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百態】重生之新農村 作者:掙錢買房 (已完結)

 
mk2258 2015-7-19 17:15:00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548 93792
mk2258 發表於 2015-8-1 21:33
   第二十章書記來了
  不管怎麼說,王勇總算是達成了自己的目的,老爸總算是願意貸款了,而且貸款金額從一開始的二千塊漲到了一萬塊,可以說進步很大啊!
  第二天,王勇繼續裝病在家休養。家裡其他人包括小屁孩王亮都在院子裡的大棚中忙活著補種菜苗。這可都是錢,多賣一茬菜就能至少多賺兩千塊,由不得全家人不重視。

  櫃子上的北極星掛鐘敲響了整點報時,整整響了九下之後,王勇又在被窩裡賴了一會兒才開始磨磨蹭蹭地起床穿衣。

  等他吃完早飯,背著**出現在院子的時候,都快十點鐘了。只是還沒等他出大門口去練練槍法,就看見一輛經典的212軟棚吉普“吱”地一聲停在自家大門口。

  當先推開車門下來一個人,王勇認識,這是村里書記,趙武金(村里人私下里都說當初起名的時候可不是這個字,而是趙捂金,寓意不言而喻了。)

  “大小子,你爸在家沒,趕緊的叫他出來,鄉里秦書記來看他了!”

  看著他一副狗腿的樣子,王勇的好心情瞬間就沒了。當然他也知道這個村長書記一肩挑的傢伙不容易。

  這些年,村里收提留款,收電費,收這個錢那個錢的時候,就從來沒有能完成的。沒辦法,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啊!所以面對上級,他的壓力可想而知。

  他的話剛說完,副駕駛的座位下來一個人,這人一看就不是普通農民。為嘛?人家手腕上帶著精鋼錚亮的上海手錶,白襯衣,打著領帶,外面套了一件羊毛衫,下身黑褲子,腳下一雙大皮鞋,鋥光瓦亮的。不過,最外面的一件綠色軍大衣讓他的形象瞬間就下降了十個百分點。

  可是在農村,就是新姑爺也沒有這麼一套裝備啊!這一身下來沒個幾百塊想都不要想!有那個農村人家這麼富裕牛逼?幾百塊都夠娶倆媳婦的得了!

  “秦書記,這是王海家的大小子。”

  “小朋友,你家大人呢?”

  一口地道的京城普通話一出來,王勇就愣住了。

  呦呵?感情還是上面下來的大人物啊?記憶裡未來的那一堆網絡官場文告訴他眼前這位估計是哪個京城家族的子弟下來歷練來了吧?

  “誰呀?王勇,誰來了?我聽著汽車響,是不是你劉叔來了?”

  王海雙手沾滿了泥土,一邊說著,一邊走過來。等看清楚之後,他也楞了。想起昨天從兄弟那裡聽到的消息,心裡琢磨著,這縣里的大領導這麼快就來送錢來了?

  還好,王勇及時開口給他解了圍。

  “爸,我二叔說鄉里書記來看你了。”說完就背著**施施然走了。貸款的事情搞定了,剩下的事就交給老爸了,以後自己安心做自己的富二代就行了。

  比如現在,好好施展一下自己的槍法,沒準到中午就能打夠夠自己一家吃一頓的麻雀了。那玩意兒把毛一拔,無論是油炸還是燉煮,味道可比雞肉好多了。雖然自己不喜歡吃,但是家里人尤其是弟弟那可是愛吃的緊。

  “哦?是書記啊?”

  王海一听就顯得沒了精神,不是縣領導啊?就算他再無知,那也分得清縣領導和鄉書記的區別。一想到不是縣領導送錢來了,心裡就有些失望,言語上就不由地表現出來了。

  王海的表現可是把村長兼書記老趙同志氣壞了!好你個二海啊!你這是不拿鄉長當乾部啊?怎麼著,弄出來一個破大棚就敢在秦書記面前擺譜啦?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還沒等他開口訓斥王海,那位秦書記就已經開口了。

  “是啊,我姓秦,叫秦朗。這不,聽說你今年冬天搞了一個能在冬天種出新鮮菜的大棚,我這趕緊過來看看新鮮。您不會不歡迎吧?”

  眼前這個應該也就三十多歲的小年輕書記這麼一說,年紀比他打了十來歲的王海立刻不好意思了,撓撓頭想說什麼卻又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行啦,趕緊帶秦書記去看看你的大棚。狗日的你牛了啊!弄了個破大棚聽說賺了不少錢,現在連秦書記都上門來看你了。”

  老趙書記的話給尷尬的雙方徹底解了圍,王海也瞬間回過神來,趕緊當先引領著老趙,秦書記,還有明顯是跟著秦書記一起來的三個人往院裡走。

  “對了,王大哥,我聽說這個大棚還是你家孩子最先想出來的。”

  秦書記一邊跟著往裡走,一邊和王海聊起了天。人家秦書記一點架子也沒有,很是平易近人,幾乎瞬間就贏得王海的好感。

  這年頭不說乾部和土匪差不多,那也好不到那裡去。尤其是管計劃生育的,每年都要下村入戶的抓適齡婦女去做結紮或者催要罰款,哪次不鬧的雞飛狗跳的。

  頭一次見到性格這麼好的干部,王海沒過多長時間就慢慢忘了秦書記的身份,就把他當成來自己這裡取經的村里人一樣,一臉自豪的給他們介紹起自己的大棚經。

  等進了大棚裡,王海連媳婦都沒介紹,直接就拽著秦書記先看了裡面種植的菜,然後出了大棚又帶著他特意看了一下他最為得意的地火炕。

  這可完全是他的創意,他大兒子都沒想到的,這段時間以來這可是讓他感到最自豪的事情了。

  “嗯,很好啊!菜長得也都不錯。怎麼樣,產量能比得上春夏的時候嗎?”

  秦書記在屋裡一邊洗著手,一邊問王海。

  “那肯定比不了,畢竟這種子都是我們用夏天自己留的,肯定不適應大棚種植的環境。另外,目前這個大棚就是個簡易大棚,採光,控溫,還有濕度什麼的都不好控制,我們也是自己瞎摸索弄,能夠順利種出來那都是天大的幸運了。”

  王海的話讓秦郎聽了就是一愣,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番話能出自王海口中。來之前他可是做過功課,特意找人了解了一下王海的情況。

  他小學都沒畢業,能學到多少東西什麼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之前,一家人生活十分貧困,還因為給母親治病欠了不少外債。

  可就是這麼一個人,竟然跟他說起大棚來說的頭頭是道的。你聽聽,採光,控溫,種子適應性問題,這是一個沒咋上過學,一輩子沒離開過農村的老農民能說出來的嗎?

  再看看他們村的書記老趙一臉不明白的樣子,秦郎就琢磨開了。難道王海背後還有高人不成?要不然解釋不通他怎麼突然懂得這麼多了啊?

  “王大哥,這些你都是聽誰說的?還是你自己想出來的?”秦朗也想過是不是他看過關於這方面的書籍,可是很快就排除掉了。

  連自己都沒在市面上見過關於大棚種植技術的書,王海一個連縣城都沒去過的農民怎麼可能看過啊?

  “這些啊,這些都是我兒子告訴我的。”

  王海一點也沒有不好意思的直接說了出來,這段時間他幾乎已經習慣了。每次村里來人打聽,都會問這個問題,他幾乎是條件反射一般就說出來了。

  其他人包括秦朗都是一愣,轉過身子看向坐在凳子上一邊靜靜有味地啃著黑乎乎的面酸梨,一邊死死盯著電視屏幕的小傢伙。

  不能吧?這小子有五歲嗎?難道咱國家又要出神童了?(八九十年代鬧過一陣神童熱,科大少年班,都聽說過吧?)

  田秀華一看丈夫說完,來家裡的幾個客人都看向看電視的小兒子,頓時明白他們這是誤會了,趕緊給他們解釋起來。

  “不是這個,這個是小的,我們當家的說的是大小子,就是來時在門口你們碰到的那個。”

  “啊?”

  “哦!”

  “我說呢!”

  鄉里來的三個人面面相覷,有點不好意思了都。想什麼吶?眼前這個小傢伙才幾歲啊?真要是都是他的主意,那這個還穿著開檔褲的小傢伙就不是神童那麼簡單了,那就得是妖孽了!

  “都上炕上,坐炕上,地上涼。俺們家裡跟你們城裡不一樣,沒暖氣,你們可受不了。來,來,抽煙。”

  王海拿出劉彪送的石林煙,挨個發起煙來。

  “呦!二海,好煙吶!都說你發財了,看來還真有這事啊!”

  “發啥財?我家你還不知道嗎?欠賬一大堆,啥時候還完了,你再說我發財吧!”

  老趙聽了額王海的話,點點頭沒說話。對此他自然是知道的,為了給家裡老人治病,這一家人不僅花光了自己的積蓄,還在親戚和村里不少人那裡借了不少錢。

  看到秦書記他們三人一副疑惑的樣子,老趙嘆了口氣給他們解釋了一下。

  “二海是個大孝子。他大哥結婚後就分家另過了了,他媽一直都是他們倆口子照顧著。治病的錢也都是他們倆口子花的,他大哥一分錢沒出過。”

  “我大哥給過我三百塊錢。”

  秦朗注意到剛才老趙說起王海大哥的不是的時候,王海臉上立刻就變得不好看了,然後聽到王海的話,他明白這人非常重感情啊!

  只是看到王海媳婦,一身補丁連著補丁的衣服​​,秦朗眼睛就有點酸了。清官難斷家務事,他不知道王海兄弟間到底發生過什麼,也不想知道。現在他只想儘自己的能力幫一幫這戶受盡磨難,剛剛看到希望的治下之民。

  “王大哥,我今天來呢一是來看看你這個大棚,另外也是代表鄉里來看看你有什麼事需要我們鄉里出面的,你放心,只要我們能辦的,絕對以最快的速度幫你辦了。”

  “啊?你們鄉里也要給我貸款嗎?”

  王海這話一說完,直接就把秦朗三人驚呆了!

  悶熱的天氣和牙疼的毛病折磨的我三天都沒有碼出一個字了!神經衰弱了,頭疼的厲害,好幾天都沒有睡個好覺了。
mk2258 發表於 2015-8-1 21:34
   第二十一章縣長也來了
  如今王海的心裡最關心的就是什麼時候能把貸款批下來,要知道時間就是金錢啊!這可是今年剛流行的詞,王海在電視上可是見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年初那位老人家的南巡原本是和王海沒啥關係的,至少他是這麼認為的。可是因為一個大棚,在九二年的冬天王海的惠農集團開始起步。這使得他和許許多多在今年下海的經商者,還有大批的私營老闆一起,在後來被人們一塊稱之為“九二派”。

  對於王慶的話,王海當然是很信任的,但是他仍然難以抑制內心的焦灼。大棚的建設晚一天,那就得晚一天下種,也就晚一天收穫,晚一天拿到大紅色的鈔票。

  聽王慶的話意思,縣里還要開會討論,審議,商量,估計沒個十天半月的肯定定不下來。還好的是,王慶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給他辦妥了一萬塊的貸款。

  據說一個星期之後就能下來了,雖然他還是覺得太慢了。看那又有什麼辦法呢?這又不是他能做主的事,只能慢慢的苦苦等待。

  可是今天這個年輕的秦書記過來之後,王海焦灼的內心就如同下了一場小雨一般,變得清涼一片。他不是傻子,看人家書記的意思就知道對這事他也很重視啊!

  如果他能幫幫忙,信用社那邊是不是能盡快把貸款放出來啊?

  秦朗也在腦子裡不住的思考著,至從聽到縣里傳來的消息之後,他就讓人給他找了不少關於蔬菜大​​棚的資料。

  越看他越覺得這絕對是目前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非常好的方式方法,只是在投入方面太大了,遠遠超出了普通民眾的承受能力。

  而且對於這種高風險高投入的行業,農民本身就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抵觸,要是政府方面再出面的話,秦朗不用想也知道,好事可能就會變成壞事了。

  所以想了幾天之後,他才想出了一個辦法。就如同南巡手掌所說的,可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

  到了自己這裡,那就是自己可以支持王海發展壯大他的大棚產業。等王海真的發財致富了,作為一個榜樣,不用政府引導,督促,其他人自然也會聞風而動,跟在他身後衝上來。

  現在秦朗一聽王海提起貸款的事,心裡一琢磨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銀行有人家的程序,不是說同意貸款給你就能馬上批下來,哪怕你兄弟是社里的主任一把手也不行。至少現行的政策不允許,當然了也許以後會可以的。

  目前,至少這個貸款申請也要送到縣里,要縣信用社的主管領導簽字之後才行。對於這一點,秦朗不打算跟王海多說什麼,他看出來了,王海實在是太心急了,也可以理解,畢竟早一天拿到貸款也就能早一天開工。

  “這樣,貸款這個事我幫你催催,盡量讓他們快點批下來。”

  “那明天能拿到不?”

  王海是真的急了,自己可就等米下鍋了,就等著貸款到位就讓召集好的一幫木匠,泥瓦匠開工了。

  “王大哥,您別著急。這貸款不是說同意你了立馬就能拿到錢,像你那麼大數額的貸款至少也要縣里批准才行,而且恐怕還要送到市裡備案,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完成的。”

  跟誰秦朗過來的一個自稱叫李雙斌的小伙子給王海解釋道。

  “啊?這麼麻煩啊?”

  “這還叫麻煩啊?這也就是你在社里有人,而且還是能做主的人。換一個別人,別說一萬塊,就是一千塊沒個十天本月的你想都不要想。 ”

  “不是吧,我記得前幾年的時候貸款挺好貸的啊!今天說了,過個一天兩就能拿到錢了。我們村子當時就有人是這樣,我還跟著他去取錢了呢。”

  “大哥,您說的那是前幾年,如今因為通貨膨脹,從國家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措施,其中就包括對銀行貸款的審查,還有諸如提高存貸款的利率之類的。”

  秦朗插了一句,希望讓王海明白是因為國家大的形勢變化了,這不是他們這些個人所能改變的。

  “利率提高了?那不是說我要還的錢也要比之前多啊?”王海最關注的就是這點,其他的聽得都是迷迷糊糊的。

  “呵呵,沒關係的。如果縣里那邊能同意,給你的至少得低息貸款,甚至是無息貸款或者縣里幫你出利息也不是不可能。至於你兄弟幫你貸的款子,估計利息也高不到哪去,即使國家大幅度提高了利率,相比之前,最多也就是以前普通水平罷了。”

  秦朗看出來王海對這事挺在乎,趕緊安撫他。不過他知道如果縣里真的願意花大力氣扶持王海,恐怕縣里直接幫他像上面申請扶持撥款都沒問題。

  從八十年代末開始,國家就下大力氣實行菜籃子工程,保證居民,特別是城市居民的副食供應,為此每年都有大筆的資金調撥下來。

  王海的大棚產業完全可以得到並通過審核,這一點沒有任何可說的。只是,現在的關鍵點是縣里會不會幫著他爭取到這筆款子。

  “今年,咱們市里寧府縣幫著他們縣里的一家葡萄酒生產企業拿到了國家一千多萬的扶持款,我估計縣里要是下大力氣的話,你這個事完全可以享受國家扶持,雖然肯定拿不到那麼多錢,但是十萬八萬的肯定沒問題。”

  秦朗這一番話直接說的王海,田秀華傻眼了。國家給錢讓咱蓋大棚?還有這好事?那要是有這好事怎麼以前沒聽說過?

  很快,他們就想起秦書記所說的話。那是得縣里下大力氣才行,想讓縣里下大力氣,你一個小農民何德何能啊?

  至此他們對此根本就不抱任何希望了,而事實上也是如他們所想,縣里沒有在這方面出一分錢。正因為如此,當後來惠農集團發展壯大之後,社會上興起一股清算所謂發展原罪的時候,惠農集團完全被置身事外。

  因為集團發展初期並沒有依靠國家撥款和侵吞國有資產的任何嫌疑,完完全全是靠著一筆貸款開始發家的,而且沒有任何違規之處的貸款。

  “那還是算了吧,國家有那麼多大事要做,咱一個小農民在怎麼能因為自家的小事麻煩國家啊?”

  對於王海的話,秦書記包括老趙書記都沒放在心裡。這年頭白給的錢誰不要啊?真把真金白銀的幾萬十幾萬放你面前的餓時候,你還能這麼說嗎?

  “有人在家嗎?”

  隨著聲音響起,院裡又傳來一陣的腳步聲。聽聲音似乎還不是一個人,有好幾個人正往屋裡走過來。

  “有人!在家呢!誰呀?”

  王海答應一聲,就趕緊下炕穿鞋,準備去迎一下。這幾天天天的有人過來看新鮮,他也沒多想什麼,跟秦鄉長幾個人打個招呼,就往屋外走去。

  剛掀開厚厚的棉簾子,就看到已經來到面前的幾個一看就是大干部的人。當先一人被其他四五個人圍繞著,如同眾星捧月一般。

  這人穿著一套很正式的西服,腳下黑色棉皮鞋能照出人影來。這也就是冬天,要是夏天陽光充足的話,估計他這皮鞋都能當鏡子用了!

  “你們是?”

  王海詫異地打量著面前的陌生人,不明白這些衣冠楚楚的,一看就是城里當官的人為什麼會來自己家裡。

  “這是咱們縣的楊縣長,特意來看看你家的大棚的。”

  一個二十多歲的戴眼鏡的年輕小伙子仰著腦袋開口解釋了一句,那倨傲的神情讓正好扛著**剛好回家的王勇以為這傢伙是首都來的大人物呢!

  之前連書記都沒見過的王海聽說眼前的人是縣長之後,一下子就激動,不,應該說是發自內心的開始恐懼起來。

  官本位在華夏可是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身為一個屁民,對於當官的,特別是自己印像中的大官,總是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畏懼。

  “楊縣長?您來怎麼也不提前說一聲啊?”

  還好,秦朗聽到聲音迎了出來,算是替王海接了圍。讓他這麼一個連村民小組長都不是的屁民面對縣長,實在是有些難為他了。

  “小秦啊?你也是來看大棚的?”

  “是啊,來看看王大哥家的大棚到底是個什麼樣,怎麼就能在大冬天的種出菜來?之前我可是好奇的很呢!”

  “嗯,這是科學,我們要相信科學的力量。老首長不是說過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嗎,王海同志的這個大棚就是很好的證明嗎!”

  楊縣長的話音一落,圍著他的一堆人頓時紛紛附和,一時間馬屁如潮,哄得楊縣長紅光滿面的。

  “楊縣長,你看,那就是王大哥家的大棚,讓王大哥帶著咱們去實地考察一下吧?”

  “好好,咱們進去看看,看看這東西到底是怎麼能在冬天這冰天雪地的天氣了長出夏天的菜的。”

  楊縣長說完一揮手,當先就奔著大棚過去了,身後一幫人自然跟上了。秦書記拉著傻愣愣的王海趕緊跟了上去,他算是看出來,王海這會兒估計已經懵了,看來是指望不上他給楊縣長講解大棚的原理了。

  楊縣長一行四五個人在大棚裡轉了一圈,之後連屋都沒進就在院裡發表了一通演說,前後半個小時都沒有,然後就坐上小吉普跟著秦書記去鄉里了。

  唯一讓王海感到放心的是秦書記臨走的時候說了,貸款的事他會幫著催催,爭取讓他早日拿到貸款。

  今天還是沒碼出一個字來,不過比昨天好多了!總算看到希望了,熬過來了,太不容易了!
mk2258 發表於 2015-8-5 08:09
   第二十二章貸款下來了
  三天之後,王慶突然親自跑過來通知王海,那一萬塊的貸款下來了,讓王海跟進跟他去辦手續提錢。
  等王海從鄉里回來,說起這事的時候,王勇才知道,縣里所謂的扶持和大力支持還在討論之中,按照王慶的意思,估計是沒戲了。

  這一筆一萬塊的貸款還是人家秦書記親自去縣里找了有關領導之後,又跑到縣信用社幫著說情才特事特辦的。

  “那些當官的要是都像秦書記這樣該多好?”

  王海的感慨讓王勇很是無語的翻起了白眼,他知道就像是南巡首長自己說的,國門一開,免不了蒼蠅蚊子一起飛進來。受到國外各自思想的熏陶,加上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的和人員的蠱惑,像秦書記這樣能積極主動為民辦事的公僕可是都能上七點新聞了。

  要不然後世怎麼會有一種說法,說是公僕不靠譜,真的遇到事了,連夫妻都照樣會大難臨頭各自飛,所以官員不應該說是當人民的公僕,應該說當人民的父母。

  因為唯有父母才會為了自己的孩子甘願放棄所有,一心為孩子考慮,哪怕為此吃盡苦頭也從不後悔,退縮。

  貸款下來了,雖然只有一萬塊,可是也夠王海建上兩三個大棚了。畢竟這年頭某些方面的物價,尤其是咱們能夠國產的貨根本沒法和後世比。

  在後世一零年以後,想要建一個大棚,那每平米的造價差不多要五六百塊。可是這年頭,五六百塊差不多可以建一間房了。要知道村里三間房的花費也就三五千塊罷了。要是簡陋一點,兩三千塊也能湊合。

  因為縣長和鄉里書記都親自過來看過王海的大棚,所以王海找村里老趙書記商量選一塊地建大棚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的阻力,一路綠燈的全力支持。

  經過一番商量,王海按照大兒子的說法,說出了自己想把自家果樹地那一片地方都承包下來的想法。

  果樹地是本村人的稱呼,因為上面號召,附近一大片的村子家家戶戶都要有一塊。一家按人口多少,大概四口人能有個一畝左右。

  王海家里四口人都趕上了,種了大概有一畝三分地的果樹。當然中樹的時候肯定事要交錢的買樹苗的,為此也有很多村里人硬是頂著一點沒種,村里也沒啥辦法,實在是人家真拿不出前來。

  王海家的這塊地周圍除了老王家一大家子人之外,就是南對門老陳家的,包括對門的陳國棟,還有王勇同學李忠理也就是陳國棟的大哥陳國軍家的。

  整個一片地大概能有十多畝,都是在一片山坡向陽地上,位置還算是不錯的。只是因為大部分地下都是沙土地,所以算不上好地,只能算是二等地。

  為了這片地,王海按照大兒子王勇的交代,提出用他家的一等地和二等地跟其它人家交換,不夠的算是從村里買的,每年給村里交租金。

  老王家一大家子人自然好辦,王海挨家挨戶的走了一遍,就都說好了。對門老陳家包括他大哥也沒啥說的,實際上村里人對於這些果樹並不看好。

  當年種下的時候還是沒有小拇指粗的小樹苗,據說要五年之後才會掛果。可這五年之中雖然同樣可以種地,但是因為種了果樹,不可避免的要對種植白薯造成了很多的不便。

  原本可以一根壟通到頭,可是因為種了果樹,你只能一段一段的去耕種收穫,肯定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而且在沒有掛果的五年時間裡,你還得給果樹施肥,打藥,修剪,澆水,總之要比種白薯還要麻煩和耽誤功夫,投入著實不少。

  很多村里人都在今年把長得好好的蘋果樹給刨根了,因為這幾年蘋果根本不值錢,便宜的時候一塊錢都能買上一大簍好幾十斤,根本比不上種白薯來錢。

  所以王勇提出的換地計劃非常順利,以至於很多換到好地的人家都不好意思要王海給出的每棵五塊錢的果樹錢。

  把這片面積大概有五畝地的果樹地拿到手里之後,村里老趙書記也通知他果樹地周邊的十畝地已經由村里出面幫他拿到手了。

  村里在別處給這些地塊的主人換了一下,然後每年王海只要給村里交十畝地的地租就行了,完全不用跟地的原主人打交道。

  這十畝地的定價是雙方協商出來的結果,因為都是二等地,所以每年每畝的地租是五十塊,一年一交。以後地租的價格隨行就市,市價多少就是多少。

  在這一點上王勇並沒有仗著自己的先知先覺耍花招,真要是一畝地五十塊一下子把五十年的承包款全交上,那以後就算是不種大棚,種任何東西都夠讓他們一家小賺一筆了。

  王勇正是因為對於未來有著無比清醒的認識,所以對於承包土地的這點錢完全看不上眼。作為農業用地,就算是記憶終止時的2015年,最高價也不過是八百到一千塊。

  當然了,這是作為農業用地,要是變更為工業用地,或者用來開發房地產等商業用途,那可就不是這個價錢了,至少要翻上十幾倍甚至幾十倍才行。

  不過因為王家莊地處偏僻,估計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紀末,房地產開發也開發不到他們村子這裡。

  隨著第一次的額承包款五百塊交到村里,王勇家的新大棚就開始動工了。期間劉彪和秦書記也不止一次過來看看,幫著王海解決了很多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劉彪帶著好幾個各縣和市裡的飯店的老闆們過來看過及次,這讓王海完全放下了擔心,因為不管蓋幾個大棚,所有的菜種出來就不用怕賣不掉。

  這傢伙還嫌王海弄出來的規模太小,一個勁兒的攛掇著王海擴大規模,最好把十畝地全蓋上大棚,而不是現在的僅僅三個。

  秦書記則是帶著鄉里植保站的技術人員,還請了縣里農業局的幾個技術員過來,為王海提供技術支持。在秦朗的牽線聯繫之下,王海這裡甚至還成了市農科院的對口扶持基地。

  於是,被王勇命名為老王農場的的這一大片地方很快就熱火朝天的忙活起來。最多的時候有上百口子人同時在這片不到二十畝地大小的地方同時勞作著。

  有錢有技術,自然大棚的建​​造進度就快多了。不到半個月時間,三個大棚就全建好了。每個大棚都是產不多佔地一畝的面積,東西走向,靠北面是一堵厚度超過半米的泥土夯築的土牆。

  大棚的架子除了一個是用的木料之外,其他兩個都是根據市裡專家的意見,參考東山省那邊的大棚,使用的是鋼管鋼筋焊接的。建成的大棚高兩米,寬十五米,長四十米左右。

  也是通過這些專家的到來王勇才知道,早在五幾年我們國家竟然就引進了大棚種植技術,並且在京津地區和東北地區推廣。

  只是那時建的都是小拱棚,,不適和在寒冷的東北,華北地區的冬天使用。後來,經科技工作者和廣大種植戶的不斷改進​​,才出現了現在人們見到的這種佔地一畝多的冬暖式大棚。

  目前在北方地區大棚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七萬畝,只是因為各種原因大都在本地銷售,外地極為罕見。因為能在冬天種植出夏天才有的蔬菜,所以,經濟效益還是非常高的。只是其相對高昂的造價以及風險,擋住了大部分的農民投身到這個產業中來。

  整個三個大棚建完了,一萬塊錢的貸款也花的差不多了。心急如焚地王海趕緊召集人手就開始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始搶種各種蔬菜。

  這次三個大棚裡種的都是經濟價值更高的一些蔬菜,比如黃瓜,茄子,西紅柿這類高產,市場價格也更高同時也更受市場歡迎的蔬菜。

  這天,繼續逃課的王勇(沒有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的時候,小孩子不上學真的沒人管的,至少在農村是這樣,小學畢業就能少了一半的學生)背著在家裡的時候幾乎片刻不離身的**來到自家的大棚基地。

  說起來,他身上這杆**之所以敢這麼明目張膽的背出來,可沒那麼簡單。要知道這時期國家可是在狠抓禁槍工作,就是**也不行!

  要不是因為傳說他家裡得到了縣長和秦書記的另眼相看,特別是秦朗這個鄉黨委書記,幾乎隔三差五的就要到他家來看看,恐怕以當時國家禁槍的嚴厲政策,派出所早就有人過來繳槍罰款了。沒準,王海還得因為這事進去蹲兩年!

  如今王勇的名聲在附近十里八村的可一點不比他爸王海小,誰不知道這個背著**到處閒逛著打鳥的小子就是王海的大兒子,那個如今讓王海賺了大錢的大棚的“發明家”。

  在本地人眼裡,大棚就是王勇發明的。以這些農民的眼界,你跟他說國家早在幾十年前就從國外引進了技術一點用沒用,他們只相信自己親眼看到聽到的。

  反正在當地,大傢伙都知道,是人家王勇這小子頭一個建起大棚這玩意兒的!

  “爸,菜苗的出的怎麼樣?”

  從十二月中旬開始下種,到如今已經一個月了,眼看著春節都要到了。至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放假之後,王勇還一次沒來過呢,天天帶著一幫小伙伴們滿村子亂竄的去打麻雀。

  麻雀這東西就跟耗子似的,怎麼打都不見少。王勇這些天天天至少也乾掉了有百十隻了,可是每天一出門,電線桿,牆頭,樹上,田間地頭,柴火堆,屋簷下,仍然到處都是它的身影。

  “今天打了幾隻?”

  對於自己這個腦光好使但是卻又無比貪玩的兒子,王海也沒了辦法。人家現在身後站著劉彪和秦書記兩個大靠山,自己想打他一頓都得好好考慮考慮後果。

  所幸這小子學習成績不差,這次考試語文數學雙百分!可是把他媽高興壞了,那恨不得見人就告訴人家她兒子考了全班第一然後喜滋滋地看著人家羨慕嫉妒恨的目光傻樂呵。

  當然自己也挺高興,不過咱老爺們可不想老娘們那麼好顯擺,直接給大小子十塊錢算是獎勵!反正如今背著一萬多的外債,也不差這十塊八塊的不是?

  “今天我就沒動手,光讓高貴練手了!對了,趕正月裡能出菜嗎?”

  “夠嗆!最快也得正月十五以後了,沒趕上好時候啊!這要是趕年前出菜,咱可就發財了!”

  “嗯,我算了一下,咱家院裡的那個小棚就這一段時間差不多又賣了有一千多塊了,加上之前的一千多,然後到春天家家戶戶院子裡的菜長出來,估計還能賺一千。這麼一來,這一個小棚子一冬天就是三四千塊啊!”

  王勇無時無刻地都想著給老爸打打氣,就怕他心裡負擔太重,出了亂子。畢竟那一萬塊錢的貸款可是讓老爸這段時間連睡覺都惦記著的壓在心頭的一座大山啊!

  “嗯,要是家裡那個棚跟這裡的一樣的話,這一個冬天下來一萬塊的貸款就能還清了!”

  王海看著眼前的大棚,無限感慨的說道。

  總算是活過來了,明天開始加快更新速度!求收藏,求推薦啊!
mk2258 發表於 2015-8-5 08:10
   第二十三章年前趕大集
  對於老爸的感慨王勇一點也不在乎,他知道眼前這三個大棚已經足以讓他們家在整個縣里獨領風騷了。
  憑藉著市縣鄉三級農業技術部門的支持,要是老爸還弄不好這幾個大棚,那他就太廢物了!而事實上,王海做的比他想的要好得多,很多他都沒想到的事情老爸都已經做到前頭了。

  比如,因為增加了三個大棚還有十來畝地的果樹,靠他們一家人肯定累死也忙不過來。所以老爸早早的就從村里找了五六個壯勞力,每人每天給三塊錢的工資僱傭了。

  這年頭一個月九十塊錢,一般剛到工廠的工人都拿不到這麼多了。這麼一來,很多人都找上門來想要到農場工作,老爸應付自如,並沒有因此讓沒有得到工作機會的人不滿。

  而且這麼一來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以前家裡的那些債主們一下都不擔心王海還不起錢了。按照他們的說法,人家王海如今乾著這麼大的買賣,還能差咱這幾百塊錢嗎?

  “對了,明天就是大集了,你有啥想要的沒有?”

  王海如今對大兒子那可是言聽計從,這段時間無論遇到什麼為難事,甚至很多專家和秦書記都感覺頭疼的事,只要跟兒子一說,妥妥的給你拿出一個讓人拍案叫絕的好點子。

  後來這幫人得知自己背後的高人竟然是大兒子之後,竟然一個兩個的有啥事了,第一時間不是找自己這個老闆,而是先找這小子問計一番。

  不過王海卻沒有啥不高興的,王勇可是自己兒子。兒子有出息了,當老子的不高興還哭啊?要不是兒子年紀實在是太小,王海都想著乾脆這一攤子事都讓大兒子操持著算了。自己和老伴乾脆就待在家裡享享清福等著抱孫子算了。

  “我明天帶亮自己去,不用你買了。”

  王勇的回答讓王海愣了一下,然後下意思的就想問問王勇要多錢。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了,自己這個大兒子可不缺零花錢。

  平時彪子只要過來,總少不了給王勇個十塊八塊的零花錢,還美其名曰是顧問諮詢費!以至於後來連秦書記都跟著學,有了啥事找王勇的時候,事後總少不了一塊兩塊給。

  這小子也一點不知道啥叫謙讓,給了就收著,連個客氣話都沒有。雖然不知道現在這小子手裡有多少錢,但是百十塊總是有的。

  恐怕很多村里人家居家過日子,手裡都沒有放過這麼多現金的。這年頭存款利息可不少,誰不是有點錢趕緊就存銀行啊?

  “四哥,趕緊讓王勇過來一趟,這大棚裡的草莓不對勁兒啊!”

  遠處市農科院的年輕技術專家,華夏農業大學畢業的張春祥大聲喊道。

  王海揮揮手,在技術方面他現在也只是剛入門而已,現在整個大棚的技術工作都是由常駐在這裡的張春祥負責,對於這個大能人,王海可是非常重視的。

  王勇跟老爸告別之後慢悠悠地來到張春祥跟前,被他一把拽到大棚裡。張春祥指著已經結出果實,但是明顯有很多畸形果的一小塊草莓地緊鎖著眉頭讓王勇查看。

  “這事啊?不用看了,肯定是授粉不均造成的。沒事,反正就這點東西咱也沒打算賣,自己吃還管他好看不好看啊,好吃就行了唄!”

  眼前一亮的張春祥立刻就過河拆橋把王勇推出了大棚。對於王勇這個天才兒童如此的耍賴貪玩,不想好好上學,天天在家逃課,他的意見是最大的。

  王勇也不生氣,背著自己的**施施然回了村子。路過村里的小賣部的時候,王勇掏錢買了幾顆糖瓜回去哄弟弟。出來的時候為了不讓這個跟屁蟲跟著,自己可是答應了給他買糖瓜的。

  所謂的糖瓜是咱們漢族古老的傳統著名點心,既是春節年節食品,又是祭祀用的祭品。一般人家都是在臘月二十三那天買一些或者自己做一些糖瓜供著。

  一般來說糖瓜都是用麥芽糖做的,但是本地的糖瓜據說都是用白薯糖做的,相比之下,本地的糖瓜沒那麼甜,但是非常的粘牙。黏的都讓你感到頭疼!

  這一點所有吃過的人絕對是印象深刻,這玩意兒別看外表硬邦邦的,可是放到嘴裡化一會兒之後,立刻就變得和奶糖一般綿軟。用牙輕輕一咬,絕對你得使大力氣才能把嘴張開。

  雖然如此,但是這種價格便宜,小個的一分錢一個,大個的也才五分錢一個,買一個能吃上半天的零食,絕對是深受家長喜歡的打發孩子的首選糖果。

  這年頭孩子們的零食可沒有後世那麼多的選擇,一般就是水果硬糖,糖瓜,瓜子,還有果丹皮,以及​​不得不說的酸梅粉!

  說起酸梅粉那可是所有八零後們整整一代人的共同記憶啊!先不說它好不好吃,單是每袋酸梅粉裡都有的那個塑料的一端是小刀,小劍等等各種冷兵器樣子或者造型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的小勺子,就足以讓幾乎沒什麼玩具的農村孩子們瘋狂了。

  五分錢,最多一毛錢的價格對於農村人來說也是足夠的親民,雖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這麼多零花錢,但是只要能要到零花錢,除了冰棍之外,酸梅粉無疑就是不管春夏秋冬,孩子們買零食的第一選擇。

  不過,如今已經是九三年了,酸梅粉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沒有了踪跡。王勇還特意問過小賣部的老闆,得到的回答是進不到貨了。

  大概實在改革開放的大浪潮中被大浪拍到水里了吧!

  第二天一大早,王勇還賴在被窩裡不想動彈的時候,弟弟王亮就已經穿著新衣服吃好飯了。哥哥早就答應他​​了,今天帶他去趕集,而且還要給他買糖葫蘆吃。

  一想到糖葫蘆,王亮就不由地嘴角開始流出長長的一條水線。小傢伙長這麼大可從來沒吃過,因為以前家裡條件不好,只能看著小伙伴們美滋滋的吃,然後回家找父母要錢,換來一頓巴掌大哭一場。

  從哥哥弄出來那個能在冬天長出紅紅的洋柿子的叫大棚的東西之後,家裡的生活明顯開始改善了,以前一年到頭吃不上幾回的魚和肉,現在隔三差五的就吃上一回。

  以前要哭鬧半天才能要來的一分錢二分錢的零花錢,即使是王亮這個小不點都看不上了。哪次跟爸媽要零花錢不是給個一毛五毛的?要是碰到哥哥心情好,出手更是大方,直接就給一塊錢!

  雖然平時買這個買那個花了不少,但是王亮這個小傢伙還是偷偷積攢了不少私房錢。還沒上過學,不會數數的王亮只知道裡面最大的一張票子是五塊的,可以換一堆糖瓜!

  一串糖葫蘆要一毛錢,有的要兩毛,五塊錢能買幾串呢?這個問題可是讓王亮昨晚小腦袋光都想破了也沒想出來答案。

  偷偷問問哥哥,告訴他能買五串!到時候把錢給哥哥,哥哥就會幫自己買五串糖葫蘆,五串啊!夠自己吃一天了!好吧,要省著點,那就吃兩天吧!

  沒文化真可怕啊!接過弟弟給自己的五塊錢,王勇心裡默默的念叨著。

  集市的地點是在鄉里,離著王家莊還有七八里地。王勇沒騎這個年代最流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車,實際上他想騎也騎不了,個頭太矮了,自行車的車樑都要比他高出足足一頭多!

  何況還有王亮這個跟屁蟲,父母肯定不同意,也不會放心的。更何況父親今天也要去趕集備年貨,家裡唯一的那輛自行車根本就輪不到他。

  一大早,吃過早飯,父親就帶著母親騎車去趕集了。王亮狼吞虎咽的扒拉兩口飯,就開始折磨還賴在被窩裡的王勇。

  等王勇從被窩裡爬出來,用一毛錢的代價讓弟弟幫自己把被窩捲了起來之後,臉也沒洗,飯也不吃了,關好大門,帶著王亮就匆匆出了家門。

  一路上一邊玩一邊走,走了沒一半,王亮這個小傢伙兒就走不動了,耍賴的躺到地上說啥也不走了,連一向百試百靈的金錢攻勢都不管用了。

  沒辦法,王勇只好自認倒霉的彎下腰,背著他一步一步往鄉里挪。還好,沒走上幾步遠,就碰到了村里人趕著自家的牛車去趕集。

  兄弟倆搭車,在冷的呼出的空氣都瞬間凍冰的天氣裡,坐在敞篷環保牛車裡,晃晃悠悠的來到了熱鬧喜慶的大集上。

  今天是本年度最後的一個大集了,所以附近十里八村的鄉親們不約而同的紛紛到場,穿上自己最新的新衣服,拖家帶口,呼兒喚女的來趕集備年貨。

  再窮再苦的日子,年還是要過的。這年頭只要不是好吃懶做的人家,再難過的日子到了年根了,買上幾斤肉包頓餃子吃的錢還是有的。

  大部分人家的肉早就準備好了,村里誰家殺年豬了,相熟的幾家一分,都不用出村就沒了。對於這些人來說,今天來到集市上,主要就是要買一些過年款待來拜年的親戚的糖果,水果,糕點,還有一樣就是過大年必備的煙花爆竹。

  還沒到集市上,離著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王勇就听見了遠處不時傳來的震天的劈裡啪啦,或者轟轟震天響的鞭炮二踢腳的聲音。

  爆竹聲聲辭舊歲,只有聽到了爆竹聲,才算是過年了。即使再窮困的人家,過年的時候也要買上一點,按照老習俗的說法就是崩窮!

  今年家裡的爆竹不用買了,剛過小年二十三,劉彪就開著車給王勇家拉了一車過來。說是讓王海幫著賣,賣多少,掙了錢兩家分,賣不了的就全送他們家了。

  結果,他明顯小看了王家莊鄉親們的戰鬥力了。不到三天功夫,一車的價格便宜的鞭炮二踢腳,就賣了個精光。

  也不知道他從哪弄來的,得知全賣光了之後,第二天一大早就又拉了一車過來,說是使勁兒賣,要多少有多少?

  “哥,哥,糖葫蘆,糖葫蘆!”

  離著老遠,王亮就看到了一個賣糖葫蘆的,立刻拉著王勇的袖子就可勁兒地大聲嚷嚷起來,引得無數路人紛紛看過來。無奈的王勇,只好先帶這個貪吃的弟弟去買糖葫蘆。

  紅紅圓圓的糖葫蘆全山楂的才一毛錢一串,後世某些牌子貨一串要二十塊錢,王勇也沒覺得比老家集市上賣的好吃到那裡去。

  買了五串糖葫蘆打發了弟弟之後,王勇就按照記憶的引導,拉著弟弟使勁兒從擁擠的人群中殺開一條“血路”,來到了集市上買油條包子的地方。

  這些趕集賣油條豆腐腦,或者賣包子的攤販也都是附近普通的農民,只不過為了生計,在農閒的時候趕集賺點辛苦錢。

  一根油條一毛錢,一個成年人拳頭大小的肉包子才兩毛,不要太便宜了!可惜王勇知道肉包子里肯定是有肥肉的,所以他直接點了兩根炸的酥脆的大油條,一碗豆腐腦,另外給王亮要了一個肉包子。

  看見熱氣騰騰,香噴噴的肉包子,早飯沒吃幾口的王亮那裡還忍得住,一口包子一口糖葫蘆吃的邊上幾個跟著家長來趕集的小孩子眼裡那叫一個羨慕啊!

  上傳晚了,可真不怪我,登了半天登不上去啊!
mk2258 發表於 2015-8-8 07:50
   第二十四章好大一條魚
  填飽了肚皮,在一眾孩童們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中,王勇帶著挺著小肚子不時添倆口糖葫蘆的王亮開始閒逛起來。
  呦和?小人書,連環畫!沒說的,買!大土豪王勇掏錢直接買了十八本,然後收穫了滿滿的一籮筐眼珠子之後,帶著弟弟繼續瞎逛。

  當土豪的滋味太美妙啊!

  走到賣糖果的那裡,王亮又開始走不動道了。沒說的,買!大手一揮,王勇揮舞著五塊錢的“大票”給弟弟買了一袋子,而且全是飴糖奶糖之類的軟糖。

  相比那種硬硬的水果糖,這些飴糖,酥糖,還有金絲猴奶糖那可就高端大氣上檔次多了。普通人家可捨不得買這種糖,一般也就是新姑爺上門的時候買一點裝裝門面罷了。

  到了魚市的時候看到各種冰凍的魚,王勇突然想起來,好像劉叔說過過年的時候要送自己一條大魚的?

  不管他送不送,王勇還是買了幾條​​魚。雖然父母肯定也會買,但是熟知他們過日子的摳門勁兒的王勇知道,不用想老媽也是買幾條便宜的燕魚棒或者帶魚(本地出產,便宜的很)糊弄自己的。

  王勇已經想好了,老媽買的魚就讓老爸拿到農場去吃,自己買的留在家裡自己吃。為此,王勇可是好一陣挑選。

  來自南方五斤多一條的正宗的江鯉子來一條,產自家門口的大帶魚來三條,還有如今已經越來越少見的大黃魚也來兩條,其他的什麼塌目魚,銀魚(也有叫刀魚的,但不是江刀也不是帶魚),羅非魚,鯧魚,花鱸子等等在農村集市上能見到的魚,王勇一口氣買了有二十幾條。

  可是等買完了才發現,這麼多魚,就憑他們倆個小傢伙怎麼拿回去啊?

  王勇倒是沒發愁,把東西都歸攏到自己身邊,就蹲在路邊一邊和弟弟王亮吃著糖葫蘆,一邊打量著來來往往的行人。

  沒一會兒,一個熟悉的身影就出現在他眼中。

  “三姨夫!”

  離著老遠王勇就喊開了,看到三姨夫聽到了自己的喊聲,帶著高貴走過來,他趕緊拉起蹲坐在地上的王亮,等候著三姨夫過來。

  “哎呦!買這麼多魚啊?你爸呢?”

  顯然,三姨夫以為是王勇他爸買好的魚,讓他們哥倆看著呢。可惜,他想錯啦!

  “我爸不知道在哪呢,這都是我買的。正好你來了,幫忙把你家的一半拿走,一樣一條。然後幫我把剩下的送到信用社我叔哪去。”

  聽了自己這個忒聰明的外甥的話,高英峰好懸沒趴下。這熊孩子這是要幹嘛?不過啦?這麼多魚,而且一看就沒一樣是便宜貨,這得花多少錢啊?

  心疼的他當即就要拉著王勇找人家退貨去,王勇好說歹說,才讓高英峰相信這些都是王勇花自己的零花錢買的,沒跟家裡要一分錢。

  呆愣愣地站在一堆魚滿前,過了好久高英峰才反應過來。相比村里其他人,甚至是王勇父母,高英峰這個三姨夫對王勇的了解絕對對超出一大截。

  沒別的,王勇整天沒事就跟在自己兒子屁股後面到處的玩鬧,很多別人不知道的事情,通過自己兒子的轉述,自己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其中對於王勇的稱(chen)錢(就是有錢的額意思,本地土話)他可比王海倆口子清楚多了。他經常就看到這小子從兜里掏出一把一塊兩塊五塊的票子,甚至有時還有十塊的大團結,然後一幫人一塊去小賣部買吃買喝的過嘴癮。

  偷偷跟王海倆口子一打聽,才知道那都是人家憑著自己的本事掙得什麼諮詢費。王海還美滋滋的猜測說王勇手上可能有一百來塊錢了,都是他自己掙得。

  對此高英峰很是不屑的撇撇嘴,一百塊?自己看到的好幾次經他們那幫孩子的手里花掉的錢都至少超過一百了。

  不過得知這些錢都是王勇自己掙的,原本就很開通的他並沒有多嘴出賣王勇。這回看到王勇一下子買了這麼多魚,也算是側面證實了自己的猜測了。

  找人要了一個不知道裝什麼的袋子,把一堆大大小小的魚全塞進去,然後高英峰就扛著魚,帶著吃著糖葫蘆的王亮,還有分享著連環畫的王勇、高貴,擠開擁擠的人群,一點點的往外闖。

  廢了老大勁兒,擠出了一身汗,高英峰才領著三孩子來到了鄉信用社找到了正在社里值班的王慶。還沒等他開口說明情況,王勇已經搶先開口了。

  “大叔,我給你送魚來了!”

  說完,從高英峰剛放到地上的袋子裡就拎出來一條大黃魚,咣地一聲把這條能有三四斤重,凍得硬邦邦的大魚給扔到王慶的辦公桌上。

  王慶也傻了,看著高英峰不知道這是鬧的哪出。等高英峰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一說,王慶很是無語的看著自己這個沒事人一樣,和小伙伴一起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著連環畫的侄子,不知道該說啥好了。

  過了好半天,他才緩過勁來,一邊招呼高英峰,一邊瞪了王勇兩眼。

  “你個小兔崽子真是瞎胡鬧,你有錢不會留著買點筆啊本的啊,買這麼多魚回去,你爸媽還不得揍的你屁股開花啊?”

  高英峰聽了很是同情的看了王慶倆眼,心說話他爸媽才管不了他呢。別說打他了,就是罵倆句都立刻就有人過來批判他們。

  “行啦,你就別說他了,如今王海兩口子可管不了這小子了。這小子靠山可不少,隨便拎一個出來都夠那倆口子受的。”

  高英峰的話一下讓王慶想了起來,自己這個侄子可不是一般人。還別說,如今他們家的那種情況,沒準還真是這麼回事。

  看來,有個天才兒子也不總是好事啊?你看看,這時不時的要是就鬧出以這麼一出來,恐怕四哥倆口子的心肝早晚都得出毛病啊!

  “三姨夫,你忙你的去吧,一會兒我給我秦叔打電話,讓他派車送我回去。”

  聽聽,聽聽,這小子這譜擺的,小小年紀的就能使喚書記了都!這要是在長大幾歲,那還不得縣長的都聽他的啊?

  但一想到每次看到那位秦書記跟王勇沒大沒小的一起談天說地的樣子,高英峰知道王勇不用自己操心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鄉上的那輛小汽車就能開過來了。

  三姨夫拉著高貴走了,當然了,有好看的連環畫看,高貴也留下來了,一會兒跟王勇一塊坐汽車回家。

  打完電話沒過十分鐘,信用社的院裡就想起了一陣汽車的轟鳴聲。聽到響聲王勇眉頭就是一鄒,別人可能聽不出來,他可是聽出來了,這絕對不是鄉里那輛破吉普,似乎有點像劉叔的那輛大發麵包啊?

  抬頭一看,果然,穿西裝打領帶,一副成功人士派頭的劉彪正從汽車裡走下來。

  “小子,聽說你買了不少魚啊?”

  一進門,劉彪那標誌性的大嗓門就嚷嚷開了。

  “還不是你說話不算數,當時說好的要送我一條大魚,我這眼看著都過年了也沒等到你送的魚,乾脆就自力更生了唄。”

  聽著叔侄倆沒大沒小的互相擠兌對方,王慶沒有任何的詫異,笑呵呵的抱著自己的杯子坐在辦公桌後面看笑話。

  這幅場面他見了不止一次了,看著王勇跟劉彪這個大老闆跟朋友似的相處,他一開始還說過王勇倆句,後來慢慢的就見怪不怪了。

  人家當事人都不在乎,四哥倆口子也不說啥,自己當叔的,管那麼多幹嗎?再說,看劉彪一副笑嘻嘻的模樣,就知道人家真心的一點都沒生氣。

  “切!不就是一條大魚嗎?你叔我說話算數,一會兒就送你一條,比你這一袋子魚加起來還大的大魚!”

  “吹牛皮又不用上稅,你再死勁兒吹!”

  王勇可是記著呢,自己這一袋子魚少說也有三十多斤,這年頭就他們這破地方,雖然魚確實不少,但是上哪找這麼大的魚啊?除非是鯊魚?當然鯨魚行,可誰有膽子弄啊?

  “我吹牛?來來,你跟我來,我今天非要讓你長長見識,看看什麼叫大魚不可!”

  說著,就氣呼呼地上前來拉王勇,要帶他去看大魚。

  “哎,哎,幹嘛呢,說著說著怎麼動上手了?我可告訴你,這可是我大叔的地盤。小心我讓我大叔把你綁起來扒光了遊街。”

  看著劉彪一臉的呆傻模樣,王勇高興了。

  “傻了吧?害怕了吧?趕緊給小爺我說倆句好話,沒準小爺我一高興放你一馬。”

  “啊——”

  樂極生悲了,王勇被提溜著一隻耳朵,疼的呲牙咧嘴的慘呼不已。其他人則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該干嘛幹嘛,沒有一個站出來幫他一把。

  太沒有義氣了!你們怎麼能這樣胳膊肘往外拐啊?

  等他被提溜著耳朵看到車裡的那條大魚之後,饒是他有著來自未來的記憶也是長大了嘴巴,吃驚地看著車裡的那條魚好半天才緩過勁兒來。

  “好大一條魚啊!”

  至少有一米六七的身長,比他小身板還寬不少的魚身子,那張大嘴王勇都懷疑能直接把弟弟王亮的小腦袋光給直接吞了。

  這個頭,至少也有得有上百斤吧?老天爺爺的,劉叔這是從哪弄來的這麼大一條魚啊?沒看錯的話,這應該還是一條大鱸魚吧?

  兩章送上!求收藏!求推薦啊!
mk2258 發表於 2015-8-8 07:51
   第二十五章鐵鍋燉大魚
  坐到車裡的三個小傢伙還一直不敢相信的回頭看上幾眼那條橫貫整個車廂的大鱸魚,這年頭他們也只能在書本上和電視裡才能見到這麼大的真傢伙了。
  就算是王勇有著未來的記憶,見到這麼大的魚的機會也不多,更何況這還是鱸魚。要是普通的淡水草魚,或者胖頭魚,他也見過幾次足有百十來斤的大傢伙,可是鱸魚,似乎這玩意兒最多也就長個五六斤,十來斤就頂天了吧?

  劉彪看到自己終於把王勇這個平時總是一副小大人樣的熊孩子給鎮了,心裡那個痛快勁兒比他做成了一單大生意還要美。

  心裡一美,這腳下就有點沒譜了。油門踩得這車的發動機都開始不停的抗議了,接著整個車身似乎也開始害怕的顫抖起來了。

  “我說劉叔,您這是要打算帶我們去西天旅遊一圈怎麼的?您要知道你這開的是大發,不是奔馳,也不是寶馬!”

  王勇一回過神來,看到即將面臨的危險狀況,趕緊穩住直蹦的小心肝提醒劉彪。你一輛破大發在咱這鄉村土路上玩賽車,好意思嗎?

  超幾輛老牛車,或者是三蹦子,小四輪(手扶拖拉機)就那麼有成就感?您這麼任性,我同意了嗎?

  劉彪聽了王勇的話也意識到自己有點失去平常心裡,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王勇這個妖孽孩子平時太打擊人了,好不容易看到他吃癟的模樣,我容易嗎?

  大發重新恢復了一副大戶人家深閨裡的淑女模樣,在鄉村坑坑洼窪的土路上顛簸的三孩子呲牙咧嘴,一路不停地開到了王勇家的大門口。

  推開車門下車,王勇直接帶著小伙伴們玩起了快閃,眨眼間就不見了人影,留下劉彪獨自一人望著車廂裡的一袋子魚還有兩條大傢伙發愁。

  尼瑪老子今天穿的可是新買的皮爾卡丹,老貴了!

  可沒辦法,屋裡那三位都是小祖宗,自己再臉皮厚也抹不開讓孩子幫自己往下抬魚吧?不用想到時候王勇那個小混蛋也得幾句話就刺激的自己找個地縫鑽進去。

  小心翼翼地好不容易把車裡的一堆魚扔到屋裡,劉彪連句招呼都沒打,趕緊灰溜溜的開車走人了。咱惹不起,還是趕緊躲吧!

  王勇這個時候也顧不上劉彪了,拉著高貴嚷嚷著有福同享,把袋子裡的魚先倒出來,讓高貴自己揀喜歡的裝,同時告訴他中午到他家吃大魚。

  看著高貴這個從來就不喜歡吃魚的主兒應付差事一般隨便撿了幾條扔進袋子裡,王勇看不過去了。這是瞧不起人還是怎麼的?

  親自動手又往里扔了幾條,然後使出管用的金錢攻勢,指使著小童工王亮小朋友和高貴一起抬著魚去他家里送信,讓三姨中午不用做飯了。

  送走他們,王勇就開始拎著菜刀對著一條大魚動刀了。還好這魚已經解凍了,要不然還不好下刀!這麼大的傢伙,即使是家裡的大鐵鍋也很難裝得下,得把它剁成七八段才好下鍋。

  先在腦袋以下一巴掌的位置剁上一刀,劃出一道印子,然後就高高舉起手裡的菜刀,狠狠地落下。

  一下,兩下,三下,小樣的,就不信弄不了你了還!

  剁下魚頭,家裡沒有剁椒,剁椒魚頭這道菜王勇還是打算嘗試一下。沒有剁椒,那就用別的代替唄,家里大棚裡就有新鮮的朝天椒,紅的綠的都有。至少顏色上看起來,似乎應該挺像那麼回事吧?

  先吧魚頭清理了一下,這時候王勇就不得不吐槽自己此時的年紀了。這個頭,這手勁,擱十年以後,自己做多五分鐘就能干好的活,忙活了快半個小時了,直到三姨過來他才弄了個七大八。

  把破開的魚頭撒上一些鹽和啤酒,里里外外都塗抹一遍。沒辦法,這年頭在村里想買到都買不到料酒,不過用啤酒也一樣。

  三姨按照王勇的吩咐切好了蔥段和薑片,扔魚頭上,先醃製一會兒再說。

  起鍋燒油,下蔥段薑片炸出香味來。把蔥段薑片撈出來,鋪在魚盤裡,然後將醃製了一會兒的刨開了的魚頭魚皮朝上放入盤子裡,在鋪上一層紅紅綠綠的朝天椒。

  當然啦,考慮到家里人都不能吃辣,王勇一共只用了四五個小辣椒,剁的很碎,薄薄的鋪上魚頭上。這樣已經很辣了,離著四五步都能聞見辣椒的辣味!

  一切就緒,就開始在爐子上坐鍋燒水,準備上鍋蒸魚頭。等待水開的時候,手裡也沒閒著,讓三姨幫著把剩下的魚身子剁成了好幾截。

  什麼紅燒划水,紅燒魚尾,松鼠魚的太費事了,懶勁兒上來的王勇就站在一旁指揮著三姨燒大鍋準備直接都燉了了事。就這樣還剩下一多半,沒辦法,鍋太小,放不小了。

  看著三姨把過了一層雞蛋液的大魚段用油一一煎了一遍,王勇有些頭疼的看著那個家裡裝雞蛋的筐子。

  尼瑪這魚太大了,愣是用了足足十個雞蛋才剛剛夠。這等老媽回來還不知道怎麼埋怨呢?一想到老媽在自己身邊唸起緊箍咒,王勇就一臉的鬱悶。

  “冒氣了!”

  被自己吩咐著看爐上的鍋的弟弟大喊一聲,臉上很是興奮。似乎對於自己能夠完成哥哥交代的光榮偉大而又艱鉅無比的任務十分的自豪。

  王勇這個時候顧不上一心想要表現自己很能幹的弟弟,趕緊揭開鍋蓋,放上蒸屜,然後把魚頭放進去開蒸。

  魚這東西,在北方做法裡有個講究,叫做千滾豆腐萬滾魚。意思就是說,豆腐和魚這兩種食材,燉制的時間越長越入味,越好吃。

  可剁椒魚頭那是正八經的湘菜,是南方菜的代表之一,講究的是鹹鮮辣嫩。所以蒸的時間不用太長,有十分鐘就足夠了。

  魚頭剛蒸上,老爸老媽就回來,王勇抽空看了一下時間,已經十一點多了都。看來時間剛剛好,十一點半吃午飯一點問題沒有。

  面對老媽老爸震驚外加自豪的模樣,不用自己出馬,三姨,高貴,還有不甘人後,急於表現自己的王亮你一眼我一語的就讓他們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緣由。

  “大兒子親自下廚,不容易啊!今中午得好好喝兩杯!”

  “大兒子,你再炒倆菜,請你三姨一家吃飯也不能光吃魚啊?”

  對於父母的無恥王勇無力反抗,老老實實的跑大棚裡摘了兩根本地粗胖的黃瓜,兩個西紅柿,還有兩個大圓茄子。

  “我要吃燒茄子!”

  看到哥哥手裡的大茄子,王亮立刻來了精神,大聲嚷嚷起來。老媽也來了興致,接過大兒子手裡的菜,幫著處理一下,該洗的洗,該切的切。

  幸好,家裡在王勇的強烈要求下,弄了一套這個年代至少是王家莊里絕無僅有的高大上設備——煤氣灶。

  有了這堪比神器一般的存在,就不用等爐子上的魚熟了才能炒菜了。很快王勇就熟練的做好了西紅柿炒雞蛋還有燒茄子。

  香噴噴的味道,引得王亮為首,高晴跟上,兩可憐孩子趴在盤子跟前,口水都要滴到盤子裡了。

  這時,魚頭蒸製的時間差不多了,王勇關火停下手裡的活,吩咐老媽攤幾個雞蛋,自己則是把蒸鍋端下來,端出盤子,瀝去裡面的水。

  坐上小鐵鍋把裡面的蔥油熱一下,然後直接澆到魚頭上,滴幾滴香油,最後把三姨準備好的韭菜段香菜段抓一把扔裡,這道紅紅綠綠煞是好看的剁椒魚頭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王勇又開始忙活最後一道菜——黃瓜絲炒雞蛋。這道菜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卻很考驗刀工和火候。

  刀工上,老媽自然不行了。即使是做了十幾年飯,但是在刀工上,仍然是不合格,切出來的黃瓜絲粗的粗細的細,差距那是太大了!這要是在飯店里當小工,恐怕得要讓大師傅給罵死。

  還好這是家裡,沒人在乎啥刀工不刀工的,直接做熟了能吃就行,誰還管好不好看啊?家里人可不像王勇的嘴那麼挑剔。

  鍋裡下底油,再加點香油。混合油炒製味道才會更加香濃。加蔥花,五香粉,炸出香味了之後放入打碎的雞蛋餅,把切好的黃瓜絲扔進去,加點醬油和少許鹽、味精翻炒兩下就直接出鍋裝入大碗裡。

  沒辦法,農村人都實在,盤子肯定是裝不下的,只能上大碗。

  爽脆的黃瓜加金黃香濃的雞蛋,別說吃,光看著就讓人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對於這道菜偏愛有加的王海更是盤子一上桌就忍不住先嚐了一口,然後滿足的長出了一口氣。

  看的剛來沒一會兒的三姨夫很納悶,不就是黃瓜絲炒雞蛋嗎?一點味沒有,清淡的要命,有必要那麼誇張嗎?還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三盤熱炒,一個大魚頭,加上一盆子大魚段,兩家人圍坐在一起,也沒啥好講究的,直接開整,伸著筷子就是一頓猛吃先。

  王勇和這個時代的人很不一樣,別人都是挑肉吃,他則是滿盆子的翻找著挑魚皮吃。這大魚的魚皮那也是真給力,厚度足有半公分厚,嚼在嘴裡很是勁道,那滋味吃的王勇也是醉了!

  下雨了,天氣預報說是有大雨!到時候肯定要停電斷網,先上傳一章,下一章就得看情況了。
mk2258 發表於 2015-8-8 07:52
   第二十六章大年二十九來借錢的二舅
  大年二十九,明天就是華夏人最重視的春節了。相比城市裡,春節的味道除了濃濃的飄散在整個村子上空的肉香,那就剩下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了。
  大早上天不亮就有起得早勤快的人劈裡啪啦的放上一通把全村人都從溫暖的被窩了叫醒,鞭炮聲一直能持續到八點多天色大亮才消停了。

  然後中午再來一通,從十一點開始,吃飯早的人家或者著急去牌場上佔位置的就開始放炮了,不過大多十二點左右就沒動靜了。

  到了晚上那可就沒準了,從五點鐘剛擦黑開始,可能一直延續到午夜時分。二踢腳,閃光雷,鞭炮,剩下就沒了。各種煙花禮花彈之類的在這個時候還麼有傳到農村里,也沒人那麼敗家的消費的起。

  這大過節的,就算是再不滿意,也不能到人家門口指著人家鼻子大罵你饒人清夢了知道不?還能不能愉快的玩耍啦?

  過節嗎,不放上幾根爆竹那怎麼行?於是自覺吃虧受欺負的主們,咬牙切齒地從被窩裡爬出來,到了自家院子就使勁兒的放上一通!

  放了一通,折騰了不少錢,心裡也就舒服了。咱也沒吃虧,你擾我的夢,我也不讓你好過不是?

  對此王勇很是無語,他才不干這種傻事呢!就算是被吵醒了也照樣大被蒙頭,瞇著眼睛假裝睡的挺實誠,而且天天如此。

  今天也一樣,在比昨天還要熱鬧的一通爆竹聲中,王勇蒙頭鑽在被窩裡吐槽著村里人太沒素質了,一點環保意識都沒有。

  聽著院子裡弟弟大呼小叫的高興勁兒,王勇心裡也是直樂呵。這小兔崽子人不大,心眼不少,從劉叔第一次送爆竹過來,他就偷偷藏了不少。

  結果前後三次之後,加上最後一次剩下的那些爆竹,王勇估計要是有專業人士看到了一定得給自己全家人豎大拇指。

  你們真牛逼,這屋子還敢住著啊?萬一這堆傢伙兒要是炸開了,別說你家,就是你們前後左右的鄰居都得跟著坐土飛機!

  也是,誰讓劉叔一看自家這裡賣的快,最後竟然找了一輛解放141拉了一車過來。如今王勇家的小棚子裡堆得嚴嚴實實的全是這玩意兒。

  所以這個年如果非要說誰過的最快樂,那一定是王亮了。人家買爆竹也就是拿上幾掛掛鞭,再買幾十根二踢腳。頂天了的也就是一捆二踢腳,那說明這家人絕對是村里的富裕戶。

  村里小孩子們這些天兜里揣上一掛百來頭的小鞭(個頭極小,大概比筷子頭還要小一圈吧。也不長,頂多二三厘米。都是家長哄孩子玩的,沒別的,安全!),就這還不敢一次多放,要精打細算的今天放幾根,明天放幾根。

  王亮這個小兔崽儿才三歲,膽子倒是挺大,每次和小伙伴兒玩耍都是直接拎著一掛比成人大拇指還粗的大二雷子,直接一點就是一掛。這一陣子,被這小子糟蹋的錢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這要是擱別人家,也不對,別人家也不可能買這多鞭炮玩命的放不是?敗家子肯定有,但是像老王家二小子這小小年紀就這麼敗家的肯定少見。

  不過王勇不在乎,自己就這麼一個親弟弟,不寵著他寵誰啊?王海倆口子也不在乎了,多大個事,不就是幾十塊錢的事嗎?

  彪子這幾天帶人過來看菜,人家給的定金都超過一萬了!最多三個月一兩萬塊錢到手,大過年的孩子放幾十塊錢的爆竹還算個事嗎?

  王勇不得不憤怒的掀開了蒙在頭上的大棉被,一邊埋怨老媽把炕少的太熱了,一邊擦著滿頭的大汗珠子準備起來洗臉吃飯。

  王家大少爺做坐到飯桌前的時候已經過了九點鐘了,高貴帶著一幫小伙伴們來找他兩次,不是沒起,就是還沒吃飯,最後人家等不及,不帶他了,自己愉快的玩耍去了。

  能不愉快嗎?一屋子的爆竹隨便拿,好懸沒把幾個小子給樂抽過去了!

  坐到飯桌上,看著桌子上擺著的飯菜,王勇很欣慰啊!老媽總算是明白生活的意義了,自己十來天的努力總算是沒白費啊!

  大蔥炒肉,當然按人家城裡飯店的叫法得叫蔥爆肉。老媽的廚藝先不說,看著盤子底那層厚厚的油就讓人感覺胃口大開。

  還有一碗蒸雞蛋糕,裡面混了不少肉沫子。這是老媽不知道從哪聽來的秘方,說是對孩子最補不過了。再瘦小的人,吃上一段時間也得變的膀大腰圓。

  除了這兩道葷菜,還有兩到素菜,葷素搭配才健康。雖然老媽不一定明白為什麼,但是不妨礙她按照大兒子的囑咐去執行。

  一個清炒菜花,要是菜花換成西蘭花就更好了!還有一個是一個醋溜大頭菜,如今這道菜成了家裡保留菜式,尤其是老爸在家吃飯的時候,那必須得有。

  剛就這蔥爆肉扒拉兩口米飯,院子裡就听見老媽和人說話的聲音傳進來。一聽那個聲音,王勇就知道是誰來了。

  等人一進屋,王勇趕緊起身問好。

  “二舅來啦?吃了沒?”

  一身四個兜老式乾部服的二舅一點好臉都沒給,劈裡啪啦就是一頓數落。

  “你都多大了,怎麼就這麼懶?你看看都幾點啦?你怎麼不等著中午一塊吃啊?還省一頓飯呢!”

  王勇心說還是二舅你了解我,我真是這麼想的,可光想不管用啊!老媽一個勁兒的在耳邊嘀咕,嘮叨,誰也受不了緊箍咒啊!

  任憑氣不順沒處發洩的二舅發了一通火,王勇是一點都不在乎。老媽雖然是姐倆,可是大姨嫁的有點遠,這時代,騎自行車最少也得騎上一個多小時,到哪絕對累的爬不起來的那種。

  老媽嫁到鄰村,離著近,加上當年王勇姥姥沒得早,大舅去了臨市的機車車輛廠上班當工人。二舅被俄的沒辦法成了盲流到處跑,大姨一出嫁,家裡的事幾乎全落到老媽身上了。

  洗衣做飯,下地勞動,看著三舅,老舅,一通忙活,直到二十大幾才找人保媒,嫁給了王海。可謂是為了這個家操碎了心,受盡苦。

  這舅舅們家裡的日子一天天的好過了,沒想到老媽​​也不知道是命不好還是怎麼的,嫁到夫家就沒享到啥富,天天累的不成樣子家裡的日子也沒啥起色。

  所以平時的時候,幾個舅舅那真是只要有啥事能伸手絕對不用打招呼。而作為家裡的孩子,王亮跟王勇自然在舅舅們那裡也是受盡優待了。

  別的不說,二舅家大哥的那一箱子小人書都快被王勇偷光了。當然不是沒人發現,只是沒人當回事罷了。幾本小人書罷了,外甥拿了就拿了唄!

  再說都是二舅從供銷社的倉庫裡扒拉出來的沒人要的,賣破爛也值不了幾個錢,乾脆拿回家裡哄他兒子玩的。如今他兒子長大了,這東西還能繼續發揮餘熱,哄外甥,二舅沒拍巴掌豎大拇指贊一句就不錯了。

  在他們這一輩人眼裡,孩子喜歡看書,那就是好孩子!小人書也是書不是,看了照樣也能長知識!

  王勇一邊有一口沒一口的扒拉著大米飯,一般偷偷聽著二舅說的讓他連年都過不好的為難事。

  他們供銷社響應國家號召,要改制,要承包給私人。這也是這年頭的特色了,似乎什麼問題只要一改制,一承包,立馬就能變廢為寶了。

  二舅作為頭頭之一,上面的領導當然第一時間就想到他了。一邊各種勸說,還一邊許了不少好處。什麼停薪留職,什麼政策支持,什麼為國分憂,一通下來,二舅心動了。

  王勇通過來自未來的記憶知道這件事,二舅拉著他兒子和閨女,充滿了雄心壯志的爺三個折騰了兩年多,最後的結局還是灰溜溜的關門大吉了事。

  如今二舅面臨的難題就是資金不夠,承包款差了不少,之前來家裡找過,老媽不僅把之前欠二舅的錢還了,還是又多藉了他一千塊。

  看來,二舅的錢還是沒籌夠啊!也是,都忙活了大半年了,眼看到最後關頭就要最後一哆嗦了,讓他怎麼甘心。

  估計也是實在沒辦法了,眼看明天就過年了又來王勇家裡借錢來了。應該是聽到風聲了吧,畢竟劉彪帶人過來的時候,包括王海在內都沒想過保密,村里人第一天就都知道了,王海的大棚菜還沒到收菜的時候,就有大老闆先給了紅票子了。

  整整一萬塊啊!按照村里的人均收入算的話,人家這三個大棚就這一茬,就差不多能頂之前全村三分之一的人的年收入總和了。

  實在是沒辦法的二舅一聽到這消息那肯定要高興的蹦多高了,原本打算是過完年之後再說借錢的事,可是心裡有事,實在是這個年不好過啊!

  於是,大年二十九,二舅也顧不得什麼過年期間不賒欠的老話了,直接找上門來,成不成的干脆來個痛快,省的整日里瞎琢磨,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香的,一家子人都跟著發愁整天唉聲嘆氣的。

  “還差多少?”

  “差三千多!”

  二舅都沒臉看妹妹臉色了,這個當哥哥沒照顧好妹妹不說,如今還要給妹妹添麻煩,越想越不是滋味的他都沒看到自己妹妹已經從炕沿下來,奔著靠牆的衣櫃去給他拿錢去了。

  心裡越想越覺得對不起妹妹,人家這日子剛有點起色了,你就舔著臉的過來給人家添麻煩,還藉這多錢。人家那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光貸款就欠著信用社一萬塊呢!這事附近十里八村的有誰不知道啊?

  想到這裡,二舅一下子就炕沿上下來,低著頭就要往外走。沒臉待了,丟人啊!

  “二舅,你幹啥去啊?要走也得把錢拿上吧?”

  王勇一句話就讓他二舅停住剛邁出去的一隻腳。

  第二章送到,收藏,推薦在哪裡?
mk2258 發表於 2015-8-8 07:53
   第二十七章熱鬧的正月
  二舅歡歡喜喜的拿著錢走了,另外還從他那個妖孽的一點不像人的外甥那裡取了不少真經,讓老爺子信心百倍,恨不得馬上就大干一番。
  其實王勇告訴他的那點東西也沒啥,就是再過上十幾年連村里都有的小超市的一些東西。什麼開放式貨架,什麼專櫃,什麼怎麼勾搭禍害供貨商之類。

  放在現在這年頭,超市那絕對是新鮮玩意兒,尤其是在本地鄉鎮這麼一個窮旮旯裡,那就是要逆天的節奏啊!

  當然,要想把王勇心目中的而超市開起來,不說別人,他自己就不相信在本地有這樣的人能有這個本事。

  這裡面學問大了去了,你要不親身在裡​​面混上幾年,一門心思的直接大干快上,你就等著關門大吉吧。

  別的不說,超市裡總也少不了的偷盜問題你怎麼解決?上監控,裝一堆的攝像頭?拜託現在這年頭你上哪去找監控設備?不怕把公安召來啊?沒準國安的人都得找你聊一聊,談談理想喝喝茶什麼的。

  再說那投入也太大了,別說王勇二舅,除了政府,沒有其它任何單位和個人能夠承受得起。所以只能是照貓畫虎,弄個大概樣子就不錯了。

  大年三十中午吃了頓大餐,晚上吃頓餃子,然後一家人就鑽到被窩裡或瞪著眼睛或瞇著眼睛的看春晚。

  話說這年頭一台21的彩電竟然敢要三四千的高價,就這還不一定買的著。村里頭從頭數到尾,就沒有幾家能買得起的。

  按王勇老媽的說法,彩色的,黑白的不都是電視嗎?這話說的忒經典了!可不是嗎,你敢說不是嗎?

  於是,今年王勇家裡的電視依然是那台熊貓14英寸的黑白電視。這炕頭離著電視也就不到三米多的距離,可你要是眼神稍微不好點,那您只能當收音機聽了。

  相比未來,如今這個年代農村里雖然物質貧乏,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不大。您就是再有本事,一年下來也多掙不了多少錢。

  大家都差不多,也就沒有誰瞧不起誰的想法。於是一進正月,除了初一之外,從初二開始,各種飯局一個接著一個,家裡親戚多的,直接能吃到正月十五,那還的一家子每天分幾波才行。

  大夥忙活了一年,好不容易歇歇了,眼看著出了正月就又要開始忙碌起來,於是大魚大肉的逮著機會了就是一頓猛吃啊!

  酒要喝,肉要吃,牌要打,話也要說。平時沒啥機會坐一起聊聊的親戚朋友們,今天在你家聚到一起,明天又去他家,後天輪到我家,總有說不完的話題。

  這麼一圈下來,原本因為各種原因冷下來的親情立​​刻恢復到頂點。家長里短,奇聞怪事,很快,哪怕是胡編亂造一個什麼地方有人家生孩子沒屁眼的事,也沒人會認為這事是假的,一幫人立刻跟上,腦補這家人到底乾了什麼缺德事了。

  這就是交通信息不發達的好處吧?所有人幾乎一輩子從出生到死亡,都是生活著方圓出不了十公里的地方,聽廣播一般就奔著說評書,看電視新聞節目是最討人厭的,至於報紙,那你也得有那個條件才行啊?

  反正正月裡這一通吃吃喝喝,就變成了大家交流各自信息的一個最好,最廣的平台了。當然也會有些特別的聲音出現,這個沒啥好奇怪的。

  即使是再窮的地方那也有富人存在,只不過是相對來說的。矮子裡拔大個再容易不過了,比如如今的王家。

  按照村里人的認知,他們家那就是有錢人!天天的大米白面吃著,一天天的肉就不沒斷過,偶爾還要來頓海鮮大餐改善一下。

  這日子過的,誰家不羨慕。就為這,村里沒少人家打打鬧鬧。為嘛?不是當媳婦兒的嫌棄當家的沒本事,就是當家的嫌棄媳婦兒這不好那不好。

  可是王勇家的日子別說十年後怎麼怎麼樣,就是現在,放在他們這裡算是讓人羨慕嫉妒的存在。可是放到城裡的人家看呢?

  太稀疏平常了!雖然不能說城里人人都是這樣的日子,可是至少也得有一多半吧?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農村人拼了命的也要把孩子送進城裡的原因吧!

  過年的時候,最高興的永遠都是沒長大的孩子們。這個假期因為沒有農活,他們可以痛痛快快的玩,可以放鞭炮,可以天天吃到好吃的,還可以有壓歲錢拿。

  一毛兩毛的錢有點少了,大多都是五毛一塊的。偶爾也有給兩塊的,要是給五塊那用不了一個小時,全村人就都知道了誰誰家裡發壓歲錢給五塊,真有錢啊!

  雖然這些壓歲錢在自己兜里裝不了多長時間,一般到了家裡就得上繳“國庫”。可多多少少的父母手裡也會漏點下來,留給孩子們零花。

  一塊,五毛,足夠讓孩子們高興一整天了。當然差不多也就是一天的事。因為一天后,那點錢肯定都送到小賣部裡換零食,換玩具了。

  今年王勇家裡他老媽發壓歲錢就是給的五塊,還好這時候家裡親戚家有孩子的還不算多。再往後過個十來年,等王勇都當叔叔輩的時候,一家倆孩子的算下來,光是壓歲錢都得讓一般人崩潰了。

  五塊錢壓歲錢的事讓十里八村的人熱議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的觀點都很一致,人家王海靠著種大棚是發大財了!

  這話是一點不假,王海被人問起到底賺了多少錢的時候,每次回复都是賺了點,不多,貸款都還沒換完呢。

  意思很明白了,貸款都沒還完呢,能算是賺錢嗎?你賺再多,沒還完欠債那也不算賺錢了啊?

  他是這麼想沒啥,其他人可就沒人這麼認為了。畢竟大棚在那擺著,不時的大家也能聽到一些消息,什麼什麼菜賣多少錢一斤的。都是種莊稼的老手,心裡一合計就知道一個大棚一茬菜差不多能賣多少錢了。

  有著這麼賺錢的幾個大棚在,你那點貸款你還好意思提嗎?估計人銀行的都不好意思跟你提還款的事。

  因為能吃到新鮮蔬菜,大魚大肉,能使勁兒的放各種爆竹,還能有五塊錢的壓歲錢拿,所以,從初二開始,各種各樣的人群,王勇家裡就沒斷過。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知,驗證的那叫一個淋漓盡致啊!

  幸好這是過年期間,一大早,除了王海要去農場轉一圈之外,田秀華就帶著王勇和王亮兄弟倆開始去竄親戚。

  以前都是被人​​同情和瞧不起的田秀華如今可是意氣風華,到哪都是眾人的焦點,被人恭維著,奉承著,要不飄飄然那才怪了。

  於是,每天一大早的王勇哥倆都會被熱情高漲的老媽從被窩裡提溜出來,告訴他們今天要去誰誰家,趕緊的洗臉吃飯,穿衣打扮,那勁頭比趕大集竄門聊八卦還上癮啊!

  一連三天之後,王勇實在受不了了,乾脆賴在被窩裡裝病。什麼脖子疼,肚子疼,屁股疼,反正是哪都疼,就是不起來。說啥也不跟著老媽去顯擺了,一想起來被人跟動物園裡的猴子一樣圍觀的那場景王勇都感覺自己臉熱的跟自家炕頭有一拼了。

  自家大兒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夫妻倆早就有共識了。不願意去就不去吧,又不指著他去賺那點壓歲錢撓本,咱也不差那倆錢不是?

  為了防止被人打擾,王勇等父母弟弟一走,立刻從被窩裡爬出來披著衣服也顧不得冷的把前後門關的嚴嚴實實的,然後再回被窩裡繼續蒙頭大睡。

  一般來說,像他這樣的,親戚家里肯定要派人來叫的。人家請戚(qie)你不來這是啥意思?瞧不起我還是那裡招你惹你了?

  一次兩次三次之後,大家才見怪不怪了。都知道王海家大兒子,那個妖孽一般的神童,跟以前一樣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忒內向。

  好多人為此還不斷給兩口子提建議,這樣的性格可不行,得多鍛煉,要不長大了怎麼辦。只有兩口子心裡清楚自家大兒子那裡是內向啊,就是懶!

  對於一般孩子來說,能吃到的好吃的他天天吃,都吃膩了。壓歲錢更是根本不放在眼裡,人家自己早就是小富翁了。

  一見面就被所有人當成大熊貓一樣圍觀,這才是王勇不願意參加這種家族大聚會的真實原因。他是真的被一幫叔叔伯伯,姑姑姨們還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給弄煩了。

  一個人在家也餓不著他,除了第一次自己做了點飯之外,後面的日子光是打包回來的剩飯剩菜就夠他吃的飽飽的了。

  人沒來,誰家不得給弄點剩飯剩菜的提溜回來給他啊?這也是傳統不是?哪怕王勇還是孩子也一樣。當然很多人都不會再拿他當孩子看了,尤其是他二舅。

  輪到他二舅家請戚的時候,老爺子一聽這小子生病了,二話不說,蹬著了自己的小五零摩托嘟嘟嘟嘟的就跑到王勇家大門口一通狠敲,直到把王勇敲出來為止。

  等王勇開了門,二話不說,奔著後腦勺就是一巴掌,然後馱著一臉不情願的王勇一路塵土的就走了。

  沒辦法,娘親舅大,你還敢反抗怎麼的?任你本事再大,吐沫星子也能淹死你!

  剛收到編輯短信了,要簽約啦!兩章送上慶祝一下先!
mk2258 發表於 2015-8-8 07:54
   第二十八章新春的希望
  熱鬧的春節很快就過去了,雖然一般來說只有出了正月才算是過完年。但是在村里,大家最晚都是一過十五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孩子要上學,壯勞力要準備起圈(把牲畜圈裡的糞便挖出來漚肥),連家裡的大牲口也要開始**料,準備開春的農耕。

  過了二月二龍抬頭沒多久,王勇家的農場開始出菜了!

  三個大棚不斷的開始收穫各種蔬菜,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韭菜,生菜,這幾種蔬菜開始每天供應給劉彪,由他送到各家早早就交了定金的客戶手上。

  平均三塊多的價格,讓三個大棚成了搖錢樹,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或多或少的鈔票流入王勇家裡。

  一倆百,三五百,到了最高峰的時候達到了一天一千塊錢,而且一直持續了差不多半個多月的時間。

  王勇在一邊上學一邊也在關注著家裡的生意,據他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將近一個月時間,三大一小四個大棚給家裡帶來了超過了兩萬塊的純收入。

  兩萬塊,時間從開始建大棚算起,也不過三個多月的時間而已。三個月賺了兩萬塊!如過村里人知道這事,不知道會是一副啥場景。

  沒人知道,王勇也不知道。因為這事家里人都嚴格保密,尤其是自己,被老爸老媽耳提面命的一通吩咐,無非就是什麼財不外漏那一套的東西。

  這天是星期天,這時代學生們還沒有開始脩大禮拜,只是修星期天一天。昨天晚上花了不到半個小時王勇就把家庭作業都忙完了。

  如今,曾經讓他頭疼不已的那些作業對他來說那就是小兒科。別人一小時做完那就算是快的了,到王勇這裡,從來沒超過半個小時,大多都是十幾分鐘了事了。

  一大早起來,在老媽還有弟弟吃驚的目光中扒拉幾口飯,然後飯碗一扔,施施然背著手出了門,打算去農場看看。

  那桿**王勇已經玩膩了,前倆天已經破格提拔升官到了縣里當主管經濟的副縣長的秦書記告訴他下個星期找人接王勇去縣里民兵訓練基地玩真傢伙。

  **這玩意說起來真不能算是槍,跟真槍差太遠了!已經把那把**玩的順溜的不行的王勇很是厭煩的拋棄了它。

  心裡想著在民兵基地能玩到什麼槍的王勇,一邊想著一邊嘴角就露出了笑容。五六半?五六衝?還是八一槓?或者還有高射機槍這種大傢伙?

  最好打幾發四零火,八二無甚麼的,那才叫過癮呢!咣——一聲,伴隨著一陣火焰和巨響,遠處的目標灰飛煙滅。

  “呦?小子,今天太陽從那出來的,怎麼這麼勤快啊?”

  聽到聲音,王勇抬頭一看,原來是市農科院常駐農場的技術員張春祥。他嘴角一撇,眼睛一蹬,沒好氣的說道:

  “我說張叔啊,我上次跟你說的那事考慮的怎麼樣了?到底成不成啊?你說你一大老爺們能不能給我來個痛快的?”

  “啪——”

  “啊——”

  王勇後腦勺挨了一巴掌,不過看看自己細胳膊細腿的樣子,無奈的笑笑,放棄了反擊,然後立刻換了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

  “張叔啊?都說過多少次了,不要打我腦袋!我這腦袋可是很值錢的,你打壞了可賠不起,知道不?”

  “屁!你小子那點鬼心眼我還不知道啊,別給老子打馬虎眼。說吧,進過來幹嗎來了,可別跟我說,就為了問問我考慮的怎麼樣了。”

  “主要就是這個,對了,你還沒告訴我答案呢。”

  張春祥看了看王勇那雙充滿了狡黠的眼睛,眼神裡充滿了迷茫地望著遠方一大片什麼都沒有的種的田地,然後瞬間變得堅定了。

  “報告昨天就交上去了。”

  “批了嗎?”

  說完之後,王勇自己就樂了,這事哪能這麼快就批啊!政府部門辦事,要是效率這麼高,四個現代化恐怕都已經實現了。

  只是沒想到,王勇真沒想到,張春祥接下來的一句話,讓他徹底無語了。

  “批了,當天就批准了。”

  王勇瞪大了眼睛看著望著遠方跟思考者一樣的張春祥,突然理解了他內心的感受。沒有說什麼,就站在他身邊一起望著遠處那片即將開始耕種的沃土,也如同雕塑一般了。

  陸陸續續的農場的工人開始上工了,看到張技術員和少老闆一大一小站在大棚邊上跟雕塑一樣的望著遠方不知道看什麼。

  幾個人不由自主地好奇起來,順著他們的眼光朝那邊看看。沒啥玩意兒啊?看什麼呢看的這麼入神啊?

  “上工啦,趕緊過來開會!”

  村里這幫工人的帶班王勇姨奶家的表叔田大慶大聲嚷嚷著,原本這個位置王海是要給王勇三姨夫的,被王勇給阻止了。

  他的理由說服了家里人,沒別的,他想要三姨夫明年自己也開始種大棚。這顯然要比他到農場做一個帶班賺的更多。

  被表叔的聲音驚醒的王勇抬頭和張春祥互相看看,兩人都笑了。從此以後,張春祥開始停薪留職到農場工作了,這年頭這個事有個時髦的名詞——下海。

  “走吧,看看你張叔的成果。”

  說這話的時候,王勇注意到張春祥眼睛裡好像在放光一樣,滿滿的都是自豪,全然沒有了意思的迷茫和痛​​苦。

  跟著張春祥進了大棚,看著三個大棚裡鬱鬱蔥蔥的蔬菜,一股這個季節不曾有過的生機撲面而來。

  王勇走進大棚,似乎感覺這裡的空氣都要比外面清新了很多。呼一口氣,再吐出去,整個身子就如同輕了半斤一般,太舒服了。

  可他知道,這不是真的,這絕對是他的幻覺,大棚裡的空氣不可能這麼好。

  濕熱,農家肥的臭味,無色無味的二氧化碳,還有蔬菜散發的清香,混合到了一起,味道很難說的清楚,只是剛一進來不久,就感覺很是難受。

  但是,他看著滿棚綠色,看著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秧苗,果實,心裡感覺是那麼的高興和興奮。

  這就是希望啊!看著這一片綠色,在這個時節,還有什麼能比這個綠色更讓人感受到希望和幸福?

  “這都是錢啊!”

  張春祥一句話讓王勇很是無語的翻了一個白眼,這尼瑪技術員真是一點情調都沒有啊!也不知道他那個漂亮媳婦是怎麼糊弄到手裡的,真是一朵鮮花插到牛糞上了。

  張春祥的媳婦林秋葉那可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美女,一米六出頭的個頭,皮膚白皙,身體玲瓏有致,前凸後凹的,一身西服套裙的職業裝穿在身上那叫一個魅力無限啊!

  人家可是農大的高材生,比張春祥低一屆。正應了那句話,防火防盜防師兄,這一沒防住,就讓張春祥這個牛糞給得手了,畢業沒多久就抱得美人歸,跟著他來到自己的家鄉。

  不過林秋葉倒是沒再做農業工作,而是到了市委宣傳部,當初組建市電視台的時候,人家可是主力之一。然後就留在了電視台,如今已經是副台長,手握大權,好不威風。

  當時來農場看張春祥的時候,讓全農場的人都看傻了​​。大美女啊!所有人第一時間腦海裡全是這個詞。

  就算是電視裡的那些大名星也比不上人家,沒人懷疑這一點。沒用到晚上,張技術員有個比電視明星還漂亮的媳婦兒的事就傳的全村皆知了。

  等到晚上,王海一家在家裡設宴招待張春祥夫妻倆的時候,全村幾乎得有一半的人都跑過來看新鮮,看看這個大美人到底美成什麼樣。

  結果那天,他們一頓飯吃到了晚上九點多才勉強吃完了。

  “到目前為止,咱們這三個大棚已經出菜八千三百多斤了,按照三塊的均價算那也是兩萬多塊錢。看行情,這個價格至少還能再賣上一萬多斤,變成錢那就是三萬多啊!”

  張春祥激動的渾身都顫抖著,指著這一片蔬菜大聲對王勇說道。能夠把自己腦袋裡的知識換成經濟效益,讓農民們增收,這讓他心中的失落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了。

  “呵呵,這都是張叔你的功勞啊!這軍功章裡,有我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滾!滾犢子!”

  “你說髒話了!我這就告訴林姨去!”

  說完,王勇毫不猶​​豫地轉身就往外走,那架勢一下就把張春祥給嚇著了。這混小子,熊孩子真能做的出來!萬一他真去找自己媳婦兒告狀,肯定沒自己的好!

  一想到媳婦那一手享譽武林的九陰白骨爪神功,張春祥渾身一抖,趕緊一抬頭,看到已經快要跑到門口的王勇,大聲喊道:

  “你小子給我站住!你個熊孩子要是敢找你林姨告狀,看我怎麼收拾你!”

  王勇沒有說話,也沒有停住腳步,而是伸手比劃了一個大拇指朝下的動作,然後加快了離開的動作。

  張春祥嚇壞了,趕緊追了出去。一邊追,還一邊大聲嚷道:“你小子給我站住!叔錯了還不行嗎?”

  求收藏!求推薦啊!
mk2258 發表於 2015-8-8 07:55
   第二十九章綠色蔬菜
  一九九三年五月份,太陽已經開始去掉了冬日里的冷冰冰和春日里暖融融的面孔,開始變得炙熱起來。
  中午正當頭的時候,穿著短袖還感覺有點熱的受不了。王勇最怕熱了,站在已經去掉蓋頭的大棚旁邊,肩膀上搭著自己的長袖外套,入神的打量著綠意濃濃的果園。

  半年多以來,家裡的大棚陸陸續續的帶來了十多萬的收入。在這個年代裡,這個數字足以讓大多數農村人為之驚呼了。

  不過隨著天氣變得越來月暖和,大棚蔬菜帶來的暴利也越來越少。特別是現在,大地裡的普通蔬菜大量上市之後,大棚種植幾乎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了。

  現在大棚裡種植的是一些之前和那些飯店簽署的協議裡要求的蔬菜,雖然銷售上一點問題沒有,但是價格卻是一落千丈,那點錢甚至連工人工資都不夠。

  為此,作為主要的技術負責人老​​張同志可是瞧在眼裡,急在心上。這不,為了這事,查了好幾天的資料,今天特意讓王勇過來一趟,好跟他說說自己的新想法。

  “綠色蔬菜?”

  咋一聽到這個名詞,王勇就是一愣。後世都爛大街的東西,只要想要賣高價,弄個綠色的小標識往上一貼,立馬就能賣的跟豬肉一個價了,實際上怎麼回事,卻只有內行人知道了。

  要說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種出的綠色蔬菜的的確確的就應該價格高,為嘛?就因為產量唄。要是不使用農藥和話費,你就是再吹噓什麼精工細作,你能有多少產出?

  同樣的土地面積,產量低那要是價格還不高點,你讓人家種菜的怎麼活啊?

  正是因為綠色農產品的高昂價格,以及消費者越來越高的認同度,使的很多人紛紛想出各種辦法,讓自己的產品能夠貼上綠色標籤。

  至於所謂的有機蔬菜,王勇自認為那就是一個可笑的傳說。別的不說,以後世六十億人口的基數算的話,你讓是真的讓蔬菜跟野生似的弄有機蔬菜,恐怕要有大部分人都吃不起蔬菜了。

  再說了,那些所謂專家吹噓的什麼有機蔬菜多麼多麼好的話,就真的有那麼好嗎?別的不提,就一個蟲害就得讓大部分的所謂有機蔬菜長不到收穫的時候。

  這玩意王勇自認為就是一個炒作!健康可能是真的,但是說綠色蔬菜要比普通蔬菜好吃太多什麼的,那純屬就是忽悠人了。至少對於大多數不是美食家的老百姓來說,絕對是忽悠人的。

  不信,就拿出幾樣蔬菜擺出來,你隨便在大街上找幾個人試吃一下,你看看有幾個人能吃出來到底哪一種是綠色蔬菜?

  所以,一聽張春祥提出發展綠色蔬菜種植的提議,王勇先是一愣,然後乾脆就撇撇嘴,很是不屑一顧。

  張春祥一看王勇這小子那都咧到耳朵的嘴角,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這是又被這個啥都懂卻什麼都不精的混小子給鄙視啦!

  “你小子那是啥表情?信不信我扇你?”

  王勇下意識的一縮脖子,身子就往後仰,以便避開隨之而來的定點打擊。

  “呵呵,你小子趕緊給我說清楚,要是說不出個一二三,可別怪你張叔我對你不客氣啦?”

  看到張叔並沒有如同往常一樣對自己進行武力鎮壓,王勇詫異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這是等著自己的解釋呢!

  “這個吧,我就問您到底什麼是綠色農產品?”

  “呦呵,還想考你張叔啊?你聽好了!”說完,張春祥伸手攏了攏都要變成地中海的髮型,然後張嘴就來的說道:

  “綠色農產品就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農產品。”

  “不錯,還有嗎?”

  “還有?什麼東西?”

  王勇看著不明就裡的張春祥,立刻就明白了,這人也是剛接觸這方面的東西,只知道一些從書本上,甚至是從報紙電視新聞等媒體了解到的誇張信息。

  “那我問問您,就算是最低級別的A級認證,咱們去哪買那些符合標準的低殘留的農藥和化肥?還有,咱們國家有綠色食品認證嗎?你知道辦一個認證要花多少錢,有什麼程序嗎?”

  一連串的問題讓張春祥無言以對,他只是從一個技​​術人員的角度覺得綠色農產品一定有發展前途,可是其它的東西,他就知之不詳了。

  看著很是尷尬的張春祥,王勇呵呵一笑,安慰他道:“張叔,將來綠色農產品,甚至是有機農產品咱們肯定要涉足,但是絕不是現在!”

  張春祥也明白了,單單自己從資料上了解到的沒過一個環境認證就要花費幾千上萬美金,這要是請人家到咱這地來,想到這裡,他直接就搖搖頭,想要把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給從腦袋裡趕走。

  尼瑪雖然這半年來靠著幾個大棚掙了點錢,但要是請人家美國佬過來做認證,恐怕連人家的機票錢都不夠!

  “我知道您是怎麼想的,不就是眼看著咱種菜越來越沒賺頭,心裡著急嗎!這頭賠錢,咱在別的方面補回來不就行了嗎?”

  “補回來?你小子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怎麼補?那什麼補啊?”

  “嘿嘿,我早就想好了,你看咱這果園這麼大的地,你說要是放養點雞鴨怎麼樣?”

  張春祥一下子就愣住了!他是搞植物的,對於畜牧方面可不是那麼精通。但是即使如此他也知道大規模養殖可不是家裡養幾隻雞鴨過年的時候宰殺吃肉那麼簡單。

  搞大規模養殖除了資金之外,最大的難題就是防疫。有句話說的好,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

  這大規模的養殖,不管是雞鴨,還是大型的牲畜牛羊豬,甚至是水產,只要一個不注意,可能就會疫病,讓養殖戶傾家蕩產,賠光所有。

  “這個可不好搞,咱們這邊可沒有這種經驗,萬一出問題那可不是小事!”

  “我知道,所以我也沒想著多養,先養千八百的雞,十幾頭豬試試,攢點經驗值,另外您在幫著找幾個有經驗的獸醫什麼的,等有了經驗了咱再往大了整!”

  張春祥還是不贊同的搖搖頭,從內心深處他就不贊同這事。在他看來,這事還沒有他之前提的那個綠色蔬菜的點子靠譜呢!

  王勇也看出來了,張春祥心裡對綠色農產品很是上心,考慮到未來綠色農產品的廣闊市場前景,現在就讓他試試也不是不行。即使弄不成,先積累經驗也是好的。

  “這樣,張叔你可以先試著弄一個棚子,搞搞實驗,哪怕是到時候沒人認,咱也算是搞技術儲備了。只要以後市場認可了,咱立馬就能上不是?”

  張春祥一看王勇這小子一副口不應心,心不在焉的樣子,就知道想要說服他不要搞大規模養殖的想法根本不可能了。

  “哎!隨你折騰去吧,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

  對於張春祥的不認同,王勇乾脆翻翻白眼不再言語。他相信事實勝於雄辯,用不了多久,他肯定就會明白了,自己心裡想的可不是那麼簡單。

  看到王勇鐵了心的要進入養殖業,張春祥想了想準備還是給他出出主意,至少也讓他少走點彎路。

  “我聽一個以前的同事說,市裡正在和一家國外的大公司談判,在咱們市裡建一個飼料生產廠,到時候我讓他幫幫忙,正確給你弄個試點什麼的,人家是專幹這個的,肯定有這方面的經驗,比你自己瞎搞靠譜多了。”

  可是讓他怎麼也沒想到的是,王勇竟然不領情,一句話就讓他啞口無言了。

  “我知道,不就是大正公司嗎?虧你還說搞綠色種植呢,怎麼到養殖這塊就糊塗了呢?餵飼料長大的雞鴨哪能和咱家裡散養的土雞土鴨比嗎?”

  張春祥被雷的目瞪口呆,外焦里嫩。不怎麼也沒想到,這小子打的竟然是和自己一樣的主意。可是你小子剛才不是都說了現在在國內靠綠色食品不靠譜嗎?

  “我是這麼打算的,咱先少量的整一點試試水,要是市場接受的了,咱們就開始大干一場,要是不成,就留下來自己吃,或者送給相熟的關係戶當禮物,反正花不了多少錢。”

  “嗯,要是這樣的還算是差不多。對了,你的給我留幾隻啊,過年的時候我帶回去自己家吃,再弄幾隻給我老丈人送去。他老人家可當過大廚的,要是他吃著好了,在圈子裡幫著說幾句話,就夠咱忙活了!”

  王勇立刻來了興趣,湊到張春祥跟前很八卦的問道:“張叔,你老丈人是廚師?沒聽過啊?在哪做廚師?不是哪個廠子裡的食堂大師傅吧?”

  “你那是啥表情?小瞧人是不?告訴你,老爺子那還真在食堂幹過,不過人家那是首都市政府的食堂!”

  王勇大驚失色,牛人啊!絕對是牛人!能在首都市政府的食堂掌勺的主,哪能不是牛人嗎?至少也得是個特一級吧?

  看著張春祥一副我也很牛逼的得意洋洋的樣子,王勇心裡一動,就忍不住出口打擊他。

  “張叔,既然我姨的老爸這麼牛叉,那怎麼沒留在首都啊?還有,他老人家怎麼同意你這麼一個,一個那啥娶他閨女啊?”

  “啊,這個,那個,我去看看他們活干的怎麼樣了。”

  看著張春祥落荒而逃的樣子,王勇忍不住站在原地哈哈大笑起來。

  昨天起點抽風了,登不上去,大家多多諒解啊!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