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主要是就服務業的項目進行開放 , 那服務業的賺錢對象自然就是在地人
那麼當然是台灣過去大陸的是去賺大陸人的錢 , 大陸過來台灣的就要賺台灣人的錢
如果這個服務業的供應鏈並不與當地的企業或勞工有所掛勾 , 而是只從己方找到供應來源
也就意味著這個服務業只在銷售終端面對賺錢對象 , 那麼其餘在地產業與勞力是很難分到利潤的
所以在此必須區分大型與中小型兩種
大型的由於資金龐大也需要更大的人力資源 , 所以必然需要聘請當地勞工
所以這方面 , 兩岸的大企業基本狀況是差不多的 ,
而在面臨市場上大小與利潤的多少的情形下 , 實務面上就會產生差異
像對岸的市場夠大(如果比例並無調整的擴張之下) , 就要聘請更多的大陸勞工
不過在這十多年的狀況來看 , 通常反而是降低台幹比例而陸幹比例升高
除非營運不善否則也並不減聘大陸勞工 , 如果先行假設來台陸資永遠保留陸台勞工比例
能那麼做的通常絕不是小型企業
因此必然產生市場排擠效應 , 就像7-11打倒矸仔店一樣
乍看好像沒太大關係 , 狀況在於這個經濟問題在此就轉變成社會問題
由於台灣的人口高齡化 , 被打倒的中小企業中有很多是四五十歲的人了
轉業也困難了, 要嗎又得從低薪資的工作幹起
問題是人家還未必要你 , 一樣20-30K , 請你中年人還不如請年輕人
台灣現在像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全聯王品集團等等已越來越多
這類大型企業最厲害的就是聯手壓低工資制造薪資行情與結構
或許很多人存疑或認為 , 這些企業中也有高所得的幹部
問題是 , 高所得的幹部比例才多少 , 而出賣勞力而不得升職的又多少
所以這些大型企業最喜歡的就是算時薪 , 用打工生
而中高齡的失業問題相形擴大 , 如果長期無法再進入就業市場
為了避免與降低可能因此產生的犯罪問題(搶劫偷竊)弄不好 , 又要多招警員來吃公家飯了
勢必增加社會福利支出 , 而且也必須降低失業者的健保費(健保都是洞了 , 社會局不是鬧沒錢就是鬧沒人)
再下來又會是轉變成政府職能問題
台灣的以前的勞委會----現在的勞工部 , 是根本不怎麼保障勞工的
數萬警察大軍還可以鬧警力不足 , 社會局永遠不夠人不夠錢 , 還要慈善團體捐錢出義工
健保制度一堆黑洞!!
所以答案很簡單 , 政府懂得怎麼處理與保障勞工 , 還有重新檢討稅負制度
其實服貿就不算是麼大問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