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山溝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連載中)

 
V123210 2017-7-1 21:16:16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840 724767
V123210 發表於 2019-5-19 21:13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

    面對西班牙人找上門來,主動要求購買大批量的軍械的行為,徐振川自然是表示了歡迎的!

    如今大唐帝國對歐洲這邊的策略就是,能扶持就儘可能的扶持,軍械要多少就買多少。

    當然了,錢不能少!

    不過此時西班牙人的支付能力是不用擔心的,佔領著偌大美洲的西班牙有錢的很,不僅僅是體現在金銀上,他們還能夠從美洲搜刮大量的各種產品出售給大唐。

    相對來說,法蘭西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帝國等國家的支付能力就差了許多,這些國家看起來體量不小,但是一個個都是窮光蛋,買個東西都還要砍價。

    那裡有西班牙人這麼大方,大手一揮就是採購能夠裝備好幾萬人的裝備。

    徐振川這一次寫信回國,也是提及了軍械貿易問題,讓國內運輸更多的出口型軍械到歐洲來。

    簡單概括就是:此地人傻錢多速來。

    不僅僅是陸軍用的這些軍械,海軍的戰艦也是可以出售,市場好的很。

    徐振川已經是和英格蘭人談妥了一項戰艦交易,英格蘭人那邊考慮了許久後,終於是下定決心擴建海軍。

    為此他們今年就決定向大唐購入三艘戰列艦、五艘巡洋艦以及十二艘護衛艦,一共二十艘戰艦,交易金額達到了兩百萬之巨。

    當然了,兩百萬這麼大一筆款子,英格蘭人一時半會的也拿不出來,只能是拿出一部分而已,剩下的想要分期付款。

    但是大唐從事武器生意,向來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數不賒賬。

    這沒錢,你們就買少幾艘嘛,然後賺到錢了就來買。

    為此,英格蘭那邊的女王和諸多貴族們東拼西湊,最後才是湊了幾十萬,先購買了三艘護衛艦和一艘巡洋艦。

    同時還在到處搜刮錢財,當海盜、奴隸販子什麼的。

    這些大唐就管不著。

    如今的歐洲,可以說亂成一鍋粥,大唐的軍械貿易做的紅紅火火。

    但是在帝國本土,卻是依舊一片平靜!

    哪怕是西征戰役還在進行當中,但是除了偶爾在報紙上有相關的捷報消息外,基本上就沒啥消息了,人們彷彿忘記了西域那邊還在打仗一樣,都是各自悶頭干自己的事。

    不僅僅是普通民眾如此,就算是朝堂的重臣們,也是沒怎麼關注西域戰事了,反正打來打去都是那樣,影響不大。

    最重要的還是帝國自身的發展!

    比如說宣平二十八年十二月份,年關前的最後一次御前會議上,關於軍事的議題也就那麼一兩條而已,其他的都是內政問題。

    其中關於東北大開發的議題就是佔據了會議的大部分時間。

    東北大開發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議題了,而是老早就有了這個詞彙,帝國對東北地區的開發也是一直在持續。

    但是在今年,帝國的諸多部門都是相繼提出,要加大對東北的移民開發。

    其中最為主要的因素就是,在東北地區持續發現了諸多的礦產,煤炭、鐵礦以及其他諸多礦產,讓國內的一大票礦務公司、鋼鐵等相關聯的公司流口水。

    但是目前東北地區人口不多,招人困難,所以很多企業就是不斷的上書,請求官府加大對移民東北的扶持力度。

    商部方面和農部等幾個主要機構也是支持這一事的。

    最後提出來了一系列的東北開發的扶持計畫。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稅收優惠計畫了。

    目前東北開發的難點,在於成本,甭管是人力成本還是其他什麼,最後歸根到底還是成本,成本過高導致企業開發困難。

    為此,這一次帝國的東北大開發計畫,準備以稅收優惠為先導,先解決企業的成本問題,然後讓企業作為招收移民的主力軍。

    而不是和以往以後,以移民屯墾司作為招募移民的主力軍。

    但是稅收優惠這種事,影響甚大。

    一個搞不好,就會搞出大麻煩了。

    所以最後商量了許久,才是確定了下來,從宣平二十九年開始,對於到偏僻地區進行投資的企業,主要是指勞動密集型、能夠提供大量就業的企業給予特定的稅收優惠。

    其中採礦業是重點行業,其他的大型農場等種植企業也會得到一定的優惠。

    其中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企業的成本,讓他們能夠從內地招募足夠的員工。

    採取稅收優惠政策,這素來是帝國扶持地方的**寶,不會輕易動用。

    這種稅收優惠政策,在早年的時候用的比較多,但是最近十年來已經是用的很少了,如今帝國的諸多企業,除了少數的特定企業外,已經是沒有什麼企業能夠享受到來自帝國中央層面的稅收優惠了,頂多就是有地方上的稅收優惠而已。

    但是一旦用了,往往就是作用巨大。

    帝國的眾多企業,其稅賦往往是非常重的,數額也大。

    如果有稅收優惠的話,企業的投資往往就能夠從虧損直接改為盈利。

    宣平二十八年的最後一期大唐朝報裡,帝國為廣大國民們送上了一份禮物,預計從宣平二十九年開始,未來十年內對特定區域、特定行業的企業採取稅收優惠政策,初步覆蓋範圍有東北三省、河豐省、甘肅省,後續視情況進一步擴大範圍。

    覆蓋的行業有礦務相關企業、鋼鐵企業等。

    這個消息公佈後,國內的礦務、鋼鐵板塊的企業股價迅速上漲,尤其是立足以東北區域的遼東礦務公司,短短數天內股價就是大漲百分之二十以上!

    當然了,企業們也是投桃報李,他們都是在的帝國為什麼會實行稅收優惠政策,不外乎就是為了發展上述地區而已。

    所以,很快他們就是跑到內地大量招募工人!

    這種企業自行招募工人到東北地區工作的行為,比移民屯墾司辛辛苦苦動員移民的效率還要來的更高一些。

    甚至很多人聽說東北那邊大量招工,給的工錢也高,很多人都是跑到東北去務工。

    戶部很樂觀的預計,未來三年內,整個東北地區的常住人口有望從現在的五百萬,增加到八百萬人左右,五年內增加到千萬人。

    唯一的問題就是,雖然去的人多了,但是願意留下來入籍的並不多,很多人都是跑去打工,然後又跑回來的。

    所以,只能算是常住人口,而不能算是戶籍人口。

    但是這樣也夠了,管他戶籍在那,只要有人口就可以開發當地的土地資源以及礦產資源!

    時間進入了宣平二十九年後,帝國上下依舊平靜,西域的戰事初步停了下來,其他內政事務也是比較穩定,沒啥大事。

    這個春天,對於偌大的大唐帝國而言是個平靜無比的春天,不過對於有些人而言,卻是不普通。

    二月十六日,上海黃浦江的碼頭上,一個衣著華麗的年輕人,帶著一大票的隨從登上了太平洋號。

    上船的時候,太平洋號的船長是親自迎接,其他已經登船的不少權貴們也是主動到甲板上迎接,因為此時,走上太平洋號的乃是王路林,帝國新北侯!

    只有二十六歲的王路林,一舉一動之間都是頗有大家風範,讓眾人看了都是覺得這是真正的貴族。

    但是誰又能想到,他們王家是正兒八經的土匪出身呢!

    其父王超峰乃是大唐最早一批的高級將領之一,大唐還窩在興泉府的時候,他就是時任第五步兵營的營長了,後來參加了一系列戰役,步步高陞。

    統一戰爭還沒結束呢,就已經是陸軍中將,並被賜封侯爵,但是後來統一戰爭還沒有結束呢,就是病逝了,沒能活著看到大唐統一帝國,根沒看到大唐向全球進軍。

    宣平六年,王超峰英年早逝。

    對這個跟著自己艱苦奮戰了好幾年,眼看著就能享受榮華富貴的時候就病逝的老臣,李軒也是頗有感觸。

    當時更是為了籠絡人心,所以特賜王超峰的世子王路林可以直接承襲侯爵,宣平十三年,在追封統一戰爭時期殉國的部分將領時,李軒又是特旨給予了王超峰一系的爵位,可以原爵承襲三代,三代後減至男爵後可世襲,與國同休。

    王路林在三歲的時候就是承襲爵位,在很多年裡都是帝國年紀最小的貴族,而且因為其父和李春景交好,雖然年紀小,沒有長輩看護,但是也是得以順利長大,並接受了最優秀的教育。

    只不過此人不喜歡從軍,所以在武學堂畢業後,進入軍中服役兩年就是直接退役了事。

    從軍,不過是諸多貴族家庭的管理,當兵幾年就退役,也是很多貴族子弟的選擇,退役後的他進入了政界,不過沒幾年後直接辭官不做!

    去年年底,李軒對部分貴族進行冊封,同時對部分貴族進行改封,而他王路林的封地,就是從之前的萬丹省改封到了美洲,其封號也是改為新北侯。

    雖然不是新金山城,但是卻也不遠。

    這不從軍,不當官的王路林,就是一門心思經營家業了,這不,一開春就是準備到北美去建設自己的封地。

    對於新北侯這樣的頂級貴族,同在太平洋號的船長以及其他前往美洲的達官貴人們,自然是不會怠慢。

    對於旁人的恭維,王路林不以為意,這種恭維從小到大,他都是習慣了。

    此時的他,更加關心自己在北美州的封地:新北州
V123210 發表於 2019-5-19 21:13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沒有異域風情的檀香島

    和諸多貴族子弟踴躍從軍,就算是不從軍也是去從政不同,新北侯王路林對從軍沒啥興趣,對從政也沒興趣,反而是對經商事務有興趣。

    如果是其他的貴族子弟,怕是還有長輩壓著他,但是他自己就是王家的家主,也沒人能夠管得了他。

    這些年,他也是辦了不少的產業,不過怎麼說呢。

    並不是喜歡做什麼,想要做什麼就能做好的。

    王路林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這些年投資過紡織業,也是入股海外貿易公司,也搞過機械鋼鐵行業,你要是虧本嗎,那也倒不至於,畢竟帝國如今的大環境是積極向上的,只要有本錢不犯傻,投資實業想要虧本還真不容易。

    但是要說賺多少錢也談不上!

    不過雖然搞的不怎麼成功,但是他卻是不甘心啊。

    這一次趁著自己的封地改封到北美洲,他就是準備把事業的重心轉移到封地開發上了。

    這也是很多貴族們的共同選擇,李軒冊封貴族的時候,一般都是半實封,其封地絕大部分都是名義上的封地,只能領取封地俸祿,但是同時還會把封地裡的部分土地直接賜給貴族作為私產。

    這些私產土地,才是那些貴族們的真正封地。

    新北侯王路林在北美洲的封地裡,也是有一大片的土地是屬於私人財產。

    如今帝國對北美洲的開發正如火如荼,他也是不敢落後,準備親自帶著人手前往北美洲開發自己的封地。

    類似王路林這樣的貴族,在太平洋號上還有另外兩個,不過那兩個都是子爵,在爵位上差了王路林老大一截,聖天子在去年的時候,一口氣在北美洲冊封了三十多個貴族,如今這些貴族都是陸續派人前往,或者是和王路林這樣親自前往自己的封地。

    隨著時間的過去,太平洋號也是駛離了碼頭,然後出黃浦江,進入長江入海口,再向東而去。

    這一路上,太平洋號將會途徑琉球府、北海省,然後從北海省進入太平洋深處,一路經過幾個補給海島後,將會抵達檀香府,然後前往新金山。

    這一條航線已經是非常成熟的航線了,每年都有大量的船隻經過這一條航線往來北美洲和帝國本土之間。

    等太平洋號離開了上海後,王路林從自己的一等艙的客房裡走了出來,在嫡屬於一等艙專屬的上部甲板上望前往的大海。

    此時風平浪靜,海面上只有輕輕微波,深藍色的海面一直延伸出去,直到天邊。

    大海的寬闊讓人不由自主的感覺到渺小。

    此時的大海之中,也只有太平洋號這樣的龐然大物才能夠讓人感受到安全感了。

    「這太平洋號是真的穩啊,大船做起來就是穩當,我記得前幾年坐船去新金山的時候,一路上都是搖搖晃晃的,哪有現在的穩當!」王路林身邊,不知道什麼時候來一個穿著職業裝的中年男子。

    王路林略微回頭看了眼,當即道:「林經理,看樣子你是經常往返北美啊!」

    林姓中年男子道:「可不是,沒辦法,我們美洲礦務大多業務都是在北美,不能不跑啊!」

    王路林知道此人,乃是美洲礦務公司的一個高級經理,而美洲礦務公司又是帝國在北美洲最大的礦務企業,在北美洲擁有多個金礦、銀礦,該公司每年都能夠往帝國運回一船一船的金銀。

    因此業績相當不錯,股價也是一路走高,王路林投資的幾個基金大多也都購買了該公司的股票,因此說起來,其實王路林也是該公司的股東之一。

    當然了,頂多算是間接股東而已,畢竟持有該公司股票的乃是基金,而他王路林只是投資了基金而已。

    身為美洲礦務公司的高級經理,自然是有資格坐上頭等艙的。

    兩人聊了起來後,聊的自然是北美那邊的情況,期間,林經理也是透露了他主動上前攀談的動機。

    美洲礦務公司想要和王路林合作,合作什麼?

    自然是合作開發王路林名下封地的礦產資源了,尤其是金礦銀礦什麼的。

    王路林對此也是保持歡迎態度,他的封地面積可不小。

    他的封地為新北州,這是去年才是新成立的一個州,位於新北州的北邊,人口雖然只有十萬人不到,但是行政轄區面積可是相當大,足足有二十幾萬平方公里呢。

    而他的私人領地也足足有差不多兩萬平方公里!

    這麼大一片地方,都是屬於他王路林的私人財產,包括礦產,耕地,林地甚至湖泊河流等等。

    有人找上來想要勘測,看看有沒有礦產開發自然是很正常的事。

    而王路林呢,他雖然喜歡經商,但是你讓他組建一個礦務公司那也是不行的,他的商業行為更多的還是以投資為主,親力親為這種事他不擅長。

    美洲礦務公司自己找上門來,他自然是不會拒絕。

    當然了,具體的合作是不可能現在就敲定的,只是說有機會就一起合作,並邀請他們去自己的封地進行實地考察勘測。

    合作嗎,得先有礦產才行啊!

    林經理,只是他在旅途上見到的諸多人之一而已。

    因為其特殊的貴族身份,等太平洋號到了北海省後,幾個冊封在當地的貴族也是聞訊趕來迎接,少不了又是應酬了一番。

    如此一直等到離開北海省,這才是重新恢復了平靜。

    但是這種平靜久了,就會變成煩悶。

    太平洋號雖然是大船,航行平穩,但是旅途實在過於遙遠,這一航行起來往往都是十天半個月見不到任何陸地的。

    而天天看著空蕩蕩的海面,讓王路林也是逐漸無聊起來。

    後來索性參加船上權貴們組織的各種聚會什麼的,如此下來日子過的倒也算是快。

    一路順風順水抵達了檀香島後,太平洋號預計會在這裡停留三天時間,除了補充煤炭、淡水、事務等補給外,還會進行簡單的維護。

    畢竟橫跨了大半個太平洋,對於太平洋號上的各個系統,尤其持續運行的動力系統考驗也是比較大的,需要及時的維護。

    趁著這個時間,王路林上了檀香島瀏覽了一番。

    此時的檀香群島居民大約有一萬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生活在主島,也就是檀香島上,以林業、種植甘蔗、港口服務為主要產業,此外糧食種植也是重要產業。

    不過整體來說,檀香島的主要戰略作用乃至經濟模式,都是為了往來的船隻提供服務的。

    本來王路林上了島嶼後,想要領略一番異域風情的,但是奈何逛了一圈,發現這檀香島和國內的其他小城沒什麼區別。

    人都是帝國子民,建築也都是帝國本土樣式的建築。

    逛了三天,他連個土著都沒見著……

    但是,他並沒有為此而感到失望,相反,他還感到了欣慰。

    為此,他在和檀香府的知府共進晚餐的時候,還恭維了對方幾句,說他的本土化政策施行的完美無缺,讓人看了心曠神怡。

    這番恭維,讓當地官員們相當受用!

    帝國在海外領地的施政政策上,評價當地官員政績的標準很多,但是最為主要的一條就是本土化了!

    本土化相關的政策,是帝國最近十年來在海外領地的施政中最為核心的政策。

    為的就是讓那些海外領地徹底成為帝國領土,供養帝國子民。

    怎麼說呢,軍方通過一系列的戰爭,奪取領土,然後內政官員就是把這些領地變成供養帝國子明土地。

    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而檀香群島早已經是成為了帝國領土了,也是帝國開發北美洲最為重要的戰略中轉站,帝國早已經是把這個群島徹底本土化。

    生活居住在這裡的清一色都是帝國子民。

    除了普通民眾外,還有數千軍人常駐此地,其中包括海軍部隊和陸軍的守備部隊,並擁有完善的海防設施。

    不客氣的說,大唐帝國已經是把檀香島打造為帝國在太平洋的不沉戰艦。

    在檀香島停留了三天後,補充齊全的太平洋號再一次,這一次沿途上它已經是不可能獲得補給了,它需要直接橫渡最後一段數千公里的航程,然後直抵新金山。

    最後的這一段航程裡,一路順風順水的太平洋號倒是遭到了一次風暴的襲擊。

    能夠讓滿載五千多噸的太平洋號晃來晃去,劇烈顛簸的風暴,自然不是什麼小風暴,王路林在船艙裡都是站不穩,心中也是擔心自己第一次坐船出海就是倒霉的死在大海上。

    不過最後證明,他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作為一艘蒸汽鋼鐵客輪,太平洋號的船體結構大量採用了鋼鐵,船體遠遠比傳統的木製船隻要牢固的多。

    此外在風暴後,太平洋號已經是降下了風帆,避免狂風帶來的影響的同時,也是加大了蒸汽機的輸出功率,龐大的蒸汽機組,推動著太平洋不斷的調整航向,讓船隻保持平穩。

    所以看似搖晃顛簸,但是這種程度的風暴對於太平洋號而言,威脅性並不大。

    當然了,如果是換成了那些幾百噸,哪怕是千噸的船隻來,估計早就被風暴給掀翻了。

    風暴持續了好幾個小時,最後太平洋號順利的闖出了風暴區,當他們再一次看到陽光的時候,王路林都是忍不住的叫好。

    還親自跑到駕駛艙,對一直奮戰在工作崗位上對抗風暴的船員們表示了感謝!

    經歷了風暴後,太平洋號又是航行了幾天,這才是抵達了新金山。

    當王路林看到新金山的時候,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了安全感。

    在海上漂了這麼久,而且還遇上了一次大風暴,這讓王路林對大海產生了些許畏懼,如今看到陸地,他已經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上岸了。

    還是腳踏實地好啊!
V123210 發表於 2019-5-19 21:13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

    來到新金山後,王路林絲毫沒有在異國他鄉的感覺,因為新金山根本就不是異國他鄉,而是實打實的帝國海外領地。

    帝國目前在北美洲並沒有設省,但是卻是設有一個美洲事務衙門,這個衙門就和當年的扶桑事務衙門,南洋事務衙門,印度事務衙門,非洲事務衙門差不多。

    都是類似於省,但實際權限比省要大一些的機構,等時機成熟後,就會和當年的扶桑事務衙門、南洋事務衙門一樣,被改革為巡撫衙門的。

    美洲事務衙門,下設新金山州、新北州、新東州一共三大州,此外還有設有五個直轄縣,基本上包括了北美洲的西部海岸的大部分地區。

    其南部的新北洲,州治設在新南城(洛杉磯),最南部直接和西班牙人控制的墨西哥接壤,當初雙方為了這一片地區,還發生了一定的爭端,因為當時這裡有很大一片地方都是屬於西班牙人掌控下的。

    不過鑑於帝國和西班牙之間一向來比較良好的關係,再加上西班牙人為了和帝國展開正常的貿易,更是為了獲得帝國的軍事援助以對抗韃靼人,所以經過協商後,西班牙人做出了一定的讓步。

    中部的就是新金山州了,州治新金山城(舊金山),此地乃是帝國在美洲的大本營,也是最早的一個殖民地,帝國移民眾多。。

    北部的就是新東州了,州治新東港,這個州也是新設立的,帝國早年的探險船隻探索北美洲沿海海域的時候,在這裡發現了一片海灣以及海岸的大片平原,所以就是在這裡建立了殖民地,稱之為新東港。

    上述的三大洲,其實也不算是完整的相互連接,因為彼此間還隔著很大的距離,中間還有著好幾個獨立的殖民地。

    同時在東部內陸地區,也是有眾多的殖民地,並設立了縣或鎮的行政機構。

    上述獨立縣、鎮,並不歸屬三大洲管轄。

    帝國在北美洲的移民開發,力度一直都是非常大的,至今已經是先後移民了數十萬人口,眾多人口為帝國統治北美洲提供了厚實的基礎。

    但是,這樣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對於追求本土化來說,遠遠不夠。

    為了增加北美洲的人口,官方一邊是官方組織大量人口移民到北美洲,另外一方面也是通過冊封貴族來增加北美洲的人口數量。

    通過冊封貴族來增加移民數量,這一措施已經是被證明有效的,之前在南洋各省以及北海省等地區已經是得到了成效。那些貴族們為了開發自己的封地,獲得更多的利益,是不遺餘力的從國內招募移民前往自己的封地。

    王路林,也只是這些人的一員!

    抵達新金山後,王路林和當地的軍政官員們少不了要交際一番,逗留了五天後,這才是再一次坐船南下,前往自己的封地新北州。

    從新金山南下新北州,時間就要短得多了,不用多久就是抵達了新北港。

    初到新北港的時候,雖然理智上告訴他,這個不過一萬多人口的城市簡陋的很,哪怕是加上附近的城鎮和村落,總人口也不過五萬多人而已,但是王路林的心中卻是由衷的感到親切。

    這可是他的封地啊!

    不僅僅是他的,還是他王家的根基之地啊!

    雖然是剛來這裡,他就是發現了此地氣候宜人,再詳細詢問,竟然是發現此地四季如春,雨水也不少。

    雖然不少地方都荒涼的很,但是可供開發的平原也不少,這要是搞起來,足以為家族奠定百年基業啊。

    到了新北港後,王路林絲毫都是沒有停歇,一邊和當地的州府衙門的官員們交際,同時也是吩咐自己帶來的三百多人該幹嘛幹嘛。

    他這一次來美洲,可不是孤身前身的,而是帶著三百多人一起過來的,其中有些是自己的僕人侍從護衛,而更多的還是僱傭的工作人員。

    如果孤身前來的話,他還怎麼開發自己的封地啊!

    初步安頓下來後,王路林就是迫不及待的帶著人馬去巡視自己的領地去了。

    這個領地自然不是封地,他的封地理論上來說是整個新北州,但是那沒有意義,他頂多只能拿一些封地俸祿而且,而且還是和其他七八個貴族一起分。

    他的封地下頭,還另外分封了一個三個子爵,四個男爵。

    他們可不是他王路林冊封的貴族,也不是他的封臣,而是獨立自主的貴族。

    帝國的貴族體系,可不講什麼皇帝冊封高級貴族,高級貴族冊封低級貴族之類的,所有貴族都是皇帝冊封的,他們的封地也都是李軒親自冊封的。

    哪怕是公爵,對其封地內的男爵也是沒有任何的管轄權力。

    別說管轄了,那些低級貴族們還會拿走大規模的利益。

    因為封地俸祿是有上限的,人多了自然是會攤薄的。

    所以如果可能的話,王路林寧願自己的封地下面沒有這些子爵、男爵什麼的,但是奈何冊封這事他可干涉不了。

    聖天子喜歡怎麼冊封就怎麼冊封。

    不過封地俸祿本來也沒有多少,王路林又不靠這點封地俸祿吃飯,至少現在不靠。

    他更看重的還是賜給自己的私人領地,那可是足足兩萬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啊!

    雖然他已經提前知道,這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有相當多一部分都是荒漠山地無法開發,但是裡頭還是有一些不錯的平原土地,可以用來開墾。

    而更重要的是,這麼大一片地方,他就不信地底下下沒有埋著金礦銀礦什麼的。

    王路林巡視領地的時候,也沒敢走太遠,一方面是封地太大,很多地方都是荒無人煙,連路都沒有,山高路遠容易出現問題。

    而另外一方面嘛,當地還是有不少的土著,他雖然從國內的保鏢公司裡僱傭了數十名護衛,但是就這點護衛遇上了大規模的土著襲擊,那可擋不住。

    匆匆巡視了後,王路林就是開始了工作!

    他把手底下的人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去組織人手招募人手開墾種植土地,他的領地裡有一片土地成色相當不錯,而且數量極為龐大,足足有六十多平方公里!

    這六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位於一片小山谷之中,小山谷的內部有不少的小河流,河道中就是大片的平原,土地相當的肥沃。

    他手底下的農業專家告訴他,這一片土地非常的肥沃,可以用來種植各種糧食。

    如今的北美洲糧食價格相當不錯,越來越多的移民和軍隊,消耗的糧食是非常多的,從國內運輸過來自然是不可能的,那樣運費都比糧食本身的價格還要高,早些年一般都是從西班牙手中購置,或者是找土著收購糧食。

    美洲事務衙門的官員們為了確保糧食自給,一直都是鼓勵土地開墾的,有著相當不錯的稅收優惠,除了前三年免稅,後五年半稅這一項招墾令裡的免稅政策,新北州當地的州衙門,還承諾會補貼一部分的開墾、良種費用。

    上述政策,適用於個人,同樣也適用於墾殖公司。

    有這麼好的一片土地,不種糧食簡直是天怒人怨,所以王路林第一時間就是組織了個墾殖公司,然後招募農場工人,準備開始大規模的開墾。

    這也是海外領地裡農業開發的基本模式。

    除了移民自身的耕種外,不少商人都會成立墾殖公司、農場、糧食公司等名目的公司,股買或者租用大片的土地,僱傭工人進行開荒種植。

    採取的大農場模式,效率比農民個體耕種要高得多。

    除了種植糧食外,王路林還成立了一家礦務公司,準備在自家領地裡尋找礦產,最好是找到一座金礦。

    只要能夠找到金礦,那麼就發了!

    不是小發,而是真正的爆發!

    饒是他王路林是帝國的頂級貴族,堂堂新北侯,但是做夢也是想要找到一座金礦啊。

    只要找到了金礦,那麼他完全可以自行組織人手開採,除去開採成本和稅收外,剩下的都是他的利潤啊。

    美洲礦務公司為什麼體量不大,而且主要業務都還在是美洲,然而為什麼股價會這麼搞,甚至成為帝國的頂級礦務公司之一啊。

    就是因為他們擁有多座金礦和銀礦!

    而更重要的是,他們擁有的這些金礦和銀礦,其土地還不屬於他們公司呢,而是屬於當地官府的,他們開採這些金礦和銀礦,還是需要和地方財政進行合作分賬呢。

    但是他王路林不用和其他人分賬啊!

    這地方就是他自家的,除了開採的成本以及必須繳納的稅外,剩下的都是他的利潤。

    過去多年裡,已經是有不少貴族在封地裡找到了金礦或者銀礦,進而成為暴發富的例子。

    去年就有一個男爵被冊封到了萬丹省的一個島嶼上,那破島看似要啥沒啥,但是後來一勘測,不得了,竟然是發現了一個新金礦。

    然後那個男爵瞬間就是成為了暴發富,不用多久就是在金陵城郊裡,豪擲千金修築了龐大的府邸。

    現在,王路林也是想要成為這樣的人!

    找一座金礦,然後躺著賺錢!

    那啥,貴族要維持體面也是開銷挺大的,單單靠俸祿可是不夠的,他王路林家大業大,開支也大啊,自然也是想要一座金礦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9-5-19 21:13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

    王路林僱傭人手在自己的封地裡進行探勘尋找金礦的時候,新北州知州衙門裡,幾個官員得到了這個消息後,也是頗為欣慰。

    他們其實也是希望王路林能夠找到金礦什麼的,這不僅僅是對於王路林自己有好處,對他們整個新北州也是大有好處的。

    隔壁的新金山是怎麼發展起來的,還不是因為有金礦和銀礦!

    只是,他們對王路林的探勘短時間內不看好,因為短時間內王路林的勘察,都是集中在大唐實際控制區域內。

    而這些實際控制區裡,要是有金礦的話,怎麼可能把這地方留給王路林,官府早就開採了。

    聖天子雖然對貴族們寬容,會冊封大量的土地,但是一般是不會拿著已經開墾好的土地冊封出去的,基本上都是冊封未能實際控制的土地。

    王路林的大片封地裡,實際上大部分也都是當地官府沒能實際控制的土地,要麼是在荒無人煙的地方,要麼是在當地土著手裡。

    哪怕是王路林打算開發的山谷小平原,也不算是大唐的實際控制區,那片地方附近就有好幾個土著的部落。

    此外距離新北港有些距離,當地官府試過開發那裡,但是都是遭到了土著的襲擊,因為距離遠,再加上新北州的人口本來就不多,開發新北港周邊的土地都人手不夠的,所以乾脆就是擱置了下來。

    再加上王路林好歹是個侯爵,總不能拿出來的都是荒地不是,好歹要給點好處的,要不然的話,人家王路林又不傻,怎麼會投入大量的資金去開發呢。

    對規則的冊封,帝國上下都是很有講究的,其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動員貴族組織移民,開發海外領地。

    給好處,但是這個好處一般都是有限的。

    想要獲得更多的好處,那麼就需要貴族付出一定的代價!

    什麼代價?

    自然是把那些未實際控制的土地變成實際控制啊!

    王路林也是這麼幹的。

    他要開發山谷平原,首先就得掃平附近的土著,要不然三天兩頭來襲擊一次,也沒辦法開發了。

    為此,王路林花費了大代價,和在當地開展了業務的幾家保鏢公司合作,僱傭了五百多名武裝護衛,再配合他自己的數十名護衛,準備對周邊的土著進行清理。

    這些保鏢公司都是經過軍方准許成立的保鏢公司,裡面的武裝護衛大部分也都是以退伍軍人為主,長期在北美洲各地活動開戰業務。

    和土著的作戰經驗相當豐富,不用半個月時間就是把附近的土著驅逐一空,如此,王路林才是能夠安排人手進行開發。

    先是修築了一些堡壘的防衛設施,避免土著去而復返,然後就是開始僱傭人手進行大規模開荒墾殖了。

    山谷平原的開發還是比較順利的,但是王路林想要的金礦卻是一直沒能找到。

    說到底,還是他手底下的技術人員不夠專業。

    最後,沒辦法,他主動聯繫了美洲礦務公司那邊,請他們的人手來勘測,約定了共同承擔勘測費用,合作開發。

    雖然會讓出去一部分利潤,但是總比找不到金礦要好。

    美洲礦務公司的人果然是專業的,調來了上百人的隊伍轉了一圈後,還真讓他們找到了一座金礦。

    只是這金礦的規模不大,預計儲量非常小,遠遠達不到王路林的預期。

    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但是又過了半個月,他們又是找到了一座銀礦,這銀礦的儲量可不小,勉強都算得上是一座中等銀礦了,這讓王路林驚喜若狂。

    雖然銀礦沒金礦之前,但也是是聚寶盆啊!

    當即就是和美洲礦務公司那邊進行合作開發了!

    眼看著要金礦有金礦,有銀礦有銀礦,而且還有好幾平方公里的良田,王路林感嘆,這美洲還真是個寶地啊!

    如此也是更讓他堅定加大對美洲的投資力度,不僅僅是自家封地裡開發,還可以投資其他地方嘛。

    就當王路林在美洲折騰著的時候,歐洲那邊,幾艘懸掛著大唐龍旗的商船也是進入了加的斯港。

    如今能夠順利往來大西洋,並進入西班牙或者葡萄牙人港口的大唐商船,清一色的都是運載在軍械物資的商船。

    這倒不是大唐方面自己想要插足大西洋貿易,而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請求。

    他們要求送貨上門,避免任何的意外!

    反正也只侷限於武器貿易的船隻,也影響不了他們的大西洋貿易的利潤,而大西洋上海盜眾多,就算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船隻也是經常被劫掠,尤其是英格蘭的那群海盜們,現在都是開著軍艦出去劫掠,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恨得牙癢癢的。

    動用了諸多船隻圍殲英格蘭人的海盜船隻也沒能把英格蘭人的海盜船隻給幹掉。

    為了保證軍械的安全,他們干脆也是讓大唐人送貨上門了。

    對此,大唐方面自然是很樂意再賺一筆運費的,順便還可以繼續摸清楚大西洋的海域、非洲沿岸各港口的情況,為後續大規模進軍大西洋做準備。

    同時也是希望通過軍械貿易逐步打開口子,然後能夠讓大唐的普通商船也能夠進入大西洋。

    三艘滿載著大唐軍械商船進入了加迪斯港後,其中兩艘船隻的貨物瞬間就是被半空,這些都是預定出售給西班牙人的軍械。

    剩下一艘船隻則是休整補給後,繼續前往葡萄牙。

    這三艘船隻並沒有大唐軍艦隨行護航,這一方面是鑑於目前的關係,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英格蘭這三方都是有事求著大唐帝國,不太可能冒著開罪大唐帝國的威脅去劫掠大唐帝國的船隻。、

    而另外一方面嘛,也是因為這三艘船隻都是大唐帝國裡的大型蒸汽商船,每一艘都是將近兩千噸的大傢伙,而且還裝載了大功率的蒸汽機。

    其機動性完爆風帆船隻。

    那些海盜船隻想要追上這些蒸汽商船進行劫掠,那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就算是追上了也打不過!

    這些可都是嫡屬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武裝商船,配屬了好幾十門火炮的那種!

    這些武裝商船興許在大唐海軍看來,只是武裝商船,戰鬥力遠遠無法和新一代的蒸汽鋼鐵戰艦相提並論,但是對於歐洲諸國的風帆木製戰艦來說,依舊是龐然大物,足以碾壓他們的龐然大物。

    所以哪怕是單獨航行,也不用怎麼擔心遇上風險。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其實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一路上也會提供軍艦進行護航或者說監視,尋常海盜還真沒膽子衝上來搶一把。

    除了這三艘前往歐洲的商船,後面還有五艘商船正在路上呢,如此也是代表著大唐帝國和西班牙等國的軍械貿易進入了新高度。

    鑑於韃靼人的龐大威脅,如今歐洲各國對軍械的需求非常龐大,西班牙、葡萄牙、英格蘭、法蘭西、神聖羅馬帝國、瑞典王國、那不勒斯王國、奧斯曼帝國等國家,都是在求購大唐的各類軍械。

    而大唐也是來者不拒,只有給錢就買!

    反正賣出來的都是專供出口的板甲、火繩槍、火炮等,大唐都往全世界賣了差不多二十年了,對歐洲這邊自然也是不會特殊對待。

    大唐的海外貿易一向來都是非常講究公平自由的。

    只要給錢就敢賣,至於你買去了想要幹嘛,大唐可就不管了。

    甚至一些海盜拐彎抹角的找上門來,求購船隻槍炮什麼的,大唐的武器商人們一般也都是非常的歡迎的。

    陸續有大唐的軍械貿易船隻抵達歐洲,也是給歐洲各國帶來了大量的軍械,硬生生的把歐洲各國的軍力提升了一個層次。

    雖然說這些軍械都是出口型軍械,部分軍械在性能上並沒有什麼優勢,比如說火繩槍,大唐帝國生產的火繩槍也不會比人家西班牙、葡萄牙人手工打造的火繩槍好到那裡去,但是關鍵是產量大啊。

    至於板甲,出口型的板甲,一般都比較薄,防護能力其實也就一般,但是重量要更輕,更重要的是產量大,只要你有錢,要多少有多少。

    哪裡像是歐洲地區自產的板甲,都是靠工匠手工打造出來的,產量低得很。

    這種遍佈全球的貿易,也是導致了大量的金銀,尤其是黃金流入了帝國本土。

    大唐帝國中央銀行,現在是一邊高興著一邊恐慌著!

    殷切中央銀行裡的金銀儲備是越來越多,到了宣平二十九年的時候,帝國中央銀行裡的黃金儲備已經是達到了一千兩多噸的時候。

    這兩千多噸的黃金,折算下來大體是兩億多唐元,初步看起來似乎不多,還沒有大唐一年的財政收入多,但是這賬是不能這麼算的。

    因為這可是中央黃金儲備,還不包括各大銀行自身的黃金儲備呢,比如說皇家銀行,他們自己就有三百多噸的黃金儲備。

    此外,民間裡還有更多的黃金呢。

    畢竟持有黃金以備不測,這是很多人,尤其是富貴人家的想法,很多家庭裡都是收藏有大量的黃金和白銀的。

    此外,大量的金銀首飾還沒有計算其中的。

    這麼算下來的,那麼整個大唐帝國裡擁有的黃金數量就是非常恐怖的數字了。

    這麼多黃金湧入帝國本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定的通貨膨脹,同時也是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警惕。

    帝國輸出了這麼多商品,最後換回來一堆黃金。

    但是這些黃金除了放在金庫了好看外,又不能吃不能穿的。

    然後問題來了,我們費這麼大勁搞海外貿易到底是為什麼?

    只是為了換回來一堆黃金?
V123210 發表於 2019-5-19 21:14
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

    早些年的時候,大唐帝國為了推行金本位,在國內逐步收攏貴金屬,尤其是黃金,同時也是在國內以及海外領地裡大力開採黃金,並在海外貿易上,推行黃金結算。

    這一切,都是為了獲得足夠多的黃金貯備,以推動金本位。

    而這麼做的效果也是非常的順利,大唐帝國經過了十多年的積累後,如今已經是全面施行了金本位。

    唐元,也是被稱之為唐金元或金元等多種稱呼,任何人都知道,輕飄飄的一張紙幣,就能夠從大唐帝國的中央銀行裡兌換出來等值的黃金。

    這一點,不僅僅是國內民眾和商家所承認的,就算是海外的商人們也是承認的。

    在南非城裡,唐元紙幣是唯一通行的貨幣,其他商人跑到南非進行貿易,甭管你帶的是什麼國家的金幣或者銀幣,都是無法直接從大唐商人手裡收購獲得或者消費的,只能是先去兌換了唐元紙幣來消費,當然了,唐元金幣或者銀幣也行。

    只不過大唐的貴金屬貨幣發行的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在國內,收藏意義大過流通意義,使用的主要還是以紙幣為主。

    不僅僅是在南非,哪怕是歐洲地區或者是西亞、印度等地區,大唐貨幣也是成為了當地的保值貨幣,那些權貴手頭上,很多都是有著大唐的紙幣的,有一些干脆是大唐皇家銀行的銀行本票。

    金本位的推行,讓大唐帝國的唐元,具備了極高的流通性以及保值性。

    但是,金本位的推行雖然需要大量的黃金儲備,但是如果把海外貿易所賺取的財富,大多都是變成了黃金,那麼這種事就是本末倒置了。

    大唐帝國的海外貿易,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保持著貿易順差,而且這個順差的數字是越來越大,以往的時候每年可能也就幾十萬百萬來,但是現在,每年都好幾百萬甚至更多了。

    這也意味著,大量的財富從全世界各地流向了大唐帝國。

    而這些財富,又都是以貴金屬為主要形式流入大唐帝國的。

    每年美洲、南非、印度、西亞等地都會有大量的黃金以及白銀,被一船船運回帝國。

    其中的黃金,多數又是進入了各大銀行,這些銀行的黃金最後又是慢慢的彙集到了中央銀行手頭上。

    時間一久,中央銀行裡的黃金儲備是越來越多,如今都有一千多噸了,同時這也意味著有大量的唐元紙幣被發行了出去。

    此外,帝國官方的銀行儲備,並不僅僅是中央銀行有,實際上皇家銀行、帝國發展銀行、直隸紡織銀行等銀行,都是擁有黃金儲備的。

    皇家銀行自己就有幾百噸的黃金儲備!

    這麼多的黃金,也是讓李軒感到有些無語!

    以目前的黃金儲備來說,推行乃至穩定金本位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以穩定幣值來說,太多的黃金儲備也是沒什麼用處了。

    後世維多利亞時期的英格蘭,身為全球老大,英鎊作為通行全球的硬通貨,他們手頭上也就幾百噸黃金而已,但是現在的大唐呢,中央銀行以及各家商業銀行的黃金儲備加起來,至少超過兩千噸。

    再多的話,其實也沒什麼意義了。

    黃金放在家裡也不會生小黃金,而且黃金太多,發行的紙幣太多,也就造成通貨膨脹。

    最近兩年,財務部那邊已經是多次報告,帝國的物價正在逐步上漲,而且上漲的速度超過了正常的經濟增長速度。

    雖然說表面看起來,雖然貨物的價格高了,但是人們的收入也高了。

    但是,人們的生活質量卻是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

    以往城市裡的工人每個月花兩元,就能夠維持一個小家庭的吃喝嚼用,但是現在的話,兩元不夠了。

    收入增加大部分,被物價增長給抵消了,如此導致人們的生活水準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國內有了通貨膨脹,而且是不正常的通貨膨脹,這不得不讓李軒警惕!

    不過通貨膨脹,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也不僅僅是黃金白銀大量流入所造成的。

    要解決需要多方面著力。

    而大量的貿易順差,更重要的還是因為大唐的工業商品輸出太多,然而輸入的農產品和工業原料太多。

    李軒理想中的貿易模式,應該是大唐輸出工業產品,海外輸入工業原料以及農產品的。

    但是現在,大唐依舊大量輸出工業產品,然而海外輸入大唐的工業原料以及農產品數量過少,導致剩餘部分直接換成了黃金和白銀流入到大唐帝國裡。

    這裡頭存在著不平衡。

    大唐本該獲得大量的農產品和工業原料,以提高本國民眾的生活水準的。

    但是現在,卻是換回來一堆不能吃不能喝的黃金和白銀!

    如此,對海外貿易的政策也是需要調整一二了。

    具體怎麼調整,李軒還需要和海關司、商部等機構的官員們商討後再做出決斷,一時半會的也解決不了。

    反正貿易順差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好事,雖然說貿易順差的數字大了些,但是好歹總比貿易逆差好不是。

    李軒先後召見相關官員商討海外貿易政策的時候,大唐商船依舊是從本土的各個港口出發,滿載著各種各樣的貨物前往世界各地。

    前往美洲、印度、西亞、非洲乃至歐洲。

    這些商船裡,部分運輸著軍械的商船去到歐洲,被西班牙、法蘭西等國家買走,然後一部分直接裝備他們的本土軍隊,其中相當多一部分,根本沒有停留,而是直接被運輸到了中歐地區。

    用以武裝神聖羅馬帝國為主導,其他歐洲國家都派遣了援軍參與的歐洲聯軍。

    歐洲聯軍以大量的棱堡建築為依託,打造了密密麻麻的東部防線,十多萬大軍日夜防備著韃靼人進攻。

    而韃靼人呢,經過了宣平二十八年叫好不叫座的攻勢後,這一年韃靼人也是準備著投入更多的力量,準備徹底粉碎神聖羅馬帝國為主的抵抗,殺入奧地利等中歐地區。

    最好是一路殺到法蘭西去。

    韃靼人的動向,讓歐洲諸國頗為緊張。

    而奧斯曼帝國那邊態度則是非常的曖昧,因為韃靼人已經是派人去了奧斯曼帝國那邊進行相關的談判。

    人家韃靼人直接表示,我們對你們那片破地方沒啥興趣,我們只要歐洲平原,你們沒事就滾一邊去,不然老子連你一起打。

    說這話的韃靼人,顯然是直接忽略了,是他們先打的奧斯曼帝國,而且還不是打了一次,而且是好多次,人家奧斯曼帝國也是挺可憐的,呆的好好的,韃靼人就是殺上門來了。

    不過不管是怎麼說,韃靼人都是向奧斯曼帝國釋放了善意,只要奧斯曼帝國同意,適當的讓出一部分利益,雙方就能夠停戰。

    但是,坐鎮歐洲的帝國駐歐大使徐振川一得知韃靼人和奧斯曼帝國接觸的消息後,立馬就是送去了一封信,裡面的內容很多,但是歸根到底就四個字:唇寒齒亡!

    歐洲諸國要是被韃靼人幹掉了,韃靼人下一步打誰?肯定是你們奧斯曼帝國啊!

    哪怕是奧斯曼帝國的那些土著蠻夷,也是知道這個道理的,所以他們對此也是猶豫不決,一方面是的確不想和韃靼人打。

    那些該死的韃靼人,彷彿天生就是打仗的,打起來還不要命,和他們打仗半毛錢好處撈不到,而且還死傷眾多,耗費眾多。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們也知道韃靼人侵略成性,誰都想打,如今和自己停戰協和,不過是為了避免多線作戰而已。等韃靼人一緩過氣來,肯定是對他們奧斯曼帝國動手的。

    奧斯曼帝國猶豫不決,歐洲諸國也是惶恐不已。

    但是他們的敵人,韃靼人現在也不好過,甚至也是惶恐不已。

    那些歐洲蠻夷怕韃靼人,但是韃靼人更怕大唐!

    如今身在東歐的俺答汗等韃靼高層,自然是已經是知道了哈密失守。

    雖然看似只丟了一個哈密,但是從哈密戰役的過程來看,己方的大軍對唐軍的這種步步為營,層層推進的方式無能為力。

    一條鐵路,就是讓雙方的戰略態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以往堅守了十多年的哈密城瞬間化為了泡影。

    而後續吐魯番城估計也好不到那裡去,一旦失去了這兩個城池,也就意味著整個西域都要丟掉了。

    再往西,那可就是一馬平川的中亞啊!

    那地方,他們韃靼人的騎兵可以來自自有,但是人家大唐的騎兵還不是一樣來去自由。

    要知道,大唐的騎兵實際上不比韃靼人少呢!

    擁有河封省以及遼河套等大片水草豐盛區域的大唐,現在根本就不缺馬。

    韃靼人能夠搞十幾萬騎兵一路殺到東歐去,大唐也完全可以這麼幹的!

    當然了,這只是韃靼人擔心的情況,他們並不知道,如果大唐想要這麼做的話,早就這麼做了,但是不能實際掌控的土地,大唐根本就是懶得佔領。

    大唐的對外擴張,和韃靼人這種純粹以軍事進攻、佔領不一樣。

    大唐的擴張策略是佔了就不走,不僅僅軍隊不走,後續還會有大量的移民跟上,把這些地方徹底變成大唐領土。
V123210 發表於 2019-5-19 21:14
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

    韃靼人之所以跑到歐洲來,還不是被大唐給逼的!

    而這些歐洲人現在卻是不管這些,管也管不了,難不成還能找徐振川,然後指責大唐為什麼要把韃靼人趕到歐洲來?

    要知道,如今大唐輸入的大量軍械產品,已經是武裝了眾多歐洲軍隊,如今就算是西班牙人,都是得忍聲吞氣,求著大唐賣給他們軍械產品,還得指望價格便宜一些。

    如果說大唐黑心一些,把軍械的價格提高一倍的話,他們就是受不了。

    他們如今急缺各類軍械物資,而目前來說,全球範圍內能夠短時間提供大量軍械物資的也就只有大唐了。

    如果不找大唐買,難道真要拿著木棍劣質刀劍上陣嗎?

    人家韃靼人可是槍炮齊全的!

    縱觀現在的世界局勢,就會發現大唐帝國到處搞風搞雨,就跟個攪屎棍一樣,去到那裡那裡就會有戰爭。

    雖然大唐很少會說直接親自下場發動戰爭,頂多就是偶爾打一打小仗而已,但是他們也不會去維持當地的局勢,保持和平,一點也沒有世界老大維持和平的覺悟。

    比如南洋半島,自從安南的南北朝打起來後,戰爭已經是波及了整個南洋半島,多方打來打去,年年都有大規模的戰爭。

    在印度同樣如此,當年葡萄牙人佔領印度部分沿海城市的時候,葡萄牙人也只是和印度人做生意而已,頂多就是控制航路,但是大唐的路子和葡萄牙人完全不一樣。

    大唐全面控制了印度的沿海區域後,他們無意維持當地的和平,他們基本不管當地王公的爭端,你們愛打仗就愛打仗,順便買買武器。

    不過大唐雖然不親自打土著,但是一般也不會讓任何一家做大,最好的例子就是莫臥兒王朝那邊了,只能侷限在西北區域,想要向印度中部地區擴張的話,立馬就會遭到大唐的反對。

    非洲和美洲也是差不多,那些土著們三天兩頭打仗,大唐基本也是不管的。

    別說不管了,那些武器商人們為了賣出去更多的武器,往往還會私底下挑動戰爭。

    整個模式,大體上就和當年大唐帝國在扶桑列島干的事差不多。

    避免當地統一,不斷的削弱,分化,控制,然後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本土化!

    現在,歐洲這邊也是不可避免走上了這麼一條路,唯一的不同就是,這裡多了一個韃靼人。

    但是對於大唐的海外戰略來說,韃靼人也好,歐洲人也好,都是蠻夷,大唐非常樂意看見他們之間打來打去。

    為此,大唐不惜平價向歐洲地區輸出大量的軍械武器。

    大唐出售給歐洲各國的武器價值,要比在其他地方出售的價格還要便宜一些,要知道,運往歐洲的運費可要高得多。

    然而即便如此,大唐也是乾的不亦樂乎!

    只是,這麼做能夠擋住韃靼人的西進嗎?

    徐振川不知道!

    畢竟他又不是歐洲人,很多人是無法掌控的,他只能是儘可能的通過外交渠道,讓歐洲各國聯合起來對抗韃靼人,順便再給軍械援助而已。

    至於能不能擋住韃靼人,還得依靠歐洲人自己。

    如果擋不住,那就擋不住唄!

    反正對大唐來說也沒啥損失的。

    大唐的外交策略,就是充當攪屎棍,讓其他地方亂起來,然後渾水摸魚。

    可沒充當世界老大,維持世界和平的愛好!

    你好我好大家好這種事,大唐不需要。

    大唐需要的是,我好就可以了,你們沒必要過的太好吧!

    宣平二十九年四月,在哈密過了一個冬天的大唐陸軍西征軍,終於是再一次出擊了。

    這一次的西進模式,還是和之前進攻哈密一樣,別的也沒幹,就是悶頭修鐵路。

    然而這種情況讓烏力罕等韃靼將領看了,卻是皺眉不已。

    如果說之前不知道鐵路有什麼戰略作用,烏力罕等人還會輕視的話,那麼現在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輕視了,因為誰都是看了出來,大唐人利用鐵路橫跨了數百公里的荒漠、戈壁灘、草原等無人地帶,硬生生的是利用鐵路維持了二十幾萬大軍的補給。

    最後大軍兵臨哈密城,逼得烏力罕捨棄了兩萬多步炮,最終只帶了一萬多騎兵狼狽而逃。

    嚴格意義上來說,去年的哈密戰役裡,雙方並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戰役,頂多就是打了幾次千人規模的騎兵交戰,最後的哈密戰役裡,雖然也爆發了幾萬人的戰役,但是那是烏力罕故意派人去送死,為自己的騎兵撤退爭取時間的,根本就不算是什麼大規模的決戰。

    由此可見,鐵路的重要性!

    如今大唐人再一次修鐵路,並直奔吐魯番城而來,如果無法阻止他們修築鐵路,無法切斷鐵路補給線的話,那麼等大唐人的鐵路修到吐魯番城下的時候,就是韃靼人被迫撤退之時。

    至於死扛!

    這是不可能的!

    別看韃靼人在西部戰線裡,攻城拔寨的,運用槍炮熟練的很,但是越是知道槍炮的厲害,就越是知道大唐陸軍的可怕!

    騎兵交戰,韃靼人還有一戰的勇氣,但是雙方擺開陣勢來進行大規模的對決,哪怕己方有著城堡作為防護,他們也是沒有一點點的信心能夠擋得住大唐陸軍的進攻。

    怎麼辦?

    這是籠罩在烏力罕等人腦海裡的問題。

    不管韃靼人如何想,西征軍卻是自顧自的悶頭修鐵路了。

    去年修鐵路並最終順利拿下了哈密城,這讓帝國高層方面頗為欣慰。

    雖然說這種作戰方式推進的速度非常的緩慢,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鐵路修到那裡,大唐的領土就擴張到了那裡。

    去年十月份拿下哈密城後,大唐就是從內部招募了大量的移民,然後沿著鐵路線在周邊進行移民,尤其是在部分地理和氣候比較不錯的地方開闢了田地。

    硬生生的在這一片荒漠地帶紮下根來!

    而且西北礦務公司為首的幾家礦務公司,還是在這一片地方找到了不少的礦產,開礦的開礦,建設廠房的建設廠房。

    去年的哈密城,不過是韃靼人的軍事前沿要塞而已。

    但是現在!

    哈密城已經是成為了大唐在西域地區最為重要的後勤供應基地,大唐陝甘武器公司,在這裡設立了多家兵工廠,就地生產眾多的軍械。

    這些軍械產量可以就近供應西征部隊,從而緩解西北鐵路的運力不足。

    去年十月份開始,大唐帝國開始停止了西征,但是卻是片刻都沒有停歇,西北鐵路以及西北鐵路延長線可是每天都是有著密集的火車往來哈密以及其他地方,從內地帶來了大量的物資和原料,同時也是把西域這邊的部分特產運回內地。

    根據聖天子的指示,陝甘兩省最為是西域的大後方,但是西域也應該自力更生,儘可能的就地解決軍需補給,要做到可持續發展,而不是一味的依靠內地輸血。

    在聖天子的指示下,內閣方面已經是正式奏請在西域設省,而李軒也已經是正式批准,去年十一月份,帝國就是新多出來了一個本土省份,那就是土密省,取名自吐魯番城以及哈密城這兩座主要的城池。

    土密省也是屬於本土範疇,其政治地位是比北海省、呂宋省、萬丹省、馬六甲州這幾個海外本土要高的,至少,土密省是不受進出口委員會管制的省份,而海外本土省份,則是要受到進出口委員會管制。

    有了本土省份這個名分後,才能夠在當地設立工廠,生產軍械。

    要不然的話,連工廠都建不起來。

    帝國的進出口管制是非常嚴格的,如今哪怕是北海省都沒有一座正兒八經的工廠呢,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北海省到目前為止,依舊不是本土省份,而是屬於海外省份。

    但是北海省那邊的不少官員依舊就封北海省的貴族卻是在積極促進此事,試圖把北海省從進出口管制的名單裡拿掉,這樣他們才能夠在當地建立工廠,發展正常的工商業。

    而不是和現在這樣,除了農業外,頂多就是只有一些手工業了,別說工業了,就是螺絲釘都見不著幾根。

    為此,他們這些年也是做了不少的努力的,大力組織民眾移居北海省!

    經過這麼多年的移民,北海省目前一共有兩百多萬的人口,其中一百五十多萬都是帝國移民,只有五十多萬的人口是屬於改籍貫的扶桑人。

    他們認為,帝國移民在當地已經是佔據了絕對的人口比例優勢了,已經是滿足了本土化的要求。

    不過帝國高層方面認為,這顯然是不夠的,他們要求北海省的純帝國子民的人口比例,要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歸根到底就是,帝國上下都是有這麼一個心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如果北海省有太多的異族,直接就當成本土化來經營的話,在當地放開了工廠、教育等限制,那麼立馬就能夠培養出來幾十萬掌握了新式學科知識的異族。

    這可是巨大的威脅!
V123210 發表於 2019-5-19 21:14
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

    哪怕是那些扶桑人已經是改了籍貫,也是按照大唐的政策,取了中文名字,穿了漢服,他們的孩子也只能上大唐設立的官辦小學,接受最正統的漢化教育。

    哪怕是他們自己也是不把自己當成什麼土著,而是把自己當成了大唐人,千方百計的想要徹底融入到大唐人當中來。

    但是在很多大唐人心中,這些改籍的人,還是扶桑人,是異族,只是被帝國征服後,才是成為帝國子民的,打心眼裡都不接受他們。

    沒辦法,從古至今,華夏人都是這麼自傲和排外的,想要讓他們接受異族成為自己的一份子,辦法並不多,大體上只有兩條路子:

    一個是征服異族後,進行大量的移民,然後用人口優勢融合異族!

    另外一個就是異族徹底征服華夏地區,然後主動拋棄自己的文化習俗,把自己當成華夏人,主動融入進去。

    而這兩條到最後,其實也可以合併起來說,那就是融合!

    翻遍歷史幾千年,華夏地區的對外征服或者是被征服,基本上都是按照這兩個字走的。

    而有些異族是想要靠著軍事征服或者其他手段,想要維持在華夏的統治,又想要保持民族的獨立性或者超然性,比如蒙元,又比如滿清,但是到了最後都是被掀翻。

    不然的話,基本是不可能接受異族成為自己的一份子的。

    而現在嘛,大唐在部分地區所實行的本土化政策,其實也是進階版本的融合政策,依靠自身的龐大人口優勢,然後把他們變成華夏人。

    在北海省那邊,本土化政策也是正在穩步進行著,只不過時間還短了點,距離徹底本土化還差了點,所以這才是一直拖著沒放開進出口管制。

    但是估計著也用不了幾年了。

    相對比南洋各省來說,北海省那邊要方便的多,就和之前的高麗半島一樣,大家都是同屬於華夏文明圈,當地人對華夏文明認同比較深,融合起來要方便的多。

    如今的扶桑人,就和當年的高麗人一樣,現在你要說他們是什麼扶桑人,人家能夠操著一口鳥語和你對噴:老子明明就是大唐人,你可不要憑空污人清白!

    大唐人這個身份,在當代來說,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比後世的美國人強多了!

    不知道多少異族人,想要入籍大唐,成為大唐子民而不得呢。

    很多人不能成為大唐子民,就是想辦法成為暫住民,領取一張暫住證。

    如今在大唐很多殖民地裡工作的異族人,尤其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印度人、西亞人等等,都是拿了暫住證的,更多人都是為了這個暫住證而想盡辦法。

    如今的大唐暫住證還是很搶手的。

    但是辦法卻是不多,最具備可行性的就是通過婚姻以及父母投靠獲得暫住證。

    具體下來就是異族女性如果嫁給了大唐人,那麼該異族女子能夠獲得暫住證,一定能年限後就可以申請獲得大唐國籍,成為帝國子民後,她就能夠把父母也接過來,以父母投靠的方式幫助父母獲得暫住證。

    很多異族女子,費盡心思都是想要嫁給一個大唐人,然後成為大唐的暫住民,乃至最後成為大唐子民,然後幫助父母獲得暫住證。

    至於異族男性是別指望了,就算找了個大唐女子結婚,但是大唐女子一旦嫁給了異族人,那麼就會自動失去了大唐國籍。

    畢竟現在是父系社會,血脈的傳承是以父係為標準,再加上大唐的社會風氣也不允許。

    同時該項政策,只在若干特定地區,針對特定族群開放,部分地區的異族是無法獲得這個政策的。

    這個倒不是李軒從後世帶過來的偏見,而是這個時代的華夏人就這吊樣!

    基於對自身文化的自傲,華夏人幾千年來都是把其他人當成了蠻夷或者是野人!

    文化和審美觀雙重影響下,大唐人對很多異族也是非常排斥的。

    如今能夠接受的異族,其實並不多。

    目前來說,能夠完全接受的,也只有相貌類似、文化受到己方比較大影響的異族,比如扶桑人,高麗人。

    這也是上述兩地本土化能夠這麼快的緣故,因為大唐人對他們的接受程度比較高,融合比較順利。

    還有一些族群,大唐人對他們保持中立態度,比如說南洋半島的部分族群,然後是西域、中亞、西亞部分族群,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西亞地區的部分女性,其外貌還是挺符合華夏人的審美觀的,老早就有波斯美人的稱呼了。

    很多大唐人可能會討厭西亞的男人,但是一般不會討厭西亞的女人。

    再過來則是歐洲族群,對他們其實大部分華夏人不怎麼喜歡,認為長的跟鬼怪一樣,但是隨著海外貿易的增加,和歐洲人接觸的多了,也是慢慢知道了,這些蠻夷雖然長相不咋地,但是好歹算是人,不是什麼惡鬼,所以這些年慢慢的也接納了。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大唐人對歐洲族群裡的年輕女性還是比較看好的,洗乾淨了的話,看起來還是挺不錯的,皮膚夠白,身段也是不錯,雖然毛孔大了些,毛髮多了些,但是金毛紅發什麼的把玩起來也是頗有異族風情。

    當然了,只限於女性,至於歐洲地區裡的男性,大部分大唐人還是把他們當成妖魔鬼怪……

    整體來說,大唐人對異族的接受程度,是綜合了審美觀、文化的,基本上只要是文明國家、其女人長的不太醜的話,大唐人頂多就是討厭或者不討厭,但是至少會把他們當人看。

    而有些地區的人,大唐人就沒把他們當人看!

    比如說南洋的很多土著!

    比如說非洲的土著!

    比如說印度的大部分土著!

    比如說美洲的土著!

    絕大部分的大唐人基本沒把他們當人看!

    這種民間自發的態度,哪怕是李軒都無法改變的,當然了,李軒也是懶得去管就是了。

    再說了,他自己的後宮裡也是有不少異族女子不是,而且這些異族女子分類和數量,其實大體上和當代普通大唐人對異族人的接受程度是差不多的。

    而且基本都是有一個基本特徵,那就是貌美膚白!

    沒辦法,華夏人的審美觀就是如此,李軒是這樣,普通的大唐人也同樣如此。

    皇帝和乞丐,他們的審美觀是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的。

    在對韃靼人上,大唐人又是另外一個態度了。

    因為這是敵人!

    而對敵人,自然是不談不上什麼討厭或者喜歡了,而是需要消滅的。

    華夏數千年歷史來,就一直和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敵對,不是因為審美觀等喜好問題,而是因為生存資源問題。

    如今哪怕是韃靼人跑到了中亞,跑到了歐洲,大唐人還是不想放過他們。

    正所謂!

    斬草除根!

    當然了,這也是韃靼人擋在了大唐向西擴張的路有關係。

    大唐要想西擴張,就必須幹掉韃靼人,這又是利益之爭,基本不可調和。

    所以,宣平二十年九的春天剛到,西域那邊氣溫暖和了後,大唐西征軍就是迫不及待的再一次踏上了西征的步伐。

    還是老樣子穩紮穩打,修著鐵路前進。

    而對於大唐西征軍的這種其他都不干,就只顧著悶頭修路得到做法,韃靼人也是很無奈。

    五月份,在烏力罕的鼓動下,駐防吐魯番地區的韃靼人大舉出動,派遣了足足三萬多騎兵準備殺向大唐西征軍。

    這倒也不是說想要和大唐西征軍正面對決,還是為了破壞大唐人的鐵路線,毀掉大唐人的補給線。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自己什麼都不做,等大唐人把鐵路修到吐魯番來,那麼百分百就會重演哈密舊事,所以這一次,他們選擇了主動出擊。

    但是西征軍統帥盧愚之早就防著他們呢。

    兩個騎兵軍再加上其他騎兵部隊,嚴密佈防,也沒有貿然選擇和韃靼人進行大規模的騎兵交鋒,而是依舊選擇守護鐵路線為主。

    大規模的騎兵決戰沒有爆發,但是中等規模的戰鬥卻是連續打了三次!

    而韃靼人在這三次中等規模的交戰裡,從戰術上來說並沒有太失利,頂多就是損失大一些。

    但是從戰略上來說,韃靼人卻是完全失敗了。

    因為他們三萬多的騎兵,被大唐的差不多同等數量的騎兵給牽制住了,哪有什麼機會去破壞鐵路啊。

    結果還是和以前一樣,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大唐人修鐵路。

    到了最後,烏力罕一發狠,準備直接發動襲擊,拼著被大唐騎兵側擊的風險,損失了好幾千騎兵,順利破壞了超過十公里的鐵路,還端掉了一座火車站。

    然而就在他以為已經是截斷了大唐人的鐵路線,最少也能夠癱瘓西北鐵路延長線幾個月時間的時候。

    偵騎卻是傳來報告,大唐人在鐵路被破壞了後,只花了十天時間,就是完成了全部的修復!

    聽到這個消息後,烏力罕仰天長嘆!

    他是實在沒辦法了!

    正面打打不過去!

    鐵路線破壞又破壞不了,接下來他們還能怎麼辦?

    他們是真的沒有辦法了!

    但是就這麼退走又不甘心,當初從哈密退走,他們還能退守吐魯番,但是現在從吐魯番退走的話,他們就無城可守,只能是一路退守中亞了。

    這也意味著,將會把整個西域拱手相讓!

    他們不甘心!
V123210 發表於 2019-5-19 21:14
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

    哈密城,盧愚之並沒有穿著軍服,而是一身長袍便服,躺在一張躺椅上,不過卻是沒有隨著,而是半眯著看著外頭的景象。

    他所在的地方並不是哈密城最高的建築,但是卻是最堅固的建築:哈密火車站主樓。

    哈密火車站改採用的建築材料,乃是從內地運輸來的鋼筋水泥澆築的,設計的時候就是有充當軍事堡壘的打算,所以建造的極為堅固,哪怕是重炮直接轟擊,也無法給這棟建築造成什麼實際性的損害。

    西征軍的指揮部就是設立在火車站內。

    盧愚之在陽台躺著,看著外頭的哈密城,腦子裡浮現的卻是上個月返京的景象。

    上個月,今年的西征攻勢發起之前,他奉旨回了一次金陵城,主要就是為了向聖天子當面陳述今年的西征作戰計畫。

    盧愚之制定的西征計畫也是很簡單,並沒有太複雜,那就是直接一路修鐵路殺過去,鐵路修到那裡就殺到那裡。

    簡單粗暴,但是卻非常的管用,至少那些韃靼人對此一點辦法都沒有。

    西域的韃靼人,盧愚之已經是不擔心了,他如今已經是開始謀劃著後續該怎麼拿下整個西域了。

    西域是非常大的,而哈密城和吐魯番城也只不過是兩個城池而已,雖然大唐和韃靼人之間的戰爭主要是圍繞著這兩個城池進行,但是絕對不是說西域就這麼一點大了。

    實際上,西域大的很,控制哈密城和吐魯番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後續以此為戰略核心,然後深入控制整個西域,同時還要向北延伸。

    嗯,實際上西域北邊、帝國河豐省以西的大片區域,依舊是處於韃靼人的掌控之中,當然了,這種掌控是非常薄弱的,主要體現是哪裡依舊有著大量的韃靼部落在遊牧,但是並沒有大量成規模的駐軍。

    他盧愚之的任務是拿下西域,不僅僅是擊敗哈密城和吐魯番城的韃靼人這麼簡單。

    只是擊敗這兩個地方的韃靼人,奪取這兩城是先決條件而已。

    如今在他看來,隨著鐵路修築進展順利,估計下個月就能夠殺到吐魯番城去了,到時候不管那些韃靼人如何蹦,他們都守不住吐魯番城。

    到時候,拿下了這兩個城市後,就不能和以往一樣慢吞吞的修鐵路了,因為從這裡往西走,已經是沒有什麼戰略性的城池了,有的也只是一些中小城而已。

    更重要的是,越過了伊利一帶後,就是廣闊的哈薩克平原了!

    在這種巨大無比的平原地點,戰爭的主角必然是騎兵部隊。

    為此,吐魯番以西的中原地帶的戰鬥應該是恢復傳統的戰爭模式了,以騎兵為主,至於步兵和炮兵部隊,就只能在後面慢慢折騰了。

    因為到時候戰鬥的覆蓋範圍將會非常大的,韃靼人的騎兵機動性太強,大唐騎兵要想幹掉韃靼人,也是必須跟著進行大範圍的機動的,到時候步兵和炮兵部隊跟不上來很正常。

    只是這樣一來,現在手頭上的騎兵部隊就不夠了!

    兩個騎兵軍和幾個獨立騎兵團,野戰騎兵部隊三萬多人!

    想要憑藉這麼點人征服整個哈克斯平原是不可能的,盧愚之想著是上書讓金陵方面準備更多的騎兵部隊了。

    大唐帝國,並不是沒有騎兵部隊,實際上多的很,整個陸軍的騎兵部隊加起來足足也有十來萬呢,而這是指現在保有的數量。

    如果有必要的話,大唐陸軍完全能夠在短時間內把騎兵部隊的規模擴充到二十萬甚至三十萬。

    畢竟如今的大唐帝國是戰馬不缺,擁有大量草原地區以及馬場的大唐帝國,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保有的馬匹數量可是非常龐大的數字,只要有需要,軍方完全能夠短時間內徵召數十萬匹馬參與戰爭。

    而騎兵的話,雖然短時間內訓練來不及,但是大唐軍方卻是有著完整的退役動員制度,只需要把退役的騎兵重新徵召起來,就能夠徵召至少二十萬以上的騎兵,然後進行幾個月的恢復性訓練,就能夠重新拉出來一支數十萬人的騎兵大軍來。

    不僅僅騎兵如此,步兵也同樣如此,甚至是炮兵也能短時間內拉出一大批來。

    因為退役、動員制度,帝國陸海兩軍每年退役的軍人達到了將近十幾萬人,在民間至少保有了一百多萬的退役老兵,而這些老兵的退役年限都是在十年以內,並保持著預備役狀態,隨時都可以重新徵召並服役的。

    而戰馬、槍炮等物資也是充足的很。

    唯一限制大唐陸軍隨時把規模擴充到一百多萬甚至兩百萬以上的就是軍費了!

    實際上,這麼多年來,大唐帝國一次都沒有徵召過退伍軍人。

    哪怕是去年西征戰事開始後,陸軍方面也不是說採取徵召退伍軍人的方式進行補充,而是延長退役年限的方式。

    參戰部隊裡原本要退役的士兵,被延長了一年退役,今年又是針對這一批超期服役的士兵採取自願申請延長服役,士兵自願的話可以繼續留在部隊作戰。

    如此,在陸軍沒有徵召退役軍人的情況下,就是完成了對參戰部隊的動員。

    大唐帝國的國力以及體制,保障了大唐帝國在必要時候,隨時都能夠動員大量的部隊。

    但是什麼時候是必要的時候?

    西征?

    盧愚之也是有些拿捏不準,他是想要更多的騎兵部隊,但是他也不知道帝國會不會進行更大規模的動員,徵召退伍騎兵。

    但是這些都不是他需要考慮的了,反正他會把申請報告送上去,上頭怎麼湊集騎兵給他送過來,這就不是他需要操心的事了。

    後續在哈薩克平原的戰事,注定是以騎兵為主,不過在西域地區,步兵和炮兵依舊重要。

    而後續縱然是拿下來吐魯番城,也不代表著拿下整個西域了。

    但是,後續估計也沒什麼人攔著大唐帝國控制整個西域就是了。

    因為如今西域這麼大一片地方,說實話除了韃靼的軍隊和大唐的軍隊外,當地根本就沒有多少平民。

    西域地區的人口本來是不少的,原先的吐魯番汗國好歹也是一個汗國呢,但是自從韃靼人先是把這些殺了幾遍,然後把剩下的人都是集中起來,當炮灰的當炮灰,當工匠的當工匠,尤其是隨著韃靼人的不斷西征,這裡的人也是陸續被韃靼人遷往中亞地區。

    僅有的一些人口也都是被集中到了哈密城和吐魯番城裡,外頭廣大的西域地區,實際上已經是荒無人煙了。

    畢竟韃靼人老早就打算放棄西域,留下軍隊也只是牽制大唐陸軍,不讓大唐陸軍能夠輕易進入西域而已,但是他們自己卻是早就開始轉移了。

    如今連人都沒幾個,自然也就談不上所謂的抵抗或者控制了。

    但是哪怕是廣大的西域已經是荒無人煙,但是盧愚之還是需要配合民政部門做好控制問題的,這些都不是小事,到時候肯定也是會牽制不小的力量。

    如今在吐魯番城裡的烏力罕等人,還不知道他們的對手盧愚之,已經是想著怎麼控制整個西域,後續在中亞該怎麼打了。

    如今的他們還是愁著該怎麼抵抗大唐陸軍的進攻!

    哈密城距離吐魯番城可是沒多久,雖然韃靼人節節抵抗,不斷襲擾,但是大唐人修築鐵路的速度卻是依舊保持著非常快。

    眼看著不用多久就要修到吐魯番城下了。

    烏力罕等韃靼將領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正面對決他們也不敢,留著死守他們更不敢,至於派遣部隊去破壞鐵路,他們已經試過了,三萬多主力騎兵出擊,折損了好幾千騎兵好不容易破壞了十多公里的鐵路,結果呢,人家十來天功夫就是給修復了。

    最後屁用沒有。

    最後商量來商量去,他們決定還是退走!

    反正也打不過,鐵路又破壞不了,此時不走還能怎麼辦。

    不過他們的撤退決定也不是純粹是為了走,他們是準備撤往西南地區的山地。

    那種地方大唐人就沒辦法快速修鐵路了,到時候雙方才能夠恢復傳統的,也是韃靼人熟悉的戰爭模式。

    於是乎,吐魯番城裡的韃靼人,就是以一種盧愚之也是特無語的方式走了。

    在大唐陸軍還在八十多公里外的時候,他們就是自己先跑了!

    要知道,此時吐魯番城裡的韃靼軍隊其實不少呢,整整兩個軍,步炮足足有三萬多,騎兵也有三萬多,一共六萬大軍。

    另外還有城內的工匠一萬多人。

    至於牛羊牲口就是更多了。

    這麼多人和物資,說走就走,一點也是不含糊,讓盧愚之想要派出騎兵去追擊都沒法追。

    既然韃靼人都跑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繼續進軍,然後接管了已經是被韃靼人主動破壞變成廢墟的吐魯番城,

    然後盧愚之就是親自率領三萬騎兵繼續西進追擊,而其他的部隊,則是休整後,同樣繼續前進,為騎兵部隊維護後勤線,同時也是分兵南下前往西南區域。

    儘管到目前為止,大唐已經可以是宣告拿下了西域,但是雙方依舊沒有爆發過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決戰。

    這一次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的西征戰事,也僅僅是剛開始而已!

    韃靼人的東線主力,尤其是騎兵部隊,現在都還好好的呢,滿打滿算也就只損失了幾千騎兵而已,如今韃靼人在東線的主力部隊,依舊有十多萬以上,其中的騎兵主力就有五萬多!

    盧愚之稍有不慎,人家韃靼人就是能夠猛撲過來,到時候西域再一次易手也是分分鐘的事。
V123210 發表於 2019-5-19 21:15
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畫

    金陵城內,李軒再一次看著盧愚之的報告,這一次的報告重點不在於報告西域戰事,實際上如今的西域戰事沒啥好說的。

    大唐陸軍以勢壓人,將近二十萬大軍撲上去,又是穩紮穩打,不冒進,一步一步的把韃靼人逼出了西域。

    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陰謀、戰術可言,憑藉的就是超強的國力。

    讓烏力罕等韃靼將領,空有一身計謀而無處可用。

    所以,最近一年多的西域戰事,從細節上看往往都是風平浪靜的,連大戰都沒打過幾次。

    盧愚之這一次報告的重點,還是說中亞戰事。

    如今大唐已經是殺到了吐魯番城,下一步就是會殺入伊犁地區,再過來就是殺到哈薩克平原了,而到那個時候,現有的騎兵數量就不夠用了。

    為此,盧愚之再一次請求增援,不要其他的,只要騎兵。

    李軒盤算了一番陸軍那邊的騎兵力量後,就是批示:轉樞密院議!

    這句批示,大體上的意思就是朕已經知道了,你們陸軍自己看著辦,但是,別指望趁機想要更多的軍費。

    西征看似重要,但是還遠遠不到讓帝國專門撥付大量戰費的地步,頂多就是給個零頭補貼一二,戰費還是得需要陸軍自己解決。

    這也不是李軒不願意給錢,而是最近兩年帝國花錢如流水。

    明明帝國的財政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奈何花的錢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啊!

    帝國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從來就沒有聽過,每年都要花掉一大批錢,然後河防、交通、工業扶持等,還有教育等等,每一方面都是要花大量的錢的,尤其是教育經費,自從宣平二十五年後,帝國開始大幅度提高基礎教育經費。

    其佔據財政支出的比例逐年上漲,從以往的百分之一,上漲到百分之三,然後是百分之五,現在已經是達到了百分之六了。

    二十九年的教育經費,佔據了財政開支的百分之六點五。

    這可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因為大唐一年的財政支出預算,可是兩個多億呢,百分之六點五就是有一千多萬元了。

    而這些教育經費,大部分都是用來補貼各地籌辦更多的官辦學校,尤其是官辦小學。

    去年禮部方面已經是喊出了口號,要在未來十年內,要讓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儘管這個適齡兒童,只侷限於男孩子,哪怕是這個入學率只侷限於小學六年制,但是要想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入學率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相當多的家庭,連一個孩子的讀書費用都難以承擔,同時當代絕大部分家庭都不止一個孩子,很多都是幾兄弟的家庭,讓所有家庭把家中的多數適齡男孩子送往學校就讀,是非常困難的。

    這就需要官府進一步降低小學的學費,對更多的優秀學生給予獎學金補貼,而這一部分的費用說實話非常龐大的,對各地的地方財政以及中央財政都是造成了非常重的負擔。

    這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大唐帝國自作自受,因為早期大唐帝國就是採取精英教育制度,刻意的太高學校老師的地位以及待遇,導致辦學的成本相當高昂。

    一個普通的資淺小學老師,他的年收入就可以達到一百多元,幾乎是普通工人的五倍以上,如果是資深的小學老師,那麼年收入更是可以達到兩三百元,幾乎是普通工人的十倍以上。

    至於中學老師就更不用說了,年收入可以達到五百元以上,大學老師更是能夠達到千元以上。

    當然了,他們的收入高,那是因為他們當年的求學成本也高,沒有這樣的高收入他們根本無法填平早年求學時的高昂費用。

    最終形成了一個高學費、高待遇的循環。

    而這些辦學成本,到最後部分會轉嫁到學生身上,部分則是轉嫁到官府財政上頭。

    但是即便如此,大唐帝國也依舊沒有降低教師待遇的打算。

    當年這種精英教育的時候,就已經是想到了會出現今天的結果,但是大唐禮部堅定執行這一策略,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控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數量,讓如今的社會能夠消化接納高素質人口,而不至於出現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無法進入中上流社會,最後跑去造反的情況。

    而大唐的教育政策,是李軒效仿後世諸國的教育制度而推行的,算是一種比較合理的社會分工篩選制度。

    從小學到中學,再到高中然後到大學,每一個階段都會淘汰一部分人,最後能夠讀大學只有極少數人。

    至於完全開放高等教育,那是別指望了,這不符合人類的社會結構和行為模式。

    人們常說知識是無價的,但是這句話,其實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那就是知識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當被少數人所壟斷的時候,它價值非常的高。

    但是當所有人都掌握了,那麼一毛不值。

    真正要讓全民上大學,其實簡單的很,頂多就是開頭幾年花多一點錢,熬過了開頭幾年,培養了足夠的老師,隨便一間屋子,甚至空地裡就能充當大學課堂。

    對於大唐而言,普及大學教育並不會比普及小學教育困難多少。

    但是!

    掌握了社會主導權的權貴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把一群泥腿子絲培養出來,讓他們成為權貴子弟的競爭對手嗎?

    開什麼國際玩笑!

    不可能的事。

    壟斷的知識才具備價值。

    再者,社會也是需要分工的,需要極少數的上層精英領導,需要一群既得利益階層,更需要一大群被剝削階層,總不能人人都去當官,沒人去普通工人掃大街不是。

    那麼怎麼進行社會分工呢?

    論出身?

    那樣太低級了,容易造成動亂,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教育進行社會分工。

    學歷越低從事越低級的社會分工,學歷越高的從事越高級的社會分工,所以你會看到大唐社會裡,接受了高等教育群體的平均收入是低教育群體平均收入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現象。

    前明的科舉制度,也是差不多是類似的社會分工模式,只不過侷限性比較大而已,不如大唐的教育制度這麼完善。

    至少,大唐的教育制度給了大部分人機會,只要你夠努力,夠聰明,完全可以一毛錢不花,甚至還能拿生活補貼寄回家裡去,最後成為人上人。

    這種教育政策下,高等教育需要限制。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工商業的發展,是需要越來越多,具備一定文化水平的群體的

    而這就需要基礎教育大規模普及了。

    這也是大唐帝國每年這麼多的教育經費,最後都是用於基礎教育的原因。

    教育經費以及其他內政經費都這麼高,大唐的財政收入就算是錢再多,也是不經花的,在這個工業革命的關鍵發展時期,李軒沒有刻意的壓下軍費就很不錯了,是不可能再給陸軍那邊增加太多的軍費的。

    別說陸軍了,就算是海軍想要造新戰艦,也是被李軒壓了又壓。

    年初海軍提出的海軍重整計畫被李軒再一次駁回了。

    因為這個海軍重整計畫,看似只是把現有的海軍混亂的三大艦隊以及各分艦隊的模式整合起來,建立本土艦隊、印度洋艦隊、太平洋艦隊三大艦隊,並在三大艦隊之外,再設立若干分艦隊。

    但實際上,這些艦隊的稱呼和名字變來變去都無所謂,關鍵的是,海軍在這個重整計畫裡,提出了建造新一代主力艦的計畫。

    海軍搞什麼海軍重整計畫,實際目的就一個,那就是想要建造新一代的戰艦。

    也就是七千戰列艦。

    海軍老早就是就有七千噸戰列艦計畫,基本設計指標就是標準排水量七千噸,全鋼鐵打造,純蒸汽動力,後裝線膛炮的全新一代的戰艦。

    但是當這麼一系列的詞彙結合起來,就是代表著高昂無比的造價。

    海軍那邊說,這種新一代巨艦的造價百萬之內就能夠拿下來!

    但是李軒對海軍報上來的百萬造價嗤之以鼻!

    開什麼玩笑,當他對帝**艦的造價不清楚啊!

    這麼一艘戰艦,沒有兩百萬拿不下來!

    他很清楚海軍那群人的想法,不外乎就是看到陸軍在西域打的熱鬧,為了保持海軍的影響力,爭奪軍費這才匆忙搞出兩洋艦隊計畫的。

    至於新一代戰艦的造價,海軍那群人自己清楚的很,這種新式戰艦的造價將會非常非常的高昂,尤其是前面幾艘戰艦,高昂的造價再加上研發經費的話,將會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前面的幾艘,每一艘戰艦要是兩百萬元能夠拿得下來就得燒高香了。

    畢竟現在一千八百噸的巡洋艦,造價都要四十多萬了,三千噸不到的戰列艦就要六十多萬了,你跟我說七千噸,從頭到腳都是採用新技術的戰艦隻要一百萬?當他李軒傻啊。

    李軒知道,海軍那邊就是想著先開個頭,只要先開工了,以後建到一半說沒錢了,總不能不建吧,到時候再要錢唄。

    但是李軒卻是不給海軍這個機會!

    平白無故的想要大批經費,哪有這麼容易的事。
V123210 發表於 2019-5-19 21:15
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

    李軒不給海軍造艦經費,但是海軍那邊卻是不甘心啊!

    這兩年他們是眼睜睜的看著陸軍在西域那邊大出風頭,然後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俊傑報考武學堂,就算是在社會裡,陸軍的風評也是超過了海軍許多。

    這如何能讓海軍內部忍得了。

    海軍如今是迫切的是需要找回場子,把海軍的聲望拉回來,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穩固海軍在帝國內部的話語權。

    如此,才是有了新一代戰艦的建造計畫!

    其實對海軍來說,這種什麼新戰艦對敵人的戰略威懾或打擊能力並不那麼重要,大唐海軍那些一千來噸的廉價都能吊打歐洲各國的木質風帆戰艦了。

    花費巨資建造萬噸巨艦,其作用並不會比現在的千噸級的廉價護衛艦大到那裡去。

    巨艦的最大作用,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和陸軍搶風頭!

    所以現在海軍那群人三天兩頭就哭訴,一個個說的好像海軍悲慘無比似的。

    但是李軒一直不為所動。

    錢就這麼點,內政建設要用,陸軍西征也要用,海軍本來就挺燒錢的了,現在又有動不動幾百萬的造新一代巨艦,暫時沒那必要,過個七八年乃至十幾年等新技術成熟了再說。

    對此,海軍內部也是挺無奈的!

    世界其他各國海軍不給力,導致自己打遍全球無敵手,這能怪海軍自己嗎?

    現在好了,搞的想要造個大玩具都造不了。

    聖天子明確表示不給錢後,海軍內部的高層商量來商量去,最後還是放不下萬噸巨艦的誘惑。

    於是乎海軍那邊一咬牙。

    不給錢就不給錢,大不了他們海軍自己節衣縮食,說什麼也要造一艘出來顯擺顯擺,讓陸軍那些土鱉們羨慕嫉妒恨去!

    正所謂,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炷香!

    海軍為了和陸軍爭一時高低,已經是準備褲腰帶造新艦了。

    而李軒呢,對此也是不管,反正每年給海軍的軍費是有定額的,海軍拿這些錢喜歡造什麼船就造什麼船,他也懶得理,只要能夠控制利益海域,完成李軒交代的任務就行了。

    當海軍內部下定了決心後,立馬就是開始行動了起來。

    二十九年六月,大唐海軍裡,已經是退居幕後多年,海軍統帥部副使,包義奮海軍上將出現在了香港鼎盛造船廠。

    包義奮海軍上將雖然早已經是沒有擔任實際職務,但是依舊是現役海軍上將,影響力還是不小的。

    他去了香港鼎盛造船廠,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為了去考察船廠的情況。

    畢竟,如今全帝國裡,也就只有香港鼎盛造船廠有七千噸級以上的船塢了,具備建造七千噸的施工能力了。

    香港鼎盛造船廠,作為大唐技術能力最為雄厚的造船廠,建造鋼鐵蒸汽戰艦已經是很多年了,相關技術非常的成熟,單純施工船體的話,他們是拍著胸脯保證,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過,造船廠那邊只能是負責建造船體而已,但是戰艦的很多至關重要的子系統那就是需要國內的其他廠商來解決了。

    要不然,造的船殼也沒啥用處。

    包義奮開了頭,緊接著不少海軍高層又是陸續訪問考察了國內的多家重要企業。

    比如說建造火炮的好幾家火炮廠,其中的江南火炮廠更是他們考察的重點,因為目前只有這家火炮廠拿出來了比較成熟的線膛後裝火炮的設計。

    樣炮的試射也算是比較成功,儘管還存在著成本高昂,身管壽命低等諸多缺點,但畢竟是能用的後裝線膛火炮。

    其他的幾家火炮廠雖然也有後裝線膛火炮的研發,但是大多都是沒能進入實際測試的階段。

    此外還有國內的四家比較大型的艦載蒸汽機的廠商,也是被海軍一家一家的考察過去。

    這一次海軍要的動力機組可是非同小可,海軍對新戰艦的動力需求是純蒸汽機動力,推動七千噸的船體可以達到十四節的航速。

    同時考慮到平衡船體的防護能力,船體也不能太過修長等因素,海軍艦政部計算出來的數字是,最少也得六千匹馬匹,不然不夠用。

    而且體積不能太大,重量不能太重,不然塞不進去七千噸的船體也沒用。

    這個數字對目前帝國的蒸汽機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調整,帝國都還沒有建造過這麼大馬力的艦載蒸汽機呢。

    雖然說國內的四大蒸汽機廠商都是儘可能的想要爭奪訂單,但是最後誰能夠得到海軍的訂單,那麼就需要拿出真正的技術能力來了。

    然後國內的幾家鋼鐵廠商也是海軍的重點關注對象,尤其是能夠建造裝甲鋼的鋼鐵廠商全都是接到了海軍的技術問詢。

    船體、裝甲、動力、艦炮這四大方面,海軍一個都沒有落下,在一個月內,海軍將領四處奔波,全部考察了一邊。

    最後把相關的技術數據彙總到了海軍艦政部那邊,讓艦政部裡的戰艦設計師們發揮自己的才華,儘可能的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打造出來七千噸的巨艦。

    而且海軍也是給出了硬性指標的,其他性能先不管,但是七千噸的噸位必須保障。

    其次則是後裝線膛炮,這玩意最好也有,實在不用,前裝線膛炮也行,但是口徑一定要大,身管一定要長,不然嚇不了人。

    航速嘛,能達到就達到,達不到的話,只要不是差太多,只要勉強能用,海軍也能接受,反正也別指望著跑去那裡打仗。

    總之新戰艦的設計目標就是要高大威猛,如果拉出來溜躂一圈打兩炮,把陸軍那些人給氣死,那樣是最好不過了。

    所以七千噸是必須的,艦炮口徑要大也是必須的,不然顯擺不起來。

    顯擺不起來的戰艦要之何用,真為了打其他國家的海軍?別扯淡了。

    只為打其他國家的海軍,大唐海軍現有的千噸級新型護衛艦就夠了,連兩三千噸級的戰艦都用上,更別說七千噸的巨艦了。

    不得不說,海軍高層的要求是很奇葩的。

    所以這一次海軍艦政部的設計部門除了進行常規設計外,還要考慮怎麼把戰艦造的更好看,更威武。

    比如說艦炮!

    這玩意必須夠嚇人!

    所以艦政部下屬的槍炮科,手一抖,就是定下了,新型戰艦的艦炮就是確定了下來,乃是三百毫米的後裝線膛炮,只是這樣的艦炮現在連個影子都還沒有呢,江南火炮廠之前試制的幾款線膛後裝炮都是只有兩百毫米的口徑。

    此外戰艦的外觀設計上也是頗費心思,一切都是為了好看。

    甚至為了好看,他們還故意把煙囪多設計了一座,從原設計的三座變成了四座,只是為了能夠更對稱,看起來更威武!

    綜合起來,該艦的很多設計,如果從遠洋海戰角度去看的話,完全是沒有必要的,甚至是多餘,不適合的。

    但是海軍的高層們,對該艦的設計卻是極為滿意,因為這戰艦光看圖紙就算是覺得非常的龐大威武。

    宣平二十九年七月,海軍正式確定了新一代戰列艦的建造計畫,首艦艦名為廣東號,並在香港鼎盛造船廠建造,其諸多子系統由國內多家廠商聯合提供,預計三年後完成船體的基本施工,四年內完成全部施工進行測試。

    但這只是計畫,至於具體要多久,那是誰都不知道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級戰艦的設計建造中,還破天荒的使用了電力設備。

    這套電力設備其實是為了推動炮台旋轉使用的,而不是為了電燈照明什麼的。

    歸根到底就是因為之前大唐海軍嘗試了使用蒸汽動力來推動炮塔旋轉,事實證明這是非常不靠譜的解決方案,失敗後,海軍內部就是開始尋找其他的解決方案,最後找到了皇家理工學院物理系的電磁項目組。

    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是得知皇家理工學院的電磁項目組,已經是發明了發電機,順帶著還發明了電動機,雖然還只是實驗室產物,但是海軍卻是看到瞭解決問題的曙光,直接跑過去扔下一大筆的研發經費,讓他們給海軍搞一套電動機出來,用以推動沉重的炮塔。

    不過和艦炮一樣,在船體都開始鋪設龍骨的時候,皇家理工學院那邊都還沒有拿出成品來,依舊持續研發狀態。

    鬼知道能不能趕上廣東號的建造計畫呢。

    為了建造廣東號,海軍這一次是真的下了狠心,他們一股腦退役了好多艘木製風帆戰艦,就是為了節約經費,此外還砍了好多艘戰艦的建造計畫。

    據傳,海軍那邊甚至連伙食標準都是調低了。

    沒辦法,上頭不給造艦經費,海軍就得從其他方面擠錢出來了。

    用包義奮的話來說就是,就算是餓死,也得把廣東號給造出來!

    當海軍的造艦計畫報告到李軒這邊來的時候,李軒沒有任何的表示,批示:知道了!

    這也就是意味著,李軒不管了,你們海軍願意自己折騰就自己折騰,折騰好了就誇讚,但是要是不小心又是重演河北號戰列艦的失敗,到時候李軒少不了要拿掉幾個海軍將領的官帽子。

    海軍那邊為了搶風頭,開建了廣東號,而且絲毫沒有藏著掖著的打算,這剛鋪設龍骨呢,就是大肆宣揚,直接在報紙上做了報導,而且報導裡頻繁拿陸軍的火炮以及武裝列車來對比!

    其用意非常的明顯的,無非就是向大眾宣揚:「在海軍的全新戰列艦面前,他們陸軍的武裝列車算個屁,分分鐘把它們打回零件狀態」

    七千噸巨艦,三百毫米巨炮的威懾力是巨大的,瞬間就是引起了民眾的好奇,一時間,民間裡討論海軍的頻率高了許多。

    而陸軍對此表示呵呵!

    你們海軍自己慢慢玩吧,我們陸軍開疆擴土去了!

    當然了,這只是公開的表態。

    實際上,陸軍那邊的好幾個大佬心裡相當不爽!

    一群海軍土鱉竟然敢搶陸軍的風頭,必須給壓下去!

    於是乎,陸軍立即就是上馬了新一代武裝列車計畫,他們準備把海軍用的後裝線膛艦炮,也就是三百毫米口徑的巨炮搬上火車!

    不就是比誰更粗更長嗎,誰怕誰啊!

    海軍和陸軍的行為讓李軒都是特別的無語!

    前後兩世,他只見過國家和國家之間玩軍備競賽的,但是就沒見過一個國家之間的陸軍和海軍玩軍備競賽的。

    戰列艦和武裝列車也能拿來對比?

    簡直神經病!

    但是,雖然感到特別的奇葩和無語,但是李軒依舊裝作沒看見,只要陸軍和海軍老老實實完成既定的戰略任務,剩下的他們自己喜歡怎麼玩就怎麼玩,他一向來都是懶得搭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