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1908之鋼鐵雄心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已完成)

   關閉
901att 2014-12-18 21:50:2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519 162059
901att 發表於 2014-12-18 22:36
第三十章 清末槍照

清末民初,是中國槍支最為泛濫的時期。

    當然,後面這個民初是可以涵蓋整個民國時期的。無論是早先的北洋政府,還是後來的南京政府,對下面的各個省的控制力都相當的薄弱,自然就無法控制泛濫的槍支。

    而清末的滿清政府與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不同的是,雖然滿清政府對各個省的控制力不斷被削弱,但至少在辛亥革命之前還擁有一定控制能力。所以清末的槍支泛濫,完全是因為當時的滿清政府執行的“核發槍照”政策。

    “核發槍照。”如果簡單點講就是槍證,這種政策一直從清末持續到民國…

    只要有了槍證,即使是持槍在大街上亂轉也不犯法,當然槍證的價格並不便宜,從幾十銀元到上百銀元都有,有的時候一張槍證甚至要比槍本身更加值錢,而且每張槍證都僅僅只對一支槍有效。

    這是滿清政府在發現無法禁絕槍支泛濫後想出來的辦法,也為滿清政府和早期的民國政府提供了大筆收益,是極為有效的斂財手段。

    所以在清末想要搞到槍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無論你是什麼人。

    唯一的難點就是五十支漢陽造的數量有些大,畢竟漢陽造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也算是新銳步槍了,如今的四川第十七鎮新軍都沒有到人手一支的地步。

    雖然拍著胸脯對王二說到時候只需要給自己省這點子彈就可以了,但是到了最後嚴光還是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別的不說,光是買槍的門路嚴光就沒有頭緒,于宗潼和趙爾豐到是很照顧他,但這僅僅只限于生意方面,如果只是找他們買槍的話…

    即使是嚴光也知道,五十支漢陽造是什麼觀念。

    最後沒有辦法,嚴光只能將自己手底下的幾個讀書人全部找來。

    “老板…”在嚴光將幾個會計全都招過來想辦法後,一個叫林威的會計猶豫了一下。“既然那個漢陽造不容易買到,那為什麼不直接從上海的德國洋行那里買呢?”

    嚴光先是愣了一下,隨後便猛拍了一下巴掌。

    雖然在這個時候漢陽造並不好買,但是並不代表委員會1888步槍不好買,如今德國那邊已經換裝毛瑟98步槍(換裝一直持續到1915年,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買不到毛瑟98的緣故),大批的委員會1888步槍被弄到了二線或者是直接銷售到了中國、奧斯曼土耳其和一些亞非國家。

    五十支漢陽造,對沒有門路的嚴光來講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對上海那邊的德國洋行來說卻僅僅只是一筆小買賣而已。

    “林子,明天我去趟知府衙門去辦理證件,辦好了以後你帶著到上海去買五十支槍回來。”

    “明白。”林威點了一下頭。

    敲定了買槍的方法,嚴光便讓幾個會計回去休息了。到了第二天,嚴光帶著王二到知府衙門去辦理五十支步槍的證件。

    雖然這個時候民間的槍支已經很泛濫了,但是五十支槍的威力還是不小,更何況還是五十支1888式委員會步槍,現在漢陽兵工廠的漢陽造就是根據這個仿制的。

    衙門下面的人不敢輕易決定這件事情,只能向上面稟報,最後于宗潼親自出面詢問。

    對此嚴光解釋說自己擴招了一倍的工人,因此需要加強安保力量,于宗潼勉強接受了這個理由。

    嚴光擴建工廠的事情于宗潼也知道,他還曾經親自去總督府和趙爾豐談過這件事情,對自己的治下出了這麼一間大型工廠兩個人也很高興。

    不過高興歸高興,槍的問題確實是有些…

    而且嚴光的華升公司是在成都附近,于宗潼可不認為在那里會出什麼狀況。真要是出了什麼狀況,都不需要衙門里的差役,只要出動城內的巡防營和新軍就可以將一切問題擺平。

    好在這個時候四川除了袍哥會那樣的組織外,就連一些普通的商會也有不小的武裝力量,嚴光的五十支槍在這里面並不算出奇。最重要的是,于宗潼不相信嚴光這麼一個商人會鬧出什麼事情來。

    眼下雖然廣州等地不停的在鬧革命黨,但總體上來說四川還是風平浪靜的,更何況此時只听說有會黨、新軍出來鬧革命,還沒听說有商人也跑出來鬧革命的,所以最後于宗潼還是批準了嚴光申請的槍證。

    在繳納了每張槍證五十銀元,一共兩千五百銀元的費用後,嚴光和王二帶著五十張槍證離開了知府衙門。

    在將手提箱里的現金和槍證全部交給林威後,嚴光帶著王二親自送他們三個人到車馬行,一直目送著他們離開才回到了工廠。

    如今槍的問題也算是解決一半了,工廠也逐漸的步入了正軌,那麼另外一件事情也該去辦理了…

    “王二…”回到辦公室後嚴光往沙發上一座,不懷好意的笑了笑。“你喜歡讀書嗎?”

    “讀書?”剛剛坐下的王二一愣,有些不明白嚴光的意思。

    嚴光是不知道王二喜不喜歡念書,他只知道自己上學的時候,周圍沒幾個喜歡念書的。

    不過作為嚴光在這個時代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準心腹,武的方面自然是不用說,畢竟一年多的水匪頭目不是白當的(雖然不入流),但是在文的方面…

    大字不識一個,估計就連文的邊也擦不到吧…

    嚴光收下他,並不僅僅只是想要一個保鏢,保鏢的話只要有錢就可以了,而且各個都很有職業道德,嚴光需要的是文武雙全的手下,所以…

    “我打算給你請一個老師回來,教你識字…”

    “?!”

    幾天後嚴光從外面請來了一個先生,專門教王二和其他幾個沒念過書的人識字。

    不過王二和其他幾個人似乎並不討厭讀書,這讓嚴光有種失算的感覺。

    在一百年後的某個時代,能讀書的人羨慕不能讀書的人,而不能讀書的人卻羨慕可以讀書的人,那還真是一個奇怪的世界啊…

    不過至少在這個世界,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讀過書,所以他們都很向往讀書…

    ——————————
901att 發表於 2014-12-18 22:37
第三十一章 宋鼎寒

“你就是宋鼎寒,宋先生吧。”看到王二帶著一個削瘦的中年人走進來,嚴光連忙上前和他握手道。

    “不敢不敢,叫我鼎寒就可以了。”宋鼎寒連忙道。

    “你就叫鼎寒兄吧,鼎寒兄,請坐。”

    等到宋鼎寒坐下後,嚴光開始打量起眼前這個理查德和查理介紹過來的人。

    大約在一個月以前,嚴光的華升公司終于擴建完成,第二批的工人也已經從培訓班畢業,現在正在和第一批的工人一起投入生產。如今的華升公司佔地三公頃,擁有員工八百余人,織機三十台,紗錠一千多件,備用織機五十台、紗錠三千多件,每個月的盈利達到三千多銀元,可以說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川內第一大工廠。

    只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嚴光發現單憑自己和其他幾個會計已經忙不過來了,而此時尚有五十台織機和三千多紗錠沒有投入使用,等到這些機器也投入使用的時候,恐怕整個工廠的職工將會超過兩千人。

    而且倫敦的橡膠股票達到了巔峰時,嚴光還準備建造洋灰廠、造紙廠、服裝廠甚至是玻璃廠,到那時恐怕整個華升的員工數量就要過萬人了。

    沒有辦法,嚴光只好通過電報拜托遠在上海的理查德和查理,希望他們可以幫自己找一位合適的人選來打理工廠。

    嚴光的要求不高,只有三點。第一,必須要懂英語(能多幾樣更好),第二,沒有任何的不良記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必須是個中國人…

    至于管理經驗,有當然最好,如果沒有的話可以慢慢學習。

    和在沿海不同,整個四川最大的紡織廠就是嚴光的華升,其他的紡織廠無論是在成本、質量還是在效率上都無法和華升媲美,所以對嚴光來說最重要的是管理者。

    雖然嚴光的要求不高,但是在接到電報後理查德還是拖著查理幫忙挑起了人選,最後的挑選結果就是站在嚴光面前的宋鼎寒。

    宋鼎寒、男、三十三歲,民族︰漢,四川簡陽人,通曉英語和德語,而且曾經在上海的一家紡織廠擔任過管理人員,只不過後來因為一件事情與上司交惡,最後不得不卷鋪蓋走人。

    在擔當管理人員的時候,曾經和怡和洋行的查理有一點交情,所以當嚴光發電報希望他們找人選的時候,查理就選了這個正準備回老家的宋鼎寒。

    在得知老家四川正有一間大型紡織廠在招募管理者後,宋鼎寒立刻訂了回四川的船票。

    當然,和宋鼎寒一起回來的還有林威等人和五十支1888式委員會步槍,以及每支步槍1000發的共五萬發七九圓彈。

    本來德國洋行那邊也有七九尖彈,只是在價格上要比七九圓彈高上不少,考慮到距離辛亥革命還有三年的時間,這些步槍目前只是用于訓練,所以最後嚴光還是選擇了七九圓彈,不過即使如此在買了槍和子彈後,嚴光工廠兩個月的盈利還是沒了。

    其實嚴光更喜歡毛瑟98和李恩菲爾德,可惜毛瑟98沒貨,想買也買不到,恩菲爾德就算是有貨也用不起,作戰的時候用恩菲爾德,消耗的子彈數量可以把嚴光的心髒病弄出來。

    要知道,想要大規模的使用恩菲爾德步槍,沒有足夠的工業基礎可是支撐不住的…

    ——————————

    等到外面的人將茶送上來後,嚴光示意宋鼎寒嘗嘗看。

    “鼎寒兄,你的資料我已經看過了,而且你是理查德和查理介紹過來的,所以以後華升就拜托給你了…”

    “請放心,我一定會盡最大努力讓華升發展的更好的。”這一點宋鼎寒到是非常的有自信,因為在四川華升根本就沒有競爭對手,外省的那些對手又有運輸成本這個劣勢,再加上坐擁四川五千萬人口市場,如果這都不能將華升發展好的話宋鼎寒自己就抹脖子了。

    “這點我自然放心。”嚴光笑了笑。“一會我就給你安排辦公室和臥室,如今工廠初創一切條件都還很簡陋,多多包涵啊。”

    宋鼎寒也笑了。“在上海時我的臥室也是一張床和一個書桌,只要不會比這個更簡陋就可以了。”

    “哈哈哈哈。”兩個人全都笑了起來。

    等到安排好了宋鼎寒後,嚴光帶著王二到倉庫去看買回來的新槍。

    此時新槍和子彈都擺放在倉庫角落的木箱里,五十名保安隊員也都圍在箱子旁邊。

    在看到嚴光和王二進來後,五十人立刻滿臉興奮的圍了上來。

    “老板,這些槍都是給我們用的嗎?”

    “當然。”說著嚴光走到其中的一個木箱旁,將木箱打開後取出了其中一支步槍。“這些槍都是給你們用的。”說著扔給了剛剛說話的那名隊員。

    在接過槍後,那名隊員立刻撫摸起了槍身。“真是一把好槍啊…”

    這五十個人大多都只用過鳥槍,像快利槍這樣的只有極少數用過,至于漢陽造?如果只算摸的話到是有三五個人…

    “當然。”嚴光自己也拿出了一支撫摸了起來。“能比這種槍更好的也就只有德國的毛瑟98、英國的李-恩菲爾德、美國的春田步槍和俄國的莫辛納甘等少數幾種步槍了。”

    周圍的保安隊員听的一愣一愣的,完全不知道嚴光說的是什麼槍,少數幾個也僅僅只听說過毛瑟這兩個字。

    “算了,和你們說也不懂。”嚴光有些無趣的擺了擺手。“一會都和你們王隊長去領槍,領完槍以後和他學射擊。”說著嚴光轉頭對王二道。“記住,省這點用子彈,很貴的…”

    明明買了這麼好的槍,卻非要省著點用子彈,王二也有些無語。

    “還有,練習射擊的時候注意一些,不要讓他們傷到自己和同伴。”後世軍訓射擊的時候,練習射擊的學生身旁都會有一個教官負責,就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這點放心,我會小心的。”

    “嗯,那就拜托了。”拍了拍王二的肩膀,嚴光離開了倉庫。
901att 發表於 2014-12-18 22:39
第三十二章 派系與排擠

和宋鼎寒相比,嚴光這個外行確實要多有不如。

    原本的華升紡織廠雖然架子很大,但是在管理上卻有些混亂,自從宋鼎寒來了以後制定了許多章程,很快就將紡織廠打理的秩序井然,甚至就連嚴光原本以為已經到了極限的產能也提高了一些。

    看著秩序井然的工廠,在想想自己在時亂糟糟的樣子,嚴光干脆將管理權交給了宋鼎寒,自己則當起了甩手掌櫃。

    只是甩手掌櫃雖好,但終究還是太閑了一些,尤其是在這個沒有什麼娛樂節目的年代,嚴光也不能扔著宋鼎寒等人在那里忙,自己跑到XXX巷那里問候技術工作者們,再說那些技術工作者們干癟的身子也不符合嚴光的審美觀。

    最後想起曾經在客輪上遇到過的三個賭友,嚴光在自己的辦公室里翻找了半天終于找到了他們的居住地址。

    只是當他帶著王二坐著馬車抵達那里的時候,才從房東的口中得知周子寧三人兩個月前就已經搬出去了,據說是在保留了軍職後,又重新考入了四川的武備學堂。

    “四川武備學堂?”听到這里嚴光覺得有些奇怪,因為他記得周子寧曾經和自己說過,他們都是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怎麼如今還要再考入四川武備學堂?

    “這個就不是很清楚了。”房東搖了搖頭。“不過如果你想找他們的話,可以到四川武備學堂那里去找,學堂里的學生都是住在宿舍的。”

    “謝謝了。”在向房東道謝後,嚴光帶著王二坐著馬車朝著四川武備學堂的方向駛去。

    只是在去武備學堂的路上,嚴光還是覺得有些奇怪。

    倒不是覺得四川武備學堂的教學質量差,只不過周子寧他們明明已經從日本的軍校畢業,並且已經在四川第十七鎮新軍當中服役,為什麼還要退役然後在重新考入武備學堂?

    在路上想了半天,只是嚴光無論怎麼想也想不明白,最後只得作罷,打算等見了人以後再問。

    到了四川武備學堂後,嚴光帶著王二下了馬車。

    走到傳達室門前,嚴光向里面的門衛打听起了周子寧三人。

    提到這三個人,門衛到是有些印象。

    “哦,那三個日本軍校的畢業生啊。”

    “沒錯,現在他們應該在學校里吧?”嚴光點了點頭。

    “在,當然在,不過你是?”

    “我叫嚴光,是他們的朋友,今天是特意來看看他們的…”

    看著嚴光的穿著雖然不算華貴,但是也相當不錯,門衛點了點頭。“嚴光是吧,我這就去幫你將他們叫來。”

    嚴光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塊銀元,然後放到門衛的手中。“有勞了…”

    “哪里哪里,這是我應該做的。”感受著銀元的分量,門衛的臉上堆滿了笑容。“你們先到房間里稍等片刻,我這就將他們叫出來。”說著門衛將嚴光和王二請進了傳達室。

    等到門衛離開後,王二在一旁問道。“老板,那個周子寧、陳羽國和趙文屏究竟是什麼人啊?”

    嚴光想了想,露出了一絲笑意。“應該算是賭友吧。”

    看著嚴光臉上有些不懷好意的笑容,王二在心里撇了撇嘴。“賭友?恐怕還是輸給你不少錢的那種吧。”

    當初坐船從上海回四川的時候,他也曾親眼見識過嚴光的恐怖實力,那一次行程兩個會計外加兩個保鏢可以說是輸得面無人色,如果不是後來嚴光宣布免除所有的賭債,恐怕就連跳江的心思都有了。

    沒過一會,等到門衛帶著三個年輕人進來的時候,王二更是覺得自己剛剛的猜測沒有錯,無他,只因為這其中有兩個人的臉色發白,就好象當初要跳江的那四個人一樣。

    “嚴兄,半年多沒見還以為你已經忘了我們呢。”看到嚴光後,趙文屏笑著迎了上來。

    如今三人組里,恐怕也只有趙文屏這個沒輸給嚴光錢的人還能用平常心來對待了。

    “前一段時間事情太多,實在是抽不出時間,不要見怪啊…”

    “怎麼會呢…”趙文屏笑了笑,附近新開了一家大型紡織廠的消息,在成都恐怕已經是人盡皆知了,他們三個雖然每天都是在學堂里學習,但也曾听說過這個消息。

    而在得知紡織廠的老板姓嚴後,三人就已經知道這個人絕對是他們在船上踫到的那個。

    “說起來你怎麼會知道我們在這里的?”

    “我去了你們原來給我的那個住址,不過那里的房東說你們將房子退掉了,而且還考入了四川武備學堂。”說道這里嚴光有些奇怪的問道。“我記得你們三個都是從日本軍校畢業的吧,怎麼還要考進武備學堂?”

    听到嚴光的話,趙文屏他們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在看了看左右發現並沒有其他人後,周子寧嘆了口氣。

    “一言難盡啊…”

    清末時期,滿清政府各省組建的新軍在招募兵員時,幾乎全部都是在本省招募,所以像四川新軍第十七鎮這樣的部隊里面的士兵幾乎全部都是川人,在這一點上同樣是四川人的周子寧三人並沒有受到士兵們的排斥,而且由于他們都是日本軍校畢業,所以很輕易的就成為了新軍當中的下級軍官。

    只是,在士兵中不受到排斥,卻不代表他們在軍官當中就不受到排斥。

    在任何地方,都會有所謂的派系,軍隊當然也不會有例外,而在十七鎮當中就有兩個派系,一個是周子寧他們所在的四川武備學堂,也就是所謂的武備系。還有一個就是四川速成學堂,也就是後來的速成系。

    辛亥革命後執掌四川的尹昌衡便是武備系出身的,而後來的四川王劉湘則是速成系的,未來真正掌握四川的人幾乎都是從這兩個學堂出身的,當然此時他們還僅僅只是兩個學堂。

    四川陸軍第十七鎮的軍官幾乎全部都是這兩個學堂的,在這種情況下周子寧他們這種日本軍校出身的人很自然的就成為了被排擠的目標…
901att 發表於 2014-12-18 22:41
第三十三章 五個月後

    “派系排擠?”

    “沒錯。”陳羽國接口道。“我和子寧還有文憑都是日本軍校出身,和武備系、速成系的人都靠不上,所以也就成了被排擠的對象。”

    “那總還有別的新軍可以選擇吧?”

    “其他省的新軍和四川新軍也差不多的,都有自己的武備學堂為自身的新軍提供軍官,我們即使是到了其他省最後還是會成為被排擠的對象,而且我們是四川人,換了地方的話恐怕就連士兵也會排擠我們…”說道這里三個人苦笑連連。

    “後來一個武備系的朋友給我們提了一個比較笨的辦法,就是在保留軍職的同時到武備學堂再重新的學習一遍,這樣一來我們也就勉強算是武備系的人了。”

    “那你們豈不是要重新在學一遍?”嚴光有些吃驚。

    “當然不用。”周子寧擺了擺手。“因為我們三個都是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所以在武備學堂只要在重新學習一年就可以了。”

    “這樣啊…”如果僅僅只是一年的話到是可以接受,如果是要重新的全部學習一遍,換成是嚴光的話干脆這個新軍就不參加的。

    “算了,不說這些了,我們帶你四處轉轉吧…”說著周子寧等人帶著嚴光在學堂里轉了轉,隨後又請嚴光到學堂的食堂去吃了頓飯,不過當嚴光提出四個人在“搓”幾圈的時候,陳羽國和周子寧卻臉色發白的連連擺手。

    看來在船上的那段經歷,實在是讓這兩個人怕了嚴光,事實上一直到現在這兩個人在想起嚴光的時候,都會感到屁股很疼。

    隨後的一段時間里嚴光倒是經常坐著馬車來看這三個在四川僅有的朋友,不過無論嚴光如何挑釁周子寧和陳羽國都不敢應戰,到最後反倒是將這兩個人的同學給弄出來了。

    不過等到周子寧他們的幾十號同學每人輸給了嚴光十多塊,一個平日里自詡賭技高超的更是輸給嚴光五十多塊後,整個武備學堂就再也沒有人敢跟嚴光賭了,于是乎,嚴光賭王的名號響徹整個四川武備學堂…

    ——————————

    雖然嚴光每天都過的很充實,但時光匆匆,五個月的時間還是很快就過去了。

    這五個月的時間里,嚴光的華升紡織廠連續進行了兩次擴建,最後終于將剩下的五十台織機和三千多紗錠全部投入到使用當中。

    至此,華升紡織廠成為了一間佔地五公頃、員工兩千余人、織機八十台和紗錠四千錠的大型紡織廠,就連每個月的盈利也從原來的三千多銀元變成了現在的八千多。

    便是原來買機器花出去的十萬銀元,也只需要一年的時間就可以賺回來。

    不過買機器不是擠冰激凌,不可能每次都是幾千幾千的去買,所以嚴光準備等到明年盈利超過十萬的時候在去一趟上海,對此如今已經是經理的宋鼎寒表示贊同。

    不過在此之前,嚴光還要先回一趟美國,因為一年的時間已經到了,嚴光也應該取回自己賣出專利所得到的分紅。

    在將一切都交給宋鼎寒後,嚴光帶著王二回了一趟美國,連續跑了幾十家企業後將自己應得的分紅拿到手。

    隨後嚴光又跑到了唐人街去拜訪黃老,畢竟臨別之時黃老曾經贈送給他三萬美元,對他在四川的事業有很大的幫助。

    “……便是如此了。”在喝過茶後,嚴光將自己在國內的經歷一一的講給黃老听。

    “很好。”黃老笑著拍了下桌子。“僅僅一年便成建成整個四川最大的紡織廠,那筆錢我果然沒有給錯人啊。”說著黃老斜了一眼站在身旁的黃易華。

    黃易華在注意到黃老的視線後臉色先是紅了一下,但隨後便深深的低了下來,只是從他緊緊握著的雙拳看來,對黃老的話他依然是不服氣…

    接著嚴光又和黃老談起了其他的事情,在談到嚴光為什麼要回美國的時候,黃老連忙問道。“怎麼?是不是擴建工廠需要錢,老頭子這里還有那麼點,如果不介意的話也可以拿出來支援一下。”

    “不必不必。”嚴光連連擺手,如今他已經不像是離開美國時那麼窘迫了,老人的錢自然也就不好意思在拿。“我這次回來是領取分紅的。”說著向黃老解釋了一下自己在美國還有很多的專利,這些專利每年都可以給他提供不少的紅利。

    “這筆錢我打算回國在開一間水泥廠,等在倫敦的股票有結果時在開一間造紙廠和玻璃廠。”其實嚴光還打算開一間化肥廠和罐頭廠,不過這些事情他打算暫時先放一放。

    “股票?”黃老听到這個詞愣了一下。“你買了股票?”雖說已經是六七十歲的人了,但是在美國住了這麼多年對股票這東西黃老還是了解的。

    “對,股票。”嚴光點了下頭。“我在離開美國的時候曾經在倫敦買了九十萬美元的橡膠股票,最近一段時間橡膠股票的漲勢相當好,相信在過幾個月這九十萬美元就可以變成五百萬了…”這卻是嚴光謙虛了,九十萬美元到了年末的時候,就算是變成六百萬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他能堅持到明年中旬股票崩盤之前,便是七百萬也沒問題。

    听了嚴光的解釋後,黃老嘆了口氣,然後用拐杖敲了幾下地面。“有見識就是好,便是坐著也可以收錢,我的後輩里要是有幾個像你一樣的就好了。”

    “不敢當,其實主要還是我這個人太懶,所以才會總想著怎麼不挨累就能賺到錢…”嚴光笑了笑,指了一下黃老背後的黃易華。“而且老爺子身後的那個兄弟不就是一表人才嗎?”

    “他?”黃老看了一下背後的孫子,咧了咧嘴什麼都沒說。

    黃易華也被五百萬這個數目給嚇了一跳,不過在注意到黃老撇嘴的動作後,黃易華握著的拳頭更緊了…

    看著正坐在那里和黃老談笑的嚴光,黃易華用力的咬著牙。

    “嚴光,總有一天我一定要你好看。”
901att 發表於 2014-12-18 22:42
第三十四章 洋灰廠

告別了黃老後,嚴光在黃易華和其他幾個唐人街晚輩厭惡的目光中搭船離開了美國。

    黃易華暫且不提,其他的幾個人會用厭惡的目光目送嚴光離開,完全是因為在他來的這段時間里,這幾個人的長輩一直都在拿嚴光做正面典型在他們的耳邊羅嗦(相信我們這代人都會有這個遭遇T-T悲慘的童年)。

    所以幾天下來,這幾個人看嚴光也就和看仇人差不多了。

    嚴光到是不知道在自己的背後,一直有好幾個人在用厭惡的目光看著自己,即使知道也無所謂。

    這次為了補償自己,同時也是為了排解旅途上的枯燥,嚴光特意訂了這艘豪華郵輪的船票,船上不但擁有游泳池(這時的郵輪已經有了)而且各種娛樂設施也是一應俱全,如果在晚幾年的話,在著名的泰坦尼克號上便是連健身室都有…

    只可惜對嚴光這種旱鴨子來說,就算船上的游泳池在大也沒有用,所以在套著泳圈漂了幾天後便不再去了(周圍鄙視的目光太多),只是嚴光不去泳池的結果卻讓船艙內的賭場遭了大難。

    雖然郵輪的賭場里並沒有麻將,但是在其他的游戲上嚴光依然是大殺四方,等結束航行抵達上海的時候,嚴光懷疑自己要是在多坐幾輪的話,就可以賺出一間紡織廠的錢來了。

    在郵輪員工們的歡送下,嚴光和王二拎著手提箱下了船。

    “老板,洋灰廠真的能賺錢麼?”坐上人力車後,王二有些猶豫的問道。

    在出國之前他曾經見到過嚴光和宋鼎寒為這件事情而爭執,原因就是洋灰廠很難賺到錢。

    “錢?”嚴光搖了搖頭。“或許很難賺吧,但我還是必須建出來…”

    在抵達了怡和洋行後,嚴光在怡和洋行購買了價值兩萬銀元的回轉窯和球磨機等設備。

    倒不是嚴光不想買更多的設備來建一個大型的洋灰廠,只不過就和剛剛王二說的一樣,在這件事情上宋鼎寒一直是持反對意見的。

    因為洋灰廠和紡織廠不同,搞紡織所需資金比搞其它工業要少一些,生產周期也很短,可以較快的盈利,同時需求量也非常的龐大,不愁銷路。

    而洋灰廠和紡織廠相比…

    此時的中國,很多地方是不需要水泥的…

    兩萬銀元的水泥設備看起來很少,但其生產的水泥說不定就可以讓整個四川的市場都飽和掉…

    所以宋鼎寒一直認為,應該先攢夠十萬銀元,然後在到上海購買機器以進一步的擴大生產,不過最終在嚴光的堅持下宋鼎寒還是同意了嚴光開辦洋灰廠,畢竟嚴光才是老板,而他只不過是一個打工的…

    當然也有支持嚴光開辦洋灰廠的,比如說知府于宗潼和總督趙爾豐,只是這兩人對嚴光僅僅投入了兩萬銀元來建洋灰廠有些失望,于宗潼甚至還親自到華升公司來找嚴光,提議由他出面招來一些士紳然後投資洋灰廠。

    不過等到嚴光向他解釋了什麼叫市場,什麼叫消費後,于宗潼終于明白有的時候工廠並不是越大越好…

    其實嚴光還想開玻璃廠、造紙廠和可以與紡織廠配套的服裝廠的,這三種工廠相比洋灰廠,盈利的速度更高,資金回籠的速度也更快。

    只可惜這三樣和工業實在是貼不上邊,而水泥在工業上的重要性卻是毋庸置疑的。

    為了將來的計劃,也只能先建水泥廠而放緩其他的了。

    ——————————

    在請理查德和查理吃了頓飯後,嚴光帶著新買的設備和聘請的洋技師返回了四川。

    嚴光先是將設備和幾名洋技師由重慶送到了成都,接著考慮到在過幾個月就可以將橡膠股票變成現金了,于是嚴光便在原有的十公頃土地上又購買了三十公頃。

    如此一來,即便是將這里打造成一個工業區也是夠用了。

    在購買土地上于宗潼和趙爾豐到是開了綠燈,畢竟工廠的擴建也是他們喜聞樂見的事情。

    此時已經是六月份了,在經過了奠基儀式後,洋灰廠的建設正式開工。

    由于這次僅僅只是一間小型洋灰廠,所以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廠房給建出來了,接著在洋技師們的指導下又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將買來的設備進行安放和對招募來的員工們進行培訓。

    到了工廠正式開工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份了…

    好在洋灰廠需要的是男的,而不是女工,相對女性來講男人的識字率也要高不少,所以培訓起來比較輕松,不然的話正式開工可能還要拖延一段時間。

    八月份,看著第一批生產出來的洋灰,嚴光和一旁前來觀看的于宗潼都很激動,只可惜在激動也沒用,就和宋鼎寒早先預期的一樣,洋灰在四川的銷路並不是很好。

    新建的華升洋灰廠年產不到一千噸,可是最後宋鼎寒跑遍了整個四川,哪怕是差點跑斷了腿,也僅僅只能保證每個月生產的水泥可以銷售出去…

    嚴光明白,水泥的消耗大戶是基建,只可惜不說四川,便是整個中國的基建都…

    嚴光也想過要給洋灰廠打開新的銷路,但此時中國洋灰業的巨無霸是河北唐山的啟新洋灰廠,年產量超過了40000噸,根本就無從比較…

    如今華升洋灰廠手上的份額就是靠著川人川造和于宗潼的牌子搶下來的,但是在往外競爭的話,嚴光和宋鼎寒直接放棄了這個想法。

    在放棄了擴大洋灰廠的想法後,嚴光和宋鼎寒將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紡織廠的身上。紡織廠到是非常爭氣,現如今每個月至少可以給嚴光帶來一萬銀元的利潤,相比之下,洋灰廠每個月扣除了各種成本後僅僅只有七八百元而已,實在是少得可憐…

    消費市場的不同,也就決定了賺錢力度的不同…

    ——————————
901att 發表於 2014-12-18 22:43
第三十五章 再往倫敦

在多了一個華升洋灰廠後,華升公司的名號也算是名副其實了許多。

    嚴光這個老板變成了大老板,而宋鼎寒這個經理也變成了總經理。

    既然多了個總經理,那麼下面自然就要多出幾個經理來。宋鼎寒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寶貝紡織廠上,根本就不願意分散一絲給洋灰廠。嚴光雖然很關注洋灰廠,但眼下洋灰廠也確實起不了什麼作用。

    于是乎,那個叫林威的會計就被提升為洋灰廠的經理了。

    雖然此時的洋灰廠和紡織廠一比就好象冷宮一樣,但是經理和會計究竟哪個高哪個低還是一目了然的,所以在得知自己被提升為洋灰廠的經理後,林威就喜滋滋的去上任了。

    再然後…

    “老板,真的能有那麼多錢?”在听嚴光說道自己到了年末的時候,至少可以有五百萬美元,也就是一千五百萬以上的資金後,宋鼎寒一臉激動的抓住了嚴光的肩膀。

    一千五百萬銀元究竟是個多大的數目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畢竟在這個時代組建一個師就需要七八百萬,而維持一個師的費用則是兩三百萬。

    不過,如果說在1912年時全國登記的工廠資本總額不足5500萬元的話,恐怕就每個人都可以看明白了,而此時尚是1909年末,全國工廠的資本總額恐怕還達不到四千萬元。

    換句話說,如果嚴光將這筆錢全部都投入到實業上的話,那麼僅僅他一個人就可以佔了全國資本總額的一半,說不定還可以提前幾年超過5500萬這個數目。

    拉開了宋鼎寒的手後,嚴光苦笑了一下。“你也用不著這麼激動吧。”

    “怎麼能不激動啊,一千五百萬如果全部都投到實業上的話…”

    “你沒法全投進去的…”嚴光在一旁插嘴道。

    “確實。”宋鼎寒點點頭,稍稍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不過我們可以先將紡織廠擴建成一個資本超過百萬元的超大型工廠,然後老板你想著的玻璃廠、服裝廠、造紙廠什麼的也投可以建出來了。”說到這里宋鼎寒瞥了嚴光一眼。“不過資本最好暫時不要超過十萬,還有那個水泥廠也絕對不許擴建。”

    “是是…”嚴光苦笑著點了點頭,現在他可不敢得罪自己的管家。

    “嗯…”宋鼎寒繼續在腦中籌劃著。“這麼一來,紡織廠每個月至少可以盈利五萬元,一年下來就是六十萬,還有玻璃廠和服裝廠以及造紙廠,在順帶一個洋灰廠的話,我們公司一年下來至少可以盈利八十萬,便是一百萬也有可能…”

    “然後到了第二年的時候,只要市場不會飽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擴大生產,銷路的話也可以在臨近的幾個省找…”就在宋鼎寒在那里不停的籌劃的時候,嚴光卻是嘆了口氣。

    “只有一百萬嗎?”

    “?”听到這話宋鼎寒愣了一下。“老板,一百萬已經很不少了。”

    1917年,張謇的大生紗廠盈利也不過是76萬兩白銀,這還是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大量進口各種物資的好時候,所以一百萬確實不能算少了。

    而且在1913年以前,全國資本超過一百萬的企業也不過17家,嚴光一年就可以賺出一家的錢來,但是將這些錢投入到軍隊上面…

    一支漢陽造需要五十銀元,一千發七九尖彈則需要一百銀元,一個師一萬人每人一支就需要一百五十萬,還有馬克沁機槍每個團需要配備一些吧?150口徑以上的重炮也不用說,但普通的輕炮至少也給有一個營吧?

    還有日常的伙食和被服,以及平時訓練消耗的彈藥和器材,一年一百萬銀元,杯水車薪。

    只是這些他沒法和任何人說,只能深深的埋在心里。

    如今已經是1909年,距離年末也不過幾個月,還剩下兩年的時間便是武昌起義爆發的時候,在那之前嚴光還需要更多的錢。

    ——————————

    過了三個月,也就是1909年11月的時候,在將公司交給宋鼎寒管理後,嚴光帶著王二和另外兩個保鏢坐船由重慶抵達了上海,接著又由上海乘船前往倫敦。

    這次坐的郵輪和上次坐的沒法相比,不說甲板上沒有露天的游泳池,就連船艙里的娛樂室也要小上許多,而且不知道船長是怎麼想的居然不允許娛樂室里有賭博的游戲出現,最後嚴光只能帶著三個保鏢躲在自己的船艙里搓麻將。

    就這麼搓了幾天,王二連帶著另外兩個保鏢就已經有跳進印度洋里喂魚的心思了。

    在經歷了一段相當枯燥的航程後,嚴光所乘坐的郵輪終于抵達了倫敦的港口。

    此時的倫敦就和嚴光記憶里的一樣,依然是一副煙霧彌漫的樣子,只不過…

    “錯覺嗎?感覺倫敦的霧好像比去年來的時候更濃一些了。”站在郵輪船首的甲板上,看著港口上彌漫的濃霧嚴光撓了撓已經長出發渣的腦袋。

    “老板,這就是倫敦嗎?好大的霧啊。”王二曾經和嚴光去過美國,所以對英國並沒有什麼好奇的,不過看到倫敦的大霧後還是有些驚訝,畢竟像倫敦的霧這麼大的還是很少見的。

    “沒錯,這就是倫敦了。”說著嚴光將早就準備好的口罩帶上,然後又將其他的幾個口罩分給王二他們。“你們也趕緊帶上。”

    雖然有些奇怪這個命令,不過王二他們還是依言帶上了口罩。

    “到了倫敦外出的時候盡可能的帶上口罩,不要摘下來。”看到王二他們都戴上後,嚴光提醒道。

    “為什麼啊?老板。”這下王二他們是真的有些不懂了。

    “看到前面的大霧了嗎?”嚴光指了一下將整個倫敦都籠罩了的大霧。

    王二他們點了點頭,表示看到了。

    “還記得我們工廠的煙囪里排出的煙霧麼?”

    “這個當然記得。”王二他們都是工廠的保安,怎麼可能看不到煙囪里的霧。

    “和我們工廠一樣,倫敦的霧里有不少也是工廠排出來的,這下明白了…”

    想起嚴光曾經說過的,煙囪里的煙是有毒的這句話,王二他們將口罩捂的更嚴實了。
901att 發表於 2014-12-18 22:44
第三十六章 一千八百萬

  離開港口後,嚴光帶著王二等人朝著一年前曾經住過的旅館走去。

    旅館的裝飾和一年以前一樣,沒有任何的變動。

    “你?你不是?”正在工作的旅館老板看到嚴光後,用手指著他半天說不出來話。

    “你還記得我?”嚴光有些驚訝,在白種人眼里黃種人長得都一樣,這件事情嚴光還是很清楚的,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年多了這個旅館老板居然還記得自己。

    “當然記得你。”旅館老板笑了笑,相比一年以前他的臉色要紅潤許多。“像你這麼高大的黃種人在倫敦是很少見的,而且一年前你提醒我要去買橡膠股票,我還要感謝你呢。”

    “賺了?”

    老板的回答也只有兩個字。“很多!”

    自從一年前他將手頭上的閑錢全部買了橡膠股票後,如今這筆錢已經翻了好幾倍了。而旅館老板從那天起也多了一個習慣,就是在早晨的時候先到倫敦的證卷交易所去看一看。

    “對了,你身後的那三個人都是和你一起的吧?”在看到嚴光身後的王二三人後,旅館老板抬頭問道。

    “沒錯。”

    “嗯…”旅館老板沉吟了一下。“你們要在這里住多久?”

    “一個星期左右吧,也有可能會是半個月。”賣股票不像是買股票,嚴光也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將手提箱里的股票全部賣出去,畢竟現在這些股票已經不再是區區九十萬美元了。

    “這樣啊。”旅館老板摸了摸下巴。“一年前你讓我賺了不少錢,既然如此這半個月的住宿就算是免費的吧。”

    “真的?”

    “當然。”說著旅館老板拿出了鑰匙。“對了,你這次來倫敦有什麼事情?”看著嚴光衣冠楚楚,而且還帶著三個好像下人的人,旅館老板有些好奇的問道。

    “賣股票。”這也不是什麼秘密,所以嚴光很自然的就回答道。

    “什麼?!”

    ——————————

    倫敦的橡膠股票不同于上海,他的興起是在1908年,1909年末達到了高峰,至于頂峰則是在1910年的春天。

    到了漲無可漲的時候,也就是1910年6月橡膠股票的泡沫破裂的時候,國際橡膠投機活動盛極而衰,世界金融中心倫敦橡膠股票行情暴跌。

    所以到了現在,也就是1909年末的時候,倫敦的橡膠股票漲幅已經不再像是過去那麼瘋狂了,真的想要在瘋狂一回到不如帶著錢回上海,上海的橡膠股票在1910年2月的時候不過是20兩一股,到了4月的時候就變成了50兩,當然到了兩個月以後這些股票也就比廢紙強上一些。

    黃浦江和泰晤士河上也和印度的恆河一樣,漂著滿滿的浮尸…

    當然這些旅館老板並不清楚,因為一直到這個時候倫敦的股票行情還是很不錯的,雖然不如之前一樣漲勢瘋狂,但是依然有著不錯的勢頭,在這個時候要把股票全部都賣掉…

    “你不會是發瘋了吧?”說著旅館老板就想走上來摸摸嚴光的腦袋,看看他是不是發燒了。

    “誒…”嚴光拍開了老板的手。“雖然確實有點感冒,但還沒到燒糊涂的地步。”

    “那你怎麼會想到要賣掉股票?你難道不知道現在倫敦的股票有多難得嗎?”

    自從行市瘋漲後,在如今的倫敦證卷所里,橡膠股票已經是一股難求了。

    “所以我才要趁他還賣的出去的時候賣掉啊。”說著嚴光看著旅館老板笑了一下。“你總不會以為一件事物可以永遠的上升吧?便是太陽也有燃盡的一天。”

    “這…”

    說到底還是因為在過去股票市場一直都不成氣候,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崩盤這種現象,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人期待著。

    “算了,不說了。”旅館老板搖了搖頭,決定將嚴光的妖言甩出去。“你說你這次來倫敦是為了賣掉股票對吧?”

    “沒錯。”

    “既然這樣那你干脆就賣我一些吧。”說著旅館老板期待的看著嚴光。

    旅館老板在一年前曾經買過一些橡膠股票,但是從那以後股票就越來越難買了,到如今就和他說的一樣一股難求。所以看到嚴光打算將自己持有的股票賣掉後,旅館老板自然是打算從他這里買一些。

    不管這些股票究竟會不會崩盤,至少現在他還是在漲著的…

    旅館老板手頭上的閑錢不多,所以只從嚴光這里買了三十股,不過當嚴光打開手提箱給他拿股票的時候,他卻不停的呼喚著耶穌基督的名字…

    看著旅館老板攥在一起的雙手,以及口中不斷出現的耶穌基督老大爺,嚴光也只能承認這家伙的信仰確實很堅定,完全沒想過是他的一手提箱的股票把這家伙嚇得。

    在休息了一晚後,嚴光帶著手提箱里的股票到了倫敦最大的證卷交易所里,將自己手提箱里的股票全部賣出。

    和旅館的老板一樣,證卷交易所里的交易員在看到有人要賣出股票的時候也是一副吃驚的樣子,而當看到手提箱里滿滿的股票後,下巴干脆就掉了下來。

    隨後嚴光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才將手提箱里的股票全部賣出去,至于現金則全部被存入了匯豐銀行內,畢竟六百萬美元的現金嚴光實在是沒辦法用手提箱帶回中國去。

    沒錯,六百萬美元,折合銀元的話就是一千八百多萬,比嚴光預期的還要高出了一百多萬。

    一千八百多萬銀元,只要在籌集二百萬銀元,湊齊兩千萬銀元然後全部投入到實業當中的話,按照滿清政府發布的《改訂獎勵公司章程》,嚴光可以成為商部頭等顧問官,加頭品頂戴,仿寶星式樣特賜雙龍金牌,順便還可以讓子孫三代世襲四等顧問官。

    可惜嚴光對這些全都沒興趣,對他來說七品已經夠用了,所以在告別了旅館老板,坐著超豪華郵輪回上海的時候,嚴光只在心里想著一個問題,那就是怎麼才能讓這一千八百萬變成更多的錢。

    “革命,是需要很多錢的啊…”想到兩年後的辛亥革命,雖然此行的收益要比預期高出一百萬美元,但嚴光還是高興不起來…

    窮啊…
901att 發表於 2014-12-18 22:45
第三十七章 中國第一

回到上海時,已經是1909年的12月末。

    由于在離川前就已經和宋鼎寒商量好了購買機器的計劃,所以下了郵輪後,嚴光便帶著王二等人直接奔赴怡和洋行。

    雖說上海並不像北方一樣,一到冬天就會變得冰天雪地,但是街上的行人相比夏天時還是少了很多。嚴光他們雖然都穿著風衣,但是在下了人力車後還是覺得有些冷。

    搓了搓有些發紅的手,嚴光帶著王二他們走進了怡和洋行的大樓。

    在向怡和洋行的職員說明了來意後,很快查理就走了出來。

    看著比離開前還要白胖了一些的查理,嚴光笑著上前錘了他一下。“這次我可是給你帶來了一筆大生意哦。”

    查理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還是請嚴光他們到貴賓室坐了下來。

    坐下寒暄了一下,嚴光直接開口道。“這次我準備采購造紙廠、玻璃廠和服裝廠用的設備…”

    “哦?”一听果然是生意,查理面露喜色。“你準備采購多少?”

    “每個廠十萬元,一共三十萬。”

    查理點了點頭。“這些洋行里就有現貨,你隨時都可以帶走。”

    “還有紡織廠,紡織廠還要在進行一次擴建,所以打算在你這里采購一些紗錠和織機。”

    “紡織廠?”查理低頭想了想。“你上次買的機器雖然後來又賣了一些,不過還剩下很多,應該夠你擴建用的了。”在查理看來,這次的生意估計在五十萬左右,到也算是一單大生意。

    然而嚴光卻是笑著坐到了他的身邊,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道為什麼我會說是大生意嗎?”

    查理雖然不明白,但還是做出了一副傾听狀。

    “這次我打算購買紗錠40000錠和織機800台來擴建紡織廠,現在你明白為什麼我說是大生意了吧?”說完嚴光饒有興致的看著查理漲紅了的臉。

    光緒二十三年,也就是1897年的時候,外資紡織廠在華的資本是四百二十一萬兩,紗錠的數目則是160000萬,這里面美國人、英國人和德國人都有。(織機數量查不到)

    而到了宣統三年,也就是1911年的時候,這里面又多了一個日本人。

    1913年,外資在華紡織廠的紗錠數量是三十三萬八千九百六十,織機的數量則是1986台。

    換句話說,這次嚴光采購的紗錠數量相當于1897年外資在華的四分之一,1913年的八分之一,而織機的數量則相當于1913年的二分之一,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而此時中國著名的實業家張謇,張季直手下紡織廠的紗錠數量,一直到1911年才達到40000的數目。

    從某種意義上講,只要將這些紗錠和織機全部運回四川,並且投入使用,華升紡織廠將會成為全中國最大的紡織廠,同時也會成為中國紡織廠當中的巨頭。

    而查理在听了嚴光的采購計劃後,憋了半天只憋出了一句話。

    “我給你提成…”

    ——————————

    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不過40000錠紗錠和800台織機,目前怡和洋行在上海的倉庫里確實沒有這麼多的存貨,所以最後的結果只能是發電報給在香港的總部,看看在總部的倉庫里有沒有這麼多的存貨,如果沒有的話就只能從英國運了…

    至于玻璃廠、造紙廠和服裝廠所需要的設備,現在的上海怡和洋行倉庫里就有現貨,隨時都可以取出來裝船運往四川。

    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嚴光點了點頭。“稍等片刻。”說完便帶著王二等人到匯豐銀行取出了三十萬交給查理,而在那之前,查理就已經開始安排貨輪裝載設備了。

    怡和洋行在香港的總部也很快回電,表示在倉庫內有足夠的織機和紗錠。

    “如果你想要的話,我現在就可以給總部那邊發電報,讓他們將設備全部裝船。”說著查理還看了嚴光一眼。“總部那邊還說,可以給予一定的優惠,同時免除全部的運輸費用。”

    不過嚴光在听了以後,卻條件反射般的說了兩個字。“廢話…”

    40000紗錠和800台織機,總價值超過一百萬銀元,還有價值三十萬的其他設備,這麼大的生意在上海任何一家洋行都會搶著做,如果這個時候怡和洋行還要收運輸費的話,那他們的總經理就真的是腦袋有問題了。

    不過等到嚴光明白自己剛剛說了什麼後,看著一臉尷尬的查理也只能撓撓頭表示沉默。

    在繳納了保證金後,查理向總部發了封電報,示意總部那邊可以裝船了。

    “不過嚴,有一個壞消息要告訴你,這次你買的紗錠和織機實在是太多了,總部那邊至少需要五艘貨輪才能分批運完…”在接到總部那邊的電報後,查理一臉遺憾的看著嚴光。

    “這應該是好消息才對。”嚴光笑了笑。“40000紗錠和800台織機我是不可能一口氣全部投入使用的,現在鼎寒正在成都那邊擴建廠房和招募工人,所以分批運送的話,成都那邊的時間反到是可以充裕一些。”

    查理點點頭,表示贊同。

    五天以後,第一艘貨輪從香港抵達了上海,這艘貨輪並沒有在上海將紗錠和織機卸下,而是直接轉往武漢然後直抵重慶,而宋鼎寒也已經在重慶做好了安排,只要貨輪抵達,在重慶的車馬行就會直接將織機和紗錠送抵成都。

    至于嚴光和王二等人,則留在上海和最後一艘貨輪一起回四川。

    不過在送別了第一艘貨輪後,嚴光站在碼頭上想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究竟要不要離開上海。

    在過上一段時間,倫敦的橡膠股票熱就要傳播到上海來了,如果趁著這個機會將全部的金錢都投入到橡膠股票上的話,按照歷史上1910年2月到4月股票價值就翻了一倍的記錄來看,嚴光的六百萬美元想要變成一千萬是一件很輕易的事情。

    這麼一筆錢雖然投到革命上並不算很多,但是至少在革命的初期頂上一段時間還是沒問題的,只不過…

    “我難道僅僅只是想做一個小軍閥嗎?”嚴光將一塊石子踢進了揚子江內。

    從他踏上這條道路的那一天起,唯一的目標就是讓中國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除此以外別無其他,一千萬美元讓他做一個軍閥是絕對夠了的,可是想要改變中國的命運卻是杯水車薪,在這一點上嚴光即使知道未來的世界局勢也沒有用。

    知道,並不等于可以參與,因為你還需要一張名為實力的入場卷。

    所以現在嚴光需要錢,需要很多的錢,需要遠遠超過一千萬美元的錢。

    只是…

    這筆錢究竟應該從哪里找呢?
901att 發表於 2014-12-18 22:46
第三十八章 張謇

一個來自四川的嚴姓商人一擲百萬,在怡和洋行購買機器回川興建實業的消息很快就在上海引起了轟動。

    然而就在上海各大洋行的大班們都在怒斥自己的手下,居然連這麼一大單生意都沒有察覺的時候,身在南通的張謇得知這個消息時,卻只是面色苦悲的嘆了口氣,然後幽幽的道。“如果當年我能像這個商人一樣有錢就好了…”

    中國又出現了一家大型實業,張謇當然很高興,他這樣也只是想起了自己早年籌辦大生紗廠時的辛苦…

    張謇早年興建大生紗廠時,與後來不同,常常為了籌集幾千兩銀子而跑斷了腿,說的難听點就是累的和孫子一樣,一直到大生紗廠開工之前實際籌集到的資本還不足二十萬兩。

    而直到開工之前,張謇也幾乎天天在過“年三十夜”。他在外地,每次接到沈敬夫的告急信時經常一籌莫展,不時在日記中感嘆“通廠籌款,垂成而敗”、“通廠籌款迄不諧”。他當時多數時間在南京主持文正書院,靠這份薪水養家,籌辦的四年多時間里,不曾用過大生的一分錢,其他幾個董事也大抵如此。

    他在上海奔走最艱難的時候,甚至到了連旅費都沒有的地步,只能當街賣字來籌集旅費,還好他是狀元出身到是不愁賣不出去…

    “如果我當年能有這麼多的錢,不,只要能有十萬,也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就在張謇在那里憶苦思苦的時候,一旁陪著張謇查看工廠開工情況的股東開口道。

    “季直,這個華升公司不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吧?”

    雖然大生已經不再像剛開辦時那樣窘迫,所有的資本加在一起也已經超過了百萬,但資本不等于資金,所以對這個一次就可以拿出一百多萬來建廠的嚴光,他們這些股東還是有些忌憚的。

    看著幾個股東一臉的憂慮,張謇在心里苦笑了一下,但還是開口安撫道。

    “放心吧,我已經派人打听過了,這個華升公司的主要範圍是四川和周邊的幾個省,對我們起不了太大的威脅。”

    “那要是他又擴建了呢?”

    “又擴建?”張謇失笑道。“擴建可不是光買機器就可以的,場地、廠房、設備安裝和員工培訓以及銷售渠道。”說著張謇環顧了一下四周正不停生產棉紗的女工們。“一百萬的設備,至少需要五六千人才能全部開動起來,如果在算上夜班的工人恐怕就需要上萬,這一點難道諸位還不了解嗎?而想要培訓完這些工人,就算這個姓嚴的本事再大恐怕也要到辛亥年才能培訓完吧…”

    “至于辛亥年以後…”張謇傲然一笑。“他姓嚴的或許很有錢,可我們大生難道是吃素的?”

    “確實如此。”想想創業之初的艱難,再想想從艱難中帶領他們走出來的張謇,幾個股東們心中的憂慮盡消,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這便是股份制的難處,雖然張謇是大生的創始人同時也是領導者,在企業內擁有著非常高的威信,但在平時卻需要照顧股東們的利益和安撫他們的緊張。

    因為股東們是在你能帶給他們利益的情況下才會追隨你的,而等你不能給他們帶來利益的時候,比如1923年大生公司陷入困境時,不管張謇曾經帶給他們多大的利益也是沒用的…

    (不過大生的衰退也確實和張謇有很大的關系,這一點是張季直自己也無法否認的。)

    相比之下嚴光就要輕松多了,因為開辦工廠的錢都是他自己的,整個華升公司也完全是屬于他的,根本不需要照顧任何人的情緒,所有人只要按照他的意思去辦就可以了。

    ——————————

    就在張謇在大生的工廠里傲然一笑的時候,嚴光卻在上海的警察局里做著筆錄,他身上穿著的灰色西服也因為濺上了血變成了黑色。

    大概在三個小時前,嚴光帶著王二他們在上海逛街,並且有些心癢的想著是不是要去慰問一下某些技術工作者,畢竟男人有錢就是要學壞的,嚴光也不想打破婦女朋友們口中的鐵律…

    但是賊心終究還是敗給了賊膽,就在嚴光一臉沮喪打算回去的時候,突然從拐角處沖出了五個蒙著面的人來,當先一個手里還拿著把左輪手槍。

    在王二等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領頭的人已經抓過嚴光,口中喊著。“別動!!!”

    只是別字剛剛出口,槍也還沒有抵住嚴光的腦袋,就已經被反應過來的嚴光用駁殼槍頂著肚子連開了五六槍…

    他可能沒有想到像嚴光這樣的富翁,身上卻一直帶著兩把手槍,並且曾經在長江上干掉過好幾個水匪吧。

    這時王二等人也反應力過來,連忙掏出手槍朝剩下的幾個人射擊。

    在經過了一陣槍戰後,王二的肩膀再次中彈,而且恰好還是當初阮七打的那個位置,另外的兩個保鏢也有一人大腿負傷,至于嚴光則只是被那個領頭的濺了一身血。

    而那五個蒙面的家伙,當頭的雖然料到嚴光他們一行身上會有槍,但是卻沒料到作為老板的嚴光身上居然也有槍,而且還是兩把駁殼槍,結果被嚴光頂著肚子連開五六槍後就歸西了,另外還有一個同伙讓王二打中了大腿,摔在地上的時候被嚴光一槍打中了腦門。

    剩下的三個雖然都是漢陽造,但是在火力上卻不如嚴光他們的五支駁殼槍,只是他們據點而守嚴光他們也沖不過去,不過在僵持了一段時間後,上海畢竟是遠東的金融中心,所以很快警察局的警察就趕到並且將他們包圍了起來。

    那三個家伙到也光棍,一看被警察給圍起來了就扔掉手上的槍抱頭走了出來。

    隨後王二和受傷的保鏢被送到了醫院,而嚴光則和另外一名保鏢到了警察局做筆錄。

    由于嚴光擁有七品的虛餃,所以警察局的警察對嚴光到也客氣,而等到嚴光掏出一百兩銀票的時候,這幫警察更是端茶倒水客氣的不得了…

    這邊嚴光付了錢,那邊負責審訊工作的警察自然是加倍賣力,很快結果就被送了過來。

    原來這五個人只不過是一伙綁架團伙,經常流竄于上海綁架一些有錢人然後索取贖金,在嚴光一擲百萬的事情傳出來後,他們就盯上了嚴光。

    在一連觀察了幾天後,他們發現嚴光等人的身上並沒有槍(誰沒事把手槍拿出來顯擺),並且一直都住在怡和洋行安排的房間了。本來嚴光他們只是在怡和洋行內活動的話,這幫家伙還沒有那個膽量動手,畢竟怡和洋行的勢力在上海非同小可,但是在發現嚴光經常會外出後,便在他每次外出時都會經過的地方埋伏了起來。

    其實他們也有想過那三個保鏢身上帶著的是手槍,所以才想著先把嚴光給控制了,讓他們投鼠忌器…

    他們只是沒有想到,身為老板的嚴光居然會喜歡槍械,而且一直都會將兩只駁殼槍帶在身上…

    因為這個團伙犯下的案子不少,所以最後的結果只能會是死刑,不過嚴光並不關心這個。

    這件事情雖然並沒有給嚴光帶來什麼傷害,但是卻讓嚴光想起了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一個真實例子。

    1946年,享有“面粉大王”、“紡織大王”稱譽的榮德生在上海被綁架,那次綁架發生在榮德生的家門口,綁匪開價勒索百萬美元,最後榮家交錢才放了人。(有一種說法就是這次的綁架案就是國民黨干的,因為匪徒用的是淞滬警備司令部的車和國民黨第三方面軍司令部的“逮捕證”。當時,輿論嘩然,認為是軍事機關與匪徒串通作案,上海當局被迫出動軍警“偵破”。結果,榮德生被放回,並退還部份被敲詐的款項。據說還槍決匪首8人。榮家為“酬謝”軍警當局和有關方面,先後付出60余萬美元。)

    如今嚴光身價千萬的事情雖然並沒有多少人知道,但是他一擲百萬的事情卻是全上海都知道,這次運氣好踫到的一群二百五,下一次卻不一定了…
901att 發表於 2014-12-18 22:47
第三十九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

雖然上一次的事情僅僅只是虛驚一場,但在往後的日子里嚴光出行時還是謹慎了許多,同時嚴光差點被綁架的事情也傳遍了上海,讓許多已經盯上嚴光的人大罵那五個家伙打草驚蛇。

    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隨意的跑出去溜達了,嚴光自然是只能在上海找個熟人聊天,而在上海能被稱之為熟人的也就只有理查德和查理了。

    只不過理查德是個船長,雖然每次跑完船都有一定時間的假期,但不湊巧的是他的假期已經結束了。所以在表示了歉意後,理查德只能帶著自己的新帽子回到船上去。

    而查理呢?和嚴光的交情說實話並不是特別的深,僅僅只是因為嚴光當初在船上救了理查德和幫了怡和公司一把,所以查理才會將嚴光當作是朋友。只不過查理畢竟是個經理,雖然長時間留在上海但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忙,好在嚴光現在是怡和公司的大客戶,所以還能抽出一段時間來…

    現在,嚴光和查理就在談著究竟什麼最賺錢的話題。

    因為距離辛亥革命只剩下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了,而現在他的全部身家雖然超過五百萬美元,但是想要投身革命完成自己的理想,還是遠遠不夠…

    “唔,最賺錢的生意還是鴉片吧,鴉片還是很賺錢的…”

    在听到嚴光問什麼生意最賺錢後,查理摸了摸下巴道,雖然怡和公司已經有幾十年不販賣鴉片了,但是對鴉片市場的行情還是很了解的。

    “不干,打死也不能干。”這點是想也不用想的。

    大煙總督?鴉片大帥?嚴光還不如自己把自己勒死算了…

    “那就軍火?”

    “那個是需要本錢的…”

    “紡織?”

    “我現在就在干了…”

    兩個人一起揉了揉腦袋,這個時代賺錢的行路不少,但是可以賺大錢的卻太少了。

    “難道只能等到兩個月後的上海股票風潮,將錢投入進去然後等著他變成一千萬美元嗎?”雖然這麼干的獲益確實是非常的大,而且操作也很簡單,只要把錢投進去就可以了,時間也很短,一直等到4月份的時候就可以,但是…

    嚴光總覺得自己應該還有其他的選擇,其他的比玩股票更好的選擇…

    這也是為什麼嚴光要和查理談談的原因,因為他需要外力來激發這個靈感…

    “說起來到是還有一個比鴉片、比軍火、比紡織和其他的東西都更賺錢,而且也更穩妥的買賣…”說著查理看了嚴光一眼。“倫敦的股票。”

    還以為查理能說出什麼有建設性的話的嚴光捂著腦袋嘆了口氣。

    關于股票的事情嚴光曾經對查理說過,當然,並沒有將全部都告訴他,只是說自己曾經在倫敦買過大批的股票,所以才能一次就拿出一百多萬來買機器。

    而已經听說了倫敦股票究竟有多賺錢的查理,在听到了這件事情以後就一直用異樣的目光看著他,就好象是在看燒壞了腦袋的家伙。

    好吧,在旁人眼里嚴光確實是一個腦袋壞掉了的家伙,在橡膠股票正賺錢的時候居然全部都拋掉了。不過在嚴光看來,倫敦那邊的股票已經抵達巔峰,在漲也漲不到哪去了,還不如直接讓他變成現金,然後投到應該投到的地方。

    至于賺錢?在他看來10年的上海股市可比倫敦這邊瘋狂多了,兩個月就直接翻了一倍啊,倫敦股市最瘋狂的時候也沒瘋狂到這個地步。

    當然,這些事情像查理這樣的人是不知道的,他們只知道嚴光是個腦袋壞掉的家伙。

    “說起來,其實還有一個非常賺錢的辦法…”就在嚴光在那里嘆氣的時候,查理有些猶豫。

    “說吧…”已經對他不抱有期望的嚴光隨口道。

    搖了搖頭,查理從自己的抽屜里翻出了幾張報紙。

    “石油。”

    和後世不同,現在的中東還不是主要的石油出產地,所以雖然在08年的時候波斯(也就是伊朗)已經發現了石油,但是在其他人的眼中那里還只是一片荒地。

    這個時代,尚是石油大探索的時代,而探索的主要目標就是美國和墨西哥…

    在這個時代,發現石油就好象中彩票一樣,只要發現了一口可以用的油井,那麼這個發現的人就可以在瞬間成為千萬富翁,只不過石油這個彩票的價錢可不便宜,在墨西哥經常有人想要中獎但最後卻只得到了傾家蕩產的代價…

    “石油…”在從查理口中听到這兩個字以後,嚴光就知道自己一直想要的靈感是什麼了。

    石油,嚴光知道,只要在這上面蹭到一點湯水,便可以讓自己受益不盡,就是一年賺到幾艘內達華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找石油並不是隨便圈個地方就可以找了,首先你需要資金來買地,多少想要找到石油的人被擋在了這前面,不過嚴光現在可以動用的資金超過五百萬美元,在這點上對嚴光來說並沒有太大的難度。

    真正的難度在于,怎麼才能找到石油和怎麼才能在找到石油之後安全的回來…

    而且,雖然前世嚴光一直都是不用心听講的學生,但是關于墨西哥油田的事情他還是稍稍的記得一些的,就好象波斯是在1908年發現了石油一樣,墨西哥也是在1908年的時候發現了大型油田…

    “現在是多少年來著?”想到現在已經是1909年末,在有一段時間就是1910年的時候,嚴光的腦袋開始疼了起來。

    雖然已經對在墨西哥找到石油死心了,但嚴光還是翻看起了從查理那里要來的報紙。

    只是在翻看了一段時間後,嚴光卻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在報紙上面並沒有關于墨西哥大型油田的事情…

    “奇怪了,我記得那個油田明明是在1908年中旬的時候被發現的,怎麼報紙上面會沒有?”因為想不通這個道理,所以嚴光便帶著這幾份報紙前往查理的辦公室。

    不過從查理那里得到的情況卻是,雖然現在墨西哥確實是有石油熱,但是至少在現在為止還沒有人在墨西哥發現過什麼大型的油田…

    “這真的是很奇怪…”手上的報紙散落到地上,嚴光不知道現在自己是什麼心情。

    或許,只能用一句經典的台詞來形容。

    “對不起,這種時刻,我不知道應該用怎樣的表情面對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

    于是嚴光的臉上出現了一個非常難看的笑容。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901att

LV:6 爵士

追蹤
  • 5

    主題

  • 1268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