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文明] 重生綠袍 作者:太元仙尊 (全書完)

 
V123210 2017-3-4 21:57:22 發表於 武俠仙俠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87 122134
V123210 發表於 2017-3-9 00:08
第50章正歸途路遇剪徑者

    綠袍從靜室中出來,發現眾人都圍在殿中。綠袍對初鳳等三位宮主拱手言道“多謝三位宮主借貴寶地予我修煉神通,如今我已修成神通,該是告辭離去的時候了!”

    初鳳客氣地挽留綠袍一番,綠袍再次婉拒初鳳的挽留。

    出了紫雲宮,綠袍施展水遁出了海底,駕遁光飛上高空,辨認一番方向,綠袍向大陸飛去。

    來到中原大地上,綠袍轉道往自家南疆百蠻山疾馳而去,綠袍正駕著遁光一路疾行,卻不想正是自己則肆無忌憚的遁光吸引了一個人的注意。且他身上寶光隱隱,看著似有許多寶物。

    這人看綠袍行色匆匆,身上寶光隱隱,卻只有八九歲的模樣。便猜測綠袍可能是哪家修士的後代,長輩給了許多護身的法寶,這人心中頓時起了貪念,悄悄地跟在綠袍的身後,欲行剪徑之事。

    那人雖自以為行跡隱秘,卻不知綠袍早已發現他的踪跡。綠袍不動聲色繼續向前飛去,跟在綠袍身後的的這人看綠袍並沒有發現自己,頓時知道這是下手的好機會。一揚手一片紫黑色的火星從綠袍的背後襲去。

    綠袍聽聞背後傳來嘶嘶的破空之聲,轉身一看,迎面飛來大片紫、黑二色的火星。

    一看便知這人行法想要暗算,不禁怒從心起,大聲呵斥道:“好膽!”隨後右手一揚,飛起一道青光,立至身前上下一張化作面屏障。綠袍滿以為此舉定能擋住敵人偷襲,不料紫、黑二色火星與青光微一接觸,便化成大片雷火妖光,紛紛爆炸,越來越盛,邪氣奇重。才只一瞬,綠袍所放的青光屏障,四面起伏,幾被震破。此時不僅正面,就連四周八方,俱都有無量紫、黑二色火星飛舞而至,轉眼就將綠袍團團圍住。

    綠袍急忙祭起太乙五羅煙,太乙五羅煙騰起道道彩煙,將四周包圍而來的火星統統都擋住。擋住火星攻勢,綠袍騰出手來清理這些漫天飛舞的火星。

    只見綠袍五指齊張,甩手灑出一片五色仙光。五色仙光脫手飛出,迎風立漲,化作一片五色雲光,垂下道道五色氣流,對著漫天飛舞的火星一兜,把這些火星盡數兜在其中。綠袍伸手對著五色雲光一抓,五色雲光裹著眾多的火星縮小成一個圓球,落在綠袍的手中。五色圓球裹著眾多的紫黑色火星縮小成一團,在綠袍的手掌中滴溜溜的旋轉,圓球外閃爍著五色精光,圓球中點點火星明滅不定,看起來煞是好看。

    綠袍手托五彩圓球,看著來人嘿嘿冷笑:“你這人真是不知好歹,既然把注意打到老祖的頭上來,今天我就叫你有來無回!”

    這人見綠袍竟然輕而易舉地將自己的陰火神雷收攝,知道自己踢到鐵板了,頓時害怕起來,心中產生退意。

    綠袍施展先天一氣大擒拿,化出一隻巨手,對著來人抓攝而去,想要把來人一舉捏死。來人兩肩搖處,現出一隻金精神臂,化成一隻丈許長烏金色的怪手,向著綠袍的五色大手迎了上去。

    兩隻丈許長的大手糾纏在半空之中,一個五色流光,交相流轉,一個烏金潤澤,精精發亮,兩廂纏鬥,搏殺在一起,好不熱鬧。

    綠袍見敵人使出那金精神臂,不用問也知道對面這個高大威猛,相貌陰狠的人,便是鄭元規,只是此人本應在崆峒山,怎麼會跑來此處?不過今日既然惹到自己,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要給點顏色看看,何況是這個無定島的叛徒——鄭元規。

    這鄭元規原本以為來人就算厲害,也不會厲害到哪去。只是此時兩廂交手,自己完全落在下風,這時方才明了,這個貌似童子的綠衣童子法力更在自己之上。鄭元規心中雖驚,但仗著自己當初逃離陷空島的時候,盜得乃師陷空老祖好些法寶,雖然吃乃師收回去幾件心靈相合的寶物,但所餘還是甚多。

    鄭元規暗中扣住一件寶物,等待綠袍稍漏縫隙,就要施展出來一舉克敵。

    綠袍也看見了鄭元規的小動作,不敢輕視敵人,一指頭頂,一顆圓坨坨的寶珠飛將起來,一轉化作一個身影,對著鄭元規一劍斬去。

    鄭元規看見綠袍的頂上忽然飛出一個圓珠,接著又變成一個人,知道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第二元神,能夠增加自身的慧力神通。這第二元神都是一些有名的人修煉的神通,鄭元規見此,頓時知道那綠袍乃是一個散仙一級的人物。

    鄭元規不敢託大,揚手飛出一件法寶,對著第二元神和綠袍迎了上去。

    鄭元規施展出來的法寶乃是一個藍光盈盈的罩子,上面流轉著道道藍光,這是一件水屬性的法寶,名叫流觴冑,乃是一件少見的水屬性的法寶。

    當初陷空老祖,知道無定島附近將有天地大劫臨近,到時方圓幾百里具都將在劫中化為飛灰。因為不捨自己的洞府,便與好友天乾山小男一齊合力改造地脈運行,將大劫提前分次引發出來,終保無定島一方安寧。

    在此過程中,那陷空老祖煉製了一件法寶,用來壓制地火的噴發,不教其擴散開去,這件法寶就是現在鄭元規施展出來的流觴冑。

    這件法寶乃是陷空老祖採集無數的癸水精英,混合北極的萬載寒氣,虔心凝練了數十年方才練成。一經施展,變化作數百丈的罩子,連接四面八方的水汽。

    這罩子在大海中施展起來威力更甚陸地上施展,一旦施展起來,方圓上千里的水原力都會被罩子連接起來,一般人很難攻破流觴冑的防禦。那陷空老祖在改造地脈的時候還煉製了一件土屬性的法寶,名喚土氅網。乃是陷空老祖在地脈中收集的地脈之氣,以絕大法力稍稍凝練後,又自藉著北地極光、極地元磁之力錘煉多年方自成型。

    這土氅網練成之後本來就被陷空老祖當做衣服來煉,以後當做衣服一樣的護身法寶穿在身上。這兩件流觴冑和土氅網乃是陷空老祖留備日後渡劫之用,自煉成後從未曾在外人面前顯現過。卻不想被這鄭元規將這兩件寶物給偷了出來。

    本來在這陸地上,那鄭元規應該施展出那土氅網來抵擋綠袍。但是那土氅網乃是陷空老祖最後煉製的一件,用功也是最多,只因這兩件寶物煉來只為渡劫之用,未曾練得心靈相合,故此陷空老祖也未能收回,便就落入鄭元規手中。

    他才剛剛將其中乃師的印記抹去,現在還未練得心神相合,只是能夠運用罷了,故而先施展出來的,是能夠運用自如的流觴冑。

    流觴冑上閃爍這道道藍光,迎上第二元神的劍光。第二元神一劍斬在流觴冑上,流觴冑的表面上泛起的道道藍光漣漪,消去了凌厲的劍光。擋住這道劍光之後,流觴冑立馬脹大,化成一個藍光閃閃的罩子反扣下來,將鄭元規扣在其中。

    流觴冑上道道藍光流轉,將鄭元規罩在其中。此時鄭元規的金精神臂也已收回,安穩地看著外面的綠袍,嘿嘿冷笑了兩聲:“看你能把我如何!”這鄭元規對自己這個流觴冑還是非常的有信心。要不然也不會成為陷空老祖的渡劫之寶

    綠袍施展出先天一氣大擒拿手,繼續抓向鄭元規護身的流觴冑,綠袍本以為自己這一抓之下,能把這鄭元規的護身之寶抓碎,但是想不到這流觴冑竟然只是表面上蕩起一圈圈漣漪,把綠袍的大力抓攝全都卸去。

    綠袍感覺到,抓在流觴冑上就好似抓在一團流水上一般,滑不溜丟,難以入手。看著罩住鄭元規的藍色罩子,綠袍頓時眼前一亮,知道這是一件幾乎可以媲美太乙五羅煙之下的護身法寶。要是能得到手,綠袍再施法重新熔煉一番,立馬就是一件不再太乙五羅煙之下的護身至寶。

    第二元神看著眼前的流觴冑,不信邪的拿出純陽劍,施展全力斬去一劍,一道驚天的劍光向著流觴冑斬去。

    鄭元規看到第二元神施展出來的劍光,心中不禁膽寒無比,要是自己沒有流觴冑這樣的護身法寶,恐怕會被那第二元神一劍斬殺,毫無還手的餘地。但是鄭元規對自己的流觴冑懷有滿懷的信心,他認為就算是眼前這凌厲的劍光,也未必能攻破流觴冑的防禦。

    凌厲的劍光帶著呼嘯聲斬向流觴冑。

    轟——

    劍光斬在流觴冑的表面,一聲巨大的聲響響徹天際。

    宛如驚起了滔天駭浪,道道藍光飛濺四射,整個流觴冑在劍光下顫動連連,被劍光斬中的地方極度的扭曲凹陷,一道細微的縫隙出現在流觴冑的表面,這件護身寶物幾乎要被凌厲的劍光斬破。

    噗——

    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出,身在流觴冑保護之下的鄭元規面色慘白的看著頭上的綠袍,心中不禁對自己能否在綠袍手下逃脫感到懷疑。

    剛才那一劍幾欲將流觴冑斬破,凌厲的劍光斬在流觴冑上的時候,一股巨大的潛勁滲透進來,將鄭元規煉化於流觴冑中的分神斬滅,受到分神被滅的影響,鄭元規口噴鮮血。

    趁你病要你命,綠袍看見鄭元規已經口吐鮮血,心中他已經受了傷,現在正是下手的好機會,一揮大手一道土黃色的大手現出,抓向鄭元規的流觴冑。

    ————————
V123210 發表於 2017-3-12 01:02
第51章破防禦老祖又得寶

    嘴角殘留這鮮血的鄭元規顧不上多少,急忙從囊中取出另一件護身的法寶,也就是剛才所說的土氅網。

    這件土氅網好似一件長長的坎肩,又好似一件長長的披肩,只是好似一張漁網織就,上面流轉著土黃色的光芒。

    土氅網一經施展,就化作一道土黃色的罩子,在流觴冑的里面又布下一層罩子,將鄭元規反罩在其中。

    綠袍的土黃色大手對著流觴冑一抓之下,本來滑不溜丟的流觴冑在土黃色大手的面前變得滯澀無比,一抓之下,竟被綠袍提了起來。本來那流觴冑乃是一件水性的法寶,所以宛若流水一般滑溜。但是綠袍在攻擊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問題,以土克水,自然是將這流觴冑克制的死死的。

    鄭元規想不到綠袍竟然能把流觴冑破去,殘存在流觴冑中的一點元神分身感覺到,自己好似掉在一個泥潭之中,對於流觴冑控制起來非常的艱難。根本難以控制,更不要說是收回寶物了。

    綠袍將流觴冑強行攝來,轉手交給第二元神鎮壓。又故技重施,依舊是一隻大手抓向剩下的土氅網這件法寶。

    本以為就算不能一把將敵人的護身寶物破了,至少也是能夠有所震動。誰曾想,擒拿大手抓過居然是抓之不破,就連一絲漣漪都未曾激起。一時間,綠袍被激起了性子,大手向上一提。哪料到這次更加沉重,一把抓去好似在抓攝山川土地一般,不僅不動,更有一股絕大的反擊之力湧來。

    這土氅網原是地脈元氣凝練,只要一經落地,便似生根一般與大地之氣連接。所以綠袍妄圖拔起的實際上不止是這個土氅網,還有連同方圓百里之內的群山峰巒大地之力。大自然如此偉力豈是綠袍現在所能抗衡的,力量相互激生之下,自然是用的力氣越大,反震之力越大。

    若不是綠袍見機得快,光這一下子就為大地之力所震,必定受傷不輕。即便現在這樣,也是周身氣血上湧,被震得激蕩起伏,兀自調息了好一番,才自平靜下來。

    本來那鄭元規在土氅網中,看見綠袍將自己的流觴冑收去,心中自然心痛無比。但是現在看到綠袍的窘境,自然是哈哈大笑:“可笑!可笑!你竟然想把我這土氅網提起來,難道你不知道這土氅網一經落地,便與地氣連接起來!你妄想將我這法寶提起來,不啻在與這方圓數百里的大地相抗衡,難道不是自討苦吃嗎!”

    經過鄭元規的提醒,綠袍知道了這件法寶的名字與妙用。綠袍在心中暗笑:“這人是個傻缺,這麼明顯的提醒我。不就是在告訴我破解這件法寶的方法嗎!”

    不過剛才鄭元規的一番嘲笑已經引起了綠袍的殺心,本來綠袍只存著教訓一下,再將他的法寶搶走的心思,但是現在綠袍已經不打算放過這個膽敢暗算自己,並且還嘲笑自己的鄭元規。

    綠袍默念咒法,兩手微微向前伸出,作捧物狀,兩手的中心慢慢的出現青光盤旋,凝結成一個圓球。

    綠袍彷彿很吃力地捧著手中的青光圓球,好似捧著一個千鈞重物。等到圓球將所有的光華斂去,綠袍看著土氅網中的鄭元規嘿嘿的笑了一下,將兩手間中的圓球猛地向下一按,猛地大喝一聲:“萬雷天降!”手上的聚仙雷陡然化作萬點青光,消失得無影無踪。

    綠袍得意地一笑,兩手猶如音樂指揮家般微微一抬,一隻手猛地向下一壓,天空中頓時顯出無數晶亮的青色圓球,隨著他的手勢盤旋著圍上了土氅網。

    綠袍兩手交叉,向下一按,圍繞著土氅網的青色圓球,猶如暴風驟雨般傾洩而下。

    轟——

    滿空的青光亂閃,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徹天際,青光閃動下一陣山搖地動。鄭元規施展出來的土氅網在無數的、宛若雨點一般的青木神雷的狂轟濫炸之下,顯得搖搖欲墜。

    在頭一顆青木神雷接觸到土氅網的時候,鄭元規就知道不好。土氅網上原本凝成一股的大地之力在青木神雷的轟擊下好似散沙一般,無法凝聚起來抵擋攻擊。

    鄭元規連連發出法力,竭力運轉土氅網的玄妙,想要凝聚起大地之力進行防護。但是隨之不斷落下的青木神雷,把土氅網剛剛凝聚起來的大地之力炸散,土氅網形成的罩子也搖搖晃晃,法寶的光芒也顯得黯淡無比。

    身處其中的鄭元規臉色蒼白的看著天上不斷落下的青木神雷,心中不禁對綠袍暗恨不已,剛才要不是失去了流觴冑,現在那綠袍恐怕連自己的影子也見不著,自己仗流觴冑的防禦,就算打不過綠袍走也是能從容走脫。現在恐怕連土氅網這件法寶也護不住他的周全。

    綠袍見那土氅網雖然是搖搖欲墜,但是憑藉本身的防護力竟然能夠在克制它的青木神雷中堅持這麼長時間,也非常的不容易了。

    既然這樣,不如再加一把力。綠袍兩手一撮,又一顆青木神雷在手中凝聚成形。這棵青木神雷就沒有剛才那顆青木神雷巨大了,不過看起來也不小了。足足拳頭大小的青木神雷中,隱隱透出一點紅光。

    綠袍將手中的青木神雷向下一丟,這顆加了料的青木神雷混在漫天的青光中,並沒有人能發現。

    就在這個青木神雷落下的剎那,正在那裡暗恨的鄭元規,忽然感到一股警兆湧上心頭,但是他不知道發什麼什麼事情。加料的青木神雷已經落在他頭上的土氅網之上。

    轟然一聲巨響。

    整個土氅網上的寶光被炸得支離破碎,土氅網的本體,被神雷炸出一個窟窿,飄飄蕩蕩的落將下來。一道紅光裹著一道元神鑽入地下,速度之快連綠袍也追之不及。

    就在剛才青木神雷炸開的時候,鄭元規只感覺到一股強橫的爆炸力強行撕裂的土氅網的防護,一股巨大的力量從裂縫處鑽了進來,巨大的力量震碎了他的肉身。

    鄭元規立馬捨棄肉身,以肉身殘餘的精血施展出血遁之法,裹著出竅的元神遁入地底。

    綠袍看見一道紅光鑽入地下,綠袍知道那是鄭元規逃得性命的元神體,待要追去,卻無奈發現其元神已經逃遁無踪。方才那道紅光乃是旁門血遁之法,這血遁之法乃是一種自殘的法術,以自殘換取極限的速度。乃是一種上佳的逃命保生神通,一旦施展開來,除非將當做施法引子的精血耗光,否則這個遁法是不會停的。

    一道青光捲起掉落的土氅網,綠袍從其中感受到了磅礴的大地元氣,雖然上面被自己的青木神雷炸出一個窟窿,但是這並不妨礙綠袍從其中感受到磅礴的土性元氣和地脈之力。

    綠袍發現這件土氅網和流觴冑都是單一的一種屬性煉製而成,雖然煉製的過程中加入了其他的材料的,但是土氅網和流觴冑其中蘊含的精氣都是單一屬性的元氣,所以這兩件法寶乃是單純的水性法寶和土性法寶。

    綠袍笑道:“賺了賺了!這鄭元規真真是個送寶童子,兩件上乘法寶又到手中!”

    綠袍翻手收起兩件法寶,縱起遁光直往百蠻山而去。
V123210 發表於 2017-3-12 01:03
第52章傳秘訣五行參先天

    綠袍縱遁光疾馳,不過半日功夫就回到百蠻山。

    回到百蠻山,唐石梅鹿子率領諸位弟子前來向綠袍請安。“弟子恭祝師父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罷了!都起來吧!”綠袍皺眉看著這些個弟子諂媚的目光,搖手揮退諸位門人,“你等都且退下,唐石與梅鹿子留下!”

    “為師離開這段時間,修行上可有什麼疑惑之處?”綠袍斜靠在石床上,看著兩位唯二能入他法眼的弟子,對其問道。

    “弟子有事不明!”唐石當先說道。

    “有何疑問,速速說來!”

    “師父傳我新法,弟子回去之後散功重修,如今已通達百脈,入微煉竅。這些個時日已煉開二十四竅。距離師父傳授的十二萬九千六百竅還有老大一段距離,師父可有方法縮短煉竅過程?”唐石說起自己修煉進程,對於煉竅一步感覺速度奇慢。

    綠袍訝然看著唐石,想不到唐石天資竟然不錯,如今已達入微煉竅的地步。這一步如果沒有秘訣只憑水磨工夫,端看各人天資不同,修行速度也大不一樣。若以普通人來修行此法,煉開竅穴一步就足以花上一輩子功夫。

    綠袍也不藏私,將感應玄關一竅的方法仔細傳授兩位門徒:“你等需謹記:大道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唯有些子玄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

    又言:

    “一點玄關玄上玄,舉頭咫尺見先天。

    法參靜定通玄妙,神光照耀遍三千。

    若言真道何處尋,閉目觀心守本元。

    剝盡五陰來得道,冬至一陽复循環。

    六欲紛繁失寶藥,清淨無為得大還。

    採得大藥急燒煉,霹靂一聲震動天。

    一點虛無生白雪,三般寂靜發黃芽。

    五腳玉爐生細火,七寶金鼎飛紫霞。

    恍惚尋得有無竅,無窮造化在其間。

    此竅非是尋常竅,天地造化共合成。……”(自己瞎寫的!)

    唐石梅鹿子兩人得傳秘訣,恍然大悟,原來煉竅有捷徑,那般苦修只是正常走的路徑。得此秘傳訣竅,足以省卻無數苦工。

    話說兩人得綠袍授法,各自歸去不提。

    綠袍閉了洞門,展開琉璃寢宮,一個透明的大罩子罩住洞府。又在琉璃寢宮內以太乙五煙羅布下防護,並禁法防護,重重佈置,只為安心閉關修煉。自他煉成五帝大魔神通,只是所得精氣多寡,煉就神通也強弱不一。如今他正待運化五行,將五行神通磨合。

    綠袍一遍遍運轉功法,五行精氣交相流轉,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生。

    綠袍瞑目端坐,身內五氣升降,五色升騰,五臟中各有一尊身神坐鎮其中,隱約可見各有一道大陣烙印在五臟中,五臟身神坐鎮大陣中央。如此運轉七七四十九日,身內五大神通已然平衡,各歸其位,相生相剋。

    此時凝神內視,只覺身內一片虛空,虛空中漂浮五道五色符籙,符籙各發奇光,奇光相互交融,漸漸生出混芒之色。

    綠袍見之大喜過望,這是參悟先天之兆。他煉成五行神通,汲取五氣精華乃是後天之氣,故此他所煉神通也是後天神通。必要受許多克制,雖然五帝大魔神通玄妙無方,可終究也脫不出後天之道,雖然天仙有望,卻與金仙無緣。

    如今將五行煉化平衡,達到陰陽返生五行歸一之境,如此重現混沌之態,如此方能參悟先天五行。

    凝神細看五色符籙交融而生的混芒之色,只見其中五色精光在緩緩交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將各色玄光徹底融合成一道玄光。

    “這五行之光交融如此緩慢,看來所需時間不短,需要想辦法加快速度!”綠袍暗自思忖,“五行交融歸一,此是化後天為先天之相!不過還有什麼先天能比得上混沌呢!我且以混沌催化五行逆反先天!”

    綠袍將法訣一捻,催動先天混沌元胎,只見一道混沌色元氣射出,混沌元氣至高無上,後天一切元氣都比不得混沌元氣包羅萬有,演化一切。混沌元氣一出,任何元氣都臣服在其下,彷彿有萬鈞之重,從天壓落而下。

    轟隆——

    一股無形震響在他心中響起。

    混沌氣落在符籙上,五色符籙一篇黯淡,奇光收斂了許多。符籙忽虛忽實,彷彿將要奔潰一般,看著似是承受不住混沌重壓。五道符籙乃是綠袍煉成的神通,如果被混沌壓垮的話,神通便要廢了,且要花費無數苦工將其重新一一凝聚。

    綠袍並不驚慌,將神念合入五道符籙中,五道符籙奇光大放,將混沌元氣狠狠包裹,各施其能瓦解煉化混沌元氣。不斷有五色精光被混沌元氣崩解消融,也有極其細微的混沌元氣被五行奇光瓦解煉化。

    兩方就此相持不下,你把我五行奇光消融,我把你混沌元氣瓦解煉化。雖說混沌元氣消融五色奇光的速度要快上許多,但是那五色奇光只要煉化了一絲混沌元氣,立馬暴漲,將混沌元氣消融的速度抵消。

    五色符籙中心,一點混沌色的奇光漸漸誕生,這一點混沌色奇光誕生出來,立刻就將混沌元氣阻住,使其不能將五行奇光與五行精氣消融。

    五道符籙依憑這一點奇光向中心靠攏,五道符籙各自延伸出一道線條,相互組合成一道符籙大陣,這一道符籙大陣混元一體,包羅五行,其中青赤白黃黑五色流轉,漸成一色。彷彿混沌初開,一點混沌流轉化生先天五行。

    此時,泥丸宮內也有一卷陣圖綻放出五色奇光,從泥丸宮中飄然降落,與五行神通符籙交融成的大陣相互呼應。陣圖緩緩展開,其上五道符籙與五行神通形成的符籙一般無二。這一卷陣圖乃是綠袍用五行之精煉成的一卷陣圖,其上描繪五行大陣,相互組合成為一個五行大陣。此時陣圖上的五道符籙也隨著下方的先天五行大陣開始變化,陣圖上五道符籙相互交融,漸漸顯出先天五行的玄妙。

    五行混元,真一凝形,大道如淵,混元分判。陣圖的先天五行補充,真正化為一卷先天五行陣圖。

    這一卷陣圖隨先天五行神通緩緩下落,落入丹田中。

    嘩啦——

    丹田中玉液彷彿受到刺激一般,沸騰起來。

    綠袍此時心神全部落入丹田中,整個丹田彷彿無限廣大的虛空一般,在渺遠不知所在,懸浮著九九八十一道符文種子。丹田下方就是一片真元玉液凝成的大海。

    玉液海中飄飛這二十四到元氣。一道純陽劍光在玉液海中游走不定。正是綠袍煉化的純陽仙劍,如今其飄在玉液海之上,時不時攝取一道玉液淬煉自身。

    綠袍心念一動,將純陽劍驅逐出丹田,他不敢將純陽劍留在丹田中,此是純陽真人呂洞賓所遺仙劍,不知其中有什麼佈置,綠袍如今即將黃芽結丹,不敢將其留在丹田,倘若出了什麼事故,到時哭都來不及。

    將純陽劍逐出體外,綠袍凝神靜氣,開始著手準備黃芽結丹。
V123210 發表於 2017-3-15 00:38
第53章結金丹老祖渡三災

    陣圖與五行神通緩緩下落,降臨丹田中。

    丹田中玉液沸騰起來。玉液海中心一道漩渦將陣圖與神通大陣攝住。

    神通大陣與陣圖落入玉液中,玉液翻騰之勢漸漸平息。

    綠袍居於泥丸宮內的神魂驀然一動,順著中黃通道落入下丹田。神魂一進入丹田虛空,頓時大放光明,彷彿一輪明月落入碧海。

    玉液中倒映出神魂的形象,神魂形象倒映在玉液中,玉液漸漸產生變化,此時玉液漸漸凝結,其中升起一顆金丹,金丹中隱約可見綠袍神魂影像。

    綠袍見此,眉頭一皺,這是一顆水月幻丹,非是修為功果,而是神魂影像倒映在玉液中,自發生成變化,成就一顆如真似幻的金丹,此金丹猶如水中明月一般,雖可見卻不可觸摸,終究只是虛幻。若是將這幻丹當成金丹,日後別說修成元神,連眼下一關也過不了。

    綠袍神魂揮手打散幻丹,其中一縷黑氣破散,消失不見。

    將幻丹打散之後,綠袍的神魂將身一縱,化作一點靈光落入玉液,渺遠不知所處的八十一枚符文種子也受到神魂牽引,隨同神魂一同落入真元玉液中。

    玉液中憑空讓其一縷火焰,玉液蒸騰成真氣,凝成靈雲,絲絲雨水落下,重新化為玉液。從玉液中冉冉生出一朵青蓮,一瓣瓣花瓣落入玉液心火,一縷土灰悄然落入玉液。玉液中升起一片土地,將青蓮托起。

    片刻之後,心火將青蓮燃燒殆盡,失了青蓮,丹田中又變得一片死寂。只有心火熊熊燃燒,玉液化氣。他也不管什麼外物,只將身心寂定,萬念不生,深入甚深微妙之靜定。一點靈光與沈入玉液八十一枚符籙種子相合。

    他將自身擁有的一切智慧,道心,道行,神通,精血,元氣,魂魄,意識,情志,全部澆灌給符文種子。

    忽然,從本命元靈中浮現五道先天元炁,其一曰元始青氣,其二曰太元白氣,其三曰鴻蒙紫氣,其四曰元古黑氣,其五曰玄黃一氣。五氣一出,萬氣臣服。五氣隨之落入八十一枚符文種子。

    緊接著,一顆青光盈盈的玄牝珠也浮現出來,一道青濛濛元氣也落入八十一枚符文種子中。綠袍於甚深微妙之靜定中,忘卻身形,與天人同化,天地虛空之中無窮玄妙道理都灌注而來。

    丹田八十一符文種子流轉不定,相互排列組合,最後真的化為一枚種子,深深紮根在丹田玉液中。一點嫩黃新芽自種子中生長。無怪呼被稱為黃芽結丹,種子發芽時,新苗的顏色可不是嫩黃色麼!

    黃芽新生,汲取諸多養分,繼續生長。黃芽上綻放一點靈光,此光圓坨坨,金燦燦,此光乃是初光,始光,無量光,無上光。金丹靈光彷彿一****日照耀丹田虛空。

    這一輪靈光就是綠袍結成的金丹,諸位可不要將金丹真的當成是一顆明珠一般的丹丸。修仙之人的金丹與異類修行所結內丹並不是同一種東西,乃是自身精氣神與道心道行,經過玄妙法理錘煉,方才結成一點金丹。

    此時金丹成就,綠袍默默觀照,一點虛無深處生出一縷清風,金丹中也生出黑風與清風交相呼應。一縷清瑩瑩火焰伴隨清風自虛空落下,金丹也迸發一點赤火與清火相應。

    綠袍觀此清風火焰,忽然想到《西遊記》中,菩提祖師所說的三災利害:

    祖師當時問悟空道:“你這一向修些什麼道來?”悟空道:“弟子近來法性頗通,根源亦漸堅固矣。”祖師道:“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註神體,卻只是防備著'三災利害'。”悟空聽說,沉吟良久道:“師父之言謬矣。我常聞道高德隆,與天同壽,水火既濟,百病不生,卻怎麼有個三災利害?”祖師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贔風' 。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過。

    綠袍此時想到祖師所言三災利害,自己丹成之後,忽然降下風火二劫,想來自己丹成上上品,故而才有此劫。

    綠袍所想確實不差,他成就金丹可非凡品,乃是最上乘金丹,冥冥中感應天機,劫數自發降臨,引動金丹內風火劫數,欲將綠袍燒煉成灰,此乃是身內之劫,感應天機所降,無法躲避。此劫數不能以法寶符篆抵擋,全憑自身功行定力抵擋劫難。他能知這一番劫難因由,也是道心自發感應所知。故而只能全力抵擋風火二劫。

    金丹迸出來的強烈火焰,一片赤紅之色,火焰凝聚成一朵朵蓮花虛影,把整個虛空都映照得紅彤彤一片,這就是修煉之最為害怕,也是最為厲害的“紅蓮業火”。一般修煉之人只要沾染上了這一點火焰,都會萬劫不復。

    這紅蓮業火乃是天地之間,最為恐怖的存在。此物不擅長燃燒有形之物,專燒那些無形的法力,神魂,元氣與最為神秘的因果孽力。此物與因果業力有關,因果越重,業力越重,此火也愈發強大。

    只見千百朵紅蓮劫火,從綠袍金丹中上綻放出來,到處旋轉。朵朵火紅色蓮花的虛影,足足有鬥盆大小。每一朵紅蓮業火燒得虛空焦枯,可謂恐怖至極。比起綠袍所修行的赤帝火皇氣都要厲害百倍。因這紅蓮業火脫後天,不在五行之中,故而綠袍所修赤帝火皇氣對其無效。

    本來綠袍穿越來此,身上並無因果業力糾纏,就算繼承了原身綠袍所做孽力,也不過是殺了幾百個人罷了。他身上也有許多天道功德鎮壓,尋常業火輕易不會燃燒起來。可是蜀山世界乃是最講究因果的世界,這世界一舉一動都受因果牽動,起心動念都要生出許多因果,故而最上乘的仙佛道果都講究息心止念,萬念虛空,如此才能避免因果。

    綠袍來到世上做了許多事,這一樁樁的事不說善惡,改變了無數因果,因果何其之多,故而他身上才有這般巨大的紅蓮業火。

    那黑風乃是煉就金丹時,其中後天雜質與內魔,諸如心魔,五蘊魔,五陰魔,諸般潛藏身內的魔頭都被黑風吹拂而出。這些個內魔平時修行時潛藏於修煉者體內,伺機發難,毀壞修行者道基。經此陰風吹拂,內魔盡去,外加紅蓮業火煅燒,這些個內魔在風火中化為灰灰,金丹在風火中愈發璀璨。

    陰風洞中,滿室紅蓮黑風飄飛,整個洞中到處充斥著黑風與紅蓮業火。風助火勢,火借風威,兩廂交加,劫數重了何止數倍。

    在黑風嗚嗚吹拂中,冥冥中似乎傳來一聲聲嘆息:“劫數!劫數!……”

    此時金丹中一點靈光守定金丹,定在黑風赤火中,抵擋冥冥中清風清火。
V123210 發表於 2017-3-15 00:39
第54章風火劫血海引水災

    黑風吹拂,只見綠袍形銷肉化,露出森森白骨,血肉焦枯,看著恐怖無比。將金丹催動一轉,立刻有一片金光落下覆蓋肉身,眼見著血肉重生,將白骨覆蓋,被劫數破壞的肉身復歸原狀。

    綠袍修行至今,這是他碰到的最大的劫數,無可躲避,無法以外物抵擋,一切掙扎都是無用,只能憑藉自身修為功行與道心道行來抵擋劫數。

    一顆金丹彷彿百煉真金一般,在風火大劫中得到淬煉。

    一般人說到金丹,立刻想起方士煉成的鉛汞金丹,亦或者小說家所言凝練真氣,化氣為液。凝液成固,即為金丹。如果將固態真元說成金丹,那麼那些個修煉之人何必苦苦修持,只須將真元凝成固態亦為金丹?綠袍修行金丹可不是簡單的將真元法力凝固成一枚丹丸。

    金丹,古人言到:金者,堅剛永久不壞之物;丹者,圓滿光淨無虧之物。借金丹之名,以喻本來圓明真靈之性。七返九還,金丹成就,七乃火數,九乃金數。以火煉金,返本還元,謂之金丹。

    綠袍所結金丹也是這般,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身中用精血元氣,次用道心智慧。先要識陰陽,次要配三寶。辨陰陽虛實,分道行道心。法要參先天一氣,辨陰陽虛實,列三才大藥,分四相轉換,別五行輪轉,定六腑真氣,聚七寶元氣,悟八卦法理,成九品金丹。其法五行顛倒,氣傳子母而液行夫婦。煉成金丹,永鎮壓下田。

    說得這般玄虛,其實也就是將一切智慧,魂魄,精血,元氣,乃至形而上的道行,道心,智慧,以及大道法理、外加丹田八十一符文種子當成寶藥合入金丹。這般多助力相加,綠袍修成金丹上品也是理所當然。

    此時綠袍金丹成就,奪造化之機,鬼神難容,自然生出劫數。蜀山世界就是這般,每個修行者突破道行境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劫數自本身而起,稱之為叩關劫。

    綠袍以金丹歷經劫數,對真元法力消耗頗大,綠袍只覺真元法力嘩啦啦流水一般往外流,被風火劫數消耗殆盡。他急忙取出純陽金丹與三元聚魄丹,當法力消耗至只餘三成時,立即服下一枚靈丹。

    將三元聚魄丹與純陽金丹當成恢復法力的丹藥可謂浪費之極,可綠袍也別無他法,準備不充分,恢復法力的丹藥未曾煉製,只能將這些增加功力的丹藥當成恢復丹藥。

    閒話休提,卻說一時三刻之後,風火漸漸減小。滿洞飛舞的紅蓮減少到兩三朵,黑風也漸漸平息,勾動劫數的清風清火也只剩一縷,幾乎要消弭不見。綠袍見風火大劫減小,方才有喘息之機。他急忙打坐調息,恢復元氣。綠袍心知這風火劫數不會就這般輕易過去,按他感應,風火二劫共有九波,九波之後,劫數自消。

    果不其然,一波方平,一波又起。虛空中又落下清風清火,綠袍身內又燃起業火與黑風。他將金丹祭起,愈發璀璨的靈光定住一些黑風赤火,艱難抵擋風火二劫。

    連著用去十顆三元聚魄丹,渡過八波劫數,待到第九波時,劫數又生變化。

    嗚嗚嗚嗚……

    只見狂風呼嘯,火焰滿空,好像鬼神嚎哭,虛空之中傳來無數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將虛空燒得崩裂,一道道的虛空裂痕,出現在虛空中,自裂縫之後,滲透出一片片血水。裂縫似乎連通到一片廣闊的血海,裡面隱隱約約有一條條鮮血之河在流淌,似乎是匯聚了世上所有生命的鮮血!

    綠袍一見血水,大驚失色:“幽冥血海!”

    你道他見到血水為何會這般驚訝?

    非是綠袍吃驚血水出現,而是其背後所代表的幽冥血海。如若只是血水,綠袍尚且不怕,須知他所修水皇訣中,專有一种血河真水,乃是修煉至污至穢的一種真水,若是血水來臨,只需運起水皇訣就可從容化解。

    可此時裂縫之後,直通九幽黃泉中的幽冥血海,那幽冥血海乃是先天所成,乃是開天之初的一點先天血煞落於九幽黃泉,形成一片幽冥血海,匯聚諸天污穢煞氣,包含眾生業力,血水中蘊藏了不知多少因果業力。

    這幽冥血海深處九幽黃泉之中,所謂幽冥鬼府也處於黃泉之中,天下生靈死後,莫不要受黃泉吸引,進入其中以待投胎轉世,就連修道之人兵解轉劫也是到此。傳聞輪迴就處於黃泉中,至於凡人口口相傳的地府是不是真的存在,綠袍也不太清楚。

    九幽黃泉並不處在地下,而是與陽界相對的陰界,處於另一個層面之中。九幽黃泉匯聚了開天以來所有的怨氣,煞氣,瘴癘,劇毒,污穢,冤孽,因果,以及業力,可謂是恐怖無邊,就算是天仙落入其中,也要被污染,墮落成魔。

    綠袍最怕的就是其所代表的因果業力,若是沾染了一些,立刻萬劫不復。

    他一邊艱難的抵擋風火大劫,一邊驚疑不定地看著虛空裂縫,以及其後的幽冥血海世界。

    只見虛空裂縫源源不斷滲出血水,蔓延著向綠袍包裹而來。綠袍不敢讓其近身,金丹綻放出無窮光輝,結成一幢光幢,將周身上下護定,連風火二劫也被阻擋在外。可是此法極耗法力,比起方才以靈光抵擋風火還要費力數倍。綠袍不敢託大,取來一顆聚魄煉形丹含於口中,以防事有不測。

    如今風火二劫未散,又來血河之水,真可謂水火風三災齊全了。抵擋風火二劫就已這般吃力了,何況需要抵擋血海之水,還要小心防備其中的因果業力。不一會兒,他就身心俱疲。

    綠袍無法可想,只得將先天混沌元胎祭起,希冀借助先天混沌不染因果的特性,能抵擋住幽冥血海的因果孽力。只見一片灰濛蒙的雲氣散開,往虛空裂縫飄去。灰氣堵住缺口,裂縫背後血海消失不見,只餘稀稀拉拉的血水仍舊滲透出來。

    綠袍見此,大喜過望,只要幽冥血海不來侵襲,他並不懼怕區區血海之水。

    綠袍小心抵擋血水污穢,同時運轉金丹靈光化去污穢血水。血水吃靈光一照,氣化成一股血紅氣息,頓時一股腐臭腥氣飄滿陰風洞中。若非綠袍將整個洞府禁住,這些個腐臭腥氣立刻就能污了百蠻山上下。綠袍也不去管它,只專心抵擋水火風三災。

    又過了三日,到第十二日正,綠袍忽然睜開雙眼,起身作歌道:

    “此丹非凡物,得之永不朽,

    金者永不壞,丹者圓坨坨。

    古仙名金丹,以喻圓真性,

    在儒曰太極,在釋號圓覺,

    道家名金丹,三者實一體。

    此身為鼎爐,何用金石煅,

    三寶精氣神,大藥自非凡,

    丹成龍虎現,不容鬼神侵。”

    隨之慧光大漲,一圈圈靈光擴散開去,驅散劫數,虛空中風火二氣吃慧光一照,立刻變得稀稀拉拉。自體內生髮而出的劫數也被慧光一照,即刻散去。

    經此一番風火煅燒將他身中諸魔燃燒殆盡,此時綠袍不受心魔業障遮掩,智慧定力生髮。綠袍在最後關頭,參悟劫數運轉,明了天機運轉,不受魔障遮掩智慧,頓時智慧生髮,令他慧力大漲,直接以智慧降服劫數。

    至此,綠袍真正渡過金丹三災。
V123210 發表於 2017-3-15 00:40
第55章完劫數金丹築大道

    廢了這般多苦工方才修成金丹,飽受三災磨礪,一日功成,長生久視,仙業有望,所受恁多苦楚也值了。

    看著散去的三災之劫,綠袍想起劫數最後出現的血海裂縫,至今仍令他心感不安。若非最後關頭混沌元氣注入裂縫中,令得幽冥血海莫名消失,恐怕他將身陷更大的劫數中,甚至可能有未知變數發生。

    不過幽冥血海雖然恐怖,卻也有大用處,似血神老人所修練的《血神經》可以藉助血海之水修至大成。魔門中有一樁異寶,名喚血神珠,也叫化碧珠,乃是以生靈精血以《血神經》上法門凝練成一顆寶珠,與玄牝珠一般都乃修煉第二元神的至寶。殺人煉寶有冤孽纏身,取血海之水凝練化碧珠不會有業力加身。

    “只可惜我修為不濟,只能眼睜睜看著血海這麼大一塊肥肉溜走!”綠袍感嘆自家實力不濟,雖然方才刻意留下血海坐標,可他卻沒有實力討得好處。無奈,只能暫且按下心思。

    搖搖頭,將其他心思都且按下,回過神來仔細檢視自身修業。將身坐定運神內視丹田。一番劫數之後,一顆圓坨坨,精光爍爍的金色丹丸懸在丹田虛空中。細細感應,只覺一股勃勃生機醞釀其中。彷彿蘊育著一尊元胎,如造化之主宰一般,無形無相,神秘莫測。綠袍於冥冥中生出感應,自身壽元暴漲足有萬年,可謂是奪盡天機造化。難怪丹成之時,天機難容,降下三災劫難阻道。索性綠袍有驚無險渡過劫數,自此之後,除非修到煉神返虛,感應太虛大道之前都不會有天劫降下。

    這些且不說,卻說綠袍觀照金丹,於恍惚之中,他看到金丹一轉,靈光綻放,金丹變得好似透明一般,其中先天之氣一片混芒。忽而,混芒之景分開,演化出青白二氣,青氣上浮,演化日月星辰,風霜雨雪;白氣下沉,化作山川河嶽,土石金礦。只可惜這般景像不到三息徹底崩潰,金丹靈光中演化出的天地景象重新恢復混芒一片。

    “這分明就是天地演化之景象!”綠袍見此,生出明悟,“金丹!金丹!原來如此!”金丹,金丹,金丹以金比喻其不朽之性,以丹比喻其圓滿之形。如今看到金丹演化,他才知道金丹為什麼是被稱作不朽之根基。金丹演化天地之象,乃是奪天地造化之機的象徵,如何求的不朽?以自然為師,仿照自然演化,如此方能求得不朽。他亦隱隱覺得金丹並非這般簡單,應將其稱之為金丹道果才對。金丹這一步最為關鍵,關係到日後的道途方向。

    且金丹之境與成金丹之前截然不同,不說壽元變化,單說成丹之後,心靈變化,眼界提升。未成金丹時,綠袍還汲汲營營,東奔西忙,為了自身奔忙不停。如今成就金丹之後,只覺前番奔忙似乎非常可笑。傳授弟子時還留下一手,如今發現這舉動竟是這般可笑。

    成就金丹之後,他發現自己這一番奔忙,使他於因果中越纏越深。這世界一舉一動都受因果牽連,就連一念轉變也會引得因果變動,何況他行事不顧因果,自己跳進坑中。

    本來按照他的命數,乃是天地異數,只要小心謹慎,躲在洞府不外出,盡量少染因果,按其異數只能可以遮掩許久。可惜他一番東奔西忙,將自身置於因果中,原本一片混沌的命數天機隱約變得能被大能察覺,幸虧他身藏先天混沌元胎,將命數掩藏,否則那些個正道高人非得不管不顧殺上門來,將他這異數打殺了事。

    搖搖頭,綠袍收起心思,抬首看到被風火肆虐過的洞府,洞壁與地面被火劫燒成琉璃白地,此時整個洞府都裹著一層琉璃殼子,雖無光照,卻自生光華,映得山洞一片通明。

    揮手撤去禁制與太乙五煙羅,揮手一扇,一陣強風吹動,將洞府內積聚的血水濁氣盡數散出洞外。同時一揮袖跑,一道黃光灑下,蔓延整個洞府。倏忽間,琉璃質的地面與四壁都化作黃玉,此乃土皇道轉換形質的妙用,綠袍將整個洞府的石質都化作黃玉,坑洼不平的四壁與地面重新變得平整光滑,看著順眼許。

    簡單收拾一番一片狼藉的洞府,綠袍復又坐定石床,取出九天元陽尺,一股陽和之氣將周身熏得暖洋洋。以手持定元陽尺,一邊緩慢以法力洗練聞言,一邊以元陽尺之靈氣輔助穩固法力。

    成就金丹本是一件喜事,可是一想到峨眉派的實力與勢力,綠袍心中的歡喜之情便淡了下去。不說那三仙二老,單說那些個滯留人間的大能就不是綠袍能對付的,如今雖修成金丹,想要正面對抗峨眉還相差甚遠。

    想想峨眉派盡心傳授弟子,教導出三英二雲那般俊傑來,再來想想自己門下,連個支撐門戶的中流砥柱也沒有,整個門戶全憑綠袍自家頂著,一旦綠袍飛升或者遭了劫數,立刻就是樹倒猢猻散的結局。

    綠袍想到日後峨眉大興的局面,想想自家門下的徒眾,搖頭嘆息:“唉!想那峨眉派,日後有三英二雲入得門下,大興峨眉道統,我門下只有唐石與梅鹿子能勉強入眼。與峨眉派差距甚大呀!”

    綠袍持元陽尺敲敲石床,站起身來,來來回走動:“唐石與梅鹿子雖說資質尚可,可是與三英二雲那般俊傑相比,卻是相差甚遠。不過峨眉派正道功法以坐忘起步,致虛極守靜篤,法傳太清道統,乃是最上乘修業。因其起步太高,對於門下弟子要求太高,故此須得良才美玉方能繼承道統。想要追平差距,必須從其他方面想辦法。正所謂先天不足後天補。既然我弟子比不上你們的良才美玉,我就來人造。”

    綠袍琢磨一陣,感覺不能再將門下放任自流,傳符召喚來唐石與梅鹿子。

    兩人接到傳訊不敢怠慢,急忙來陰風洞前,待他二人進入洞內,猛然發現整個洞府大變模樣,四壁都成了黃玉模樣,連腳下踩得都是黃玉。梅鹿子見此,對唐石小聲問道:“師兄,師父他老人家哪裡採來的這麼大一塊黃玉來裝點洞府?”

    唐石搖搖頭說道:“師父的事,我又如何知道?閒話休說,你我且進去拜見請安,萬不可怠慢師父他老人家!”

    兩人進入洞府,見到綠袍高坐石床,唐石修為高一些,眼力較之梅鹿子高明許多,他發現師父整個人似乎與天地隱隱相合,一呼一吸間隱隱引動元氣變化。梅鹿子就沒有這份眼力,只覺綠袍比以前更加高深莫測。

    兩人不敢怠慢,近到石床前拜倒在地,向綠袍請安,“徒兒拜見師父,祝師父萬受無疆,仙福永享!”

    綠袍一見,皺眉道:“起來罷!以後不要動不動就跪拜,我門下只你兩個弟子挑大樑,動不動就跪拜,折了骨氣怎麼辦?以後請安只需躬身行禮就行了!”

    “謹遵師父教誨!”兩人站起身來,躬身應道。

    ——————————
V123210 發表於 2017-3-15 00:41
第56章說大劫綠袍傳心法

    待兩人站起身來,綠袍張開法眼,仔細觀察兩人,唐石身上隱隱有一股靈光生髮,靈光將內外映照通徹的感覺。看來唐石已然尋到玄關一竅,並將玄竅煉開,如今周身諸竅隨玄竅一同煉開,真氣流轉周身。

    綠袍問道:“我傳你等功法,如今精進幾何?”

    “弟子已然感應玄竅,煉開玄竅!”唐石見綠袍目光轉向自己,躬身答道。

    “弟子慚愧,至今仍未感應到玄關一竅之所在!”梅鹿子見師父發問,慚愧地說道。

    聞言,綠袍滿意頜首,對於唐石的努力與資質頗為認可。只可惜梅鹿子略差一些,連玄竅也還未感應到,看來其與唐石相差不少。

    只聽他說道:“我今召見你們,乃是為師閉關潛修,道行法力大進。於冥冥中觀照天機,未來的數百年間將會發生一場天大的劫數,這場劫數將會波及所有的修煉者。連凡人世界也會在這場大劫中波及,自此之後天地間的修煉者將會消失,以後這個世界將會是凡人的天下。”

    梅鹿子聞言之下大驚失色,顫顫驚驚的問道:“師父,這場大劫什麼時候會來?可會波及我們?”唐石也憂慮的看著綠袍,卻是一言不發。

    綠袍自顧自的說道:“這場劫數大不可量,根據為師的猜測,這場劫數就是道經中記載的末法之劫,修士的末日時代,除了凡人之外,所有的修士都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上!”這都是綠袍根據後世的記憶中猜測得來的。

    在綠袍的記憶中,後世的天地間沒有一個修士,這不得不令人懷疑,恐怕是天地間發生了天大的變故,才令得修士全部消失不見。在前世的時候,蘇文曾經非常懷疑修士消失的問題,他曾經翻遍了典籍。他發現,不管是道教的還是佛教的典籍上都有一個說法,在未來的一個時間裡,天地間會發生一場大劫難,在這個時代裡,修士統統都消失不見,天地間沒有正法,處於一個邪欲橫流,道法難尋的階段。

    蘇文重生成為綠袍之後,發現這個世界中也有末法之說。在原來綠袍的記憶中,很多前輩所著的道經中都有末法之劫的描述,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末法之劫的具體意思,綠袍猜測,正是這末法之劫才導致了修士自天地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踪。在這一猜測未得到證實之前,綠袍不敢妄下結論。

    綠袍未渡三災之前,於天機隱約有感,只是感應到了未來某一天會有一場劫數席捲天下,到底是什麼樣的劫數他就不清楚,當時他猜測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末法之劫。

    修成金丹之後,道行智慧大漲,於天機隱約有感,隱約中所見到的天機——末法大劫。故此綠袍在此向兩位弟子提個醒,讓他們努力修煉,好度過劫數。

    兩位弟子聽聞綠袍所說,心中的震撼與惶恐可想而知,修道之人甚麼都不怕,但是最怕的就是劫數,大劫之下一切都成空談。修道之人是逆轉生死輪迴,多天地造化之機,故而每行一步都是劫數重重,有天劫,有魔劫,有人劫有殺劫……。種種劫數都是修行之人的障礙,渡得過則繼續逍遙,渡不過就此身死道消。

    唐石按捺住心中擔憂,向師父問道:“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屯,這劫數總會有辦法度過去的,只是不知道師父有何辦法渡此劫數?我等又該如何自處? ”

    綠袍頜首點頭,不緊不慢地說道:“這些話出得我口,入得你耳。你等且不要把這些話傳出去了,也不要告訴你們那些師弟。說了只會徒亂人心罷了!我今傳你本門秘訣功法,你們下去之後當須努力修煉,才好幫助為師渡過這一場劫數!”

    “是!”兩人得綠袍囑咐,好似吃了一顆定心丸,恭敬應道。

    綠袍欲要讓弟子媲美峨眉弟子,就要想方設法後天補足差距。首先最重要的乃是功法,綠袍所創功法卻未與峨眉派的《九天玄經》比較過,綠袍卻是不知能否比得上。不過他卻想到,既然我不能直接坐忘起步,那我就慢慢修煉,漸漸達到坐忘之境。

    綠袍對兩位弟子說道:“你等身為我門下弟子,卻要挑起大樑。只可惜你等根性資質比起那些個正道弟子卻是差了許多。”

    兩位弟子聽聞,唐石還沒覺得有什麼,梅鹿子卻忿忿不平道:“師父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我等怎的就比正道弟子根性資質差了?”

    綠袍聞言,毫不客氣地說道:“非是我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而是峨眉派功法法傳太清道統,以坐忘起步,致虛極守靜篤,乃是最上乘修業。我傳你感應玄竅之法,最根本的要求便是坐忘,你到如今還未感應到玄關一竅,可見你根性資質比起你師兄來說差了許多!”

    梅鹿子被綠袍一噎,頓時辯駁不得。

    綠袍搖搖頭,繼續說道:“因其起步太高,對於門下弟子要求太高,故此須得根性上佳的良才美玉方能繼承道統。你等想要追平差距,必須從其他方面想辦法。正所謂先天不足後天補。”

    “求師父指點!”唐石畢恭畢敬問道。

    “凡人修行,第一步乃是收心入靜,這一步功夫乃是重中之重。我傳授你等功法,卻忘記了這最根本的心法,卻是我的不該。我今傳你等調息吐納法,其法從數息而始,從一到終,將心念收攝不動,待到數息純熟,心念收斂,忘卻數息,只將心念隨呼吸一出一入;待其功更進一步,隨息純熟,心如止水,忘卻呼吸,只將一點心念意守丹田。此是靜功功夫,你等將此功夫修煉純熟,自能漸至坐忘! ”

    唐石聞聽最後一句,忽然發問:“既然師父說這是靜功功夫,想必還有動功功夫吧?”

    “不錯,動功乃是一套拳法,全稱混元十二樁,配合靜功修行,可快速打通周身經絡。你等已有修行根基,自是不用修行此法,只是此法乃是我一門功法的根基所在,故此我須得傳授與你們,以後收錄弟子,卻要以此修行入門。”綠袍聞言,頜首言道。

    將動功樁功傳授兩人,綠袍又將其後的一些功法一一修正,傳授兩人。煉開竅穴後的身神凝練之法該如何修煉,身神凝練之法也一併傳授兩人。唐石將綠袍新授功法與以前所傳對比,只有一些修改,大體不變。

    唐石與梅鹿子從未聽聞過身神凝練的說法,功法多了身神這一步領他們疑惑無比,故此問他:“師父,為何會有著身神凝練這一步,身神有何用處? ”

    “人身十二萬九千六百竅,每一竅都有身神駐紮,這身神本是人身就有之物,這一步不過是將其顯現出來。且這身神乃是日後關鍵一步,切不能將其放棄……”綠袍對他二人仔細解釋身神妙用,囑咐他二人需這一步要仔細修煉。

    緊接著,綠袍開始講解天門築基:“我這一步與別法不同,多了一步天門築基,神融虛空。就這一步,區分開了兩個時代。修煉之人壽歲綿延,煉天地靈氣,奪天地造化以養自身。只取不還,是故劫數重重。每個飛升之人要帶走多少氣運靈機,天地造化。哪怕這些飛升天仙積累了百萬善功,亦抵不得那些被奪走的造化靈機。我這一步天門築基,神融虛空,將自身吞吐靈氣修煉融入天地運轉,與天地同步,借助天地呼吸吞吐界外元氣,不但不損天地,還能增強天地。故有天道功德降下,你等修持此法,不需積累善功,自能功果圓滿。”

    唐石還是初次聽聞此法,對於修持此法能得天道功德,連他也是將信將疑。

    直到綠袍完全說破其中玄妙,兩人方才明白這一步竟是如此簡單,只不過無人想到罷了。

    接著,綠袍又傳授了凝煉玉液,玉液九轉,黃芽結丹的修行功夫,並將五帝大魔神通也傳授兩人,著他二人下去勤奮修煉。

    ————————————
V123210 發表於 2017-3-15 00:42
第57章思道途綠袍布禁法

    待他二人下去之後,綠袍打算繼續潛修一番,將修為更進一步,否則日後面對那些個高人,被人斬殺也只能怪自家本事不濟。

    此番成就金丹,他將金丹分為九品,每一品金丹等級不同,修業也大不一樣。

    下三品金丹,乃是以純由精氣神凝結,雖成金丹,卻只得散仙功行,至多修到散仙為止,地仙無門,天仙無望,乃是下乘功果。中三品參先天元氣,調坎離,配水火,轉陰陽,運五行,得地仙功行,能至地仙功果,距離天仙雖只一層,卻只得屍解成仙,此是中乘功果。上三品大丹,參虛無妙諦,凝結精氣神,熔煉身生內先天真一之氣,調和陰陽,分配坎離,運轉五行,參合魂魄,三花聚頂而五氣朝元,此乃真正大丹,載道之基,。

    此番綠袍修成金丹,印證九品金丹之說無有遺漏。且他自身修成的乃是最上乘九品大丹,此丹圓融無暇,靈光照耀,生機蘊藏,道根深種,以後自是一片坦途。

    至於金丹之後的修行,綠袍也仔細思索一陣,整理歸納將金丹之後的道路分為幾個方向,金丹正途當是以金丹孕化元嬰,凝練元嬰靈胎,捨棄肉身,以靈胎飛升上界。或者蘊育陰神,陽神,陰陽相合,演化元神道胎,這是最正統的道途。其次以金丹為根基,金丹九轉,只須煉一顆金丹,九轉七返,金丹即道果,道果即金丹,最後直到道果圓滿,成就大道。再次以金丹演化世界,走世界法之途,金丹演化小世界,一步一步演化成大千世界宇宙,最後化身世界天道。再次以金丹演化符籙,仿照先天一氣元胎演化微塵世界,將整個世界演化成一道混元真符,演天地法理,闡造化之妙。最次以金丹孕生寶器,以器成道,金丹奪天地造化,既然能孕生元嬰,自然也能孕化法寶,這是綠袍方才參悟金丹演化時,忽然想出來的一條途徑。

    這些個道途種種不一,連綠袍也不知其能否行得通,故此需要將其一一推演驗證。這需要不少功夫,況且綠袍修成金丹,急需靜心修煉,方能更進一步。

    不過在潛修之前,需要將百蠻山重新佈置護山禁法,如此才能安心修煉。

    出得洞門,綠袍站在洞府門口,仍舊祭出玄牝珠,第二元神顯現身形之後,,揚手一指,一道五色精光從指尖射了出來。第二元神指揮著五色精光在空中畫出一個個符篆,每一個符篆在空中凝結出形態之後就停留在半空,凝而不散。

    這些散發著五色精光的符文凝聚在半空之中,一片片的連接在一起,看起來好似文章一般。站在旁邊的綠袍指揮著這些第二元神勾畫出來的符文,一點點的在空中連接成一片五色精光形成的鎖鏈。

    綠袍又把這些鎖鏈佈置在百蠻山的四周,交織成一張大網,把百蠻山罩在其中。畫完符文,第二元神並沒有停手,緊接著升到半空之中,第二元神打出數道法決,猛地一聲大喝:“嘿!”一道土黃色的精光憑空出現。

    初時,這道精光還只是一道細線,隨著這道精光向著遠處飛去,精光變成了浩浩蕩蕩的土黃色雲光。第二元神對著遠處的一座大山一指,土黃色雲光立即飛了過去,把第二元神指定的那座山包裹起來。

    轟隆隆————

    第二元神牽著精光的這一頭猛地一提,整座山就被提了起來。山上的草木東倒西歪,山上的鳥獸紛紛四處奔散。

    所有百蠻山弟子被這大動靜驚動,紛紛出來觀看,卻被這一番景象驚得目瞪口呆,只看著第二元神施為,站在一旁的梅鹿子呆呆地看著第二元神,口中喃喃說道:“移山轉岳!師父想幹什麼?”

    唐石隱約知道師父的想法:“師父莫不是在佈置護山禁法?”

    不說門下弟子猜測,卻說第二元神吃力的搬起那座大山,拖著大山嚮東邊一指:“落!”整座山隨著第二元神的手勢應聲落下。

    接下來第二元神依法施為,在四面落下四座山川,綠袍接著第二元神的施為。以四座山為根基,百蠻山為中心,佈置下正反五行滅絕大陣。

    綠袍將手一指,天上佈置下來的五色羅網緩緩的落將下來,與地面的五座大山連在一起。頓時,整個百蠻山騰起了一道五色煙雲,把百蠻山籠罩在其中。這樣還沒完,綠袍與第二元神同時掐動法訣,從兩人的指尖射出一道道色彩不一的靈光,每一道五色靈光沒入地下之後就會傳來轟隆一聲輕響,整個地面震顫不已。

    兩人一邊踏罡布鬥,一邊指天畫地,描繪出難懂的符籙,把天上的五色煙雲和地下的五色靈光連在一起。到最後,兩人身形連連變幻,幻化出一道道虛幻的殘影。突然所有的身影都消失不見,綠袍和第二元神一聲大喝:“天地借法,五行歸元!”

    兩人一個指天,一個指地,同時射出一道五彩靈光。頓時,地面山騰起五色精光與天上的五色煙雲相互連接,雲霧一陣翻湧,慢慢的把百蠻山隱藏了起來,在外面留下了一道原來百蠻山的幻影。

    綠袍與第二元神同時鬆了一口氣:“總算是佈置完成了百蠻山的護山禁法,現在暫時不用擔心外敵的入侵了。恐怕峨眉派的攻打也能支撐一段時間,只要他們不出動兩儀微塵大陣個混元一氣太清神符來攻打我們!”

    綠袍緩緩的調息了一陣,命諸弟子各歸洞府虔心修煉。

    這次綠袍佈置百蠻山的護山大陣可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單說那移來的四座大山就佈置得極有講究。

    綠袍將四座大山按照五方五行的方位,把這四座大山一一安置下來。又把上空佈置下的禁法與地上的五行大陣相互連接,組成先後天五行大陣。

    此陣源自綠袍成就金丹之前煉就的一張先天五行大陣的陣圖,綠袍取其玄妙,布成這一番護山大陣與禁法,護衛百蠻山上下。

    剛才綠袍射入地下的靈光都是用來牽引地脈的法術,綠袍把方圓五百里之內的地脈全部牽引了過來,運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與妙用,把地脈之間相互轉換,連接到了佈置在天山的五行禁法。天上的五行禁法有了大陣和地脈之力的支撐,能夠源源不斷地得到力量的補充,不會輕易地崩潰。且綠袍還佈置了牽引五行的禁法,可以從四面源源不斷地將五行元氣匯聚在百蠻山之內,這樣一來,百蠻山就變成了一個人造的五行小靈地。為日後百蠻山晉升福地做準備。

    關於五行靈地,在上古的時候可是赫赫有名。五行靈地的其中一個妙用就是可以源源不斷地產生元氣,這種妙用在上古的時候還不算什麼,因為那個時候天地元氣充盈,五行靈地的作用還不算什麼,但是在現在,五行靈地的作用可就是一個名門大派的傳承根基了。

    五行靈地在上古還有一個妙用,就是能夠煉製成小千世界,小千世界在上古可謂是非常常見的事物。幾乎每一個修煉到金仙的大神通者都會截取一塊五行靈地為根基,開闢出一方小千世界作為洞府。

    但是人為開闢的小千世界再怎麼好,也比不上自然形成的小千世界或洞天福地。因為自然形成的小千世界能夠蘊育獨特的生命和自身所特有的天材地寶,這是人為煉製的小千世界所不具有的。

    現在綠袍所佈置的五行大陣就有這樣一個功用,能在百蠻山人為的建立起一個五行靈地。但是這個五行靈地是依托外界的五行元氣,只能通過陣法的作用來產生一些元氣,比之綠袍打算開闢的小千世界要相差的遠了。

    而且這座大陣和禁法相互結合,使得百蠻山的防護力大大的提升。據綠袍估計,就算是蜀山派三線來攻打百蠻山也能支撐很長一段時間,除非峨眉派把兩儀微塵大陣和混元一氣太清神符搬來,把百蠻山困在大陣中煉化才能徹底攻破百蠻山。

    綠袍轉身進了洞府之後,外面百蠻山諸位弟子還沉浸在剛才綠袍帶給他們的震撼之中,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方才的景象。

    “移山倒海”在這些弟子的眼中可是傳說中的事物,雖然修道之人想要移山並不難,但是那需要渡過三次天劫之後才能做到,綠袍雖然本體施展不了,但是藉助第二元神的力量還是可以做到的。

    卻說綠袍回到洞府,坐定石床之上,暗自思忖:“以前這些門下只有唐石與梅鹿子兩個人還可入眼,其他人在辛辰子地調教下,根本就是一團扶不上牆的爛泥。看來我需要再尋找一些資質上佳的弟子擴充門下的實力!”

    綠袍打算再出去收幾個弟子資質上佳的弟子,憑藉自己先知的本事,還是能夠尋找到資質不錯的弟子。那些資質出眾的弟子在未來可以作為門派中的頂樑柱,君不見峨眉就是出了三英二雲才為之大興。自己也應該效仿蜀山派,不能落後於人。
V123210 發表於 2017-3-15 00:43
第58章至黃山初見許飛娘

    卻說綠袍佈置完護山大陣與禁法,心中靜極思動,欲要出門尋找一二弟子以充實門下。

    不過此番修成金丹,還需靜心潛修,專心打熬法力,蘊養金丹。他亦不想將此目的放棄,不過良才美玉不是坐在家中就能憑空掉下來,還需自己去尋找,他便將第二元神化身化身放出,代替本尊出遊。

    此番綠袍以第二元神面目出遊,卻還有一個目標,就是黃山的萬妙仙姑許飛娘,此人交遊廣闊,許多旁門中的高手都與有著兩三分的交情,自己須要與其結交一番,對於自己以後對抗峨眉派有著重要的作用。

    說來這萬妙仙姑許飛娘也是一個可憐人。原本她乃五台派太乙混元祖師的師妹,一身功夫也都是太乙混元祖師所傳授,可以說是太乙混元祖師的弟子,但那太乙混元祖師對其情愫漸深,故此把她當做自己的師妹,言是代師收徒。而那許飛娘與太乙混元祖師爺是伉儷情深。

    可惜好景不長,其師兄乃是旁門大派“五台派”的祖師。因五台派當年在太乙混元子的手中幾乎是力壓峨眉派,在蒼莽鬥劍時遭遇峨眉派“三仙二老”圍攻,導致其兵敗身死。自太乙混元祖師死後,整個五台派也是星流雲散,沒個中流砥柱支撐起五台派的局面,只剩下大貓小貓兩三隻。

    萬妙仙姑自太乙混元子身死之後,無時無刻都想著報仇,重振五台派。但她一個女流之輩,能有多大的能耐。不說那些五台派的遺老不服她,就是那峨眉派為首的正道也不會坐看好不容易衰落的旁門左道重新興盛,定會橫加阻撓。

    可憐這許飛娘生活在蜀山派的監視之下,一邊要減少與旁門的來往,還要裝著一副改過自新的樣子,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可惜到最後還是報仇失敗,被自己的徒弟出賣。

    綠袍覺得這萬妙仙姑許飛娘是一個人才,在未來來說就是一個公司的公關經理一樣,長袖善舞,交遊廣闊。雖然矢志不渝為太乙混元祖師報仇,可惜生不逢時,最後還是失敗了。

    綠袍想要對抗蜀山派,第一個能夠想到的就是她。而當年太乙混元祖師的弟子朱洪曾盜取了太乙混元祖師的護身至寶——太乙五羅煙,導致太乙混元祖師在蒼莽鬥劍的時候身死。那許飛娘無時無刻都想著要將太乙混元祖師的遺物追回,自己上次取寶的時候正好將太乙混元祖師的天書《混元真經》取了回來,這次正好可以作為拜訪許飛娘的一個由頭。

    第二元神駕一道遁光徑直沖向高空,禁法形成的雲霧滾滾散開,綠袍駕著遁光穿了出去。遁光在高空上頓了頓,認准黃山的方向飛去。

    黃山古稱黟山,相傳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來此煉丹,並最終得道升天。後,唐天寶六年,唐明皇赦改黟山為黃山。

    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鬆,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黃山四絕著稱於世。四季景色各異,晨昏晴雨,瞬息萬變,黃山日出、晚霞、雲彩、佛光和霧淞等時令景觀各得其趣,真可謂人間仙境。正道中就有那餐霞大師在黃山文筆峰潛修。

    許飛娘隱居的五步雲,乃是黃山最高之所,也是最隱秘的地方。綠袍並未去過,原先的綠袍老祖也不知曉確切方位。但幸好原著中曾經提到過,所以綠袍還是能夠找到五步雲的所在。

    綠袍來到黃山之後,本來是徑直向著黃山最高的地方飛去。忽然綠袍想到這黃山的文筆峰還隱居著正道中的餐霞大師,將自身的遁光和身形悄悄地隱去。旁邊有餐霞隱居,綠袍不欲提早與峨眉對上,故此還是小心為好。

    綠袍穿過一片雲霧海,到了一處人跡罕至的地方。這裡是一座高山的尖峰上,對面是一座懸崖峭壁,下面就是巨大的溝壑深淵,兩座山把溝壑夾在中間,看四周情形,五步雲應該便是在這對過的那面懸崖峭壁上。

    飛身過去,綠袍看出崖上果真設有禁制,此處必定便是許飛娘的隱修之所。

    他本打算悄悄的穿過禁制,直接拜訪許飛娘。但是綠袍想到這樣以來非常的不禮貌,可能會引起許飛娘的敵視,所以綠袍運起傳音之法,將自己的聲音傳了進去:“萬妙仙姑,百蠻山綠袍老祖前來拜訪!”

    正在洞中練法的許飛娘忽然聽到傳來了這樣一道聲音,心中冷不丁的吃了一驚:“綠袍老祖!他不是在百蠻山修煉嗎,怎麼跑到我這裡來了?”許飛娘在山洞中,暗自思索著綠袍的來意。自己往日里假裝與邪派諸人斷絕來往,如若接待了他,豈不是多年苦心付之東流。可是這個老魔頭向來兇惡異常,不論此次前來還不知用意,如若直接開口不見,恐怕馬上就要殺將上來了。

    許飛娘心想到此人為南方魔教的開山祖師,法力高強,練有百萬魔兵,如果只是這樣倒也不懼他太多,但是風聞此老怪,近些年隱居不出。而且聽聞他更是修成了那顆第二元神化身至寶——玄牝珠,法力越發通玄。自己還有一件最厲害的寶物並未練成,恐非其敵手。左也不好,右也不行,真是難倒了許飛娘。最後無奈,知曉綠袍老祖脾氣暴躁凶狠,未免另起事端,只得出去一見。

    許飛娘打開五步雲的禁制,正眼看見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身穿一件青色長袍,凌空站在自家的門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

    卻說綠袍見一個三十歲許,身姿豐腴,神色曼妙的女道姑走出洞來,料定此人定是許飛娘無疑。

    許飛娘看見站在自家門口的這個青年,並沒有發現綠袍老祖的身影,心中頓時舒了一口氣,轉眼看見笑吟吟看著自己的青年,心中頓時氣不打一出來,兩道柳眉倒豎起來:“你是哪家的弟子,難道你長輩沒有教你不可冒充前輩嗎?”

    原是許飛娘不知道此乃綠袍所修成的第二元神,樣貌自是與之前大不相同,所以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綠袍老祖。

    綠袍聽到許飛娘這麼說,一時被氣樂了:“嘿嘿,原來萬妙仙姑也有走眼的時候!老祖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正是綠袍老祖!”

    許飛娘一時之間驚疑不定地看著眼前的綠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綠袍老祖。因為在許飛娘的認知中,原來的綠袍是一個天下難尋的醜人,身高不滿三尺不說,還頂著個斗大的腦袋,一頭糾結的綠色頭髮,一雙手跟個雞爪似的。

    現在眼前的這個青年模樣生得俊秀且不說,滿頭烏髮挽了個道髻,用一根簪子固定住,可以看其乃是個美男子,與綠袍傳言中那般形象相差甚遠。但是眼前青年說話的口氣卻顯得老氣橫秋,不似作偽的樣,是故許飛娘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不該信他。

    綠袍看著許飛娘臉上懷疑的神色,心知許飛娘看見未曾見過自家第二元神的樣貌。一時之間難以相信自己就是真正的綠袍老祖,所以必須要能在許飛娘面前證明自己是真正的綠袍才行。
V123210 發表於 2017-3-15 00:43
第59章見飛娘老祖談結盟

    ——————————

    綠袍眼見許飛娘一臉懷疑的神色,知道她不相信自己就是綠袍老祖,必須要想辦法向其證明自己就是真正的綠袍老祖。

    綠袍想了一下,自己有什麼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東西呢?一個就是被自己分給弟子的百毒金蟬蠱,這幾乎是自己的代表的身份象徵了。還有一個就是自己的第二元神——玄牝珠。正好可以施展出來給許飛娘瞧一瞧,順便震懾一下她。

    綠袍將寄託第二元神的玄牝珠釋放出來,一個渾圓的寶珠從第二元神化身的頂門一躍而出,高懸頂上。寶珠釋放出熠熠青光,將四面照得一片青碧。施展放出玄牝珠本體之時,第二元神化身受到影響,身形好似水波一般蕩漾開來,變得虛幻不定。

    許飛娘一看,就知道這是綠袍老祖寄託第二元神的得意之寶——玄牝珠。許飛娘見此,頓時知道綠袍老祖已經將玄牝珠寄託第二元神,眼前的人正是以第二元神化身出遊,自己遠遠不是其對手。

    許飛娘滿臉賠笑:“老祖勿怪!飛娘不知道老祖已修成第二元神,這第二元神化身面貌不同,一時之間沒有認出來,卻要勞煩老祖施展玄牝珠證明自家身份,卻是飛娘不該。老祖快快請進,飛娘招待不周,還請老祖勿怪!”許飛娘一邊說著,一邊將手臂一引,邀請綠袍隨她進入自己的洞府。

    綠袍將玄牝珠收回,虛幻的身形重新固定,隨許飛娘進入洞府。

    許飛娘將綠袍迎進洞府,奉上香茶之後,小心翼翼地向綠袍問道:“不知老祖突然拜訪飛娘有何指教?”

    綠袍看到許飛娘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頓時感到好笑。不過轉念一想,也就知道許飛娘為什麼會這樣小心翼翼了。以前的綠袍可謂是蜀山中脾氣最差之人之一,一不合意就會生吃人心,可謂是殺人如麻。許飛娘要是不小心惹上綠袍,憑剛才綠袍展現出來的實力,許飛娘萬萬不敢胡亂得罪綠袍,所以現在表現出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

    綠袍放下手中的香茶,淡淡地說道:“這次前來拜訪萬妙仙姑是臨時起意,本來老祖在四處遊歷,恰巧來到黃山,想到黃山還隱居著許道友,臨時起意前來拜訪一番。順便與道友結個善緣!”

    綠袍徑自說道:“老祖我知你遁跡黃山,雖絕口不提當年報仇之事,但實則是一心想替你師兄混元老祖報仇。在此用意也無非就是希望能夠隨時探聽峨嵋派的動靜,好取得峨眉派的信任,可以伺機報仇而已。我知你五十年苦修,法寶雖沒有你師兄的多,本領反在其之上。也知你並不懼怕餐霞,只因有一柄天魔誅仙劍尚未煉成,不願意此時離開黃山而已,不知老祖我所說可是妄言!”

    這一番話說下來,許飛娘是越聽越心驚。知曉自己立志復仇之事,也只不過兩三個可以交心的朋友而已,餘者皆為自己這些年的假象所迷惑,俱說自己忘恩負義。可憐自己一心為夫報仇,想不到綠袍老祖竟然知道的這樣清楚。難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已經被峨眉派知道了?

    許飛娘定了定心神,沉聲向綠袍問道:“不知道老祖是從何得知這些事情的?”

    綠袍呵呵一笑,神秘地說道:“至於是從何得知,道友不必多問,我自有知道的辦法!”

    許飛娘見問不出來,也不再隱瞞自己的心思,神色落寞的對綠袍說道:“雖不知老祖是從何得知飛娘的心思,但是這些年飛娘已經竭盡所能扮演一個改過自新的角色,騙取峨眉派的信任,連飛娘以前的一些朋友都被飛娘瞞過,他們都說飛娘忘恩負義。可是他們又怎麼知道飛娘這些年的臥薪嘗膽之苦!”

    綠袍聽得此言,呵呵一笑,順便丟下一個重磅炸彈:“可惜你這些年的苦心卻是盡皆白費,正道幾位宗師全部知曉你的行藏。不但你的心思他們知道,而且這些年還是他們縱容你秘密的和那些旁門左道之人接觸。”

    一石激起千層浪。許飛娘聽了這話,頓時吃了一驚,失魂落魄地說道:“不可能,不可能!……”

    綠袍淡淡地說道:“怎麼不可能,老祖我有何必騙你!”

    許飛娘定了定心神,顫聲問道:“既然那些正道之人知道飛娘的心思,為何不下手剷除飛娘?”雖然許飛娘已經隱隱有了猜測,但是她還是不敢相信。

    綠袍沉聲說道:“為了什麼,還能為了什麼。我也知你與妙一夫人走得頗近,故此又這般信心。正派之所以沒有取你性命,一來你隱居五十年未曾作惡,二來便是將來還要仰仗你出山,四處拉攏旁門左道中人與其做對。方便其將所有不是正道中人一網打盡。如此一來,峨嵋派三次鬥劍,便可省事不少。你可知曉,將來你實際所要做的,峨嵋派盡皆算計在內。”

    許飛娘聞聽此言,頓時跌坐在石椅上,呆呆的看著前方,雙眼無神,不知道看向何方,一副受到極大打擊的樣子。綠袍在心中嘆了一口氣:“這許飛娘也是一個可憐人,連老天也不幫她!最後還是死在了正道的手中。不過既然老祖我生在這個世上,就要扭轉那不可更改的命運,看看是'人定勝天'還是'天意難違'!”

    許飛娘呆了一陣慢慢的,臉上充斥著絕望的神色。也是,無論誰知道自己幾十年的良苦用心期望報仇,將來最後結果卻是為仇人作了嫁衣,都會是這般的絕望表情。

    忽然,許飛娘想到了什麼,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看著綠袍充滿希冀的問道:“既然老祖知道這麼清楚,肯定有辦法,還請老祖教我!”

    綠袍心中一喜,知道許飛娘已經開始倒向自己,拉攏了許飛娘,以後對抗峨眉派就有了許多資本。

    綠袍裝作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非是我不幫你,而是僅憑你我二人,想要對抗峨眉派那無異於癡人說夢!”言下之意就是希望許飛娘能夠拉攏一些交好的旁門左道。

    許飛娘也知道,自己最大的作用就是交遊廣闊。但是許飛娘也提出了一些為難之處:“老祖,飛娘認識的那些旁門左道之人雖然會為飛娘助拳。但是想要讓他們聚集起來一起對抗峨眉派那是不可能的事!”

    綠袍想了一下,說道:“未必,只要能拿出打動他們的利益,想來他們也能與我等助拳。我來找許道友是想藉助許道友的人脈交際,以後對抗峨眉派也有個資本。 ”

    許飛娘聽到綠袍的話,心中頓時燃起了無限希望。許飛娘現在是只能抓住綠袍這根救命稻草了,要不然,她連報仇的指望都沒有。

    “我等又有和利益可讓他們相助我等?”許飛娘遍思己身,想不出有什麼利益能打動那些個旁門高人。

    “不然,天道功德如何?飛升正果如何?”綠袍聞言笑道。

    許飛娘聞言,悚然一驚。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5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