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山溝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連載中)

 
V123210 2017-7-1 21:16:16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840 724768
V123210 發表於 2019-5-27 20:57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

    聽到邊全露出如此自信的笑容,他到底想要知道到底便宜多少了!

    所以他開口問道:「具體價格是多少?」

    邊全豎起了三根手指道:「至少比市面上同規格的至少便宜三成!」

    說完,他又是強調了一邊:「至少,如果客戶的採購量超過是台,那麼價格還能再少!」

    說著,他怕呂振江也是有誤會,所以再加上了句解釋:「當然了,再少的話,也不會少很多,我們的底線是比同規格的市價少三成五!」

    他自然是不會說出來,公司總部給出的底線是,只要能夠賣出去,別說三成五了,就算是五成也敢買!

    只不過到了五成價格的話,公司那邊就要虧本了,而且是血虧。

    想要從老牌的大機械公司手裡奪食,而且還是在產品質量明顯不如對手的情況下,除了打價格戰,他們其實也是沒什麼好辦法。

    那些繅絲廠的老闆又不傻,如果價格差不多,他們寧願選大廠商的產品,哪怕貴一些,但是用著省心,而且效率更高。

    想要讓那些繅絲廠的老闆購買自己的質量平平的產品,除了低廉的價格別無他法。

    而當價格低到了一定的程度,那麼那些繅絲廠的老闆也是會動心的。

    畢竟繅絲廠這種工廠,初期投資的一大部分都是購買各種設備,而各種設備裡,繅絲機就是最為重要的設備了。

    呂振江聽罷,覺得這個價格還是有搞頭的。

    他在北海那邊有業務聯繫的繅絲廠,都是清一色的中小廠商,本身資金就是很匱乏,採購設備耗材也都是能省就剩,只要價格便宜,產品質量一般般他們也能夠忍受。

    只要聯江機械公司的產品質量稍微過得去,效能不要太差,以低於市場價三成五的價格,應該是有搞頭的,如果單子足夠大,興許還能夠再壓低價格,這樣市場就能夠打開來了。

    看到呂振江的神情,邊全就知道自己找對人了。

    之前一個月他也是見過了不少的貿易商,或者是直接跑到那些繅絲廠,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吃了閉門羹,只有少數人才是礙於人情下了幾份小單子。

    之前還沒琢磨出來,但是現在他已經是反應過來了,那就是之前找的那些大型貿易公司和大型繅絲廠,他們的渠道廣,而且採購量大,議價能力非常強,哪怕是大型機械公司都不可能太過強勢,進而被他們壓制價格。

    被壓制下來的價格雖然比聯江機械公司的繅絲機價格還要高一些,但是頂多也就高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而考慮到他們大公司的產品質量更高,效率更高,這用下來的話,其實大公司的產品還要更划算一些。

    但是,這只侷限於那些大貿易商,中大繅絲廠啊。

    如果是小貿易商,小繅絲廠呢?他們可沒這麼大的採購量,對大廠商的議價能力是非常差的。

    自己找過去主動降價,足以讓那些小繅絲廠的老闆們看到不錯的利潤空間。

    呂振江又是和邊全詳談了一番,最後是初步達成了代理意向。

    很快,聯江機械公司就是和華萊貿易公司正式簽訂代理協議,由華萊貿易公司全權代理該公司的繅絲機在北海省的銷售。

    簽下了代理協議後,呂振江馬不停蹄,直接帶著一台樣機奔赴北海,他要第一時間打開渠道。

    如今北海那邊是百廢待興,眾多上馬的繅絲廠都還處於籌建當中,如果錯過了這一波行情,等他們都採購了繅絲機的話,恐怕就要晚了。

    數天後,在海上顛簸了數天的呂振江再一次抵達大阪,然後就是立即就是邀請了幾家相熟的繅絲廠的老闆。

    這幾個老闆都是小型繅絲機的老闆,實力不算雄厚,屬於每一分錢都要省著花的那種。

    這幾人聽聞呂振江手頭上有價格極為便宜的繅絲機後,也是跑了過來。

    但是看過樣機後,這幾個人也是有些遲疑。

    這機器便宜是便宜了,但是這效率低,而且穩定性也有些差,真用起來的話,其實生產效率不高不說,而且維護成本也應該不會小。

    所以也沒人當場答應下來!

    他們回頭還得再仔細考慮考慮。

    呂振江也不著急,只是說如果大家聯合起來採購的話,採購量大了那麼價格還可以再優惠。

    第二天,就有人回覆說可以嘗試採購兩台先用用,但是要求的價格比較低,呂振江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而是說儘量爭取。

    稍候幾天,呂振江又是跑了北海的其他幾個地方,這麼一圈跑下來,又是拉了幾家的訂單,總算是湊了十套的訂單。

    不過回到大阪呢,就是有人登門拜訪。

    來著也是和他認識的宋丸子夫婦。

    宋丸子夫婦看過樣機後,當場沒有猶豫,直接就是下了八台的單子。

    這麼爽快的客戶,倒是讓呂振江有些意外。

    不過也不會去問什麼,當場就是表示,一切盡可放心,價格按照最優惠的走,而且立即把消息傳回去安排發貨。

    從呂振江那邊離開後,宋丸子夫婦也是鬆了口氣!

    實際上他們的繅絲廠籌備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但是這繅絲機卻是一直沒有採購到,他們需要的數量其實不算多,但是奈何囊中羞澀。

    兩個人為了辦這個場子,都是把上海的繅絲廠給抵押給了銀行貸款,但是奈何錢還是不太夠,本來都是想著暫時先控制生產規模,等以後再擴產了。

    但是當他們知道了呂振江這邊有便宜的繅絲機後,立馬就是跑了過來,看過確實可用後,立即就是下單了。

    本來宋丸子的丈夫還是有些猶豫的,不過宋丸子卻是很果斷。

    這貸款是要還的,利息還不低,搶先投產,而且第一時間把產量做起來才是最關鍵的。

    至於後期維護成本高,那也是以後嘛,而且就算是高,其實也高不到那裡去,先把北海的第一波行情給賺了再說。

    不得不說,宋丸子這個女人還是很有魄力的。

    一出手就是八台的訂單!

    這讓呂振江都是對這個身形矮小,但是極為精幹的女強人另眼相看。

    有了訂單,呂振江又是親自回了一趟上海,然後親自找到了邊全,要求更低的價格。

    因為為了打開市場,第一批訂單的價格都是非常低的,如果還是按照三成五的價格,他根本沒利潤,說不準還得虧運費進去。

    最後談了半個多時辰,邊全做出了讓步,這第一批訂單,包括後續的部分訂單,聯江這邊給出更低的價格,算下來比市面的大廠家的同規格型號要低了百分之四十足有。

    但是只限於前面的部分訂單,以後的訂單還是要恢復正常價格的。

    畢竟他呂振江要賺錢,但是聯江那邊也不能一直血虧不是,虧損幾個月虧得起,但是一直這麼虧下去也不是辦法。

    當搞定了這些訂單,並安排航運公司裝船運輸的時候,呂振江也是鬆了口氣!

    這一單,是他做過的最大的一單,雖然說為了打開市場,他也沒有賺取多少的利潤,不過架不住繅絲機這種大型設備價格昂貴,最後算下來,這一單的毛利怕是有三千多元。

    以往的貿易單子,利潤頂多也就幾百元,但是現在,卻是一下子飆到了三千多元,這讓呂振江大為興奮。

    當初一個人跑到北海去開拓市場是真的做對了!

    短短不過半年,他的貿易公司就是從之前的十來個員工擴充到現在的上百名員工,在上海和北海兩地都是建立了自己的辦公機構。

    雖然說公司賺的錢都是用來擴張了,這半年裡他個人就沒從公司裡提取大筆利潤花銷,但是公司卻是變的值錢了啊,如今以他公司的規模和渠道,少說也能值的兩三萬元。

    某種程度上,他的個人身家已經是增加了十倍!

    這種事,是他以前跑海所無法體會的。

    以前跑海雖然收入高,但畢竟只是個打工的,拿的是工資和獎金,一年賺一千多元已經是普通人難以企及了,但是現在,半年就賺好幾萬!

    完全沒法比!

    因為北海本土化而賺錢的,不僅僅是呂振江一個人,實際上他只是一個小角色而已。

    北海的徹底本土化,所帶來得到商機是巨大的,而真正從中賺大錢的,還是國內的中大型企業。

    他們的資本更加雄厚,技術更加先進,缺的就是市場而已。

    同時,資本湧入北海的同時,大量的人口也是迅速湧入北海。

    短短半年內,帝國就有超過五十萬人湧入北海尋找自己的發財機會。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其中很多並不是移民過去定局的,大多數都是去工作或者乾脆就是投機者,最後能夠有多少人留下來定居,那就是要看北海當地的衙門的辦事能力了。

    地方好了,才會有人願意長期留下來,不然的話也只是撈一票就走人。

    北海的風雲湧動的時候,帝國皇長子齊王李也是欣慰的很,因為這北海可是他的封地,發展的越好,對於他來說也是越好。
V123210 發表於 2019-5-27 20:57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

    對於皇長子李來說,哪怕是不說其他東西,光光是封地俸祿就能多出來不少。

    相對來說,其他幾個皇子就沒這麼好運氣了,雖然成年皇子都是就藩海外,領地的面積大多也不小,但是經濟發展卻是有極大的差別。

    經濟不好,自然也就沒什麼搞頭。

    所以搞得其他幾個皇子也是極力的推動自己的封地徹底本土化,只是想要徹底本土化也不容易,這還得不少工作要做呢,至少最近幾年是不可能有什麼地方能夠完成徹底本土化了。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很快已經是到了宣平三十二年。

    這一年的春天,李軒接到了西征軍的報告,說是第十四軍在塔石一帶擊潰了盤踞在此地的最後一股韃靼主力一萬餘人。

    如此也是宣告著,帝國的西征軍之第十四軍已經是徹底把盤踞在中亞東南部山區的韃靼人消滅,並成功和更南邊的莫臥兒王朝取得了陸上聯繫。

    不過同時也報告,韃靼人在多年前就已經是有預謀的放棄這一部分地區,早已經是把當地的大量工匠、牛羊甚至普通青壯都是被陸續強制遷走。

    所以打下來的這一部分中亞東南部山區,實際上已經是沒幾個人。

    而對於這種情況,帝國也是樂於見成的。

    要不然的話,這兩年也不會坐視韃靼人遷移當地的人口了,如果真要阻攔,派出騎兵去奔襲攔截還是挺簡單的,但是為什麼要這麼做?

    韃靼人需要更多的人口充實中亞平原,甚至是東歐平原。

    而帝國也是不願意接受當地的一大幫土著,所以這種事,對帝國也有好處。

    甚至為了給韃靼人留出遷移人口的時間,第十四軍都是主動暫停了好幾個月的攻勢,要不然的話,去年冬天就能夠殺過去,然後和莫臥兒王朝回師了。

    除了南下的第十四軍外,西征軍的另外幾支部隊,如今都是在廣闊的中亞平原和韃靼人折騰著呢。

    中亞平原實在太大,在這種廣闊無比的平原地形裡,步炮基本沒什麼用,只能是在後方穩紮穩打,主要是掩護鐵路修築。

    而作戰的話,主要是依靠騎兵!

    為此,帝國已經是在中亞方向投入了足足八萬多騎兵!

    這八萬多騎兵可不包括步兵裡的師屬騎兵,而都是獨立騎兵,這些騎兵被變成了三個軍,在草原上和韃靼人的騎兵折騰來折騰去。

    但是因為雙方都是騎兵,而且當地也沒有什麼戰略要地,更加重要的是,雙方都是有意避免出現大規模的戰略決戰。

    韃靼人避免戰略決戰,自然是因為避免出現戰略損失,他們在東線的戰略是既定的,以空間換時間,能拖就拖,但是也不會投入太多的主力。

    他們的核心擴張方向依舊是在歐洲!

    去年的時候,韃靼人的騎兵前鋒部隊一度殺入法蘭西,最後是因為戰線拉的太長,推進速度太快,導致補給不暢,彈藥幾乎打光,而那個時候法蘭西人和西班牙等歐洲諸國,也是拼了老命抵抗,歐洲各國為了抵抗去年韃靼人的攻勢,在前線的兵力一度達到了五十多萬,法蘭西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已經是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全面強制徵兵,很多農民訓練個把月就是被送上了戰場。

    雖然最後韃靼人撤了回來,但是他們卻已經是成功的把戰線維持在德意志地區,連柏林都被他們佔領了,而且如今連維亞納都是成為了抵抗韃靼人的最前線。

    前後至少殺傷了二十幾萬的歐洲諸國兵力,要知道去年他們直接把神聖羅馬帝國打了個對穿,鐵騎之下,被韃靼人滅掉的公國無數,甚至連法蘭西人都是損失慘重。

    但是話又說回來,奧地利的哈斯堡家族倒是撿了個大便宜,他們雖然也被韃靼人攻佔了大片地方,幾乎丟失了維亞納東北部的所有領地。

    但是在韃靼人進行戰略撤退後,他們也是趁機吞併了不少被滅掉的公國的領地。

    到了如今,奧地利的哈斯堡家族直接控制的領地,對比戰前,其實並沒有減少太多,只是換了地方而已。

    只是這只是單純的領地變化,並不意味著這個家族的實力維持不變,實際上他們的力量已經是非常弱勢了。

    大量的核心領地被吞佔,常年的戰爭軍費支出沉重,人員損失就更不用說,哪怕是現在也趁機佔領了不少諸多公國的領地,但是想要就此恢復實力,實際上已經是不太可能的。

    如此的奧地利哈斯堡家族,實力已經是被大大削弱,無力作為主力了。

    雖然它還擋在最前線,但實際上已經是很依賴後方盟國的支援了,法蘭西、丹麥、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那不勒斯等國,幾乎是清一色的往神聖羅馬帝國派遣援兵,甚至給予物資援助。

    他們自然不是因為善心,而是因為想要哈斯堡家族擋在最前頭,幫他們擋住韃靼人的進攻。

    他們可不想直接面對兇猛的韃靼人。

    此外北歐的瑞典也是牽制了不少韃靼人的兵力。

    瑞典人在冰天雪地裡打仗很有一套,韃靼人拿下俄羅斯都很久了,老早也是殺入了芬蘭地區,但愣是打不過,好幾次都是慘敗而歸,搞的韃靼人對芬蘭地區都是有心理陰影了。

    此外,巴爾幹半島那邊,奧斯曼人一直都是對抗韃靼人的主力。

    嚴格上來說,實際上奧斯曼人才是韃靼人的最大敵人,在西亞到東歐,雙方陳兵數十萬,三天兩頭打仗。

    不過韃靼人也沒想著現在就和奧斯曼打決戰,所以也只是保持戰略防守為主,主力還是朝西打。

    如此一來,神聖羅馬帝國和法蘭西等國家就倒了大黴!

    但是去年的一戰,也是讓他們看到了擋住,甚至戰勝韃靼人的希望!

    因為去年的時候,西班牙終於是裝備上了燧發槍,雖然很少,只有一千多支,但是在實戰中依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撞擊式燧發槍。

    因為早幾十年前,歐洲人就廣泛裝備轉輪式燧發槍了,尤其是騎兵裝備的比較普遍,只是這東西造價昂貴,而且比較複雜使用麻煩,所以難以大規模推廣。

    而大唐的燧發槍出現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一直都是想要搞出來撞擊式的燧發槍的。

    他們也是嘗試過採購,但是無一例外都是被帝國嚴厲拒絕,帝國這麼多年來,從未出口過燧發槍。

    買不到也就只能自己搞了!

    燧發槍這東西並不是什麼太高深的東西,原理大家都知道,唯一的難點是如何提高點火率,這設就涉及到了彈簧。

    彈簧這小玩意看似不起眼但是很重要,不僅僅需要彈性,而且還得經久耐用才行,用幾次就不能使用的彈簧是沒用的。

    如果不考慮到耐用性,只用那麼幾次的話,其實歐洲人老早就能夠搞出可靠使用的燧發槍了。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這麼多人埋首其中,又有國家支持,連蒸汽機這種東西英格蘭人都能夠搞出來,別說彈簧了。

    去年,西班牙人就是搞出來了自己的可靠使用的彈簧,然後直接大規模生產燧發槍。

    他們倒是比大唐帝國要大方多了,為了抵禦韃靼人,竟然直接賣燧發槍的技術,雖然說他們挺黑的,收了不少錢。

    但是一夜之間,撞擊式燧發槍的技術在歐洲就是變成大白菜了,隨便來個國家都會!

    此事讓大唐帝國那邊有些不滿。

    因為這也就意味著大唐帝國暢銷了二十幾年的火繩槍,在歐洲賣不出去了,如今帝國裡已經是有人考慮著幹脆直接大規模出口燧發槍算了,反正歐洲人現在都掌握燧發槍技術了,再封鎖也是失去了意義,還不如趁機賺一波,還能繼續抑制他們的國防工業發展,哪怕只是個手工作坊,但是也要避免他們的小作坊變成大作坊啊……

    實際上西班牙人搞出來燧發槍也是必然的事,他們的技術基礎就算不如大唐,但是燧發槍這玩意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技術難點,大唐老早就搞出來了,他們反應慢一點是可以理解,但是搞不出來就是說笑了。

    後世歷史上,哪怕沒有大唐帝國和韃靼人的刺激,但是在他們也是十六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廣泛裝備燧發槍了,並在三十年戰爭裡大風光彩。

    如今也不過是提前了幾年而已。

    只是這樣一來,大唐的外交官們都是有些擔心韃靼人今年形勢怕是要不太好了。

    去年的時候,歐洲人只有西班牙人少量試驗裝備了燧發槍,沒有影響戰局。

    但是今年開始,怕是要快速普及了,畢竟火繩槍改成燧發槍的話,其實也不是很難,改一個槍機就行了。

    興許今年夏天的時候,韃靼人的大軍就要一頭撞上槍林彈雨了。

    也不知道到時候韃靼人如何應對。

    不過估計他們也是有辦法的,他們韃靼人對燧發槍也不陌生啊,因為大唐帝國老早就用燧發槍和他們打仗了,只是他們自己一時半會的掌握不了關鍵技術無法裝備而已。

    但是你要說如何應對裝備了燧發槍的敵人,韃靼人還是經驗相當豐富的。

    而對於戰爭而言,武器雖然重要,但有時候也不是那麼的重要,武器落後的軍隊吊打武器先進的軍隊的例子多了去。

    不過大唐帝國的外交人員為韃靼人擔憂的時候,韃靼人那邊早已經是開始了相關的行動!

    宣平三十二年四月份,神聖羅馬帝國下屬的一個小型,專門為新型燧發槍供應彈簧的鋼鐵作坊失火。

    這個作坊規模不大,所以倒也沒幾個人在乎。

    但是沒人知道,裡面的好幾個剛掌握了彈簧鋼技術的工匠也是同時失蹤。

    如果是有大唐人在這裡,那麼很容易就猜得出來肯定是韃靼人幹的。

    盜竊技術圖紙資料、綁架工匠這種事,韃靼人業務熟練的很!

    要不然,你以為韃靼人現在用的槍炮是怎麼來的!

    都是這麼來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9-5-27 20:57
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

    大唐帝國掀起了工業時代的浪潮,工廠裡大規模應用蒸汽動力,火車和輪船的出現,由此導致的生產、交通、生活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甚至一定程度上徹底改變了華夏人延續了數千年的生活傳統。

    以往數千年裡,誰又能想到過,從北海大阪到松江上海,乘坐蒸汽客輪只用區區數天就能跨越。

    帝都金陵城到萬里之遙的土密省伊犁州,如果乘坐郵遞司專屬的快速郵遞車,日夜不停趕路,七天內就能夠抵達。

    只是當代的火車除了郵遞司的快速郵遞車外,其他火車晚上都是停下不走的,因為晚上行車還是不夠安全,所以普通客車、貨車都是不會這麼幹的。

    但是郵遞司為了保證公文傳遞的速度,卻是需要日夜不停趕路,只是晚上的速度比較慢而已。

    蒸汽輪船和火車,讓帝國的交通變得便捷快速起來,哪怕是到了目前西北延長線的盡頭伊犁火車站,後續也還可以乘坐專門的小型蒸汽輪船,通過伊犁河繼續往西,一路抵達巴爾喀什湖。

    蒸汽輪船,可不僅僅是指在大海上航行的大噸位輪船!

    儘管以太平洋號為代表的四五千噸的大噸位豪華客輪,是目前帝國航海業最耀眼的名片,同樣也有眾多的大噸位客輪、貨輪往來於帝國本土沿海以及各海外領地。

    但實際上數量最多的蒸汽船隻,卻是內河輪船,尤其是中小噸位的蒸汽輪船。

    隨著蒸汽機技術的發展和成熟,雖然說大型的艦載蒸汽機依舊價格高昂,但是小型的艦載蒸汽機其實已經是做到比較便宜了。

    國內目前有二十多家廠商可以提供各種規格的蒸汽機,從只有幾馬力的袖珍小型蒸汽機再到到單機幾千匹的馬力的巨型蒸汽機,那是應有盡有。

    在如今的上海碼頭裡,大部分船隻雖然還是木製船隻,但是相當多一部分都是加裝了蒸汽機的。

    其中各種客運船隻,更是清一色的蒸汽客輪。

    蒸汽輪船在內河使用的優勢,比海運還要更大,在海洋上,就算沒有蒸汽機,但是靠著風帆和洋流也能跨越大洋,無非就是速度慢一些而已。

    但是在內河就很麻煩了,尤其是想要逆流而上的時候,

    但是蒸汽輪船的出現,讓逆流而上不再成為障礙。

    而且不用受制於風帆,不管是逆流還是沒有風都沒有問題。

    所以最近十多年,其實內河輪船的發展絲毫不比海上輪船的發展慢,甚至還要更快一些。

    湖廣蒸汽機公司和湖廣武昌造船廠聯合推出的定製型蒸汽拖輪系列,更是讓內河運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船是要航行在水裡的,哪怕內河船隻的吃水比較淺,但是如果運輸大量貨物的話,要麼就加大船隻的大小,要麼吃水更深。

    但是很多河流的河面是沒有那麼寬的,太大的船隻難以活動,而更多的河流的水深也是不高的,部分河段的水深偏差也比較大。

    所以一開始為了能夠在吃水比較淺的小河使用客輪,一般都只能使用小船,但是運貨量也不大,導致運輸成本比較高。

    後來武昌造船廠特地退出了這種拖船系列,以往的輪船都是一個船體,蒸汽機在裡頭,也往上運輸貨物。

    但是現在,他們卻是搞了個只有蒸汽機,不運貨的拖船出來,船隻因為不需要其他空間,所以小小的船體裡就能塞下很大的蒸汽機。

    後頭則是拖一艘甚至好幾艘只有空殼,用來專門裝貨的船體。

    大體上就跟火車差不多!

    這種拖船雖然使用起來其實也挺麻煩,而且風險也有,但是卻廣受歡迎,主要就是運輸成本低,非常低。

    如今很經常可以看見在一些小河流、湖泊上,看見一艘拖船帶著好幾排的無動力貨船慢吞吞的前進,別看人家慢,小,但是裝貨量往往是有數十噸甚至幾百噸呢。

    這種能夠運輸百噸貨物的拖船隊的造價加起來頂多也就兩三千元,但是一艘載貨百噸的蒸汽貨輪,少說也得七八千元呢。

    而大唐帝國的這種小河流、小湖泊到處都是,別說江南了,就算是偏僻的西南地區,甚至是中亞、北方草原、東北等地區都是有的。

    在鐵路無法抵達的內陸地區,內河運輸就是成為了最為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

    遠洋、沿海、內河、火車這些運輸方式,讓帝國內部的交通往來變的方便而快速。

    對此,呂振江是深有感觸的,他九月份的時候回了一趟老家,把家人接到了上海來,這往返幾千里呢,但是也就只用來十天左右。

    然後他又馬不停蹄的前往北海,在北海處理完後又是跑到了遼東省釜山港去籌備新的辦事處,他準備擴展業務了,不是其他地方,正是釜山。

    依託著北海省以及遼東地區的生絲,釜山也是北方諸省裡比較大型的生絲產地,如今呂振江的貿易公司主打的就是繅絲廠裡所用的各種機械設備以及耗材,加上北海和遼東就隔了一個北海海峽,所以呂振江開闢新市場的時候,第一個就是選擇了遼東省。

    當然了,這也和遼東那邊競爭不大的關係有關。

    這個時候,如果他敢跑回江南、浙江兩地競爭的話,估計會死的很慘。

    在釜山待了三天,留下人處理後續事務後,他又是乘坐火車跑到了瀋陽見了當地的一個供應商,敲定了一份代理合同。

    然後才是繼續乘坐火車南下,來到了天津,又是拜訪了幾家公司後才是乘坐客輪南下返回上海。

    這一個月裡,他往返奔波萬里,輾轉北方諸省,但是真正用來路上的時間只有一半左右。

    這種效率是以前根本無法想像的。

    有時候呂振江也是覺得,最近十多年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變的都有些不適應了。

    十多年前,大家出行只能是坐馬車或者帆船,而更多的還是得靠雙腳。

    但是現在,乘坐火車和輪船,輕鬆行萬里路。

    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會發現,又多出來了什麼新鮮玩意,幾天不關注外界,就會有一種落伍的感覺

    呂振江這個土生土長的大唐人都是有這種感觸了,而剛來到大唐的英格蘭人約翰費羅曼就更是如此了。

    隨同英格蘭使團一起來到上海的約翰費羅曼,儘管一路上已經是見過了眾多大唐的發達港口,高大無比的鋼鐵輪船,但是當他們看到黃浦江上密密麻麻都是各種輪船,岸上的上海城區高樓大廈林立,就連腳下的路都是鋪著水泥的時候。

    他和使團裡的其他十多個英格蘭人一樣,半天都是沒回過神了。

    一開始他們以為南非港、錫蘭島上的科倫坡城、南洋的馬六甲港就已經足以代表大唐的繁華和先進了。

    但是當他們抵達上海後,才知道,沿途上所看到的南非港、科倫坡城、馬六甲港和大唐本土的上海比起來,就那是荒野和城區的對比!

    不到上海,他們這些外人永遠都無法想像上海到底有多繁華!

    黃浦江上日夜不停穿梭的船隻,黃浦江西岸數十里,幾乎都是碼頭,停泊著數不清的船隻,其中有讓約翰費羅曼看了都差點窒息的數千噸鋼鐵巨輪,也有稍微小一些的兩三千噸的鋼鐵巨輪,至於數百噸、一兩千噸機帆並用的蒸汽木製輪船,幾乎到處都是。

    尤其是那艘目測至少四五千噸的鋼鐵巨輪,約翰費羅曼難以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作為一個學者,英格蘭第一台實用性蒸汽機的發明者,英格蘭第一家蒸汽機工廠的首席工程師以及第二大股東,他有足夠的科學素養來推斷這種巨輪背後所隱藏的技術難度。

    想要推動這種巨輪,怕是需要好幾千匹馬力的超巨型蒸汽機吧!

    幾乎從他們乘坐的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商船抵達上海的那一刻起,他們的震驚就是沒有停下來過。

    而接待他們的外務部上海辦事處的外交官謝如穩看到這幾個人的模樣,表情平靜!

    他作為外交官,這幾年在上海辦事處任職,接待了很多外國使團的到來,而這些使團的使者們大多也都是和眼前的這些英格蘭人一樣震驚的。

    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甚至都會說這根本不是人間,而是天堂。

    當然了也有人說是地獄,那些輪船都是魔鬼造物。

    清一色的土著蠻夷鄉巴佬!

    不過作為一個職業的外交官,雖然內心裡對這些土著不屑,但是該有的外交禮儀還是會有的,畢竟這群人是英格蘭王國派過來的使團,而且還將會是第一批常駐帝國的英格蘭外交人員。

    帝國和英格蘭多年前就已經是建立了外交聯繫,大唐帝國當年在西班牙的加的斯設立了駐歐大使館後,先後在西班牙馬德里、葡萄牙里斯本、英格蘭倫敦、法蘭西巴黎、荷蘭阿姆斯特丹、神聖羅馬帝國的維亞納、瑞典王國的隆德、意大利半島的那不勒斯、奧斯曼帝國的君士但丁堡先後設立了領事館。

    開啟了帝國和歐洲諸國的外交聯繫,並通過外交手段組織聯繫歐洲諸國聯合抵抗韃靼人,順便賣賣軍火啊啥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9-5-27 20:58
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

    大唐在歐洲的領事館的規模有大有小,大部分的都是小規模的領事館,駐紮的外交官一般就只有幾個人而已,甚至一兩個人。

    比較大型的領事館,其實只有馬德里以及君士但丁堡領事館,因為這兩個國家其實才是大唐比較看重的國家,其他的實力太差,大唐瞧不上眼,駐紮的外交官說白了其實也就是一個聯絡官兼軍火商而已。

    所以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今的歐洲的一些比較大規模的國家,都和大唐帝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但是這種外交關係是脆弱的,不嚴謹的。

    諸多國家或地區和大唐的外交聯繫,一般都是通過大唐駐紮當地的領事館,而部分國家或地區則是在鄰近的大唐海外領地設立領事館,比如說南非就是各國領事館的彙集之地,基本上叫得上號的歐洲國家都會在這裡設立一個領事館或者辦事處。

    印度的戈河州、科倫坡以及果阿,也有印度和西亞地區的王公和地區設立領事館、辦事處

    但是能夠跑到大唐本土設立大使館的,卻是沒幾個了。

    目前獲批在大唐建立大使館的外國,並不多。

    早年只有葡萄牙和西班牙,後來加了一個奧斯曼帝國,很長一段時間內,就這麼三個國家而已。

    再後來,則是陸續有薩菲王朝、莫臥兒王朝這兩個王朝。

    這兩年法蘭西也是獲准在大唐設立大使館。

    如今又多了個英格蘭。

    滿打滿算,加起來也就七個國家而已。

    而上述七個國家,基本上都和大唐帝國有著關係,而且除了英格蘭外,其他六國都是和韃靼人進行戰爭的國家。

    至於英格蘭嘛,這幾年他們的海上力量崛起的比較快速,在大西洋那邊不斷挑戰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海上霸主地位,而大唐也是樂於見成,甚至刻意扶持了一把。

    這些在大唐獲准建立大使館的國家,其大使館基本都是設立在上海,並限定在商貿區內。

    至於說其他地方,乃至金陵城,不好意思,大唐帝國不准。

    雖然說起來這是屬於不公平,不對等的,但是大唐死活不願意讓外國人進入帝國腹地,更別說帝都金陵城了,所以他們也是沒有辦法。

    英格蘭這一行人就是為了來建立英格蘭駐唐大使的,來人一共有十六人,其中十五個人都是王室代表的文武官員,而約翰費羅曼,他是以王室顧問的身份來的。

    他來大唐可不是搞什麼外交事務的,他的真正目的是想要來大唐學習的!

    他早些年搞出來了蒸汽機,經過努力把蒸汽機的功率提高到一定程度,能夠在礦井上使用後,他就和商人馬克布萊恩一起建立了英格蘭乃至除了大唐本土外的第一家蒸汽機工廠。

    專門生產蒸汽機,供應給英格蘭的礦山使用。

    可惜的是功率和穩定性都不太好,雖然能用,但是卻是不好用,至於想要更進一步成為常規動力就更不可能了。

    這幾年約翰費羅曼一直都是想要改進蒸汽機,想要提高蒸汽氣壓,但是奈何基礎技術不過關,死活搞不出來。

    最後沒辦法,他只能是想辦法跑到大唐來學習了。

    他知道自己這個外國人是不可能在大唐裡的學校或者工廠學習的,但是他依舊來了。

    只要來了大唐,他想著總歸是能夠找到機會和方法學習先進技術的。

    和約翰費羅曼這種學者有著非常純粹的目的不同,英格蘭使團裡的團長,也是英格蘭王室委任的英格蘭駐大唐總領事伊諾克巴頓卻是不同。

    他是背負著沉重的國家使命來的!

    什麼使命?

    爭取讓英格蘭獲得大唐的支持,進而和西班牙、葡萄牙爭奪大西洋的控制權,再不濟也要打開一個缺口,讓英格蘭能夠順利參與大西洋的各種貿易。

    坐在四輪馬車上的巴頓沉思著該如何開展自己的工作,但是想來想去也是沒什麼頭緒。

    理由很簡單,他們英格蘭太過弱小,弱小到連想要在大唐設立一個領事館,都是申請了好多年,今年才是被獲批。

    國小力微,這就是原罪啊!

    想當初他率領使團興匆匆的從英格蘭抵達南非的時候,逗留了半個月都沒能見到當地的大唐高官,只是見到了幾個中級官員而已。

    要知道他的身份可是英格蘭駐唐大使,並有著全權代表的特殊含義,然而就這樣也見不到人。

    不過那也不是第一次了,作為最近幾年代表英格蘭王室頻繁往來加的斯的外交官,他早已經是見識到了大唐人的傲慢。

    他能夠深刻的感受到,那些大唐人根本就沒有把他巴頓,乃至把英格蘭放在眼裡。

    一開始還不理解,但是當他去過南非,看到了南非港停泊的大唐海軍的蒸汽鋼鐵巨艦後,就是再也生不出任何的怨氣或者憤怒,因為他知道,人家大唐人有著沒有把英格蘭放在眼裡的實力。

    甚至他都認為,大唐人如果願意的話,隨時都能橫掃整個大西洋,甚至都不用他們從國內抽調兵力,只憑他們在南非的艦隊,就能夠吊打整個歐洲的海上力量。

    他們在南非的第七艦隊,可是擁有著一艘兩千多噸的巨艦,而一千多噸的巨艦更是多達十幾艘。

    不說這些鋼鐵蒸汽戰艦了,就算是大唐人的那些普通武裝商船,集結起來也是一股龐大的力量,因為這些武裝商船大多也是裝備了蒸汽機的,機動性遠遠勝過傳統的純風帆船隻。

    如今就算是強如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是不得不在大西洋採取隱約聯合的策略,以抵抗大唐人對大西洋的侵襲,但是這種抵抗,更多的也只是一種心理自我安慰罷了。

    想要抵抗大唐海軍,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哪怕是整個歐洲加起來都做不到。

    當雙方的實力差距大到如此地步之後,作為英格蘭外交官的巴頓,實在是提不起任何底氣面對大唐。

    弱國,無外交!

    這種情況下,他想要完成自己的外交任務,很難很難。

    但是背負著國家和民族命運的他,深知哪怕是再難也得去做。

    巴頓在大唐帝國的外交人員的帶領下,抵達了大唐劃給他們的領事館駐地,在領事館駐地上,大唐一如既往的不講理。

    大唐在海外建立領事館的時候,往往都是要求領事館區域自治,不允許當地國家干涉,甚至還要求駐軍以保護外交官的安全。

    如今位於西班牙加的斯港的大唐駐歐大使館區域,面積龐大,但卻是國中之國,當地的西班牙人根本不能進入,也無法干涉裡面的大唐人。

    但是到了大唐這邊,卻是不准許這樣做。

    外國的領事館,只能是開設在帝國提供的固定建築裡,還是要收取租金的那種。

    同時還不准攜帶軍隊駐防,並且這些外交官員還要遵守大唐的法律,犯法了得受大唐法律的懲罰。

    但是大唐的駐防他國的外交官卻是不受他國法律的管轄。

    不僅僅大唐的外交官,實際上大唐的子民也不受外國法律的管轄!

    理由?

    一方面是其他國家根本就沒有什麼完善的法律體系。

    另外一方面嘛,這可是大唐臣民,聖天子的子民,只有聖天子才有權力給予獎懲,區區蠻夷也想要為天子代勞,想得美。

    不過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限制和不平等條約,但是怎麼說呢,大唐也不強求,你愛來不來。

    至於大唐駐外領事館,你如果拒絕不讓我們來,我們也不是非得要去的。

    反正大唐帝國內部對外交什麼的向來不太注重。

    當年和葡萄牙人的外交談判,帝國的外交官們只是充當了一個聯絡人的角色而已,甚至後面的停戰談判都是沒有進行任何實際上的談判,御書房拿出來條件,讓外務部轉交,葡萄牙人答應就停戰,不答應就繼續打。

    相對於用外交手段,反覆扯皮談判獲得利益,帝國更願意直接一炮轟過去拿走利益。

    這種大環境下,帝國的外交事務其實可有可無。

    而這些,英格蘭人巴頓還不知道呢。

    他還是抱著排除萬難的決心來到大唐上海,為自己的祖國奉獻力量。

    巴頓這些人駐紮下來後辦自己的事了,而約翰費羅曼也是進入了自己的世界。

    來到的第二天開始,他就是出了使館,然後上街直接找當地的書店。

    書店意味著知識!

    他不用多久就是在附近找到了一家小書店,但是想要進去的時候,在門口就是被攔住了,只見一個年輕大唐人捂著鼻子道:「走開,走快,哪來的蠻夷叫花子,臭死了!」

    約翰費羅曼學過中文,雖然口語不怎麼樣,但是認得字,聽力也還行,要不然他也看不懂中文書籍,這會自然是聽到了別人說什麼。

    當即就是臉上浮現羞愧之色。

    大意了!

    他忘記了自己已經有四五天沒洗澡了!

    而且出身也忘記噴香水!

    當即扭頭就走,返回了領事館洗澡去了。

    雖然自從抵達南非開始,他已經是先後洗了十幾次澡了,但是如今洗起來還是感到渾身難受。

    不過為了知識,他忍了!

    小半天后,梳洗乾淨的他,還特地換上了大唐人的衣服,儘可能的和周圍融入進去,不至於讓自己顯得太顯眼,免的招來旁人的鄙夷。

    這一次,他倒是順利的進入了書店!

    他不是第一次看到大唐人的書,實際上在英格蘭的家裡,他的書房裡至少有數百本來自大唐的書籍,這些書籍都是流落到歐洲的大唐書籍,很多都是珍貴的手抄本。

    後來在南非、科倫坡等地,他也是在當地找到了書店,不過卻是沒有找到他想要的科學書籍,甚至連一本基礎物理這種書籍都沒能找到。

    但是現在,在上海,隨便找了一家書店,他都是看到了無數科學書籍,在理科書架上,他一眼就看見了往常被自己視為珍寶,從不輕易示人的『中等物理』。

    再看,則是眾多的各種科學書籍,當即他是忍不住直接翻看了起來!

    可惜的是,他不會知道,書店裡公開出售的這些書籍,其實大部分都是簡單易懂的科普性書籍,要麼幹脆就是小學、中學的教輔書。

    真正的專業科學書籍,在這種街邊小書店裡是找不到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9-5-27 20:58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英使團的苦難和努力

    約翰費羅曼在目前公開的書店裡,幾乎是不可能找到他真正想到的科學書籍,甚至他連一本預科以上的教輔書籍都是不可能找到。

    他所能夠找到的頂多就是一些科普類書籍,又或者是中小學階段的教輔書籍。

    通過這些科普類書籍,人們可以知道水是一種液體,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是一百攝氏度,超過一百度就會汽化,低於零度在一定條件下會結冰。

    但是只知道會這樣,不會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

    想要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那麼就得看更加專業的書籍了。

    但是這些更專業的書籍,在市面上其實很難找到。

    這倒不是帝國的禮部對這些進行監管了,而是這玩意都是專業科學書籍,普通人怎麼會去購買的,出版商也是要賺錢的好吧,這種不賺錢的書怎麼會出版。

    唯一專門出版這些專業書籍的只有皇家出版社,但是皇家出版社出版的這些專業科學書籍,也不公開對外發售,一般是定向出售給中高等院校或研發機構。

    同時中高等院校的教材,其實也是屬於專業書籍的範疇,市面上基本看不見。

    約翰費羅曼注定是不可能在公開市面上找到這些專業文獻書籍的。

    當然了,也不代表著沒有辦法找到,無非就是有麻煩,而且有風險罷了。

    比如說他可以找到一個大唐人的,最好還是在校大學生之類的,讓他去圖書館手抄書,然後再拿出來交給他。

    至於能不能找到,那就是他的問題了。

    畢竟這種本來就在國內公開的科學技術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全面的封鎖,外國真要下苦心,也是能夠弄到的。

    但是也只侷限於公開的科學知識,至於更加先進的科學知識,尤其是一些核心技術,不用官方去封鎖,人家企業自己就是保護的死死的。

    只是現在的約翰費羅曼不知道這些,甚至一時半會的也沒有察覺到自己所看到的都是最基礎的科學書籍。

    他在書店裡看到這麼多書籍,那可是久旱逢甘霖一樣,連續好幾天都是泡在了書店裡,每次離開也會買上幾本他認為重要的回去。

    約翰費羅曼的行為,並沒有影響到英格蘭使團所需要做的事,巴頓在使團安頓下來後,不斷的登門求見大唐的外交官員。

    一開始倒也不是說有什麼真正的目的,無非就是想要先熟悉熟悉,混個臉熟,然後再想辦法在大唐提升英格蘭的地位。

    但是讓他比較失望的是,雖然一開始見到了大唐外務部上海辦事處的處長,後面的好幾次都是沒見到,只有一個副處長接待了他。

    那個副處長到最後也是受不了他天天登門求見,最後也是閉門不見了。

    這個時候,還是奧斯曼帝國的一個外交官看不下去,提點了巴頓一句,說人家大唐的外交官大多時候都是很務實的,以後沒事別來這裡晃悠,要不然以後有事你都找不到人你信不信!

    這慢慢的,巴頓也是搞明白了,這外務部的人對外國使者的態度就是:有事直說,沒事滾蛋,別浪費本官的時間,等會本官還要去青色小樓聽曲看戲呢!

    至於閒談拉家常套關係,就你一蠻夷也配?

    對此巴頓也是挺無奈的。

    巴頓的感覺也是其他諸國外交官的感覺,從他們來大唐的第一天開始,基本上就能夠感覺到,其實大唐對他們根本就不重視。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也得忍耐下來!

    因為他們不是有求於大唐,就是有地方借助於大唐。

    這些年韃靼這麼兇猛,這些國家為了抵抗,其實都離不開大唐的軍事援助。

    雖然這些軍械武器都要花錢購置,但是就算如此,除了在大唐這裡也沒處買去啊。

    比如奧斯曼帝國,他們乃是對抗韃靼人的主力軍,這些年已經是武裝起來了超過三十萬的大軍和韃靼人打著呢。

    這三十萬大軍每年都需要消耗眾多的槍炮、彈藥,他們奧斯曼帝國雖然也能夠自產槍炮,但是產量有限啊。

    所以他們裡的近半軍械供給,其實都要依賴從大唐進口的。

    更不要說今年開始突然就是全面進入了燧發槍時代。

    自從去年西班牙率先裝備燧發槍之後,幾乎是一夜之間整個歐洲和西亞地區就是燧發槍的天下了。

    西班牙、葡萄牙人、法蘭西、瑞典、奧地利等眾多歐洲國家,一年內陸續裝備燧發槍。

    奧斯曼也是從歐洲得到了彈簧鋼的技術。

    就連韃靼人,也是偷到了彈簧鋼的技術。

    於是乎,今年的歐洲戰爭裡,燧發槍已經成為了主流,火繩槍逐步被淘汰。

    面對這種情況,大唐帝國內部也是一直爭論著要不要放開燧發槍的大規模出口,而保守派始終佔據了上風,也就是繼續禁製出口。

    雖然說如今歐洲各國和韃靼人都是裝備了燧發槍,但是他們的軍械產量依舊是一大問題。

    傳統的手工作坊模式,沒有大規模的工業體系支持,他們是不可能和大唐帝國一樣,做到一年生產幾十萬支步槍的。

    他們只能是維持小規模生產,一年生產幾萬支就是極限了,再加上訓練作戰的損耗,這意味著他們的燧發槍依舊是遠遠不夠用的,必須外來武器的補充。

    這種情況下,他們所能夠獲得的外來武器,其實也就是大唐的武器了。

    此時,大唐提供什麼他們就只能買什麼。

    是燧發槍還是火繩槍根本就不重要。

    這從今年上半年的大唐火繩槍出口停滯了一段時間,但是下半年開始又是大規模進口大唐的燧發槍就可以看的出來。

    他們的燧發槍產量遠遠不夠他們自己用,必須獲得外來的補充,哪怕是買不到燧發槍,購買火繩槍他們也要。

    當然了,其實他們很多都會選擇購買了火繩槍後拿回來改造成為燧發槍。

    諸多情況限制下,大唐帝國的軍械出口列表裡,依舊沒有燧發槍。

    不過其他國家一直都是想要大唐直接出口燧發槍的。

    而除了燧發槍等陸軍武器外,還有幾個國家還試圖從大唐帝國裡採購更多的軍艦。

    其中自然就有巴頓所在的英格蘭。

    英格蘭最近幾年都是大唐戰艦的忠實用戶,已經是先後購入了二十多艘大唐海軍的二手退役風帆木製戰艦,小的一百多噸的近海巡邏艦,中等的有四五百噸的護衛艦、大的有八百噸的巡洋艦或一千多噸的戰列艦。

    這些二手戰艦,直接撐起來了英格蘭海軍,進而挑戰西班牙、葡萄牙人的大西洋海權。

    這一次巴頓來,也是背負著再一次求購戰艦的使命。

    同樣的,因為英格蘭海軍的崛起,也是讓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感受到了實力,最近幾年雖然在陸地上支援法蘭西、神聖羅馬帝國帝國抵抗韃靼人,但是也沒有忘記建設海軍。

    西班牙人的海軍建設和原時空也是截然不同的,原時空的西班牙人海軍,直到無敵艦隊慘敗後,才是注重專業戰艦,長身管火炮的建設。

    但是現在,他們早就這麼幹了。

    如今的西班牙人,已經是建立了一支擁有六十多艘專業戰艦的龐大艦隊,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人的這些戰艦,噸位最小的也有四百噸,而噸位大的超過一千五百噸。

    葡萄牙人的艦隊規模也不小,也有二十多艘大噸位的專業戰艦。

    和這兩個國家比起來,英格蘭海軍依舊是一個小孩子。

    為了和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對抗,英格蘭國內已經是決定,繼續大規模擴張艦隊,一方面是國內自造大噸位的戰艦,一方面也是從大唐求購二手戰艦。

    只是大唐現在對出售二手風帆戰艦已經是沒有什麼興趣了。

    因為現在大唐海軍手裡已經是沒有多少老舊的風帆木製戰艦了,這麼多年來,出售了一些,然後直接退役了一大部分,如今的大唐海軍的五百噸級以上的主力艦,基本清一色的蒸汽鋼鐵戰艦。

    就算是想要出售,也沒有戰艦可買了。

    至於造新的木製風帆戰艦賣給英格蘭人,這更扯淡。

    因為這樣比大唐直接造個鋼鐵船殼的戰艦成本還要高。

    木製戰艦的最大成本是木材,而所需要的木材可不一般。

    造一艘兩千多噸的木製戰艦,至少需要兩千多顆百年大樹,而且還都是頂級木材,比如最頂級的柚木,差一些也得使用菠蘿格,坡壘,桃花心,再差一些的樟木、榆木,橡木等等。

    而上述木材,不管那一種,都不便宜,而且得是百年大樹才堪用。

    而鋼鐵戰艦則是是鋼鐵了,而隨著大唐帝國的鋼鐵行業發展迅速,鋼鐵價格持續降低,如今造鋼鐵戰艦的成本,已經是低於木製戰艦,而且還低了不少。

    雖然聽起來有些扯淡,但就是如此。

    所以讓現在的大唐造新的木製戰艦賣給英格蘭,這事太扯淡,大唐不願意。

    而老舊的木製戰艦也是沒有多少了,拿不出來買。

    至於鋼鐵戰艦,這就更不用說了,大唐現在連燧發槍都還不願意出口呢,更別說鋼鐵船隻了,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所以英格蘭人想要從大唐求購戰艦,其實也是不太容易。

    但是困難不代表著就要放棄啊,不然巴頓來大唐幹嘛!
V123210 發表於 2019-5-27 20:58
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

    不得不說,巴頓還是個有能力的外交官,他發現大唐海軍已經是沒有多少大噸位的木製戰艦後,就是把目標放在了小噸位的二手木製風帆戰艦,比如說那些一兩百噸的木製風帆戰艦。

    這些戰艦大唐海軍有著大量的存活,因為當年建造鋼鐵戰艦的時候,海軍是優先建造主力艦的,後續幾年還建造了好幾年的中小噸位的木製戰艦,所以還是有不少船體比較新的中小噸位的木製戰艦。

    除了這些中小噸位戰艦外,巴頓還把目光瞄向了武裝商船。

    武裝商船雖然原始設計是為了運輸貨物,但是也是裝備了艦炮的,此外如果經過一定的改裝,也能夠裝備更多的艦炮。

    雖然說改裝後的武備水平不怎麼樣,但是總比沒有好強不是。

    巴頓在上海的活動,對於英格蘭而言很重要,但是對於大唐帝國而言,卻是屬於小事。

    對於大唐帝國而言,歐洲局勢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韃靼人!

    而英格蘭人位於海島上,加上一直都是不願意出力抵抗韃靼人,所以大唐對英格蘭的扶持其實是很弱勢的。

    此外,大唐帝國還需要西班牙等國抵抗韃靼人,所以也不會輕易的讓英格蘭在大西洋取代西班牙的地位。

    西班牙還需要大西洋貿易來維持本土的武裝抵抗韃靼人呢。

    就算是不願意看見西班牙人控制大西洋,大唐也會自己去打破,並不需要英格蘭人來繼承西班牙人的海權。

    最近幾年,大唐帝國的船隻已經是開始頻繁的出入大西洋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對此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最開始,大唐的商船是不進入大西洋的,但是後來韃靼人西侵,為了給歐洲運輸各種軍火,大唐的商船開始進入大西洋前往歐洲,給西班牙等國運送槍炮等物資,對此,西班牙人是很歡迎的。

    然而有些事,開了頭,那麼就很難禁制了。

    一開始還只是特定運輸軍械物資的商船,但是後來,也是逐步有普通船隻進入大西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等國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會開放港口。

    早年雙方簽訂的相關協議,大唐帝國的商船是不會進入大西洋的,但是到現在,這種協議已經是形同虛設了。

    造成此事的根本原因倒不是說和歐洲的貿易,而是因為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帝國對北美洲西部海岸的殖民。

    多年前大唐帝國就是做出了大力開發北美洲的計畫,在東北海岸設立了眾多殖民地,已經是前後遷移了上百萬民眾移居北美洲東部海岸。

    但是北美洲的東部海岸的地形並不算多麼優良,適合移民大規模開發的地區並不多。

    為此大唐帝國一方面是試圖穿越西部山脈(落基山脈)以及荒漠,進入到北美洲的中部以及西部等地區開闢殖民點。

    但是沒有鐵路的情況下,穿越如此廣大的地區開闢殖民地,並不容易。

    畢竟當地的土著也不是吃素的,他們不是正規軍隊對手,但是對於普通移民還是有比較大的威脅。

    哪怕外來人所帶來的眾多疾病,導致當地的土著人口數量出現斷崖式下跌,但是土著還是有的,只是沒有以前多了而已。

    直接通過山脈和荒漠移民不易,帝國就是採取了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直接走海運,在北美洲的西部海岸沿海直接登陸,然後開闢殖民地。

    不過這也是引起了西班牙人的不滿。

    根據帝國當年和西班牙人簽訂的相關協議裡,帝國承認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地區、中美洲以及部分南美洲地區的特殊權益,而西班牙反過來則是承認帝國在北美洲以及整個太平洋地區的特殊權益。

    當年簽訂協議後,帝國在北美洲的殖民行為基本上避開了墨西哥地區,一心往北美洲中部乃至西部進軍。

    同時西班牙也是放棄了在太平洋的探索和殖民行為。

    因此根據雙方的這種詳細,西班牙是承認帝國在墨西哥以北地區的北美洲的特殊權益的,但是當時默認的是東部海岸,而現在嘛,帝國則是把這一權益擴大到了西部海岸。

    對此,西班牙人是很有意見的,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實際上已經是在費羅利達建立了殖民地,已經是把西部海岸看成了後續殖民的地區。

    但是自從三年前帝國的幾艘大型殖民船卻是突然殺入了大西洋,然後在北美洲西部海岸登陸,並建立了殖民地,並直接設立新蓬萊州後,西班牙人已經是向帝國抗議過多次了。

    不過大唐帝國對西班牙的抗議置之不理。

    在大唐帝國諸多軍政高層的心裡,現在沒直接南下墨西哥,就已經是看在你在歐洲出錢出力出人抵抗韃靼人的份上了。

    至於北美洲,甭管東部還是西部,那都是大唐領土。

    當年可是黑字白紙簽過協議的,帝國擁有對北美洲的特殊權益。

    所以這三年來,持續對北美洲西部海岸進行移民,而大唐如今的移民船隻可是大的很,移民屯墾司組織的移民船隻,一般都是兩三千噸的大船,隨便組織一個移民船隊就能運輸上萬人過去。

    得益於大唐航海業的發展,船隻大型化,蒸汽鋼鐵船隻的航海安全也是得到了極大的保障,所以海外移民也就更加便捷,成本也更低。

    其中最為代表的就是船票價格了,移民船的船票價格是一年比一年底,而且還有移民屯墾司進行高額補貼。

    哪怕是窮人人家,只要下定決心,也是能夠咬咬牙買上一張廉價船票前往北美的,就算一文錢沒有也無所謂,還可以獲得免息貸款購買船票呢。

    一旦到了北美洲就能免費分地,並獲得基礎的生活物資保障,生產工具保障,不用多久就能夠還掉貸款。

    最近幾年,帝國國內民眾對移民北美洲的熱情是越來越高,相對於南洋、印度和非洲那些地方,民眾更加願意去北美洲。

    這麼搞了幾年,如今帝國已經是在北美洲的西部海岸設立了二十多個殖民地,其中好幾個還是建在墨西哥灣北部,比如在北美洲南部好幾條河流的出海口設立了殖民地城市,謂之三河鎮。

    又在西班牙控制的費羅利達的聖奧古斯丁邊上,針對性的設立了一座小鎮。

    其用意非常明顯,就是限制西班牙在這一區域的繼續擴張。

    此外,在更北邊諸多地理條件比較優良的地區,也是先後設立了殖民點,最北一直延續到了北美洲五大湖的出海口,就在出海口地區,大唐設立了五湖鎮,不僅僅設立殖民據點,而且直接建設炮台,連先進的前裝線膛炮都是裝備了好幾門呢。

    並拒絕任何他國船隻進入。

    在北美洲的二十多個殖民點,按照地理位置被分為三河洲、中部州、五湖州,依舊嫡屬於美洲事務衙門管轄。

    上述三洲,到宣平三十二年秋天為止,一共有三萬多移民以及三千多名駐軍。

    其實人員並不算多,但是現在一共也就進行了三年移民而已,而第一年其實也就是開個頭,大規模移民也就是後面的兩年。

    聖天子已經是指示了移民屯墾司,後續美洲的移民工作,在穩固東部的同時,重點開發西部。

    根據移民屯墾司的計畫,未來的五年內,至少要往北美洲西部海岸各地移民超過二十萬人。

    大唐帝國別的沒有,就是人多!

    而且航運發達,隨便組織幾艘幾千噸的移民船跑一趟,就能夠運過去上萬人。

    人有,運輸也不是問題,唯一的限制也就是這麼多移民去了一時半會的養不活,還需要後方源源不斷的提供物資支援罷了。

    但是,這種限制其實也不算什麼限制。

    因為帝國也不差錢!

    移民屯墾司敢近乎全額補貼船票,就敢從世界各地調集物資運往新殖民地,好讓新移民熬過剛開始的一兩年。

    帝國移民開發北美洲的力度是巨大的,這種事是西班牙人想要阻擋也阻擋不了的。

    更別說了,西班牙人也是不敢阻擋啊。

    甚至為了緩和雙方的關係,再加上在北美洲的殖民點已經陷入了大唐殖民地的包圍,西班牙乾脆是想把聖奧古斯丁等幾個殖民地一起打包論斤賣,賣給了大唐,想要換取更多的槍炮,並讓大唐帝國直接出口一批燧發槍和大口徑的火炮。

    此時大唐卻是建議雙方重新制定雙方在北美洲的特殊權益分界線,西班牙為了避免以後造成衝突也是咬著牙答應了下來。

    為什麼要咬牙?

    自然是因為大唐趁機獅子大開口,接著劃分分界線,直接把大片原本屬於西班牙人控制的地方劃入了大唐那邊。

    為什麼要答應?

    不答應不行啊!

    當西班牙人在上海簽訂了新的美洲協議時,這些西班牙外交代表的心情是複雜的。

    這一次的唐西美洲協議,最核心的一條就是新劃定的分界線,新分界線簡單而粗暴,東部以加利福尼亞灣北部的北緯三十一度為點,然後西部的墨西哥灣東部沿岸的北非二十六度為點,兩點之間化一條直線。

    這條唐西美洲分界線裡,以北屬於大唐,以南屬於西班牙。
V123210 發表於 2019-5-27 20:59
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

    按照唐西美洲協議,將會讓西班牙直接失去了大片的北美洲殖民地,除了費羅利達外和德克薩斯等地區外,還有加利福尼亞半島以及其他大片地區。

    按照該協議,大唐不會幹涉西班牙在邊線以南區域的所有行動,同樣的西班牙也不會幹涉大唐在邊線北部的所有行動。

    雖然說其中的大片地方,其實西班牙自己也是地圖開疆,裡面的殖民據點頂多也就那麼幾個,根本就沒幾個西班牙人,大部分地區其實還是被當地的土著實際控制的。

    但是如果沒有這份協議,西班牙人遲早是能夠實際控制上述諸多地區的,畢竟他們的殖民行動也是一直沒有停過

    但是有了這份協議,西班牙人就不能控制上述區域了,甚至已經建立的部分殖民點也需要撤出來讓給大唐。

    更重要的是,西班牙對此無能為力,他們這些外交代表所接到的國內本土的命令是盡快達成協議,必要時出讓一些利益也是可以的,一定要盡快達成協議,以換取大唐對西班牙在歐洲的扶持。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利益都不是大唐奪取而來的,而是西班牙自己送上去的,為的就是換取大唐的扶持。

    因為今年的韃靼人攻勢兇猛,在韃靼人也是裝備了燧發槍後,在武器裝備上沒有落後,同時繼續發揮其強大的騎兵優勢,在巴爾幹戰場上連續幾次擊敗奧斯曼的主力。

    雖然看似是奧斯曼慘敗了,和西班牙沒啥關係,但是誰讓後頭韃靼人的主力騎兵解決了奧斯曼人的威脅後,直接一個掉頭,直接殺入了法蘭西呢。

    至於奧地利的神聖羅馬帝國帝國,如今已經是只能所在奧地利南部的山區裡頭,根本就不敢和韃靼人爭鋒。

    法蘭西和尼德蘭、丹麥等地的壓力非常大,前線死傷慘重。

    而躲在後頭的西班牙也是第一次真正恐慌了起來。

    以前韃靼人還在波蘭、還在德意志地區的時候,西班牙雖然也緊張,也支援,但是畢竟感受不了直接威脅,所以支持歸支持,但是力度其實一般。

    但是現在,神聖羅馬帝國只能龜速在奧地利南部山區,法蘭西已經直接面對韃靼人的兵鋒,而且最關鍵的是,法蘭西人同樣擋不住啊!

    這法蘭西后頭可就是西班牙了啊,法蘭西如果完蛋了,他們西班牙還能擋得住?

    他們可沒這個自信!

    為了把韃靼人擋在國門之外,西班牙人是下定了決心,死保法蘭西!

    此時西班牙人的想法就是:哪怕把法蘭西打成焦土,也要把韃靼人擋在西班牙之外!

    除了金錢和軍械援助外,西班牙人已經是進行大規模的動員,大量的陸軍奔赴法蘭西前線,無私的幫助法蘭西抵抗韃靼人。

    這種情況下,西班牙人的壓力非常大,尤其是資金壓力非常大。

    由於法蘭西和神聖羅馬帝國等國都是窮光蛋,他們用的軍械物資,其實相當大一部分都是西班牙出錢購置的。

    但是這不幫還不行,不幫人家立馬就投降了,然後西班牙就得看著韃靼人的大軍殺入本土。

    在這種大環境下,西班牙是迫切的需要得到大唐帝國的幫助,為此,犧牲一部分海外殖民地的利益是可以接受的。

    要不然的,本土都保不住了。

    但是說是這麼說,然而真的把大片的殖民地拱手相讓,還是讓很多西班牙心裡不舒服的。

    而大唐的外交代表則是面露微笑,這一次的協議,直接為帝國開疆數百萬平方公里,雖然上述諸多疆域大唐一時半會也無法實際控制,而是讓當地土著暫時代管。

    不過不管以後怎麼樣,先把飯扒到碗裡再說,以後慢慢吃嘛。

    聖天子見西班牙人如此懂事,加上最近兩年韃靼人在歐洲實在過於強勢,李軒還真擔心韃靼人把歐洲整個給吞了,然後給大唐造成大麻煩。

    所以也是指示,適當的加大對歐洲地區的扶持,尤其是西班牙。

    為此,大唐帝國特地批准了一批二手燧發槍的出口,雖然是屬於只此一次,下不為例的特例,但是也是體現了大唐帝國扶持歐洲對抗韃靼的誠意了。

    這一次二手燧發槍的總數,將會達到十萬支之巨。

    當然了,這麼多自然是不可能都給西班牙,實際上奧斯曼那邊更需要扶持,他們的槍炮產量更低,在巴爾幹半島遭遇慘敗後,損失極大,急需補充軍械,不然的話,他們空有士兵但是沒有武器也是沒辦法作戰的。

    奧斯曼和西班牙之外,法蘭西以及瑞典、尼德蘭,奧地利等國也是獲得一定的份額。

    除了火槍外,還有大批的滑膛炮,而且不再侷限於中小口徑的火炮,大唐現在是連大口徑滑膛炮都還是買了。

    除了成品武器外,還有大量的彈藥、被服等軍械物資。

    其中不乏木製引信榴彈!

    這種物資的出口,同樣是因為歐洲國家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發,自己也是陸續搞出來了木製引信的榴彈,這玩意本質上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歐洲人弄多幾次基本也就弄出來了。

    人家都搞出來了,繼續進行技術封鎖已經沒有了意義。

    隨著大批軍械物資裝船起運,而且為了快速抵達歐洲地區,還是直接用大噸位的蒸汽輪船運輸,中途除了靠岸進行補給外,會一路不停直奔歐洲,預計幾個月後歐洲地區就能夠獲得這一批的軍械物資。

    軍械物資大量起運歐洲的同時,帝國也是掀起了對北美洲的新一**規模移民和開發!

    為了刺激民眾的移民熱情,帝國再一次宣佈,但凡是前往北美洲定居的新移民,將會獲得全額的船票補貼,並抵達當地後會得到免息貸款,用以開始新生活。

    至於免費分田,那都是老操作了,不值一提。

    如今是只要你願意,哪怕身無分無也可以拖家帶口前往北美洲生活定居。

    除此之外,美洲事務衙門也是上了摺子,為了打通美洲東西部的聯繫,更主要的還是為了徹底掌控美洲的廣闊的中部地區,以進行北美洲的本土化。

    特地請求在北美洲建設鐵路。

    不過這個摺子卻是被李軒批駁了。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北美洲的潛力,在帝國對北美洲的掌控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前,貿然的在當地建設鐵路,將會迅速刺激當地的工業發展。

    而北美洲的各種豐富資源,可是非常適合發展工業的。

    鐵路是要建的,當地的工業也是要發展的,只不過不是現在。

    按照李軒的計畫,至少也要在當地的本土化完成以後,才會進行工業發展的,就和北海省那邊一樣。

    另外,因為距離實在過遠,遠距離的通訊問題也需要解決。

    怎麼解決,自然是電報!

    宣平三十二年十一月,金陵城雖然還沒有下雪,但是卻已經是寒氣襲人。

    前些時候天文台送來一份報告,說是最近十幾年來,氣溫是逐步下降,雖然幅度不大,但是李軒卻是知道這是小冰河時期的影響。

    不過李軒對此也是不太擔心,帝國的各項基礎水利設施已經是比較完善了,而且還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為支撐,區區小冰河時期的氣溫降低影響不了帝國的穩定。

    披上外套的李軒,帶著不少朝廷重臣前往了皇家理工學院準備視察電報項目的演示。

    不少重臣接到通知後,對文件上什麼電報還搞不懂是什麼玩意呢,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重要,竟然引起聖天子的親臨視察,而且還帶上一大票的軍政要員。

    這主要還是電報項目的研發,一直都是處於低調狀態,並只對李軒報告,朝臣們根本不知道還有什麼電報項目。

    偶爾聽到,也是搞不懂這電報是干嘛用的。

    但是別人不清楚,但是李軒卻是清楚的很。

    當帝國研發了高壓蒸汽機,繼而運用到工廠、火車和輪船上,解決了工業生產以及交通問題後,制約帝國全球化發展的技術難點只剩下一點了,那就是通訊。

    想要統治一個龐大的國家,快速通訊是不可或缺的,縱然現在可以依靠火車和輪船,其公文傳輸速度已經是比以前快了好幾倍,但是這依舊遠遠不夠。

    李軒要的是即時通訊!

    當歐洲或者美洲發生了什麼事,他希望金陵城方面第一時間能夠獲知,然後做出相應的反應,同時通過通報向全球範圍內的大唐軍事力量傳遞命令。

    比如說美洲,假如以後發展起來了,當地發生什麼叛亂的話,有了電報第一時間就能夠知道,然後調集部隊前往鎮壓。

    如果沒有電報的話,本土方面知道都是好幾個月以後了,再做出反應並傳遞到北美洲,又是幾個月,這一來一往,光光是用於通訊的時間就的大半年。

    這麼長時間,黃瓜菜都涼了!

    但是如果有了電報,那麼一切都不一樣了。

    昨天他接到皇家理工學院的報告,說是他們的電報項目已經是取得了初步成功,並獲得了成功通訊試驗後,李軒就是迫不及待的在今天帶著大量人馬親自前往視察了。

    而對於聖天子的視察,就連主持電報項目的皇家理工學院物理系,主攻電磁方面的何盛忠教授、帝國子爵都是有些忐忑的。

    因為在五年前聖天子讓他召集人手研發電報系統的時候就已經是承諾過,只要他把電報系統搞出來,就封他一個伯爵,就近封地。

    正是因為這份承諾,這五年來他幾乎天天帶著手底下的數十名學生廢寢忘食的搞電報。

    而昨天的第一次測試中,他的電報項目終於是成功了。

    當報告上去後,聖天子立即就是表示,要親自觀看電報演示。

    現在,聖天子來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9-6-3 21:48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你好,世界

    皇家理工學院的校區位於金陵城老城區,在皇宮的西北方向,該校區南部,就是工部衙門,左右兩側,也是京畿衙門機構。

    也就是說,皇家理工學院的校區,其實是位於金陵城裡最內層,周圍都是京畿衙門,再遠一些就是皇宮。

    從地理位置上也是能夠看得出來皇家理工學院的重要性。

    要知道哪怕是國子監大學和金陵大學這兩所大學,雖然一開始的老校區還是在城內,但是也已經是陸續搬遷到了西城區。

    這是因為皇家理工學院從來都不是一所純粹的高等院校,這從裡面的學生全都是有品級的就可以看到的出來。

    李軒對該校的定義,其實就是一所超大型的官方研發機構,裡面的師生們其實就是科研人員。

    傾國之力打造的皇家理工學院,通過每年在全國範圍內招募超級天才,再加上雄厚的研發資金支持,目前該校已經是擁有了總數千人的師資研發團隊。

    這一千多人裡,有大約八十多人獲得了正教授的稱號,兩百多人獲得了副教授的稱號,剩下的大幾百人則是研究生。

    這三百多名正副教授,再加上將近千名研究生,一共組成了大唐帝國最為頂級的科研力量。

    為了培養這一千多人,大唐帝國可謂是下了大力氣的,給予最豐厚的待遇,同時也是給予最大的期待。

    而皇家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也是沒有辜負李軒的期待,他們領頭成功研發了蒸汽機、各種機械設備、開創了現代醫學,至於物理和化學、材料等基礎學科就更不用說了。

    如今,他們又是搞出來了電報,這讓李軒頗為欣慰,深感這些年的巨大投入沒有白費。

    不過,雖然報告說成功了,但是沒有親眼看到李軒還是有些不放心,所以這一天李軒才會帶著人親自去視察。

    抵達皇家理工學院之後,太子李從另外一架馬車上先一步下車,然後快步到了李軒的馬車前,親自掀開簾子扶著李軒下車。

    下車後,看著眼前這個已經成年多年的太子,李軒問道:「等會帶你看樣好東西,希望你看過之後能有所感悟!」

    李軒沒有說的太通透,電報的意義是巨大的,尤其是對於大唐帝國的後續全球統治而言,絕對是鎮國利器。

    但是如今的電報還是過於原始,很多人也不瞭解,一時半會的怕是無法理解電報未來的重大意義。

    但是,李軒不希望這個人裡包括李!

    最近這十多年,李軒對太子李的培養是不遺餘力的,親自帶在身邊,讓他知道一個皇帝該怎麼做。

    而太子的表現還是讓他比較滿意的。

    有野心,有耐心,還善於偽裝,更重要的是夠狠,不僅僅是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

    興許用上述這些形容詞不太恰當,讓人覺得這不是個好人。

    但是太子李他本來就不是什麼普通人,他是儲君,以後是要當皇帝的人。

    而皇帝,不需要好人!

    李聽罷道:「父皇,是什麼東西讓您老人家會這麼感興趣!」

    李軒道:「好東西,走吧!」

    當即,李軒帶著眾人繼續上前,而此時早有皇家理工學院的人列隊等候,口呼萬歲。

    李軒直接越過眾人,一邊走著一邊對何盛忠教授道:「今天準備怎麼測試啊?」

    何盛忠教授道:「回稟陛下,臣等進行第一次測試的時候,主要還是為了測試電報各設備的可靠性,在第一次測試通過後,我們已經是臨時環繞校區架設了一條電報線路,總長達到了十公里,今天測試長距離通訊的可靠性還有電信號的衰弱程度!」

    「哦,這麼說今天測試的通訊距離有十公里了?」李軒聽罷很有興趣。

    何盛忠教授道:「回稟陛下,是的,另外還會測試編訂的編碼,把無意義的電信號變成可確認的文字!」

    李軒微微點頭,也是沒有多問了。

    電報的研發項目一直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中。

    甚至很多大方向都是他自己提出來的,何盛忠只是一個執行者而已。

    比如一開始何盛忠他們提出的是採用靜電傳遞信息的方式,但是卻是被李軒直接否決,直接讓他們研究電磁通訊,甚至還直接讓他們搞一套編碼來,把現有的文字進行編碼,然後電報傳輸的時候直接傳輸編碼,接收端接受編碼後再翻譯成為文字。

    很多地方,李軒都是有所參與並指導大方向。

    而詳細的研發工作,自然還是得這個電報項目組,這裡頭不僅僅有電磁學家,甚至還有搞編碼的數學家,然後還有玩機械的工程師。

    加起來三十多人的團隊努力了這麼多年,終於是成功搞出來了。

    要知道這三十多人可都是大唐帝國最為頂尖的科學人才,份量十足。

    說話之際,眾人也是走到了電報項目組的研發小樓,進入其中內,李軒就是看到了擺放在正中央桌子上的好幾台設備。

    這些設備看起來有一種復古風!

    何盛忠指著其中一台有著按鍵的設備道:「這是我們的電報輸出機,通過按鈕可以輸出代表不同意義,長短不一的電信號!」

    「這是接收機,接受到編碼信號後,可以翻譯成為文字!」

    「這是供電設備,目前我們採用的鋅錫電池,諸位小心,這裡面裝的稀硫酸!」

    何盛忠教授一個個的解釋,但是他解說的時候,卻是可以清楚的發現,除了陛下和太子聽的很仔細,而且能聽懂外,其他的軍政要員似乎聽不懂。

    這聽不懂的人裡頭,就有陳立夫!

    陳立夫是去年剛調回京畿任職,當然了,並不是一步登天直接進入御書房成為值班大臣。

    而是調任商部擔任左侍郎,品級看似不變,但是從一省巡撫直接成為商部這等重要機構的左侍郎,這已經是陞官了,而且升的還不止半級,而是整整一級呢。

    以帝國管制,除了極其特殊的江南道道員外,其他省道的巡撫、道員的陞遷之路,基本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積累夠了資歷後,調回京畿,擔任各部右侍郎。

    然後熬幾年,才能勝任左侍郎。

    再熬幾年,才能升任尚書,這個時候,就可以奢望著成為御書房值班大臣了。

    期間還得看各部的重要性,不同部的尚書、侍郎,地位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工部尚書調任商部尚書,那肯定是百分百陞官了。

    當然了,因為各省的重要性不一樣,所以雖然都是巡撫,不過不同省份的巡撫其政治地位也不一樣。

    陳立夫之前長期擔任廣東巡撫,而廣東又是帝國第二大經濟大省,僅次於江南道,所以政治份量還是很重的。

    調回京畿承認左侍郎也是屬於正常。

    但是一調回京畿就成為商部左侍郎,這還是讓人有些意外的。

    回京任職後,陳立夫很低調,這一年來基本沒有冒頭,不像是在地方任職的時候一樣,三天兩頭就搞事。

    沒辦法,不低調不行,金陵城高官多著呢,他陳立夫雖然是商部左侍郎了,但是在金陵城也不算什麼。

    至少,他現在連御書房都沒有進去呢。

    陳立夫在地方多年,眼界是夠寬闊的,幾千噸的巨艦他都看過眾多,並且坦然置之,但是眼前的這個電報,他是真心看不懂。

    沒辦法,早年他讀的是四書五經,後來雖然也看了些新學,但是也沒看幾年,後面一直從政,研究的都是如何陞官的技巧,根本沒時間也沒精力去瞭解什麼最新的科學研究。

    而電學研究在帝國裡,自然是屬於最先進的研究了,目前除了皇家理工學院外,其他地方基本找不上什麼像樣的電學人才,也就是各所大學的教授們多少還知道一些。

    前兩年說要建造七千噸巨艦廣東號,並採用電推的方式來推動炮塔,皇家理工學院是設計出來了方案,但是最後發現,全國範圍內愣是沒能找到可以生產發電機、電動機的廠商。

    最後還是皇家理工學院的師生們親自出馬,帶著一大票工人在實驗室裡手工搗鼓出來了一套樣品出來,幾乎是手把手的教,才是讓江南武器公司那邊能夠生產發動機和電動機。

    陳立夫不知道什麼是電報很正常,其他人也是如此,而何盛忠教授也不在意,因為他知道,聖天子是知道的。

    嗯,太子也是知道的。

    這個太子也是經常來皇家理工學院參觀的。

    為何,因為拳頭大才是老大!」

    如今這年頭的拳頭是什麼?

    有人有炮!

    而這些都依賴什麼?

    依賴於生產力。

    而怎麼提高生產力。

    科學技術!

    雖然看似彎彎繞繞的,但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年前李軒就跟他說過:皇家理工學院的價值超過百萬大軍!

    如此重要的地方,他自然是會經常過來看!

    這看得多了,再加上太子李好歹也是讀過皇家青年軍校,然後又是讀了國子監大學的人,雖然他學的更多的都是歷史經濟政治這些鬼東西,對理科不甚精通,但是基礎的東西還是知道的。

    而對於何盛忠而言,陛下和太子等少數幾個人知道電報的重要性,這就已經足夠了。

    解說了一番後,何盛忠就是親自帶著人開始操作起來,準備進行第一次電報收發測試!

    而李軒也是饒有興趣的寫下了幾個字,讓何盛忠發出去,充當第一次電報的實際測試。

    當何盛忠親自發報的時候隔壁的一間房間裡,幾個人也是對著電報的收報機進行抄寫著,然後翻譯,緊接著拿著一紙電文送到了大廳裡。

    李軒看了眼,正是自己寫下的那幾個字:「你好,世界!」
V123210 發表於 2019-6-3 21:49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

    當李軒看到手中的電文寫著這四個字的時候,露出了微笑!

    整個過程看似平淡,似乎也只間隔了一堵牆而已,但是李軒卻是知道,這個信號已經是在外頭繞了十公里!

    而這一次的成功測試,也意味著後續大唐可以直接建設大規模的電報網絡,不僅僅是十公里,而是上百甚至上千公里的電報線路。

    以後的信息傳遞,將會成為即時通訊!

    好吧,說是即時通訊有點過分了,畢竟電報的翻譯和拍發也需要時間。

    但是對比以往依靠火車、輪船、馬匹的信息傳遞方式也是跨時代的進步!

    如果後續繼續發展,能夠鋪設海底電纜的話,那麼美洲那邊的消息第一時間就能夠傳遞到大唐本土來。

    這對於帝國的全球統治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的。

    李軒把電文傳遞給太子,然後太子看過後又是給其他眾人看,此時李軒道:「眾位愛卿,覺得這電報如何?」

    能夠身居帝國高層的就沒一個是傻蛋,雖然很多人連電磁學都搞不懂是什麼玩意,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看出來電報的重要性。

    已經年邁的王文華當即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古有神仙之千里眼順風耳,今有我大唐電報可瞬息萬里,實乃帝國神器也!」

    「帝國有此神器,全球一統在望,萬世可期!」

    說罷,他停頓了下,深呼了口氣,然後用堅定無比的語氣繼續道:「這,都是陛下的功勞,沒有陛下支持科學發展,就沒有如此神器,大唐有陛下,天下黎民有陛下,實乃三生之幸!」

    王文華說話的時候,其他的軍政要員們很自覺的閉上了嘴巴,雖然大家都是吹捧的好手,但是能夠和王文華只要能夠隨時隨地都能吹捧,而且吹捧起來如此不要臉的,還是比較好的。

    但是等王文華說完後,其他人也是組織好了語言陸續跟上,說什麼陛下你太牛逼了,電報這個東西都能夠搞出來。

    就連何盛忠教授自己,雖然有著科學家的矜持,但是卻也是說,沒有陛下的指點和關懷,他們就算是再努力個百八十年的,也是搞不出來電報來的。

    他說的是一半事實一半吹捧。

    事實是,李軒的確是指點了他們不少,而吹捧是,哪怕是沒有李軒的指點,以目前大唐的科學發展速度來說,其實搞出來電報也是遲早的事,而且也用不了百年。

    真要這麼長時間的話,皇家理工學院裡的一大票電磁學的教授們,都可以直接集體撞牆自殺了。

    畢竟之前的電磁學研究已經是比較完善了,發電機、電動機都是搞出來了,雖然不太好用,也非常的原始,但畢竟是有了。

    電池這種東西也是好幾年前搞出來了。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研發電報,其實已經是不算太困難了。

    電報的成功測試,讓李軒龍心大悅,當場就是冊封何盛忠這個主持電報項目的科學家為伯爵,就藩呂宋省棉老州。

    聽到何盛忠就藩棉老州後,在場的不少軍政大佬都是面露羨慕的。

    如今的棉老州可是個好地方,該地乃是南洋諸島裡最早完成徹底本土化的島嶼,如今該島嶼上基本沒有土著,只有帝國子民,而且各種資源豐厚,而且距離帝國也近,而且一冊封就是一個州,這等待可不是普通貴族能夠享受到的。

    帝國的貴族冊封制度,一般都遵循兩個原則,一個是不會直接冊封已經完成本土化,開發完好的地方,只會冊封給那些尚未實際控制的地方。

    另外一個原則就是,絕對不會在大陸本土冊封。

    後一個原則不用說了,李軒早已經欽定為鐵律,別說普通大臣了,就算是皇子也不行。

    而海外領地的話,根據好壞也是分成很多種的,差的就是冊封到那些沒有多少移民,土著遍地,也沒什麼資源的地方。

    而最好的冊封之地,自然是距離本土近,完成了本土化,資源又豐富的地方。

    棉老島勉強屬於這種地方,資源不錯,也完成了本土化,冊封過去啥也不用干,躺著領取封地俸祿就行,而且還能獲取一大片私人土地,請人開發後可以獲得豐厚的收入。

    何盛忠自己聽到後,也是心中狂喜,直接跪倒高呼萬歲!

    而何盛忠的冊封,也是引來了其他科研人員的羨慕!

    他們這些外人眼中的天之驕子,超級天才,年少時期就是毅然報考皇家理工學院,苦學多年後畢業,又是干掉一大批的競爭對手獲得留校的資格,然後天天埋首實驗室,為的不就是做出研究成果,進而獲封貴族嗎。

    大唐帝國的貴族制度,導致了兩類人最吃香,一個是將領,另外一個就是科學家。

    因為這兩種人才有機會獲封貴族!

    而帝國的貴族,可不是什麼空有名頭的貴族,那是真正有封地的貴族,一旦冊封,除了名義上的封地外,還能夠擁有大片的私人土地。

    比如何盛忠的私人土地,其面積就是將會佔據整個棉老島十五分之一的面積,這將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

    而這些土地將會成為這個家族永遠的財富,哪怕是後續家道中落,爵位到勛爵後被取消了,但是這些土地依舊是他們的私人財富。

    帝國的貴族,那是要政治待遇有政治待遇,要錢有錢!

    要不然的話,每年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年輕俊傑試圖報考皇家理工學院或者是陸軍武學堂、海軍海學堂了。

    而從政的話,說實話並不是頂級的天才們的首選!

    因為文官除非是做到御書房值班大臣這個級別,不然別指望獲封爵位了,而且就算是獲封,也是伯爵以下。

    除了開國時期冊封的一批文臣貴族裡擁有伯爵、侯爵、公爵等高級貴族外,後續二十年冊封的少數幾十個文臣貴族,都是子爵以下,很多甚至只是最低級的勛爵而已。

    目前帝國全部貴族加起來,已經是有將近三千人了,但是文官貴族的數量只有三百多人,其中一大部分都是開國時期冊封的,後續冊封的也就幾十人而已,就連科學貴族的數量都比文官貴族多。

    冊封了何盛忠後,李軒自然也不會忘記其他科研人員的獎勵,爵位是沒有的,不過其他的獎勵也有啊,比如說提升待遇啊,直接給獎金什麼的。

    完事了後,在返回的路上,李軒就已經是把國企部的尚書叫了過來,指示他立即開始籌備建立一家電報公司,用以鋪設電報網絡。

    隨後又是指示,電報乃國之重器,只許官辦,不許民辦,後續的所有電報業務,只能由這家官辦電報公司辦理,其他官方資本或民間資本不得參與、干涉。

    電報這玩意,就和古代的驛站體系一樣,乃是軍國利器,自然是不可能放任胡亂發展的。

    必須牢牢的掌控在官方手裡。

    國企部那邊自然是應下!

    當天,國企部內部就是召開了高級會議,尚書、侍郎、各司司長通通參與,為的就是討論如何籌辦這家聖天子親自吩咐下來的電報公司。

    籌辦公司的難點不在於技術,反正電報技術皇家理工學院已經是搞出來了,而這麼高端的東西,普通人一時半會的也搞不懂,後續肯定還是需要皇家理工學院那邊繼續提供技術支持的,等多年以後,電磁人才多了,才能夠逐步自行掌控並發展研究。

    就和之前的蒸汽機相關技術一樣,一開始也是皇家理工學院研發,並提供技術支持,而國企部下屬的企業以及民資企業真正掌控蒸汽機技術,並進行技術改進、研發的時候,那都已經是好多年以後的事了。

    而官辦電報公司所需要的技術,皇家理工學院肯定是會支持的,這一點不用擔心。

    資金的話,就更不用擔心了。

    國企部別的沒有,就是錢多!

    因為國企部代表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整個帝國!

    你敢說大唐帝國沒錢?

    都不需要專門貸款或者申請財政撥款,國企部內部就可以通過諸多國企部所屬的企業,直接抽調資金進行投資。

    多了不敢說,但是幾百萬分分鐘都能拿出來!

    哪怕是幾千萬的巨資,只要有這個需求,國企部也能夠拿得出來。

    國企部下屬的中大企業多了去,大不了這家投資一點,另外一家投資一點,總能夠湊出來的。

    管理人員也有,國企部諸多下屬的企業裡,有著不少能力卓越的大型企業負責人,各行各業的都有,實在不行還可以直接從民間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不是。

    國企部管理下屬企業的模式是比較特殊的,事關民生的重點企業,其負責人以及部分高管都是國企部所屬的官員。

    比如說帝國發展銀行、三大武器公司,但是一般也只侷限於高層才是官員,而中下層也是普通人。

    還有一部分重要性不太大的非國防、民生行業,比如說江南紡織公司,國企部擁有該企業百分之七十多的股份,這家企業從規模上來說,已經是帝國第一紡織企業,在帝國本土有僱員超過五萬人,而在國外也有不少辦事處和員工。

    但是這麼龐大的紡織企業,其管理層裡除了財務總監是國企部派遣的官員外,其他的清一色的都是職業經理人。

    對於這些企業,國企部以投資人的身份,通過董事會進行掌控,一般不會直接干涉其經營。

    不然的話,都要派人直接管理,國企部也沒那麼多官員。

    國企部的行動是快速的,當天接到指示後,當天召開會議,很快就是確定了下來,成立大唐電報公司,負責建設、運營帝國所有電報業務。

    電報公司雖然成立了,但是目前除了一個名字外,其他的什麼都沒有,連管理層目前都還沒有。

    國企部高層對新電報公司的管理層人員,也是猶豫不決!
V123210 發表於 2019-6-8 22:49
山溝皇帝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進京不易

    宣平三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上海北岸火車站。

    孫學坤在兩個隨從的陪同下,進入了火車站然後登上了開往金陵城的快速列車。

    進入了一等車廂坐下後,孫學坤靜靜等待著火車啟動,同時也是思索著這電報公司到底該怎麼搞。

    他是昨天接到金陵城方面的緊急傳信,讓他立即奔赴金陵城就任新成立的電報公司總經理一職。

    作為一個老資格的國企部官員,歷任江南武器公司副經理、長江航運公司的總經理,後來又擔任了大唐鐵路總公司下屬的直隸鐵路公司的總經理。

    他的將近二十多年的從政生涯,表面上看是從政,掛著正三品的官銜,但他從入仕的第一天起,實際上就一直在國企部下屬企業工作。

    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他也是個職業經理人,只不過只受僱於國企部而已。

    他們這樣的國企部企業管理人,大多如此,雖然有著官身,不過他們還是和正統的官員不一樣。

    別的不說,至少收入是比那些正統官員高一大截的!

    而且這還是合法收入,他們的薪資基本是照比民間職業經理人的薪資,企業辦得好了還有不菲的分紅。

    不過也不是沒有限制,比如說現在,他在直隸鐵路公司幹的好好的,眼瞅著自己主辦的江南大鐵路的京滬段的複線擴建計畫接近完成的時候,卻是被國企部的一紙調令,直接調任電報公司總經理。

    其實他挺喜歡干鐵路事業的,建設鐵路所帶來的成就感,比早些年在長江航運公司運營航線帶來的成就感更豐厚,嗯,錢也更多!

    而到現在為止,他對這電報公司的瞭解只侷限於調任文件上的寥寥幾百字,甚至他現在都還搞不清楚這電報到底是什麼玩意。

    不過,身為國企部官員,享受著超越普通商人,職業經理人的政治待遇,又是拿著堪比職業經理人的豐厚待遇,自然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國企部的調令他無法拒絕!

    所以他是昨天開始連夜交接工作,然後今天一大早就是趕來火車站乘坐火車了。

    略微等了一刻鐘後,通往金陵城的快速客運列車準時出發,蒸汽機車頭冒著白色的水霧,巨大的鐵輪開始轉動,並帶動著後方的多節車廂緩慢前行。

    一開始速度還是很慢,甚至比人行走的速度還要慢,但是速度卻是越來越快,很快火車就是發著哐當哐當的聲音,在原野上的鐵軌奔馳起來。

    當火車提速完畢進行穩定速度巡航的時候,孫學坤就知道,此時的火車速度已經是達到了每小時五十公里。

    這是目前國內客運列車的巡航速度!

    而在數年前,這個速度只有每小時三十五公里,後來逐步提升到四十公里,最近幾年則是提升到五十公里每小時。

    雖然看似提速幅度不大,但是每一次的速度提升,其實都意味著技術的進步。

    首先是火車車頭的馬力越來越大,同時安全性能也是越來越好。

    畢竟提速不僅僅是速度快了就行,還需要確保安全,速度越快的火車其安全性也就越難保障。

    火車出站後,孫學坤並繼續坐著,而是躺在了臥廂裡休息。

    雖然他乘坐的乃是快速列車,沿途只會在少數幾個大站停車加煤加水,不過這一趟的旅途依舊需要一天!

    火車繼續哐當哐當的形式著,中途在蘇州、鎮江等站點停下來過,不過停車的時間很短暫,加煤加水後就會繼續前進。

    等到了傍晚時分,火車終於是駛入了金陵東站,孫學坤帶著隨從下車後,隨手招了輛馬車,然後前往老城區。

    進入老城區後,他在國企部直屬客棧下榻!

    這是國企部自身開設的招待所,並不對外營業,只免費招待國企部的官員。

    不過孫學坤心裡其實是不太願意住招待所的,因為這條件實在太差。

    帝國裡公認的,現在官辦的招待所條件都不咋地,這是因為往來官員都是免費入住,吃喝,招待所所需的經費只能是來之於直屬部門的撥款。

    一開始呢,其實條件很不錯的,各衙門其實不缺這點錢,但是前些年太子私訪了一次稅部的招待所後,對其內部的奢侈目瞪口呆,說這招待所裡的條件,比他的東宮都要好。

    比東宮還要好!

    這句話就是導致了當時一大批人倒霉,丟官去職的不在少數,被判處死刑的更多。

    這後來,各衙門就是很自覺的削減了經費,後來吏部直接把招待經費列為重點考核目標,但凡地方的招待經費多的,考評是別指望能好到那裡去。

    而這樣一來,官員們又不愛入住了,而是拿著官方的經費去外頭住飯店。

    但是這也沒持續多久,後來太子李暠又補了一刀,直接向聖天子李軒建議,官員在國內出差,不給補貼任何經費,一路吃喝只能住在當地招待所,不花錢。

    因為招待所都是各地方衙門或機構自己開辦的,花的都是當地衙門的錢,而當地的官員為了控制招待經費,免的考評變差,所以都是非常吝嗇的,一般都是只維持最基本的運轉,絕對不會多給一毛錢。

    反正招待所這玩意,都是外來官員住宿吃喝,他們本地官員又不能去。

    這持續幾年下來,官方招待所的條件自然是好不到那裡去。

    這種情況和前明時代的官員不修衙門建築差不多,你不修沒人說你,但是你如果修的太好,就得小心丟官去職了。

    前明的不修官衙,這衙門還是官員自己住和辦公的呢,而大唐的招待所呢,那都是外來官員主的,當地官員自己又不住,所以啊,大唐官方招待所的條件之差,也是可以預料的了。

    如果受不了招待所的環境,你也可以自討腰包住外頭,官方也不反對,不過很容易被御史盯上就是了。

    好在這裡是金陵城,也是國企部直屬的招待所,就算國企部的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不願意被抓到把柄,嚴格控制招待公費支出,但是好歹也有個三流水準。

    熱水什麼的還是好的,就算房間還是個三人間,他和兩個隨從住同一間,晚飯吃的也只是很普通的飯菜,三個人,三菜一湯,而且他可以很肯定,這廚子的手藝就是普通廚子,雇這麼一個廚子,月薪不會超過五元。

    晚上睡在三人間裡的硬板床,蓋著都打了補丁的被子,孫學坤不由得感嘆:進京不易啊!

    如果不是為了影響,他都打算直接入住秦淮飯店了。

    那才是金陵城裡最高等級的民營酒店,高端商業人士的最愛,而他孫學坤又不缺錢,每年的薪資和分紅加起來也有上萬呢。

    不過,他這一次來金陵城是公務在身,必要的影響還是要注意的,所以只能委屈自己住這國企部直屬的招待所了。

    畢竟是個官員的身份,雖然自己有錢也不能亂顯擺,不然的話很容易惹上麻煩。

    不是每個官員都能夠被陳立夫那樣,能夠毫無顧忌的享受的。

    因為不是每個官員的錢,都和陳立夫一樣幹淨!

    人家陳家在陳立夫入仕之前就是巨富,地窖裡藏著幾十萬現銀的家族,後來陳家陸續投資不少工商業,雖然這些年為了顧忌影響,已經是不會直接投資一些容易引起麻煩的產業,大多數都是以基金股票投資為主,而且購買的股票往往都是大型企業,也不會在一個企業裡佔據太多的股票份額。

    但是這麼多年下來,陳家的資產其實膨脹的非常快速,早些年家產估計也就幾百萬,但是現在,連陳立夫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家族到底有多少錢了。

    而關鍵的是,這些錢還是來的乾乾淨淨,哪怕是御史去查都挑不出毛病。

    而陳立夫又是老老實實交稅,一文錢稅款都不偷不漏,以至於讓稅部那邊都是找不出毛病來。

    但是,像陳立夫這樣的人太少太少。

    屁股乾淨的沒他錢多。

    錢多的沒他屁股乾淨。

    所以陳立夫願意怎麼花錢就怎麼花錢,也不怎麼在乎他人的目光,甚至很多官員避諱的微服私訪青色小樓,陳立夫都是不避諱,當然了,他不會直接去青色小樓,一般都是直接邀請出來去遊山玩水啊什麼的。

    孫學坤呢,沒陳立夫這樣的膽子,錢也沒他的乾淨,所以只能是心裡頭埋怨一番,然後難受的睡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是起來,梳洗一番後直接前往國企部衙門。

    在那裡,他見到了好幾個國企部的高層,甚至還就見到了國企部的尚書。

    而見到的人越高級,也就越讓孫學坤疑惑,這電報公司到底是干什麼的,怎麼會引起如此重視。

    見多了人,又是開了場會後他才是知道自己即將擔任總經理的電報公司到底是干嘛的。

    他不是什麼理科專業人士,電磁什麼的他也搞不懂,但是並不妨礙他理解電報公司的本質!

    這說白了,不就是一家驛站公司嘛!

    只不過以往的驛站體系,是用馬匹、火車、輪船等傳遞信息,而現在,是用什麼電報傳遞信息。

    而當瞭解了電報公司的本質後,他也就是明白國企部為什麼會如此重視了。

    而如此重要的公司,讓自己來搞,說真的,現在的他有些擔心自己會搞砸了。

    一旦搞砸了,後果怕是不小啊!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