺一陣恍惚,他仿佛看到那個氣吞山河的江東小霸王,又來到他面前。

“公子!”

賀齊顫聲道,上前一步便要行禮。

矮小少年則紅著眼,輕聲道:“叔父休要多禮,我如今已不是什么公子,不過一質子耳。”

賀齊止住腳步,嘴巴張了張,卻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맠屠耀h

少年,正是孫紹。

兩載光陰,孫紹看上去比之當年,成熟穩重許多。

劉闖并未虧待他母子,同時又有童淵悉心教導,孫紹與當初相比,也開朗許多。

他抱拳向賀齊深施一禮,“當年我母子多虧了叔父照拂,方不至于被人所害……今日侄兒前來,實為一事相求。懇請叔父助我一臂之力,為我報那殺父之仇。”

賀齊在經過短暫的激動之后,已經平靜下來。

他的目光,落在了跟在孫紹身后的男子身上,更隱隱約約猜到了孫紹的來意。

如果孫紹勸降賀齊,他一定會嚴詞拒絕。

可是當他聽聞孫紹讓他報殺父之仇,賀齊先一怔,旋即露出駭然之色,“公子你方才說什么?”

“請叔父為我報殺父之仇。”

“伯符他……”

賀齊心里一咯噔,臉色慘白。

孫紹抬起頭,眼中露出憤怒的光彩一字一頓道:“母親與我說過,這江東上下,能夠助我報仇之人唯有叔父一人。賊人勢大,若叔父不助我一臂之力,紹恐難以報仇雪恨。”

“伯符,他不是為許貢家臣所害?”

孫紹冷笑一聲道:“許貢家臣,焉知我父行蹤?

我父雖有些自負,可是身邊一直有親隨跟隨……何以遇害時不見親隨出現?人言我父輕狂,舍了親隨。但那親隨本就該不離我父左右,何以當時不見一人?”

“這個……”

“況且,當時丹徒駐扎大軍,守備森嚴。

那許多死士,又如何瞞過那斥候耳目,埋伏于江邊。這兩年來,紹一直在思忖此事。思來想去,那些人若沒有人通風報信暗中保護,決不可能成功刺殺我父。”

“你是說……”

賀齊深吸一口氣,目光卻落在孫紹身后男子身上。

只見那男子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走到賀齊面前雙手呈上。

賀齊接過書信,打開來掃了一眼,卻見里面的內容乍看起來有些古怪。信中言辭晦澀,說猛虎某月某日當出沒江邊,可伺機獵殺。而署名處空白,只有一個日期。

建安五年……

賀齊眼睛不由得一瞇。

建安五年,不正是孫策被刺的那一年嗎?

看書信落款的日期,恰恰是孫策跨江攻打徐州失利,退守丹徒的日子。而之后不久,孫策在江邊被刺。

賀齊倒吸一口涼氣,走到書案旁邊,從一堆案牘中取出一封書信。

他在燈光下,仔細辨認了一番之后,旋即把書信放在燈火上,點燃。

“叔父……”

“公子,休慌。”

賀齊擺手,示意孫紹不必著急。

與此同時,那跟隨孫紹前來的男子,也把手放在了孫紹的肩膀上,示意他稍安勿躁。

“敢問先生,高姓大名?”

黑衣男子一笑,拱手道:“某家徐庶,久聞賀公苗大名,特來拜會。”

賀齊眸光一冷,看著徐庶,下意識將手放在書案上的寶劍劍柄上。

“徐庶,徐元直……劉皇叔帳下近臣,蔡大家夫君,某亦久聞大名。

只是先生前來我這錢唐,莫非欺我江東無人嗎?”

徐庶哈哈大笑,“都督此言差矣,江東人杰地靈,賢良輩出,怎會無人?

我今日來,只是不忍看江東生靈涂炭,所以才斗膽拜見都督……都督是聰明人,想必也能看出這其中玄機。我家丞相,曾與伯符將軍有一面之緣。當年伯符將軍尚未一統江東,而我家丞相也正流落江湖。時我家丞相曾提醒烏程侯,要他切不可獨行中原,以免遭宵小之害……不瞞都督,丞相對烏程侯極為看重,言烏程侯勇冠一世,有雋才大志。謀而又稱,所規不細,可成大事……當初聽聞烏程侯遇害,丞相也頗為詫異……他當時有所懷疑,但苦于沒有證據難以為烏程侯伸冤。

去歲,丞相占領許都,方查到了一些端倪。

當年曹操對烏程侯極為忌憚,故而命人刺殺烏程侯。

本以為此事艱難,卻不想有人暗中相助,才得以成功……曹公刺殺烏程侯,乃公義。當時他與烏程侯交鋒,本就是各出手段。可是這暗中相助之人,未免居心叵測。”

徐庶沒有說,那協助曹操的人是誰。

可賀齊心里卻非常清楚,因為從那封書信上的筆跡對比來看,他已經知道何人在幕后推動。

深吸一口氣,賀齊看了看徐庶,又看了看孫紹。

“吳侯待我不薄……”

“都督何必自欺欺人,若吳侯果真對你信任有加,何以在會稽安排許多心腹掣肘?

這兩年來,都督權柄日漸削弱。

若非都督精于水戰,恐怕這海軍都督,也輪不到你來擔當。”

“這個……”

賀齊有些詞窮,片刻后又道:“公瑾與伯符情誼深厚,先生既然掌握證據,何不尋公瑾相助?公瑾而今為水軍都督,若他肯相助,相信伯符之仇,也不難報。”

“叔父休言那無情無義之人!”

孫紹聞聽,突然大怒。

賀齊愣了一下,目光便轉到了孫紹身上。

徐庶則大笑道:“都督實在是太過忠厚,周瑜何等人物?江東俊杰,才智出眾。你以為,他果真不知道這其中奧妙?他若有心為孫紹報仇,就不會任由孫紹母子被人送去幽州。周公瑾此人才華出眾,我甚信服,然則論起品行,我卻無法茍同。

烏程侯遇害之后,周瑜便躲去柴桑。

孫公子母子在富春屢受迫害,他身為烏程侯的至交好友,而且與烏程侯還有連襟之誼,卻始終不肯站出來說一句話。其人明哲保身,才有今日孫權對他的重用。

要讓他為烏程侯報仇,恐怕比登天還難……”

說罷,徐庶攬住了孫紹的肩膀,“罷了,我道都督是一重情義之人,不想也是瞻前顧后之輩。放眼江東,竟無一個義士。公子,咱們走吧……便沒有人助你,丞相也能馬踏江東,為你父報仇雪恨。不過到時候,江東生靈涂炭,卻壞了烏程侯的一番心血。”

他攬著孫紹就走,而賀齊則面色鐵青。

眼看著徐庶和孫紹走到門口,賀齊突然起身,厲聲道:“且慢!”

“怎么,難不成都督還要留下我二人,將烏程侯一脈斬草除根,向那孫仲謀效忠?”

“徐庶,你休要信口雌黃。”

賀齊閉上眼,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半晌后,他突然看著徐庶道:“徐元直,你可能保證,若我讓出會稽,你漢軍不傷會稽分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天還是大漢的天,百姓還是大漢的子民……丞相乃大漢皇叔,你又何時聽過,丞相蹂躪百姓?今我家丞相兵分三路,更屯兵徐州,江東勢在必得。便沒有你相助,我家丞相早晚會吞掉江東。有你相助,不過是憐惜子民,不想江東百姓受戰火之苦。”

“若劉皇叔奪取江東,可能保證公子江東之主的位子?”

“都督,你簡直在說笑。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江東乃大漢治下,何來江東之主的說法?不過丞相對公子極為看重,卻不會虧待了公子。至于將來公子可到何等地步,還要看他自己的本領。庶不敢妄言保證,但庶卻可以保證,只要公子有真才實學,他日成就絕不會遜色于烏程侯父子。

大丈夫生于天地間,當靠三尺青鋒博取功名,而不是依靠父兄余蔭。

公子,你可贊同?”

旁邊孫紹,用力點頭,自信滿滿。

看著孫紹那自信滿滿的模樣,賀齊突然笑了。

他上前一步,來到孫紹面前,“若伯符在天有靈,見公子如此,定然會非常高興。”

孫紹的眼睛,頓時紅了!
cchjames 發表於 2014-5-7 21:57
第409章 鏖戰江東(四)


夏至將來,白晝越來越長。

劉闖在東海郡大小官員的陪同下,徒步登上朐山,眺望東海。

昔日秦東門早已殘破,而此次劉闖前來,還存著一個念想,就是在朐山重建漢東門。

一塊巨大的石碑在距離朐縣海邊約八十裡外的鬱洲山拔地而起。

鬱洲山,已經被劉闖正式納入漢室的海疆。當年他起家,郁洲山薛州出力良多。而今他已經發達,自然不會忘記那昔日的情義。薛州雖然已故去多年,但其子卻在劉闖帳下效力。薛文薛元代而今已過而立之年,拜次室亭侯,東郡太守。

想當初,薛州最期盼的事情,便是能夠光宗耀祖。

而今薛文成為兩千石大員,也算是全了薛州的心願……

時隔十載,劉闖再次回到朐縣,卻已物是人非。昔日東海小城,而今已經變成一處重鎮。

郁洲山成為大漢海軍的一處基地,朐縣作為距離鬱洲山最近的城鎮,自然也得到了發展。縣城的規模,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三分之一。人口也有原先寥寥兩三萬人口,發展成為近八萬人口,為鬱洲山輸送源源不斷的物資和兵員……

郁洲山海軍都督,便是風馳。

他在鬱洲山大興土木,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

如此一來,鬱洲山也就成為繼遼東之後,第二座大型海軍基地。其規模甚至超過東陵島,甘寧之所以能夠在鉛塘灣與江東海軍鏖戰,也有賴於鬱洲山的支持。

‘漢東門’,便矗立在鬱洲山上。

朐縣,還是那個朐縣。

但卻讓劉闖感到非常陌生……

昔年赫赫有名的東海第一豪強麋家,如今已經遷移到了洛陽,成為當地新興豪門。而那些曾承載著劉闖記憶的地方,也大都不見了蹤跡。在這座新興的海濱重鎮裡,劉闖已經感受不到多少當年的痕跡。滄海桑田,鬥轉星移。也許正是這個時代的特徵。原本乘興而來的劉闖,到了朐縣後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

好在,他很快就調整了心情。

畢竟這次他東狩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緬懷故居。

在朐縣停留數日之後,他便率部自東海北上。不過這次北上,三大精銳並沒有全部跟隨。趙雲率矢鋒騎先一步離開東海,南下廣陵,屯駐于江都。這也是劉闖為配合江東之戰而做出的第一步行動。果不其然,當矢鋒騎南下的消息傳至江東,孫權大驚。他此前的擔心。似乎又進一步確定。劉闖意欲在廣陵跨江開戰。

“子明。若由你主持江東之戰。當如何為之?”

在北上的途中,劉闖渾若無意的開口詢問。

子明,是一個一襲白衣,看上去有些落魄的青年。他年紀在三旬左右。眼眉間透出英武之氣。

這青年,正是呂蒙。

去歲東陵島之戰,甘甯俘獲呂蒙。

之後,呂蒙被安排在鬱洲山修建漢東門,劉闖到鬱洲山后,于偶然機會在名冊中看到了呂蒙的名字。剛開始,他還感到疑惑,以為只是同名同姓。哪知道一問才清楚,這呂蒙。正是歷史上那個白衣渡江,令關公敗走麥城的江東名將呂子明。

如此人才,劉闖自然不能放過。

他立刻把呂蒙討要過來,並委以丞相府掾屬之職。

當然了,此時的呂蒙還達不到歷史上白衣渡江。一代名將的水準。不過在言談間,卻透出別樣氣概。呂蒙少以膽氣著稱,奈何讀書不多,故而初期不過為一小將。但他並沒有就此而頹廢,用二十載光陰,終成名將,並且創立赫赫聲名。

若說江東名將,劉闖最喜歡的,一個陸遜,另一個便是呂蒙。

可惜呂蒙成名不久,便染病而亡,可謂是英年早逝……前世讀演義,每每看到呂子明七竅流血而死時,劉闖都會感到莫名悲傷。如今,他還有大把機會挽救這位名將,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而呂蒙也很謙遜好學,他雖然在江東效力,但是對孫吳的感情遠算不得深厚……

孫策,雖賞識呂蒙,但並未予以重用。

他得張昭推薦,為別部司馬,後來拜廣德長。

孫策死後,周瑜也推薦過呂蒙。孫權表面上看重,但始終未委以重任。

呂蒙真正被孫權看重,還是在建安十五年,周瑜死後,魯肅代周瑜職務,鎮守陸口時與呂蒙相交。又是魯肅的推薦,再加上當時孫策一系已經凋零,再也無法對孫權產生威脅,孫權這才開始重用呂蒙,後來更成就了呂蒙白衣渡江的戰績。

不過在眼前,呂蒙和孫氏並沒有太多糾葛。

他當初是跟隨姐夫鄧當投效孫氏,而今鄧當已死,他和孫吳之間的交集也就斷了聯繫。

加之孫權並沒有重用呂蒙,他也不可能對孫權感恩戴德。

劉闖一統北方,其勢無人可擋。

呂蒙也分得清楚輕重,所以當劉闖流露出招攬之意後,呂蒙二話不說,便歸降了劉闖。

聽聞劉闖相詢,呂蒙沉吟片刻後道:“若蒙主持戰局,必先誘使丞相海軍登陸,而後堅壁清野,借會稽地形與之周旋。丞相海軍強大,且組建日久。若在海上博弈,恐勝少負多。可若是上岸,丞相海軍的優勢不復,勝負恐在五五之分。”

劉闖輕輕點頭……

事實上,從錢唐傳來的消息,那賀齊也正是準備如此做。

呂蒙能考慮到這些,說明他的確是用了心。

劉闖當下不再詢問戰局,反而打聽起呂蒙這段時間的功課。呂蒙入丞相府後,劉闖就安排他隨荀彧左右。相信以荀彧的本領,一定能夠教導處一個更加出色的呂子明。

車仗途經開陽,劉闖停留了三日。

他此次北上,表面上看是想要巡視東萊,但實際上則存了別樣的心思。

就在劉闖車仗向北海國行進的時候,遠在平原郡,馬超和馬岱,也正在商議未來。

太史慈戰死,十大將出缺。

馬超也要做出一個選擇……

事實上。自劉闖一統北方後,馬超的地位,就顯得有些尷尬。

他是劉闖的結拜兄長,可是言及在軍中的地位,卻遠遠比不得黃忠趙雲這些人。

北方一統後,馬超就留守于平原。

江東之戰拉開序幕,漢中之戰也如火如荼,可是馬超卻只能隔岸觀火。這個時候,也是馬超做出改變的時候。是繼續以劉闖義兄的身份存在,超然物外。卻難有作為?還是正式投效劉闖。成為劉闖的手下。斬將奪旗,建功立業?馬超很糾結!

也難怪,馬超而今的身份的確尷尬。

他的地位很高,但實際上卻未能真正融入劉闖的班底。

人言馬超。必言他劉闖義兄的身份;似趙雲,是劉闖的大舅子。可人言趙子龍,必稱‘趙奮威’。別看這一個小小的稱呼,卻足以表明兩人的地位。趙雲為十大將之首,勿論在軍中還是在丞相府,都會交口稱讚。而馬超則有些麻煩,軍中將領或許對他保持尊重,但或多或少,會有些排斥……就好像他算不得軍中大將。

“兄長。今丞相東狩,也是兄長最後機會。”

馬岱苦口婆心勸說道:“我知道,丞相與兄長是結義兄弟,可是兄長卻從未向丞相輸誠。從某種程度而言,兄長算不得丞相部曲。又如何能夠為軍中大將接受?

此一時,彼一時。

或許丞相並不在意這些,但兄長卻要表現出態度。

向丞相輸誠,並非是低頭,而是真正融於軍中……若不然,長此以往,兄長必然被排斥於軍中。到那時候,丞相依舊會尊敬兄長,可是與兄長又有什麼益處?”

馬超沉默不語……

其實,馬超何嘗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他現在是‘幫助’劉闖,而非‘投效’劉闖。從某種程度而言,他現在和劉闖是平等的對話。他不是劉闖的部曲,而是劉闖的義兄,乍聽之下似乎頗為超然。

可實際上……

他卻被整個劉闖的利益集團所排斥。

是低頭,還是維持現在的局面?馬超也很猶豫。

他本性高傲,不肯輕易低頭。但馬岱說的不錯,此一時彼一時,而今的劉闖更不是當初那個和他在許都城中結拜的無根飄萍。劉闖大勢已成,一統漢室的趨勢更是明顯。若這個時候他還不向劉闖輸誠,恐怕日後再輸誠就來不及了……

是低頭,還是繼續驕傲?

馬超猶豫不決。

“丞相而今,已到了何處?”

馬岱連忙道:“據斥候打探,丞相已近北海國。

聽說他準備前往東萊,並且打算在不其停留數日……兄長,丞相這是在等你前去。”

馬超苦笑一聲,輕輕點頭。

劉闖在東萊停留,就是等他前去輸誠。

若這次錯過,只怕日後他再無出頭之日,真的是不能放過。

“既然如此,你立刻備好禮物,隨我前去東萊!”

見馬超最終做出了決定,馬岱也非常高興。

只要馬超肯低頭,那麼一切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

對劉闖而言,此次東狩的任務,不是對江東作戰,而是梳理在過去半年時間裡,他一直未能穩固下來的局勢。沒錯,曹操死了,曹氏舊臣紛紛歸順劉闖。可這並不代表沒有隱患。

曹氏舊臣的不安,並沒有因為劉闖重用曹家子弟而得到緩解。

事實上,劉闖這一次東狩,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曹氏舊臣的恐慌,也進一步加強了他對整個北方的整合。同樣,隨著劉闖權柄日盛,在他的舊部當中,同樣存有隱患。之前一些以合作姿態而輔佐劉闖的人,也需要進行調整。比如馬超……若馬超一日不向他輸誠,劉闖就一日無法委以重任。畢竟,劉闖不可能容忍馬超擁兵自重。太史慈戰死,也給了劉闖一個機會。接下來,只看馬超的態度。

廬江,居巢。

周瑜露出詫異之色,看著面前的斥候道:“你方才說。張遼和郭嘉發生了衝突?”

“正是!”

“是何緣故?”

“蓋因此前李典因連天大雨,道路泥濘,使得糧草未能及時送到。

張遼對此不滿,便嚴厲斥責李典。郭嘉抵達之後,就為李典說話,與張遼產生了衝突。三日前,都督大敗漢軍,張遼便認為是李典延誤了戰機,未能及時接應。而郭嘉卻認為,是張遼的佈置出現疏漏。與李典無關。所以再次發生爭執。

這次郭嘉和張遼的衝突很激烈。昨夜爭吵過後,郭嘉便帶著典滿率本部離開合肥,前往六安。不過,隨同郭嘉一同抵達合肥的太史享與蕭淩。並未隨同離去。”

這是當然!

太史享是太史慈之子,而蕭淩也是劉闖的舊部。

這兩人和張遼的關係遠比與郭嘉的關係親密,怎可能跟隨郭嘉離開?

周瑜聞聽,不由得松了口氣!

進入三月,郭嘉來到合肥,協助張遼督戰逍遙津。

說實話,郭嘉的到來,的確是給了周瑜巨大壓力……這個在曹操時期,便被曹操視為左膀右臂的鬼才謀士。手段的確非同一般。郭嘉抵達合肥之後,就立刻拜訪了時居於壽春的呂范呂子衡,並說降呂范投效劉闖,協助張遼在合肥抗擊周瑜。

這呂範,本是東吳名臣。

在歷史上。他得孫策所重,令私客百人投效孫策,並協助孫策攻破廬江。

後在丹陽,他先後參與了破張英於糜,奪取小丹陽、湖熟,令宛陵令討伐丹楊賊,拜都督之職。

不過,如今由於太史慈投效了劉闖,使得呂範歷史上戰敗祖郎,說降太史慈的功勞消失無蹤,於是在孫策死後,並沒有如歷史上那般前往東吳奔喪,而是留在了壽春。呂範,這個在歷史上被嚴重低估,甚至在三國演義中一度成為反角的文武雙全的名將,就這樣落入張遼之手。郭嘉抵達之後,很快就說降了呂範。

並且從呂範的口中,瞭解到了許多關於周瑜的情況……

隨後,又是在呂範的引介下,郭嘉拜訪了喬玄,也就是大喬和小喬夫人的父親。

如果按照三國演義裡的說法,喬國老在東吳的地位頗高。

可實際上,喬玄兩個女兒,幾乎是被孫策和周瑜強娶,並且不是正妻,而是妾室。這樣的情況下,喬玄在江東又能有多高的地位?孫權執掌江東以後,喬玄地位越來越低。特別是在大喬夫人和孫紹被送去燕京之後,喬玄一怒之下離開江東,回到廬江老家居住。不但如此,他更因為大喬的事情,對周瑜怨念頗深。

縱觀整個中原,喬玄可能微不足道。

但在廬江,喬玄以樂善好施而聞名,家境殷富,在民間聲望頗隆。

郭嘉說服喬玄出仕,代廬江太守之職。

喬玄這一出馬,也讓周瑜極為尷尬,其在廬江的人脈優勢,也隨之降低了許多。

這些都是郭嘉到來後,帶來的變化。

而今聽聞郭嘉和張遼反目,周瑜頓感如釋重負。

想想,似乎也很正常。

張遼是劉闖的元從老臣,自徐州開始,便跟隨劉闖征戰遼西,席捲幽州,橫掃冀州,可謂是功勞卓著。別看張遼在十大將中排名不算靠前,可若論地位和能力,絕對屬於翹楚。也是十大將中,除甘甯和太史慈之外,真正能獨當一面的人物。

這樣一個功勞卓絕,心高氣傲的人物,和郭嘉這個曹氏謀臣,必然會產生諸多矛盾。

不過,周瑜也不敢掉以輕心。

他沉吟良久,輕聲道:“傳我命令,繼續打探,務必要確定張遼和郭嘉之間的恩怨。”

“喏!”

斥候告退離去,周瑜長出一口氣。

一旁淩操卻蹙眉道:“都督,那郭嘉乃智謀之士,張遼也非是不明輕重之人。

這種情況下,兩人怎可能輕易發生衝突?依我看,這裡面必然有詐,都督還需謹慎。”

周瑜聞聽一笑,“將軍放心,周瑜自不會輕易上當。

那張遼是劉闖身邊最為器重之人,郭嘉也是曹操在世時的左膀右臂。這兩個人,都不是善與之輩,自然不可不防。不過,一個劉闖舊臣,一個曹氏降臣……曹劉而今雖然合而為一,可當年征戰多次,難免會有恩怨。正因為這兩人都非等閒,所以彼此間也就難以信服。若他二人真個發生了爭執,倒也不是不能夠理解。

果真如此,則合肥之戰便有把握……

這樣,明日將軍率部佯攻六安,且看那張遼會做什麼反應,而後咱們再做決斷。”

淩操想了想,躬身應命。

這個歷史上本應該在征討黃祖時,被甘寧射殺的江東悍將,而今依舊活蹦亂跳。

且因為他斬殺黃祖有功,更甚得孫權器重。

目送淩操退下,周瑜緩緩坐在帥椅上。

郭嘉、張遼……

周瑜眼中也露出困惑之色。

連淩操都能夠想到的事情,周瑜有怎可能想不到?只是,他而今壓力實在太大!

劉闖屯兵廣陵,又有甘寧自海上襲掠,陸遜和劉勇兩路並進。

可以說,江東的兵力已經是捉襟見肘……若不能儘快擊退張遼,返回江東,只怕江東的局勢會更加動盪。他也在猶豫,張遼和郭嘉之間究竟是怎生狀況?若二人果真發生了矛盾,對江東而言,倒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是,這究竟是真,是假?
巴爾帕金 發表於 2014-5-8 22:29
第410章 鏖戰江東(五)

  六安之戰,是周瑜的一次試探。

  雖然只是佯攻,但周瑜還是下足了本錢。

  淩操率部出擊,周瑜幾乎調動了他在廬江半數兵馬。當然了,周瑜也很清楚,想要攻克六安並非易事。那郭嘉不是等閑之輩,手下更有李典這樣的曹氏舊將。

  若真個強攻,恐怕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他的目的,是想要試探張遼的反應。若張遼和郭嘉真的發生衝突,必然會露出破綻。

  不管怎麽說,張遼郭嘉如今都在劉闖帳下效力。

  就算有矛盾,也不可能見死不救……但是,從其調兵遣將上面,還是能夠看出端倪。

  正如周瑜猜想那樣,六安被襲,郭嘉並沒有向張遼求救。

  反而是張遼在得到消息後,主動出兵,淩操旋即率部後撤……

  這一進一退,周瑜看得是清清楚楚,頓時放下心中大石。看起來,張遼和郭嘉之間的確是發生了矛盾和爭執。若不如此,以郭嘉的手段,必然會獻策張遼夾擊,而不是坐視他前來援救。乍看之下,兩人似乎沒什麽問題。但就是這種過于正常的表現,使得周瑜確信,張、郭二人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當下,周瑜下令全力攻打逍遙津。

  他非常清楚,劉闖遲早會得到消息,也絕不可能會坐視張、郭二人如此胡鬧。

  一旦劉闖出面,張遼和郭嘉哪怕是矛盾再大,也會抛棄前嫌。

  到那個時候……

  曆史上,張遼曾在逍遙津大戰孫權。

  卻不想兜兜轉轉,他再次來到逍遙津只不過對手卻換成了周瑜。不過,周瑜的手段可是比孫權高出許多。雖然還沒有赤壁之戰的威名,但美周郎的本領,的確不是孫權可比。面對江東兵馬如潮水般的攻勢,即便是見慣了大場面的張遼,也顯出狼狽之色。

  好在郭嘉時不時會予以幫助。

  但不知為何,郭嘉出擊的時機總會出現偏差。

  每每在張遼最危險的時候,郭嘉的援軍才會出現,也使得張遼惱怒異常。

  “這幾日,郭奉孝雖每每出兵援助,但卻並不及時。

  看得出來,這兩人的矛盾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若不然,以郭嘉的本領,怎可能找不到恰當的出擊時機?都督,依我看那張遼和郭嘉之間很難共存。”

  江東中軍大帳裏,燈火通明。

  淩操侃侃而談,向周瑜提出他的見解。

  而周瑜,卻始終未發出什麽聲音,反而眉頭緊蹙,閉口不言。

  “都督,今漢軍內讧,實乃我等機會。

  張遼雖狼狽,可畢竟是劉闖麾下名將,想要攻破他的防線恐怕非常困難。某有一計,何不再次偷襲六安。此前都督把兵力投入合肥,六安必然守衛松懈正可偷襲。”

  說話的,是一員小將,正是淩操之子淩統。

  周瑜笑著看了他一眼,正要開口說話,忽聽大帳外腳步聲急促,一名斥候匆匆走進來,單膝跪地道:“啓禀都督方得到消息,賀都督在上虞大破漢軍海軍,焚毀艦船二十余艘。今漢軍海軍已推出海灣退回東陵島……賀都督,正要移師無傷夾擊劉勇。”

  “什麽?”

  周瑜聞聽一驚,呼的站起身來。

  “賀公苗擊退了漢軍?”

  “正是。”

  周瑜的臉色,不由得有些難看。

  賀齊在上虞大捷,的確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他與賀齊,都是孫策舊部。不過由于他韬光養晦,重又獲得孫權信任。相比之下,賀齊卻一直表現的極為驕傲。若不是孫權找不到合適人選接受會稽,說不定早就罷黜了賀齊。

  不過也因為這個原因,賀齊和周瑜的關系比較緊張。

  此次賀齊在會稽大勝,的確是給周瑜帶來極大的壓力……原本,周瑜還打算穩紮穩打,繼續擴大張遼和郭嘉之間的矛盾。可現在看來,恐怕是有些不太可能了。

  賀齊大勝,孫權一定會催促周瑜盡快結束廬江之戰。

  如此……

  周瑜眸光閃爍,片刻後擡頭向淩操看去,“淩將軍,公苗上虞大勝,我等也要加快速度。

  便由你領兵突襲六安,到時候我將配合你,攔阻張遼。

  一俟六安攻破,你立刻回兵。到時候你我前後夾擊,爭取一舉將漢軍擊退……”

  淩操父子聞聽,喜出望外。

  兩人連忙上前躬身行禮,“定不負都督所托!”

  ++++++++++++++++++++++++++

  眼見,六月將至。

  劉闖抵達東萊後,在不其停留十日,等到了馬超的到來。

  兄弟二人一番密談之後,馬超便帶著馬岱離開不其。之後,劉闖迅速任命了徐邈為平原郡太守,並把許攸從平原郡調來身邊。不過,許攸接到命令後,並未赴任。

  他今年以來,身體一直不是很好。

  若非當時劉闖沒有動作,說不得便早就告老還鄉。

  現如今,馬超離開,也預示著馬氏兄弟正式臣服于劉闖。許攸的使命也就完成,在接到劉闖的書信後,他立刻回信,懇請致仕。算起來,許攸的年紀也近花甲,劉闖倒是能夠體諒,于是便除許攸平原郡太守之職,拜道亭侯,准許許攸還鄉

  解決了馬超兄弟的事情,劉闖也如釋重負。

  他隨後帶人前往黃縣,先是祭拜了太史慈的母親,而後又在成山角停留數日,這才離開東萊,前往濟南國。

  太史慈的母親,是在去年故去。

  老夫人過世後,恰逢劉闖一統北方,于是靈柩便被送至東萊老家。

  可惜,當時太史慈正屯兵曆陽,和江東激戰,故而無法返回家鄉為母親守孝。這件事情,也就成了太史慈心中的一根刺。和劉闖通信中,他更是反複提起此事。

  太史慈如今,戰死于曆陽。

  而太史享為父報仇,也去了廬江。

  劉闖這次,是代太史慈還原。太史慈的屍首葬于洛陽,但劉闖還是在東萊建了一座衣冠冢,便坐落于老夫人的墓旁。劉闖更親自披麻戴孝,代太史慈祭拜了老夫人,更引得無數人動容。

  在濟南國,劉闖召見了滿寵。

  依著劉闖的意思,他希望滿寵隨他一同回洛陽,出任廷尉。

  滿寵在三思後,決意聽從劉闖的安排。不過,他推薦了棗祗接手青州刺史一職。

  “青州這些年來,戰事不止,百姓困苦。

  雖經一年休整,然則仍不足以穩固。棗祗精于政事,更擅長農務……他曾為典農校尉,推行屯田之法卓有成效。今請丞相恩准,由棗祗接掌青州,則為青州百姓之福。”

  劉闖聽罷,在詢問了荀彧之後,便表示了贊同。

  不過,他向滿寵討要了一人。

  “梁子虞有大才,困于北海,不免大材小用。

  今北方戰事頻繁,劉子揚離開大鮮卑山後,雖有田國讓代領大鮮卑山,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那丈人畢竟年歲已高,更不擅政事。

  陳公台去歲病故,更使得朔北朔方出缺……我希望梁子虞前往並州,接掌受降城。相信以他的能力,配合田國讓,定可使北疆平靖。還請伯甯,能夠割愛。”

  說起來,陳宮過世,確有些突然。

  他和曹操似乎是一世的糾葛,在曹操故去兩個月後,他便在家中無疾而終。

  雖然說這些年,陳宮漸漸淡出核心,但是在北疆起到的作用,確是無人可比。

  呂布年紀大了,已無法常年征戰。

  雖然虓虎之威仍舊震懾北疆,卻也顯露出力不從心之態。

  呂藍曾建議,希望呂布能夠回洛陽養老。劉闖也一直在考慮這件事,尋找合適人選。

  梁習沒有呂布的威名,但智謀卻不遜色陳宮。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曆史上的梁習,曾在北疆立下赫赫戰功。而今劉闖決定提前派梁習前往並州,倒也無改曆史。

  而今的北疆,有管亥坐鎮。

  幽州繁華,人口已激增至四百萬之多。並州的人口,也增加到兩百多萬,一改當年苦海貧瘠之態。再加上有張燕、田豫這些曆史上的名將,鮮卑丁零匈奴聯軍雖然強盛,卻無法真正給北疆帶來威脅。去歲之所以呈報北疆戰局危機,更多是為了讓漢帝北上。而真實的情況是,漢軍除了在狼居胥山小敗之外,並未受到損失。

  梁習過去,可以進一步加強北疆的力量。

  不過,梁習是滿寵一手提拔,今劉闖想要重用,還要詢問滿寵的意見。

  滿寵對此倒是平靜,立刻答應了劉闖的請求。

  隨後,劉闖又巡視了平原郡的利津城,正准備前往兖州巡視,卻突然收到消息:郭嘉和張遼,産生了矛盾。

  劉闖得到消息後,也是一怔。

  他旋即道:“子明,你怎麽看?”

  呂蒙沒想到劉闖會當著衆人的面詢問他的意見,不由得緊張起來。

  “文遠將軍,世之名將,想來不會分不清輕重。”

  劉闖笑了笑,又向荀彧看去。

  卻見荀彧撚須而笑道:“看起來,時機已經成熟。”

  “既然如此,究竟叔父立刻書信一封,送往東陵島……告訴元直,已經差不多了!”

  “喏!”

  呂蒙露出疑惑之色,不明白張遼和郭嘉內讧,怎會是‘時機成熟’?

  不過看劉闖胸有成竹的模樣,他便知道,此事說不得,另有玄機……

  +++++++++++++++++++++++++++++

  建安十一年六月,時間不知不覺,已經走完了一半。

  按照最初的計劃,劉闖此次東狩的行程,在結束了巡視兖州之後,將渡河前往冀州。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一件突發事件,攪亂了他整個計劃。

  自年初開始,劉備便積極布局荊南。

  三月,荊南五溪蠻暴垩動,劉磐請劉備出兵相助。

  這劉磐是劉表的族子,在荊州有著很高的地位。加之他常年坐鎮荊南,抵禦五溪蠻,故而聲望極高。這些年來,劉表已經失去了銳意進取的心思,並且開始著手為後人謀劃。曹操故去,劉闖一統北方,給劉表帶來了巨大的刺激。之後,劉闖逼迫漢帝北上,其野心已經昭然若揭。表面上,劉闖奉天子以令諸侯,可實際上,劉表非常清楚,天子這面旗幟對于劉闖而言,已經是可有可無了……

  接下來,荊州該如何自處?

  劉闖決意中興漢室,定不會容忍諸侯林立的局面發生。這種情況下,劉表開始暗中與劉闖進行聯系,希望能夠獲得更大的保證……

  這一切,本來是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卻不想五溪蠻暴垩動,使得局勢突然發生改變。

  劉備率部進入荊南,以雷霆之勢擊潰長沙暴亂。

  雖然,劉備已經是刻意的隱瞞,但劉表還是能夠看出,劉備已有了巨大的能量。

  “劉玄德這兩年,發展太過迅速。

  劉琦、劉磐皆為他所迷惑,此次磐請他入荊南,只怕是引狼入室,會令荊州動蕩。”

  劉表立刻召集謀士,商議對付劉備的對策。

  他召集的人,多為他的心腹。

  以蔡瑁為代表的荊州五大姓,在得知劉備發展壯大的消息以後,也感到萬分驚慌。

  “主公,劉備不死,荊州必亡。”

  蔡瑁忍不住開口道:“大公子對劉玄德言聽計從,只怕難以對他形成壓制。若不然,大公子這兩年來在江夏,而劉備就在他眼皮子下發展,何以沒有半點覺察?

  唯一可能,便是大公子和劉玄德已成同盟!”

  劉表聞聽之後,臉色頓時大變。

  他屬意次子劉琮,在荊州人盡皆知。

  劉琦雖然是他長子,可是在荊州卻根基全無;而劉琮生母蔡夫人出身荊州五大姓之一,卻有著極為廣泛的基礎。換句話說,荊州絕大部分世族,都支持劉琮。

  而且,劉琦野心甚大。

  劉闖而今統一北方,權傾朝野。

  可是劉琦卻三番五次在大庭廣衆下,口出狂妄之語,對劉闖大加指責,甚至是咒罵。

  劉表明白,劉琦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但在而今的態勢之下,劉琦說出的這些言語,會給荊州惹來大垩麻煩……

  劉闖現在把精力主要投注于江東,沒有功夫來收拾他。可一旦劉闖結束江東之戰,劉琦這樣的言語,會使得荊州生靈塗炭。劉表已經決意,向劉闖低頭臣服。可劉琦的話,卻讓他變得非常難受。而劉琦又和劉備走的很近,更讓劉表心生不滿。

  “主公,今劉丞相雄踞北方,逐鹿江東,其勢難當。

  大公子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語來,只怕會引起劉丞相的誤會。到那時候,主公此前所付出的種種心血,便要付之東流。而對荊州來說,更恐是滅頂之災。”

  劉表沈吟良久,突然道:“那依你之見,當如何是好?”

  “大公子實不宜繼續鎮守江夏,且磐公子也要小心劉備,以免被劉備所欺騙。”

  蔡瑁當然要狠狠打垩壓劉琦,因為他已經危害到了荊州的利益。

  但是對劉磐,蔡瑁始終存幾分客氣。

  這些年來,劉備坐鎮荊南,勞苦功高。即便是劉表,對劉磐也非常看重。

  劉表在三思之後,同意了蔡瑁的請求。

  只是他沒想到,消息會被走漏。劉表前腳剛命劉琦返回襄陽,劉備就得到了消息。

  他連夜從長沙趕回江夏,將正要返回襄陽的劉琦攔住。

  “公子此時若回襄陽,性命休矣。”

  劉琦乍聽也是一怔,“玄德公何以說這種話來?”

  “備得到消息,景升公對備頗有不滿,更認為公子與備早有勾結。

  備得磐公子所請入荊南,本意是想要平定五溪蠻。卻不想引得景升誤會,認為備心懷不軌。而公子也因此受到牽累……據我所知,景升已下定決心,扶立二公子繼嗣。若大公子這個時候回去,少不得要被奸人所害,請大公子三思為上。”

  劉琦聞聽,頓時呆坐椅上。

  他萬萬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沈吟許久後,他突然一把抓住劉備的手,“玄德公救我!”

  劉備深吸一口氣,“大公子,今有兩條路可行。

  大公子執意前往襄陽,備當隨行……到時候,若景升公責怪,大公子可將備交出,則公子性命無憂。不過如此一來,公子從今以後,當為籠中之鳥,恐難善終。”

  劉備說的是情深意切,令劉琦感動萬分。

  他連連搖頭,“玄德公待我義重,琦焉得賣玄德公而活命?

  敢問玄德公這第二條路,又是什麽?”

  “第二條路,便是擁兵自立。”

  “啊?”

  劉備看著劉琦,一字一頓道:“大公子坐鎮江夏兩載,甚得百姓擁戴。

  景升公而今為奸人所惑,勿論大公子回去如何辯解,都沒有用處。今天子蒙塵,北上燕京;國賊把持朝政,殘暴不仁,此我漢室四百年來未有之危局。公子是漢室宗親,豈可坐視奸人當道。這等時候,公子當抛棄小義而取大義,與江東聯合,共抗國賊。不過,單憑公子一人之力,恐怕還不足以對抗國賊。請公子前往長沙,遊說磐公子。相信兩位公子若聯手起事,景升公必然會有所顧慮。

  到那時候,公子以漢室宗親之名登高一呼,相信天下義士,必然會前來投效……

  東聯孫權,背靠荊南,謀取荊州。

  再設法聯合劉璋,以江水為天塹共抗劉闖。那時候,公子豈不為天下人所稱贊?”
1月23 發表於 2014-5-9 22:58
卷六 千騎捲平岡 第411章 鏖戰江東(六)

    人活一世,無非名利。

    劉琦年紀也不小了,看看比他年紀還小的劉闖,而今已經是大漢丞相,心裡又怎不感到難過?

    都是漢室宗親,可劉闖的起點比之劉琦差很多。

    他是劉表的兒子,是荊州的大公子。他在荊州興風作浪的時候,劉闖還躲在東海郡的小縣城裡,什麼都算不上。可一晃十載,劉闖雄霸北方,奉天子以令諸侯。而他劉琦,則被趕出襄陽,為求一條活路來到了江夏,可說的上是苟延殘喘。

    如此反差,劉琦表面上不說什麼,可是這心裡面的確不太舒服。

    如今,劉表有意歸順劉闖,豈不是斷了他的退路?

    劉表做荊州牧的時候,他再不濟也是劉表長子,再不濟也能坐鎮一方。可一旦劉表歸降劉闖,以劉表目前的表現來看,他一定會讓劉琮繼承他的爵位。若那樣的話,他劉琦的地位就會變得格外尷尬。到時候還能似現在這般,坐鎮一方嗎?

    這個答案,幾乎不必詢問,便可以知道……

    劉備一旁靜靜看著劉琦,也不說話。

    眼見劉琦臉色陰晴不定,他心裡不由得大喜。

    多年的老狐狸,怎可能看不出劉琦的心思?劉備知道,劉琦動心了!軍師所料果然不假,劉琦又豈是甘為人下之人?只需稍作挑撥,這小子就會乖乖的上鉤。

    “今劉荊州召回琦公子,顯然是對主公產生忌憚。

    若無琦公子護佑。主公想要謀取荊南絕非易事。別看磐公子現在對主公禮遇有加,可一旦失去琦公子。他必然不會再對主公客氣。無論如何,都要把琦公子留下來。只要琦公子在,相信磐公子就不會改變主意,主公方可順勢謀取荊南。”

    龐統一番話,令劉備心動。

    而今,他已經說動了劉琦,於是又趁熱打鐵道:“公子其實大可不必擔憂,相信襄陽城中。有不少人心向公子。自古以來,長子為嗣。袁紹當初就是沒有把握好這一點,試圖廢長立幼,令得他最終敗於曹操。今公子繼嗣,天經地義。景升公也是一時糊塗,只要公子展現出足夠的能力,相信景升公到時候定會改變主意。

    公子現在缺的。是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若不能留在江夏,則這樣的機會便不會到來……”

    劉備的話,說到了劉琦的心坎裡。

    他拉住劉備的手,“玄德公,你要幫我。”

    “這有何難?”

    劉備笑道:“其實,而今就是公子展現才華的最佳時機……劉闖以席捲之勢橫掃北方。驅逐天子北上,獨攬朝政,乃國之大賊。他現在對江東開戰,無暇顧及荊州。可一旦他消滅了江東,勢必會鯨吞荊襄之地。此人野心甚大。絕不能等閒視之。若江東覆沒,則荊州危矣……公子當舉義兵。起於荊南,東聯孫權,西合劉璋,則大事可期。備不才,願為公子馬前卒,為公子謀劃荊南四郡之地。”

    劉琦聽的是熱血沸騰,連連點頭表示稱讚。

    “可是,父親恐怕不會坐視不理。”

    “這有何難?公子只管行事,備自有妙計,可是景升公贊同。”

    劉備自信滿滿,也使得劉琦心氣高漲。

    “卻不知,該如何與孫權聯繫?”

    “孫權此前已派人前來,備曾試與之接洽……劉孟彥三路併進,不過江東並非烏合之眾。

    周瑜坐鎮廬江,賀齊屯兵會稽,劉闖想要一舉攻克江東,也非易事。

    所以,公子要做的便是儘可能讓江東拖住劉孟彥的精力,備則以公子之名安撫荊南四郡,再設法與劉季玉聯繫。想那劉季玉,也是漢室宗親,怎能容忍劉闖小兒張狂?”

    劉琦聽罷,連連點頭。

    他在屋中徘徊,片刻後一咬牙,下定了決心。

    他從書案上取出一塊虎符,交給了劉備,“玄德公可憑藉虎符,調動江夏兵馬。

    琦自會與巨堅知會,讓他全力配合玄德公。

    至於江東方面,琦這就派人前去聯繫,希望能夠與孫權結成同盟。”

    劉備心中大喜,臉上卻做出一副凝重之色,拉著劉琦的手道:“漢之國祚,盡在公子之手!”

    +++++++++++++++++++++++++++

    劉琦在江夏,怒斬劉表來使,不肯前往襄陽。

    劉表得知消息後,也是勃然大怒。

    他立刻點起兵馬,命大將王威統帥,兵發江夏,要捉拿劉琦。

    這王威乃是劉表帳下大將,聲名響亮……只是他萬萬沒想到,劉琦竟然會從劉備手中借來關羽。那關羽的聲名,由於劉闖的出現遠不似歷史上響亮。可那是真才實學……這幾年,關羽在荊州可是沒有半點鬆懈,功力較之當年更加精純。

    單槍匹馬,在萬軍中斬殺王威,大敗荊州軍。

    王威被殺之後,荊州兵馬潰不成軍。劉琦趁勝進擊,奪取南新市,令關羽屯兵綠林山。

    消息傳到了襄陽,荊州為之震動。

    劉表大怒,二話不說命大將文聘率部三萬,兵發綠林山。

    這文聘是荊州有數的上將,論武藝或許不如關羽,但也是煉神初期的武將。加之他兵法出眾,又是土生土長的荊州人,頗具優勢。文聘用兵極為謹慎,他吸取了王威失敗的原因,並不急於出擊,而是步步為營,在綠林山下和關羽對峙……

    荊州的局勢,突然間急轉直下。

    誰也沒想到劉琦竟然敢反抗劉表,更沒有想到這個平日裡看上去極為懦弱的大公子,竟有如此勇氣。他傳告天下。之所以違抗劉表,並非他不孝。而是因為不願意看到漢室江山為國賊竊據。劉表身為大漢皇叔,卻對劉闖的行為置之不理,實乃不忠。他劉琦今日,寧願背負不孝之名,也不願做劉闖的幫兇……他決意在江夏起兵抗擊劉闖,並號召天下有識之士相助,共抗國賊,還大漢之威名。

    劉表聽聞後。氣得口吐鮮血。

    劉琦這是把他往死路逼,那劉闖又豈是你能抗拒?

    但不得不說,劉琦的號召頗有誘惑力。

    在他發佈告示之後,荊州義士紛紛來投……其中有長沙義士邢道榮,善使一口板門大斧,有萬夫不擋之勇。除此之外,又有蔣琬、李嚴等人前往江夏投奔劉琦。

    劉闖在兗州得到荊州動亂的消息之後。也是大吃一驚。

    他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劉琦這個因素……這傢伙不管怎麼說,都是劉表的長子。

    如今他起兵反抗,確實讓劉闖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這樣也好,劉闖本來還找不到藉口進軍荊州,劉琦既然跳出來。便有充足理由。

    “叔父,這劉琦背後,必然有劉備暗中唆使,若不然他也說不出這等話語。

    這劉備既然已經耐不住要跳出來,又有劉琦相助。恐怕劉表不是他的對手……我欲兵發荊襄,不知叔父意下如何?”

    荀彧想了想。微微一笑。

    “主公既然已經拿定主意,何需猶豫?”

    “既然如此,便即刻返回洛陽!”

    當晚,劉闖連發十二道命令,分別送往廬江、廣陵、南陽等地。

    隨後他又命人從溫縣調來了曹性……曹性此前在虎牢關被曹彰重傷,一直想要挽回顏面。可沒料想,曹操突然被害,使得曹性失去了報仇的對象。而今曹氏舊部已經成為一家,曹性更不好去找曹彰的麻煩。一年來,他便留在溫縣養傷。而今劉闖欲對荊州用兵,便想到了曹性。對此,曹性也是極為開心,連夜趕赴洛陽。

    劉闖要兵進荊州的消息,很快傳入荊州。

    劉表聞聽大急,連忙命蒯良率使團前往洛陽,求見劉闖。

    他的意思非常清楚:我自家的事情,我自己解決,不必丞相你大動干戈……丞相還是集中力量攻打江東。我已經決定的事情,不會改變主意,請丞相你大可放心。

    蒯良抵達洛陽的時候,恰逢劉闖返回洛陽。

    “蒯先生,你且告訴我,景升公果真能平定內亂?”

    蒯良也顯得有些遲疑,想了想道:“良恐難以保證景升公能平定內亂,但卻可以保證,桂陽和襄陽,絕不會有閃失。”

    蒯氏已遷移桂陽,並且和步騭取得聯繫。

    一旦桂陽有危險,步騭便會從交州出兵相助。以蒯氏的力量,再加上步騭的幫助,桂陽短時間內,絕不會有危險。即便是真有麻煩,蒯氏也可以退入交州避難。

    至於襄陽……

    荊州五大姓,心向劉闖者占優。

    又有蔡瑁統帥荊州兵馬,劉備想要謀取,絕非易事。

    劉闖聽罷,也不禁輕輕點頭。

    他想要出兵荊州不假,但不可否認,而今他兩下用兵,漢中之戰尚未結束,江東之戰仍在繼續。再加上北疆的鮮卑等異族為禍,想要攻取荊州,的確壓力不小。

    “這樣吧,我當兵進南陽。

    若有危險,景升公可以迅速告知與我……請轉告景升公,大公子受奸人蠱惑,我不會放在心上。不過那劉備,世之梟雄,此人若不除掉,荊州恐怕要遭受戰火。”

    蒯良用力點點頭,“我定會將丞相美意,轉告劉荊州!”

    安撫了蒯良之後,劉闖旋即派人前往關中:漢中之戰不可拖延太久,孔明大才,當不負我之所托。務必要在入冬前結束漢中之戰。陣前事宜孔明可以自行決斷。

    這等於是給諸葛亮發出最後通牒,命他加快速度。

    相信諸葛亮能夠明白劉闖的苦衷,更能夠施展妙手結束漢中之戰,令劉闖得以脫身。

    七月初,劉闖昭告天下,親率大軍八萬,兵發南陽……

    +++++++++++++++++++++++++++++++

    方入秋,江東天氣轉涼。

    凌操埋伏於沘水河畔。舉目眺望六安城。

    夜色中的六安,帶著幾分蕭瑟。在淅淅瀝瀝的雨中。給人一種莫名的蒼涼感受。

    凌操深吸一口氣,向身後兵士看去。

    蘆葦蕩中,數千江東銳士藏於其中,一個個表面莊肅。

    凌操心裡非常清楚,這一戰當關乎江東的命運。若能夠奪取六安,則漢軍防線就會徹底崩潰。此前,周瑜在合肥連番猛攻,已經讓張遼有些支撐不住。奪取六安。奪取六安……只要拿下六安,江東便可以獲得喘息之機,不至於太過吃力。

    可是,這次擊退了漢軍,江東果然能夠穩定嗎?

    漢軍在廣陵已經屯駐重兵,更有夏侯淵親自督戰,氣勢洶洶。

    好在賀齊擊潰了大漢海軍。使得會稽穩定下來。孫權得以有機會從會稽抽調兵馬,集結於丹徒。會稽之戰,令賀齊聲威大振。凌操甚至可以覺察到,周瑜內心中的不安。相比之下,凌操更忠於孫權。當年孫權為使出使北海,他便跟隨左右。

    想到北海。凌操腦海中突然間閃過一個魁碩的身影……

    誰又能想到,當年那個甚至需要仰仗孫伯符鼻息的人,而今卻成就了如此大事。

    那時候,那個人對自己是非常親切。

    可惜……

    凌操想到這裡,突然間醒悟過來。連忙甩了甩頭,把紛雜的思緒從腦海中驅逐。

    就在這時候。忽聽身邊有人道:“將軍,快看……公子信號!”

    凌操連忙手搭涼棚觀瞧,只見朦朦雨霧中,隱約可見六安城頭上,有火光閃動。

    那是凌統發出的信號!

    早在月前,周瑜便密令凌統帶人潛入六安。

    周瑜畢竟是廬江人,在廬江的人脈,非比等閒……他聯絡到了六安城中的一個富商,掩護凌統等八百餘人混入城中。雙方約定,只待今夜行動,凌統會奪取城門,到時候發送信號。凌操收到信號之後,便率部殺入城中,一舉拿下六安。

    如今,凌統信號出現,說明一切順利。

    凌操立刻振作精神,拔出長刀,壓低聲音道:“傳我命令,三軍隨我出擊!”

    他說著話,便從蘆葦蕩中衝出,趁著夜幕的掩護,火速向六安撲去。在他身後,三千江東銳士緊緊跟隨,眨眼間便來到了六安城下。只見六安城門大開,城中冷冷清清。

    城頭上,有火光閃動,顯然凌統已經得手。

    “兒郎們,建功立業,就在今晚!”

    凌操說話間,拔刀便衝進了六安城門。

    三千銳士緊隨其後,只是當凌操帶著人衝入城門之後,立刻就發現了狀況。

    這六安城門內,竟然是一座甕城……

    什麼是甕城?

    甕城就是古代城鎮的一種防禦設施。在城門外加築小城,從外面看,小城的城牆高度與大城相同。其形狀分為方形和圓形。其中,方形稱之為方城;圓形則稱之為甕城。

    凌操攻入的城門,是甕城城門。

    當他進入甕城之後,就見六安正門緊閉。

    凌操心裡,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暗叫一聲不好,轉身想要出去。

    可這進來容易,出去卻難。且不說甕城城門口湧入千餘人,擁擠不堪。就在凌操覺察不妙的時候,忽聽城牆上傳來一陣銅鑼響。緊跟著,就聽叨叨叨三聲巨響。三團火焰在城門內炸開,數以百計的江東銳士在火光中,被炸的四分五裂。

    緊跟著,從城頭上傾斜下來無數沙袋和礌石,瞬息間便把城門堵塞。

    四面城牆上,燈火通明。

    六安正門城門樓上,站立一員大將,金盔金甲,手持大刀,厲聲喝道:“凌操,爾等詭計早已為我家軍師看破,只等爾前來送死。今令公子已成階下之囚,還不立刻棄械投降,更待何時?”

    火光中,兩名力士夾著一個青年來到城頭上。

    凌操一眼認出,那青年正是他愛子凌統……

    “公瑾誤我!”

    凌操到這時候,那還能不明白狀況?

    他剛猶豫了一下,忽聽得城門樓上戰鼓聲隆隆響起。

    甕城城門被堵,城外尚有千餘江東銳士……這些人見勢不妙,正想要強攻城門,解救凌操等人,哪知道從城外兩邊殺出兩支人馬,眨眼間便衝入亂軍之中。

    那漢軍的主將,是一個青年。

    只見他躍馬擰槍,厲聲喝道:“江東狗賊還不下馬投降,曲阿蕭凌在此!”

    漢軍殺出,令城外江東銳士大亂。

    而凌操在猶豫片刻之後,猛然一跺腳,大聲喊道:“兒郎們,為吳侯盡忠的時候到了,隨我出擊。”

    城頭上的主將,正是李典。

    見凌操如此決斷,不禁冷笑一聲,“人道江東虎狼之士,果然名不虛傳。

    既然如此,便送他們歸西!“

    剎那間,甕城四周城牆上出現了無數弓箭手。伴隨著李典一聲令下,箭如雨下,射向甕城中的江東兵馬。

    這甕城空蕩蕩,根本沒有躲藏之處。

    凌操一邊舞刀撥打雕翎,一邊大聲呼喊。

    可惜,他的叫喊聲被江東士卒的慘叫聲所淹沒。只見那江東銳士一個個被射成刺蝟一般,倒在血泊之中。

    “結陣,結陣避箭!”

    凌操一手高舉盾牌,一手舞刀撥打雕翎。

    就在這時,他心中突然間生出一絲警兆……說時遲,那時快,一支利箭如閃電般從城頭上射下來,直奔凌操而去。凌操反手一刀,正劈在那利箭上,可不等他回頭觀望,只聽凌統撕心裂肺的慘叫聲傳來:“父親,小心!”

    凌操心裡一動,剛要閃身,可是卻來不及了。

    一支利箭正中他腿上,疼得他一聲大叫,噗通便跪在地上。

    “凌操,你若能擋我三箭,我便饒你父子不死!”

    從城門樓上,傳來一個清冷的聲音。

    凌操抬頭看,只見李典身旁站立一個身穿白衣,披麻戴孝的青年,手持一張寶雕弓。

    “爾乃何人?”

    “某家太史享,太史慈便是我父,今日特來取你狗命!” 本帖最後由 1月23 於 2014-5-11 19:23 編輯

w23164598 發表於 2014-5-9 23:59
第412章 鏖戰江東(七)

六安方向,喊殺聲不斷。

伴隨著劇烈的爆炸聲,隱隱有火光沖天。

一隊騎軍,在細雨中飛馳而來……行至距離六安大約還有四五十里的地方,騎隊緩緩減速。

為首的一名將領勒住馬,舉目向四周探查。

“將軍,何以停下?”

那將軍眼中透出一絲古怪之色,突然間厲聲喝道:“三軍下馬,結陣備戰。”

這支騎軍顯然是經過嚴格訓練,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情,但軍令如山,在那將領的喊喝聲響起后立刻跳下戰馬,呼啦啦在原地結成圓陣。與此同時,從遠處傳來隆隆戰鼓聲。騎軍士卒迅速在曠野中燃起松明,火光照耀下,就見從黑暗里行出一隊隊身穿綠襖的江東士卒。

江東士卒,猶如鬼魅,迅速來到陣前,穩住陣腳。

大纛旗下,一員大將跨坐白馬,手持寶劍,縱馬上前厲聲喝道:“張文遠,周瑜在此,已等你多時!”

騎軍陣中,鴉雀無聲。

片刻后,那領軍的主將催馬向前,“人道江東美周郎智計無雙,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周瑜微微一笑,“文遠將軍,今六安大勢已去,你想要馳援,恐怕已來不及了。”

他停頓一下,聲音陡然轉高,“江東與劉皇叔素有交情,此前更多次合作,猶若兄弟。何故突然對我江東出兵,劉皇叔此舉未免太令人心寒。”

“周都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江東本就是我大漢治下,孫仲謀目無朝廷,自封吳侯,形同造反。丞相伐江東,乃是代天征討,何來令人心寒之說?至于兄弟……哈哈哈,想當年溫侯退守廣陵,丞相與孫伯符早有約定,相互扶持。為此,丞相更將廣陵存糧盡數送與孫伯符,何以當我等落難廣陵的時候,江東卻突然與曹操聯手,夾擊我家丞相?”

張遼說完,冷笑道:“若兄弟只為相互出賣,那這種兄弟,不做也罷。”

周瑜聞聽玉面通紅,有些詞窮。

張遼所言,是建安三年末的事情。當時曹操征伐徐州,劉闖從北海國出兵相助。那一戰,也是劉闖生平第一次大敗,呂布不得已退守廣陵,而劉闖則接掌了呂布的人馬。當時,劉闖為設法脫身,和江東定下盟約,把江都的糧草送與江東,以此借來江東的船只撤退。哪知道,隨著曹操兵臨廣陵之后,孫策突然改變了主意,竟然躍躍欲試,要和曹操聯手,意圖夾擊劉闖,使得劉闖最終前往許都。

這件事,周瑜也有參與,更是一手謀劃。

后來,孫策被害,孫權派人前往遼西,劉闖也沒有再提起這件事情。

可不提起這件事,卻不代表劉闖忘記了這件事……不僅劉闖沒有忘記,包括張遼等人,也都把這件事牢記在心里,甚至把這件事當作生平奇恥大辱,不敢忘懷。

“張將軍,此一時彼一時……”

“周都督也知道此一時彼一時,江東孫權有不臣之心,更謀害兄長,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此等人竊據江東,早晚是大漢之患。都督若聰明,理當反戈一擊,共襄義舉,而不是在這里阻攔天兵東進,實乃是助紂為虐,將來必為天下人棄之。”

周瑜本打算勸說張遼,卻不想被張遼罵的面紅耳赤。

他心中惱怒不已,拔劍指著張遼道:“張文遠,念你乃是雄杰,故而才好心勸你。

可你竟然不知好歹,也不看看如今你已是甕中之鱉。

既然如此,那就休怪某家不講情面,三軍聽令,給我擂鼓出擊。”

細雨中,隆隆戰鼓聲突然響起。

一隊隊江東銳士,在整齊的戰鼓聲中,向漢軍發動沖鋒。

張遼則退回本陣,手持盾牌,抵擋從江東軍中射來的雕翎,臉上卻不見半點慌亂。

比這更為險峻的局面我也見過,又何懼你區區美周郎。

眼見著江東兵馬靠近,距離漢軍軍陣還有數十步的時候,張遼突然厲聲喝道:“投擲手,點火。”

站在第二排的漢軍士兵,立刻從身上取出一根根管狀物品,并使用火折子點燃了引線。

“投擲!”

漢軍士卒在號令聲中,同時將手中的物品扔出去,而站在最前方的漢軍則豎起大盾,把身形躲在盾牌后面。緊跟著,轟隆隆,一連串巨響傳來,數以百計的天雷火在陣前爆炸,沖在最前面的江東士卒,被這天雷火炸的血肉模糊,尸橫一地。

漢軍所用的天雷火,經過了無數次的改良。

火藥的威力在一次次提煉過后,威力也增大許多……

如果說,第一次在觀津劉闖使用的天雷火,只是火藥的雛形,那么現如今的火藥,已經基本上達到了黑火藥的完美形態。而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無數次的改進,天雷火的體積也在不斷縮小。從最初要依靠床弩發射,到如今已經可以隨身攜帶。

張遼所使用的天雷火,更近似于后世的手雷。

其威力遠不如床弩發射的天雷火威力巨大,可是在近戰的時候,一樣殺傷力驚人。

為此,劉闖專門訓練了一批投擲手。

選擇那種力氣大,投擲遠的士卒進行訓練,每個人攜帶三枚天雷火。

周瑜沒想到,張遼手里還有這樣一支奇兵……猝不及防之下,二百多名江東士卒便死于天雷火之下。而天雷火產生的效果,也極大震懾了江東士卒。若不是周瑜治軍嚴格,說不得這三輪天雷火過后,便可以讓整個江東兵馬徹底潰敗……

“嘶!”

周瑜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說起來,東漢末年的江東,是一個相對封閉而保守的地區。

江東盛行玄學,強于清談,而不注重實用。雖然江東的手工制造業很發達,更有烏傷等地是鑄劍圣地,可若說對手工業以及科技的重視甚至還比不上西川巴蜀。

西川的造船業,久負盛名。

早在先秦,西川就憑借其強大的造船業為大秦打造出一支無敵水師。

而江東……

周瑜以前也聽說過天雷火,但是并沒有親眼見過,更沒有親身體會過。他之所以選擇雨夜出擊就是防備漢軍的天雷火。可沒想到,漢軍已經解決了天雷火的受潮與攜帶的問題。這個問題一旦解決,天雷火的應用程度必然會大規模增加。

這次江東軍遭遇天雷火的攻擊,便是一個證明。

周瑜心里,突然有一種不祥之兆。

漢軍明顯是有備而來,按道理說以張遼和郭嘉之間的關系,他即便是馳援,也不會攜帶這種天雷火啊。可就在周瑜猶豫的時候,漢軍卻突然發動了攻擊。

一員大將縱馬而出,胯下一匹燎原火,掌中一桿大槍。

“西涼馬超在此,江東小兒還不授首!”

馬超?

周瑜一驚,第一個反應便是,馬超怎會在這里?

可這局勢卻不給他考慮的時間馬超一馬當先沖入江東軍軍陣,大槍翻飛,只殺得江東兵將狼狽而走。而在馬超身后是三千步軍。這三千步軍清一色請假,大盾,長刀。五人一組,五組一隊五隊一個小陣,五個小陣一個大陣,呼嘯著便沖入江東軍中。

江東雖有鑄劍大師,卻并不代表軍卒兵器精良。

事實上,在過去數年里,江東軍的武器,幾乎是靠著遼東供應,所使用的大都是被漢軍淘汰下來的武器。刀盾兵,在這個時代有著無與倫比的殺傷力。歷史上,孫權后期加強了武器方面的研制,開發出百煉鋼刀。在西晉攻入江東的時候,曾發生過一次三千江東刀盾兵,面對十倍于己的晉軍,卻把晉軍殺得潰不成軍。

而在三國末期才出現的刀盾兵,幾乎是提前了幾十年出現在廬江戰場上。

三千刀盾兵手中的長刀,清一色百煉鋼刀,也是石臼坨工坊歷經數年研制出來的成果。

這支刀盾兵,號‘百煉精兵’。

一方面是因為這支人馬所使用的長刀,全都是百煉鋼刀;另一方面,也有百煉成材之意。其戰斗力,絲毫不遜色于劉闖那五大精銳。本來一支是由劉闖指揮,不過在此前馬超前往不其,正式臣服于劉闖之后,劉闖便把這支精銳交由馬超統帥。

江東士兵手中的兵器,甚至擋不住對方一刀劈斬。

前軍陣腳頓時大亂,周瑜臉色也變得鐵青。

他正準備下令中軍出擊,卻忽見一名斥候狼狽而來。

“都督,大事不好!”

“何事驚慌?”

“凌操將軍在六安中伏,全軍覆沒……今六安漢軍兵分三路,已經從背后掩殺過來。”

“什么?”

周瑜剛要詳細詢問,又有探馬來報:“都督,大事不好……發現一支漢軍在左翼出現,距離我們不過五十里,正迅速逼近。觀其旗號,應該是馬超之弟馬岱統軍。”

到這個時候,如果周瑜還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情,那他真愧對周郎美名。

上當了!

那所謂將帥失和,不過是郭嘉和張遼演的一出戲。其目的就是要引誘周瑜上鉤……想到這里,周瑜不敢再猶豫。一旦漢軍三面合圍過來,那他就要面臨全軍覆沒。

“傳令,撤兵。”

周瑜雖然不愿意說出這兩個字,可礙于局勢,卻不得不下令撤退。

而此時,張遼也率部發起了沖鋒。張遼、馬超,皆世之虎將,兩人聯手沖殺,也使得江東兵馬立刻潰不成軍。

黑夜中,周瑜狼狽而走,沿途只見潰逃的江東兵馬被漢軍追殺。

馬岱、李典、蕭凌、太史享四路并進,張遼馬超則率部追擊……到天亮時分,大戰方才停止,從六安到巢湖,沿途只見成群結隊的江東軍俘虜,遍地都是尸骸。

馬超勒馬,將百煉精兵召集起來。

一夜鏖戰,三千百煉精兵死傷不過一百多人其戰斗力可見一斑。

莫說馬超,就連張遼都有些眼熱,看著那一隊雄壯的精銳忍不住道:“主公也忒偏心,卻不知何時我的部曲能夠配備這百煉神兵。孟起,得此銳士當浮一大白。”

“哈哈哈!”

馬超聽罷,心中爽快不已。

之前他決意改變心態,說實話總是不太舒服。

可現在……

他笑著說道:“周瑜此戰失利,廬江不日必將盡入將軍之手。”

張遼聽罷,卻笑著搖頭,“軍師神機妙算奪取廬江,何需來日?孟起,你即刻領馬岱將軍追擊,奔襲舒縣,無比要截斷周瑜南下之路途;元復子升,你二人率本部兵馬立刻出發,前往襄安,切斷周瑜渡江之路。我與曼城兵分兩路,曼城率部占領桐鄉我則領兵直奔舒縣。此一戰,務必要盡快結束,莫被興霸搶了頭功。”

張遼這一番話透露出來了許多意思。

馬超一怔,旋即反應過來。

如果說,此前他還不明白劉闖為什么要派他前來廬江,現在已經了然。

劉闖這是要給他刷戰功……畢竟馬超歸漢以來除了平原郡斬殺臧霸之外,便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功勞。想要位列十大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史慈雖然不在了,可你馬超若沒有拿得出手的功勞,又有什么資格來占居十大將的名額?

自家兄弟,果然貼心!

“如此,我這就出發。”



六安城外慘敗,江東兵馬傷亡慘重。

周瑜在親隨的保護下一路南下,總算是擺脫了漢軍的追擊。

可五萬江東兵,逃出生天者不足萬人。周瑜清理了人數之后,也不由得感到黯然。

自出世以來,周瑜可謂是一帆風順。

他輔佐孫策屢戰屢勝,很少有過敗績。本以為自己能占據上風,卻不想在六安慘敗。可以想象,六安一敗,會給廬江帶來巨大的震動。整個廬江的局勢,也將發生改變。

這種情況下,若繼續死守廬江,反而不美。

接下來,應該迅速撤出廬江,返回江東,死守牛渚和春谷,抵抗漢軍渡江。

在經過短暫的傷感后,周瑜迅速調整了心情,連忙率殘兵敗將退往舒縣。他準備在舒縣稍勢休整,便撤回江東。抵達舒縣時,已經是傍晚時分。周瑜也感到非常疲憊,見舒縣城頭上旌旗招展,城門緊閉,他總算是松了口氣,率部來到城下。

“城上,何人值守?”

周瑜派人策馬上前,在城下大聲叫門,“都督率部返還,速速打開城門。”

城頭上,有兵卒探頭出來,待看清楚旗號,連忙大聲道:“快去啟稟將軍,都督回來了。”

耳聽熟悉的鄉音,周瑜總算是放下心來。

不一會兒的功夫,城門打開。

周瑜策馬準備入城,卻不想剛到城下,卻聽得城頭上一陣急促梆子響,緊跟著從城樓上傳來一聲厲喝:“放箭!”

剎那間,舒縣城上,萬箭齊發。

而城下的江東士卒,此時已經放松了警惕。

當箭雨傾瀉之時,江東兵馬頓時亂成一鍋粥,數以百計的軍士,被射殺于城下。

周瑜也是猝不及防,被一支雕翎箭射落馬下。

幸虧他身邊親隨拼死掩護,總算是把他從亂軍中搶救出來。

“公瑾,郭嘉在此已恭候多時,怎地現在才來?”

一名文士出現在城門樓上,手持一柄折扇,在斜陽中更顯卓爾不群,笑著大聲說道。

周瑜腦袋嗡的一聲響,頓時反應過來。

可未等他下令,從城中便殺出一支人馬來。

為首大將,正是徐晃,他縱馬殺入亂軍,厲聲喝道:“周瑜,徐晃再次等候多時,你往哪里走?”

與此同時,城外伏兵四起,從四面掩殺過來。

周瑜慌忙間搶了一匹馬,在親隨的保護下,從亂軍中突圍。

至夜色將臨,周瑜帶著百余騎總算是逃出漢軍的追擊。他再也支持不住,在馬上晃了晃,一頭便栽落馬下。

親隨連忙上前,把他攙扶住。

就著火把的亮光,親隨才發現周瑜的肩膀上烏青發亮,整個胳膊已腫的好像發面饅頭。

親隨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這種情況他們倒不陌生。

毒箭!

對方用了毒箭……

可是在這荒野中,又如何救治?

親隨們七手八腳的總算把周瑜搶救過來,“都督,而今舒縣失守,我等該往何處?”

周瑜臉色蒼白,氣息微弱。

“先往臨湖,再做打算。”

他在臨湖,尚有數千兵馬可以依仗。

此地距離居巢比較近,可是周瑜卻相信,以郭嘉的手段,一定會派人奪取居巢,切斷他的退路。與其這樣,不如先去臨湖。把兵馬整頓一番后,設法突圍東渡大江。

就目前而言,這也是唯一出路。

春谷長陳武是江東悍將,相信他得到消息,一定會設法救援。

當下,周瑜在親隨的保護下連夜逃亡,來到臨湖。正如他所想象,臨湖尚無大礙。

不過,渡江要地襄安,已經被漢軍占領。

要想強行渡江,以目前的力量,的確是不太容易。

陳武雖勇,可漢軍這邊卻猛將云集。且不說那張遼徐晃,但只是一個馬超,恐怕就非陳武能夠對付。

堅守!

周瑜在電光火石間做出決定:堅守臨湖!

賀齊會稽大勝,江東南部的壓力勢必會有緩解。孫權必不會坐視周瑜被困,定然會從會稽抽調兵馬,前來救援。只是,面對漢軍咄咄逼人之勢,周瑜也不知道,他還能堅持多久。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要找到醫生,為周瑜解毒,療傷…… 本帖最後由 w23164598 於 2014-5-10 21:30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kelvin12354

LV:9 元老

追蹤
  • 967

    主題

  • 16729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