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傲唐 作者: 唐遠(連載中)

 
e010203 2014-3-2 01:49:0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67 36250
e010203 發表於 2014-3-2 01:54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十章 李隆基的拍板


    “陛下,他們血口噴人,公然污蔑臣!”楊國忠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當著李隆基的怒斥陳玄禮和蕭華道:“陛下,陳大將軍和蕭侍郎早就對臣心存芥蒂,他們只是想借潼關兵敗之際公報私仇,致臣以死地,並不是一心為國的!臣一力堅持讓哥舒翰率軍出擊,只是想趁北方連續大捷,叛軍士氣低落,想放棄洛陽,縮回范陽之際,一舉將叛亂平息!”

    “陛下,臣是一心為國,處處為陛下謀劃考慮的,絲毫沒為自己的私利考慮過!但哥舒翰卻百般推辭,為了自己見不得人的目的屯兵怯戰,並大量招募軍士,甚至想做安祿山第二,以至錯過了最佳出戰的機會,讓叛軍得到了充足做佈防的時間!出戰時候也定是畏手畏腳,才致命二十萬兵馬敗于幾萬叛軍之手,這是哥舒翰的無能,並非臣之過!陛下應該重責哥舒翰及他手下的將領,而不應該是臣!臣有罪,但只是過失之罪,還請陛下明鑒!”

    楊國忠如此慷慨激昂,義正言辭的話讓殿內眾人都吃了一驚,連原本心思有點動搖的皇帝李隆基也微微吃驚,他也很快就認同了楊國忠所說是對的!他也一直認為楊國忠就是這麼想的!

    看到一番話差不多就讓原本臉色微變的皇帝臉色恢復了正常,楊國忠松了口氣,在諸臣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前,再道:“陛下,吾兒才十七歲,從未在軍中呆過,如何能領軍救援潼關,這不是把軍國大事當兒戲嗎?要是因為臣犬子之過失,以致潼關失守,那讓誰人來承擔這個責任?陛下,臣贊同遣大軍救援潼關,確保潼關不失,臣獻策讓哥舒翰出關作戰現在證明是錯誤之舉,臣是有罪,但臣會在事後向陛下請罪,聽任陛下的任何處置的!如今最重要的是,就是如何挽救潼關,保證京畿之地的安全,餘事以後都可以討論!”

    滔天的憤怒在楊國忠心內醞釀,他發誓,以後他不會放過陳玄禮和蕭華的!不過現在他沒太多的底氣指責他們,因為他也知道,皇帝也肯定在惱怒他所獻的餿主意,就從剛才李隆基在聽了陳玄禮和蕭華一番話後臉色的變化上就可以看出來!楊國忠太瞭解皇帝李隆基了,因此他也馬上慷慨陳詞了一番,然後再退一步,也在一定程度上認罪,給自己和皇帝一個臺階下,那才是皇帝喜歡的表現形式!

    不過陳玄禮卻誤會楊國忠話的意思,把楊國忠後面的話當作成心虛,也馬上再次站出來指責:“陛下,蕭侍郎所言甚有理,楊相公是此次兵敗的始作俑者,要是沒有他一再要求哥舒元帥出關作戰,而是依哥舒元帥所陳情的依關而守,絕不出戰,以此消耗叛軍的有生力量,賊軍是無論如何攻不下潼關的!為了振軍心,臣懇請陛下重責楊相公,並馬上遣大軍救援潼關!”

    蕭華還有其他一些官員也馬上跟著站出來,指責楊國忠擅權誤國,希望皇帝嚴加懲罰!

    不過魏方進馬上站出來,駁斥陳玄禮,說楊國忠此舉是一心為國,想早日平息叛亂,因此想趁形勢一片大好時候,舉大軍出擊,一舉平定叛亂,只不過哥舒翰統兵無方,導致大敗,理應重責哥舒翰。

    楊國忠也趁機站出來,將髒水再次往哥舒翰頭上潑,表示自己建言的初衷是好的,希望能借形勢好轉之際,儘快平定叛亂,還天下百姓以安寧,但哥舒翰作戰不力才導致大敗,“陛下,臣以為理應處斬哥舒翰,懲治其他作戰不力的將領,以慰軍心!不然軍心會更失,再也無法守住潼關的!”

    見兩派人當殿激烈爭執,李隆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了,花白的眉毛都擰在了一起,緊抓著龍椅的手上也爆滿了青筋,站在一邊的高力士心裡大急,他知道離李隆基發怒的時候快到了,但也無計可施。

    看到討論緊急軍情時候,兩派不同意見的人竟然要相互攻伐,嚴重“歪了樓”,只知道要怎麼往對方頭上加罪,而不討論如何救援潼關了,自己父親更甚,還想借機殺了哥舒翰,楊晞心內湧上一陣極度的失望和悲哀,很想沖上去,大聲喝斥一番自己的父親,還有另外幾人。

    但他最終還是忍住了,並在瞅准了一個兩方人都暫時低了聲音的時機,硬著頭皮站出來,以蓋過眾人爭論的聲音說道:“陛下,臣覺得現在並不是討論該治誰之罪之時,在潼關兵敗這次事件上,誰有罪,誰有功,誰只是無意中犯了錯,陛下自會明察,現在最需要討論的就是如何救援潼關!”

    “馬上派兵救援潼關,保潼關不失,而不是在朝堂上爭執要責誰之罪責,才是現在朝廷要做的最重要的事,餘事都可以等擊退叛軍後再議!陛下,立即派兵救援臣潼關是刻不容緩的事,不能有任何的猶豫了!臣再次請命,願意率軍急救潼關!臣一定可以救潼關於危難之中的!”

    在以宏亮的聲音震住場上諸人後,楊晞再次大聲說道:“請陛下給我幾千人馬,兩倍的馬匹,臣會以兩騎換乘的最快行進方式救援潼關!臣一定保證在明日天亮前,抵達潼關!只要陛下授權于小臣,主掌潼關軍務,全權指揮潼關的所有兵馬,臣一定不辱使命,將叛軍阻於潼關城外,否則甘願聽任陛下的任何處罰!”

    兩騎換乘是蒙元時候蒙古鐵騎征服天下經常採用的方式,可以在減輕坐騎疲憊狀態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行進,人馬都不歇息。蒙元之前軍隊中很少採用,但楊晞知道,現在是非常危急的時候,他也就提了出來,希望能以此證明自己的能力是不同一般的。

    楊晞不知道自己怎麼會有如此大的膽子,竟然當著皇帝及滿朝文武的面,如此張狂。

    或許是一種悲壯的感覺起來,什麼都不理會了,他不想在這樣的爭論中浪費寶貴的時間!

    聽楊晞再次如此力陳,一直在觀察皇帝臉色變化的楊國忠心裡有點寒意起來,心裡也充滿了悲憤,他明顯地感覺到了一直沒出聲的李隆基隱藏在心裡對他的不滿,甚至有想加他之罪的打算,突然而起的一種豁出去的感覺讓他不再爭辯和阻止什麼,上前一步與楊晞並肩站立,大聲作禮奏道:“陛下,臣支持犬子此要求,請陛下恩准,委犬子領救援潼關之重職,並掌領潼關之軍務!”

    一直皺著眉聽著場內諸臣爭論的李隆基,明顯感覺到了朝堂上諸臣對楊國忠的不滿,心裡明顯起了變化,他知道潼關的兵敗將許多大臣心裡積壓的對楊國忠不滿再次點燃,甚至一發不可收拾,心思有點動搖,甚至起了想給楊國忠加點罪,以平息眾怒的打算。

    但這個時候楊晞站出來再次請命了!

    聽到楊晞再次請命,楊國忠並沒再阻止,而是同意了楊晞請命,心裡一下子輕鬆了,惶惶然之下的他也沒再猶豫,在其他人站出來支持和反對之前,馬上拍板:“好,既然楊愛卿也如此請求,那朕就答應了你和楊四郎的請戰,委楊晞為潼關兵馬使,率三千人馬,六千匹馬,兩騎換乘急進,急救潼關!隨後朕會再令大將,統領更多的兵馬赴潼關!”

    李隆基的拍板,同樣震驚了朝中的大臣,原本想借此出口惡氣的陳玄禮也呆住了,他沒想到,皇帝真的會同意了楊晞的所請,及他們幾個人的串唆,讓這個十七歲的少年人領軍救援。

    有點拿軍國大事開玩笑了!

    不過他也驚異于楊晞所說兩騎換乘,星夜救援潼關的說法,這是現在所能採取最快的救援方法了,也在刹那間對楊國忠這個傲然在朝堂上陳詞的幼子起了刮目相看的感覺。

    不過並沒有什麼人馬上站出來,表示支持和反對!

    楊晞所言的急救潼關方式,讓讓朝堂內許多人震驚。

    潼關離長安有兩百五十裡路左右,如果打馬快跑,也要四五個時辰左右才可以到達,但馬是不可能一直以最快速度飛奔的,那樣跑上幾十裡,就會累斃。驛站的設立,就是隔一段距離設置可以輪換的馬匹,以供驛卒交替騎行,以最快速度傳遞軍情,一日行六百餘裡也有可能達到的。

    通過驛站快馬往潼關,半天時間應該抵達,只要人吃的消!

    但驛站的快馬數量有限,不可能有幾千匹換乘的!

    軍隊行進,一天的速度也就幾十裡,輕騎百多裡也算快了。但要是兩騎換乘,或者中途換馬,那速度會更快,到潼關的兩百五十裡距離,五六個時辰就可以到達。

    楊晞能說出這樣東西來,許多人已經認為楊國忠的這個幼子,不是不無學術之輩,是有點水準的。他所言其他的話,更讓大臣們吃驚,此子所講,非一般人可及,楊國忠更是沒有這個水準。

    在眾臣的遲疑中,楊晞上前一步,作禮後大聲應命:“是,陛下,臣領陛下的令,一定會率軍急救潼關,將安賊之叛軍阻於潼關城外!只是希望陛下還能滿足臣的幾個要求!”
e010203 發表於 2014-3-2 01:55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十一章 準備出發


    (新的一周,又是新的開始,期待書友們也有新的支持!週一沖榜中,求書友們的推薦票、收藏、會員點擊支持!)

    “你有什麼要求,可以儘管與朕說來!”也不知道是剛才楊晞所陳的這些話,包括形勢的分析,還有救援的手段等打動了李隆基,讓他消除了楊晞年齡太小的疑惑,堅定了讓這個少年人率軍救援潼關的念頭;還是因為包括楊國忠在內的朝中大臣都支持讓楊晞領軍急救,讓李隆基堅信了楊晞可以領軍;或者是猜到了楊國忠現在的心思。在聽楊晞提要求後,李隆基也沒猶豫就答應了楊晞所請。

    “請陛下賜臣以手令,可以節度潼關附近任何一支人馬,不聽號令者,臣有權做出任何的處置!”

    “朕許了,馬上就給你朕的手令!”李隆基在大臣們站出來反對之前就答應了,甚至沒什麼猶豫。

    見李隆基答應了他這個請求,楊晞松了口氣,也趁沒有其他大臣站出來發表不同見解時候,繼續提要求道:“還有,潼關前線如何佈置,如何禦敵,臣希望都由臣依據形勢做出判斷,朝廷不要插手,至少在潼關之危解除前,不要強令臣如何行事!”

    “啊?!”殿內有了發出驚歎了,如果說前一個要求楊晞提了還算說的過去外,那後面提的這個要求,可是有點過分了,要是皇帝從大局出發,做出其他考慮,那楊晞也可以不聽嗎?

    不過楊國忠對楊晞所提的要求卻並不驚訝,他驚訝的是自己這個兒子想的這麼遠,也這麼大膽,能想到這麼多,還敢當著皇帝及這麼多大臣的面,公然提要求。

    在楊晞及眾臣的注視中,李隆基略作思考,也同意了楊晞所請:“好,朕允!朕會賜你手令和寶劍,節度潼關所有的軍務,在潼關之危解除前,朝廷不插手潼關的軍務,要是有任何膽敢不聽從你號令者,可以用朕所賞賜寶劍處斬,先斬後奏!你還有其他要求可以一併提出,不過朕也醜話說在前頭,要是朕答應了你這些條件,你還是守不住潼關,那朕定不饒你!”

    “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竭盡所能,擊敗賊軍,守住潼關,還京師以安寧!不然臣會以死謝罪!”楊晞說的非常傲然,也馬上再提了要求:“陛下,臣領軍出發後,希望陛下能令更多人馬,火速支援潼關,以防不測!潼關現在所餘皆是潰兵,毫無鬥志,要是賊軍在清掃戰場後,肯定會傾力來攻,僅憑陛下給臣帶去三千兵馬,是很難守住潼關的!還有,守城所需的軍需也必須要及時送上……”

    趁著表忠立志之際,楊晞又提了一些要求,並將自己抵達潼關後,如何迎敵之策都講了一下,也就是剛才所講那些的補充,聽的李隆基甚是欣喜,楊國忠及其他大臣們很驚訝。

    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人,能說出比他們在場這些人更有見地的建議,如何會不讓人驚訝?

    看來楊晞真的對潼關戰事有過深思熟慮,因此今日才敢當殿請求率軍救援;也有不少人認為,今天是楊國忠和楊晞在唱雙簧,目的就是想機掌握軍權,壯大楊家的勢力。不過有此想法的人還是敬佩楊國忠的大膽,或者說鄙視他為了獲取權力不擇手段,連自己的小兒子都推到前臺來了!

    但沒幾個人猜到楊國忠此時的想法!

    他是有種想犧牲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來挽救自己家族免遭厄運的打算。

    要是楊晞救潼關不及,罪就在楊晞身上,可以讓朝廷處置楊晞,他這個當父親的捨得讓自己未成年的幼子率軍出征,足夠表明他所有的決定都是為了國家大義,為了擊敗叛軍才為的,別人就不要以此來斥責他,皇帝那裡他也可以理直氣壯地為自己解脫;要是楊晞饒幸成功了,將叛軍阻擋在潼關城外,那他再也不要有任何的擔心,兒子所立下的大功,大半可以歸到他這個父親的頭上,他們楊家的聲望將大漲,楊晞也可以推到前臺去,在皇帝面請求賞賜,甚至求官。

    斷臂求生還是錦上添花,這就要看楊晞如何表現了。聽楊晞說的頭頭是道,楊國忠在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起來之時,又看到了希望,這些日子自己這個兒子表現大不同以往,難道真提受傷後開竅了?

    但現在已經不是追究這一點的時候,在聽了楊晞一番陳述,皇帝又答應了後,馬上就站出來,以非常明確的態度支持了自己兒子的要求:“陛下,要遣將急救潼關,一定要將潼關所有軍務都交禦,不然如何統領諸軍?潼關前線的形勢瞬息萬變,只有前方指揮的將領才能依據具體的形勢變化做出調度和判斷,因此陛下和朝中大臣肯定不會對前方戰事指手劃腳!”

    見楊國忠如此表態了,韋見素等人也站出來附和。

    這樣等於差不多將這件最重要的事搞定了,接下來李隆基留下楊國忠、楊晞及韋見素、陳玄禮等幾名重要的朝臣商量救援潼關的細節事件。剛才楊國忠已經提議,讓楊晞率領他主管訓練由李福德、劉光庭等心腹所領的三千人馬,交給楊晞指揮,以這三千人馬,兩騎換乘的方式在第一時間趕往潼關。

    李隆基已經命令這支人馬快速準備之中,一挨準備好了,馬上就出發。他也正式下詔,委尚輦奉禦楊晞為潼關兵馬使,全權接管潼關軍務,並免去哥舒翰兵馬元帥之職,以白身效力於軍中。

    哥舒翰及他麾下將領的罪責,待潼關戰事結束後再議!

    也就在與李隆基及幾位朝中重臣的商量中,楊晞知道了潼關兵敗的具體的經過。

    六月四日,朝廷在緊急朝會後下詔令哥舒翰出關作戰。哥舒翰在連續抗表幾次,陳明理由沒得朝廷應允後,只得率大軍東出潼關。七日,在河南靈寶縣西原,遇上敵將崔乾柏的軍隊。

    叛軍早有準備,佔據險要位置對付唐軍。為破僵局,哥舒翰準備以兵力優勢,強攻叛軍。

    八日清晨,也就是今天早上天剛擦亮,哥舒翰令部將王思禮等將率精兵五萬居前,龐忠等率十萬人馬隨後跟進,另置三萬人登上黃河北岸高地瞭望,鳴鼓助威。

    潼關至陝郡間有一隘道,長七十裡,南面靠山,北臨黃河,最窄處僅能容一車通過,安祿山手下大將崔乾佑以不到一萬的老弱殘兵作誘餌,親領精兵五萬人,在隘道兩側設伏。

    急於擊敗叛軍的唐軍在沒仔細觀察敵情的狀況下,進到隘道裡面,前軍深入隘道後,敵伏兵四起無數的木頭、石塊從天而降,唐軍死傷無數,一片混亂,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

    哥舒翰見勢不妙,馬上令氈車為前驅,準備借氈車的掩護沖過伏擊圈,繞到叛軍後方。但此計被崔乾佑識破,他馬上令十多輛裝滿乾草的車擋住唐軍的去路,並縱火焚燒。

    此時恰起東風,煙霧盡往唐軍陣中飄來,官軍混亂不堪,甚至發生自相殘殺之事。叛軍精騎一部從南山方向出現在唐軍背後,突然襲擊。官軍更加驚駭,亂了首尾,迅速潰敗。黃河北岸的三萬官軍見大勢不好,也不戰而逃,哥舒翰不能制。

    這是監軍宦官在戰事進行遭到兵敗後,第一時間發回來的戰報,並且還有持續的戰況傳來,但都是慘敗的消息,至於哥舒翰到了何處,有多少軍士倖免于難,潼關的防守如何,現在並不清楚。

    也不知道是因為聽了楊晞一番陳述,對楊國忠這個幼子態度有了改觀,還是因為身份及使命感使然,在商量了一會急援潼關的細節,並決定將由何人統領後續的救援人馬時候,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主動請命了:“陛下,國之危難,末將不敢苟存于宮中,潼關危急,臣願率後續人馬救援潼關!”

    開元二十六年十一月,析左、右羽林軍置龍武軍,設左、右龍武大將軍各一人,當年起兵助李隆基奪得皇位,誅殺韋皇后、安樂公主的陳玄禮任左龍武大將軍,可以說是李隆基最親信的人物之一。

    見已經年近六旬、任禁軍將領的陳玄禮主動請命,李隆基有點意外,但知道現在不是論其他事的時候,他也只略作考慮就答應了,“好,朕准了陳愛卿所請,立即令你召集長安城內外的兵馬,最少五萬,以最快速度救援潼關,不得有誤!”

    “是,陛下!臣遵旨!”陳玄禮領命後,立即作禮而去,準備去了!

    李隆基走到也準備離去的楊晞面前,伸手拍拍楊晞的肩膀,認真地看了一會,隨即長長地歎了口氣,“楊四郎,朕希望你能如你所說那樣,擊退叛軍,守住潼關,不要讓朕和你的父親失望!”

    楊晞傲然挺立,以一副立正的姿態回答道:“一定不會讓陛下和父親失望的!”

    “好!你到了潼關之後,要是形勢安好,可以守住潼關,馬上傳來平安火;要是局勢不利……朕也只能另做打算了!你們去吧!”李隆基說著,揮揮手示意楊國忠領著楊晞去做準備了!

    楊晞也沒再猶豫,催著還想再說幾句的楊國忠快步走出了殿外。

    已經有人來傳,李福德、劉光庭所領的三千人馬已經在宮外集結完畢,所需馬匹也準備好了,可以出發了!
e010203 發表於 2014-3-3 01:07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十二章 危急的潼關前線


    (週一需要大量推薦票支援啊,親們,多砸幾張過來吧......)

    已經換上了一身輕薄束甲的楊晞在楊國忠的伴隨下,騎馬來到這支據楊國忠說算是留守長安城內最精銳的人馬面前,準備在訓示一番後,率軍出發。

    府中家將三百人,也已經在楊國忠的命令下,在附近集結,等待命令,護衛楊晞一道出發。

    這是府上的私兵,是屬於楊國忠個人的,都是些忠心耿耿之士,由護院頭目楊東率領。

    這三百人平時就是府上的爪牙,看家護院,充當打手,可以說都是窮凶極惡之徒,他們打過架、殺過人,做過很多見不得人的事,平時的訓練及所得的待遇比一般軍士都要好。

    楊國忠府上護院家將有四百多人,這次大部交給了楊晞率領,也足見楊國忠表露的一份愛護,還有就是對這次行動的器重。誰都知道,關鍵時刻能救主將性命的,大部都是所率的私兵。可以說楊國忠將楊晞的性命交到了自己所豢養的私兵手上,並一再嚴令,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能讓楊晞有閃失。

    楊國忠策馬使至列隊整齊的三千人馬前,訓誡了一番,告訴李德福及劉光庭兩將及其麾下的軍士,這次將由其四子楊晞率軍,急馳潼關,救潼關於危難之中,要將士們嚴格遵守楊晞的命令,不得有誤。

    楊國忠幾句訓誡完了後,楊晞上前,在馬上傲然而立的他,冷著臉看著整齊列隊的軍士,以非常威嚴的口聲吼道:“弟兄們,潼關危急,需要我們即刻去救援,多餘的話本兵馬使也不多說了,只有一句,那就是嚴格遵守本兵馬使的命令,拼死殺敵,要是有怯戰不前、不聽號令者,殺無赦!”

    說著“咣當”一聲從腰間拔出剛剛佩上一會的佩劍,以極快的動作將身邊一名小校手中的幡旗砍斷,沒任何側目就揮劍歸鞘,再怒吼道:“傳本兵馬使軍令,全軍馬上出發!”

    楊晞說話間那自然流露的殺氣讓一邊的李福德、劉光庭兩位楊國忠的親信都感覺到了,讓他們不自禁地打了個冷戰,伴楊晞而立的楊國忠也有這種感覺,這讓他很駭然。

    自己這個兒子,什麼時候身上有這種氣勢流露了?但現在已經不是探究這個的時候了,楊晞這種氣勢的流露讓楊國忠放了心,有這種殺伐果斷的表現,在赴潼關後,楊國忠已經不太擔心自己這個小兒子能不能統禦諸將了,只要楊晞不是故意裝出來的就行了。

    隨著楊晞命令的下達,李德福、劉光庭兩將已經在應諾後飛馬過去喝令軍士出發,並率先賓士而去。一時間,皇宮外,往通化門方向的大街上,響起了急驟的馬蹄聲。

    看著軍士們陸續出發,楊晞調轉馬頭,對身側的楊國忠行了一禮後道:“父親請回吧,孩兒也要出發了,孩兒一定不負聖望,不給父親丟臉,以最快速度抵達潼關,將安賊之叛軍阻於潼關城外,替父親長臉,替我大唐消除將臨的災難,替我們楊家消除將臨的大禍!”

    楊國忠有點老淚縱橫的樣子,滿是憐愛地看著楊晞,哽咽著道:“晞兒,一切都要小心!要是潼關情況緊急,你一定要保證自身的安全!你娘還不知道你要去潼關,要是她知道,不知會有多擔心!”

    “父親請放心,就等著孩兒傳回來的好消息吧!”楊晞再作一禮,即拔轉馬頭,“駕”的一聲中,追著已經走了一半的軍士而去。楊東率領的三百家將也快速跟上!

    楊國忠口中所說的精銳人馬,各方面表現果然不同一般。

    如今是盛夏酷暑日,他們出發時候正是午後最熱的時候,驕陽炙考下,地表溫度非常高。不過如此讓人崩潰的天氣情況下,三千軍士還是嚴格遵守號令,以最快的速度東行,沒有人敢懈怠。

    從長安出發到日落時分,差不多三個時辰左右,大隊人馬已經行至渭南附近,粗粗估計已經走了近百里。酷暑天氣下,人馬能有這個行進速度,行進途中只有少數軍士吃不消倒下,馬匹也折損不多,讓楊晞放了點心。渭南離潼關還有一百六十裡左右,接下來是晚上時間,雖然說晚上行進速度達不到白天時候,但晚上涼爽,人馬的不適程度會降低一些,以一夜時間行進一百六十裡,應該不在話下。

    楊晞下令,暫時休息,從渭南補充一批戰馬,替換體力不支的馬匹,軍士並不停留,繼續出發,食物和飲水都是在馬上補充的。這讓李德福和劉光庭兩將不解,也有點抱怨。

    但在楊晞的說明及嚴厲的命令下,也不敢違抗命令,指揮軍士繼續前進。

    入夜後,從渭南到潼關的官道上,可以看到一支點著火把的長龍,在快速行進。

    在行進途中,楊晞已經遭遇到數次急馳的驛站快馬,都是從潼關往長安傳求救急報的。

    這讓楊晞放了點心,有求救的急報往長安傳,也沒遭遇到潰兵,說明潼關還在哥舒翰的手中,沒被叛軍攻佔,這是大幸。要是潼關落入叛軍之手,那憑他這三千兵馬,想奪回潼關可是太難了。除非叛軍在攻佔潼關後、興奮之下不加強防守,給他以可趁之際,突襲得手!

    “希望上天能助我,在潼關失陷前抵達那兒!”這是楊晞一路行去過程中不時發出的祈望。

    -----------------

    天已經快淩晨,潼關城頭上依然一片燈光通明,來回巡邏的軍士不斷!

    率殘部逃回關的哥舒翰,令殘部加強守衛,不得有任何懈怠,嚴防安祿山的叛軍趁機攻城。

    同時一再派出使者,請求朝廷派大軍救援,他已經連續派出了六波人馬,請求朝廷救援。

    哥舒翰知道,要是朝廷不馬上派兵救援,僅憑他手下這些不滿萬的殘兵敗將,要守住潼關無異於癡人說夢,難於登天。不過哥舒翰到底是久經沙場的戰將,一生征戰無數的他,知道將所有希望寄託在朝廷救兵上不太現實,很多時候要靠自己,即使朝廷在接到他發出的求救急報後,馬上遣將馳援,但最快也要在兩天后才能抵達潼關。叛軍取得大勝後,一定會趁勢攻城,在朝廷救援兵馬抵達潼關之前,要如何守住城池,是件很考驗人的事,也是他必須要佈置妥當的,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哥舒翰知道潼關對於長安的重要性,這也是他一再堅持只據關而守,不出城作戰的原則所在。將叛軍阻在潼關城外,與叛軍打消耗戰,等待勤王之師抵達,不讓叛軍長驅直入長安,這是目前能做的最重要的事,也是最正確的行為。但朝中那般急功近利的短視之徒,特別是宰相楊國忠,一再蠱惑皇帝,令他率軍出關作戰,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前車這鑒讓他不敢不從,終於在三次上表抗爭無果後,朝廷令他出關作戰的命令第四次傳來之時,他被迫率絕大部分人馬,出城與叛軍主力作戰。

    雖然他是被迫出戰的,但依然小心謹慎,將近二十萬大軍分兵幾段前進,以防中伏!

    但人算不如天算,如此小心謹慎,依然在隘道中被叛軍伏擊。

    因為曾有預料,哥舒翰也馬上採取了應對之策,令氈車開道,準備強行突破隘道,繞至叛軍後方,以優勢兵力將叛軍擊潰。但叛軍採用了火攻,整個山谷都被草料燃起的大火封住了,前軍再也頂不住火攻與頭頂上箭矢、長木、石頭的攻擊,很快潰敗。而退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往來時的路逃。

    幾萬潰兵往後逃,將後面十萬人馬也沖亂了,叛軍各部輪番對潰亂的官軍展開攻擊,哥舒翰根本不能控制局面,最後在幾百騎親信人馬的護衛下,自首陽山西渡黃河,再繞回到潼關。

    幸好他在潼關還留了三千兵馬,有這三千兵馬的接應,潼關才不至於棄守。

    經初步盤點,出關的二十萬大軍,潰逃回潼關的不到八千。

    潼關城外,原本用來拒敵、深達數丈的禁溝,都被唐軍將士填滿了。許多有幸逃回潼關的軍士,就是踏過禁溝中同伴的屍體,才回到城內的。

    二十萬人馬一天之內就潰敗,讓哥舒翰近乎絕望。

    但他依然沒放棄,想依靠萬餘潰兵憑潼關天險防守,同時派人四下搜集流失的潰兵。

    哥舒翰相信,只要朝廷救援的兵馬及時抵達,還是能守住潼關的。

    但現在禁溝被逃跑回來的已方軍士屍體填滿,很讓哥舒翰頭疼。

    原本可以憑禁溝的天然地形拒敵,使敵不能臨潼關城下,但現在已經被屍體填滿了,叛軍可以踏著屍體攻至潼關城下,展開攻城行動,僅憑城內萬餘的潰兵,怎麼能守住潼關?

    哥舒翰已經令一部軍士連夜清理禁溝內的屍體,並派人搜集附近的潰兵,準備迎擊天亮以後叛軍的攻城。任務已經安排下去了,哥舒翰很累又很困,但他沒有一點睡意,依然在苦苦思索著禦敵對策。

    原本他就是回京養病的,征戰多年落下的一身傷病讓他苦不堪言,如今天熱,荒亂之亂逃回再次讓他受傷,為了保持體力,他也斜躺在榻上,閉著眼睛思索問題。

    正在這時,門外傳來動靜,還有響亮的話語,好像有一隊人馬往這邊過來,好像還有軍士驚恐的叫喊,哥舒翰不悅地皺起了眉頭,正想大聲訓斥守在外面的軍士,敵還未至,怎麼可以這麼慌亂!

    “元帥,是末將!”

    隨著一個應答的聲音,一名身穿束甲、身材魁梧的將軍閃進屋內,跟在他後面的是幾名武將及軍士。這是哥舒翰提拔的隴右十將之一、特進、火拔州都督、燕山郡王火拔歸仁。火拔歸仁是在哥舒翰回潼關一個時辰前逃回來的將領之一。幾個時辰前,哥舒翰佈置給其任務,讓他防守南城。

    “燕山郡王,有何事要稟報本帥的?”這個時候,火拔歸仁擅離職守,不在自己的位置上領軍佈防,讓哥舒翰很不悅,馬上坐起了身,狠狠地瞪著火拔歸仁。

    火拔歸仁上前作了一禮,道:“元帥,因為朝中那些無能人士的指手劃腳,我軍遭遇大敗,二十萬兵馬蕩然無存,再無能力與叛軍對陣,今日末將來,是有一事要請求元帥的!”

    “什麼事?”哥舒翰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元帥,我們已經無法與叛軍對抗,潼關肯定不能保,潼關不保,長安必失,安祿山取得天下是必然的事,即使如今的朝廷已經不能抵擋叛軍,不若我們棄暗投明,歸降于大燕,向大燕皇帝請降,那樣可以繼續榮華寶貴!”火拔歸仁很恭敬地向哥舒翰請求道。

    “什麼?”哥舒翰大驚失色,一下子從榻上起了身!
e010203 發表於 2014-3-3 01:08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十三章 被挾持


    “哥舒元帥,如今你已經兵敗了,而且敗的很慘!不說其他的,僅憑潼關現在的這萬餘殘兵敗將是無論如何都是守不住關隘的,還不如向大燕皇帝請降,”火拔歸仁當然不意外哥舒翰的驚異,不急不慢地說道:“大燕皇帝奪取天下是遲早的事,要是你獻潼關而降,他們一定不會虧待你的,肯定會有不差於你現在這般的高官厚祿等著你,也不會虧待我們這些跟隨你的人的……”

    “燕山郡王,潼關危急,豈可以議論這種事情!”哥舒翰冷著臉,打斷了火拔歸仁的話,“如今我軍新敗,軍心正不穩,你萬萬不可有此想法……”

    “不!”火拔歸仁也打斷了哥舒翰的話,怒吼道:“元帥,你二十萬大軍幾近全軍覆滅,你覺得朝廷會放過你?你難道你還想步封常清和高仙芝的下場嗎?即使你還想再為大唐朝廷效力,但皇帝和楊國忠那奸賊,會放過你嗎?封常清和高仙芝的下場也就是你最終的結局!”

    一聽火拔歸仁說起封常清和高仙芝,哥舒翰氣勢頓泄。

    這也是他最擔心、最顧忌的事情之一,在兵敗以前都有這種顧慮。他一直怕不聽朝廷令,不出關作戰的行為又被朝中一些人指責並定罪,落個與封常清和高仙芝一樣的下場。

    他知道,宰相楊國忠一直想對付他,令杜乾運屯兵在灞上也是提防他的,他手下將領王思禮、龐忠等早就勸他採取辦法,誘殺楊國忠,以除後患,但被他以這種行為等同于安祿山的叛亂為由拒絕了。

    如今兵敗,楊國忠更有理由對付他,甚至置他於死地,而且還是名正言順的。皇帝也肯定震怒,絕不會輕饒他的。如果他將潼關丟了,那罪責就更大了,落個滿門抄斬也有可能。憑他現在手上的這些殘兵敗將,想守住潼關難度太大了,即使能上下齊心也不可能,除非朝廷的援兵馬上抵達。

    投降安祿山?憑他這麼多年的名聲,要是投降了,安祿山應該不會虧待他的,即使他設計讓朝廷除去了安祿山的族兄弟安思順和安元貞也是如此,火拔歸仁的話讓哥舒翰有點心動了!

    但真的要讓他馬上下決定背叛效忠了幾十年的大唐朝廷,他又下不了決心。

    還有,他很多的家人還在長安,要是他歸降了安祿山,那家人肯定會遭殃的!

    不,絕不能聽從火拔歸仁的話,不說家人會遭殃,他的一世英名也會毀於一旦!

    但他所遭遇的大敗,又肯定不為楊國忠、韋見素等人所容,這些人也會置他於死地的?怎麼辦?

    火拔歸仁從哥舒翰的猶豫神情上看出來了這位老將有點心動於他的蠱惑,繼續勸道:“元帥,你也知道楊國忠那奸賊是怎麼對付你的?那個奸賊為了除去他厭惡的人,設計除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兩位為朝廷立下卓著戰功的大將,你也是他不能容的人。想必你也知道,朝廷授你以同平章事時候,他是強烈反對的!你在潼關領軍,他在後面防備你,甚至想趁機插你一刀,要不是你察覺先機,設計除去了杜乾運,說不定你現在已經被人砍了頭謝罪天下了!大唐朝廷不能容你,一定會置你於死地;而大燕朝廷肯定會非常歡喜你的請降,會給予你重用,你何必自尋死路,並連累我們這些弟兄呢?”

    火拔歸仁的一名副將也馬上跟著附和:“是的,元帥,燕山郡王說的在理,靠潼關的這些殘兵敗將是守不住關城的,與其狼狽地被俘,還不如體面地請降,那樣我們都會得到禮待的!望元帥為我們這些好不容易於亂軍中揀回一條性命的人考慮一下生死與前程,也為你自己的前途和性命考慮一下!”

    “是啊,元帥,我們向大燕皇帝請降,一定會得到禮待的,我們又不是漢人,我們只是向大唐歸降的胡人……”

    “元帥……”

    有更多的人跟著火拔歸仁規勸哥舒翰,要哥舒翰開城請降,向安祿山部投降!

    被部下將領說的心慌意亂的哥舒翰,在大聲喝令部將們不要再嚷嚷,讓他想一想後,背著手很吃力地在屋子裡踱了幾步。身邊可信任的將領們,王思禮、龐忠等人都被派去守城了,連個可以商量的人都找不到,火拔歸仁並不是他的親信,他肯定不會只聽火拔歸仁和其手下所說,就聽服於他們。

    火拔歸仁也揮手阻止了手下將領繼續言語,等著哥舒翰做出決定,但他暗暗示意他的親兵們,做好萬一的準備。

    哥舒翰在踱了十幾圈後終於停下了腳步,也下定了決心,以很威嚴的眼神看著火拔歸仁等人,幾乎一字一句地說道:“燕山郡王,本帥不能答應你們的所請!本帥不想做叛節之臣,皇帝陛下給予了本帥以最大的信任,加同平章事於我身並令我統帥潼關兵馬,我不能辜負陛下的信任和重托!本帥一定會與潼關共存亡,決不會做出投降失節之事,你們不要再說了,今日本帥就當這事沒發生過,不會向朝廷呈報,快回去守城吧,叛軍很可能天亮就會攻城!”

    哥舒翰的拒絕讓火拔歸仁很失望,他不甘心地再請求道:“元帥,楊國忠那奸賊一心想置於你死地,如今你大敗而歸,他肯定不會放過你,或許朝廷責你罪、免你職、押你回長安的詔令已經在路上,你就甘願步封常清和高仙芝兩將的後塵?”

    “燕山郡王,休得再言,本帥不允許你胡言亂語,動搖軍心,不然嚴懲不怠!還不速速退下,回去守城,我們一定要嚴防叛軍趁天剛亮之際攻城!”哥舒翰怒吼道。

    哥舒翰統兵數十年,經歷大小戰事無數,以鮮血鑄就的威嚴是很駭人的,他如此一喝令,許多將領不敢再言語,並悄悄地挪動步子,準備退下。

    但火拔歸仁並不是普通的將領,他是火拔部落的頭領,出身與哥舒翰差不多,經過的戰事也無數,還被朝廷封了燕山郡王,爵位還在哥舒翰之上,即使哥舒翰以元帥的身份斥責他什麼,他也不是很害怕,反正他已經堅定了向安祿山叛軍投降的打算,當下也毫不避讓地瞪著哥舒翰,並又問了一句:“哥舒元帥真的要一意孤行,不理會我們這些弟兄們的性命和前程?只為自己的名節考慮,要以不到一萬的殘兵敗將與大燕皇帝對抗到底?”

    哥舒翰從火拔歸仁的言語中感覺到了異常,也不回答火拔歸仁的問詢,而是大聲地朝外喝令道:“來人,速將此逆蠱亂軍心的亂臣賊子拿下,聽候處置!”

    見哥舒翰要翻臉了,火拔歸仁也不示弱,馬上命令自己所領的親兵先發制人!四名親兵拔出刀,沖到哥舒翰面前,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守在外面,聽到哥舒翰喝令的十幾名親兵快速沖進來,想執行命令,但卻被早有準備的火拔歸仁的親兵砍翻在地。火拔歸仁及他手下將領的那些親兵沖到外面去,以極快的速度將哥舒翰的其他親兵都制服作並殺害了。

    他們動作很迅速,下手很利索,甚至未鬧出大的動靜,附近城頭的巡邏的軍士都不知曉。

    將哥舒翰身邊所有親兵都殺死後,火拔歸仁走到被他親兵以刀挾持,氣極敗壞的哥舒翰面前,恭敬地作了一禮道:“哥舒元帥,請恕末將的不敬,末將也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的,末將也是為你好,這樣做的理由剛才都已經講明白了,還請元帥委屈一下,日後末將一定向你賠罪!”

    “火拔歸仁,你竟然敢以下犯上,挾持本帥?還不速速放開本帥,不然本帥當不饒你!”被挾持的哥舒翰依然不失猛將風采,威嚴的喝令道,“你以為憑你的命令,就可以控制潼關嗎?”

    但火拔歸仁絲毫不以為意,還抽抽嘴笑笑,道:“元帥,你別再作無謂的抗爭了,只要你聽從本將的請求,不再作拿潼關城這些殘兵敗將做無謂的抵抗,向大燕皇帝請降,給我們這些弟兄們一條生路,那末將和屬下這些將領依然以元帥為尊!末將再次懇請元帥,請你傳達命令,令將士們放棄抵抗,打開所有城門,迎接大燕軍隊進城!”

    “不可能!”哥舒翰沒考慮就拒絕了,“火拔歸仁,本帥不可能接受你的威脅,做出如此失節之事,本帥不想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不過哥舒翰這話說的已經沒有剛才那般氣勢了!

    “元帥,你本是突騎施的王子,你降于大唐,已經是失節了,我們都是一樣,再降大燕皇帝,又何妨?何來失節之事?”火拔歸仁嘴角露出一點輕蔑的笑,“安祿山必取天下,大唐的官軍戰力太差,如何能抵擋大燕軍隊的攻擊?還請元帥不要再不顧現實,做無謂的抗爭了!”

    火拔歸仁說著,不再理會哥舒翰的怒駡,而是大聲地喝令道:“押元帥出營,到南門去,立即傳元帥的令,讓各將到南門議事!”

    哥舒翰的強硬讓火拔歸仁改變了最初的主意,他要脅哥舒翰令諸將,用哥舒翰的名義傳令諸將到南門議事,進爾控制其他將領,要是有不願意配合者,只能先下手為強了!
e010203 發表於 2014-3-3 01:09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十四章 危急時刻


    “報告楊兵馬使,前方十五裡即是潼關城了!”

    一隊手中舉著火把的軍士策馬快速跑到楊晞面前,大聲報告道。

    “知道了!命令將士們,加快行進速度,爭取儘早進入潼關城!”

    楊晞將並未停馬,在大聲下達命令後,繼續飛馳前進。

    快到潼關城了,遭遇到的潰兵越來越多,甚至將官道都堵塞了,直接影響了楊晞所領這部軍士的行進速度,他不得不下令讓部將劉光庭領兩百人馬,驅趕、收攏潰兵,並令他們返回潼關。

    如今潼關的兵馬肯定不會多,潰逃回來的軍士不少,要是能將這些潰逃的軍士組織起來,安撫好後可以讓他們重新參加戰鬥,增加守城的力量。

    作為父親楊國忠的親信,劉光庭的忠誠度應該沒問題,這一路過來,楊晞也見識到過了這位三十幾歲的中郎將領軍能力,劉光庭各方面的能力還是挺不錯的。

    收攏潰兵的任務交給他,並將潰兵組織起來,楊晞覺得劉光庭能完成這個任務的。

    說不定這會是一支生力軍!

    速度影響了一點,但最終還是比預計的時間早了一個多時辰抵達潼關。現在還是夜半時分,整個世界一片漆黑,離天亮還有大概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差不多是夏天的四點鐘左右時間吧!

    能在天亮之前抵達潼關,並且一路過來只是遇到一些潰兵,並沒聽聞潼關被叛軍佔領的消息,這讓楊晞心神安定了許多,穿越前所看《安史之亂》那本書上的一些情節又浮現在他面前。

    要是他所記不錯的話,最後哥舒翰是被一名屬下的番將挾持到安祿山叛軍的軍營,並在見到安祿山后,心甘情願地投降,隨之潼關也被叛軍佔領的。潼關沒有好消息傳回去,李隆基知道大勢不妙,在叛軍還沒攻至長安城下就逃跑了,而哥舒翰最後是被安慶緒所殺,一世英名付之東流。

    在為原來歷史上哥舒翰晚節不保而感慨的同時,楊晞也想到了另外一件事,當下減緩了行進速度,喚身邊跟隨的親邊,馬上向長安傳遞平安的信號。

    潼關平安的消息傳回到長安,李隆基肯定會心安一些,不會如原來歷史上那樣很快就逃走的。但光平安的消息傳回還是不夠的,成驚弓之鳥的李隆基,說不定最終還是會逃跑,當下也改變主意,將“更平安”的消息傳回,傳回的報告上說,他所部已經順利抵達潼關,潼關安然,不必太擔憂!

    當然傳來消息的同時,楊晞再次懇求後續大軍更快抵達,以擊敗攻城的叛軍!

    命令軍士通過驛站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將平安的消息及他的請命傳回去後,楊晞繼續策馬前行,準備進行潼關城,並嚴令軍士,以最快速度行進,即使跑死馬也不管。

    無論哥舒翰被挾持的事情會不會現在發生,楊晞都想儘早抵達潼關,從哥舒翰手中接管潼關城的防務。早一點抵達,可以避免這件事的發生,那個挾持哥舒翰的番將叫什麼他一下子想不出來,但要是聽到這個人的名,他會馬上知道的。

    到了潼關城,除了馬上接手防備,控制潼關外,這些有異心的人,肯定要馬上清除,至少要將他們控制起來的。他可不想他抵達潼關,指揮將士們守城後,還被人背後捅一刀,那可死的太冤枉了!

    打馬以最快速度行進,十五裡的路程很快就過去了,潼關城頭的燈火已經隱約可見,楊晞心裡的喜悅之感也越來越強烈。

    “傳令全軍,再加快行進速度,馬上進城!”

    在探知離潼關城只有十五裡後,楊晞已經令軍士持皇帝的命令先一步去叫關門,令潼關西城的守將打開城門,放他們這三千人進城!在隱約看到潼關城頭上的燈火時,探馬已經來報,說潼關西門的守將龐忠已經打開城門,並親自出城歡迎王師的救援。

    聞聽此消息後,楊晞再次大喜,喝令身邊的親兵家將,和他一道,以最快速度行進,趕在其他軍士面前,率先進城!很快,兩隊火把的長龍在洞開的潼關西門外會合了!

    知道朝廷所派的救援人馬已經抵達潼關城外,因遭遇如此大兵敗正心灰意冷的龐忠,不知道以什麼言語來形容現在的喜悅心情了,“雪中送炭”差不多就是指現在的情況吧?潼關城內盡是殘兵敗將,士氣低落,要是聞聽朝廷派出救援的大軍已經在天亮前抵達了,那士氣必定大振。

    至少龐忠現在的心情比之逃回潼關時候不知道好了多少!

    不過好心情也只持續了一會,在迎上前,看到一騎沖過來的是何人後,他的心馬上沉到水底去了。

    領軍的竟然是楊國忠的四子楊晞。

    龐忠是認識楊國忠幾個兒子的,只是不熟,沒有任何交集,但他知道楊國忠與哥舒翰之間的糾葛。

    他和王思禮曾多次勸,將楊國忠誘至潼關來捕殺,只是被哥舒翰否決了而已!如今哥舒翰兵敗,朝廷竟然派出楊國忠的兒子領兵救援,那意思不是很明瞭麼,肯定理要治哥舒翰的罪,並接管潼關軍務的!喜悅的心情沒有了,一種難言的憤怒及悲哀湧上來,龐忠有想將楊晞擒殺的念頭。

    楊晞當然知道自己那位“禍國殃民”的老爹與哥舒翰及哥舒翰手下將領的矛盾,書中記載的那段哥舒翰幾名部將勸唆要將楊國忠誘騙到潼關來捕殺的情節他也沒忽略過去,他猜到潼關守將在看到他這個楊國忠的兒子出現後會驚愕,但現在沒什麼時間解釋了。

    楊晞策馬跑到龐忠面前,略略行了禮,並將皇帝的命令展示後,即大聲命令道:“龐將軍,陛下任命本將為潼關兵馬使,助哥舒元帥防守潼關,請速讓本將所領人馬進城,天亮後叛軍有可能馬上就會攻城!左龍武陳大將軍率領後續人馬,隨後就到!還有,哥舒元帥很可能會受手下番將的挾持,逼迫他開城向叛軍請降,速帶本將去見哥舒元帥!”

    楊晞這樣說,雖然讓龐忠安心了一點,但楊晞最後所說哥舒翰可能被手下將領挾持的事很讓他不爽,正想辯駁間,一騎飛快地從城內而來,直接奔到他面前,一名軍士連滾帶爬地跑到龐忠面前,大聲哭喊道:“龐將軍,哥舒元帥被火拔歸仁挾持,正往南門方向而去!”

    “什麼?”龐忠大吃一驚,聯手中的馬鞭掉了都沒覺察,這怎麼可能?楊晞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啊?還沒抵達潼關,就預料到有這樣的事發生了,而且在他剛到潼關,這事恰巧就發生了。

    這種感覺讓龐忠對楊晞的敵意再消失了幾分,但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反應!

    一聽此消息,楊晞剛才有的好心情全部消失了,一陣緊迫感及憤怒感讓他沒有絲毫的猶豫就下達了命令:“傳令所有將士,立即跟隨本將進城,剿殺敢於謀反的火拔歸仁及其同黨!”

    火拔歸仁這個名字一聽到,他馬上就反應過來了,正是那本書上記載挾持哥舒翰投敵的番將。

    如今哥舒翰已經被挾持,如不迅速反應,很可能依然回天無力,他也就不理會龐忠如何反應,立即驅馬進城。三百名親兵也跟著迅速進城,隨即他所領三千兵馬,也在李福德所領之下,跟著進城。

    面無血色的龐忠,在猶豫了一下後,也馬上命令身邊的軍士讓開,讓楊晞所領的人馬快速進城,他自己率領親兵衛士,飛快地跟著楊晞的身後跑去。

    龐忠到底是久經沙場的戰將,也很快回過神來,命令守城的軍士在楊晞所領三千人馬進城後,馬上關閉城門,沒有他的命令,不能打開城門,也不能放任何人進城或者出城!

    ---------------

    “哥舒元帥,你行動不方便,就讓軍士們抬你走吧!”把哥舒翰回出屋的火拔歸仁,看到這位老將步履維艱,走不快,也馬上令兩名軍士上前攙扶。

    但哥舒翰依然行不快,他只得讓人拿一行軍床,抬哥舒翰走。

    哥舒翰因為多年征戰,一身傷病,此次在被朝廷任命為元帥、總管潼關軍務前,他就是因為身體傷病嚴重,在府中靜養的。在馬上騎行還勉強可行,要讓他步行,那是非常痛苦的事。

    如今被火拔歸仁手下的軍士押著走出屋子,他差點摔倒在地,還好有兩名軍士扶著他。

    火拔歸仁有點著急,馬上命令軍士抬著哥舒翰走,他怕夜長夢多呢!

    不過夜不長夢也可能多的,就在火拔歸仁命令軍士抬著一直不停喝罵的哥舒翰準備離去之時,由遠而近傳來急驟的馬蹄聲。火拔歸仁及其手下軍士都是善戰之人,馬上從這急驟的馬蹄聲中判斷出了大事不好了,在他一聲令下後,所有人都拿出了武器,準備迎戰!

    馬蹄聲很快就近了,長長的一隊火把由遠而近往他們這邊而來,隱約的火光中,火拔歸仁也看清了情況,一名少年將軍率領數百名軍士飛馳而來!

    正是楊晞所領的人馬,他在聽到軍士的報告後,以極快的速度率軍進城,並在家將親兵的護衛下,快速沖到火拔歸仁這一行人身邊,繞行半圈後,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將這百來人馬包圍了起來!
e010203 發表於 2014-3-3 01:09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十五章 果斷處置


    (感謝吾為霸者書友的打賞和評價票,歸唐、鴻鵠願書友的打賞!)

    看到一群人挾著一名鬚髮皆白的老者正急急地往南門方向而去,楊晞當然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一種很慶倖的感覺油然而生:一再令手下軍士加速行進速度果然是非常正確的決定,不然哥舒翰馬上就被火拔歸仁劫持走了。要是哥舒翰被火拔歸仁挾持走了,那群龍無首的潼關會更加的混亂,即使火拔歸仁只是挾著哥舒翰出關投敵,不迎叛軍進城,潼關城也是沒辦法防守的。

    不說哥舒翰在潼關的威望無人可以取代,就是僅僅他被挾持投敵這件事,也有足夠大的能量讓原本就瓦解的差不多的軍心走向崩潰。

    軍心完全瓦解了,再有聲威者也無法凝聚鬥志,齊心卸敵。

    更不要說沒了哥舒翰的潼關城,根本沒有人可以統禦這近萬殘兵敗將,即使他奉皇命來也沒可能,不通過哥舒翰,根本沒有哪個將領會鳥他這個楊國忠的兒子。

    說不定還會有人趁機攻擊他,將他殺了也不定。

    要是路上再耽擱一會,或者他不如此急令軍士趕路,那後果是沒辦法想像的。

    楊晞也慶倖剛才沒在城門與龐忠糾纏太久,聽到消息後直接領兵闖進城了,要是再和龐忠扯幾句,說不定就來不及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現在看來,上天還是挺眷顧他的。

    他手下的三百名親兵及李福德所領的一部軍士,還有龐忠所率的幾百名軍士已經沖到這裡,並將挾著哥舒翰的火拔歸仁及他手下人團團圍住,軍士們手中的弓箭全都拉滿,對準火拔歸仁等人。

    楊晞知道他已經可以扭轉局勢,火拔歸仁再神勇,也不可能抵擋住幾百支箭矢的近距離射擊。

    只要龐忠不和火拔歸仁一樣,準備投敵。

    要是龐忠也起這樣的心思,那他可能會失敗.

    但肯定比哥舒翰被火拔歸仁成功挾持出城結果來的好!

    看到一群手持火把的軍士以很快的速度將他們圍住,火拔歸仁大吃一驚,想不到將哥舒翰的親兵全部斬殺了,竟然還有人去通風報信,這下麻煩大了。

    在看清擋住自己面前的那名少年將軍是何人後,火拔歸仁更是震驚.

    因為他看到領軍人兒竟然是楊國忠最小的兒子楊晞。

    楊國忠現在的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在得勢後行事高調,他的幾個兒子也不低調,幾乎每個兒子都有幾件曾轟動一時的事情做出來,楊暄當年科舉事件曾經成為所有長安士子嘴裡的笑談,楊晞也不例外,只不過他以前所做的事沒有幾個哥哥那樣轟動而已,楊家子弟在長安權貴層中知名度是很高的,作為燕山郡王的火拔歸仁當然認識楊國忠的所有兒子。

    楊國忠的兒子會出現在這裡,火拔歸仁當然馬上明白,這肯定是朝廷派出的救援人馬抵達了,心裡更叫苦不迭。要是知道朝廷這麼快就派出了救援兵馬,他也沒必要走如此險招,挾持哥舒翰投敵。

    朝廷如此快速度派兵馬增援潼關,應該是可以守住潼關天險的。火拔歸仁是做夢都沒想到,昨天傍晚時分,他們剛剛潰敗回潼關,晚上天還沒亮,剛剛淩晨時分,朝廷救援的兵馬就抵達潼關了!

    依他所想,朝廷即使想派兵馬救援,最快也要到第二天中午,甚至傍晚時分才會抵達,那時候潼關肯定已經被安祿山的大軍攻破。正因為如此悲觀地論斷,所以他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並在召集一些親信人物密議了大半夜後,終於在後半夜、接近天亮時候採取行動,將哥舒翰挾持。

    將哥舒翰控制住後,再以哥舒翰的名義傳其他將領過來議事,一併將這些人都控制住,從而將潼關城掌握。獻潼關城,再挾持著哥舒翰及他手下的將領投降,必定會得安祿山很豐厚的賞賜的。

    但此時的火拔歸仁卻是腸子都悔青了,悔不該如此草率下決定啊!

    但現在已成騎虎之勢了,當然也馬上做出應對,拔出手中的長劍,指向哥舒翰,大聲喝令道:“你們趕緊散開,放下武器,不然本王一劍就殺了哥舒翰!”

    隨著火拔歸仁的喝令,他手下的那些將領及軍士也都拔出了武器,圍成一圈。

    楊晞絲毫不理會火拔歸仁的威脅,“咣當”一下拔出腰上的長劍,指向火拔歸仁等人,大喝道:“陛下令本將率軍馳援潼關,抵禦叛軍,爾等竟然挾持哥舒元帥投敵,與叛軍同流合污,還不速速放下武器投降!要是膽敢傷害哥舒元帥者,殺無赦!放下武器者,本將可以饒你們不死!”

    說話間手中的長劍從火拔歸仁方向移開,指向那幾名挾持哥舒翰的軍士。

    楊晞所領的軍士及龐忠手下的兵馬全都拉起了弓,箭尖全指向被圍在中間的火拔歸仁及他的手下,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任何人都能感覺到的殺氣。那幾名挾持哥舒翰的軍士被楊晞的氣勢所迫,駭於那數不清軍士手中弓箭的威脅,拿刀的手及站立的腳都在顫抖,一副不知所措、被嚇壞的樣子。

    看到以兵勢威脅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那幾名挾持哥舒翰的軍士向火拔歸仁投去求救的眼神,楊晞再次大喝道:“爾等馬上放下武器跪地請降,本將還可以饒你們不死,要是你們繼續做以下犯上、挾持哥舒元帥的謀逆之事,休怪本將不講情面,將你們全都處斬了!”

    楊晞說話間淩曆的氣勢及這番話語還是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火拔歸仁手下幾名將領的信念已經開始動搖,拿著武器的手在不停地顫抖,劍尖也從開始時候的指向楊晞及他身邊的親衛變成了垂向下。

    但火拔歸仁已經完全豁出去了,他完全清楚,原本就想除去哥舒翰的楊國忠,在這種時候肯定想借刀殺人了,奉命而來的楊晞定負有重責哥舒翰的命令,拿哥舒翰威脅楊晞肯定是收不到效果的,要是他敢反抗,楊晞一定會馬上下令攻擊,將他們亂箭射死的,也只能採取其他策略,當下把手中的長劍指向楊晞,向著一副蕩然神態的哥舒翰很悲憤地吼道:“哥舒元帥,你看朝廷派楊國忠的兒子來收拾你了,你還趕緊下令你的部下,將此小賊擒下?他一點不顧及你的生死,這次奉命來,肯定是要取你性命的,朝廷都這樣待你了,你還要愚忠於大唐嗎?”

    “火拔歸仁,你既然知道了朝廷要重責哥舒元帥,那你拿他的性命來威脅本將不是成笑話了嗎?你將哥舒元帥殺了,倒是可以成全他的名節,相信任何人都會希望你這麼做的!”楊晞持劍指著火拔歸仁,冷冷地說道,“我也可以告訴你,你殺了哥舒元帥,成全了他的名節,但你會被亂箭穿心而心,你所有的家人也會被誅殺!你身邊那些人也會落個和你一樣的下場,他們的家人也會如此!”

    “咣當……”連續的兵器落地聲音響起來,有不少人手中的兵器被嚇的掉在地上,一些人害怕的都軟在地上了。楊晞所說一點不假,要是他們膽敢反抗,結果就是和楊晞所說一樣!

    火拔歸仁持劍的手也在不停地顫抖著,他的家人全部在長安呢……

    王晨如此赤裸裸的威脅不但讓火拔歸仁及他的手下震驚,連被挾持的哥舒翰及一邊的龐忠也是如此,哥舒翰有點萬念俱滅的味道,不過又釋然,甚至有點輕鬆的感覺起來,長歎了口氣後閉上眼睛,不再理會兩方人馬的對陣!而龐忠卻是很憤怒,對楊晞不顧哥舒翰生死而產生的憤怒!

    就在龐忠還未將心中的憤怒發作出來之前,楊晞對身側的楊東、楊正及其他幾名貼身親衛使了個眼神,幾名親衛頭目會意,鬆開了手中拉緊的弦,幾支箭隨著“嗖嗖”聲朝著挾持哥舒翰的那幾名軍士身上射去,隨著幾聲慘叫,持刀挾持哥舒翰的幾名軍士應聲倒下。

    場上所有人都被震驚了,而此時楊東和楊正已經率領著身邊的親兵從兩邊包抄過去。

    趁火拔歸仁分神期間,被親兵家將護衛著的楊晞突然暴起,一聲怒喝中,策馬朝火拔歸仁急沖過去,在所有人的驚訝和意外之中,手起劍落,鋒利的長劍劃過火拔歸仁的喉嚨,火拔歸仁只來得及發出半聲慘叫,就倒地不起,鮮血從其喉間噴湧而出,抽搐了幾下後,就不動了!

    身死的火拔歸仁眼睛睜的大大的,滿是驚懼,他肯定沒想到,楊晞只說了幾句話,還會突然痛下殺手,將他這位皇帝李隆基欽封的燕山郡王斬殺,難道看不出來他已經在猶豫了嗎?

    但他已經完全沒可能將楊晞的心思弄清楚了!

    而這時候,幾名手中依然持著武器,守在哥舒翰邊上的火拔歸仁手下也被楊晞身邊的親衛斬殺了。

    挾持哥舒翰的軍士一下子被殺光了,沒再有人威脅他性命的哥舒翰馬上被人保護起來。

    “謀逆者,人人得而誅之!”楊晞將手中的長劍在火拔歸仁的身上用力地擦了幾下,抹去劍身上的鮮血,並不歸鞘,而是指向被他的親兵圍住,看到火拔歸仁須臾間被斬殺而嚇的目瞪口呆的其他從犯,“爾等若不跪地投降,殺無赦!”

    “咣當……”

    “咣當……”

    隨著數聲長劍落地的清脆響聲,跟著火拔歸仁挾持哥舒翰的那些人,全都棄了武器跪在了地上,連頭都不敢抬!
e010203 發表於 2014-3-3 01:10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十六章 哥舒翰的支持


    (看起來有希望上首頁榜單,書友們多投幾張推薦票支持下吧,非常感謝!)

    楊晞如此果斷地斬殺了火拔歸仁,制服了其他圖謀不軌者,不但讓他的大部親兵家將驚訝不已,連哥舒翰及龐忠都驚呆了。

    楊國忠的這個小兒子,還真的殺伐果斷,心狠手辣!

    哥舒翰和龐忠也明白了過來,剛才楊晞那番無視哥舒翰的話,只是讓火拔歸仁分神而已,並不是想置哥舒翰于死地!

    不然楊晞的手下不會在第一時間就將挾持哥舒翰的那些軍士射殺,並將他保護起來的!

    命令手下的親兵將跪在地上的那些人全部捆綁後,楊晞立即命令李德福及龐忠馬上率手下軍士趕往南門,“李將軍,龐將軍,你們速帶手下軍士趕往南門,清除火拔歸仁的餘黨,本將命令你們,無論花什麼代價都要將南門控制住,不得有失!要是有反抗不從者,殺無赦!”

    “啊!這……”李福德大吃一驚,這個時候楊晞竟然會命令他去接管南門,要是他率軍離去了,哥舒翰和龐忠想對楊晞不利,那憑楊晞身邊的幾百親兵,怎麼可能應付得了?

    他看看楊晞,再看看龐忠,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

    “李將軍、龐將軍,還不快去?你們想抗命嗎?”楊晞再次命令道。

    他並不擔心哥舒翰和龐忠會對他下手做點什麼,剛才他斬殺火拔歸仁的舉動足夠震撼他們了,不至於讓他們做出錯誤的決定.

    他也不擔心李福德所領的人馬控制不住南門,火拔歸仁的主要手下人物不是被殺就是被他擒獲,留守南門的至多一兩名得力手下,突然殺過去,那些人肯定抵擋不住的!

    他令龐忠一道過去,只不過想試探一下哥舒翰及哥舒翰的這位手下對他的命令會有何反應,來一個先聲奪人而已,並不指望龐忠現在就完全聽從他的命令。

    “你們聽從楊兵馬使的命令,速去南門!”楊晞命令完後,哥舒翰竟然意外地說了一句。

    “是!楊兵馬使,末將遵令!”李福德猶豫了一下,還是領命而去,率一千五在軍士急馳南門方向而去,留下剩餘的一千多軍士給楊晞。

    一邊的龐忠猶豫了一下,在馬上對哥舒翰行了一禮道:“哥舒元帥,末將尊令,馬上去南門,南門萬不能失,不然叛軍攻來,潼關必失!”說著也不待哥舒翰回應,立即率軍追著李福德而去。

    看著火把的長龍往南門方向而去,震天的馬蹄聲由近而遠過去,楊晞長長地松了口氣。

    李福德、龐忠率手下軍士快速往南門而去後,楊晞這才將手中長劍歸鞘,並跳下了馬,走到哥舒翰面前,恭敬地施了一禮:“末將新任潼關兵馬使楊晞拜見哥舒元帥!”

    在哥舒翰下意識般地回了一禮後,楊晞再道:“哥舒元帥,末將奉陛下之令,率三千兵馬急救潼關,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隨後會率大軍數萬馳援,最快今天傍晚時分即可抵達!軍情緊急,閒話末將也不說了,還請哥舒元帥在南門平安後,傳令各領軍將領,召開緊急軍事會議,重新佈置潼關的防務!”

    見哥舒翰驚疑不定,楊晞長歎了一聲,“哥舒元帥,末將知道家父與你有些過節,但現在局勢危急,即使有天大的過節也暫時不要去考慮,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想盡辦法,將叛軍阻擊在潼關城外,不讓叛軍趁兵勢正盛時候,攻佔潼關!末將率手下軍士,連夜急進近三百里路,就是怕潼關有失!不然……”

    哥舒翰到底不是一般的人,他可是踩著無數人的屍體一步一步爬到現在這個位置,歸附大唐這些年,也明白了許多為官之術,看到楊晞這副果決的神情,如何還會再顧慮什麼,在長長地籲了口氣後,道:“楊將軍,你來的正是時候,本帥想不到朝廷會這麼快派人馬救援潼關,還請楊將軍隨本帥入帳,商量重新佈置潼關城的防務!南門的事你就不要擔心了,有龐、李兩位將軍率軍過去,肯定不會有失!”

    可以說哥舒翰被剛才楊晞那果斷處置火拔歸仁的動作駭住了,也有點驚于楊晞所流露的淩厲氣勢!他知道,楊晞身上流露的這種殺伐果斷的氣勢,沒有經歷過許多生死是不可能流露出來的!

    但他不明白的是,楊晞是長安城內挺有名氣的紈絝,才情、武藝雖然算是不錯,但從未入伍從軍,也應該沒殺過什麼人,但為什麼這個少年人身上會流露出這種駭人的氣勢呢?

    在哥舒翰的疑惑中,楊晞上前攙攙住他的手,扶著哥舒翰往他那充作帥帳的屋子走去時候,還小聲地說道:“哥舒元帥,其實末將知道父親的提議是錯誤的,現在我軍需要做的就是守好潼關,與叛軍對峙,消耗其實力,並將其拖住,待各地勤王之師抵達後,才可以與叛軍決戰!潼關萬不能失,不然長安危矣!只是現在局勢已經這樣,再追究以前也改變不了現實,現在要做的,就是想盡辦法守住潼關,不讓叛軍打開通往長安的門戶,餘事待潼關守住後再說吧!”

    哥舒翰原本有親兵數百,但在兵敗時候損失了大部,最終只剩下三十幾名,這三十幾名親兵剛才全被火拔歸仁殺害了,身邊暫時連個照顧攙扶的人都沒有,楊晞當然義不容辭地去攙扶了。

    楊晞沒有讓其他人上前扶哥舒翰,而是親自攙扶著哥舒翰回帥帳,這讓哥舒翰更是意外。

    楊國忠的這個兒子,怎麼會這樣待他?

    沒有任何指責他兵敗的話語,而是說了他此前數次上奏朝廷,需要全力守住潼關才是上策的言論!

    這還是楊國忠的兒子嗎?

    疑惑之下讓哥舒翰忍不住數次側頭看楊晞的神色,沒看出這個少年人有詐他的樣子後,稍稍松了口氣,也不再去顧慮什麼,回答楊晞的話道:“楊兵馬使,要是你父親也這樣認為,建議朝廷傾全力守潼關,而不是令本帥出關作戰那就好了,也不會有今日這樣的局面!本帥知道,朝廷已經任命你為潼關兵馬使,那你肯定還帶有免去本帥所有職務,押回長安處置的詔令!某兵敗了,也甘願接受朝廷的任何處置,還請楊兵馬使下命令吧,某會將潼關城的防務移交給你的!”

    哥舒翰說話間自稱的改變,讓楊晞感受到了這位老將已經接受了他這個新任的兵馬使的到來,不會再使絆腳,並願意向朝廷認罪的意思,這讓他再松了口氣,也馬上說道:“哥舒元帥料對了一點,那就是朝廷確實下詔免去了你所有的職務,但並沒令末將將你押回長安治罪,只是令你以白身投軍,將功贖罪!不過末將知道,要守住潼關城,無論如何都是少不了哥舒元帥你的!雖然今日末將領軍到來,還帶來了聖命,但你依然是指揮潼關防務的最高長官,要如何佈置,一切都聽你發號施令!”

    看到哥舒翰一副不解的樣子,楊晞苦笑了一下,也直言說道:“哥舒元帥,想必你也明白,要是沒有你在,我這個兵馬使即使懷揣皇帝的詔令,也是指揮不動潼關城內很多兵馬的,那樣潼關城必定守不住!大敵當前,無論有什麼個人恩怨都應該放到一邊,齊心禦敵!希望哥舒元帥也是如此!”

    “楊兵馬使,你的肚量可比你父親不知道要大多少了!”哥舒翰停下了腳步,苦笑著以一副古怪的神色看著楊晞,再道:“不過某預感到了,朝廷令你這樣一個少年人領軍救援,還真的選對了人,要是其他人率軍救援,現在的潼關城已經一片混亂,某也被火拔歸仁挾持出城都不定!即使能在這個時候趕到,也不一定敢如此果斷除去火拔歸仁!呵呵,某聽從你的勸,將所有個人恩怨都放到一邊,齊心禦敵,將叛軍阻擋在潼關城下,待潼關城守住了,你再押某去往長安,某會在陛下面前請罪的!”

    哥舒翰轉眼間心態就這樣改變了,楊晞很意外,當然更是大喜,忙說道:“哥舒元帥能以國事、軍事為重,置個人恩怨與安危於度外,末將甚是感動,待潼關守住之後,末將定會親自護送哥舒元帥回長安,在陛下面前力陳戰事經過,懇請陛下恕你之罪的!勝敗乃兵家常事,哥舒元帥又是奉朝廷命令出關作戰才導致失敗的,罪責不能全由你一個人扛!”

    哥舒翰將楊晞這話理解成了一種討好,甚至暫時對他的“蒙蔽”,也沒在意,呵呵笑了兩聲後,道:“那是後事,待潼關守住後再說吧!不過,現在朝廷已經免了某的元帥職務,那你也不要再稱我元帥了,潼關的防務也以你為尊,一會某會令所有將領過來議事,讓他們一定要聽從你調遣的!想必這些將領還是會給某這個薄面的!希望楊兵馬使能指揮人馬,守住潼關!”

    其實哥舒翰自己也不是完全知道,他為何會在一會間就改變了對楊晞的態度,會這般說話!
e010203 發表於 2014-3-3 01:10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十七章 初步部署


    (求收藏、推薦票,求一切支持!)

    明顯感覺到哥舒翰態度及說話語氣改變的楊晞,心裡再松了口氣,也馬上說道:“末將已經在陛下面前立下軍令狀,一定守住潼關,將叛軍阻於關外,要是做不到,定當以死報國!”

    楊晞說的很傲氣凜然,讓人動容,不過他又馬上補充了一句:“當然末將知道,當憑喊口號是守不住潼關的,要想憑現在這些殘兵敗將守住潼關,難度是非常大的,必須做出周密的佈置!還好,現在叛軍還沒有攻至潼關城下,我們有時間做出應對!”

    哥舒翰所部在敗退時候,有幾部人馬,如王思禮、龐忠等將雖然也潰不成軍,但富有作戰經驗的他們,在後退時候還是沿途佈置路障,以阻緩叛軍的追擊,現在看來,還真收到了效果!

    就在楊晞親自攙扶著哥舒翰往其帥帳方向走去的時候,遠處傳來一陣喊殺聲,不過並不是很響亮,並且很快就輕下去。看到楊晞回頭張望,哥舒翰嘴角露出了微微的笑容,道:“楊將軍,你別擔心了,南門無虞,已經重新被控制,一會就有人來稟報了!”

    在兩人相扶著走進帥帳時候,哥舒翰問了楊晞一句:“楊兵馬使,依你看,要守住潼關要怎麼佈置才妥當?”

    “如何防守,末將想與哥舒元帥細細商量,聽取現在潼關的情況後再發表意見,但末將覺得有幾點是現在必須做的!一是清除禁溝中的屍體,讓禁溝恢復阻敵的功能,還有一點就是……”楊晞說著,頓了一頓才道:“依末將所想,現在應該派一部人馬出城,在靈寶往潼關的通道上埋伏!”

    “什麼?設伏?你為什麼這麼想?”聽楊晞這樣說,哥舒翰大吃一驚,皺著眉頭質問道:“楊兵馬使,你要知道,現在潼關城內除了你帶來的那三千人馬,其他都是殘兵敗將,根本沒什麼戰力,要是再派人馬出城伏擊,先不說會不會有效果,但肯定會導致防守潼關的軍士數量減少,賊軍來攻時候出現慌亂!要是伏擊失利,那更加會引起慌亂,導致軍心不穩,說不定潼關守軍不戰而潰也有可能!”

    “哥舒元帥說的非常在理,但末將覺得,還是有必要在城外設置伏兵,”面對哥舒翰不客氣的質問,楊晞附和了一句後,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解釋道:“末將想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說想借此有效殺傷叛軍,只是起到遲緩叛軍行進速度而已!想必哥舒元帥也明白,現在叛軍肯定在往潼關撲過來的途中,隨時可以抵達潼關城下,要是他們途中遭遇伏擊,肯定會起疑惑,怕遭受官軍大隊人馬的伏擊,而會放慢行進速度,並想辦法打探清楚情況再作後續安排。要是此等事情發生兩三次,那可以為我們爭取調整潼關兵力佈防的時間,甚至能挨到陳玄禮大將軍後續大軍抵達也不一定!這只是疑兵之計!”

    楊晞接著把他更深層次的想法都說了一下,一些細節方面都做了解釋!

    聽了楊晞的解釋,哥舒翰陷入沉思中,並沒馬上發表意見。

    見哥舒翰有點被他說動了,楊晞繼續陳述:“哥舒元帥,要是伏擊的人馬是末將帶來的援軍,甚至打上末將‘楊’字旗號,那叛軍會起疑惑;要是他們知道朝廷的援軍已經抵達潼關,那會更加顧慮,甚至放棄立即攻打潼關的決定都有可能!末將知道,憑現在潼關這點兵力,這點殘兵敗將,要守住潼關,難度非常的大,關外的禁溝又被屍體填滿了,所以我們要想盡一切可用之法,遲緩叛軍攻城速度!”

    楊晞說完,一雙閃著精光的眼睛直直地盯著哥舒翰,沒有一點退讓之意,也沒有一點怯色。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盡最大真誠,換取哥舒翰及他手下的將領的信任。得不到哥舒翰及王思禮、龐忠等人的信任和支持,憑他所率的三千人馬,要將潼關城守住,難度可比登天。大概的估計,潼關城外有叛軍十多萬,憑三千人馬對付十幾萬,要想取得勝利,守住潼關,誰也不會相信,他自己也是!

    除非他率領的是一支裝備了現代化武器,就如後世時候他指揮的部隊,裝備有各種槍械、手雷甚至火炮等武器,不然最終的命運就是城破人亡!

    在冷兵器時代,特定情況下,三千和一萬三千,爆發出來的戰鬥力可能相差好幾個能量級!

    更何況,與哥舒翰及他麾下的部將處不好關係,會處處受掣,三千兵馬的威力也發揮不出來!

    哥舒翰有點吃驚,震驚天楊晞會這樣說。派人出城伏擊,延緩叛軍行進速度,為守城的佈防爭取時間,並且令楊晞自己所率的人馬出城去設伏,哥舒翰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話,認錯了人!

    面前這個真的是楊國忠的兒子嗎?完全不像!

    但仔細辨認,又沒一點錯,面前這個一身戎裝的少年人正是楊國忠最小的兒子楊晞。

    長歎了口氣後,哥舒翰收起了剛才驚愕的樣子,點頭認同了楊晞所說的:“楊兵馬使,某認可你的提議,可以派幾支人馬出城在險要位置設伏,以延緩叛軍的攻擊速度!另外,禁溝內的屍體某已經令軍士在清理了,只不過裡面堆積的屍體太多,要全部清楚完畢需要費很多時日,但叛軍不可能等待這麼多日子才會攻城的,所以只能清理多少算多少了!”

    “有兩個辦法可以很快將禁溝內的屍體清理完畢!”楊晞說著,伸出兩個指頭,“一是以大水沖。要是有大水可引,很快就可以將禁溝內的軍士屍體沖走;還有一個就是用火燒,澆上油,堆上乾柴,一把火就可以將裡面的屍體燒成灰!但這兩個方法難度都非常大,潼關附近,並無水可引到禁溝裡,除非天降暴雨;以火焚燒,很可能讓軍心生變,畢竟禁溝裡面的那些屍體都是我大唐軍士的,不是叛軍,許多都是倖存者的同伴,將這些人的屍體燒光,很可能會讓軍士起怒,甚至生變!”

    “唔……”哥舒翰聽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正想說什麼的時候,外面傳來一陣急驟的馬蹄聲,接著一聲“報”後,馬上就有兩個人先後閃身進屋。

    不是別人,正是剛才領命去掌控南門的龐忠和李福德。他們在以淩厲的手段控制了南門後,將南門的防務交給各自副將負責,自己跑回來向哥舒翰和楊晞報告情況,並接受新的任務。

    見兩將進來,並報告了已經成功將南門控制住後,楊晞不待哥舒翰有什麼吩咐,馬上命令李福德道:“李將軍,你立即率五百人馬出城,在城外擇一處險要地段設伏,以延緩叛軍追擊的速度,為我軍重新佈防爭取時間,並打上本兵馬使旗號!注意,不要戀戰,一接觸射完幾輪箭後就撤退,並令你的副將率一千軍士,在相隔你的設伏地一段距離的地方,再設一個伏擊點,再以一部軍士,在第二個設伏點以遠,以馬尾拖拽樹枝回來奔跑,儘量揚起更大的塵沙!如此幾次後,就可以撤回城裡來!”

    見李福德和龐忠都是一副疑惑的樣子,楊晞只得耐著性子繼續解釋,將他如此做的原因講了一下,也就是唱一齣空城計,方法與當年李世民率軍以疑兵之計解雁門之圍差不多,目的只是想叛軍知道,朝廷援救潼關的人馬已經抵達,敢於主動在城外伏擊叛軍,讓叛軍有顧忌,不敢大膽追進。

    經過了楊晞一番解釋,李福德終於明白過來怎麼一回事了,但他還是猶豫。並不是說他不尊楊晞的命令,只是擔心楊國忠的這個小兒子在城內出現意外,而不敢馬上答應。

    對於他來說,守住潼關的意外遠沒有保護好楊晞的安全來的重要,丟了潼關,他也基本不會受責,但要是楊晞沒保護好,被哥舒翰及他的手下當作人質擒拿,那罪就大了,楊國忠怎麼可能會放過他?

    李福德很想不明白,楊晞為何會如此安排,完全不顧自己的安危。

    他和劉光庭所領的人馬,應該是楊晞最可以依仗的兵力,在抵達潼關後,楊晞竟然一點都沒這樣考慮,讓他和劉光庭率軍護衛在身邊,而是令他們馬上執行任務。剛才就令他率軍奪取潼關南門,現在又命令他率一部人馬出城設伏,遲緩叛軍的行進速度,而劉光庭還有潼關城外收拾潰兵。

    把他和劉光庭都派出去,城內還讓什麼人領軍護衛啊?

    因為有這樣的顧慮,在楊晞宣佈完命令後,李福德忍不住猶豫了!

    楊晞見李福德猶猶豫豫,不禁“大怒”,“咣當”一下拔出腰上佩劍,指向李福德道:“李將軍,你要是膽敢抗命不尊,休怪本將不講情面,軍法從事!”

    “是,末將尊令!”被嚇了一跳的李福德只得挺直身子,大聲領命!

    “記住,不可戀戰,但一定不要讓叛軍看出端倪,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遲滯叛軍的攻擊速度,不然本將也會責罰!”

    “是,末將一定完成使命!”李福德行了一禮後,大步跑了出去,佈置去了。
e010203 發表於 2014-3-3 01:11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十八章 沒想到的人


    在李福德領命出去後,龐忠在看了哥舒翰一眼後,上前對楊晞作禮請命:“楊兵馬使,末將也請求率軍出城設伏!漢潼關城是一處極佳的設伏及防守地,要是在那裡設置兵馬,足可以遲緩叛軍半天行進速度!哥舒元帥,楊兵馬使,末將願離五百人馬,在漢潼關城抵禦叛軍!”

    如今的潼關城是隋朝時候所修,漢潼關城在現潼關城的東南方向約幾裡處,設在潼關原頭上,長洛大道到原望溝間。城北黃河邊無路可通,只能繞道原上。過漢潼關城,從它的西側下到禁溝底部,再北行才能進入現在的潼關城內。要是關閉漢潼關城門,就能橫斷長洛大道。而漢潼關城城東是原望溝天塹,猿猴都難以攀越,更不要說人,可以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

    但因為大軍新敗,漢潼關城的守軍也逃關了,全都逃到現在的潼關城內,漢潼關城沒兵防守。

    龐忠在明白了楊晞的意思後,也馬上主動提出他率軍防守漢潼關城。如果他打著拼光手下人馬的打算,那憑藉漢潼關城而守,拖住叛軍半天時間是綽綽有餘的!

    楊晞稍作思慮,也看了一眼哥舒翰,只是不待哥舒翰有什麼表態,馬上就命令了:“本將允了!龐將軍就率八百人馬防守漢潼關城,並與李將軍一道協作,共同拖延叛軍行進速度!本將會令李將軍,因所部任務完成後,你龐將軍部一道退守漢潼關城,阻擊叛軍成功後,再退回潼關城內!”

    “是,末將尊令!”龐忠對哥舒翰和楊晞行了一個莊重的軍禮,昂首大步離去。

    知道自己已經初步得到了龐忠此人的信任及尊重後,楊晞稍稍放了心,轉頭看著哥舒翰,嘴角露出了一點微笑,“哥舒元帥,想必龐、李兩位將軍肯定能遲緩叛軍行進速度的,說不定能將叛軍擋在漢長安城外一兩天呢!接下來我們繼續商量其他的佈防吧,也可以傳其他將軍到帥帳內議事了!”

    哥舒翰也沒反對,而是大聲地對外喝道:“來人,速將各將,到本帥帳內議事!”

    龐忠離去之時,將自己的一些親衛留給了哥舒翰,哥舒翰就令這些人去傳各將來議事!

    如果讓楊晞自己的親兵去傳各將來議事,那是肯定行不通的!不說哥舒翰在軍中的威望他完全不能取代,就是單憑他是楊國忠兒子這一條,就沒有任何一位將領會聽令於他。

    甚至效果會適得其反!

    這一點在剛才龐忠身上得到了體現。

    要不是他入城後在果斷的手法處置了火奴歸仁,救出了哥舒翰,那龐忠依然不會理會。正是他出人意外的果斷,才贏得了龐忠的初步信任和好感,會暫時聽從他的安排。

    但這也有前提,那就是整個過程中哥舒翰都沒表示反對意見。要是哥舒翰有反對意見,或者表現的對他非常不信任,甚至頂著幹,那根本不要指望龐忠會聽令與他的。

    哥舒翰態度這般,楊晞覺得與他從火拔歸仁手中救下哥舒翰最有關係,可以這是他邁出主領潼關兵事計畫的一個很好開端。他來潼關的時間還真的選的極妙,就當這一切是冥冥中註定的吧!

    在等諸將過來的時候,楊晞也簡單的問詢了一下如今潼關城內的兵力情況及兵力分佈狀況,哥舒翰也很配合,楊晞所問的都是仔細講了。

    不過也只是講了一點點,外面就傳來馬蹄聲,哥舒翰派人去傳的將領陸續過來了。

    最先報告進帳的就是哥舒翰手下最得力的部將王思禮。

    這是一個身材很高、很壯實的中年將領,比自覺身高應該在一米七八左右的楊晞高了半個頭,黑黑的眉毛和鬍鬚及那一身合體的束甲將他整個人襯的很威嚴,只是滿身上的塵煙及滿臉的疲憊讓他顯得有點憔悴。王思禮在匆匆進來,向哥舒翰行了禮後,發現了哥舒翰身側的楊晞,大吃了一驚!

    他當然認識楊國忠,也認識楊國忠的幾個兒子,赫然間發現了楊晞呆在哥舒翰身邊,而哥舒翰那些他熟悉的親兵一個都不見了,乍然之下馬上想到了是楊晞得了朝廷的令,到潼關擒拿哥舒翰及他們這些兵敗之將,一陣怒意油然而生,手也自然地按到了腰間的佩刀上,準備來個先發制人。

    “王將軍,楊兵馬使奉皇帝陛下的令,率三千人馬,星夜急馳三百里,一早趕到潼關救援,如今他已經命令所領人馬出城伏擊叛軍,造我軍聲勢,遲滯叛軍的行進速度,接下來我們要好生商量一下怎麼防守潼關!”哥舒翰以與尋常無異的口吻對王思禮說道,並對他不停地使眼神。

    作為哥舒翰最親信的幾個部將之一的王思禮不是笨人,當然明白哥舒翰特意這麼說及使眼神的意思,心裡生出疑惑,不過按在佩刀上的手已經離開,並在哥舒翰身側坐了下來。

    哥舒翰長歎了口氣,再對王思禮解釋道:“王將軍,剛剛火拔歸仁殺了本帥身邊所有親兵,脅迫本帥,並準備以本帥名義召集諸將議事,將潼關城內所有將領都擒獲,再開城向叛軍請降。楊兵馬使所領人馬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城,恰巧遇到此事,馬上加以阻止,是楊兵馬使果斷斬殺了火拔歸仁和手下僕從者,派人控制了南門,不然此時本帥已經成了火拔歸仁的階下囚!”

    “什麼?”王思禮一下子起了身,脖子上青筋暴露,一副擇人而噬的樣子,心裡也一陣後怕。

    要是哥舒翰所說的都是真的,不是因為楊晞所迫才這樣說的,那太可怕了。

    他們率領殘兵敗將回城後,所有精力都放在收攏殘兵,重新佈置潼關防守上。

    卻沒想到哥舒翰這個大軍的統帥,差點被人挾持去投降叛軍。要是哥舒翰真的被挾持出城,那潼關城根本沒可能守住,連防守都不需要佈置,直接棄城而逃就行了。

    哥舒翰擺擺手,示意王思禮坐下。

    王思禮也聽話地坐了下來,但依然滿臉的怒容,而且對楊晞怒目而視。

    楊晞坦然地迎著王思禮的目光正襟危坐,並用略帶威嚴的聲音說道:“王將軍,今日我們要議的是如何想盡辦法守住潼關,趕到朝廷後續援軍的抵達,其他個人恩怨待以後再說!朝廷令本將協助哥舒元帥主持潼關軍務,還希望王將軍能以大勢為重,一心禦敵,不然休怪本將不講情面!”

    楊晞的話並沒說的很重,但說話間眼神很淩厲,一直瞪著王思禮,最終把王思禮看的心裡發毛。

    王思禮甚是不解,如此一個少年人,初次領軍,竟然有這般威嚴,那眼神仿佛是經歷過許多生死後才有的凜然,那份凜然絲毫不比哥舒翰身上流露的差,這讓他駭然,再不敢怒瞪著楊晞看。

    外面又有嘈雜聲及馬蹄聲傳來,一名將領得報後匆匆而入。不過在看清來者模樣後,楊晞卻吃了一驚。不是別人,正是當日他在長安酒樓內遇到過,並有一番交談的那個叫高適的人!這個他在長安酒樓內遇到過叫高適,與歷史上那位著名的邊塞詩人同名的人,怎麼會出現在哥舒翰的軍營中呢?

    看高適的束甲打扮,及他對哥舒翰請禮時候的自稱上,楊晞得出結論,這個高適在哥舒翰軍中地位不低,他馬上就將此高適與歷史記載中的高適聯繫在了一起,不由的對面前這個高適特別關注起來。

    高適也很意外在這裡看到前幾天在長安酒樓內遇到過,還聽了一番慷慨激昂講述的少年人,看這個叫楊晞的少年人身著的束甲,及他與哥舒翰平起平坐的架勢,高適也和王思禮一樣吃了一驚。

    不過他這些年一直在外跟隨哥舒翰任職,楊國忠是認識,但楊國忠的兒子卻不認識,因此也判斷不出楊晞的身份。在聽到哥舒翰介紹後,才清楚楊晞究竟是何方神聖。

    明白了楊晞身份後,高適可是又驚又喜,驚的是這個當日說了一番非常言論的少年人,竟然是楊國忠那奸相的兒子,今日竟然還以潼關兵馬使的身份來主持軍務,此人到來後事情會怎樣真不知道;喜的是當日聽到過此人的一番陳述,現在這個人又來領軍,對戰事的看法肯定與楊國忠不一樣。

    只可憐楊晞來的太遲了,哥舒翰已經戰敗,二十萬大軍幾近全部覆滅,潼關危矣!

    高適追隨哥舒翰多年,一直在哥舒翰手下任幕僚,如今也是哥舒翰軍中的掌書記,並領左拾遺、監察禦史職,是哥舒翰的心腹,此次兵敗後他是隨著哥舒翰逃回城內的不多人之一,他完全清楚現在潼關的局勢有多危急,在被召回來議事之前,他也是奉哥舒翰的命令,在部署關防,準備禦敵的。

    楊晞和高適都沒想到,當日酒店內短短的相聚後,他們會在隔幾天,在這樣的情況下再見
e010203 發表於 2014-3-3 01:12
第一卷 潼關血   第十九章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感謝稻草人大哥的打賞!)

    ------------------------

    上次楊晞在長安酒樓內遇到的時候,高適是奉哥舒翰的命令進京面聖,攜哥舒翰的親筆奏書向皇帝李隆基請求,不要出潼關而戰,而應該據潼關而守的。

    這也是哥舒翰最後一次上表請奏,要求據潼關而守,而且是派自己的親信人物高適到長安請遞的,但請求依然被駁回,皇帝李隆基及宰相楊國忠、韋見素等人毫不留情地批駁了哥舒翰一頓,令高適再轉朝廷的命令,要哥舒翰嚴格遵守朝廷的命令,派大軍出潼關作戰,一舉將潼關城外的叛軍全部殲滅。

    當日高適在出了皇宮後可是很悲憤的,直到準備回潼關前在酒樓填飽肚子時聽了楊晞一番慷慨陳述後,感覺才好一點,甚至對楊晞生出知己的感覺,他很想和陳易好生聊上一陣。

    但因為軍情緊急,沒在長安多逗留,直接和手下軍士一道通過驛站快馬返回潼關,向哥舒翰當面彙報了請見皇帝時候,皇帝和楊國忠、韋見素等人的態度。

    哥舒翰迫於朝廷的命令,揮淚令手下軍士出關作戰,最終導致大敗。

    這也是高適在見到楊晞出現在這裡時,無端生出感慨的重要原因。

    要是朝廷真的如楊晞所講那樣安排,悲劇是不可能發生的!

    幾句話的交流後,高適已經知道朝廷遣大軍來救援潼關了,楊晞所領人馬是先遣軍,以兩騎換乘的行進方式快速抵達的,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將率至少五萬以上的兵馬後續趕到。聽到了楊晞的簡單介紹,高適稍稍放了點心,覺得潼關守住的可能性增加了,對楊晞的好感也在增加。

    但他怎麼都不能將面前一臉威嚴,滿是駭人氣勢的楊晞與奸相楊國忠的兒子扯在一起。

    面前的楊晞應該與楊國忠的兒子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嗎!

    與高適有相似感覺的還有王思禮及其他那些將領,他們在知道領軍來救援的是楊國忠的兒子後,都表現出驚惶的神色,深怕是皇帝派楊國忠的兒子來治他們的罪,及至弄明白了事兒後,才稍稍放心,但依然心有餘悸,心裡惶惶然!

    隨後哥舒翰手下的大將呂崇賁、李承光等人都先後到來了。

    看到需要召集的將領全都到齊後,哥舒翰起了身,以一副戚然之態環看了堂下諸將後,以他能發出最響亮的聲音說道:“各位,某率軍出關與叛軍作戰,不幸中敵伏擊,大敗而歸,如今潼關城只有萬余軍士,且大部都是殘兵敗將,要憑這些兵力守住潼關城很難!幸好朝廷派楊兵馬使率軍馳援,已經抵達潼關,並已經令一部兵馬出城作戰!但這不足以應付叛軍的威脅,朝廷後續大軍也不知何時才能抵達。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儘量將叛軍阻擊在潼關城下,直到朝廷後續救援人馬抵達!朝廷後續救援人馬抵達後,憑新銳兵力守住潼關就不在話下!今日我們要議的,就是如何佈防才能守住潼關!”

    哥舒翰說完,看了一眼楊晞。楊晞微微地點點頭,上前一步走到哥舒翰身邊,而對諸將的注視,以他那低沉但讓人感覺很威嚴的聲音說道:“為了延續叛軍攻城的速度,本將已經令李福德將軍和龐忠將軍率一部人馬出城設伏,並在完成任務後退防漢潼關城,盡最大可能延續叛軍的攻城速度,為我後續援軍的抵達爭取時間!軍情緊急,希望諸將都能拋棄前嫌,一心禦敵,我們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想盡所有辦法守住潼關城,扼守住這座通往長安的門戶!只要潼關不失,長安就無憂!”

    “啊?!”有人發出輕歎,這是不知道楊晞先一步佈置的人發出的。他們想不到,楊晞已經命令他所率的人馬,出城設伏去了。他們也想不到,龐忠這位大將,在楊晞抵達後竟然會甘願聽從命令。

    只不過這些不明情況人心中的疑惑沒有人可以替他們作答了,接下來哥舒翰和楊晞已經開始陳述潼關的情況,並令諸將討論如何防守了。

    討論軍情時候,諸將可以提出任何建議。說的有道理的提議,很可能被主帥或者主將採納,並做出相應的計畫改變,但要是沒有將領提出什麼意見,那所有決定都是主將下達的。

    在令諸將討論之前,為了樹立權威的楊晞再次陳述了他的防禦理念,那就是先利用潼關城外的險要地形,包括漢潼關城關隘,阻滯一下叛軍的攻擊速度,可以讓潼關城內的守軍從容佈防,及至拖延到陳玄禮所領大軍抵達。依靠現在潼關城內的兵力是無法最終守住潼關的,這一點楊晞也相信,他現在陳述的理念就是不惜代價守城,直到陳玄禮後續的大軍抵達。只要陳玄禮的後續大軍抵達了,就不要再擔心潼關城的安危了。

    當然想辦法加快清理禁溝內屍體的速度,讓禁溝重新成為防禦叛軍攻城的天塹,也是楊晞很注意講述的一點。至於潼關城內依現有兵力如何佈防,楊晞現在還不想表態,因為他對潼關城的地形及形勢並不是很清楚,想等哥舒翰及其他將領討論一番後,再發表意見。

    聽了楊晞先一步的說明,諸將對這個氣勢與年齡不太相符的少年人態度再次發生了改變。

    進到潼關城,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禦敵,而不是追查哥舒翰及他麾下諸將的罪責,清除異已,並且已經派親率的人馬出城設伏,以飛蛾投火一般的姿態阻滯叛軍的行進速度。

    能做到這樣的人,是個有何等氣魄,何等眼光的大將,怎麼可能是楊國忠那奸相的兒子?

    許多將領百思不得其解,連現在的哥舒翰都沒這種氣勢啊!

    楊晞陳述完了,王思禮馬上站出來,表示了自己的意見。當然他是為了表示對楊晞的不服,及想證明一下他比屋內幾個與他有意見的將領眼光看長遠才這麼做的。

    也就在王思禮關於潼關如何佈防的詳細陳述中,楊晞大概清楚了現在潼關城的地形及我軍形勢。

    如今的潼關城是隋代所建!隋潼關城位於一個叫“坑獸檻穀”的地方,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城東是懸崖絕壁,城外只有一小塊地方產平坦之地;城南臨禁溝、潼穀出口,城西是高岸,只有一條大道通往長安,北面黃河緊切潼關城下流過,無途可通,整個城山環水繞,天塹天成。

    現在他們所居的這隋潼關城建在潼水與禁溝的匯合口,城隘加上附近的黃巷阪、禁溝和十二連城,及華山、黃河構成一個立體防守要塞。城隘設在這裡既可以有效地控制長洛大道,又可控制禁溝和通洛谷(潼水)南北通道,避免了漢潼關城不能控制南北的弊病,這也是隋遷潼關城原因之所在。關閉潼關城門就能橫斷東西大道和南北通道,完全可以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來形容潼關城的地形。

    這也是安祿山叛軍在苦戰半年後,依然攻不下潼關城的主要原因。

    其實從“坑獸檻穀”這個地名中就可以明白這個地方地形的險要程度了。

    當然從這個方向通往長安不只潼關這一條路,還有其他方向的道路,就比如來回渡過黃河及渭河,就可以繞過潼關天險,直撲長安。但現在正是黃河和渭河的主汛期,黃河、渭河上沒有橋,也沒辦法臨時架設浮橋,這種想法要實現難於登天。

    還有一條路可以從潼關東南方向繞過,不過那要翻越高大的秦嶺,並且至少要繞行幾百里山路,非常難行,且這條路也不是沒有人防守的。為了防止敵軍穿越秦嶺繞道往長安,或者繞行攻破潼關,在秦嶺北麓潼關地界,自東而西設置了西峪關、善車關、太峪關、蒿岔峪關、潼谷關、水門關等關塞。

    這些關塞均有駐軍把守,成為潼關城的東南部前沿哨卡,和潼關要塞渾然一體。

    在哥舒翰率潼關兵馬出關作戰時候,這些地方的守軍並未動用,依然令他們防守本關。

    這些關隘都是戰爭時候的必防之地,不可能將兵馬抽調過來護衛潼關,不然肯定被叛軍趁機而占,而且這些地方離潼關城較遠,最遠的有百多裡,即使令那裡不多的守軍馳援,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也就是說,這些關隘上的守軍在潼關兵敗後並沒有任何的動作,叛軍即使想繞道潼關也是不可能做到的。現在的叛軍只有攻破潼關,才能取長安。就是說,潼關不失守,長安就不可能失陷;潼關一失守,長安的門戶就洞開,再無險可守了!

    這也是原來歷史上李隆基沒有聽到從潼關傳來平安的消息後,就悄悄逃走的原因。

    要是潼關能守住,那長安暫時無憂,李隆基也不一定會西逃入蜀!

    兵敗退守潼關城後,哥舒翰的佈置如下:王思禮率三千人馬守北門,火拔歸仁率三千人馬防守南門,李承光與高適一道率三千人馬守衛東門,龐忠率剩餘的兩千餘人馬守西門。

    在弄清楚了現在潼關城的防守情況後,楊晞心裡有異樣的感覺起來。

    哥舒翰派龐忠率兩千人馬防守西門,當然不是防叛軍在這個方向攻擊,叛軍也不可能從這個方向出現,防的是什麼,明眼人一下子就知道了。

    當然是防從長安來的人馬!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e010203

LV:7 大臣

追蹤
  • 54

    主題

  • 18307

    回文

  • 2

    粉絲

200 字節以內
不支持自定義 Discuz! 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