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想不到你比中天還糟糕;中天搞笑至少人畜無害,你的報導害死海洋生態

   
黃郁棋 2013-4-26 17:17:12 發表於 觀點討論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47 163604

昨天TVBS播報了這麼一則新聞:「魩仔魚非各種魚苗,仔魚是長不大的魚,放心吃、幼苗並未一網打盡」;有許多民眾看完後,表示:「這總算是踢爆了魩仔魚不能吃的謠言,好險我們家沒拒吃。」

姑且先不論這則報導「為什麼會出現」好了。(業配?漁獲從業人員的委託?)我在2012年5月11日的時候,曾經在ETtoday寫過這樣一則報導:《只有海鮮、沒有海洋!世界上根本沒有「魩仔魚」》引起某種程度的迴響;現在再回頭看TVBS的報導,我忍不住想針對報導內容囉嗦幾句。(我已經離職,不是記者了,聲明一下。)

報導:我們記者深入探究發現,對於魩仔魚的認定,有另一派學者認爲,魩仔魚就是指特定不會長大的魚種,並非各種小魚苗的集合,漁業署也認定魩仔魚指的是3種特定魚種;我們也實際訪問漁民,混種的魩仔魚不好賣,他們也發展出方法,避免混到雜魚。

其實,漁業署界定的魩仔魚刺公鯷可長大到13公分、異葉公鯷可長大到8公分、日本鯷可長大到16公分。而其他種類的魚呢,也不會因為「漁業署認定」而自動避開,還跟同伴說:「嘿!我們不是魩仔魚,閃邊去。」因此,漁業署的認定是一回事,而事實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們不會因為漁業署這麼說,就只吃到這三種「被認定」的魚。

更何況,牠們也不是什麼「長不大」的魚;你看過16公分長的魩仔魚嗎?如果我們吃到這三種以外的魚,就是詐騙囉,漁業署會負責嗎?

剛捕獲的魩仔魚,進到加工廠先清洗,生的魩仔魚透明無色,網路盛傳說,魩仔魚是200多種魚類幼苗混合,捕撈影響食物鏈,破壞海洋生態,因此發動拒吃,相對這樣的說法,漁業署則認定,魩仔魚是指3種特定魚種。

TVBS,你把「混獲情況」與「漁業署的歸類」混為一談是有何居心?這明明是兩件不一樣的事。

[Youtube]VD0_-R4p28U[/Youtube]

魚達人李嘉亮:「很多人會以爲,它是經濟性魚種的幼苗,但事實上不是,它是不會長大的,它大概只到2歲的生命,就是下完蛋就化掉了,如果你不吃,就是自然死掉,如果要研究說它到底對生態造成什麽樣的破壞,我想相當困難,因爲那個問題真的很複雜。」

(其實很多人懷疑,這段訪問有被斷章取義過,我不確定)但是就「如果你不吃,就是自然死掉」這句,其實我是不能認同的。這些魩仔魚從來就不是「生來不是被人類吃掉就是死掉」的魚類,牠們同時也是其他魚類的食物來源;如果你不吃,其他食物鏈上層的魚類也可能吃。

其他小雜魚在魩仔魚中,能一眼被認出來,混了雜魚的魩仔魚,賣相差、價格低,漁民也怕誤撈,靠討海人經驗,有過濾方法。 漁民:「還是下去啊,就這樣倒下去啊,慢慢倒。」

是的,漁夫的確可能做初步篩選;但是上岸後,還是會有其他魚苗被發現,被挑出來(然後還是死);當然,也會有沒挑到的。恐怕很難有漁夫敢跟你拍胸脯保證,這桶魩仔魚沒有混獲到別的種類的魚!


(魩仔魚,是會長大的!圖/莊嘉榮臉書


(魩仔魚的初步篩選。圖/莊嘉榮臉書

引述網友莊嘉榮的話:「魩仔魚就像海洋的黑土,人類不吃,可以留給其他高經濟價值的魚類吃,然後再以永續漁法捕撈經濟性漁獲,這樣應該比較正常吧。」

引述「泛科學」對於這則報導的論述

TVBS以「獨家」內幕出擊的方式,提供了「拒吃魩仔魚」的「平衡報導」。但報導內容卻至少有幾個疑點:

1. 內容提到漁業署則認定,魩仔魚是指3種特定魚種:刺公鯷、異葉公鯷、日本鯷。但是根據海洋大學謝豐任2005年的碩士論文〈台灣地區週邊水域魩仔魚漁業混獲特性之研究〉,在2002~2005年以外觀鑑定117763尾魩仔魚,是多科魚類的混獲。

2. 魚達人李嘉亮受訪時表示,鯷科魚類是雜魚,對生態的衝擊很難評估。但是Stony Brook University in New York 的 Ellen Pikitch在2012年發表一則費時三年的調查指出,海洋生態食物鏈基層的雜魚消失對上層食物鏈物種會有衝擊,並非如李嘉亮所稱。請參考:http://pansci.tw/archives/14867

3. 新聞片段 2:41中的各年魩仔魚產量,不知道為什麼要讓Y軸的時間序倒置,讓較早的年份顯示在右邊。

4. 訪問的「專家」是魚販李嘉亮。不是說他沒有專頁科學背景就質疑他對魚類的研究,而是這樣的訪談內容是否會因為他的身分而該有所保留?

最後請各位關心生態保育或者媒體生態的朋友,不要因此拒看新聞台,因為未來更多的報導需要大家一起監督。(z)

許多相關領域的人員,都對這則報導保持著非常強烈的懷疑。更有人提出,應該去NCC回報抗議這件事;先前的中天新聞「英國女王」事件雖然糗到國外去,但是至少人畜無害;TVBS本次報導已經讓部分民眾信以為真(在大家瘋狂轉發後,她自行移除了)。請TVBS再重新查證此事,不要散播錯誤資訊後就射後不理。記者汪倩如,你確定不去多查證一下,問問相關教授嗎?平衡報導不是「只報導另外一派說法」啊,這只會讓民眾更困惑。

這裡我引用部分海洋大學謝豐任碩士論文《台灣地區週邊水域魩仔魚漁業混獲特性之研究》的摘要做為補充,以彌補許多民眾的困惑:

【混獲率】

淡水海域之月別混獲率:0.84~76.65%
新竹、台中、枋寮及梗枋海域之月別混獲率:0.31~18.77%
福隆及萬里海域之月別混獲率:低於8.49%

【混獲魚種】

淡水海域:狗母魚科、鰏科、鎖管、沙鮻、鰕虎魚科及鰺科。
梗枋海域:沙鮻、鰏科、狗母魚科、鰕虎魚科、鯛科及天竺鯛科。
枋寮海域:鰏科、鎖管、沙鮻科、狗母魚科、蛇鰻科、金線魚科及天竺鯛科。
新竹海域:沙鮻科、鰏科、鯛科、臭都魚科、鯔科及大眼海鰱。
台中海域:鰏科、湯鯉科、鰕虎魚科、鯛科及沙鮻科。
福隆海域:雀鯛科、狗母魚科、鯔科。
萬里海域:鯛科、天竺鯛科、鰺科及鰏科。
至於魩仔魚捕獲方式,通常是以「雙拖網、流袋網」等網具捕撈,其網目大小為0.2 cm × 0.2 cm,主要漁獲物為年齡2-4週,體長4 cm以下之魩仔魚,1977年引進使用。(出處:水產試驗所

【20130430編輯】

剛剛收到TVBS的來信:

您好: 在下是TVBS新聞部副監陳亮 我們報導時並沒有如您所認定的惡意動機,但根據您的說法,我們會以科學態度持續追蹤報導這個議題,對吻仔魚該不該吃,提供更全面的論述。

就讓我們期待看看吧! 本帖最後由 黃郁棋 於 2013-4-30 17:19 編輯

台灣小吃札記
http://www.hungry.tw

想吃什麼、去哪吃、怎麼吃?歡迎翻開台灣小吃札記。

已有(247)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asd243083 發表於 2013-4-26 17:21
以前常常開玩笑
沒知識也要看電視
現在是看電視會教你一堆錯誤的知識 我的天啊!!!
難道現在新聞台都不懂得求證嗎 = = !?
XiaoChunDan 發表於 2013-4-26 17:48
火大!這新聞真的很糟糕!
雖然我沒有特別研究,但是用想的也知道哪有可能魚長得這麼發育不全.
已經有很多資料報導說不能吃了!
在我看完之前的報導後我就叫家人別在吃吻仔魚了!
地球只有一個,我們要好好愛惜它
cranelin 發表於 2013-4-26 17:49
現在電視台記者 真的很誇張~~

報導 不用心就算了(很多都是網路論壇抓的消息)

也不懂得求證



最近看過更扯的 報導某間鄉下民房(忘記是報導什麼了)

直接用GOOGLE MAP 點一點 看看實境照片


就這樣交差了事~~~~


新聞根本毫無品質可言~~~
freecat1980 發表於 2013-4-26 18:10
asd243083 發表於 2013-4-26 17:21
以前常常開玩笑
沒知識也要看電視
現在是看電視會教你一堆錯誤的知識 我的天啊!!!

現在的新聞幾乎都是亂報 難道大大不知道嗎??
asd243083 發表於 2013-4-26 18:19
freecat1980 發表於 2013-4-26 18:10
現在的新聞幾乎都是亂報 難道大大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就是很感慨如此

真正的新聞專業素質已在台灣成為傳說

不論哪一台都成為了目的所利用的工具罷了

除了感慨還是感慨
stab321 發表於 2013-4-26 18:20
TVBS最有名的不就是腳尾飯新聞
後來才證實是自導自演的爛新聞
為了搶獨家 為了搶版面 自導自演新聞
還有全民亂講 痛批綠營執政藍營支持者極愛看
結果藍營執政後只讚美根本不批評 政策再爛也萬般說好
結果節目就倒了
文人筆如刀這些新聞媒體不該為了收視率假造一些新聞
=====================
腳尾飯事件:
新聞事件是發生於2005年6月間,台北市議員王育誠利用錄影帶拍攝殯葬業者在告別式結束後,
將腳尾飯送至民間自助餐店內,用菜餚製作成豆腐乳的片段,該片段於2005年6月2日於
TVBS-N新聞台獨家播出
----------------------------------
腳尾飯事件被罰是東森 但第一個搶先獨家播出的是TVBS-N新聞台
這證明了為了搶新聞毫不查證就能大肆報導
媒體引用消息來源卻不查證   事後巧妙切割毫無罪行 本帖最後由 stab321 於 2013-4-29 14:00 編輯

Ranger823 發表於 2013-4-26 18:20
asd243083 發表於 2013-4-26 17:21
以前常常開玩笑
沒知識也要看電視
現在是看電視會教你一堆錯誤的知識 我的天啊!!!

現在的電視臺那有在求證的啊?
都麻亂報一通
有些都麻是網路上隨便抓一抓就上臺去報了!
2201_T3 發表於 2013-4-26 18:23
現在的新聞....

信一半就好了

有時候看FB或YOUTUBE就等於看新聞了

一堆記者有夠懶的

網路上找找就放到新聞了....

那何必要記者

乾脆在節目中PO連結觀眾自己去看就好啦
freecat1980 發表於 2013-4-26 18:24
asd243083 發表於 2013-4-26 18:19
當然知道,就是很感慨如此

真正的新聞專業素質已在台灣成為傳說

把電視關了吧 要不然就是轉台別看
多看看國家地理或是探索頻道 長知識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黃郁棋

LV:5 騎士

追蹤
  • 218

    主題

  • 340

    回文

  • 2

    粉絲

我只是一個年輕的老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