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網遊】網遊之全球在線 作者:笙簫劍客 (已完成)

 
daya 2017-4-3 05:05:40 發表於 遊戲競技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57 2762206
daya 發表於 2017-10-7 00:04
第一千零七十章 大周王朝


「系統公告:恭喜玩家帝塵,成功建立大周王朝,年號建元,成為華夏區第二名登基為王的領主,特獎勵功勛值八萬點,聲望值十五萬點,金幣三百萬枚,賜予特殊獎勵一項,恭喜玩家!」

……

公告一出,華夏區揭開新的一頁。

歐陽朔對此已有心理準備,因為早在三天前帝塵就廣發請帖,邀請各路大佬參加登基大典,大夏也在受邀之列。

歐陽朔沒去,只是由鴻臚寺卿張儀帶隊前去參加典禮。

東瀛之戰的餘波尚未散去,雖然四大家族發動大量水軍,企圖為邯鄲城洗白,終究還是在玩家群體中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因而大周王朝的登基大典,比大夏冷清太多。

即便如此,隨著大周王朝的建立,對邯鄲城,對四大家族,對原【炎黃盟】而言,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他們之間的融合,達到一個全新高度,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

就在登基當天,帝塵以周王名義,敕封雄霸為吳侯,戰狼為齊侯,春申君為楚侯,殺破軍跟飄零幻兩人則只封了一等伯爵。

大周格局由此定鼎。

帝塵選的國號也非常有意思,「周」是三個上古國號之一,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歐陽朔之前就曾猶豫要不要襲用此國號。

「周天子」又有天下共主之意,可見帝塵野心不滅。

再有一點,周朝實施的是分封制,眼下敕封雄霸、戰狼以及春申君三人為侯,可見大周王朝格局將沿襲周朝的分封制。

「就是不知道,會不會出現又一個春秋戰國。」

…………

七月十日下午,大理。

許是呼應大周開朝立國,大夏在大理城的佈置正式收網。

大理國太子段譽以監國身份,公佈了先皇遇刺一案的調查結果,凶手直指異人皇子段宏。因為鐵證如山,段宏無可辯駁。

消息一出,朝野震動。大理禁軍終於不再無動於衷,在段譽指揮下,將段宏家族之人悉數抓拿歸案,擇日處斬。

段宏等人想通過傳送陣逃走,殊不知早就被【落葉盟】堵住。

歐陽朔很少下這樣的狠手,此次屠滅段宏家族,一是消解此前的恩怨,二則也是借此對白銀之手提出一個警告。

對依附白銀之手的世家同樣是一個警告,「想要站到大夏對立面,就要做好被抄家滅門的準備。這樣的風險,他們是否承擔得起?!」

七月十一日。

順利翦除段宏一族之後,就在大理國朝臣以為,段譽要順勢登基之時,段譽卻突然宣佈一個消息,「承先皇之意,自願退位讓賢,歸附於大夏。」

消息一出,又是好一番波瀾。

好在大夏這邊早有準備,歐陽朔親赴大理,在內閣首輔姜尚的主持下,在原大理國文武百官的注視下,舉行了正式的退位讓賢儀式。

段譽獻上大理國玉璽跟國書,歐陽朔則賜予段譽大理侯印璽跟聖旨。

一進一出,君臣關係就此確定。

眼見大理段氏都認輸,作為臣子,他們又能說什麼呢。更何況這還是先皇遺願,就算有人不願,也無法出言反對。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接下來一段時間,姜尚跟杜如晦都會留在大理,一個負責安撫原大理文武百官,一個負責整編大理禁軍。

…………

七月十五日,雲南總督白樺即將啟程前往大理。

雲南總督衙門也將遷至大理。

離開之前,在白樺書房,明月照大江跟白樺之間有過一段對話。

明月照大江問:「妹妹,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白樺站在窗邊,沉默不語。

明月照大江見了,遲疑一下,還是說道:「外面可是有傳言,說歐陽自從登基為王,心思難測,對你們這些盟友多有防範。眼下讓你離開靈犀城,其中用意,實在讓人不安,你不能不沒點準備啊。」

「哥哥!」

白樺突然打斷了明月照大江,幽幽說了一句,「哥哥認為,如果我們之前不跟大夏結盟,靈犀城會是怎樣一個結局?」

「這……」

明月照大江一時語塞。

白樺自顧說道:「不妄自菲薄地說,在華夏區,我自認不比哪位領主差。可眼下的荒野是個什麼格局?連不可一世的邯鄲六霸最終都要抱團取暖。華夏區上萬領主,大浪淘沙,最終存活下來的不過區區三位。以大夏之發展態勢,倘若沒有當初的結盟,我們怕已經是一無所有。」

明月照大江默默無言。

「我們應該慶幸當初的選擇。」白樺臉上閃過一絲追憶,「雖然不在一起,但是你,我,紫羅蘭,紅鷹跟青衣,都找到了各自的舞台。」

「這樣的成就與地位,不知有多少人羨慕。」

明月照大江見此,訕笑說道:「瞧你說的,我也不是真的就懷疑歐陽,只是提醒你一下。既然你心中有數,我也就放心了。」

白樺轉身,看了哥哥一眼,微笑說道:「我知道哥哥是好心。」

「只是一點。」白樺似乎要將明月照大江看透,幽幽說道:「眼下之大夏,內部錯綜複雜,暗潮湧動,還望哥哥能不忘初心,不被他人利用才是。」

「我知道。」

明月照大江緊緊握住拳頭。

是啊,眼下之大夏,已然是一頭令全球玩家都敬畏的巨獸,牽扯上千萬人的利益。身處這樣的利益漩渦之中,誰又能真的獨善其身。

白樺再次轉身,望著窗外的藍天白雲,輕輕說道:「還請哥哥以及原來的那些舊人,都記住一點,靈犀城早就不在了,我們的歸宿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夏,也只能是大夏。任何不必要的想法,都是非常危險的。」

望著天邊的朵朵白雲,白樺的思緒早已不在此,她看的遠比明月照大江透徹,也對自己的判斷深信不疑。

「不管歲月如何變遷,歐陽,還是原來的那個歐陽。」

那個目光高遠,行事大氣磅礴的男子,絕不是一位會被王座吞噬之人。只有他駕馭王座,沒有王座奴役他的道理。

白樺只期望自己能一直追趕他的腳步,不要掉隊。

永遠!
daya 發表於 2017-10-8 01:18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後一場戰役


大理歸附,除了開啟華夏區王城兼併進程,對大夏而言還有另一重意義。

眼下已經是蓋亞五年七月十五日,距離大夏開朝立國已經過去一年有餘,將大夏王朝晉陞大夏皇朝,也早已提上歐陽朔的日程。

歐陽朔盤點了一下,隨著大理歸附,晉陞皇朝的九項基礎條件中,大夏王朝已經滿足七項,只剩下「條件3」跟「條件9」。

條件3:王朝至少佔領本區三分之一以上的領土。

按蓋亞制定的規則,吐蕃、西夏、西突厥、蒙古國以及金國均屬於華夏區領地,意味著大夏雖然已經打下整個南部地區,更是在海外大面積開疆拓土,至少還需要拿下吐蕃、西突厥、蒙古國以及金國中的一個,才算達標。

蒙古國跟西突厥暫且不提,最合適的就是吐蕃跟金國。

歐陽朔已經將目標鎖定為金國,指示北疆軍統領岳飛,在整編軍隊的同時,加大對金國的偵查力度,爭取年前打下金國。

條件9:至少擁有一件晉國秘寶。

這是最讓歐陽朔頭疼的一項條件,他雖然已經得到【禹皇佩】,卻不知怎樣才能觸發九鼎任務,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當然,歐陽朔相信蓋亞不會整出一個無解的任務,只能耐心等待。

…………

接下來的一週,歐陽朔並未呆在都城,而是分別前往新佔領的北疆行省、河內行省以及暹羅國巡查,慰問前線將士,安撫當地士族豪強,穩定民心。

在此期間,大夏開啟了新一輪的移民計畫。

歐陽朔的目標是,將華夏區七成以上玩家納入大夏治下,因而這一輪的移民規模最是浩大,要求也相對較低。

大夏此番準備引進一千五百萬玩家,定居大夏各郡縣。

尤其是鼓勵玩家前往河內、江戶、漢城、萬象、金邊以及曼谷等六座王城定居,借助一座座王城衛星城,開拓地底世界。

對定居大理的玩家,朝廷也給予適當疏散,緩解大理的人口壓力。

相比秦、漢、蜀、隋、唐以及宋等NPC王朝,大夏不僅更加強大、繁華,而且更懂玩家,為他們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到大夏定居早就不是什麼為難之事。

等到此輪移民結束,加上原大理玩家,生活在大夏治下的華夏玩家就將達四千萬人之巨,佔據華夏區小半壁江山。

如此一來,大夏之地位就將更加牢不可破。

…………

七月二十二日,就在歐陽朔巡查暹羅時,一則系統公告打亂了歐陽朔的計畫,讓他不得不匆匆結束暹羅之行,返回都城。

「系統公告:恭喜玩家鳳囚凰成為華夏區第三名升級到都城的領主,獎勵功勛值八萬點,恭喜玩家!」

……

「世界公告:恭喜華夏區玩家鳳囚凰成為全球第九名升級到都城的領主,獎勵功勛值五萬點,聲望值十萬點,恭喜玩家!」

……

「系統公告:華夏區領地悉數晉陞為都城,觸發戰役系統,第十場戰役【清滅明之戰】將於三天後正式開啟,敬請期待。友情提示:清滅明之戰為非強制性戰役情景任務,只有晉陞為都城的領地才有資格報名參加。」

……

聽到戰役名稱,歐陽朔就知道,這該是中國區最後一場戰役了。此戰過後,最後兩個王朝——明朝跟清朝,就將齊齊現身荒野,加入歷史進程。

「還真是……」

歐陽朔苦笑搖頭,這樣一來,不管北疆軍如何備戰,都免不了要受金國跟京都郡兩面夾擊之苦了。

蓋亞在系統公告中說的很清楚,觸發戰役的條件是華夏區領地悉數晉陞為都城,而非晉陞第三座都城。

由此可見,倘若丹陽城、霸王城以及赤血城沒併入大周,華夏區最後一場戰役怕是還有拖很長一段時間。

蓋亞用十場戰役來囊述華夏曆史,也算是用心良苦。

具體到這一場戰役,又有很多看點。首要一點,戰役名稱【清滅明之戰】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明朝不是被清朝滅了,而是被李自成滅了。

公元一六四四年,明崇禎十七年三月,聲威日壯的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克京師,崇禎帝自縊於煤山,標誌著統治華夏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滅。

至於其後的明朝殘餘,則稱之為南明政權。

彼時的華夏大地實則有著四方勢力,其中之一就是女真人皇太極建立的大清,控制的兵力共二十餘萬,控制的地區僅為關外的遼東和京畿附近。

鎮守山海關的正是平西伯吳三桂。

除大清外,建業的南明弘光政權,豫陝的闖王李自成大順政權,以及四川的張獻忠大西政權,其兵力均超過清軍,且佔據著南方及西北全部。

清兵入關前夕,皇太極突然駕崩。

攝政王多爾袞審時度勢,制定先收西北,後定東南的戰略方針,即集中兵力,先鞏固燕京周邊地區的同時,向西北進攻威脅最大的李自成大順軍;將其攻滅後,以廣大北方為依託,向東南進攻南明,以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

因此歐陽朔理解的【清滅明之戰】,應該是清滅南明之戰。

跟蒙元大軍一樣,為了維持其統治,推行其文化,頒發「剃髮令」,清軍在華夏大地製造過無法計數的屠城慘案,殺害百姓數以千萬計。

剃髮令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最為慘絕人寰的當屬「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大屠殺,使得華夏人口銳減,很多地區變成「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的恐怖場面。

揚州十日又稱揚州屠城,是指史可法率領揚州軍民阻擋清軍南侵守衛戰失敗之後,清軍對揚州城內百姓展開的大屠殺。

當時倖存者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中和明末史學家計六奇的《明季南略》記載,屠殺共持續十日,故名「揚州十日」。

揚州在激烈抵抗後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

幾世繁華的揚州城是時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前後左右,處處焚灼,城中積屍如亂麻。

揚州百姓除少數破城前逃出和個別在清軍入城後隱蔽較深倖免於難者以外,幾乎全部慘遭屠殺,僅被和尚收殮的屍體就超八十萬具。

在文字獄盛行的清朝時期,所有關於揚州屠城的記載隨著清軍入主漢地之後被刻意掩蓋,導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對此屠殺事件一無所知。

嘉定三屠發生在公元一六四五年,清軍攻破嘉定後,三次對城中百姓進行大屠殺。彼時清軍頒布剃髮令,嘉定百姓拒不從命,鄉紳侯峒曾帶領嘉定紳民起義反清,清吳淞總兵李成棟立即領兵五千來攻。

嘉定城破,李成棟下令屠城。

百姓之中,懸樑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斷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無法計數,骨肉狼籍。

城中婦女慘遭強(和諧),如遇抵抗,軍士就用長釘把抵抗婦女的雙手釘在門板上,然後再肆行奸(和)淫(諧)。

大屠殺持續了一天,直到屍體堵塞了河流,大約有三萬多人遇害。

其後,李成棟率軍離開嘉定城。

但嘉定城的劫難仍然沒有結束,李成棟大屠殺後的三四天,僥倖逃脫的嘉定倖存者開始溜回城裡。

他們回城後,在一個叫做朱瑛的義士領導下,重新集結起來,共兩千多人。朱瑛領導著倖存者在這座殘破的城市展開了一場反屠殺運動,處死了歸降清軍的漢奸和清軍委派的官吏。

李成棟又領著軍士直殺入城裡,把許多還在睡夢中的居民殺個精光,積屍成丘,然後放火焚屍。清軍殺得興起,嘉定又慘遭「二屠」。

二十多天后,原來南明的一個名叫吳之番的將軍率餘部猛攻嘉定城,周邊民眾也紛紛響應,殺得城內清兵大潰出逃。

不久,李成棟整軍反撲,把吳之番數百士兵砍殺殆盡,順帶又屠殺了近二萬剛剛到嘉定避亂的民眾,血流成渠,是為著名的「嘉定三屠」。

清軍往往以「惡其反側」等藉口將來降軍、民屠戮一空,膽敢反抗的百姓幾被殺盡,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順服的奴才。

此外,滿清又殺苗民一百萬,殺回民數百萬,把漠北蒙古的准葛爾部落殺到只留最後一個幼童,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殘忍。
daya 發表於 2017-10-8 17:42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氣節


七月二十五日,山海城。

轉眼之間,華夏區最後一場戰役就將開場。大夏此番出征的十萬大軍跟崖山之戰一樣,包括皇家艦隊,禁衛軍第四軍團以及三千神武衛。

除此之外,歐陽朔還欽點飛熊軍統領李靖以及資政閣學士賈詡隨軍出征,他隱隱預感道,這場戰役並不簡單。

上午九點,系統公告準時響起。

「系統公告:公元1645年,清順治二年,大清在消滅大順政權之後,轉道南下,進攻南明弘光政權,雙方鏖戰數月,最終以弘光政權滅亡告結。第十場史詩戰役——清滅明之戰,正式開啟!」

……

檢測參戰條件,指定參戰部隊……

「系統提示:史詩戰役清滅明之戰劃分為清朝陣營和明朝陣營,請玩家選擇陣營!特別提示:如果選擇歷史戰敗陣營,逆轉歷史結局,本陣營玩家將會獲得額外的豐厚獎勵,請玩家謹慎選擇!」

「選擇明朝陣營!」

「系統提示:陣營選擇完畢,傳送開始!」

經歷一陣短暫的天旋地轉之後,歐陽朔一行出現在戰場。

「系統提示:歡迎玩家豈曰無衣降臨明朝陣營大本營——建業。」

剛一現身,歐陽朔就看到對面的鳳囚凰,打趣說道:「這次你可是主角。」

鳳囚凰攤了攤手,無辜說道:「我也不知道會觸發戰役啊。」隨即擔心問道,「突然爆發戰役,不會影響到大夏在北地的部署吧?」

歐陽朔擺了擺手,笑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管他作甚。」

「說的也是。」鳳囚凰隨即揭過不提。

遊戲至今,兩人也算是經歷過大風大浪了,這麼一點意外還不至於讓他們手忙腳亂。方才的對話,調侃大於實際。

就在歐陽朔跟鳳囚凰匯合之後,耳邊傳來一陣陣戰役公告。

「戰役公告:清滅明之戰共三位領主參與,總兵力三十萬。清朝陣營共一位領主,總兵力十萬;明朝陣營共兩位領主,總兵力二十萬。」

……

這是最冷清,也是最公允的一場戰役了。三位領主不分上下,各統兵十萬,即將在戰役地圖展開廝殺。

至於帝塵選擇清朝陣營,歐陽朔是一點也不意外。

一則經歷了安史之亂,帝塵怕是一百個不願意跟歐陽朔同處一個陣營,因為毫無存在感啊。二則帝塵怕是也存了跟清朝拉近關係的考量。

清滅明之戰突然爆發,無疑給了大周聯合京都郡,制衡北疆行省的一個機會。退一萬步說,戰役陣營選擇本就無關善惡,帝塵又豈會遲疑。

「戰役公告:清朝陣營因為兵力弱於明朝陣營一方,根據戰役規則,清朝陣營自動獲得部隊防禦提升45%的增益加成。」

……

一挑二,十萬對峙二十萬,帝塵這次怕是有些壓力,好在蓋亞永遠是如此公允,一下讓大周十萬部隊獲得45%的防禦加成。

僅憑此一點,大周軍的損傷就要減半。

「戰役公告:根據爵位和功勛值檢測結果,清朝陣營異人代表為帝塵,公爵。清朝陣營異人代表為豈曰無衣,王爵。」

……

這都成慣例了。

戰役公告結束,歐陽朔這才有空觀察他們所處環境。

二十萬大軍現身之地位於建業城外西大營,再往西行兩里,就是奔流不息的浩浩長江。順長江而下,不過百餘里,就是主戰場之一的揚州。

江淮流域歷來是南方地區的天然屏障,淮河位於長江跟黃河之間,流至揚州江都區,經三江營注入長江。

自古守江必守淮,淮河流域的丟失,對於南明來說是致命的。因為長江是天然的運輸線,如果戰線就在長江邊上,那麼北方和南方都可以靠長江運兵運物資,長江天險為雙方共有,南方可沒什麼優勢。

而一旦南方能守住淮河,那麼長江就是南方政權獨佔的運輸線,在運輸靠腳力畜力的年代,可以利用船運,那麼在後勤方面就是天大的優勢了。

還有一點,在江淮地區沒有建立鞏固統治的情況下,清軍一旦過長江深入,就是陷入背靠長江,無路可退的絕地。

打贏還好說,打不贏的話江北也有敵人,前有強敵後無退路,那就只能跳江了。而一旦江淮被清軍佔領,則千里長江防線可從任意一點突破,即使一次失敗也可及時退回江北,無所損失。

反過來南明軍則會非常頭大,因為戰線太長,完全不可能守住整條防線。一個疏忽,一個失敗,或者某個關鍵地方的守軍叛變投降,清軍立刻就是百萬雄師下江南的態勢了。

歷史上清軍攻破揚州,拿下淮河流域,一下就進入長江,沒了天然屏障,建業失守也就再正常不過。

史實也卻是如此。

順治二年正月,多鐸由西安轉兵東南,進攻弘光政權。三月,清軍攻佔歸德;四月,分兵進攻徐州、亳州,兵鋒直指兩淮。

明督師史可法於揚州指揮軍民拚死抵抗,堅守十天,後城破被殺。

此後,清軍幾乎未遇抵抗。五月,清軍渡過長江,佔領建業,在蕪湖俘獲朱由崧,弘光政權亡。

此戰前後歷時不到半年,唯一的閃光點就是揚州之戰。

「就是不知道揚州可還在。」歐陽朔目光悠悠,雖然有些自欺欺人,如果可能的話,歐陽朔終究還是不希望「揚州十日」再次重演。

「走,進城!」

將部隊交給李靖、郭子儀等人安置,歐陽朔帶著神武衛,並同鳳囚凰一道,在軍營守將的帶領下進入建業。

大順覆滅,清軍南下,暴行纍纍。此時的建業城已是人心惶惶,既有慷慨悲歌的熱血之士,自然也就不乏各懷鬼胎的投降派。

翻閱歷史,最讓歐陽朔印象深刻的一個投降派,非當朝禮部尚書錢謙益莫屬。此人作為江南士族領袖,骨頭之軟,之賤,讓人匪夷所思。

順治二年五月,清軍近逼建業。

柳如是勸錢謙益殉國,錢謙益謝以不能,五月十五日,錢謙益不僅腆顏迎降,而且連發也提前剃了。

而其時,與錢謙益交好的河南巡撫越其傑,河南參政兵備道袁樞俱誓不仕清,相繼鬱鬱絕食而卒。

作為士族領袖無恥到如此程度,其氣節自然是沒有的。
daya 發表於 2017-10-8 17:43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攝政王


毫無氣節的錢謙益,不過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亡明者,既不是李自成的大順,也不是多爾袞攝政的大清,而是明朝自身。

明朝中後期,黨爭四起,東林黨作亂,互相傾軋。

崇禎上吊後,太子當時並未按照祖制在建業監國,導致崇禎一死,太子和崇禎親子全部被俘,皇位只能按照兄終弟及的規制來傳承。

當時包過第一人選福王,史可法等人支持的桂王,以及東林黨支持的潞王。三王和他們的支持者爭相鬥爭,好不熱鬧,全然不顧北方形式,給了大清充足的時間在華北站穩腳跟,掃蕩大順軍。

最終福王爭取到了建業政權主要武裝力量江北四鎮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和劉澤清的支持,成為勝利者,登基稱帝,史稱弘光帝。

朱由崧求助於四鎮軍閥擁立,對以後的局勢變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最直接的作用即是使他得償心願,順利地登上至尊寶座,而間接影響則是江北諸鎮以「天子恩人」,「從龍元勛」自居。

建業從皇帝到重臣,再沒有人可以控制這支飛揚跋扈的軍隊,從此開了南明軍閥勳鎮勢力尾大不掉的濫觴。

高傑與黃得功、劉良佐等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其部下各懷心事,卻不乏良將猛士。倘若朱由崧稍有他祖上太祖,成祖的權謀閱歷,只要駕馭得當,完全可以在仰仗四鎮擁立之時,施加手段影響,使四鎮為己所用。

可惜,朱由崧繼承了乃父的心寬體胖,卻沒有繼承乃祖的雄才武略。

因為內鬥,揚州之戰時史可法堅守城池,江北四鎮卻作壁上觀,不施以援手,最終釀成「揚州十日」的歷史慘劇。

建業失陷後,又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撫州的益王朱慈炲、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等監國政權先後建立,不過是都是曇花一現,數天就告結束。

去皇宮的路上,歐陽朔跟鳳囚凰探討戰役形勢,說道:「此戰想要逆轉戰局,僅憑我們帶來的二十萬大軍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借助原住民大軍。」

「江北四鎮,大順軍殘部,乃至大西軍,都是可以爭取的對象。」

鳳囚凰也非一無所知,問道:「這些傢伙心思各異,能聽我們的嗎?」

「自然不會!」

歐陽朔可沒自大到能夠在戰役地圖,王霸之氣外露,諸路軍閥納頭便拜。在戰役地圖,可沒人鳥他這個夏王。

「想要收服群撩,一則手中要有軍隊,二十萬大軍就是我們最大的籌碼。二則要有拿得出手的戰績,不露一手,他們又怎會信服。」

頓了一下,歐陽朔接著說道:「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打出一面旗幟,讓諸路軍閥能暫且放心內鬥,一致討伐清軍。」

鳳囚凰道:「這可不容易。」

「是不容易。」歐陽朔頷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沒太多時間耗在此,也只能剛柔並濟,必要時,還是要使一些雷霆手段才行。」

「你看著辦吧!」鳳囚凰很是乾脆,唯歐陽朔馬首是瞻。

歐陽朔聽了,好笑地搖了搖頭,他可是聽說,這位華夏區碩果僅存的女領主,很快就是華夏區第一位女王,在河東行省可沒少行霹靂手段。

說話間,兩人已經進入皇宮。

大殿之上,弘光帝端坐王座,卻無多少意氣風發之意。堂下文武百官望向他們的眼神也是各異,有警惕的,有探究的,有熱切的,不一而足。

「一鍋大雜燴!」

歐陽朔下了這麼一個結論。在文官前首,歐陽朔見到了那位臭名昭著的禮部尚書錢謙益,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此人不死,歐陽朔枉來一趟了。

接下來,歐陽朔跟弘光帝之間的奏對,看似波瀾不驚,實則讓一眾大臣聽了心潮起伏,面面相覷。

歐陽朔承認弘光帝的正統,也願意維護以及捍衛這個正統,使麾下二十萬異人軍團,成為弘光帝對抗江北四鎮的最大籌碼。

這便是歐陽朔的高明之處了。

南明政權更迭頻繁,互相傾軋,原因之一,就是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權威,統攝四方,這才給了其他宵小之輩可供發揮的空間。

倘若歐陽朔一上來,就照搬安史之亂或者崖山之戰的做法,或行廢立之事,或將弘光帝晾在一邊,另起爐灶,只會加劇內部傾軋,於事無補。

有句古話說的好,「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歐陽朔只有先穩住弘光帝,將其捧的高高的,才能實現自身的戰略意圖。他這麼做還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弘光帝雖無甚雄才武略,總算不是一個蠢人。

果然,收到歐陽朔的「效忠」,弘光帝龍顏大悅,立即投桃報李,直接敕封歐陽朔為南明攝政王,掌管百官。

鳳囚凰見了,只有歎服。

…………

覲見之後,朝廷敕封歐陽朔為攝政王的消息就傳遍大江南北。

「這到有趣了!」

大清有個攝政王多爾袞,南明有個攝政王異人歐陽朔,兩者之間的對抗,不知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就在各路軍閥以為,新上任的攝政王會來一場「新官上任三把火」,燒一燒江北四鎮,或者整頓一下朝局時,歐陽朔卻毫無動靜。

弘光帝賜予歐陽朔的府邸門口,停了一排排馬車,都是趕著來拜見攝政王的,其中既有真心報國之士,也有像錢謙益這樣的投機之人。

可不管是誰,統統吃了閉門羹。

守衛府邸的神武衛身上散發出來的凶悍之氣,以及隱隱流露出的殺伐跟血腥味,讓來訪者望而卻步,沒人敢放肆。

這讓小心以對的高傑以及黃得功等軍閥更加惴惴不安,以為攝政王這是在憋大招,準備將他們一網打盡呢。

不怪高傑等人如此緊張,歐陽朔的這個攝政王可不是尋常之人,其權威也不來自弘光帝的敕封,而是來自他身後的二十萬大軍。

雖然不知戰力如何,可僅憑其鼎盛軍容,就足以讓人心中發怵。面對這樣一位對手,高傑等人怎能不小心。

就在外界猜測不斷時,在府邸之中,歐陽朔主持召開軍務會議。
daya 發表於 2017-10-9 14:29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明可亡,國不可滅


參加軍議的包括李靖,賈詡,惡來,皇家艦隊水師提督周瑜,烈焰軍統領郭子儀以及烈焰軍第四軍團軍團長周勃。

陣容豪華。

互相間有合作過的,也有第一次合作的。尤其是李靖,只跟惡來在剛結束的高麗之戰有過合作,算是熟悉,對其他將領就一知半解了。

周瑜統率的皇家艦隊目前停靠在長江邊,隨時可以出征。

現在說話的是歐陽朔,「按兵部傳來的訊息,清軍多鐸部的先頭部隊在尼堪的指揮下,已經在距揚州二十里處紮營。這是最關鍵的一戰,不容有失,軍議結束,大軍就要立即增援揚州。」

「不出意外的話,大周王朝的十萬大軍應該也會隨行。再算上多鐸部十萬大軍以及固山額真準塔部的五萬大軍,以及可預計的降軍,此戰並不輕鬆。」

說到這,歐陽朔就對江北四鎮怨念滿滿。

額山固真準塔部兵臨淮安城之時,東平伯,總兵劉澤清已望風而逃;靖南伯,總兵黃得功尚在銅陵;廣昌伯,總兵劉良左率部逃至建業。

至於興平伯,總兵高傑部,除了副總兵莊子固尚在徐州以南駐紮外,其他諸將如副總兵李成棟,副將楊繩武皆率部棄城南逃。

清多鐸部的先頭部隊在尼堪的指揮下,每日推進五十里,直趨揚州,當史可法「邀令諸將回援」揚州時,僅有總兵劉肇基率部4000人,副總兵莊子固率部700人而至,整個揚州守軍不足一萬之數。

如此也就意味著,異人軍團需單獨對抗清軍二十五萬大軍。如果二十萬大軍悉數上陣,未嘗不能一戰,關鍵是還有留一支部隊鎮守建業。

歐陽朔雖被封為攝政王,可身邊沒有軍隊,那也是站不穩腳跟的,遠的不說,一旦異人軍團悉數撤走,逃至建業的劉良左部就會起幺蛾子。

再有一點,歐陽朔還要負責在建業為大軍籌措糧草。成立不久的南明實則是個爛攤子,國庫空虛,根本支撐不起這樣一場大戰。

唯一的辦法就是「打土豪」了,這就又要有軍隊協助。

粗略估算,此番增援揚州之大軍,算上皇家艦隊,也不能超過十五萬之數,必須留五萬精銳坐鎮建業。

商量之下,歐陽朔決定由郭子儀率領十萬烈焰軍,會同周瑜統率的皇家艦隊以及惡來率領的三萬大夏禁衛軍北上。

剩下的四萬禁軍暫且由李靖統領,會同三千神武衛,共同坐鎮建業。

臨行前,歐陽朔囑咐說道:「揚州之戰雖是關鍵一戰,可也只是第一戰,保住揚州之後,才是全面反擊大清之時。」

「諾!」

郭子儀、周瑜以及惡來等將,一一行禮告辭。

…………

長江邊,望著漸漸遠去的大軍,歐陽朔眼神悠悠。

「不知道可還來得及。」

歷史上的揚州之戰,多鐸部前鋒並未急著攻城,甚至就在多鐸部主力抵達揚州城外,將揚州圍的水洩不通時,都未立即開戰。

原因很簡單,清軍八旗軍以騎兵為主,並不適合攻城,他們要等神機營運輸的紅夷大炮抵達戰場,才會開始攻城。

事實證明,本就不算堅城的揚州,在紅夷大炮的轟擊下只堅守了一天一夜就宣告淪陷,一點兒都不堅挺。

史可法此人氣節可佳,但論能力,那還真有待商榷,指望不上。

現在有帝塵的加入,揚州之戰就存在很多變數。不管如何,歐陽朔也只能選擇信任郭子儀等將領,在戰場上隨機應變。

「回吧,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呢。」

歐陽朔收回視線,騎著小青朝城內走去。

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歐陽朔要率領南明逆襲成功,首要一條,就要清除南明內部的投降派,來一場小範圍的清洗。

此次隨歐陽朔現身戰役地圖的,除大軍之外,還有一支特別行動小組,那是歐陽朔從山海衛特意調來的精幹細作。

安史之亂時,歐陽朔就吃了身邊無細作之虧。

昨天開始,山海衛細作就已經行動起來,在弘光帝的配合下,按照歷史記載,將偵查重點放在軟骨頭士族身上。

禮部尚書錢謙益,自然是首當其衝。

為了不引起巨大震盪,也堵住外界悠悠之口,說他歐陽朔剛一攝政,就排除異己,黨同伐異,在動手之前,山海衛需要蒐集足夠的證據。

或是跟大清往來密函,或是平日貪贓枉法之舉。

只要行為不點,都能作為歐陽朔「滅門抄家」之實證,快刀斬亂麻地為前線大軍籌措糧草,震懾宵小之輩。

話又說回來,這些士族大臣有幾位身家清白的,那還不是一查一個准。一切調查取證,都是秘密進行,歐陽朔可不願打草驚蛇。

除此之外,歐陽朔還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以南明攝政王的名義,給四川大西國皇帝張獻忠去信,言明一條,「南明可亡,但華夏不能滅,此為雙方合作之基礎,望仔細斟酌。」

提起張獻忠,也是一位傳奇人物。

這位跟闖王李自成齊名的明末農民軍領袖,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著父親做小生意,販賣紅棗。

張獻忠當過捕快,後又來到延綏鎮當一名邊兵。

此人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為此幾乎丟了性命。

崇禎年間,張獻忠組織農民軍起義,公元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年號大順。

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西充鳳凰山被流矢擊中而死。

說起來,李自成跟張獻忠這一對明末梟雄死的都有些冤。張獻忠就不說了,此前經歷大小戰役不計其數,偏偏在跟清軍大戰時,被流矢擊中而死。

何其離奇!

李自成也是一樣。

公元1645年五月初,大順軍到達湖北通城九宮山麓時,李自成率輕騎20餘人登山探路,被當地民兵武裝姜大眼殺死,屍首秘密埋葬。

冤不冤?

一代闖王,竟在探路時被一群民兵給辦了。

冥冥之中似乎有天意。

李自成跟張獻忠這一對起義軍領袖,在對抗明朝時那叫一個風雲際會,轉戰數千里,縱橫捭闔,征戰無數,都活的好好的。

可一旦跟清軍對上,就一個個衰神附體,莫名其妙地死去。

大清「撿漏之王」、「補刀之王」的名號,可謂名副其實。歷史有時就是這般巧合,倘若李自成跟張獻忠不是這樣死去,或許又是另外一番局面。

張獻忠反明,可也抗清,並非錢謙益、劉澤清一類的投降派。

就是在張獻忠死後,他的部將孫可望等人率領大西軍向南轉移,與南明聯合共同抗擊清軍,轉戰西南各省,堅持了近二十年,直到清朝的康熙初年。

基於此,歐陽朔才有信心說服張獻忠。
daya 發表於 2017-10-9 23:11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揚州失陷


歐陽朔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派人聯絡大順軍殘部。

跟大西軍一樣,大順軍在李自成身亡之後,餘部在李過、郝搖旗、高夫人等人率領下,後與南明聯合繼續抗清。

威名赫赫的「夔東十三家」,就是以大順軍餘部為主體。

對江北四鎮,歐陽朔暫且還是做冷處理,不做任何逼迫。想來只要高傑等人還有點腦子,就不會在揚州之戰結束之前,輕易下注,投降清朝。

以二十萬異人軍團為中樞,聯合江北四鎮,大西軍跟大順軍餘部,組成一條橫貫東西的統一戰線,對清朝發起反撲,就是歐陽朔的目的。

未免引起張獻忠等人的戒備,歐陽朔甚至不謀求聯合指揮權,只互相聯絡好用兵時間,兵分數路,同時北上。

前提是,揚州之戰異人軍團要證明自己。

…………

戰役第三天,揚州城。

郭子儀部還在趕往揚州城的途中,清軍多鐸部以及帝塵統領的十萬異人軍團,已經先一步抵達揚州城外,將揚州城圍了個水洩不通。

終究還是沒趕上。

不僅如此,帝塵似乎有先知先覺,竟然帶來百餘門火炮。這下好了,清軍根本不用等神機營,剛一圍城,就在一片炮火之中,對揚州城開戰。

「轟!轟!轟!」

因為有熟知歷史的帝塵在,知道史可法不可能投降,多鐸甚至都不用招降,直接下令攻城。

面對火炮轟擊,揚州土城牆不堪重負,很快坍塌。

城上鼎沸,勢遂不支。

不過短短一上午,揚州城就宣告淪陷。

劉肇基戰死,揚州知府任民育、何剛等壯烈犧牲,史可法自刎而死

歷史似乎再次重演。

所不同者,因為攻城進行的異乎尋常的順利,再加上帝塵從中勸阻,清軍總算沒有屠城,而是開始整備城防,應對即將抵達的郭子儀部。

在這件事情上,帝塵還是很理智的。

一則郭子儀部已經在趕來揚州途中,此時屠城,無異於自掘墳墓。二則帝塵雖是世家子弟,可也還是華夏兒女,不是真的鐵石心腸。

帝塵還年輕,可不像他爺爺那樣,練就一番「銅皮鐵骨」。

…………

「這下麻煩了!」

得知揚州城破的消息,郭子儀下令部隊暫且停下休整。

是夜,中軍營帳。

「軍師以為,接下來該怎麼辦?」郭子儀問計賈詡。

賈詡說道:「揚州城破,江北四鎮隨時都可能投降清軍,局勢對我們很是不利,必須想辦法扭轉。只是以我方十三萬大軍,據守揚州城,尚可一戰。眼下清軍佔據揚州,我們突然從守城方變為攻城方,難啊。」

「……」

郭子儀一頭黑線。

「軍師可有良策?」郭子儀眼巴巴問道。

賈詡倒是不慌不忙,道:「既然攻不下,那就乾脆放棄吧。」

「放棄?」郭子儀皺眉,「軍師的意思,可是以退為進?」

賈詡點頭,「隨行的皇家艦隊乃是一張王牌,有艦隊隨行,我軍大可繞過揚州城,逆淮河而上,拿下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乃長江屏障,繞過清軍主力,郭子儀確實有信心在短時間內收復江淮地區,問題是,「糧草接濟怎麼辦?」

「清軍主力這麼快抵達揚州,後續運糧隊伍可沒這麼快,只要我們行動迅速,有很大把握截獲敵軍糧草,為我所用。」賈詡還真是眼光毒辣,「只要截獲第一批糧草,後續糧草就可就地籌措。」

郭子儀聽了,歎服點頭,只是依然無法釋疑,接著問道:「就算解決了糧草問題,放二十五萬清軍在揚州城,還是大大地不妥。敵軍即可南下,直取建業,也能北上追擊我軍,陷我軍於被動。」

賈詡微微一笑,道:「敵軍窩在揚州城還好,一旦出城,不管北上還是南下,對我們而言,都是機會。」

「怎麼講?」

「倘若清軍南下,直取建業。建業城中有四萬大夏禁軍坐鎮,還有劉良左部在,再依仗建業雄城之利,敵軍絕難像攻打揚州一樣,輕易拿下建業。」

跟揚州不同,建業城頭可也佈置了大量火炮。清軍想像攻打揚州一樣,通過一上午的炮擊就拿下建業,簡直是痴心妄想。

歷史上建業是不戰而降,戰役地圖中有歐陽朔親自坐鎮建業,錢謙益等人又能整出什麼幺蛾子來,絕無投降之理。

郭子儀也認同賈詡的判斷。

「只要建業堅守數天,我軍就能趁勢南下,不僅收回揚州,還能配合建業守軍,對清軍南北夾擊,戰局自然有利於我。」賈詡解釋道。

郭子儀點頭,「倘若清軍北上呢?」

賈詡笑道:「北上就更容易了,北方疆域遼闊,尤其是江淮地區,不過是被清軍剛剛佔領,根基不穩,反清勢力大有人在。我們大可跟清軍玩抓迷藏,分而擊之,等到王上收服大順軍餘部,就是敵軍覆滅之時。」

聽到這,郭子儀終於放下心來。

賈詡接著說道,「我軍繞開揚州城,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趁高傑、劉澤清等江北三鎮投降清軍之前,先以武力,將其壓服,除去一隱患。」

「軍師高見!」

郭子儀起身,遙遙一拜,徹底心悅誠服。

賈詡側身讓過,作為謀士,從建業出發時,賈詡已經在腦海中盤算著各種可能,揚州城淪陷,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故而賈詡才能在短時間內,拿出應對之策。

這便是頂級謀士跟一般謀士的不同之處了,時時謀事在前,並做好最壞的打算,從不臨時抱佛腳。

計議已定,郭子儀也是雷厲風行。

當天夜裡,大軍就連夜拔營,繼續北上,務必在清軍反應過來之前,悄悄繞過揚州城,繼續北上。

當然郭子儀也沒忘記連夜修書一封,將前線戰報詳細報給歐陽朔。

…………

就在郭子儀部連夜北上之時,揚州陷落的消息也開始傳播開來。

眼見清軍勢大,一時間南明上下人心浮動,江北四鎮總兵心裡開始打起小九九,錢謙益等文官也不再前往攝政王府遞拜貼。

山雨欲來,風滿樓。
daya 發表於 2017-10-9 23:11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羞辱


建業。

揚州陷落的消息就像一團巨大的陰雲,籠罩在建業城上空。

隨著消息一同傳播的還有各種各樣的謠言,說什麼「清軍既然攻下揚州,馬上就要殺到建業」,搞得人心惶惶,氣氛緊張至極。

朝堂之上,已經有大臣隱晦提出,為了「百姓安危」可考慮投降之類的喪氣話。歐陽朔這位剛上任的攝政王,自然成為眾矢之的。

就連坐在龍椅上的弘光帝,也是惴惴不安。

望著堂下各懷心思的大臣,早就控制不了朝局的弘光帝眼睛轉來轉去,最終發現,他能仰仗的還就只有歐陽朔一人。

再怎麼說,歐陽朔麾下也還有四萬大軍。

「愛卿以為,該當如何?」弘光帝問。

歐陽朔倒是鎮定,出列說道:「陛下無需擔心,敵軍雖然攻下揚州城,不過是乘人之危,並未跟我軍正面交鋒,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對對對,愛卿說的極是。」

弘光帝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這才想到二十萬異人軍團完好如惜,道:「既如此,還請愛卿速速將大軍調回建業,以為駐防。」

其他大臣也跟著附和,沒有重兵鎮守,他們實在是不放心。

歐陽朔見了,無奈說道:「我軍已有應對之策,還請陛下放心。至於建業安全,有四萬異人軍團會同劉良佐部坐鎮,保管無憂。」

說著,歐陽朔輕輕掃了劉良佐一眼。

劉良佐似乎感知到歐陽朔的目光,臉皮微微抽搐了一下。

「對對對。」

弘光帝雖然不住點頭,只是不敢反駁歐陽朔而已,想了一下,還是小心翼翼地說道:「為安全計,還望愛卿早日調兵回防。」

皇帝做到這份上,也是沒滋沒味了。

歐陽朔見此,終究不忍落弘光帝的面子,點頭應下。只有到底如何佈置,當然還是有前軍自行安排。

他才不相信,憑郭子儀跟賈詡的組合,會破不了一個揚州城。

…………

散朝之後,歐陽朔打道回府。

朝堂上的波瀾終究只是小麻煩,歐陽朔擔心的是,剛聯絡上的大順軍餘部跟大西張獻忠,會因此而受挫。

為了籠絡大順軍餘部,歐陽朔甚至請李靖出馬,親自前往接洽。

「但願他們能有點耐性。」

當天下午,郭子儀的密函就緊急送到歐陽朔手中。看罷,歐陽朔也不得不為賈詡的計謀拍案叫絕。

「這次帶上賈詡,算是做對了。」

有了賈詡之策,歐陽朔心中大安,立即招來山海衛負責人,下令說道:「揚州淪陷,那些小丑必定會上躥下跳,正是蒐集證據的絕佳時機,不可放過。」

「明白!」

事實上,山海衛已經蒐集到一部分證據,只是還有一些狡猾的老狐狸,因為藏的比較深,還沒被山海衛挖出來。

「這一次,我們要一網打盡。」歐陽朔目露寒光。

隨著山海衛的出擊,本就不平靜的建業城,勢必將變得越發暗流湧動。

…………

戰役第五天。

當郭子儀部突然繞過揚州城,出現在淮河上游時,可以想見清軍的詫異與震驚。「他們什麼時候潛過去的?」多鐸很是疑惑。

為了躲避清軍偵查,郭子儀也是費了一番心思的。

同樣只是一上午。

郭子儀部在皇家艦隊的配合下,只一上午就奪回被清軍攻佔的泗州,順道還截獲了清軍準備運往揚州城的糧草,順利實現賈詡預設的戰略目標。

這下輪到清軍難受了。

按多鐸原來的計畫,他是準備在揚州城跟敵軍決戰,殲滅南明異人軍團之後,便可長驅直入,直取建業。

「這本來是很穩妥的作戰計畫。」

現在郭子儀部突然整這麼一出,徹底打亂了多鐸的作戰方略,別的不說,糧草問題一下成了清軍的大問題。

正如前文所述,淮河跟長江是南方地區主要糧草運輸路線。清軍糧草主要就是通過淮河運輸,現在大夏皇家艦隊卡在淮河上游,一下卡住清軍脖子。

別說此戰帝塵根本沒帶水師艦隊來,就算帶了,以大周兩支艦隊的水準,在裝備更精良的大夏皇家艦隊面前,也只有歇菜的份。

至於清軍臨時拼湊的水師,那就更不夠看了。

眼下之皇家艦隊,在本就熟悉內陸水戰的周瑜指揮下,就是一個無敵的存在。也就難怪皇家艦隊途徑揚州城外時,清軍會一無所知。

揚州城,城主府。

多鐸召集帝塵、廉頗以及剛率部趕來匯合的阿巴泰等人議事。

「揚州城本就糧草不足,最多只能維持大軍五天之用。下一步該怎麼辦,諸位都說說看吧!」多鐸沒有立即下結論。

擺在清軍面前的,無非就是南下跟北上兩條路可選。

「我建議北上。」說話的是帝塵,「建業不比揚州,乃一座雄城,又有重兵把守,輕易攻打不下。倘若我軍在建業遇挫,便有被敵軍兩面夾擊之險。而只要北上,獲得糧草補給,怎麼都能站穩腳跟,自可擇日再戰。」

帝塵對大夏禁軍的實力瞭解透徹,知道有禁軍鎮守,建業絕難輕易拿下,故而建議北上,不失為老成之謀。

不曾想帝塵這話卻惹惱了一人,正是剛趕來的阿巴泰。

「呔,你這異人,也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阿巴泰對帝塵很是不客氣,「小小的建業城,如何抵擋得住我大清鐵騎?我建議立即南下。」

說著,阿巴泰對多鐸請戰:「南下之時,我願為先鋒!」

這也難怪。

自打清軍入關之後,尤其是隨著順治帝遷都燕京,剿滅大順之後,清朝一統天下之勢已經漸漸明朗起來。

不可避免的,像阿巴泰這樣的滿族八旗大將會生出驕縱之心,真以為八旗軍如何無敵,足可馳騁天下。

再加上帝塵是漢人,阿巴泰怎會顧忌。

帝塵聽了,臉色瞬間羞紅,拳頭緊握,眼中寒光閃爍。帝塵是何等驕傲之人,如何受得了阿巴泰這等莽夫的羞辱。

說實話,只跟農民軍相當的八旗軍實力,根本就不被帝塵看在眼裡。

就在帝塵要動怒時,多鐸突然發話了。
daya 發表於 2017-10-11 10:55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雷霆手段


「兩位說的都有道理,容我想一下再做決定。」鑑於現場火藥味濃郁,多鐸非常聰明地止戈,暫且終止會議。

帝塵聽了,臉色陰沉地起身離開,他心中隱隱有一絲悔意,早知如此,當初還不如選擇南明陣營,將這群自大的傢伙全部幹掉。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通過此事,帝塵若有所悟。

…………

等到帝塵離開,阿巴泰說道:「十王爺,你真信那異人的話?」

愛新覺羅‧多鐸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阿濟格、多爾袞同母弟,滿洲鑲白旗旗主,時人通稱十王,清初八大之一,爵位世襲罔替。

多鐸眼神微微一眯,「揚州之戰時你未在場,不知那異人軍團的厲害。他手下統領十萬精銳大軍,豈能輕易得罪。」

阿巴泰一怔,說道:「那王爺的意思是?」

多鐸腰板一挺,豪邁說道:「異人軍團是強,可我大清八旗軍也不弱。明日起,以你為先鋒,進擊建業。我率部隨後就到。」

阿巴泰大喜,「那異人軍團如何安置?」

「就讓他們鎮守揚州城吧,攻打建業,有我們十五萬大軍足矣。」多鐸不愧是老成之將,雖然對八旗軍自信,卻不像阿巴泰那樣自信過頭。

留帝塵部鎮守揚州,他們就無後顧之憂。

「王爺高明!」阿巴泰歎服。

…………

帝塵得知多鐸的安排,氣的大罵:「混蛋!」

鎮守揚州可不是一件輕鬆差事。

一則揚州糧草短缺,二則城牆破碎,三則無險可守,四則不得民心。

有此四點不足,帝塵就是再自信,也不認為憑藉十萬大軍就能擋住郭子儀部的進攻。一旦揚州城破,不管戰役結局如何,他帝塵都要提前離開。

多鐸之用心,不可謂不險惡,他就是要讓雙方陣營的異人軍團互相廝殺,自己則帶著清軍主力南下,奪取建業,立下首功。

相較起來,阿巴泰就顯得有些稚嫩。

帝塵看穿了多鐸的用心,卻無可反駁,只能奉命行事。他此番只有十萬大軍,又是在清朝陣營,無法像歐陽朔那樣主導本陣營戰事。

望著清軍南下的背影,帝塵眼中閃過一絲惡毒。

…………

戰役第六天。

就在清軍南下時,建業城內突然掀起一場大清洗。

歐陽朔以攝政王的名義,一一羅列錢謙益等人的罪狀,著刑部、大理寺配合,將這些人一一下獄。

情節嚴重者,直接抄沒家財,充作軍資。

為了威懾百官,歐陽朔甚至將四萬禁衛軍調入城中,以為鎮守。

錢謙益等人正琢磨著怎麼兩邊下注呢,甚至連投降清廷的賀章都已悄悄寫好,哪裡想到,轉眼之間就咣當入獄,一切謀劃瞬間成空。

劃過天空的,只剩下一句句無力的「冤枉啊~~~冤枉~~~」

這便是雷霆之力了。

突如起來的風暴,讓本就緊張不安的建業城更加惶恐,一時間流言四起,甚至已經有富紳之家開始舉家南遷,到更南面的嶺南避難。

就在此時,清軍南下的消息傳播開來。

這一下直如烈火烹油,將整個建業城炸開了鍋。

逃難者不計其數。

奇怪的是,攝政王歐陽朔並未阻止,任憑百姓逃離,他只是帶著三千神武衛,大搖大擺地拜訪了駐紮在城外的劉良佐部。

劉良佐見了,瞬間臉色煞白。

待歐陽朔離開,已經回到建業的李靖就接管了劉良佐的五萬部隊。至於劉良佐本人,則帶著家人親眷,在一眾親兵護衛下,悄然離開建業。

誰也不知道,短短不過一個小時,在劉良佐部軍營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桀驁的劉良佐乖乖交出部隊指揮權,狼狽撤走。

有親歷者,只悄悄說了一句:「刀光很白,血很紅……」

下午,李靖就帶著五萬南明軍進城。

正如帝塵預料的那樣,大夏四萬禁軍,輔以五萬南明軍,再加上軍神李靖坐鎮,多鐸想在短時間內攻破建業,簡直是痴心妄想。

更不用說,經李靖說和,六萬大順軍餘部已經在向建業靠攏。

遠在四川的張獻忠也已給出明確答覆,只要南明軍揮師北上,大西軍立即出川,殺入大清境內,共同驅除韃虜。

一張大網,已然向大清悄然罩下。

或許有人會納悶,為何歷史上清軍一路勢如破竹的局面,為何在歐陽朔介入之後,一下變得舉步維艱,好像到處都是清軍敵人?!

這並不難理解。

一則清軍本身,無論是兵力還是單體戰力,並不佔據優勢,尤其是在戰爭前期,甚至還處於絕對的劣勢。

一開始的多爾袞不過是想趁明朝內亂時,入關佔點便宜,洗劫一些物資跟人口,做著撈一把就走的打算。

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佔下燕雲十六州。

如果那時有人告訴多爾袞,說大清可以一統天下,怕是會把多爾袞嚇的腿腳發軟,打死他也是不信的。

直到李自成將吳三桂逼上絕路,多爾袞趁火打劫,順利拿下山海關,其入主中原的野心才漸漸膨脹起來。

就算如此,怕也沒有一統天下的膽量。

等到清軍在北方辛苦剿滅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時,明朝一大半的領土、官員名義上都還在明朝治下,總兵力甚至還超過清軍。

奈何,就算在這種時候,明朝內部都還忙著內鬥,為了一個皇位,爭的是你死我活,給了清軍足夠的時間來剿滅大順。

等到大順覆滅,清軍才算真正立了起來。

就算如此,南北雙方也不過是平分秋色之局,沒有說哪一方就真的佔據絕對優勢。

南明,大西,包括後續的政權,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就被清軍一一剿滅,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算整個南方缺少一位能力挽狂瀾的猛士。

高傑等軍閥就不說了,史可法最多只能算是名節之士,算不上大才。

直到歐陽朔的出現。

論手段,歐陽朔甩其他人一條街;論實力,二十萬異人軍團就是最大王牌。再加上李靖、郭子儀等一干大將輔助,整個局面自然就不一樣。
daya 發表於 2017-10-11 10:57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李靖用兵


多鐸跟阿巴泰等滿清將領的自大,對帝塵的輕視與戒備,是造成清軍眼下困局的原因之二。

倘若多鐸能聽帝塵之言,就不會騎虎難下。

世界當然沒有如果。

戰役第八天,當多鐸率部抵達建業城外時,面對的已經是一座嚴陣以待,戒備森嚴的鋼鐵之城。

沒有投降派的束縛,歐陽朔更能放手一搏。

望著建業城頭稀稀拉拉的守軍,多鐸不以為意,開始在城外安營紮寨,靜候神機營紅夷大炮運抵前線,就開始攻城。

以火炮開路,繼而率部殺進城中。

對這等戰術,多鐸已是運用爛熟,根本不用細想。

城頭的李靖見了,頭也不回,直接下令:「傳令全軍,按原計畫行事。」

「諾!」

…………

一天時間,轉瞬而逝。

多鐸部駐紮在建業東郊,阿巴泰部駐紮在北郊,兩路大軍成犄角之勢。等到日暮西斜,落日餘暉灑在郊外嫩綠的草地上時,營地已經升起裊裊炊煙。

清軍開始生火造飯了。

中軍營帳。

多鐸端坐營帳上首,召見麾下將領做最後的佈置。按照進度,神機營火炮最快明日就能運抵前線,多鐸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有將領笑道:「聽說前兩天建業城內還爆發過內亂,真是自取死路。」

「嘿,這群漢人就會窩裡鬥。」

滿清將領毫不掩飾對漢人的蔑視,連戰連捷,已經沖昏了他們的頭腦。就是多鐸,雖然自持身份,沒有明說,但默認已經說明了一切。

「還是要全力以赴。」多鐸巡視一圈,接著說道:「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是攻滅南明的最後一戰了。此戰若勝,本王自然會在陛下面前為諸位請功。」

「謝王爺!」

諸位將領一個個眼神熱切。

自入關以來,清廷對有戰功將士的封賞是出了名的豐厚。除敕封爵位之外,還會賞賜大量的金銀珠寶以及田地。

洗劫了大半個明朝,清廷正是富的流油之時。

且不說金銀珠寶等俗物,就是爵位一項,此時也是整個清朝敕封最豐厚的,清朝共有十二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就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

不用說,攻滅南明就是天大的戰功,難怪這些將領熱切了。

就在此時,有兵士端上一盤盤美味佳餚,一架架烤全羊,甚至還有一壇壇陳年美酒。讓許久沒聞過酒味的一眾將領直嚥唾沫,有那酒癮重的,只聞一聞罈子裡飄出的酒香,就已經滿臉陶醉。

「真香!」

正在大家不知主將唱的是哪一出時,多鐸已經舉起酒杯,笑著說道:「明日就是大決戰,今晚破例,以美酒助興,還望諸位盡興,奮勇殺敵,幹!」

多鐸籠絡人心的本事,那也是非常厲害,三兩句話就調動了一眾將領的熱血,恨不得立即上陣殺敵,嗷嗷說道:「幹!」

因為有美酒助興,宴席氛圍很是熱鬧。

就在宴會進入高峰時,營地外隱隱突然傳來廝殺之聲。

「什麼情況?」

多鐸很是警覺,耳聰目明,即便是在熱鬧的宴會中,依然鋪抓到遠處的異響。聽到這話,原本熱鬧的營帳瞬間安靜下來。

「將,將軍,將軍不好了!」

時間也巧,就在多鐸喝問時,剛好衝進來一名士卒。

「發生何事,如此驚慌?」

多鐸不愧是大將,驚而不慌,神情鎮定無比。他非常清楚,越是這種時候,作為主將的他越要鎮定,否則定會動搖軍心。

「刷」的一下,在此武將齊齊看向那位小兵,讓後者臉色煞白,急忙說道:「將軍,敵軍突然殺出城,已經殺進營地來了。」

「咣當~~」

不知是誰的酒杯掉在地上,砸得粉碎……

…………

李靖就是李靖,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在探知南下清軍只有十五萬,敵陣異人軍團還留守揚州時,李靖權衡雙方兵力對比,立即放棄傳統守城之法,決定採取主動出擊戰術。

以大夏四萬禁軍,配合三千神武衛,以及剛收編的五萬南明軍,再加上突襲,李靖有信心一戰而定,根本不用堅守。

為了迷惑敵人,李靖故意只在城頭佈置一些散兵游勇。

多鐸果然上當了,根本沒有任何戒心,甚至還在晚上宴請諸將,為明天的大戰預熱。哪裡知道,李靖根本就不等到明天。

如果是晚上,以多鐸的謹慎,必定是會安排巡視,加強戒備的。偏偏李靖選擇的是日暮時分,正是一天無戰事的清軍最鬆懈之時。

「殺!」

許褚率領三千神武衛,以為先鋒,很快就衝破敵營。

三萬大夏禁軍緊隨其後,浩浩然殺進清軍營地,掀起滔天殺戮。再往後則是四萬南明軍,心驚膽顫地一路前行,簡直不敢置信。

在南明軍印象中,他們可還從沒主動進攻過清軍呢。

雖如此,南明軍將士卻不敢偷奸耍滑,一則那天歐陽朔在軍營立威之舉還歷歷在目,讓他們心生畏懼,不敢造次。

更重要的是,在南明軍身後,還有一萬大夏禁軍負責押後。李靖排兵佈陣真可謂行雲流水,瞭然於心。

「殺!」

前方大夏禁軍以無敵之勢,在清軍營地迅速推進,所過之處,清軍幾無反手之力,直接被踏平。

在南明軍眼中不可一世的清軍,竟羸弱至此。

「不,不是清軍太弱,而是異人軍團太強。」

大夏禁軍如此氣勢,如此熱血場景,漸漸激起了南明軍將士體內潛藏的熱血跟豪情,受此感染,就像被加持了勇氣光環一樣,瞬間雄起!

每一人心中,都藏著一頭猛虎。

南明軍也不是天生就弱,更不是天生的膽小鬼。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有劉良佐那樣的總兵,他們當然無法雄起。

就算南明軍中不乏良將,也無法左右大局。

現在不同,僅僅是換了一位統兵大將,再在大夏禁軍的感染下,整支軍隊就像浴火重生一般,煥發出無窮無盡的能量。

城頭的李靖見了,終於露出一絲微笑。
daya 發表於 2017-10-12 01:11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正氣長存


李靖的戰術成功了。

就在多鐸等人驚疑不定時,大夏禁衛軍已經殺到營地中段,南明軍跟著掩殺而至,清軍潰敗之勢已經開始顯現。

中軍營帳。

多鐸還算鎮定,穩穩放下酒杯,下令:「立即集合部隊,放手一搏!」

「是!」

一眾將領迅速散去。

此時的八旗軍遠不像後世,被富貴太平腐蝕殆盡,他們雖然桀驁,但確實還算是一支精銳部隊,尚可一戰。

這便是多鐸的底氣了。

於此同時,多鐸派人知會北面的阿巴泰部,不必趕來增援東面,直接殺進城中,「我就不信,建業失守,他們還能不退兵。」

多鐸這是要圍魏救趙了。

現在就看,哪一方能堅持更久。倘若多鐸部率先被擊潰,那一切休提;倘若阿巴泰部率先殺進建業,那就是清軍逆襲的良機。

…………

阿巴泰已經集合好部隊,正準備馳援東面,突然收到多鐸軍令,怔了一下,隨即露出一臉殺氣,咧嘴說道:「隨我來!」

說著,全軍掉頭,朝建業北城牆殺去。

鎮守北城牆的,除建業原有的一萬守備部隊,再算上三千皇宮禁軍,最後就是李靖特意留下的一萬南明軍。

他們面對的,是五萬虎狼之師。

倘若不是有前番清洗,李靖不敢將北面交給這樣一支雜牌部隊鎮守。

就算如此,在東面戰局平穩之後,李靖還是匆匆趕到北面,親自指揮此地的作戰。顯而易見,多鐸的每一步都在李靖算計之中。

如此差距,怎能不敗。

「殺!!!」

阿巴泰部沒有紅夷大炮支援,只能採取最原始的攻城方式,借助雲梯跟攻城錐,企圖破開城門,殺進城內。

「沉住氣,不用怕!」

南明軍在李靖的指揮下,穩定心神,戰勝對清軍的恐懼,借助城牆以及守城物資,展開有條不紊的反擊。

建業怎麼說也是明朝的陪都,一應設施齊全。

因為不是貼身廝殺,這就給了南明軍將士以勇氣,箭矢、滾木、火油、石塊,只要能殺敵的,統統都被派上用場。

這對八旗軍簡直是致命的。

他們習慣了在開闊的平原地帶衝鋒廝殺,習慣憑藉紅夷大炮轟開敵軍城門,再在城內掀起殺戮。

對這樣的攻城戰,清軍實在是有些水土不服。

阿巴泰看的心焦,卻毫無他法,只能將一支又一支的部隊送上前線。他深知,倘若不能盡快叩開城門,今晚就是他們的死期。

轉眼間,落日的最後一絲餘輝也迅速消失在遠方的天際,只剩下一團團的烏雲籠罩在天際線上,讓人感覺十分的壓抑。

月亮躲在烏雲背後,尚沒有現身之意。

白晝與黑夜之間的銜接轉換,似乎在此刻出現一個空檔期。

「要變天了!」

城樓上,歐陽朔默默注視著遠方天際,猩紅的披風被吹的獵獵作響。

鳳囚凰同樣一身戎裝,金色披風將她襯托的越發華貴,讓人不可逼視。她沒有說話,只是默默陪在歐陽朔身邊,默默注視著城外的廝殺。

他們兩站在一起,天生就有一種高貴氣度。

城外廝殺的將士偶爾回頭,看了一眼城頭的身影,不覺幹勁十足,渾身再次充滿力量,轉身殺入戰場。

大夏禁衛深知,他們的王,時刻在關注著他們。

「這就夠了!」

越過城牆,在歐陽朔身後,是同樣躁動不安的城池。

經過一輪「搬家潮」,還留在城中的,不是弘光帝這等不得不留之人,就是故土難遷的百姓,或者是心中尚存一絲熱血的豪俠之士。

他們聽著城外的廝殺,心中惴惴不安。

未知往往是恐懼的根源。因為不知道己方軍隊是佔據上風,還是弱於下風,他們只能焦急地等待,等待最後的命運宣判。

生,或者死,也許就在一線之間。

也有豪俠之士,有心存節氣之人,不甘心這樣的無力等待,默默向北城門聚攏,或是送上飯食,或是救治傷員,或是運送物資

這是一群可愛的人。

他們或許沒有上陣殺敵的本領與勇氣,卻也懂得一個淺顯的道理,家國存亡之際,每一個華夏兒女都無法倖免,也無法逃避。

這是他們的宿命。

打斷的脊樑是可以再立起來的,只要心中的英魂不滅,則正氣長存。

就在這一刻,一種叫做「文化自信、民族血性」的東西,正在建業城內慢慢復甦,猶如星星之火,終將成燎原之勢。

受此感召,越來越多的百姓往北城門匯聚。

家國危難之時,總是能見到這樣的感人場面。

…………

夜色降臨。

它就像一塊黑幕,由遠及近,如遮天之布,像建業籠罩而來。

清軍營地廝殺不止,哪有人去點燃火把,雙方將士只能借助微弱的月光,在雜亂的軍營繼續廝殺開來。

這對大夏軍同樣不利。

「點火!」

李靖卻是早有準備,「刷」的一下,城牆上依次亮起一盞盞火把,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漸次驅除了漆黑的夜色,帶來珍貴的光明。

於此同時,在城外,也點起一個個兩人高的大型火堆,巨大的火焰衝天而起,遠遠就能見到,隨風搖擺。

藉著火光,大夏禁軍廝殺更加凶狠。

尤其是衝鋒在前的三千神武衛,在猛將許褚的率領下,已然殺紅了眼,不知有多少清軍將領,被許褚斬落馬下。

他們就像一柄神劍,銳利無雙。

不管清軍在營地,還是在校場集結,神武衛總是第一個趕到,轟隆隆將清軍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部隊沖散,一次次擊潰清軍的信心。

「阿巴泰怎麼還沒破開城門?」

在軍營最外圍,多鐸在親兵護衛下,一邊艱難殺敵,一邊焦急地等待北面傳來的好消息。

可阿巴泰部就像石沉大海一般,一直沒有回信。

隨著時間推移,多鐸的心漸漸沉入谷底,他意識到,清軍怕是要完了。

到了這一步,就算阿巴泰部成功叩開城門,因為多鐸部實在損失慘重,怕也已經無濟於事,難以扭轉戰局。

多鐸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他準備撤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daya

LV:6 爵士

追蹤
  • 3

    主題

  • 1411

    回文

  • 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