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瘋狂 作者:再次等候 (連載中)

 
mk2258 2013-4-20 08:58:3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67 68518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2:49
第一百四十一章自責

    兵丁們把宅院里的土匪和土匪家屬,以及在山寨其它地方俘虜的,沒有逃掉的土匪和土匪家屬,都集中到了宅院前面的空地上。

    這時候的吳世恭,看著這些俘虜是滿臉鐵青。他倒不是為了剛才被護衛們壓倒在地上而感到丟臉。他是在深深地自責。

    在剛才攻打宅院的時候,吳世恭是完全可以準備完全的。讓自己的兵丁在火銃和擼車的保護之下,再發起進攻的。可是因為吳世恭的輕敵,就輕率地讓兵丁直接進攻,使得宅院里的土匪射出來的箭,射倒了自己幾位兵丁。這種傷亡完全就是不應該產生的。

    看著聚集起來的那些俘虜,吳世恭心中油然升起一陣恨意。他眯起了眼楮。可是,他接著又閉上了眼楮,搖了搖頭,使勁把那種想法甩出腦外。

    就在剛才的一剎那,吳世恭起了殺俘的念頭。可是還好他的神智還有些清醒,知道那殺俘的後果實在嚴重。

    當然吳世恭不會認為殺俘會不詳什麼的,也不是害怕殺俘會被其他官員攻擊和彈劾。吳世恭覺得如果自己殺俘的話,那以後自己面對敵人的時候,敵人因為自己曾經殺過俘,就不再會投降,自己兵丁的損失就要增大了。

    但是,完全不進行報復也疏解不了此時吳世恭心中的恨意。于是吳世恭就命令道︰“把以前住在這個宅院里的人都挑選出來。”

    在吳世恭的命令之下,兵丁們很快就把以前住在這宅院里的人,從俘虜的人群中挑選出來,趕到了一邊圍成一團。

    這些人有三十幾個,基本上都是老弱婦孺,也都是李鷂子和他手下土匪大頭目的親屬。因為李鷂子和他手下的土匪大頭目逃得太快,所以根本就沒有時間把他們的家屬帶著一同逃跑。

    這些人被趕出來以後,都知道大事不妙,有的癱倒在地上,有的跪在地上一邊磕頭,一邊哭喊著連連哀求。

    “都殺了。”吳世恭是根本不管那些哀求聲,直接向邊上的軍官赫飛下令道。

    那赫飛听了吳世恭的命令,又看了看那些人,有些疑惑地把頭湊到吳世恭面前,小聲地問道︰“大人,這里面還有吃奶的孩子呢。他們也都殺掉嗎?”

    吳世恭听了赫飛的話,胸中的火氣再也忍不住了。他反手給了赫飛一個耳光,把赫飛打得原地打了一個圈。

    不要說斬草除根這個原因了。光是赫飛對吳世恭的命令,表示出疑問的這種行為,就是讓這時候的吳世恭火上澆油了。

    吳世恭打的那個耳光其實也就是一個回答,所以赫飛捂著紅腫的臉,跌跌蹌蹌地跑到圍著這些人的兵丁旁邊,發出了號令。這些兵丁立刻刺出了手中的長槍……

    在一旁的雷鷹看著在血泊中的那些尸體,他的眼皮是直跳。太殘酷啦。就是土匪之間相互爭斗,這樣滅門的行為也是十分罕見的。在雷鷹的心中,吳世恭立刻從魔鬼級上升到了魔王級。

    可是吳世恭對殺掉李鷂子和他手下土匪大頭目親屬的行為,是一點兒也不在意。吳世恭奪了李鷂子山寨以後,已經和李鷂子不死不休了。現在殺了他的親屬,最多也是不死不休。後果沒有什麼改變。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麼好猶豫的。

    接下來無非是一些善後的工作。什麼把自己的那些傷員運回千戶所堡壘去搶救,搜索戰利品,讓這些俘虜重新修建山寨大門什麼的。

    到了最後,吳世恭在這個修好大門的山寨中,留下了二百名兵丁,讓錢綺來率領。接著,吳世恭留下了一部分給養以後,就押送著其它的戰利品,回千戶所堡壘了。

    而回去之前,吳世恭就把那些俘虜的土匪和土匪親屬都驅散了。吳世恭是肯定不會再養這些俘虜的。至于這些人怎麼樣熬過這個冬天,吳世恭也沒有閑功夫去操那份心了。

    在和雷鷹分手的時候,吳世恭交待雷鷹︰“你去通知這個山區所有的大當家們,讓他們在半個月以後,趕到千戶所堡壘來議事。誰不到,他的下場就和今天李鷂子的一樣。”

    雷鷹是連忙答應。

    回到千戶所堡壘以後,吳世恭是第一時間去探望那些受傷的兵丁。所幸的是,除了一個兵丁受傷比較重,到現在還是昏迷不醒之外,其他的兵丁都沒有傷到要害,休養一段時間就可以恢復健康了。

    而診治這些兵丁的就是智能。他在少林寺不僅學了佛學和武功,對外傷的治療也十分的精通。而為了把那個昏迷不醒的兵丁給搶救回來,吳世恭是不惜大代價,從縣城里另外邀請名醫會診,也不惜用好藥。

    最終,終于把那位兵丁從危險期中拉了回來。可是,因為受傷太重,那位兵丁在以後的日子里,也基本上喪失了勞動能力了。

    所以當這兵丁甦醒了以後,他對自己的處境是十分地擔心。這兵丁是後來投誠吳世恭的一位帶馬的土匪。而在明朝當時,兵丁一旦殘疾以後,武官能夠給予這位兵丁一大筆銀子的遣散費,就可以說這位武官是很仁義的了。

    因此當看到吳世恭來探望自己的時候,這位兵丁就用可憐的眼神看著吳世恭,哀求吳世恭道︰“大人,您可千萬不要拋棄俺。俺以後也會在大人手下好好做事的。”

    吳世恭抓起那位兵丁的一只手,放在自己的手掌心拍了拍,笑著說道︰“別擔心,我肯定養你一輩子。你看,傷好了以後,到我的宅子里做個管事怎麼樣啊?”

    那兵丁听了吳世恭的話,是十分地激動,他掙扎著要從床上爬起來向吳世恭行禮。吳世恭是急忙阻止了這兵丁魯莽的舉動,接著說道︰“現在你安心養傷,等傷都好利落了,我再給你找一門親事去。”

    吳世恭對這位受傷兵丁的安排,又一次在所有的兵丁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尤其是那些帶馬投誠的土匪兵丁,對吳世恭的軍隊,也增加了很多的歸屬感。

    而在過年之前,吳世恭也和山區的那些土匪大當家們商議妥當,在整個山區銷售吳世恭提供的鹽貨。而吳世恭也把這個山區劃分了一個個區域,讓這些大當家在各自的區域內負責鹽貨的銷售,讓他們也發一些小財。

    而在得到吳世恭派人傳遞的消息以後,陸間辰也特意從揚州趕了過來。當然,他並不是主要和吳世恭談生意的,因為之前的協議,雙方也基本上談妥了。陸間辰主要是要和呂雲煥協調一下,讓給了呂雲煥一些利益,並確定增加的鹽貨的數量。

    最後,陸間辰和呂雲煥再次宴請了吳世恭,在宴會上三人正式達成了鹽貨供貨的協議。並且,陸間辰和呂雲煥還各自送給了吳世恭一份年禮。令人好笑的是,呂雲煥竟然在宴會中提出︰送給吳世恭一個族中的小姑娘做妾。

    吳世恭當然是婉言謝絕了。不要說自己的三位夫人還懷著孕,自己也不能夠做這種影響她們心情的事。光是這種沒有任何感情的政治婚姻,作為現代人的吳世恭就比較的感冒。他已經做過一回贅婿了,所以也不想再禍害那個小姑娘啦。

    忙完這一切以後,吳世恭按照慣例發配戰利品,並且總結這次的戰斗經驗。而這次的總結,除了再次肯定火銃的巨大作用以外,所有的人都感覺到︰火炮的威力太小,攻打堅固的城池的話,可能這些火炮的威力就不夠了。

    因此,吳世恭特意撥出了八百兩銀子給了楊狗蛋,讓他開始研制一門三磅的火炮。並且如果經費不足的話,以後還將繼續增加。

    另外,鑒于以後肯定會進行城池的爭奪戰,吳世恭就開始進行兵丁的城池攻防訓練了。而所有的軍官,也在圖上進行了城池的攻防演習。

    沒想到這次圖上演習,成績最好的竟然是書墨。這小子看起來,保命的絕招確實不少,而且肯在保命的方法上動腦筋。這膽小的人倒也有膽小的好處。

    因此,吳世恭是正式把書墨從內宅里抽出來,不顧書墨的反對,把他任命為沒有一個兵丁手下的軍官。而內宅的管家,吳世恭就讓那狗腿子常猛來擔任了。

    而在過年之前,在師爺張學斌的打理之下,吳世恭的文書和年禮也按例繳送到了上級衙門和各個官員處。連縣令余子璉的那一份都沒有拉下。

    唯一有些可氣的是,送到趙銘老頭那兒的銀子又多了一些,因為趙銘老頭又納了一個妾。吳世恭心中埋怨道︰“這老頭一年一個就不累的荒啊!”

    很快的,吳世恭在開開心心的和大著肚子的夫人們過完年以後,就迎來了崇禎二年。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2:49
第一百四十二章心想事成

    從崇禎二年一開始,直到秋收以後這段時間里,吳世恭仿佛被幸運女神祝福過一樣,干什麼事好象都是心想事成。

    首先當然是他三位懷孕的夫人,先後產下了二女一男三個孩子。先是竹韻生了吳世恭的大女兒,接著是趙如雅生了二女兒。最後是李馨生的二兒子。

    不過,對于這些孩子的姓,所有人,包括這些孩子的母親都默不作聲,等著吳世恭的決定。吳世恭這時候就顯示出強勢來,他毫不猶豫地決定這些孩子都姓吳。

    對于吳世恭的這個決定,沒有人敢,也沒有人不知趣地提出反對意見。反而那生了兒子的李馨是十分地高興,她在單獨和吳世恭待在一起的時候,和吳世恭是特別地親昵。

    而繡竹也總算是盼星星盼月亮地懷孕了。現在整個內宅中,雖然有了孩子的哭鬧聲,但是顯得特別有生氣。吳世恭也對逗弄著這幾個孩子而感到永不厭煩。

    不過,吳世恭還是時常想到現在在京城的大兒子薛呈麟。有時候還是拿出薛呈麟的小腳印來看看。都兩年多沒有看到那個愛睡覺的小子啦。

    由于擁有了充足的人手,千戶所堡壘也終于按照吳世恭的設想建造完成了。並且因為這些人手都基本上不需要支付人工費,建造千戶所堡壘的費用也得到了大大的節省。

    而楊狗蛋的鐵匠作坊在失敗了兩次以後,也終于制造出了一門三磅的火炮。不過,制造這門火炮,一共花費了吳世恭一千三百多兩銀子。不過經過仔細地核算以後,以後再制造同類型的火炮,就只要七百兩銀子了。

    可是雖然把火炮制造出來了,但是听楊狗蛋介紹,這門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倒也差強人意,但是制造費用還是太貴了。不要說到澳門找佛郎機人購買同類型的火炮,只要四百多兩銀子,就是在天津的工坊中制造同類型的火炮,也只要五百兩銀子出頭。

    對此,吳世恭也是十分的無奈。自己擁有的熟練鐵匠還是太少了。可是這種事又急不得,慢慢來吧。至少自己也能夠制造了。貴一點就貴一點吧。吳世恭安排了楊狗蛋再制造一門,再多,現在的吳世恭也沒有多余的財力來制造了。

    除此之外,楊狗蛋的鐵匠工坊也制造了大批的火銃。現在的吳世恭,已經擁有了一百五十把中型火銃和二百五十把重型火銃了。

    在完成這些火銃的制造以後,這些火銃就基本上滿足吳世恭現在的需求了。于是,吳世恭就要求楊狗蛋放慢火銃的制造速度。

    這下子,鐵匠作坊的人手就多了出來。通過了姚員外和呂雲煥這些當地士紳的關系,鐵匠作坊接到了大批制造民用鐵器的活,這倒也增加了很多創收。

    而吳世恭所有的生意,也都進入了上升軌道。尤其是汝寧府北部山區的鹽貨銷售,使得吳世恭的收入有了爆炸性的增長。而現在的吳世恭不僅達到了收支平衡,而且每個月都有了五百兩銀子的盈利。

    更令人可喜的是,這一年簡直稱得上是風調雨順,無論是吳世恭買下的土地,還是千戶所軍戶的土地都獲得了大豐收。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大豐收造成了糧價的暴跌,吳世恭的那些糧票也暫時沒有發行的必要了。

    而吳世恭在打下了李鷂子的山寨以後,又從不在雷鷹控制的其它寨子中,收編了一百名土匪。所以,這三百名被收編的土匪就不能夠發糧票,只能夠每個月發半石糧食作為軍餉了。

    不過經過了去年的旱災,尤其是旱災以後,那些糧食對收編和剿滅那些土匪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以後,吳世恭的危機意識是更強烈了。乘著現在糧價暴跌,吳世恭花費了一大筆銀子來購買糧食。對于吳世恭的這種舉動,所有的人也都見怪不怪了。

    但是所有的人也都沒有想到,就是吳世恭這個有點病態的舉動,卻在後來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為從崇禎三年開始,河南將承受連續四年的大旱災。

    雖然日子好象過的很順利,可是吳世恭一點也沒有放松對兵丁的訓練。甚至在原來的基礎上還加強了許多。

    現在的吳世恭,除了那三百名土匪的附庸軍和周巡率領的三百名民團以外,他自己就有五百名騎兵(現在的騎兵已經擴充到每個中隊一百名騎兵了)和一千名步兵。再加上炮隊的五十幾個人。

    吳世恭是再也沒有財力和物力來擴軍了。不過就算是他有財力和物力,他也不敢擴軍了。畢竟吳世恭只是個署理千戶,他現在的兵力已經大于他應該擁有的一千名士兵的額度啦。

    既然不能夠擴軍,那就只有加強訓練,提高自己兵丁的戰斗能力了。不過就算是如此,在附近的地面上,吳世恭的這支軍隊的實力,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了。

    和吳世恭的一帆風順不同的是,在朝堂上,卻是風波驟起。因為以為外部環境的風平浪靜,出于明朝官員的劣根性,這些官員很快就斗的不亦樂乎了。

    首先是崇禎皇帝對于魏黨的徹底定案。不出所料,崇禎皇帝清除魏黨余孽的行動果然是擴大化了。因為天啟皇帝贊成的我就要反對,天啟皇帝反對的我就要贊成的原則,崇禎皇帝很快更換了絕大多數的大學士。

    這下子被魏黨打壓最厲害的東林黨人就翻了身。而現在內閣里的大學士,都是清一色的東林黨人或者是同情東林黨的人。這些大學士一翻身以後,也理所當然地對魏黨進行了反攻倒算。

    在明末的政治格局中,東林黨人是最強大的一個政治團體。東林黨人的好壞以及東林黨的興衰史這里暫且不說,因為這是一個歷史專業的研究課題。這里只要說一下,東林黨這個團體的最大特點就是︰在東林黨得勢的時候,東林黨人把持了吏部官員的任免權,並且把明朝關鍵的一些官職,都任命給了東林黨人。

    從這個特點就可以看出來,東林黨的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非東林黨官員的利益,而且極大地威脅了皇帝的權力。因此,從萬歷皇帝執政的後期,皇帝就或明或暗的打擊東林黨人。

    因此可以這麼說,在打擊東林黨官員這件事情上,天啟皇帝和魏忠賢是完全站在一個立場上的。為了消除東林黨人的威脅,魏忠賢甚至不惜用詔獄這個潛規則,把東林黨官員抓入詔獄中從肉體上去消滅他們。

    當然,魏忠賢的這個做法也踩過了政治斗爭中的紅線,以致于到了最後,魏忠賢也為此喪了命。但是不管怎麼說,東林黨的勢力強大就可見一斑了。

    而崇禎皇帝由于並不是皇太子,沒有接受過任何太子治國的培訓,所以他這個時候,就根本沒有意識到東林黨的這個特點對自己皇位的威脅。

    現在就要說說魏黨的組成了。除了一些阿諛奉承魏忠賢的大臣以外,魏黨的其他成員的背景都很復雜。有的是被東林黨排擠後投靠魏忠賢的,有的就是象薛濂一樣,他們只是忠于皇帝,因為魏忠賢對天啟皇帝十分忠誠,所以他們听魏忠賢的話,也等于是听天啟皇帝的話。當然,很多魏黨成員甚至有上面的幾種情況。

    而現在崇禎皇帝要把這些大臣給一掃而空,這就產生了這麼樣一個問題︰大量有經驗的文官都被罷免了官職。崇禎皇帝在文官這個臂膀上又少了一些支持。使得崇禎皇帝後來發生了無人可用的奇怪現象。

    另外因為魏忠賢的東廠督公的官職,這樣一清除,使得廠衛這些特務組織是徹底癱瘓了。要知道,廠衛雖然名聲不好听,但是在了解官員動態和地方形勢上,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的。就算是現代任何的文明國家,也都有著自己的特工機構。而這麼一來,崇禎皇帝又把自己的耳朵和眼楮給堵上了。

    而更可惜的是,在遼東和西北,一大批帶兵的文官,因為魏黨的身份被免去官職。說實在話,因為要從當時如日中天的魏忠賢手中得到軍餉,那些帶兵的文官,不想做魏黨,也要做魏黨。根本就沒有第二個選擇。

    可是現在這些文官一被罷免,卻立刻引起了他們手下兵丁的激烈反彈。這些當兵的當然不知道,也不會關心朝堂上的斗爭,他們就擔心這麼一件事︰這些文官被罷免了以後,本來就拖拖拉拉的軍餉,以後會不會不發下來啦!

    于是在這段時間里,整個遼東和西北,發生了多起大規模的兵丁討餉兵變。這些討餉兵變發生次數的密度,甚至遠遠大于崇禎末年朝廷完全破產,發不出任何軍餉以後兵變的密度。

    在遼東,因為平台召見以後的袁崇煥的及時趕到,憑借著他的威望,兵變很快得到了平息。當然在兵變平息以後,袁崇煥也免去了幾位不作為武官的官職。這些免去的武官之中,有一位要特別注意,他就是左良玉。

    而在西北,形勢就失控了,發生了多起兵丁殺了上官,投奔到農民造反軍隊中的事件。這里也要特別注意一個人,那就是——李自成。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2:49
第一百四十三章自毀長城

    在崇禎皇帝大規模清除魏黨余孽的過程中,崇禎皇帝卻輕輕地放過了一個人,他就是駐扎在東江鎮的毛文龍。崇禎皇帝並不愚蠢,他知道毛文龍的東江鎮對于後金軍隊有著很大的威脅。

    而東江鎮的建立,幾乎都是在毛文龍的操辦之下一手建立的,所以在東江鎮幾萬的軍民的心中,毛文龍的威望是很高的。因此,崇禎皇帝不僅沒有罷免毛文龍的官職,甚至連天啟皇帝賜予毛文龍的尚方寶劍都沒有收回去。

    要知道,為了支持袁崇煥在遼東的事權統一,崇禎皇帝除了賜予袁崇煥尚方寶劍以外,其他將領手中的尚方寶劍,都給崇禎皇帝收了回來。

    可是崇禎皇帝放過了毛文龍這個魏黨余孽,東林黨人就不會放過他了。什麼國家興亡的,和黨派斗爭的大事相比,那絕對是無足輕重的事。國家的大利益應該服從我們東林黨的小利益嘛!

    由此可以看出來,不要看東林黨和魏黨斗的是你死我活的,其實他們都是一丘之貉,完全是天下烏鴉一般黑。而相對來說,站在皇帝這一邊的魏黨的行為,倒反而是符合皇帝的利益的。

    而這時候,擁有東林黨背景的袁崇煥又到了遼東成為了督師。比較好笑的是,袁崇煥和魏黨和東林黨都有關系,哪一個黨派得勢,袁崇煥就變換成為這個黨派的人,他是一點兒也不吃虧。

    袁崇煥到了遼東以後,除了平息討餉兵變的事務,他開始要進行完全掌握遼東權力的步伐啦。

    這時候的遼東,除了東江鎮的毛文龍以外,影響力和權力最大的武官有這麼幾個︰祖大壽、趙率教、何可綱和滿桂。他們都是老督師孫承宗留下來的人,因為孫承宗是東林黨人,所以這些武官應該都是和現在的袁崇煥是一個派系的,也應該和袁崇煥有著共同語言的。

    可是其中的滿桂是個例外,他也是一個蒙古族人,所以滿桂的性子是比較的直的。在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遼東的武官對袁崇煥以前的功勞都有些不以為然。

    而其他武官心里雖然這麼想,但在表面上都沒有表露出來。而滿桂面對著袁崇煥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小胡同里趕豬——直來直去了。這樣一來,可以想象得出袁崇煥和滿桂這倆人之間的關系來。

    不過,滿桂也並不是完全缺心眼。當他知道袁崇煥又來遼東當督師以後,滿桂立刻主動上書朝廷,要求調任。而熟悉袁崇煥和滿桂關系不和的朝廷官員,也滿足了滿桂的要求。把滿桂調任為大同總兵。

    就這樣,袁崇煥兵不刃血地達到了安內的目的,他在掌握權力的過程中,開始要攘外了。

    袁崇煥首先在軍餉和供養上,開始卡毛文龍的東江軍了。那毛文龍當然是不會買賬,他一邊和袁崇煥據理力爭,一邊又威脅袁崇煥︰如果袁崇煥再不給東江鎮送來足夠的軍餉和給養的話,毛文龍將會帶著軍隊到山東的登萊地區直接去強。

    本來袁崇煥就是來收拾毛文龍的,他怎麼會被毛文龍這兩句威脅話給嚇倒呢?于是,袁崇煥繼續不供應毛文龍東江軍的軍餉和供養。

    那毛文龍的匪性就上來了,他竟然真的帶領軍隊,渡海到登萊地區去搶了。這個行動,一下子讓一直以自我為中心的袁崇煥壓不住火氣了。

    而毛文龍這次到登萊搶劫的事,也讓登萊的老百姓對東江軍是深惡痛絕。在以後,登萊老百姓的這種態度,將會引起一次影響明朝政局的大事件。在這里就暫時不提了。

    這時的袁崇煥感到︰如果自己要在遼東完全掌握權力,就一定要把毛文龍這個眼中釘從自己眼皮子底下給拔去。

    因此,袁崇煥于崇禎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乘船到達了皮島和毛文龍見面。到了六月初四,袁崇煥先發了餉銀十萬兩給予東江軍的武官和兵丁。接著,袁崇煥就命令毛文龍準備收復鎮江旅順。

    可對于這個不合理的命令,毛文龍怎麼會同意呢?毛文龍的東江軍是敵後游擊隊,並不是正規軍。騷擾牽制後金軍隊是可以做到的,直接和後金軍隊對抗,那就是完全找死的行為了。

    于是,袁崇煥就勸告毛文龍,讓他就不要佔著茅坑不拉屎啦,早點辭官回家鄉養老吧。這也是袁崇煥給毛文龍最後的機會。

    可是,毛文龍又直接拒絕了袁崇煥的勸告。在毛文龍的想法中,自己有東江軍這麼強大的武力,袁崇煥也奈何不了自己的。但是,毛文龍壓根就沒有想到︰袁崇煥是這麼一個膽大妄為的人。

    第二天六月初五,袁崇煥把毛文龍和東江軍主要武官傳喚到自己的大帳中。他拿出了尚方寶劍,宣布了毛文龍的罪行以後,立刻把毛文龍給斬首示眾了。

    那毛文龍根本就沒有什麼心理準備,就這麼糊里糊涂地被袁崇煥給殺了。而東江軍的那些武官,看到了袁崇煥拿出來的尚方寶劍,還以為是崇禎皇帝交待袁崇煥來殺毛文龍的,所以也就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主帥被袁崇煥給殺了。

    接下來,袁崇煥也做了一些發放軍餉,指定東江軍繼任指揮,甚至還上演了諸葛亮哭周瑜靈的戲碼,以此來安撫東江軍。而從表面上來看,東江軍也暫時安穩了下來。

    不過,在東江軍的武官心中,卻對袁崇煥殺毛文龍的行為有了深深的恐懼和提防。功勛卓著的毛文龍都可以被袁崇煥輕易地殺死,那麼他們這些小武官將來的日子也肯定會不好過的。

    在將來的日子里,東江軍中大批的武官和兵丁叛變,投奔到了皇太極的後金去。不過,雖然他們的行為也是有情可原的,但是只要是漢奸,那就是最最最讓人給唾棄的。不管這些漢奸有多少了不起的理由。

    毛文龍這個人,具有明朝當時武官的一切惡習,甚至還有些變本加厲。如果放在道德的法**,確實殺他十次頭,也不算是冤枉他。

    可是,毛文龍的東江軍牽制了後金四分之一,也就是兩旗的兵力。再加上東江鎮的地理環境,正是遼東被後金俘獲的漢民逃亡的要道。

    我們已經知道,後金掌權的熟女真是以耕種糧食為主的。他們在以前基本上是把俘獲的漢民當作奴隸,為他們耕種糧食用的,

    而大批漢民逃亡以後,一些熟女真的壯勞力就不得不親自耕種糧食,這也變相地消弱了後金軍隊的實力。因此,毛文龍的東江軍在實際上牽制的後金兵力還要更多。光憑著這一點,毛文龍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啦。

    再說,毛文龍的東江軍,是由他帶領著二百名兵丁發展到現在的幾萬軍民的,毛文龍也確實是一個極有能力的將領。而他對明朝朝廷也是忠心耿耿的,也積極地和後金軍隊作戰的。

    這樣的一個將領,袁崇煥說殺就殺,那不是完完全全地自毀長城嗎?另外,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行為,也是一個極其嚴重的違法行為。

    袁崇煥手中有尚方寶劍,毛文龍手中也有天啟皇帝賜予的尚方寶劍,所以,袁崇煥根本沒有權力來殺毛文龍。之所以最後順利地誅殺了,只是袁崇煥謊稱這是崇禎皇帝的命令。這不就是扎扎實實的假傳聖旨嗎?

    而當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行為傳到京城,崇禎皇帝是大驚失色。在崇禎皇帝的心中,是很清楚毛文龍在遼東的作用的。因此,崇禎皇帝也根本就沒有想去清除毛文龍,甚至連毛文龍手中的尚方寶劍也沒有收回。

    但是崇禎皇帝想到了袁崇煥——五年平遼的誓言,又在身邊那些東林黨大臣的勸說之下,憑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崇禎皇帝還是選擇了支持袁崇煥。

    崇禎皇帝在袁崇煥上呈的誅殺毛文龍原因的奏章的批復中,肯定了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行為,先從法理上,堵住了袁崇煥假傳聖旨的漏洞。並且下令有司抓捕毛文龍的余黨。以此來維護袁崇煥的權威。

    甚至當袁崇煥要求朝廷增發軍餉,來安穩東江軍軍心的這個要求上,崇禎皇帝也捏著鼻子認了。同樣滿足了袁崇煥的要求。可是,袁崇煥的這個行為,已經在崇禎皇帝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一根刺。

    而當袁崇煥誅殺毛文龍,傳到盛京的皇太極耳中時,皇太極是仰天長笑。皇太極根本就沒有想到,扎在後金腰上的那兩根刺,就這麼輕易地給解決了。而其中毛文龍的這根刺竟然是給明朝官員自己給拔去的。

    現在的後金軍隊,因為沒有了東西兩邊的威脅,是完全放開了手腳。而在皇太極的心中,他終于可以開展和明朝作戰的大戰略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2:49
第一百四十四章己巳之變

    和吳世恭的河南風調雨順不同的是,在崇禎二年,皇太極的後金地區,依然發生了災情,導致後金產生了很大的糧荒。而為了解決糧荒的問題,後金軍隊就一定要去搶劫。而搶劫的方向有三個︰朝鮮、蒙古察哈爾和明朝內地。

    因為朝鮮同樣產生了災情,朝鮮又不是產糧的地區,就算是搶,也不能夠完全解決後金的糧荒問題。所以,除了派出使者向朝鮮多要一些糧食以外,皇太極這些後金的掌權者,就把朝鮮這個搶劫目標從名單中劃去了。

    但是對于剩下的兩個目標,皇太極和後金的那些貝勒之間產生了很大的分歧。皇太極是想把目標對準明朝內地,而那些貝勒卻有著不同的意見。

    因為,**哈赤畢竟起家于明朝李成梁的遼東鐵騎,對于當時的遼東鐵騎的戰斗力有著深刻的體會和認識。就算是現在遼東鐵騎沒落了,但是明朝地大人廣,軍隊又眾多。如果後金軍隊越過長城以後,萬一被明朝的軍隊糾纏住,後金軍隊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說到底,雖然這些年後金軍隊和明朝軍隊的作戰中,幾乎沒有什麼敗績,但是在這些貝勒的眼中,明朝依然象一只體形龐大的老虎,使得那些貝勒還是感到有些害怕。這些貝勒不知道的是,這時候的明朝,也就是一只紙老虎罷了。

    皇太極這時候雖然已經掌握了後金的大權,但是,後金剛建立時候的四大貝勒議政的制度,依然沒有被廢除。所以,對于這些持有反對意見的貝勒,皇太極也有些無可奈何。雙方的意見,也就這麼僵持了下來。

    可是到了六月底,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消息傳到了盛京。這個消息就讓天平向皇太極這邊傾斜了。于是,皇太極發出了總動員令,集合後金軍隊,制造器械和車舟,準備著秋後向明朝內地發動進攻。

    而對于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舉動,祖大壽這些遼東軍將們心中是十分的矛盾。一方面他們因為少了毛文龍這個內部的對手而有些幸災樂禍。而另一方面,因為沒有了毛文龍東江軍的牽制,他們自己這兒又要面對加強兵力的後金軍隊的進攻,而感到有些擔心。

    而對于後金軍隊的動向,袁崇煥和明朝遼東的這些軍將雖然派不出探子通過無人區去偵察,但是他們也並不是一無所知的。從蒙古那兒跑過來的傾向于明朝的那些蒙古人,把後金軍隊的動向,告訴給了袁崇煥和這些遼東軍將。

    雖然得到這一消息的時間是晚了一些,袁崇煥還是連上了兩道奏章,及時的示警,並且提醒了崇禎皇帝和大臣們要加強長城各個關口的防御,防止後金的滿蒙聯軍從長城關口攻入明朝內地。

    接到袁崇煥奏章里的示警以後,崇禎皇帝和大臣們都覺得是難以置信。那袁崇煥不是已經夸下了“五年平遼”的海口了嗎?

    再說,為了加強袁崇煥的事權統一,崇禎皇帝對于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行為都默許和支持了,而且,除了平台召見答應給袁崇煥的物資和軍餉之外,崇禎皇帝還為了安撫東江軍,額外撥出了大筆銀子。

    在崇禎皇帝和朝廷的這種支持下,不希望你袁崇煥消滅後金軍隊,但是袁崇煥你在遼東牽制住後金軍隊的主力,讓後金軍隊無力進攻長城關口到明朝內地,那總該是沒有問題了吧。

    于是,崇禎皇帝和大臣們就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他們以為袁崇煥的這兩次示警,是因為要通過向朝廷的危言聳听,來達到朝廷增加遼東物資和軍餉的目的。因此,崇禎皇帝和大臣們都沒有理睬袁崇煥的示警。而朝廷做出及時反應的機會,也就這麼過去了。

    到了九月初二,皇太極親統大軍征明,十一日後金軍隊到遼河,沿途蒙古各部紛紛來會。二十日,抵達喀剌沁的青城。

    可就在這時候,皇太極突然又遇到來自兩大貝勒代善和莽古爾泰的壓力,二人至皇太極住處,舉出“勞師遠襲”、“糧匱馬疲”、“眾寡不敵”、“恐無歸路”等等為由。這兩大貝勒在這個時候,還是害怕明朝的軍事實力。但是岳托、濟爾哈朗等卻堅決支持皇太極的行動。

    到了最後,皇太極裁定,繼續進軍。這是皇太極在軍政集權上的一次巨大勝利。而這時候,皇太極統帥的滿蒙聯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十萬人。

    意見統一以後,以濟爾哈朗、岳托統右翼四旗,阿巴泰、阿濟格領左翼四旗,迅速攻破大安口、龍井關。皇太極繼後攻克洪山口城,入內駐師。

    這一年,是己巳年。而皇太極的後金軍隊對明朝內地的第一次進攻,史稱己巳之變。

    由于明軍防備空虛,後金軍很快就兵臨長城南面的軍事重鎮遵化城下,遵化城離北京只有二百多里地。十月初一日,京師戒嚴,崇禎詔令各路兵馬火速赴京勤王。

    接到後金軍隊從長城關口攻入明朝內地的消息以後,袁崇煥是大驚失色,他立刻率領著遼東軍隊的主力,火速開往京城來勤王。

    可是,從以前袁崇煥指揮的戰例中可以看得出,袁崇煥只可以勉強稱得上是一位防御的軍事統帥,在進攻野戰中,袁崇煥的指揮才能完全就是個小白。

    袁崇煥根本就沒有集合起遼東軍隊所有的兵力和後金軍隊決戰,而是在勤王的過程中,用出了兵家最忌諱的添油戰術。而第一個犧牲品就是駐扎在山海關的平遼總兵趙率教。

    為了在遵化阻截住後金軍隊,袁崇煥令平遼總兵趙率教率四千兵馬,馳救遵化。趙率教率部急馳三晝夜,行350里,到達遵化以東的三屯營。

    但是因為兵荒馬亂,三屯營總兵朱國彥不讓入城,趙率教只好接著縱馬向西,馳向遵化。十月初四日,趙率教率援軍至遵化城外。

    在遵化城下,趙率教望著對面後金貝勒阿濟格等所部滿洲左翼四旗及蒙古兵,是一臉的平靜,只是他的眼神帶著深深地絕望。

    這時候,趙率教身邊的親兵隊長對趙率教說道︰“大帥!弟兄們急趕了三天啦,馬都跑死了許多,就是剩下的馬也基本上沒有馬力了。大帥,我們還是先撤退,和袁督師大軍匯合以後再說吧。”

    “跑?我們還可以往哪兒跑?”趙率教是一臉的苦笑,“就憑著這個馬力,我們能夠跑到哪兒去?還是拼吧!咱們遼東惹出來的禍,就讓我們遼東用命去頂吧。”說完這話,趙率教看了親兵隊長一眼。

    那親兵隊長仿佛是恍然未覺,他“呵呵”笑道︰“大帥既然這麼說,弟兄們就拼了!反正大帥平時讓我們吃香喝辣的,我們這輩子也值了。”

    趙率教身先士卒,率領著四千騎兵發動了沖鋒,最後他是中箭墜馬,力戰而亡,四千騎兵也是全軍覆沒。

    在消滅了趙率教四千騎兵以後,當日,後金軍隊進攻遵化城。後金軍隊先勸降,遭到拒絕以後便四面攻城。巡撫王元雅憑城固守,頑強抵抗。

    第二天,遵化城中,後金埋伏在城中的內應縱火,造成遵化城內大亂,後金軍隊趁亂進攻,遵化城陷落。巡撫王元雅走入衙署,自縊而死。城中官兵百姓,反抗者皆被屠殺。

    接著,後金軍進攻遵化東面的三屯營,副總兵朱來同等潛逃,總兵朱國彥把逃跑將領的姓名在大街上張榜公布,然後偕妻張氏上吊自盡。初七日,後金軍破三屯營。明朝喪失了將後金軍堵在遵化的機會。

    遵化城的失陷,馳報明廷,造成了人心大震,朝野驚恐。時“畿東州縣,風鶴相驚,人無固志”。皇太極命留兵八百守遵化,親統後金軍接著南下,向北京進發,逼近薊州。

    這時,袁崇煥親自帶領九千兵馬,急轉南進,實施其第二步想法︰就是把後金的軍隊阻截在薊州。

    可是這時候的袁崇煥,又再一次錯誤的分兵。他部署︰前總兵朱梅、副總兵徐敷奏守山海關;參將楊春守永平、游擊滿庫守遷安、都司劉振華守建昌,參將鄒宗武守豐潤,游擊蔡裕守玉田,昌平總兵尤世威返回原地駐守,宣府候世祿守三河。

    而袁崇煥自己,率領著保定總兵曹雷鳴、遼東總兵祖大壽和副將何可綱駐薊州,居中攔截。十月初十,袁崇煥大軍馳入薊州。薊州是橫在遵化與通州之間的屏障,距離北京東郊通州約140里。

    袁崇煥想在薊州,依靠薊州堅固的城池,發揮自己善于防守的優勢,來阻截住後金軍隊。並且他向崇禎皇帝保證︰“必不令敵越薊西!”但是不知道為了什麼,袁崇煥卻沒有在天險薊門關安排任何的兵力來防御。由此可以看出來,就是防御,袁崇煥也不是個合格的統帥。

    不過對于袁崇煥這樣的老子天下第一的人來說,他肯定是認為皇太極的智商一定會比他低,所以也一定會來攻打防御嚴密的薊州城的。

    但是事實證明了,皇太極的智商遠遠高于了袁崇煥,他的後金軍隊根本沒有理會防御嚴密的薊州城。後金軍隊繞過了薊州城,直接通過天險薊門關,開往京東,連陷玉田、三河、香河、順義等縣。

    听到了後金軍隊繞過薊州城以後,袁崇煥連忙把軍隊開往通州,想在通州城阻截住後金軍隊。而通州離京城只有40里啦。

    十一月初一,袁崇煥的軍隊到達河西務。河西務在天津和北京之間,大約離北京120里。這時候皇太極軍隊已經接近了通州,他揣測到了袁崇煥的軍事意圖,不打算在通州跟袁崇煥決戰,而是取道順義、三河繞過通州,直奔北京。這樣,袁崇煥在通州城攔截的軍事意圖又落空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2:49
第一百四十五章京城血戰

    袁崇煥的這三次攔截後金軍隊的失敗,不僅使明朝軍隊在與後金軍隊的作戰中,造成了極其被動的局面,而且對于他本人,也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這時候的崇禎皇帝,已經召回了軍事經驗豐富的孫承宗,幫助處理當前危難的局面。雖然當時在遼東的時候,孫承宗對袁崇煥有提攜之恩,也算得上是袁崇煥的半個老師。可是,孫承宗依然在崇禎皇帝面前,指出了袁崇煥在這三次攔截中,犯下的種種錯誤。

    而因為以前東林黨文官對于袁崇煥軍事才能那種天花亂墜地吹捧,所以到了現在,崇禎皇帝的心中,還是認為袁崇煥是個極其優秀的軍事統帥。

    但是現在的崇禎皇帝,卻發現了袁崇煥在軍事上犯下了大量的低級錯誤,就是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也會產生︰“袁崇煥會不會和後金有勾結,故意把後金軍隊放到京城這里來的?”這樣的疑問。也就不用說疑心病很重的崇禎皇帝了。

    再聯系在前些日子,袁崇煥假傳聖旨擅殺毛文龍的舉動和袁崇煥沒有在遼東牽制住後金軍隊的舉動,崇禎皇帝心中就忍無可忍了。

    而這時候,後金軍隊已經開到了京城腳下,在京城的周圍地區,進行著慘絕人寰地燒殺強掠。更因為袁崇煥的指揮失誤,在這時候的京城,除了袁崇煥的部隊之外,只有宣府總兵侯世祿、大同總兵滿桂率領的少量部隊。

    十一月二十日,侯世祿和滿桂率軍在德勝門外與後金軍隊開打,戰事進行得十分慘烈,侯世祿所部招架不住,率先潰敗。而滿桂孤軍奮戰,寡不敵眾,邊打邊走,最後他的身邊僅剩百余名士兵。

    而就是在這種時候,明朝的軍隊之中,還是搞著令人齒冷的內斗。當被後金主力擊敗的滿桂部在向袁崇煥率領的遼東軍防線靠攏時,被遼東軍弓箭部隊攻擊,滿桂中箭,發現箭支上有袁崇煥部的標識。

    滿桂只能夠帶著敗兵退入關帝廟中,後來崇禎皇帝破例讓其避入德勝門甕城。這也是崇禎皇帝對滿桂英勇戰斗的一種肯定。因為,明朝的朝廷有規定,勤王的軍隊是不允許開進京城的。

    而與此同時,袁崇煥率領的遼東軍隊,在廣渠門外,進行了筆者認為的,袁崇煥一生中,最為精彩的絕唱。

    當時,莽古爾泰率滿洲左翼四旗及蒙古兵二千往擊袁崇煥軍。而此時袁崇煥、錦州總兵祖大壽率九千遼東鐵騎屯沙窩門外。

    這場廣渠門大戰,九千遼東鐵騎血戰數萬八旗軍及蒙古兵,自巳(巳正10時)至酉(酉正18時),激戰8小時,轉戰10余里。

    在激戰中,袁崇煥身中數箭,兩肋如蝟,賴有重甲不透。由于袁崇煥身先士卒,拼死力戰,遼東鐵騎倍奮砍殺,莽古爾泰軍被擊敗。

    袁崇煥部將游擊劉應國,羅景榮,千總竇浚等,直追後金軍至運河邊。敵軍忙迫擁渡,冰陷,淹沒者無數。此一戰,關寧鐵騎殺敵千計,清軍勁旅阿巴泰、阿濟格、思格爾三部都被擊潰。而遼東兵亦傷亡數百。

    接著在十一月二十七日,袁崇煥又用鄉導任守忠策,以五百火炮手,潛往海子,距皇太極軍營里許,四面攻打,皇太極軍大亂,隨後移營出海子。

    這次勝利,除了證明遼東鐵騎確實有著強悍的戰斗力以外,也證明了,只要明朝的主力軍隊,也就是邊軍,敢于和後金軍作戰的話,後金軍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而見到後金軍撤退以後,崇禎皇帝就以為局勢已經平靜了下來,他那毛糙的性格頓時顯露了出來。他決定立刻逮捕“和後金勾結”的袁崇煥。

    十二月一日,在做好京城的警衛工作後,崇禎以“議餉”的名義召見袁崇煥,同時密敕滿桂、黑雲龍、祖大壽赴召。

    見面後,崇禎皇帝劈頭蓋臉地質問袁崇煥殺毛文龍、致敵兵犯闕、射傷滿桂這三件事,袁崇煥沉默無語。于是,崇禎皇帝下令將袁崇煥“拿擲殿下”,投入詔獄。而站在一旁的袁崇煥的心腹祖大壽受到驚嚇,戰栗不己。

    結束召見以後,害怕崇禎皇帝找自己算帳的祖大壽,立刻擅自帶領著明軍主力遼東鐵騎跑回了錦州。而得到這個情報以後,己經走到了盧溝橋的後金軍,竟然又殺了回來。于是,崇禎皇帝就任命滿桂為總理,統率明軍迎戰後金。

    十二月七日,雙方在永定門外展開了一場血戰,在這場戰役中,明軍傷亡很大,滿桂和總兵孫祖壽戰死,另外兩位總兵麻登雲、黑雲龍被俘。但是後金死傷也很慘重,不得不撤出戰斗,京城總算是保住了。

    而名將滿桂,也倒在北京城下。作為一名軍人,滿桂是完美無瑕的。他從來不選擇對手,打仗很玩命,當他看到敵人的時候,從來就是帶頭發起沖鋒的。

    滿桂打仗還有兩個特點︰一是他的戰斗基本上都是獲勝的;二是他的每次戰斗也必定受傷。然而這次,滿桂受傷後再也沒能站起來。為了保衛國家,他戰死疆場,實現了一個軍人的價值。

    在遼東的軍將中,相對于祖大壽這個官場老油條,最有軍人氣質的就是滿桂和趙率教。他們倆都敢于和後金軍進行野戰。而這一次己巳之變,把這時候的明軍中,唯一留下的兩位敢于和後金軍野戰的名將都給葬送了。

    而後金軍隊雖然離開的京城,但是,他們依然在明朝內地肆虐著,搶奪一切可以搶奪的人員和財物。

    崇禎皇帝要求各地勤王的聖諭,通過了八百里加急送達了各個地方。而得到消息的各個地方官府,都在第一時間集合軍隊開往京城去勤王。

    河南巡撫衙門也在十月初七得到勤王聖諭。河南巡撫立刻召集河南所有主要官員商議,立刻做出了集合軍隊勤王的決定。

    在商議中,所有官員立即決定,河南巡撫和河南監軍肖公公將在四天以後,親自率領巡撫營和開封城附近集合起來的,共四千三百名兵丁,直接從已經冰封的黃河上走過去渡河。進入北直隸去勤王。河南布政使留守河南。

    而河南各個地方的駐軍的調動命令,也從河南巡撫衙門發往各府和各衛的衙門。在十月初九,歸德府府尊和歸德衛指揮使趙銘也接到了河南巡撫和河南監軍聯合發出的勤王命令。

    十月十日一大早,吳世恭正在內宅里高高興興地逗弄著幾個孩子玩,突然得到常猛的稟告︰趙銘老頭派人來找他。

    吳世恭就有些不耐煩地對常猛說道︰“你去問問是什麼事。如果還是娶小老婆,生孩子的破事,你就給他拿些銀子打發他走吧。我沒那個閑功夫去見。”

    吳世恭的心中想道︰“那趙老頭倒是沒完沒了啦,這每年娶一個小妾的事,給這趙老頭搞成常規創收項目啦!”

    常猛看到吳世恭有些不高興,他稟告的聲音放得更低了︰“老爺,那親兵說是有公事找您。”

    吳世恭隨著常猛來到了外面的大廳。見到吳世恭出來以後,趙銘派來的那個親兵立刻跪下向吳世恭磕頭。一邊磕頭,那親兵一邊說道︰“吳千戶安好!我們趙指揮讓小的來通報,讓吳千戶即可動身,到歸德府城商議軍務。”

    “到底是什麼軍務?”吳世恭是滿臉的不高興。聲音也有些嚴厲起來。

    “也沒什麼大事。……小的也不知道是什麼軍務。”

    听了那親兵這模稜兩可的話,吳世恭立刻就想破口大罵。這趙銘老頭大概是吃得太飽了。這歸德衛說到底就是一個種田的集體農莊。而現在歸德府附近又是風平浪靜的,有個屁的軍務啊。那趙銘老頭閑的太蛋疼了吧,要把我喊來喊去逗著玩啊!

    可是吳世恭轉念一想,又發現一些不對來。以前趙銘那些親兵來找自己,雖然行禮也很恭順,但是從來就沒有象今天這個親兵那樣磕頭行禮的。而這親兵說話又吞吞吐吐的,一定是有隱情。

    于是吳世恭就一拍桌子,大聲喝道︰“快說!你別跟老子說不知道是什麼軍務。否則的話,就讓你嘗嘗老子的厲害。”

    那親兵立刻是愁眉苦臉的,跪在地上也不敢爬起來。他象便秘一樣憋了很久,在吳世恭再三威脅下,只能夠說出實情︰“吳千戶,是韃子入關殺到京城了。皇帝爺爺讓我們歸德衛到京城去勤王呢。”

    吳世恭听了那親兵的話,是頭一暈。可是吳世恭還是心存僥幸,他穿越到明朝也有一段日子了。知道明朝稱呼的“韃子”,就是蒙古人或者女真人的意思。

    于是,吳世恭定了一下神,接著問道︰“到底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入關的啊?”

    沒想到那個親兵回答道︰“吳千戶,蒙古人和女真人都來了啊!”

    這句話一說,一下子讓吳世恭風中凌亂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2:50
第一百四十六章領餃出征

    在這時候的吳世恭心中,掌控不了自己命運的感覺又回來啦。

    在當時,當吳世恭知道新皇帝就是崇禎皇帝的時候,他經歷了穿越以後,第一次不能夠掌控自己命運的心路歷程。

    當時的吳世恭,倒不是最擔心崇禎皇帝因為岳父薛濂和自己魏黨的身份,來找他們一家來算帳。他最擔心的就是兩件事︰一件就是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李自成再大殺勛貴;另一件就是︰吳三桂叛變,放後金軍隊進入山海關,最後滿族統一中國,建立清朝。

    因為無論這兩件事發生了哪一件,作為與朝同休的陽武侯薛家和恭順侯吳家都會全族覆滅。

    而吳世恭千方百計離開京城,到了歸德府以後。吳世恭幾次不引人注目地派人出去打听過。可那些人回來都稟告說︰根本就沒有听說,現在有名的人物中,有“李自成”和“吳三桂”的名字。

    不過到了現在,吳世恭在千戶所苦心經營了近兩年的時間。隨著千戶所堡壘的完全建成,吳世恭又拉起了二千人出頭的武力,吳世恭終于有了不止一點兒的自信了。

    在吳世恭的心中,憑借著自己的這些資本,吳世恭總算是可以在明末動蕩的年代里,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全家的安危了。

    可是今天這個親兵說的話,卻一下子把吳世恭的心,拉到了深淵里。怎麼沒有李自成,韃子就打到京城啦?怎麼沒有吳三桂,韃子就從山海關入關啦(吳世恭根本就不知道後金軍攻入內地可以不通過山海關)?怎麼韃子打到京城,是女真人和蒙古人一同打過來的啊(吳世恭也不知道,後金軍一向是滿蒙組成的聯軍,到了後期,還有漢人的漢八旗和朝鮮附庸軍呢)?

    現在的吳世恭,感覺自己好象是在夢中。難道自己穿越的這個大明朝,不是自己在穿越前,歷史上的那個大明朝啊?

    想在的吳世恭是十分的不自信。但是,吳世恭的心理調節能力確實很強。他想道︰“不管怎麼樣,自己還是先到歸德府城,找趙銘老頭了解清楚情況再說。”

    于是,吳世恭就對這個親兵說道︰“你稍等一會兒,等本官換了官袍,再一同去府城。”

    見到吳世恭答應了下來,跪在地上的那個親兵是長舒了一口氣。

    吳世恭帶著護衛,在當天晚上就快馬加鞭地趕到了府城中的歸德衛衙門。而听到吳世恭到來的消息以後,趙銘老頭是一反常態,帶領著歸德衛所有千戶以上的武官,親自到衙門口來迎接吳世恭的到來。

    見到這個反常的場面以後,吳世恭在心中暗暗叫苦︰“壞嘍!看樣子這趙銘老頭要把我的千戶所作為主力嘍。”

    可是在衙門口說話也不方便,吳世恭就隨著趙銘等人來到了大堂。一邊走,吳世恭就一邊決定了︰等會兒商議的時候,自己絕對不會動用自己的兵力的。就是花上一大筆銀子,我也要從其他千戶所砸出一些勇夫來。

    吳世恭就是想著保存自己的實力呢。可是,吳世恭還是想的太樂觀了。

    進入大堂以後,趙銘給吳世恭一一介紹歸德衛的其他武官。所有人行禮寒暄以後,大伙兒終于落座開始議事了。

    首先趙銘說道︰“眾位有的可能已經知道,有的可能還不知道。在十天前,韃子已經打破長城的關口進入內地啦。現在可能已經打到了北京城。皇上有難,詔令天下勤王。而巡撫大人和監軍大人也下令給咱們歸德衛,要衛里出兵一千五百兵丁,擇日開赴京城勤王。眾位有何見解呀?”

    說完以後,趙銘環顧四周。但是所有的武官都不開腔。誰這時候會做傻子當出頭鳥啊!

    見到自己的話沒有得到互動,趙銘就有些尷尬啦。沒辦法,直接點名吧。他跳過了其他武官,直接問吳世恭道︰“吳千戶,你有什麼看法啊?”

    吳世恭一听趙銘的問話就火了。怎麼樣啊!趙銘這些歸德衛的土著就想要欺負我這個外來戶啊?吳世恭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不過,得罪同僚的話,吳世恭也不會說出口來。

    吳世恭反問道︰“趙指揮。河南這麼多的戰兵怎麼不去勤王?憑什麼我們歸德衛這些地方上的軍戶要去勤王啊?”

    趙銘被吳世恭反問的更加尷尬了。這時候,趙銘的心中也是窩著火。這次河南不動用戰兵,而動用地方上的軍戶去勤王的理由,其實趙銘心中是很清楚的。

    河南地處中原,本來就比較安全,戰兵也不多。又因為河南的藩王太多啦。為了怕那些藩王造反,所以這次留守很多戰兵來監視那些藩王的舉動呢。

    而且,這不僅僅是河南各級衙門的主意,而且是崇禎皇帝和朝廷的直接命令。可是,去勤王的河南兵力又不能夠很少,所以,河南各個衛所的軍戶,就這麼倒霉地被推到了前台。

    吳世恭當然不知道這麼復雜的背景。可是,趙銘也不能夠在公開的場合,向吳世恭說明這些誅心的理由。所以,趙銘只能夠岔開話題,打起了官腔。

    “皇上和朝廷有難,我們這些武官去勤王也是責無旁貸的。現在巡撫大人和監軍大人的命令,已經到了本指揮手里,本衛的各級軍將就一定要服從。好了,現在本指揮就安排各千戶所,抽調入勤王軍隊中的名額。”

    趙銘這麼一頂大帽子壓下來,所有的人,包括吳世恭也都不作聲了。可是當趙銘宣布︰其他每個千戶所都只要抽出二百二十五名兵丁,而吳世恭這個千戶所要抽出六百名兵丁的時候,吳世恭是立刻又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吳世恭的心中想到︰“太欺負人啦。就算是要欺負我這個外鄉人,也不能夠這麼明目張膽地欺負啊!”

    吳世恭對趙銘喊道︰“趙指揮。沒的商量!要不每家派三百人,要不我的千戶所就不派人去了。”說完這句話,吳世恭坐回了椅子上,雙手交叉,翹起了二郎腿,擺出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來。

    吳世恭的頂撞讓趙銘的臉色是青一塊,紅一塊的。而坐在吳世恭身邊的那些得了便宜的千戶,都紛紛對吳世恭相勸,不斷地說些“吳千戶少年英雄啊!”,“吳千戶手下虎狼之兵啊”這些話。吳世恭卻就是不理會,索性就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到了最後,趙銘也發火了。他一拍桌子,對吳世恭吼道︰“你以為是老夫欺負一個衛里的弟兄啊!這是巡撫大人和監軍大人直接點的名。不光點名要你的馬隊去,而且點名你本人也要去。”

    吼完這話,趙銘從懷里掏出兩封信來,扔給了吳世恭,接著說道︰“你自己好好地看一看吧!”

    趙銘的突然發火倒出乎了吳世恭的意料。他有些疑惑地撿起地上的那兩封信,抽出信紙,看了起來。

    那兩封信確實是巡撫大人和監軍大人寫的,吳世恭驚訝地發現,確實這兩位大人在信中點名要吳世恭和他的馬隊加入到勤王的隊伍中去。

    其實這情況的發生,是一點兒也不奇怪的。上次聖靈會亂民造反的剿滅,吳世恭和他的騎兵的戰斗力,給了這兩位大人以深刻的印象。而這次河南出動的勤王大軍中,總要拿出去一些看的過去的軍隊啊。要不然,河南巡撫和河南監軍怎麼會放心呢?

    看完信以後,吳世恭是啞了火了。既然已經被點名了,那就面對現實吧。可是,看到吳世恭服了軟,趙銘卻突然換了一張笑臉,對吳世恭說道︰“吳千戶,你這次帶隊本衛的勤王軍隊,如果有什麼要求現在就提,只要本指揮做得到的話,那就絕不含糊。”

    “嗯?”吳世恭听著听著就感覺到不對了。怎麼這次歸德衛的勤王軍隊由自己帶隊啊?不是歸德衛指揮使趙銘帶隊啊?

    看到吳世恭看向自己那疑問的眼神,趙銘咳嗽了幾聲掩飾了一下自己的表情,接著用緩和的語氣說道︰“本來這次勤王,本指揮要親自帶隊的。但是,歸德府這里也要有人鎮守啊!本指揮也確實走不開。再說,本指揮也年紀大了,這些天腰腿也不好,就是到外面去散散步,回來以後也是氣喘得很。而吳千戶年輕有為,只有能者多勞啦!”

    但是吳世恭依然是不依不饒,他接著問道︰“趙指揮就算是不去,那這幾位大人呢?”

    明朝的衛所里,除了最高的指揮使以外,還有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這些上官呢,後面才輪得到這些千戶。怎麼現在就一下子跳過了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直接到了吳世恭這個千戶的身上呢?

    吳世恭的這個問話,讓在座的歸德衛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也一陣臉紅,不過他們也用自己年老多病的理由來推托。趙銘也連連幫著他們說話,並且他們還不斷地吹捧著吳世恭。

    看著歸德衛這些上官確實都是老頭,吳世恭也不再緊緊相逼了。但是,吳世恭的心中是十分地鄙視。他想道︰“你們這群老頭現在倒知道自己有心髒病和高血壓了,怎麼一年娶一個小妾的時候倒不考慮自己的身體啦?活該你們以後都死在女人肚皮上。”

    吳世恭是仔細地考慮了一下,最終終于做出了決定。他說道︰“好吧!讓我帶隊,那我就帶隊吧!”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2:51
第一百四十七章三個要求

    之所以吳世恭會最後答應下來,是因為吳世恭最後意識到一個問題︰吳世恭和他的騎兵已經被河南巡撫和河南監軍點名去勤王,那他和他的騎兵現在已經不得不出征了。

    既然已經逃避不了,那吳世恭只好退而求其次了。那就是盡量保存自己的實力。說實話,吳世恭根本對明朝和崇禎皇帝沒有一點兒忠義之心。

    這種想法有一部分來源于他的穿越者的身份,對明朝和崇禎皇帝沒有任何的歸屬感;但更大的一部分是因為,吳世恭是個很現實的人。他現在的實力,連保護自己和家人都嫌不夠了,哪兒還有那份閑功夫去救國救民的。說到底,吳世恭現在還是個很自私的人。

    可是,如果這次歸德衛勤王的軍隊中,是由趙銘這個指揮使或者其他上官領餃的話,無論如何,吳世恭也只是他們的下屬。當這些上司瞎指揮,甚至不是瞎指揮而只要讓吳世恭的兵馬啃硬骨頭的話,那吳世恭保存實力的想法就絕對會變成一個夢想。

    可是現在趙銘這些上司卻讓吳世恭領餃出征,那現在吳世恭對這支出征的軍隊,就有了完全的掌握。吳世恭完全可以把其他千戶所的兵丁當成炮灰,來保存自己千戶所的心腹兵丁。當然,這也是萬不得已時的做法,但如果最危險的時刻到來的話,吳世恭也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拋棄那些炮灰的。

    而且,趙銘這些上司不想領餃出征,現在又求著吳世恭領餃,那吳世恭就肯定要把利益做到最大化的。

    于是,吳世恭接著對趙銘說道︰“趙指揮,雖然下官答應了下來,不過,下官也也有幾個要求,希望趙指揮能夠答應。”

    “沒問題,你說。”趙銘是眉開眼笑,回答得很是爽快。

    “第一個要求就是︰這次勤王的軍隊都要听從下官的命令,要令行禁止。”見到身邊幾位千戶神色上好象有異議,吳世恭連忙補充道︰“當然,下官也會一視同仁的。”

    吳世恭接著說道︰“下官估摸著,這次韃子入關,時間也不會太長。再說,不用說京城京營的兵力了,就說各地勤王的軍隊吧,他們都基本上比我們河南的勤王軍隊先到。我們河南離京城是比較遠的,我們歸德衛又是河南離京城最遠的地方之一。等我們歸德衛的勤王軍隊趕到以後,可能韃子早就在京營和各地勤王軍隊的夾擊下出了關。”

    “趙指揮你這里也幫下官一個忙,把出征的時間盡量往後挪一點兒,做到恰到好處就行。下官在行軍的時候,也會掌握好分寸的,盡量讓我們歸德衛的軍隊晚一些到達京城。說實在話,我們歸德衛的兒郎,保家衛土那是沒話說,可是去和韃子拼命,那麼多拿軍餉的戰兵在前面頂著呢,犯不著讓我們這些苦哈哈的軍戶去拼命。”

    “最好的結果,那就是我們歸德衛的軍隊到京城就這麼去晃一圈,也算是盡到了我們的責任。不過,下官丑話說在前頭,萬一真的要和韃子打仗,下官也就不想著立什麼功勞了,只想著盡可能多的把我們歸德衛的兒郎給帶回家,到了那個時候,趙指揮可不要怪罪下官啊!”

    听了吳世恭的這番話,趙銘和身邊的那幾位武官對看了一眼。吳世恭的那番話說的太透徹了,不過,也確實說到在座的各位武官的心里去了。

    沉吟了一會兒,趙銘開口說道︰“這次讓吳千戶領軍,勤王的兒郎們就是應該听吳千戶的命令的。不過吳千戶也要遵守承諾,把兒郎們盡可能多的帶回家。在這里,本指揮就代表在座的各位拜托吳千戶了。”

    見趙銘答應了自己的第一個要求,吳世恭是十分地滿意。至于趙銘沒有回答關于拖延出征日期的問題。吳世恭和趙銘那是心照不宣。趙銘的沉默就是一個回答。

    吳世恭接著說道︰“第二個要求就是︰趙指揮分配給我們千戶所六百名勤王兵丁的名額。下官保證抽調出來,也絕不含糊。但是,下官還養著些家丁護衛,這次也將一同出征。望趙指揮批準,也要把他們的給養給算進去。”

    “到底有多少人?”趙銘好奇地問道。

    “三、四百人吧。”吳世恭回答道。

    吳世恭的回答,讓在座的這些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些人當然明白,吳世恭口中所說的“家丁護衛”,其實就是吳世恭的親兵。雖然他們都知道吳世恭有錢,吳世恭也花了大價錢養了些親兵。但是他們都沒有想到,吳世恭養了這麼多的親兵。

    而之所以吳世恭向趙銘坦白這些親兵。主要是因為吳世恭感覺到︰自己如果只率領自己千戶所的六百名心腹兵丁的話,可能會壓不住從其他千戶所抽出來的九百名兵丁。

    再說,如果現在的吳世恭有六百名騎兵倒也沒有什麼問題了。萬一有了什麼危險,吳世恭完全可以利用馬匹的速度,拋下那些炮灰,讓所有的騎兵都逃之夭夭就行了。

    可是現在的吳世恭只有五百名騎兵。所以這次出征,吳世恭必然要抽調出一些步兵。可是步兵的移動速度太慢,二、三百名步兵如果面對韃子的騎兵的話,那簡直就是一盤菜。

    因此,這次吳世恭就想著帶領五百名以上步兵,讓這些步兵結成方陣以後,至少有了自保的能力。可是吳世恭要帶出的騎兵數量也不能夠少。

    所以,最終吳世恭決定帶出的兵丁數量,就要大大多余趙銘安排抽調吳世恭這個千戶所的,六百名兵丁的數量了。吳世恭就想著︰通過多帶自己的心腹兵丁,來提高自己兵丁在戰場上的生存概率。

    不過這麼一來,吳世恭多養兵丁的行徑,就完全呈現到趙銘以及歸德府官員的眼中了。為了消除一些後患,吳世恭就索性把事情做到明處,把自己多養的兵丁,說成了是自己的家丁護衛。

    對此,吳世恭是盤算著八九不離十,趙銘肯定會答應下來。歸德衛在巡撫大人和監軍大人的要求下,還能夠多出一些兵丁來,對于這種好事,作為歸德衛指揮的趙銘怎麼會願意拒絕呢?

    果然,趙銘很干脆地同意了吳世恭的要求。不過,趙銘的這個同意正中吳世恭的下懷。因為趙銘的這個同意,其實已經把吳世恭多養的那些兵丁的名義,從程序上給半合法化了。

    吳世恭又接著說道︰“第三個要求就是︰這次勤王的兵丁,他們的給養,還有萬一他們有什麼傷亡以後,那些燒埋銀,趙指揮也一定要安排好。”

    “這個肯定也沒有問題。本指揮已經和府尊大人商議過了。這次勤王的兵丁,每人都先發給一兩銀子的安家費。如果有什麼傷亡,那燒埋銀,吳千戶也不用擔心。府尊大人已經向歸德府的各位士紳有求捐獻了。至于給養,吳千戶那就更不用擔心了。糧草和運送糧草的騾馬大車,府尊大人也會安排妥貼的。再說,吳千戶這次勤王的行軍路線,是先到濟寧,再沿著大運河到達京城,那運河兩邊都是儲存著漕運的糧食,那些糧食,供應給我們這些勤王的軍隊,也是天經地義的。到時候,府尊大人也會安排好相應的公文,讓吳千戶帶在身邊的。”

    見滿足了自己所有的要求,吳世恭也沒有其它的問題了。于是,所有的人接著商量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最終決定,各位千戶在商議以後,就立刻回自己的千戶所,去集合自己抽調的兵丁到歸德府城集合。而出征的日期,就確定為五天以後,也就是十月十五日。

    趙銘他們還商議妥,安排歸德衛的一位副千戶,作為吳世恭的副手。那位副千戶名叫俞繼。不過選擇俞繼出征的理由也十分地簡單,因為在歸德府的這些世襲的武官中,只有俞繼的年紀是二十幾歲,稱得上是年富力強。

    而且,俞繼是個副千戶,成為吳世恭這個千戶的副手也是順理成章的。再加上,俞繼這個副千戶也沒有資格參加今天的這個商議會議,所以對今天商議的結果,也由不得他來反對。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2:52
第一百四十八章離開千戶所

    第二天晚上回到千戶所堡壘以後,吳世恭在第一時間集合所有的頭目連夜開會商議,為自己的出征事宜做出安排。

    在會議一開始,當吳世恭宣布︰在自己出征的那段時間里,讓薛永利全面負責千戶所堡壘的內外事務以後。吳世恭的決定卻得到了薛永利本人的強烈反對。他堅決要求和吳世恭一起出征,以盡到保護吳世恭安危的責任。

    為此,吳世恭苦口婆心地勸說了薛永利良久。吳世恭告訴薛永利︰現在在這個千戶所里,有威信,有能力可以成為領袖的,也只有吳世恭和薛永利這倆個人。

    而這次去勤王,因為點名的關系,吳世恭是肯定不能夠缺席的。如果薛永利也陪同吳世恭一起出征的話,萬一千戶所這里有什麼意外發生,在這里,可以成為主心骨拿主意的人都沒有一個了。

    要知道,現在的千戶所已經不是原來只是負責種田的那個千戶所了。有這麼多工坊,有兩條商路的押送,有鹽貨的買賣。

    而且,吳世恭肯定是要把自己的大部分主力都給帶去勤王的,這樣的話,留在千戶所堡壘的兵丁數量將會減少很多。

    而沒有了這麼強大的武力威懾,現在基本上都已經投誠吳世恭的,汝寧府北部山區的土匪和歸德府那些殘留的土匪是否會老老實實的听話,那就是一個問號了。

    所以,現在在千戶所堡壘里,就一定要留下一個強有力的,具有很強軍事指揮能力的人,來領導遺留下來的那些兵丁。而現在吳世恭的手下,也只有薛永利能夠勝任這個位置了。再怎麼說,吳世恭也不可能放棄千戶所堡壘這個基地的。

    听完了吳世恭的理由,薛永利勉強同意了吳世恭的安排。不過,薛永利堅持︰讓吳世恭帶上幾乎所有的騎兵和大多數的步兵,以及大多數的火器,來保障吳世恭的安全。

    最終決定,吳世恭的這次出征,將帶上四百名騎兵和六百名步兵。除此之外,吳世恭也將帶上三百五十把中型和重型火銃,以及兩門佛郎機炮和兩門三磅的火炮。

    而為了加強千戶所堡壘的防御,吳世恭將從縣城的民團中抽調二百名兵丁到千戶所堡壘里來,另外,吳世恭也將從軍戶余下的勞力中抽調一百名,在農閑時參加過軍事訓練的軍戶到千戶所堡壘。有了這麼三百人的加強,千戶所堡壘的防御問題也基本上可以勉強解決了。

    吳世恭一點兒也不敢從汝寧府北部山區,錢綺佔據的那個原李鷂子的山寨中抽調兵丁。要不是人手實在不足,現在的吳世恭甚至還想加強那個山寨的兵力呢。他想要防止那些土匪一切可能的蠢蠢欲動。

    最後,吳世恭也向張學斌、鄭真和袁行山安排,讓他們管理好千戶所的內政和商務。吳世恭給他們定下了一個原則︰在吳世恭離開千戶所的這段時間內,讓張學斌他們只要按照以前定下的規矩辦理事務就行了。如果遇到什麼問題,就盡量拖延,不要激化什麼矛盾,一切都等吳世恭回來以後再說。

    等商議結束,所有人要散去的以後,吳世恭開口對智能和鄧啟帆叫道︰“和尚,酸丁,你們倆個留一下,我有話要和你們說。”

    鄧啟帆和智能在吳世恭這里留了一年多,雖然吳世恭也禁止著他們出行,只讓他們在千戶所堡壘的範圍周圍活動,更不讓他們傳遞出任何信件和口信,甚至連幾次有人到吳世恭這里來打听他們倆的消息,吳世恭也都裝糊涂裝作不知道。可是,因為倆人也十分知趣,性格也很隨和,因此,這倆人在千戶所這里,和上上下下的關系都相處得不錯。

    不過雖然如此,但這倆人落在了吳世恭這個老粗窩里,也肯定免不了給那些老粗起了綽號。鄧啟帆的綽號就是“酸丁”,智能因為宮廷秘方事件的影響,雖然他保持了童貞,但是依然給起了一個綽號,叫做“花和尚”。因此,今天吳世恭叫智能為“和尚”他也算是積了一些口德的。

    看到其他人都離開了,吳世恭接著對這倆人說道︰“二位已經在我這里留了一年多了。以前的事,誰是誰非,恩恩怨怨的,我也不想多說了。不過,我認為我們相處得還是很愉快的。”

    “而這次我要去京城勤王,我自己都凶卜未知,也就沒必要強留二位了。如果以前我有什麼得罪二位的地方,在這里也對二位賠個禮啦。明天我就安排一下,就禮送二位回家吧。”說完以後,吳世恭站起身,向智能和鄧啟帆拱手行了一個禮。

    見到吳世恭行禮,智能和鄧啟帆也連忙還禮。智能雙手合十,先說道︰“阿彌陀佛!大人這次勤王,兵丁肯定也會有所傷亡。小僧也懂些歧黃之術。如果大人不嫌棄的話,勤王的隊伍中,也算小僧一個如何?”

    鄧啟帆接著說道︰“吾輩讀書,就是為仗劍行天下。韃子荼毒黎民,吾豈能在家中安睡否?區區不才,願為大人解韁牽馬。得知能奮戰沙場,學生更賦詩一首︰早擒……”

    “打住!打住!”吳世恭連忙笑著止住了鄧啟帆的慷慨激昂,接著開玩笑地說道︰“酸丁爺,舉人大老爺,你就饒了我吧。我知道你的決心。可是你要說話,也請講普通話啊?別這麼酸溜溜的,都要把我給酸死了。”

    鄧啟帆也笑了起來。他也開玩笑的回答道︰“大人其他一切都好,就是有些不學無術。不過學生有個疑問,那普通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啊?是不是那白丁說的白話啊?”

    …………

    屋中三人,一片歡聲笑語。

    身處內宅的夫人們,早就得知了吳世恭這次要出征的消息。因此,當吳世恭回到內宅的時候,他的這四位夫人都沒有睡。看到自己的這些夫人壓抑著心中的擔心,對著自己強顏歡笑,吳世恭的心中很是有些無奈。

    吳世恭也只好不斷地安慰著自己的夫人們。在不斷的花言巧語和保證以後,吳世恭也總算是熬過了這個難熬的夜晚。

    因為這次隨同吳世恭出征的兵丁,都住在千戶所堡壘的兵營中,所以在第二天,吳世恭就很方便得集合起了所有出征的兵丁。

    在給了這些兵丁一段時間,讓他們可以匆匆告別家屬以後,吳世恭就率領著這一千多名兵丁出發,開往歸德府城去和其他千戶所,抽調的兵丁集合。

    可是快要出發的時候,在縣城里率領民團的首領——周巡卻匆匆趕到了千戶所堡壘來找吳世恭,向吳世恭要求要一同出征。

    周巡到了千戶所以後,除了在聖靈會亂民造反的時候,在縣城的城牆上下了放火銃的命令,以及在後來抓了一些俘虜以外,沒有撈到任何仗打,他就是一直在訓練著新兵丁了。這讓好戰因子很濃厚的周巡感到有些難以忍受。所以,得知這次吳世恭要出征以後,周巡就吵著鬧著要一同出發了。

    鑒于周巡那英雄主義和戰爭浪漫主義的感情還很濃厚,吳世恭也就滿足了周巡的請求。讓周巡負責率領所有的步兵,一同出發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2:52
第一百四十九章出征

    沒想到,當吳世恭離開千戶所堡壘沒有多久,縣令余子璉也帶著縣里的官吏和士紳,來到吳世恭他們行走的大道上來送行了。

    雖然吳世恭和余子璉有些私仇,但是這次送行,倆人的場面功夫還是做的實足。而縣里的那些士紳,也都拿出了很多犒勞品相送。

    而這次送行,又耽擱了吳世恭他們一些時間。看到在晚上之前,已經不可能趕到歸德府城了,于是吳世恭讓兵丁們就在半路上安營過夜,等第二天清晨再趕路。在安排好扎營以後,吳世恭就把所有的帶隊軍官叫進了大帳,開始商議軍務。

    因為這次出征得十分匆忙,吳世恭和大多數軍官都沒有細交流過。而這些軍官,也都只知道這次是去勤王,也根本不知道吳世恭的想法。因此在這次軍務商議中,吳世恭要把自己的想法和這些心腹軍官講透徹,讓他們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動。

    吳世恭首先和這些軍官簡單地介紹了一下韃子入關的情況。因為吳世恭也只是在和趙銘的商議中,道听途說了三鱗兩角的,所以也只能夠介紹出個大概來。

    不過接下來,吳世恭就詳細地分析了韃子可能的行動。

    第一種就是︰韃子還是和以往一樣,只是到內地來搶掠一番。等到他們吃飽喝足以後,明年開春韃子大軍就會返回,還會出關的。

    吳世恭分析道,如果只是這種情況。自己的軍隊的行動,就要依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原則。

    吳世恭的軍隊畢竟人數很少,加上其他千戶所的兵丁,充其量也只有二千名左右。而那武器裝備和訓練水平,除了吳世恭自己的兵丁以外,其他的兵丁也就更不用再提了。

    而現在在吳世恭和這些軍官的想法中,他們也認為,就算是吳世恭這個千戶所,那些經受了一年多嚴格軍事訓練的兵丁,他們的戰斗力也和韃子的戰斗力相差很多。

    除了因為吳世恭這個千戶所的兵丁,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戰斗經驗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吳世恭和這些軍官,都被明朝自己的宣傳給大大地誤導了。

    我們已經知道,除了在宋朝的時候流傳到明朝的那句——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的“名句”以外,和後金軍直接接觸戰斗的明朝遼東軍隊,也流傳出很多後金軍的一些不可戰勝的話語來。

    除了明朝軍隊和後金軍幾次大敗以後,為了減輕自己的責任,那些帶兵的文官和武官人為地拔高了後金軍的戰斗力以外。

    就算是到了這時候,遼東的那些軍將,為了保存實力,還是不肯派出自己的親兵,到無人區去偵察絞殺,所以他們也把後金軍的騎射水平吹噓地神乎其神。而對于這些軍將的說法,要依靠遼東軍將支持的那些督師,也附和了這些軍將的說法。

    這些來自遼東的第一線的報告,讓京城中,作為軍事上的門外漢的皇帝和大臣們都相信了。以致于連內地的那些文官和武官,包括吳世恭他們也都相信了這一點。甚至于,游牧民族那騎射功夫威力無比的神話,甚至都流傳到了現代。

    可是他們也都不想一想,在漢朝的時候,漢武帝的軍隊,都把匈奴的軍隊趕到匈牙利了,那時候也沒有見過匈奴軍隊的騎射有什麼了不起的。

    在這里,筆者要糾正一個說法︰農耕民族在和游牧民族作戰中,是很難獲得優勢地位的。

    其實在現實中的情況,和這種說法恰恰相反。由于農耕民族在後勤保障的能力比較強,在與游牧民族的對抗中,是能夠佔據絕對優勢的。就算是沒有火器,在完全的冷兵器時代也是如此。

    可是為什麼在古代的歷史上,基本上都是出現游牧民族主動進攻,而農耕民族被動防守的局面呢?那主要是因為,游牧民族太窮了,就算是農耕民族打敗了游牧民族,也搶不到什麼戰利品。所以,農耕民族沒有和游牧民族戰斗的動力。

    所以到了最後,我們古代的那些朝廷,情願化大價錢去建造長城,也不願意主動去進攻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因為他們計算下來,覺得去進攻那是得不償失。

    說到這里,你們也許認為筆者在胡吹,那就看一看農耕民族對付游牧民族的戰法吧。

    其實,農耕民族對付游牧民族的戰法很簡單。要知道,游牧民族的行動,是有規律的。他們基本上在春夏季進行放牧,因為這時候的牛羊,經過了一個冬天,掉膘得很厲害,所以需要精心飼養。

    而到了秋冬季,牛羊過冬的干草已經準備完全,這些窮苦的牧民就集合起來,犯邊搶掠了。

    而針對游牧民族的這個特點,只要農耕民族在春夏季,派出騎兵到草原上牛羊放牧的地方去。因為這時候的牧民是分開放牧的,所以這些牧民也基本上集合不起隊伍來抵抗這些騎兵。

    至于在茫茫草原上,如何尋找那些放牧地點,這個問題就更簡單了。在草原上,河流和湖泊周圍,那草就一定很茂盛。再加上牛羊也需要大量地飲水,所以只要依照草原河流和湖泊去尋找,就可以很方便地尋找到那些放牧的牛羊。

    而那些騎兵主要的作戰目的,也不是要消滅多少游牧民族的軍隊。他們只要盡可能多的殺掉這些牛羊,並把這些牛羊的尸體扔進河流和湖泊中,去污染水源,那就可以大量減少游牧民族過冬需要的牛羊數量。

    到了秋冬季,被餓瘋的游牧民族也被逼得肯定會犯邊搶掠。這時候,農耕民族只要在邊境地區堅壁清野,再修建堅固的城池保護,並且在各個城池之間,動用機動軍隊相互增援。這樣就能夠大量殺傷游牧民族的有生力量。

    只要堅持這個戰法五到十年,游牧民族絕對就會元氣大傷。到了那個時候,農耕民族只要動用物資和金錢收買分化一部分的游牧民族,再在以後通過外交的手段以夷制夷,那就基本上能夠消除游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威脅。

    而這種戰法,正是盛唐和明朝初年對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戰法。

    不過在這里還要強調一點,這種作戰方法,在古代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的農耕社會中,對國力也是一種很嚴重的考驗。所以這種戰法,也只能夠在古代每個朝代的強盛期中使用的。

    但是如果踫到了一位好大喜功的皇帝,例如漢武帝。對游牧民族只是采取軍事打擊的方法,而不采取外交的方法的話,那最後就算是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了,也怪不得漢武帝最後為了國庫的空虛,而不得不下罪己詔了。

    而基于後金軍十分強大的這種考慮,吳世恭就要求自己的軍隊要絕對抱成團,絕不可以分兵作戰。防止被各個擊破。

    並且還要求自己的軍隊在行軍的過程中,不要追求行軍的速度,在扎營的時候,要挖深壕,築牆壘。並且多派游哨和暗哨,配合明哨防止後金軍劫營。

    吳世恭換位思考了一下,如果後金軍只是到內地搶掠的話,他們也就是對財物有興趣,絕對不肯白白地花費兵力,來攻打自己堅固的營地的。

    不過,吳世恭還向這些軍官提出了自己對後金軍的第二種猜測,那就是後金軍這次要攻打京城。這也是吳世恭基于最後後金替代明朝,建立清朝的前世思想的作怪。因為這時候的吳世恭,並不知道這次後金軍的入關,是不是前世那次吳三桂放開山海關,放後金軍的那次入關。

    因此,吳世恭也要求這些軍官做好思想準備,萬一京城告急,吳世恭也一定會不惜傷亡,帶領自己的勤王軍隊開往京城的。到了那個時候,吳世恭也會千方百計把薛家和吳家的人員,盡可能多的救出來的。

    對于吳世恭的要求,這些軍官都沒有任何異議。因為吳世恭的分析確實也是十分合理的。再說,找些軍官也基本上都是京城出來的,他們的家人也都在京城。萬一京城受到威脅以後,去救援京城也等于是去救援他們的家屬。

    在結束商議的時候,吳世恭再次強調︰今天商量的內容,要傳達到自己千戶所的每一位兵丁的耳中,讓他們都要完全地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不過,也要所有的兵丁都做好保密工作,絕對不可以把今天商議的內容,流傳到外面去。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2:52
第一百五十章太糟糕啦

    軍官們連夜把吳世恭的想法和安排交待給了每一位兵丁。所有的兵丁也都被告誡了,不得向外人透漏這個秘密。

    在第二天臨近中午的時候,吳世恭和他的兵丁也終于趕到了歸德府城。見到吳世恭守諾而來,趙銘也是十分地高興。在當天晚上,歸德府的主要官員和歸德衛的武官們在府尊大人和趙銘的帶領下,也設宴款待了吳世恭。

    在宴會上,府尊大人和趙銘對吳世恭說的那冠冕堂皇地話,反正大家也可以想象出來。而吳世恭對這些大人們也積極回應著,他也不斷地拍著胸脯表決心。反正是空對空,吳世恭那是絕對沒有把自己表決心的話放在心上。

    到了最後,依然是常規節目——各個青樓的紅牌進來,然後……。也不知怎麼搞得,歸德府的頭牌小姐蔓鈴,又被安排到吳世恭的身邊陪酒。

    而這一次蔓鈴小姐的態度,比第一次對吳世恭那種絕對冷淡的態度,要稍稍好上那麼一點兒。甚至她還主動向吳世恭敬酒,預祝吳世恭︰“得勝歸來。”

    吳世恭也很客氣地感謝了蔓鈴小姐的吉言。但是,吳世恭現在確實沒有心情尋歡作樂,所以沒待了很久,就借口自己勞累告辭,離開酒宴回到自己的營地休息去了。

    吳世恭的匆匆離去,讓蔓鈴的心中感到很氣憤。蔓鈴當然不會對吳世恭這個要相貌沒相貌,要地位沒地位的小千戶動什麼心。可是吳世恭兩次見到蔓鈴,卻連一個豬哥相都沒有在蔓鈴的眼前表露過,這讓蔓鈴情以何堪?

    更為過分的是,吳世恭兩次都匆匆離去,好象一點兒也沒有把蔓鈴放在心上。這讓心高氣傲的蔓鈴怎麼忍受得了呢?要不是還是有這麼多的文士豪客追捧著蔓鈴,蔓鈴幾乎要對自己的美貌產生懷疑了。

    蔓鈴不知道,吳世恭確實沒有把她放在心上,可是吳世恭也並非沒有對蔓鈴的美貌動過心。不過,現在的吳世恭就要出征,說實在話,吳世恭心中的壓力很大,也就淡薄了沾花惹草的心思。

    當然,如果蔓鈴今天主動投懷送抱的話,為了放松精神上的壓力,吳世恭也不介意和蔓鈴過個夜發泄一下的。可是吳世恭心中很明白,就憑蔓鈴對自己的態度,那種事情也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因此,吳世恭也就不需要對蔓鈴假以顏色,去做那無用功了。

    吳世恭回到自己的營房以後,早早地就入了睡。這一覺睡得很沉。在這幾天,吳世恭在歸德府城和千戶所堡壘之間趕來趕去,確實也是有些累了。

    其他千戶所抽調的勤王兵丁,也都在這幾天趕到歸德府城集合了。在點名以後,這些兵丁在俞繼的率領下,正是編入了勤王的軍隊,歸吳世恭來指揮。

    吳世恭觀察了那些兵丁,人數倒是不缺,可是所有的兵丁,都好象是從現代的集中營里出來的。除了那幾位帶隊的武官和他們身邊幾十位親兵以外,其他的兵丁都是瘦骨伶仃,皮包骨頭的。他們和吳世恭自己千戶所那些,臉色紅潤,身上長滿脂肪和肌肉的兵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吳世恭對那些兵丁的這種身體狀況,也不能夠說些什麼。因為在明朝,窮苦的老百姓,因為長期處在半饑餓狀態,根本就沒有什麼營養補充,所以長得基本上都是這個樣子。作為社會最底層的普通軍戶,也當然如此。

    可是這些兵丁身體素質差一點也就罷了,可這麼冷的天,幾乎一半的人的身上沒有棉衣。更不用說帶出來什麼帳篷棉被了。

    這讓吳世恭是十分地擔心。這次去京城勤王,吳世恭率領著這些兵丁是往北面走,現在又快要到了冬天。如果在野地里露營的話,吳世恭害怕把那些兵丁都會被凍死凍傷。不要到了時候,韃子倒沒有殺幾個自己的兵丁,而老天爺卻使自己的兵丁大量的傷亡。

    反正現在是有困難,找趙銘。吳世恭就向趙銘要求了大量的帳篷和被服。可趙銘雙手向吳世恭一攤,就是沒有。

    趙銘向吳世恭吐出了苦水︰上次聖靈會亂民造反,歸德衛武庫中的兵器都基本上發下去了。而在事後,那些兵器卻只收回來一小部分。

    而這次吳世恭去勤王,為了發給那些兵丁兵器,歸德衛的武庫中,所有的兵器也基本上都搬空了。連趙銘在聖靈會亂民造反以後,動用自家的腰包,添購的那些火藥,這次也全部給了吳世恭。而現在的趙銘,對那些帳篷和被服的添置,確實是無能為力。

    不過,趙銘還算是肯幫忙,他就向歸德府府尊提出求援。勤王的大事,多少也得到了歸德府上下官員的重視。所以到了最後,也總算是為吳世恭解決了一些帳篷和被服。面對此種情況,吳世恭也只能夠無奈地想道︰船到橋頭自會直了。

    十月十五日,在歸德府府尊的主持下,歸德府為歸德衛勤王的軍隊正式進行了壯行儀式。吳世恭在儀式上驚訝地發現,除了自己飲了三杯壯行酒那片刻的時光以外,那些出征的兵丁,卻完全都淪為了壯行儀式上的配角。

    而在這個壯行儀式上,完全成為了文人的舞台。他們說詩賦,行古禮,都忙得是興致勃勃。就是沒有為吳世恭解決什麼實際問題。好不容易熬到了吉時,吳世恭就象逃一樣,帶著這些兵丁離開了歸德府城。

    而這次出征,歸德府的官府除了發給每位兵丁一兩銀子的安家費以外,歸德府中的士紳也湊齊了八百兩銀子何一些豬羊,來犒勞了吳世恭他們。除此之外,在離開歸德府城之前,作為禮節,吳世恭還特意到了侯恂府中去告別。

    那侯恂已經早就被崇禎皇帝起復了,現在也已經在京城做著官。所以侯府中接待吳世恭的,是侯恂的父親——侯老太爺。那侯老太爺也是個進士,更曾經做過九卿的高官。因此,吳世恭是以晚輩的禮節來向侯老太爺施禮的。

    侯老太爺當然在以前,從自己的兒子侯恂口中,知道了侯恂要籠絡吳世恭的想法。所以也對吳世恭客客氣氣的,更是勉勵了吳世恭幾句。甚至在吳世恭告辭的時候,侯老太爺更是拿出了五百兩銀子,作為對吳世恭的犒勞。

    另外,歸德府府尊也為勤王的軍隊準備了一些大車,以及準備了四天的口糧。而等到吳世恭這支勤王的軍隊到了濟寧以後,吳世恭的給養將由運河兩邊的漕運倉庫和當地的官府來供應。

    當然,吳世恭自己準備的物資和糧食就比較充足了。因為吳世恭自己的騾馬和大車也比較多,吳世恭就攜帶了大量的大車,在大車上也裝滿了物資。但是因為得到了糧草供應的保證,所以吳世恭從自己千戶所中,攜帶的糧草數量也並不多,

    而當離開歸德府城,行軍開始以後,吳世恭就發現情況簡直太糟糕了。吳世恭自己千戶所的兵丁,因為接受過行軍和隊列的訓練,所以在行軍過程中,倒走得不差。

    可是其他千戶所那九百名兵丁,那個行軍,走得甚至不如現代的小學生去春游。吳世恭也知道這些兵丁雖然掛著個軍戶的名頭,但是基本上都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可是行軍的表現這樣的差劣,也大大出乎吳世恭的意料。

    要知道,因為那些兵丁走得很散漫,行軍的隊伍就被拉的很長,而那些軍官們也難以察覺是否有兵丁掉隊。

    于是雖然天還沒有黑,但是在離開歸德府城十里左右的地方,吳世恭就下令安營扎寨。吳世恭要抓緊時間,盡可能快的要安排磨合好那九百名兵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