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穿越] 明揚天下 作者: 何昊遠 (完)

   關閉
mk2258 2013-11-22 20:28:1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69 764562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7 12:41
第1100章 西苑裡的女天皇

  印度的情況,通過船隻傳過了孟加拉灣,傳入原來的洞吾都城阿瓦城,也就是現在的王賁城;

  王賁城裡,有五千秦軍駐防於此,指揮著七萬僕從軍,不但控制了王賁城周邊的主要產糧區,而且不斷對中南半島的山區進剿著,戰爭依舊如火如荼,每天依舊死人無數。

  王賁城中剛剛架設起了電報線路,通昆明、貴陽、長沙、南昌、南京。所以,印度的消息,只要用快船送過一個孟加拉灣,就可以迅速傳回到南京。

  南京城裡,三月的春闈剛剛結束,滿城百姓爭相圍觀金榜,都想看看今科狀元花落誰家。榜下除了來看榜的,也有來捉婿的。

  榜下捉婿始於宋代,即在放榜之日各地富紳們全家出動,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簡直就是搶,坊間便稱其“捉婿”!

  自從有科舉以來,科舉考試取士為朝廷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科舉勝出者名利雙收,待遇豐厚,致使人們把趕考走仕途作為人生奮鬥的終極目標,一旦金榜題名,那娶富豪家千金的“洞房花燭”也就馬上接踵而至了。

  朝廷官位畢竟有限,經不起天下人爭搶,只有佼佼者才有望勝出,所以大家只得臥薪嚐膽,寒窗苦讀,“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人的誓詞。

  連宋真宗趙恒都在詩中表達了這層意思:“富家不用賣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便造就了眾多未婚大齡青年乃至大齡壯年,這也影響了大宋的女士們。“女怕嫁錯郎”,既然做官的吃香,大家閨秀們便擠破頭爭當“官夫人”,於是從宋朝開始出現中國特有的“榜下捉婿”。

  宋人把“擇婿”說成“捉婿”,又戲稱為“臠婿”,“臠”乃肉塊,可謂比喻形象,又頗帶諷刺意味。

  但不管你怎麼諷刺,這種現象卻是一直延續了下來,到了大秦,似乎又有愈演愈烈之勢。

  因為大秦重商的政策和宋代如出一轍,這促進了工商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讓社會的風氣比較趨於實利,因此來榜下捉婿的巨賈豪紳也就多了起來。

  這次南北兩榜同有387人進士及第,上榜人數還是很多的,如今大秦的疆土在不斷地擴大,官員缺口很大,所以禮部試的錄取率自然高一點。

  金榜題名的新科進士除了可以參加皇帝舉辦的瓊林宴外,還要由禮部尚書帶著前往江陰、揚州遇難者紀念館參觀並宣誓。這一點歷朝皆無,唯大秦獨有!

  秦牧在瓊林宴上喝了些酒,面色微酡。他突然想起西苑裡還關著一個人,便沿著畫廊向花木深處的一棟小院走去。

  這個季節,莫愁湖畔柳絮濛濛,杏花倒映在湖中。把半湖清波染成了淡淡的胭脂色。

  梅子未黃,黃鶯兒嬉戲於花葉間。

  西苑裡一派幽靜,淡淡的時光和鬱鬱蔥蔥的萬物形成了一種閑花自落的空寂之意。秦牧走到小院外,聽到花木掩映的院中傳出一縷幽幽的樂聲。

  秦牧不禁停了下來,因為他剛好知道這首樂曲叫《空蟬》,空蟬原意是蟬蛻變之後留下的空殼,後來被佛家引申為“肉身”之意,即人除了靈魂其餘的部分。因為蟬的生命很短暫,所以“空蟬”一詞也有“人生短暫,世事無常”之意。

  而這首樂曲,和《源氏物語》中一個叫空蟬的女子有關。空蟬是源氏成年後萍水相逢的第一個女子,也是唯一一個終生拒不接受源氏之愛的女子。

  正如空蟬的名字,淡薄脆弱,若隱若現的一襲蟬蛻,溫柔中含有剛強,好似一支細竹,看似欲折,卻終於不斷。即使在源氏強闖入其內室對她表白的情況下,她也堅守了自己的純潔。

  只因她認為自己乃有夫之婦,沒有資格接受源氏這樣光輝的美男子的愛情。這一點,和物語之中其他美麗高貴的女子,形成鮮明對比。

  她的容貌遠非最美,然整體姿態異常端嚴,確有牽惹心目之處。她兼柔弱和剛強的氣質,使她不曾淹沒與物語之後無數絕代佳人之中,在讀者的心裡,成為了最清麗脫俗的那襲蟬衣。

  秦牧站了一會兒,尋著曲聲緩步走入小院去,院中的一個秋千架旁,有一個八角涼亭,亭邊梨花如雪,片片飄落。

  涼亭裡坐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相貌不是十分豔麗,但那空禪一樣的姿態,與院中的景物悄然融為了一體。

  見秦牧走來,她抬頭看了一眼,樂聲停下,四周更加空寂,秦牧也不說話,在她對面的石凳上坐下。

  興子終於忍不住問道:“你是誰?”

  “你會說漢語?”秦牧有些詫異,沒想到她竟然會說漢語。

  “你來這裡做什麼?”

  秦牧不答,到了看石桌上那紙色的紙箋上,寫著幾行日本文字:

  白鳥はかなしからずや

  空の青

  海のあをにも

  染まずただよふ

  秦牧看不懂日本文字,只看懂了六個漢字,日文中有很多是漢字,但凡日語中保留漢字原形的,意思多少與漢語相差不大,他有些好奇,便開口問道:“你寫的是什麼?”

  “你還沒有回答的我問題,你是誰?”

  興子是日本第七位女皇,日本同樣是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之所以一再產生女皇,究其原因,前面一兩代是為了避免因兵之急導致流血衝突,後來,則轉變成為保住皇位在自己一族人中而採取的一種“過渡手段”。

  像興子,就是最典型的後者。

  那為什麼日本的“女皇”能夠避免流血衝突,為什麼“女皇”能夠和平地改變傳統殺戮,使皇位在自己的直屬親族中縱向相傳,而男天皇卻不能呢?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秦牧頗有興趣地看著興子,想著這個問題,興子久久得不到回答,便道:“您是秦國的皇帝?”

  秦牧微笑地說道:“答對了。現在可以告訴我,你這紙上寫的是什麼了嗎?”

  興子垂下眼瞼看了看白紙上的和歌,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著,輕聲念道:“白鳥啊,既不融於蔚藍的天空,亦不被湛藍的大海接納,這是何等的哀傷啊!令白鳥哀歎的天空之藍,無法浸染大海之青,相互映照………”

  秦牧靜靜聽著,彷彿聽到了一顆空虛的心靈在歎息,這白鳥,大概就是她的寫照吧。她本來是一個人人仰慕的公主,但命運促使她成了女皇。

  在日本,一旦成了女皇,是不能再嫁的,沒人能娶她,只能孤獨一生。

  但另一方面,她這個女皇只是傀儡,沒有一點實際權力,她飛不上天空,卻又回歸不了平凡,只能孤獨地看著這個人世,這是何等的哀傷啊?

  秦牧看著她,她的容貌不是很豔麗,姿態卻很婀娜,又透著一種柔弱,但又顯得非常端莊,這種氣質確實別有一種動人之處。

  秦牧伸起手捏住她的下巴,把她的臉抬起來,興子欲言又止,眼中流露出一抹彷徨,又帶著兩分羞澀。

  她應該有二十六歲了,但還是個未經人事的處子,七歲就做女皇的她,從未被一個男人這樣捏著下巴端詳過。

  她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她知道自己沒法反抗,那飽滿的胸脯隨著逐漸急促的呼吸起伏著………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7 12:43
第1101章 焦味

  庭院深深深幾許,一曲空蟬不可聞。

  秦牧從花木掩映的小院裡出來時,正是午後的時光,春陰一晌,柳絮濛濛飛過畫廊,梨花瓣飄滿了畫廊邊的荷花缸。

  目前日本的情況,基本上已經在控制之中,北海艦隊已經基本不再干預日本的戰事。

  酒井忠勝雖然沒有阿部忠秋那樣的才能,但現在大勢對德川幕府已經很有利,各在的大名不敢再和德川幕府作對,在這種情況下,他和保科正之等人勉強可以管理好幕府了。

  不過因為德川幕府頒佈的驅逐浪人的政策,使得大量失去生活來源的武士投到了由井正雪麾下,再加上京都朝廷的支持,由井正雪的叛亂並沒有被徹底撲滅,正在步步向京都方向撤退。

  之使得日本大致分成了兩大陣營,一邊是德川幕府,一邊是日本天皇支持的由井正雪的關原軍。

  當初讓夜不收控制興子,是為了防止日本的局勢失控,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打出興子這位明正天皇的旗號。現在看來,興子這步棋暫時還用不上。

  秦牧回味著她演奏的那曲《空蟬》,還有那首和歌,也頗有味道。嗯,這位女王本身也很有味道!

  秦牧擺駕回到大秦宮,就接到了印度方面的奏報。

  奏摺是兵部侍郎顧君恩親自送來的,秦牧看完之後,問道:“顧愛卿對此怎麼看?”

  顧君恩說道:“陛下,臣以為我大秦可暫時隔岸觀火,莫臥兒與準噶爾之間,最後會演變成什麼樣,目前不好確定,不過僧格輕鬆得到兩省富庶之地後,想讓他再退回西域,恐怕他是不願意了。這兩雄相爭,終究是要決出一個勝負來。”

  “顧愛卿覺得誰勝出的機會更大一些。”

  “準噶爾大軍進入印度,臣料想多少有點水土不服,在這方面莫臥兒是佔有優勢的。但現在,奧朗則布兩個兄弟相繼稱帝,內憂外患,加上南邊有海如風在盯著,奧朗則布得位不正,篡位之後威信未立,仔細分析下來,情況反而對奧朗則布非常不利。

  和僧格之戰,奧朗則布是只有贏不能輸,一但受到重挫,他的統治極有可能就此分崩離析。因此,臣以為,如果不再有其他勢力加入的話,僧格的勝算會大一些。”

  “其他勢力”秦牧不是在詢問,而是一邊思索著,一邊自語。

  毫無疑問,顧君恩說的其它勢力,指的是波斯的薩法維王朝。這個波斯帝國強盛之時,疆域東起呼羅珊,西至幼發拉底河,北抵卡拉庫姆沙漠與咸海,南達波斯灣與阿拉伯海。

  囊括伊朗全境,伊拉克大部,高加索部分地區,土克曼斯坦,阿富汗斯坦西部,烏茲別克斯坦南部,在阿拔斯一世時期,版圖甚至遠達庫爾德斯坦與土耳其東部的迪亞巴克爾。

  薩法給帝國信奉的是什葉派,他是中亞地區唯一可以對抗信奉遜尼派的奧斯曼帝國的國家,與奧斯曼帝國爭奪巴格達的戰爭持續了150年。

  而且還有能力出兵也莫臥兒王朝爭奪坎大哈,甚至是印度河流域,也就是後世的巴基斯坦一帶。

  現在準噶爾大軍殺入印度河流域,與莫臥兒王朝、準確地說是和奧朗則布的戰爭打得如火如荼,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秦牧絕不希望由薩法維帝國來做這個漁翁!

  秦讓人拿來地圖,然後說道:“為了防止薩法維王朝來搶做漁翁,先傳令讓海如風調一些戰艦北上阿拉伯海,一旦時機成熟,就先搶信德地區這裡,印度河出海口旁邊的卡拉奇港,必要時,以這裡為基地,支援一下準噶爾部。”

  “是,陛下。”

  現在準噶爾部很聽話,在西域舉著屠刀去伊斯蘭化,乾淨俐落,光是這一點,秦牧就感覺很滿意了。

  準噶爾如果佔領了印度北部,肯定會變得更加強大,到時還會不會這麼聽話呢?

  這一點秦牧不敢肯定,但只要不讓它統一印度中部和南部,大秦就有足夠的能力牽制它。

  當然,秦牧其實並不希望準噶爾統一印度北部,他希望看到的是準噶爾佔領後世的巴基斯坦地區,與莫臥兒王朝維持一種高危的平衡狀態,這更有利於大秦從中制衡,也更有利於漢文化的傳播。

  關鍵還是漢文化的傳播啊!這是一種軟實力的擴張,它有時比軍事實力更重要,影響也更深遠更持久。

  秦牧一直在強調文化擴張不能落後於軍事擴張,以後甚至要走在軍事擴張前面。

  印度是個大雜燴,而且人口太多,要把這種地方變成大秦的領土不現實,但可以讓它慢慢變成大秦最大的殖民地,而要做到這一點,光是軍事的擴張是不夠的,必須施加文化層面的影響力。

  而論到文層面,就不能不題科舉考試了。

  顧君恩離開蒹葭殿后,秦牧靠在御椅上,隨口對站在一旁侍墨的柳如是說道:“科舉考試已延續上千年,對歷朝的影響可謂是極其深遠,如是啊,妳覺得科舉考試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都有那些呢?”

  秦牧說到這頓了頓,接著道,“咱們就先從經濟方面來捋一捋吧,妳說,科舉考試對社會經濟有什麼影響?”

  禮部試剛剛結束,三百多名新科進士,正由太子和禮部侍郎領著,前去江陰、揚州的遇難者紀念館參觀及宣誓。

  在這樣的時間段,皇帝問起科舉的事情算是正常,只是有些突然,而且點名要問對經濟方面的影響,柳如是沒有準備,只得如實說道:“陛下,可否容婢子先想想?”

  “好,妳先想想吧。”

  科舉的問題,其實秦牧自己何嘗不需要仔細想想呢。

  總體而言,在唐宋兩代,科舉考試的作用是比較積極的。

  但從明朝開始,科舉制度實際上已是弊病叢生,頗有些積重難返之態,科舉考試的作用已經逐漸變成弊大於利。

  除了束縛文人的思想、造就千千萬萬個孔乙己那樣的迂腐文人之外,對整個社會、整個民族的影響,也無處不在,而且其影響力已經達到了讓人震驚的地步。

  大家似乎忘了,科舉考試的初衷只是為了選拔一些官員。

  秦牧記得以前看到余秋雨曾這樣描寫科舉制度的悖論:“本來是為了顯示公平,給全社會盡可能多的人遞送鼓勵性誘惑,結果九州大地全都成了科舉賽場。

  一切有可能識字讀書的青年男子把人生的成敗榮辱全都抵押在裡邊,科舉考試的內涵大大超重;本來是為了顯示權威,堵塞了科舉之外許多不正規的晉升之路,結果別無其它選擇的家族和個人不得不把科舉考試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惡戰,創設科舉的理性動機漸漸變形。

  遴選人所應該有的冷靜、客觀、耐心、平和不見了,代之以轟轟烈烈的焦灼、激奮、驚恐、忙亂。不就是考了一點文化知識麼?不就是看看哪些人有擔任行政官員的資格麼?竟然一下子炒得那麼熱,鬧得那麼火,一千多年都涼不下來,幾乎把長長的一段歷史都烤出火焦味來了。”

  總而言之,本來只是為了選拔一些官員的科舉考試,因為太多的裝飾,太重的渲染,把所有讀書人的心都擾亂了,沒有多少人能再靜下心來做學問;

  把九州大地上的所有人的心態都扭曲了,所有人都以中舉為最大的榮譽,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你的人生價值,除此之外,你什麼也不是。

  因此,科舉考試若不改革,所有人的心態就會一直扭曲下去。

  西方的自然科學為什麼能逐漸超越中國,是中國人不夠聰明嗎?

  不是!

  答案或許只有一個,中國的讀書人把所有的聰明才智,甚至是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科舉考試中去了,他們刺股懸樑,鑿壁偷光,日復一日皓首窮經,為的不是自然科學,為的只是金榜題名。

  科舉制度不改革,中國的自然科學怎麼發展?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7 12:44
第1102章 深遠的影響

  大秦宮,蒹葭殿。

  春帷半揭,飛絮沾畫角,東風拂珠簾,嫋嫋獸煙散。

  美人如玉,宮裝如雲,眸光流盼,玉指纖纖輕抹巫山一段雲。

  柳如是本就珠圓玉潤,人美如詩,她喜歡討論學問,秦牧問起科舉制度對經濟的影響,這些正是她喜歡的話題,因此整個人神采奕奕,和簾外的春景融在一起,愈發動人心腸。

  “陛下,婢子細想來,科舉制度和經濟之間,實際上相互影響的。婢子記得陛下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婢子如今想來,可謂是至理。

  在隋唐之前,社會經濟基礎薄弱,普通百姓讀不起書。能讀得起書的,基本都是一些世家大族的人,在那個時候就算設立科舉制度,有資格參加的也只是一些世家大族的人,實際上很難打破原來的世族把持官位的局面。

  到了隋唐,社會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民生富足,能讀的起書的人也就多,到了這個時候,設立科興制度的意義才能得到體現。

  這就是陛下所說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反過來,上層建築又影響著經濟發展,這是必然的。

  科舉制度無疑是一種上層建築,這種制度確立之後,把讀書、考試,做官融於一體,面對幾乎所有人開放均等的機會,這就鼓勵了大量的人積極地進入書院或私塾學習,促進了教育機構的發展,進而帶動了書館、印刷、造紙、制墨、制筆等行業的蓬勃發展。

  有些地方,全縣製筆,便足以讓民生富足。又比如宋代的杭州地區,光是印刷作坊,就多達數千家,從業者多時達十多萬,可謂盛極一時,而這些還只是直接的影響。

  還有許多間接的影響,比如,很多人是在為學院、為學生,為書館,印刷,造紙、制墨、制筆等行業提供服務,學院要發展,就要做很多營生,學生為了增長知識。要遊學,這帶動了很多人員的流動,促進了酒樓、客棧等行業的發展。

  尤其是京城,到了禮部試的年份,數以萬計的讀書人湧入京城,這些人又帶著或多或少的隨從,而這些人一日三餐都是要消費的,常常出現京中酒樓客棧不夠住,民間租借小院。

  甚至寺院也出租禪房,若細算下來,三年一屆的科舉考試,對消費的拉動,對經濟的促進,是非常驚人的。

  科舉制度甚至還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各個周邊國家甚至西方國家的人,不惜萬里迢迢來求學。人員的交往,知識的交流,加上各國間派出使團相互訪問。期間發生的運輸,交通和商品買賣,對國外貿易都有良好的帶動的作用。

  比如歷朝與朝鮮、日本等國的貿易中,一項很重要的商品就是經典書籍,筆墨紙硯,名人書畫等,貿易量非常大,而且大有供不應求之勢,......”

  柳如是一口氣說了很多,而且言之有物,毫無疑問,科舉考試被炒得這麼熱,它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當然,這種影響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科舉制度對維護小農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有利,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明確了士農工商的社會等級。其考試的主要內容是儒家經典,這使所有讀書人學習的內容也只能以這些儒家經典為主,這相當於是在變相的統一思想,禁錮思想。

  為了金榜題名,多數讀書人一心沉迷于儒家經典之中,主動拒絕學習那些直接推動生產力發展的自然科學。造成了整個社會的知識結構單一化,專業技術和實用性人才少之又少。

  一句話,科舉制度的設立,等於是儒家經典的地位無限的拔高,除此之外,其它學科幾乎都被斥為“奇巧淫技”。

  而且科舉制度不斷的加強“士農工商”的觀念,工商被視為末流,導致商業發展處處受到限制和歧視,不光是讀書人看不起商人,就連商人自己也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多數商人有錢後,不是想著怎麼擴大生產規模,而是費盡心思轉變自己的身份,購置田產,由商變農,因為只有變成農之後,才有機會變成士。

  因此,科舉制度對工商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抑制作用。這種制度只能促進小農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對秦牧一心想要推動的資本經濟和工業革命,是一道緊緊的枷鎖。

  之前,秦牧建理工學院,建各種科研機構,設立皇家科學獎,增加物理、化學、幾何、數學等課程,都是想扭轉“獨尊儒家”後導致的價值觀、知識體系等方面的嚴重扭曲現象。

  但仔細想來,如果不改變科舉考試導致的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扭曲,之前的種種努力,恐怕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真心願意學習其它科學知識的人仍然只是少數,多數讀書人依然會沉迷於故紙堆裡,皓首窮經,日復一日地背誦著儒家經典,所有的青春和精力都耗費在儒家經典上。

  整個社會仍然會用“金榜題名”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衡量他的價值和地位。多數有可能識字讀書的青年男子,仍然會把人生的成敗榮辱全都抵押在科舉考試裡。

  改革科舉制度,才是解決自然科學發展緩慢,解決社會扭曲的價值觀的這些問題的根本所在啊!

  但科舉制度從隋唐一步步走到今天,已經形成巨大的影響力,甚至是一種整體的社會心裡慣性,要改革談何容易?

  秦牧喝著柳如是端上來的香茗,細細地思索著,柳如是之前說了很多,她自認很有道理,但並沒有看到皇帝因此露出喜悅的神色。

  聰明的她立即意識到,皇帝問她這個問題,絕對不簡單,她敏感地意識到,很可能又有一項影響到每一個人,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制度變革正在皇帝的腦海中醞釀著......

  秦牧想著事情,手上拿著筆,隨意的沾了沾墨,柳如是以為他想到了什麼,連忙上去鋪開紙箋,用白玉鎮紙壓好紙邊。

  秦牧不等她壓好紙邊,就隨手寫下幾行字:

  十年溝隍待一身,

  半年千里絕音塵。

  鬢毛如雪心如死,

  猶作長安下第人。

  寫完了這首詩,一張白紙寫去了大半,秦牧也不計較,連墨也不沾,又隨手在下面用更小更潦草的字體寫下:

  落第逢人慟哭初,

  平生志業欲何如。

  鬢毛灑盡一枝桂,

  淚血滴來千里書。

  寫完之後,秦牧將筆往荷花遊鯉硯裡一扔,硯內的朱墨濺出來,一點點地灑在詩裡行間,如同一個落第之人新滴下的血淚,猩紅刺目。

  秦牧有些疲憊感,靠在後椅上閉著眼睛,輕揉著太陽穴。

  柳如是心中有些忐忑不安,連忙上去幫柳如是按摩著太陽穴,“陛下,您.......”

  柳如是欲言又止,秦牧曾三試不第,柳如是以為他是想起了這些陳年舊事。當年他的心裡所承受的壓力,或許就和這兩首詩寫的如出一轍吧。

  秦牧把頭順勢往她懷裡靠了靠,她酥胸綿軟,溫柔舒適,秦牧靠著不禁長舒了一口氣,然後隨口問道:“如是,妳覺得寫下這兩首詩的人的心態正常嗎?”

  “這.......落第之人,大致如斯吧.....”

  “大致如斯?呵呵,妳說的沒錯!但這種心態正常嗎?它真的正常嗎?平生志業欲何如?難道除了科舉,其他的事都再難以體現人生價值了嗎?難道不能金榜題名就會死嗎?什麼鬢毛如雪心如死,難道這個社會只需要官員,只需要政客嗎?這是一種被嚴重扭曲了的社會心態啊!”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7 12:45
第1103章 如履薄冰

  原來的歷史上,到了清朝,科舉制度實際上已經是弊大於利,而且在西方列強的蹂躪下,中國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於是,才有一些有識之士開始為中華民族的未來高談闊論、奔走呼號。

  他們看到了西方的船堅炮利,看到了科技的落後,明白了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他們認為落後的原因是缺少人才,而缺乏人才的原因,是科舉制度的禍害。

  科舉制度發展過程中,基本都是依附於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帶來了西方的資本主義經濟,也帶來了西方的文化和科學技術。

  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後,傳統的小農經濟在外力的衝擊下,幾乎完全崩潰。

  而小農經濟模式的崩潰,使得依附在它身上的整個社會體系也同樣面臨崩潰的危險,其中首當其中的非科舉制度莫屬。

  科舉制度根本沒法應對西方文化教育的挑戰,從而陷入了難以為繼的困境,於是棄中學,引進西學的呼聲一浪高於一浪。

  像同治年間的進士張之洞欲興洋務,首先就是倡議廢除科舉,他在一份奏摺中寫道:“科舉一日不廢,即學校一日不能大興,士子永遠無實在之學問,國家永無救時之人才。中國永遠不能進於富強,即永遠不能爭衡於各國。”

  更有人大聲疾呼,科舉是中國飽受列強欺凌的禍根!

  在人心思變的情況下,清末的科舉制度被倒逼著廢除了。

  但是,現在因為秦牧,歷史在明末轉了一個彎,至少到目前為止,中華文化體系並沒有遭到更強大的文明的衝擊,所有人還認為華夏文化是最優越的。

  這個時候,如果貿易提出廢除科舉,那必要會遭到所有讀書人的反對,所遇到的阻力將難以想像。

  科舉制度延續了上千年,已經滲透進社會的每一個細胞中,已經在整個社會形成了一張盤根錯節的,無處不在,緊密無比的經絡,對經濟、文化、政治、教育等等幾乎每一個社會層面都有深刻的影響。

  貿然改變的話,不光是讀書人不答應,恐怕就是普通的小民,也會異口同聲反對。

  所以,到目前為止,改革科舉的事情,秦牧根本不敢直接與大臣們商量,以免打草驚蛇!

  柳如是一向知道輕重,平時侍墨蒹葭殿,從未有隻言片語向外洩露,很得秦牧信任。她深知這份信任來之不易,心裡很珍惜。

  柳如是和普通的宮女不同。普通的宮女有家人,而且按大秦內宮的規定,如果沒有得到皇帝的臨幸,滿二十三歲的宮女是要放回原籍的。

  這些宮女被選入宮,每月也有月俸可領,更像是從事一份職業。

  柳如是沒有家人,孤零零一個,與宮外已經沒有任何關聯。而且受皇帝臨幸過,她這一生都不可能出宮了,皇帝的信任是她唯一的依靠。

  儘管如此,茲事體大,秦牧還是特別叮囑柳如是道:“如是,有關科舉的話,出了這蒹葭殿,不可向任何人再提及半句。”

  “多謝陛下信任,婢子曉得。”

  今日蒹葭殿內,除了秦牧和她,再無第二人。

  殿外飛絮濛濛,梨花又雪,一抹春煙繞殿宇,輕陰欲雨。

  柳如是穿著白色撒花煙羅衫,妃紅蹙金海棠花鸞尾長裙,雪白的皓腕上戴著赤金環珠九轉玲瓏鐲,腰繫蘭色如意絲絛,把她那纖弱柳腰帶得更是迎風欲折,酥胸圓潤飽滿,幽香醉人。

  沉香木雕四季如意屏風下,一樽景泰藍三足象鼻香爐裡飄出嫋嫋的龍涎香,混合著柳如是身上幽幽的體香,頗能提振精神。

  柳如是給他添好茶後,柔聲說道:“陛下說科舉制度導致社會心態的扭曲,這或許沒錯。顧炎武、王夫之以及很多有識之士,也一再呼籲改革科舉。

  其實在明朝中後期,很多人就覺得八股取士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早幾年武昌的八股論壇,大家也都在爭論這件事,這才有了大秦廢除八股取士的舉措。

  科舉從隋唐延續到現在,經過了很多次改良和修補,很但顯然,大家都只是想努力的去修補而已,沒有人支持廢除科舉制度。

  婢子不知道陛下心意如何,但無論如何,陛下要想達成目的,婢子覺得有一點是必須做的,那就是輿論先行。”

  秦牧聽了,不禁頻頻頷首:“輿論先行,不錯......”

  柳如是嫣然一笑道:“陛下每一項改革在推行之前,不都是這麼做的嗎?從陛下的北伐詔書,到廢除八股取士,到司法改革,哪一樣陛下不是先用輿論引導呢?婢子這話,不過是拾陛下牙慧罷了。”

  秦牧知她頗有才智,科舉之事目前又沒去找大臣們商議,便將她摟到腿上坐著,和聲說道:“科舉制度發展至今,已經是弊大於利,導致許多畸形的社會現象。但如妳所言,對於科舉制度加以改良可以,但要廢除恐怕不行。今天,妳有什麼看法,就對朕直言相告吧。”

  柳如是暗暗有些驚詫,她提到廢除科舉,只是試探秦牧的意思,但從秦牧這番話聽來,他還真是有廢除科舉之意,只是深知阻力太大,才主動退步而已。

  秦牧摟著柳如是的纖腰,將頭埋在她胸前拱了拱,輕聲說道:“妳不必驚詫,朕很清楚,科舉制度最初設立的本意,是為了擴大人才的選拔面,打破世族壟斷官位的局面。

  到了宋代之後,其實歷朝並不缺少人才了,世族壟斷官場的局面也早已被打破。然而歷朝卻一再的給金榜題名附加各種榮譽,讓所有讀書人對一朝成名天下趨之若鶩,為此押上畢生榮辱,皓首窮經。

  實際上,科舉制度已經變成了皇帝統一讀書人的思想,收買天下人心,以鞏固統治的一種手段。”

  柳如是那性感的嘴唇微微張開著,隨之從驚愕中反應過來,連忙要下來叩首請罪,卻被秦牧摟著,下來不得。

  “陛下,婢子惶恐!”

  “呵呵………這個道理,誰會不知呢?這不過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只是沒人願意點破罷了。”

  “可是陛下,您既然知道科舉制度是大秦統治的重要基石,您還………”

  “正因為它是大秦統治的重要基石,朕才不想讓它爛掉,更不能讓它繼續把整個社會扭曲下去。妳不必擔心,茲事體大,朕不會貿然廢除科舉的。

  不過,它確實被炒得太熱了,把整個華夏大地都烤焦了,附加在科舉上的榮譽太多了,科舉考試的內涵大大超重了,重得讓整個社會被壓得幾乎窒息。

  朕想給它降降溫,減減重,讓它逐漸回歸本原。科舉的本質,就是為了給朝廷選拔一些文官!

  朕在想,為什麼科舉考試被炒得這麼熱,內涵為何超重如此之多呢?細究其因,那是因為歷朝為了科舉的公平的權威性,幾乎把所有科舉之外的晉升之路都堵死了。

  古代的大禹治水,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堵不如疏。堵死了其他晉升之路,科舉本身或許更公平了,但卻在整個社會造成了一種更大的不公平。

  比如,很多人明明非常有才華,只因他沒有通過科舉,就被排斥在外。很多庸碌之輩,靠死背四書五經通過了科舉,就能堂皇為官,這是對人的不公平!

  又比如,很多學科明明是社會進步必須的,卻因學習這些學科沒有晉升之路,因而無人去學習,去研究。這是對知識的不公平!

  在這諸如此類許許多多的大不公之下,整個社會難免會被扭曲,這就是違背自然規律,強行堵塞其他晉升之路所導致的嚴重後果。”

  “可是陛下,或不堵住其他晉升之道,科舉的意義豈不大打折扣?”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7 12:46
第1104章 尋找蟻穴

  “科舉帶來許多的不公,導致整個社會難免會被扭曲。這就是違背自然規律,強行堵塞其他晉升之路所導致的嚴重後果。”

  “可是陛下,如果不堵住其他晉升之道,科舉的意義豈不大打折扣?”

  堵不如疏,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在科舉考試這件事上,對科舉考試之外的其他晉升管道,歷朝採取的政策都是盡力去堵塞。或許,也因為是出於柳如是這樣的擔心。

  “還有,陛下就不擔心,一旦開啟其他晉升管道,會導致世襲等壟斷官位元的情況再次出現嗎?陛下是開國之君,文治武功足以震懾天下。可縱觀歷朝,承平之君,其威儀總是難比開國之君的。此例一開,到時候,元老重臣、勳貴舊族憑藉自身掌握的資源,很容易就能壟斷官位。”

  柳如是有些激動,在她看來,那些老路是絕對不能走的。

  她那飽滿圓潤的酥胸因為激動而上下起伏著,白色撒花煙羅衫被撐起,隱隱能看到峰頂有小小一粒凸點,引人無限遐思。

  “如是的擔心朕能理解,不過除了科舉之外,其他晉升之路全部堵死,這不但會導致社會形態嚴重扭曲,也會讓科舉本身走上末路。朕所說的其他晉升之路,並非是要重拾過去的世襲、恩蔭、舉薦等辦法。”

  秦牧摟著她纖腰的手,習慣性地輕撫著,柳如是沉浸於討論中,初時還無覺,直到他的手在不知不覺間探進了她那白色撒花煙羅衫裡,直接撫上她滑膩的肌膚,她才為之一顫,身體頓時綿軟下來。

  柳如是還是忍不住接著問道:“陛下,您打算另闢蹊徑嗎?”

  柳如是頗有舉一反三的機警,一想到另闢蹊徑,立即猜到了一些可能。

  秦牧心裡在想東西,探入煙羅衫的手只是在她纖腰上無意識地來回輕撫,讓柳如是有點搔不到癢處的難受感;

  柳如是索性伸手下去,把秦牧的手往上引,讓他握住自己胸前的溫軟滑膩,然後輕籲一口氣接著道:“陛下建理工學院,在官學中加入物理、化學、幾何、數學等課程。

  但現在,科舉考試並不涉及這些課程內容,久而久之,等新奇勁過去之後,學生們學習這些課程的積極性也就淡了。陛下要另闢蹊徑,可是要在科舉考試中加入這些課程的內容?

  這恐怕也不妥!上次陛下設立司法學院,就引發了舉國震動,天下人為獨尊儒家的事,群情鼎沸。若是在科舉考試中加入這些考試內容,難免又會引發一場風波。”

  秦牧的手被她引到了溫柔鄉,便忍不住輕輕揉捏著,滿手溫軟,真個是溫比玉,膩比膏。

  上次因是否獨尊儒家,引起的一片巨大的浪潮,秦牧費盡心思才總算平息下去。這個時候,把物理、化學、幾何、數學等課程納入科舉考試內容,肯定是不行的!這一點秦牧心裡有數。

  “嘶……婢子明白了!陛下設立皇家科學獎的目的……”

  也不知道是因為秦牧的揉捏,還因為突然想到皇家科學獎背後可能另有玄機,柳如是輕嘶了一聲,有些神不守舍。

  今年的皇家科學獎,是由皇帝親自頒獎,極為隆重,獲獎者的風頭幾乎蓋過了狀元及第。毫無疑問,這將會對那些喜歡物理、化學、幾何、數學等學科的人形成巨大的鼓勵。

  “陛下若真想利用皇家科學獎另闢蹊徑,這力度是不是太小了呢?”

  “你覺得力度小了?”

  “嗯………”柳如是剛剛嗯一下,秦牧手上就加了些力度,讓她不禁輕“哦!”一聲,輕輕地靠在他身上。

  今年設立皇家科學獎時,秦牧其實沒有想太多,當時只是覺得科舉不考數理化內容,擔心大家沒有動力去學習,因此設立一個皇家科學獎,以鼓勵更多的人投入數理化的學習和研究中去。

  皇家科學獎的設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是不假,但獲獎者並沒有像考中進士那樣,立即擁有做官的資格,只是獲得一筆豐厚的獎金,以及一些特殊的榮譽。

  在中國,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讀書人向來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榮,高中狀元,金榜題名的榮耀已經得到了整個社會的認同,認為這才是正途,才是真正的出路。

  因此,如果皇家科學獎獲得者沒有做官的資格,那麼在一般讀書人心中,就始終沒法與進士及第具有吸引力。

  柳如是所說的力度太小,還包含著另一個意思,那就是獲獎的人數太少了。像今年,只有兩個人獲獎。

  而今年進士及第的人多達三百八十多名,兩相對比,進士及第的機率大太多了,而且進士及第還可以封妻蔭子,甚至青史立傳。

  這麼算下來,皇家科學獎和進士及第的吸引力遠遠達不到相似的檔次。而且還有一點,皇家科學獎只是因皇帝個人喜好而設立的,並沒有像科舉考試一樣納入朝廷體制之內。

  換而言之也就是缺少保障,今天皇帝喜歡這個,就設立這個獎,明天不喜歡了,就取消也不一定。

  或者這個皇帝喜歡數理化,下一個皇帝不喜歡,就取消了。總之,因為沒有納入朝廷機制之內,就是缺少保障啊。

  如果想把皇家科學獎辟為蹊徑,那麼就能必要把它納入朝廷的體制之內,同時賦予獲獎者做官的資格,只有這樣,才能慢慢提高數理化對讀書人的吸引力,以便促進各個自然學科的均衡發展。

  但要把皇家科學獎納入朝廷體制之內,並賦予獲獎者為官的資格,這談何容易?朝中大臣恐怕又會一致反對。因為這麼做,挑戰科舉的意味就太濃了。

  “如是啊,力道一大,有人就會受不了啊!”

  柳如是面色緋紅,那珠圓玉潤的嬌軀柔若無骨,就像一根軟軟的藤蔓纏在秦牧身上。

  那纖纖玉指沿著秦牧的身體一點點地撫下去,嬌潤的紅唇中,吐出一串輕輕的呢喃:“陛下,在一個地方太用力,確實會讓人不適,但是如果陛下多管齊下,從多個地方著手,那種不適感就會分散開來,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呢………”

  這番話像是在挑逗,充滿了曖昧的味道,讓秦牧忍不住輕輕撈起她那妃紅蹙金海棠花鸞尾長裙,一手輕撫上她那兩條雪白的雙腿……

  但實際上,多管齊下說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像在柳如是身上做的那麼簡單。

  除了皇家科學獎,秦牧一時之間,還真想不出有什麼辦法,能提高數理化的吸引力,並逐漸扭轉整個社會以儒家經典獨尊的思想意識。

  “嘶……陛下好生威武……”

  “嗯?”

  “婢子……嗯………婢子是說,陛下是馬上皇帝,金戈鐵馬奪人魂魄………”

  柳如是身為女官,平時很端莊,但是她同時又是青樓出身的女子,知道怎麼取悅男人。她這一句“馬上皇帝”說得意味深長,而且還將上身伏到御桌上,彷彿一匹胭脂馬。

  秦牧聞弦歌知雅意,哈哈一笑說道:“這確實不失為一條很好的蹊徑,出將入相,自古有之。”

  “嗯……是的……尤其是陛下設立的官中僉事一職,與歷朝的僉事大為不同,這些僉事官,文化功底深厚,而且所承擔的職責也更像是文官,但………陛下……但他們又確確實實屬於軍隊的體系,而且不是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而是通過軍事學院培養。如果……這些僉事官能出將,入……而為相,那麼也能扭……轉……科舉取士的單一性……”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7 12:46
第1105章 突破口

  大秦軍中的僉事官,確實比較特別,他們通常文化素養比較高,而且從職責上算,他們的職責屬性也屬於文職。

  但他們又確確實實是軍人,因為他們在軍事學院接受的都是軍事化的教育模式。

  而且,僉事官並不一定只能限於擔任軍中的文職,很多人憑藉自己的指揮才能,從僉事官變成將軍,直接指揮軍隊作戰。

  他們這種軍中的文職和武職並沒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他們文化素養既高,接受的又是軍事化的教育,做事的效率往往比那些死背四書五經,通過科舉出仕的正統文官高。

  如果讓他們由“將”入“相”,擔任朝中的文官,他們應該完全可以勝任,甚至做得更好!

  如果能從這方面再開一個口子,另闢蹊徑,那麼科舉取士的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就會慢慢的動搖。而只要動搖了這一點,也就好辦了。

  要改革科舉,那就等於是在動天下讀書人的乳酪,這其中阻力之大,不用想就知道,如果行之過急,必須可能導致人心渙散,甚至天下大亂。

  對於這件事,秦牧可謂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對朝中大臣一點口風也不敢透。

  正所謂: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是以,秦牧連最信任的心腹大臣都不敢使之得曉,慣常用的在《大秦時報》上先以輿論造勢的手法,也不敢再用。只能小心翼翼地,先從其他管道一點一點地浸潤。

  這天宣政殿的常朝上,商議吏部主事空缺之事時,御史李思提議由中軍都督府下轄都僉事官李國維補缺。

  這個提議讓朝堂靜了一靜,秦牧適時說道:“李國維乃前明舉人出身,精明強幹,主管中軍都督府考功賞罰之事,知人善任,把本職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中軍都督府年年評優。讓其轉入吏部,同樣是主管考功之職,倒也恰得其所。李御史所薦,朕覺得可行,諸位大臣以為如何吶?”

  在宋明兩代,文官擔任武職再平常不過。但是武將要想改任文官,卻不是件輕鬆的事。

  舉個例子,宋代的狄青,戰功赫赫,皇帝很喜歡他,讓他出任樞密使,樞密使在宋代掌管調兵權,嚴格來說,這還是屬於“武”的範疇;

  只是因為在宋代,樞密使一直是由文官把持,已經被文官視為自己的禁臠,武將動不得。

  狄青一出任樞密使,立即遭到文官集團猛烈地衝擊。就連歐陽修等人,也指桑駡槐,暗罵狄青有反骨。狄青做樞密使沒多久,就被迫辭職,鬱鬱而終。

  在明代,幾乎所有的“督師”都是由文官出任,像王陽明、孫傳庭、袁崇煥等等,無不是以文官掌武職。而武將要想進入文官的序列,卻是難上加難。

  秦牧一開口就著重強調李國維是前明舉人出身,這好歹抵消了朝堂上很多文官的顧慮,畢竟舉人雖然難與進士相比,但好歹也是“文人”,而且李國維在中軍都督府的政績那是實打實的好,有口皆碑。

  其在軍中的職責主要是考功,其實和吏部的考功差別不大,只不過一個是軍隊體系,一個是文官體系。

  即便如此,還是有官員出來反對了,吏部給事中馬援執笏出班說道:“陛下,吏部向稱六部之首........”

  “馬卿,朕要糾正你一下,我大秦不是六部,是七部。”秦牧平靜地打斷馬援的話,朝堂上頓時傳出一陣低笑之聲。

  馬援頗為尷尬,氣勢為之一弱,他只得先請罪道:“臣一時口誤,請陛下恕罪。”

  “朕一直強調,外交的重要性。現在看來,還是有很多大臣不自覺地忽略掉外交部啊。這不妥,不妥!馬卿的過失,朕不希望各位大臣再犯。好了馬卿了,朕這次且恕你無罪,你有何事要奏,請繼續吧。”

  這下馬援可就更尷尬了,皇帝如此大度,你哪好意思再反臉不認人,立即反對皇帝的意見啊。他有些訕然,還是勉強說道:“臣,謝陛下不罪之恩。臣以為,吏部為七……七部之首,權責重大。

  吏部主事一職,掌握百官考功錄評,任事之人更應慎之又慎。李國維在中軍都督府雖然也是主管考功之責,但畢竟與吏部有所不同。是以臣以為,當另擇賢能,出任吏部主事一職。

  臣舉薦吏部員外郎龐越。龐越在吏部掌事多年,對部務十分熟悉,在職期間勇於任事,政績斐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臣以為,龐越更合適接任吏部主事一職。”

  馬援說完,立即便有不少人附議。

  龐越這個人,秦牧是知道的,確實是個人才。憑心而論,馬援舉薦他倒也不錯。

  但秦牧要調李國維入吏部,本是要以此打開一個小口,不達目的,又豈肯作罷。他不動聲色地問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劉伯全道:“劉卿,你以為何人合適?”

  劉伯全當即答道:“陛下,龐越實為可造之才,將來或能為朝廷棟樑之用。只是年紀尚輕,臣以為應該讓其再歷練兩年,若是驟升高位,反而可能是害了龐越這等可造之才。是以,臣以為,還是先由李國維出任吏部主事一職為妥。”

  秦牧還是不動聲色,接著問首輔司馬安道:“司馬閣老以為如何?”

  司馬安是老人精,秦牧先問劉伯全,再來問他,意思不是明擺著嘛,李國維也是舉人出身,何苦為此事再跟皇帝過不去呢。

  於是乎,司馬安便說道:“臣以為劉尚書所言不無道理,臣附議。”

  “既然如此,那吏部主事一職,就由李國維接任吧。”

  秦牧快刀斬亂麻,一得到兩個國閣大臣的贊同,立即把事情確立下來,因為李國維是以文入武,再由武回文,大家勉強可以接受,此事沒引發猛烈的文武之爭。

  但正所謂蟻穴潰堤,有些事情,只要開了一個小口,就好辦多了。只要順著這個小口慢慢浸潤,遲早能衝破堤防。

  看來得逐漸增加軍事學院的教學內容才行,開設行政管理科目,名為管理軍隊,實則變相培養專業的行政管理人才,一點一點減輕對科舉選官的依賴。

  至於讓皇家科學獎獲獎者得到為官資格,這件事秦牧暫時沒有提。

  其實真論起來,官員有技術型和行政型的。不是科學獎獲得者就適合當官的,那些真正醉心於科研的人人,多數無心做官。

  通過學數理化曲線去做官,也很不適合,學習這些自然科學的人,做起官來或許還沒學習四書五經的人做得好呢。

  因此,用官位來引誘讀書人去鑽研數理化,或許只會導致另一種畸形社會形態。

  與其如此,還不如給予官位相等或近似的地位,比如後世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之類的稱號和榮譽。

  加大物質獎勵力度,變相提高自然學科研究人員的待遇以及知名度。這樣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必然會慢慢提高起來。

  就像李益那樣,一個工匠的兒子而已,但因為獲得了皇家科學獎,一時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媒人爭相上門,比榜下捉婿還熱鬧。

  只不過皇家科學獎畢竟不可能像大白菜一樣,弄得滿大街都是,那就不值錢了。

  但是光是幾個獲獎的人,又不足以滿足需求。

  設立一個皇家科學院,先由皇家來供養一大批自然學科的尖端人才,引用一些後世的教授資格評級,讓他們享受一些與官員相應的待遇,或是特殊津貼之類的。

  再在報紙上多宣傳一些他們的事蹟,通過提高他們的知名度變相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

  這應該足以扭轉數理化無人問津的畸形狀態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7 12:47
第1106章 培訓考核機制

  把中軍都督府僉事官李國維調入吏部任主事一職,這是秦牧為軍隊體系的將官進入文官序列開的一個小小的口子。

  李國維雖然已經是軍隊體系的人,但因為是舉人出身,所以容易得到文官的認同,這次調任也沒有引起太大的風波。

  朝會散了之後,秦牧把司馬安、路振飛、李源、劉伯全、楊廷麟、何亮六位內閣輔臣召至華蓋殿,幾個見禮之後,秦牧照例賜座、賜茶。

  劉伯全和楊廷麟是上次秦牧西征蘭州時,加東閣大學士銜,讓兩人一同入閣輔政的。

  何亮是秦牧考慮到軍隊體系不應該被排擠於內閣之外,久而久之,這必然又會造成重文輕武的現象。西征回京後,同樣加了何亮東閣大學士銜,命其一同入閣。

  現在大秦的內閣輔臣實則就有六位,只不過因為楊廷麟和劉伯全、何亮還分別兼任吏部、戶部、兵部尚書之職,平時還是在本部坐衙辦差,只有皇帝召開這種小範圍的內閣會議時,才參加議事。

  路振飛是一個很務實的人,平時不論是和皇帝還是和同僚,很少虛言客套。他接過宮女端上來的茶後,向秦牧謝過,然後將茶往旁邊的小幾一放,立即問道:“陛下今日召臣等前來,想必定有要事,還請陛下示下。”

  秦牧輕呷了一口茶,然後欣然地說道:“諸位閣老,想必都看到刑部統計上來的資料了吧。從這份資料可以明顯地發現,之前對各地同知、縣丞的司法培訓,對法醫進行的案件現場勘察培訓卓有成效。

  現在地方上的積案明顯減少。很多舊案都得到了迅速審理公斷,案件的破案率也大福度提高,百姓反應熱烈,多有稱頌,甚為可喜啊!”

  這倒是真的!

  以前的地方官員對司法普遍不熟悉,特別是那些進士及第後直接出任縣令的官員。他們是靠背四書五經考上進士的,對新的《大秦律》極為陌生。加上他們兼著行政職能,不可能把所有精力投到案件審理上,審案的效率可想而知。

  現在不同了,經過司法培訓的同知和縣丞,專管司法審理。不涉他務,加上有比較專業的現場勘察,破案率提高,案件的審理速度加快,這是必然的。

  對此,在場的六位內閣輔臣也十分欣慰,刑獄者死生所系,實為重事。

  每一件冤案的出現,對社會影響都極為惡劣。會讓很多老百姓因此對朝廷,對官員失去信任。

  而朝廷一旦失去這種公信力,統治基礎也就動搖了,這將是極為危險的事情。

  現在司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秦牧君臣自然是由衷的欣喜。

  李源慨歎道:“當初陛下要動用大量國幣培訓地方官員和法醫,老臣還曾遲疑過。如今看來,陛下實乃高屋建瓴,臣慚愧!”

  當初存疑的何止是李源一人?要不是秦牧強力推動,根本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效果,司馬安等人也紛紛起來請罪。

  秦牧含笑道:“諸位閣老,朕今日召見你們,要討論的話題正是與此有關。不可否認,四書五經博大精深,讓我們受益無窮。但所謂的半本《論語》治天下之類的說法,未免言過其實。

  諸位閣老都是國之重臣,為國事日夜操勞,每天署理的政務數不勝數,涉及到方方面面,你們應該最清楚,很多政務光靠聖人之言,光憑經史子集是不足以應付的。

  像劉卿主管的戶部,掌管戶籍、田冊、金融、財稅、工商、倉儲、收支、預算、市場調控等等,這些都不是光靠讀通四書五經就能勝任的。

  從司法、和案件現場勘察培訓所產生的良好效果,使朕意識到,朝廷的管理有必要進一步細化,或者說是進一步專業化,很多部門的官員,需要進行專業的培訓,才能提高效能。

  同時要建立一套完備的培訓機制,以便在將來能為這些部門源源不斷的輸送具有相當專業能力的管理人才。一些特殊的職位,必須要通過專業的考核,才能擔任。

  打個比方,一個人詩詞文章做得再好,如果不懂數學、幾何,不懂得核算帳務,貿然讓他現任戶部主事,那肯定是不行的。”

  劉伯全首先點頭道:“陛下所言可謂是一針見血!一個好的家庭主婦,懂得精打細算,那麼這個家庭才能維持得好。推而廣之,一縣、一府,一國,也莫不如此。

  管仲善於理財,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房玄齡善於理財,使唐太宗軍用不缺。細研下來,無論是管仲還是房玄齡,都是有相當專業能力的人,也由此可見,專業性的重要。

  臣贊同陛下所言。對一些需要專業管理能力的部門官員加以培訓,使之更為專業,以免出現外行指揮內行,弄得一片烏煙瘴氣的局面。”

  秦牧提出對現行官員進行職業培訓,專業課要達標方能繼續留任或優勢升遷。這個理由看上去冠冕堂皇。

  在座的內閣輔心中也很清楚,一些特殊的部門,確實需要專業的人才,比如楊廷麟主管人事,幹得很好,但如果讓他去署理賬務,恐怕就不行了。

  其實歷朝對於新科進士,放官之前也有一些培訓的,吏部也會對這些人進行考核,然後才給他們分派相應的官職,並不是每個人一考中了進士,立即就給你放官。

  但相對而言,歷朝放官前的這種培訓和考核,都非常簡單,主要只是看誰更適合哪個部門的工作而已,遠遠沒有達到專業培訓考核的程度。

  吏治清明的時候還好,但大多數時期,就連這樣的培訓和考核都形同虛設,起不到實質的作用。

  秦牧這個時候提出來對一些部門官員進行專業培訓和考核,是基於司法、法醫的培訓和考核已經取得良好的成績的基礎上,內閣輔臣們已經清楚地看到了這樣培訓和考核帶來的成效。

  因此,並沒有立即表示反對,不過還是存在一些疑慮的。

  路振飛說道:“若按陛下的意思,需要進行專業培訓和考核的部門官員不在少數,若是行之過急,難免導致大部分官員心生惶恐,難以安於本職工作。嚴重者可能會導致朝廷的運轉癱瘓。

  所以,臣以為,即便要對現任官員進行培訓考核,動作也不宜過大,應從一些邊角部門著手,循序漸進,慢慢向核心部門進行,如此方為妥當。”

  路振飛所言老成持重,得到了其他內閣輔臣的一致贊同。

  秦牧也頷首道:“路閣老所言甚是。那此事就暫且不要聲張,咱們就逐個部門逐個部門實施。而且,要培訓考核,總需要先找一些專業的師資。朕細想來,這些師資不必僅限於朝廷官員,以可物色一些相關領域頂尖的人才來擔任培訓教員。

  朕在這裡打個比方,像培訓戶部掌理田籍的官員,就可以聘請一些數學、幾何等方面的頂尖人才來參與編撰相關的培訓教材,並擔任培訓教員。相信有了他們的參與,相關的培訓品質更會上一層。嗯,這也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形式之一了。

  還可以聘請一些精明的帳房,教他們如果從帳目尋找邏輯,再根據這些邏輯推理,推斷出帳目中有無弄虛作假的成份。

  據朕所知,即便你的假賬做得天衣無縫,一些精明的財務人員也可以從某些地方,運用邏輯推理推測出你的帳目有造假的成分。

  比如一個使用了蒸汽機的紡紗廠,光是查他的收支帳目查不出問題來,但還可以通過追查這個紡紗廠消耗的煤灰的數量,通常一擔煤炭能提供蒸汽機多少動力,進而紡出多少紗,這個值基本是穩定的,這和帳面不同,這些通常是造不了假的........”

  秦牧才說到這,就讓在座的內閣大臣目瞪口呆了,各人心中都不禁自歎不如,而秦牧此時還在侃侃而談著……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7 12:51
第1107章 用意

  “一言而蔽之,就是查你的耗能,就能大致推斷出你的產量,如果耗能和產量相差太大,你帳面做得再漂亮,也必然存在做假賬的嫌疑。

  而這些,都需要有相當專業的人才知道,甚至只有從事那個行業的人才清楚內情,所以,在培訓的過程中,朕覺得有必要聘請此類的人來擔任教員。”

  隔行如融山,涉及一些專業知識的部門官員,當然是由這個專業的頂尖人才來培訓才對,而行業的頂尖人才,往往不是官員,而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人。

  比如做賬,最頂尖的人才肯定不是戶部那些讀四書五經出身的官員,而可能是各大商家的帳房,只有他們最清楚其中的門道。

  這些司馬安、路振飛等人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秦牧提出聘請這些專業的頂尖人才來做教員,對主管這方面的官員進行培訓,幾個內閣大臣覺得也在理,因此也同意了。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秦牧提出對這些部門官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同時聘請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來擔任培訓老師,這些做法除了要提高官員的專業知識,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從而提高整個部門的行政效率外,秦牧還隱藏著更深的用意。

  試想一下,一旦朝廷官員也必須學習,那麼相應學科的地位是不是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呢?

  比如戶部官員,必須參加數學、幾何等學科的知識,細分下來,又可分為金融、審計、倉管、會計等等。

  工部、軍器監、都水監、司農寺、太僕寺,欽天監等部門,要學習物理、化學、機械、農業、畜牧等相關的專業知識。

  在培訓之後,考核不過關,即便不被立即免職,也基本失去了升遷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官員會自發地注重這些學科,就連那些有志為官的讀書人,也會提前主動學習這些學科的知識。

  轉一圈下來,實際上數學、化學、物理、天文、地理、農業、牲畜等相關學科的地位就會不知不覺間得到極大的提高。

  朝廷沒有明文規定讀書人必須學習這些,但你想做官嗎?做了官想升遷嗎?想入閣拜相,光宗耀祖嗎?

  如果想,那麼請多多學習吧!不然你就算考中了進士,可能一輩子也只能做個八品小官,得不到升遷的機會。

  而相應學科的人才、長期擔任培訓官員的教授,地位當然也會水漲船高。他們作為各個學科的代表,同樣有促進各個學科的影響力,提高這些學科的地位。

  這樣下來,還用擔心沒人學習自然科學,還用擔心獨尊儒學導致的社會畸形現象嗎?

  當然,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地域遼闊,情況複雜,凡事不能急於求成。正如路振飛所說,就算要培訓,也必須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來,不能一窩蜂地上,否則會亂套的。

  等這些部門的官員都實行職業培訓加考核,那相關的學科的地位也基本提起來了。

  另外,宋徽宗雖然是亡國之君,但他的一些做法也可以借鑒一下。秦牧記得這位亡國之君曾設立畫院等,專門網羅行業頂尖人才進行交流創作,於是在那個時代出現了很多一流的書畫作品,比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等。

  那麼,宋徽宗能設立畫院,自己這個開國皇帝為什麼不能設立一個科學院,供養一大批院士呢?

  歷代的皇宮能養幾萬太監宮女,自己就養不起幾百個院士?

  何況就像內監研發司一樣,不但不用秦牧養著,相反,內監研發司的研究成果,已經成為皇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以此類推,養再多的院士,又有什麼關係呢,他們創造的效益可能會遠遠超過供養他們的花費。

  光是“皇家供養的院士”這一頭銜,估計就足以讓很多人擠破頭,爭著搶著爭奪了,根本不需要強行納入朝廷現行的體制內。

  也就不用受朝廷官員的制約,我愛養多少院士,我就養,你管不著。

  退一步說,誰沒有點愛好,秦牧作為開國之君,就強行把科學院納入朝廷的體制之內,又有誰能強行反對?

  有了皇家科學院,有了皇家科學獎,再加上以上的培訓相關專業的官員的舉措,相信各個自然學科的地位足以提高起來了。有了盼頭,就會有大量喜歡自然學科的人投入其中學習鑽研。

  至於科舉,就讓它繼續走它的老路,繼續鑽他的死胡同吧,它走不動了,自然會被取締,而不會因此導致整個社會的畸形發展。

  當然,這些心思是沒有必要透露給在座的內閣大臣的,自己一步一步的佈置,引導著大勢向這個方向發展就行了。

  秦牧的動作比較小,與六位內閣大臣在華蓋殿的榷商進行得也很順利。

  司馬安最後沉吟道:“陛下,對官員進行培訓考核時,有必要細化考慮周詳。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官員,精力有限,加上升遷的機會也相對小了,如果強制他們也參加培訓和考核,難免會讓這部分官員怨聲四起,同時也有失公允。”

  何亮說道:“司馬閣老所慮不無道理,然常言說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有部分官員參加培訓考核,部分官員不用參加,那麼參加的那部分必然也會心生怨言。

  陛下,臣建議不妨事先聲明,所有相應的部門官員都必須參加培訓考核,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即便年紀大一點,參加培訓考核,總能增加一些專業知識,提高一下他們施政能力。

  至於考核的成績,則不作為罷免官員的依據,即便沒有通過考核的官員,只要本職工作沒有出現嚴重的錯誤,也不用擔心被罷官,依然可以調任他職,或留任原職。

  考核的成績只作為升遷的依據,只有通過培訓考核的官員,才有機會得到升遷。這樣做既能激勵那些有志效力朝廷的官員努力學習,又可以避免引起全體官員的抵觸和反彈。”

  路振飛、楊廷麟、甚至包括司馬安聽了都附和道:“何尚書所言甚善,陛下,臣等附議。”

  秦牧想了想,覺得這樣也行,便點頭道:“嗯,那就按何尚書說的辦吧,這樣吧,先從軍器監和都水監的官員開始培訓考核,諸位閣老以為如何?”

  秦牧一問,大家就都同意了,軍器監其實很龐大,官員也不少,而且專業性很突出,涉及到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等幾乎所有的學科。

  都水監主管的是水利,涉及的學科有數學,幾何、機械等等學科。這兩個有司涉及的學科雖多,但在體制上,這兩個有司都不屬於朝廷的核心部門。

  在某些朝代,這兩個有司甚至只是工部下轄的一個監司而已,主官這兩個部門的官員品級也比較低,在這兩個有司先實施培訓考核,引起的反彈不會很大。

  這件事達成共識之後,秦牧又說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歷朝歷代無不極為重視教育,太學,府學,州學,縣學,學子入學不但免除學生的教育經費,每個學生每月還發放相應的口糧。

  這些扶持教育的制度,可以說是我華夏獨有,是以華夏文化代代傳承不息。但朕注意到一點,歷代都只注重人才的培養,卻沒有注重對師資的培養。

  老師承擔著知識的傳播重任,一個好的老師,可以培養出很多優秀的人才,反之則是誤人子弟,這是何等重要之事。

  而且教學與研究學問存在著不小的差異,一個學識非常高深的人,卻未必擅長教育學生、引導學生。

  有鑑於此,朕覺得非常有必要設立一些師範學院,專門培養專業的教師,並通過一些職稱的評定,給予相應的待遇,以鼓勵那些優秀的老師更好地教書育人。”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7 12:54
第1108章 提高福利

  華蓋殿裡,秦牧提出立一些師範學院,專門培養專業的教師,並通過一些職稱的評定,給予相應的待遇,以鼓勵那些優秀的老師更好地教書育人。

  尊師重教,向來是華夏的傳統,天地君親師,師與天地君親排在一起,足見對師的重視。

  國家這麼大,人口這麼多,需要大量的老師。但正是秦牧所說,歷代卻又從來沒有專門培養教師,大多數縣學或私塾的老師是由那些科舉失意者充任。

  這些落第之人,甚至根本沒有資格參加禮部試的人,別無出路,只能去做幕僚,或做教諭,或者自己辦個私塾收徒教學。

  這些落第者通常鬱鬱不得志,其學問水準也是參差不齊,根據機率學推算,便可以得知,他們中一定有很多人並不適合做老師,只會誤人子弟。

  而歷代的啟蒙教育,卻基本是靠這些人承擔的。

  秦牧由衷地感歎道:“國家要強盛,教育要先行!而要辦好教育,師資是最重要的部分。一個學校,可以沒有好的教舍,卻不能沒有好的老師。歷朝或是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做到對師資的培養。

  現在,我大秦國富民強,既不缺乏培訓經費,也不缺乏相應的條件,完全可以做到對所有官學的老師進行培訓,使其具備專業的教學素養,進而擇優去劣,將一些知識匱乏,品行不端的人排除出老師行列,以免誤人子弟。”

  楊廷麟一聽,立即說道:“陛下此舉,必將澤披天下,使無數人受益,臣深表贊同,願輔佐陛下早日達成此項德政。”

  “陛下聖明!”

  司馬安等人也都異口同聲的讚頌著,大秦連各州縣的杵作都統一培訓,豈會吝嗇於拿點經費來培養老師?在這件事上,誰要是反對,傳出去,怕不得被唾沫星子淹了!

  “對現在的老師的培訓工作,可以挑選一些聲望高、學識淵博、且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人來承擔。但這只是短效的機制,還要成立一些師範學院,長期承擔培訓老師的任務。

  師範學院的生源可由縣學的學生經考試後進入師範學院就讀。也可以讓具有秀才、舉人功名的人參加入學考試,通過考試者便可進入師範學院就讀。

  同時,所有通過考核,獲得教師資格的人,薪俸要給予相應的提高。朕聽說前朝一些州縣的教諭,薪俸之低,逢年過節才買得起一次肉。

  多數教諭難以靠薪俸供養父母妻兒,更不可能把妻兒帶在身邊,長年累月見不上妻兒一面。生活過得這麼艱苦,讓他們如何能安心教書育人?

  朝廷想要人才,而對那些承擔人才培養的人卻如此苛待。人人都說要尊師重道,但多數為師者卻是在艱難地掙扎求存。如果我大秦讓這種現象繼續下去,實乃我君臣之過失!”

  毫無疑問,秦牧這番話一旦傳出去,天下所有的教師都會感激在心,甚至可以說是感激涕零。這些受益的老師將成為大秦王朝堅定的擁護者,成為他這皇帝忠誠臣民。

  出於對皇帝由衷的感激,會讓他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自發貫徹皇帝的思想,進而影響千千萬萬的學生。

  這一切,將為秦牧推行數理化並軌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時李源猶豫地說道:“陛下,我大秦有兩千個縣。按平均每個縣有五個老師計算,萬就是一萬人,加上州縣、府學,合計起來,官學老師的數量恐怕超過兩萬人。如果大幅度提高老師的薪俸,將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兩萬名教師,若是每人每月增加一個龍幣的薪俸,那就是兩萬龍幣,一年下來,就增加二十四萬龍幣的開支,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是戶部尚書劉伯全在算帳。

  每年二四十萬龍幣很多嗎?確實不少。

  真的很多嗎?也不算太多。

  關鍵看你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值得在教育上投入多少錢。

  秦牧淡淡地說道:“我大秦現在的歲入,已經達到上億龍幣,多拿出二十四萬龍幣投到教育上,諸位大臣覺得很多嗎?朕不這麼覺得!人才,才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資源!在培養人才方面吝嗇投入,這是極為短視的行為!”

  其實對比大秦一年上億龍幣的歲入來算,在教育上增加二十四萬龍幣投入確實不算太多。楊廷麟首先對此表示了支持,緊接著是劉伯全表示支持。

  其他大臣對秦牧心意已決,加上投入的金額不是很大,而且是用在教育上,便也沒有再反對。

  和六位內閣輔臣達成共識之後,這件事基本上就是板上釘釘了。

  華蓋殿的這場會議至此而止,秦牧心中還有一些想法,但有些是不能與大臣們商議,有些是時機未到,不能提前說。

  司馬安等六位內閣輔臣離開後,秦牧踏著春日明媚的陽光回到後宮。

  以前的皇帝在前朝回後廷,一般是坐龍輦。在這一點上,秦牧比較特別,除了早朝時必要的排場之外,他平時出入前朝後廷,多是步行,身邊跟著三幾個侍從,排場小,不驚動人,因此不時能看到宮裡的一些趣事。

  這天來坤寧宮,就看到莫莫在睡著的若若臉上“作畫”,好不認真,直到秦牧走到身後,她才驚跳起來,看得秦牧忍不住哈哈大笑。

  被笑聲驚醒的若若匆忙爬下軟榻施禮,絲毫不知道自己臉上多了兩隻螃蟹。

  “若若,以後小心你姐姐,哈哈哈!”秦牧朗聲大笑,上去捏捏莫莫的臉蛋說道,“朕很期待,明天你會變成什麼樣子!”

  莫莫一臉訕訕然,小聲哀求道:“陛下,您行行好,別聲張好嗎?”

  “哈哈哈!皇后呢?”

  秦牧剛問完,就見楊芷自後殿出來,步態端莊。

  結果一看到若若那張臉,楊芷也忍不住噗哧輕笑起來,接著斥莫莫道:“你這丫頭!成天使壞,看把你妹妹折騰得,若若,快去把你臉上的墨蹟洗掉,君前失儀,這可是大罪!”

  秦牧懶得去管莫莫若若這對姐妹倆是如何的雞飛狗跳,上前牽著楊芷的手說道:“娘子,我餓了,快讓人把午膳端上來。”

  楊芷一聽,哪裡還顧得去管別的,連忙讓人傳膳。

  “夫君操勞國事,也要注意身體才是。”

  “娘子別說了,快一起坐下。”秦牧拉著楊芷一同坐下,他今天了卻了一樁大事,心情很是愉快,自己動手擺開兩隻玉杯,然後拿起銀壺斟了兩杯美酒,“來來來,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眼前春景正好,娘子,陪為夫飲此一杯如何?”

  “不妥,夫君剛剛嚷著餓了,尚未進食,豈可飲酒?夫君快先進些膳食吧。”

  宮女們快速把一道道菜肴送上來,楊芷奪下他的酒,一邊幫著布菜一邊勸著他快用膳,殷殷關切之情沒有絲毫作假。

  秦牧苦笑了一下,端起飯碗大口吃起來,楊芷在一旁幫他挾菜,這時殿門處突然傳來一串脆生生的童聲:“爹爹不知羞!爹爹不知羞,還讓娘娘幫挾菜!”

  殿門外一個漂亮的小姑娘走進來,不是明月是誰,她得意地輕刮著自己的小臉笑道:“明月都不用娘親挾菜了呢?爹爹……”

  “哎喲!寶貝女兒,快過來!”秦牧一見這個女兒,更是清風霽月的,把飯碗一放,立即起身把寶貝女兒抱到膝上噗地親一口,把明月親得一臉的油。

  結果人家也不客氣,油油的小臉直往他身上蹭。

  楊芷看到父女倆其樂融融的樣子,不禁想著,要是自己也有個女兒多好。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7 12:55
第1109章 遙遠的喜訊

  “爹爹,我再也不理哥哥了!”

  明月一邊說著,小臉一邊直往秦牧身上蹭,那小臉上的油全蹭到大秦皇帝的龍袍上去了,殿中侍候的宮女看得偷笑,真個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秦牧摟著寶貝女兒呵呵地笑道:“明月啊,怎麼了?是不是哥哥欺負妳了?”

  “爹爹,哥哥去揚州玩,都不肯帶上我。我不理他了!哼!再也不理他了……”

  “哈哈哈………”

  “爹爹帶我去好不好?”

  “好,等下次爹爹出去,就帶你去,咱們去香山賞紅葉,去草原騎馬……”

  明月一聽,頓笑逐顏開,從秦牧懷裡鑽出來,伸出右手那白嫩的小指急切地說道:“拉鉤,爹爹,咱們拉鉤……”

  “拉鉤就拉鉤!”

  秦牧還真和她拉了鉤,楊芷說道:“明月要乖,爹爹為國事操勞,還沒來得及進午膳,明月快到這邊來,讓妳爹爹先用完午膳。”

  “好!”這丫頭很乖,立即從秦牧的腿下跳下去,跑到楊芷那邊。

  楊芷摟著明月,不免想起了自己的兒子。

  秦業身為太子,這次與禮部尚書覃秋白一起,帶著三百多名新科進士去江陰和揚州祭祀,這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可不像明月說的是去玩。

  這次是秦牧主動讓長子去的,對此楊芷十分欣慰,這件事非同尋常,對鞏固秦業的太子之位有莫大的用處。

  但又正因為此舉意義重大,秦業還小,楊芷不免擔心他會出錯,那可就適得其反了。

  反正自從兒子離京之後,她就有些心神不寧的。

  秦牧一邊用膳一邊說道:“娘子不必擔心。業兒年紀雖小,但娘子教導有方,不會出什麼差池的。退一步來說,就算有所差池,也總好過一直把他護在羽翼之下,他身為太子,就得有所擔當。”

  “妾身曉得,只是……”

  “玉不琢不成器,娘子就別只是了,來。陪為夫飲一杯。”

  “爹爹,我陪你,我也要喝,我也要喝……”

  “妳?行,來跟爹爹乾一杯,哈哈哈……”

  “夫君你!明月,不許胡鬧!你還小,不能喝酒。”楊芷見明月去端酒杯,急了,連忙奪過。

  小明月也不敢鬧,只是小臉兒可憐巴巴的望著秦牧,秦牧向她遞了個眼色,哈哈大笑起來,小姑娘立即溜過去,熟悉無比的爬到他的腿上。

  秦牧一邊把酒杯遞到她嘴邊,一邊笑道:“乖女兒,慢一點,沾一點試試,別大口喝……”

  “夫君!哪有你這樣當爹的。”

  “哈哈哈……沒事,沒事,讓她嘗嘗,以後等她再大一點,陪我這個當爹的小酌兩杯,也是美事……”

  “呀!”明月淺嘗了一口,立即吐著小舌,漂亮的五官擠到了一處,“好苦……爹爹,我不要喝了,不要喝了……”

  “哈哈哈……”

  秦牧大樂,倒把楊芷急得親自打來羹湯餵明月。

  餵了兩口,見明月大口喝湯的狼狽樣,楊芷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用過午膳,秦牧回到蒹葭殿,便看到一份剛剛送進來的奏章,這是遠洋艦隊副提督柯宸樞和都僉事任重聯合署名、來自非洲好望角,經錫蘭、過孟加拉灣,到王賁城後轉用電報發回來的奏章。

  看到這份奏報,秦牧這位大秦天子都不禁有如墜夢中之感,攻破巴黎,生俘法蘭西國王、太后、首相,迫使法國割讓馬塞以及藍岸地區。還說服西班牙承認葡萄牙獨立,聯合哈布斯堡家族的力量,夾擊奧斯曼………

  “朕派出的是使團嗎?”

  秦牧神色怪異,拿著奏章左看右看,那樣子就像在看最新奇的玩意。

  正在沏茶的李香君忍不住嘻嘻地笑道:“陛下,還有一個葡萄牙卡特林娜公主呢!”

  “嘶…香君,朕怎麼覺得蒹葭殿醋味這麼濃呢?”

  “奴奴哪敢呀,人家可是公主。”

  “哈哈哈………”

  秦牧高興之下,和李香君打趣兩句,便立即招各個大都督和內閣大臣來議事。

  訪歐使團傳回的,是一份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大禮,狄中行、劉猛等人聽了,不禁彈冠相慶。

  內閣大臣李源卻有些憂慮道:“陛下,如果在非州北部的薩非港、葡萄牙的阿威羅港以及地中海的馬塞港都要駐軍的話,少則也要兩千兵馬,十艘戰艦。這萬里迢迢,花費必定不小,有必要……”

  秦牧擺擺斷他道:“有沒有必要,這要看你怎麼看待海外的利益。荷蘭、葡萄牙不過是彈丸小國,他們可以來到我大秦的家門口搶占大片的殖民地,我大秦這樣的泱泱大國,竟然經營不了幾個海港?”

  外交部左侍郎黃振林想了想說道:“陛下,西方各人的殖民方式與我大秦現行的策略確實有些不同。荷蘭、英國、葡萄牙等國,實際上多數是以貿易公司打前站,比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

  換而言之,西方各國的殖民過程,並不需要國家投入多少經費,而我大秦現在主要還是以海軍打前站。

  在通往歐洲的航行上的重要據點都已經被歐洲國家搶占的情況下,我大秦用海軍打前站,利於迅速控制航道以及搶奪沿途戰掠據點。

  但對比西方各國,我大秦在這擴張的過程耗費了更多的精力也是事實。在擴張的初期,因為有大量的戰利品彌補軍費支出,因此朝廷不但沒感到吃力,還有源源不斷的進賬。

  不過今後經營起來,初期總是投入大於收益了,如果不改變現在的模式,採取西方那種以公司經營的辦法,我大秦今後在海外的收支將有可能失衡,很多戰略據點支出可能會大於收益。

  因此,臣以為我朝不妨吸引一些西方國家的經驗,授予一些貿易公司相應的資質,讓他們去經營這些戰略據點。”

  實際上,黃振林說的,秦牧早有考慮,對遠洋貿易商社等幾個海外貿易公司,也給予了一些武裝,只是沒有像荷蘭東印度公司那樣,明確授予這些貿易公司海外殖民特權。

  秦牧很清楚,這麼做一定會有很多大臣反對。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陸權國家,大家的思想比較保守。

  而且這些貿易公司一但擁有海外殖民的特權後,公司的股東就會得到巨大的利益。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主要是由荷蘭的貴族及議會官員組成。公司有了收益也是進這些人的口袋,他們當然會支持公司海外殖民。

  大秦的貿易公司卻主要是由商人組成,公司盈利了,朝中官員分不到利益,他們會同意賦予商人開辦的公司海外殖民特權?

  如果讓朝中官員參股,官員那麼多,難道讓大家都一起參股?

  目前來說,實不宜搞這些。

  那麼,黃振林的提議,大致也只能採取一些折衷的辦法。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據點交由貿易公司去經營,大秦的海軍盡可能控制一些最重要的戰略據點就行。

  至於在歐洲幾個港口,光靠貿易公司經營是不行的,至少目前非常有必要駐軍。

  思前想後,秦牧先否決了黃振林的意見,接著說道:“縱觀整個世界,歐洲將是我大秦主要的貿易對象,目前在歐洲的幾個港口,不但有必要駐軍。

  而且為了進一步影響歐洲局勢,讓大秦的商人快速入進歐洲市場,同時配合中亞戰略落實,駐軍的數量還不能太少。目前柯宸樞已經派出一艘寶船,六艘飛剪式戰艦、五百陸戰隊前往歐洲。

  朕以為,應該再加派四艘飛剪式戰艦和五百陸戰隊前往,才足以保障大秦在歐洲的利益。必要的時候,協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艦隊,直接威脅奧斯曼首都伊斯坦堡……”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