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兩岸談判官員訪談:上了談判桌,才知道他們對我們瞭若指掌

   
RainOoO 發表於 2014-4-6 11:35:29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1 87102


為透視兩岸協商內幕,前國安會副祕書長、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所長張榮豐,花費兩年時間,訪談二十位台灣談判官員,結論卻令人背脊發涼:中國對台灣瞭若指掌,我們,卻連基本的功課都沒做完……

3月30日午後,數十萬名「黑衫軍」,從四面八方湧向凱達格蘭大道;群眾身上的黑衣,象徵他們抗拒的「黑箱服貿」。這場由學生發起的社會運動,源頭不僅是贊同或反對《服貿協議》之爭,更是台灣內部對兩岸協商日趨頻繁,過程卻極為封閉、不透明的深切焦慮。

「馬政府的兩岸談判,缺乏核心目標設定,也缺乏長期談判的耐性,常像是為談而談。」中華經濟研究院前副院長,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所長張榮豐說。

張榮豐被稱為李登輝時代的「兩岸議題作戰官」,曾在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參與制定應變計畫(「18套劇本」);12年起,他花費兩年時間,訪談20位自08年後曾親身參與兩岸談判的官員,研究結果證明民間對政府談判能力的質疑,絕非杞人憂天。

「限期完成」、「準備不足」、「資訊不公開」,是張榮豐歸納出的3大結論,也是導致我方官員與中國談判時,無法為台灣爭取最佳利益的3大致命傷。儘管這項研究在《服貿協議》簽署前就已完成,但對照近期國人對「黑箱服貿」的種種質疑,報告結論不僅極具參考價值,甚至直指問題核心。

只求是否完成協議 不管是否達成目標
《服貿協議》完成談判後,總統馬英九曾不只一次公開宣示,希望協議能在特定時間點前生效;這類的「軍令狀」,對曾參與兩岸過去19次協議的台灣談判代表而言,其實一點也不陌生。

根據受訪官員說法,我方與中國談判時,經常承擔「必須限時完成談判」的沉重壓力,直接造成談判事前準備不足、無力爭取對我方具較高價值的條件等後遺症,「結果就是兩岸談判『重量不重質』,只重視是否完成協議,不重視目標是否達成。」張榮豐說。

檢視過去6年兩岸完成的多項協議內容,確實符合這項論點。例如08年11月簽署的《兩岸空運協議》,雖讓馬英九兌現「當選一年內談出空運協議、實現兩岸直航」的競選支票;但國內航空業者引頸期盼的「陸客來台轉機」,卻未被納入協議,僅以「如有未盡事宜,雙方得以適當方式另行商定」應付了事。

交通部長葉匡時今年2月公開表示,「開放陸客中轉,是桃園航空城的成功關鍵。」這項「關鍵條款」,當年卻因政府急著完成談判而付之闕如;「另行商定」,更只是中國開出的空頭支票,5年來每逢兩會協商,我方一定將開放陸客中轉列為重要議題,但對岸始終沒有具體承諾。我國航空業者只能眼睜睜看著台灣旅客可經中國轉飛第三地,自己卻無法賺取陸客中轉費用。

「因為談判時間的限制,我方代表面對難度較高、雙方沒有共識的議題,往往只能以『另行商定』交差;但這些需要另行商定的議題,對台灣來說,往往是最關鍵的項目。」張榮豐分析。

該要沒要  該守沒守
談判籌碼盡失  台商繞過官方與北京對話

「這些官員普遍認為,我們情報不夠、根本不瞭解對方、目標也不清楚;上了談判桌才發現,對手對我們瞭若指掌。」張榮豐直言,事前準備不足導致目標不明確,是談判官員臨場時的另一大致命傷。

以中國談判標準程序為例,國務院事前一定奉行毛澤東揭示的:「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分別徵詢各部委、工作階層、相關企業及地方領導意見,並同步進行產業影響分析,確立談判目標;另一組團隊則蒐集台灣談判代表背景、產業結構等資訊。

「ECFA(兩岸經濟協議)談判前,甚至把所有台灣鑽研ECFA的學者找到中國開研討會。」張榮豐說。

反觀我方,在「知己知彼」這項功課上卻像是敷衍了事,所謂徵詢意見,往往只是與產業公會理事長會談,「這種程度的研究調查,連自己一定要搶到的都不知道,更別說擬定與中國的攻防策略。」張榮豐說,曾有官員在訪談中無奈坦承,有業者在協議完成後,認為「該要的都沒要到」,索性跳過台灣官方,直接與北京對話,顯見政府溝通機制,無法反映業界需求。

「所有的自由貿易協定都有明確的產業目的,像紐西蘭就是想賣奇異果和牛肉、韓國滿腦子就是想賣汽車;但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台灣簽服貿的產業目的是什麼。」一位曾擔任政務官的經濟學者這麼說。

沒有足夠的情報,對議題的瞭解又不夠充分,導致談判過程有如迷航,結果當然不盡理想。例如我國生技業者原本對一○年十二月完成的《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寄以厚望,希望協議生效後能大幅縮短新藥進入中國市場時程,但因為文字定義太過模糊,並未帶來預期效益。協議中,雙方同意「就彼此臨床試驗制度規範、執行機構……進行交流與合作。以減少重複試驗為目標……積極推動兩岸臨床試驗及醫藥品研發合作。」我方認為「減少重複試驗」,代表中國同意在台灣完成臨床實驗的新藥得直接進入中國市場;實際上中國卻要求在當地販售的新藥,必須在中國完成第三期實驗並設廠生產。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認為,中國所提要求將導致台灣生技產業外移;衛福部官員也認為,中方政策違背協議精神,持續溝通爭取,但這項障礙至今仍未突破。

談判沒有目標的另一項案例是《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我方原期望透過這項協議,引渡潛逃中國的罪犯。但協議第六條卻規定:「受請求方認為有重大關切利益等特殊情形者,得視情形決定遣返。」這形同「免死金牌」,讓中國可決定是否配合遣返,導致重大經濟犯陳由豪、劉松藩等人仍得以逍遙法外。

「當一開始的目標不明確,沒有設定哪些議題一定要放進去、哪些一定要排除, 坐上談判桌時,當然搞不清楚要談些什麼。」張榮豐下了這樣的註腳。

這種「該要沒要、該守未守」造成的矛盾,在這一回《服貿協議》談判再次出現。協議中,兩岸互相開放投資醫院,雖然條文中強調:「未持有台灣方面身份證明文件的自然人董事不得超過三分之一」,但可預見的影響是,中資入股台灣醫療機構後,可將水準較高的台灣醫療人員調往中國服務,造成「醫療人才輸出」;另一方面,政府卻有意將國際病患引進自由經濟示範區享受優質服務,讓台灣成為國際醫療中心。

「自由經濟示範區要開放國際醫療、輸入病人;《服貿協議》卻要輸出醫療人才與資源,這根本就是矛盾的。」一位卸任部長級官員質疑,政府談判服貿前,根本沒有通盤考量其他國家重要政策,「政府如果有經濟戰略,就不會有兩個部會在做矛盾的事!」

資訊不公開透明,一直是兩岸協商最為人詬病之處;《服貿協議》談判過程中,行政部門更始終堅持「談判必須保密」。張榮豐直言,所謂保密,應該是指不讓對手獲悉我方底線和時限;「但事前當然應充分和利害關係人溝通,取得內部共識作為交涉籌碼。」

也因為缺乏內部共識支持,我方代表在談判桌上面對中方「不要破壞兩岸和諧」的柔性勸說時,總是難以抵擋。「很多官員反映,因為不想背負破壞兩岸關係的罪名,在談判中不敢有太過強硬的要求。」張榮豐認為,這種兩岸和諧優先的心態,最容易讓談判團隊陷入中國事先設定的議題走向。



看看美韓怎麼談的…
各自將內部壓力轉為談判籌碼


馬政府最常拿來說服國人服貿非過不可的理由是,「台灣已經落後韓國十年,若服貿不過,我們怎麼和韓國競爭?」不妨看看韓國與第二大經濟夥伴美國,當年是如何完成FTA(自由貿易協議)談判。

07年4月,時任美國總統布希趕在《貿易促進授權法案》效力截止前,與韓國完成FTA談判,但美國眾議院憂心韓國汽車傾銷,將危及美國汽車工業,否決這項協議;韓國民眾也不滿政府未經公開討論就簽下協議,並擔心恢復美國牛肉進口,將造成狂牛症風暴與韓國農業重大損失,發動多次大規模抗議。

經過多次斡旋,雙方互有讓步,韓國同意美國每年可對韓國輸入兩萬五千輛符合安全標準的汽車,且韓國汽車進口美國維持2.5%關稅五年;韓方則堅持30個月以上美國牛不得進入韓國,但同意分十五年降低或取消40%的其他美牛進口關稅。兩國終於在10年底簽下協議。

美韓兩國在談判過程中,皆很清楚理解自己的需求,美國的首要目標就是保護汽車工業,並且輸出牛肉;韓國顧慮的則是本土農民生計,以及民間對狂牛症的恐懼。雙方交手期間,也各自將內部壓力轉換成談判籌碼。「民主國家最重要的資產就是民意,這是說服對方很重要的武器。」張榮豐說。

反觀台灣,馬政府一再以口號式的「我們一定要走出去」強調《服貿協議》重要性,但未對產業衝擊進行任何有效評估;相較於美、韓兩國對於勢在必得的項目寸步不讓,台灣民眾對幾乎是「從天而降」的《服貿協議》,當然難以接受。

談判桌上的攻防,像是政府效能具體而微的展現。細節處,考驗政府能否深入民間,掌握市井百業的需求與憂慮;宏觀處,需要依循具體明確的願景方向作為取捨依據。官員在兩岸談判過程中的荒唐與輕率,正凸顯了政府失能及缺乏具體方向的迷航領導。

這些問題不改,即使學生們離開了議場,下一回的兩岸談判,台灣恐怕還是被中國牽著鼻子走。而沒有方向感的台灣,會被中國牽到哪裡去?這,正是年輕人心頭最深層的憂慮之一。



兩岸談判居劣勢
台灣的三大致命傷


1.限時完成
協議內容重量不重質,我方無法經常取得關鍵利益,形同為談而談。

2.準備不足
談判方向不明,有如迷航,無法回應民間與業界需求。

3.資訊不公開
缺乏內部共識支持,談判籌碼不足,常落入中方設定框架。

來源:今周刊

已有(21)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打狗英雄 發表於 2014-4-6 11:59
「限期完成」、「準備不足」、「資訊不公開」
談判三大要素: 時間 資訊 決定權
這三樣都輸人家
難怪沒人相信服貿會"z>b"
xxxxxquest 發表於 2014-4-6 12:18
談判桌上輸光光出來的服貿會是 「Z>B」的話
中國一定是「紅十字會」
gp_express 發表於 2014-4-6 12:51
「限期完成」、「準備不足」、「資訊不公開」
^^^^^^^^^^^^^^^^^^^^^^^^^^^^^^^^^^^^^^^^^^^
以上3點我覺得是嚴重失職,
我對部屬就是平時都再作業而且長期在作,
明天要報告就應該生的出來,
生不出來代表平常沒準備也不關心,
自己工作臨時抱佛腳真的是不知道要說什麼,
如何知道長官什麼時候會拋出議題,
如何知道會突然接到什麼客戶什麼 case,
還在聽指示在辦事已經缺乏積極性及主動性.
whiteseyes 發表於 2014-4-6 12:56
這篇雖然說的頭頭是道,見解精闢

但是現在支持服貿的人只會認為Z>B,還有寫這文章的人是綠黨黨工,
只能說要求一些人去思考事情真的太困難



wsg19703140 發表於 2014-4-6 18:16
因為真正的高手早就不幫馬政府做事情了
因為面對一個自以為是的員外 一個一手遮天剛愎自用的管家
其他人早就不管國家死活了
kevinjojo 發表於 2014-4-6 20:36
三大致命傷
作者寫的真專業
不過台灣現在做主的那位聽不下去吧
他只懂得服貿是「Z>B」
fatmen 發表於 2014-4-6 20:38
其實很大的問題是, 談不下來, 人家說你政見跳票, 然後就還是要被逼著下台!~~
frankshow 發表於 2014-4-6 22:52
給你拍拍手 這文章寫得好啊 倒果為因的方式給人而目一新的感覺

不過看了這文章我只有一個疑惑 就好像之前 有個啥法國研究生看了

服貿 就很疑惑 為啥我們要這麼開放 一樣的感覺  那就是經濟學都不是這些人的

本科 就對經濟講得頭頭是道


首先 台灣是個很開放的社會 對岸想要知道我們要啥 需要啥 這有何難 說不定谷歌一下

就一目了然了 給我們我們想要得這有啥不對??? 難道我們連別人想給我們 我們都害怕地說

不要不要 這樣不會更窩囊嗎


二那麼快就可以簽了 一定有問題??? 其他國家為啥這服貿協定要談這麼九

我們感覺沒兩三年就搞定了一定有問題??? 跟任何國家談服貿 一定以自己國家利益為考量

所以為了爭取自己國家的利益 要不斷的談判 來替自己國家爭取 所以才會曠日廢時阿

對岸跟我們談 都讓利了 表示一 認為我們是小市場沒差 二 不要談啥獨立一切維持現狀你OK我OK

以上兩個理由我覺得最有可能


孫子兵法兵貴神速 現在不是國家打國家而是用經濟商業來打 快是要讓自己能佔有先機

啥都慢慢來 那要打啥阿


對民進黨而言我只能說你們一輩子當在野黨吧 這樣搞下去 誰敢把未來託付給民進黨

只會把政治擺第一位  拿不出方法有只會扯後腿


對那些學運的同學們 這件事情之後 你們後來的遭遇只會更有落差 更加的艱辛 希望你們能夠度過去

不要以為是國民黨的怎麼樣 歷史上的事件告訴我們 有時候同志比敵人更加的慘忍
小王子~~ 發表於 2014-4-6 23:07
之前就有人爆料
有次謝長庭接受中國某電視專訪
裡面的學者就直接跟他講台灣的談判人員根本不知道自己國家需要什麼
只會要中國一直讓利給台灣而已
完全沒有專業
123下一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